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文言文专题练习
九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岳阳楼记》中,作者范仲淹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体现了他怎样的情怀?A. 个人主义B. 爱国主义C. 享乐主义D. 悲观主义答案:B2. 《桃花源记》中,渔人发现桃花源的入口是在什么情况下?A. 迷路时B. 捕鱼时C. 赏花时D. 避雨时答案:A3. 《滕王阁序》中,作者王勃用“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来形容什么?A. 滕王阁的建筑美B. 滕王阁的自然景观C. 滕王阁的历史文化D. 滕王阁的地理位置答案:B二、填空题1.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所写,其主要目的是向刘备的儿子刘禅陈述自己的_________。
答案:忠诚和尽职2. 《醉翁亭记》中,作者欧阳修通过描述醉翁亭的景色和人物活动,表达了自己_________的志趣。
答案:超然物外3. 《赤壁赋》中,苏轼在赤壁下饮酒作赋,抒发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其中“_________”一句,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怀念。
答案:对海而唱三、简答题1. 请简述《岳阳楼记》中范仲淹提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态度。
答案: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态度,是指不因外界事物的变化而影响自己的情绪,不因个人的得失而动摇自己的内心。
这是一种超越个人得失,保持内心平和与宁静的高尚情操。
2. 《桃花源记》中,渔人离开桃花源后,为何再也找不到回去的路?答案:在《桃花源记》中,渔人离开桃花源后,由于桃花源是一个与世隔绝的理想化世界,其入口被自然景观所掩盖,加之渔人并没有留下明显的标记,因此即使他有意寻找,也难以再次找到通往桃花源的路。
四、翻译题1. 请将《岳阳楼记》中的“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精神愉快,所有的荣耀和屈辱都忘记了。
2. 将《滕王阁序》中的“星分翼轸,地接衡庐”翻译成现代汉语。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语段专题练习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语段专题练习及答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语段专题练及答案一)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XXX被贬到巴陵郡。
一年后,政治清明,各项事业都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于是重新修建了岳阳楼,并增加了新的规模,刻上了唐朝的名人和当代诗人的诗篇。
我写下这篇文章以作纪念。
我观看着巴陵郡的胜景,就在洞庭湖边。
它环绕着远山,吞噬着长江,浩浩荡荡,一片辽阔无边;早晨的阳光和晚上的阴影,气象万千。
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色。
前人已经详细描述过了。
但是北面通向巫峡,南面极远处是XXX,许多迁徙的人和诗人都会在这里相聚,观赏物景的心情难道不是异于常人吗?如果下着连绵不绝的雨,一个月都不停歇;阴风呼啸,浊浪冲天;太阳和星星都隐没了,山峦隐没在云雾中;商旅无法行走,船只倾覆摧毁;黄昏笼罩着一切,虎啸猿叫。
登上这座楼,就会有离乡背井的感伤,担忧谗言和讥讽,满眼XXX,感到极度悲伤的人。
而如果是春和XXX,波澜不惊,上下天空,一片碧蓝的湖面,沙鸥飞翔,锦鳞游泳;岸边的芷草和XXX郁郁葱葱。
或者是长长的云彩空中飘荡,皎洁的月亮高悬千里,闪烁的光芒跳跃着,静静的影子沉淀着,渔歌相互回答,这种乐趣何其无穷!登上这座楼,就会有心旷XXX的感觉,宠辱偕忘,拿起酒杯,喜悦洋溢的人。
唉,我曾经寻求过古代仁人的心,或许这两种情感是不同的,但是为什么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高高的寺庙里,会为民众忧虑,在江湖远方,会为君主担忧。
无论是前进还是后退,都会感到忧虑。
那么,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一定是“先为天下的忧患而忧患,后为天下的欢乐而欢乐”吧。
唉,这样微不足道的人,我该归属于谁呢?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前人之述备矣(前人已经详细描述过了)(2)连月不开(连续一个月不停止)3)薄暮冥冥(黄昏笼罩着一切)(4)至XXX和XXX (就像春天和晴朗的天气一样美好)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政治清明,各项事业都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语文九年级上学期文言文试题含答案
语文九年级上学期文言文试题含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________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________③向为身死而不受________(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从“鱼”与“熊掌”的选择联系到“生”与“义”的选择,自然通俗。
B.孟子认为,人们可以忍受别人的羞辱去接受那些关乎性命的东西,合乎人性。
C.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也是对本文“舍生取义”观的具体阐释。
D.孟子告诉人们,在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时,应把正义放在首位,发人深思。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初中九年级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
初中九年级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一、初中文言文练习题1.阅读古诗文,回答问题。
菱溪石记(宋)欧阳修菱溪之石有六,其四为人取去,而一差小而尤奇,亦藏民家。
其最大者,偃然僵卧于溪侧,以其难徙,故得独存。
每岁寒霜落,水涸而石出,溪旁人见其可怪,往往祀以为神。
溪旁若有遗址,云故将刘金之宅,石即刘氏之物也。
金,伪吴①时贵将,与杨行密俱起合淝,号三十六英雄,金其一也。
金本武夫悴卒,而乃能知爱赏奇异,岂非遭逢乱世,功成志得,骄于富贵之佚欲而然邪?想其葭池台榭、奇木异草与此石称,亦一时之盛哉!今刘氏之后散为编民,尚有居溪旁者。
予感夫人物之废兴,惜其可爱而弃也,乃以三牛曳置幽谷;又索其小者,得于白塔民朱氏,遂立于亭之南北。
亭负城而近,以为滁人岁时嬉游之好。
夫物之奇者,弃没于幽远则可惜,置之耳目则爱者不免取之而去。
嗟夫!刘金者虽不足道然亦可谓雄勇之士其平生志意岂不伟哉。
及其后世,荒堙零落,至于子孙泯没而无闻,况欲长有此石乎?用此可为富贵者之戒。
