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老子

合集下载

胡适最伟大的名言

胡适最伟大的名言

胡适最伟大的名言引言胡适(1891-1962),中国著名的学者、教育家、文化评论家和翻译家,是近代中国最重要的启蒙思想家之一。

他以其深邃的思想、独具一格的语言和广泛的影响力而闻名于世。

在他的漫长学术生涯中,胡适留下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名言,这些名言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还能够给人以启示和指引。

本文将探讨胡适最伟大的名言,展示胡适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贡献。

一、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发声1. “求知者不惑,为政者不惑”这是胡适先生在《青年演讲集》中提出的名言,意味着在探寻真理和治理社会的过程中,我们不能被短视和迷惑所困扰。

胡适认为,一个国家的崛起和强盛需要有理想主义者来推动,而这些理想主义者应当具备坚定的信仰和清晰的思想。

2. “思想无国界”胡适强调,思想不应受到任何国界的束缚。

他主张吸收和借鉴西方文明的优秀成果,以促进中国的现代化。

这一观点对于中国学术界的发展和文化交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二、现代教育的重要性1. “实际,本在未来,不在过去”胡适先生认为,教育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未来发展的潜力。

他主张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

2. “要尽量使人不再为机器所害,就得使人与机器互相创造”胡适提出了人机合作的观点,认为现代教育应当培养学生与机器协同工作的能力。

他认为只有通过人机合作,才能充分发挥人类智慧的优势,推动社会的进步。

3. “教育的任务是培养人”胡适强调,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具有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的人。

他认为教育应该从纯知识的灌输转变为启发和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潜力,从而使他们成为真正的人才。

三、超越传统,开放思维1. “不求甚解”这是胡适先生对学术研究和知识追求的一种态度。

他认为,在一个领域里,我们无法做到十分精通,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探索,才能更加深入地了解事物。

2. “老子神教秘,庄子神教秘”胡适引用《老子》和《庄子》这两本中国古代哲学经典,来形容人们对于智慧和真理的追求是无止境的。

极简中国哲学史——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笔记 (1)

极简中国哲学史——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笔记 (1)

极简中国哲学史首先,哲学是什么呢?胡适先生给哲学下了一个定义:“凡研究人生切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一个根本的解决。

这种学问,叫做哲学。

”老子孔子之前的两三百年,战祸连年,百姓痛苦;社会阶级渐渐消灭;生计现象贫富不均;政治黑暗,百姓愁怨。

这时候就出现了几种典型的时代思想:第一,忧时派。

第二,厌世派。

第三,乐天安命派。

第四,纵欲自恣派。

第五,愤世派(激烈派)。

这些思想乍看各有不同,其实都是非常消极的。

大家去看《诗经》的《伐檀》和《硕鼠》两篇,诗人已经渐渐有一点独立的精神了。

这就好比是革命的种子,这些种子发芽了,首先就是老子和孔子俩。

好,今天就讲这些。

附录:《伐檀》《硕鼠》《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河水清且涟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

河水清且直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

河水清且沦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砍伐檀树声坎坎啊,棵棵放倒堆河边啊,河水清清微波转哟。

不播种来不收割,为何三百捆禾往家搬啊?不冬狩来不夜猎,为何见你庭院猪獾悬啊?那些老爷君子啊,不会白吃闲饭啊!砍下檀树做车辐啊,放在河边堆一处啊。

河水清清直流注哟。

不播种来不收割,为何三百捆禾要独取啊?不冬狩来不夜猎,为何见你庭院兽悬柱啊?那些老爷君子啊,不会白吃饱腹啊!砍下檀树做车轮啊,棵棵放倒河边屯啊。

河水清清起波纹啊。

不播种来不收割,为何三百捆禾要独吞啊?不冬狩来不夜猎,为何见你庭院挂鹌鹑啊?那些老爷君子啊,可不白吃腥荤啊!《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道德经思考100题

道德经思考100题

学习诵读《道德经》思考讨论一百题焦作市东口老子文化研究会整理1、老子是何时、何地人?老子是先秦时代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人们所熟知的著名古代思想家、哲学家。

被誉为世界历史上最有思想、最有智慧的文化名人之一。

他大约生于公元前571年,卒于公元前471年(老子青牛出关之后不知所终)。

老子出生地有两种说法:普遍认为他出生在河南省鹿邑县,也有说他出生在安徽涡阳。

其实两地相距不远,也许在先秦时代同属于楚国的苦县。

1、老子与焦作有什么关系?现在许多地方都在打老子牌,不是焦作要赶这个时髦,而是事出有因(此句可删)。

2002年,焦作温县东口村在建希望学校的时候,挖出了一尊老子石像和一些残缺的石碑,从而引起了专家学者的注意。

经过考证,这尊石像的雕刻时间应该在北魏以前,石碑记述东口村在很早以前就有“玉皇庙”、“太清观”;村民世代传说老子曾在这里悟道。

距离东口村不远有一个“相逢村”,就是(据说)因孔子在这里拜访老子而得名。

综合这些资料,今人经过研究认为,当时老子在周朝国都(都城)洛阳任“守藏室之史”,辞官以后,就到了一河之隔的京畿之地——东口村(附近?)修行悟道。

在东口村(这里)他读书思考、分析思辨、洞察世事、提炼升华,酝酿形成了他独有的世界观、人生观。

为以后写下《道德经》奠定了基础。

3、《道德经》是一本什么书?《道德经》只有81章,五千多字,可称为是最迷人的一部奇书,它是一部思想深奥、内涵丰富的哲学书,也有许多人认为它是一本政治书、军事书。

《道德经》流传久远、文简义奥,错简、异文甚多。

两千多年来,此书被翻译成100多种文字,在西方其影响仅次于《圣经》。

评注《道德经》的注者,不下数百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

如:19章有一句“绝学无忧”就有至少三种解释:一说弃绝学习就没有忧虑了;二说“绝学”是指抛弃那些圣智、仁义、巧利的学问,将其置于身外,免去权欲的诱惑,做到无忧无虑;三说老子的“绝学”就是绝招,是指至深、独到的学问,只有取得不同于世俗的独到学问,才能获得对私欲无所冲动得自由。

