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水灾防治共12页word资料

合集下载

矿井水灾防治安全知识范本

矿井水灾防治安全知识范本

矿井水灾防治安全知识范本一、矿井水灾的危害与原因1. 矿井水灾的危害矿井水灾是指矿井内部发生的水涌、水突等灾害事故,对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井设备的正常运行都造成严重威胁。

矿井水灾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威胁人员生命安全:矿井水灾会导致淹没事故、漏电事故、火灾事故等,对矿工的生命安全构成严峻威胁。

(2)破坏矿井设施设备:水灾会对矿井的设备、电缆、通风系统等造成损坏,严重影响矿井设备的正常运行。

(3)损失巨大:水灾发生后需要进行抢险救援和恢复,这不仅需要巨大的经济投入,还会对矿井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

2. 矿井水灾的原因(1)地质条件:地质构造、地下水位和地下水文条件是矿井水灾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特别是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地质构造不稳定容易导致水灾。

(2)采煤工艺:采煤工艺不当会加剧矿井水灾的发生,例如割缝过多、不合理的排水系统设计等。

(3)管理不善:矿井管理不善、监控不力、预测预报不准确等也是造成矿井水灾的重要原因之一。

(4)违法违规行为:一些违法违规行为,如突击开采、违规采煤等,会破坏矿井安全,增加水灾发生的风险。

二、矿井水灾的预防与控制措施1. 加强地下水位监测加强对矿井地下水位的监控,及时了解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可以有效预测水灾的发生风险,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

2. 合理设计和建设排水系统在矿井建设阶段,应根据地质条件和采煤工艺的要求,合理设计和建设排水系统。

确保排水系统能够及时、有效地将地下水排出矿井,减少水灾的发生。

3. 提高采煤工艺水平提高采煤工艺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合理控制割缝和开采速度,防止割缝过多和过快引发水灾。

同时,加强对采煤工艺的监控和管理,防范相关事故的发生。

4. 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矿井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机制,明确责任分工,落实责任到人。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5. 完善应急救援机制建立健全矿井水灾应急救援机制,明确应急预案和响应程序,提前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工作。

煤矿矿井水灾防治

煤矿矿井水灾防治

矿井水灾
四、透水预兆
采掘工作面透水前一般都有预兆,井下工作人员熟悉这样预兆,对于及时 采取对策,保证 人员安全撤离有着重要作用。透水预兆主要有以下几种。 (1)巷道壁或煤壁“挂汗”。这是由于压力水渗过微细裂隙后,凝聚于岩石和煤层表面造 成的。 (2)煤层变冷。煤层含水增大时,热导率增大,所以用手摸煤壁时有发凉的感觉。 (3)淋水加大,顶板来压,或底板鼓起并有渗水。 (4)出现压力水流(或称水线),这表明离水源已较近,应密切注视水流情况,如果出售 混浊,说明水源很近;如果出水清净则较远。 (5)煤层有水挤出,并产生“嘶嘶”声。有时尚能听到空洞泄水声。这是透水危险的征兆。 (6)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为积水区常散发出甲烷、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气体。 (7)煤壁或巷道“挂红”、酸度大、水味发涩和有臭鸡蛋味。这是老空水的特点。 (8)煤发潮发暗。干燥、光亮的煤由于水的渗入,就变得潮湿、暗淡,如果挖去表层。里 面还是这样,说明附近有积水。
矿井水灾
2.充水天然通道
矿床充水天然通道主要包括点状岩溶陷落柱、线状断裂(裂隙)带、窄条状隐伏露头、面状裂隙网 络(局部面状隔水层变薄或尖灭)和地震裂隙等。 1)点状岩溶陷落柱通道。井下岩溶陷落柱的导水形式多样,有的岩溶陷落柱柱体本身导水;有的柱
体是阻水的,还有的岩溶陷落柱柱体内部分导水,部分阻水。 2)断裂(裂隙)带通道。断裂带是否能够成为充水通道主要取决于断裂带性质和矿床开采时人为采 矿活动方式与强度。断层水文地质有隔水断层和导水断层两种。 3)窄条状隐伏露头通道。影响隐伏露头部位多层充水含水层组地下水垂向间水力主要因素: (1)隐伏露头部位基岩风化带的渗透能力大小; (2)上覆第四系底卵孔隙含水层组底部是否存在较厚的黏性土隔水层。 4)面状裂隙网络(局部面状隔水层变薄区)通道。面状展布的裂隙网络随着上、下充水含水层组地 下水水头差增大,以面伏越流形式的垂向水交换量也将增加。 5)地震通道。地震前区域含水层受张力影响时,区域地下水水位下降,矿坑涌水量明显减少。地震 发生时,区域含水层压缩,区域水位瞬时上升数米,矿坑涌水量瞬时增加数倍;强烈地震过后,区域含 水层逐渐恢复正常状态,区域地下水逐渐下降,矿井涌水量逐渐减少矿井涌水量变化幅度与地震强度成 正比,与震源距离成反比。

煤矿水灾防治word版

煤矿水灾防治word版

煤矿水灾防治措施水灾防治方针: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水灾防治原则: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地面与井下防治与利用相结合综合治水措施: 防、疏、堵、截、排一.地面防治水1.合理确定井口位置2.整治河流3.堵塞地面导水通道4.修筑截水沟5.防止地表积水6.加强地面防治水工程的检查有关《规程》规定见第141页第254、255、256条二.井下防治水(一)水文观测和矿井地质工作1.水文观测工作⑴收集地面气象、降水量和河流等水文资料;⑵通过探水孔和水文观测孔,观测各类水源的水压,水位和水量变化规律,分析水质,查明各水源之间的关系;⑶观测矿井涌水量的季节变化规律等。

2.矿井地质工作⑴冲积层的厚度、组成、富水性、透水性;⑵断层和裂隙的位置、断距、破碎带范围、导水性等;⑶含水层和隔水层的数量、位置、厚度、厚度变化和隔水层三带的划分情况;⑷老空水情况及老空的上、下三带情况;⑸开采过程中围岩的破坏情况;⑹陷落柱的赋存情况;⑺勘探钻孔的封孔情况等。