而好奇之士闻此石者,可以一赏而足,何必取而去也哉。
【注】①伪吴:唐末杨行密在淮南一带称王,刘金为其大将,后世称其政权为“伪吴”。
菱溪大石(节选)(宋)欧阳修新霜夜落秋水浅,有石露出寒溪垠。
苔昏土蚀禽鸟啄,出没溪水秋复春。
溪边老翁生长见,疑我来视何殷勤。
爱之远徙向幽谷,曳以三犊载两轮。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溪旁人见其可怪(责怪)B. 而乃能知爱赏奇异(可爱)C. 予感夫人物之废兴(废弃)D. 况欲长有此石乎(长久)(2)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刘金者虽不足/道然亦可谓/雄勇之士其平生志/意岂不伟哉。
B. 刘金者虽不足/道然亦可谓雄勇之士/其平生志意/岂不伟哉。
C. 刘金者虽不足道/然亦可谓雄勇之士/其平生志意/岂不伟哉。
D. 刘金者虽不足道/然亦可谓雄勇之士/其平生志/意岂不伟哉。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其最大者,偃然僵卧于溪侧,以其难徙,故得独存。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专题练习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专题练习一、文言文、古诗文默写1)嗟乎!。
2)且壮士不死即已,死既举大名耳,。
3)天子之怒,,。
4)布衣之怒,,。
5),奉命于危难之间。
6)亲贤臣,远小人,;亲小人,远贤臣,。
7)塞下秋来风景异,。
8)人不寐,。
9)为报倾城随太守,,。
10),弓如霹雳弦惊。
11)莫道不消魂,,。
12),村南村北响缲车。
13)池上碧苔三四点,。
14),一任群芳妒15)吏禄三百担,。
二、文学常识。
1)《史记》的作者,它是我国第一部体通史。
全书篇。
鲁迅称之为“ ”。
2)《战过策》是(作者)根据战国时期的记录整理编辑的。
它是体史书。
3)《三国志》的作者是,该书记载了,,三国的历史。
4)《出师表》的作者是,是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
“表”是的一种文体。
5)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和。
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和。
三、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回答文后问题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陈涉世家》)1.下列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公问其故扶苏以数谏故B.宜多应者宜乎众矣C.陈胜、吴广乃谋曰聚室而谋D.或以为亡国恒亡2.解释加点词语陈胜、吴广皆次当行次:为天下唱唱:今或闻无罪或:会天大雨会:3.读下列语句,停顿不当的是()A.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B.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D.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3.下面句中的“以”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扶苏以数谏故。
A.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B.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专题(含参考答案)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专题参考答案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发闾左適戍渔阳(“適”通“谪”,贬谪)2、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3、为天下唱(“唱”通“倡”,首发)4、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披着)5、秦王不说(“说”通“悦”,高兴)6、故不错意也(“错”通“措”,安放)7、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8、欲信大义于天下(“信”通“伸”,伸张)9、自董卓已来(“已”通“以”)10、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有”通“又”)二、请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
苟.富贵(如果)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故不为苟.得也(苟且)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临时驻扎)道不通,度.已失期(估计 ) 扶苏以数.柬故(屡次)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 度过) 然数.年恒不一见(几)楚人怜.之(爱戴)此人可就.见(接近)可怜.白发生(怜悯)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完成)遂用.猖獗(因此)此诚.不可与争锋(的确,确实)贤能为之用.(重用)诚.如是,则霸业可成(如果)此殆天所以..资将军(用来)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此先汉所以..兴隆也(……的原因)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遗留) 上使外将.兵(带领)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暗中)项燕为楚将.(将领)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吴广以为然.(对的)扶苏以.数谏故(介词,因为)然.足下卜之鬼乎(然而)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介词,用)屋舍俨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用来)怅恨久之.(结构助词,凑足音节,不译)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动词,前往)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结构助词,的)夫专诸之.刺王僚也(放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将军宜枉驾顾之.(代词,代诸葛亮)皆次当行,为.屯长(动词,做)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对)士卒多为.用者( 被) 受任于.败军之际(在)愚以为.宫中之事(认为)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从)三、分析文言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异义。
