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池淮镇初级中学九年级科学上册 3.2能量转化的量度教案1 浙教版
3.2能量转化的量度(第1课时)_教学设计
能量转化的量度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第2节教材使用浙江教育出版社《科学》九年级(上)第三章第二节能量转化的量度(第1课时)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这节课中,我们所讲的功是机械功。
对于功的认识,是对前一节能量转化的深化。
正确地理解功的概念,是学好功率、功的原理、机械效率和机械能等知识的基础,特别是对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学生准确地理解、掌握它,就能够更好的去了解功的原理、机械效率等知识,并解决相关的问题。
本章从功和能的角度来研究力学现象,学生对此比较陌生,功和能的概念比较抽象,因此较难理解。
学情分析“功”的概念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知识,但通过前一节及以前的学习,学生对能量有了初步的认识,尽管学生尚未学过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但这并不影响学生根据经验判断具体物体的势能的大小。
而且学生对不同事例中能量转化的多少凭自己的生活经验也能作初步的判断。
但在实例中能量转化究竟应该如何量度,学生还感到比较迷茫。
教学任务分析“功”概念的引入是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入手,通过运动员举杠铃实例中能量转化过程的分析,指出为量度能量转化的多少需要引入功,然后通过对实例的观察、分析、对比,归纳出做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
功的计算只涉及力的方向与物体移动方向相同的情况,不涉及力和运动方向成角度的问题.但应让学生知道力跟运动方向垂直时力不做功。
“功”的概念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知识,教材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引入主要是由于:①学生对能量有了初步的认识;②学生对不同事例中能量转化的多少凭自己的生活经验也能作初步的判断。
在实例中能量转化究竟应该如何量度,学生还感到比较迷茫,故教师可以借此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需求,让学生主动的建构知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功的概念,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
2.知道功的计算公式W=FS,能运用功的计算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3.知道功的国际单位是焦。
过程与方法1.通过情境中例子的分析,主动建构功的概念。
2.通过对实例、实验的观察、分析、对比,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教学过程的各环节中,有目的地对学生实施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浙教版科学九上能量转化的量度教学设计
浙教版科学九上《能量转化的量度》第2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3.3能量转化的量度单元 3 学科科学年级九教材分析本节课所采用的教材是浙教版科学九上第3章第3节的内容,《能量转化的量度》分2课时,本节为第2课时主要讲功率的相关知识,本节在学习功之后,从做功快慢的角度认识功这个物理量,功率在实际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后续学习电功率等知识的基础。
教科书通过对生产、生活实例的分析,采用比值定义的方法引入功率的概念。
要求学生明确功率的物理意义,能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利用功率的概念测量生活中功率的大小。
对功率概念的认识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功率与功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与距离的关系相似,学生在学习速度概念的基础上容易进行知识的正向迁移,所以可以结合实例采用类比的方法引入功率的概念。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认识与记忆,也可以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一、教学目标1.知道功率,能说出功率的物理意义,并能写出功率的定义式P=w/t及其单位。
2.能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功率的含义。
3.能应用功率的定义式进行简单计算,并能利用功率的概念设计测量生活中功率的大小。
二、核心素养科学观念:让学生具有将科学知识和实际生活想联系的意识。
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的基本能力。
科学探究:通过资料认识常见运动物体的功率大小,了解功率在实际应用的重要价值。
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具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重点功率的概念和利用公式的计算。
难点对功率概念以及意义的理解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无论是人做功,还是利用机械做功,都有快与慢的问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物体做功快慢。
观察图片中人做功和机械做功的快慢为引出本节课题做铺垫。
讲授新课一. 比较做功快慢知识回顾:我们是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1.相同时间比路程2.裁判:相同路程比时间如果路程与时间都不相同,可以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路程与时间之比_____速度来表示运动的快慢。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第3章第3节能量转化的量度第1课时优质课精品教案
九年级科学教案:第3章第3节《能量转化的量度》(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2)认识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3)知道W=Fs求功。
2.过程与方法:(1)会运用能量转化做出做功的判断;(2)能运用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判断是否做功;(3)能运用W=Fs®行简单的计算。