(二)井下防治水技术1.井下探放水2.疏(放)水降压(1)疏放老空水①直接放水;②先堵后放;③先放后堵;④先隔后放。

(2)疏放含水层①地面疏放水;②巷道疏干顶板水;③钻孔疏放顶板水;④钻孔疏放底板水;⑤泄水巷疏放底板水;⑥隔水层中存在弱含水层时注浆提升安全水头值;⑦截源堵截水。

(3)疏放水注意事项①放水前,根据预计的积水量、水位标高、水仓容量和排水能力等,作出放水设计并报上级批准;②探到水源后,水量不大时,一般可用探水孔放水;水量很大时,需另打放水钻孔。

放水钻孔直径一般为50-75mm,孔深不大于70m;③正式放水前,应进行放水量、水压试验,以便拟定放水顺序和控制放水量,做到安全放水;④放水过程中要随时注意水量变化、出水的清浊和杂质情况,设专人检查硫化氢、二氧化碳和瓦斯等有害气体涌出情况,注意有无特殊响声,如发现异常状况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并报告调度室;⑤在放水设计中应规定好人员撤退路线,并保证路线畅通,沿途应有良好照明。

水灾防治(第1章)

水灾防治(第1章)

第一章 中国煤矿水灾概况
第一节
煤矿水灾及其防治现状
四、矿井安全生产对水灾防治技术 的基本要求
煤矿安全生产对防治水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 表现在:
①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的探查和水文地质信息的分析与管理技术, 必须满足现代化矿井建设与生产在时间与空间方面的要求。 ② 煤层顶、底板含水导水构造的探测精度和探测深度,必须满足 现代化矿井采掘工作在速度和空间尺度方面的要求。
第一章 中国煤矿水灾概况
第一节
煤矿水灾及其防治现状
三、煤矿水灾事故频繁发生的根本原因
1.水灾防治技术手段推广应用不够,防治水资金投入不足,矿井水文地 质基础工作薄弱等。 2.防治水技术手段落后,矿井水灾条件预测的准确度不够是造成矿井水 害的根本原因。 3.没有研制出对于含水构造和涌水通道进行准确探查的技术装备,对矿 井导水通道的位置、分布、含水性、导水性等的探测不准确是导致 灾难性水灾事故的直接原因。 水源、水量、导水通道是煤矿水灾产生的三大因素,矿井水文地 质工作的核心内容就是要查明这三大因素。 含水层对水源和水量起决定作用,其补给和排泄条件具有区域性 和面状分布的特点,易于查明和预测分析; 导水通道(断层、陷落注、不良封闭钻孔等)具有显著的局部性 和难以预测性,大多数灾害性突水都起因于对导水通道的不可预 知性。 越层越界等非法开采的人类活动所诱发的突水条件和水害隐患, 是造成了老空、老窑突水的根本原因。 实时监控与预测预报技术装备落后,也是造成特大型水害的因素。
第一章 中国煤矿水灾概况
第一节
煤矿水灾及其防治现状

我国受水害威胁的矿井2000多处,核定生产 能力占总产量的40%以上。其中受水患威胁比较 严重的矿井有500多处,煤炭产量7亿多吨,占总 产量的30%。 目前不少矿井已进入深部开采,有些矿井开采 标高已超过-1000m,最深的已达-1200m。煤 层底板承受岩溶承压水的水压已达6~7MPa,突 水的机率增大,淹井事故也逐年上升。 水灾已成为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问题之一, 水灾防治工作已经成为各矿区保证安全生产所必 须面对的重大研究课题之一。

《矿井水灾防治》资料

《矿井水灾防治》资料

2020年9月9日星期三
煤层下部含水层中水的压力压向底板
矿井水灾
10
①构造断裂带 ②冒落裂隙带
在煤田勘探和生产建设中,井田 内要打许多钻孔,虽然钻孔的深 度不同,但有部分钻孔会打穿含 水层,于是钻孔就成为沟通含水
层及地表水的人为通道
由于对其封闭不良,在开采揭露
③ 煤层底板岩层采动破坏带 时,就会将煤层上方或下部含水 层以及地表水引入矿井,造成涌
(老空水)
古代小煤窑和近代煤矿的采
空区及废弃巷道,由于长期停止 排水而存在的地下水
2020年9月9日星期三
矿井水灾
23
1
溶洞泥水
17
1
地面降水
7
1
含水层水
16
事故数 死亡人数
9
老空积水
77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2003年 重特大水害事故涌水来源分析
2020年9月9日星期三
矿井水灾
24
(指含水层水)
赋存于地表以下岩层空隙中的重力水
2020年9月9日星期三
矿井水灾
15
b.岩层空隙
岩层空隙既是地下水的储存场所,又是 地下水的运动通道
空隙的多少、大小及其分布规律,决定 着地下水分布与运动的特点
根据空隙的 成因结构,以 及水在其中储 存运动的特点
2020年9月9日星期三
松散岩石中的孔隙水
2020年9月9日星期三
矿井水灾
27
• 图例



旧河道 井 田 范围
2020年9月9日星期三
矿井水灾
28
②防

矿井水灾事故的预防措施(完整版)

矿井水灾事故的预防措施(完整版)

矿井水灾事故的预防一、工作面设计前采取措施1.设计前,开展补充地质勘探,探查水文地质条件。

矿井每年根据采掘接续安排,在工作面设计前,以采区为单元,超前进行地面水文地质钻探、三维地质勘探、瞬变电磁勘探、水文地质调查等工作,探查区域水文地质条件,为设计提供可靠地质依据。

2.设计中,优化工作面布置,创造有利治灾条件。

矿井在每个工作面布置上,充分考虑治灾难易程度,同一采区内工作面以向斜轴部为中心依次向两翼布置,同一工作面运顺、回风、泄水巷依次从高到低布置,同一巷道内尽量保持一面坡掘进。

通过优化布置,一是可减少相邻工作面采空区积水威胁;二是向斜轴部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可持续放水;三是便于涌水通道控制,排水系统维护。

3.掘进前,分析水文地质条件,开展主动防控工程。

矿井在每条巷道掘进前,开展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超前开展采空区探放水、断裂构造探放水、超前瞬变电磁勘探等工程,确保前方水文地质条件清楚,采空区积水疏放及时、彻底。

