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江宁区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南京文旅产业现状
南京文旅产业现状一、文化遗产保护南京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近年来,南京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通过对文物古迹的保护和修复,使得这些珍贵的历史遗存得以传承和发扬。
二、景区开发和升级南京拥有众多风景名胜区,如中山陵、明孝陵、夫子庙等。
为了提升游客的游览体验,南京对景区进行了不断的开发和升级,完善景区设施,提升景区的文化内涵和景观品质。
三、文化演艺产业南京的文化演艺产业蓬勃发展,涵盖了戏剧、音乐、舞蹈等多个领域。
南京通过引进和培育优秀的演艺人才,打造了一系列的精品剧目,丰富了市民和游客的文化生活。
四、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南京建设了多个文化产业园区,为文化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这些园区聚集了众多的文化创意企业和机构,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聚效应。
五、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南京的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独具特色,融合了南京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
这些创意产品包括文创礼品、艺术品、工艺品等,深受游客和消费者的喜爱。
六、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南京积极推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通过挖掘文化资源,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
同时,南京还鼓励文化企业与旅游企业合作,开发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线路和产品。
七、文化旅游市场营销南京重视文化旅游市场营销,通过线上和线下渠道宣传推广南京的文化旅游资源。
南京还积极参加国际旅游展览会等活动,提高国际知名度。
八、文化旅游人才培养为了满足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需求,南京积极培养高素质的文化旅游人才。
南京的高校和培训机构开设了与文化旅游相关的专业和课程,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九、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南京加强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
南京完善了旅游交通网络,建设了高品质的酒店和景区基础设施,为游客提供舒适便捷的旅游环境。
十、文化旅游政策支持南京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政府提供财政支持、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文化旅游产业,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
洛带古镇发展现状分析及改善策略
洛带古镇发展现状分析及改善策略洛带古镇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镇,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境内,自古就是京杭大运河南端的重要交通枢纽,是古代水陆交通要道,曾是皖南重镇。
洛带古镇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而闻名于世,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洛带古镇所面临的挑战也日益严峻,急需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促进古镇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对洛带古镇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策略,旨在为古镇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洛带古镇的发展现状1.文化资源丰富洛带古镇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有着大量古建筑、传统手工艺和丰富的文化传统。
古镇内保存有许多明清古建筑,如官府衙门、庙宇、会馆等,布局规整、风格古朴,展现了当地传统建筑文化的特色。
洛带古镇还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古老的戏曲、手工艺品、传统节庆等,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古镇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旅游业发展滞后尽管洛带古镇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是由于宣传力度不足、服务体系不完善等原因,导致古镇的旅游业发展滞后。
游客对古镇的认知度不高,游客数量稀少,旅游收入较低,难以实现古镇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3.生活环境待改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洛带古镇的生活环境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发展之间的矛盾冲突日益突出,城市更新等问题日益突出。
由于人口流失、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等原因,古镇的生活环境也亟待改善。
二、改善策略1.加大宣传力度针对洛带古镇的宣传不足问题,可以通过网络宣传、文化展览、节庆活动等多种形式来加大对古镇的宣传力度,提高古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让更多的游客了解洛带古镇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吸引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2.优化景区服务为了提高古镇的旅游质量,可以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品质等方式来优化景区服务。
加强对古镇的管理和规划,完善相关设施,提升景区服务水平,提高游客的满意度,从而推动古镇旅游业的发展。
南京文化旅游资源分析及产品开发研究
南京文化旅游资源分析及产品开发研究简介:南京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本文将对南京的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开发这些资源以吸引更多游客。
一、南京的文化旅游资源:1.历史文化遗址:南京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址,如明城墙、总统府、夫子庙、中山陵等。
这些遗址代表了南京悠久的历史,吸引着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
2.博物馆和纪念馆:南京拥有众多博物馆和纪念馆,如南京博物院、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
这些馆藏着丰富的文物和历史资料,可以使游客更好地了解南京的文化和历史。
3.文化街区和古镇:南京有许多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街区和古镇,如秦淮河文化带、老门东、1912街区等。
这些地方保留了传统建筑和历史风貌,游客可以在这里品味南京的传统文化。
4.传统艺术和非遗文化:南京的传统艺术形式丰富多样,如金陵曲艺、秦淮八艳等,而非遗文化也得到广泛传承,如金陵年画、金陵剪纸等。
