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本位_当代教师专业标准建设的基石_杨洁

合集下载

教师基本能力要求

教师基本能力要求

教师基本能力要求教师基本能力要求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所必须具备的一系列能力和素质。

教师基本能力要求包括专业知识能力、教育教学能力、课堂管理能力、教学评价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等。

首先,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力。

这包括对所教学科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掌握,熟悉教材,了解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动态,能够在教学中准确传授知识,并解答学生的问题。

其次,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

这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方法选择和运用能力,教学策略灵活运用能力等。

教师应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另外,教师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课堂管理能力。

这包括管理课堂秩序、引导学生参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能力。

教师应能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提供和谐、积极、安全的学习氛围。

教师还应具备教学评价能力。

这包括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准确判断和评价能力,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

这包括课程安排、教学资源组织、教学活动协调等能力。

教师应能够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资源,使教学工作有序进行。

最后,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这包括与学生、家长、同事等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能够有效地传达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解决各种教学中的问题。

总之,教师基本能力要求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必须具备的各种能力和素质。

只有具备这些能力,教师才能够更好地履行自己的教育使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书籍有哪些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书籍有哪些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书籍有哪些1.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素养的培养》这本书对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非常有帮助。

它系统地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教育思想,通过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教师可以更好地传递这些价值观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实际行动和思考方式。

这本书还包括一些案例研究和实践活动,可以帮助教师将传统文化的重要概念融入教学中。

2. 《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创新》这本书是一本经典的教育学著作,主要介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创新的重要性以及相应的方法与策略。

它为教师提供了一种全面的教学理念,帮助教师建立起自己的教育价值观和教学观,并针对实际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教师可以通过学习这本书,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让自己成为一名卓越的教育者。

3. 《从教育变革到教师改革》这本书主要探讨了教育领域的变革对于教师角色和素养的影响。

它提供了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过程,以及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角色和思维方式。

这本书还介绍了一些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适应教育变革的需求,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4. 《学识与教养》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学识与教养之间的关系,以及教师如何通过学识和教养相结合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它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了教养的培养和实践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这本书,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定位,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5. 《教师成长的艺术》这本书主要介绍了教师成长的过程和方法。

它着重强调了教育者自我反思和自我发展的重要性,帮助教师发掘自己的潜力和优势,提高教学效果和专业素养。

这本书还通过一些真实案例和实践活动,引导教师积极思考和实践,助力其成为一名卓越的教育者。

6. 《教师专业素养培养指南》这本书是一本实用性的指南,提供了教师专业素养培养的具体方法和策略。

它涵盖了教师的各个方面,包括教学技巧、教育心理学、学科教育等,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实践指导。

浅谈新时代教师应具备的素养和能力

浅谈新时代教师应具备的素养和能力

浅谈新时代教师应具备的素养和能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事业也在不断改革和创新。

新时代的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需要具备一定的素养和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需求。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浅谈新时代教师应具备的素养和能力。

新时代教师应具备专业素养。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从业者,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专业素养,才能够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和帮助。

教师应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紧跟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不断更新知识和教学方法,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变化。

新时代教师应具备创新素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也在不断改革和创新。

教师要具备创新精神,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够引领教育事业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新时代教师应具备人文素养。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和榜样,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道德素养,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关心学生的情感需求,给予学生更多的情感关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新时代教师应具备团队合作素养。

教师不再是孤独的教学者,而是一个教学团队的一员,需要和其他教师进行有效的合作。

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和团队成员共同探讨教学问题,共同改进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目标。

新时代教师应具备信息素养。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信息技术知识和应用能力,能够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师还应该具备信息意识,能够辨别信息的真伪,筛选出对学生有益的信息,引导学生正确地利用信息,做到善于获取信息、善于应用信息。

教师专业标准内容

教师专业标准内容

教师专业标准内容引言:作为教师,提高教学素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一直是我们的目标。

教师专业标准作为衡量教师综合素质的一套准则和规范,对于教育改革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本文旨在介绍教师专业标准的内容,帮助教师们全面了解与掌握这一重要的指导性文件。

一、教师专业标准的概述教师专业标准是指教师在职业生涯中所应具备的各项基本能力和素质要求。

它是对教师教育能力的准则和规范,旨在指导教师的职业发展、加强教学实效,并为教师评价与提升提供依据。

二、教师专业标准的核心内容1. 专业知识与能力教师应具备充实的学科知识与教育学原理,深入了解学科的本质和特点,并能够创造性地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教学。

2. 教师教育思想与理论教师应具备积极的教育理念和思想,了解并遵循教育法规和伦理规范,能够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师应具备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和组织能力,能够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资源,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4. 教学评价与反馈教师应具备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能力,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及时给予学生精准的学习反馈,帮助学生发现并弥补学习差距。

5. 班级管理与教育服务教师应具备良好的班级管理能力,能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教育服务和辅导。

6. 个人发展与学习能力教师应具备积极的学习意识和能力,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知识和教育技术,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教师专业标准的重要性与应用1. 提高教师教育素质教师专业标准为教师提供了具体的能力要求和素质标准,激发教师自身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发展潜力,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育素质。