胡适认知老子“道”的三种路径

胡适认知老子“道”的三种路径
中图 分 类 号 : 2 9 9 B 5 . 文献标志码: A 文 章 编 号 :6 4— 3 8 2 0 ) 3— 0 7— 6 17 2 3 ( 0 9 0 0 1 0
老 子 李

的 : 三 胡 种 适 路 认 径 知
“ ” 道 是老 子道 家哲 学 思想 中的 核 心范 畴 , 老 子道 家哲 学思想 即是 围绕 “ ” 开 的 。然 而 , 道 展 千
基 金 项 目 : 家 社 科 基金 项 目“ 国传 统 哲 学 认 知 范 式研 究 ” 0 B X 3 阶段 性 成果 。 国 中 (5 Z 0 6) 作 者 简 介 : 承 贵 ( 95一) 男 , 西 万 年 人 , 京 大 学 哲 学 系 教 授 , 士 生 导 师 , 李 16 , 江 南 博 主要 从 事 中 国哲 学 研 究 。
而不殆 ’ 的道 , 中 国思 想 从 此 可 以脱 离 鬼 神 主 使
宰 的迷 信思 想 。 []P3 ) ” 1(. 5 换言 之 , 6 老子 的 “ ” 道 就
是 本原 之 “ ” 这 个 本 原 之 “ ” 有 超 越 性 , 道 , 道 具 不
是 水 、 之 类 的具 体 物 , 火 因而 它 表 现 了哲 学 思 维 水 平 的提高 ; 另一 方 面 , 个 本 原 之 “ ” 自己 这 道 是
定评 论 。

看来 , 子 以前 , 达万物 本原 的范畴都有 “ 老 表 具
象 ” 征 , 老 子 的“ ” 特 而 道 不是 任 何具 体 的物 , 它是


种 抽象 ; 且 , 个 “ ” 无 声 、 臭 、 并 这 道 是 无 无形 的 ,
是 单独 不变 的存 在 ; 的作 用 是 生万 物 、 它 养万 物 、 成 功名 , 却没 有 任 何 回报 的要 求 ; “ ” 而 道 的作 用

从“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浅析《老子》“天道”观

从“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浅析《老子》“天道”观

从“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浅析《老子》“天道”观作者:刘雅麒来源:《山东青年》2014年第07期摘要:老子认为天是自然之天,道在天之上。

道是自然无为的,天是由道产生、以道为归属的,亦是自然无为的。

老子的“天道”观,不仅关涉宇宙论,还可以延展到政治论和人生论。

本文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试浅析其中体现出的《老子》天道观与政治论、人生论意涵。

关键词:老子;天道;自然无为;宇宙论;政治论;人生论一、引言“天”在中国先秦哲学中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字眼。

冯友兰曾经概括出它的五种意义:“所谓天有五义:曰物质之天,即与地对应之天。

曰主宰之天,即所谓皇天上帝,有人格的天、帝。

……曰自然之天,乃指自然运行,如《荀子·天论篇》所说之天视野。

曰义理之天,乃谓宇宙之最高原理,如《中庸》所说‘天命之谓性’之天也。

”\+①这基本上反映了诸子中“天”字的用法。

[1]北京大学王博教授认为,老子中的“天”主要以物质之天和自然之天为主。

[2]陈鼓应说,“老子的整个哲学系统的发展,是由宇宙论伸展到人生论,再由人生论延伸到政治论,老子哲学的形成是为了应和人生与政治的要求而建立的。

但老子哲学又突破了人生和政治的局限,把人类思考的范围由人生而扩展到整个宇宙。

老子看人生种种问题,乃从宏观出发,而又能微观地做多方面的审视。

”\+②下文将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第五章)[3]为例说明《老子》的天道观,并从宇宙论推延到政治论、人生论的阐发。

二、老子的“天道观”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指出“老子哲学的根本观点是他的天道观念……”\+③老子论“天”,用“天道”代替了“天命”,不但破除了天的神秘性,还把神本身统摄在道的范畴内。

“老子第一次把天道提升到了哲学层面。

他在于超出天地万物之外,别假设一个‘道’。

”\+④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二十五章)天由“道”创生、支配,“道法自然”,那么“天亦法自然”。

而这种“自然”的一种体现就是“无为”。

古代经典通论(《道德经》、《论语》、《资治通鉴》)

古代经典通论(《道德经》、《论语》、《资治通鉴》)

古代文化经典思想通论吴金府经典之《道德经》一、经典简介《道德经》即《老子》,又称《道德真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

由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成,记录了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学说。

也有相传就是春秋时期的老子亲自所撰写的。

当然,关于老子是谁,目前尚有不同的争论,但较多人还是认可老子就是周朝史官的老聃。

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第三》(卷六十三)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人)。

,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以及“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

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

至关,关令尹喜日:‘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

’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而《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共约五千二百余字。

(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第三号汉墓中发现两部帛书《老子》,其编排方法,与传统《老子》不同,《德经》在前,《道经》在后。

)全书的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

《道德经》与《易经》、《论语》一起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也是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总体概述,《道德经》中老子的思想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以道立天下”的本体论;“无为而无不为”的辩证法;“大国小鲜”、“柔弱制刚”的策略论;“无为而治”、“小国寡民”的社会政治理想。

此外,还有老子自己所认可的“三宝”理念,即慈爱、节俭、不敢为天下先。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第六十七章)“慈”作为三宝之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重生命、容万物。

《道德经》谓:“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

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者矣。

中国著名哲学命题

中国著名哲学命题

中国著名哲学命题1、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反者道之动”;“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固予之”。

又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

”注:老子的观点看到了矛盾双方的相互依赖,认为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主张以否定的方法来达到肯定的目的。

