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谁能传播声音
青岛版科学五上《谁能传播声音》教案及反思
青岛版科学五上《谁能传播声音》教案及反思【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教学目标】1、明白声音能传向四面八方,声音在气体、固体、液体中都能传播。
2、通过观看和实验等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明白声音的传播方向和声音能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
3、通过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声学道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明白液体、固体和液体都能够传播声音。
教学难点:利用简单的实验器材做声音传播的实验【教具、学具】教师预备:大鼓、水槽、水、闹钟、塑料袋、扎线学生预备:细线纸杯【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每天上课铃一响,校园各个角落的同学都能听到。
挂在高处的喇叭一响,全村的人都能听到。
树上的鸟鸣,人在树下的四周较远处也能听到......这是什么缘故呢?想想看声音是在哪里传播的,传播的方向又是如何样的。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针对这一问题,依照自己的生活体会进行猜想。
“你们认为谁会传播声音呢?”如此学生确信会联系自己的生活体会去猜想。
教师要让学生大胆的去猜想,并让学生说出自己猜想的理由。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教师可适时提示:如树上的鸟鸣,树周围和人之间充满着什么物体,说明声音能够在什么物体中传播,四周都能听见,说明声音是向哪个方向传播的)小结:通过以上探讨,我们能够推断:声音是通过空气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1、引导学生研究声音传播的形式。
(1)提问:将石子投入水中,水面上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学生讨论、研究。
学生代表发言:水面显现波浪,一圈圈向外散开(2)实验:一名学生在讲台上敲大鼓,点燃两支蜡烛,一支放在鼓前面,一支放在教室后面,其他同学围绕四周观看鼓前面的蜡烛火苗及教室后面的火苗有什么现象?(3)汇报实验结果。
(4)讨论:鼓前面的火苗什么缘故会摆动?教室后面的火苗什么缘故不动呢?结论:击鼓使鼓面振动发出声音,会引起周围空气也跟着振动,就形成了声小组实验探究,记录结果。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谁能传播声音》课件
鼓、鼓槌、蜡烛、火柴,在小组内设计 一个方案来证明气体能够传播声音。
实验名称 实验猜想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
温馨提示:要把蜡烛放在合适的位置,不要离鼓太近也不能太远
1、小尺、圆珠笔、小锤子、小木棍等 2、选择两种方法来做,其中至少要有一种不借助工具。 (手掌、拳头、手指) 3、温馨提示:一定要把耳朵贴在桌面上
版本: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液体能够传播声音
实验器材: 小闹钟、水槽、水、塑料袋、橡皮筋
1、将小闹钟提前定好时间。(2分钟以后响) 2、装在事先准备好的塑料袋子里,密封好。 3、放进水槽里。
1、桌面要干净,不要有杂物。
2、不要溅到身上、桌子上或其它固体材料上,
பைடு நூலகம்
容易引起 腐蚀造成伤害或破坏。
在电影电视中看到过这样的场景,铁道游击队员趴在铁路上, 把耳朵贴在铁轨上,在做什么?
古战场上,士兵趴在地上耳朵贴在地面,在做什么?