2. 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专业标准强调教学设计和评价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帮助教师构建全面的教学观念和教学理念,提升教学目标的确定、内容的组织、方法的运用和效果的评估,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 促进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教师专业标准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个性和需求,注重培养学生多元智能和综合能力的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

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教师专业标准》学习体会

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教师专业标准》学习体会

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教师专业标准》学习体会《标准》在“基本理念”中突出:“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和“终身学习”,这是与时俱进的理念。

教育教学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教师为了适应新时代的教育教学需要,必须终身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加强师德修养。

“春蚕”、“蜡烛”、“园丁”是古今对教师的比喻,但我想说:新时代的教师不能再作“春蚕”或“蜡烛”而应该在向社会奉献的同时不断的补充营养,成为常青的“果树”,不是在照亮了世界或吐尽了芳丝后就毁灭掉自己。

《标准》从四个领域对学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提出具体要求。

第一,强调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独特性,要求教师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第二,突出学生的生命教育。

教师要“将保护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尊重学生的人格”,“信任学生,尊重个体差异”。

这即意味着,教师要服务于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关心学生的生命状态,同时也关注学生自身对生命的体验和态度。

第三,明确要求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拥有快乐的学校生活。

外在环境的改善固然重要,但是在教师与学生交往的微观世界里,教师对教育和对学生的理解与行动将会更为直接地决定学生是否能够拥有一个快乐的学校生活。

第四,要求教师要注重修身养性。

《标准》提出了指向教师个人修养和行为方面的诸多要求。

这些要求更多反映出教师作为平凡的人,哪些心性、品质、行为是适当的,其次才将教师作为“教育者”特有的心性、品质和行为要求融入进来。

在“师德”中把“个人修养和行为”专门作为一个“领域”提出来,更加凸显“个人修养和行为”的重要性。

《标准》中亮点中的亮点。

教师是以心育心的职业,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老师的个人修养就是一种教育的环境和教育资源,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亲其师,信其道。

”同时,《标准》中提出心理调试方面的要求:乐观向上、热情开朗、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这对我们的心理有极大的帮助。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在大部分教师职业倦怠的情况下,对教师提出这个“标准”非常必要。

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导言教师是社会最重要的职业之一,他们承担着培养未来一代的重要责任。

为了保证教师队伍的质量和专业水平,教师专业标准被制定出来,以确保教师的教育方法、道德品质和专业知识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学生需求。

本文将对教师专业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广大教师朋友们更好地了解和遵守教师职业规范。

第一章教师的基本素养教师的基本素养是指教师为人师表的基本要求。

教师要具备高尚的师德、严谨的学术态度和科学的职业精神。

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同时注重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第二章教师的学科知识与能力教师的学科知识与能力是指教师在所教学科领域内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熟悉教材内容和附加资料,不断更新自己的学科知识,提高教学水平。

同时,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包括设计课程、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

第三章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在实施教育教学过程中所需具备的能力。

教师应当了解学生的发展规律和心理特点,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特点进行灵活教学。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第四章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是指教师在不断提升自己的过程中所需具备的能力。

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研修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教师还应主动学习教育科研和教育管理知识,不断深化自己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第五章教师的师德要求教师的师德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基石,也是教师与学生家长和社会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重要保障。

教师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带头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争做诚实守信、廉洁奉公的楷模,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结语教师专业标准的出台,为教师提供了明确的职业规范和参照标准。

教师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角色,应始终保持教育教学的热情和责任感,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修体系构建

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修体系构建

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修体系构建作者:周丹菊来源:《江苏教育》2023年第24期【摘要】校本研修是提高教师专业学习效益及专业素养水平的重要方式。

江苏省淮安市天津路小学以“向上”文化激发研修共同体运作的内生力量,构建了“项目+层级设计”的“133”校本研修体系。

学校通过制度保障,以管理激发研修动力;立足课堂,以实践提升研修能力;创新活动,以特色彰显研修活力,形成支持教师向美而行、向上生长的研修路径。

【关键词】向上文化;学力课堂;校本研修;共同体【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49-0066-03【作者简介】周丹菊,江苏省淮安市天津路小学(江苏淮安,223005)副校长,高级教师。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建设一支高质量教师队伍是国家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基础。

校本研修作为助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需要学校审视教师校本研修共同体建设的样态。

江苏省淮安市天津路小学(以下简称“天津路小学”)结合校情,进行目标清晰、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主题式校本研修实践。

一、加强校本研修体系的顶层设计天津路小学以“向上”为校训,坚持以“项目+”建设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

学校基于新时期教育改革的精神,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从学校自身发展出发,形成了“向美而行,向上生长”的教师团队建设行为准则。

“向美而行”指向教师品质,彰显师德典范的精神内涵,追求教书育人示范、教育科研模范的成长样态;“向上生长”就是遵循教师专业发展规律,唤醒教师由内而外的成长动力,力求学思结合、知行合一。

