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与美育》复习资料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
美学与美育形成性考核册最完整1-4答案
美学与美育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一、填空
1。(席勒)在《美育书简》一书中第一次从人性的完善角度论述美育,将其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2.美的四个基本特征是符号性、(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感染性.
3.美感是多种心理的协同运动而形成的一种精神上的自由感,在本质上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
4.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美育观对后来的中国美学理论影响最大,其人格理想是尽善尽美的“君子1、形式美的产生与人类符号实践及在符号实践中培养出来的(形式感)密切相关。
2、造型艺术是艺术门类之一,是以(自然符号)为媒介创造具有空间实体的活的形象的艺术。
3、语言符号、自然符号和(人工符号)是人类的符号实践中存在的三种基本符号形态。
4、青少年审美活动的情感性特征表现为情感的(强烈性)、复杂性、浪漫性。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8分)
1.本质论美学的代表人物是古代西方哲学家(A)
A.柏拉图B。鲍姆加登 C.黑格尔 D.贺拉斯
2。在20世纪80-90年代以“艺术意境”、“节奏”等概念产生广泛而重要影响的中国现代美学家是(C)
A.朱光潜 B。蔡仪 C。宗白华 D.李泽厚电大专科形考作业答案
3。关于悲剧的本质,黑格尔的观点是(B)
A.悲剧是通过英雄或普通人的悲惨遭遇来显示命运的力量.
`B。悲剧是两种对立理想的冲突和最终和解,显示“永恒理性”的胜利。
C.人生在世就是痛苦,只有泯没欲望,才能于苦海脱身.
D.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卓越
4。在中国,自然事物真正作为审美对象进入人的视野是在(B)
A。先秦时期 B.魏晋南北朝 C.唐朝 D.宋朝卓越人社
美学与美育复习题
美学与美育复习题
《美学与美育》期末复习
一、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每空1分,共10分)1.美学是从具体审
美活动中研究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_________的人文学科。2.在中国,自然事物真正作为
审美对象进入人的视野,是在_________时代。
3.美感就是多种心理的协同运动而构成的一种精神上的民主自由美感,在本质上就
是对___________的确实。
4.形式美教育的主要特征包括________、符号直觉性和__________。5.“泛审美’’指的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审美趋向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商业化,变成了人们
日常生活本身的一个组成部分。
6.儿童审美活动的特征就是:_________,具备独特的游戏精神,主观化色彩浓郁,
和____________。
7.笛卡尔提出的“――”的命题,为从理性上探讨美学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
8.20世纪初,――以一系列的美学与美育论文,被普遍认为为中国现代美学的创始人。
9.社会时尚美是特殊时期普遍流行的――中显现出来的美。
10.审美移情的四种类型包含统觉移情、经验移情、――和――。11.“仁心君子”就是――建构其美育观的出发点。
12.在形式美的自然因素中,――是表情性最强的情感符号。13.语言艺术含蓄蕴藉性
的两种典范性形态是――和――。14.青少年审美活动特征主要表现为――和差异性。
15.黑格尔指出,悲剧就是两种矛盾理想的冲突和最终庭外和解,表明“__________”的胜利。
16.构成形式美的自然物质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学与美育》试题及答案
《美学与美育》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
(16分)
1、在词源学意义上,“美”包含肉体、1)、口味等多方面含义。
2、艺术中“化丑为美”的根本途径是()、比照、形式制造。
3、符合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美育观的人格抱负是尽善尽美的“
4、中国的“现代性工程”的核心
任务是建构中国〔)。
6、绘画、雕塑、建筑、工艺、书法、摄影等属于(
7、教学活动在教学内容方面具有的特点是目标性、(