忽李 闻白 岸乘 上舟 踏将 歌欲 声行 。,
火 车 开 来
轮 船 在 大 海 里 航 行
谁能传播声音.说课内容
《谁能传播声音》说课稿教材分析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声音的秘密》中的第二课《谁能传播声音》。
本单元由《声音的产生》、《谁能传播声音》、《怎样听到声音》、《各种各样的声音》、《噪声的危害与防治》五课组成,课与课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声音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正因为如此,人类才不断探索声音的奥秘。
本课是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按照“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制作应用”的思路编写。
目的在于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从而归纳概括出谁能传播声音。
通过这样一个活动过程,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积极性,产生科学探究的热情。
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声音的传播作假设性解释,提出自己的猜想。
(2)、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活动中,有乐于观察、善于发现的欲望,体验合作与交流的快乐。
(2)、体会到科学探究中要尊重事实,养成在实验中既动手又动脑的好习惯。
▲科学知识:知道气体、固体、液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播声音;知道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知道声音是以声波的方式传播的。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理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气体、液体、固体能够传播声音,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及创新能力。
▲教学难点:知道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
说教法和学法学生分析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在实际生活中已经对声音有了一定的认识。
本课对谁能传播声音的研究,就是在学生原有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动手实践活动,探究谁能够传播声音。
实验中,人人有任务,人人都参与,教学中尽量给学生创造和提供机会,突出学生的参与性与主体性。
学生只有参与其中,才能在活动与体验中构建科学知识,在体验与发现中获得探究的快乐,并产生对科学的兴趣。
青岛版科学五上第11课《谁能传播声音》课件
懒羊羊早上被闹钟吵醒,非常不高兴,他把衣
服扔过去,盖在闹钟上,铃声依旧响个不停,后来他 用被子捂住头,还是听得见铃声。正在他烦恼之时, 好朋友喜羊羊和美羊羊进来了,他们把闹钟放进一个 拔罐里,然后抽气,铃声逐渐减少,最后听不到一点 声音。”
温馨提示:
1.每组选一名力气较大的学生做此实验; 2.音乐盒要放在海绵上; 3.抽气时活塞竖直向形成了声音的“波浪”,就像石子投入 水中形成的水波一样,一圈一圈地向周围扩散传播。
花样游泳由游泳、技巧、舞蹈和音乐编排而成,有“水中芭蕾” 之称。运动员们借助水传来的音乐声保持动作协调一致
声呐就是利用声音能在水中传播的道理对水下目 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
海洋捕鱼时,在鱼网中播放鱼儿喜欢的声音,能 把鱼儿诱入鱼网,这是根据液体能传声原理。
地震发生后地下幸存人员的微弱声音通过 砖头石块等传到地上被生命探测仪捕捉到
将耳朵贴在铁轨上能更容易探听远处是否有火车,《铁道游击队》 中,游击队员经常这么做,以判断敌人列车位置;电视剧《狼毒花》
中,常发趴在地上听就知道有日本鬼子来了,它们都利用了 固体 能传声
小学科学青岛版五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8 谁能传播声音
小学科学青岛版五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8 谁能传播声音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声音是以波的形式通过空气传向四面八方的,知道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都可以传播。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1、大鼓、4个背后吊着一个小泡沫球的纸屏。
2、水槽、水、闹钟、塑料袋、扎线、长木条、木板、两根金属棒。
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1、谈话:大自然奇妙无穷,各种声音交错在一起,遥相呼应,如同一曲曲交响乐,使世界充满生机。
这里所指的"交响乐"是由哪些声音组成的?它们来自何方?2、学生讨论、汇报。
3、师生小结:这些来自天上、地下、水中、工厂等四面八方的声音是怎样传入我们耳朵里的呢?(板书课题)学习新课1、引导学生探讨声音传播的途径。
(1)提问:每天上课铃一响,校园各个角落的同学都能听到。
挂在高处的喇叭一响,全山村都能听到。
树上的鸟鸣,人在树下的四周较远处也能听到......这是为什么呢?想想看声音是在哪里传播的,传播的方向又是怎样的。
(2)学生讨论汇报。
(教师可适时提示:如树上的鸟鸣,树周围和人之间充满着什么物体,说明声音可以在什么物体中传播,四周都能听见,说明声音是向哪个方向传播的)(3)小结:通过以上探讨,我们可以推想:声音是通过空气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2、引导学生研究声音传播的形式。
(1)提问:将石子投入水中,水面上会有什么现象发生?(一圈圈向外传的水波和听到石子落水声)(2)实验:一名学生在教室中间敲大鼓,其他同学围绕四周观察鼓周围立的纸屏及纸屏背后的小泡沫球有什么现象?(3)汇报实验结果。
(4)小结:击鼓使鼓面振动发出声音,会引起周围空气也跟着振动,就形成了声波,像水波可以向远处传播一样,声波也可以向远处传播。
