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史提纲答案
中国建筑史总复习提纲,及答案
《中国建筑史》总复习提纲一、期末考试题型:考题总体上由基本知识和分析论述两部分构成,题型一般包括:名词解释、单项选择、图示分析、问答和论述等,具体如下: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三、图示分析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注意:第5、6题任选一道题作答,多做不给分)四、问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注意:以下第3、4、5、6题任选3道题作答,多做不给分)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二、成绩考核方式:期末考试:70%平时成绩:30%(作业 + 出勤)三、总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1工官制度工官制度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于官本位体制的产物。
工管是城市建设和建筑营造的具体掌管者和实施者,,对古代建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2僭越地位在下的冒用在上的名义或器物等等,尤指用皇家专用的。
3无梁殿明朝时期,随着砖砌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全部用砖拱砌成的建筑物,称为“无梁殿”4坞壁中国古代为防御而修建的小城堡5一颗印它由正房、耳房(厢房)和入口门墙围合成正方如印的外观6抱厦在原建筑之前或之后接建出来的小房子7舍宅为寺南北朝时期王公贵胄把自己的家宅送给佛寺8倒座四合院跟正房相对的房屋,通常坐南朝北9影壁(照壁)用于遮挡视线的墙壁1011后罩房12外八庙13 金箱斗底槽宋代殿阁内部四种空间划分之一.其特点是殿身内又一圈柱列与斗拱,讲殿身空间划分为内外两层空间组成,外层环包内层.14 叉柱造上层柱插在底下华拱中,收半个柱径15缠柱造在下层柱端增加一斜梁,将上层柱立于此梁上。
16彻上明造指建筑物室内的顶部做法让屋顶梁架结构完全暴露17草栿在平闇,平棊(音其qi)上看不见的栿18明栿与草栿相对而言,指的是在平闇,平棊(即天花板)以下的梁19黄肠题凑西汉帝王陵寝椁室四周用柏木堆垒成的框形结构20 副阶周匝塔身、殿身周围包绕一圈外廊,21须弥座系安置佛、菩萨像的台座22生起屋宇檐柱的角柱比当心间的两柱高 2~12 寸,其余檐柱也依势逐渐升高。
中外建筑史复习提纲---胡
中外建筑史复习题中国建筑史部分一、填空题1.中国古代都城的居住区划分单位在汉朝称(闾里),在唐朝称(里坊)2.明清北京紫禁城的正门(午门)。
3.(浙江余姚河姆渡)发现的建筑遗址距今约六、七千年,这是我国已知的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一个实例。
P164.黄河中游原始社会晚期的文化先后是(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
P185.(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是至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的实例。
6.(瓦)的发明是西周在建筑上的突出成就,从而使西周建筑脱离了"茅茨土阶"的简陋状态而进入了比较高级的阶段P317.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一跃成为强国,经过十年战争,终于攻灭六国,统一全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大帝国)。
P388.汉代建筑发展的突出表现就是木架建筑渐趋成熟,(制砖技术)和(拱券技术)有了发展。
P479.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的传入,最突出的建筑类型是佛寺、佛塔和石窟。
石窟可以分为三种:一是(塔院式),即以塔为窟的中心,这种窟在大同云岗石窟中较多;二是(佛度式),窟中以佛像为主要内容,相当于一般寺庙中的佛殿,这类石窟较普遍;三是(僧院式),主要供僧众打坐修行之用,其布置为窟中置佛像,周围凿小窟若干,每小窟供一僧打坐,此外还有一种小窟,分布在一、三两类窟的周围,也属打坐用的禅窟。
10.(隋)代留下的建筑物有著名的河北赵县安济桥。
它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敞肩式)(或称空腹拱桥),大拱由28道石券并列而成,跨度达37米。
P8711.(《营造法式》)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著书人是宋代将作监(李诫)。
P11112.元代宗教建筑异常兴盛,尤其是(藏传佛教),在内地出现了喇嘛教寺院。
如北京西四的(妙应寺白塔)。
13.中国古代城市有三个基本要素,即:(统治机构)、(手工商业区)和(居民区)。
14.我国的五大古都是:(北京)(洛阳)(开封)(西安)(南京)。
中国建筑史考前提纲
1.中国古代木结构体系主要有穿斗式和抬梁式两种.2.原始社会最具代表性的房屋遗址是长江流域多水地区有巢居发展来的干阑式建筑和黄河流域有穴居发展而来的木骨泥墙房屋.3.斗拱按照位置可分为哪三种?柱头斗拱.柱间斗拱.转角斗拱.4.苏州园林建筑的屋角起翘常用的两种做法是嫩戗发戗和水戗发戗5.明清私家园林布局的基本设计原则与手法.1.园林布局:主体多样,隔而不塞,欲扬先抑,曲折萦回,尺度的当,余意不尽,远借邻借。
2.水面处理:a 园无水不活,水面形成的“空”与“虚”和其他实景(山石,房屋,花木等)形成对比,池有大小主次之分,水面处理亦有聚分不同b 池岸不能僵直,亦不能太高;c 桥梁多以梁式桥为主,平面曲折3.叠山置石:a可看可游可居b塑造丘壑c体块缝隙纹理处理d 用石得当6.《营造法式》和《工程做法》以何为建筑尺度标准?《营造法式》:材。
《工程做法》:斗口。
7.佛塔按结构和类型可以分为大乘佛教的楼阁式塔,密檐塔,单层塔喇嘛塔,金刚宝塔。
以及小乘佛教的佛塔几种.8.我国已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为陕西岐山凤雏村早周遗址,现存最早的木塔辽代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最早的密檐砖塔是河南嵩岳寺塔。
我国最早的现存无梁殿建于明代,已知最早的建筑总平面图为河北平山县战国中山国王墓出土的一块铜板错金银的“兆域图”.9.从建筑功能布局上看,石窟可分为塔院式,佛殿式,僧院式10.宋代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是《营造法式》,明代我国古代最系统的园林艺术论著是计成的《园冶》11.中国墓葬制中,秦汉唐宋明清的帝陵分别以什么为陵?秦汉:方上唐:因山为陵明清:宝城宝顶12.历史上曾出现不少有作为的工官:隋代宇文恺,宋代李诫,明代蒯祥,样式雷家族13.宋代雕刻种类按起伏高低有:1,剔地起突(高浮雕)2,压地隐起华(浅浮雕)3,减地平锻(线刻)4,素平按材料分类:石、砖、木按照形式有浮雕和圆雕。
