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金坛市茅麓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鼎湖山听泉教案 苏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1鼎湖山听泉教案苏教版
《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通过想象,感受到泉声的转变无穷,体会泉的趣味。
2.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评赏析感受到泉声的美好,增强酷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3.体会夜宿僧寺听泉而生的感悟和作者对人一辈子及历史的明白得。
教学进程导入大自然是一名伟大的音乐家今,他用大手笔咱们谱写了一曲曲生命的乐章。
汹涌澎湃的大海是雄浑昂贵的旋律,演绎激情四射的人一辈子。
轻轻吟哦的湖水是温柔的音符,像落花飘零在水上,让人陶醉。
鼎湖山的泉水那么叮咚作响,仿佛清纯可人的少女,拨动心灵的琴弦,演奏出悦耳的旋律,诠释着欢乐的真理。
今天,咱们一路来阅读闻名散文家谢大光的一篇游记散文《鼎湖山听泉》,在作者美好的文字引领下一起感受这奇幻的自然风光。
课件显示教学目标教学板块之一:寻泉之形下面就先请同窗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阅读课文能够默读,能够跳读,也能够放声朗诵,可是要记得,不动笔墨不念书,因此一边念书一边完成以下任务:【课件显示】一、标画:用“”圈画出课文中所写的鼎湖山泉水样子的词语或句子,并用自己的话归纳你看到了如何的泉水。
二、试探:大光先生在鼎湖山上寻泉踪迹,那么他别离在什么时刻在哪些地址寻泉影的?并试探这篇游记散文作者是如何组织材料的。
相信同窗们通过认真的学习,已经专门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此刻请同窗们交流一下你们的收成。
【明确】一、例如:我看见了一泓时隐时现交织流泻遮断路面……的泉水。
二、作者的行踪:岸边—寒翠桥—山中—补山亭—庆云寺(半山)寻泉的时刻:黄昏——————————晚餐后—夜间(本文以空间转移为主,辅之以时刻来组织材料)这是何等顽皮的泉水啊,正如那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的微笑》,朦胧、迷人透着一股神秘,难怪大光先生被其吸引而不知不觉查找它的踪迹。
教学板块之二:听泉之韵同窗们,适才咱们随着大光先生的足迹去查找了泉水的踪迹,可是它们那么顽皮啊,一直在和咱们捉迷藏,因此除用眼观看,大光先生更是拿出了杀手锏——用耳朵去倾听来继续追踪泉水的踪迹。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课 鼎湖山听泉教案 苏教版
第一课《鼎湖山听泉》一、【教学目标】1.能从“听”字入手,找出作者四次听泉的句子,并能说出每次听泉的感受。
2.通过“吟哦讽诵”来品味优美语言,体会比喻、拟人、想象等方法运用的含义与作用。
3.通过“吟哦讽诵”来品味精彩段落,理解作者寄寓的人生哲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1. 了解一般游记散文的写作思路和构思方式。
2.学习和运用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和变换角度表现景物的方法。
3.抓住一个“听”,找出描写泉声的语句,想象泉声的变化,体会泉声的美妙有趣4. 结合语言环境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由听泉而生悟,领会文中深含的哲理。
三、【教学方法】阅读感悟合作交流四、【教学资源】多媒体辅助教学,收集鼎湖山的相关图片和泉水声。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空山何处来黄鹤,流水无心响白云”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提到泉,人们自然会想到流淌在高山深涧中的汩汩清泉,它不仅清洌甘甜,姿态万千,更是泠泠淙淙,欢快清脆,带给人们无尽的遐想和美的感受。
今天,让我们跟随谢大光,去鼎湖山听泉,去领会泉声的美妙。
1、学生资料交流:★作者简介:谢大光男1943年生,汉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西人,中共党员。
1962年毕业于河北工学院电力系。
1962年应征入伍,历任总后勤部某部战士、文书、文工队创作员,天津人民出版社印刷厂职工,《散文》月刊编辑,百花文艺出版社编辑、副组长、编辑室主任、副总编辑,《小说家》编辑部副主任、主编,《中外散文选萃》主编、副编审。
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
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
★鼎湖山介绍:鼎湖山位于广东肇庆市东北部,与当地另一风景区——星湖齐名,是地球同纬度上唯一的一片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也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1979年成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网的成员之一。
鼎湖山景区古道两旁,森林苍翠。
林中有2000多种植物,飞水潭飞瀑从30米高的峭壁上倾泻而下,雾罩云飞,章太炎当年在瀑布旁的眠绿亭题了四个字:涤瑕荡垢;庆云寺依山而建,嵌于千峰碧翠中,是岭南著名的佛教第十七福地,建于明末;鼎湖山有野生高等植物1843种,栽培植物673种。
第1课《鼎湖山听泉》教案(苏教版初三上)8doc初中语文
第1课《鼎湖山听泉》教案(苏教版初三上)8doc初中语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自然段。
