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文言文大全
1、吾腰千钱永之氓咸善游。
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
中济,船破,皆游。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
有顷益怠。
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身且死,可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译文:永州的人傍水而居,都擅长游泳。
一天,河水暴涨。
有五六个人乘着小船横渡湘水。
船刚至江心,就漏水下沉了,船上的人纷纷泅水逃生。
其中一人拼命划水,却不像以往游得那么快。
他的同伴奇怪地问:“平素你的水性最好,今天为什么落在后边?”他喘着粗气说:“我腰里缠着千枚铜钱,分量很重,所以落在后边。
”同伴忙劝他说:“那为什么还不赶快扔掉它呢?”他不回答,只摇了摇头。
过了一会儿,他越发筋疲力尽。
已经上岸的人向他呼喊:“你真是太糊涂,太死心眼了,人马上都要淹死了,还要钱干什么?”他又摇了摇头,于是很快就被淹死了。
2、矛与盾楚人有鬻矛与盾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译文:有一个楚国人,卖盾又卖矛。
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任何锋利的东西都穿不透它。
”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极了,什么坚固的东西都能刺穿。
”有人问他:“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那人张口结舌,一句话也答不上来。
3、舍生取义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文:鱼是我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
如果不能同时得到这两样东西,我就舍弃鱼而选择熊掌。
生也是我想要的,义(真理、信仰、正义,有益于大众的思想或行为)也是我想要的。
如果两方面不能兼顾,我就舍弃生命而选择义。
4、东施效颦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10篇文言文
10篇文言文1. 《论语》六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是人一作:斯人)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 《曹刿论战》《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日:“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日:“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4. 《出师表》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精选古代经典文言文大全
【导语】⽂⾔⽂的学习好⽐是另⼀门语⾔的学习,语⾔的学习是⼀个漫长的过程,要注重积累基础知识,付出了时间,才可以学好⽂⾔⽂。
下⾯是⽆忧考分享的精选古代经典⽂⾔⽂⼤全。
欢迎阅读参考!1.精选古代经典⽂⾔⽂ 陋室铭 刘禹锡〔唐代〕 ⼭不在⾼,有仙则名。
⽔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丁。
可以调素琴,阅⾦经。
⽆丝⽵之乱⽿,⽆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云亭。
孔⼦云:何陋之有? 译⽂ ⼭不在于⾼,有了神仙就会有名⽓。
⽔不在于深,有了龙就会有灵⽓。
这是简陋的房⼦,只是我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苔痕碧绿,长到台上,草⾊青葱,映⼊帘⾥。
到这⾥谈笑的都是博学之⼈,来往的没有知识浅薄之⼈,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
没有弦管奏乐的声⾳扰乱⽿朵,没有官府的公⽂使⾝体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云的亭⼦。
孔⼦说:有什么简陋的呢?2.精选古代经典⽂⾔⽂ 桃花源记 陶渊明〔魏晋〕 晋太元中,武陵⼈捕鱼为业。
缘溪⾏,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甚异之,复前⾏,欲穷其林。
林尽⽔源,便得⼀⼭,⼭有⼩⼝,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
初极狭,才通⼈。
复⾏数⼗步,豁然开朗。
⼟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美池、桑⽵之属。
阡陌交通,鸡⽝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着,悉如外⼈。
黄发垂髫,并怡然⾃乐。
见渔⼈,乃⼤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
村中闻有此⼈,咸来问讯。
⾃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论魏晋。
此⼈⼀⼀为具⾔所闻,皆叹惋。
余⼈各复延⾄其家,皆出酒⾷。
停数⽇,辞去。
此中⼈语云:“不⾜为外⼈道也。
”(间隔⼀作:隔绝)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骥,⾼尚⼠也,闻之,欣然规往。
经典名篇文言文大全【五篇】
【导语】⽂⾔⽂是以古汉语⼝语为基础的书⾯语,在远古时代⽂⾔⽂与⼝语的差异微乎其微。
现今⽂⾔⽂是中国古代的⼀种书⾯语⾔组成的⽂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语为基础⽽形成的书⾯语。
下⾯是分享的经典名篇⽂⾔⽂⼤全【五篇】。
欢迎阅读参考!【篇⼀】经典名篇⽂⾔⽂⼤全:隆中对 魏晋:陈寿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吟》。
⾝长⼋尺,每⾃⽐于管仲、乐毅,时⼈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君与俱来。