因此,“师德为先,能力为重,实践为要”是天津路小学倡导的“向上”好教师团队建设要义的校本表达。

2021年,天津路小学成功申报了江苏省中小学课程基地与学校文化建设项目“指向儿童自能的‘学力进阶’课堂建设”。

学校结合本校校情、学情和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积极探索一种有效的校本研修方式,最终确立以项目研修为路径,尝试将校本研修与项目研究相结合,进行目标清晰、主题凸显、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主题式校本研修,并逐步构建了“项目+层级设计”的“133”校本研修体系。

什么是能力本位教育

什么是能力本位教育

能力本位教育(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简称CBE)什么是能力本位教育能力本位教育(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简称CBE),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产生于二次大战后。

其核心是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

通过学校聘请行业中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专家组成专业委员会,按照岗位群的需要,层层分解,确定从事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明确培养目标。

然后,再由学校组织相关教学人员,以这些能力为目标,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内容,最后考核是否达到这些能力要求。

它强调以能力作为教学的基础,而不是以学历或学术知识体系为基础,对入学学员原有经验所获得的能力经考核后予以承认;强调严格的科学管理,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

随时招收不同程度的学生并按自己的情况决定学习方式和时间,课程可以长短不一,毕业时间也不一致,做到小批量、多品种、高质量。

从而打破了传统以学科为科目,以学科的学术体系和学制确定的学时安排教学和学习的教育体系。

以岗位群所需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保证了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能力本位教育思潮是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一股世界范围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思潮。

它以重视获得岗位操作能力为目标,提倡以能力为基础的职业教育体系。

其思想最初来源于美国二战后对退役人员的转业训练。

60年代被用于美国职业教育的师资培训,后传到加拿大,80年代又逐渐推广到了欧亚及澳洲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对职业教育与培训产生了深远影响。

尤其是80年代中后期及90年代初,主要的英联邦国家,如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先后根据能力本位职教思想重新构建了国家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把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思潮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90年代初能力本位职教思潮又经加拿大的引介登陆中国。

由于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显著的优越性,它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一度曾成为世界职教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和国际上颇为流行的职教改革思潮。

能力本位教育的形成与发展以强调岗位能力为核心的能力本位教育思想形成于美国的60、70年代。

职业教育优秀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职业教育优秀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职业教育优秀论文题目一、最新职业教育优秀论文选题参考1、学问人生——记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蒋乃平2、“职教局长”——记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王树彬3、郁郁葱葱教子岌--记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陈其楼4、白发赤情——记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薛喜民5、学者行政——记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周稽裘6、热汗铺洒职教路──记河北省职业教育先进工作者、秦皇岛市劳动模范杨洁清7、山区职教探路人——记江西省职业教育先进个人、萍乡市东桥职业中学党支部书记贺光荣8、开拓进取书写职教辉煌勤奋耕耘培育桃李芬芳——记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三明市农校校长黄建通9、甘肃表彰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10、职业教育一面旗——记"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安康市劳动就业培训中心11、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记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全国校园文化建设十佳卓越校长、宁夏幼儿师范学校校长秦明华12、突出能力本位紧贴职业教育先进理念——《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及应用专业试验教材》的丛书特色和内容组织13、滁州卫校荣获滁州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称号14、职教路上领头人——记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安尼瓦尔·吾斯曼15、逆风勇进——记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工作者李明富16、“为了每一个学生和谐发展”——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刘淑珍谈她的办学观17、矢志不移,十年磨砺放光华——记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赵建平18、交通系统“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和“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名单19、情注职教——记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松桃民族职高校长罗永华20、雄心系职教青春献交通——记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胡大伟二、职业教育优秀论文题目大全1、江苏表彰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和个人2、第十届(2008年“亚龙杯”)全国职业教育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的获奖名单及组织奖名单3、我院获辽宁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2-2013年度职业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选结果公示4、造就新时代中国工业的能工巧匠——记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5、湖北东风汽车技师学院再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殊荣6、"三秦工匠"的摇篮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陕西省渭南技术学院采访手记7、浸透着汗水的荣誉——郑州测校创河南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记8、2008全国新闻出版系统职业教育优秀论文集9、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走向国际化的淄博职业学院10、随州市教育局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称号11、我院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称号12、风雨中绽放的奇葩——记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德阳市电子科技学校13、一批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和个人受表彰14、第十三届(2011年)全国职业教育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的获奖名单及组织奖名单(优秀奖)15、不同的青春同样的梦想——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优秀毕业生与中国职业院校学生对话活动纪实16、南京职业教育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17、引进国外先进教育模式推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基于中英职业教育合作项目的研究与实践18、发达国家先进职业教育经验给我们的启示19、借鉴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推动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20、从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看我国职业教育的不足三、热门职业教育优秀专业论文题目推荐1、论国际先进的职教模式与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2、北京市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与体育职业教育有机融合探索研究3、贯彻职业教育法发展职业教育──南京体院开展优秀运动队职业教育的研究4、加拿大先进技术开发与职业教育发展模式5、国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及启示6、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以培养企业优秀人才7、体验德国职业教育学习先进教学方法8、先进制造技术与职业技术教育9、优秀运动员家长对职业教育满意度的研究10、职业技术教育如何适应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要求11、世界先进职业教育的经验借鉴12、论优秀企业文化和电力职业教育的融合之路13、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如何借鉴国外优秀成果的思考14、由德国先进的制造业看德国职业教育15、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创新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模式16、职业教育应具备的先进教学理念17、大爱抚平悲痛——2015年柳州市职业教育德育优秀案例18、比较中德职业教育借鉴国外优秀经验19、赴台教育交流——学习、体验先进职业教育20、职业教育要重视优秀学生的培养四、关于职业教育优秀毕业论文题目1、借鉴德国职业教育先进经验探索应用型本科教育之路——基于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办学特色的思考2、借鉴德国职业教育先进经验大力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3、借鉴德法职业教育先进经验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4、山区职教引路人——记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英山县教育局副局长肖学松5、全国秘书职业教育优秀论文选编6、导向就业服务社会: 第八届(2006年“天煌杯”)全国职业教育优秀论文集锦7、我院李凤华等7位教师荣获北京市第八届职业教育优秀论文评选一、二、三等奖8、山东德州汽车摩托车专修学院荣获“全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称号9、借鉴德国职业教育先进理念指导我国高职英语课堂教学10、探析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基于ISCED2011和国际职业教育先进做法11、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先进经验推进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内涵发展12、追梦——记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院长杨名权13、树大职教新思路开职业教育奇葩——记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易俊仁14、黄土地上的耕耘——记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李明富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内外职业教育先进教学模式的启示16、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记“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胡天旷17、纺织服装行业表彰职业教育优秀校长和先进工作者18、承前启后担重任求真务实促发展——记首届福建职业教育优秀校长张运椅19、试论国外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和国内职业教育先进地区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关于重庆市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建议20、美国的职业教育先进在哪?五、比较好写的职业教育优秀论文题目1、浅谈香港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2、高台县职教中心:高台树色阴阴见──甘肃省优秀职业学校高台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采访手记3、先进教学理念带动职业教育发展4、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优秀技能人才5、先进职业教育的特征研究6、优化·优质·优秀——江苏省泗阳职业教育中心掠影7、沿海先进职业教育对重庆职业教育的启示8、先进教学设施是职业教育的“金刚钻”9、以先进理念促教育为职业技术育人才10、借鉴先进经验发展职业教育11、先进管理理念引入职业教育中的探讨12、基础素描(国外优秀职业教育教材)13、中国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系统优秀教师名录14、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职业教育分会第十二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及论文评先结果公布15、优秀运动队开展职业技术教育的设想16、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推动校企合作的先进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17、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践与探索: 优秀课例集18、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创新职业教育机制建构校企联合办学人才培养新模式19、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的先进模式发展内蒙古民办职业教育20、学习沪甬先进经验大力发展职成教育——赴上海、宁波两地学习考察职业教育与教育调研报告。