这种观点深刻地揭示了矛盾双方的同一性的含义与特点,体现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的思想,属于古代朴素唯心主义辩证法。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注:在本命题中,老子的观点实际上是把万物的本原最终归结为一种被称为“无”的神秘精神力量,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辩证法。

2、公孙龙:“物白焉,不定其所白,物坚焉,不定其所坚。

不定者兼,恶乎其石也?”注:他认为,“坚”的性质不仅可以不与“石”联系在一起,而为其它物所具有,甚至也可以不与一切物联系在一起而为独立自存的“坚”。

这种观点割裂了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否认了白的共性存在于事物的个性之中,因而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

3、荀子:“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注:这里“制天命而用之”的意思是在认识和掌握自然界规律的前提下,就能够运用这一规律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达到对世界的有效改造。

可见,荀子的这种观点充分肯定了人类有利用自然并改造自然的能力,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责任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

4、陆九渊认为“心即理,天下万物之理不外吾心,格物只须反省内求就可以”。

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先验论。

5、南宋朱熹:“有是理便有是气,但理是本”,“气之所聚,理即在焉,然理终为主”。

注:朱熹的这种观点虽然认为气能够聚散变化,但又认为其中主导力量是理,因而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辩证法6、王守仁:“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

中国历代思想家学习的定义

中国历代思想家学习的定义

中国历代思想家学习的定义中国历代思想家对于学习的定义中国悠久的历史中涌现出无数的思想家,同时他们也对于学习有着不同的定义。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时期楚国人,道家创始人。

其关于学习的主要观点有文化堕落论,人性复归论,绝圣弃智论。

老子宣扬唯心主义世界观和倒退的社会历史观,全盘否定文化教育的价值。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他主张味道要重视学习他人的经验教训,否则就是去源头活水,脱离实际,自迷自娱。

他看中的是经验学习而否定文化学习。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创始人。

他主张仁学,希望把仁爱思想灌输到人们的思想中去。

对于学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主张学习要不断的温习,并不断的在温习中学到新的知识,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同时他还主张“因材施教",他擅长根据学生的特长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把教学内容归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为目标。

墨子:姓墨名翟,春秋时期鲁国人,墨家创始人。

墨家确定了一套独特的教育方法培养兼士。

其中最重要的是科学和技术教育的内容和思辨能力的培养,同时重“行”重“作”。

墨子主张“古之善者则述之,今之善者则作之,欲善之益多也”,对于对于好的东西应当继承,而在今天则进一步创造出新的东西,希望好的东西能更多一些,可见,墨子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十分重视。

朱熹:字元晦,号晦庵,南宋教育学家,闽学派的代表人.其对于学习,主张格物致知之学,提倡循序渐进。

他的读书六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禁用力,须教有疑"对后人影响最大。

胡适:字适之,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他宣扬自由主义,提倡怀疑主义,畅言“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言必有证”的治学方法。

他同时还宣扬民族虚无主义,学习要东西结合取长补短。

蔡元培:字鹤卿,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大胆革新北大教育制度。

他提出了“五育”(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和“尚自然”“展个性”的儿童教育主张。

胡适的“不苟且”_名人故事

胡适的“不苟且”_名人故事

胡适的“不苟且”胡适的宽厚能容是出了名的。

他主张“宽容比自由还重要”,亦知亦行,一生如此。

但在学术研究过程中,他始终守着“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的立场,对欠缺证据的说法寸步不让,以维护心中的学术尊严。

罗尔纲是胡适的门生。

1936年夏,罗在《中央日报?史学副刊》发表《清代士大夫好利风气的由来》,该文引申清人管同、郭嵩焘的话作为论断依据。

胡适读了该文,非常生气,即写信给罗说:“这种文章是做不得的。

这个题目根本就不能成立。

管同、郭嵩焘诸人可以随口乱道,我们做新式史学的人,切不可这样胡乱作概括论断。

西汉务利,有何根据?东汉务名,有何根据?治史者可以作大胆的假设,然而决不可作无证据的概论也。

”罗尔纲在《师门五年记》中回忆过这件事,说他读了胡适这封信后,十分感激恩师如此严厉的督责,“一连四个晚上伏在桌上回了一封几十页的长信,向他恳切表白我的感激,汇报我一年来的工作、研究和生活的经过”。

这封长信或是出于多年的心情,因为这并非胡适第一次批评罗。

更早些时候,罗在《大公报?图书副刊》发表《聊斋文集的稿本及其价值》一文,被恩师看到,当面教训他:“你概括说的都要不得,你的话太武断了。

一个人的判断代表他的见解。

判断的不易,正如考证不易下结论一样。

做文章要站得住。

”据罗回忆,那是恩师“第一次严切的教训”。

此后,胡适坚持不放过学生的任何一次轻率。

罗说:“当我每次发表这种文章的时候,就得到适之师给我严切的教训。

”冯友兰是胡适的同辈。

冯曾寄赠自己的《中国哲学史讲义》给胡,胡适从中读出证据的不足,即致信冯说:偶见一点,不敢不说。

你把《老子》归到战国时的作品,自有见地;然讲义中所举三项证据,则殊不足推翻旧说。

第一,“孔子以前,无私人著述之事”,此通则有何根据?第二,“《老子》非问答体,故应在《论语》《孟子》之后”,此说更不能成立。

第三,“《老子》之文为简明之经体,可见其为战国时之作品”,此条更不可解。

怀疑老子,我不敢反对,但你所举的三项,无一能使我心服,故不敢不为它一辩。

世界100名家论老子

世界100名家论老子

世界100名家论老子*导读:一、中国人论老子1、孔子(前551-前479)见老子归而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一、中国人论老子1、孔子(前551-前479)见老子归而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

走者可以为网,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

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史记老子列传》)2.庄子(约前369前286,思想家):关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庄子天下篇》)3、司马谈(西汉史学家司马迁之父)在《论六家要旨》中说: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

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史记太史公自序》)4、司马迁在《史记》说: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