语文初三上学期文言文试题含答案
语文初三上学期文言文试题含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小题(甲)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乙)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1)下列句中划线字读音不同的一项是()A.乐亦在其中乐善好施B.曲肱而枕之迂回曲直C.同舍生皆被绮绣舍生取义D.右备容臭臭未干(2)下列句中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主人日再食食:食物B.媵人持汤沃灌汤:热水C.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支:同“肢”D.略无慕艳意慕艳:羡慕(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②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甲、乙两文段中,宋濂和孔子在物质生活享受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这体现了他们怎样的人生追求?2.阅读古文(甲)(乙)两则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遂书以名其亭焉。
(1)本文作者________(人名),是________(朝代)文学家。
初三上学期文言文语文试题附答案
初三上学期文言文语文试题附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伯中幼警敏嗜学,不以食息废,口不绝吟讽,精思妙契①,至忘寒暑。
幼时,大父②庄山藏书万卷,窃读殆遍,大父久而方觉已,甚奇之。
受学于季大父主静公。
公善诱导,居尝举所见宋儒诸老,宿德仪型③,嘉言善行④,令人竦然⑤。
伯中益自刻苦。
父万安公,清旷不仕,家仅给无余。
独处一室,隘甚,人不能堪。
晨起供洒扫,园疏厨灶之下,书册不离手。
箪瓢饮,炊菽数边⑥,且啖且读,未尝知味。
天文、地理、兵刑、历律,靡不精究。
(注释)①精思妙契:精心思考,神妙契合。
②大父:祖父。
下文“季大父”即叔祖父。
③宿德仪型:以年老有德者做典范。
④嘉言善行: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和好行为。
⑤竦然:恭敬的样子。
⑥箪瓢饮,炊菽数边:吃一算饭,喝一瓢水,只以一些菽豆为食。
这里都是指清苦的生活。
(1)下列对文中“大父久而方觉已”一句的分析与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句中的“已”是句末语气词,在句中无实意。
B.句中的“而”,是连词,表顺承,相当于就,才。
C.句中的“觉”应读“jué”,与“觉悟”的“觉”意思相同。
D.这句话应翻译为“祖父过了很久才发觉”。
(2)仔细阅读选文,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选文中伯中最终能学有所成的具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用四字词概括)2.文言文阅读。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谢奕作剡令,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罚之,乃至过醉,而犹未已。
太傅时年七八岁,着青布裤,在兄膝边坐,谏曰:“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奕于是改容曰:“阿奴①欲放去邪?”遂遣之。
(丙)谢太傅盘桓②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
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便唱使还。
太傅神情方王,吟啸不言。
初三语文上册文言文专题练习及答案
初三语文上册文言文专题练习及答案做好初三语文的复习试卷,能够有效的提高复习语文的效率。
以下是店铺给你推荐的初三语文上册文言文专题练习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初三语文上册文言文专题练习及答案篇1一、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完成文后各小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大楚兴,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会天大雨(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 )(3)发闾左谪戍渔阳( )(4)等死,死国可乎( )(5)宜多应者( )(6)度已失期( )2.选出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 )A.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皆以美于徐公B.项燕为楚将,数有功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C.或以为死,或以为亡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D.陈胜、吴广乃谋曰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百姓多闻其贤闻寡人之耳者B.陈胜、吴广乃谋曰当立者乃公子扶苏C.项燕为楚将贤能为之用D.楚人怜之二世杀之4.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
5.陈胜、吴广的起义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语文九年级上学期文言文试题附答案
语文九年级上学期文言文试题附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醉翁亭记①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 ②伛偻提携________ ③名之者谁__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下列对选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②段中,依次抓住春夏秋冬的“香”“繁”“洁”“水”四个典型情景来写四季变幻之美,情状俱到,精确而熨帖。
B.第③段写宴饮之乐,却别有情致地从捕鱼酿酒写起,既夸耀滁地的富足,也表明野餐的简朴。
C.选文围绕“乐”,写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乐人之乐,表达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D.选文巧用诗的语言表达形式,全用对句,句式整齐,音节铿锵,读来声声清朗,极具音乐的节奏美。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以舌代耕贾逵年五岁,明惠.过人。
其姊韩瑶之妇,嫁瑶无嗣①,而归居焉,亦以贞明见称。
闻邻中读书,旦夕抱逵隔篱而听之。
逵静听不言,姊以为喜。
至年十岁,乃暗诵《六经》。