原创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水平

原创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水平

原创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水平引言教师是教育事业中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承担着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责任。

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使命,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水平。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原创来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水平。

1. 加强学科知识的研究与积累作为教师,学科知识的掌握是提高专业能力的基础。

教师应该保持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充分了解,并不断跟进学科的最新发展。

通过阅读相关的学术期刊、书籍以及参加学术研讨会,教师可以加深自己的学科认识,提高自己在学科领域的专业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编写原创教材来巩固学科知识。

编写教材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提高教师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编写原创教材,教师可以更好地将学科知识传授给学生,提高教学效果。

2. 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和改革教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领域,教学方式和方法也在不断更新。

作为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和改革是提高专业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教师可以主动参加学校或教育局组织的课题研究,与其他教师共同探讨教学问题、研究教学方法。

在学习和交流中,教师不仅可以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还可以了解其他教师的成功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原创教学活动来提高专业能力。

通过设计创新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提高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

同时,原创教学活动也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教学效果。

3. 不断提升教学技能与能力教学技能和能力是教师提高专业能力的重要方面。

教师应该注重自己的教学技能与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教师可以参加教师培训班、研修会等专业培训活动,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观摩他人的课堂和接受同行的指导,学习借鉴其他教师的优秀经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沟通和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主讲教师:北京教育学院李晶一、教师专业标准概述教师专业标准定位为国家对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合格教师的专业基本要求,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教师专业标准框架由基本理念、基本内容与实施建议三大部分构成。

基本理念提出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基本内容由维度、领域和基本要求组成,分别对幼儿园、小学、中学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提出60余条具体要求。

实施建议分别对教育行政部门、教师教育机构和幼儿园、中小学及教师提出了相关要求。

教师专业标准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突出师德要求,要求教师要履行职业道德规范,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是强调学生主体地位,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学生提供适宜的教育,促进每个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

三是强调实践能力,要求教师要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不断研究,改善教育教学工作,提升专业能力。

四是体现时代特点,要求教师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要求,不断优化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文化修养,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教师专业标准颁布后,在实施方面提出如下要求:一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教师专业标准作为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根据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教师专业标准引领和导向作用,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建立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培养培训质量;二是开展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将教师专业标准作为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完善中学教师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加强教育实践,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三是幼儿园和中小学校要将教师专业标准作为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完善教师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制度,健全教师绩效管理机制;四是幼儿园和中小学校教师要将《专业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制定自我专业发展规划,增强专业发展自觉性,主动参加教师培训和自主研修,逐步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当代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素质有哪些