游客可以通过学习和体验这些传统文化,感受到南京的独特魅力。
二、南京文化旅游产品开发:1.提升旅游景点的服务质量:为了吸引更多游客,南京需要提升旅游景点的服务质量,包括导游服务、广播解说系统、线路规划等,以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2.开发文化主题活动:可以组织一些文化主题活动,如文化节、艺术展览、传统工艺体验等,吸引游客参与其中,并通过这些活动向游客展示南京的文化魅力,增加游客的留存时间。
3.推广文化旅游产品:可以开发一些具有南京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如文化之旅套餐、非遗手工艺品等,吸引游客购买并带回纪念。
4.加强旅游宣传推广:南京可以通过各种媒体渠道进行旅游宣传推广,包括广告、网络平台、微信公众号等,提高南京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南京文化旅游产品的发展前景: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优势。
通过精心开发和推广,将南京的文化旅游资源充分发挥出来,必将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
南京未来文化产业发展趋势
南京未来文化产业发展趋势未来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文化产业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南京作为中国的文化名城,其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也备受人们关注。
本文将从南京未来文化产业的背景和现状出发,探讨南京未来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一、南京文化产业的背景和现状南京作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近年来,南京市委市政府将文化产业作为促进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给予了高度重视。
截至目前,南京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声乐、舞蹈、戏剧、电视剧、影视制作、广播电视、出版传媒、文化创意设计、文艺演出、艺术培训等为重点的文化产业体系。
尤其是京剧、电影、出版传媒、广播电视等传统文化产业在南京有着较大的规模和优势。
然而,南京的文化产业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南京文化产业的发展还不够成熟和完善,整体规模较小。
其次,南京的文化产业结构尚不够优化,重视传统文化产业而忽视了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
再者,南京的文化产业基础设施还有待提升,例如缺乏现代化的演艺场馆、创意设计中心、数字媒体工作室等。
最后,南京的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的融合不够紧密,创新能力相对较弱。
二、南京未来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在现代化、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南京未来文化产业将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1. 创新驱动,技术与文化的融合未来南京的文化产业将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推动技术与文化的深度融合。
随着新兴科技的迅速发展,例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应用,将会给文化产业带来无限的创新可能性。
南京可以积极引进和培育高科技文化企业,支持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的结合,推动文化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虚拟化方向发展。
2. 强化文化创意设计,打造特色品牌未来南京的文化产业将更加注重文化创意设计,通过打造独具特色的品牌,提升文化产品的附加值和影响力。
南京可以结合自身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深入挖掘和运用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南京特色的文化品牌。
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3篇
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3篇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第1篇今年以来,全区文化产业园和项目建设工作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在区人大监督指导下,按照《文化与文化产业规划》统一部署,深入推进"文化"战略实施,始终坚持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并重发展,齐抓共管,不断壮大了产业规模,保持了文化工作蓬勃发展态势。
一、基本现状1、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通过不断营造市场发展环境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区文化产业规模得到壮大,截止至日前,摄影博物馆、乌木艺术馆等一批投资过亿的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相继落户。
在谈的文化产业招商项目达到5个,协议总投资250.2亿元。
日报传媒集团分社实现年营业收入19009万元,广播电视总台实现年营业收入20xx6万元,成为传媒业的排头兵。
文化产业的规模和对经济贡献在持续扩大。
2、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截至目前,全区经营性文化产业企业(单位)已达710家,个体户960家,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达到2万人。
其中文化制造业单位61家,占8.58%;文化贸易业113家,占16.05%;文化服务业单位536家,占75.35%。
限额以上文化产业单位38家,其中工业增加值为63776(千元),服务业增加值为362937(千元),贸易业增加值为42367(千元),合计4.69亿元。
初步形成了由娱乐业、演出业、网络文化业、文化旅游业、旅游会展业、文化传媒、健身休闲、体育培训等组成的文化产业体系。
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支撑下,印刷业、网络游戏等新兴文化服务业发展势头迅猛。
3、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文化服务业吸引了大量的民营企业和社会资本投资,涌现了博广文化传媒、嘉木醇文化传媒、天河国际影城、金逸影城、拓杰科技有限公司、神工动画设计有限公司、国贸大酒店至尚娱乐有限公司等一大批民营文化企业,所有制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
目前,民营文化企业已成为发展文化产业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在印刷、文化用品制造销售、广告节目制作、演出娱乐、出版物分销等行业,民营资本投资活跃、所占比重较大。
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
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引言南京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猛,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围绕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展开讨论,包括文化旅游、数字化转型、文创融合等方面,以期为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文化旅游的发展趋势1.发展文化主题旅游南京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可以通过开发和推广文化主题旅游产品,吸引更多的游客。