清代彩画常用的三类和玺.旋子.苏式14.近代中国的三中建筑思潮洋式建筑传统复兴现代建筑15.近代中国传统复兴建筑潮有三种中国式宫殿式混合式16.四种柱网及实例单槽(观音殿,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朔县崇福寺观音殿)、双槽(太和殿、含元殿)、分心斗底槽(天津蓟县独乐寺山门)、金厢斗底槽(五台山佛光寺大殿)17.斗拱出挑,清代宋代以何为计?清代以材作计,宋以铺作计18.高台建筑的出现标志着什么的解决?使宫殿建筑彻底摆脱“茅茨土阶”的丑陋状态,进入一个新时期。
中建史复习提纲
中建史复习提纲古代部分基本特征概况一章1中国传统官式建筑与民间建筑做法的主要区别142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特点注:中国传统建筑的十三个特点1.分隔2.按人分区为主3.微型宇宙4.室内外合作5.主从单元的串联6.线形公共空间7.接合而非转化8.正格与多格并存9.人工与自然分离10.室内的两套尺度11.简单的背景12.二维线条的构图13.带故事的形式3中国传统木构架结构体系的类型和各自特点4单体建筑与群体组合特点5传统建筑的工官制度,著名的工官工匠及主要作品,相关建筑著作发展概况一章1原始社会时期穴居和巢居的代表建筑遗址2什么是干阑式建筑,什么是版筑3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遗址、安阳小屯山晚商殷墟遗址、陕西岐山凤雏村遗址的主要特点4高台建筑(台榭式建筑)的出现,其主要特点及盛行时期5汉代砖石建筑技术的发展P296汉阙的特点及代表实例P307佛教传入后在魏晋时期带来建筑风格上哪些转变318古代从席地而坐的矮足家具向垂足而坐的高足家具的转变339世界最早的敞肩拱桥河北赵县安济桥,其设计建造者李春10元代著名的天文建筑遗址及设计者河南登封观星台郭守敬11明代砖的普及带来建筑建造和建筑类型上的改变4512明代的琉璃技术及重要建筑实例南京报恩寺塔山西大同的九龙壁北京的琉璃门、琉璃牌坊13汉至魏晋、隋唐、宋、元、明清不同时期官式建筑的木构架技术的转变及建筑风格上的转变1. 两汉时期是中国建筑发展的第一个高潮:①形成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类型②木构架的两种主要形式都已出现③高台建筑被多层木楼阁建筑取代④建筑组群已达到庞大规模⑤斗栱在汉代已普遍使用⑥屋顶形式多样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有以下几个特点:①东南地区城市建设和建筑活动的繁荣②佛教的传入使佛教建筑发展:佛寺、佛塔和石窟③自然式山水风景园林有了较大发展④高坐具、高家具的出现使建筑内部也随之增高⑤在石刻方面技术水平比汉代有了进一步提高3. 唐代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发展的成熟期:①建造规模宏大②建筑布局水平提高③木构技术进入成熟阶段,解决了前期大体量木构架技术问题④设计与施工水平提高⑤砖石建筑取得进一步发展⑥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4. 宋代建筑发展特点概要:①城市结构和布局起了根本的变化②木架建筑采用了古典模数制③建筑群与建筑空间的组合④建筑装修与色彩大有发展⑤砖石建筑有了新的发展⑥造园活动多5. 明代建筑发展概要:①砖普遍用于民居砌墙②琉璃面砖、琉璃瓦的应用③形成新的定型木构架强化整体结构性能\简化施工\斗拱装饰化④建筑群的布置更为成熟⑤明代后期私家园林发达⑥官式建筑的装修、彩画、装饰日趋定型化6. 清代建筑发展概要:①园林达到了极盛期②藏传佛教建筑兴盛③民居建筑百花齐放④简化单体木构设计⑤建筑技艺有所创新14唐南禅寺大殿佛光寺大殿天台庵广仁王庙、宋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转轮藏殿河北登封少林寺初祖庵大殿太原晋祠圣母殿、辽、元山西永乐宫三清殿山西洪洞县广胜下寺、明清的现存代表木构殿堂(阁)建筑及主要特点城市建设一章1《周礼·考工记·匠人》中规定的都城规划制度是什么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及其对历代都城规划的影响2城郭之制,典型实例春秋淹城“三城三河”的特点513古代城市形态发展沿革以及汉至明清各朝代都城规划布局的主要特点(包括西汉长安、曹魏邺城、北魏洛阳、隋唐长安、北宋汴京、元大都、明清北京)中国古代城市形态发展沿革:第一阶段:城市初生期(原始社会晚期~夏商周)以龙山文化晚期的筑城活动为开始,以防御和保护私有制为目的,以夯土和版筑为技术手段。
中建史考试范围
1.中国营造学社创建时间,创始人。
答:1930年朱启钤2.论述:分析庭院式组群的布局特点,可画简图说明。
答:3.台明从样式上可以分为哪两种?答:平台式和须弥座4.明清出陛数量定型为哪两种?答:明清出陛数量定型为“单阶”和“三阶”。
5.砚窝石的位置答:砚窝石:埋在台阶地下,用以抵抗阶之推力。
6.台明的形式中按照尊卑的排列顺序。
答:7.包台基月台和正座月台的区别。
答:正座月台位于房身基座前方,适合庭院中心居主体地位的殿屋使用“露明高,按房身下台基露明高,除一踩高五寸余即是。
”包台基月台把基座前半部正侧面全包合的月台。
适合门屋、门殿之类的建筑“高按门台基露明高折半。
再地势跌落,临时酌定。
”8.斗拱属于小木作还是大木作?答:大木作9.作图:单翘单昂五跴斗拱正立面侧立面。
10.雀替的长款要求。
答:雀替的长度一般为净开间的1/4,也有特殊情况,骑马雀替为开间的一半。
11.四种正式建筑屋顶形式按尊卑顺序排列。
答:由卑到尊依次是:硬山顶、悬山顶、歇山顶、庑殿顶。
12.曲阜孔庙奎文阁的屋顶形式。
答:歇山顶13.清代官式彩画等级次序按尊卑顺序排列。
答:由尊到卑依次是:和玺、旋子、苏式。
14.和玺彩画分段图名称填空。
答:书P31515.原始建筑两种主要构筑方式。
答:文献表明原始建筑存在着“巢居”与“穴居”两种主要构筑方式。
16.我国最早的住所。
答:我国最早的住所是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岩洞。
17.新石器时代原始建筑活动。
答:一、南方古文化(巢居)二、中原古文化(穴居)三、北方古文化18.华夏文明第一殿?答: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19.“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出自?答:《考工记》20“因天材,就地利,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道路)不必平以准。
”出自?答:《管子》。
21.“三朝五门”分别指什么?答:三朝:外朝、治朝、内朝五门:皋门、雉门、库门、应门、路门(清代五门为:正阳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三殿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中国建筑史复习题要点提纲概要
