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最新精品2017年福建省教师招考心理学考试大纲_整理笔记

最新精品2017年福建省教师招考心理学考试大纲_整理笔记

福建教师招考心理学大纲整理一、认知发展与教育感知觉及其规律的应用、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识记】【应用】定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应。

运用感知规律进行直观教学:学生掌握知识包括四个环节:感知、理解、巩固、应用。

为了提高学生感知教材的效果,就需要运用直观教学手段。

常用的直观教学形式主要有:31、实物直观:2、模像直观3、言语直观:(二)遵循感知觉规律,提高直观教学结果。

(感知觉规律的应用)1 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2 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3 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4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一)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

(二)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的重要条件。

(三)在实际观察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良好观察习惯。

(四)引导学生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

(五)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2)记忆的分类及其品质、记忆过程及其规律,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概念: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记忆的种类:1、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分类: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2、根据信息加工与存储的内容不同分类:陈述性记忆、程序性记忆;3、根据记忆时意识参与的程度分类:外显记忆、内隐记忆。

4、根据记忆的内容和经验的对象分类: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记忆的品质:1记忆的敏捷性, 3记忆的准确性,2记忆的持久性, 4记忆的准备性记忆的基本过程: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影响识记的因素:1.有无明确的识记目的和任务 4.材料的数量和性质2.识记时的态度和情绪状态 5.识记的方法3.活动任务的性质遗忘的规律: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遗忘曲线”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并且到一定程度就不再遗忘了防止遗忘的方法:1.及时复习 4.复习方法多样化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5.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3.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6.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7 掌握复习的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1 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的发展 2 形象记忆和抽象记忆的发展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017年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考试大纲

2017年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考试大纲

(三)教育学1.教育与教育学(1)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教育的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古代不同国家的学校教育的形态,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近代教育的特征,20世纪后教育的特征。

一、在教育理论界先后出现了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等不同的认识。

二、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教育、近代社会的教育、现代社会教育等阶段。

三、学校的产生标志着教育在历史发展中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学校是按照一定社会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年轻一代进行培养教育的场所,它是在奴隶社会出现的)四、从形式上看,人类教育的发展经过了从非形式化教育到形式化教育再到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制度化教育是人类教育的高级形态。

到19世纪下半叶,严格意义上的学校教育制度基本建立,这标志着制度化教育的形成。

五、由于公业革命的推动,西方国家在19世纪末基本建立起了现代教育制度。

中国的现代教育制度则是在鸦片战争之后,以西方为蓝本,于20世纪初建立起来的。

(2)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17世纪以前,教育学并未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中外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也是零碎的、不成系统的。

17世纪以后,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提出的归纳法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3)经过夸美纽斯、卢梭、康德、裴斯泰洛齐、洛克赫尔巴特、杜威等人的发展,教育学成为一门规范的教育学。

(4)20世纪,教育学的研究范围扩大,教育学出现分支,形成了众多流派。

其中,最主要的流派主要有:实验教育学、文化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和批判教育学。

2.教育与社会发展(1)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是双向的,一方面表现为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另一方面也表现为教育对政治的能动作用。

社会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p74)1、教育的阶段性是由一定的社会政治制度决定的;2、社会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和支配权;3、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4、社会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教育方针的制定和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对社会政治的促进作用(p76)1、教育通过培养合格的公民和政治人才为政治服务;2、教育通过思想传播,制造舆论为政治阶级服务;3、教育通过选拨和社会的分层,使原有的社会关系得以延续;4、教育是促进社会政治变革和民主化的重要力量。

最新精品2017福建教师招考(心理学)考纲整理

最新精品2017福建教师招考(心理学)考纲整理

1、认知发展与教育(1)感知觉及其规律的应用、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定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务的个别的反应。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务的整体的反应。

感觉和知觉作为两种不同层次的心理过程存在着一定的区别:(1)以生理作用为基础的简单的心理过程,知觉是纯粹的心理活动,(2)感觉是个体共有的普遍现象,知觉具有很大的个别差异,(3)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知觉则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反映客观事物的许多属性。

(4)人的感觉有无经验均能产生,经验可使感受性更加敏锐,但知觉的产生离不开经验,它更多依赖于个体的知识经验和个性特点。

感觉和知觉的联系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同属于感性认识阶段。

(2)感觉与知觉之间是连续的,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和发展。

(3)感觉和知觉是同时进行的,应用:(一)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运用感知规律进行直观教学学生掌握知识包括四个环节:感知、理解、巩固、应用。

为了提高学生感知教材的效果,就需要运用直观教学手段。

常用的直观教学形式主要有:1、实物直观:通过观察实物和标本,演示性实验,教学性参观等方式,为知识的领会理解提供感性材料。

2、教具直观(模象直观)通过模型、仪器、图片、图表、幻灯等手段。

摸拟实物的形象而提供感性材料。

3、言语直观:通过语言的生动具体描述、鲜明形象的比喻,合乎情理的夸张等形式,提供感性认识加深理解。

三者配合使用,把语言和形象合理结合起来,才能收到完好的效果。

(二)遵循感知规律,提高直观教学结果。

1、根据感知对刺激度依有性的规律,作用于感觉的刺激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被人们清楚地感知到。