当代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素质有哪些

当代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素质有哪些教师能否在教育教学中真正有效地履行好教书育人之职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能力素质。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当代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素质文章内容。

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当代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素质一、正确敏锐的判断力教师的判断能力,就是在大是大非面前能找准方向,不受外力和他人的影响,在个人政治立场的选择上能认清形势、站稳脚跟,以至于正确引导学生。

改革开放、国门洞开,随着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引入,自然也不可避免地飞进一些“苍蝇”来,一些不健康的社会思潮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

这就要求教师用相应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去观察、去辨别、去判断,以帮助学生澄清思想,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师要具备敏锐的判断力,必须从以下方面努力:第一,不间断地学习,以具备较高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素养。

第二,保持一身正气,一股爱国之正气,爱祖国、爱家乡、爱自己的民族和人民,并真正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想。

二、明透科学的分析能力教师的分析能力是指将各种感性材料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加工,客观、全面、准确、深刻地认识事物的本质之能力。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世界各国在经济、文化、科学、军事等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的思想越来越活跃,且经济意识不断增强。

教师有了科学的分析能力,就能客观地看待事物,正确地对待学生。

教师要提高分析能力,就必须掌握下以分析的方法:第一,善于用矛盾分析的方法,既看到事物的个性、特殊性,又看到事物的共性、普遍性,正确对待学生,准确分析形势。

第二,敢于运用典型的方法,对典型的国内外事例从正反两方面加以剖析,揭示事物本质与规律,看清国际国内形势。

三、快捷适度的调控能力教师的调控能力,是指能够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不断的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的调理自己的情绪和教法,以适应新形势新情况下的各种要求。

渊博的知识确实重要,也为古今中外学者所强调,但笔者认为知识结构的合理性、教育教学方法的恰当性是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索。

能力本位当代教师专业标准建设的基石

能力本位当代教师专业标准建设的基石

能力本位当代教师专业标准建设的基石一、概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的角色和职责也在不断地演变和拓展。

当代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还需要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以及良好的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能力本位的教师专业标准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的能力发展为核心,教师的专业标准也应以此为出发点,构建一套科学、全面、可操作的评价体系,以指导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当代教师专业标准建设的基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明确教师的能力框架,包括学科知识、教育教学能力、专业素养和人际交往能力等二是确立教师能力评价的标准和指标,制定科学的评价方法和程序三是建立教师能力发展的支持体系,包括培训、考核、激励等机制,以促进教师的持续成长和进步。

这些基石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当代教师专业标准建设的核心框架。

通过能力本位的教师专业标准建设,我们可以更好地定义和衡量教师的专业能力,推动教师队伍的优化和专业化发展,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同时,这也有助于激发教师的专业自觉和主动性,促进教师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

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能力本位的当代教师专业标准建设,不断完善和优化相关机制和体系,为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提供坚实的保障。

1. 教师专业标准的重要性在当今的教育领域,教师专业标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它是教师教育质量的保障,也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石。

教师专业标准不仅为教师提供了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和成长路径,还为学生和家长提供了评价教师能力和水平的依据。

通过制定和执行教师专业标准,可以确保教师具备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从而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教师专业标准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标准中明确规定了教师应该具备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指导和支持。

教师可以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学生提供更加专业、全面的教育服务。

教师专业能力框架的构建与实践

教师专业能力框架的构建与实践

教师专业能力框架的构建与实践教师专业能力是指教育工作者在专业领域展现出的知识、技能、素质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构建教师专业能力框架的目的在于明确教师的专业标准和职责要求,帮助教师全面提升自我素质,有效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

在构建教师专业能力框架时,需要考虑到教师的角色定位、所承担的任务和职责、专业知识与技能、职业素养和职业发展等方面因素。

首先,教师专业能力框架的构建应该基于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刻理解和研究,结合当下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标准和要求。

在构建教师专业能力框架的过程中,需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既要有理论支撑,又要贴近实际操作。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专业能力框架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其次,教师专业能力框架的构建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教师的学历、资历、能力、潜力等方面。

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科、不同年龄段学生、不同教学环境等因素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制定相应的能力标准和评价指标。

同时,还要注重教师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提升,激发其内在动力,持续提高专业素养。

另外,教师专业能力框架的构建还需要关注教师的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教育的进步,教师的工作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教育需求。

因此,教师专业能力框架的构建应该是一个不断更新和完善的过程,需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

最后,教师专业能力框架的实践需要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得到贯彻和执行。

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专业能力的培训和评估,激励教师不断提升自我,做到行业内翘楚。

同时,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也应该出台相应政策,支持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和发展,为教师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总的来说,构建教师专业能力框架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和支持。

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持之以恒的实践,才能打造出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希望在未来的教育事业中,教师专业能力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提升,为学生成长和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今天我反复研读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多遍,感触颇深!。