一、填空题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 我国木构建筑的结构体系主要有____穿斗__ 与_抬梁_____两种。
除此以外还有不少变体和局部利用__斜杆__ 组成三角形稳定构架的做法2. 南方气候炎热而潮湿的山区有架空的竹、木____干阑__ 式建筑。
东北与西南大森林中有利用原木垒成墙体的___井干___ 式建筑。
北方游牧民族有便于迁徙的___轻木骨架覆以毛毡的毡包式居室;新疆维吾尔族居住的__干旱少雨__ 地区有土墙平顶或土坯拱顶的房屋,清真寺则用___穹窿___ 顶。
3. 中国木构架的组成采用__榫卯结构__ ,加之木材本身具有的柔性,使整个木构架具有较强的___抗震性__ ,经受过大地震的著名辽代木架建筑如__天津(草鱼刀)县独乐寺观音阁___、__山西应县佛宫寺塔___ 都能完好地保存至今,就是有力的证明。
中国古代都城的选址历朝都很重视,有吴王派伍子胥_相土尝水__,建造阖闾大城,即今___南京_。
4. 中国古代很早就采用了模数预加工拼装体系,唐宋采用____材制___制、明清采用__斗口____制,大大缩短了建设工期,明成祖兴建北京宫殿和十王府等大规模建筑群,从备料到竣工只有___十几__ 年。
嘉靖时重建紫禁城三大殿也只花了_____3____ 年,而西苑永寿宫被焚后仅“十旬”(__百日___ )就重建完成。
5.榫卯节点有__可卸性__ ,替换某种构件或整座房屋异地搬迁,都比较容易做到。
___山西永济县永乐宫____ ,是一座有代表性的元代道观,整组建筑群已于20世纪50年代被迁移至芮城县境内。
6.到宋代,建造宫殿所需的大木料已感紧缺,因此《营造法式》用法规形式规定了大料不能小用,长料不能短用,边脚料用作板材,柱子可用小料拼成等一系列节约木材的措施。
明永乐时造北京宫殿,不得不从远处___西南___和江南的四川、湖南、湖北、江西等地采办木材。
清代营造宫殿木料主要来自___东北__。
中建史答案
中建史答案名词解释1.明堂——古代帝王所建最隆重的建筑物,用作朝会诸侯、发布政令、秋季大享祭天,并配祀祖宗。
2.干栏——上层住人、下层圈畜的房屋,一般用木、竹料作桩柱、楼板和上层的墙壁,下层无遮拦,史书上称为“干栏”。
3.盘龙城——位于武汉市北郊的盘龙城湖畔,距今已有3500多年历史。
是长江流域发现的第一座商代古城,面积75400平方米。
遗址城内东北部为宫殿建筑群,城外四周分布着手工作坊、民居点和小型墓地。
4.姜寨——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以仰韶文化遗存为主的遗址。
位于陕西临潼临河北岸。
5.天井——宅院中房子和房子或房子和围墙所围成的露天空地;院落6.廊院——用廊子连成的院落。
7.生起——当心间柱高不动,次间,梢间,尽间檐柱相对当心间檐柱依次升高2-12寸,其余檐柱也依势逐柱升高,使檐口形成一条缓和的曲线,屋脊也用生头木将脊樽的两端垫高,形成曲线,使之与檐口相呼应8.斗口——坐斗正面的槽口,在清代作为衡量建筑尺度的标准斗拱最下层构件大斗面宽方向的刻口称为斗口。
在已经模数化的中国古建筑中,斗口是带斗拱建筑各部位构件的基本模数。
9.侧脚——把建筑物的一圈檐柱柱脚向外抛出,柱头向内收进,其目的是借助于屋顶重量产生水平推力,增加木构架的内聚力,以防散架或倾侧。
由于施工麻烦,所以明代以后逐渐减弱最后废弃不用10.坞壁——中国古代为防御而修建的小城堡﹐又称坞堡﹐前后开门﹐门上和堡的四隅建有楼橹﹐略如城制而规模甚小﹐城内有住宅或屯兵。
11.槐衙——指古代长安天街两旁排列成行的槐树,高大气派,人称“槐衙”。
12.郭——古代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
13.都料——汉唐时期,掌握设计与施工的技术人员称作"都料"。
14.马面——城墙每隔一定的距离就突出矩形墩台,以利防守者从侧面攻击来袭敌人,这种墩台称为“马面”。
书P5115.砖细——是指将砖进行锯、截、刨、磨等加工的工作名称16.瓮城——又称月城、曲池,是古代城池中依附于城门,与城墙连为一体的附属建筑,在城门外(亦有在城门内侧的特例)加筑小城,高与大城相同,其形或圆或方。
中建史提纲答案
中建史提纲答案华侨大学中国古代建筑史纲复习提纲(2011年)一、绪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1、中国古代主要建筑体系(四种)生土建筑体系(窑洞式建筑,土墙平顶、土胚拱顶式建筑),石构建筑体系(碉楼式建筑),毡包式建筑体系(蒙古包),木构架建筑体系2、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的主要形式(四种,特点+简图)抬梁式木构架—多见于北方柱子上搁置梁头(有斗栱时,则梁头搁置在斗栱上)梁头上搁置檩条梁上再用矮柱支起较短的梁穿斗式木构架—多见于南方用穿枋将柱子串联,形成一榀榀的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沿檩条方向用斗枋将柱子串联井干式木构架—东北、西南等林区用井干壁体作为承重结构墙受木材长度限制之故,通常面阔和进深较小干阑式木构架—炎热潮湿的山区或水域以竹、木梁柱架起房屋,生活层架空,防潮、防虫蛇野兽3、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的优缺点优点:1.取材方便,易于积累储备材料2.工期短,易施工3.便于修缮、搬迁、扩建4.承重与维护结构分工明确5.有减少地震危害的可能性6.适应性强(气候、地形、功能)缺点:1.木材消耗量大,致使生态环境恶化2.易遭火灾、腐蚀(白蚁)、腐朽3.简支梁体系,空间体量和功能受限4.存在技术局限4、庭院的作用及其多元功能作用:营造宁静、安全、私密的生活环境方便采光、通风、排泄雨水提供室外活动场所种植花木,美化生活多元功能:空间聚合、气候调节防护戒卫、场所调适礼仪伦理、审美怡乐自成天地、引入自然5、中国古代单体建筑的主要特点(四项)1.简明平面以间为单位(多为单数)柱网和结构布置简洁明确2.真实暴露梁架、柱子等部件,结构可见3.有机室内空间可灵活分隔,满足不同功能室内、外空间相互流通渗透,与环境融为一体4.平面、结构、造型三者的不可分割性建筑外观须和平面、结构同时考虑:-决定进深时要考虑屋架梁长度和檩条数量-画立面时要确定剖面梁架,得出屋顶高度。
6、中国古代建筑两种发展模式官式建筑:工官掌管建造官员统一掌管设计、预算、施工等建造有图纸、法式和条例加以约束建筑式样统一,无地区差别性人力、财力、技术集中反映当时全国的最高技术和艺术水平民间建筑:各地工匠参与设计并承担施工因地制宜,地方特色鲜明建筑式样变化多端呈现我国古代建筑丰富多彩的面貌7、李诫、《营造法式》、样式雷、烫样(基本概念)李诫:宋,字明仲,官至“将作监”,编修《营造法式》营造法式:是北宋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为管理宫室、坛庙、官署、府第等建筑工程,颁行的一套规范。
中建史 第一章习题答案