二、掘进工作面防治水措施1.工作面掘进过程中,及时开挖毛水沟,延伸排水管路,要求毛水沟和排水管路不得滞后工作面迎头30m。

2.在巷道低洼点施工临时水仓,建立排水点,确保工作面涌水能正常排放。

3.受相邻采空区积水影响的掘进工作面,在接近探水线位置,严格执行探放水工程,确保采空区积水无威胁后方可掘进。

三、回采工作面防治水措施1.根据开采资料,圈定老空积水范围和积水区边界,划定积水线、探水线和警戒线,编制探放水设计及措施进行探放水工程。

2.工作面内圈系统形成后,利用井下直流电法对工作面顶板进行水文物探,圈定物探异常区,并开展探放水工程对异常区进行钻探验证。

3.工作面回采前,根据工作面排水系统设计建设排水系统。

4.回采期间加强排水管理。

一是加强排水系统检修维护,确保排水系统稳定可靠;二是实行煤泥多级沉淀管理,减少煤泥对排水系统的影响;三是根据工作面涌水情况,合理疏导涌水路径,减少煤泥产生及水上系统。

矿井水灾防治课件(知识材料)

矿井水灾防治课件(知识材料)

矿井水灾防治第一章地下水的形成地下水是指埋藏于地表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水有固态、液态、气态。

煤矿地区地下水以液态为主,它的主要来源是大气降水和地表的渗入补给。

第一节地下水的来源一、地下水的来源由于岩石所处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地质条件各不相同,因而地下水的来源各式各样。

第一是渗透补给。

第二是凝结作用。

第三是沉积封存。

第四是结晶水脱出。

二、自然界水的循环三、影响地下水形成的自然地理因素(一)大气降水和蒸发大气降水下渗,用渗入系数来衡量,渗入系数是大气降水渗入地下的水量与降水量之比,它的大小与地形、饱气带岩性和大气降水形式、强度、持序时间有关。

其计算方法是:d=⊿h*u*f/x*f式中⊿h——降水后渗入水量使地下水升高的高度,米u——计算地段的给水量f——渗入区的面积,㎡x——观测时间内的降水,米降水强度,即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

蒸发,是在常温下,水自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中的过程。

在一定条件下,蒸发也是地下水排泄的一种重要途径。

在一定温度下,空气中水气弹性与饱和水气弹性之比,叫相对湿度。

(二)、地表水的下渗和径流地表水下渗是地下水的重要来源。

1、流域。

两相邻水系或河流之间的高地,为分水岭。

分水岭上最高点的连线为分水线,而分水线包围的区域为流域。

2、径流。

径流是指从地面、地下流域汇流至河流,从而排出水量的过程。

流量(Q)是单位时间内通过某测站断面水量,单位㎡/S,用下列式子:Q=F*VQ——流量,㎡/SF——河床水断面,MV——通过改断面的河水平均流速,M/S第二节地下水的蓄存一、岩石的性质及空隙性在水文地质学中,把松散沉积物和坚硬的基岩统成为岩石。

所谓岩石的空隙性,是指在地壳岩石中贯穿或大、或小、或多或少形状不一的空隙。

这些空隙的连通程度以及分布状况千差万别。

1、孔隙——松散岩石颗粒形成的空隙。

空隙度就是岩石中空隙的体积与岩石总体积之比,并用百分比表示,即n=v n/v*100%n——松散岩石的孔隙v n——松散岩石中孔隙的体积v——松散岩石的总体积2、裂隙——它是坚硬岩石在内外应力作用下发生破裂,从而破坏了岩石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煤矿水害及防治

煤矿水害及防治

此外,涌水也与断层本身透水性有直接关系,根据许 多矿井的经验证明,多数逆断层透水性差,正断层透水性 强,如果在矿井中有多条断层,断层的交叉处是最容易发 生突水事故的位置。如果断层破碎带充填的是较细的柔性 颗粒岩石,如泥岩、粘土、煤粉等,经后期胶结牢固,也 可能起到隔水的作用。 6.埋没的古代地形 许多矿井充水决定于埋没的古代地形形状。后期被易 透水沉积物所覆盖的起伏不平的古老侵蚀区,是地下水容 易积聚场所。这些地区,不仅一些含水层彼此之间有水力 联系,同时含水层与地表水也有联系,有时还有古河床的 存在,都给矿井充水造成了条件。
4.基岩出露程度、岩石成分和覆盖层的作用 如果煤层或基岩岩层出露于地表,其中又有 透水岩层,因而能大量吸收地表水,随着巷道掘 进,地表水可大量进入矿井;如果煤层或岩层上 面存在弱透水层或不透水层,如粘土层或砂质粘 土层覆盖,并且厚度稳定,至少在5m以上,则大 气降水和地表水基本不能进行渗透;如果覆盖层 是透水的第四系砂土层、砾石层,则水几乎都可 渗入地下。当煤层顶板为良好隔水层时,可以把 水隔开。但是在全垮落开采地段顶板必然要塌陷 冒落,并在上部形成裂隙带时,地表水可大量进 入下部的透水层或巷道中、采空区,造成矿井涌 水增大,有时也会造成水灾。
二、矿井水害的基本条件 1.有水源。水源主要有: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 大气降水包括降雨和降雪;地表水包括矿井附近的河流、 湖泊、沼泽、池塘、水库、采后塌陷区积水等;地下水包 括井下含水层水、老空水、含水断层水、陷落柱水等。它 们都是矿井水害的水源。 2.有透水通道。透水通道主要有井筒、巷道、采煤塌 陷坑、开采沉降裂隙、断层裂隙、废旧钻孔等。一旦这些 过水通道与水源相同,则构成了矿井充水。轻则增加了排 水费用,重则造成淹井灾害。 3.失控。失控是指对矿井充水水源和充水通道的管理 (包括排水工作)达不到预定的要求,导致局部淹巷、淹 采煤工作面,严重时造成全矿井被淹停产甚至人员伤亡等 情况发生。

矿井雨季防治水知识

矿井雨季防治水知识

矿井雨季防治水知识矿井在雨季期间面临着严峻的水灾风险,如何进行有效的防治水措施成为矿山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矿井雨季防治水的相关知识,主要包括水灾危害分析、防治水措施和应急预案。

一、水灾危害分析矿井雨季面临的水灾主要有洪水和地质灾害两个方面的危害。

1. 洪水危害:雨季期间,降雨量增加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可能引发矿井内外的洪水。

洪水不仅对矿井的生产造成严重影响,还可能造成设备损坏、矿难事故、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

