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辽宁大连渤海中学语文必修一教案6鸿门宴习题课第一课时
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6 鸿门宴第一课时
3
做议讲评
环节
理清脉络,把握结构
1、提问:你能围绕题目来设计几个问题吗?
2、点拨:全文可以分为几个情节?每个情节拟一个小标题
3、评价总结学生所答。
1、小组讨论
2、小组代表展示。
3、书上记录
设计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串联文章,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6分钟4课堂Fra bibliotek总结提升环节
本课文化常识
故事梗概
6分钟
6布置下节课
自主
学习
任务
1在作业本上归纳整理本课的文化常识。
2在作业本上写下故事梗概。
3搜集与《鸿门宴》相关的高考作文素材,写在积累本上(学优生)
3分钟
让学生明确下课所学,有的放矢进行提前学习。
7板书
设计
鸿门宴
司马迁《史记》纪传体通史
宴前(1、2)无伤告密项羽错失良机
范增献计
8课后反思
教学
难点
理清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结构。
依据:经过两篇古文的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但依旧基础薄弱,缺乏相关知识的积累。翻译句子理解文章大意比较吃力,所以在系统了解文章之前,先把握文章的主要脉络。
学习
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背会《史记》和司马迁的相关文学常识、文化常识。
2、读准重点字词读音,正确朗读课文。
二、能力目标:
1、思维能力:
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结构。疏通文意,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的历史掌故,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
2、运用能力:
通过利用古汉语字典,结合书下注释,读准字音,解释词义,培养学生运用工具书独立疏通文意的学习能力。
理由:高考考查学生运用文言知识理解文章大意,进而领悟文章中心意旨的能力。
高中语文 第6课《鸿门宴》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教案
三、整合文言知识:
(一)通假字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接纳)
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的意思)
不可不蚤来(蚤通早)
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
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二)词性活用
A名词用作动词
籍吏民(造户籍册或登记)
(四)听录音 字词积累 :
填字音、辨字形
旦日飨士卒()鲰生说我曰() ()戮力()
瞋目()目眦尽裂()按剑而跽()
彘肩()刀俎()沛公欲王关中()
道芷欲间行()距关, 毋内诸侯( )
要项伯( ) 令将军与臣有郤( )
四、合作交流
五、解惑答疑
六、我要提问
七、总结升华
八、当堂测试:
听录音,识记生字生词(10分钟)
学案导学
教师导入
(2分钟)
确定目标
(1分钟)
教学过程设计
教材处理
师生活动
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了解背景
“鸿门宴”这个历史事件发生于公元前206年(即陈涉起义后的第三年),地点在现在陕西省临潼市新丰镇附近的“项王营”,当时叫“鸿门”。这是刘邦、项羽在推翻秦王朝后,为了争夺农民起义军胜利果实而展开的第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当时刘弱项强,在双方力量极为悬殊的情况下,刘邦冒险到项营,骗取项羽的信任,经过种种斗智斗勇的艰难曲折的斗争,终于脱险逃归营地。本文描写了刘邦如何从被动中争取主动,变劣势为优势,化险为夷,而项羽则由优势转为劣势,并由此导致最终的失败。故事情节完整,跌宕起伏,人物栩栩如生,语言精当,文字传神。这场斗争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7月,陈涉、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各地纷纷响应。楚国旧贵族项梁率侄项羽(24岁)于会稽起义,泗水亭长刘邦(48岁)也在沛起义,后归项梁领导。后来项梁由于恃胜而骄,被秦将章邯击杀。章邯得胜后,移师围赵。这时楚怀王一面命宋义为上将,项羽为次将,北上救赵;一面命刘邦攻秦,并与诸将约定:“先入关(函谷关)者王之。”宋义停军不进,为项羽所杀。项羽率军队与秦军大战九次,最后在巨鹿彻底击溃秦之主力军,章邯率二十万大军投降。秦丞相赵高逼杀秦二世,立二世之侄子婴为王。
高中语文 6《鸿门宴》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鸿门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习作品中塑造历史人物形象的方法:在矛盾、斗争中刻画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对照手法的运用。
(2)了解作者对项羽悲剧性格的揭示,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在其政治、军事生涯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3)归纳总结“因、如、举、谢、意”五个多义词的义项;了解“此……也(耳)”“何以……”两个句式的特点,并比较与现代汉语的不同。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借助工具书,培养快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通过阅读人物传记,掌握归纳人物个性及与历史事件的关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历史人物采取就事论事、实事求是的评价。
