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公安院校培养卓越警务人才的有效途径以治安学专业人才培养为例

合集下载

警务人才培育方案

警务人才培育方案

警务人才培育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治安环境和安全形势也在发生着变化,对警察队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因此,制定一套完善的警务人才培育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培养方向、培育目标、培育模式和培育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警务人才的培养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培养方向早期警察队伍的培养方向主要是以治安为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警务人员的职责范围不断扩大,培养方向也需要相应调整。

未来的警务人才应注重三个方面:法制素质、职业素质和创新素质。

其中,法制素质是警务人员必备基本素质,职业素质则是针对现实情况而确定的一系列素质要求,创新素质则是注重警务人员在面对繁重的任务时具备创新能力,为公安事业增添新的活力。

培育目标在培育方向的基础上,警务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是:能够有效维护治安稳定、维护社会和谐;具备法制素质和职业素质的综合素质;积极开展工作、注重实践创新;具有紧密的志愿服务意识和社会担当,为人民群众提供及时、高效的警务服务。

培育模式在目标的指引下,警务人才的培育模式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我们应该在传统的培育模式基础上,加快推进新型警务人才培育模式的开展。

新型警务人才培育模式将注重实践和实践的结合,注重团队协作和个性化发展,建立完善的人才评价、激励和管理机制。

培育方法在培育模式的支撑下,需要探索更为科学的培育方法。

在培养法制素质时,应该注重挖掘警务人员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和潜力,让警务人员在实践中深刻领会法律条文的内涵和实际运用。

在培养职业素质时,应该加强职业心理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警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和自我约束能力。

在培养创新素质时,应该探索更符合现代社会创新理念的学习方式,发掘警务人员的创新潜力和想象力。

结论综上所述,警务人才的培养方案包括培养方向、培育目标、培育模式和培育方法四个方面,需要我们在传统的警务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改进,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我们应该在尊重人才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和管理机制,让警务人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提升机会。

广西公安院校卓越警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析

广西公安院校卓越警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析

广西公安院校卓越警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析
黎宜春;陈雨薇
【期刊名称】《高教论坛》
【年(卷),期】2016(000)005
【摘要】随着公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提高公安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任务.通过阐述卓越警务人才产生的背景,论证广西警察学院培养卓越警务人才的必要性,在参考和借鉴国内外警务人才培养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卓越警务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
【总页数】5页(P51-54,58)
【作者】黎宜春;陈雨薇
【作者单位】广西警察学院,广西南宁 530028;广西警察学院,广西南宁 530028【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31.15
【相关文献】
1.公安院校涉外警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J], 王妍
2."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公安院校复合型俄语警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J], 蔺婉轩
3.公安院校侦查学专业警学结合、校局互动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以广西警察学院为例 [J], 覃泽敏
4.新时期公安院校培养卓越警务人才的有效途径——以治安学专业人才培养为例[J], 宋福荣
5.公安院校卓越型警务人才培养的路径思考 [J], 张全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时代公安人才培养问题及优化路径研究

新时代公安人才培养问题及优化路径研究

新时代公安人才培养问题及优化路径研究新时代公安人才培养问题及优化路径研究公安机关是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力量。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为适应新时代的挑战和需求,提高公安机关的工作能力和效率,培养优秀的公安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目前我国公安人才培养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找到优化的路径。

首先,针对公安人才培养问题,我们需要认识到,传统的公安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的需求。

传统的培养方式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注重个人知识技能的积累,但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犯罪形势和新兴的安全挑战时,这种培养方式显得有些单一和片面。

因此,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公安人才培养模式。

其次,针对培养路径的问题,我们需要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公安人才。

公安工作属于综合性、复杂性的工作,因此公安人才需要拥有广泛的知识面和过硬的专业技能。

特别是在现代科技高度发达的背景下,公安人员需要具备信息技术、刑事侦查、治安管理等多方面的专业能力。

因此,我们需要将培养路径拓宽,注重培养公安人才的综合素质。

另外,优化公安人才培养的路径还需要加强实践教育。

公安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理论知识的掌握只是一方面,真正的能力和经验是通过实践才能得到锤炼和提升的。

因此,我们需要增加公安实训基地、模拟案例训练等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公安人才的实践能力。

此外,我们还需要注重培养公安人才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

在新时代,公安工作面临的挑战更多样、更复杂,需要公安人员能够准确判断形势,独立思考问题,灵活应对各种情况。

因此,我们需要在培养路径中注重培养公安人才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最后,优化公安人才培养路径还需要加强人文教育。

公安工作是一项与人民利益息息相关的工作,因此公安人员需要具备高度的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