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

无成执,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

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

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与合,故曰:圣人不朽,时变是守。

虚者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纲也,群臣并至,使多自明也。

5、汉人班固在中考察诸子各派源流时指出:道家者流,盖出史官。

历纪成败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

此君王南面之术也。

认为老子及其道家思想源于史官和帝王经验。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6、晋代道教大师葛洪认为:道者儒之本也,儒者道之末也。

7、晋代哲学家王弼(226-249,)说:老子之书,其几乎可一言以蔽之。

噫!崇本息末而已矣。

(《老子指略》)8、唐太宗李世民(599649)在《贞观政要》中说: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

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

他还下诏令说:天下大定,亦赖无为之功,宜有改张,阐兹玄化,百官各当其任,则无为而治矣。

9、唐玄宗李隆基(685-762)说:《道德经》其要在乎理身、理国。

理国则绝矜尚华薄,以无为不言为教。

理身则少私寡欲,以虚心实腹为务。

大家的气度

大家的气度

192022年 5月上 总期数877上世纪30年代初,胡适在北大哲学系主讲中国哲学史,而钱穆刚刚写完了现代学术史巨著《先秦诸子系年》,两人对于老子的生卒年与《老子》成书年代问题产生了分歧。

胡适认为老子与《老子》均现于春秋末年,略早于孔子;而钱穆则认为老子是战国时人,略早于韩非子。

两人为此争执不下,经常在自己的课堂上对对方观点大肆抨击。

两人有一次相遇于教师休息室,钱穆开口就说:“胡先生,《老子》年代晚,证据确凿,你不要再坚持了。

”胡适则幽默地说:“钱先生,你举的证据还不能使我心服;如果能使我心服,我连我的老子也不要了。

”二人一笑而过。

尽管两人的学术观点不同,但是胡适对于钱穆的学问还是相当佩服,尤其对钱穆的《刘向歆父子年谱》一文大加褒扬,经常在课堂上对学生宣讲。

正巧此时,钱穆在燕京大学一年期满,燕大没有续聘,钱穆十分不情愿地回到苏州,心情十分郁闷。

胡适得悉立刻寄去聘书,聘其为北大历史系副教授。

胡适曾说过一段话:“我渐渐明白,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还难受。

”在胡适看来,每个人都是独立、自由的,不应该将自己的情绪施加在别人身上。

胡适还有句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待人要在有疑处不疑。

”这些操守让胡适养成了宽宏、儒雅的君子之风,他身上既具有中国的忠恕,又有西方的绅士教养,堪称大家风范。

梁实秋是我国现当代著名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但他从不骄纵自满,目空一切,他坚贞的人格和高洁的品行,在文坛留下了极好的口碑。

1927年,梁实秋从美国归国,写了一篇《论卢梭教育》,批评了卢梭的观点。

而一向推崇卢梭的鲁迅针锋相对,狠批梁实秋。

两个人的骂战持续了8年之久,成为当时文坛的热议事件。

鲁迅病逝后,很多人都在围观梁实秋会怎样讽刺、抨击鲁迅,但出人意料的是,梁实秋此时却“斗志”全无,居然选择了沉默,仍拒绝说鲁迅一句坏话,连对自己的女儿都绝口不提。

我的母亲胡适

我的母亲胡适

我的母亲(胡适)
(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
胡适,字适之现代著名学者。 胡适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
化运动的领袖之一,作为学者
他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 教育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都有 建树。
他曾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 文学院院长、中华民国驻美利坚合众 国特命全权大使、美国国会图书馆东 方部名誉顾问、北京大学校长、中央 研究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台 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胡适还是中 国自由主义的先驱。 胡适27岁当清华大学教授,一生
得过35个博士学位。
胡适名言
胡适和钱穆都是北大教 授,而且都研究《老子》。 胡适继承传统的说法,认为 老子略早于孔子;钱穆则创 立新说,认为老子略早于韩 非, 后于孔子。 钱穆说:“胡先生, 《老子》成书的年代晚,证 据确凿,你不要再坚持你的 错误了!胡适说:“钱先生, 你举出的证据还不能说服我; 如果你能够说服我,我连自 己的亲老子也可以不要!”
• 2.母亲很爱美,从年轻起就梦想着拥 有属于自己的一条金项链,可惜家境 不宽裕,母亲就把这个梦想压在心底, 实在忍不住了,就央父亲到杂货市场 买了一条仿金项链,东西毕竟是假的, 易生锈,母亲就用透明指甲油把项链 涂一遍,看似好像新一点之后,再重 新戴上。
• 3.母亲的婚姻不如意,年轻时也打算 和父亲离婚,但每每想到天下继父总 没有几个是好人,我又是女孩子,更 不放心把我交给继父,所以,母亲忍 受着父亲几十年,就为了给我一个完 整的家。
哄堂听胡说 胡适应邀到某大学讲演。 他引用孔子、孟子、孙中山 的话,在黑板上写:“孔 说”“孟说”“孙说”。最 后,他发表自己的意见时, 引得哄堂大笑,原来他写的 是:“胡说”。
《母亲》——整体把握
我九岁前

老子思想研究

老子思想研究

老子思想研究老子是中国古代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司马迁在《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论述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溢号耳冉;籍贯: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官职:周守藏室之史也;与孔子有交往: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

老子少年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机会,且道德修养高深使他有幸成为周王室的守藏室之史,由于当时社会,学在官府,王朝垄断了思想文化方面的资源,老子虽只是一名小官,但却在学习上提供了一个极其便利的条件,他征集、保管进而饱览了周王朝及诸侯国的典籍,为他创立学说奠定了基础。

他一生艰难坎坷,历经了众多的变故,又遭逢乱世,最终离开周王室,隐姓埋名,回首往事,心有所触、思绪万千,奋笔疾书,写了潇潇洒洒五千言。

上篇道经,下篇德经故名道德经,成为道家派的创始人。

春秋未年,周王朝内乱,老子弃官西去,经函谷关,关令尹喜慕其大名,强留著书,遂留下五千言《道德经》,从宇宙到人生,从物质到精神,从社会到政治,无数个层面上的东西都括其中,布列得井井有序。