绪论部分习题答案1、长江流域的建筑形式为(A)A干阑建筑B木骨泥墙C毡包D穹顶建筑2、清真寺属于(C)A土墙平顶B土坯拱顶C穹窿顶D帆拱顶3、(B),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被认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A拜占庭建筑B中国建筑C希腊建筑D罗马建筑4、黄河中上游利用黄土断崖挖出横穴作居室,称之为(D)A干阑B毡包C井干D窑洞;5、我国已知的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建筑遗址是:( A )A、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B、西安半坡母系氏族部落聚落遗址C、连云港藤花落龙山文化遗址D、西安客省庄龙山文化遗址6、清代斗拱一般不含以下哪种功用(B)A 模数化B 承重C 装饰D 材等7、中国拱券结构大致出现于(B)A 东周B 西汉C 唐宋D 明清8、我国宋代建筑的国家“标准和规范”是指:( A )A、《营造法式》B、《木经》C、《冶园》D、《工程做法》9、不属于木构架的建筑优点(D)A取材方便B适应性强C轻质抗震D不耐虫蛀10、唐宋以前,不属于斗拱的作用(D)A用料大B布置稀疏C突出结构作用D突出装饰作用11、不是按斗拱的位置分的(C)A柱头铺作B补间铺作C室内铺作D、角铺作12、当建筑物非常高大而出檐相应加大时,斗拱出挑的距离也要相应(A)A加大B减小C不变D以上都不是13、不属于中国古代屋顶的特色(C)A富有弹性的檐口曲线B由举架形成的稍有反曲的屋面C平屋角以及硬山D灿烂夺目的琉璃瓦14、天安门工程的最初设计承建者是:( C )A、宇文恺B、李诫C、蒯祥D、也黑迭尔15、天坛的屋项形式是( C )A、庑殿式B、歇山式C、攒尖式D、复合式16、天安门的屋项形式是( B )A、庑殿式B、歇山式C、悬山式D、复合式17、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俗称木塔)的高度约为(C) 米。
A、57B、67C、77D、8718、宫殿、衙门、公馆、军营及仓库属于那类建筑(A)A官式建筑B礼制建筑C教育建筑D市政建筑19、皇家园林、私家园林等建筑属于那类建筑(A)A园林与风景建筑B礼制建筑C教育建筑D市政建筑20、城楼、墩台等属于那类建筑(A)A防御建筑B礼制建筑C教育建筑D市政建筑21、不属于隋代宇文恺的建筑成就的(B)A观风行殿、行城B编修《营造法式》C隋大兴规划D最早使用建筑模型、比例严谨的图纸推敲方案22、不属于中国古代工官的是(C)A隋代宇文恺B明代蒯祥、徐杳C鲁班D宋代李诫23、明清北京故宫建筑受以下哪个地域工匠系统影响最大(C)A 晋B 冀C 苏D 赣24、迄今所知最早的四合院建筑遗址是:( B )A、河南偃师尸沟商城遗址B、陕西歧山凤雏村西周遗址C、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D、安阳洹北遗址25、汉代四象中指东方的是( A )A、青龙B、白虎C、朱雀D、玄武26、下列建筑属于宋代建筑的是:( B )A、小雁塔B、摩尼殿C、飞云楼D、西安钟楼27、( A )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唐代木建筑。
中建史复习纲要(详细版)
第一章绪论1. 简述木构架的优缺点〔为什么木构架建筑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主流?〕P2木构建筑优点:1) 取材方便、易于加工2) 适应性强、部空间灵活3) 有较强的抗震性能4) 施工速度快5) 便于修缮、搬迁缺点:1) 木材成才周期较长,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比拟严重2) 木材易引发火灾,是比拟大的缺点,历来比拟重视消防,重视中用水中动植物作为装饰3) 简支梁体系难以满足更大更复杂的空间需要4) 易腐朽、易遭受虫蚁等破坏2. 简述中国木构中穿斗式与抬梁式结构的区别,并画简图表示。
〔按照结构体系,木构建筑可以分为哪几种?〕P3穿斗式:用穿枋把柱子联系起来,形成一榀榀屋架,柱上直接放檩条,在沿檩条方向,用斗拱把柱子串起来形成框架,整体性好,空间小,用于等南方地区,徽居一般用抬梁与穿斗相混合。
优点:用材较小,山面抗风性较好,缺点:室柱密而空间不够开敞抬梁式:柱上搁梁,梁头搁檩条,梁上再用短柱支起较短的梁,柱上采用斗拱时,梁头搁斗拱上,梁可达3—5根,主要用于北方与宫殿、庙宇等大规模建筑。
井干式:最古老的形式,将圆木或半圆木两端开凹榫,组合承矩形木框,层层相叠,作为墙壁。
以圆木或者矩形六边形木材平行层叠,接头用榫卯交叉咬合,主要用于东北林区、西南林区、用材量大,面阔和进深都受到木材长度的限制,外观也比拟厚重,一般用于盛产木材的林区。
3. 从唐宋到明清时期斗拱的演变:P4斗拱是中国木架建筑特有的结构部件,其所用是在柱子上伸出悬臂梁承托出檐局部的重量。
古代的殿堂出檐可达3米左右。
唐宋以前,斗拱的结构作用十清楚显,布置疏朗,用料硕大;明清以后,斗拱的装饰作用加强,排列丛密,用料变小,远看檐下斗拱犹如密布一排雕饰品,但其结构作用仍未丧失。
名称:宋代称为“铺作〞清代称为“斗科〞或者“斗拱〞宋:柱头铺作、补间铺作、转角铺作阑额清:柱头科、平身科〕、角科额枋4. 中国古代单体建筑特点:P5简明:平面以“间〞为单位,由间构成单座建筑。
东南大学-中国建筑史复习提纲
提示:群体分析注意建筑环境、布局特色等,一般需要总平面图辅助说明。
1、明清故宫113-116
2、北京天坛122-124
3、曲阜孔庙127
4、北京明十三陵138-140
四、中国古代园林
1、中国园林的哲学思想(183)
2、唐宋-明清的园林发展181-183
(2)佛塔及其主要类型,了解典型实例32、165
(3)石窟寺及其主要类型,了解典型实例32-33、177(附:摩崖造像177)
2、典型实例分析
提示:单体实例注意空间形态与结构技术的关系,注意立面或剖面简图;
1、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126
2、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146-149
3、河北蓟县独乐寺观音阁150-152
3、明清皇家苑囿的特点(包括和江南私家园林理景手法的区别和联系)(184-185)
4、明清江南私家园林的基本设计原则和手法(含叠山理水手法)191-194
5、绘简图分析北京颐和园与苏州拙政园189-191;197-199
6、风景建设的类型、原则和手法(202-205)
五、中国古代城市
1、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概况49-51
2、《考工记》的王城制50
3、汉长安城的规划特点54-55
5、唐长安城的规划特点59-63
6、宋开封城、平江府的规划特点63-65;75-77
7、明清北京城的规划特点67-69
8、了解地方城市建设的基本内容71-73
六、中国近代建筑史
1、我国近代建筑发展的概况299-304
2、近代城市的类型及变化特点307-312
1、高台建筑的历史变迁(春秋24战国26汉28;另109)
中建史 整理
《中国建筑史》复习提纲(2013年)试题形式:名词解释、画图或简答、填空或选择、问答。
考试方式:闭卷(80%)复习提纲:试题内容的99%名词解释阿以旺壁雍邦克楼叉手巢居抱厦材栔墀头鸱吻不厦两头造材分制对景斗口斗八藻井挂落五花山墙和壐彩画花牙子花街铺地园中园封护檐鸳鸯厅地坑院近案远朝披麻捉灰三滴水四抹头槅扇五脊殿垂花门嫩戗发戗溜金斗栱人字栱举折《营造法式》寻杖绞角造一整二破加喜相逢支摘窗中国营造学社《首都计划》沥粉贴金哑巴院须弥座支提窟阿以旺:新疆维吾尔族住宅的常见一种建筑民居形式。
所谓“阿以旺”即是一种带有天窗的夏室(大厅)。