(5)讨论:纸屏上的小球为什么会振动?为什么各个方向的小球都会振动?鼓声是怎样传到我们耳朵里的?(6)小结:随着鼓声我们看到纸屏上的小球振动,这是由于击鼓产生的声波从鼓面通过空气传向四周的纸屏,引起纸屏和小球振动。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11课谁能传播声音PPT课件4青岛版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8、谁能传播声音
探究声音传播的秘密
声音是向
四面八方
传播的。
实
验
做中学
通过以上实验说明
固体、液体、气体 都能传播声音
精彩补白
1、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 传播; 方向是 向着四面八方的 。
精彩补白
2、人们交谈时能听到对方的讲话 声,表明 空气 能够传声;鱼能 被它们喜欢的声音吸引,表明 水 也能传声。
生活处处皆科学, 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如果放弃太早,你永远都不知道自己会错过什么。 3、你特么的看看你现在的样子?还是我爱的那个你么? 4、你的选择是做或不做,但不做就永远不会有机会。 5、你必须成功,因为你不能失败。 6、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 7、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 8、心灵纯洁的人,生活充满甜蜜和喜悦。 9、遇到困难时不要抱怨,既然改变不了过去,那么就努力改变未来。 10、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11、用理想去成就人生,不要蹉跎了岁月。 12、永不言败是追究者的最佳品格。 13、目标的实现建立在我要成功的强烈愿望上。 14、保持激情;只有激情,你才有动力,才能感染自己和其他人。 15、别人能做到的事,自己也可以做到。 16、学习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 17、通过辛勤工作获得财富才是人生的大快事。 18、努力了不一定能够成功,但是放弃了肯定是失败。 19、人活着就要快乐。 20、不要死,也不要的活着。 21、有努力就会成功! 22、告诉自己不要那么念旧,不要那么执着不放手。 23、相信他说的话,但不要当真。 24、人不一定要生得漂亮,但却一定要活得漂亮。 25、世事总是难以意料,一个人的命运往往在一瞬间会发生转变。 26、活在当下,别在怀念过去或者憧憬未来中浪费掉你现在的生活。 27、一份耕耘,份收获,努力越大,收获越多。 28、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吱声。 29、一切事无法追求完美,唯有追求尽力而为。这样心无压力,出来的结果反而会更好。 30、进则安居以行其志,退则安居以修其所未能,则进亦有为,退亦有为也。 31、有智者立长志,无志者长立志。 32、在生命里寻觅快乐的方法,就是了解你被赋予生命是为了奉献。 33、纯洁的思想,可使最微小的行动高贵起来。 34、心作良田耕不尽,善为至宝用无穷。我们应有纯洁的心灵,去积善为大众。就会获福无边。 35、坚强并不只是在大是大非中不屈服,而也是在挫折前不改变自己。 36、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 37、世间上最美好的爱恋,是为一个人付出时的勇敢,即使因此被伤得体无完肤,也无悔无怨。 38、梦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会沐浴在梦想的光辉之中。 39、人生最困难的不是努力,也不是奋斗,而是做出正确的抉择。 40、不管现在有多么艰辛,我们也要做个生活的舞者。 41、要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向前冲。 42、有智慧才能分辨善恶邪正;有谦虚才能建立美满人生。 43、无论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要思考。 44、不属于我的东西,我不要;不是真心给我的东西,我不稀罕! 45、我们从自然手上收到的最大礼物就是生命。 46、失败的定义:什么都要做,什么都在做,却从未做完过,也未做好过。 47、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 48、永远对生活充满希望,对于困境与磨难,微笑面对。 49、太阳照亮人生的路,月亮照亮心灵的路。 50、生活中的许多事,并不是我们不能做到,而是我们不相信能够做到。 51、不要说你不会做!你是个人你就会做! 52、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 53、能够说出的委屈,便不是委屈;能够抢走的爱人,便不是爱人。 54、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55、胜利女神不一定眷顾所有的人,但曾经尝试过,努力过的人,他们的人生总会留下痕迹! 56、勤奋是学习的枝叶,当然很苦,智慧是学习的花朵,当然香郁。 57、人不能创造时机,但是它可以抓住那些已经出现的时机。 58、没有斗狼的胆量,就不要牧羊。 59、有时候,垃圾只是放错位置的人才。 60、不要怕被人利用,人家利用你,说明你还有利用的价值。 61、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62、与积极的人在一起,可以让我们心情高昂。 63、向日葵看不到太阳也会开放,生活看不到希望也要坚持。 64、才华是血汗的结晶。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 65、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
《谁能传播声音》教学反思
《谁能传播声音》课后反思汶上县实验小学胡令波《谁能传播声音》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声音的秘密》单元中的第二课,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声音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探究声音能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以及认识声音的传播的方向是四面八方。
学生通过多个实验对声音这一熟悉的事物进行一番理性的探索,从而构建起对声音传播的理性认识,为今后的探究、学习奠定基础。