在培养路径中,我们需要注重培养公安人员的法律意识、公民意识和职业操守,提升他们的服务意识和为民情怀,做到真正的人民警察。

公安院校治安学专业课程设置之思考_以浙江警察学院治安学专业为例_展万程

公安院校治安学专业课程设置之思考_以浙江警察学院治安学专业为例_展万程

这一课程设置模式的实施效果来 这一现状的原因比较复杂,没有 力 ;在课程教学的实施方面,要
看,其效果并不理想,其主要表 明确、统一的专业课程设置所应 加大专业课实践教学的比重,多
现在于,这一模式导致“我国教 遵循的原则是导致这一局面的主 开设一些治安实践类课程。有些
20原因之一。笔者认为,治安学 专业课程,可通过双语课的形式,
保证教学的系统性和循序性 ;从 向学生传授涉及多学科领域的综 理论课的知识比重,夯实学生的
公安院校学生身心发展特征来看, 合知识,从而使其具备在原专业 专业理论基础。
要使所设置的课程难度适宜并有 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拓展的能
(五)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
一定的可塑空间,对一些知识陈 力。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在浙江 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在上述三类课程中,思想道 德、科学和人文知识类课程所要 解决的是大学本科学生的知识基 础和人文素养问题,是素质教育
054 展万程,男,浙江警察学院治安系副教授。
教 学 研 究 JIAO XUE YAN JIU
对本科人才培养所提出的要求。 言,多年来我们过多地把精力放 育 质 量, 培 养 学 生 社 会 责 任 感、
在进行治安学专业的课程设 业生进入公安机关后并不一定从 横联系、动态发展的立体网络。
置时,对课程的选择和编排既要 事大学期间所学专业的工作,工 这种趋势反映到治安学专业的课
符合教学规律,又要体现公安院 作安排中专业不对口的情况比较 程设置中,必然要求治安学专业
校学生身心发展特征,还要考虑 普遍。因此,公安院校各专业在 的课程结构也要不断改革。一方
利 影 响。 鉴 于 此, 本 文 拟 以 浙 江 警察学院治安学专业的课程设置 为例,对公安院校治安学专业的 课程设置进行探讨,以期能抛砖 引玉,对我国治安学专业的发展 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公安学类专业介绍培养公安系统专业人才

公安学类专业介绍培养公安系统专业人才

公安学类专业介绍培养公安系统专业人才人民公安是国家权力机关中的核心力量,维护社会治安、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公安工作的首要任务。

在这个现代化社会中,公安系统中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公安学类专业应运而生。

本文将为您介绍公安学类专业的培养方式和对公安系统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一、公安学类专业的培养方式公安学类专业是中国高校设置的以培养公安系统专业人才为目标的学科门类。

学生在接受公安学类专业培养过程中,将系统学习公安法律、刑事侦查、治安管理、交通管理、边境防控等相关知识和专业技能。

1. 综合素质教育:公安学类专业的培养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学生还需锻炼其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胜任各种职责。

2. 专业课程培训:公安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公安法学、刑事侦查、治安管理、交通管理、边境防控等。

学生将在这些课程中深入学习和掌握各项警务工作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3. 实习实训环节:公安学类专业的培养过程中,注重实战能力的培养。

学生将参与公安系统实际工作,与警察一起进行巡逻、执勤、抓捕等任务,亲身体验警务工作,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公安学类专业对公安系统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公安学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针对公安系统的需要,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具备优秀综合素质的公安系统专业人才。

1. 专业基础能力:公安学类专业培养人才的首要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胜任公安系统各类工作。

学生将通过专业课程学习,掌握公安法律、刑事侦查技术和警务实践等方面的知识。

2. 综合素质和领导能力:公安系统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不仅限于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优秀的综合素质和领导能力。

学生将通过综合素质教育和实践锻炼,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领导才能,为日后的公安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3. 高度责任心和事业敬业精神:公安学类专业的培养目标还包括培养学生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敬业精神。

公安职业能力培养下的实训课程设置探讨——以治安专业为例

公安职业能力培养下的实训课程设置探讨——以治安专业为例

人 才 培养 目标是 偏 向于应 用 型 , 而各公 安 院校 治安 专 业 实际确 定 的人才 培养 目标 也基 本 一致 : 如 甘肃
见》 , 确 定 了我 国公安 队伍 建设 “ 正规化 、 专业 化 、 职 业化 ” 的总体 要求 。《 意见 》 同时对 3 2所 公安 类 本 、 专科 院校 的人 才 培养 目标 进行 了分 层 定位 , 明确 公 安 院校 “ 以培 养公 安专 业人 才 为 主要 目标 ” . 本 科 层 次培 养 “ 应用 型警 务 人 才 ” , 高 职 高 专对 应 于 “ 实 战
在 科 目、 内容 瞄准 招警考 试 的功利 性 以及 学时安排 方 面 的混 乱 、 随意 性等 问题 。未 来治 安专 业 实训课程 设
置 应 该 紧贴 应 用 型人 才 、 实战型 人 才的 培 养 目标 , 依 据 人 才 培 养质 量 标 准 对 实训 科 目、 实训 内容 、 课 时安
2 0 1 5年 l 2月 , 人社部等六部委联合发 布《 关
于公 安 院校 公 安 专 业人 才 招 录 培 养 制度 改 革 的意
种角 色 ?目前 本科 、 高 职高 专层 次公 安 院校 实 训 课
程 的开 设 现 状是 什 么? 与 职业 能力 、 应用型 、 实 战 型人 才 培 养 目标 和定 位 的耦 合 程 度 如何 ? 新形 势 下实 训 课 程 设 置怎 样 改 进 ? 本 文 以治 安 专业 ( 教 育
才 培养 过程 中突 出公安 职业 特 色 , 加强 职业 能 力 的 培养 和塑造 被提 升 到 了新 的高度 。事实 上 , 公 安本 科 和 专 科 教育 长 期 以来 都 是 以职 业 能力 的 培养 为 价 值 追求 I l J , 公安 教 育 作 为 特殊 职 业 教 育或 专业 性