中留井孔采光,供起居、会客之用,后部做卧室,亦称冬室,各室也用井孔采光。
辟雍:明堂与辟雍实为一事而异名,古代帝王所建最隆重的建筑物。
用作朝会诸侯,发布政令,秋季大享祭天,并配祀祖先。
邦克楼:建于陕西西安化觉巷清真寺第三院内的主体建筑,伊斯兰教清真寺群体建筑的组成部分之一,专门用作宣礼或确定斋。
是一座高三层的重檐八角楼阁(又叫省心楼或密那楼,阿訇在此楼上招呼教徒入寺礼拜)。
叉手:脊桁两侧的斜杆,用以固持脊榑,形如侍者叉手而立,多见于唐、宋、元、明建筑。
巢居:上古或边远之民在树上筑巢而居的一种原始居住方式。
抱厦:在主建筑之一侧突出1间(或3间),插入部分叫抱厦。
材栔:宋代建筑使用的基本模度是“材”,材是斗拱中拱或木方的断面,材高十五分,宽十分,分八等,上下拱间距离称为“栔”,高六分,宽四分。
单材上加“栔”,谓之“足材”。
墀(chí)头:古代建筑中,硬山式建筑的一个组件,位置在山墙与房檐瓦交接的地方,用以支撑前后出檐。
在北京四合院比较常见。
鸱吻(chī wěn):宫殿屋脊两端的饰物。
鱼尾形带防火灾之意,宋时鸱尾为带有短尾的兽头,口大张,正吞着屋脊,尾卷起而上翘,成为鸱吻。
不厦两头造:即两坡的悬山顶,宋朝时称“不厦两头造”。
材分制:宋《营造法式》建立的建筑模数制称作材分制,它以斗拱中栱的截面材作为基本单位。
中国建筑史复习提纲完全版
古代部分基本特征概况一章●中国传统官式建筑与民间建筑做法的主要区别官式建筑:木构架承重的建筑(抬梁式木构架)民间建筑:南方气候炎热而潮湿的山区有架空的竹木建筑——干阑;北方游牧民族有便于迁徙的轻木骨架覆以毛毡的毡包式居室;新疆维吾尔族居住的干旱少雨地区有土墙平顶或土坯拱顶的房屋,清真寺则用穹窿顶;黄河中上游利用黄土断崖挖出横穴作居室,称之为窑洞;东北与西南大森林有原木垒成墙体的“井干”式建筑;全国大部分地区使用木构架承重的建筑。
●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特点一、多样性与主流中国传统建筑主流是以木构架建筑为主要的结构体系二、延续性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是延续的,演变是延续中的变异●中国传统木构架结构体系的类型和各自特点穿斗式: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的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在沿檩条方向,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
由此形成了一个整体框架。
穿斗式木构架用料小,整体性强,但柱子排列密,只有当室内空间尺度不大时才能使用。
抬梁式:柱上搁置梁头,梁头上搁置檩条,梁上再用矮柱支起较短的梁,如此层叠而上,梁的总数可达3-5根。
当柱上采用斗栱时,则梁头搁置于斗栱上。
这种木构架多用于北方地区及宫殿、庙宇等规模较大的建筑物。
可采用跨度较大的量,以减少柱子的数量,取得室内较大的空间,所以适用于宫殿、庙宇等建筑。
井干式:用木材层叠成房屋,实体空间受材料限制,多用于林区。
●单体建筑与群体组合特点单体建筑的特点:1、平面:平面以“间”为单位,间由相邻两榀房架构成,因此建筑物的平面轮廓与结构布置都十分简洁明确。
2、立面:自梁以上为上分,地以上为中分,阶为下分3、屋顶:强烈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感染力,第五立面。
4、室内空间灵活分割5、结构构件与装饰构件的统一6、油漆彩画7、建造程序(筑台基—立柱—支木构架—铺瓦—砌墙—安装门窗—油漆粉刷—铺设地砖) 群体组合特点:1、庭院构成中国古代建筑群体布局的中心2、建筑群体两种平面布局方式:①中轴线对称式布局②自由灵活式布局●传统建筑的工官制度,著名的工官工匠及主要作品,相关建筑著作工官制度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与官本位体制的产物工官是城市建设和建筑营造的具体掌管者和实施者,对古代建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厦门大学(355) 建筑学基础 — 中国建筑史 - 复习提纲及答案
中建史壁雍:本为西周天子为教育贵族子弟设立的大学。
取四周有水,形如璧环为名。
辟即璧,皇帝专用的御制礼器,象征王道教化圆满不绝。
邦克楼:伊斯兰教清真寺群体建筑的组成部分之一。
中国清真寺的邦克楼,内地多为楼阁式,以木架砖结构为主,下为方形,上为六角形或八角形,以西安化觉寺的省心楼和北京牛街礼拜寺的邦克楼为代表。
有的具有阿拉伯圆柱形建筑风格,以广州怀圣寺的光塔和新疆吐鲁番的苏公塔为代表,为砖砌筒式结构。
中国穆斯林称邦克楼、望月楼。
专门用作宣礼或确定斋戒月起讫日期观察新月,是清真寺建筑的装饰艺术和标志之一。
巢居:是指在树木上用树枝搭架而居,因类似飞禽动物的筑巢故名。
它是建在树上有如鸟巢一般的居住形式,是原始人类对鸟类在树上搭巢建窝的模仿,是人类最原始的住宅居住形式。
是一种依附于生长植物的,并用植物枝干搭钩而成的“居室”。
夏季用树枝、树叶、树皮等植物编织成遮蔽风雨的粗糙棚屋,冬季用泥土或树枝、茅草封盖地穴,即冬窟厦庐。
这个时代在10000~6000年以前。
抱厦:是建筑术语,是指在原建筑之前或之后接建出来的小房子,在主建筑之一侧突出1间(或3间),由两个九脊殿丁字相交,插入部分叫抱厦。
十字相交的叫十字脊。
不厦两头造:两坡的悬山顶,宋时称两厦或“两下”材分制:《营造法式》建立的建筑模数称作材分制,它以斗栱中栱的界面,材作为基本单位。
材高十五分,材宽十分。
材分为八等,第一等高九寸,宽六寸。
材分制的使用,使统一建筑标准,建立建筑规范,简便设计工作,把握比例尺度,方便预料计算,缩短施工时间等起到重要作用。
鸱吻:中唐至晚唐,由鸱尾逐渐转化演变成带有短尾的兽头,口大张,正吞着屋脊,尾卷起而上翘,成为鸱吻。
相传鸱吻是龙的儿子,他喜欢在险要处东张西望,也喜欢吞水,有避除火灾的意思。
把它放在屋脊,有装饰和兴水防火的寓意。
对景:在园林中,或登上亭、台、楼、阁、榭,可观赏堂、山、桥、树木……或在堂桥廊等处可观赏亭、台、楼、阁、榭,这种从甲观赏点观赏乙观赏点,从乙观赏点观赏甲观赏点的方法(或构景方法)。
中国古代建筑史复习提纲
中国古代建筑史复习提纲1、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经过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经历了哪几个朝代?2、考古发现我国最早、最完整的四合院在哪个朝代?遗址在何处?有什么特点?默画平面图3、我国考古发现最早的建筑总平面图在哪个朝代,为何图?有什么特点?简单描述。
4、汉代建筑方面的成就是什么?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石窟有很大发展,说明石窟有几种类型,并举出几个实例?6、隋唐长安都城建设有何特点?7、赵州桥是由哪个朝代何人设计建造的?结构上有何特点,成就如何?8、唐代建筑群体布局日趋成熟的特征,实例说明。
9、自唐代以来砖石结构的塔主要有三种形式,说明其结构特点并举例。
10、宋代在建筑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什么?11、明中叶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有了很大的进步,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2、清朝在沿袭明代传统的基础上,在各个方面都有所发展,试简述之。