2、根据知觉中对象和背景的对比规律,在绘图、制作教具或准备实验时,应力求使对象与背景的差别显著。

在教学中,凡要学生重点感知的对象都必须突出强调,使它们从其内容中突出出来。

3、根据相对静止背景上运动对象易被知觉的规律,教师应设法使教具变静为动。

2017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科学考试大纲

2017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科学考试大纲

2017年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科学学科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是符合招聘条件的考生参加的全省统一的选拔性考试。

考试结果将作为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

招聘考试从教师应有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对考生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1.考查理解科学本质,掌握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以及运用这些基本理论、知识与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小学科学教学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能力。

2.考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实验操作技能以及组织开展科学探究、科学观测、考察、调查和科学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的能力。

3.考查理解与《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相关的初中理科内容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某些科学问题的能力;了解目前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问题及其对科学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和意义。

4.考查从事小学科学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和持续发展自身专业素养的基本能力。

三、考试范围与要求(一)课程与教学论内容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方面考试内容以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及其《解读》为主要依据。

1.知道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任务、地位和价值。

2.知道小学科学课程基本教学理念。

3.知道小学科学课程的教育教学总目标和分目标,以及各部分目标的相互关系。

4.掌握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教学方法和不同年级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能结合教学资源进行教材分析,科学编写教学方案。

5.了解小学科学课程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6.掌握评价小学生科学素质的基本方式方法。

7.能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小学生心理特点和学习活动特点,对教学案例进行合理分析。

8.了解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发挥的作用及运用的基本原则。

(二)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探究能力是小学科学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之一,是贯彻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理念、推进课程改革、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基本保证。

心理教师招聘考试大纲.福建

心理教师招聘考试大纲.福建

第一部分一)普通心理学1.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2.高级神经活动基本过程与规律3.注意,注意的特征4.感觉、知觉5.感受性与感觉阈限,视觉适应与后像6.知觉的特性7.记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遗忘规律8.思维,思维的种类9.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10.表象,想象,想象的种类11.情绪,情感,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12.意志的品质13. 需要,动机,动机的分类14.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动机的驱力理论,诱因理论,唤醒理论,15. 能力,能力的种类,加德纳的智力多元理论16. 能力发展差异分析17. 气质,性格二)发展心理学1.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2.个体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个体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3.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发展四阶段论4.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论5.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6.亲和动机、依恋、关键期7.童年期个体学习活动的特点及其发展8.童年期个体心理过程的发展9.童年期个体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10.少年期个体性的发育和成熟11.少年期个体心理过程的发展12.少年期个体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13.青年期个体思维的发展14.青年期个体社会性的发展三)教育心理学1.学习,陈述性知识学习与程序性知识学习2.学习的认知策略与监控策略3.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学习动机的激发4.迁移,促进迁移的条件5.班杜拉学习理论6.建构主义学习理论7.课堂管理,课堂管理的基本模式(行为主义取向模式、人本主义取向模式、教师效能取向模式)8.师生关系及其建立9.职业倦怠,职业倦怠的一般特征10.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与干预四)社会心理学1.社会化,再社会化,图式2.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光环效应,刻板印象3.印象,印象形成与印象整饰4.海德的归因理论,维纳归因理论,罗特的归因控制点理论,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5.归因过程的偏差现象6.态度,态度的维度7.态度转变的理论(认知失调论、分阶段变化理论)8.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9.侵犯行为,侵犯行为的预防和控制10.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11.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12.社会助长,社会惰化,从众,服从13.合作与竞争及其原因五)统计与测量1.t检验、检验、检验的适用范围和条件2.描述研究数据基本特征的常用统计指标3.心理测验的正确使用4.评价心理测验质量的量化指标5.影响信度的因素及提高信度的方法6.影响效度的因素及提高效度的方法7.常模参照测验六)变态心理学1.判别心理异常的基本指标2.智力障碍的概念、等级与诊断3.儿童常见的行为问题预防与矫治(多动症、口吃、遗尿、进食问题)4.儿童(青少年)学习障碍的诊断与教育措施5.心理危机干预,危机干预常用技术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1.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任务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内容、途径与方法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本特点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常用的教学活动形式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评价八)心理咨询(心理辅导)1.心理咨询的主要理论观点(精神分析学派、行为学派、人本主义学派、认知学派)2.心理咨询的常用方法与技术3.心理咨询的常见形式与一般程序4.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的素养九)团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咨询)1.团体心理辅导(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咨询)的特点与类型2.团体心理辅导(咨询)的讨论技术3.团体领导者的角色特点4.团体心理辅导(咨询)过程中的特殊成员及应对5.影响团体心理辅导(咨询)效果的因素第二部分一)中(小)学个别心理咨询案例分析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设计三)团体心理咨询(辅导)方案设计四)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运用试卷结构1.主要题型: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实践运用题(含方案设计、案例分析等)。

福建招教考试《教育心理学》考点集锦三:心理健康教育

福建招教考试《教育心理学》考点集锦三:心理健康教育

福建招教考试《教育心理学》考点集锦三:心理健康教育一、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一)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性的社会功能。

这一定义表明心理健康至少应包括两层含义:(1)无心理疾病;(2)有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根据研究者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不同观点,可以归纳出心理健康的六条标准:对现实的有效知觉;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自我调控能力;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生活的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我国教育者也提出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对自己有信心;对学校生活有兴趣;喜欢与人交往;具有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