例如,南京可以发展明清遗址旅游,通过恢复和保护明清古城墙、古建筑等,打造一个具有历史韵味的游览景区。
另外,南京还可以开发和推广“六朝古都”主题旅游,通过打造六朝文化街区、举办六朝文化节等活动,让游客感受到南京作为六朝古都的独特魅力。
2.推动城市文化品牌化城市文化品牌化是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南京可以通过打造品牌活动和品牌产品,推广南京的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
例如,南京可以举办文化艺术节、历史文化展览和文化创意设计展等活动,吸引更多的观众和参与者。
另外,南京还可以开发和推广南京特色文化产品,例如江南园林、南京川味小吃等,打造具有南京特色的文化品牌。
3.促进文化创意与旅游业的融合文化创意与旅游业的融合是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南京可以通过在旅游景区推广文化创意产品,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
例如,在明孝陵景区可以开设明朝文化体验馆,让游客了解明朝的历史文化;在夫子庙景区可以开设文创店铺,销售具有夫子庙特色的文创产品。
通过文化创意与旅游业的融合,可以提高旅游景区的吸引力,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二、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趋势1.推动数字内容创作数字内容创作是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对数字内容的需求越来越高。
南京可以通过培养和吸引优秀的数字内容创作者,开发具有南京特色的数字内容产品,例如数字音乐、数字影视等。
南京旅游产业调查报告
南京旅游产业调查报告一、调查概述南京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江苏省省会和全球城市之一,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近年来,南京市旅游产业发展迅速,引领了江苏省乃至全国旅游业的发展。
此次调查旨在深入了解南京市旅游业的现状,以及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调查时间:2021 年 3 月 1 日至 2021 年 3 15 日调查方法:在线问卷调查样本数量:500 份二、调查结果分析1.南京市旅游产业现状(1)旅游消费水平调查结果显示,南京市旅游消费水平较高,其中 41% 的受访者在南京旅游时的每日旅游消费超过了人民币 500 元,另有 27% 的受访者则每天花费在 200-500 元之间。
(2)游客来源南京市的游客来源地域广泛,受访者中,来自江苏省以外的游客占 53%,国内其他省份的游客占比达到 31%,境外游客则占比 16%。
(3)主要旅游景点南京市拥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和自然景观,调查结果显示,主要旅游景点依次为:夫子庙、中山陵、明孝陵、雨花台、南京博物院等。
2.南京市旅游产业发展方向(1)文化旅游南京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发展文化旅游是南京市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调查中,有 72% 的受访者认为南京市应该加强文化旅游的开发和推广。
(2)多元化旅游产品开发调查结果显示,游客在南京旅游时对“美食+文化”、“体验式旅游”等多种旅游产品表现出较高的兴趣。
因此,南京市应该进一步开发多元化的旅游产品,满足游客不同的消费需求。
(3)提高旅游服务质量调查结果显示,游客在南京旅游时最不满意的是旅游景区的服务质量。
因此,南京市应该加强旅游服务队伍的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和回头率。
三、结论与建议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南京市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基于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加强文化旅游的开发和推广,进一步挖掘南京市的历史文化底蕴。
2.多元化旅游产品开发,满足游客不同的消费需求。
3.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加强旅游服务队伍建设,增加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南京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南京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在文化产业的发展方面,南京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以下是南京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些现状:1.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南京致力于保护和利用丰富的文化遗产。
该城市拥有众多重要的历史建筑和文物,包括明城墙、中山陵、明孝陵等。
南京积极开展文物保护工作,进行修复和保护,确保这些珍贵遗产的完整性和可持续利用。
2.文化创意产业: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成为该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城市内涌现了一批创意设计公司、艺术工作室和文化创意企业,涵盖了设计、艺术、手工艺、时尚等领域。
南京还建立了一些创意园区和孵化基地,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了创业、孵化和发展的支持。
3.文化旅游业:南京的旅游业发展迅速,文化旅游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
南京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包括历史景点、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等。
中山陵、夫子庙、明孝陵等知名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
此外,南京还定期举办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如南京古文化节、明孝陵文化旅游节等,进一步提升了游客体验和吸引力。
4.文化艺术活动:南京每年都举办大量的文化艺术活动,丰富了市民和游客的文化生活。
这些活动涵盖了艺术展览、音乐会、戏剧表演、舞蹈演出等多个领域。
南京艺术中心、江苏大剧院等文化场馆成为了艺术交流和演出的重要场所。
5.文化教育与人才培养:南京拥有多所高等学府和研究机构,如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
这些教育机构培养了大量的文化艺术人才,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6.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南京设立了一些专门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如江宁文化创意产业园、浦口创意产业园等。
这些园区提供了专业的场地和配套设施,吸引了众多文化创意企业和个人前来扎根和发展。
园区内的文化创意企业相互交流合作,形成了良好的创业氛围和产业集聚效应。
7.文化产业扶持政策:南京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文化产业扶持政策,以鼓励和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
这些政策包括财政资金扶持、创意项目评选、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支持措施,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了资金和政策支持。