(2)对造成历史悲剧的个性缺陷有清醒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分析“项羽”这个主要的人物形象。
难点理解“因、如、举、谢、意”等五个多义词义项,掌握两个特殊句式。
课时安排 3课时教与学互动设计第1课时【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语设计一:师:“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是谁的什么诗?生:宋朝女词人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生:诗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对项羽卓越功业的钦敬,后两句则流露出对项羽迅速败亡的叹惋。
师:说得好!项羽随叔父项梁起兵抗秦,身经百战,所向披靡,巨鹿之战破釜沉舟的英勇,堪称战争史上的经典。
然而项羽仍不免陷入韩信30万大军的十面埋伏。
面临四面楚歌的绝境,雄极一时的西楚霸王洒泪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面对残兵败将、爱姬宝马,项羽发出英雄气短,天不助我的慨叹。
究其原因,项羽寡谋轻信、刚愎自用、麻痹大意、决策错误,在“鸿门宴”上放走了劲敌刘邦,纵虎归山,留下无穷隐患。
五年前“鸿门宴”上的一失足,酿成了垓下被围、霸王别姬、自刎乌江的千古遗恨。
“鸿门宴”拉开了“楚汉相争”的序幕。
也预示了“楚汉之争”的结局。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我国史传文学名篇——《鸿门宴》(板书课题)。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6课《鸿门宴》学案【1】
黑龙江省宁安市东京城林业局第三中学高中语文第6课鸿门宴学案1 新人教版必修1学习目标:1.诵读课文,准确认读,掌握难读字音。
2.学习本文出现的古汉语常用词语和特殊句式用法3.归纳总结“因、如、举、谢、意”五个多义词的义项,积累本文出现的成语自学指导:1.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意,勾出疑点2.根据学案一----五介绍判断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的方法,找出本文的一些特殊用法。
3.根据书下注释和工具书掌握“因、如、举、谢、意”五个多义词的义项。
学习过程:3.写出文中出现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它的古今义4. 写出文中出现的词类活用5. 写出文中出现的特殊句式6. 查阅工具书掌握“因、如、举、谢、意”五个多义词的义项。
7.找出带有成语的句子。
并解释成语的意义二.当堂训练:1.下列加点词语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美姬(jī)鲰生(zōu)以飨士卒(xiǎng)按剑而跽(jì)B.樊哙(kuài)卮酒(zhī)瞋目视之(chēn)目眦尽裂(cì)C.玉玦(jué)参乘(shèng)切而啖之(dàn)不胜桮杓(beī)D.刀俎(zǔ) 彘肩(zhì) 戮力攻秦(lù) 从百余骑(jì)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与之相通的字(1)距关,毋内诸侯 (2)张良出,要项伯(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5)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6)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3.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字如:①闻妻言,如.被冰雪()②天时不如.地利()③如.扬州,过瓜州扬子桥()④万事如.意()⑤如.有离违,宜别图之()⑥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⑦方六七十如.五六十()⑧如.其礼乐,以俟君子()⑨空空如.也()⑩沛公起如.厕()⑾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意:①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②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③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久之,目似瞑,意暇甚()④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卒起不意()⑤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⑥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举:①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②举其一不计其十,究竟旧不图其新()③举兵伐徐,逐灭之()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④戌卒叫,函谷举()⑤举贤任能()孙叔敖举于海()⑥有儒生柳意者,应举下第()⑦杀人如不能举()⑧举世无双()⑨南取汉中,西举巴蜀()谢:①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②