2、明白得课文内容,凭借课文中的具体语言材料,通过想象感受泉声的精妙,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明白得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凭借语言材料想象泉声的变化,体会泉声的精妙有味。
[教学过程]:一、情形导入,查找支点:1、同学们,听,传来淙淙流淌的声音,〔点击封页〕,摇铃击磬似的、清亮圆润。
依稀看起来我们又来到了鼎湖山,让我们跟上作者的脚步去看一看那清亮的泉水,听一听那精妙的泉声。
2、请同学们采纳自己最喜爱的方式去把课文美美地读一读。
3、读完课文,你最想讲什么?学生自由讲。
4、是呀,多么奇特的鼎湖山,你是从课文中哪些地点感受到的,情愿讲讲吗?找好朋友去交流。
开始。
5、谁情愿把你的收成与大伙儿一起分享?二、围绕支点,旋转球体:〔一〕、相机出示:过了……前进。
1、关于他的读,你有什么感受?点评,评的真杰出,相信你读的更杰出,你来读一读。
2、从他的读中,你看起来看到了什么?3、想不想亲自去看一看?播放〝交错流泻〞4、你想讲什么?〔学生讲后,让学生有感情地讲〕:真令人沉醉!太美了!真是朝气蓬勃!师评:〔尝〕我想,那味道一定专门不错。
〔带回来〕有机会亲自去看看,好吗?〔期望到处差不多上〕大伙儿都努力,你的愿望会实现的。
〔拍照〕拍好后,与大伙一块观赏,好吗?5、指导朗读:那你现在预备如何读,自己试试。
谁来读?关于他的读,你有什么方法?你想不想试试。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二〕连续讲,出示〝泉声隐到了……音响。
〞1、听出来了吗?安详厚重的钟声和轻巧爽朗的泉声,那你预备如何样读,自己试试。
2、指导朗读:还想不想听?指名读,评〔听了你的读,我眼前确实出现出了涌流的泉水,你真了不得!〕再指名读〔你是如何品味的,把你的品味读给大伙儿听听好吗?评:听了你的朗读,连泉水都不想走了,你读的比写的还好!谁情愿和他比?〕齐师评:刚才,———把那个词语明白得了,因此读的专门好,谁来像他那样读一读?关于他的读,你有什么方法?我从同学们的表情上就明白同学们专门喜爱那个地点,我们一起读一读,读出你的喜爱。
《鼎湖山听泉》教案4篇
《鼎湖山听泉》教案4篇《鼎湖山听泉》教案篇1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各个学段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语文教学要注意语言的积存、感悟和运用,留意根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根底。
同时注意开发学生制造的潜能,促进学生持续进展。
教材简析《鼎湖山听泉》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五单元以写景为主题的开篇课文。
鼎湖山位于广东肇庆市东北,是闻名的游泳胜地。
那里群峰排列,古木参天,泉溪淙淙,飞瀑直泻,自然风光非常迷人。
课文以巡游线路的先后挨次,记叙了在景区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写在鼎湖山听泉的感受为中心,语言美丽,词汇丰富,表达了对鼎湖山泉水的宠爱,对大自然的喜爱。
共五个自然段,按地点转移和时间的先后挨次可分为三段。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十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五个字只识不写。
3、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详细的语言材料,感受鼎湖山泉水声的奇妙,培育学生喜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在详细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含义,体会其表达效果进展有感情地朗读难点:感受鼎湖山泉水声的奇妙。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创设情境1、师导入:鼎湖山轻纱一样的薄雾,湿漉漉的绿叶,安详厚重的古刹钟声,令人流连忘返,那仿佛汩汩流进人们的心田.布满勃勃生气的清泉更令人心驰神往.让我们随一同观赏鼎湖山奇妙的景致,去倾听鼎湖山天籁之音的泉声吧!师板书课题.(鼎湖山听泉)2、由朗读课文,师巡察指导。
3、沟通:读过课文后,你想说什么?(生汇报,师相机指导)二、抓住重点,直奔主题1、谁来读一读课文的其次自然段?2、在XX同学的朗读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泉声响,泉水多,泉音美)3、你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来的?谁能告知教师?生汇报重点词句,师相机板书:(淙淙、处处、涌流、时隐时现,不绝于耳、遮断路面、纯洁动听)4、你能通过自己有感情地朗读告知大家吗?(生自由读)5、抽一生美美地读,其他同学谈感受。
《鼎湖山听泉》优秀教案(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鼎湖山听泉》优秀教案(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能够放声朗读课文,读得正确、流畅。
2.尝试着研读课文,能理解出文章的意图,品味出作品的妙处。
3.明白本文是怎样扣住“泉”字,抓住“听”字来组合材料的。
4.读、背本文精彩片段,体会语言的形象生动和典雅凝重。
教学重点:1.能够放声朗读课文,读得正确、流畅。
2.读、背本文精彩片段。
教学难点:1.尝试着研读课文,能理解出文章的意图,品味出作品的妙处。
2.明白本文是怎样扣住“泉”字,抓住“听”字来组合材料的。
教学计划:2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放声朗读课文,读得正确、流畅。
