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8篇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8篇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8篇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一):当前大学生就业主要问题我国大学生占国民总数的比例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但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却很严峻,造成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原因是多方面,主要如下:1用人单位误区不少用人单位在选取大学生时存在或多或少的误区,主要有:首先,过分关注文凭。

不少用人机构认为,学历越高越好。

选人学历化,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潜力与岗位不相适应,或人才浪费,比如有些单位招聘计算机软件研究生仅用于本单位的打字等简单文字处理。

现实工作中有些人的潜力与文凭并不能直接划等号,不少本科或大专学生的业务潜力不比研究生业务潜力差。

第二,存在性别歧视。

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思考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

同等状况下女大学生将来工作成本比男大学生大,这是女大学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第三,生源地域歧视。

不少用人单位思考到本单位的业务状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期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甚至有必须的人际关系网等,选用人才时优先思考本地人才。

甚至一些地方政府招聘公务员时也存在生源地域歧视,实行地区保护主义,不利于大学生公平竞争。

第四,过分看重工作经验。

经验不足是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劣势,不少用人企业经营有困难,急于招聘某一方面能人,并且期望很快给企业带来变化,而一般大学生则无法满足用人单位要求。

用人单位忽视大学生的潜力和可塑性,其实经验总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大学生有较高理论水平,只要经过短期实践即能胜任工作岗位。

2大学毕业生误区大学生毕业生自身也存在不少问题:首先,诚信问题,不少毕业生发现求职时有必须的证书、文凭、履历能为找工作带来方便,有的大学生凭勤奋刻苦,在大学期间努力争取获得相关证书,不刻苦学生则透过投机取巧或造假来骗取企业初步信任,对大学毕业生整体形象造成必须的损害。

第二,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

由于近几年公办高校扩招,加之民办高校急增,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分数不断降低,加上不少大学生大学学习不认真,动手潜力差,缺乏实践经验,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

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

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

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当前大学生就业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就业现状并提出有效对策,本文将从就业形势、问题分析和对策建议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就业形势分析由于各行各业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表现出一定的积极性。

然而,仍存在以下问题:1. 缺乏实践经验:大学生在校期间主要注重理论学习,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这使得他们在求职过程中面临竞争力不足的问题。

2. 岗位匹配不合理:大学生在职业发展选择上缺乏明确的目标和规划,常出现专业与就业岗位不匹配的情况。

这导致他们在工作中难以发挥自身专长,降低了就业的效益。

3. 城市资源分布不均:大城市的经济发展相对较好,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前往就业。

相比之下,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对大学生的需求较低,就业机会相对较少。

二、就业问题分析根据就业形势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问题:1. 就业观念不合理:一些大学生过于追求高薪和稳定的工作,对自己的岗位和行业有着较高的要求,导致他们忽视了积累实践经验和提升自身能力的重要性。

2. 职业规划不足:大学生在学业阶段没有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和潜力,缺乏对自己的职业规划。

这导致他们在求职过程中盲目追随热门岗位,而忽视了自身的发展方向。

3. 创业意识不强:一些大学生对创业机会缺乏敏感性,对自主创业持观望态度。

这使得他们更倾向于进入传统企业就业,而错失了创新和发展的机会。

三、对策建议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采取以下对策:1. 加强实践教育:大学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开设更多与社会需求紧密相关的实践课程。

比如,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实习实训等方式,提高大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 引导正确就业观念:大学生需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理解就业不仅仅是追求高薪和稳定的工作,更包括积累经验和提升自身能力。

学校和社会可以通过举办就业主题讲座、实践活动等方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大学生就业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就业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就业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每年都有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投入到就业市场中。

由于就业市场需求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存在差距,导致一些大学生面临着就业难题。

本文将重点探讨大学生就业主要问题及对策,以期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参考。

一、大学生就业主要问题1. 就业门槛高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严格。

而大学毕业生由于自身的学识还不够丰富,经验和能力也较为欠缺,这就使得他们在找工作的时候会遇到很多门槛。

就业门槛过高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一个主要原因。

2. 就业渠道狭窄大学生毕业后,很多人只知道通过招聘会或者网络求职,而忽视了其他就业渠道。

由于这种就业方式过于单一,导致了大学生的就业渠道相对较窄,进而加大了他们就业的难度。

3. 学历与岗位不匹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但与此一些行业对普通本科生的需求并不大。

一些大学生由于学历与岗位不匹配,导致他们在就业中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从而陷入就业瓶颈。

4. 缺乏实践经验大学生在校期间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并且很少有机会进行实践。

而在现实社会中,用人单位更加看重工作经验。

由于大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因此很多用人单位对他们的招聘并不感冒。

二、大学生就业对策研究1. 提高个人素质面对现状,大学生应该认识到自身的欠缺,系统性地提高自己的素质。

不仅仅是学习成绩,还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

提高个人素质是肯定不能一蹴而就的,需要大学生在校期间就要有意识地加强修养、提高自身素质。

2. 拓宽就业渠道大学生要拓宽就业渠道,不仅仅只是靠招聘会或者网络求职,而是应该多渠道地寻找工作的机会。

可以通过社交平台、校园招聘以及人际关系等多种途径进行求职,扩大就业渠道,提高找工作的机会。

3. 培养实践能力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实习、兼职等方式去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