姊谓逵曰:“吾家贫困,未尝..有教者入门,汝安.知天下有《三坟》《五典》而诵无遗句耶?”逵曰:“忆昔姊抱逵于篱间,听邻家读书,今万不遗一。
”乃剥庭中桑皮以为牒②,或题于扉屏③,且诵且记,期年,经文通遍。
于闾里④每有观者,称云振古无伦。
门徒来学,不远万里,或襁负子孙,舍于门侧,皆口授经文。
赠献者积粟.盈仓。
或云:“贾逵非力耕所得,诵经吞倦,世所谓舌耕⑤也。
”注释:①无嗣:无子。
嗣,子孙后代。
①牒:供写字用的竹片或木片。
①扉屏:门扇屏风。
①闾里:里巷。
①舌耕:以舌代耕,旧时指靠教书为生。
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明惠.过人(惠:贤惠)B.未尝..有教者入门(未尝:从来没有)C.汝安.知天下有《三坟》《五典》而诵无遗句耶?(安:怎么)D.赠献者积粟.盈仓(粟:粮食)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闻邻中读书,日夕抱逵隔篱而听之。
(2)门徒来学,不远万里,或襁负子孙,舍于门侧,皆口授经文。
3.贾逵能学有所成,你从中获得什么启示?(二)阅读下面文言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小者最胜王黄门①兄弟三人俱.诣谢公②,子猷、子重多论.俗事,子敬寒温③而已。
既出,坐客问谢公:“向三贤孰.愈?”谢公曰:“小者最胜。
”客曰:“何以知之?”谢公曰:“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④。
推此知.之。
”(选自《世说新语·品藻第九》)【注释】①王黄门:王徽之,字子猷,官至黄门侍郎;王操之,字子重;王献之,字子敬;三人都是王羲之的儿子。
子敬最小。
①谢公:即谢安。
东晋著名政治家。
①寒温:寒喧。
①“吉人”句:语出《周易》。
吉人,善良的人,贤明的人。
躁人,急躁的人。
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兄弟三人俱.诣谢公俱:一起B.多论.俗事论:议论C.向三贤孰.愈孰:哪个D.推此知.之知:知识5.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九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附答案强烈推荐学生版
九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附答案强烈推荐一、文言文阅读(共50题;共814分)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江夏送倩公归汉东序李白昔谢安四十,卧白云于东山;桓公累征,为苍生而一起。
常与支公游赏,贵而不移。
大人君子,神冥契合,正可乃尔。
仆与倩公一面,不忝古人。
言归汉东,使我心痗。
夫汉东之国,圣人所出,神农之后,季梁为大贤。
尔来寂寂,无一物可纪。
有唐中兴,始生紫阳先生。
先生六十而隐化,若继迹而起者,惟倩公焉。
蓄壮志而未就,期老成于他日。
且能倾产重诺,好贤攻文。
即惠休上人与江、鲍往复,各一时也。
仆平生述作,罄其草而授之。
思亲遂行,流涕惜别。
今圣朝已舍季布,当征贾生。
开颜洗目,一见白日。
冀相视而笑于新松之山耶?作小诗绝句,以写别意。
【注释】①江夏:今武昌一带。
倩公:随州名僧贞倩。
汉东:今随州。
此序中李白高度赞美古代圣贤谢安与名僧支循(支公)的交游,又极力称颂鲍照、江淹与名僧惠休的交往,以衬托自己与倩公交游的非同寻常。
②起:(谢安)应(桓公)征召出山。
③忝:辱没。
④痗:忧伤。
⑤紫阳先生:云游随州的道教大师紫阳道人。
⑥隐化:委婉语,指死。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仆与倩公一面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B.季梁为大贤贤能为之用(《隆中对》)C.始生紫阳先生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D.以写别意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蓄壮志而未就,期老成于他日。
(3)下列各句中,全都表现李白与情公深厚情谊的一项是()①仆与倩公一面,不忝古人。
②言归汉东,使我心痗。
③若继迹而起者,惟倩公焉。
④且能倾产重诺,好贤攻文。
⑤仆平生述作,罄其草而授之。
⑥思亲遂行,流涕惜别。
⑦作小诗绝句,以写别意。
A.①②③⑥B.②④⑤⑦C.②⑤⑥⑦D.③④⑤⑥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初三上册文言文语文试题含答案
初三上册文言文语文试题含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途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披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
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篋曳履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滩,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级公御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人知从太守游而乐B.寓逆旅得之心而寓之酒也C.以中有足乐者不以物喜,不以已悲D.日侍坐备顾问前人之述备矣(2)把“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翻译成现代汉语。
(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是一篇赠序,作者叙述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学习的勤勉,目的是勉励马生刻苦学习,有所成就。
B.选文第二段中的“立侍”“俯身倾耳”“色愈恭,礼愈至”,表明作者求学时的诚恳、执着、机智。
C.因为作者的内心充实,意志坚强,专注于学习,所以忘记了生活的艰苦,即使吃穿不如别人也毫不在意。
D.文中作者说“未有所成”“ 四海亦谬称其氏名”,表现出一代文宗大儒谦虚抑己、低调做人的品格。
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训练(含答案)(DOC)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考点集训一、知识点归类。
(一)重点实词练习。
1.辍.耕之垄上(停止)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发动)3.扶苏以数.谏故(屡次)4.上使外将.兵(带领)5.今诚.以吾众(如果)6.丹书..帛曰(用朱砂写)7.君逆.寡人者(违背)8.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难道)9.比.至陈(等到)10.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时,时候)11.因使.唐雎使.于秦(派)(出使)12.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大概)(资助、给予)13.若跨.有荆、益(占据)14.所以..资将军(用来……的)15.因屏.人曰(叫……避开)16.恢弘..志士之气(发扬扩大)17.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显示)(治理)18.亦免冠徒.跣(光着)19.时人莫之许.也(承认,同意)20.此人可就.见(接近,趋向)(三)解释下列用法发生变化的加点词。