(二)中小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1.焦虑症焦虑症又称为焦虑性神经症,是以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合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

学生焦虑症产生的原因有:学校统考、升学的持久、过度的压力;家长对子女过高的期望;学生个人过分地争强好胜;学业上多次失败的体验等。

某些人具有容易诱发焦虑反应的人格基础:遇事易过于紧张、胆怯,对困难情境做过高的估计,对身体的轻微不适过分关注,在发生挫折与失败时过分自责。

运用自助性认知矫正程序,采用肌肉放松、系统脱敏方法,指导学生在考试中使用正向的自我对话,如“我能应付这个考试”“成绩并不重要,学会才是重要的”“无论考试的结果如何,都将不会是最后一次”等,对于缓解学生的考试焦虑是有很大帮助的。

2.抑郁症抑郁症是指一种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的神经症,又称抑郁性神经症。

过度的抑郁反应,通常伴随有严重的焦虑感。

对有抑郁症状的学生进行辅导时,首先要注意给当事人以情感支持和鼓励,以坚定而温和的态度激励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积极行动起来,从活动中体验到成功与人际交往的乐趣,也可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改变学生已习惯的自贬性的思维方式和不适当的成败归因模式,发展对自己、对未来的更为积极的看法。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考试大纲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考试大纲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和意义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格的重要环节。

为了选拔优秀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教师招聘考试特设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考试。

本考试旨在考查考生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教学方法和实践能力,并倾向于评估其相关教学经验和专业规范意识。

通过考试,选拔具备能力和潜力的教师,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质量提供支持。

二、考试内容和形式
1. 考试内容
(1)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包括心理发展理论、儿童心理健康特点、心理健康教育原理和方法等。

(2)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指导与设计:包括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内容和教学方式设计等。

(3)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与评估:包括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组织与实施、心理评估方法与工具等。

(4)辅导技能:包括针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辅导技巧和心理疏导能力。

2. 考试形式
(1)笔试:以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形式,考查考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2)面试:通过面试方式,考查考生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心理辅导能力以及专业素养等。

三、具体考试要求
1. 笔试要求:
(1)考生需要熟悉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相关专业知识,能够理解和运用相关概念和原理。

(2)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对心理健康教育实际问题提出合理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福建教师招聘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真题及参考答案

福建教师招聘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3年福建教师招聘考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真题一、选择题(20题,每题2分)1、小学生学完了汉语拼音对学习英语字母的发音形成干扰,这是知识学习的()A、正向迁移B、负向迁移C、前摄抑制D、倒摄抑制2、学生严格遵守班主任制定的班规,这种现象是()A、依从B、从众C、服从D、认同3、学生掌握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属性,这学习是()A、命题学习B、概念学习C、表征学习D、程序学习4、“罗森塔尔”效应又被称为()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预言自动实现效应5、某餐厅开业时故意让人等候,制造生意隆重的假象,商家利用了从众动机中的那一种现象?()A、减少压力B、行为偏差C、行为参照D、偏离恐惧6、“秀色可餐”这种现象反映了人际吸引因素是()A、熟悉B、相似性C、才能D、外貌7、“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说的是哪种感觉现象?()A、联觉B、感觉对比C、感觉后像D、感觉适应8、一般意义上,10-12岁儿童保持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平均为()A、15分钟B、20分钟C、25分钟D、30分钟9、提出情绪“评定-兴奋”说的心理学家是()A、阿诺德B、艾利斯C、巴普洛夫D、艾宾浩斯10、小青向朋友透露了一点小秘密,两人的沟通也越来越广泛,但彼此间仍保持一定的行为界限,他们的人际关系进入了()A、稳定交往阶段B、交往定向阶段C、感情交流阶段D、情感探索阶段11、美国一位亚裔母亲因打自己的孩子被起诉,她很不理解,这种认知失调源于()A、逻辑违背B、文化价值冲突C、观念层次冲突D、新旧经验矛盾12、在心理测验中,可以对称名变量进行差异检验的是()A、T检验B、F检验C、X2检验D、方差分析13、在标准化测验中,含有E、N、P、L分量表的测验是()A、艾森克人格问卷B、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试C、卡特尔16PFD、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14、团体心理咨询中,团体巩固与稳定的特征是()A、团体气氛B、团体类型C、团体凝聚力D、团体人数15、实验发现,老鼠为了逃避电击,除了习得铃声预示电击痛苦外还要习得()A、适应电击的痛苦B、回避痛苦和恐惧C、形成对电击的联想D、辨别电击的痛苦和恐惧16、一般而言,神经性贪食患者最常见的补偿行为是()A、对食物的强迫性关注B、对食物的限制C、内疚和自我否定D、导泻行为17、根据艾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小学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A、基本信任对不信任B、勤奋和自卑C、主动对内疚D、自主对羞怯与怀疑18、行为治疗理论认为,个体在习得行为的工程中并未直接得到强化,学习产生的过程大多数是()A、观察模仿B、适应C、行为塑造D、自我调控19、认知疗法认为,人的内心痛苦源于()A、人的自我实现倾向B、认知偏差的结果C、应激事件的创伤D、刺激-反应的联结20、老师批改学生作业后及时告知学生批改结果,这种激发学习动机的方法是()A、利用反馈激发学习动机B、创设情境激发动机C、外部动机为辅D、内部动机为主二、多选题(5题,每题3分)21、中小学心理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A、认识自我B、情绪调适C、人际交往D、开学择业E、学会学习22、教师采用下面哪些做法会让学生态度更容易发生转变()A、站在自我牺牲的立场B、能操控学生C、教师树立自己的威信D、对学生有同理心E、找来学生认同的教师一起来说服23、下列反映数据分布集中趋势的有()A、均值B、标准差C、中位数D、众数E、方差24、小学儿童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A、上下级关系B、同伴关系C、师生关系D、同事关系E、亲子关系25、在团体心理咨询实施过程中,出现团体成员不投入行为的原因有()A、性格问题B、被迫参加C、内心不安全感D、注意力集中E、不愉快的团体经历三、填空题(10题,每小题2分)26、个体在长期职业压力下,因缺乏应对资源和应对能力而产生身心耗竭状态被称为。