3.情感态度价值观:(1)让学生体验做功的实质是能量转化的过程;(2)引导学生知道了做功的判断,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2)运用W=FS®行简单的计算三、教学难点:(1)做功的判断(2)运用W=Fs a行简单的计算四、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说出下图中举重运动员的能量转化2. 说出下图中马拉车时的能量转化生:根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做出判断。
师:我们每天上下学都要爬楼梯,从一楼到二楼与一楼到五楼相比较, 体重大的与体重小的同化学能转化杠铃势能 化学能转化为车的动能能量转化多少=做功多少 功量度能量转化的多少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师:读图3-25和图3-26是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做功的实例。
想一想,在这两个实例中有什么共 同特点? 图 3-25 图 3-26 生:讨论、交流,找出共同特征。
(1) 都是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2) 都受到了力的作用,并且都在力的方向上运动了一段距离师:读图3-27和图3-28是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没有做功的实例。
想一想,在这两个实例中有 什么共同特点? b5E2RGbCAP图 3-28 图 3-27 生:讨论、交流,找出共同特征。
(1) 都是化学能没有转化为机械能; (2) 受到了力的作用,但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师:如何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 生:根据做功与不做功的分析,讨论、回答。
做功必须同时满足的两个必要因素: 举奏运L 动员 華着杠铃不动 A 工人悄贺耕 从■地圖槪到桌上 B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新)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3.3《能量转化的量度》教学设计
3.3.1能量转化的量度教学目标:1.会描述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能用两个必要因素解释相关现象;2.熟记功的公式及其变形,单位,并能熟练应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3.理解能的转化跟做功的关系;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做功的实质。
教学重点:功的概念,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应用功的相关公式进行计算教学难点:功的概念,应用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解释相关现象复习引入:师:常见的能量的形式有哪些呢?生:机械能(动能、势能)、光能、热能。
师;还有补充吗?生:电能、化学能、核能……师:很好。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用手托起书本。
受力物体是什么?施力物体是什么?生:施力物体是老师的手,受力物体是书本。
师:那现在老师把这本书托高,有什么能量发生转化呢?生:化学能转化为势能(机械能)。
师:对,消耗了老师体内的化学能,而这部分能量转化为书本上升的势能。
那如果我把铅球举高一米,和把书本从一楼托到5楼,这两个消耗的能量一样吗?生:不一样。
师:因为力不一样,而且上升的高度也不一样。
由此,我们知道像这种不能仅仅单独的由力的大小或者移动的距离的大小来比较或表示,所以,我们今天要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功。
(板书)一、功新课讲授:接下来请同学们把书本翻到第73页,读图,从力和运动的角度分析:运动员举杠铃和马拉车这两种情景有什么共同特点?(给大家思考3分钟)生:有力,都有距离产生。
师:移动的距离和力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作图)生:在力的作用下,沿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
师:像这样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且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我们就说物体做功。
(板书)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1)物体受到力的作用;(2)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现在,请大家一起来判断一下下面这些例子有没有做功:1.把粉笔盒从桌面上拿起来;沈菁昕:做功。
2.餐厅服务员托着餐盘行走在水平地面上,服务员对餐盘有没有做功?为什么?生:没有做功。
在力的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
3.3《能量转化的量度》第二课时优秀教案
第三节能量的转化和量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内容来源】初中科学九年级浙教版上册第三章第三节【主题】第三节能量的转化和量度.【课时】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描述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
2.知道生活中常见的物体的功率。
3.能运用功率的公式求解出功率。
过程与方法:1.通过情境中例子的分析,主动建构功的概念。
2.通过对实例、实验的观察、分析、对比,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教学过程的各环节中,有目的地对学生实施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构建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功率的求解与应用难点:功率的求解与应用三、教学过程引入:在日常生活中和在生产实际中,对于生产设计和使用机械做功时必需要考虑的一个科学量。
我们要通过几个典型问题的讨论,理解它,认识它的重要性。
功率1、引入:反映该物体做功的快慢的科学量(功率也表示了能量转化的快慢)。
根据运动的快慢用单位时间里通过的距离也就是速度来表示,类比出做功的快慢用功率来表示。
2、定义: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叫功率。
