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同步练习(含材料题答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2019年精选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20 社会生活的变化习题精选九十七

2019年精选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20 社会生活的变化习题精选九十七

2019年精选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20 社会生活的变化习题精选九十七第1题【单选题】在1898年的上海,一位清朝官员不可能做到的是( )A、阅读《申报》B、参观“轮船招商局”C、买一本商务印书馆编印的书籍D、观看无声电影《定军山》【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长期在中国流行的跪拜礼被废除,因为这种礼仪( )A、野蛮粗暴B、复杂繁琐C、与西方差别太大D、有损人格【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卒于1915年,那他这一生可能经历的事情有( )①在虎门协助林则徐销毁鸦片②参加科举考试③在轮船招商局工作④剪掉留了几十年的辫子⑤发电报问候家里的情况⑥在京师同文馆里学习英语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⑥C、②③④⑤⑥D、③⑤⑥【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申报》报道民国时期―场婚礼:“梳―东洋头披件西式衣,……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

”这—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封建思想的根除B、西方思想的影响C、男女实现了平等D、大众传媒的普及【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在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看电影照相B、坐火车、汽车出行C、拍电影打电话D、用电脑上网聊天【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你使用的《现代汉语词典》的出版机构是( )A、中华书局B、京师同文馆C、人民教育出版社D、商务印书馆【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中山服和西服取代翎顶礼服成为官员的礼服,始于( )A、鸦片战争后B、甲午中日战争后C、《辛丑条约》签订后D、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后【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以下关于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到照相馆照相B、女士身着高领服装C、到电影院看电影D、聚会时男士身着中山装【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列近代交通工具,最先传入中国的是( )A、轮船、汽车B、飞机、火车C、汽车、飞机D、轮船、火车【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开阡陌” 。

2019年精选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20 社会生活的变化人教版复习特训【含答案解析】七十三

2019年精选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20 社会生活的变化人教版复习特训【含答案解析】七十三

2019年精选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20 社会生活的变化人教版复习特训【含答案解析】七十三第1题【单选题】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闯入,近代文明也传入中国,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下列史实不符合这一变化的是( )A、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商人用有线电报传达生意信息B、1895年,李先生在《申报》上读到《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C、1900年,张先生乘坐火车外出做生意D、人们见面称呼“大人”、“老爷”【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与上海有关的史实是( ) ①中国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②我国第一部无声电影的拍摄③《申报》的创办④商务印书馆的创办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改变了过去靠驿站和马匹传递消息的方式是由于( )A、铁路的发展B、新式航运业发展C、电报业的发展D、民用工业的发展【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2005年12月28日,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你知道中国电影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吗( )A、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B、电影从无声到有声的发展C、中国人自己拍摄第一部影片《定军山》D、有一批优秀的导演和演员的出现【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他生于民国20年,正在给孙子讲他过去的故事,下列可能出现的故事内容有( )①同学之间可以照相②在校见到老师行跪拜之礼③穿着中山装到学校去读书④同学之间以“某君”相称A、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1932年上海一女仆跟北京的男主人通话,下列通话符合当时时代特点的是( )A、大人,你什么时候回来B、老爷,你家小姐生病了C、先生,北京学生缠足的很多吧D、先生,太太给你做了一件中山装【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民国初期,中华民国颁布法令正式废除跪拜、作排礼节,代之以鞠躬、握手,这主要体现出( )A、平等思想B、迷信思想C、爱国思想D、科学思想【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在广东,一天之内,就有20多万男人剪去了长辫子。

八年级历史上册0社会生活的变化课后练习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0社会生活的变化课后练习人教版

6.20 社会生活的变化一、选择题1.旗袍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中国城市女性的时尚着装。

其社会原因是()A.西式服饰传入,生活方式完全西化B.中华民国建立,人们思想观念变化C.城市化进程中,女性开始引领时尚D.旗袍典雅大方,体现女性的曲线美2.在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生活。

下表反映的是()A.大众传媒的发展B.习俗风尚的变革C.交通工具的更新D.通讯设施的完善3.民国19年,在一位生活在南京的16岁男孩的生活中,最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发型B.着中山装到学校去读书C.在校见到老师行跪拜之礼D.同学之间以“某君”相称4.有一位新国民,戴一顶自由帽,穿一套文明装,着一双进步靴,走过了交通路,来到模范街,踏进公益会,说几句义务话。