福建教招心理健康大纲解析

福建教招心理健康大纲解析

福建教招心理健康大纲解析福建省招聘教师考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职业资格考试,对于教师的选拔和培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其中的心理健康大纲更是考生必须要掌握和熟悉的一部分内容。

下面我们对福建教招心理健康大纲进行具体的解析。

一、考试范围和考试形式1.考试范围福建教招心理健康大纲的考试范围主要分为三个部分:(1)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心理发展、学习过程等;(2)心理健康小知识,主要包括心理调适、压力管理等;(3)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包括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社会发展及相关问题等。

2.考试形式福建教招心理健康大纲的考试形式主要采用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总分值为100分。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选择题和简答题。

二、考试内容解析1.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教育心理学是教师必须要掌握和熟悉的一种知识体系,其中的心理发展和学习过程等是考试的重点内容。

心理发展方面,考生需要了解儿童发展的各个阶段,以及在不同阶段的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了解一些心理发展相关的理论,例如行为主义、认知发展理论等。

学习过程方面,考生需要了解不同的学习理论,例如建构主义、情境教学等。

同时还要掌握不同学科的教学法和教学策略等。

2.心理健康小知识心理调适方面,考生需要了解不同的心理调适方法,例如情绪管理、自我控制等。

同时还要了解一些在教育实践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心理调适策略,例如教师对学生的情绪管理、对学生的沟通技巧等。

压力管理方面,考生需要了解不同的压力来源、不同类型的压力应对策略等,同时还需要了解一些能够有效地预防和缓解学生压力的方法,例如兴趣爱好的培养、社交活动的参与等。

3.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生理发展方面,考生需要了解不同阶段的生理发展及其影响,例如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影响男女生行为的生理原因等。

三、备考建议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是福建教招心理健康大纲的考试重点之一,考生需要认真掌握和熟悉不同的心理发展和学习过程等内容。

建议考生可以在备考过程中多做一些练习题和模拟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教师招聘--心理健康教育 真题及答案

教师招聘--心理健康教育 真题及答案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真题及参考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世界精神卫生日是每年的哪一天?( )A.5月25日B.12月1日C.6月6日D.10月10日2.在心理咨询的各种形式中,最主要而且最有效的方法是( )A、电话咨询B、面对面C、专题咨询D、互联网咨询3.( )不是心理咨询的适应症。A、精神分裂症B、焦虑症C、恐怖症D、抑郁症4.“君子坦荡荡”,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观的哪个方面?( )A、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B、保持情绪的平衡与稳定C、抱有积极的生活态度D、完善的自我发展目标5.“走极端、以偏概全、消极思维、敏感多疑、自卑心理、自罪自责、自我评价过低”主要表现为()的心理问题。

A、抑郁症B、自负C、躁狂症D、强迫症6.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即( )A、从社会自我到生理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B、从生理自我到心理自我,最后到社会自我C、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D、从心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生理自我7.( )是人的主要应激源。A、人格因素B、应对方式C、生活事件D、社会支持系统8.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之一是( )A、替来访者做决定B、有条件的尊重来访者C、为来访者保密D、对来访者的行为作道德判断9.自我效能感是指()A、相信自己具有能力可以达到多个目标B、相信自己具有能力可以达到某个目标C、相信他人具有能力可以达到某个目标D、相信他人具有能力可以达到多个目标10.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是()A、乐观自信B、具有良好的职业适应能力C、做事要有耐性D、明确专业技术人员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11.气质类型为( )的人,承受外界刺激的能力较低,所以容易在不良因素的刺激下产生心理障碍或心身疾病,如神经衰弱、抑郁症或胃溃疡等。

A、多血质B、胆汁质C、黏液质D、抑郁质12.初中生可以利用()作为学习的工具。

A.语言B.动作C.文字D.抽象符号13.关于小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表述不正确的是()A.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端正学习动机B.建立正确的角色意识,培养学生对不同社会角色的适应C.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培养职业规划意识D.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异性同伴关系,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14.“你对此感到伤心”是()会谈技术。