南京市江宁区茶产业发展探讨
南京市江宁区茶产业发展探讨摘要对南京市江宁区茶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策略,以为推动江宁区茶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茶;现状;问题;策略;江苏南京;江宁区1江宁区茶产业发展现状南京市江宁区种植的茶叶品种以群体小叶种为主,20世纪80年代,随着山水资源的开发,先后引进了龙井43、乌牛早、龙井长叶、白茶等无性良种。
2010年全区茶叶栽植总面积0.29 万hm2,开采0.21万hm2,全年茶叶产量达661 t,实现产值15 170.5万元。
主要分布在横溪街道、淳化街道和江宁街道。
全区6.67 hm2规模以上的茶场近60家,33.33 hm2以上规模的茶场有2家;通过QS质量安全体系认证的茶场有11家发展了17个品牌,有一定市场知名度的主要有“城雾”、“淳茗”、“天仙配”、“夜合山”、“雨翠”等。
2存在的问题当前,江宁区茶叶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随着江宁区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当地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绝大部分茶场都从外地聘请劳动力采茶,采摘成本较高,作业时间较短,受劳动力不足及成本上升等影响,相当部分茶场放弃夏秋茶生产,茶叶总量减产,效益下降,茶场生产积极性低。
二是虽然全区茶叶种植面积逐年增长,但增速缓慢,主要是受园区开发及其他产业加速发展的制约,流转土地成本增加,茶产业大规模发展受限。
三是各大茶场普遍缺乏市场意识、品牌意识和效益意识,相当部分仅满足于“人情茶”、“礼品茶”,对茶叶规模化高品质生产的意识薄弱[1]。
四是茶场业主产业发展的观念滞后,片面追求自身小品牌,忽视了对“雨花茶”这一区域性大品牌的运用,导致江宁区雨花茶档次、市场知名度、竞争力和经济效益较低。
3发展策略江宁区茶产业发展应以“市场导向、科技支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为原则,制定发展规划,加快茶产业现代化建设进程,提升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带动相关产业集群发展,力争建成南京雨花茶及江南优质绿茶主产区。
南京文化发展状况及策略
南京文化发展状况及策略一、背景介绍南京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南京的文化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南京的历史文化,制定合理的文化发展策略势在必行。
二、南京文化发展状况分析2.1 文化遗产保护不足南京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但在保护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
一些历史建筑和古老街区面临着拆迁和改造的风险,文化遗址的保护工作亟待加强。
2.2 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南京在文化产业方面相对滞后,目前尚未形成核心竞争力明显的文化产业集群。
与一线城市相比,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规模相对较小,创新力和市场影响力有待提升。
2.3 文化活动与市民参与度有限南京的文化活动相对缺乏多样性,并且对市民的参与度有一定局限性。
市民缺乏足够的文化消费选择,导致文化产业的发展受到限制。
三、南京文化发展策略3.1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加大投入,加强对南京历史建筑和文化遗址的保护和修复。
- 建立完善的文化遗产管理机构,提升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制化水平。
- 增加对文化遗产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公众对南京文化遗产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
3.2 发展文化产业- 制定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鼓励企业投资文化创意产业,培育文化企业。
- 提供优惠政策,吸引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和项目落地南京。
- 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形成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效应,提升南京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3.3 丰富文化活动内容- 开展多样性的文化活动,包括艺术展览、音乐演出、戏剧表演等,提高市民的文化消费选择。
- 鼓励社会组织和企业举办文化活动,增加市民的参与度。
- 加强与其他城市的文化交流合作,推动南京文化走向国际舞台。
四、总结南京作为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城市,其文化发展潜力巨大。
通过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和丰富文化活动内容,可以提升南京的文化影响力,推动城市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南京市政府应加大投入,制定合理的策略,并与相关部门、社会组织以及市民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南京文化的蓬勃发展。
江宁区现代产业体系规划
一、前言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江宁区区位、资源、产业等优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二、规划背景1. 国家战略:国家高度重视产业体系建设,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 省市要求:江苏省、南京市均提出要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
3. 江宁区实际:江宁区作为南京市的重要城区,具有独特的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但在产业体系建设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
三、规划目标1. 总体目标:到2025年,江宁区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成,产业结构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竞争力持续增强。
2. 具体目标:(1)产业结构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45:52,服务业成为主导产业。
(2)创新能力提升: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翻一番。
(3)产业竞争力增强: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四、产业发展方向1. 优先发展产业(1)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
(2)先进制造业:汽车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
2. 适度发展产业(1)现代服务业:金融、物流、商贸、旅游、文化创意、教育培训等。
(2)传统产业: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建筑材料等。
3. 限制发展产业(1)高污染、高耗能产业。
(2)资源消耗型、技术落后产业。
五、产业空间布局1. 产业园区(1)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2)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