”庶⽈:“此⼈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汉室倾颓,*⾂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欲信⼤义于天下;⽽智术浅短,遂⽤猖蹶,⾄于今⽇。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于袁绍,则名微⽽众寡。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惟天时,抑亦⼈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民附,贤能为之⽤,此可以为援⽽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武之国,⽽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天府之⼟,⾼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不知存恤,智能之⼠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 先主⽈:“善!”于是与亮情好⽇密。
关⽻、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也。
愿诸君勿复⾔。
”⽻、飞乃⽌。
翻译 诸葛亮亲⾃在⽥地中耕种,喜爱吟唱《梁⽗吟》。
他⾝⾼⼋尺,常常把⾃⼰和管仲、乐毅相⽐,当时⼈们都不承认这件事。
文言文大全必背50篇
文言文大全必背50篇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字表达方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背诵文言文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了解古代文化和思想。
下面是文言文大全必背50篇的介绍。
1.《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孟子·尽心上》:尽心而为之,不可不知也。
3.《庄子·逍遥游》:逍遥游,世人皆醉我独醒。
4.《史记·太史公自序》:夫人之相与,俱欲言而莫相闻,乃至于竹帛之室,无可奈何而寄托焉。
5.《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6.《楚辞·离骚》: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7.《论语·为政》: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8.《孟子·离娄下》:人皆可哀也,然而不知哀也。
9.《庄子·养生主》:人之生也,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0.《史记·项羽本纪》:天下可道也,不可言传也。
11.《诗经·卫风·木瓜》: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12.《楚辞·九歌·东篱》:东篱乐,乐东篱,采葑采菲。
13.《论语·述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4.《孟子·尽心上》:尽心而为之,不可不知也。
15.《庄子·逍遥游》:逍遥游,世人皆醉我独醒。
16.《史记·太史公自序》:夫人之相与,俱欲言而莫相闻,乃至于竹帛之室,无可奈何而寄托焉。
17.《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8.《楚辞·离骚》: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19.《论语·为政》: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20.《孟子·离娄下》:人皆可哀也,然而不知哀也。
21.《庄子·养生主》:人之生也,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5篇经典文言文
15篇经典文言文《劝学》、《陋室铭》、《师说》、《岳阳楼记》……那些年我们熟记于心的经典古文,你还能背出几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些名句,你还记得是哪篇古文里的吗?我们一起温故而知新~《爱莲说》【宋】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陋室铭》【唐】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马说》【唐】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0篇文言文
30篇文言文1. 《论语十则》: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
2.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然陷于孤立。
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孟子·告子下》,意思是处在忧虑祸患中可以使人或国家生存,处在安逸享乐中可以使人或国家消亡。
4. 《鱼我所欲也》:出自《孟子·告子上》,论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
5. 《曹刿论战》:出自《左传·庄公十年》,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的史实。
6. 《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一》,讲述了邹忌以自身经历劝说齐威王广纳群言,改良政治的故事。
7. 《出师表》: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前夕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阐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后主刘禅治国寄予的期望,言辞恳切,写出了诸葛亮的一片忠诚之心。
8. 《桃花源记》: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9. 《三峡》: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作,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10. 《马说》: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借物寓意的杂文,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不重视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