3、计算公式:(1)定义式:功率=功/时间P=W/t(2)推导式:(注意:F与v同方向!)(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以速度v沿拉力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拉力做功的功率等于力与物体速度的乘积。
在功率P一定时,力F与速度v成反比。
当汽车上坡时,司机采取换档的办法,减小速度,以获得较大的牵引力。
)4、单位:瓦特(W)OR焦/秒(J/s)OR牛·米/秒(N·m/s)――说明科学量的单位可以通过推导的公式来获得。
1瓦特=1焦耳/秒,1千瓦=1000瓦,1兆瓦=106瓦特。
5、介绍生活中常见的功率人步行:数十瓦小汽车:50~100瓦和谐号动车组:7500千瓦喷气式客机:约11万千瓦6、功率的计算一架起重机在5分钟内把60000牛的重物匀速举高25米,它的功率是多少千瓦?质量为50千克的物体,用50牛的水平推力使它在粗糙水平面上以2米/秒的速度匀速移动10米。
《第三章第3节能量转化的量度》学历案-初中科学浙教版13九年级上册
《能量转化的量度》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次学习的主题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本课程将围绕能量转化的基本概念、形式、量度方法等核心内容展开,旨在让学生掌握能量转化的基本原理,理解能量转化的重要性,并学会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习目标1. 理解能量转化的基本概念,掌握能量转化过程中所涉及的物理量及单位。
2. 掌握常见能量转化形式及转化效率的计算方法。
3. 了解实际生活中能量转化的应用实例,学会分析并解决相关问题。
4.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评价任务1. 学生对能量转化概念的理解程度,能够正确回答关于能量转化的问题。
2. 学生能否掌握常见能量转化形式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否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参与,提出有价值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4. 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能否在实验中正确使用仪器,准确记录数据。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能量转化的概念,如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太阳能电池板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等。
2. 学习新知识:讲解能量转化的基本概念、形式及量度方法。
重点介绍电能、热能、机械能等常见能量的转化形式及计算方法。
3. 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
教师提供实验器材和指导,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探究能量转化的规律。
4. 课堂讨论:学生分享实验结果和探究过程,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深化对能量转化知识的理解。
5. 拓展延伸:介绍实际生活中能量转化的应用实例,如汽车发动机的能量转化、太阳能发电等。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能量转化的效率,并提出改进措施。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课堂小测验或提问的方式,检测学生对能量转化知识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习题和实验报告,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提交。
3. 作业评讲: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讲,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指导,并给予鼓励和肯定。
九年级科学上:第3章第2节 能量转化的量教案浙教版
第周第课时上课时间月日(星期)本学期累计教案 26 个课题 3.2能量转化的量度课型新课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认知领域:理解功的概念,知道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
理解能的转化跟做功的关系。
知道功的计算公式,知道功的单位。
2、技能领域:掌握功的计算方法。
3、情感领域:通过功的计算,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重点功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能量转化的量度:功难点功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能量转化的量度:功教学方法交互式教学法,自学辅导法教学准备幻灯板书设计第2节能量转化的量度一、功1、什么是功?2、做功的两个因素二、功的计算1、公式:功=力×距离W=Fs2、单位:焦(J)或牛·米(N·m)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以举重、马拉车为例,说明能量的相互转化。
并引出能量转化的量度——功。
(二)新课教学1、功读图并思考:从力和运动角度分析,举重运动员向上举起杠铃和马向前拉车两种情景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杠铃和马车都受到力的作用,并且在力的方向上都发生了移动。
功: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且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该物体做了功。
注:(1)要搞清楚是什么物体用力,什么物体受力,在力的方向上产生了什么效果。
(2)要注意做功与“做工”和“工作”的区别。
(3)功必须具备两个要素(力和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讨论:塔式起重机下挂着重物,当重物处于①静止不动、②匀速向上运动、③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三种不同情况时,钢索的拉力是否都对它做了功?——静止不动和水平方向运动都没对重物做功;匀速向上运动对物体做了功。
强调功所需具备的两个要素。