2. 地质灾害:雨季期间,大雨的冲刷容易导致矿井周边地质崩塌、滑坡等问题,给矿山的安全运行带来威胁。

二、防治水措施为了有效防治矿井雨季水灾,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有效措施:1. 做好矿井的排水工作:提前做好排水设备的巡检和维护,确保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清除排水口堵塞物、加强泵站设备的运行检修,提高排水能力。

2. 进行地质灾害预警:通过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及时监测矿井周边地质情况,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提前预警和处理。

3. 做好矿井周边的防护工作:加强矿井周边的堤坝、挡墙、护坡等工程建设,防止洪水和地质灾害的侵袭。

4. 加强应急设施建设: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配备齐全的应急设备和人员,提高突发水灾的应急处置能力。

5. 定期进行水灾演练:通过定期组织水灾演练,提高人员对于水灾的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应急响应的效率。

三、应急预案矿井在雨季期间需要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水灾情况。

具体应急预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组织架构和责任分工:明确各个职责部门的组织架构和责任分工,确保应急响应机制的顺畅运行。

2. 预警和监测措施:建立健全的水灾预警和监测系统,及时获取降雨情况和地质灾害状态,提供准确的预警信息。

3. 应急救援人员和装备:组织培训应急救援人员,确保其具备应对水灾的技能和知识;配置必要的救援装备,提高应急救援效率。

4. 应急处置措施:制定详细的应急水位、应急响应等级和应急处置流程,确保在水灾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应对措施。

煤矿水灾防治管理制度

煤矿水灾防治管理制度

煤矿水灾防治管理制度(一)、矿井每年必须编制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

(二)、每年雨季和化雪季节必须对防治水工程和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并成立雨季三防领导小组,指定负责人。

(三)、必须收集矿井的水文地质和矿区范围内老窑积水资料。

一、地面防治水1、容易积水的地点修筑沟渠,排积水。

修筑沟渠时,应避开煤层露头、裂缝和透水层。

2、修筑堤坎拦截b1+2煤层地板水,防止流入塌陷区。

3、排列地面的井下水必须妥善处理,避免倒灌井下。

4、漏水的沟渠和河床应堵漏或改道。

5、在雨季,每次降雨时,必须派专人检查矿井采范围内及其附近的地面有无裂隙和陷落落现象。

发现漏水情况必须及时处理。

6、矸石、炉渣、垃圾等杂物,不得堆放在山洪、河流可能冲刷的地方,以免河道水渠淤塞。

7、在每年春季融雪、夏季降雨发洪期到来之前,由矿三防领导小组组织防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8、通风、灭火部门负责人,在地表钻灌浆灭火时,一定要保证供水管理不漏水、不跑水,以免进入塌陷坑形成水患。

对孔位注入的浆水量,必须做详细的记录并上图,可能形成透水溃浆威胁时,报告总工程师和调度室。

二、井下防治水措施1、在受水害威胁的地区,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

巷道掘进前必须查明水文地质条件。

2、对老空充水区、充水巷道、导水断层、强含水层等需要探放水的地区,都必须确定探水警戒线,并准确绘制在采掘工程图上。

开拓掘进工程到达警戒线时,必须先探后掘,严格掌握钻孔的超前距离,钻进时发现煤岩松软、片帮、来压或钻眼中水压、水量突然增大,顶销等异常时,必须立即停止钻进,但不得拨出钻杆,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并派专人监测水情。

如发现情况紧急时,必须立即撤出所有受水害威胁地区的人员,然后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矿井排水设施和主要排水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1)、水泵:必须有工作、备用、检修三套水泵。

水泵能力应在20小时内排进矿井24小时的正常涌水量。

工作和备用水泵能力,应能在20小时内排出矿井24小时内最大涌水量。

第三节煤矿水灾及其防治

第三节煤矿水灾及其防治
1、地表水 地面江、河、湖泊、沟渠、池塘里的积水以及地面洪 水预防:
《煤炭工业设计规范》第3.2.1条规定,“工业场地应 具有稳定的工程地质条件,避开法定保护的文物古迹、 风景区、内涝低洼区、采空区,不受岩崩、滑坡、泥石 流和洪水等灾害威胁。”
矿井水灾预防
《煤矿安全规程》第255条规定:
“矿井井口和工业场地内建筑物的地面标高必须高 于当地历年最高洪水位;在山区还必须避开可能发生泥 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危险的地段。矿井井口及工业场 地内主要建筑物的标高低于当地历年最高洪水位的,应 当修筑堤坝、沟渠或者采取其他可靠防御洪水的措施。” 规范和规程均是法规,必须照章执行。(最高洪水位与井 口及工业场地高程之关系图)
具体表现
一是对矿井防治水工作的复杂性认识不足、不严谨。 二是技术基础资料不完善,不能正确指导煤矿安全生产。 三是对《煤矿防治水规定》认识、落实不到位。 四是相邻矿井调查不认真、图纸交换不及时。
主要内容
一、煤矿水灾的危害性 二、矿井水害的类型与突水征兆 三、矿井水灾预防 四、井下探放水 五、探放水方法和注意事项Βιβλιοθήκη 积水区740720
实体煤层
700
图1 同一层位(本煤层)的采空区积水示意图
矿井水灾预防
积水区
上部煤层 下部煤层
图2 上部煤层采空区积水图
《煤矿安全规程》第259条规定:相邻矿井的分界 处,应当留防水煤(岩)柱。矿井以断层分界 的,应当在断层两侧留有防隔水煤(岩)柱。 防隔水煤(岩)柱的尺寸,应当根据相邻矿井 的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煤层赋存条件、 围岩性质、开采方法以及岩层移动规律等因素, 在矿井设计中确定。 严禁在各类防隔水煤(岩)柱中进行采掘活动。
工业场地标高 井筒

矿井水灾防治

矿井水灾防治

目录一、影响矿井水灾发生的因素 (3)二、矿井水灾的危害 (4)三、矿井突水预兆 (4)四、矿井水灾的防治 (5)五、案例分析 (7)一、影响矿井水灾发生的因素1、矿井充水要素(1)充水水源大气降水:A、地表水(江、河、湖、海、水库、积水洼地)B、地下水(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老空水)(2)充水通道A、岩层的孔隙:取决于孔隙的大小和连通情况。