反思自己的这节课更多的是看到了自己的不足,科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要求我们课堂教学设计不仅科学严谨而且语言要干脆利索。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大的结构虽然没有什么问题,但环节之间还可以再优化一下,而且各过程之间衔接语用得不自然。
其中在实验分析的时候,分析不到位,应该把每一个实验的过程、现象、结果分析透彻。
对于同一个实验的不同结果要分析出导致不同现象的原因,比如线没有拉直,听筒的关系,或者有噪音,或者材料有损坏等等。
同时教学时,虽然自己也通过师生协同活动,启发学生利用知识迁移规律,尝试性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但没有充分使学生学以致用,另外在巩固和掌握科学概念,发展学生智力,激发探究科学的情趣方面还有待改进。
试想如果通过设置情景,表扬激励等多种方法,更能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既长知识又长智慧,在学中乐、乐中学。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回答非常精彩,但是我点评不到位,应该用多种形式的语言多激励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同时在磨课的过程中,得到了组内各位同事的指导,特别是郗建丽老师从教学设计到课件制作再到试验设计等等各方面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让我这个青年教师增强了上课的勇气和自信。
回想整个研修与磨课,自己确实感受到了执教能力的提高,但问题也不少,整体来说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比较低,业务水平还有待提高,但我相信在同事们的帮助下,加上自己的刻苦努力,我一定能够有所进步。
2014年11月24日。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谁能传播声音》共32页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谁能传播声音》教学设计
《谁能传播声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声音是通过物体以波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的。
在固体、气体、液体中都能传播过程与方法:借助实验和想象,对声音传播的方式进行描述。
设计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实验,对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情况进行比较。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从实验中获取事实是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教学难点】设计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实验。
【教学准备】音叉、“土电话”装置、不同的材料(木制米尺、棉线、尼龙绳)【教学过程】一、引入播放微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声音会改变吗?今天我们将继续这方面的研究----出示课题。
二、研究声音的传播1.第2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中我们已经发现:由于音叉的振动而产生了声音,那么音叉振动时是怎样引起水面波动的呢?分组实验1: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音叉的振动引起了水的波动。
要强调:这次实验与第2课中《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的要求不一样,这次的重点是要细致观察水面是如何波动的?并且把它描述出来。
小组交流、反馈:水面一拨一拨地从音叉所在中心慢慢向四周散开去2.小游戏:平时我们经常接听电话,今天我们在课堂上也做个接电话的小游戏。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简易小电话。
出示实验装置,分别介绍。
分组活动:“土电话”的研究要求:(1)说话同学要小声说话,以听电话的同学不能直接听到为宜。
(2)接听电话的时候,电话线要拉紧,可不能松松垮垮哦。
小组交流讨论:纸杯里听到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小结: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三、研究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1.声音在所有的物体中都可以传播吗?让我们向上节课研究“尺子的音高变化”那样,一起来研究一下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
出示材料:相同长的铝箔尺、木制米尺、棉线、尼龙绳,如何研究声音在这些材料中的传播呢?2.能通过以上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声音在这些不同材料中的传播情况的不同吗?----小组讨论交流3.反馈小结:一同学在物体的一端,握住振动音叉的柄,把音叉的一端缠绕在音叉上,另一个同学把物体的另一端紧靠耳朵,并使物体绷紧。
五年级科学上册8.谁能传播声音
1. 潜水员在水下听到岸边人的谈话声,是靠(水)
传播的。
2.声音的传播是(四面八方)的。
3. 关于声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声音不能在液体中传播
B.固体只能发出声音不能传播声音
C.一切发生物体都在振动
4.声音可以在下列物质中传播的是( D )
A.空气
B.纯水
C.木材 D.以上都对
固体能传播声音。
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 中传播,传播方向是向着四 面八方的。
物体 地向周围扩散,并逐渐消失。
答: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 但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声 音快得多,所以总是先看到闪 电,后听到雷声。
答:可以用无线电交流。
8.谁能传播声音
铃声一响,在学校 各个地方都能听到。 这是为什么呢?