他的思想似乎高悬太空,实则立足人世;他貌似虚静,却满溢爱之情;他倡“无为”,结果是“无不为”;他言宁静,实则“制动”;他甘“居后”,反而“占先”;无为清静其外,有为积极其内。

充分辩证法的思想。

所以,鲁迅说,不读《老子》一书,不知中国文化。

胡适说:老子是中国哲学的鼻祖,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学家。

关于道的思想。

老子首先提出道的概念,认为道是万物的本源,本体道是推动宇宙万物变化的动力以及发展规律;道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准则或标准,人们对道的认识是一个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的动态变化过程。

这在先秦诸子哲学中体现在哲学思辨是无与伦比的。

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己,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辩证法思想,跃然低上。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篱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老子》的作者及其成书时代

《老子》的作者及其成书时代

老子》的作者及其成书时代一、问题的提出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最早最完整的有关老子的文献资料,就是司马迁的《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这篇传记只有几百字,但竟记载了四位与《老子》有关的人物,即老聃、李耳、老莱子、太史儋。

这四人之间是什么关系?哪一个才是《老子》的真正作者?司马迁也无法明辨,只好用“或曰”这样的词语来诸说并存。

这说明在司马迁生活的时代,《老子》及其作者已经弄不清了。

不过,在这篇传记中,司马迁还是明显倾向于《老子》的作者为老聃,并肯定老子为隐君子。

后代学者为了理清老子其人其书,用了很多心思。

北魏崔浩曾经怀疑“五千言非老子所作”。

到了宋代,在怀疑辨伪的风潮下,有人开始怀疑老子其人。

陈师道怀疑老子时代在“关、杨之后,墨、荀之间乎”;叶适认为:“孔子赞其为龙,则是为黄老学者,借孔子以重其师之辞也。

”“然则教孔子者必非著书之老子,而为此书者必非礼家所谓老聃;妄人讹而合之尔。

”黄震则认为:“《老子》之书,必隐士嫉乱世而思无事者为之。

异端之士私相推尊,过为诬诞。

”清代毕沅《老子道德经考异序》和汪中《述学?补遗?老子考异》主张太史儋就是老子。

崔述虽认为老聃生活在春秋末年,但“《道德经》五千言,其文亦似战国诸子,与《论语》、《春秋传》之文绝不类”,“要必杨朱之徒所伪托”。

康有为在《桂学答问》里说:“各子书虽《老子》、《管子》,亦皆战国书,在孔子后,皆孔子后学。

” [1] ( P2-26) 五四运动前后,随着疑古思潮的兴起,《老子》的作者问题又为学术界所关注。

1919 年,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肯定传统的说法:老子早于孔子,约生活于春秋末期;《老子》即为老子所作。

1922年11月,梁启超著《评胡适之中国哲学史大纲》,提出六条证据:其一,老子的八代孙与孔子的十三代孙不可能同时;其二,孔、墨、孟为何没有提及老子;其三,《礼记? 曾子问》所载老子的谈礼与《老子》相反;其四,《史记》史料多来源于《庄子》,而《庄子》寓言十九,不足为信;其五,从思想体系上看,《老子》中的话太激烈、太自由,不像春秋时人言论;其六,从语言上看,《老子》书中的“王侯”、“侯王”、“王公”、“万乘之君”、“取天下”、“仁义”等字样,不像春秋时所有;“偏将军”、“上将军”是战国时的官名,春秋时是没有的[2] (P305-307)。

《老子》成书年代

《老子》成书年代

《⽼⼦》成书年代《⽼⼦》,⼜名《道德经》,作为对中国⼈影响最深远的三部巨著之⼀,⼏千年来⼀直是学者们考证的热点。

总体来说,学界讨论的问题不外乎以下⼏个⽅⾯:《⽼⼦》的作者是不是⽼⼦?《⽼⼦》的成书年代是在什么时候?关于《⽼⼦》的作者,许多⼈有着不同的见解。

司马迁在《史记·⽼⼦韩⾮列传》中说:“⾄关,关令尹喜⽈:‘⼦将隐矣,强为我著书。

’于是⽼⼦乃著书上下篇,⾔道德之意五千语⾔⽽去。

”司马迁显然认为⽼⼦本⼈就是《⽼⼦》的作者了。

近⼈胡适也赞同司马迁的这种看法,称赞⽼⼦为“中国哲学史上第⼀位哲学家”。

⽽冯友兰先⽣认为,《⽼⼦》应是战国时⼈所作。

⼜有其他学者认为《⽼⼦》并不是个⼈的作品,⽽是由稷下学者集体创作⽽成的。

笔者认为,探究《⽼⼦》作者为谁,不能说没有意义,但是个⼈认为更重要的是明确它的成书年代。

这样我们才能明⽩《⽼⼦》究竟是何时代⼈们的思想。

关于《⽼⼦》的成书年代,学届也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

⼤体概括,有以下两种观点:(1)《⽼⼦》成书于春秋时期,时期略早于孔⼦;(2)《⽼⼦》成书于战国时期甚⾄更晚到秦汉之际,为后⼈托⽼⼦之名⽽作。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对《⽼⼦》要有⼀个总体的了解。

现在的《⽼⼦》⼤概有四个版本,分别为魏晋时期的王弼本、汉⽂帝时期的“河上公”版本、马王堆三号汉墓出⼟的帛书《⽼⼦》甲⼄本、郭店⼀号楚墓出⼟的简本《⽼⼦》甲⼄本。

认为《⽼⼦》成书于战国中后期的学者提出了以下⼏条理由:(1)“道”的概念的演变。

“道”这个概念,在《论语》中有多处提及。

⽐如“⼦⽈:‘邦有道,⾕;邦⽆道,⾕,耻也。

’”⼜如“⼦⽈:‘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天⼦出。

’”此时“道”这个概念,内涵还是⽐较简单的,是道德,正义的意思。

可是到了《⽼⼦》中,“道”概念明显是变得复杂且抽象了,内涵也是极⼤地被丰富了。

因此,如果⽼⼦在孔⼦时写成《⽼⼦》并赋予“道”如此深刻的含义,那么孔⼦怎么会⼜把它简单化了呢?(2)冯友兰先⽣认为,孔⼦之前,⽆私⼈著述之事,故《⽼⼦》不能早于《论语》。