在下列三种情况下,力对物体没有做功:⑴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但因为惯性通过一段距离;⑵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没有移动距离;⑶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同时也运动了一段路程,但在力的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2、功的计算公式:功=力×距离(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W=Fs单位:焦(J)或牛·米(N·m)计算时需注意的问题:(1)分清是哪个力对物体做的功,计算功时的F就是这个力(2)公式中的“s”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3)功的单位:功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例1: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以30米/秒的速度匀速行驶,受到的阻力是2000牛,这辆汽车在1分钟做的功是多少?例2:某大厦楼高50米,完成此建筑物需要浇制钢筋混凝土1×104米3,还需用其他建筑材料共约2×104米3,假设混凝土的密度为2.5×103千克/米3,其他建筑材料的平均密度为1.5×103千克/米3,取g=10牛/千克。
最新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能量的相互转化》教案
第一节最新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能量的相互转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列举能的多种形式。
2.了解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二、教具手电筒、课件三、教学方法讨论和合作学习四、教学过程(一)展示人造卫星问1:你知道这是什么吗?生:人造卫星。
问2:你对人造卫星了解多少?请哪位同学来说一说?生:……总结补充:1970年4月,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标志着进入了太空时代,并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五个能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据知,至今共发射约五十颗不同类型的人造卫星,现在在轨飞行工作的卫星约十颗。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标志载人航天工程取得历史性重大突破。
书本82页讨论1:如图3-2所示,人造卫星在太空中工作所需的电能来自哪里?答:上世纪50年代,第一个实用性的硅太阳电池在美国贝尔研究所试制成功,不久就被首次应用于美国“先锋1号”人造卫星的发电系统上。
随着人类探索宇宙步伐的加快,太阳电池的开发也得到了极大地促进。
迄今为止,太空中成千上万的飞行器上几乎都装备了太阳电池发电系统。
问4:火箭推动人造卫星升空的过程中具有什么能?这些能是什么能转化而来的?生:火箭推动人造卫星升空的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即具有机械能)。
燃料通过燃烧把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热能再转化为机械能。
(二)师生一起看书本图3-1、图3-3、图3-4,讨论这些事例中能量的相互转化图3-1中积雪的势能转化为动能。
图3-3中热能转化为动能图3-4青蛙消耗了储存在体内的化学能,这些能来自呼吸作用: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这些能在青蛙跃起时转化为机械能了。
他消耗的能量可以通过什么来补充?通过食物,可见食物当中也储存着能量,储存在食物中的能称为化学能。
补充问题:动物和植物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分别由什么能转化而来?答:动物来自于食物,是食物中的化学能转移为动物的化学能;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能量来自太阳,是太阳能转化为植物体内的生物质能: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分析:手电筒发光实验中能量的变化;电风扇工作时能量的转化。
初中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3章第3节 能量转化的量度 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功的概念,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
2.知道功的计算公式W=FS,能运用功的计算公式进展有关的计算。
3.知道功的国际单位是焦。
过程与方法1.通过情境中例子的分析,主动建构功的概念。
2.通过对实例、实验的观察、分析、比照,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教学过程的各环节中,有目的地对学生实施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构建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乐趣。
2学情分析“功〞的概念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知识,但通过前一节及以前的学习,学生对能量有了初步的认识,尽管学生尚未学过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但这并不影响学生根据经历判断具体物体的势能的大小。
而且学生对不同事例中能量转化的多少凭自己的生活经历也能作初步的判断。
但在实例中能量转化终究应该如何量度,学生还感到比拟迷茫。
教材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引入主要是由于:①学生对能量有了初步的认识;②学生对不同事例中能量转化的多少凭自己的生活经历也能作初步的判断。
在实例中能量转化终究应该如何量度,学生还感到比拟迷茫,故教师可以借此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需求,让学生主动的建构知识。
3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有关功的计算难点:判断是否做功。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引入〔一〕引入〔取材我们浙江的骄傲和拉车达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动1.观察图片,说说这两个过程能量转化占旭刚举重:;头发拉车:。
链接语:杠铃和车增加能量,为了知道能量转化了多少,请从力和运动的角度分析、比拟,杠铃被举起和车被拉动的情景有什么共同特点?活动2【活动】1.功的条件从力和运动的角度分析、比拟,杠铃被举起和车被拉动的情景有什么共同特点?实例能量的变化受到的力及方向发生距离的方向ⅠⅡ〔1〕总结功的条件〔1〕;〔2〕。
活动2.找出以下情景中,戴罗建对铅球做了功。