基于警学结合的治安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建构

基于警学结合的治安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建构

基于警学结合的治安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建构摘要:公安教育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应用性特点,公安实践能力训练是整个公安专业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安院校实践教学对提高学生警察职业素养有很大的帮助,也是提高公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本文主要以治安学专业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对该专业教学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实践教学模式建构的思路。

关键词:警学结合治安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d035.3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3.123公安机关主要职责就是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维护公共利益,维护社会治安等,公安院校作为警察职业教育的主阵地,肩负着为公安机关输送能够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使命。

公安教育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方法上都有必要与警察职业的实战性特点相契合,实践能力训练是整个公安专业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警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受到公安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治安学是公安重点学科,笔者就如何建构基于警学结合的治安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1 “警学结合”与治安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而实践教学模式是指在现代教育理念或理论的指导下,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以真实职业环境和创设职业情境为平台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可供操作的实践教学结构框架或活动程序。

在公安院校中,“警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可以理解为将校内的理论学习和仿真实验实训与在校外的公安工作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尽量体验“学生”和“警察”的双重身份,学生不仅能掌握并实践理论知识,而且能在真实的警察执法环境中积累经验,提高自身的应用水平。

本文中,“警学结合”即是指我国公安院校在推行“警学结合、校局互动”的实践教学中,学生能充分参与公安实践并巩固专业知识的一种警察培养模式。

治安学专业以治安管理工作需求为导向,为培养和造就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服务。

浅谈青年民警成才培养途径与方法(精选5篇)

浅谈青年民警成才培养途径与方法(精选5篇)

浅谈青年民警成才培养途径与方法(精选5篇)第一篇:浅谈青年民警成才培养途径与方法浅谈青年民警成才培养途径与方法内容摘要:青年民警是监狱的未来,监狱事业的希望,青年民警人才则是监狱民警队伍人才的源头活水。

随着时代的发展、监狱体制机制改革的全面深化,青年民警尤其是监狱基层青年民警日趋成为监狱工作的中坚力量,突击队和生力军的作用日益突出,他们的健康成长、教育培养和积极性的发挥,不仅关系着监狱的安全稳定,也关系着监狱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关系监狱民警队伍的全局,也关系着监狱工作的发展方向,对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此,如何进一步加强青年民警队伍建设,更好地关心他们的成长,解决他们的困惑,为他们搭建展现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使命感。

加强培养造就人才,为青年民警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自然就成为当前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建设的一项迫切的重要任务。

进一步加强对青年民警成才的培养,需要对青年民警思想特点,存在问题深入分析研究,结合监狱工作实际,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青年民警思想特点问题分析途径方法一、当前青年民警的思想特点为了对当前监狱青年民警有一个全面、准确、客观的了解,我们对新安监狱35岁以下的民警通过问卷调查,分层次召开不同类型座谈,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谈心交流,个案分析等方式做了一次摸底调查,得出以下结论。

当前监狱青年民警的思想主流是好的,是积极上进的,他们具有较强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爱岗敬业精神,继承发扬了兵团监狱人民警察艰苦奋斗,勇于吃苦,敢于拼搏,乐于奉献的光荣传统,勤于学习、思维敏捷,努力积极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本领,敢于担当,渴望通过自我奋斗来实现人生价值;能够自觉遵守监狱的各项规章制度,执行监狱工作的大政方针,愿意为监狱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他们大多数有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主流思想积极向上。

同时,年青民警身上同时也存在着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心理压力日益增大等问题,需要我们给予密切关注。

公安院校人才培养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公安院校人才培养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公安院校人才培养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公安院校是培养公安系统专业人才的重要渠道,对于维护社会安全和治安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公安院校人才培养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并提出对策。

一、人才培养问题分析:1. 课程设置不合理公安院校的课程设置通常以法律、刑事科学、警务管理为主,忽视了一些实际操作和技能培训的课程。

这样的课程设置导致学生过于理论化,缺乏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能力。

2. 专业素质培养不够公安院校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方面存在欠缺。

学生在学校期间主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这导致学生毕业后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遇到实际问题时无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造成实际工作能力不足。

3. 教师队伍建设不够完善公安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存在一些问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实践经验不足。

有些教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影响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

4. 实习实训环节薄弱公安院校在实习实训环节的设计较为薄弱,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经验得不到充分的培养。

一些实习实训基地设施简陋,无法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缺乏实际工作中的复杂情境练习。

二、对策研究:1. 调整课程设置公安院校需适当调整课程设置,增加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

增加模拟案例实践课程、警务技能训练课程等,使学生能够在仿真环境下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增强实际工作能力。

2.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公安院校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训机会。

可与公安系统合作,在实践环节中设置真实的案例,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实践,锻炼实际应用能力。