11. 《陋室铭》:唐代刘禹锡所作,作者借赞美陋室抒写自己志行高洁,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
12. 《小石潭记》: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全名《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
13. 《岳阳楼记》: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
著名的文言文
著名的文言文
1.《齐桓晋文之事》:孟子曰:"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
2.《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3.《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4.《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
蜀山儿,阿房出。
着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5.《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6.《赤壁赋》: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文言文短篇翻译与注释【五篇】
【导语】学习⽂⾔⽂可以了解历史,学习古代⽂化,欣赏古代⽂学,研究古代⽂明。
下⾯是©⽆忧考⽹分享的⽂⾔⽂短篇翻译与注释【五篇】。
欢迎阅读参考!1.⽂⾔⽂短篇翻译与注释 ⾃相⽭盾 韩⾮〔先秦〕 楚⼈有鬻盾与⽭者,誉之⽈:“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誉其⽭⽈:“吾⽭之利,于物⽆不陷也。
”或⽈:“以⼦之⽭陷⼦之盾,何如?”其⼈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不陷之⽭,不可同世⽽⽴。
译⽂ 有⼀个楚国⼈,既卖盾⼜卖⽭。
他夸耀⾃⼰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穿透它。
”⼜夸耀⾃⼰的⽭,说:“我的⽭锋利极了,任何坚固的东西都穿得透。
”有⼈问他:“如果⽤您的⽭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那⼈张⼝结⾆,⼀句话也回答不上来。
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穿的⽭,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注释 ⽭:古代⽤来刺杀敌⼈的长柄兵器,⽭的基本形制有狭叶、阔叶、长叶、叶刃带系和凹⼝骹式等。
盾:盾牌,古代作战时遮挡⼑剑⽤。
誉:赞誉,夸耀。
⽈:说,讲。
吾:我。
陷:穿透、刺穿的意思。
或:有⼈。
以:使⽤;⽤。
⼦:您,对⼈的尊称。
何如:怎么样。
应:回答。
利:锋利,锐利。
其:助词。
这⾥指那个卖⽭和盾的⼈。
弗能:不能。
弗,不。
之:的。
鬻(yù):卖。
者:...的⼈。
莫:没有什么。
夫:⽤在句⾸,引起议论。
2.⽂⾔⽂短篇翻译与注释 铁杵成针 祝穆〔宋代〕 磨针溪,在象⽿⼭下。
世传李太⽩读书⼭中,未成,弃去。
过是溪,逢⽼媪⽅磨铁杵。
问之,⽈:“欲作针。
”太⽩感其意,还卒业。
译⽂ 磨针溪是在象⽿⼭脚下。
世世代代相传李⽩在⼭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
他路过⼀条⼩溪,遇见⼀位⽼妇⼈在磨铁棒,于是问她在⼲什么,⽼妇⼈说:“我想把它磨成针。
”李⽩被她的精神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
那⽼妇⼈⾃称姓武。
现在那溪边还有⼀块武⽒岩。
注释 世传:世世代代相传。
成:完成。
古代文言文大全精选【5篇】
【导语】学习⽂⾔⽂可以了解历史,学习古代⽂化,欣赏古代⽂学,研究古代⽂明。
下⾯是⽆忧考分享的古代⽂⾔⽂⼤全精选【5篇】。
欢迎阅读参考!【篇1】古代⽂⾔⽂⼤全精选 出师表 朝代:三国|作者:诸葛亮 ⾂亮⾔:先帝创业未半⽽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不懈于内,忠志之⼠忘⾝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之⽓,不宜妄⾃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悉以咨之,然后施⾏,必能裨补阙漏,有所⼴益。
将军向宠,性⾏淑均,晓畅军事,试⽤于昔⽇,先帝称之⽈“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远⼩⼈,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远贤⾂,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待也。
⾂本布⾐,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卑鄙,猥⾃枉屈,三顾⾂于草庐之中,咨⾂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有⼀年矣。
先帝知⾂谨慎,故临崩寄⾂以⼤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渡泸,深⼊不⽑。
今南⽅已定,兵甲已⾜,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所以报先帝⽽忠陛下之职分也。
⾄于斟酌损益,进尽忠⾔,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兴德之⾔,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深追先帝遗诏。
文言文古诗词大全
文言文古诗词大全1.《兰亭集序》作者:晋·王羲之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2.《陋室铭》作者:唐·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出师表》作者:蜀·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4.《醉翁亭记》作者:宋·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5.《爱莲说》作者:宋·周敦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岳阳楼记》作者:宋·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7.《滕王阁序》作者:唐·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8.《桃花源记》作者:晋·陶渊明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阔,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9.《师说》作者:唐·韩愈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经典文言文短篇大全【5篇】