〔〕①从地上捡起铅球放在肩部②托着铅球在原地不动③手握铅球,向前推一段距离④迅速投球后,铅球在空中飞行⑤托着铅球慢慢走向队友本次活动学生熟悉了做功的条件,而且从中归纳得到不做功的情况,为两个条件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3、4为后面的例2做铺垫。
能量转化的量度 第1课时(32页教案学案)
浙教版科学九上《能量转化的量度》第1课时教学设计思考2:从力和运动的角度分析,以上两个过程有什么共同特点?杠铃和重物都受到了力的作用,且在力的方向上都发生了移动。
为了量度能量转化的多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功的有关知识。
讲授新课一、功1.功的定义:在科学上,如果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且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力做功也常说成物体做功,如运动员作用在杠铃上的力对杠铃做功,也可说成运动员对杠铃做功。
思考讨论:当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时,运动员对杠铃做功了吗?出示图片: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当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时,虽然要用很大的力,由于杠铃在力的方向上没有通过了一段距离,所以运动员并没有对杠铃做功。
那么,怎样理解做功的含义?读图:(1)想一想,在这两个实例中有什么共同特点?叉车对货物和人对小车做功了吗?出示图片:叉车;推小车;叉车把货物从地面抬升到一定高度;人推小车在水平路面上通过一段路程共同特点:货物和小车都受到了力的作用,并且都在力的方向上运动了一段距离。
学生阅读课文叙述功的定义学生思考讨论读图回答问题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理解做功的含义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理解做功的含义做功做功(2)想一想,下图中的力有没有做功?并写出原因。
人用力搬石头,石头没有搬动参考答案:石头虽然受到人对它向上力的作用,但没有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因此这个力没有做功。
人提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匀速通过一段距离参考答案:书包受到人的提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而书包是在水平方向通过一段距离,在提力方向上没有通过一段距离,因此提力也没有做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科学上,做功必须包含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
注意:这两个因素是严格的,缺一不可!思考与讨论:(1)做功跟我们日常所说的“做工”或“工作”一样吗?参考答案:科学上做功,它有严格而明确的含义,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偏重于“成效、贡献”。
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池淮镇初级中学九年级科学上册 3.1能量的相互转化教案 浙教版
3.1能量的相互转化
课
题
3.1能量的相互转化课型课时第课时
教
学
目
标
重
点
自然界能量转化的普遍意义
难
点
自然界能量转化的普遍意义
教
学
方
法
讨论法,演示法
教
学
准
备
酒精灯、滤纸、细绳、氢氧化钠固体、硝酸铵晶体、烧杯、玻璃棒
板书设计
第1节能量的相互转化一、能的形式
机械能,太阳能,热能,电能,声能等。
二、能的转化
“消耗能量”、“利用能量”、“获得能量”
(一)引入新课
视频演示(雪崩),让学生感受雪崩的威力和危害,同时思考能是
如何转化的?——势能转化为动能。
(二)新课教学
1、讨论:(1)人造卫星在太空中工作所需的电能来自哪里?
太阳能(光能)――化学能――电能
(2)间歇泉能从断地向外面喷泉,能量从哪里来?
热能――机械能
(3)青蛙一跃去捕食害虫,如何获得能量?这些能量从哪里来?
化学能――机械能
2、演示:制作小风车
思考这个现象中能量形式发生的转化?
小结:(1)自然界中各种形式的能量不能孤立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会发生相互转化,能量也会在不同的物体间相互转移。
(2)能量转化是个普遍现象,自然界中物质运动形式的变化总伴随着能量的相互转化。
练习:(1)结合课本83-84页的图片,说说能量形式发生如何的转化。
(2)还能举出其它有关能量转化的例子吗?
3、演示:氢氧化钠、硝酸铵的溶解实验。
思考能的转化。
(三)布置作业
1、课本P85练习1、2题。
2、作业本第1节。
科学初三上浙教版3.2能量转化的量度(第一课时)学案
科学初三上浙教版 3.2 能量转变的量度(第一课时)教案【问题导学:】情形 1:举重运动员使劲举起杠铃的过程中,会耗费人体内的_________能。
情形 2:马拉车在水平川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全耗费马体内的________能试综合两个情形概括:〔1〕力的角度:杠铃和车都遇到了 ___________的作用。
〔2〕运动的角度:杠铃和车都在 ______方向上经过了 _____。
【总结】1. 功的两个必需要素是物体遇到_________的作用,同时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议论】 2、做功跟我们平时所说的“做工”或“工作”同样吗?3、起重机下挂侧重物,在以下三种情形中,钢索的拉力能否都对它做了功?什么原由?①将货物匀速向上提高;剖析:②货物在空中静止不动;剖析:③将货物沿水平方向匀速挪动剖析:。
4、小球在圆滑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但没有力做功剖析:。
建议;从能否受力、能否运动、能否沿着力的方向运动三个方面加以剖析,进一步加深对做功必需要素的理解。
【总结】经过 3、 4 两题总结做功为零的三种状况〔1〕 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举重运动员举杠铃的过程中,发明杠铃越重,举得越高,举起它所要转变的化学能越多,能量转变的多少用做功的大小来量度。
所以功有大小,功的大小与相关呢?6、 . 功的计算公式与单位〔1〕功的计算公式: ___________________〔2〕功的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焦耳的含义: 1 牛的力使物体压力的方向经过的距离为______米时所做的功为 1 焦耳。
7、物体拥有做功的本事,是由于它拥有_____,做功的过程实质上的确是_____________的过程,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就有_________发生了转变。
科学初三上浙教版3.2能量转化的量度教案
科学初三上浙教版3.2能量转化的量度教案1.理解功的概念,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