最新精品20 17年福建教师招考心理学考纲对比

最新精品20 17年福建教师招考心理学考纲对比

2010年考试大纲2011年考试大纲(2012年大纲同2011年)考试时间120分钟120分钟卷面总分100分150分心理学总分35分52.5分普通心理学第一章认知发展与教育(1)感知觉及其规律的应用、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2)记忆的种类、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3)想象及想象力的培养(4)思维的类型、思维品质及其培养(5)问题解决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2010年考简答题)、创造性及其培养(6)注意及其规律的运用(1)感知觉及其规律的应用、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2011年考简答题)(2)记忆及其品质、记忆过程及其规律、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2011年考简答题)(3)想象及学生想象力的培养(4)思维及其品质、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5)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6)注意及其功能、注意的基本特征(品质)、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7)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第二章情感意志(1)情感的发展及其教育(2)意志品质及其培养(1)情绪、情感及其功能;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与教育(2)意志及其品质、学生意志的发展与教育第三章个性发展与教育(1)需要、动机、兴趣与教育(2)能力的类型、能力的差异、能力的测量、能力的培养(2010年考材料分析)(3)气质与教育(2010年考材料分析)(4)性格的形成与教育(1)需要及其种类、马斯洛的需要理论(2011年考材料分析)、学生的需要与教育;兴趣及其种类、学生的兴趣与教育(2)能力及其类型、能力的差异、能力的测量、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学生能力的培养(3)气质及其类型、气质与教育(4)性格及其结构、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5)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及其教育意义教育心理学第四章学习心理与教育(1)学生学习的特点、学习的分类、学习的基本理论(去除)(2)学习动机及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3)学习迁移与教学(4)知识学习的类型、知识学习的过程和条件(5)技能及其特点、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的形成及培养(6)学习策略及其种类(7)品德的形成及其培养(去除)(1)学习及其分类、学生学习的特点(2)学习动机及其分类、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3)学习动机理论(4)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5)迁移及其种类、迁移与教学(6)知识直观的类型、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7)技能及其种类、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8)学习策略及其种类、如何提高问题解决能力(9)加里培林心智技能形成的理论。

最新精品2017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健康教育考试大纲1

最新精品2017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健康教育考试大纲1

1.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2.高级神经活动基本过程与规律(1)高级神经活动基本过程就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有机体的一切反射活动都是有这两种过程相互关系决定的。

(2)兴奋和抑制无时不在进行着有规律性的运动,主要有兴奋与抑制的扩散与集中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3.注意是心理活动都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机体观察一定事物时的定向活动注意的特征稳定性(持久性)集中性(聚精会神的程度)范围(同一时间不同客体数量)分配(同时间指向不同对象)转移(从一个对象转到另一个)4.感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某一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不同部分及其相互之间关系的整体反映。

5.感受性是分析器在适宜刺激下的感觉能力感觉阈限是能引起感觉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留一个短暂时间,这种现象称为后像6.知觉的特性整体性(把知觉对象不同部分属性统一为整体)选择性(把知觉对象从背景里区分出来)理解性(在以往经验的参与下,以词为工具,对知觉对象进行加工并以概念的形式表式出来)恒常性(不因知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7.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短时记忆在刺激物停止作用后,其信息在人脑中保持1分钟左右的记忆,长时记忆是学习材料不断复习后保持在人脑中的记忆,遗忘规律其过程是不平衡的,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随后趋于平稳8.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和概括的反映,思维的种类思维水平和凭借物不同(直观动作具体形象抽象逻辑)指向性不同(集中发散)创新程度不同(常规创造性)9.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认识问题和明确的提出问题分析提出问题的特点与条件提出假设并考虑解答方法验证假设10.表象表象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再造,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的种类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11.情绪是认知因素和生理因素相共同构成的反应和体验,情感是人对现实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反映,是人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的而产生的体验。

福建教师招考心理学资料

福建教师招考心理学资料

心理学第一章认知发展与教育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心理活动心理现象非常复杂,但从形式上可以归纳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心理过程包括个体的认识过程、情感和意志过程,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填空题)心理过程包含:A 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

B 情感过程中的喜爱、快乐、满意、忧愁、悲哀、憎恨等现象,是一定的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引起的关系反映。

C 意志过程中的动机、目的、行动等,是人为了一定的需要,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生理现象。

2.个性心理包括:A个性心理倾向性,包括兴趣与爱好、需要与动机、信念与理想、世界观等。

B个性心理特征指性格、能力等。

系统地探索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就是心理学。

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是心理学研究的现象,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或称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3.心理的实质人的心理活动,就其产生的方式来说,是客观事物引起人脑的反射活动;就其内容来说,是作用于人脑的客观现实的反映。

(1)客观决定人的心理;(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

二、感觉与知觉1、感觉概述(1)感觉的概念: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填空或选择)(2)感觉的种类(了解即可)(3)感觉规律(重点)A感觉适应: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感觉适应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

(填空、选择)注意明适应和暗适应两个概念,可能会考选择题。

B后像:当刺激作用于感受器停止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而是逐渐减弱,这种感觉残留现象叫做感觉的后效。

C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感觉的补偿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而由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

(选择题)D 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如联觉,尖锐的声音会使人起鸡皮疙瘩。

如感觉对比,先吃了甜的东西,再吃苦的东西,会觉得特别苦。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考试大纲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考试大纲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考试大纲一、考试内容概述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教师岗位的必备技能之一。

为了选拔和评价具备优秀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教师,特制定了针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考试大纲。