【导语】⽂⾔⽂是以古汉语⼝语为基础的书⾯语,在远古时代⽂⾔⽂与⼝语的差异微乎其微。
现今⽂⾔⽂是中国古代的⼀种书⾯语⾔组成的⽂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语为基础⽽形成的书⾯语。
下⾯是分享的经典⽂⾔⽂短篇⼤全【5篇】。
欢迎阅读参考!1.经典⽂⾔⽂短篇 爱莲说 周敦颐〔宋代〕 ⽔陆草⽊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李唐来,世⼈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濯清涟⽽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甚爱⼀作:盛爱)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 ⽔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本的花,值得喜爱的⾮常多。
晋代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从李⽒唐朝以来,世上的⼈⼗分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它的茎内空外直,不⽣蔓不长枝,⾹⽓远播更加清⾹,笔直洁净地⽴在⽔中。
⼈们只能远远地观赏⽽不能靠近赏玩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尚的君⼦。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样的还有什么⼈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就很多⼈了! 注释 甚:很,⼗分。
说:⼀种议论⽂的⽂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之:的。
可爱:值得怜爱。
者:花。
甚:很,⾮常。
蕃:多。
⾃:⾃从。
李唐:指唐朝。
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独:只,仅仅。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独⽴性。
出:长出。
淤(yū)泥:污泥。
染:沾染(污*)。
濯(zhuó):洗涤。
清涟(lián):⽔清⽽有微波,这⾥指清⽔ 妖:美丽⽽不端庄。
通:贯通;通透。
直:挺⽴的样⼦。
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
不蔓(màn)不枝:不⽣蔓,不长枝 ⾹远益清:⾹⽓远播,愈加使⼈感到清雅。
文言文16篇超短
文言文16篇超短1、掩耳盗铃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2、中山窃糟者鲁人不能为酒,惟中山之人善酿千日之酒。
鲁人求其方弗得。
有仕于中山者,主酒家,取其糟粕以鲁酒渍之,谓人曰‘中山之酒也。
’鲁人饮之,皆以为中山之酒也。
一日,酒家之主者来,闻有酒,索而饮之,吐而笑曰:‘是余之糟粕也。
’今子以佛夸予可也,恐真佛之笑子窃其糟也。
”3、利令智昏齐人有欲得金者,清旦,被衣冠,往鬻金者之。
见人操金,攫而夺之。
吏搏而束缚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对曰:"取金之时,徒见金,不见人。
"4、盲子失坠有盲子道涸溪,桥上失坠,两手攀木盾,兢兢握固,自分失手,必坠深渊。
过者告曰:“毋怖,第放下即实地也。
”盲子不信,握木盾号。
久之力惫,失手坠地,乃自哂曰:“嘻!蚤知即实地,何久自苦耶!”5、凿壁借光《西京杂记》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6、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锲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7、守株待兔宋人有耕田者。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8、关羽刮骨疗毒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
.”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9、王戎识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经典文言文 经典古文名篇
经典文言文经典古文名篇文言文是古代人的智慧,特别的经典文艺。
下面由本店铺带来的一些经典的文言文,欢迎阅读!经典文言文1.《陋室铭》唐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2.《爱莲说》宋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甚爱一作:盛爱)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3.《桃花源记》晋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间隔一作:隔绝)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4.《岳阳楼记》宋代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文言文大全及翻译
文言文大全及翻译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文体,使用的是古代汉语。
下面是一篇关于文言文的大全及翻译,共700字。
文言文大全及翻译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一种文体,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它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代表着古代中国人的思想和文化。