老子的伦理学思想浅析

老子的伦理学思想浅析

其一,他把伦理问题看成自然历史过程,老子对自然伦理历史过程中某些规范有所吸收,但强调道德困境是知识、文明进步的产物。

随着后者的愈益进步,伦理规范将失去其内在基础而完全异化为外在束缚。

其二,他把规范伦理看成“德”以下的内容,而“德”必须以“道”为基础。

他是从“道”来寻求普遍伦理原则。

我们今天无人分开来讲的“道德”,在老子那里属于“德”以下的范围,他理解的伦理是从属于“道一德”统一的体系的。

就这些特点看,说老子讲伦理学术,那是因为老子思想看似违背伦理学名义却有巧妙的伦理学功能,并且对规范伦理学有批判价值。

老子伦理思想不从人本位出发,不限于人类社会,更不限于人的主观价值学基础。

所谓老子的伦理思想,是与传统的规范伦理学有很大不同的。

老子是从“道”讲到“德”,从“德”讲到人的行为,他不是专门讲传统的规范伦理学,在他的思想中普通伦理学没有专门独立的余地和必要。

但我们却不能说他反道德(今天意义上的“道德”),他其实讲出了一套有机生成模式的宇宙伦理学。

这套伦理学的原则包括:1“自然”是伦理的基础,是伦理的普遍性、至上性前提。

老子说:“道生之而德畜之。

物形之而器成之。

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也,夫莫之爵而恒自然也。

道生之,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

生而弗有也,为而弗恃也,长而弗宰也,此之谓玄德”[1]。

引文中“畜”指种田的收获;“器成之”,即“形而下者谓之器”,“形乃谓之器”(《系辞上》);第二个“畜之”之前依第一句,当有“德”字;“亭”,意为定;“毒”,意为安;其它文字意思浅明。

读这一段文字,我们立即看到一个欣欣向荣、各遂性命、不受干扰的自然的世界。

这个世界的形上原因在于“道”。

“德”处在形上和成物之间,它表示万物获得道性,得以自然地成长、化育、稳定、安正、保养、复原。

“德”犹“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为天下贞”(39章,本节仅标数字的系指《老子》通行本的章号)之“得”,指万物各从“道”那里得到自身同一性的本质。

《道德经》中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什么意思?

《道德经》中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什么意思?

老子的《道德经》中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李耳)的《道德经》第五章,原文如下。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tuó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老子·第五章》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胡适的解读:
天地没有偏爱,把万物当作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任万物自然生长;圣人无所偏爱,把百姓当作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任百姓自然发展。

天地之间,不就像鼓风箱吗?空虚但不会枯竭,发动起来会产生更多的气流。

政令繁多反而会加速败亡,不如持守虚静。

读书理解,不可断章取义,把“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放进原文,我们便可以明了其含义。

从胡适的解答我们可以看出——天地对于世间的是万物没有偏私偏爱的,都是平等对待,一视同仁,任其自然发展。

圣人对待黎明百姓,也是不偏不倚,无为而治。

老子认为“道”的本性就是自然无为,自然无为是支配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也是人类应当信守的基本行为准则。

结合老子的思想,我们可以看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并不是一句否定句,他用这样的句子表达了自己对道法自然的肯定。

从而,达到教导人们取法自然的道理。

在这里,要格外注意的是,道家的老子对于“仁”的理解与儒家不尽相同,不可混为一谈。

所以对“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可以理解为“万物无差”。

也就是“天地仁慈,世间万物皆没有差别对待,任其自然发展。

”。

论胡适柔弱不争的自由思想

论胡适柔弱不争的自由思想
“在我 的 留 学 日 记 里,我 也 记 录 了 $#$% 年 % 月 & 日———那个决定性日子的 早晨 我 自
本的 最 后 通 牒,对“二 十 一 条”要 求 中 的 重 要 部门作重大让步。原来在前一日的夜间我已 辗转不能入 睡,所 以 六 日 清 晨 我 便 上 街 去 买 了一 份 塞 拉 克 斯 城( ()*+,-./)出 版 的 晨 报。 拿 了 报 纸 ,我 走 到 工 学 院 后 面 狭 谷 上 的 吊 桥 , 俯视这一为 水 冲 刷 而 成、景 色 非 凡 的 千 年 幽 谷,我不禁想 起 老 子 的 名 言:“天 下 莫 柔 弱 于 水 ,而 攻 坚 强 者 ,莫 之 能 先 !”这 些 最 坚 强 的 岩 石,还是被柔弱的水所征服了”。[0]("!0% 1 !0&) 胡适从此把 柔 弱 不 争 作 为 人 生 态 度,一 生 奉 行 ,“ 夫 唯 不 争 ,故 天 下 莫 能 与 之 争 ”。 胡 适 晚 年 回 忆这种思想的形成时说:
[ 收 稿 日 期 ]!""#$"!$!#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现代社团文学史”(批准号:"!%&’%()*" + ,, - ..""/)。 [作者简介]庄森(,0#/—),男,广东湛江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后,研究 方 向 为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与 思 潮,中 国 当 代