8、教学〔)是完成教学任务、表达教学艺术的最根底、最直观的重要因素。
二、选择题(14分)
1、美学主要是一门(〕
A 人文学科
B 自然学科
C 社会学科
D 试验学科
2、中国晋宋时代有名画家宗炳提出了〔)。
A “畅神”说
B “虚静”说
C “移情”说
D “感物”说
3、20世纪中国美育的历史使命表达在〔)方面。
A 人的启蒙和解放
B 建立美育学科
C 社会整合与文化认同
D 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4、形体构成中作为造型美的根底而具有重要审美价值的根本符号是〔)o 的问题领域,又以一种乐观的姿势向其他学科领域开放,引进和借鉴其他学科的学问,为理 解对象供给多方面的理论资源和阐释渠道。例如在阅读和鉴赏小说作品时,首
5、美的形式是具体审美对象的感性形态,是同美的()直接
相联系的。 )艺术。
)、连续性、迁移性。
先要留意运用美学学
科学问中关于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去把握作品在语言、文体、性格刻画、环境描写、意境营造等方面的艺术表现和审美成就,
同时还可以运用其他学科如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律学、人口学等学问去阅读,两者汇通,相互激发,可以获得丰富
的、全的审美感受。
《美学与美育》课程综合测试题参考答案汇编三
《美学与美育》课程综合测试题参考答案汇编三
第六章综合测试题答案
一、填空
1.媒介
2.自然符号
3.意义生成
4.传播对象
二、单项选择题
1. D 造型艺术
2. A 时间
3. B 情感上
4. C 电影
三、名词解释
1.艺术符号
艺术符号是艺术形象的感性外观形态。即各艺术门类都具有符号性,是艺术家按照“美的规律”,根据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使用一定的表现手段对物质媒介进行加工改造,整合为艺术符号,从而把艺术家头脑中的审美意象物化为具体可感的、富含情思意蕴的艺术形象,以自己独特的艺术符号体系去表达审美意义和表现人类情感。
艺术符号的三种基本形态是语言符号、自然符号和人工符号。
2.二度创作
二度创作指在音乐、舞蹈、戏剧、影视艺术活动中,必须通过演员的表演,把乐谱、歌谱、舞谱、戏剧和影视剧本等一度创作的书面符号转化为可听、可视的艺术形象的艺术再创造活动。二度创作可以反复地进行。在二度创作中,由于表演者对作品的理解不同,会表现出各异的艺术风格,产生多样的艺术效果。在反复进行的二度创作中,新的表演者将独特的表现力和创造才华塑造出独具魅力的艺术形象,使其具有长久不衰的生机与活力。
3.含混
含混,也称歧义、复义或多义等,是指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语言却蕴蓄着多重而不确定的意味,令读者回味无穷。含蓄和含混是文学的重要审美特征之一——含蓄蕴藉的两种典范性形态。含混偏重阐释上的“一”中生“多”,同中含异。含混使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可能会感到其中含蕴着多重意义,有多种“读法”。
4.蒙太奇
蒙太奇是电影艺术的基础。它出自于法文的建筑学用语,原意为构成和装配,借用到电影中表示镜头的组接和剪辑。蒙太奇是电影艺术独特的表现手段和结构方式,它将不同的镜头、声音、画面根据导演的创作构思组接成段落,再组接成一部完整的影片。蒙太奇的组接对象包括画面与画面、画面与声音、画面与色彩等,常用的蒙太奇手法有: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重复蒙太奇。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单项选择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71)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单项选择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71)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美学与美育》单项选择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71)盗传必究一、单项选择题 1.以“理性沉思”为基本审美特征的审美文化形态是( )。
A.高雅文化 B.古典性文化 C.外来文化
D.现代性文化 2.教学艺术的基本特点是( )。
A.创造性 B.情感性 C.交互性 D.审美性3.对鲜艳的色彩极有兴趣,认为色彩是一种基本表现因素,并被称为野兽派艺术代表人物的是( )。
A.毕加索 B.马蒂斯 C.达利 D.梵高
4.直观具象性,是指( )具有运用物质媒介在空间展示具体艺术形象的特性. A.综合艺术 B.语言艺术 C.表演艺术D.造型艺术 5.青少年审美活动的情感性的特征表现为
( )。
A.丰富多变浪漫 B.强烈多变浪漫 C.强烈丰富多变D.强烈浪漫丰富 6.教学艺术的特点不包括以下那一项?
