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校本课程计划与教案

合集下载

科普知识教案模板(精选)

科普知识教案模板(精选)

科普知识教案模板(精选)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会了解到一些科学领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2.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科学思维和观察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掌握科学领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2.教学难点:如何将科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观察力。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找相关的科学知识,准备展示图片、视频或实验材料等。

2.学生准备:提前预习相关科学知识,准备笔记本和学习工具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并与学生分享一些相关领域的有趣故事或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20分钟)通过课件、图片、视频等方式,向学生讲解相关的科学知识。

可以通过提问、解释、展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重点概念、原理和应用。

3.案例分析(20分钟)选择一个具体的实际问题或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推理,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4.实践操作(2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例如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测量等活动。

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科学的奥妙,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5.总结归纳(10分钟)让学生总结和归纳本节课所学的科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可以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并进行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6.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如写一篇科普文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收集相关资料等。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培养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是否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2.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科学知识?3.教师是否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资源,提高教学效果?4.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是否能够积极动手探索和解决问题?5.是否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观察力?6.针对不足之处,如何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案?六、教学反馈教师可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勇于发言、提出问题,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差异化辅导。

科普知识教案设计参考

科普知识教案设计参考

科普知识教案设计参考科普知识教育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教育活动,对于推广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增强国民科学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因此,发挥教育的作用,将科普知识教育贯穿到教学中,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

科普知识教育的设计需要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作出全面和科学的考察,制定出可行的教学方案。

下面是一个科普知识教案设计的参考,帮助教师能够更好地编写科普知识教案,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针对教学目标的设计针对教学目标设计时,需要询问自己以下问题:(1)我的学生们对这个知识点有哪些困惑?他们需要学什么?(2)教育目标是让学生获得对什么知识的掌握和理解?(3)需要学生达到的关键技能是什么?针对这些问题,可以设计教学方案、设置实验、构建对话等方式达到教育目标。

2.针对教学内容的设计针对教学内容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问题:(1)教材是否适合学生?(2)学生学习这个知识点需要多长时间?(3)需要绑定实验等吸引学生的活动吗?(4)教材以复杂和深入的方式讲授该知识点是否合适?(5)内容是否与时俱进?(6)教材是否邀请了专家、技术专家或组织、机构来分享他们的经验和知识?3.针对教学方法的设计针对教学方法的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问题:(1)教学方法是否合适?(2)在知识传递的过程中,是否有过多的赘言?(3)是否增加实践和交互部分来增强学习者的积极性?(4)在知识传递的过程中,是否要以联想和讨论为主?(5)是否增加案例研究、问题解决和角色演练等多种学习方法,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4.教学资源的获取和使用(1)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媒体获取最新的科普知识。

(2)教师可以寻求专家技术支持和建议。

(3)教师可以设立一个科学杂志来为学生创造科普知识学习的氛围。

(4)教师可以邀请专家为学生们授课。

(5)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制作科学展板、科学游戏、科学试验等。

5.教学评估(1)教师需要定期评估教学效果。

《科普知识》校本课程计划与教案

《科普知识》校本课程计划与教案

《科普知识》校本课程计划与教案一、课程概述1.1 课程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科普知识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重要。

为了让中小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科普知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我们特开设《科普知识》校本课程。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一定的科普知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兴趣。

二、课程内容2.1 第一章:科普知识简介介绍科普知识的定义、作用和来源,让学生对科普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2 第二章:生活中的科普知识介绍生活中的科普知识,如食品安全、健康生活、环保节能等,让学生认识到科普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3 第三章:自然科学科普知识介绍自然科学领域的科普知识,如天文、地理、生物等,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4 第四章:技术创新与科学发展介绍科技创新和科学发展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科技的最新动态,培养他们的科技创新意识。

2.5 第五章:科学探索与实践介绍科学探索的方法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方法3.1 讲授法:讲解科普知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3.2 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科普知识。

3.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科学思维能力。

3.4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课程评价4.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4.2 考试成绩:通过书面考试或实践操作考试,检验学生对科普知识的掌握程度。

4.3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考试成绩,对学生的overall performance进行综合评价。