这一新国民形象的描述反映了()A.社会生活的近代化B.礼仪风俗的简洁化C.民间服饰的西洋化D.民族经济的工业化5.某男征婚广告称:“(一)女子须不缠足者;(二)须识字者;(三)男死后,女可再嫁;(四)夫妇如不相和,可离婚”。

据所学知识判断此广告在中国最早出现应在()A. 19世纪中期B. 20世纪初期C. 20世纪中期D. 21世纪初期6.跪拜礼有损人格。

我国废除这一礼节,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是在()A.鸦片战争后B.洋务运动后C.戊戌变法后D.辛亥革命后7.鲁迅在《头发的故事》一文中记载:“宣统初年(1909年),我在本地的中学校做监学,同事是避之惟恐不远,官僚是防之惟恐不严,我终日如坐在冰窖里,如站在刑场旁边,其实并非别的,只因为缺少了一条辫子”的原因最可能是()A.洋务运动中的留学生留洋、崇洋、媚洋B.维新变法时的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C.辛亥革命前后,具有了反清革命色彩的“断发易服”D.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法令8.近代中国人民在社会习俗方面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得益于哪件大事的发生()A.戊戌变法B.新文化运动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9.中华民国建立后,明令废除“大人”“老爷”等称呼,而以先生、君或官职相称。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同步练习(历史)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同步练习(历史)

一、选择题:1.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是()A 唐胥铁路B 淞沪铁路C 滇越铁路D 京汉铁路2.在19世纪末的中国下列形式中最不可能出现的是?()A 坐轮船B 乘火车C 拍电报D 看电影3.我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A 《渔光曲》B 《定军山》C 《歌女红牡丹》D 《八百壮士》4.我国建造的第一艘轮船是()A黄鹄号 B 邓达斯号 C 菲尼克斯号 D 克莱蒙特号5.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是()A 《渔光曲》B 《定军山》C 《歌女红牡丹》D 《八百壮士》6.近代中国,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是()A 报纸B 电视C 电脑D 电影7.早期中文报纸中最著名的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A 《时务报》B 《申报》C 《国闻报》 D《中外纪闻》8.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A 商务印书馆B 红旗出版社C 中华书局D 文艺出版社9.「中山装」与下列哪一人物关系最为紧密?()A 陆皓东B 孙中山C 黄兴D 宋教仁10.下列什么行为是违反民国政府规定的?()A 禁止缠足B 两人见面互称“君”C 见面握手问好D 见面时行跪拜礼11.我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是 ( )A 《渔光曲》B 《定军山》C 《歌女红牡丹》D 《八百壮士》12.下列关于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描述不准确的是 ( )A轮船只是在沿海沿江的口岸城市才出现B铁路的数量还很稀少C 电影和报纸已很普及,在城市和农村都能看到D照相只是极少数有钱人家的奢侈享受二、材料分析题:13、材料一:缠足是我国古代的陋习。

女孩子很小的时候,家长就要给她缠足,用裹脚步使劲勒脚板,把脚骨勒断,变成小小的“三寸金莲”。

任凭女孩子疼得哭天喊地,狠心的家长也不罢手。

材料二:戊戌维新的领袖康有为对缠足这种丑恶的陋习深恶痛绝。

他常常感慨的说:“中国一向号称为教化之国,圣贤辈出,为什么没人出来禁止缠足呢?”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真的是父母不心疼自己的孩子吗?那么,为什么孩子疼得哭天喊地,家长也不罢手呢?(2)材料二中康有为的感慨在哪一时期被明令禁止?这一时期在社会习俗方面还有哪些变化?14、材料一:我国发明的造纸术传遍了五大洲,大大促进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

噶米精编八年级历史上册 6.20 社会生活的变化课后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

噶米精编八年级历史上册 6.20 社会生活的变化课后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

6.20 社会生活的变化一、选择题1.旗袍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中国城市女性的时尚着装。

其社会原因是()A.西式服饰传入,生活方式完全西化B.中华民国建立,人们思想观念变化C.城市化进程中,女性开始引领时尚D.旗袍典雅大方,体现女性的曲线美2.在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生活。