《专业标准》是国家对中学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是中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中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专业标准》对我感触最深的是它的基本理念:“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这四句话高度概括了一个合格教师所必备要素、这四句话也时时扣动我的心弦,让我久久不能平静!这四句话让我感到做一个教师的责任和光荣!下面我就自己的一些教学过程来谈谈是如何践行这一理念的:(一)学生为本教师,因为学生而存在!因此必须要以学生为本,尊重中学生权益,以中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学生的主动性,没有学生的主动配合的教学是失败的教学,没有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的老师也不能算一个合格老师!因此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认真去研究我们学生、了解我们学生,然后才能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为我们的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备课时,充分了解所有学生的现有英语水平和发展需求,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把握学习难度,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保持学习英语的信心,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获得学习英语的成功感受,并使他们在各个阶段的学习中不断进步。

同时我还充分了解学生不同的学习经历、学习水平和学习风格,尊重学生的个体特点,充分发掘学生的不同潜能,与学生建立真诚、理解和信任的关系,因材施教,鼓励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和自主发展空间。

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

在教授知识方面,我注意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步骤,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互动,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模仿、体验、探究、展示等方式学习和运用英语,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机会,引导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尤其在当下课堂教学改革的形势下。

另外,在课堂中,我想方设法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语言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并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恰当的方法妥善处理。

教师基本能力要求

教师基本能力要求

教师基本能力要求近年来,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改革,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本文将从教师的学科知识、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分析教师基本能力的要求。

一、学科知识水平教师作为学生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应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

首先,教师应熟悉自己所教授的学科,了解学科的发展历程、核心概念和理论框架。

其次,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更新自己的学科知识水平。

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具备跨学科综合知识,能够在跨学科活动中发挥引领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必备的核心能力。

教师要具备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能够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需求,制定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案。

教师还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教师还应具备良好的教学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与学生和家长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促进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有效衔接。

三、专业素养教师的工作需要不断的自我反思和专业成长。

教师需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包括教育情怀、教育人文素养、教育伦理和职业道德。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多样化发展需求,营造积极、健康的教育环境。

教师还要关注教育的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的发展,推动教育的公平和多元发展。

综上所述,教师基本能力的要求包括学科知识水平、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能够设计和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具备良好的教学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要具备教育情怀、教育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

只有具备这些基本能力,教师才能够更好地履行自己的使命,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有效的教学引导。

这也是构建高质量教育的基础和保障。

教师的“终身学习”

教师的“终身学习”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地称赞教师是“春蚕”“蜡烛”“园丁”,这些称号更多的体现了对教师师德的 美誉和欣赏,但是对于新时期的教师,不能只强调奉献之心,更应具备育人之能,这个教育教学能力 的由来就是“终身学习”。从学习的角度出发,教育即学习,教师应该称为“学师”;从培养学生的行 为、道德品质的角度出发,教师应该称为“人师”;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角度出发,教师应该称为 “天使”;从服务型教育的角度出发,教师应该是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制定自我专业发展规划,增强专业发展自觉性,养成坚持学习、 自觉学习的好习惯,主动参加教师培训和自主研修,注重网络教学资源的采集和运用,集思广益,厚 积薄发,逐步提升自身专业发展水平。
(作者单位:辛集市艺术职业学校)
2020 年 第 34 期 / A(12) 1
要想更好的做到“诲人不倦”,就离不开长期的“学而不厌”。无论是新的教育理念还是师德修 养,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专业能力,都是一门永远学不完的学问。教育理念、师德修养是一辈子都要 不断学习的课程。专业知识是与时俱进的,学生不同,时代不同,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提出的要求 也不同。专业能力更是教师必备的学问,需要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中,用行动去实践、用智慧去反 思、用自己的专业和心智去践行。只有用心付出、坚定信念、坚持学习、做最好的自己,教师才能站在 巨人的肩膀之上,用实际行动践行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服务学生,服务社会。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Research
教育心语
苏小兵
教育部颁发的《教师专业标准》提出了“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这四个基本 理念。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要想适应新时代的教育教学需要,必须树立 “终身学习”的理念。
“终身学习”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一生的、持续的学 习过程。而教师的“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标准》的具体规定,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终身学 习”要求教师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 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第10期(总第417期)No.10,2014General,No.417 EDUCATIONAL RESEARCH能力本位:当代教师专业标准建设的基石杨洁[摘要]在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准化时代,能力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得以确立,能力本位理念将引领教师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

教师能力是教师在实践情境中释放主体心智、灵活驾驭自我、实现实践任务的主体性力量集合;能力至上的专业价值观、能力中心的专业形成观、能力主线的专业实践观构成了这一教师专业发展观的三个纽结。

基于能力本位理念的教师教育体系改革框架的核心内容是:确立基于能力的专业标准,完善面向能力的培训体系,构筑历练能力的实践平台,建立回归能力的教师评价机制。

[关键词]能力本位;教师能力;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作者简介]杨洁,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西安710062)当前,基于《教师专业标准》的教师教育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展开,从单一化迈向多元化、从专业化迈向标准化迅速成为当代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标志着我国教师教育体制机制探索正在步入深水区。