2.明白功的计算公式W=FS,能运用功的计算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3.明白功的国际单位是焦。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时,会将体内储存的化学能转化为杠铃的势能;为了量度能量转化的多少,需要学习功的有关知识。
新课教学一、功〔一〕功的概念引导:让学生读教材中“举重”和“马拉车”图:从力和运动角度分析,举重运动员向上举起杠铃和马向前拉车两种情景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结论:引导学生分析并形成结论;1杠铃和马车都受到力的作用,2在力的方向上都发生了移动。
引导;假如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同时在那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我们就说那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力做功也常说成物体做功,如运动员作用在杠铃上的力对杠铃做功,也能够说成什么物体对杠铃做功?归纳;师生共同归纳并板书;功〔一〕功的概念: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同时在那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我们就说那个力对物体做了功引导:“举重”和“马拉车”图中各是什么物体用力?什么物体受力?在力的方向上产生了什么效果?结论:1、功的另一种说法阅读:让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思考;1、力做功也常说成什么做功?那个地方的物体是指施力物体依旧受力物体。
2、如运动员作用在杠铃上的力对杠铃做功,也能够说成什么物体对杠铃做功?〕〔二〕功的两个的因素引导:做工和我们日常所说的“做工”或“工作”一样吗?它需要哪两个必要的因素?归纳;师生共同归纳并板书;〔二〕功的两个的因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大小;2、物体在那个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巩固;搬运工扛着货物在平地上行走,他对货物做功了吗?假设搬着货物上楼呢?〔1〕物体受了力,但却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如推桌子〔2〕物体没有受力,然而却通过了一段距离:沿光滑水平面匀速直线运动的小球〔3〕物体受了力,也通过了一段距离,然而不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一段距离:如提着一桶水水平移动了一段距离。
九年级科学上册33能量转化的量度第1课时教案新版[浙教版]1
能量转化的量度利用范围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章第3节第1课时教学目的知识与技术:(1)使学生明白得功的概念,明白功的二个必要因素,明白得能的转化与做功的关系(2)明白功的计算公式,明白功的单位,初步把握功的计算方式.进程与方式:(1)通过对日常生活做功的现象的分析与体验明白得功的二个必要因素(2)通过探讨与比较明白功的计算方式,初步明白得的转化与做功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看与活动体验让学生明白科学来自生活实践,科学问题能够通过实验来解决。
教学重点(1)明白得功的概念,明白功的二个必要因素,明白得能的转化与做功的关系(2)明白功的计算公式,明白功的单位,初步把握功的计算方式.教学难点明白功的二个必要因素,明白得能的转化与做功的关系.教学器材预备身旁的学习用具,讲义,桌子、笔等教学设计本节课选自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第三章第2节的第一课时。
它的要紧内容为:功的概念,做功的二个必要因素,做功的计算、单位和功与能的关系。
本节课联系了已有知识并将对其进行深入。
同时它又为动能、势能和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等各后续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而对学生来讲,他们已经具有了进行抽象思维的大体能力,也学习了力的基础知识和能的转化。
对功与能知识有初步的了解,但关于功的二个必要因素,专门是力与距离的对应关系的应用有必然的难度。
同时对能的含义与做功实质的明白得不可能马上到位,需要有一个进程,而讲义也安排了以后的动能势能、内能的转化,直到最后一节学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即到了最后一节才会对功能关系有一个深切的明白得。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以下几点:学生通过观看、比较,实验体验、分析归纳等各类方式明白得上述知识,从而培育自己正确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依照学生的认知水平及课标的要求,我确信上述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针对学生的特点并充分发挥科学这门课的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点,我采纳以探讨体验为主、启发并结合分析归纳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观看和体验学习中参与知识迁移的全进程。
九年级科学上册33能量转化的量度第2课时教案新版[浙教版]1
《能量转化的量度》一、教学背景: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中《能量转化的量度》——《功》,是初中科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由于力学概念的抽象化,使得本课时在学生的学习进程中成了一个“拦路虎”和“绊脚石”。
如何能专门好的将知识点中的重难点一一解决,成了本堂课的一个关键。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术:明白得功的概念;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把握功的计算公式和单位,初步学会功的计算。
二、进程与方式:通过实例明白得能的转化跟做功的关系,依照运动状态判定在力的方向上是不是移动了距离,强化功的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明白做功的进程确实是能量转化的进程,体验“做功”与“做工”“工作”的区别。
明确功与能与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三、教学进程:(一)引入新课一、分析以下进程中能量形式的转化。
运动员将杠铃举起: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马拉动马车在水平面上运动。
