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的本构关系1
土力学第3章- 土的本构关系
(5) (6)
求a: 将公式(1)式 1 3
a b a
a
求导,切线模量Et为:
Et
1 3 a a a b a 2
(7)
令εa=0,则原点的切线模量,即初始切线模量为:
Ei
R
1 a
1
(8) 代入(1)、(7)式(消去a、b),
( 1 3 ) ult
1 b
(4)
若土样破坏时的偏应力(即强度)为(σ1-σ3)f,令Rf等于破坏时的偏应 力与极限值之比,称为破坏比:
Rf
Rf (4)式代入(5)式得(消去偏应力极限值):b 1 3 f
1 3 f 1 3 ult
2.八面体应力与应变的计算公式
可导出:
八面体法向应力
八面体剪应力
0 ( 1 2 3 ) ( x y z )
0
1 3 1 3
1 3
1 3
1 3 2 2 3 2 3 1 2
2 2 2 x
1 3
a
a b a
( 2)
3.非线形弹性模型
1 3 a
a b a
应力-应变双曲线函数 公式(1)还可以改成:
双曲线函数坐标变换
1 3
1 a
(3)
a
b
1 3
1 a
a
通过求a、b得到弹性模量E. 求b:
b
当轴向应变εa→∞时,偏应力趋向一极限值(σ1-σ3)ult
对于加工硬化材料,屈服应力是随着荷载的提高与变形的增大而提高的。 屈服面不同于破坏面,它不是一个固定的面,图中由A点提高到B点。
土的本构关系名词解释
土的本构关系名词解释土是地球上最基础和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土的本构关系可能并不是一个常见的名词。
本文将对土的本构关系进行解释,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土壤的组成和作用。
1. 土的本构关系是什么?土的本构关系指的是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联。
它涉及到土壤的组成成分、粒度、结构、含水量、通气性、肥力等方面的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
通俗地说,土的本构关系是描述土壤性质和性能的体系,从而揭示土壤的内在机制和功能。
2. 土的物理特性与本构关系土的物理特性是指土壤的颗粒大小、颗粒形状、孔隙度和结构等方面。
这些特性直接影响土壤的水分保持能力、通气性和根系生长等关键指标。
例如,较细小的土壤颗粒和更亲密的结构可以增加土壤的保水性,使得植物根系能够更好地吸收水分和养分。
而较大的颗粒和疏松的结构则有利于土壤的透气性和根系伸展。
3. 土的化学特性与本构关系土的化学特性包括土壤的酸碱度、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等。
这些特性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土壤的肥力至关重要。
例如,适度的酸碱度可以调节土壤中的养分离子的释放和吸附,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供植物吸收养分。
高含量的有机质可以增加土壤的保水性和养分保持能力,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微生物活动和有利细菌的繁殖。
4. 土的生物学特性与本构关系土的生物学特性包括土壤中的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等生物体的存在和活动。
这些生物体对土壤的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影响。
它们通过分解有机物、供应养分、改善土壤结构等作用,促进土壤的发育和增加土壤的肥力。
同时,它们还与土壤中的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土壤生态系统。
5. 土的本构关系的意义和应用土的本构关系的研究对于合理利用土壤资源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土的本构关系可以帮助农民和农业专家制定合理的土壤管理措施,提高土壤的肥力和农作物的产量。
在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领域,对土的本构关系的理解也能够指导土地利用和生态恢复,保护土壤资源和生态环境。
名词解释 土的本构关系
名词解释土的本构关系土的本构关系是土壤力学领域中广泛被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土壤的物理和力学性质之间的关联。
在土壤工程和地基工程中,了解土的本构关系对于分析和设计土体的性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土的本构关系的定义、影响因素以及应用。
1. 概念解释土的本构关系指的是土壤的应力应变关系,即土壤在受到不同应力作用下的变形和应力响应的规律。