下表反映的是()A.大众传媒的发展B.习俗风尚的变革C.交通工具的更新D.通讯设施的完善3.民国19年,在一位生活在南京的16岁男孩的生活中,最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发型B.着中山装到学校去读书C.在校见到老师行跪拜之礼D.同学之间以“某君”相称4.有一位新国民,戴一顶自由帽,穿一套文明装,着一双进步靴,走过了交通路,来到模范街,踏进公益会,说几句义务话。

这一新国民形象的描述反映了()A.社会生活的近代化B.礼仪风俗的简洁化C.民间服饰的西洋化D.民族经济的工业化5.某男征婚广告称:“(一)女子须不缠足者;(二)须识字者;(三)男死后,女可再嫁;(四)夫妇如不相和,可离婚”。

据所学知识判断此广告在中国最早出现应在()A. 19世纪中期B. 20世纪初期C. 20世纪中期D. 21世纪初期6.跪拜礼有损人格。

我国废除这一礼节,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是在()A.鸦片战争后B.洋务运动后C.戊戌变法后D.辛亥革命后7.鲁迅在《头发的故事》一文中记载:“宣统初年(1909年),我在本地的中学校做监学,同事是避之惟恐不远,官僚是防之惟恐不严,我终日如坐在冰窖里,如站在刑场旁边,其实并非别的,只因为缺少了一条辫子”的原因最可能是()A.洋务运动中的留学生留洋、崇洋、媚洋B.维新变法时的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C.辛亥革命前后,具有了反清革命色彩的“断发易服”D.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法令8.近代中国人民在社会习俗方面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得益于哪件大事的发生()A.戊戌变法B.新文化运动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9.中华民国建立后,明令废除“大人”“老爷”等称呼,而以先生、君或官职相称。

2019-2020学年度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经济和社会生活20 社会生活的变化人教版课后辅导练习第四篇

2019-2020学年度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经济和社会生活20 社会生活的变化人教版课后辅导练习第四篇

2019-2020学年度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经济和社会生活20 社会生活的变化人教版课后辅导练习第四篇第1题【单选题】衣食住行等作为社会文化的载体,展现了时代特有的精神风貌。

在1925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社会生活场景是( )A、报童在街上叫卖B、汽车在马路上穿梭C、人们用手机相互问候D、西装革履的男子在吃西餐【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2016年4月12日,在伦敦总部举行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发布仪式上,吉尼斯世界纪录全球高级副总裁正式确认,如图中所示的工具书上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字典”和“最畅销的书”.这反映了( )①中外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②英语具有持久的魅力③中华文化具有很强的影响力④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升.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②④D、③④【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假如这位“小行家”卖的是我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那么他推销的是( )A、《申报》B、《万国公报》C、《新华日报》D、《国闻报》【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假如你穿越时空回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上海,担任《申报》记者,你的经历中不可能有的是( )A、采访并报导淞沪铁路通车情况B、用有线电报从外地向报社发回新闻报导C、用照相机拍摄军警为行人剪辫子的情景D、用无线电话快速报导商务印书馆成立的消息【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申报》是创办于上海的中国近代最著名的中文报纸B、《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C、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D、维新变法失败后,慈禧太后废除了八股取士制度【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1909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的多么?”使人们“开眼界”的是( )A、电报B、电影C、报纸D、轮船【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清谭嗣同《仁学》二三:“况轮船、铁路、电线、德律风之属……更乌从而绝之乎?”茅盾《机械的颂赞》:“交通停顿了,马达不动了,电灯不亮了,德律风不通了,三百万人口的大都市,上海,便将成为死的黑暗的都市了。

精选初二上册历史第20课同步练习:社会生活的变化

精选初二上册历史第20课同步练习:社会生活的变化

精选初二上册历史第20课同步练习:社会生活的变化[2011#8226;潜江]在政府以法令形式强制推行后,男子剪掉辫子和女子停止缠足的做法逐渐被人们接受。

这种情况最早应该发生在(A)A.辛亥革命后B.戊戌变法后C.新文化运动后D.五四运动后[2011#8226;海南]下图生动再现了“剪辫子”的历史情境,它应该发生在(A)A.辛亥革命时期B.洋务运动时期C.五四运动时期D.北伐战争时期[2011#8226;南京]辛亥革命后,随着民主平等思想的进一步传播,愚昧落后的社会习俗逐渐得到改变。