2.明白本文是怎样扣住“泉”字,抓住“听”字来组合材料的。
教学重点:能够放声朗读课文,读得正确、流畅。
教学难点:明白本文是怎样扣住“泉”字,抓住“听”字来组合材料的。
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读课文,圈点勾画出生字、生词,并借助工具书解决自己能够解决的生字词。
2.查阅关于鼎湖山自然景观的资料。
课堂学习:一.导入新课,制定教学目标。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 请学生诵读单元导语,归纳出单元教学目标。
学生诵读单元导语,归纳单元教学目标。
2 你知道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明珠”指的是什么地方吗?你能说说这颗“绿色明珠”美在何处吗?听,思考,回答。
3 根据预习,说说《鼎湖山听泉》值得你学习的目标。
老师加以指导,民主集中,得出本文共同的教学目标。
说、听4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散文名篇欣赏鼎湖山美丽的风韵。
听二.放声朗读课文,读得正确、流畅。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 请学生交流预习时圈点勾画的生字词(说出已经解决的有哪些,板书出没有解决的有哪些)交流、板书支架式教学2 请学生讨论解决板书的生字词。
讨论解决生字词。
3 问:什么叫朗读?朗读的要求是什么?如何达到这目标?((1)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2)读得响亮、读得正确、读得流畅、读出感情(3)扫除生字词障碍、集中注意力、放开喉咙、勤奋练习)直接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
第1课《鼎湖山听泉》教案(苏教版初三上)5doc初中语文
第1课《鼎湖山听泉》教案(苏教版初三上)5doc初中语文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培养文学感悟能力2、理清文章线索3、分析把握文章中丰富的修辞运用手法教学过程一、激趣激发,导入课文〔3分钟〕学生讲出三到五个风景名胜之处,并能用俗语谚语或民间传奇简略介绍:如〝自古华山一条路〞;〝桂林山水甲天下〞;〝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西湖与白娘子……广东鼎湖山,绝顶有湖,因名顶湖,传奇黄帝曾铸鼎于此,遂易名为鼎湖。
〔黄帝曾铸三鼎,象征天地人;夏禹铸九鼎,象征九州。
〕二、预习检查〔2分钟〕1、生字词注音古刹.磅礴..雄浑.万籁.俱寂一泓.楹.联怅惘..2、讲明词义拾级:逐步登阶盎然:充满活力的模样迥然:形容差得专门远浑然:形容完整不可分割万籁俱寂:一点声音都没有,形容专门安静3、文章体裁:游记三、课文朗读〔15分钟〕1、默读全文,要求:想想这篇文章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作者在哪里开始听到泉声?在什么时刻、什么地点听得最为真切?移步换景,按地点的转移和时刻的先后来安排写作顺序山脚寒翠桥——山中补山亭——山顶庆云寺2、学生任选一段,教师范读3、学生选段朗读:一二三四八,任选一段,有感情地自由朗读4、指定学生朗读一段〔两人次〕四、课文讨论〔10分钟〕1、找出三个景点处描写泉声的语句寒翠桥:泉声如稚嫩笑语,泉影半含半露,欲近故远;补山亭:泉影越不可寻,泉声更加悦耳;庆云寺:深夜听泉,层次分明,如同一曲交响乐;2、讨论课后练习三〔1-3〕⑴〝此中精神〞指人到补山亭,泉声让鼎湖山变得年轻,让人变得心灵纯洁,如入清亮透亮的境域。
这幅对联正抓住了此点,一语双关,让人不觉颔首称妙:〝已无尘半点〞,既是指鼎湖山补山亭处空气清新沁人心肺,又是指泉声悦耳令人心静脱俗,忘了尘世俗务。
正如〝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样。
⑵开放性回答题:泉影不可寻,那么少了许多视觉上的纷纷扰扰,静心倾听,泉声自然悦耳得多。
第1课《鼎湖山听泉》教案(苏教版初三上)9doc初中语文
第1课《鼎湖山听泉》教案(苏教版初三上)9doc初中语文一、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认识1个多音字。
明白得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犹如〞、〝像……一样……〞造句。
3.明白得课文内容,凭借课文中的具体语言材料,通过想象感受泉声的精妙,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明白得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凭借语言材料想象泉声的变化,体会泉声的精妙有味。
四、教学时刻:三课时课前预习:查阅有关鼎湖山的资料、图片。
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认识1个多音字。
明白得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清课文脉络,试着给课文分段。
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明白得重点词句。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讲过我国广东省肇庆市东北部的鼎湖山吗?鼎湖山,原名顶湖。
因山顶有湖,四季常盈,故得其名,民间传奇黄帝打败蚩尤采首山之铜在此铸鼎,鼎成升仙,为纪念黄帝得道入仙册,习称鼎湖。
鼎湖山的景色可美啦!以〝植物多〞、〝寺院多〞、〝瀑布多〞驰名于世。
揭题:10 鼎湖山听泉二、看图片,听课文录音。
三、初读课文1.布置学生自学。
〔1〕借助拼音,轻声自由读课文。
要字字入目,把课文读通读顺。
〔2〕拼读生字表中生字,画出文中带生字的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