3. 教师培训与选拔公安院校应加强教师的培训和选拔工作。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实践经验,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实际工作,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建立完善的教师评估机制,选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优秀教师。

5. 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公安院校应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治安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析

治安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析

0592019/02治安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析关于治安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问题,全国公安院校一些学者多有研究和阐述,这些研究分别从全国或本地治安学专业人才培养角度,阐述了治安学学科体系及课程建设问题,对我们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其所述课程体系对全国地方公安院校,尤其是像对河南这样一个人口大省、资源大省、农业大省、交通大省来说不具有复制性。

研究治安学专业核心课程设置问题对于培养适应中原治安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治安应用人才,完善治安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创建河南警察学院治安学特色专业品牌具有重要意义。

一、治安学专业课程体系治安学专业课程体系是指公安院校治安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所列各种课程群类型以及具体课程的组合、搭配所形成的合理课程关系与恰当的课程比例。

一般情况下,课程体系包括治安学专业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素质拓展课程、专业实践课程等各类课程构成的有机完整的统一体。

治安学课程体系包括治安学专业培养目标、价值追求、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教学、实践环节等要素。

这些要素是按照一定的顺序科学排列的课程系统,是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具体进程的总和。

这样的课程组合决定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价值取向,是立德树人的纲领性文件,是具体实施治安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规划方案。

(一)国标所确定的治安学专业课程体系根据中央编办、公安部等六部委《关于公安院校公安专业人才招录培养制度改革的意见》,“公安本科院校根据办学资质,培养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高层次警务人才(研究生层次)和高素质应用型警务人才(本科层次),也可根据需要举办适当规模的专科教育,培养实战型警务人才”①。

根据这一培养目标定位,地方公安院校治安学专业培养的就是“高素质应用型警务人才”。

明确了培养目标,就要按照这一批培养目标,科学合理有效地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以优化学生的人文素养、法学素养和专业知识结构,强化提高学生的警务实战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警务素质。

治安学专业实践教学院局合作的反思——以湖南警察学院为例

治安学专业实践教学院局合作的反思——以湖南警察学院为例

[摘要]目前,院局合作实践教学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但新时代社会变迁带来了新业态,新业态带来了新的治安需求,院局合作实践教学中仍然存在重任务轻责任、重业务轻思政、重形式轻过程、重现在轻未来等不正常现象。

可按照“规范管理、资源共享、重点突破、有序推进”的总思路,从广度、深度、精度、力度四个维度渐次推进院局双方的深度合作。

并重视课程设计和过程管理,正视问题与挑战,校准定位,以人为本,立德树人,以求得更好的实效。

[关键词]治安学;实践教学;院局合作;反思[中图分类号]D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048(2019)04-0116-07DOI:10.19736/ki.gxjcxyxb.2019.0420收稿日期:2019-03-13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教改项目(湘教通〔2015〕291号);公安院校治安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研究(湘教改〔2016〕400号)作者简介:刘力皲(1966—),男,湖南长沙人,湖南警察学院治安系副教授,主要从事治安学和教学管理研究。

院局合作人才培养是公安部2009年上海会议以来实施的公安教育训练大举措。

近10年的实践证明,院局合作人才培养能有效缓解公安院校教学资源不足、场地设施有限等问题,较好地推动治安学专业实践教学与公安实战的对接,实实在在地提升治安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然而形势不断变化,社会治安需求也不断变化,反思新时代背景下治安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院局合作模式,无论是在教学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还是在师资优化、过程设计等方面,都有待于与时俱进、有的放矢地作适时调整。

一、治安学专业实践教学院局合作基本情况的回顾在湖南省公安厅和湖南警察学院的倾力支持下,湖南警察学院治安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院局合作在2013年4月正式启动。

截至目前,治安系己与湖南省公安厅治安总队、长沙县公安局等19个单位建立了院局合作关系。

依托这19个“深度协作”的院局合作平台,合作双方资源共享、各取所需,治安理论与治安实务有效对接,既满足了治安学专业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适时需要,又部分缓解了合作单位特殊时段的警力资源压力。

公安局的人才培养与选拔

公安局的人才培养与选拔

公安局的人才培养与选拔公安局是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重要力量,为了提升公安工作水平与能力,必须注重人才的培养与选拔。

本文将从培养途径、选拔标准以及实施方法等方面探讨公安局的人才培养与选拔。

一、培养途径1. 公安院校培养:公安院校是公安机关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

这些院校设有一系列的专业课程,如刑法、侦查学、法律、管理学等,旨在培养具备全面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的公安干部。

2. 岗位实践培养:公安工作的特殊性要求人员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技能。

因此,公安局通过安排干部去基层实践锻炼、深入社区开展工作,使他们在实际操作中了解社会状况、熟悉公安工作流程,从而培养出掌握实践技能的优秀人才。

二、选拔标准1. 综合素质评估:公安局选拔人才不仅注重专业知识,还关注人员的综合素质。

这包括道德品质、领导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诸多方面,以确保选出既有业务能力又有良好品德的人才。