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③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④尝有所荐,其人来谢()哙拜谢()⑤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⑥乃花既谢,亦可无罪于主人矣()⑦乃令张良留谢()⑧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因:①公等碌碌,所谓因人成事者也()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②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③不如因而厚遇之()因言曰:……()不如因善遇之()因击沛公于坐()④后因伐木,始见此山()⑤因合纳斗盆(—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⑥陈陈相因()⑦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⑧惠文武,昭襄蒙故业()。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6课《鸿门宴》教学设计(1)
《鸿门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积累文中重点字词、句式;能准确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结合故事情节分析项羽、刘邦等人物的的性格特征;体会紧张复杂的情节、戏剧性的场面及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过程和方法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语言规律,掌握“举”、“谢”、“为”、“斗”、“因”等多义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项羽、刘邦等人的个性特征,认识鸿门宴这场斗争中刘、项胜败的原因;正确评价项羽。
教学重点分析“项羽”的人物形象;把握紧张场面对揭示人物性格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因、如、举、谢、意”等五个多义词义项,掌握两个重要文言句式;辨析疑难语句、准确翻译文中的句子。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一、知人论世,识记常识1、比较项羽《垓下歌》和刘邦《大风歌》导入新课。
垓下歌(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这是楚霸王项羽在进行必死战斗的前夕所作的绝命词。
在这首诗中,既洋溢着无与伦比的豪气,又蕴含着满腔深情;既显示出罕见的自信,却又为人渺小而沉重的叹息。
项羽知道自己的灭亡已经无可避免,他的事业就要烟消云散,但他没有留恋,没有悔恨,甚至也没有叹息。
他所唯一忧虑的,是他所挚爱的、经常陪伴他东征西讨的一位美人虞的前途。
于是,尖锐的、难以忍受的痛苦深深地啮着他的心,他无限哀伤地唱出了这首歌的最后一句:“虞兮虞兮奈若何?”大风歌(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首歌是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后在平定鲸布叛乱回京(长安)途中,转道故乡沛县时所作,诗中流露出他得天下、归故里的沾沾自喜之情和对今后国防的忧心。
第一句指包括刘邦在内的群雄在各地纷纷起义,而最终只有他刘邦威望远扬天下。
同为交战双方,为何胜败迥异呢?《鸿门宴》可以让我们窥一斑而知全貌。
2、司马迁及其《史记》。
《鸿门宴》第一课时教案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公开课)
课题《鸿门宴》开课地点科学楼梯教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故事情节2、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材分析鸿门宴这个历史事件发生于公元前206年,文章描述了刘邦从被动中争取主动、变劣势为优势、化险为夷的过程。
故事情节完整,跌宕起伏,人物栩栩如生,语言精当,文字传神。
可通过对《鸿门宴》情节的解读以及穿插诵读引导学生对当今社会现实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联想能力。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故事情节教学难点1、探究中国座次礼仪文化2、探究性格决定命运以及如何尽量规避人生的失败教学方法图示法、课本剧、问答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导入从“饭局”导入,穿插图片。
"饭局"这一词汇起源于宋代,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
"局"是下棋术语,引申出"情势、处境"的意思,后来再引申出"赌博、聚会、圈套"的意思。
"饭"与"局"的组合,是宋代文人对汉语及中国文化的一大贡献--因为饭局上的圈套实在太多了。
俗话说“席无好席,宴无好宴,吃饭事小,设局事大”,有这么一个饭局改变了历史――《鸿门宴》。
历史上其他著名的饭局如“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等二、作者简介简介司马迁及《史记》的相关常识。
三、文中主要出现了哪些历史人物刘邦集团项羽集团沛公(刘邦)项羽(项王)曹无伤(沛公左司马)范增(项王军师,亚父)张良(沛公谋士)项伯(项羽季父)樊哙(沛公之参乘)项庄(项羽堂兄)注:亚父,亚,次也,对之尊敬仅次于父季父,古代兄弟排行:伯、仲、叔、季,季父即最小的叔叔四、全文共有七段,可按照“鸿门宴”的前后过程,分为宴前、宴中与宴后三个部分。
快速浏览课文,根据以上人物的活动,理清全文故事情节宴会前无伤告密―范增进言―项伯夜访―张良定策―项王许诺宴会中刘邦谢罪―项王设宴―(一起)范增举。