岩层的裂隙:风化裂隙成岩裂隙构造裂隙B、岩溶的溶隙:一般沿层面或破碎带发育C、人工作用形成的:如旧钻孔,采矿活动破坏了隔水层等。

2、矿井水灾发生的原因(1)自然因素A、自然条件(含水层、岩溶)B、地质构造C、开采历史原因(2)人为因素:1、对水灾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2、技术人员业务水平不够3、短期效益思想,乱采乱掘,忽视安全生产4、防治水投资力度不够或工程质量差5、无防治水的规章制度,发现水灾预兆不重视,不及时汇报、处理。

二、矿井水灾的危害1、危害生命安全和财产损失2、腐蚀设备3、防治水增加采掘成本4、恶化劳动条件,影响劳动效率三、矿井突水预兆矿井突水过程主要决定于矿井水文地质及采掘现场条件。

一般突水事故可归纳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突水水量小于矿井最大排水能力,地下水形成稳定的降落漏斗,迫使矿井长期大量排水;另一种是突水水量超过矿井的最大排水能力,造成整个矿井或局部采区淹没。

在各类突水事故发生之前,一般均会显示出多种突水预兆。

1、一般预兆A、煤层变潮湿、松软;煤帮出现滴水、淋水现象,且淋水由小变大;有时煤帮出现铁锈色水迹;B、工作面气温降低,或出现雾气或硫化氢气味;C、有时可闻到水的“嘶嘶”声;D、矿压增大,发生冒顶片帮及底鼓;2、底板灰岩含水层突水预兆A、工作面压力增大,底板鼓起,底鼓量有时可达500~以上;B、工作面底板产生裂隙,并逐渐增大;C、沿裂隙或煤帮向外渗水,随着裂隙的增大,水量增加。

当底板渗水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煤帮渗水可能停止,此时水色时清时浊,底板活动时水变浑浊;底板稳定时水色变清;D、底板破裂,沿裂缝有高压水喷出,并伴有“嘶嘶”声或刺耳水声;E、底板发生“底爆”,伴有巨响,地下水大量涌出,水色呈乳白或黄色。

煤矿预防水灾事故的安全措施

煤矿预防水灾事故的安全措施

煤矿预防水灾事故的安全措施水灾是煤矿工作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事故类型,也是一种危险性较高的事故。

在工作中,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来预防和控制水灾事故的发生,确保工人的安全。

以下是常用的煤矿预防水灾事故的安全措施:对矿井水文地质进行认真分析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对矿区水文地质进行认真分析十分重要,这有助于提前预测矿井水灾的可能性,并给出应对措施,包括选择合适的开采方式、采取相应的通风和排水措施等。

只有当我们充分了解矿井的水文地质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和控制。

评估矿井通风系统通风是水灾事故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我们需要对矿井通风设施进行评估,确保通风系统完善,能够符合矿井的采矿需求。

此外,通风系统对于矿井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变化也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对矿工安全的保障至关重要。

严格执行防水控制措施防水控制是水灾事故预防的主要方法之一,包括加强采煤工作面周围水文地质监控、及时清理矿井巷道、加固矿墙等。

人员需要严格执行这些措施,避免矿井发生不必要的事故。

实行水位监测对于煤矿而言,水位的控制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需要在各个通风井口或者重要部位实行水位监测,并记录下监测的结果,及时对矿井的水位变化进行分析。

水灾事故的预防,需要对水位变化的趋势有清晰的了解和判断,及时采取对应的应对措施。

建设应急救援系统一旦水灾事故发生,我们需要快速响应和处置。

因此,建设一个完善的应急救援系统尤为重要。

该系统需要包括煤矿内外部的应急联系方式、应急处置流程、应急防护设施等。

在实行预防措施的同时,应对可能发生的危险,保障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

适时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在煤矿工作中,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十分重要。

我们需要帮助矿工了解水灾事故的可能性,加强对工作场所安全隐患的认识,严格执行安全规程和安全制度等。

只有提高每个煤矿工人的安全意识,才能达到预防和控制水灾事故的目标。

总结防范水灾事故是煤矿工作过程中必须重视的一项工作。

我们需要在熟知矿井水文地质基础上,对防水控制措施加以严格执行,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系统和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

矿井水灾防治安全知识模版

矿井水灾防治安全知识模版

矿井水灾防治安全知识模版第一章矿井水灾的基本概念和类型一、矿井水灾的定义和特点1. 定义:指煤矿或金属矿山等地下开采作业中,因矿井内积水超过一定限度或突水而造成的危害事故。

2. 特点:突发性强,波及范围广,后果严重。

二、矿井水灾的分类1. 按矿井积水程度分类:轻度积水、中度积水、重度积水。

2. 按突水方式分类:渗水突水、冒水突水、喷水突水。

3. 按突水源头分类:地下水突水、矿井自生水突水、地表水突水。

第二章矿井水灾防治的基本原则一、安全第一1. 将安全放在首要位置,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 加强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

二、预防为主1. 加强矿井防渗排水措施,确保水文地质的稳定。

2. 细化预防措施,确保矿井始终处于防灾状态。

三、多级防治1. 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形成多层次防护体系,确保矿井安全。

2. 通过分段排水、巡视检查和预警系统等手段,实现水灾的早期发现和处理。

第三章矿井水灾的防治措施一、提高矿井防水能力1. 加强矿井通风系统的排湿装置,降低矿井湿度。

2. 采取合理放水原则,保持矿井水位稳定。

3. 加强防渗排水系统建设,确保矿井内积水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二、健全矿井水灾预警系统1. 建立并完善矿井水灾预警系统,通过监测设备和网络技术,实现实时监控和预警。

2. 设立报警装置,及时向矿井工作人员发送预警信息。

三、强化巡查检测1. 加大巡查力度,及时发现水灾隐患。

2. 配备专业检测设备,对矿井地质和水文条件进行监测。

四、加强应急预案制定和演练1. 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和紧急处置措施。

2. 定期组织演练,提高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

第四章矿井水灾事故应急处置一、应急预案的实施1. 组织人员按预案组织疏散。

2. 切断电源,避免火灾风险。

3. 尽量将人员迅速救出险区。

二、人员的自救自护1. 切勿恐慌,保持冷静。

2. 寻找高处,避免淹没。

3. 用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防止水中溶解性有害气体的吸入。

矿井水灾防治知识

矿井水灾防治知识

第四章矿井水灾防治第一节基本概念及理论概述一、矿井水灾及其对生产的影响(1 )由于矿井水在采掘工作面可出现淋水,使空气湿度明显增加,顶板破碎,对劳动条件及生产效率影响很大。