2. 考核测试:选拔过程中,公安局会组织各类考核测试,包括笔试、面试、体能测试等,以评估候选人在专业能力、应变能力以及身体素质等方面的表现。

三、实施方法1. 建立人才储备库:公安局可以建立人才储备库,定期评估并录入各类人才信息。

这样一方面可以及时跟进人员的发展情况,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选拔合适的人才填补岗位空缺。

2. 职称评定制度:公安局可以制定相应的职称评定制度,通过评定职称来培养和选拔有潜力的人才。

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员工进行全面的专业能力评估和提升。

3. 职业发展规划:公安局应该注重为各级公安干部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根据干部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潜力,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和进修计划,提供机会让他们在不同领域展示才华,为公安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储备。

综上所述,公安局的人才培养与选拔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通过多种途径的培养和多维度的选拔标准,公安局能够储备并选拔出一批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优秀的人才,为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提供有力支持。

公安人才培养需求和建议

公安人才培养需求和建议

公安人才培养需求和建议公安是国家公共安全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维护社会治安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力量。

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的作用,需要大量优秀的公安人才参与其中。

然而,目前公安人才的培养和提高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以改善。

1.提高警察素质公安机关是维护公共秩序和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因此,警察是公安机关的核心力量。

目前,一些警察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对极端暴力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处置能力还有待提升。

因此,公安机关需要加强对警察的专业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处理能力,提高警察的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安全形势的变化。

2.培养专业技能治安、交通、网络、刑侦等领域的公安人才需求不断增加。

虽然对于这些领域的人才需求,公安机关已经开设了相应的专业培训,但需要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采用多元化的培训方式,例如开展实践性很强的案例教学和模拟演练等,以提高公安人员的实际操作技能。

3.提高公安人员的法律水平公安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法律素养,在各项工作中运用法律手段保护公民的安全和权益。

因此,公安机关需要加强公安人员的法制教育和法律培训,加强法律意识,促进公安人员的法律水平的提高。

1.注重实践教学公安人才的培养应当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公安机关应当加强对实践性、操作性比较强的培训课程的开设,增加案例教学和实践性训练比例,帮助公安人员对各类案例进行模拟演练,提高应对实际情况的能力。

2.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培训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公安机关应当重视推广线上线下混合式培训的模式,为公安人员提供高质量的线上培训课程和实践演练,从而有效提高公安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3.意识形态教育公安机关应当加强意识形态教育,在爱国主义、法制教育等方面加强公安人才的启蒙,为公安人员树立明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从而增强他们的职业道德感和使命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总之,公安机关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优秀人才的支持,因此,公安机关应当根据需求和现实情况,加强人才培养工作。

“《治安管理学》课程教-学-练-战”一体化研究

“《治安管理学》课程教-学-练-战”一体化研究

“《治安管理学》课程教\学\练\战”一体化研究“《治安管理学》课程教\学\练\战”一体化研究警务实战能力培养方法直接关系到学生警务实战能力培养的成效,关系到是否能够满足公安工作的实际需要。

为此,有必要对新形势下警察院校学生警务实战能力的培养,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讨,以求探索出一些切实有效的方法,来进一步提升警察院校警务实战教育的水平,从而为公安机关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有效驾驭复杂社会治安、具有深厚专业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的合格人才。

笔者从事《治安管理学》课程教学多年,本文结合在深圳大运会期间与安保学警跟班教学的体会,谈谈《治安管理学》课程“教、学、战、练”一体化的方法。

一、《治安管理学》课程“教、学、练、战”一体化的含义“教、学、战、练”一体化中的“教”,是指教师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教学;“学”,是指学生的学校内外的学习;“练”,是指综合训练与专项训练、基础训练与专业训练;“战”,是指仿真模拟实践与全真实战实践、应急处置实践。

教为学,学为练,练为战。

以实战需要主导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学习、指导模拟演练、参与真实实践。

使教学从“课堂理论为中心”向“现场实践为中心”的转变,学生学习从“懂不懂”向“会不会”的转变。

“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

完成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传授。

在真实或模拟的教学环境中,学生首先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然后进行实际操作认识和训练。

《治安管理学》“教、学、练、战”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不同于传统的治安学人才培养模式,它基于警务实战分析,营造与警察职业素质养成相结合的教学环境,实现“教、学、练、战”一体化。

为此,应按照治安执法岗位必备的核心能力要素,实施与基层一线岗位要求相衔接的专业教学训练,实现教学训练从“课堂为中心”向“现场为中心”、“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

二、《治安管理学》课程“教、学、练、战”一体化的必要性20世纪90年代末期,公安学界就已经开始关注《治安管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浅议公安院校学生的养成教育与警察素质培养

浅议公安院校学生的养成教育与警察素质培养

浅议公安院校学生的养成教育与警察素质培养【摘要】公安院校学生养成教育和警察素质培养是培养优秀警察的重要环节。

公安院校学生养成教育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和操守,提高执法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注重身心健康的培养。

警察素质培养要求警察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和道德修养,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公安院校应该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和素质培养工作,不断完善和加强相关工作,以培养更多优秀的警察。

公安院校学生的养成教育和警察素质培养是提高警察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的关键,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公安院校、学生、养成教育、警察素质、培养、职业道德、执法能力、应急处置能力、身心健康、重要性、完善、加强。