〔3〕给自然段标上序号,想一想每个自然段讲的什么。
2.检查自学情形。
〔1〕认读生字词。
A 肇庆倾听蒙眬汩汩B 草丛暮色古刹汇聚穿越轻柔清脆草丰林茂时隐时现不绝于耳交错流泻纯洁悦耳山鸣谷应悠悠扬扬安详厚重轻巧爽朗繁花似锦古树参天万籁俱寂厚重回响雄浑磅礴铜管齐鸣忽高忽低忽急忽缓忽清忽浊忽扬忽抑蓬勃生气〔2〕在学生读准音的基础上,找一找这些词语中哪些是描写声音的?指导学生美读这些词,是否能够通过自己的朗读声来诠释一些词语的意思。
九年级语文苏教版上册 鼎湖山听泉 教案
鼎湖山听泉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吟哦讽诵的要领,通过诵读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了解一般写景散文的写作思路和构思方法。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洳何抓住“听”来组织材料。
2.有意识地指导诵读,用各种方式激起学生诵读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鼎湖山的优美景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从课文中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1.了解一般写景散文的写作思路和构思方式。
2.掌握诵读要领,在诵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学习作者在文章中对材料的详略安排。
难点1.学习和运用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和变换角度表现景物的方法。
2.体会作者由听泉而生悟,领会文中深含的哲理。
二、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鼎湖山位于广东肇庆市东北部,与当地另一风景区——星湖齐名。
前人为此山写过很多游记,当代散文家谢大光也写过一篇,却与众不同。
板书课题,并提问:课文题目中哪两个字是本文的关键?结合教师介绍,展开想象,思考这篇散文会有什么地方与众不同,并回答老师提问,指出“听”和“泉”字是关键字,然后准备学习新课。
二、课前热身1.知识库存(1)作者简介谢大光(1943一),1962年工科大学毕业参军,开始文学创作。
转业后,任百花文艺出版社编辑,著有散文集《落花》等。
他的散文创作,在数量上并不怎么引人注目,但是质量上都经得起反复推敲,耐人寻味。
(2)鼎湖山简介鼎湖山是岭南四大名山之一,位于肇庆市区东北18公里。
原名顶湖山,因山顶有湖而得名,后传说轩辕皇帝曾在此铸过鼎,遂改为今名。
也有一说,山顶天湖周围有三峰鼎立,故取鼎湖山。
风景区范围包括鼎湖、三宝、凤来、鸡笼、伏虎、青狮等十多座山峰及天溪、云溪两大溪谷,总面积11.7平方公里,主峰为鸡笼山。
鼎湖山自然风光秀丽,自唐朝起已成为著名的佛教圣地,内有云溪景区、天湖景区和天溪景区。
目前最能吸引游客的还是天溪景区天溪景区以庆云寺为中心。
满山青翠簇拥的庆云寺,建于明朝崇祯年间,有大小殿房100多间,占地17000平方米,是岭南四大名刹之一。
九年级上《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苏教版
九年级上《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鼎湖山听泉》的内容和情感表达;2.掌握新词汇和短语的意思和用法;3.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表达能力;4.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了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课文《鼎湖山听泉》的内容和情感表达;掌握新词汇和短语的意思和用法。
•难点: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了解。
三、教学准备•教材:《鼎湖山听泉》教材;•教具:黑板、标志笔、教学PPT;•其他:制作PPT,准备配套练习材料。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与感知(15分钟)1.创设情境:通过展示一张鼎湖山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进而激活学生的相关背景知识。
2.出示课文标题:《鼎湖山听泉》。
请学生猜测该文的主要内容,并提醒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涉及到的感触和情感表达。
步骤二:阅读与理解(25分钟)1.同桌合作阅读:学生分组进行阅读,交流理解,梳理文章的主旨和结构。
2.教师点拨: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关键句子和段落。
解释生字词,并让学生进行单词和短语的积累。
步骤三:情感与欣赏(20分钟)1.配乐欣赏:播放配乐《鼎湖山听泉》,让学生通过听音乐进一步感受与欣赏。
2.学生欣赏:学生将课文中几个比较有感染力的诗句抄写下来,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分享给同学。
步骤四:交流与讨论(20分钟)1.学生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鼎湖山的景色和它所向人们传递的意义,如何用文章和诗句表达出来。
2.展示交流: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展示并介绍自己小组的讨论成果。
步骤五:拓展与延伸(20分钟)1.鼎湖山文化介绍:通过教学PPT,向学生介绍更多关于鼎湖山的历史、文化、传说和名人故事,让学生对鼎湖山有更深入的了解。