《鸿门宴》第一课时教案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公开课)
《鸿门宴》第一课时教案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公开课) 教材分析鸿门宴这个历史事件发生于公元前206年,文章描述了刘邦从被动中争取主动、变劣势为优势、化险为夷的过程。
故事情节完整,跌宕起伏,人物栩栩如生,语言精当,文字传神。
可通过对《鸿门宴》情节的解读以及穿插诵读引导学生对当今社会现实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联想能力。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故事情节教学难点1、探究中国座次礼仪文化2、探究性格决定命运以及如何尽量规避人生的失败教学方法图示法、课本剧、问答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导入从“饭局”导入,穿插图片。
"饭局"这一词汇起源于宋代,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
"局"是下棋术语,引申出"情势、处境"的意思,后来再引申出"赌博、聚会、圈套"的意思。
"饭"与"局"的组合,是宋代文人对汉语及中国文化的一大贡献--因为饭局上的圈套实在太多了。
俗话说“席无好席,宴无好宴,吃饭事小,设局事大”,有这么一个饭局改变了历史--《鸿门宴》。
历史上其他著名的饭局如“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等二、作者简介简介司马迁及《史记》的相关常识。
三、文中主要出现了哪些历史人物刘邦集团项羽集团沛公(刘邦)项羽(项王)曹无伤(沛公左司马)范增(项王军师,亚父)张良(沛公谋士)项伯(项羽季父)樊哙(沛公之参乘)项庄(项羽堂兄)注:亚父,亚,次也,对之尊敬仅次于父季父,古代兄弟排行:伯、仲、叔、季,季父即最小的叔叔四、全文共有七段,可按照“鸿门宴”的前后过程,分为宴前、宴中与宴后三个部分。
快速浏览课文,根据以上人物的活动,理清全文故事情节宴会前无伤告密-范增进言-项伯夜访-张良定策-项王许诺宴会中刘邦谢罪-项王设宴-(一起)范增举玦-(一落)项王不应-(二起)项庄舞剑-(二落)项伯翼蔽-(三起)樊哙闯帐-(三落)王赐酒肉宴会后沛公逃离-张良留谢-亚父破斗-诛杀无伤五、合作探究探究一、《鸿门宴》之座次文化礼仪鸿门宴上,司马迁着意描述了宴会上的座次:“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就是说,项羽和项伯面向东坐,范增面向南坐,刘邦面向北坐,张良面向西侍奉、陪席。
高中语文6鸿门宴教学案1新人教必修1
鸿门宴教学目标1、了解司马迁与《史记》,了解鸿门宴会的时代背景。
2、了解司马迁对项羽悲剧性格的揭示,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在其政治、军事生涯中所起的重要感化。
3、积累文中重要的生词,归纳总结“因、如、举、谢、意”五个多义词的义项;了解“此……也(耳)”“何以……”两个句式的特点,并比力与现代汉语的分歧。
4、掌握史传文学的传统写法。
5、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教材分析教学重点1、分析“项羽”这个主要的人物形象。
2、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句式。
教学难点1、从鸿门宴会坐次放置看风云突起。
2、掌握文中的多义词和词类活用现象。
实施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预习课文:1、通读课文,作必要的阅读符号,查阅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2、标出课文中故事的开端、发展、飞腾、结局与尾声。
3、复习“楚汉相争”的历史,了解刘、项斗争的经过,了解项羽这一人物的历史功过。
4、作者简介复习《廉颇相如列传》,复习司马迁的有关常识: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继父职任太史令。
因替李陵辩护,入狱遭宫刑。
发愤著书,坚苦卓绝,著成《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
全书共130篇,含本纪12篇、年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
(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史记》不但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被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导入新课:1.板书并朗诵(或由学生齐诵)项羽的《垓下歌》,要尽量读出这首楚歌慷慨悲惨的意味。
2简析《垓下歌》,介绍时代背景,引入新课。
要点:(1)项羽的主要历史功绩:击溃秦军主力,是暴秦的主要掘墓人。
(2)项羽起兵反秦动机不纯,他反秦的目的在于取秦王而代之,重建楚王朝,与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有着本质的区别。
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高中语文一教案:6鸿门宴第一课时
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案
时间:2017年9月13日
课题
鸿门宴
课时
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
重点
弄懂弄清并记忆《史记》相关文学常识、文化常识。
依据:高考大纲修订内容要求“此次主要修订内容为,一是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
7分钟
3
做议讲评
环节
理清脉络,把握结构
1、提问:你能围绕题目来设计几个问题吗?