下列体现这一改变的是(B)A.称“老爷”B.行握手礼C.缠足D.穿翎顶补服[2011#8226;衡阳]中国近代生活由于西方科技的传入而丰富起来。

以下场景不可能出现的是(A)A.李鸿章用网络通告《马关条约》内容B.清政府派大臣坐轮船出洋考察C.南通张謇的公馆夜晚电灯通明D.蒋介石乘飞机到西安督促张学良剿共[2011#8226;河南]近代社会政治革新与风俗的变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下列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变化的是(D)A.披件西洋衣,穿双西式履B.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C.宣读婚誓,互抉约指,携手同归D.小脚一双三寸莲,作揖跪拜大人前[2011#8226;清远]1840年后随着中国闭关自守大门的打破和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闯入,近代文明也传入中国,下列属于近代文明的是(A)①轮船、火车②电报、电话③照相、看电影、跳交谊舞④三跪九叩之礼A.①②③B.②③④C.① ③④D.①②④小编再次提醒大家,一定要多练习哦!希望这篇精选初二上册历史第20课同步练习:社会生活的变化能够帮助你巩固学过的相关知识。

初二历史社会生活的变化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历史社会生活的变化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历史社会生活的变化试题答案及解析1.右图中服装的款式最早出现于A.鸦片战争期间B.洋务运动期间C.戊戌变法期间D.辛亥革命后【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服饰变法的准确识记,题干中图片是中山装,回顾已学知识可知中山装是辛亥革命后,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的基础上,近现代中国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先生综合了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设计出的一种直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并被世人称为中山装。

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社会生活的变化·服饰变化2.在20世纪初的上海,人们可以做到的事有()①看《申报》②拍照片③使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字典④发电报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分析四个选项出现的时间:《申报》是1872年创办的;摄影术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从国外传入中国的香港、广州等地;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架设有线电报。

因此在20世纪初的中国人物都可以做到这四项内容。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社会生活的变化。

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随着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被打破,近代文明传入中国,猛烈冲击着中国古老的传统,悄然改变着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下面组图的变化:材料二:清朝官场“大人”“老爷”的称呼是封建等级制度的反映。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政府的各个部门仍沿用着前清官场的旧称呼,孙中山认为“查前清官厅视官等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殊为共和政体之玷”。

他下令革除这些恶称,一律改称职务。

在民间普通称呼中改用的“先生”“君”是中国固有的称呼,只表示对人的尊敬,没有等级之差,人人可用。

从此,这些称呼很快就在社会交往中流行起来。

请回答:(1)仔细观察材料一中的组图,图中的人物主要反映了近代社会生活哪些方面发生的变化?(4分)(2)材料二中民国时期社会习俗称呼方面发生了怎样的改变?(2分)这一变化体现了资产阶级的什么思想观念?(2分)(3)请你说出近代社会习俗的一些其他变化的一个例子?(2分)并且找到除材料二以外其他的变化原因吗?(2分)(4)当今社会,一些中学生将自己的头发染成黄色、红色或其他颜色,他们认为这属于个性张扬,与世界接轨,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2分)【答案】(1)发型:由长发辫变成短发(2分)。

历史: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doc

历史: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doc

历史: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1・19世纪初,西方发明了轮船、火车。

1876年,英国商人修建了一条从____ 到_________ 的铁路,称为___________ 铁路,这是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

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架设___________ 01.吴淞口上海淞沪铁路有线电报2.近代以来,西方发明的_____ 和—传入屮国,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后,外国人在__________ 等城市创办了外文报纸,后来,中文报纸也出现了,其屮最著名的是1872年在___________ 创办的《申报》。

2・照相电影鸦片战争上海上海3.1897年在 ___________ 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最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报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3.上海4. ___________ 后,民国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

还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Z以文明简单的___________ 、_________ ;取消“老爷”“大人” Z类的称谓,代Z以“ _________ ” “__________ ”等平等的称呼。

当然,在近代,屮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___________ 的。

4.辛亥革命鞠躬握手礼先生君有限例1.辛亥革命对屮国社会生活的变革有哪些促进作用?点拨:此题旨在通过让学心了解辛亥革命麻社会风俗(社会化活)的变节,来说明辛亥苹命不仅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而且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与生活方式的改变。

答案:使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剪发辫、改称呼、易服饰,还有废跪拜礼、禁止妇女缠足等,从而促进了社会向民主平等的方向发展。