( ). A.情感性 B.交互性 C.适应性 D.审美性 7.在1750年出版的专著《美学》中首次提出“美学”,因而被视为美学学科的创始人的是 ( ) A.康德
B.鲍姆加登 C.席勒 D.黑格尔 8.美感心理中关键的、决定性的因素是( )。
A.
审美直觉 B.审美理解 C.审美想象 D.审美情感 9.提出“原本性音乐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奥尔夫是哪国人?( ) A.德国 B.美国 C.英国 D.奥地利 10.教师的教学艺术融汇着自身的( )。
A.思想修养人格特征情感经验 B.知识修养品德修养人格特征 C.知识修养人格特征情感经验 D.知识修养品德修养情感经验 11.《谈美》、《文艺心理学》和《诗论>的作者是中国现代美学家( )。
美学与美育试题及答案
《美学与美育》试题及答案(一)
一、填空题(16分)
1、在词源学意义上,“美”包含肉体、()、口味等多方面含义。
2、艺术中“化丑为美”的基本途径是()、对照、形式创造。
3、符合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美育观的人格理想是尽善尽美的“”。
4、中国的“现代性工程”的核心任务是建构中国()。
5、美的形式是具体审美对象的感性形态,是同美的()直接相联系的。
6、绘画、雕塑、建筑、工艺、书法、摄影等属于()艺术。
7、教学活动在教学内容方面具有的特点是目标性、()、连续性、迁移性。
8、教学()是完成教学任务、体现教学艺术的最基础、最直观的重要因素。
二、选择题(14分)
1、美学主要是一门()
A 人文学科
B自然学科
C社会学科
D实验学科
2、中国晋宋时代著名画家宗炳提出了()。
A“畅神”说
B“虚静”说
C“移情”说
D“感物”说
3、20世纪中国美育的历史使命体现在()方面。
A人的启蒙和解放
B建立美育学科
C社会整合与文化认同
D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4、形体构成中作为造型美的基础而具有重要审美价值的基本符号是()。
A点
B线
C面
D体
5、提出“原本性音乐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奥尔夫是哪国人()
A德国
B美国
C英国
D奥地利
6、教师自我美育的途径包括()
A思想修养/文化知识素养/艺术实践/生活积累
B理论素养/文化知识素养/艺术实践/生活积累
C理论素养/艺术实践/生活积累/美育活动的总结和提高
D文化素养/生活积累/理论修养/美育活动的总结和提高
7、逼真性与假定性的统一是()的基本特征之一。
A戏剧
B戏曲
C电影
D电视
三、判断题(15分)
1、美育和体育在完成完整人格的目标中联系紧密,不可或缺。
《美学与美育》试题及答案(一)
1、对2、错3、对4、错5、错
四、名次解释
1、美的无功利性
美的无功利性是美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是指美的事物与人直接的实际利益考虑相脱离的特性。这种特性包含两个基本方面:一方面客观对象不直接唤起主体的实际利益需要,另一方面主体对客体不做实际的功利评价。
2、社会美
社会美是没的一种形态,社会美的的中心是人,是个人和社会的实践。人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以不同的形式表现着美,比哦安心着人的存在价值。社会美的特征在于它的社会性、意蕴性和稳定性。
2、审美能力
指的是在审美活动中个体对活的形象的感知力和理解力,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创造力等。简言之,审美能力就是个体审美地把握世界的能力。
3、启悟
启悟也就是启示、觉悟。作为一种美育的方法,指的是不诉诸人的理性认识,而是诉诸人的直觉,通过审美形象的感受和玩味,直接达到对世界的深刻认识。
4、造型艺术
造型艺术是艺术门类之一,是以自然符号为媒介创造具有空间实体的活的形象的艺术。
3、日常心理与审美心理有什么区别?有什么联系?