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对策思考论文(共6篇)【论文】

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对策思考论文(共6篇)【论文】

第1篇:地方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初探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大学生人数逐年递增,随之而来的就是毕业生人数增加,就业难,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特别是高职院校毕业生面临的困境更加复杂。

造成如此困境的因素有很多,如毕业生自身学业不精、缺乏自信,没有职业规划;学校自身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与企业脱节、实习实训条件不足;国家、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等等。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笔者试图找出地方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一、地方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1、学生专业技能不扎实、就业观念滞后、不愿意就业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来自中专对口招生和参加高考经过本科院校多轮筛选剩下的学生,生源质量低下。

大多数学生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能力差,导致了基础课以及专业技能学的不够扎实,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学生毕业时对自己本身缺乏职业规划,就业定位不准确,一些学生好高骛远,然而眼高手低,怕吃苦,不肯脚踏实地,只愿选择高薪又舒服的部门和岗位;相反的,一些学生缺乏自信,觉得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不能够胜任企业的岗位需求。

2、学校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实习实训条件不足、就业指导体系不完善学校不顾自身师资和硬件条件,盲目跟风,争先恐后开设社会上需求较好的热门专业,然而由于师资力量匮乏和响应硬件条件不完善往往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低下。

课程设置不能与企业接轨,陈旧老化,导致学生所学与企业需求严重脱轨。

实习不能专业对口、实训设备落后、数量不足,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得不到提升,难以形成岗位职业能力。

学校就业指导的机构体系设置不健全,缺少经过正规和系统化培训的就业指导教师。

就业知道工作不能深入细致,方式方法简单,从而导致学生没有建立起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系统化的就业理念和意识。

3、就业大环境严峻,一些企业唯学历论思想严重以及政府就业政策不完善近年来,高校毕业生逐年递增,加之互联网等新兴科技的崛起,传统制造业企业不断倒闭,使得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难题及对策分析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难题及对策分析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难题及对策分析1. 引言1.1 大学生就业难题的现状在当前社会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难题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扩大,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而就业市场的需求并没有相应增长,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面临严峻挑战。

大学生就业难题主要体现在就业压力加大、就业渠道日益狭窄、就业岗位竞争激烈等方面。

许多大学生面临着找工作的困难,甚至可能面临着长期失业的风险。

尤其是一些专业相对冷门的大学生,更加面临就业不易的困境。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行业的不断变革,就业市场对大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传统的学历优势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大学生需要具备更多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面对这样的现状,大学生就业难题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政府、高校、企业以及学生本身都应该共同努力,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支持。

1.2 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原因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

很多大学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导致毕业生难以找到与自身专业相符合的工作。

二是就业观念不合理。

一些大学生对就业的期望过高,只愿意选择看起来高薪、稳定的工作,却忽略了实际工作所需的技能和能力。

三是就业市场竞争加剧。

随着大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就业市场供大于求,使得大学生就业面临更大的挑战。

四是缺乏实践经验。

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缺乏实习和实践机会,使得毕业后缺乏工作经验,难以融入工作岗位。

五是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造成了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劣势地位。

以上这些原因共同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存在。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高校、企业和学生本身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

2. 正文2.1 政府政策支持的重要性政府政策支持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政府应该加大对就业市场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政策体系,规范就业市场秩序,防止就业歧视和不公平竞争现象的发生。

大学生就业难分析论文7篇

大学生就业难分析论文7篇

大学生就业难分析论文7篇第一篇:大学生就业观问题研究1、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和原因分析1.1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分析。

事实上就业难的原因还有大学生心态的问题,认为大学毕业就是精英。

有些学生认为到了大学里不用学习,大学四年过去了,等到找工作时,发现自己除了有一张毕业证外,什么都没有。

还有一些大学生认为只要大学毕业,就意味着就是“精英”,一定得有一个体面的工作。

过度在意单位的规模性质、地理位置、起点待遇,往往失去了一些好的就业机会。

1.2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分析。

金融危机也是近年来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近几年金融市场的动荡也是引起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主要的方面,市场经过了一次大的整顿,有太多的企业倒闭,很多人失业,而事业的人群又具有极大的技能,而我们的大学生仅仅空有理论,在实际工作中要实行磨练,这个时期都是相当长的阶段对于很多的企业都是不喜欢的。

同时市场真正为我们留下的就业的岗位又是很少,这样对于就业来说更加的艰难了,这样我们当代的大学生在未走出校园的时候就要积极的参加各类的社会的时间的工作,目的是当走入社会的时候更好的融入到社会这个大的群体当中来。

1.3大学人才培养定位脱节分析。

高校人才培养的定位是关系到大学生就业的根本原因。

现在我国的大学生的心态有一定的问题,在他们的心里想的是如何能够做到学有所用,对于书本的知识过于依赖,对于自己未来从事工作的方向不够清晰,想的是如何管理别人的工作,而不是实行实际现场的经验的积累,绝大多数都是处于空想的阶段,如果真的顺着大学生的意愿出发,那么将来就会出现乱指挥的现象,对于实际的工作的方向上提供不了任何的协助。

所以,我们在定位的过程就要实行全面的分析,本着未来的发展前景,现阶段仅仅一个学习的阶段,要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更好的提升自己。

2、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及思路2.1高校大学生树立准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是就业率提升的关键动因。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就业与择业的认知和理解也在持续的变化,我们必须与时俱进,持续调整自己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和对策分析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和对策分析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和对策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进入就业市场,但是就业难的问题也逐渐加剧。