本大纲旨在考核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教育方法和实际应用能力,以确保教师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业素养。

二、考试内容1. 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基础a. 心理健康教育概念和目标b. 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c.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和重要理论2.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a. 幼儿期、儿童期和青少年期的心理特点b.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法c.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需求3. 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策略a. 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标和内容b. 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设计和教学组织c. 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案例分析4.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a.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和管理b.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和辅导c.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和支持机制5. 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问题解决能力a. 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技巧b. 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应对策略c. 紧急情况下的心理干预与处理三、考试形式及评分标准1. 考试形式:答题卷+口试a. 答题卷:考生需根据题目要求,简答形式回答所提问题。

b. 口试:考生需要现场展示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方案。

2. 评分标准a. 答题卷得分:根据答题卷中的回答准确性、条理性、逻辑性和语言表达等方面给予评分。

b. 口试得分:根据教学设计和实施方案的合理性、可操作性、适用性等方面给予评分。

四、考试要求和参考资料1. 考试要求a. 考生需具备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专业能力和教育素养。

b. 考生需能熟练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教育方法,解决小学生心理问题。

c. 考生需具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和教学组织的能力。

2. 参考资料a.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b. 《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与教育》c.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与教学指导》五、考试的意义和影响本考试旨在选拔具备优秀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教师,推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2017福建省教师招聘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考试大纲

2017福建省教师招聘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考试大纲

2017福建省教师招聘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考试大纲考试内容:第一部分理论基础(一)普通心理学1.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2.高级神经活动基本过程与规律3.注意,注意的特征4.感觉、知觉5.感受性与感觉阈限,视觉适应与后像6.知觉的特性7.记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遗忘规律8.思维,思维的种类9.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10.表象,想象,想象的种类11.情绪,情感,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12.意志的品质13.需要,动机,动机的分类14.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动机的驱力理论,诱因理论,唤醒理论,15.能力,能力的种类,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16.能力发展差异分析17.气质,性格(二)发展心理学1.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2.个体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及阶段3.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发展四阶段论4.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论5.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6.依恋理论、亲和动机、关键期7.童年期个体学习活动的特点及其发展8.童年期个体心理过程的发展9.童年期个体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10.少年期个体性的发育和成熟11.少年期个体心理过程的发展12.少年期个体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13.青年期个体思维的发展14.青年期个体社会性的发展(三)教育心理学1.学习,陈述性知识学习与程序性知识学习2.学习的认知策略与监控策略3.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学习动机的激发4.迁移,促进迁移的条件5.班杜拉学习理论6.建构主义学习理论7.课堂管理,课堂管理的基本模式(行为主义取向模式、人本主义取向模式、教师效能取向模式)8.师生关系及其建立9.职业倦怠,职业倦怠的一般特征10.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与干预(四)社会心理学1.社会化,再社会化,图式2.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光环效应,刻板印象3.印象,印象形成与印象整饰4.海德的归因理论,维纳归因理论,罗特的归因控制点理论,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5.归因过程的偏差现象6.态度,态度的维度7.态度转变的理论(认知失调论、分阶段变化理论)8.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9.侵犯行为,侵犯行为的预防和控制10.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11.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12.社会助长,社会惰化,从众,服从13.合作与竞争及其原因(五)统计与测量1.t检验、检验、检验的适用范围和条件2.描述研究数据基本特征的常用统计指标3.心理测验的正确使用4.评价心理测验质量的量化指标5.影响信度的因素及提高信度的方法6.影响效度的因素及提高效度的方法7.常模参照测验(六)变态心理学1.判别心理异常的基本指标2.智力障碍的概念、等级与诊断3.儿童常见的行为问题预防与矫治(多动症、口吃、遗尿、进食问题)4.儿童(青少年)学习障碍的诊断与教育措施5.心理危机干预,危机干预常用技术(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1.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任务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内容、途径与方法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本特点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常用的教学活动形式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评价(八)心理咨询(心理辅导)1.心理咨询的主要理论观点(精神分析学派、行为学派、人本主义学派、认知学派)2.心理咨询的常用方法与技术3.心理咨询的常见形式与一般程序4.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的素养(九)团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咨询)1.团体心理辅导(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咨询)的特点与类型2.团体心理辅导(咨询)的讨论技术3.团体领导者的角色特点4.团体心理辅导(咨询)过程中的特殊成员及应对5.影响团体心理辅导(咨询)效果的因素第二部分实践技能(一)中(小)学个别心理咨询案例分析(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设计(三)团体心理咨询(辅导)方案设计(四)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运用试卷结构1.主要题型:选择题,非选择题,如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实践运用题(含方案设计、案例分析等)等。

福建教师招聘考试提纲 心理学

福建教师招聘考试提纲 心理学

心理学模块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心理过程情感过程——情绪、情感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心理现象个性心理倾向——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价值观、世界观个性心理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第一部分认知发展与教育一、感知觉及其规律的应用、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一)感觉◆概念: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是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认识的起点。