1. 引言1.1 公安院校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公安院校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提高学生的执法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以及注重学生身心健康的培养。

公安人员作为社会维护稳定的重要力量,其素质和品行直接关系到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

通过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和职业操守,培养公民意识和法治观念,从而使他们成为合格的公安人员。

养成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品行和性格。

公安院校学生面临各种诱惑和挑战,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养成教育,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只有通过良好的教育和培养,才能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忠诚履行职责,维护法律和社会秩序,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为社会稳定和安全做出贡献。

公安院校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和重视。

1.2 警察素质培养的意义警察素质培养的意义在于提升公安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维护社会治安和秩序。

良好的警察素质可以增强公安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更加坚定地奉献于维护国家政权和社会治安的事业中,确保国家长治久安。

通过警察素质培养,可以提高公安人员的法律素养和执法水平,使其能够依法行使职权,确保执法过程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公安院校公安铁军培养路径探析—以湖南警察学院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为例

公安院校公安铁军培养路径探析—以湖南警察学院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为例

公安院校公安铁军培养路径探析—以湖南警察学院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为例摘要:当前时代与群众对人民警察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公安院校作为公安队伍补充警力的主要渠道,人才培养工作也必须不断发展完善。

本文通过研究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现状,探寻建设公安铁军的路径,以期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真正适应新时代发展和公安工作需要的高级警务人才。

关键词:公安院校;人才培养;公安铁军一、引言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由于多种因素引导,犯罪手段愈加科技化、专业化、隐蔽化。

公安机关必须顺应时代新发展、人民新期待,更好地担负起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历史使命。

在2019年召开的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着力锻造一支有铁一般的理想信念、铁一般的责任担当、铁一般的过硬本领、铁一般的纪律作风的公安铁军”。

这明确了新时代我国公安队伍建设的根本属性、根本要求、根本使命、根本方向[1]。

公安院校作为公安队伍补充警力的主要渠道,必须聚焦新形势下警务人才专业能力培养建设,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探索适合公安专业人才培养的最佳路径。

本文将以湖南警察学院警务指挥与战术系为例对公安院校公安铁军培养路径进行探析。

二、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现状(一)评价体系不完善,学生学习自主性不高当前公安院校对学生的教学评价以学习成绩和警务化管理作为主要指标,这种评价体系由学管部门和教师的监控评价为主,难以对学生进行真正客观全面的评价[2]。

在课程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中,多以分数来评定学生各个方面的表现,很难突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

同时也会导致部分学生抱有蒙混过关,投机取巧的心理。

自2016年实行全国统一公安联考以来,公安院校公安专业学生入警率大大提高,学生平常的学习成绩一般并不会直接影响到毕业与入警。

学生大多将关注点放在大四的公安联考上,认为“入校即入警”,只要在大三大四认真学习行测、申论以及公安专业基础知识即可。

公安技术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公安技术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公安技术人才培养实施方案一、背景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公安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适应新形势下公安工作的需求,加强公安技术人才培养成为当务之急。

针对这一现状,制定公安技术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对于提升公安技术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推动公安工作的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培养目标1. 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运用各类先进技术手段开展侦查、打击犯罪活动的公安技术人才;2. 培养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适应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趋势的公安技术人才;3. 培养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应变能力,能够在复杂环境下有效开展工作的公安技术人才。

三、培养内容1. 理论知识学习:包括法律、侦查、技术等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学员对公安工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全面的了解;2. 技术手段应用:包括各类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实践,如网络侦查、数据分析、智能设备运用等,提高学员在侦查、打击犯罪活动中的实际操作能力;3. 创新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学员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学员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公安工作的创新发展;4. 团队合作训练:通过模拟演练、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员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应变能力,提高学员在复杂环境下的综合应对能力。

四、培养方法1. 理论教学结合实践:注重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结合,通过案例分析、现场演练等方式,提高学员的综合应用能力;2. 导师制培养:为学员配备专业技术导师,进行一对一指导和辅导,帮助学员解决学习和实践中遇到的问题;3. 实习实训:安排学员到公安机关实习实训,亲身参与实际工作,锻炼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4. 考核评估:定期对学员进行考核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确保培养质量。

五、培养保障1. 师资力量保障:建立专业的教学团队,包括公安技术专家、资深警官等,确保培养过程中的专业指导和教学质量;2. 教学资源保障:提供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实验场地,为学员的学习和实践提供良好的条件和保障;3. 学员待遇保障:为学员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确保学员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培养过程中。

治安学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分析

治安学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分析

治安学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分析1. 前言在当今社会,治安问题日益凸显,对于专业治安管理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治安学专业作为一门综合学科,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法律法规基础和卓越的综合素质,为社会治安维护和管理提供专业支持。

本文将对治安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及前景进行分析。

2. 治安学专业就业方向治安学专业毕业生具备全面的法律知识和执法能力,在各行各业都有广泛的就业机会。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就业方向:2.1 公安机关治安学专业毕业生可以直接投身于公安机关,从事治安管理、执法检查、案件调查等工作。

他们可以在派出所、分局、公安局等不同级别的单位从事基层工作,也有机会进入刑侦、网警等专业部门。

2.2 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也是治安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热门方向。