在这次标准化教师教育改革中,我国明确提出了“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三大理念,“能力本位”的教师教育改革理念被作为主导改革理念确定下来,成为我国未来一段时期教师专业标准建设的主题。

在这一改革形势下,自觉认同并科学理解能力本位的教师教育改革理念显得尤为重要,它必将是确保我国新一轮教师教育改革健康持续发展的精神堡垒。

一、教师教育标准化视野中的“能力本位”探究教师能力的出发点是“适应教师角色的时代变化和全新职能的履行”[1],当代教师能力概念必须与时俱进。

能力本位的教师专业培养观实际上并非一种全新的概念,早在20世纪70年代,这一教师教育观念就在美国受宠并被付诸实践。

然而,在这一时期,由于受教师教育理论整体发展水准的限制,许多改革者将之简单等同为单项教师能力的培训,等同于琐屑教师职业技能的排练,[2]最终致使其丧失了“能力本位”的完整意蕴。

跨入21世纪,随着人类社会核心发展资源即物质资源向智力资源的变换和教师发展方式的多元化,“能力本位”的教师教育观面临着“意义转换”的新机遇。

教师教育行业建设的能力标准正是在这一形势下产生的。

(一)能力标准确立的时代背景任何时代都需要能力,能力是人作为主体中最引以为傲的一种本质力量,其中内蕴着人的创造性、能动性与内发性。

然而,时代背景不同,改革形势不同,社会对人的能力的理解水平不同,对能力赋予的重要性地位也不同。

在封建社会,施展能力是少数人的特权;在现代社会,能力隐含着个体变革自我的强烈冲动与智慧源泉;在后现代社会,能力是人管理信息、生产知识、创新技术的重要条件。

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初见端倪,核心科技受人尊崇,多元智慧自由迸发,由此赋予“能力”以特殊的期待与内涵。

因此,有学者指出,“21世纪我们所拥有的财富主要不是权力、金钱、资产,而是人所拥有的知识、智慧和能力”。

[3]其实,能力不仅仅是人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只是人应对自然、社会挑战的机智,它更指人创造性地运用自己的智能与潜力来突破种种实践瓶颈的精神能量。

对教师而言,亦是如此。

教师的优劣不在于专业知识的储备、专业技能的娴熟,而在于他在游刃有余地应对模糊、多变、复杂的教育情境中展示出来的专业智慧与主体性力量。

不同的教师可能遭遇的教育情境是相似的,拥有的教育知识储备是相近的,占有的教育资源是共有的,但创造的教育业绩与教学效果可能大相径庭。

究其根源,正是“教师能力”这一根本变量在起作用。

在这一意义上,卓越教师是“卓越能力”的同义词,能力标准是判断教师质量的首要指标,将现代教师的五大“关键能力”,即教育教学设计能力、组织与实施能力、激励与评价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反思与发展能力写入《教师专业标准》,是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自觉响应。

(二)能力本位的科学意蕴在“知识创造力”成为决定实践成功的根本要素的当今时代,我们所需要的“教师能力”一定是在先进理念牵引下,以系列化能力组合为内容的,并能够确保动态职业实践成功的“新概念”能力。

在过去,许多教师培训者缘何会将“教师技能实训”纳入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为何会认为“教师能力”是可以分项训练出来的?其根源只有一个,即笃信“能力是可以去情景化存在”的教育哲学。

其实,任何能力都是在特定政策环境、人际关系与教育境遇中生成的,都是对一系列教育情境、教育问题的策略化反应的结果。

“‘能力’是在关系中展现的”。

[4]在这一意义上看,在新改革形势中“教师能力”特指教师在实践场域或教师职场中动态流动、无形存在的一种教育行动能力。

这种“能力”不仅仅指一种机械地借助于一定教育行动图式来实施教育操作的力量,不仅仅指“教师能被人观察的演示教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5]还指教师因应复杂多变的教育情境来选择科学理念、优化教学方式、变革专业自我的特殊智力。

教育情境是复杂多变的,置身于教育情境中的教育者不可能“守株待兔”,而必须随时准备利用自己的情境解读能力、信息加工能力、策略重组能力来及时对之做出应对。

因此,任何将“教师能力”视为可以独立寄存于教师身心之中的“心理品质”的看法都是不堪一击的。

在标准化时代,“教师能力”的科学内涵理应是:教师在实践情境中释放主体心智、灵活驾驭自我、实现实践任务的主体性力量的集合。

教师能力标准就是要求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按照这些主体性力量集合来判断教师的工作绩效,评价教师的素质水平,将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与变革牢牢建立在教师能动性、创造性、主体性力量释放的基础之上。

(三)能力标准确立的现实意义能力标准的确立对于当代教师教育体制变革而言意义重大,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能力标准是能力本位理念的具体化。

对专业能力的重视绝非口号式的倡议,更需要制度化的落实,能力本位理念“硬化”的结果就是教师专业标准的形成。

因此,确立能力标准是在全社会、全行业领域内落实能力本位理念的重要举措。

其二,能力标准是教师专业化深入推进的重要依托。

专业化是教师行业发展的时代性要求,全面推进教师道德、知能、人格、情意的专业化转变是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内容。