1.大楚兴,陈胜王.(名词作动词,称王)2.天下苦.秦久矣(形容词意动用法,苦于,因……而受苦)3.死.国可乎(形容词作动词,为……而死)4.乃丹.书帛曰(名词作状语,用朱砂)5.法.皆斩(名词作状语,按照法律)6.固以怪.之矣(形容词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7.忿恚..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8.皆刑.其长吏(名词作动词,惩罚)9.尉果笞.广(名词作动词,用鞭、杖等打)10.请广.于君(形容词作动词,扩充)11.轻.寡人与(形容词作动词,轻视)12.伏.尸二人,流.血五步(使动用法,使……倒下)(使动用法,使……流)13.天下缟素..(名词作动词,穿丧服)14.箪.食壶.浆( 名词作动词,用竹篮盛)( 用壶装)15.此皆良实..(形容词作名词,善良诚实的人)16.以光.先帝遗德(名词作动词,发扬光大)(四)解释下列多义词。
1.效:(1)恐托付不效.(完成)(2)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效力的机会,重任)2.遗:(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遗留)(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3.论:(1)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判定)(2)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谈论)4.应:(1)佣者笑而应.曰(回答,答应)(2)宜多应.者(响应)5.次:(1)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驻扎)6.欲:(1)欲.信大义于天下(想要)(2)从民欲.也(心愿)(五)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初中九年级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
初中九年级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一、初中文言文练习题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
九月,知越州赵公①,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库钱仓粟几人,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州县吏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
故事②,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
公敛富人所输,得粟四万八千余石。
使自十月朔③,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
忧其众相蹂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
忧其且流亡也,于城市效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
明年春,大疫。
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
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恃。
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
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
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
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
(选自曾巩《越州赵公救灾记》)【注】①赵公:赵抃(1008—1084),字阅道,谥清献,衢州西宁(今浙江衢县)人。
晚年执越州政务,政治卓著。
②故事:向来规矩。
③朔:农历每月初一。
(1)解释下列划线字意思。
①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________②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________(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 其仁足以示天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 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C. 其施虽在越其西南诸峰D. 于城市效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3)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二处)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恃(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
(5)结合句子内容说说下列划线字的表达效果。
于城市效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
(6)古代志士仁人常“以仁为己任”,请联系本文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分别简要分析“仁”的具体内涵。
【答案】(1)谨慎;稍微(2)A(3)募僧二人 /属以视医药饮食/ 令无失所恃。
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试题含答案
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试题含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古诗文,完成下列小题。
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岳阳楼记(节选)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下列句中的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直挂云帆济(jì)沧海/若夫(fū)淫雨霏霏B.停杯投箸(zhù)不能食/上下天光,一碧万顷(qǐng)C.欲渡黄河冰塞(sài)川/薄暮冥(míng)冥,虎啸猿啼D.多歧(qí)路,今安在/宠辱偕(jiē)忘(2)下列句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金樽清酒斗十千/气冲斗牛B.沙鸥翔集/集思广益C.至若春和景明/良辰美景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实事求是(3)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酒杯里盛着价格昂贵的清醇美酒,盘子里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