他们可以在政府治安局、市场监管局、城管执法队等部门从事监督管理、法规制定和执法检查等工作,保障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

2.3 企事业单位治安学专业毕业生还可以到企事业单位从事安全管理工作。

例如,他们可以在大型企业的安保部门从事保安管理、危机处置等工作;在学校担任保卫部门领导或安全教育岗位;或者加入保险、物流等行业的安全检查和风险评估工作。

2.4 社区居民委员会治安学专业毕业生还可以选择加入社区居民委员会,从事社区治安服务工作。

他们可以帮助改善社区治安环境、开展安全宣传教育、组织居民安全知识培训等,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保障。

3. 治安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3.1 需求量大随着社会治安问题的日益突出,对于专业治安管理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

公安机关、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社区居民委员会等单位对治安学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大,相关岗位的就业机会广阔。

3.2 薪资待遇优厚治安学专业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由于其具备扎实的法律基础和专业能力,容易获得较高的薪资待遇。

尤其是在公安机关和政府相关岗位,薪资待遇通常较为优厚。

3.3 发展空间广阔随着治安问题的复杂化和多样化,对治安学专业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1月第1期总第190期湖北警官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PoliceJan.2019N o.1Ser.N o.190新时期公安院校培养卓越警务人才的有效途径----以治安学专业人才培养为例宋福荣(湖北警官学院治安系,湖北武汉430034)【摘要】公安院校培养卓越警务人才是新时期深化公安教育体制改革的时代要求和适应社会治安形势发展的现实需要。

以卓越警务人才定位为基础,深入分析相关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从加强学生的政治素养教育、加强学科建设以促进专业建设的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校局合作与开放办学、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等途径来培养卓越警务人才,输送适应新时期社会治安形势需要的公安专业人才。

【关键词】卓越警务人才;双千计划;校局合作;开放办学;实践创新【中图分类号】D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391(2019)01—0137—0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对公安教育发展定位、公安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公安教育体制改革 提出了新的挑战。

为满足日趋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需求,将更多卓越警务人才输送到维护社会治 安工作的大军之中,是当前公安教育应承担的历史使命,是响应国家卓越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的主动 作为。

因此,新时期加强对卓越警务人才培养的研究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一、卓越警务人才的界定人才培养有三个层次,即合格人才、优秀人才和卓越人才。

“卓越”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 “非常优秀,超出一般”的意思,卓越人才即为非常优秀和杰出的人才。

教育部于2012年发布的《教 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实施五个卓越人 才培养计划”的目标。

[1]公安教育是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安院校理应主动响应国家卓越 人才培养计划,提出相关的“卓越警务人才”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

2015年12月,中央机构编制委 员会办公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安部、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公务员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公 安院校公安专业人才招录培养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要进一步明确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的定位,坚持 以提高公安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基本原则,培养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高层次警务人才(研究 生层次)和高素质应用型警务人才(本科层次)。

对于卓越警务人才的界定,郑群教授认为“卓越警务人才”一般指非常优秀和杰出的警务人才,在警察政治素质、警察职业养成、警察业务能力、警察技战术水平、警察临战心理和超强体能等方面【收稿日期】2019-01-13【作者简介】宋福荣,湖北警官学院治安系副教授。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公安院校卓越治安警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FIB170507)阶段性成 果;2018年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新时代经济犯罪侦查专业综合模拟实训创新研究” (2018GB041)阶段性成果;湖北警 官学院教研项目“公安院校实践教学模式及运行机制创新研究”(JYXM2018B17)阶段性成果。

宋福荣:新时期公安院校培养卓越警务人才的有效途径具有特定的属性,尤其要具备“专业能力优良,创新精神突出,具有国际视野”等特点;M傅国良教授 认为“卓越警务人才”的内涵可以由五个方面的特征来概括:深厚的法学素养、多学科的知识背景、充足的公安实践、广阔的国际视野、良好的职业道德;[3]蔡炎斌教授认为“卓越警务人才”与传统公安 人才最大的区别不在于其专业知识更深厚,而在于其综合素质更高、综合能力更强。

[4]黎宜春副教授 认为“卓越警务人才”是经过系统的公安本科教育,不仅具有完整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而且具有 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政治立场坚定的髙素质警务人才。

[5]这几位学者共同强调卓越警务人才必须 具有政治素质、职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其中有两位学者指出卓越警务人才还应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 能力,另有一位学者特别强调卓越警务人才应具有心理抗压能力。

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 时期的卓越警务人才应是政治素质过硬、警务专业知识雄厚、综合业务能力和应对能力超强、国际 视野开阔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警务人才。

二、 培养卓越警务人才的重要意义(一) 新时期深化公安教育体制改革的时代要求2015年,公安院校招录培养制度改革正式启动实施,此次改革对全面深化公安院校实战化教育 教学改革、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提髙公安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提出了更髙的要求。

教 育部“卓越人才计划”和近期“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的实施,为公安院校培养卓越警务人才提供了 相关思路。

公安院校必须积极主动作为,并且不断深化公安教育体制改革,以公安机关警务人才需 求为目标,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勇于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探索构建治安、法律、侦查、网安、技侦等领域的卓越警务人才试验田,在人才培养理念、教学方法手段、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追求 卓越,打造精英。