那么,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什么?应该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1. 就业岗位供需失衡当前,我国经济严重产能过剩,一些传统行业面临着严峻的压力,而新经济、新产业又没有完全取代旧经济和旧产业,导致就业岗位供需失衡。

大量的新优秀毕业生往往难以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从而导致就业难。

2. 教育与岗位不匹配现在很多大学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在学校已经过了培训,但是在岗位上还是无法胜任。

这就导致了教育与岗位不匹配的问题,毕业生在找工作的时候难免会因为无法胜任公司要求的工作而失去就业的机会。

3. 社会竞争激烈现在的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就业市场也如此。

一些先贤们说过:“知识改变命运”,但是知识并不一定就能让人找到好工作。

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需要毕业生具有更多其它的素质能力,比如沟通能力、领导力、执行力等,只有具有这些能力的毕业生才能更容易地获得优质的工作机会。

4. 毕业生缺乏就业指导在校期间,学校一定会提供各种各样的就业指导服务,但是毕业生由于很多事情要处理,所以对这些服务的关注就不如在校时那么集中。

同时,一些毕业生还会由于不够自信,或者是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不够明确,从而导致就业困难。

二、大学生就业解决对策1. 拓展就业岗位为了缓解就业难的压力,我们需要扩大就业岗位的规模。

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利用政策手段,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就业密集型企业,提高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

2. 加强职业教育与实践当前,大学毕业生过多存在着教育和岗位不匹配的问题,这意味着我们在校期间应该加强职业教育,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实用技能,同时充分利用实习实践机会,培养出面临岗位挑战的能力。

3. 提高素质能力今天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不仅仅是看你的专业知识掌握的情况,而是更多地关注能力素质。

这就要求我们要提高自身的各种素质能力,比如沟通能力、领导力、执行力等等。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帮助大学生们更好地应对就业压力。

一、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1. 就业竞争激烈: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但就业机会却相对有限。

许多优秀的毕业生面临着与大量求职者竞争的情况,使得就业压力倍增。

2. 缺乏实践经验:许多大学生在校期间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但缺乏实际工作经验。

这使得他们在求职过程中面临着竞争力不足的问题。

3. 技能匹配不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职场对于专业技能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然而,许多大学生的专业技能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导致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

4. 薪资待遇较低:初入职场的大学生往往会面临着薪资待遇不高的问题。

虽然薪资并不是唯一的考量因素,但低薪水可能导致大学生对工作的不满和动力下降。

二、应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1. 提升综合素质:大学生应在学习的同时,注重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

这包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拓宽人际关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等。

通过提升综合素质,可以增加自身的竞争力。

2. 增加实践经验:大学生可以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积极参与实习或社会实践项目。

通过实践,可以增强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并在求职时展示自己的实践经验。

3. 不断学习与进修:面对技能匹配的问题,大学生应该持续学习和进修。

通过参加培训班、自学或进行专业课程的进修,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使其与市场需求更加匹配。

4. 积极寻找机会:积极主动地寻找就业机会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多渠道的求职方式,如招聘网站、招聘会、人才市场等,扩大求职渠道,提高自己被企业发现的机会。

5. 开展创业或自主就业:如果找工作存在一定难度,大学生可以考虑开展创业或自主就业。

通过创业可以发挥个人的优势,实现自己的职业发展,并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6. 提高自我调适能力:在就业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挫折和困难,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自我调适能力。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解决对策[五篇范文]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解决对策[五篇范文]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解决对策[五篇范文]第一篇: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解决对策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解决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中国的高等教育院校规模和生人数有了很大发展,但我国大学教学质量偏低,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也随之出现。

特别是2008年末2009年初爆发的经济危机使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现状更为突出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由于高校毕业生、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转移劳动力、下岗职工和退役军人等劳动力总量的增加,产能过剩和贸易摩擦等种种因素,中国面临严重的大学生就业高峰,全社会就业的形势比较严峻。

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至于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很多人都认为大学生就业难是学生自身的原因造成的,客观的说,这是有失公允的。

我认为,总体来说,有两个大的原因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

一、中国大学生处在中国社会就业难的社会背景下中国经济在增长,为什么中国在GDP增长达到11%的情况下,整个社会出现了这么大的一个就业难的问题?据美国之音报导,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政治学教授苏黛瑞就中国大学生为什么过剩的问题发表评论说,中国经济的增长不能够创造适合大学生的就业机会。

经济的结构也不适合吸收社会上的劳动力。

其实质原因是: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是遵循着一个畸形的模式,中国GDP增长的50%依赖出口。

国家和地方的硬件投资开发包括建桥,修路,建各种市政美容设施,修各地政府机关大楼,建各种工业旅游园区等形象工程也是GDP增长的主要原因。

大学毕业生人数从2002年的100万一步步跃升到如今的610万。

但在这些年间中国的GDP不过从10万亿增加到30万亿,大学生人数的增幅远远超过经济增长所需要的人才增长。

粗放经济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经济增长所吸收的劳动力大部份是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农民工。

社会就业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但相关配套制度相关的户籍制度,人事档案制度、工资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步伐却未能跟上这种就业机制的变化。

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一、引言就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

在当前快速变革和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环境下,就业工作面临着许多问题。

本文将探讨目前就业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当前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 就业岗位不匹配: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一些传统产业衰退或转型,导致部分岗位供给过剩,而新兴行业和职位需求不断增长。