13、我国封建社会的城郭制度在《周礼·考工记》中是如何记载的,如何解释?14、在古代选择都城时,比较注意解决哪几个方面的问题?15、我国封建社会主要朝代的都城哪几个是新建的,哪几个是改建的?16、以元大都和明清北京为例,简述我国古代都城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何在?17、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体制(三朝五门制)是何时形成的?试以北京故宫为例,简述宫殿建筑群体的成就。
18、试以天坛建筑群为例,简述我国古代坛庙建筑的成就。
要求绘制简图。
19、我国古代帝陵的体制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试以唐乾陵、明十三陵和清陵为例,说明其特点与历史发展的规律?20、我国古代宗教建筑中保存下来最古老的佛教建筑、道教建筑、伊斯兰教建筑代表作品(哪个省,哪个市,那个寺祠或庙,哪个殿)21、佛塔有几种形式?结构特点是什么,每种类型列取实例。
22、我国封建社会后期,住宅建筑有几种形式?试简述其特点并绘简图。
23、简述北京四合院的布局特征,并绘简图说明。
24、我国古代造园艺术发展的特点是什么?我国的园林艺术在世界上的地位如何?25、江南私家园林在造园的传统布局与手法上有哪些特点?结合实例说明。
中国建筑史考点提纲
中国建筑史考点提纲1、朱启钤创办“中国营造学社” (1930 )2、(论述)庭院式组群布局特点:1)突出内向性的布局1空间聚合功能适和中国传统的家庭结构安静、私密性强2气候调节功能围护墙——遮阳、挡风内院——采光、绿化形成小气候3防护戒卫功能内部开敞、相互照应——外部封闭,含蓄、对街立面影响不大4伦理礼仪所需:主从、正偏关系2)突出“亦内亦外”的复合空间,突出建筑空间的艺术表现力3)突出建筑艺术的时空性“离散型”:中国建筑——历时性观赏“集中型”:西方建筑——共时性观赏4)突出“门”的铺垫作用建筑组群的外显立面组群艺术的起点庭院的节点3、台明:台基的主体从样式上可分为(等级从高到低):须弥座、满装石座、砖砌台明4、出陛(出阶)的多少也是台基的重要调节因子明清出陛的数量定型为“ 单阶”和“ 三阶”5、月台形制上分为:1)正座月台位于房身基座前方,适合庭院中心居主体地位的殿屋使用“露明高,按房身下台基露明高,除一踩高五寸余即是。
”2)包台基月台把基座前半部正侧面全包合的月台。
适合门屋、门殿之类的建筑“高按门台基露明高折半。
再地势跌落,临时酌定。
”6、斗拱在《营造法式》的各作制度中属于大木作7、台基的组合:1)单台组合体:单一的基座与台阶、石栏的组合2)月台组合体:在单台组合体中增加了月台的组合。
此时月台的形制与基座的形制完全一致。
3)重台组合体:重叠台基的做法。
台基中的最高体制,只用于皇家最隆重的主体建筑8、雀替的长度一般为净开间的四分之一9、屋顶等级四种正式的形式排列(从高到低):庑殿、歇山、悬山、硬山10、孔庙奎文阁的屋顶形态:重檐歇山顶11、清代官式彩画等级次序尊卑排列:和玺彩画(上伍彩)、旋子彩画、苏式彩画12、我国最早的住所是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岩洞13、原始建筑存在两种主要构筑方式:巢居和穴居3)14、单翘单昂斗拱正侧立面图: 正 心 桁15、木构架彩画三大段: 箍头、藻头——枋心 -■-,宀-外惶肛厲/头16、 旋子彩画 新石器时代的原始建筑活动 包括三支古文化:南方古文化(巢居)、 W J正心桁幷 口L 1O~ty. . JL .曲.、菊枢头、、 '甲:拽万碘甲-拽叽棋 正心万棋外拽万拱 大斗'斗口I 了朱口 1勺牛口1 3斗口 L 3斗口1 J 斗口和玺彩画 中原古文化(穴居)、北方古文化 三朝:外朝、治朝、内朝 五门:皋门、雉门、库门、应门、路门 宫阙制从唐朝开始出现 御街千步廊制 是宋代的天坛960m K 760m,是紫禁城面积的 四倍 陵墓建筑的组成: 地上陵体、地下部分、陵园建筑 明长陵的平面图: ----------------- 北京四合院四种大门: 广亮大门、金柱大门、蛮子门、如意门 云南"一颗印”两耳形式画图 西南干阑基本特征: 楼面架空 东北大院以“一正四厢两进院”为基本 形态的离散式布局 26、 “三间四耳倒八尺”是云南民居 27、 简图:寺庙建筑的布局演变 1)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早期“依天竺旧状” 中心中国化“舍宅为寺”一一以佛殿为中心南北朝:前塔后殿 唐代:寺塔并存(北魏洛阳永宁寺) 到明清定型为基本模式 ------------------------------ 1rar 叫-'以佛塔为28、南禅寺大殿——我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29、佛光寺大殿:柱网层有显著的“生起”和“侧脚” 生起:柱的高度由当心间的平柱,向两端的角柱逐渐增高,形成檐口的缓和曲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侨大学中国古代建筑史纲复习提纲华侨大学中国古代建筑史纲复习提纲(2011年)一、绪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1、中国古代主要建筑体系(四种)生土建筑体系,石构建筑体系,毡包式建筑体系,木构架建筑体系2、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的主要形式(四种,特点+简图)抬梁式木构架—多见于北方柱子上搁置梁头(有斗栱时,则梁头搁置在斗栱上)梁头上搁置檩条梁上再用矮柱支起较短的梁穿斗式木构架—多见于南方用穿枋将柱子串联,形成一榀榀的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沿檩条方向用斗枋将柱子串联井干式木构架—东北、西南等林区用井干壁体作为承重结构墙受木材长度限制之故,通常面阔和进深较小干阑式木构架—炎热潮湿的山区或水域以竹、木梁柱架起房屋,生活层架空,防潮、防虫蛇野兽3、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的优缺点优点:1.取材方便,易于积累储备材料2.工期短,易施工华侨大学中国古代建筑史纲复习提纲3.便于修缮、搬迁、扩建4.承重与维护结构分工明确5.有减少地震危害的可能性6.适应性强(气候、地形、功能)缺点:1.木材消耗量大,致使生态环境恶化2.易遭火灾、腐蚀(白蚁)、腐朽3.简支梁体系,空间体量和功能受限4.存在技术局限4、庭院的作用及其多元功能作用:营造宁静、安全、私密的生活环境方便采光、通风、排泄雨水提供室外活动场所种植花木,美化生活多元功能:空间聚合、气候调节防护戒卫、场所调适礼仪伦理、审美怡乐自成天地、引入自然5、中国古代单体建筑的主要特点(四项)1.简明平面以间为单位(多为单数)柱网和结构布置简洁明确2.真实暴露梁架、柱子等部件,结构可见3.有机室内空间可灵活分隔,满足不同功能室内、外空间相互流通渗透,与环境融为一体4.平面、结构、造型三者的不可分割性建筑外观须和平面、结构同时考虑:-决定进深时要考虑屋架梁长度和檩条数量-画立面时要确定剖面梁架,得出屋顶高度。