2.学生交流分享:学生根据自己在拓展部分的了解,选择一个鼎湖山的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向同学分享自己的发现。
五、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深入了解了鼎湖山的美丽景色和其所传递的情感。
《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
《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精选5篇)《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篇1【设计思路】《鼎湖山听泉》是苏制洪编教材九年级(上)第一单元开篇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吟哦讽诵而后得之”,作为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教师在教学时应把本文当作这一单元的范文,具体指导学生如何吟哦讽诵来品味精彩段落,进而理解作者寄寓的人生哲理。
这是一篇精美的游记散文,以游踪为线索,以“听泉”为中心,记叙了在景区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作者对鼎湖山泉水的喜爱之意,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在第一课时的学习中,引导学生抓住线索,梳理文脉,从“听”字入手,找出作者四次听泉的句子,并能说出每次听泉的感受,在此基础上,学习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第二课时进行深度阅读,抓住一个“听”字,重点赏析第8段“枕泉而眠”,理解作者是如何由听泉而领悟出人生的哲理。
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注重诵读教学,采用“六读”教学法让学生吟哦讽诵,从诵读中得到启发,最终应达到能理解作者在状写的景物中寄寓的深刻的人生哲理。
【教学目标】1.感受作者对鼎湖山泉水的喜爱之意,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学习吟哦讽诵的要领,通过诵读理解作者寄寓的人生哲理。
3.赏析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重点】通过吟哦讽诵来品味精彩段落。
【教学难点】寓理于景,理解作者在景物状写中寄寓的人生哲理。
【教学方法】“六读”教学法【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导入:上一讲,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四次聆听到鼎湖山美妙的泉声,今天我们重点来学习第四次听泉。
第一步:听读——感知文意。
(8分钟)1.听录音(第8段),圈点出每词美句。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段内容。
(提示:泉声浸着月光听来格外清晰。
)第二步:析读——赏析美点。
(12分钟)1.作者笔下的泉声很美,请结合具体的语句来品味。
例: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
赏析: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草丛中淌过的小溪声比作提琴声,写出了听到的泉声柔曼的特点,这是作者深夜听泉听到的第一个层次。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鼎湖山听泉教案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鼎湖山听泉教案3.有意识地指导诵读,用各种方式激起学生诵读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组织学生背诵《望庐山瀑布》一诗,并思考:这首诗是从哪个感官角度来写的?从诗题上哪个字可以知道?教师指导:通常写景以观赏为主,听觉处于次要的地位。
然而谢大光在赏泉时却来了个颠倒,主要写了听觉上的感受,让人们在想象中去捉摸泉之形,品味泉之美,显得空灵多姿。
下面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去游览鼎湖山,一起去聆听鼎湖山美妙的泉声吧。
二、整体感知1.请同学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找出文中四次听泉的有关语句。
2.组织学生朗读课文后,进行圈点勾画。
3.交流评价。
三、品味精彩段落,感悟人生哲理四次听泉,有详有略,作者重点描写了第四次听泉,请同学们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第8段,朗读过程中思考以下问题: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段内容。
2.作者是如何来描写泉声的?请结合下面的例句来品味。
例句: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
明确: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草丛中淌过的小溪声比作小提琴声,写出了泉声柔曼的特点,这是作者深夜听泉听到的第一个层次。
3.作者从中悟出了哪些道理?明确:历史是生生不息的,美是孕育生机的。
四、花样朗诵教师指导语:这么精美的文字,这么美妙的泉声,这么深刻的道理,一定引起了你的共鸣,请以小组为单位,有感情地朗读第8段。
朗读时可以来点儿花样,就叫“花样朗诵”吧,花样由各小组自己设计,比一比哪一组的花样设计得最新颖。
朗读准备:以四人为一小组自行设计。
请每个小组分别朗读,其他同学评点。
(评点依据:花样设计是否科学、新颖,朗读是否有感情)全班齐读。
五、拓展:赏泉水,听泉声,写对联1.明确任务:根据课文内容创作一副对联来赞美鼎湖山的泉。