这种不匹配使得找到合适岗位变得困难。

2. 大学生就业压力:中国每年有大量毕业生涌入劳动市场,使得求职竞争激烈。

加之目前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脱节现象,导致大学生难以找到理想工作。

3. 高龄人口失去竞争力:由于老龄化趋势明显,在某些领域,“年轻气盛”的观念成为用人单位录取人员的重要标准,从而使得高龄人口面临就业困境。

4. 经验缺乏限制发展:许多企业更喜欢有经验的求职者,这给年轻人和新毕业生提供了很大的难题。

他们没有机会积累经验,因此,无法满足对工作技能和知识掌握的要求。

三、解决就业问题的对策1. 促进职业教育与产学结合:应加强职前培训和技能提升等方面的教育,在校期间建立学生对未来岗位市场需求及相关专业知识的意识,并通过实习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创造更多实践机会。

2. 推动政策配套改革:政府应调整产业结构,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等领域推动新兴产业发展。

同时,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化服务平台,提高政府颁布行情分析指导预测水平。

3. 增加灵活用工方式:鼓励各类用工方式共同发展壮大,包括自由职业、远程办公等以便给不同群体创造适合其发展的就业机会。

4. 改革养老保险政策:采取鼓励企业对高龄员工持续使用或提供退休后再次就业的政策措施,以解决高龄人口就业问题。

四、加强职业指导与培训1. 建设更加完善的职业指导体系:设置职场准备课程、实践活动和个人辅导服务,为求职者提供必要技能和求职经验。

同时,加强与行业相关机构合作,了解市场需求并及时调整教育内容。

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一、引言在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中,就业问题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经济的稳定发展与人民的就业状况密切相关,因此,务实地分析当前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成为了必要且迫切的任务。

本文将通过梳理现有数据和调查结果,探讨当下就业领域存在的困境,并从教育、产业结构调整和政府政策三个方面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

二、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1. 教育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当前大学教育普及率提高,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却难以找到合适岗位。

这主要是由于教育内容不能与市场需求相匹配所导致。

传统意义上,人们普遍认为知识水平越高,就业机会也越多。

然而,在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快、技术飞速发展使得某些专业领域知识在短时间内变得过时。

2. 职业规划缺失:职业规划的重要性被忽视,导致大量毕业生对工作市场缺乏了解和实际技能。

很多大学生将目光局限于少数热门行业和职位,而忽略了其他潜在的就业机会。

另外,职业规划的不足也使得一些大学生难以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和发展方向。

三、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1. 产业结构失衡:当前我国经济仍然以制造业为主导,这意味着高度依赖出口型经济模式。

然而,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我国制造业面临着严峻挑战。

与此同时,新兴产业如信息技术、互联网等却发展迅速,并得到政策支持。

然而,由于旧有体制固化、转型速度不足等原因,很多人无法转向新兴产业就业领域。

2. 技术壁垒增加: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应用的普及,新就业岗位要求员工具备更多高级技能和创新思维。

相比传统岗位的简单劳动,新兴岗位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为复杂和繁琐。

这导致了一部分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面临技术壁垒,无法获得理想工作。

四、政府政策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1. 政策执行有偏差:尽管政府制定了许多扶持就业的政策,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偏差。

例如,部分地方仅重视引进大规模制造业项目,并忽略了服务业和创新企业的培育。

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其就业状况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发展,也关系到国家的经济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因此,深入分析大学生就业现状,并提出有效对策,对于解决当前就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1.1 就业形势严峻当前,我国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与此同时,各行各业的用人需求并未相应增长,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

许多大学生面临着就业难、就业压力大的困境。

1.2 就业结构不合理大学生普遍倾向于选择传统热门专业,如经济管理、信息技术等,导致这些领域的竞争激烈,就业压力较大。

而一些新兴行业和岗位,由于大学生对其了解不深,导致供需不平衡,错失了一些就业机会。

1.3 就业能力不足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毕业后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影响就业竞争力。

二、大学生就业对策分析2.1 提高就业指导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市场需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升就业竞争力。

同时,学校可以邀请企业专业人士开展讲座,分享就业经验,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

2.2 拓宽就业渠道大学生应该根据自身兴趣和专业特长,积极拓宽就业渠道,不仅局限于传统行业,还要关注新兴行业和岗位。

可以通过参加招聘会、实习实践等方式,积累工作经验,提升就业竞争力。

2.3 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学校应该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开设与实际岗位需求相符合的课程,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实习,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2.4 建立就业信息平台学校可以建立完善的就业信息平台,及时发布各类就业信息,为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同时,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校企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和就业机会,促进学生顺利就业。

2.5 政府政策支持政府应出台更多支持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增加对大学生的招聘数量,提高大学生就业率。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问题及对策一、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就业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但是,大学生就业现状却不容乐观。

以下是大学生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1. 就业岗位不够随着经济发展,行业快速发展,导致大学生就业岗位不够,无法满足需求。

2. 学生职业规划缺失大学生缺乏职业规划,很多人缺乏对未来的规划思路,导致就业方向不明确。

3. 学生专业对口度不高不少大学生的所学专业与实际就业方向不吻合,导致就业不理想。

而且,大学生的职业技能也与工作岗位要求不匹配。

4. 面试能力不足大学生通常面试能力弱,无法在面试中表现出自己的优势和特点,从而无法成功地获得工作机会。

5. 招聘渠道不畅传统招聘渠道滞后,很多大学生错过了机会,无法及时地了解到有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二、针对问题的对策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需要进行以下对策:1. 增加就业岗位国家应该加强产业政策制定,扩大就业岗位并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各高校也应该积极探索创新,为学生提供实习、招聘等就业服务。