1.下列有关社会习俗的说法,不正确的迅()A.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B.取消“老爷”、“大人”之类的称呼,代之以“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C.在近代,屮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有限的D.在社会习俗方面,传统的习惯势力已经消失了例2.下列反映屮国近代社会生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轮船只是在沿海沿江的口岸城市才出现B.电影和报纸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发行C・照相是极少数有钱人家的奢侈享受D.传统的社会习俗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改变B点拨:本题是否定性选择题,对近代屮何社会习俗的变化要做认真分析,屮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化活的变化是有限的,封建落后的习俗很难在短时间内改苹。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练习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练习 新人教版

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01知识管理知识点1近代交通通信在中国的出现交通:新式工具:轮船、火车。

作用:使人们出行的速度大大加快;极大地促进了________的流通。

通信:新式工具: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架设____________。

作用:商人可以用它来传达生意信息,记者可以用它从外地发回____________,老百姓与亲友联系也用上了电报。

知识点2文化生活的变迁照相和电影:近代以来,西方发明的____________传入中国,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为后人留下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

新闻报业: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_》是中文报纸中最著名的报纸之一。

报纸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

出版业: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_____,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知识点3社会习俗的变化原因:____________后,民国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社会习俗而推动。

表现:习俗变化: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

礼节变化:废除有损人格的________,代之以鞠躬、握手礼。

称谓变化:取消“老爷”“大人”称谓,代之以“先生”“君”等________的称呼。

02基础过关知识点1近代交通通信在中国的出现1.科技的不断进步,推动了交通工具的革新。

近代最先传入中国的交通工具是()A.轮船、汽车 B.飞机、火车C.汽车、飞机 D.轮船、火车2.1901年清政府某官员要给远在武昌的湖广总督发送消息,下列传递方式中能够使用的、最快捷的是()A.乘飞机 B.发电报C.乘火车 D.乘轮船知识点2文化生活的变迁3.1877年某天,到上海出差的王先生,在当时最著名的中文报纸上,看到了淞沪铁路正式投入运营的报道。

该报纸应是()A.《民报》 B.《申报》C.《万国公报》 D.《新青年》4.2015年11月6日,商务印书馆人文社科“十大好书”评选结果在北京揭晓,《秩序的沦陷:抗战初期的江南五城》等10种图书入选。

最新精选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20 社会生活的变化人教版课后练习四十二

最新精选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20 社会生活的变化人教版课后练习四十二

最新精选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20 社会生活的变化人教版课后练习四十二第1题【单选题】近代中国,海禁大开。

外来事物从四面八方滚滚而来,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

下列关于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描述,不准确的是( )A、当时使用的课本和字典都由商务印书馆出版B、轮船只是在沿海沿江的口岸城市出现C、电影和报纸已经很普遍,不管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能看到D、照相只是极少数有钱人家的奢侈享受【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近代以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方式和社会生活也在发生着变化,关于以下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图一是创办于广州的近代中国最著名的中文报纸B、图二是在南京创办的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C、图三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D、图四人物主持修建了近代中国第一条正式投人运营的铁路—京张铁路【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在1898年的上海,一位清朝官员不可能做到的是( )A、阅读《申报》B、参观“轮船招商局”C、买一本商务印书馆编印的书籍D、观看无声电影《定军山》【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1901年清政府某官员要给远在武昌的湖广总督发送消息,下列传递方式中能够使用的最快捷的是( )A、发电报B、乘飞机C、乘火车D、乘轮船【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现在,休闲已成为民众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其前提条件是( )A、社会经济的发展B、人民生活的富足C、休闲方式多样化D、双休日的实行【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近代中国,海禁大开,外来事物从四面八方滚滚而来,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下列事项可能出现在20世纪初北京居民日常生活中的是( )A、可以去东交民巷看无声电影B、可以电报联系亲友,拍全家福照片C、可以用上侯德榜研制的纯碱D、可以到京师大学堂参加科举考试【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近代人们的生活比以前要丰富得多。

当时极少数有钱的上海人可以做到的是①去电影院看电影②到照相馆合影留念③将文章投到报社发表④男子留短发⑤妇女可以不再缠足(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③④⑤【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1915年,吴老太爷从浙江绍兴来到上海,他不可能看到( )A、西式洋楼里,穿着高开叉旗袍的摩登女郎正在陪洋人吃西餐B、轮船往来于黄浦江上,汽车穿梭于南京路口C、《申报》刊登了身着中山装的男士照片D、拖着长辫的男人正在购买“洋油”和“洋布”【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生活在100年前的上海人,不可能( )A、发电报问候亲人、与朋友照相B、在《中报》上看时政新闻C、向上司行跪拜礼、称“老爷”D、穿西装去电影院看电影【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辛亥革命后,随着民主平等等思想的进一步传播,愚昧落后的社会习俗逐渐得到改变。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练习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练习 新人教版