它研究土壤的变形特性对外力作用的响应,通过建立应力与变形之间的关系来描述土体的力学行为。
2. 影响因素土的本构关系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土壤类型、粒径分布、含水量、应力路径等。
这些因素对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土的力学行为和本构关系。
2.1 土壤类型不同类型的土壤具有不同的本构特性。
粘性土主要由黏土颗粒组成,其本构关系常表现为塑性变形,即变形与剪切应力呈非线性关系;而砂土和砾石土则常表现为弹性变形,变形与剪切应力近似线性关系。
2.2 粒径分布土壤的粒径分布对其本构关系也有重要影响。
粒径分布越均匀的土壤通常具有较为线性的本构关系,即变形与应力呈线性关系;而粒径分布不均匀的土壤,特别是含有较多细颗粒的土壤,其本构关系常具有一定的非线性特性。
2.3 含水量土壤的含水量是影响其本构关系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含水量的增加,土壤的剪切强度逐渐减小,其本构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水分的存在会改变土颗粒间的摩擦特性,从而影响土体的变形与剪切应力之间的关系。
2.4 应力路径土壤受到的应力路径也会对其本构关系产生影响。
应力路径是指土壤在承受外力时所经历的不同应力状态。
不同的应力路径会导致土壤的本构关系发生变化,即变形与应力呈非线性关系。
3. 应用和意义了解土的本构关系对于土壤工程和地基工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研究土的本构关系,可以评估土壤的稳定性和承载力,指导地基设计和土壤改良工程。
3.1 地基设计在地基设计中,了解土的本构关系有助于准确评估土壤的变形和稳定性。
通过建立应力-应变模型,可以预测土壤的变形行为,为地基工程提供可靠的依据。
土的本构关系-推荐下载
本 构 关 系 “本构关系”是英文Constitutive Relation 的意译。
在力学中,本构关系泛指普遍的应力—应变关系。
因为在变形固体力学中,应力不只与应变有关.而且还与物体的加载历时(应力历史)、加载方式(或应力路径)以及温度和时间有关。
因此材科的本构关系或普遍的应力—应变关系可以表示为;应力路径等),,,(T t f ij ij εσ=式中t 为加载历时,T 为温度。
例如,弹性力学中的广义定律就是最简单的材料本构关系,它不计时间、温度和应力路径及应力历史的影响。
因此应力和应变之间存在着唯一对应的关系。
当材料应力超出弹性范围而进入塑性阶段时,应力和应变之间就没有唯一的对应关系,而是要受应力历史或应力路径的影响,这时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就称为塑性本构关系。
塑性本构关系要比弹性本构关系复杂得多。
如果再考虑材科应力—应变关系随时间和温度的变化,本构关系持更加复杂。
本书所要讲的岩土本构关系主要是指与时间和温度无关的塑性本构关系。
各种本构关系的特点1.弹性本构关系类型和分类弹性本构关系可分为线弹性本构关系和非线性弹性本构关系 如图1所示,线弹性本构关系即一般的弹性力学,其应力—应变关系服从广义Hooke 定律。
非线性本构关系的应力—应变曲线是非线性的,但是加卸载仍然沿着一条曲线。
弹性本构关系的基本特征是:1) 应力和变形的弹性性质或可逆性;2) 应力与应变的单值对应关系或与应力路径相应力历史的无关性。
即无论材料单元在历史上受过怎样的加卸载过程或不同的应力施加路径,只要应力不超过弹性限度,应力与应变都是一一对应的;3) 应力与应变符合叠加原理;4) 正应力与剪应变、剪应力和正应变之间没有耦合关系。
因此,根据广义Hooke 定律有 (1)γτεσG K m m ==3式中,σm和τ分别为正应力和剪应力,εm和γ分别为平均应变和剪应变,K、G为体积弹性模量和剪切弹性模量。
(1)式说明:正应力只产生正应变或体应变,而对剪应变没有贡献。
土的本构结构
土的本构关系土体是天然地质材料的历史产物。
土是一种复杂的多孔材料,在受到外界荷载作用后,其变形具有以下特性:①土体的变形具有明显的非线性,如:土体的压缩试验e~p 曲线、三轴剪切试验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现场承载板试验所得的p~s曲线等; ②土体在剪切应力作用下会产生塑性应变,同时球应力也引起塑性应变; ③土体尤其是软粘土,具有十分明显的流变特性;④由于土体的构造或沉积等原因,使土具有各向异性; ⑤紧砂、超固结粘土等在受剪后都表现出应变软化的特性; ⑥土体的变形与应力路径有关,证明不同的加载路径会出现较大的差别; ⑦剪胀性等。
为了更好地描述土体的真实力学—变形特性,建立其应力、应变和时间的关系,在各种试验和工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数学模型,即: 土体的本构关系。