2. 加强职业规划大学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和发展目标。

学生也应该积极参与个人职业规划,努力扩大自己的就业选项。

3. 提高专业对口度传统专业教育应该与就业市场相结合,加强企业与学校的合作,推动教育改革和创新,从源头上解决专业对口问题。

4. 增强面试能力大学生应该通过多方面的途径提高面试能力,如参加实践活动、模拟面试、阅读面试经验、练习口语发音等。

大学也应该提供专门的面试机会和面试培训。

5. 拓宽招聘渠道传统招聘渠道已滞后,大学应该积极探索新的招聘渠道,如网络招聘、校企合作、校园岗位等。

同时也鼓励学生积极使用网络招聘渠道。

三、案例分析以下是五个关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案例分析:1. 实习机会缺失大学生毕业后,经验不足是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不少高校提供实习机会。

例如,某高校的学生实践中心开设了各种实践培训和交流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增加就业机会。

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与对策

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与对策

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与对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关注。

从很多人口数据来看,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而就业岗位却远远跟不上大学生的增长速度。

因此,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了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

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分析与对策呢?一、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挑战1.不断增加的就业压力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大学生人数的增长,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日益增大。

据统计,每年约有数百万新的大学毕业生加入到寻找工作的队伍中,可是受限于国内就业机会的不足,大学生就业难度不断增加。

许多优秀的大学生只能选择从事相对较低的工作,进而影响了他们的职业发展。

2.缺乏良好的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许多大学生缺乏对就业市场的了解以及职业发展的规划。

他们通常是在大学毕业前才开始面临这个问题,这个时候,他们需要面对的已经是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

缺乏良好的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的大学生,往往会出现迷茫、质疑、抱怨等负面情绪,这会对大学生的就业带来很多阻碍。

3.缺乏实际就业经验许多企业对招聘的大学生都有着一定的经验要求。

然而,大学生在校期间缺少实际的就业经验,这也使得他们在求职过程中比其他求职者更为劣势。

此外,现代企业要求拥有多项技能,但是大学生的校园经历并没有让他们具备这些技能。

二、大学生就业解决的对策1.增加自己的竞争力要想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首要的问题是要增加自己的竞争力。

这包括大学期间的学业成绩、多元化的兴趣爱好、广泛的社交网络以及实习经验等方面。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自己的研究以及自我提升等方式,来增加自己的竞争力。

这些对于大学生的就业非常有帮助。

2.寻找就业机会大学生应该积极尝试不同的就业途径。

这包括在互联网上寻找工作机会、参加招聘会或者通过社会组织等方式来增加就业机会。

不要局限于某个行业或者某个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就业机会。

3.加强自己的职业规划如果大学生有足够的职业规划,那么就可以有效降低就业难度。

每个大学生都应该紧紧抓住自己的职业规划,规划好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贯彻执行到底。

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建议5篇

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建议5篇

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建议5篇第一篇: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建议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建议大学生“就业难”具体表现(1)不同层级的学校之间毕业生就业状况喜忧参半。

现在很多大公司、事业单位甚至是国家机关,越来越看重“名牌效应”,很多单位的进人指标仅限于教育部直属高校,有的甚至限制更大,仅仅限定在全国几所重点高校,而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不太乐观。

(2)不同学历层次毕业生就业状况差别较大。

整个社会的总体需求来看,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学历层次的要求近年来明显提高,尽管目前研究生的总体就业情况较前几年有降低的趋势,但是比本科生还是相对比较容易就业,而本科生又比专科(高职)生容易就业。

(3)文科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

近年来文科专业毕业生由于受机关、事业单位需求缩小的影响,就业渠道变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文科专业毕业生由于受传统主渠道吸纳能力下降的影响,目前他们的就业趋向也在发生着变化。

(4)女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竣。

现在女生“就业难”现象已经成为公开的事实,说性别歧视也好,说用人单位对女生有成见也好,对于绝大多数用人单位来讲,不要女生或者优先考虑男生,也逐步成为他们选人的标准。

(5)家庭背景成为决定大学生就业成败的重要因素。

靠家庭背景的“关系”就业成为近几年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影响大学生就业的攀比心理,在关系就业中,专业错位或低能高就的现象层出不穷。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是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出现的阶段性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1)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导致的区域结构性矛盾影晌。

结构性矛盾是造成“就业难”的根本原因,最根本的原因应该是由于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目标不能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的快速调整造成的。

大学生“就业难”的突出表现是毕业生想去的地区和单位不要人,而急需人才的地区和单位却找不到合适的毕业生。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和边疆地区很少能接受到大学毕业生。

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对策分析三篇

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对策分析三篇

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对策分析三篇下面职场的我就给大家共享的关于高校生就业形势严峻的缘由对策分析,欢迎阅读!高校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成因及对策分析篇一本文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了高校生就业难问题以及成因,提出了化解高校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对策,一是高校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和力量以适应社会需求;二是高校应当优化专业设置,加强对同学综合素养力量的培育;三是政府要加大统筹高校生就业政策宣扬和优待政策落实的力度。