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一、选择题1.中国近代有一首竹枝词写到:“两地情怀一线通,有声无影妙邮筒。

”材料中的通讯方式是()A.无线电报B.书信C .有线电话D.互联网2.电视台拍摄了一部反映我国近代人们社会生活的电视剧,以下镜头不正确的是()A.人们坐在家中读报纸B.男主角上街被剪掉了辫子C.剧中人物穿着中山装、西服、新式旗袍D.人们见面就叩头,口中称着“大人”、“老爷”3.1876年某天,家住上海的李先生,在当时最著名的中文报纸上,看到了淞沪铁路正式投入运营的报道。

该报纸应是()A.《民报》B.《申报》C.《每周评论》D.《新青年》4.图3是我国近代出版的某一图册的封面,它反映出的正确信息是()A.商务印书馆是在北京创办的B.该图册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C.商务印书馆主要出版地图册D.商务印书馆的出版历史最长5.有一位新国民,戴一顶自由帽,穿一套文明装,着一双进步靴,走过了交通路,来到了模范街,踏进了公益会,说几句义务话。

这一新国民形象的描述反映了()A.社会生活的近代化B.礼仪风俗的简洁化C.民间服饰的西洋化D.民族经济的工业化二、非选择题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李鸿章材料二张謇是江苏南通人。

他从小勤奋读书,1894年考中状元。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深深刺激了他,于是决定弃官经商,走“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之路,由一个旧官僚逐渐转变成一个爱国实业家。

他回到家乡后,手中既无资金也无设备,他奔走于官府与民间筹集资金我,但有钱人推三阻四,政府官员态度冷淡,他饱尝人间冷暖。

1899年大生纱厂终于建成。

材料三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材料四(1)根据材料一,说一说洋务运动提出了什么口号?为此采取了什么措施?(2)根据材料二回答,张謇为什么弃官经商?他在创办实业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3)为拥护材料三中的“德先生”“赛先生”,陈独秀等人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这场运动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谈谈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新变化?参考答案一、1-5 CDBBA。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社会生活的变化同步测试试题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社会生活的变化同步测试试题

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创作人:历恰面日期:2020年1月1日【内容HY〔试验稿〕】〔1〕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2〕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风俗方面的变化。

〔3〕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理解群众传播媒体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内容HY〔2021版〕】〔1〕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等社会风俗方面的变化。

〔2〕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理解近代新闻HY事业的开展。

一、选择题1.〔2021··16〕1876年某天,家住的李先生,在当时最著名的中文报纸上,看到了淞沪铁路正式投入运营的报道。

该报纸应是〔〕A.?民报? B.?申报?C.?每周评论? D.?新青年?【答案】B2.〔2021··7〕图1是中国第一家现代HY机构的标志。

该HY机构创办于〔〕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维新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图3【答案】B3.〔2021··10〕图3是我国近代HY 的某一图册的封面,它反映出的正确信息是〔 〕A .商务印书馆是在创办的B .该图册是商务印书馆HY 的C .商务印书馆主要HY 地图册D .商务印书馆的HY 历史最长 【答案】B4.〔2021··10〕中国近代有一首竹枝词写到:“两地情怀一线通,有声无影妙邮筒。

〞材料中的通讯方式是〔 〕A .无线电报B .书信C .有线D .互联网 【答案】C5.〔2021··22〕?洋场竹枝词?日:“最是称奇一线长,跨山越海渡重洋。

竟能咫尺天涯路,音信飞传倏忽详。

〞此诗描绘了近代中国由西方传入的〔 〕 A .轮船 B .火车 C .电影D .电报【答案】D7.〔2021··8〕图2、图3所示辫子的留与去反映社会的变迁。

与剪辫子形成社会风潮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1861年HY【答案】C8.〔2021··5〕电视台拍摄了一部反映我国近代人们社会生活的电视剧,以下镜头不正确的选项是〔〕A.人们坐在家中读报纸 B.男主角上街被剪掉了辫子C.剧中人物穿着装、西服、新式旗袍D.人们见面就叩头,口中称着“大人〞、“老爷〞【答案】D9.〔2021··8〕有一位新国民,戴一顶自由帽,穿一套文明装,着一双进步靴,走过了交通路,来到了模范街,踏进了公益会,说几句义务话。