6、中国古代建筑两种发展模式官式建筑:工官掌管建造官员统一掌管设计、预算、施工等建造有图纸、法式和条例加以约束建筑式样统一,无地区差别性人力、财力、技术集中反映当时全国的最高技术和艺术水平民间建筑:各地工匠参与设计并承担施工因地制宜,地方特色鲜明建筑式样变化多端呈现我国古代建筑丰富多彩的面貌7、李诫、《营造法式》、样式雷、烫样(基本概念)李诫:宋,字明仲,官至“将作监”,编修《营造法式》营造法式:是北宋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为管理宫室、坛庙、官署、府第等建筑工程,颁行的一套规范。
涉及建筑设计、结构和施工样式雷家族:始祖雷发达,共有六代人供职于清廷,负责建造故宫、三海、圆明园、颐和园、静宜园、承德避暑山庄、清东西陵等烫样:施工前用1/100 或1/200 的模型作设计8、牌坊、华表(基本概念)牌楼与牌坊:一种标志性建筑物,面阔一到七间牌楼由柱、梁枋、斗拱、屋顶组成,没有斗拱和屋顶的牌楼称为牌坊位置显著,通常位于一组建筑群的最前面,一座城市的中心或通衢大道的两端华表:一种标志性建筑,位于重要建筑群大门之外,或桥头和建筑的四周组成:柱头:承露盘+ 神兽柱身:巨龙盘绕,龙首向上,龙身布满云纹,柱身上方横插一块云板基座:须弥座二、第1章:古代建筑发展概况1、茅茨土阶(基本概念)夯实素土台阶,茅草屋顶2、高颐太守墓石阙(立面简图)3、河北赵县安济桥(概况、建造者、立面简图)又名赵州桥,位于河北赵县城南,横跨洨水南北两岸.隋代石匠李春建造世界上出现最早的敞肩拱桥,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桥装饰雕刻精美,造型平缓舒展、轻盈流畅4、唐代建筑风格比例宏大宽广造型富于弹性和张力屋顶平缓,出檐深远建筑色彩以红、白两色为主气魄宏伟,严整开朗朴实无华,庄重大方,轻灵潇洒5、宋代建筑风格建筑造型多变,比例偏于纤细装饰繁密复杂,色彩绚丽风格秀美、轻灵华丽,柔美细腻三、第2章:住宅与聚落1、我国民居住宅的主要构筑类型(十种,分布地,基本概念、主要特征)1.木构抬梁、穿斗与混合式(北京、江浙、皖南、江西、湖北、云南、四川、湖南、贵州)主要特征:抬梁式木构架—多见于北方柱子上搁置梁头(有斗栱时,则梁头搁置在斗栱上)梁头上搁置檩条梁上再用矮柱支起较短的梁穿斗式木构架—多见于南方用穿枋将柱子串联,形成一榀榀的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沿檩条方向用斗枋将柱子串联2.竹木构干阑式(广西、海南、贵州、四川等地区潮湿的山区或水域)主要特征:以竹、木梁柱架起房屋,生活层架空,防潮、防虫蛇野兽3.木构井干式(东北、西南等林区)主要特征:原木井干壁体作为承重结构墙,受木材长度限制,住房开间较小4.砖墙承重式(陕西、山西、河北、河南等地)主要特征:砖用于砌墙承重、围护5.碉楼(西藏、青藏高原、内蒙古,多山地区)主要特征:外墙为厚实高大的收分石墙内为密梁木楼层6.土楼(福建、广东、赣南等地)主要特征:红壤(质地黏重、有较大韧性)+ 硬木+ 竹片(拉筋)+ 糯米、红糖(凝固剂)+ 沙石、石灰7.窑洞(豫西、晋东、陇东、陕北、新疆吐鲁番黄河中上游,黄土高原、干旱少雨)主要特征:利用黄土断崖挖出横穴向土层方向求得空间,少占覆地以天然土起拱为结构特征8.阿以旺(新疆南部)主要特征:带天窗的大厅(夏室),中留孔井采光,天窗高出屋面40 ~80 厘米,供起居会客,后部作卧室(冬室)土墙木构,密肋平顶,带外廊9.毡包(内蒙古、新疆)主要特征:轻木骨架覆以毛毡牧民的移动式房屋搭建方便,构造简单,便于迁徙10.“一颗印”(云南昆明一带、高原地区)主要特征:墙厚瓦重外墙为厚重的土坯砖、夯土墙或外砖内土穿斗式屋架2、三坊七巷(基本概念)三坊七巷是福州市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简称。
向西三片称“坊”,向东七条称“巷”,自北而南依次为:“三坊”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
此街区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一,“三坊七巷-朱紫坊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坊七巷地处福州市中心,基本保留了唐宋的坊巷格局,被誉为“明清建筑博物馆”、“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
3、北京四合院的特点及成就(三进四合院平面图,标注主要建筑名称)建筑形式:抬梁+ 硬山色彩:灰顶、青砖房屋墙垣厚重,对外不开放靠朝向内院的一面采光院内噪声低、风沙少、私密性好成就:北方地区院落式住宅的典型布局严整、建筑质量高装饰、装修华丽讲究中轴对称,等级分明,秩序井然素朴、实用,是理想的人居环境4、明清北京居住建筑大门(六种,等级)屋宇式——等级高墙垣式——等级低王府大门,广亮大门,金柱大门,蛮子门,如意门,随墙门5、抄手游廊、垂花门(基本概念)抄手游廊:连接和包抄垂花门、厢房、正房的廊子,沿院落外缘而布置,是开敞式附属建筑,形似抄手而得名。
垂花门:位于住宅中轴线上的内宅门,外院和内院的分割点,造型多华丽。
6、门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作用体现身份地位是中国建筑最主要的构成要素门的等级和门弟观念很深引导秩序门是建筑主题的序曲,是艺术序列的起点分届内外门在建筑组群里是转折点和变换封闭空间景象的中介,建筑群平面布局中的节奏和韵律依靠门来体现四、第3章:宫殿、坛庙、陵墓1、三朝五门(基本概念)东汉郑玄注《礼记·玉藻》曰“天子诸侯皆三朝。
”又注《礼记·明堂位》曰“天子五门,皋,库,雉,应,路”的由来。
三朝即:大规模礼仪性朝会,日常议政朝会,定期朝会三种。
但是一些疏于朝政的皇帝,往往不定期举行朝会,也就无所谓三朝之制了。
2、我国古代宫殿建筑发展的几个阶段(结合实例)宫殿发展的四个阶段茅茨土阶,如河南偃师二里头夏代宫殿遗址,湖北黄陂盘龙城商代中期宫殿遗址,河南安阳殷墟商代晚期宗庙、宫室遗址高台宫室前殿和宫苑相结合纵向布置“三朝”3、明清北京故宫的总体布局、设计方法及成就缺设计手法总体布局宫殿所在地区称皇城,位于北京内城中心偏南,呈不规则形状,宫城之内,大致分成外朝和内廷两区,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殿为主;内廷以乾清宫为界,其北属帝王生活区,内廷以乾清宫,乾宁宫为主体,位中轴线上。
其东西两侧为东六宫,西六宫,嫔妃居住处。
成就规划设计严整,造型壮丽,功能完备体现建筑组群布局的高超艺术院落式建筑群的最高典范中国宫殿建筑完全成熟的典型4、明堂(基本概念)古代帝王所建最隆重的建筑物,用作朝会诸侯,发布政令,秋季大享祭天,并配祀祖宗。
5、我国古代坛庙建筑的基本类型(三种)祭祀自然神,祭祀祖先,先贤祠庙6、北京天坛的总体布局、设计方法及成就(总平面简图)总体布局①天坛的规制仍存明初天地合祭的痕迹,北面两角墙呈圆形,南为方形,象征天圆地方。
②整个建筑组群有内外两重围墙环绕,总面积280公顷。
③由于传统礼制关系,天坛位于大街东侧,主要入口设在西面。
④按使用性质分为四组,南部有祭天圜丘及附属建筑;北部以祈祷丰年的祈年殿为主体;内围墙西门内南侧为斋宫;外围墙西门内建有饲养祭祀用牲畜的牺牲所和舞乐人员居住的神乐署。
设计方法①建筑设计遵循严格的思想要求,在艺术上表现天的崇高、神圣和皇帝与天之间的密切关系。