2022年毕业季立刻到来,新一批毕业生即将迈入社会,在他们迈入社会之前,首要的就是解决就业问题。

当前,高校生毕业人数呈不断递增态势,但是,数量浩大的毕业生军却不得不接受一个高毕业率低就业率的事实。

2022年,中国高校生毕业人数为212万人,而2022年则达到了680万人,十年时间,毕业人数猛增。

2022年毕业生就业率为70%,而到2022年,毕业生就业率却降到了令人咋舌的55.7%,如此巨大的差别让人不禁汗颜。

2022年毕业期将至,即将有699万毕业生走出校内,开头面临就业压力。

伴随着毕业生如潮水般地涌向就业市场,而社会上对人才的需求则是呈现一个缓慢增长趋势,毕业生与就业岗位呈现出供大于求的现象。

一、高校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成因分析高校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成因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缘由:客观方面主要是结构性冲突突出,结构性冲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区域经济进展不平衡与大批毕业生涌入经济发达地区的冲突。

在我国,沿海城市及北京、上海等地经济进展快速,这些城市企业多,机会多,薪酬高,文化氛围浓,成为毕业生首选的抱负就业地。

依据我们的调查,选择到上海、北京和以深圳为代表的沿海地区就业者高达65%以上,而中西部等经济欠发达、条件较艰苦的地区人才奇缺,大城市的一些边远郊区、县、乡镇一级的民营企业、事业单位的人才需求也远未饱和。

地域经济进展不平衡导致的人才"扎堆'现象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缘由之一。

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许多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的困境。

本文将分析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原因分析1.产业结构调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许多传统产业面临着淘汰的风险,大量工人被裁员或失业。

而新兴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有限,无法承载大量大学生的就业需求。

2.人才供给过剩大学扩招导致每年毕业生数量激增,就业市场供给过剩。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相对薄弱,与企业需求不匹配,导致就业形势严峻。

3.信息不对称许多大学生对就业市场了解不足,不清楚企业的需求和招聘信息,因此错失了很多就业机会。

同时,企业对大学生的要求也不够明确,使得大学生难以满足招聘标准。

4.创业压力大学生承担着家庭的期望和自身的压力,许多人选择创业。

然而,创业的风险较大,许多创业者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和市场洞察力,导致创业失败的风险增加。

二、对策建议1.调整教育理念大学需加强与企业合作,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

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

2.加强就业指导加强职业规划教育,引导学生了解自身优势和市场需求,在毕业前进行职业规划和求职技巧培训。

大学设立就业指导中心,主动与企业对接,提供招聘信息和就业指导服务。

3.提高创业支持力度加强创业教育,提供创业导师和创业孵化基地等支持,帮助创业者规避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

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竞赛,培养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加强职业实践大学应积极与企业合作,提供实习和实训机会,让学生在校期间接触实际工作,提升实践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扩大社会资源和人脉。

5.加强国家政策引导政府应加大对就业市场的调控和引导力度,鼓励企业招聘大学生,提供必要的激励政策。

同时,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总之,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主要是产业结构调整、人才供给过剩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所致。

大学生就业问题调研报告(通用9篇)

大学生就业问题调研报告(通用9篇)

大学生就业问题调研报告大学生就业问题调研报告(通用9篇)我们眼下的社会,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

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就业问题调研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学生就业问题调研报告 1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

然而大学生毕业就等于失业的话题早已不是危言耸听,如何正确分析原因,拿出正确的解决办法是我们大家必须考虑的问题,而当前的我国的就业形势非常的严峻。

面对劳动就业市场的新形势,大学生就业问题,学校应如何面对,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是一项艰巨而迫切的问题。

在此,我作为一个在校大学生对这个问题做了一次社会调查: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经过上网、查资料、社会调查等等,我总结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高校与市场需求供求关系错位。

首先高校设置的专业与市场需求错位,大学扩招导致毕业生的数量急剧增加,现在大学生没有及时就业和高校的设置专业时没有进行科学的辩证有极大的关系,有可能几年前是热门的专业,几年后就变成冷门的专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后带来的职位、岗位的变化,有的企业需要的人才是高校相对应专业人数的好几倍,这样就形成了人才需求市场配制的时间差,其原因是高校专业的设置跟不上企业的需求。

因此,专业不对口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所在。

(二)用人单位在选用人时,对大学生要求过高。

在调查中发现,多数企业是缺什么人就找什么样的人,没有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用人单位选人时多数是有工作经验者优先,越是小企业越不愿用大学生,不注重人才培养和储备人才。

因此,这种小企业用人的观念,使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20xx河北省人才市场专场招聘会上,我问过参加应聘的同学,他们都对此颇有感触,说本来是满怀信心去参加面试,可当用人单位打出只要有工作经验者,可当自己递上去简历的时候因为没有工作经验被打回来了。

大学生就业问题

大学生就业问题

大学生就业问题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备受关注。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但与此同时,就业形势却变得日益严峻。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探讨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其主要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期为大学生创造更好的就业前景。

一、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状如今,大学生毕业后往往面临着就业困境。

据统计,每年有大量大学生毕业后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

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就业岗位不足: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放缓,许多传统行业岗位减少,对于大学生来说,就业机会减少。

2. 学历与能力不匹配:虽然大学生获得了较高的学历,但由于缺乏实际工作经验,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时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3. 就业观念不合理:许多大学生过分追求高薪酬和稳定的工作,对于一些初创企业或者不那么知名的企业抱有偏见,导致错失就业机会。