(2 )由于矿井水的存在,在生产中必须进行排水,水量越大,排水费用越高,势必增加煤炭生产成本。

(3 )矿井水对各种金属没备、钢轨和金属支架等,均有腐蚀作用,这就缩短了生产设备的使用寿命。

(4)当井下突然涌水或其水量超过矿井排水能力时,则会给生产带来严重影响,轻者可造成矿井局部停产,重者则可造成全矿被淹。

二、矿井充水程度指标1.含水系数含水系数又称富水系数,它是指生产矿井在某时期排出水量Q( m)与同一时期内煤炭产量P(t)的比值。

即矿井每采1t煤的同时,需从矿井内排出的水量。

含水系数K B的计算公式为:K B = Q/P ( 4-1-1) 根据含水系数的大小,将矿井充水程度划分为以下4个等级:①充水性弱的矿井:K B <2 m3/1 :②充水性中等的矿井:K B = 2〜5 m3/1 :③充水性强的矿井:K B = 5〜0 m3/1 :④充水性极强的矿井:K B >10 m 3/1。

2.矿井涌水量矿井涌水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流入矿井的水量,用符号Q表示,单位为m/d、m/h、m/min。

根据涌水量大小,矿井可分为以下4个等级:①涌水量小的矿井:Q < 2 m3/ min :② 涌水量中等的矿井:Q = 2〜5 m3/ min ;③涌水量大的矿井:Q = 5〜15 m3/ min ;④涌水量极大的矿井:Q > 15 m / min。

3.矿井突水点突水量等级划分矿井突水的突水量大小差异很大,对矿井的危害程度也不相同。

根据我国矿井突水情况,1984年5月,煤炭工业部对矿井突水点突水量做了等级划分。

其等级标准是:①小突水点涌水量:Q< 1m/ min ; ②中等突水点涌水量:1 m3/min < Q < 10 m3 /min ;③大突水点涌水量:10 m/min < Qw 30 m / min :④特大突水点涌水量:Q> 30m /min。

矿井水灾的防治

矿井水灾的防治

矿井水灾的防治张香胜(2009年4月22日)第一节煤矿床充水条件与矿井突水一、矿井充水条件在矿井生产过程中,煤层附近各水体均可能通过各种通道进入矿井,我们把流入矿井的水统称矿井(坑)水。

矿井水的来源主要有地下水、地表水、大气降水和老窑积水等充水水源。

矿井周围的充水水源,开采时能否进入井巷,取决于是否有充水通道。

只有充水水源通过充水通道,才能形成矿井涌水。

掌握那种水源是通过那一种类型的通到和具体渗透路线进入矿井构成矿井涌水,可以为矿井水治理提供依据。

矿井的涌水通到有构造断裂带、接触带、导水陷落柱、采矿活动造成的裂隙、封闭不良的导水钻孔和岩溶塌陷及“天窗”等。

充水水源和渗透通到是构成矿井充水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

二、矿井充水程度及指标生产矿井常用含水系数(K B)或矿井涌水量(Q)两个指标来表示矿井充水程度。

1、含水系数含水系数又称富水系数,它是生产矿井在某时期排出水量Q(m3)与同一时期内煤炭产量P(t)的比值。

即矿井每采1吨煤的同时,需从矿井内排出的水量。

含水系数(K B)的计算公式为K B=Q/P根据含水系数的大小,将矿井充水程度划分为以下4个等级:(1)、充水性弱的矿井:K B<2m3/t。

(2)、充水性中等的矿井:K B=2~5m3/t。

(3)、充水性强的矿井:K B=5~10m3/t。

(4)、充水性极强的矿井:K B>10m3/t。

2、矿井涌水量矿井涌水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流入矿井的水量,用符号Q表示,单位为m3/d、m3/h、m3/min。

根据涌水量大小,矿井可分为以下4个等级:(1)、涌水量小的矿井:Q<2m3/min。

(2)、涌水量中等的矿井:Q=2~5m3/min。

(3)、涌水量大的矿井:Q=5~15m3/min。

(4)、涌水量极大的矿井:Q>15m3/min。

三、影响矿井涌水量的因素1、充水岩层的出露条件和接受补给条件充水岩层的出露条件,直接影响矿区水量补给的大小。

充水岩层的出露条件包括它的出露面积和出露的地形条件。

矿井水灾防治措施与处理预案(word版)

矿井水灾防治措施与处理预案(word版)

矿井水灾防治措施与处理预案矿井水灾防治措施与处理预案一、矿井水文地质基本情况我矿开采高炭层复合煤层(K7煤层)的近水平煤层,本矿区属地质平缓、构造简单的单一煤层一采,单斜构造,煤层采高为0.5~1.2m,地表水体主要为堰塘、小溪沟。

因煤层顶板含水性较差,为相对隔水层,加之该矿泉水自然地理条件有利于排泄,不利于聚积,故地表水对采区无直接水力联系,矿区内无大断层和老窑井影响矿区开采,井下正常涌水约为200m3/天,雨季涌水稍微增大,矿区最大涌水为380 m3/天,故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

二、水灾防治措施(一)水灾防治与抢险救灾组织机构:1、领导小组:总指挥:张元云副总指挥:辜剑成员:邱正建、张建军、唐金国、彭茂才、石建明、雷萍、张桂兰、刘付洪、张朝君救灾指挥部设在调度室, 唐金国负责指挥部专门记录。

原始记录对总指挥负责,作为事故调查、处理重要依据。

2、抢险救灾应急组织:(1)水泵启动组:组长: 石建明成员: 唐科明、廖志云预备成员: 谭小林、李国新(2)井下协调组:组长:张建军成员:唐金国、张朝君(3)地面应急组:组长:雷萍成员: 袁玉宽、刘付洪(5)人数清点组:组长:唐金国成员: 易开明、朱春本、吴帮田(6)抢救、治安组:组长:刘付洪成员: 唐金明、黄锡章、张桂兰(7)抢险组组长:邱正建成员:曹立四、曹付烈、黄远柱、陈登礼、彭茂才、曾令军3、通讯与联络:详见天峨煤矿通讯录(附一)。