八年级上册第20课社会生活的转变

八年级上册第20课社会生活的转变

八年级上册第20《社会生活的转变》-题《社会生活的变迁》(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0)我的方式古代中国史学的资政性和史官制,使得官史所记载的内容,绝大部份是统治者的政绩训令、文治武功、礼仪大典、星变灾异、生产经济和征伐边务等国家和皇家大事。

社会生活史曾经在很长一段时刻里被打入冷宫。

一样,在我的教学中,也常常忽略社会生活内容,似乎感觉吃穿住用行这些过于公共化的东西没什么好讲的。

正好李大钊所说:“历史这如此的东西,是人类生活的行程。

”因此,历史教师应该重视社会生活史的教学。

咱们常常困惑,年级越高,堂越显得死沉。

教材内容是有限的,如何让学生的思维向教材之外扩展,如何改变常规教学思路,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的思维和表现“活”起来,是我设计堂的起点。

堂设计6个环节:“旧闻播报”导入新,“视频欣赏”先给学生留下感官初步印象,通过“小组探讨学习”深切文,“学习功效汇报”互动交流,“情境纠错”加深巩固,“设身处地”提升堂,“有话大伙儿说”“博客留言版”将学生的试探拓展到堂之外。

体会和水平有限,还望列位专家、教师批评指正,谢谢!教学目标知识能力1.把握火车和轮船、有线电视、照相和电影、新闻报纸和出版事业等在中国的显现及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风俗的转变。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合作意识、创新和探讨能力。

3.通过“旧闻播报”、学习功效汇报、“设身处地”等环节,培育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与听从沟通的能力。

4.通过近代社会生活同古代现代社会生活的比较培育学生的历史比较能力和思维能力。

古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进展观。

情感、态度、价值观.熟悉火车轮船的传入对中国社会的阻碍:熟悉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使中国社会生活变得丰硕多彩,但这是以中华民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代价的。

6.熟悉工业文明的传入改造中国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增进中国社会的文化生活和社会风俗的转变。

以培育学生的社会进步观。

7.熟悉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封建风俗观念的改造作用,它是历史的进步。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同步检测题:社会生活的变化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同步检测题:社会生活的变化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同步检测题:社会生活的变化
1.火车和轮船的发明距今约有( )
A.一百年左右
B.二百年左右
C.三百年左右
D.四百年左右
2.最早传人我国的近代交通工具是( )
A.火车
B.轮船
C.汽车
D.飞机
3.19世纪70年代后,一位京城的高官要与在上海的亲友取得联系,可以选择的最佳手段是( )
A.拍有线电报
B.写封书信
C.发无线电报
D.打长途电话
4.近代上海的人们能够从中文报纸上寻找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最早出现在( )
A.19世纪40年代
B.19世纪50年代
C.19世纪60年代
D.19世纪70年代
5.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 )
A.《定军山》
B.《歌女红牡丹》
C.《风云儿女》
D.《渔光曲》
6.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的改变中,对今天中国成为亚洲第一体育强国关系最大的是( )
A.男子剪辫子
B.女子停止缠足
C.废除跪拜礼
D.取消“大人”称谓
7.同学们经常使用《新华字典》,它的出版社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它的名称是( )
A.三联书店
B.商务印书馆
C.同文出版社
D.外文出版社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20课同步检测题:社会生活的变化,怎么样,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同时也祝大家学习进步,考试顺利!。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同步练习:社会生活的变化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同步练习:社会生活的变化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同步练习:社会生活的变化1.小明的爷爷生活在近代中国的通商口岸,他先在外商轮船企业打工,后来他到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从事江海运输业的轮船企业工作。

那么他应生活在 ( )A.广州B.天津C.上海D.福州2.中国旧式水运由一度繁荣到衰落,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帝国主义的侵略对中国航运业的破坏B.西方先进文明冲击下的必然结果C.旧式水运走向衰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D.衰落的根本原因是经营者管理不善造成的3.某人曾赞叹一种西方发明:“无智愚长幼之别,无学习译录之难,人手而能用,著耳而得声。