◆感觉的分类从感觉器官来划分可分为:从感觉器官来划分可分为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觉内部感觉:机体觉、平衡觉、运动觉◆感觉的一般规律(1)感受性和感觉阀限1 感受性: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感觉阀限:能够引起人们感觉的刺激范围2 绝对感受阀限:刚刚能引起感觉得最小刺激量绝对感受性:对最小刺激量的感受能力3 差别阀限: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差别感受性:对最小差异量的感受能力4 感受性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高(2)感觉的相互作用1、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1)感觉适应: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例:暗适应:由明暗视觉的感受性的提高;“如芝兰之室,久不闻其香”2)感觉对比: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同时对比、继时对比3)感觉后效: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

如视觉后像2、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1)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2)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如盲人的听觉更灵敏3)联觉: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如:红的暖觉(二)知觉◆概念: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人脑对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知觉的种类:1.物体知觉空间知觉:物体的空间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时间知觉:对客观事物的时间关系(即事物运动的速度、延续和顺序性)的反映运动知觉:对物体在空间位置移动的知觉,分为真动知觉和似动知觉。

要理解似动知觉的四种形式:动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运动后效;2.社会知觉:第一印象、刻板印象、近因效应3.错觉:人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有固定倾向的歪曲知觉。

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复习《心理健康教育》

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复习《心理健康教育》

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复习《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普通心理学(一)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动物和人具有的不学而会的反射。

条件反射:个体通过模仿、学习、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 (又称巴甫洛夫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刺激和另一个带有奖赏或惩罚的无条件刺激多次联结,可使个体学会在单独呈现该一刺激时,也能引发类似无条件反应的条件反应。

经典条件反射最著名的例子是巴甫洛夫的狗的唾液条件反射。

操作条件反射: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命名,是一种由刺激引起的行为改变。

(第一位研究者是桑代克(1874-1949),他观察猫试图逃出迷箱的行为。

)操作条件反射与经典条件反射不同,操作条件反射与自愿行为有关,而巴甫洛夫条件反射与非自愿行为有关。

(二)高级神经活动基本过程与规律1、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巴普洛夫认为,高级神经活动最基本的过程是兴奋和抑制。

兴奋指神经活动由静息状态或较弱的活动状态转为活动的状态或较强的活动状态。

抑制指神经活动的状态或较强的状态转为静息的状态或较弱的活动状态。

2、巴普洛夫发现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几个规律(1)条件反射的抑制额外刺激的出现使条件反射停止反应,叫外抑制。

神经细胞长时间的工作,或者受到强烈刺激的作用,会使条件反射受到抑制叫超限抑制或保护性抑制。

当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射不再给予强化的时候,条件反射也会被抑制,叫消退抑制。

在条件反射形成的初期,类似于条件刺激物的刺激也会引起条件反射,这叫条件反射的泛化现象。

如果只给条件刺激物强化,其他刺激不予强化,这样,对其他刺激的反应就会逐渐消失,这叫分化抑制。

(2)扩散和集中神经过程在大脑皮层上运动的基本形式就是扩散和集中。

一个地方的神经细胞的兴奋会引起它周围其他神经细胞的兴奋叫扩散。

例如:条件反射的泛化。

当条件反射多次进行,通过学习、训练,区别了不同的刺激,形成了分化,就只对条件刺激物进行反应了,这就是神经细兴奋过程的集中。

整理2017年福建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大纲内容整理

整理2017年福建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大纲内容整理

2017年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 教育综合知识考试大纲 考试范围主要涵盖时事政治、教育法律法规与政策、教育学、心理学四大模块。

(一)时事政治 (二)教育法律法规与政策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15年修订)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15年修订)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12年修订)5.《教师资格条例》6.《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7.《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文化基础(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自主发展(学会学习,健康生活);社会参与(责任担当,实践创新)8.《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与《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9.《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10.《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11.《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12.《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13.《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14.《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15.《福建省“十三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三)教育学 1.教育与教育学(1)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广义的教育:凡是能增长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完善人的个性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教育的本质属性:根据一定社会的需要进行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目的性)根本任务是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

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主导者,实施者,影响者,引导者),受教育者(学习主体),教育影响(教育内容、教育措施)教育的起源: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勒图尔诺,沛西·能),心理起源说(美国孟禄),劳动起源说(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下形成)教育的产生与发展阶段: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奴隶社会学校出现,与劳动生产脱离),近代教育,现代教育(全民化,民主化,现代化,多元化,终身化)(2)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教育问题是教育研究的核心,教育规律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考试大纲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考试大纲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考试大纲一、单选题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对象为( C )A.问题学生B.品德不良的学生C.正常的学生D.学习困难的学生2. 心理健康的三个标志是:( C )A.健康、和谐、平和 B.平静、快乐满意C.平衡、有序、和谐 D.满足、淡然、快乐3.素质通过遗传获得,故又称遗传素质,亦称( A )A.禀赋 B.天资 C.资质 D.天赋4.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 D )A.学科本位的综合课程 B.经验本位的综合课程C.问题本位的综合课程 D.问题-经验-学科三位一体的综合课程5.对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正确的认识是:( C )A.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不需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配合B.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需要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配合C.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唱一和”的关系D.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应以家长为主体而进行6.合理选择职业应做到( A )A.了解自己、职业和社会B.了解专业和职业的关系C.了解职业的D.了解社会的需求7.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的过程一般包括( B )A.五个阶段 B.六个阶段C.四个阶段 D.七个阶段8.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内容中,不属于学生自然情况的是:( B )A.学生个人情况B.学生学习成绩C.学生的既往史D.学生的自我评定9.就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设定来看,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 A )10. 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模式应该是:( D )A.主要是家长会、家访、家长来访B.家校共同研究C.家校共同探索D.除常规的联系方式外,家校应共同研究、共同探索二、多项选择题1.从20世纪80年代始至今,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ACD )A.调查呼吁阶段B.尝试推行阶段C.尝试起步阶段D.发展推进阶段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心途径是( AC )A.心理咨询 B.心理治疗C.心理健康教育课程D.全面渗透3. 学校应坚持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有( DE )A.以学生为主的策略B.以家长为主的策略C.以学校为主的策略D.中立性策略E.客观性策略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方法有:( BDE )A.访谈法B.观察法C.Q分类法D.问卷法E.测验法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初级、中级、高级功能分别对应的具体功能是( ABC )A.预防心理疾病B.提高心理素质C.消除心理疾患,D.进行职业辅导三、判断题1.从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看,两者存在着诸多共同的因素,所以说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互相取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是符合招聘条件的考生参加的全省统一的选拔性考试。