证明空气能传播声音
1.点燃蜡烛,一支放在鼓前面,另一支放在较远处作为对比。 2.敲鼓,观察现象。
蜡烛的火焰会晃动,离鼓近的火焰晃动的厉害。
空气能传播空气。
空气能传播空气, 那如果没有空气声 音还能传播么?
不知道。不 过我们可以 用实验探究。
如图所示,将一个发声的闹铃放 进一个玻璃罩内,用抽气机将罩 内空气逐渐地抽出。体会铃声变 化情况。
记录现象,你有什么发现?
我们发现铃声逐渐变小,直至消失。
证明液体能传播声音
把闹钟放在塑料袋内,然后放入水 中,将耳朵贴在水槽外壁上。
能听到闹钟的声音。
液体能传播声音。
证明固体能传播声音。
一个同学在桌子一侧轻轻敲打桌子, 另一个同学在桌子另一侧把耳朵贴近桌沿。 贴近桌沿的同学可以听到敲桌子声音。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谁能传播声音》教案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谁能传播声音》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速度不同。
3.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热爱科学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速度不同。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一个正在发声的闹钟,让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闹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到我们耳朵里的吗?(二)探究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1.实验一:将闹钟放入一个密封的玻璃瓶中,观察声音的变化。
a.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b.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结论。
2.实验二:将闹钟放入一个装满水的玻璃瓶中,观察声音的变化。
a.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b.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声音在液体中传播的结论。
3.实验三:将闹钟放入一个真空的玻璃瓶中,观察声音的变化。
a.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b.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声音在气体中传播的结论。
(四)拓展与应用1.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吗?2.学生回答,教师讲解:声音在真空中无法传播。
(五)课堂小结(六)课后作业1.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思考并回答:为什么我们在水中说话声音会变得低沉?2.家长签字确认,下周一带回。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让他们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上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与难点补充重点:1.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体验,理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现象。
2.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掌握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速度的不同。
难点:1.如何让学生通过实验直观地感受到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优选)五年级科学上册第11课谁能传播声音PPT课件2青岛版
声音的传播
闹钟响时,铃声是通过什么传入你们的耳朵的? ——空气
用喇叭和蜡烛演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情况。
无振动
声源没有振动时,周围的 空气也没有振动。
声源振动时,引起周围的空气也跟着振动起来, 通过蜡烛火焰可以看出出周围空气振动的情况。
实验说明:声音可以通过空气传播,但不能在真空里传播。
➢水是介质。
有大陨石撞上月球,地球上的人能否听到撞击声? ➢ NO,声音在真空中无法传播。
请大家猜想一下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 中传播时,在哪种介质中传播得最慢?
声音在各种介质的传播速度
介质 纯水 海水 玻璃 空气
声速(米/秒) 1490 1520 5500 340
介质 松木 铜 钢 铅
声速(米/秒) 3320 3810 5200 1190
9、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 是 340米/秒。北宋时代的沈括, 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 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 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 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快, 而且箭筒还可以起到共鸣箱的作用。
10、如图4所示,在做真空是否传声的实
验中,随着玻璃罩内的空气被逐渐抽出,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 到声音;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D )
A.悦耳动听的歌声是由歌唱家的声带振动 发出的
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C.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 的传播速度
D.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一样的
5、声音在下列物质中传播速度最 小的是( D )
实验探究:液体能否传播声音?