2. 产业集聚区(1)现代农业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等。
(2)都市现代农业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都市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
3. 产业带(1)沿江产业带:重点发展港口物流、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等。
南京乡村文旅现状分析报告
南京乡村文旅现状分析报告一、引言南京位于中国东部,是江苏省省会,也是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本报告旨在对南京乡村文旅现状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提供决策参考。
二、乡村文旅资源概况南京乡村文旅资源得天独厚,涵盖了历史遗迹、自然景观、民俗文化等多个方面。
其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资源包括:1. 南京市溧水区明孝陵: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棣及其皇后的合葬陵墓,被誉为“建筑皇后”的中国明代皇陵杰作之一。
2. 南京市高淳区东山湖:东山湖是南京著名的天然淡水湖,湖光山色美不胜收,在南京市城市绿肺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
3. 南京市六合区润州古镇:润州古镇地处长江北岸,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有着丰富的古建筑和传统民俗文化。
三、乡村文旅发展现状1. 旅游人数持续增长近年来,南京乡村文旅的发展势头良好,旅游人数持续增长。
根据统计数据,南京市境内乡村景区的游客量每年都在呈现上升趋势。
游客数量的增加一方面反映了南京乡村资源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市民对乡村休闲旅游的高度关注。
2. 乡村旅游配套设施不足尽管南京乡村文旅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其中,乡村旅游配套设施不足是最突出的一个问题。
在不少乡村地区,交通、餐饮、住宿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了游客的体验和满意度。
3. 乡村文旅产品创新不足在乡村旅游产品方面,目前南京乡村文旅的产品创新程度还有待提高。
大多数乡村景区依然停留在传统的自然美景观赏阶段,缺乏丰富多样化的旅游体验项目。
此外,营销手段也相对落后,缺乏有效的宣传推广。
四、乡村文旅发展策略为了进一步发展南京乡村文旅,有必要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
以下是几点建议:1. 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交通、餐饮、住宿等配套设施,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2. 推进乡村文旅产品创新:鼓励乡村景区开展文化活动、农事体验等特色项目,增加游客的体验感和互动性。
江宁概况
江宁概况江宁原是南京近郊县,2000年12月撤县设区。
区域总面积1573平方公里,辖10个街道,户藉人口94万,流动人口60万。
江宁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秦始皇37年(公元前210年)建县,晋太康2年(公元281年),晋武帝南巡,慨叹“外江无事,宁静于此”,至此正式定名为江宁。
古金陵四十八景中有八景在江宁,东晋谢安“东山再起”等典故广为流传,湖熟文化、阳山碑材、古猿人头骨化石、南唐二陵等名胜古迹闻名中外,这些都赋予了江宁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一、江宁区基本情况江宁区位独特,交通便捷。
江宁从东西南三面环抱南京主城,机场、港口、铁路、公路交通体系发达,是南京对外沟通的重要枢纽。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坐落在江宁境内;拥有21.5公里长江岸线,目前已建成4个万吨级泊位,和新生圩港等共同构成亚洲最大的内河港口群;沪宁高速、宁杭高速等8条国省干道,京沪高铁、宁安城际、宁杭城际铁路穿境而过;坐落在江宁区的亚洲最大的铁路站南京火车南站已启动建设,建成后从江宁至上海仅需1小时;南京地铁一号线通向江宁的南延工程明年建成通车,其他轨道交通线也正在规划建设中,快速的地铁交通使江宁与主城无缝对接。
江宁生态优美,宜业乐居。
汤山、方山、牛首山山峦叠嶂,绿意葱茏;白鹭湖、银杏湖、甘泉湖水波漪丽,气韵悠然。
汤山温泉位列全国四大疗养温泉之首,久负盛名。
2006年建成全国生态示范区,2008年全国生态区创建通过国家技术核查。
全年大气质量优良天数在310天以上;森林覆盖率达21.9%,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1.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6平方米。
江宁开放开发,经济繁荣。
江宁是南京经济实力最强的区。
2010年人均GDP 超过6000美元,主要经济指标进入全省106个区(县市)前十强。
其中: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0亿元,名列全省第9位;财政总收入157.20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0亿元,名列全省第5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20亿元,名列全省第1位;实际使用外资7.2亿美元,名列全省第7位。
南京市江宁项目市场定位分析研究报告_OK
新联广
23
三、南京三大国家级开发区比较分析
开发区名称 规 模 投资成本
高新技术开发区 (浦口)
16.5平方 公里
已开发10平 方公里
土地13万/亩
南京经济技术开 发区(新港)
30平方 公里
已开发13.37 平方公里
土地15万/亩
交通
招商重点
优惠政策
未来规划
公路、铁路 航空,过江 通道不畅
电子信息、生物 工程、医药产业
加坡玉朗公司、南京戏剧学校、南京影视中心等单位; • 政策:享受国家级软件园区的优惠政策。
• 评述:南京最大的综合性软件园区项目,与本项目有竞争 关系,但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不会构成核心竞争压力。
新联广
31
江苏兴园软件园
• 位置:江宁开发区天元西路与将军达到交汇口东北角; • 规模:占地30亩,总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 • 定位:江宁精品高档写字楼; • 招商:利用专业物业管理的口碑, 与世道
可能的开发 选择有哪几
种?
地块位置
新联广
7
二、地块开发产品四种方向
• 传统的标准厂房; • 商务型别墅; • 普通办公写字楼; • 独立或组合式办公楼;
新联广
8
1.传统的标准厂房
• 开发区新进入企业较多,有一定市场需求; • 但不符合江宁区对本项目的总体规划要求; • 现有厂房供应量大,达15.31万平方米; • 开发利润率很低,项目形象档次不高。
• 产业优势:重要的工业基地,全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家 外资企业在南京落户。
新联广
14
3000
单位:亿 元
2000
1000
0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GDP 1021 1150 1298 1576 1910 2413
南京市江宁区全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现状及措施
南京市江宁区全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现状及措施1. 引言1.1 南京市江宁区全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现状及措施南京市江宁区全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是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该区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