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
提问:从力和运动的角度分析,以上两个进程有什么一起特点?(学生试探、回答)分析:杠铃和马车都受到了力的作用,且在力的方向上都发生了移动。
(二)新课教学一:功1.概念: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且在那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那么那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那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
小结:判定一个力是不是做了功,必需同时知足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缺一不可。
即在做功进程中,必然有力的作用,而且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
提问:在以下三种情形下,力对物体有无做功?一、足球被踢出去,在空中飞行的进程中,人对足球有做功吗?学生:人对足球没有做功。
足球由于惯性在空中飞行,离开脚后,没有受到脚对球的力。
总结:当有距离无力时,没有做功。
二、运动员把杠铃举在头顶上不动,人对杠铃有做功吗?学生:人对杠铃没有做功。
人对杠铃有力的作用,可是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
总结:当有力无距离时,没有做功。
三、人提着水桶在水平地面上行走一段距离,人对水桶有做功吗?学生:手的提力对水桶没有做功。
九年级科学上册 3.3 能量转化的量度(1)学案 (新版)浙教版
3.3能量转化的量度(1)【点击要点】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个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另一个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1)有力没有通过距离(2)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书包也通过了距离,但力的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3)物体移动了距离,但在这方向上没有受到力的作用3.功的计算公式:;功的单位:。
4.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是因为它具有能量。
做功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的过程,力对物体做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所以可以用功来度量转化的多少。
【典题分析】例1 下列事例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A.举着杠铃原地不动B.扛着米袋慢慢登上楼梯C.提着水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D.用300N的力推汽车,汽车没动巩固训练1下列情况中,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A.某人提着水桶上楼B.在水平光滑路面上向前滑动的木块C.起重机的钢丝绳竖直向上拉着重物,重物水平移动了一段距离D.用力推车,车没有被推动例2 小李同学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F使同一木箱分别在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表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该力F在这三个过程中所做的功分别为W甲、W乙、W丙,关于做功大小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W甲<W乙<W丙B.W甲>W乙>W丙C.W甲=W乙=W丙D.W甲=W乙<W丙巩固训练2 如图所示,小明用大小相等的水平推力F1、F2推动物体A、B,分别在不同的水平面上移动相同的距离s,关于比较这两次做功的多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两次做功相等 B.对A物体做的功多C.对B物体做的功多 D.无法比较做功多少跟踪演练一、选择题1.下列实例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A.学生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B.人推车,车未动C.足球被踢后,在草地上滚动一段距离D.举重运动员将杠铃举起2.在水平地面上,用20N的水平拉力拉重为50N的小车,使小车沿水平方向前进了10m,此过程中拉力所做的功是()A.200J B.500J C.1000J D.0J3.以下事例中,重力做功的是( )A.冰球在水平的冰面上滚动 B.皮划艇在平静水面快速滑行C.跳水运动员下落 D.举重运动员把杠铃举起停在空中静止不动4.对于功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做的功就越大B.物体移动的距离越长,做的功就越多C.有力作用在运动的物体上,该力必然对物体做功D.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才算力对物体做了功5.足球运动员用150N的作用力,将重4.5N的足球踢出,足球沿水平场地向前运动的最大距离为200m,则足球沿水平场地向前运动的过程中运动员对足球所做的功为( )A .3000J B.90J C. 3090J D.06.如图,用F=20N的水平推力推着重为40N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若推力F对物体做了40J的功,则在这一过程中()A.重力做的功一定为40JB.物体一定受到20N的摩擦力C.物体一定运动了2mD.物体一定运动了4m7.在甲、乙两图中,甲图地面粗糙、乙图地面光滑.质量分别为m,2m的两个物体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在力的方向上前进了相同的距离,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甲图中F做的功小于乙图中F做的功B.甲图中F做的功等于乙图中F做的功C.甲图中F做的功大于乙图中F做的功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甲、乙图中F做的功谁大8.某同学把一本科学课本从课桌旁的地面上拿到桌面上,则该同学对物理课本所做功的大小最接近于( )A .0.2J B.2J C. 200J D.2000J9.有两只相同的水缸,需好几桶水才能盛满。
科学浙教初三上3.2能量转化的量度学案