(二)防治水原则为确保矿井员工的生命安全,根据水患特征,采取以“疏排为主、堵水为辅”的原则,对矿井水患进行综合治理。

(三)采取“探、防、堵、截、排”综合措施。

1、探水措施(1)在与相邻煤矿的边界,为加大安全系数,矿决定留50米,严禁任意变更。

(2)在《作业规程》中做明确规定,凡向有相邻煤矿施工的巷道必须实行“先探后掘”。

(3)为避免人为误差与失误,掘进的巷道,每掘进100米进行一次平面位置测量。

2、防突水措施(1)任何时间、地点、任何人突见异常涌水增大,必须立即报告调度室,采取措施进行分析、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水灾防治措施水灾防治方针: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水灾防治原则: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地面与井下防治与利用相结合综合治水措施: 防、疏、堵、截、排一.地面防治水1.合理确定井口位置2.整治河流3.堵塞地面导水通道4.修筑截水沟5.防止地表积水6.加强地面防治水工程的检查有关《规程》规定见第141页第254、255、256条二.井下防治水(一)水文观测和矿井地质工作1.水文观测工作⑴收集地面气象、降水量和河流等水文资料;⑵通过探水孔和水文观测孔,观测各类水源的水压,水位和水量变化规律,分析水质,查明各水源之间的关系;⑶观测矿井涌水量的季节变化规律等。

2.矿井地质工作⑴冲积层的厚度、组成、富水性、透水性;⑵断层和裂隙的位置、断距、破碎带范围、导水性等;⑶含水层和隔水层的数量、位置、厚度、厚度变化和隔水层三带的划分情况;⑷老空水情况及老空的上、下三带情况;⑸开采过程中围岩的破坏情况;⑹陷落柱的赋存情况;⑺勘探钻孔的封孔情况等。

(二)井下防治水技术1.井下探放水2.疏(放)水降压(1)疏放老空水①直接放水;②先堵后放;③先放后堵;④先隔后放。

(2)疏放含水层①地面疏放水;②巷道疏干顶板水;③钻孔疏放顶板水;④钻孔疏放底板水;⑤泄水巷疏放底板水;⑥隔水层中存在弱含水层时注浆提升安全水头值;⑦截源堵截水。

(3)疏放水注意事项①放水前,根据预计的积水量、水位标高、水仓容量和排水能力等,作出放水设计并报上级批准;②探到水源后,水量不大时,一般可用探水孔放水;水量很大时,需另打放水钻孔。

放水钻孔直径一般为50-75mm,孔深不大于70m;③正式放水前,应进行放水量、水压试验,以便拟定放水顺序和控制放水量,做到安全放水;④放水过程中要随时注意水量变化、出水的清浊和杂质情况,设专人检查硫化氢、二氧化碳和瓦斯等有害气体涌出情况,注意有无特殊响声,如发现异常状况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并报告调度室;⑤在放水设计中应规定好人员撤退路线,并保证路线畅通,沿途应有良好照明。

3.防水隔离煤柱留设原则:既能抵抗水压,又尽量减少煤炭损失附录三防隔水煤(岩)柱的尺寸要求一、煤层露头防隔水煤(岩)柱的留设煤层露头防隔水煤(岩)柱的留设,按下列公式计算:1.煤层露头无覆盖或被黏土类微透水松散层覆盖时:H f= H k+H b (3-1)2.煤层露头被松散富水性强的含水层覆盖时(图3-1):H f=H L+H b (3-2)式中H f--防隔水煤(岩)柱高度,m;H k --采后垮落带高度,m ; H L --导水裂缝带最大高度,m ; H b --保护层厚度,m ;α--煤层倾角,(°)。

根据式(3-1)、式(3-2)计算的值,不得小于20 m 。

式中H k 、H L 的计算,参照《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的相关规定。

图3-1 煤层露头被松散富水性强含水层覆盖时防隔水煤(岩)柱留设图二、含水或导水断层防隔水煤(岩)柱的留设含水或导水断层防隔水煤(岩)柱的留设(图3-2)可参照下列经验公式计算:P35.0K pKML ≥20 m 式中 L --煤柱留设的宽度,m ;K --安全系数,一般取2-5; M --煤层厚度或采高,m ; p --水头压力,MPa ; K p --煤的抗拉强度,MPa 。

图3-2 含水或导水断层防隔水煤(岩)柱留设图 三、煤层与强含水层或导水断层接触防隔水煤(岩)柱的留设 煤层与强含水层或导水断层接触,并局部被覆盖时(图3-3),防隔水煤(岩)柱的留设要求如下:图3-3煤层与富水性强的含水层或导水断层接触时防隔水煤(岩)柱留设图1.当含水层顶面高于最高导水裂缝带上限时,防隔水煤(岩)柱可按图3-3a、图3-3b留设。

其计算公式为:L=L1+L2+L3=H a cscθ+H L cotθ+H L cotδ (3-3)2.最高导水裂缝带上限高于断层上盘含水层时,防隔水煤(岩)柱按图3-3c留设。

其计算公式为:L=L1+L2+L3=H a(sinδ-cosδcotθ)+(H a cosδ+M)(cotθ+cotδ)≥20 m (3-4)式中L--防隔水煤(岩)柱宽度,m;L1,L2,L3--防隔水煤(岩)柱各分段宽度,m;H L--最大导水裂缝带高度,m;θ--断层倾角,(°);δ--岩层塌陷角,(°);M--断层上盘含水层层面高出下盘煤层底板的高度,m;H a--断层安全防隔水煤(岩)柱的宽度,m。

H a值应当根据矿井实际观测资料来确定,即通过总结本矿区在断层附近开采时发生突水和安全开采的地质、水文地质资料,计算其水压(p)与防隔水煤(岩)柱厚度(M)的比值(T s=p/M),并将各点之值标到以T s=p/M 为横轴,以埋藏深度H0为纵轴的坐标纸上,找出T s值的安全临界线(图3-4)。

H a值也可以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p--防隔水煤(岩)柱所承受的静水压力,MPa;T s--临界突水系数,MPa/m;10--保护带厚度,一般取10 m。

图3-4 T s和H0关系曲线图本矿区如无实际突水系数,可参考其他矿区资料,但选用时应当综合考虑隔水层的岩性、物理力学性质、巷道跨度或工作面的空顶距、采煤方法和顶板控制方法等一系列因素。