考试结果将作为我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

招聘考试从教师应有的职业素质、专业水平、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
(一)考试目标
1.考查考生对心理学专业知识理解、掌握和运用的水平。

2.考查考生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知识的领会与掌握情况。

3.考查考生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务的理解、分析,以及运用心理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情况。

(二)考试要求
1.要求考生理解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所需的背景性知识和领域。

2.要求考生能够较扎实地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3.要求考生掌握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能够根据所掌握的知识理解、分析学校教育生活中的各种心理现象,有效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解决学生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

三、考试范围与内容
考试范围主要包括心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知识,以及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教学技能和方法。

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理论基础
(一)普通心理学
1.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2.高级神经活动基本过程与规律
3.注意,注意的特征
4.感觉、知觉
5.感受性与感觉阈限,视觉适应与后像
6.知觉的特性
7.记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遗忘规律
8.思维,思维的种类
9.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10.表象,想象,想象的种类
11.情绪,情感,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
12.意志的品质
13. 需要,动机,动机的分类
14.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动机的驱力理论,诱因理论,唤醒理论,
15. 能力,能力的种类,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16. 能力发展差异分析
17. 气质,性格
(二)发展心理学
1.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
2.个体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及阶段
3.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发展四阶段论
4.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论
5.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6.依恋理论、亲和动机、关键期
7.童年期个体学习活动的特点及其发展
8.童年期个体心理过程的发展
9.童年期个体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10.少年期个体性的发育和成熟
11.少年期个体心理过程的发展
12.少年期个体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13.青年期个体思维的发展
14.青年期个体社会性的发展
(三)教育心理学
1.学习,陈述性知识学习与程序性知识学习
2.学习的认知策略与监控策略
3.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学习动机的激发
4.迁移,促进迁移的条件
5.班杜拉学习理论
6.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7.课堂管理,课堂管理的基本模式(行为主义取向模式、人本主义取向模式、教师效能取向模式)
8.师生关系及其建立
9.职业倦怠,职业倦怠的一般特征
10.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与干预
(四)社会心理学
1.社会化,再社会化,图式
2.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光环效应,刻板印象
3.印象,印象形成与印象整饰
4.海德的归因理论,维纳归因理论,罗特的归因控制点理论,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
5.归因过程的偏差现象
6.态度,态度的维度
7.态度转变的理论(认知失调论、分阶段变化理论)
8.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9.侵犯行为,侵犯行为的预防和控制
10.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11.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12.社会助长,社会惰化,从众,服从
13.合作与竞争及其原因
(五)统计与测量
1.t检验、F检验、2 检验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2.描述研究数据基本特征的常用统计指标
3.心理测验的正确使用
4.评价心理测验质量的量化指标
5.影响信度的因素及提高信度的方法
6.影响效度的因素及提高效度的方法
7.常模参照测验
(六)变态心理学
1.判别心理异常的基本指标
2.智力障碍的概念、等级与诊断
3.儿童常见的行为问题预防与矫治(多动症、口吃、遗尿、进食问题)4.儿童(青少年)学习障碍的诊断与教育措施
5.心理危机干预,危机干预常用技术
(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1.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内容、途径与方法
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本特点
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常用的教学活动形式
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评价
(八)心理咨询(心理辅导)
1.心理咨询的主要理论观点(精神分析学派、行为学派、人本主义学派、认知学派)
2.心理咨询的常用方法与技术
3.心理咨询的常见形式与一般程序
4.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的素养
(九)团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咨询)
1.团体心理辅导(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咨询)的特点与类型
2.团体心理辅导(咨询)的讨论技术
3.团体领导者的角色特点
4.团体心理辅导(咨询)过程中的特殊成员及应对
5.影响团体心理辅导(咨询)效果的因素
第二部分实践技能
(一)中(小)学个别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设计
(三)团体心理咨询(辅导)方案设计
(四)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运用
四、考试形式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120分钟。

3.试卷分值:150分。

五、试卷结构
1.主要题型:选择题,非选择题,如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实践运用题(含方案设计、案例分析等)等。

2.内容比例:心理健康教育学科专业基础主干知识约占60%,实践教学约占40%。

3.试题难易比例:容易题约占30%,中等难度题约占50%,较难题约占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