胡适的柔弱 不 争 思 想 深 受 老 子 的 影 响,具 有 鲜明的道家 思 想 色 彩。在 中 国 思 想 史 上,老 子 最 早主张柔弱 不 争。《老 子》中,“柔”出 现 过 ,, 次, “弱”出现 ," 次,“柔弱”出现 * 次。老 子 从 对自 然 界 的 观 察 思 考 和 分 析 中 ,深 刻 阐 述 了 柔 之 胜 刚 ,弱 之胜强和人 之 生 也 柔 弱,其 死 也 坚 强 的 道 理。 老 子认为,“人 之 生 也 柔 弱,其 死 也 坚 强。草 木 之 生 也 柔 弱 ,其 死 也 枯 槁 ”。 人 活 着 的 时 候 身 体 是 柔 弱 的,但死了以 后 就 变 得 僵 硬。草 木 的 生 长 是 脆 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胡适:老子一、老子略传老子的事迹,已不可考。

据《史记》所说,老子是楚国人(《礼记·曾子问》正义引《史记》作陈国人),名耳,字聃,姓李氏(今本《史记》作“姓李氏,名耳。

字伯阳,谥曰聃”,乃是后人据《列仙传》妄改的。

《索隐》云:“许慎云,聃,耳曼也。

故名耳,字聃。

有本字伯阳,非正也。

老子号伯阳父,此传不称也。

”王念孙《读书杂志》三之四引《索隐》此节,又《经典释文》序录、《文选注》、《后汉书·桓帝纪》注,并引《史记》云老子字聃。

可证今本《史记》所说是后人伪造的。

后人所以要说老子字伯阳父者,因为周幽王时有个太史伯阳,后人要合两人为一人,说老子曾做幽王的官,当孔子生时,他已活了250岁了)。

他曾做周室“守藏室之史”。

《史记·孔子世家》和《老子列传》,孔子曾见过老子。

这事不知在于何年,但据《史记》,孔子与南宫敬叔同适周。

又据《左传》,孟僖子将死,命孟懿子与南宫敬叔从孔子学礼(昭公七年)。

孟僖子死于昭公二十四年二月。

清人阎若璩因《礼记?曾子问》孔子曰:“昔吾从老聃助葬于巷党,及恒,日有食之。

”遂推算昭公二十四年,夏五月,乙未朔,巳时,日食,恰入食限。

阎氏因断定孔子适周见老子在昭公二十四年,当孔子三十四岁(《四书释地续》)。

这话很像可信,但还有可疑之处:一则曾子问是否可信;二则南宫敬叔死了父亲,不到三个月,是否可同孔子适周;三则曾子问所说日食,即便可信,难保不是昭公三十一年的日食。

但无论如何,孔子适周,总在他三十四岁以后,当西历纪元前518年以后。

大概孔子见老子在三十四岁(西历前518年,日食)与四十一岁(定五年,西历前511年,日食)之间。

老子比孔子至多不过大二十岁,老子当生于周灵王初年,当西历前570年左右。

老子死时,不知在于何时。

《庄子·养生主》篇明记老聃之死。

《庄子》这一段文字决非后人所能假造的,可见古人并无老子“入关仙去”、“莫知所终”的神话,《史记》中老子活了“百有六十余岁”、“二百余岁”的话,大概也是后人加入的。

老子即享高寿,至多不过活了九十多岁罢了。

上文说老子“名耳,字聃,姓李氏”,何以又称老子呢?依我看来,那些“生而皓首,故称老子”的话,固不足信(此出《神仙传》,谢无量《中国哲学史》用之);“以其年老,故号其书为《老子》”(《高士传》)也不足信。

我以为“老子”之称,大概不出两种解说:(一)“老”或是字。

《春秋》时人往往把“字”用在“名”的前面,例如叔梁(字)纥(名),孔父(字)嘉(名),正(字)考父(名),孟明(字)视(名),孟施(字)舍(名),皆是。

《左传》文十一年襄十年,《正义》都说:“古人连言名字者,皆先字后名。

”或者老子本名聃,字耳,一字老(《老训寿考》,古多用为名字者,如《檀弓》晋有张老,《楚语》楚有史老)。

古人名字同举,先说字而后说名,故战国时的书皆称老聃(王念孙《春秋名字解诂》及《读书杂志》俱依《索隐》说,据《说文》:“聃,耳曼也。

”《释名》耳字聃之意。

今按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聃字下引汉《老子铭》云:“聃然,老旄之貌也。

”又《礼记·曾子问》注:“老聃古寿考者之号也。

”是聃亦有寿考之意,故名聃,字老。

非必因其寿考而后称之也)。

此与人称叔梁纥、正考父,都不举其姓氏,正同一例。

又古人的“字”下可加“子”字、“父”字等字,例如孔子弟子冉求字有,可称“有子”(哀十一年《左传》),故后人又称“老子”。

这是一种说法。

(二)“老”或是姓。

古代有氏姓的区别。

寻常的小百姓,各依所从来为姓,故称“百姓”、“万姓”。

贵族于姓之外,还有氏,如以国为氏、以官为氏之类。

老子虽不曾做大官,或者源出于大族,故姓老而氏李,后人不懂古代氏族制度,把氏姓两事混作一事,故说“姓某氏”,其实这三字是错的。

老子姓老,故人称老聃,也称老子。

这也可备一说。

这两种解说,都可通,但我们现今没有凭据,不能必定那一说是的。

二、老子考今所传老子的书分上下两篇,共八十一章。

这书原本是一种杂记体的书,没有结构组织。

今本所分篇章,决非原本所有。

其中有许多极无道理的分断(如二十章首句“绝学无忧”当属十九章之末,与“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两句为同等的排句)。

读者当删去某章某章等字,全成不分章的书,然后自己去寻一个段落分断出来(元人吴澄作《道德真经注》,合八十一章为六十八章。

中如合十七、十八、十九为一章,三十、三十一为一章,六十三、六十四为一章,六十七、六十八、六十九为一章,皆极有理,远胜河上公本)。

又此书中有许多重复的话和许多无理插入的话,大概不免有后人妄加妄改的所在。

今日最通行的刻本,有世德堂的河上公章句本,华亭张氏的王弼注本,读者须参看王念孙、俞樾、孙诒让诸家校语(章太炎极推崇《朝非子·解老》、《喻老》两篇。

其实这两篇所说,虽偶有好的,大半多浅陋之言。

如解“攘臂而仍之”,“生之徒十有三”,“带利剑”等句,皆极无道理。

但这两篇所据《老子》像是古本,可供我们校勘参考。

)三、革命家之老子上篇说老子以前的时势,和那种时势所发生的思潮。

老子亲见那种时势,又受了那些思潮的影响,故他的思想,完全是那个时代的产儿,完全是那个时代的反动。

看他对于当时政治的评判道: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敦敢?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这几段都是很激烈的议论。