下面是一些著名的文言文及其翻译:1.《论语·学而》:“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孔子说:“学习后要时常复习,不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知道我,我也不生气,这不也是大人物的表现吗?”2.《史记·汉舟师传》:“以英雄待之,其能上引者,予以构堂而居之。
” 翻译:对待英雄,他若有能力为国效力,我将给予他构建一座房屋供其居住。
3.《红楼梦》:“贾母听了也没好气,说道:‘你这没有孩子,四个弟兄的长辈,只有心里好得很!你父亲因为你这些兄弟,就觉着烦心了,现在你又这样,心里倒轻松得很了!’”翻译:贾母听了也没有好脾气,说道:“你这没有孩子,四个弟兄的长辈,只会自以为心里很舒服!你父亲因为你这些兄弟,就觉得烦心,现在你又这样,心里反而轻松了!”4.《离骚》:“何缘请发难,爱别离苦;下则为竹箭,上虞为车轮。
”翻译:为什么要纷纷提出问题,爱德离别带来痛苦;下层的人民像竹箭一样,上层的统治者像车轮一样。
5.《论语·为政》:“朝亦乡亦。
”翻译:早晨时在朝廷,晚上回到家。
6.《战国策·前燕策四》:“白起恐乘夜罢,引兵匿路而行,……及白起举燕军废橈郄,兵轻却而出其间。
” 翻译:白起担心敌军会在夜间休整,引领士兵偷偷地行军,……当白起抬起燕军船只摧毁了敌军的船只时,士兵机警地后退,自由地穿梭于敌军之间。
这是一些著名的文言文及其翻译。
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通过学习文言文,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中国人的思想和智慧,同时也能够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
经典文言文(9篇)
经典文言文(9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经典文言文(9篇)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文言文吧?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
经典文言文
经典文言文经典文言文 1逍遥游(先秦)庄子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最短的文言文及翻译(通用10篇)
最短的⽂⾔⽂及翻译(通⽤10篇)最短的⽂⾔⽂及翻译(通⽤10篇) 在平凡的学习⽣活中,说起⽂⾔⽂,⼤家肯定都不陌⽣吧?⽂⾔⽂是中国古代的书⾯语⾔,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相信还是有很多⼈看不懂⽂⾔⽂,以下是⼩编收集整理的最短的⽂⾔⽂及翻译(通⽤10篇),欢迎⼤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最短的⽂⾔⽂及翻译篇1 1、原⽂: 范⽒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
欲负⽽⾛,则钟⼤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
恐⼈闻之⽽夺⼰也,遽掩其⽿。
恶⼈闻之,可也;恶⼰⾃闻之,悖矣。
译⽂: 晋国的⼤夫范⽒灭亡的时候,有个⽼百姓得到⼀只钟,想要把它背⾛。
只是钟太⼤,没法背。
于是就⽤锤去把它打碎,这样钟⼜轰轰地响起来,那个⽼百姓怕别⼈听到响声来抢这只钟,赶忙把⾃⼰的⽿朵堵起来,以为⾃⼰听不见,别⼈也就听不见了。
2、原⽂:、原⽂:齐宣王使⼈竽,必三百⼈。
南郭处⼠请为王吹竽,宣王说[同‘悦’]之,廪⾷以数百⼈。
宣王死,闵王⽴,好⼀⼀听之,处⼠逃。
译⽂:齐宣王让⼈吹竽,必须三百⼈。
南郭处⼠被请来为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很⾼兴,给这三百⼈奖赏。
后来宣王死了,齐闵王当上皇帝,他喜欢⼀个⼀个听,南郭处⼠逃跑了。
3、原⽂:、原⽂:蒹葭苍苍,⽩露为霜,所谓伊⼈,在⽔⼀⽅。
译⽂: 译⽂:⼀⽚芦苇⽩苍苍, 清晨⽩露结成霜, 我那⼼爱的⼈⼉哪! 就在河⽔的那⼀旁。
4、原⽂、原⽂: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
见地有⽚⾦,管挥锄与⽡⽯⽆异,华捉⽽掷去之。
⼜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着,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
宁割席分坐,⽈:“⼦⾮吾友也。
” 译⽂: 译⽂:管宁和华歆⼀起在园⼦⾥锄菜。
地上有⼀块⾦⼦,管宁看见,照旧挥锄除草,看它跟⽡⽚、⽯头没有什么不同;华歆看见,把⾦⼦拾起来,丢下锄头离开了。
他们有曾同坐在⼀块席⼦上读书,正好有官员乘着⼤车、戴着官帽经过门前。
管宁(⽆动于衷),依旧读书;华歆却把书扔下,出去观看。
管宁把所做坐的席⼦割作两半,跟华歆分开坐。
10篇简单的文言文
10篇简单的文言文1.简单的古代文言文篇一司马光佚名〔宋代〕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译文司马光和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水从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注释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山西)人。
北宋大臣,史学家,编撰《资治通鉴》等书。
庭:庭院。
瓮:口小腹大的一种容器。
皆:全,都。
弃去:逃走。
光:指司马光。
破:打开,打破。
迸:涌出。
2.简单的古代文言文篇二囊萤夜读佚名〔唐代〕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译文晋朝人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知识渊博,学问精通。
他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灯油。
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着。
注释此文选自《晋书·车胤传》囊萤:用袋子装萤火虫。
囊:文中作动词用,意思是“用袋子装”。
胤恭勤不倦:晋朝人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
恭:谨慎的意思。
博学:学识渊博。
通:通晓。
练囊:用白色绢子做袋。
练:白绢,文中作动词用,意思是"用白绢做"。
以夜继日:用夜晚接着白天(学习)。
3.简单的古代文言文篇三咏雪刘义庆〔南北朝〕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给子侄辈们讲解文章的义理。
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