目前,南京市江宁区的田园乡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在现状分析中,我们将重点关注南京市江宁区田园乡村建设的发展现状,分析其优势和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和短板。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南京市江宁区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推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
这些措施包括制定政策支持和扶持措施,加大投入力度,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强乡村文化振兴,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进入乡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同时,南京市江宁区还正在探索创新发展模式,打造一批示范性项目,引领全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
在特色乡村建设方面,南京市江宁区将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努力打造美丽宜居乡村,实现全域绿色、智慧、和谐发展。
2. 正文2.1 南京市江宁区田园乡村建设现状分析南京市江宁区位于南京市东南部,是一个风景优美、乡村资源丰富的区域。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宜居环境的追求,南京市江宁区的田园乡村建设备受关注。
在当前形势下,南京市江宁区田园乡村建设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部分传统农村逐渐失去了乡村特色,村庄规划不合理,农房杂乱无章,田园景观受到破坏。
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村经济结构单一,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农业劳动力外流现象较为突出。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道路状况不佳,水电供应不稳定,影响了农村生产生活的质量。
南京市江宁区的田园乡村建设也有一些积极的因素。
区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适宜发展乡村旅游、农业观光等产业。
政府多次推出扶持政策,引导农民转变种植结构,推广农业科技,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南京市江宁区田园乡村建设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有一定的发展机遇。
全域旅游背景下南京江宁区旅游产业的策略研究
17第2卷 第26期全域旅游背景下南京江宁区旅游产业的策略研究曾文诗(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江苏 南京 211135)摘要: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旅游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型产业,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重心。
全域旅游在国家的大力倡导下,其整体品质持续提升,成为地方经济发展质量和发展规模提升的支持力量。
本文将从南京江宁区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着手,探究全域旅游发展的措施,旨在实现全域共建,全域共享的旅游经济发展模式。
关键词:旅游产业;全域旅游;发展措施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6164(2020)26-0017-02全域旅游主要是指在一定范围内,旅游业占据产业发展的主导性地位,对配置统筹当地环境资源和有机整合经济发展模式具有积极意义。
在旅游产业发展中,需要将全部要素有目的的进行吸引,提高不同行业的融入程度,实现全部门共同治理,全民共同参与,满足游客的旅游消费需求,实现旅游产业模式升级。
1 全域旅游发展指标体系1.1 从单项旅游产品分析本项指标在选定的时候,主要是看在旅游区域范围内的产品是否具有强有力的号召力和吸引力,能够具有鲜明的特色以提升旅游的价值。
现如今,旅游区域的产品拥有多种多样的业态,旅游纪念产品和特色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其丰富度、空间覆盖度也获得大幅度提升。
通过单项旅游产品指标可以增加不同旅游区域之间的差异性,通过旅游产品的空间组合度增加景点的特色。
通过宣传全域旅游中的旅游产品,可以增加旅游景点的人员数量,提升宣传力度,为全域旅游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1.2 从全局要素作出分析立足于全局角度,需要对全域旅游区域的创新力度和改革效果做出考核,重视创建全域旅游和发展旅游对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发展全域旅游过程中,要重点突出旅游景区的综合协调体制机制,景区规划力度、综合执法情况等等。
景区管理人员以及当地的旅游部门领导人员要深入到景点,将创建完成的全域旅游结果展开全方位考核,提供专项资金支持。
探究老门东历史街区中连锁品牌的植入现象
探究老门东历史街区中连锁品牌的植入现象【摘要】老门东历史街区是南京市著名的历史文化景区,吸引着大量游客和商家。
连锁品牌在城市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也开始在老门东历史街区崭露头角。
本文通过分析连锁品牌在老门东历史街区的现状,探讨其对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还研究了连锁品牌在老门东历史街区中的竞争情况和消费者态度。
结论指出,老门东历史街区中连锁品牌的植入现象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提出了应对植入现象的建议,探讨了未来连锁品牌的发展趋势。
通过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老门东历史街区的发展现状,推动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老门东历史街区、连锁品牌、植入现象、城市发展、传统文化、竞争、消费者态度、意义、建议、发展趋势。
1. 引言1.1 老门东历史街区的概述老门东历史街区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在江宁区秦淮河北岸。
作为南京城市历史文化名片之一,老门东历史街区保留了大量古建筑和传统文化元素,是南京城市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
老门东历史街区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是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
这里保存了大量的明清建筑,街道狭窄曲折,古香古色,是南京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
老门东历史街区内有许多古老的商号、茶馆和庙宇,是南京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老门东历史街区也是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地,各种传统手工艺品和文化产品在这里得到传承和发展。
老门东历史街区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和文化爱好者前来参观游览,成为南京市的重要文化地标之一。
1.2 连锁品牌在城市发展中的角色连锁品牌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连锁品牌逐渐成为城市商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
连锁品牌的进驻能够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