2、点拨:全文可以分为几个情节?每个情节拟一个小标题
3、评价总结学生所答。
1、小组讨论
2、小组代表展示。
3、书上记录
设计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串联文章,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6分钟
4
课堂
总结提升环节
本课文化常识
故事梗概
二、能力目标:
1、思维能力:
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结构.疏通文意,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的历史掌故,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
2、运用能力:
通过利用古汉语字典,结合书下注释,读准字音,解释词义,培养学生运用工具书独立疏通文意的学习能力。
理由:高考考查学生运用文言知识理解文章大意,进而领悟文章中心意旨的能力。
教具
考查素材运用
5分钟
2
做议讲 评
环节
读课文,注意识记重点字词读音
巡视学生课本,检查预习情况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注重点字词读音
读准字音,为朗读课文做准备
7分钟
朗课文
1、纠正读音和断句。
2、纠正语气。
3、带着问题读课文.
1自由朗读。
高一语文新人教版必修1:《鸿门宴》教案
鸿门宴教案(1)司马迁教学目的一、了解“鸿门宴”斗争的起因、经过,认识这一斗争的性质,正确评价有关人物。
二、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三、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语言规律,理解“因、如、举、谢、意”等五个多义词义项。
教学重点分析课文情节及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理解“因、如、举、谢、意”等五个多义词义项,认识理解课文中提及的“义”。
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胶片。
课时安排:四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引导学生了解秦末楚汉相争的历史背景。
范读课文,以求准确认读。
熟读课文,理解文意。
教学步骤:一、简介作者及《史记》导入:司马迁(公元前145或前135~前87?)西汉史学家、文学家。
字子长。
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
父司马谈,汉武帝建元、元封之间任太史令,是一位具有多方面修养的学者,对司马迁后来所从事的事业都有十分明显的影响。
司马迁的童年是在家乡黄河边上的龙门山下度过的。
10岁时,随父亲司马谈到长安,开始了对古代文献的研读,并直接受学于当时著名儒学大师董仲舒、孔安国。
20岁,南游江淮,据《史记·太史公自序》,他这次“上会稽,探禹穴,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
以后他在任郎中、太史令以及中书令时,或奉旨出使,或陪驾巡幸,游历了更多的地方。
这些经历,使他有机会亲身领略祖国壮阔的自然风貌,调查了解许多历史故实,订正和补充文献上的疏漏,也使他有可能接触广大人民的实际生活,增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了解。
《史记》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历史著作。
它记述了中国上自轩辕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大约三千多年的历史,共计五十余万言,分十表、八书、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
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
辽宁省大连普兰店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6 鸿门宴导学案1(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
鸿门宴【学习目标】1、了解司马迁与《史记》,了解《鸿门宴》的时代背景。
2、积累课文1-2段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及其他重点文言字词,能够翻译重点语句。
3、熟读课文,讲述鸿门宴的经过。
【学习重点】掌握1-2段中古今异义词及其他重点文言字词,能够翻译重点语句。
掌握“为”、“之”的用法。
【学习难点】掌握1-2段中的多义词和词类活用现象。
【学法指导】诵读法自主学习法探究讨论法【学习过程】【背景介绍】秦末,反秦武装起义风起云涌,秦王朝濒于灭亡,反秦力量中的两大主力项羽、刘邦分别向秦的首都咸阳进军,并约定“先入咸阳者王之”。
结果,刘邦于公元前206年破武关入秦,抢先占领咸阳,并与民约法三章,废秦苛政严刑,颇得民心。
项羽一路与秦精锐部队苦战,大破秦军之主力,乘胜向咸阳进发。
听说刘邦已破咸阳,想称王关中,勃然大怒,率四十万大军破关直入,屯兵鸿门,准备消灭刘邦。
“鸿门宴”的地点在现在陕西省临潼市新丰镇附近的“项王营”,当时叫“鸿门”。
鸿门宴故事就是在这个地方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预习检测】1、司马迁(前145—前90?):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继承父职任太史令。
因替李陵辩护,入狱遭宫刑,后发奋著书,历尽艰辛,著成《史记》史称“太史令”,后人又称《太史公书》《史记》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2、《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后期,共3000多年的历史。