四、煤层位于含水层上方且断层导水时防隔水煤(岩)柱的留设 在煤层位于含水层上方且断层导水的情况下(图3-5),防隔水煤(岩)柱的留设应当考虑2个方向上的压力:一是煤层底部隔水层能否承受下部含水层水的压力;二是断层水在顺煤层方向上的压力。

图3-5煤层位于含水层上方且断层导水时防隔水煤(岩)柱留设图 当考虑底部压力时,应当使煤层底板到断层面之间的最小距离(垂距),大于安全煤柱的高度(H a )的计算值,并不得小于20 m 。

其计算公式为αsin aH L =≥20 m 式中 α--断层倾角,(°);其余参数同前。

当考虑断层水在顺煤层方向上的压力时,按附录三之二计算煤柱宽度。

根据以上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取用较大的数字,但仍不得小于20 m 。

如果断层不导水(图3-6),防隔水煤(岩)柱的留设尺寸,应当保证含水层顶面与断层面交点至煤层底板间的最小距离,在垂直于断层走向的剖面上大于安全煤柱的高度(H a )时即可,但不得小于20 m 。

图3-6煤层位于含水层上方且断层不导水时防隔水煤(岩)柱留设图 五、水淹区或老窑积水区下采掘时防隔水煤(岩)柱的留设 1.巷道在水淹区下或老窑积水区下掘进时,巷道与水体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巷道高度的10倍。

2.在水淹区下或老窑积水区下同一煤层中进行开采时,若水淹区或老窑积水区的界线已基本查明,防隔水煤(岩)柱的尺寸应当按附录三之二的规定留设。

3.在水淹区下或老窑积水区下的煤层中进行回采时,防隔水煤(岩)柱的尺寸,不得小于导水裂缝带最大高度与保护带高度之和。

六、保护地表水体防隔水煤(岩)柱的留设保护地表水体防隔水煤(岩)柱的留设,可参照《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执行。

七、保护通水钻孔防隔水煤(岩)柱的留设根据钻孔测斜资料换算钻孔见煤点坐标,按附录三之二的办法留设防隔水煤(岩)柱,如无测斜资料,应当考虑钻孔可能偏斜的误差。

八、相邻矿(井)人为边界防隔水煤(岩)柱的留设1.水文地质简单型到中等型的矿井,可采用垂直法留设,但总宽度不得小于40 m 。

2.水文地质复杂型到极复杂型的矿井,应当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地质构造、静水压力、开采上覆岩层移动角、导水裂缝带高度等因素确定。

1)多煤层开采,当上、下两层煤的层间距小于下层煤开采后的导水裂缝带高度时,下层煤的边界防隔水煤(岩)柱,应当根据最上一层煤的岩层移动角和煤层间距向下推算(见图3-7a )。

2)当上、下两层煤之间的垂距大于下煤层开采后的导水裂缝带高度时,上、下煤层的防隔水煤(岩)柱,可分别留设(见图3-7b )。

H L —导水裂缝带上限;H1、H2、H3—各煤层底板以上的静水位高度;γ—上山岩层移动角;β—下山岩层移动角;Ly 、L1y 、L2y —导水裂缝带上限岩柱宽度;L1—上层煤防水煤柱宽度;L2,L3—下层煤防水煤柱宽度图3-7多煤层地区边界防隔水煤(岩)柱留设图导水裂缝带上限岩柱宽度Ly 的计算,可采用下列公式:sL y 110T H H L ⨯-= ≥20 m式中 L y --导水裂缝带上限岩柱宽度,m; H --煤层底板以上的静水位高度,m;H L--导水裂缝带最大值,m;T s--水压与岩柱宽度的比值,可取1。

九、以断层为界的井田防隔水煤(岩)柱的留设以断层为界的井田,其边界防隔水煤(岩)柱可参照断层煤柱留设,但应当考虑井田另一侧煤层的情况,以不破坏另一侧所留煤(岩)柱为原则(除参照断层煤柱的留设外,尚可参考图3-8所示的例图)。

L-煤柱宽度;L s,L x-上、下煤层的煤柱宽度;L y-导水裂缝带上限岩柱宽度;H a、H as、H ax-安全防水岩柱厚度;H L-导水裂缝带上限;p—底板隔水层承受的水头压力图3-8以断层分界的井田防隔水煤(岩)柱留设图4.帷幕注浆和注浆堵水⑴应用的几种情况①井筒掘进前遇有多层近距离的含水层,每层Q﹥10m3/h时,则地面预注浆;②井筒掘进前遇有多层间距较大的含水层,且单层Q﹥10m3/h时,应短探、短注、短掘;③井筒掘进前遇有一层含水层,且Q﹤10m3/h时,则通过后注浆堵水;④堵大突水点恢复被淹矿井;⑤截源堵水减小矿井涌水量;⑥井巷过含水层或导水断层时。

(2)地质调查内容①与工程有关的断裂构造的确切位置、产状等;②各含水层因断裂产生的位移和对接情况;③工程地段含水层的分布、埋深、层数厚度及它们之间的水力联系情况;④地下水流速、流向;⑤含水层的裂隙及发育部位或区段;⑥隔水层或隔水边界的确切位置,以便圈定工程范围和选定注浆层位和深度。

(3)开展堵水前、注浆过程中、堵水后三个阶段的水文动态观测(5)连通实验(6)利用钻孔和被淹矿井作抽(排)水试验,通过工程前后排水资料对比,判定堵水效果(7)进行不同目的的压水试验①冲洗裂隙通道,扩大注浆半径,提高注浆效果;②测定岩层单位吸水量,具体了解岩层渗透性,为选择浆液材料、浓度和注浆压力提供依据;③帷幕注浆或井筒注浆时,编制出帷幕渗透剖面图为设计注浆孔提供依据。

5.防水墙(1)适用范围:隔绝积水老空、有透水可能的断层、溶洞造成的泥沙石块泄出等。

(2)建防水墙需满足的要求:①围岩坚固;②防水墙有足够的强度和耐腐蚀性;③墙基与围岩结合紧密,不透水、不变形、不位移;④装放水管和水压表。

(3)水闸墙的种类及使用①平面型:木质、临时性、用于掩护永久性闸墙的施工;②圆柱形:永久性、用于高而窄的巷道③楔型:永久性6.水闸门(防水闸门、密闭门、控制闸门)(1)用于以下情况①井底车场;②泵房、变电所;③突水危险区域;④探水时设临时水闸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