科学浙教初三上3.2能量转化的量度学案年级:初三主备人: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认识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2、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3.理解计算功的公式的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重点难点】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功的概念及功的公式计算。
【预习内容】预习课本P73-75,完成预习自测。
【预习自测】1、(2017桂林)如下图,是一种利用新能源的路灯,它“头顶”小风扇,“肩扛”太阳能电池板、这种设计最合理的应用是〔〕A、小风扇是一个美化城市的时尚装饰B、小风扇是用来给太阳能电池散热的C、太阳能电池同时向小风扇和路灯供电D、小风扇是小型风力发电机,它和太阳能电池共同向路灯供电2、〔2017湖洲〕2017年上海世博会上展示了一款最新概念车——叶子(如图),它出色的能量转换技术和“负排放”理念吸引了许多观众。
(1)车顶的“大叶子”是一部奇妙的能量转化器,它模拟自然界中叶片光合作用的某一阶段,即捕获空气中的_____和水,释放出电子,形成电流,实现了_____能转化为电能。
然后将产生的电能传给锂电池充电,由电机驱动汽车。
(2)假设该车最高速度可达72千米/小时,那么行驶1200米至少需要_____分钟。
3.物体具有的本领,是因为它具有能。
做功的过程实质上的过程,力对物体做多少的功,就有发生转化。
4.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个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另一个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
5.功的的定义:作用在物体上的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的乘积。
6.功的计算公式文字公式:,符号公式:,功的国际单位:,简称,符号是,是为了纪念而命名。
1焦=牛·米。
7、2017年3月24日下午北京奥运会圣火采集仪式在希腊的赫拉伸庙前进行。
圣火点燃后,以“点燃激情、传递梦想”为口号的“祥云”火炬传递在全球进行。
圣火的点燃利用了太阳能,以下属于能量单位的是〔〕A.牛顿B.帕斯卡C.瓦特D.焦耳8、〔P74例题〕有一物体重100牛,把该物体从地面匀速提到高为1米的桌面上,需要做多少功?假如将那个物体沿水平方向用50牛的力,沿水平地面拖动10米,需要做多少功?【学习过程】【一】功的概念活动1:请你将桌上的科学课本匀速举高,那个过程中,能量是怎么样转化的?储存在你体内的能转化为书的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Fs 单位:焦(J)或 牛·米(N·m) 计算时需注意的问题: (1)分清是哪个力对物体做的功,计算功时的 F 就是这个力 (2)公式中的“s”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 (3)功的单位:功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 例 1: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以 30 米/秒的速度匀速行驶,受到的阻力是 2000 牛,这 辆汽车在 1 分钟做的功是多少? 例 2:某大厦楼高 50 米,完成此建筑物需要浇制钢筋混凝土 1×10 米 ,还需用其他建 筑材料共约 2×10 米 ,假设混凝土的密度为 2.5×10 千克/米 ,其他建筑材料的平均密度 为 1.5×10 千克/米 ,取 g=10 牛/千克。 ⑴此大厦的自重为多大? ⑵勘测表明, 该大厦的地基所承受的压强不得超过 1.2×10 Pa, 若房基与地面的接触面 积为 1×10 米 ,此大厦的最大载重量为多大? ⑶若要从地面向楼顶提供自来水, 加压设备至少需给水施加多大压强?若每天要把 100 米 的水从地面送到楼顶上,每天至少应对水做多少功? 小结:以举重和马拉车为例,说明功和能的关系。 做功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力对物体做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 化。所以可以用功来量度能量转化的多少,能量单位与功的单位一样,也是焦耳。 (三)布置作业 1、课本 P77 练习第 1、2、3 题。 2、作业本第二节第一部分。
1
教 学 反 思
教
学
过
程
2
(一)引入新课 以举重、马拉车为例,说明能量的相互转化。并引出能量转化的量度——功。 (二)新课教学 1、功 读图并思考: 从力和运动角度分析, 举重运动员向上举起杠铃和马向前拉车两种情景有 什么共同的特点?
——杠铃和马车都受到力的作用,并且在力的方向上都发生了移动。 功: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且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该 物体做了功。 注: (1)要搞清楚是什么物体用力,什么物体受力,在力的方向上产生了什么效果。 (2)要注意做功与“做工”和“工作”的区别。 (3)功必须具备两个要素(力和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讨论:塔式起重机下挂着重物,当重物处于①静止不 动、②匀速向上运动、③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三种不同情 况时,钢索的拉力是否都对它做了功? ——静止不动和水平方向运动都没对重物做功;匀速 向上运动对物体做了功。 强调功所需具备的两个要素。 在下列三种情况下,力对物体没有做功: ⑴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但因为惯性通过一段距离; ⑵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没有移动距离; ⑶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同时也运动了一段路程,但在力的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 2、功的计算 公式:功=力×距离 (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3.2 能量转化的量度
课 题 3.2 能量转化的量度 课型 新课 课时 第 1 课时
教 学 目 标
重 点 难 点 教 学 方 法 教 学 准 备
功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能量转化的量度:功 功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能量转化的量度:功
交互式教学法,自学辅导法
幻灯
第 2 节能量转化的量度 板 书 设 计 一、功 1、什么是功? 2、做功的两个因素 二、功的计算 1、公式:功=力×距离 W=Fs 2、单位:焦(J)或 牛·米(N·m)
3 3 2 6 3 3 4 3 3 3 4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