B.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月光静静地照着沉在水中的一块玉璧。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D.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被说坏话,惧怕批评指责。
初中九年级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
初中九年级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一、初中文言文练习题1.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醉翁亭记(节选)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丰乐亭记》(节选)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②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因为本③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④恩德,以与民同乐,刺史⑤之事也。
遂书以名其亭焉。
【注】①本文是欧阳修被贬滁州时所作。
②刻露:鲜明地显露。
③本:根据。
④上:皇上。
⑤刺史:即欧阳修。
(1)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树林阴翳(阴影)B. 佳木秀而繁阴(茂盛)C. 宣上恩德(宣扬)D. 遂书以名其亭焉(写下)(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B. 晦明/变化者C.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D. 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3)对比分析【甲】【乙】两文,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甲】【乙】两文在描写自然美景时,都描写了花、树、霜等自然景物。
B. 【甲】【乙】两文在描绘山川美之余,还都描绘了一幅官民同游的风俗画面。
C. 【甲】【乙】两文均为作者贬官滁州时所作,志趣情感一致,都表现了“与民同乐”的主旨。
D. 从【甲】【乙】两文可知,“醉翁亭”“丰乐亭”都是根据作者的情趣、爱好来命名的。
(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专项练习 试题
轧东卡州北占业市传业学校经济开发区广平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专项练习教1、<陈涉世家>二世元年七月,发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HY,吴广为都尉。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在句中的含义。
(1)会天大雨( ) (2)今亡亦死( ) (3)宜多应者( )(4)旦日,卒中往往语( ) (5) 为天下唱〔〕(6) 广故数言欲亡( )(7)尉果笞广( ) (8)并杀两尉 ( ) (9)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天下苦秦久矣。
(2)上使外将兵。
(3)等死,死国可乎?(4)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例句: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初中九年级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
初中九年级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一、初中文言文练习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再三。
吴王曰:“子来,何若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
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不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此三者皆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乙】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
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
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
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
管仲曰:“不可。
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
”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乃罢其兵(停止)B. 欲倍其约(违背)C. 君其图之(企图)D. 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答应)(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3处)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此三者皆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②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4)吴王、齐桓公两人在为君上有哪些共同之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1)C(2)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3)①(蝉、螳螂、黄雀)三种动物,都一心想得到它眼前的利益,却不回头看他们的后面有祸害啊。
②于是齐桓公把侵占鲁国的城池还给鲁国,曹沫三次大战所割出去的城池都还了回来。
(4)①霸道,以强欺弱:吴王要伐荆,齐桓公侵略鲁国,侵占鲁地。
②能听取善谏,知错能改:吴王听取了舍人少孺子的建议,停止向荆国用兵;齐桓公听取管仲的建议“遂割鲁侵地”。
九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练习与答案解析
九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练习与答案解析题目一:《孟子·梁惠王下》太宗曰:“愿闻梁惠王之器。
”孟子对曰:“为人君者必佞。
”太宗曰:“请闻其具。
”孟子对曰:“为人君者必辩。
”太宗曰:“请闻其故。