读者试把《伐檀》、《硕鼠》两篇诗记在心里,便知老子所说“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和“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的话,乃是当时社会的实在情形。

更回想《苕之华》诗“知我如此,不如无生”的话,便知老子所说“民不畏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的话,也是当时的实在情形。

人谁不求生?到了“知我如此不如无生”的时候,束手安分也是死,造反作乱也是死,自然轻死,自然不畏死了。

还有老子反对有为的政治,主张无为无事的政治,也是当时政治的反动。

凡是主张无为的政治哲学,都是干涉政策的反动。

因为政府用干涉政策,却又没干涉的本领,越干涉越弄糟了,故挑起一种反动,主张放任无为。

欧洲18世纪的经济学者政治学者,多主张放任主义,正为当时的政府实在太腐败无能,不配干涉人民的活动。

老子的无为主义,依我看来,也是因为当时的政府不配有为,偏要有为;不配干涉,偏要干涉,所以弄得“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上篇所引《瞻卬》诗说的:“人有土田,汝反有之;人有民人,汝覆夺之;此宜无罪,女反收之;彼宜有罪,汝覆说之。

”那种虐政的效果,可使百姓人人有“匪鹑匪鸢,翰飞戾天;匪鳣匪鲔,潜逃于渊”的感想(老子尤恨当时的兵祸连年,故书中屡攻击武力政策。

如“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兵者不祥之器”,“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皆是)。

故老子说:“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老子对于那种时势,发生激烈的反响,创为一种革命的政治哲学。

他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所以他主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这是极端的破坏主义。

他对于国家政治,便主张极端的放任。

他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河上公注:烹小鱼不去肠,不去鳞,不敢挠,恐其糜也)。

又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其政闷闷,其民醇醇;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又说:太上,下知有之。

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乃也)。

犹兮其贵言(贵言,不轻易其言也。

所谓“行不言之教”是也),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老子理想中的政治,是极端的放任无为,要使功成事遂,百姓还以为全是自然应该如此,不说是君主之功。

故“太上,下知有之”,是说政府完全放任无为,百姓的心里只觉得有个政府的存在罢了;实际上是“天高皇帝远”,有政府和无政府一样。

“下知有之”,《永乐大典》本及吴澄本皆作“不知有之”;日本本作“下不知有之”,说此意更进一层,更明显了。

我述老子的哲学,先说他的政治学说。

我的意思要人知道哲学思想不是悬空发生的。

有些人说,哲学起于人类惊疑之念,以为人类目睹宇宙间万物的变化生灭,惊欢疑怪,要想寻出一个满意的解释,故产生哲学。

这话未必尽然。

人类的惊疑心可以产生迷信与宗教,但未必能产生哲学。

人类见日月运行,雷电风雨,自然生惊疑心。

但他一转念,便说日有日神,月有月神;雷有雷公,电有电母;天有天帝,病有病魔;于是他的惊疑心,便有了满意的解释,用不着哲学思想了。

即如希腊古代的宇宙论,又何尝是惊疑的结果?那时代欧亚非三洲古国,如埃及、巴比伦、犹太等国的宗教观念和科学思想,与希腊古代的神话宗教相接触,自然起一番冲突,故发生“宇宙万物的本源究竟是什么”的问题。

并不是泰尔史(Thales)的惊奇心忽然劈空提出这个哲学问题的。

在中国的一方面,最初的哲学思想,全是当时社会政治的现状所唤起的反动。

社会的阶级秩序已破坏混乱了,政治的组织不但不能救补维持,并且呈现同样的腐败纷乱。

当时的有心人,目睹这种现状,要想寻一个补救的方法,于是有老子的政治思想。

但是老子若单有一种革命的政治学说,也还算不得根本上的解决,也还算不得哲学。

老子观察政治社会的状态,从根本上着想,要求一个根本的解决,遂为中国哲学的始祖。

他的政治上的主张,也只是他的根本观念的应用。

如今说他的根本观念是什么。

四、老子论天道老子哲学的根本观念是他的天道观念。

老子以前的天道观念,都把天看作一个有意志、有知识,能喜能怒、能作威作福的主宰。

试看《诗经》中说“有命自天,命此文王”(《大明》);有屡说“帝谓文王”(《皇矣》),是天有意志。

“天监在下”,“上帝临汝”(《大明》),“皇矣上帝,临下有赫,临观四方,求民之莫”(《皇矣》),是天有知识。

“有皇上帝,伊谁云憎?”(《正月》)“敬天之怒,无敢戏豫;敬天之渝,无敢驰驱”(《板》),是天能喜怒。

“昊天不佣,降此鞠凶;昊天不惠,降此大戾”(《节南山》);“天降丧乱,降此蟊贼”(《桑柔》);“天降丧乱,饥馑荐臻”(《云汉》),是天能作威作福。

老子生在那种纷争大乱的时代,眼见杀人、破家、灭国等等惨祸,以为若有一个有046意志知觉的天帝,决不致有这种惨祸。

万物相争相杀,人类相争相杀,便是天道无知的证据。

故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这仁字有两种说法:第一,仁是慈爱的意思。

这是最明白的解说。

王弼说:“地不为兽生刍而兽食刍,不为人生狗而人食狗。

无为于万物,而万物各适其所用。

”这是把不仁作无有恩意解。

第二,仁即是“人”的意思。

《中庸》说:“仁者,人也”;《孟子》说:“仁也者,人也”;刘熙《释名》说:“人,仁也;仁,生物也”;不仁便是说不是人,不和人同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