二、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分析为了更好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我们有必要分析其产生的根本原因。

主要因素包括:1. 教育问题:现有的高等教育体系大多以理论知识为主,缺乏实际技能培养。

大学生过于注重理论学习,但对于实践操作欠缺了解。

2. 就业观念问题:部分大学生过于追求名校和高薪酬,忽略了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兴趣爱好。

同时,一些大学生对于初创企业或者创业机会缺乏认知,只考虑传统就业渠道。

3. 产业结构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一些传统产业就业机会减少,而新兴产业尚未完全发展起来,这对大学生就业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各界应该共同努力,采取以下对策:1. 教育改革:高校应加强实践教育,提升学生的实际技能。

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践机会,增加他们的职业竞争力。

2. 就业指导:学校和相关机构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帮助他们树立合理的就业观念,并推广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3.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政府应该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创新创业,同时加强对传统行业的技术改造,提高其竞争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作者:杨士花李永强李华君来源:《学园》2014年第29期【摘要】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全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2014年“更难就业年”成为年度热门词汇。

本文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对大学生就业意向进行了调研,从就业体制、高校和大学生自身等方面分析了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对策。

从政府、大学生自身、用人单位以及各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提出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就业对策【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9-0016-032014年高校毕业生突破720万,或成更难就业季。

据统计,201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已经达到699万,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

而2014年在此基础上仍有增长,突破720万人,成为2013年后的“更难就业季”。

对于即将要毕业的大学生而言,就业是相当现实而又棘手的问题。

因此必须探寻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以寻找解决的对策,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

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云南高校毕业生除了与全国大学毕业生面临同样的就业困境外,还要面对地处边远地区,经济落后欠发达,为毕业生提供的就业岗位相对较少;生源多为农村学生、贫困学生、少数民族学生,与相对发达省份综合素质较高的毕业生相比略有逊色,就业竞争力相对较弱,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

我们对这些就业困难有目共睹,因此,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应对就业压力,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是就业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

本文通过对云南农业大学应届毕业生进行就业意向调查,分析形势,提出对策,以期为云南高校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和毕业生择业提供参考。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1.调查内容包括云南农业大学学生的基本信息、就业前景、就业意向和影响因素四个方面。

2.研究对象本研究随机选取云南农业大学应届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包括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时间为2013年12月。

对应届毕业生发放调查问卷265份,回收调查问卷235份,回收率为88.7%。

本次调查样本的具体信息是,应届毕业生性别:男性占37%,女性占63%;毕业学历:硕士研究生占5.5%,本科生占94.5%;家庭所在省份:省内占78.3%,省外占21.7%;家庭户籍所在地:城镇占37.4%,农村占62.6%;学习成绩排名:前1/3占34.5%,中等占50.6%,后1/3占10.2%,不清楚占4.7%;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多选):校学生干部占10.2%,院学生干部占18.3%,班级学生干部占39.1%,社团负责人占20.0%,没有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占36.6%。

3.调查方法利用自制的大学应届毕业生就业心理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

先对同学们讲解本次问卷调查的意义,然后发放问卷调查表,要求在30分钟内完成问卷,当场收回。

4.统计分析调查数据利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1.就业前景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专业性的大学教育,其本质是素质教育。

部分毕业生片面地理解专业的含义,将专业教育等同于职业教育甚至工种教育,因而极端强调“工种对口”,导致对大量的工作机会冷眼相对、漠不关心,失之交臂。

调查应届毕业生结果显示,关于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图1),认为“很好”的学生占15.1%,认为“一般”的学生占65.1%,认为“不好”的学生占19.4%,选择“不清楚”的学生占0.4%。

说明大部分毕业生对于就业前景的思考比较客观冷静,也有少部分学生对就业前景感到比较悲观,需要学校和学院加强专业教育,积极进行就业指导,增加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就业实习机会,增强学生的就业信心,把握就业机会,树立良好的就业观。

图1 应届毕业生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调查自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大规模增长,尽管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吸纳了大量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但是工作岗位毕竟是有限资源,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压力在持续加大,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增长速度滞后于高校毕业生的激增速度。

在此形势下,应届毕业生对于目前就业形势的看法(图2):认为目前就业形势非常乐观的学生占11%,认为就业形势还可以的学生占54%,认为就业形势不好、非常担忧的学生占34%,还有1%的学生认为无所谓。

这说明了:许多高校毕业生在走向就业市场的初次择业中,与用人单位进行“双向选择”的过程中,表现出思想、心理上的准备不足,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缺乏对社会的全面了解,缺乏择业技巧,在面对社会、面对竞争时感到不同程度的恐惧、茫然,甚至产生了心理障碍。

学校应该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帮助毕业生了解职业生涯、就业形势和就业程序,掌握求职技巧,帮助调整就业期望值,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增强就业竞争力。

2.就业意向第一,就业性质选择。

在被调查的应届毕业生中,81.1%的学生选择“就业”,10.4%的同学选择了“深造”,还有8.5%的同学“不确定”毕业了做什么(图3)。

从图中可以看出:大部分毕业生都将选择“就业”,还有少部分同学选择“深造”,但是还有极少部分的同学对未来感到很迷茫。

对于就业还是“深造”,要根据自身的个性特征来决定,无论何种选择对今后步入社会都有很大影响。

全面了解自己是做出恰当选择的重要前提,兴趣是爱好的推动者,爱好是兴趣的实行者,学生对步入社会的选择往往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这就更需要认真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做出合理必要的选择。