2.指导:老师先举一例,明确对联的特点:字数相同,词性一致,结构一致。
3.组织学生写对联,然后小组内交流推荐,被推荐的同学把对联写在黑板上,全班同学评价,评选出优秀对联若干副。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1《鼎湖山听泉》教案2
《鼎湖山听泉》教案教学目标:1、对应生活学习理解生字生词和含义丰富的重要语句。
2、阅读课文,感悟生活,认识鼎湖山的秀丽风光,认识作者游览鼎湖山的情景,认识作者听泉的情景和感受,学习认识自然风光。
引导学生认识生活,培养学生认识生活能力。
3、探究课文反映生活的方法,学习课文独特构思运用听觉欣赏的方法表现自然风光,培养学生表现生活的能力。
4、品味生活,品味语言,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水平。
教学重点:目标2教学难点:目标3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揭示本课目标,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1分钟)1、(多媒体课件响起“泉水流动”的声音的同时,屏幕上展示出一幅幅鼎湖山风景图片)同学们,当你走进某个旅游景区时,你能充分欣赏景点的景色吗?你能尽情旅游吗?今天我们要和作者一起走进鼎湖山,走进作者的心中,学习欣赏自然风光。
2、本堂课的学习目标:(1分钟)1)、对应生活学习生字生词,理解生字生词反映的生活情景。
2)、阅读课文,感悟生活,认识鼎湖山的秀丽风光,认识作者游览鼎湖山的情景,认识作者听泉的情景和感受,学习认识自然风光。
二、指导学生自读课文,感悟生活。
多媒体显示下列内容。
(2分钟)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生活,注意节奏和停顿。
2、出示小黑板或多媒体展示生字生词,自学自读2分钟,对应生活再现词语反映的生活情景,对照解释换一种方式表达词语反映的生活情景,理解生词。
3、阅读课文,感悟生活,自主探究“课文反映什么生活”的问题,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课文反映的生活,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准备交流。
4、探究问题,进一步感悟生活,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鼎湖山是一个很有名的旅游风景区,景点很多,作者从黄昏到入夜,在这么短的特定时间内游览了鼎湖山的那些景点?三、学生自读课文、自主感悟生活,老师巡视、督促,鼓励学生多问,培养学生勤学多问的习惯。
(10分钟)学生根据自学指导自读课文、自读注释、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感悟生活、质疑提问,老师指导答疑,准备对话交流,但关于作者和写作背景就不交流了,提供材料(材料附后)让学生自读一下就行,不要不放心学生。
苏教版初中语文九上第一单元第1课《鼎湖山听泉》教案
苏教版初中语文九上第一单元第1课《鼎湖山听泉》教案一、鼎湖山听泉主备人:卢萍审核人:孙国平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识记文中的生字词2、在诵读中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及发展的脉络3、能分析课文取材和组材的特点教学重点:1、识记文中的生字词2、在诵读中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及发展的脉络教学难点:1、在诵读中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及发展的脉络2、能分析课文取材和组材的特点教学过程:一、布置预习作业1、查找和收集有关鼎湖山的资料2、自学生字词,积累有关词语二、导入新课鼎湖山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明珠”景色迷人,科学价值也很高,所以写它的名篇很多,这篇文章却能脱颖而出,原因何在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三、检查预习1、交流收集到的有关鼎湖山的资料2、正字正音(指名让学生板演字词、注音)一泓.()楹.联()拾.级而上()泠.泠淙淙.()()怅惘..()()古刹.()生意盎.然()万籁.俱寂()汩汩()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习“吟哦讽诵而后得之”的读书方法: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用笔作圈点勾画和旁批,勾画出作者游山的踪迹,寻找收集古诗文中写自然美景的名篇练习题一、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肇.庆()泠.()泠淙.淙()拾.级()怅惘..()()汩.汩()污垢.()二、赏析下面句子好在何处?1、…那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时,常常绕我膝下的爱女。
每见我伸手欲揽其近前,她却又悄悄跑开,仰起笑脸逗我;待我佯装冷淡而顾她却又悄悄跑近,偎我腰间,好一个调皮的孩子!——把泉水的时隐时现比作绕膝的女儿和自己撒娇,形象、生动、新颖。
2、山泉作娇儿之态,泉声则是孩子如铃的笑语——运用比喻、拟人,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描写山泉的形和声,同时也写出作者对山泉的爱意萌。
三、本文如何组织材料的?——地点的转换,时间的推移,也就是移步换景的写法。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分析课文以泉为主,兼及其他的详略有致,明暗交错的组材方式。
2、学习课文将深刻的哲理寄予在景物的状写中,并随景致的变化,有层次地表达。