自从Roscoe等人首次建立了剑桥模型以来, 土的本构关系的研究经历了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 出现了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本构模型。
虽然很多的理论为建立土的本构关系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但是由于土是一种三相体材料, 在性质上既不同于固体也不同于液体, 是介于两者之间的特殊材料, 所以人们常借助于固体力学或流体力学理论, 同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来解决土工问题, 从而研究土的本构关系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方法—半理论半经验的方法。
建立一个成功的本构关系关键有两点:第一要建立一个函数能较好地反映土在受力下的响应特征;第二要充分利用试验结果提供的数据比较容易地确定模型参数。
模型都需要满足以下基本条件:(1)不违背更高一级的基本物理原理(如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
(2)建立在一定的力学理论基础之上(如弹性理论、塑性理论等)。
(3)模型参数能够通过常规试验求取。
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研究问题的精度就需要进行合理的控制,从而在计算精度与计算设备、计算难度、计算时间以及计算成本之间获得平衡。
另外,任何理论、方法都应以实践应用为目的,这样才具有价值。
综合上述两点,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去分析各种土的本构关系是非常有必要的。
土的本构模型ppt课件
土的本构关系
1 概述
体积力 面力 静(动) 力平衡
应力
本构方程
位移
几何 相容
应变
本构关系在应力应变分析中的作用
土的本构关系
1 概述
传统土力 学分析方法
变形问题 (地基沉降量)
稳定问题 (边坡稳定性)
• 弹性理论计算应力 • 压缩试验测定变形参数 • 弹性理论+经验公式计算变形
• 土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 • 滑动块体间力的平衡 • 刚体+理想塑性计算安全系数
常用的三个应力不变量
土的本构关系
2 应力和应变 – 应变
与应力的情况相似
体应变 广义剪应变 应变洛德角
v k k 1 2 3 I 1
3 2(12)2(23)2(31)2
tg
22 1 3 3(1 3)
应变
土的本构关系
3 土的应力变形特性
土的应力变形特性
基本特性
非线性 压硬性 剪胀性 摩擦性
第二章 土的本构关系
2.5 土的弹塑性模型的一般原理
屈服函数 (yield function, yield equation))
屈服准则的数学表达式
一般应力状态 fij,H0
• 对于弹塑性模型;H是塑性应变的函数
屈服准则与屈服面
土的本构关系
5 土的弹塑性模型的一般原理
1) f<0 屈服面之内,只产生弹性应变
土的基本变形特性- 剪胀性
土的本构关系
3 土的应力变形特性
饱和重塑粘 土应力比与 塑性应变增 量比的关系
试验规律 剪胀方程
-4
-3
-2
q 1.5 p
1
0.5 0
高等土力学主要知识点整理(李广信版)
高等土力学主要知识点整理(李广信版)第二章土的本构关系(一)概述材料的本构关系是反映其力学性能的数学表达式,一般为应力-应变时间-强度的关系,也称本构定律、本构方程。
土的强度是土受力变形的一个阶段,即微小应力增量小,发生无限大(或不可控制)应变增量,实际是本构关系一个组成部分,是土受力变形的最后阶段。
第一应力不变量kk z y x I σσσσ=++=1第二应力不变量kk yz xz xy z y z x y x I στττσσσσσσ=---++=2222第三应力不变量22232xyz xz y yz x yz xz xy z y x I τστστστττσσσ---+= 坐标系选择使剪应力为零3211σσσ++=I ,3231212σσσσσσ++=I 3213σσσ=I 球应力张量)(31)(3131321332211σσσσσσσσ++=++==kk m 偏应力张量ii kk ij ij s δσσ31-=,其中=≠=j i j i ii 10δ,克罗内克解第一偏应力不变量01≡=kk s J 第二偏应力不变量()()()[]23123222126121σσσσσσ-+-+-==ji ij s s J 第二偏应力不变量()()()213312321322227131σσσσσσσσσ------==ki jk ij s s s J 1.土的应力应变特性:非线性(应变/加工硬化、应变/加工软化)、剪胀性、弹塑性、各向异性、结构性、流变性(蠕变、应力松弛)。
加工硬化:应力随应变增加而增加,但增加速率越来越慢,最后趋于稳定(正常固结黏土、松砂)加工软化:应力一开始随应变增加而增加,超过一个峰值后,应力随应变增加而减小,最后趋于稳定(超固结黏土、松砂)剪胀性:剪应力引起的体积变化,含剪胀和剪缩土的结构性:由土颗粒空间排列集合、土中各相和颗粒间作用力造成,可明显提高土的强度和刚度。