日常心理与审美心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区别在于日常心理是对客观对象作出的实用功利和逻辑认知的反映,审美心理是人对客观对象作出的美感的反应。其联系在于审美心理是日常心理的超越和升华,是主体从功利态度向审美态度的转化。审美态度的确立将日常心理转化为审美心理,主体就采取无功利和非概念的姿态对事物进行审美关照。这种无功利和非概念的审美活动,是一种自由的精神活动,也就是美感
《美学与美育》试题及答案(一)
《美学与美育》试题及答案(一)
一、填空题(16分)
1、在词源学意义上,“美”包含肉体、()、口味等多方面含义。
2、艺术中“化丑为美”的基本途径是()、对照、形式创造。
3、符合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美育观的人格理想是尽善尽美的“”。
4、中国的“现代性工程”的核心任务是建构中国()。
5、美的形式是具体审美对象的感性形态,是同美的()直接相联系的。
6、绘画、雕塑、建筑、工艺、书法、摄影等属于()艺术。
7、教学活动在教学容方面具有的特点是目标性、()、连续性、迁移性。
8、教学()是完成教学任务、体现教学艺术的最基础、最直观的重要因素。
二、选择题(14分)
1、美学主要是一门()
A 人文学科
B自然学科
C社会学科
D实验学科
2、中国晋宋时代著名画家宗炳提出了()。
A“畅神”说
B“虚静”说
C“移情”说
D“感物”说
3、20世纪中国美育的历史使命体现在()方面。
A人的启蒙和解放
B建立美育学科
C社会整合与文化认同
D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4、形体构成中作为造型美的基础而具有重要审美价值的基本符号是()。
A点
B线
C面
D体
5、提出“原本性音乐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奥尔夫是哪国人()
A德国
B美国
C英国
D奥地利
6、教师自我美育的途径包括()
A思想修养/文化知识素养/艺术实践/生活积累
B理论素养/文化知识素养/艺术实践/生活积累
C理论素养/艺术实践/生活积累/美育活动的总结和提高
D文化素养/生活积累/理论修养/美育活动的总结和提高
7、逼真性与假定性的统一是()的基本特征之一。
A戏剧
B戏曲
C电影
D电视
三、判断题(15分)
1、美育和体育在完成完整人格的目标中联系紧密,不可或缺。
《美学与美育》试题及答案(一)
B自然
C阳刚
D典雅
3、西方历史上首次系统论述审美教育理论的专著《美育书简》的作者是()
A马克思
B席勒
C康德
D亚里士多德
4、表演艺术的形象构成是在()过程中流动展现出来的。
A时间
B空间
C想象
D表现
5、以“理性沉思”为基本审美特征的审美文化形态是()
A高雅文化
B古典性文化
C外来文化
D现代性文化
6、提出“自我认同”说的是()
3、技术美
技术美是美的形态的一种,指技术活动的美。它是技术活动中那种能体现人的开拓和创造本性并具有生命活力的活的形象。技术美有三层主要含义:一是指技术对象的直观形式使人类得到感官愉悦,二是指技术对象是对人的自由活动的肯定,三是指技术创造了更为广阔的审美世界。
4、表演艺术
表演艺术是艺术门类之一,是以人工符号(乐音)和表情姿态符号(人体动作)通过表演去传真赋予情感的活的形象的艺术,主要有音乐和舞蹈。表演艺术能够通过流动的乐音和人体动作,最直接、最强烈、最细腻、最充分地表现人的内心情感、情绪变化的过程。
三、判断题
1、对2、错3、对4、错5、错
四、名次解释
1、美的无功利性
美的无功利性是美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是指美的事物与人直接的实际利益考虑相脱离的特性。这种特性包含两个基本方面:一方面客观对象不直接唤起主体的实际利益需要,另一方面主体对客体不做实际的功利评价。