九年级上《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苏教版
九年级上《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苏教版【教材分析】《鼎湖山听泉》是苏教版学校语文九班级(上)第一单元以“写景为主题”的开篇课文。
本课上承八班级(上)第四单元,下连后三篇散文。
鼎湖山可写的景物许多,但是细心取材,把视线集中在山泉上;而且写景的角度也很独特,从“听”字入手,贯穿始终。
语言美丽,词汇丰富,表达了对鼎湖山泉水的宠爱,对大自然对生活的喜爱。
【学情分析】“听泉”令人耳目一新,是本篇散文游记的突破点。
初三的同学对语言文字有肯定的感悟、理解力量,富于想象,所以很简单利用美丽语段来教会他们感悟鼎湖山泉声的奇妙、感悟自然的生命力。
并且,利用本文经典段落,联系课内外相像语段,教会同学描写某种事物时分层次、多角度,生动细致地描绘,做到“读写结合”!【教学目标】:学问与力量:1、通过“吟哦讽诵”,带领同学抓住四次听泉的思路,感悟“鼎湖山”泉声的奇妙、大自然勃勃的;2、让同学学会抓住关键词句概括不同“泉声”特征;3、通过“吟哦讽诵”,让同学能够拓展学习分层次、多角度,生动具体地写景状物过程与方法:1、让同学反复诵读课文,切身感受对鼎湖山泉水的宠爱之情;2、通过小组合作、争论探究,自主学习;3、触类旁通,将课内写作手法眼神到课外;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同学喜爱自然、倾听自然的美妙情感;【教学重点】:1、理清四次“听泉”的写作思路,学会抓住关键词概括事物特征;2、理解通过泉水的描绘引发的联想和感悟,进而培育同学喜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难点】:学会分层次、多角度、生动具体地描绘景物!【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自我介绍、直接切入上课二、检查预习:由于本文有许多美丽语段,所以正确读音是必需的肇庆古刹遐想一泓菩提繁衍拾级生意盎然怅惘污垢泠泠淙淙三、看到题目,你会想到什么?引出鼎湖山的特征,提示写景散文须突出特征四、通过老师示范、小组争论、同学发言等形式完成预习学案表格。
明确巡游鼎湖山的四次听泉的挨次、地点及所听所感,跟随倾听泉声、喜爱自然、揣摩人生哲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1、在诵读中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及感情发展的脉络。
2、能分析作者工于取材,扣住“泉”字,抓住“听”这个关键来组合材料。
3、能分析课文以泉为主,兼及其他的详略有致、明暗交错的组材方式。
4、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背诵优美语段,感悟作者对人生和历史的理解。
重点1、强化诵读,在诵读吟咏中,
思考、体会、感悟,从而深刻理
解文章精髓,体会文章要旨,是
本文阅读教学的一大重点。
2、
本文语言优美隽永,引导学生自
主体会赏析,并在此基础上深入
理解作者对人生对历史的感悟,
是本文阅读的又一重点。
难点
本文寓理于景,在景物感悟中理解哲思是本
文阅读的难点。
课时两课时
教学准备1、反复诵读,借助工具书掌握生字词。
[来网Z|X|X|K]
2、收集有关鼎湖山的资料,初步感知鼎湖山的美。
教学思路:
教学预设个性化备课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激趣:上学年,我们通过“江山多娇”这一单元课文的阅读,一起游览了清幽的黄州小石潭,空明的月下承天寺,宝岛台湾的秀美,南疆密林的神奇,异域风光的绚丽都曾令我们流连忘返。
今天,我们再来阅读着名散文家谢大光的一篇游记散文《鼎湖山听泉》,在作者美妙的文字引领下共同感受这奇幻的自然风光。
二、预习汇报:请三位同学上黑板,将预习中你借助工具书所解决的生字词里,你认为比较重要的五个生字词写在黑板上。
共同认读。
课前同学们都认真预习了课文,下面请用一句话说说读了文章后,你对鼎湖山之泉有怎样的认识。
三、自由读课文,要求:将你所喜欢的句子圈画下来,并注意老师是怎样朗读这些句子的。
四、再读课文:
游记散文一般是按照移步换境的游踪顺序来组织材料的。
你认为本文的写作顺序是什么,请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文句加以简要阐述。
交流后明确:游踪变化(岸边—寒翠桥—山中—补山亭—庆云寺)
时间变化(黄昏—晚饭后—夜间)
五、观看视频谈感受
六、十分钟作业
尝试当堂背诵8、9、10三段,完成《伴你学》中部分习题。
第二课时
一、研读品析
1、老师在课前读书的时候有一个疑问,可以先请教大家吗?我们知道游历山水主要是靠眼睛观察感受,而泉水的百态千姿更是需要我们用心去描绘的,可是作者为什么单单从泉声来表现鼎湖山的泉水呢?
(黄昏进山烟雨迷蒙;泉声丰富多变,颇有情趣;前人多从形态表现泉水,作者这样写可以有一个全新的视角)2、作者在鼎湖山听到的泉水的声音是怎样的?指名读这些描写泉水声的文句。
(泠泠淙淙的泉声;欢快清亮的泉声;柔曼、厚重、雄浑、轻重缓急的泉声)
3、鼎湖山的泉声,真是美妙奇幻呀。
作者最初就是带着像我们现在这样喜悦激动的心情,来鼎湖山听泉的吗?那么他是带着一种怎样的心情来到鼎湖山游览的?在听到这泠泠淙淙的泉水声时,他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指名读第一段。
(郁闷怅惘——顿生雀跃之心)
3、没见泉水,先闻泉声,心境随之改变,有了这一巧妙的过渡,入山寻泉也就自然而然了。
作者入山寻泉又有了怎样的发现和感悟?
指名诵读2段。
作者以娇儿来喻山泉,你觉得这一比喻恰当吗?
(既写出了山泉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也写出了鼎湖山的年轻充满活力,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泉的爱意萌生)
青山幽泉,置身其中你有了怎样的感受呢?作者是否体会到这其中的精神了?