”孟子对曰:“为人君者必让。
”太宗曰:“善。
愿闻让之实。
”孟子对曰:“让有三:让于天,让于地,让于人。
”问题:根据上述对话,梁惠王之器指的是什么?解析:根据孟子的回答,梁惠王之器指的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品质和能力,即佞、辩、让。
题目二:《史记·滑稽列传》少年时的滑稽多出口而少进头,长大以后,纡朱怀金,变态立异,为人笑者百计,为人恶者千端,为人轻者无穷,为人狂者不可胜数。
问题:根据文段分析,滑稽的特点是什么?解析:根据文段描述,滑稽的特点是多出口而少进头,喜欢展示自己的才华,搞笑,却容易引起他人的不满和轻视。
题目三:《庄子·天下篇》庄子曰:“今我则歌之。
嗷嗷之声若何?”子脔曰:“呜呼!丘也不适得。
”庄子曰:“桓公游于宋,有宫室之美,鸟兽之声不绝于耳。
逐者百二十里,仕者十有五年,然后一游。
”问题:根据文段,庄子为什么会问“嗷嗷之声若何”?解析:根据文段描述,庄子问“嗷嗷之声若何”是因为他感叹自己无法适应社会的变化,无法享受到桓公所能享受到的美好环境。
庄子以自己无法适应社会环境的感叹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态度。
题目四:《左传·庄公二十五年》晋大夫任高、郤涓侍孝于庄公。
郤涓蚤死,公以为吊。
宰人使于高曰:“可矣,君子行忧,无入于无节。
”于是,高被以职衰,如哭于哀公。
公谓高曰:“寡人闻之:乐道之难行也。
寡人吊亲于哀公三年,不衰其服;宾用辱,无入于廷墙;鞠朝不病;内忧,不见外;召见有故,不敢封也。
召见之日不满一年,君有阙事于晋国,宁舍而不见?”对曰:“善。
”乃止。
问题:根据文段,为什么晋大夫任高要行忧于庄公?解析:根据文段描述,晋大夫任高要行忧于庄公是因为郤涓(他侍奉的人)去世了。
行忧是表达哀悼之情、表示追思之意的一种礼仪行为,晋大夫任高要行忧是出于对郤涓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专题练习一、文言文、古诗文默写1)嗟乎!。
2)且壮士不死即已,死既举大名耳,。
3)天子之怒,,。
4)布衣之怒,,。
5),奉命于危难之间。
6)亲贤臣,远小人,;亲小人,远贤臣,。
7)塞下秋来风景异,。
8)人不寐,。
9)为报倾城随太守,。
10),弓如霹雳弦惊。
11)莫道不消魂,,。
12),村南村北响缲车。
13)池上碧苔三四点,。
14),一任群芳妒15)吏禄三百担,。
二、文学常识。
1)《史记》的作者,它是我国第一部体通史。
全书篇。
鲁迅称之为“”。
2)《战过策》是(作者)根据战国时期的记录整理编辑的。
它是体史书。
3)《三国志》的作者是,该书记载了,,三国的历史。
4)《出师表》的作者是,是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
“表”是一种的文体。
5)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和。
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和。
三、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回答文后问题1.下列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公问其故.扶苏以数谏故. B.宜.多应者宜.乎众矣C.陈胜、吴广乃谋.曰聚室而谋. D.或以为亡.国恒亡.2.解释加点词语陈胜、吴广皆次当行次:为天下唱唱:今或闻无罪或:会天大雨会:3.读下列语句,停顿不当的是()A.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B.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D.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3.下面句中的“以”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扶苏以数谏故。
A.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B.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4.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的大意。
A.“失期,法皆斩”的大意是:B.“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大意是:6.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天下苦秦久矣”道出了起义的深刻历史背景。
B.“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是起义的直接原因。
C.“死国可乎”表现出陈胜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D.这段文字大意应概括为:记叙了陈胜、吴广起义前对形势的分析。
(二)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浸降于天,与臣而将四也。
,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若士必怒.()长跪而谢.之曰()2.翻译下列句子。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3.从“秦王怫然怒”到“长跪而谢之”可以看出,秦王以“”相恐吓,唐雎以“”相回应。
秦王对唐雎的态度是,唐雎的回应,表现了唐雎的精神。
4.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秦朝统一是必然的,推动了历史的进步,那么怎样正确看待“唐雎不辱使命”呢?(三)隆中对(节选)亮答约:“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为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
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弱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壶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自董卓已.来()(2)名微而众寡.()(3)挟天子以.令诸侯()(4)利.尽南海()2、解释下面文言语句。
百姓孰敢不箪壶以迎将军者乎?3、问题探究:诸葛亮认为“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应采取那些策略?(1)(2)(3)4、简答:(1)诸葛亮在对前景的分析中,反复强调“人谋”的重要性,请从选文中任举一例说明。
(2)联系实际,谈谈“人谋”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五)1、解释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1)盖追.先帝之殊遇()(4)引喻失义.()(2)恢弘..志士之气()(5)悉.以咨之()(3)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6)性行淑均.()2、翻译下列句子。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3、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就国内的政治问题向后主刘禅提出哪几条建议?哪条是最主要的?为什么?《出师表》诸葛亮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③侍中、侍郎郭攸之、费依、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④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也。