美学与美育练习题题及答案3
美学与美育练习题
一、填空题
1、要完整地界定艺术,需要把作品、读者、创造和()这几个要素联系起来考虑。
2、历史上不同的美育观念都是围绕着对人、尤其是对“”的看法展开的。
3、古希腊哲学家()提出了著名的“净化”理论,认为悲剧可以像宗教使人一开始就进入迷狂状态,随后就安静下来,仿佛受到了疗治和净化。他把这种心理感受称为“无害的快感”加以肯定,认为它有益于人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
4、孔子对诗歌的()作用非常看重,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5、中国的“现代性工程”的核心任务是建构中国()。
6、20世纪前的美育基本是按照以审美的方式去()大众来立论的。
7、节奏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呈现的相同因素有规律地()的连接形式。
8、造型艺术是艺术门类之一,是以自然符号为媒介创造具有()的活的形象的艺术。
二、选择题
1、西方人文领域出现的“语言论转向”发生于()
A 19世纪中
B 19世纪初
C 20世纪中叶
D 19世纪末
2、美学主要是一门()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人文学科
D实验科学
3、下列美学家中主张美在关系的人是()
A康德
B狄德罗
C柏拉图
D黑格尔
4、由俄国的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的著名美学命题是()
A美在关系
B美是“有意味的形式”
C“美是生活”
D美就是直觉
5、被称为中国现代“美育之父”的是()
A王国维
B蔡元培
C鲁迅
D梁启超
6、()是指物体中心点的两面或多面呈现出外在形式不同而内在质量大致均等的状态。
A对称
B比例
C匀称
D均衡
7、民间文化的基本审美特征是()
A通俗易懂
B文字传播
C广泛流传
D自娱自乐
三、判断题
美学与美育期末复习重点题目与答案
美学与美育期末复习重点题目与答案
美学与美育期末复习重点题目与答案
(按章节排列)
第一章什么是美学
一、单项选择题
1.著名的“美的概念”说是古代西方哲学家(A.柏拉图)提出的。
A.柏拉图
B.鲍姆加登
C.黑格尔
D.贺拉斯
2.提出“自下而上”美学研究方法的是德国心理学家(C.费希纳)。
A.席勒
B.叔本华
C.费希纳
D.狄尔泰
3.《谈美》、《文艺心理学》和《诗论》的作者是中国现代美学家(B.朱光潜)
A.王国维
B.朱光潜
C.宗白华
D.蔡仪
4.美学主要是一门(A.人文学科)
A.人文学科
B.自然科学
C.社会科学
D.实验科学
二、判断正误
1.美学的性质就是指美学的对象?
答:错。因为性质指的是基本属性,而美学的对象是指美学研究
的客体。二者密切相关但却不是一回事。美学的性质在于它是一门突出形象、具体、体验方式的人文学科,而美学的对象是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
2.审美体验是神秘不可知的?
答:错。因为审美体验虽然是一种对于具体审美现象的深入独特的感性直觉方式,但它却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一种生活经验的特殊形态,只不过这种生活经验富于直觉性,并且富含深意,因而具有特殊的感染力,并非不可知。
三、简答题
1、西方美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P2—P7)
答:西方美学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本质论美学;神学美学;认识论美学;语言论美学;文化论美学。P2—P7
2、什么是本质论美学?