连锁品牌的普及能够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为城市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和投资。
连锁品牌的规模化运营和管理能力也促进了城市商业的发展和提升。
通过标准化的服务和产品,连锁品牌为城市带来了更高的消费体验和质量保障,提升了城市商业形象和竞争力。
江宁概况
江宁概况江宁原是南京近郊县,2000年12月撤县设区。
区域总面积1573平方公里,辖10个街道,户藉人口94万,流动人口60万。
江宁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秦始皇37年(公元前210年)建县,晋太康2年(公元281年),晋武帝南巡,慨叹“外江无事,宁静于此”,至此正式定名为江宁。
古金陵四十八景中有八景在江宁,东晋谢安“东山再起”等典故广为流传,湖熟文化、阳山碑材、古猿人头骨化石、南唐二陵等名胜古迹闻名中外,这些都赋予了江宁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一、江宁区基本情况江宁区位独特,交通便捷。
江宁从东西南三面环抱南京主城,机场、港口、铁路、公路交通体系发达,是南京对外沟通的重要枢纽。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坐落在江宁境内;拥有21.5公里长江岸线,目前已建成4个万吨级泊位,和新生圩港等共同构成亚洲最大的内河港口群;沪宁高速、宁杭高速等8条国省干道,京沪高铁、宁安城际、宁杭城际铁路穿境而过;坐落在江宁区的亚洲最大的铁路站南京火车南站已启动建设,建成后从江宁至上海仅需1小时;南京地铁一号线通向江宁的南延工程明年建成通车,其他轨道交通线也正在规划建设中,快速的地铁交通使江宁与主城无缝对接。
江宁生态优美,宜业乐居。
汤山、方山、牛首山山峦叠嶂,绿意葱茏;白鹭湖、银杏湖、甘泉湖水波漪丽,气韵悠然。
汤山温泉位列全国四大疗养温泉之首,久负盛名。
2006年建成全国生态示范区,2008年全国生态区创建通过国家技术核查。
全年大气质量优良天数在310天以上;森林覆盖率达21.9%,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1.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6平方米。
江宁开放开发,经济繁荣。
江宁是南京经济实力最强的区。
2010年人均GDP 超过6000美元,主要经济指标进入全省106个区(县市)前十强。
其中: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0亿元,名列全省第9位;财政总收入157.20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0亿元,名列全省第5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20亿元,名列全省第1位;实际使用外资7.2亿美元,名列全省第7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市江宁区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文化产业作为文化、科技和经济深度融合的产物,凭借其独特的产业价值取向、广泛的覆盖领域和快速的成长方式,被公认为21世纪全球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在世界各主要国家内受到了高度重视。
文化产业发展规模与影响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城市综合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据统计,目前全国约有三分之二的地方政府把文化产业作为本省、本市的支柱产业,作为发展现代服务业中最重要的产业。
近几年来,江宁区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令人瞩目,文化产业的提速特征明显,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动漫、印刷、旅游、广电、演出产品等领域亮点频闪,汇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不过从文化产业的标准来看,当前江宁的文化产业发展还存在更大的潜力和空间,在产业规模、经营水平、运作方式和经济效益上,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与核心竞争力。
近日,《江宁区“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编制课题组对江宁区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调研,现总结如下:一、江宁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江宁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工作,坚持以“打造具有江宁特色的文化产业品牌”为目标,顺应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形势,充分挖掘现有文化资源,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拓文化产业市场。
全区以文化支柱产业和文化园区、文化基地、文化市场为龙头,加快文化资源大区向文化产业强区转变,推动了文化产业快速、健康、有序地发展。
全区上下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
全区已形成演出业、影视业、音像业、网络文化、图书报刊业、印刷出版业、文化娱乐业、旅游服务业、文化传媒、文物以及艺术培训等行业部门。
(一)文化产业园经济空前发展,取得突破。
目前,江宁区已经有一批建成或即将建成的文化产业园区,产业园经济初具规模。
这批产业园包括湖熟舜辰红木工艺品生产基地、中华戏曲文化博览园、动漫影视创意文化产业基地、央视动画产业园、江苏软件园吉山软件基地、汤山新城温泉及主题公园基地、百家湖科技园、江苏侨商产业园等。
其中,位于吉山区域的江苏创意文化产业基地——“中华戏曲文化博览园”,建成后将是全国最大的文化产业基地之一。
该项目集戏曲文化、艺术、建筑、生态为一体,将建设成为具有前瞻性和开放性的现代创意产业园区。
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最时尚的演艺文化、娱乐、旅游、会议中心,年接待游客流量逐年达到1000万人次,创造直接就业机会1.5万余个,间接就业机会3万个,聚集5-8万人口在此工作、居住,每年产生超过200亿元人民币的经济效益,同时聚拢150家以上中外著名企业入驻。
(二)文化旅游产业初成规模,蓬勃发展。
江宁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资源丰富。
江宁区一方面利用文化资源优势,培养以文物古迹为主题的文物经济,围绕文物古迹,开发观光型文化旅游为主的系列产品,打造南唐、明文化旅游区;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独特的人文、自然、地域、生态等资源,规模经营,打造精品旅游线路。
具体有“一泉三山”,即汤山温泉和汤山、方山、牛首山风景区;在原有横溪农业旅游区和千盛农庄两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基础上,结合银杏湖AAA级景区以及上庄园和市蔬菜科技园两个AA级景区,积极推出“横溪——谷里生态旅游精品线路”等。
通过“汤山温泉文化节”、“春牛首旅游文化节”、“田园文化暨横溪西瓜节”、“魅力乡村游”等活动的举办,取得了较好的文化经济效益,深受市民欢迎。
目前,汤山新城以汤山国际温泉城,美国豪生酒店群、巴厘原墅等温泉度假酒店为载体,打造中国温泉旅游、会议、会展、度假之都;以投资2.5亿元的汤山颐尚温泉度假村为代表的文化休闲旅游区,已将汤山地区逐步建设成旅游休闲新城、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健康运动休闲区和现代产业集聚区,游客接待量逐年上升,既促进了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又拉动了第三产业经济规模的增长。
百家湖1912项目交融汇聚东西方时尚,传承古典与现代文化,更具新城市娱乐先锋特色;洋山湖梦幻世界历史主题城市公园,将建成该地区首屈一指的旅游胜地。
(三)印刷业、出版发行业势头强劲。
目前,江宁区有出版物印刷、包装装潢、专项印刷等企业204家。