灵敏度:原状黏性土与重塑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之比土的蠕变:应力状态不变条件下,应变随时间逐渐增长的现象,随土的塑性、活动性、含水量增加而加剧土的应力松弛:维持应变不变,材料内应力随时间逐渐减小的现象压硬性:土的变形模量(指无侧限,压缩模指完全侧限)随围压而提高的现象。
土石坝的静力分析-本构关系
线弹性模型 – 广义胡克定律(2)
x y z
1 [ x t ( y z )] Et 1 [ y t (z x )] Et 1 [z t ( x y )] Et
xy yz zx
应力不变量:
I1 x y z
I 2 x y yz z x xy yz zx
2 2
I3 x yz xy yz zx x yz y zx z xy
2 2
2
2
3 P 八面体应力: o Q 1 平面 2
p
剪胀 模型 压硬性 剪缩 模型
v -压硬性: 随围压的增加,土体变密实而引起土体的强度 和刚度提高的性质。
-剪胀性: 由土体剪应力可引起土颗粒位置和排列的变化, 这些变化可使土体变松(或变密)从而发生体 积的变化 。这种由剪应力引起的土的体积变化 ,被广义的称为土剪胀性。它包括剪缩和剪胀 两种情况。
颗粒的滑移 粗粒土的 变形机理 颗粒间咬合
颗粒的破碎
粗粒土 结构
单粒结构 (绝大多数)
蜂窝结构 (少数细沙)
主要变 形机理
压缩过程
颗粒的滑移重新排列+破碎+咬合+颗粒的弹性变形 变形大小主要取决于原来孔隙的大小及粒间的摩擦力 瞬间下沉 + 小速率的长期变形(克服摩擦力、调整位置)
回弹过程
弹性变形恢复(极小)
应力循环下的变形特性 – 滞回圈与卸载体缩
各向异性: 所谓各向异性是指材料在不同方向上表 现出不同的物理力学性质。土的各向异 性可分为初始各向异性和应力引起的各 向异性。 初始各向异性: 常表现为横向各向同性 - 天然沉积:土体颗粒的结构性排列 - 不等向固结:水平应力垂直应力 - 室内实验室的制样 检验初始各向异性的最简单的 试验是等向压缩试验是否满足:
土的本构关系
式中,g为塑性势面的数学表达式塑性势函数, g ( ij , H a ) 0,式中H a为硬化参数;d 是一个确定塑性应变增量 大小的函数,由加工硬化规律确定。 如果材料的塑性势面通屈服面不同,则称为相关联流动规则, 上式可改写为:
ijp d
ij
式中,为屈服函数。如果材料的塑性势面通屈服面不同,则称为 非相关联流动规则。
(3)
①试验曲线 f 点为破坏点,则定义破坏 比 R f 为:
( 1 3 ) Rf b( 1 3 ) f ( 1 3 )ult
粘性土1=15% ~ 20%对应的( 1 3 )值。
(4)
式中( 1 3 ) f 为破坏时的偏应力,砂性土试验曲线 1峰值;
(二) 非线性弹性地基模型
具有代表性的邓肯-张模型 (Duncan-Chang model,1970) (1)特点
如图a所示,实际上加荷路径不等于 卸荷路径,为非弹性。现假定卸荷路径与 加荷路径相同,即与路径无关,只考虑 OA,认为AB与OA重合,即为非线性。
图a 非线性弹性地基模型
(2)D-C模型的假设和表达式
1.弹性模型-----Winkler、弹性半空间、分层地基 2.非线性弹性模型-----D-C 3.弹塑性模型------剑桥 4.粘弹性模型 5.边界面模型 6.内蕴时间模型
(一) 土体的变形特性
1.非线性和非弹性 2.塑性体积应变和剪胀性 3.塑性剪应变 4.硬化和软化 5.应力路径和应力历史对变形的影响 6.中主应力对变形的影响 7.高固结压力的影响 8.各向异性
1
a b1
式中,1为轴向应变; ( 1 3 )为主应力差; a, b为双曲线函数参数; 1 1 为双曲线初始切线斜率,即Ei ; a a 1 1 为双曲线渐近线,即( 1 3 )ult 。 b b
土的基本特性及本构关系与强度理论
土的基本特性及本构关系与强度理论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土的基本特性、本构关系以及强度理论,以增进对土壤力学行为的理解,并为土木工程、地质工程、环境工程等领域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土作为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介质,其力学特性对于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因此,研究土的基本特性、建立合理的本构关系以及探索强度理论,对于预防地质灾害、优化工程设计、提高施工效率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首先对土的基本特性进行概述,包括土的分类、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力学性质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土的本构关系,即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包括弹性、弹塑性和塑性等方面。