本质论美学是指在古希腊时期形成的以追问美的本质为中心的美学传统。其突出特征一是认定美的本质问题在美学中具有优先地位;二是主张本质问题存在于一切美学问题中,是美学的基础问题。本质论美学是西方美学的发生期形态,对于后世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代表人物是柏拉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学与美育》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三、简答题
1、答案要点:
①实例。②对立冲突的特征要明确写出并结合例子说明。③行文流畅。
2、答案要点:①社会性。②形象性。③客观性。
3、答案要点:①培养空间感受力和想象力②培养审美请感。③把握历史内涵。
4、答案要点:①鲍姆斯嘉通于1750年首在其《美学》中提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因此,他被称为“美学之父”。
②“埃斯特惕卡” 按希腊字根的原义看,就是“感性学”。确实,鲍姆嘉通有此看法,他认为人类心理活动可以分为知、意、情三个方面,研究知或理性认识有逻辑学,研究意志的有伦理学,研究情感即相当于“混乱的”的感性认识却一直没有相应的科学,他要弥补这一漏洞,因此有了此书。看来这是作为认识论提出的新科学,但是它也是研究艺术和美的科学,但从总体上看,鲍姆嘉通未完成美学体系。
5.答案要点:客观论(自然说)的代表人物是蔡仪,其观点有二:
(1)蔡仪首先认为“美在物本身”,美的事物之所以美,是在于这个事物本身,不依赖于鉴赏者而存在。
(2)但不是所有事物都美。“美是典型”,凡是典型的东西都是美的。
6.答案要点:(1)主客观统一论的代表人物是朱光潜。
(2)朱光潜认为:“美是客观方面某些事物、性质和形状适合于主观方面意识形态,可以交融在一起而成为一个完整形象的那种特质。”
(3)他认为,美既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既有自然性,又有社会性。美有客观性,是因为美具有自然物质的自然性;美有社会性,是由于美有主观性,与人的主观精神相联系(人的精神有社会性)。
7. 答案要点:亚里士多德图避开不谈命运在悲剧形式中的作用对希腊悲剧艺术作美学总结,提出“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强调悲剧是“摹仿”人的行
动,而且是一个过程。悲剧的主角是好人,但不是好到极点,面是有过失或弱点,使得他去行动过程中,由福转为祸,结局是悲惨的。好人受难,才能引起怜悯和恐惧,净化、陶冶人的感性,引发一种理性的力量,在道德上震撼人心。亚里士多德悲剧观奠定了西方美学史上悲剧理论的基础。
8. 答案要点:(1)人的本质力量是指合规律性(真)和目的性(善)的统一。
(2)观照作为哲学心理学的专用术语,指的是通过感性直觉达到理性内容的把握一种心理过程,未经渐近的逻辑推理而“跳跃”的形式,直接把握了对象的本质。
(3)审美主体观照自身本质力量是在实践活动中进行的,人们从自己所创造的世界中,通过感觉直接观照这本质力量,肯定这一本质力量,引起情感上的愉悦,这就是美感。
9. 答案要点:(1)首先,在科学的创造与美的创造过程有同一之处。二者都有主体的感官和思维参与其中;都有主体对客体的注意、情感、情绪、动机和价值取向的观照;二者同样需要想象力和直觉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不仅艺术创作才靠直觉、灵感、顿悟,一切创造性的活动(包括科学研究)都需要它们。
(2)其次,科学创造和美的创造在其创造物上体现了真善美的辩证统一,就科学成果的内容达到了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而言,它是真;就科学的成果的应用价值而言,它是善;就科学成果的结构上的和谐和形式上的悦人,它是美。而美的创造物,无论是艺术还是其它美的事物,它都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都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真与善的统一。
四、论述题
1、答案要点:
①喜剧特点:笑
②悲剧特点:冲突、抗争、毁灭
③差异:审美效果对比明显,一个引人发笑,一个引人悲伤
④联系:都是对人生的反思⑤实例