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130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自主学习】一、通读全文,通其大意。
新编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教案: 第二单元第6课鸿门宴 (第1课时) 教案(系列四) Word版
鸿门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司马迁与《史记》,了解鸿门宴的时代背景了解古文化常识、重点实虚词及文言句式。
2、过程与方法:分析项羽、刘邦等人的个性特征,认识鸿门宴这场斗争中刘、项胜败的原因。
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认识造成项羽悲剧的根本原因,吸取“骄兵必败”的历史教训。
了解“鸿门宴”斗争的起因、经过,认识这一斗争的性质,正确评价有关人物。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析“项羽”这个主要人物形象。
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和句式。
2、教学难点:从鸿门宴会座次安排看风云突起。
掌握文中的多义词和词类活用现象。
教学方法引导、点拨学生利用对故事情节的理解、把握来带动对疑难语句的理解,即以文脉带动语脉,培养学生利用语感来推断疑难语句的能力。
教学课时四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 掌握司马迁和《史记》的知识,了解相关背景。
2 通过听读,整体把握,分析情节。
一、导入垓下歌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提示:拔山,形容力大无比,甚至能把高山拔起来。
盖世,气势高昂,可以压倒世上的一切。
“逝”,奔驰。
这首诗大意是:自命不凡的天子不想承认眼前的现实,他认为这种局面是“时不利兮骓不逝”造成的,并非他的过错。
而失败的关键是在历次战斗中一往无前的乌骓今天竞不肯率先冲出重围。
他认为乌骓暗示着一切;过去的荣耀、现在的困境和未来的毁灭。
最后,他走投无路,只有对勇敢跟随在身边的虞姬哭诉:“我可怎么安排你呀?”大风歌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提示:这首歌是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后在平定鲸布叛乱回京(长安)途中,转道故乡沛县时所作。
流露出他得天下、归故里得沾沾自喜之情和对今后国防的忧心。
第一句指包括刘邦在内的群雄在各地纷纷起义,而最终只有他刘邦威望远扬天下。
同为交战双方,为何胜败迥异呢?《鸿门宴》可以让我们窥一斑而知全貌。
高一语文必修一人教版第6课鸿门宴第一课时教案
高一学生有一定的文言知识基础,但相对薄弱,需要进一步的积累学习。加之其生理和心理的变化,主体意识逐步增强,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兴趣,创设活跃开放的课堂氛围,使文言文教学突破传统的枯燥、沉闷。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习本文出现的古汉语常用词语和特殊句式用法。
2、正确分析认识项羽、刘邦两个集团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司马迁和《史记》的知识,了解相关背景。
2、归纳总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如、举、谢、意”五个多义词的义项;了解和掌握文言实词活用的一些规律和有关特殊句式的知识;积累本文出现的成语。
3、学习本文把人物放在尖锐矛盾冲突中并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刻画的写作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探讨研究,赏析人物性格特点。
1、司马迁介绍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夏阳(现在陕西韩城)人。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是一位具有多方面修养的学者,对司马迁后来所从事的事业都有十分明显的影响。司马迁的童年是在家乡黄河边上的龙门山下度过的。十岁诵古文,随父至长安,受学于经学大师董仲舒。20岁的时候,遨游大江南北,其后侍从汉武帝巡游长城内外,足迹遍及全国,这些考察见闻为写《史记》作了良好的准备。20几岁任郎中,36岁父死,38岁继任太史令,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和文献。42岁时主持修订历法,同年开始写《史记》。5年后,因替战败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触怒武帝,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发愤著书,至53岁时基本完成《史记》的著述。
宴后(脱身除患):沛公逃席 张良留谢 项王受璧 范增愤骂 诛杀无伤
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高中语文一教案:6鸿门宴习题课第一课时
承接结果环节
抽查、展示部分学生整理课文涉及的特殊句式,并校对练习册答案
1巡视检查学生完成情况,进行及时评价。
2补充相关知识
学生评价总结
培养整理归纳能力
5分钟
2做议讲评
环节
整理特殊句式,解决学生对于被动句的误区
问:特殊句式中的被动句,有什么标志词语?