”太傅大笑起来。
她就是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4.简单的古代文言文篇四两小儿辩日列子〔先秦〕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经典高中文言文大全【6篇】
【导语】⽂⾔⽂是语⽂必考的⼀项,⽽⾼中学到的⽂⾔⽂那么多,哪些才是⽐较重要的呢?下⾯是©⽆忧考⽹分享的经典⾼中⽂⾔⽂⼤全【6篇】。
欢迎阅读参考!【篇1】经典⾼中⽂⾔⽂:逍遥游(节选) 先秦:庄周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不知其⼏千⾥也。
化⽽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千⾥也,怒⽽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鹏之徙于南冥也,⽔击三千⾥,抟扶摇⽽上者九万⾥,去以六⽉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邪?其远⽽⽆所⾄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之积也不厚,则其负⼤⾈也⽆⼒。
覆杯⽔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置杯焉则胶,⽔浅⽽⾈⼤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翼也⽆⼒。
故九万⾥,则风斯在下矣,⽽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莫之夭阏者,⽽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我决起⽽飞,抢榆枋⽽⽌,时则不⾄,⽽控于地⽽已矣,奚以之九万⾥⽽南为?”适莽苍者,三餐⽽反,腹犹果然;适百⾥者宿舂粮,适千⾥者,三⽉聚粮。
之⼆⾍⼜何知? ⼩知不及⼤知,⼩年不及⼤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
上古有⼤椿者,以⼋千岁为春,⼋千岁为秋。
此⼤年也。
⽽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匹之。
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数千⾥,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
背若泰⼭,翼若垂天之云。
抟扶摇⽺⾓⽽上者九万⾥,绝云⽓,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鷃笑之⽈:‘彼且奚适也?我腾跃⽽上,不过数仞⽽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也。
⽽彼且奚适也?’”此⼩⼤之辩也。
故夫知效⼀官,⾏⽐⼀乡,德合⼀君,⽽征⼀国者,其⾃视也亦若此矣。
⽽宋荣⼦犹然笑之。
且举世誉之⽽不加劝,举世⾮之⽽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把,用来,来,认为,按照)、之(助词的,取独不译,代词,音节助词)、于(对于,在,比,和)、其(大概,难道,指示代词这些那些,人称代词)、所以(用来。
的方法,。
的缘故)、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因此)、乃(于是就,才,竟)等等常见的字;还有一些出现频率较高的实词:会(适逢)、度(估计)、再(两次)、顾(回头看)、拜(授予。
官职)还有一词多义:然(正确、这样、但是、确信)谢(告辞、道歉、拒绝、感谢)等等,关键在于多读,慢慢的就自身有一种翻译能力了。
做题时,不要求你逐字逐句翻译清楚,只要掌握整体意思就行。
关键字对就给分。
有时还可结合题目中的信息帮助理解。
关于诗词,首先要了解作者及其背景,弄清其思想感情的核心和基调就好办了。
之:(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
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①太后盛气而揖之。
(《触龙说赵太后》)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
(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④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⑤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
(之:你)(《与妻书》)2.指示代词,这,此。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季氏将伐颛臾》)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前一个“之”,这样。
后一个“之”,它。
)(《季氏将伐颛臾》)③之二虫又何知。
(《逍遥游》)④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
(《廉颇蔺相如列传》)(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②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
(《勾践灭吴》)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烛之武退秦师》)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③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勾践灭吴》)④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②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③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
(《齐桓晋文之事》)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寡人之于国也》)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项脊轩志》)③顷之,烟炎张天。
(《赤壁之战》)(三)动词,到……去。
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③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④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