2、答案要点:(1)人的精神分为知、意、情三大领域,因而,心灵美大致可包括知识(智慧)美、意志(道德)美和情感的美。
(2)人类社会即将步入21世纪,这是一个信息时代,走向知识经济的时代,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观念,包括审美观也就迅速发生变化;知识的价值,包括知识的审美价值也日显突出;拥有知识经济时代所要具备的知识的人,也越来越成为重要的审美对象。因而,塑造心灵美,必须学习知识,拥有知识,成为有知识的人。
(3)在当前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时代,我们需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具有独立人格,竞争意识,不知满足、不断进取精神的人,也就书本中讲的浮士德精神。另外也需要我们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伦理道德遗产,对他人的关爱。(参阅书本P68~70页第一自然段) (4)美的情感不是纯粹由个人随意渲泄的。而是从个别性中抽象出来的得到社会认可的一种普通的情感。如对真、善、美爱的情感,对假、丑、恶恨的情感。(可自已发挥)
3、答案要点:(1)柏拉团的《大希庇阿斯》以对话体形式,由哲学家苏格拉底和诡辩论者希庇阿斯就美的本质问题进行了探讨。
(2)希庇阿斯古讨中提出了“美是一位擦亮的小姐”、“美是黄金”、“美是恰当”三个定义,但都最终被苏格拉底驳倒。
苏格拉底也提出了“美就是有用的”、“有益就是美的”、“美就是视觉和听觉所产生的快感”等三个定义,但也难自圆其说。
最后,“美是什么”这个问题无着落,以“美是难的”作结。
(3)《大希阿斯篇》乃不失为古希腊探索美本质问题的重要文献,其重要意义还在于:(参阅教科书第34页,第二、三自然段)
五、分析题
1、答案要点:
①对美的定义有核心词、核心句②用自己的话进行阐释③阐释能够自圆其说
2. 答案要点:(1)立普斯发展了由德国费肖尔父子奠定的“移情”学说。立普斯认为,所谓“移情”就是通过主体意识的活动将对象人格化为“自我”。移情所产生的快感,是对自我“内心活动”所体验到的愉快和欣喜。
(2)立普斯从古希腊神庙中用以支撑屋顶压力的道芮式石柱为例说明:当“自我”与道荷式石柱呈现的那耸立飞腾的空间意象融为—体时,是以人的动觉经验为中介的。由于石柱的空间意象能唤起主体自身处在石柱位置时对压力反抗的动觉经验,这种动觉经验会进一步引起人的相应情感感受,而最终又会把主体自身那种挺直身体,承受重压、不甘屈服和顽强反抗的情绪和气概转移到石拄身上。因而人们在欣赏石柱耸立上腾的气势时,不过是在欣赏“自我”,欣赏一个“客观化的自我”。
(3)立普斯从三个方面界定了审美的移情作用的特征:第一,审美的对象不是对象的存在或实体,而是体现一种受到主体灌注生命的有力量能活动的形象,因此,它不是和主体对立的对象。第二,审美主体不是日常的“实用的自我”,而是“观照的自我”,只在对象生活着的自我,因此它也不是和对象对立的主体。第三,就主体与对象的关系来说,它不是一般知觉中对象在主体心中产生一个印象或观念那种对立的关系,而是主体就生活在对象里,对象就从主体受到“生命灌注”那种统一的关系,对象的形式就表现了入的生命、思想和情感。
3.答案要点:再现论是西方延续时间最长的一种艺术概念,依其发展过程可分成三种形式:第一是单纯的模仿,它主张艺术形象与原型极其相似。对原型的酷似是模仿者追求的目标,也是评论作品成败的标准。这种试图忠实地模仿的艺术,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为:①人感知外物总是模糊性的;这是人感觉器官的局限性;②人感知外物要受到文化传统的影响;③艺术作品都要受到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的影响。柏拉图批评他们说,艺术品不过是,客观世界的镜像,这也道出单纯的模仿的实质。
第二是本质的模仿,这是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艺术家的职责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也就是描述对象的必然性的东西、本质的东西。因此只要满足艺术品本身内在的需要,可以改变对象的外部特征,对象过去的样子,现在的样子,传说的或想象的样子,甚至它今后应该的或可能的样子,都可以描述。应该说,本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