提示:学生归纳总结句式中的被动句的标志词
1、小组讨论
7分钟
4目标
检测
环节
练习册P51—二
P53—9
1、巡视学生。
2、公布答案.
3、评价学生作答结果。
1练习册作答
2同桌互批。
3订正答案。
检查学生对本课所学的掌握情况
10分钟
5布置下节课
自主
学习
任务
1、学生在笔记本上整理特殊句式中的被动句标志词语及典型例题
2 、预留被动句句习题,巩固本课所学内容(学优生)
3、每个类型找一到两个初中学过的例子。
5分钟
让学生明确下课所学,有的放矢进行提前学习。
7板书
设计
习题课:被动句
特殊格式:
被动句的类型
例句
“于”字句:谓语+于
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见”字句:见+谓语
见陵之耻(《荆轲刺秦王》)
“受”字句:受+谓语+于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2、小组代表展示。
3、其他小组提问补充.
4、书上记录
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10分钟
3课堂
总结提升环节
总结被动句的句式特点
1、学生总结被动句的特点。
2、区分被动句中的“为”和动词“为”的区别(典型习题测试)
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6鸿门宴第一课时
《史记》纪传体通史
项羽错失良机
宴前(1、2)
无伤告密
范增献计
8课后
反思
6分钟
3、评价总结学
生所答。
4
课堂 总结 提升
环节
本课文化常识
故事梗概
1、指导学生弄 懂文早大意。
2、巡视学生标 注是否准确规 范。
在课本上圈 点勾画,标注 难解的字词 句
巩固本课所 学,完成学习 目标
3分钟
5
目标
检测
环节
文学常识及字词
填空题
1、巡视学生。
2、公布答案。
3、展示优等 生考试本。
4、评价学生 作答结果。
学生运
二、能力目标:
用文言
1、思维能力:
知识理
学习
了解文早内容,把握文早结构。疏通文意,弓1导学生了解相关的
解文章
目标
历史掌故,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
大意,进
2、运用能力:
而领悟
通过利用古汉语字典,结合书下注释,
读准字音,解释词义,培
文章中
养学生运用工具书独立疏通文意的学习能力。
心意旨
的能力。
教具
多媒体课件、教材,练习册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案
时间:2017年9月13日
课题
鸿门宴
课时
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
弄懂弄清并记忆《史记》相关文学
依据
:咼考大纲修订内容要求“此次
重点
常识、文化常识。
主要修订内容为,
一是增加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积极培育和践
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咼
高中语文6鸿门宴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教案
教学目标
1、 掌握《史记》一书的体例、别名、作者。
2、 掌握本课出现的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字、特殊句式等。
3、 掌握翻译文言句子的一些方法,能准确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
4、 了解作者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的特点。
重点
1.学习古汉语的常用词语和特殊句式。
2.正确分析认识项羽、刘邦两人物的性格特点。
(5)学生朗读
下面我们开始读。根据有无声音,读可分为朗读和默读,在文言文学习中,朗读的效果要大大优于默读——它能培养语感,增强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朗读,许多字、词甚至句子的含义就会迎刃而解。(学生边读,边板书学生容易读错的字、词)
总评或
反思
备注
备课内容多的可以加页,课堂模式位置也可以变动。
《史记》是作为正史的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本纪: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世家: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列传: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表: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书: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因其中的作品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所以鲁迅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4)背景简介 秦末,“天下苦秦久矣”,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也起兵江东。项梁拥立老楚怀王之孙为“楚怀王”,召集诸将结成反秦联盟,命主力军刘、项分南北两部,合力西击秦军,并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刘邦率先入关破咸阳,退驻霸上。后项羽率军西来屯军新丰鸿门,扬言同刘邦交战。公元前206年12月,在新丰鸿门举行宴会,课文以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是否安然逃席为主要矛盾展开。
难点
掌握本课出现的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字、特殊句式等
课堂模式
内容提要
时间
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意图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第6课《鸿门宴》教学设计(1)
《鸿门宴》教学设计锦州中学韩慧颖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语言规律,掌握“举”、“谢”、“为”、“斗”、“因”等古汉语兼词。