年营业额达26.3亿元,利税总额达3亿元。
全区印刷产业实力雄厚,技术装备先进,已经成为南京市包装印刷的相对集中区。
南京爱德印刷有限公司注册资本714万美元,多次被评为高利税企业和纳税大户,2008年营业额达1.8亿元,出口销售额达1.28亿元,成为出口型企业。
南京三隆包装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目前拥有固定资产1.39亿元,实现年产值4.2亿,年利润7000万元以上。
2008年,江宁图书大厦投入营业,面积5000平方米,经营图书10万种,是南京地区第三大书店。
全年发行图书出版物7万余种,其中图书6万种,期刊3000种,音像制品7000种。
(四)文化娱乐业向综合型市场体系发展。
截至2009年末,江宁区的文化娱乐经营单位共有458(622)家,其中网吧214家、歌舞娱乐场所32家、演出团体和场所14家、音像制品75家、电子游戏室30家、书报刊85家、电子出版物8家。
全区网吧终端26500台,约占全市网吧的五分之一,年营业额约为2.38亿元,年上缴税收30万元。
江宁区的民营歌舞团“南京舞之源歌舞团”,自组团以来,多次代表江宁民营演出团体参加中央电视台、省市大赛和演出活动,并多次获奖。
江宁区锡剧团创作的锡剧《八品县令》荣获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
一个集文化、商贸、旅游为一体的大文化市场的格局初步形成。
(五)广电传媒产业迅速发展。
截至2009年末,江宁区有线电视用户达30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12万户,已初步形成广播电视网络、广播电视广告和宽带网增值业务开发共同发展的格局。
全区广电基础设施得到了有效地改善,服务质量大大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趋得到极大满足。
(六)教育培训产业方兴未艾。
江宁区社会对艺术培训的需求正呈现上升之势,文艺教育培训项目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文化产业增长点。
区文化馆、图书馆等文化培训机构,有效利用自身的业务优势和文化系统的人才资源,积极举办以中小学生为主的美术、书法、舞蹈等各类文化艺术培训班,以老年人为主的舞蹈、声乐、器乐、绘画、京剧票友联谊交流等培训班,将青少年素质教育和老年人兴趣爱好有机结合,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有机结合,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七)传统工艺美术以及动漫、创意等新兴产业发展令人瞩目。
近两年来,江宁区积极拓展经营渠道,开发特色艺术品市场,促进艺术品不断走向国际市场。
备受瞩目的南京金箔集团,拥有固定资产3.9亿元、工业年产值近10亿元、三产服务业销售额达40亿元、年创税上亿元,连续10多年在江宁区属企业中上交利税排名第一,由金箔集团领头开发的贴金工艺品已发展到十大系列。
湖熟街道与马来西亚客商签约投资480万美元新建的湖熟舜辰红木工艺品生产基地已建成投产,年经济效益约1000万元以上。
江苏创意文化产业园项目自启动以来,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为全国创意文化产业的市场化运作和创意文化企业发展创新提供了全新的模式。
南京克瑞斯托工艺制品有限公司不断开发出具有时代气息,艺术性强,有一定文化收藏价值的晶质玻璃及琉璃工艺制品,产品远销欧美市场。
二、江宁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一)历史文化积淀深厚。
江宁历史悠久,约40-50万年前,南京始祖——南京人就已在江宁汤山一带活动。
从此以后,江宁便在历史的舞台上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至今仍留有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
全区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72处。
其中,全国重点文保单位9处,省级文保单位8处,市级文保单位32处,区级文保单位23处。
著名的“湖熟文化”发现于江宁境内的“台型遗址”;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此设置秣陵县;东晋著名的“淝水之战”也是在这里指挥进行的。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资源也非常丰富。
至2009年,江宁区共有43个项目被列入区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国家级非遗1项,省级非遗6项,市级非遗12项,并编辑出版了《南京市江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荟萃》。
(二)文化设施不断健全。
“十五”期间,我区先后建成一批高起点的文化中心和场馆,包括体育场(馆)、文化馆、图书馆、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等。
其中江宁体育中心总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是江宁区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基础设施。
全区所有镇街都建有文化中心,并已全部达到省级文化站标准。
(三)科教资源十分丰富。
至2009年末,全区共有25所驻区高等院校,其中江宁大学城、江宁开发区入驻高校达15所,累计占地面积近3000公顷,投资总额120多亿元,在校学生15万人以上。
此外,江宁区广播电视大学的学历教育在籍学生7225人,在籍修课学生4919人,办学规模在全市区县电大中名列第一。
摩托罗拉、西门子、通用等跨国公司及信息产业部14所、自动化研究院、南瑞继保、东大金智等20多家企业和研究院建立研发中心。
南京理工大学、省农科院等20多个在宁高校院所建立了以科技成果转化为主要目标的科技产业园、中试基地和试验工厂。
(四)文化事业日益繁荣。
至2009年末,全区文化设施面积6.35万平方米,区图书馆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江宁中心,总藏书量35.7万册。
全区9个街道文化服务中心均拥有万册图书馆,202个村(社区)都建有图书室。
各类博物馆、文物机构3个,藏品3100件,参观人数达4万人次/年。
经营性文化产业机构中演出业机构为1个、文化娱乐业604个、艺术培训业1个。
拥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30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12万户。
(五)投融资渠道不断拓宽。
江宁区充分发挥对外开放优势,积极吸引区外资金参与兴办文化企业。
南京广电集团与江宁区政府共同出资组建了“南京江宁广电网络有限责任公司”;国旅联合以阳山碑材为依托,投资数千万元开发了“南京明文化村”,年吸引游客数十万人。
目前,年投入我区文化产业的民间资本近5亿元,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三、江宁区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不足(一)文化产业意识比较薄弱,与经济、教育、科技相脱节。
对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还不到位,没有正确理解和处理文化的政治功能与经济功能、事业属性与产业属性、花钱与赚钱、先进文化与消费文化的关系。
对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还缺乏广泛的社会共识,还没有营造出一个较好的社会环境,还没有从根本上确立文化产业的地位。
文化产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与江宁区所拥有的文化、教育、科技资源以及经济规模不相符合,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还没有真正的转化为产业优势,对经济的贡献率还较低。
(二)管理体制相对滞后,缺乏政策扶持。
目前,江宁区还存在文化行政管理机构交叉重叠、条块分割、多头管理、职责不清的现象。
文化市场及相关产业实际上多头管理。
文化部门管理演出、娱乐、音像、网吧服务市场;广电部门管理广播、电视;新闻出版部门管理书报刊、电子出版物、印刷市场;旅游部门、宗教部门、建设部门都参与旅游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