通过对土的本构关系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准确地描述土的力学行为,为工程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本文还将重点介绍土的强度理论,包括土的抗剪强度、抗压强度等方面。
土的强度理论是土力学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对于评估土的承载能力、预测土的变形和破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对土的强度理论的深入研究,可以为工程实践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理论依据。
本文将系统介绍土的基本特性、本构关系以及强度理论,以期为提高土木工程、地质工程、环境工程等领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做出贡献。
二、土的基本特性土是一种由固体颗粒、液体水和气体组成的三相体,其特性受到这些组成部分的性质、相对含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影响。
土的基本特性主要包括其物质组成、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和环境特性。
物质组成:土主要由固体颗粒(如砂粒、粘土粒等)、水和气体组成。
固体颗粒的大小、形状和分布决定了土的粒度特征和结构特性。
物理性质:土的物理性质包括密度、含水率、孔隙率、饱和度等。
这些性质对于理解土的力学行为和环境响应至关重要。
例如,密度反映了土体的紧实程度,含水率则影响了土的塑性和流动性。
力学性质:土的力学性质是指在外部荷载作用下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和强度特性。
土的力学性质受到其物质组成、物理状态和环境条件的影响。
土的本构关系及其模型
Et
1
Rf
1 1 3
3 f
2
Ei
(a )
根据简布(Janbu)对压缩试验的研究。
n
Ei
k
i
Pa
3
Pa
式中,
(b)
log Ei
ki , n 试验确定参数,由Ei和 3
的关系求得,如图示;
Pa 大气压力,单位与Ei相同;
2.2 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直接用数学关系表达应力应 变关系。
数学模型的前提是要有应力应变关系的 曲线。目前常用的数学模型就是根据试 验曲线整理得到。
2.2.1 线性弹性模型
线性弹性模型是假设土的应力与应变成正比, 强度是无限的。
线性弹性模型对计算地基中的垂直应力分布是 很有用的,得到的结果比较符合实际,但是计 算地基的位移和沉降,该模型只适用于不排水 加荷的情况,并且对破坏要有较大的安全系数, 不能发生屈服。
渐近线1
3 ult
1 b
Ei
1 a
1 3 f
3 常数
1
3
a
a ba
轴向应变 a
如果将纵坐标修改,则:
a 1 3
1
a 1 Ei
1
3
1 Ei
a aRf
1 3 f
b
3 常数
轴向应变 a
曲线上任一点的切线模量:
对于模型,一是要比较形象地表示不同材料的 各种性能;二是研究起来比较方便,能找出规 律性。
对于土体来讲,它通常是各向异性、非匀质、 非线性弹性体,其应力应变是非常复杂的,如 土体既具有弹性、塑性、又具粘滞性等。许多 情况下又是这些性状的组合,基于这一点,人 们相继提出了许多不同的力学模型或数学模型, 但哪一种模型都不能如实地表达土体的真实情 况,只能说在一定的条件下,当解题满足工程 精度要求时,才可用某种模型来解决工程的实 际问题。
土的本构关系
土的本构关系
土与人类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它为大地提供了支撑力和原材料,土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人类生活中最普遍的自然资源,土被广泛用于土木工程、农业生产、建筑工程、矿物提取和管理等等。
土是由矿物质组成,它可以表示土料的物理性质。
矿物质可以根据分子构造而分类,如铁锰矿,石灰石,铝矾等,而这些矿物质在溶解中不同的自然状况下能够形成不同的土类,如湿态土、干态土、粗沙土等,这些土类在结构组成上各有其特征。
粗沙土中以石灰石占比最大,湿态土以铁锰矿含量最高,而干态土则以硅酸盐占比最大。
土的本构关系包括土的物质形态,湿热特性,抗冲洗性等等。
土类本构特性对于计算和数据收集非常重要,土类的形态特质会影响土强度的受力能力和受挤率的变化,受力可以按土的结构和尺寸确定。
土的湿润特性决定了土料具有何种结构及用途等,而土的抗冲洗特性可以表示土的抗滤性能,这是非常重要的,解决土壤污染问题的方法非常多,但是土壤本身的特性也会影响污染物的移动性能。
土质无论是何种类型,其特征主要由本构特性来决定,因此,计算土壤本构特性和力学性质是非常重要的以理解土类的物理现象,土的表征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