2、能力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思路的能力。
了解“鸿门宴”斗争的起因、经过,认识这一斗争的性质,正确评价有关人物。
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细节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了解性格对命运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1、分析“项羽”这个主要的人物形象。
了解作者对项羽悲剧性格的揭示,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在其政治、军事生涯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体会文章在矛盾中刻画人物的写作特点。
教学设想: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落实教学目标,通过搭建平台,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做到读、写、议、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准备上,主要是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为此会发放相关的历史背景材料,并且要求学生自理课文的语法现象和上网丰富相关的背景知识。
教学安排为三课时。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要点:第一课时要落实文章的内容,扫除语言障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学习的主人是你们,学习的创造者也是你们。
现代社会要求我们不仅要学习知识,而且也要学会学习。
今天老师就借助《鸿门宴》这篇课文,和大家一起来探讨如何学会自主地学习文言文。
二、整体感知课文,学生质疑文章的字词1、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然后主动勾画自己不懂的字词,或者认为重要的字词。
这一教学环节一定要开展,可以事先让学生准备好发言,如果基础好可以课堂中完成。
之后师生共同努力探讨重要的词语。
2、小组竞赛完成字词的整理由各小组负责整理文章的重要词语(可以事先预习,也可以课堂中探讨)。
之后经过展示,明确重点语法现象,评出先进小组。
最后由学生自己总结字词。
相关知识省。
三、进行课堂练习扎实基础省。
四、布置作业1、查找相关的背景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渤海高中高一语文教案
时间:2017年9月26日
课题
鸿门宴
课时
第一课时
课型
习题课
教学
重点
准确翻译特殊句式中的被动句式
依据:高考大纲要求:“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句式和用法要求要掌握“被动句,判断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
教学
难点
区分整理被动句的标志
7分钟
4目标
检测
环公布答案。
3、评价学生作答结果。
1练习册作答
2同桌互批。
3订正答案。
检查学生对本课所学的掌握情况
10分钟
5布置下节课
自主
学习
任务
1、学生在笔记本上整理特殊句式中的被动句标志词语及典型例题
2 、预留被动句句习题,巩固本课所学内容(学优生)
2、小组代表展示。
3、其他小组提问补充。
4、书上记录
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10分钟
3课堂
总结提升环节
总结被动句的句式特点
1、学生总结被动句的特点。
2、区分被动句中的“为”和动词“为”的区别(典型习题测试)
1、抽签展示,其他同学提问补充。
2、在笔记本上记录,记准例句和标志词
巩固本课所学,完成学习目标
1
承接结果环节
抽查、展示部分学生整理课文涉及的特殊句式,并校对练习册答案
1巡视检查学生完成情况,进行及时评价。
2补充相关知识
学生评价总结
培养整理归纳能力
5分钟
2做议讲评
环节
整理特殊句式,解决学生对于被动句的误区
问:特殊句式中的被动句,有什么标志词语?
提示:学生归纳总结句式中的被动句的标志词
1、小组讨论
“为”字句:为+动词
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为……所”“为所”句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被”字句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无标志句
王之蔽,甚矣。(《琵琶行》)
8课后反思
学生能灵活运用被动句的判定方法,准确翻译典型的被动句
理由: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是高考必考内容之一
教具
多媒体课件、教材,练习册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时间
课前
三分钟
成语积累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秋毫无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检查学生背诵情况
打开积累本,展示成语积累情况
积累学考、高考常考成语
3分钟
依据:学生初中接触的语法较少,尤其是文言文中的语法现象接触更少,因此,要引导学生学会被动句的语法现象。
总结出来一些特定的口诀,可以帮助学生记忆
学习
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生记牢定被动句的的标志词
2 学生明确练习册中P51-52习题答案
二、能力目标:
1、思维能力:
学生能准确区分特殊句式中的被动句
2、运用能力:
3、每个类型找一到两个初中学过的例子。
5分钟
让学生明确下课所学,有的放矢进行提前学习。
7板书
设计
习题课:被动句
特殊格式:
被动句的类型
例句
“于”字句:谓语+于
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见”字句:见+谓语
见陵之耻(《荆轲刺秦王》)
“受”字句:受+谓语+于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