(清澈透明的自然环境荡涤人的心灵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是人心宁神静)
4、有了这样的领会越发使人对山泉充满了喜爱之情。
一路寻声而来,此时泉声却不在单调了,暮色里,山寺钟声与山泉之声交融,创设了一个更奇妙的境界。
文中是如何来描写这两种声音的呢?指名读文句。
说说你对此处描写的理解。
(钟声浑厚似老者,泉声清亮若孩童;钟声表现出鼎湖山的古老幽远,泉声表现鼎湖山的年轻活力)
5、此时作者所听泉声还只是初入山中的初步感知。
真正听得山泉声音精妙的是入夜时分的听泉。
6、精读第八小节:
蒙蒙的细雨让人走得匆匆,看得蒙蒙,可就是这特殊的时机给了作者特殊的机遇,让作者享受了一回听觉盛宴,下面让我们随作者去听那寂静夜空下绝美的泉音。
到了晚上,山中万籁俱寂,只有泉声一直传送到枕边。
一路上听到的各种泉声,这时候躺在床上,可以用心细细地聆听、辨识、品味。
看第八小节,作者主要写了哪几种泉声呢?
[学生交流回答]小溪、涧水、无数道细流、飞瀑急流
作者用他那生花的妙笔把泉水形象化,他运用的法宝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教师分析:
小溪,涧水,细流,飞瀑,水源不同,发出的声响也不同,作者敏锐地把握住了它们之间的不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他的生花妙笔将泉水展现在我们面前。
(板书)
这轻柔的声音其实是——小溪的声音;——柔曼的提琴
这清脆的声音其实是——涧水的声音;——清脆的弹拨
这厚重回响的声音其实是——无数道细流的声音;——厚重的倍司
这雄浑磅礴的声音其实是——飞瀑急流的声音。
——雄浑的铜管
鼎湖山的泉声真像音乐一样妙不可言啊!这就是作者用心聆听、品味的结果。
我们怎么用我们的声音将这种美传达给同学们呢,让我们试着把自己品味到的所有感觉放到文字中,通过读来表现。
[学生自由朗读]
请大家介绍一下读这一小节要注意什么才能将作者描绘的美传达给大家。
明确:
①读出快慢,读出轻重,读出情景,读出感情。
(技巧,情感)
②借助想象,让作者所绘景象展现在面前;
③细心体会,感悟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情,让自己的心一步步贴近作者,和作者产生共鸣;(品读泉美时,应重点体会作者的心情,带着感情去读,我即作者)揣摩作者的情感,
④技巧上,修饰性词语能表现情感的词应重读,并安排好停顿
[老师可尝试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范读等多种形式]
大自然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借鼎湖山清纯悦耳、欢快活泼的泉声演奏出一首首美妙动听的乐曲,让人不由自主地喜爱
上它。
当然,这些乐曲只有用心聆听、品味才能听出来。
作者就是因为用心聆听、品味鼎湖山的泉声,才深深地喜爱上了它,使这泉声汩汩地流进了他的心田,相信也流进了你的心田。
其实作者听泉的过程无形中就成了自我心灵净化的过程。
作者的鼎湖山之旅就是心灵之旅
7、再读全文。
感受作者一路听泉的独特感受。
读完全文后,老师仍觉得意犹未尽,鼎湖山的风景绝不仅仅限于着丰富的泉声。
可作者为什么只写泉水呢?
(滋养万木,是鼎湖山的灵魂。
给人生命的感悟。
)
二、赏析精彩语句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内容,有感情地读,然后告诉大家你选择这一部分的原因。
精彩语句的选择可以从多个角度:可以从修辞、用词的生动与准确、蕴含的哲理等等。
[学生自主活动,选读课文内容。
老师应强调,要边读边说]
示例:
(1)我喜欢这一段:站在亭前望去,满眼确是一片浓碧。
远近高低,树木枝缠藤绕,密不分株,沉甸甸的湿绿,犹如大海的波浪,一层一层,直向山顶推动。
这里的“湿”字既巧妙地告诉读者鼎湖山刚沐浴过细雨,又暗点泉水“蕴育生机,滋润万木”之意。
(2)我喜欢这一句:“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
”
这个比喻句将草丛中小溪流淌的声音比作提琴声,“柔曼”一词非常形象地表现出了这种声音轻柔、悠长的特点,同时这种柔曼之美也使人想起了王维的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下面请同学们在课文中寻找、品味,每人都要用大大的圆圈划出自己认为用得好的字词,并在旁边写下你的感悟或理解。
[学生活动,学生交流,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多角度赏析和赏析的规范与到位,不能流于形式]
三、捕捉情感脉络:《岳阳楼记》中,范仲淹以诗一般精练的语言,描绘了不同天气中的洞庭景色,描述了迁客骚人的种种“览物之情”——霪雨霏霏时登楼,感极而悲;春和景明时登楼,喜洋洋。
景变则情变,在鼎湖山听泉的过程中,音变则情变,作者的情感也随着他所听到的泉声而不断地变化,作者的情感是怎样变化发展的?请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画一画情感变化图。
四、吟咏感悟:再次朗读课文,细细评味本文优美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