闹钟设定1分钟后响→套塑料袋→放入水中 →把水管伸入水中→听到闹铃声音吗?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谁能传播声音》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谁能传播声音》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声音传播的方式和特点;2.掌握振动产生声音的原理;3.学习利用实验方法验证振动产生声音的原理;4.提高小学五年级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5.培养小学五年级学生的与他人合作进行实验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声音的传播和振动产生声音的原理。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主要采用讲授、实验和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首先,让学生聆听自己身边的声音,感受声音对生活的重要性,并启发学生对声音产生的原理的探讨。
2. 讲授(10分钟)讲解声音的传播方式,包括实物的声音传播、媒介的声音传播、远距离的声音传播等。
同时,讲解振动产生声音的原理,和振动产生声音的必要条件。
3. 实验(25分钟)让学生进行实验,验证振动产生声音的原理。
具体步骤如下:1.学生组成小组,每个小组准备好实验箱。
2.每个小组观察、感受发声文具的特点。
3.每个小组试着拆卸发声文具,用放大镜观察内部结构,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4.每个小组使用乐高积木搭建发声文具模型,并完成一定规模的声响。
5.学生可以自由探索、自由搭建发声文具,并进行实验验证振动产生声音的原理。
4. 讨论(10分钟)小组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经验,讨论不同发声文具的观察结果和声音表现。
5. 总结(5分钟)对学生进行总结,强调振动产生声音的原理,并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
五、作业带着问题回家:1.你可以想到自己身边哪些物体会产生声音?2.在日常生活中,你又是如何利用声音的?六、教学效果评价1.在实验中,学生是否基本掌握振动产生声音的原理;2.在小组讨论中,学生是否能够分享自己的实验经验;3.学生能否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描述声音的传播方式和特点;4.学生能否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描述振动产生声音的原理;5.学生能否用自己的语言简单介绍实验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谁能传播声音
依传统文化立校 靠求实创新发展
济南将军实验学校
实验目的:证明空气能传播声音。 实验器材:蜡烛、火柴、大鼓、鼓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实验方法:(1)点燃蜡烛,放在鼓面前;
(2)敲鼓,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依传统文化立校 靠求实创新发展
济南将军实验学校
想一想:
生活中空气传播声音的现象有哪些?
济南将军实验学校
实验目的:证明固体能传播声音。
实验材料:桌子。 实验方法:用手轻轻挠桌子腿,然后 将耳朵贴在桌子上。
实验现象:
依传统文化立校 靠求实创新发展
济南将军实验学校
想一想:
生活中固体传播声音的现象。
依传统文化立校 靠求实创新发展
济南将军实验学校
•声音能在气体、 液体、固体中传 播。
依传统文化立校 靠求实创新发展
声音传播的方向是如 何的呢? 声音传播的方向是向 着四面八方的。
依传统文化立校 靠求实创新发展
济南将军实验学校
思考: 声音传播的方 式是怎样的?
答:声音是以声波的方式 进行传播的。
依传统文化立校 靠求实创新发展
济南将军实验学校
动拓 展 活
在月球上,不借助 任何工具,能否听到声 音?为什么?
依传统文化立校 靠求实创新发展
宇航员在太空中是怎样进行 交流的?为什么? 他门用无线电和手势做为基本的交流方式
依传统文化立校 靠求实创新发展
济南将军实验学校
小巧手:
制作一个简易的土电话。
玩一玩:
同学之间玩一玩你制作的简易电话,
并对你的简易电话进行改进。
依传统文化立校 靠求实创新发展
依传统文化立校 靠求实创新发展
济南将军实验学校
实验目的:证明液体能传播声音。 实验材料:手机、塑料袋、水槽、水。 实验过程:把手机放在塑料袋内,然 后放入水中,将耳朵贴近水槽。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依传统文化立校 靠求实创新发展
济南将军实验学校
想一想:
生活中液体传播声音的现象。
依传统文化立校 靠求实创新发展
济南将军实验学校
讨论:气体、液体、固体传播 声音的速度相同吗?
依传统文化立校 靠求实创新发展
济南将军实验学校
在影片《铁道游击队》中,游击 队员叔叔都把耳朵贴在铁轨上探听 远处是否有火车声。同学们,请你 想一想,游击队员为什么不站着听, 非要趴在铁轨上听呢?
依传统文化立校 靠求实创新发展
济南将军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