不断探索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卓越警务人才,进一步促进和提升公安院校人才 培养质量和综合办学实力。

(二) 适应新时期社会治安形势对公安专业人才的现实需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公安机关面临的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形势、任务日益严峻和复杂。

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对社会安全感和公平正义有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面 对这些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加强公安队伍建设也被提升到了新的战略高度。

党和国家从完善 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战略髙度对公安队 伍的管理与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就加强公安队伍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明确提出按照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要求,努力打造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政法公安队伍。

公安院校作为公安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理 应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适应社会治安新形势的需要,全面提升公安院校教育培养质量,积极适应 公安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建设要求,加强培养卓越警务人才,确保从源头上提升公安队伍 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水平。

三、 培养卓越警务人才的制约因素(一)招录培养体制改革后的学风不正现象的制约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招录培养机制改革后,由于公安教育的出口畅通,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毕业生 的入警率大幅提升,有效地缓解了公安院校毕业生入警难的问题,也从源头上提高了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水平。

但另一方面,这种优越的就业条件却导致了公安院校学风不正的现象更为宋福荣:新时期公安院校培养卓越警务人才的有效途径严重。

《关于公安院校公安专业人才招录培养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规定:“省属公安院校根据各地 公安机关需求预测,编制生源计划”,省级公安机关每年给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毕业生提供的录用公 务员职位数大都多于毕业生选岗人数,这都是公安院校公安专业学生的“护身符”。

有了入校即入 警的身份和就业有保障的优势,在公安院校躺在大学的温床上享受美好的大学时光而不去合理规 划大学生涯和努力攻读公安专业知识和掌握公安专业技能的大学生比比皆是,因为他们在毕业招 警考试时即使考得再差也有职位可选,也能成为基层民警。

这种公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虽然缓解 了公安机关对公安人才的需求及公安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等问题,但因为缺乏竞争机制和淘汰机制,没有就业的压力就没有求学和学好的动力,因而难以培养卓越拔尖的警务专业人才。

(二)师资队伍现状的制约“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强调:“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振兴本 科教育的重要基础,引导广大教师潜心教书育人”。

我国公安院校教师队伍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特别是21世纪以来新建本科公安院校不断涌现,公安专业教师队伍不断壮大,一大批知识渊博、视 野开阔的青年学者加入到公安教学与科研中来,虽然给公安学科及其专业建设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但卓越警务人才的培养要求公安院校师资队伍的职业道德应更加敬业与高尚化的同时,其师资队 伍的整体结构应更加科学与合理化。

[6]因此,正视当前公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能 否有效培养卓越警务人才,提高公安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

第一,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现象普遍存在。

师资队伍结构由年龄结构、学历结构、性别结构、学 缘结构、职称结构等组成。

从治安学的师资队伍建设来看,不合理问题突出体现在:一是公安院校 治安学专业的教师性别比例严重失调,女性老师多于男性老师。

如湖北警官学院治安教研室7名教师中有6名女教师,而治安学的教学活动是需要经常加强与公安实战部门的联络和沟通的,这种 男女比例失调现象严重地制约了治安学的理论教学与实践的结合;二是学缘结构不合理。

治安学 作为新兴的二级学科,师资队伍中应有少量高学历的专业学术背景的教师来引领学科发展,但目前 治安学专业的博士生全国只有11人,他们毕业后多被公安部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所录用,因此地方 公安院校拥有治安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学历背景的教师基本没有,其人员多来自其他专业,缺乏系统 的、全面的治安学理论知识积累,而且对治安业务工作也不熟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治安学的 理论教学。

®三是职称结构不合理。

当前公安院校教师职称晋升比普通高校难,有些实行公务员管 理的公安院校按行政级别定岗定编,教师不用评职称,导致拥有高级职称的公安专业教师数量较少。

第二,师资队伍职业道德有滑坡趋势。

当前公安院校师资队伍整体素质良好,但随着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特别是公安教育改革的曲折发展历程和目前公安院校的定位严重地挫伤了 相关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职业道德有滑坡趋势。

有些公安院校选择公务员管理或参照公务员管理 模式,行政办学特色浓厚,教职工按行政级别享受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学历和职称没有任何作用,教师的身份受到排挤而失去工作动力。

有些老师只满足于完成最基本的教学科研任务,不积极申 报教学科研课题,不参与公安实践,不思进取,没有追求;有些老师把主要精力放在第二职业上,对 学校的教学科研任务则应付了事,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有些老师上课天马行空,牢骚满腹,甚至宣 扬错误思想,给学生带来阴暗满满的负能量。

这些现象不利于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不利于卓越警务人才的培养,也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做新时代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①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4年首次招收治安学专业博士生,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分别招收1人、2人、2人、3人、3人,截至现在总共招收了11名治安学专业博士生。

宋福荣:新时期公安院校培养卓越警务人才的有效途径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的要求背道而驰。

第三,师资队伍实践操作能力不强。

公安部要求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教师应是既懂理论又懂实 践的“双师型”教师,并制定了双向交流制度,但当前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教师存在的通病是实践操作 能力不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