图3 应届毕业生就业或继续深造第二,工作地点选择(多选)。

我们为毕业生提供了7类工作地点的选择(图4)。

从图4可以看出,77.9%的学生毕业后选择留在省内工作,51.5%的学生选择了适合自己发展的“内地省会城市”工作,47.7%的学生选择了“沿海开放城市”工作,33.2%、22.1%、21.7%的同学会选择“中小城市”、“边远山区或农村地区”、“国外”工作。

图4 应届毕业生认为理想的工作地区第三,工作单位选择(多选)。

在工作单位的选择(图5)中,大部分学生选择毕业后去“国家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部分学生选择去“央企”、“中小型企业”、“三资企业”工作或者“自主创业”,只有很少的学生选择去“私企”工作。

重点加强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教育是必要的,开展已毕业学生的就业调查,及时将调查报告向在校生公布,激励学生重视基层就业,重视乡镇就业,重视外出就业。

图5 应届毕业生工作单位的选择2000元,7%的学生工作薪金期望在4000元以上,也有1%的同学对工作薪金的期望在1500元以内。

就图3、4、5、6进行分析,应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调整就业的心态、清除就业“心理樊篱”,保持积极的就业心态是毕业生走向社会的重要前提。

有的大学生非国家机关、国有单位不去;有的要求每月四五千的高薪、高福利;有的对上班工作环境很看重,要求朝九晚五周末双休不加班;有的不愿接受艰苦的工作,不愿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工作等,都属阻挡学生自己就业的“心理樊篱”。

追求职业稳定的心理可以理解,但部分大学毕业生将职业稳定绝对化,将工作薪金绝对化,将其当作择业的唯一标准,置于“至高无上”的位置,任何具有风险的职业都排除在选择范围之外。

对此,高校毕业生要放下架子,虚心学习,调整眼高手低的心态,不要期望太高,即使不太满意,也可以作为一次学习锻炼的机会,也可以先就业再择业。

高校要开展深入细致的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帮助大学生从根本上改变就业观念。

首先,要使毕业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其次,进行就业形势及有关法规政策的教育。

再次,进行毕业生的心理辅导,帮助毕业生走出心理误区,形成正确的认知模式。

最后,要进行危机感和抗挫折的教育。

只有树立强烈的危机意识,才能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增强抗挫折的能力。

3.就业影响因素我们就“找工作时考虑的因素有哪些”(多选)准备了6个选项供学生选择,结果见图7。

从图中可以看出,影响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几个主要因素分别为“个人在单位的发展空间”、“单位发展前景”、“薪酬与福利”和“工作地点”,对于“专业对口”、“是否提供进修和培训等机会”因素考虑很少,这种变化所带来的影响是双方面的,对学生来说,就业的心态理性化,心理上比较稳定;对用人单位来说,则要更多考虑个人事业发展前景,变提供高薪福利为提供人才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从而迎合毕业生在事业成功方面和实现个人价值上的追求。

图7 应届毕业生找工作时考虑的因素有哪些对求职过程中最困扰毕业生的因素进行调查(图8),55.3%的学生对企业岗位所需专业知识缺乏了解,46.4%的学生求职方法技巧欠缺,43.8%的学生获取就业信息量少,37.9%的学生对社会缺乏了解,34.9%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力不够,26.8%的学生认为对企业招聘流程和基本要求缺乏了解,23.4%的学生认为在求职过程中优势难以发挥。

从图中可以看出:影响毕业生就业其自身的问题居首位,其次是学校就业指导不够。

图8 求职过程中最困扰毕业生的因素三结论通过对云南农业大学2014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可以清楚地看到:即将走出校门的大学生需要历练,也需要经历挫折,目前的就业形势可以让大学生的头脑清醒,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外界的改变只是提供一个更好的竞争环境,更多的是要靠大学生将就业的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学校帮助毕业生正确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分析自身的不足,加强专项技能学习,提升综合素质是高校就业指导的重中之重;政府优化就业环境、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同时深化体制改革,制订就业鼓励政策,规范完善就业市场是社会的客观影响因素。

四建议和对策第一,在当前形势下,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调整好心态尤其重要,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必妄自菲薄。

要清醒地认识到,对于我校学生而言,所谓的就业难并不是我们培养的学生素质能力下降了,恰恰相反素质能力依旧是我校学生的优势,因此不要急于在地域、行业、岗位、薪酬等方面全部一次到位,一等再等容易错失就业良机,“先就业,再择业”是比较明智的选择,带着实际工作经验去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会更具有竞争力。

第二,加强就业指导,多渠道地为毕业生搭建就业平台,积极联系并密切接触用人单位,充分挖掘校友资源和专业教师在科研等方面积累的社会资源,全面了解和掌握就业市场的最新动向和用人单位的具体需求,同时按照市场需求逐渐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

但是,这也迫切需要我们的毕业生尽量把求职目标分散开来,避免一拥而上,要立足于寻求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而不单纯是盯着地理位置最好或者眼前薪酬最高的岗位,只有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才是将来最有发展潜力的。

分散求职目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本校学生之间的内部竞争,这样才能更多、更好地把握就业机遇并最终做到各取所需。

第三,政府优化就业环境,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

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时最根本的还是要大力发展国民经济,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