(圆形平面、附会天为“阳”使用奇数,屋面使用蓝色琉璃瓦)②在空间组织上,通过轴线及空间对比手法的运用,明确突出主体。
(举例分析)③大片的松柏在创造肃穆、静谧的环境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成就集中体现中国古代建筑符号是中国建筑艺术上的成功作品总平面布局、单体建筑设计和细节表现出高度的创造性7、黄肠题凑(基本概念)古代帝王和诸侯王墓葬的一种葬式。
黄肠,柏木黄心,应为去皮后的柏木。
题凑,木头的头部按一定方向聚集在一起。
“黄肠题凑”是用柏木堆垒成的框形结构,后逐渐发展成为木构地宫。
作为一种葬式,“黄肠题凑”始于上古,多见于汉代,汉以后很少再用。
8、北京明十三陵的特点、设计方法及成就五、第4章:宗教建筑1、山西五台山唐代建筑佛光寺东大殿的空间、结构与艺术(立面、平面简图)2、佛塔类型(按形式分,六种,特点)楼阁式塔从楼阁发展而来塔的平面,晚唐以前以方形为主,宋、辽以八角形为主,塔内多为空心密檐塔分塔身、塔檐、塔刹三部分底层最高,约为总高的1/3檐口为单数,叠涩出檐,逐层收分,外轮廓呈抛物线形喇嘛塔双层塔座+ 瓶形塔身+ 塔刹台座多呈亚字形塔身为白色,俗称“白塔”金刚宝座塔数量较少,仅见于明清方形高台上置五座塔中心一座最高大,一主四从单层塔多作墓塔,或供奉佛像平面:方、圆、六角、八角等仅有基台,不筑基座小乘佛教佛塔3、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概况,结构成就)同佛光寺大殿、独乐寺成为中国古建中的三颗明珠、北方四宝之一(沧州狮子应州塔、正定菩萨赵州桥)、是我国现存唯一最早、最完整的木塔概况位于山西应县城内建成于辽清宁二年(1056)平面:八边形;底层副阶周匝立面:五层六檐;两层砖石基座结构:金箱斗底槽,殿堂结构结构成就八角形平面:利于抗风内外槽结构高宽比较小:1 / 2底层加固包砌厚达1米的土坯墙,增强柱子的稳定性设置夹层四个夹层利于结构稳定门窗四个正面开门,斜面不开佛像首层设置最大的佛像建筑构件较小,层高低,自重轻4、经幢(基本概念)在八角形石柱上镌刻经文,用来宣扬佛法的纪念性建筑5、明清时期佛教四大名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眉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6、中国四大名窟(省、市、窟名)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7、摩崖石刻(基本概念)以石刻为主要内容的佛教造像,置于露天或浅龛中,以群组形式出现或与石窟并存六、第5章:古代木构建筑特征与详部演变1、面阔七间清式建筑各“间”的名称明间:正中一间次间:明间左右两侧梢间:次外一间尽间:最外一间2、中国古代建筑台基的作用防水避潮抬高地面标高,御潮防水,抬高木构架,防碰撞稳固屋基露在地面上的基础(柱高的15%),防止房屋不均匀沉降调适构图取得造型上的稳定感,形成强烈、独特、纯净的色彩构成扩大、调节体量具扩展余地,强化殿堂的崇高感、宽阔感调度空间组织空间,突出重点标志等级以高为贵等级制度的需要独立建坛可构成独立单体,用于祭祀建筑3、宋式、清式须弥座(特点+简图)宋式1、分层多,九层2、秀气精致3、主次分明华侨大学中国古代建筑史纲复习提纲4、有不合理线条,易积水清式1、分层少,六层2、粗壮3、不分主次4、有所改进,线条合理4、宋式、清式栏杆(特点+简图)宋式配件多间距大、细长、空大栏板空,仿木构柱头形制:写实雕刻(狮子)宋式栏杆分类单勾阑:只用一层阑版;重台勾阑:用两层阑版清式配件少间距小、粗大、空小浅线条,石头化柱头形制:图案化雕刻园林建筑的栏杆5、木结构建筑的出廊方式(四种)无廊前出廊前后出廊周围廊6、中国古代大木作基本构件(五种,详部名称)由柱、梁、枋、檩、椽等组成7、宋《营造法式》四铺作斗栱(两种形式,简图)P276 图8-128、中国古代屋顶的主要形式(五种,等级,透视简图)1.1 庑殿(四阿顶、五脊殿)古代建筑中最高级的屋顶式样一条正脊+ 四条垂脊用于皇宫、庙宇中最主要的大殿形式单檐、重檐1.2 歇山九脊殿最基本、最常见的建筑屋顶形式两坡顶+ 周围廊一条正脊+ 四条垂脊+ 四条戗脊等级仅次于庑殿顶风格多样1.3 悬山挑山、出山两坡顶的一种屋檐两端悬伸在山墙以外,保护山墙一般建筑中最常见的形式等级次于庑殿和歇山顶一般用于较次要的建筑店肆、民居1.4 硬山两坡顶的一种山墙与屋面相交,屋面不悬出山墙以外砖石山墙,高出屋面应用广泛于民居和北方地区1.5 攒尖斗尖屋面较陡,无正脊,以数条垂脊交合于顶部,形成尖顶,其上覆宝顶用于面积不太大的建筑屋顶宫殿、寺庙、园林、塔、亭、阁(单坡、平顶)9、古建筑中柱的特殊做法(定义、平面简图、实例)内外柱高相等柱径基本一致,柱网规则柱与上部屋架通过铺作层连接多用于高等级、大体量建筑宋《营造法式》——殿堂内外柱高不等柱径不等,柱网灵活按不同要求、荷载选择长度和断面结构进步多用于低等级、小体量建筑宋《营造法式》——厅堂生起檐柱由当心间向两端升高,檐口呈一缓和曲线做法:当心间柱不升起,次间柱升两寸,以下各间依此递增侧脚宋《营造法式》前、后外檐柱向内倾斜柱高10/1000两山墙向内倾斜8/1000角柱在两个方向都有倾斜使建筑有较好的稳定性金箱斗底槽平面柱网由内外两圈柱组成实例: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单槽内柱将平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两个区实例:山西晋祠圣母殿双槽内柱将平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三个区实例:北京清故宫太和殿分心槽用一列中柱将平面等分常用在门屋建筑中实例:河北蓟县独乐寺山门移柱造将若干内柱移位实例:山西大同华严寺大雄宝殿减柱造减少部分内柱实例:山西五台山佛光寺文殊殿副阶周匝建筑主体以外另加一圈回廊一般用于较隆重的建筑实例:山西晋祠圣母殿10、中国古代斗栱组成、宋清名称、发展趋势(五项)、作用组成:1、斗、升2、栱3、昂趋势:由大而小由简而繁由雄壮而纤巧由结构而装饰由疏朗而繁密作用:结构作用支撑挑檐檩、远挑屋檐将屋面荷载传递到柱子上使孤立的柱子形成有机柱网减少净跨装饰作用建筑屋顶和屋身立面上的过渡模数作用建筑尺度的衡量标准等级制度的象征11、木结构采用模数制,宋代以“材”为标准,清代以“斗口”为标准12、大木大式和大木小式建筑的区别大木作(概述):木构架建筑的主要结构部分,由柱、梁、枋、檩、椽等组成,是建筑比例尺度和形体外观的决定因素小木作(装修):作用:分割室内外空间,采光、通风,保温、防护,装饰美观13、清代建筑色彩(七种,按等级)以黄色最为尊贵等级:黄、赤、绿、青、蓝、黑、灰14、清式彩画(三种,等级)和玺彩画等级最高用于宫殿、坛庙的主殿等构图:以龙风为主题旋子彩画等级次于和玺彩画用于官衙、庙宇的主殿、坛庙的配殿和牌楼建筑等构图:以带旋涡状的几何图案为主苏式彩画等级最低用于园林建筑和住宅构图:由图案和写生两部分构成15、檩数分配图《清式营造则例》(十二种,简图)五架无廊六架前檐廊七架无廊八架卷棚九架无廊四架卷棚六架卷棚七架前后廊八架前檐廊九架前后廊16、收山、推山、梭柱、叉手、托脚、卷杀、抱鼓石、雀替、生起、侧脚、抱厦(基本概念)收山歇山屋顶两侧山花自山面檐柱中线向内收进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