(《齐人有一妻一妾章》)以:动词1.(象形。
甲骨文字形象。
金文字形,象人。
本义:用)2.同本义。
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以,用也。
——《说文》以,用也。
——《小尔雅》凡师能左右之曰以。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封疆社稷是以。
——《左传·定公十年》纯以形式。
——蔡元培《图画》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3.又如:以手代足(爬行。
表示甘愿认错受罚);以疏间亲(关系疏远的人离间关系亲密的人);以耳为目(把听到的当作亲眼目睹的);以指测河(用手指测量河水的深浅。
比喻达不到目的)4.使,令向欲以齐事王攻宋也。
——《战国策》5.又如:以彰其慢(公开过失);以介眉寿(祝寿之词);以夷攻夷(使夷人自相攻伐)6.凭借;仗恃富国以农,距敌恃卒。
——《韩非子》7.认为,以为我以日始出。
——《列子·汤问》8.又如:以众暴寡(以人多势众的一帮去欺凌、迫害人少势弱的一方)9.做,从事教育事业最有意义,情愿终身以之的。
——叶绍钧《倪焕之》名词:1.原因,缘故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诗·邶风》2.无固定职业的人以闲民。
——《拾雅》候疆候以。
——《诗·周颂》3.以色列的简称。
如:阿以战争介词1.把,拿——表示对事物的处置俱以情告。
——《世说新语·自新》以刀劈狼。
——《聊斋志异·狼三则》2.又如:以力服人(用强制的手段使人服从)3.依,按,凭——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或前提。
犹言凭、根据何以谓之文。
——《论语》以残年余力。
——《列子·汤问》以我酌油知之。
——宋·欧阳修《归田录》以大中丞抚吴者。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以乡人子谒余。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以其智力为也。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4.又如:以膺大统(继承帝位);以天自诿(听天由命);以时(按时;依时)5.在,于——表示行动的时间、处所或范围赏以春夏而刑以秋冬。
——柳宗元《断刑论》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余以乾隆。
——清·姚鼐《登泰山记》6.从,自,由——表示行动或变化的起点自古于今,上以天子,下至庶人,蔑有好利而不仁者。
——《潜夫论》今以长沙, 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
——《史记》7.又如:以下(下等;下层);以下之人(下等人;奴婢);以繁调简(清代府、州、县缺,有繁有简,分为最要、要、中、简四等。
如山东是繁缺,安徽是简缺,从山东到安徽,是以繁调简);以郄视文(从缝隙里看杂色文采。
比喻见识浅陋狭隘)连词1.为。
如:以身殉职(为忠于本职工作而贡献出生命);以为后圆(为以后作打算)2.因为,由于——表示行为产生的原因以贪勤民。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吾以捕蛇独存。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成以其小,劣之。
——《聊斋志异·促织》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
——清·袁枚《祭妹文》以数谏故。
——《史记·陈涉世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范仲淹《岳阳楼记》3.又如:以致(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引出了下文的结果);以人废言(由于人不好,对其言论也加以否定);以利累形(因追求利禄而危害身体);以私害公(谓因私情而损害公道或公德);以理去官(旧指官员因正常原因卸任);以噎废食(由于吃饭打噎,便不敢再进食。
比喻因偶然受到挫折。
就停止应做的事情);以辞害意(因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4.和,而——表示并列关系夷以近。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载以来。
——清·周容《芋老人传》一鸡瞥来,径进以啄。
——《聊斋志异·促织》5.则,那么——表示条件关系战而不胜,以亡随其后。
——《战国策》6.才,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宋·苏洵《六国论》以至于寸。
(才达到一寸。
)——《后汉书·列女传》7.表目的或结果等智叟无以应。
——《列子·汤问》助词1.用在单纯方位词或时间词之前,表示时间、方位、数量、质量、范围之类的界限日观以西峰。
——清·姚鼐《登泰山记》2.加在句中,表示语气的舒缓或调整节奏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诗·邶风》3.加在句尾,表示肯定语气夫晴蛉其小者也,黄雀因是以。
——《战国策》4.加在能愿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
如:可以;得以; 能以其:代词“1.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的)。
”2.其中,其中的。
3.活用作第一人称。
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4.那(些),指示人、事、物,多表示远指,相当于“那”之类的词。
副词:1.其,岂(岂)也。
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2.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3.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连词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生僻含义1.句中助词,无义,只增加一个音节2.助词,附着于形容词前、后,起加强形容的作用3.名词,用于姓,如其木德,其方然。
4.念jī,语气词,表示疑问。
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而后】才,方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