但在实践中,由于专业道德具有模糊性,专业技能具有机械性,专业知识习得难以完全承载专业化的内涵,所以,专业能力自然成了教师专业化的实质链环。

过硬的专业能力与实践表现是教师专业化转变发生的标志与结果,是最能体现教师专业特性的硬指标,强调能力本位是实质性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的选择。

其三,能力标准是教师行业建设科学化的抓手。

长期以来,在教师行业存在着多重价值标准,如“权威标准”、“权力标准”、“关系标准”、“情感标准”,这些标准的长期并存导致了社会对教师专业表现评价的随意性与主观性,严重制约了教师行业的健康发展。

能力标准的确立有助于整个社会认可、接受“能者为师”、“能力优先”、“关注实践”的公正评价标准,有助于专业导向的健康行风形成,有助于激发教师的专业学习热情。

二、能力本位型教师专业发展观的时代内涵教师专业发展是一切教师教育系统的原生点,能力本位型教师专业发展观是构建能力本位取向的教师教育系统的立基点。

这样,探明能力本位型教师专业发展观就显得非常必要。

如果说教师专业发展观是由专业价值观、专业形成观与专业实践观三位一体的建构,那么,与一般教师专业发展观不同,能力本位型教师专业发展观具有自己独特的理念系统:能力至上的专业价值观、能力中心的专业培养观与能力主线的专业实践观构成了该教师专业发展观的理论轮廓。

(一)能力至上的专业价值观能力型教师是一种实力派教师,是依靠超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赢得教师行业生存权利与地位的教师。

在教师行业中,这种教师赖以立足的资本是可以比较、可以量化、可以“硬化”的教育实力,而非那些无法进行客观评量的教育声誉、教育权威、教育情感。

在实力面前人人平等。

正如有学者所言,能力本位的要义就是“要把能力视作权力、金钱(财富)和人的价值的本体,人的一切活动、一切关系和一切追求都要围绕如何充分正确发挥人的能力旋转”。

[6]不搞特殊化,不搞二元标准,不看学历文凭,一切由教师的能力、实力、表现说了算,这就是能力本位型教师专业发展观倡导的主流专业价值观。

这种能力至上的专业价值观为铲除教师绩效评价领域中的种种软性评价尺度、主观随意性做法提供了一把利器。

能力本位型教师专业发展观信奉能力主义,相信专业主义,排斥特权主义,怀疑权威主义,反对平均主义。

能力是教师进入教育行业、胜任教师工作的唯一凭证,实践表现与问题解决水平才是评判教师优劣的权威标准。

对特定教育职位而言,教师行不行不是由人说了算,而是取决于教师在该职位上的能力与表现;要评判一个人是否适合当教师,是否具备了教师职位所需要的各项素质,主要看他在课堂上、职场上“怎么做”,而非看他获得了哪些证书或声誉。

只相信实实在在的课堂表现,不轻信各种冠冕堂皇的证照;能力是在实践场域中“做”出来的,而非各种证照所能够“证明”的。

这就是能力至上专业价值观的具体内容。

在能力至上观念的主宰下,教师行业必将发展成为一个“能力社区”,一个将效率与公平作为首要价值取向的专业社区。

能力至上观认为,教师之间工作效率、工作绩效的主要差异是能力的差异,教师专业能力是影响其实践表现的根本因素。

在能力面前,不仅每个教师之间都能够实现真正公平,而且在这种能力公平的基础上整个教师行业还能够实现更好的教育效率,更好的工作绩效。

教师之间工作效率的差异一旦被归因到“能力不及”这一点上,教师学习的无限热情将会得到有效激发。

在能力这架天平上,每个教师都能够得到一个公平的评价结论。

教师要想获得在专业社区的生存机会与权利,就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别无他法可以选择。

这正是“以能为本”相对于“以人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观的高明之处。

(二)能力中心的专业形成观教师专业发展观的核心是专业形成观,它重在阐明一个问题:教师的专业性是如何形成的?在过去,学者大都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就是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精神的同步增长与持续进化过程,其中,专业知识能够赋予教师一种专业的眼光,专业技能能够给教师准备一系列专业的行动图式,而专业精神能够授予教师一种专业的信念与追求。

这种专业发展观是一种“齐步走”、“无中心”、“平衡”式的专业发展思维。

在能力本位型教师专业发展观中,这种专业形成理念将被改写,一种“能力中心”式教师专业发展观将取而代之。

这种专业发展观认为:教师专业性的形成是有中心的,教师专业能力是一切其他教师专业素养形成的内核与归宿,其他专业素养的培养都只是教师专业能力形成的准备与奠基而已。

在教师身上,最能代表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是他的专业能力,尤其是在真实教育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专业实践能力。

整个教师专业发展历程的焦点就是要考虑如何将教师的一切其他素养聚合、融汇成专业能力这一现实问题,不断夯实教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增强教师在具体工作岗位上的适应力与表现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