坐一室而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謦欬。

此亘古未有之便益,故创行未三十年,遍于各国。

其始只达数十里,现已可通数千里。

”这项发明是( )A.火车B.电话C.轮船D.电报4. 1865年,两广总督毛鸿宾致总署函:“此(铁)路一开,遂为外国火车独行之路,中国马车既难与之并驾齐驱,更不堪其横冲直撞,势将断绝往来,商民交割。

……且内地股匪未靖……必乘机煽动,作梗生端,即外国人在中国者,亦不能平安无事。

”此函隐含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 )A.毛鸿宾属于洋务派的代表人物B.当时修铁路受到守旧势力的阻碍C.因列强的干涉中国当时不能自主修铁路D.太平天国运动威胁到筑路安全5.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轮船招商局成立;19世纪70年代中国出现了第一条铁路──淞沪铁路。

从历史上看,这两件事反映的共同的时代意义是 ( )A.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第一步B.推动了中国交通事业的近代化进程C.标志着中国南船北马运输时代的结束D.开启了中国自主发展交通事业的时代6.央视节目《非常6+1》为众多观众所追捧。

它所体现的电视功能是 ( )A.传播资讯B.播报新闻C.娱乐D.艺术欣赏7.关于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观念。

依据这一媒体的特性与影响,下列说法你认为最全面的是 ( )A.网络作为信息载体能拓展青少年知识B.有助于青少年认识世界发展趋势C.给青少年学生的精神健康带来危害D.上网可以获取知识,但要警惕网上的不良信息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同步练习:社会生活的变化,怎么样,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同时也祝大家学习进步,考试顺利!。

人教版初二上册历史第20课同步检测题:社会生活的变化

人教版初二上册历史第20课同步检测题:社会生活的变化

人教版初二上册历史第20课同步检测题:
社会生活的变化
1.在政府以法令形式强制推行后,男子剪掉辫子和女子停止缠足的做法逐渐被人们接受。

这种情况最早应该发生在(A)
A.辛亥革命后
B.戊戌变法后
C.新文化运动后
D.五四运动后
2.辛亥革命后,随着民主平等思想的进一步传播,愚昧落后的社会习俗逐渐得到改变。

下列体现这一改变的是(B)
A.称“老爷”
B.行握手礼
C.缠足
D.穿翎顶补服
3.中国近代生活由于西方科技的传入而丰富起来。

以下场景不可能出现的是(A)
A.李鸿章用网络通告《马关条约》内容
B.清政府派大臣坐轮船出洋考察
C.南通张謇的公馆夜晚电灯通明
D.蒋介石乘飞机到西安督促张学良剿共
4.近代社会政治革新与风俗的变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下列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变化的是(D)
A.披件西洋衣,穿双西式履
B.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
C.宣读婚誓,互抉约指,携手同归
D.小脚一双三寸莲,作揖跪拜大人前
5.1840年后随着中国闭关自守大门的打破和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闯入,近代文明也传入中国,下列属于近代文明的是(A)
①轮船、火车②电报、电话③照相、看电影、跳交谊舞④三跪九叩之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 ③④
D.①②④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初二上册历史第20课同步检测题:社会生活的变化,怎么样,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同时也祝大家学习进步,考试顺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
一、选择题:
1.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是( )
A.唐胥铁路 B.淞沪铁路
C.滇越铁路 D.京汉铁路
2.西方火车、轮船的传人对中国社会的根本影响是( )
A.大大便利了交通运输
B.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C.便利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进一步掠夺
D.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历史的进步
3.下列发明的传人,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使我们能了解过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是( )
①有线电报②照相③电影④报纸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
4.鸦片战争后,中文报纸中最著名的是( )
A.《申报》 B.《万国公报》
C.《中外纪闻》 D.《民报》
5.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A.三联书社 B.商务印书馆
C.西冷印社 D.中华书局
二、列举题:
列举近代社会习俗变化的情况。

三、简答题:
简述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政府为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采取了哪些措施?
第20答案:
二.列举题:
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改礼节、废止缠足
三.简答题:
答:因为轮船只是在沿海沿江的口岸城市才出现;铁路的数量也很稀少,平均每个人只有几厘米长。

电影和报纸,只有在城市才能看到。

至于照相,则只是极少数有钱人家的奢侈享受。

在社会习俗方面,传统的习惯势力也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改变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