⑤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⑦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袆、允等之任也。
⑧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复之言,则责攸之、袆、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⑨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1.解词:崩殂今诚秋殊遇开张圣听以光恢弘妄自菲薄引喻臧否是以简拔裨补布衣躬卑鄙猥由是许驱驰值倾覆尔来驽钝攘除咨诹雅言临不知所云2.划节奏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3.译句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②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③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④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⑤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⑥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⑦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4.出自本文的成语5.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那三条建议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
6.第一二段中,诸葛亮对后主提出了那些隐隐的告诫。
7.第五段中诸葛亮提出要“亲贤臣”,试从第三四段中找出为什么要“亲贤臣”的句子 8.默写:赏罚要坚持统一标准的句子9. 默写:两汉兴衰的经验教训的句子10.默写:诸葛亮淡泊的志向11.默写:成语“三顾茅庐”的出处12.默写:临危受命的句子13.“盖追先帝之殊遇”对诸葛亮而言,先帝的“殊遇”主要指两件大事,分别是:14.出师条件成熟的句子出师的目标是15.写出有关诸葛亮的成语四个写出有关诸葛亮的故事四个写出诸葛亮指挥的战役四个写出古人对诸葛亮评价的诗句写出你对诸葛亮的评价《陈涉世家》司马迁1.解词辍等死国或怜丹书置往往素忿恚笞社稷2.划节奏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2处)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2处)③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1处)3.译句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②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③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⑤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⑥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4.问题①默写陈胜年轻时的远大抱负②起义的直接原因“”起义的根本原因“”起义的口号“”③为起义所作的舆论准备有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A.欲信大义于天下 B.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C.将军身被坚执锐 D.宫中府中,俱为一体2.下列古词文语句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2分)A.为报倾城随太守,西北望,射天狼。
B.天下苦秦久矣。
C.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D.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出师表》作者诸葛亮,这是一篇传诵千古的表文,陆游慨叹诸葛亮未完成统一大业就先死: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B.《陈涉世家》作者司马迁,史学家、文学家,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后人把这本书称作《史记》。
C.《隆中对》作者陈寿,西晋史学家。
字承祚,东汉人。
D.《唐雎不辱使命》表现了唐雎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尊自强的布衣精神。
4.选择正确的译文。
(4分)(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A.奖惩功过,评定人物好坏,不应该有不同B.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相同C.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既有相同,又有不同(2)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A.先帝不认为我品质行为恶劣,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茅庐来拜访我B.先帝不因为我低微而鄙俗,降低自己委屈别人,三次到茅庐来拜访我C.先帝不认为我低微而鄙俗,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茅庐来拜访我5.对《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醉里挑灯看剑”,词人在酒醉之后还拨亮灯火端详宝剑,这表明词人在刀光剑影中抗敌卫国的愿望多么迫切!B.“麾下”指部下:“五十弦”泛指多种乐器:“翻”,演奏。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该句是说英雄骑着快如的卢的良马,用着很有力量的弓,飞驰战场,英勇杀敌。
D.“了却君王天下事”,这是词人无奈心情的体现,意思是不再理会朝野中的一切事情了。
6.对《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这首词题为“壮词”,的确是名副其实的,壮就壮在词中抗金部队的壮盛军容、豪迈意志;壮就壮在道出了词人的一颗壮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