五、教学资源5.1 教材:选用适合学生的科普知识教材或相关图书。

5.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

5.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科普知识,丰富教学内容。

5.4 实验器材:准备相关的实验器材,进行实践操作教学。

科普知识校本课程计划与教案

科普知识校本课程计划与教案
此外,还有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也能减轻蒜味。比如,吃了大蒜后,嚼一些花生仁、核桃仁或杏仁等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让蒜中的辛辣素“硫化丙烯”与蛋白质结合,就可以使口中的蒜味去除;用醋或酒漱口也能减轻大蒜的味道。
5、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大蒜可防止心脑血管中的脂肪沉积,诱导组织内部脂肪代谢,显著增加纤维蛋白溶解活性,降低胆固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降低血浆浓度,增加微动脉的扩张度,促使血管舒张,调节血压,增加血管的通透性,从而抑制血栓的形成和预防动脉硬化。每天吃2~3瓣大蒜,是降压的最好最简易的办法,大蒜可帮助保持体内一种酶的适当数量而避免出现高血压。
被污染的大气中有许多有害物质,会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引起呼吸系统疾病;还可以进入血液并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对人体造成更大的危害。
三、怎样减少空气污染,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学生交流
教学效果反馈
课题
4、自然现象篇----天空为什么会出现彩虹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天空形成彩虹的原因
教学媒体
多媒体
课前学生准备
教学流程
关于恐龙的绝灭原因,还有许多其它假说。例如“复仇女神假说”,即彗星撞击论。认为太阳系中的彗星受一颗伴星的引力干扰,会产生数以万次的“风暴”,其中一些“风暴”会波及地球,使地球每隔一段时间(约2600-3000万年)就遭受一次创伤,恐龙就是受到这种持续性打击而灭亡的。与宇宙带来灾难的假说有关的,还有超新星爆发说和太阳耀斑假说。近年来,一些新的假说不断出现,如“癌变说”认为恐龙受外层空间中微子的穿透力致癌,恐龙很可能是因患了各种癌症后集体毁灭的。所有这些假说都是强调地外因素的恐龙灭绝说,但恐龙之所以绝灭,自身原因也不应忽视。地球进入中生代晚期,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恐龙的发展已经到了极限,它们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条件,恐龙尽管称霸一时,但随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不得不让位给新兴的哺乳动物。

科普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科普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科普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课程目标科普类校本课程的实施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科学认知能力和科学技术应用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课程内容科普类校本课程的内容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实践性和趣味性,涵盖科学基础知识、科学实验、科技应用等方面,以及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科学常识和科学技术成果。

三、教学方法科普类校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应当多样化,包括讲授、实验、观察、实地考察、讨论、游戏等多种形式,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科普类校本课程的实施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实验器材、科普读物、科技设备、实践基地等,还可以邀请科学家、科普作家、科技工作者等专业人士开展科普讲座和科学实验指导。

五、评价方式科普类校本课程的评价应当注重对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技术应用能力的考核,采用多种形式,包括考试、实验报告、科普作品、科学实践成果等,注重综合评价,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六、实施保障科普类校本课程的实施需要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和专业指导,需要家长和社会的广泛支持和配合,需要充足的教学资源和条件保障。

七、实施效果科普类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应当通过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科学认知能力、科学技术应用能力等方面的提高来评价,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

总之,科普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的编制和实施,对学校科学素养教育的推进,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对学生科学认知能力和科学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希望各位教师和学校领导能够高度重视,认真制定和实施科普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科学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科普知识》校本课程计划与教案

《科普知识》校本课程计划与教案

《科普知识》校本课程计划与教案第一章:科普知识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科普知识的定义和作用培养学生对科普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1.2 教学内容科普知识的定义和分类科普知识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科普知识的定义和分类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科普知识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情况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第二章:科普阅读与理解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解并提取科普文章中关键信息的能力2.2 教学内容科普文章的特点和结构如何阅读和理解科普文章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科普文章的特点和结构实践法:学生阅读科普文章并进行讨论2.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科普文章的理解和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阅读测试:学生完成阅读理解测试的质量第三章:科普写作与表达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表达科普知识的能力3.2 教学内容科普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要点如何表达科普知识清晰明了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科普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要点3.4 教学评估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第四章:科普实验与观察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进行科普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科普实验结果的能力4.2 教学内容科普实验的设计和步骤如何观察和分析科普实验结果4.3 教学方法实践法:学生进行科普实验并进行观察讨论法:学生分析和讨论科普实验结果4.4 教学评估实验报告:学生完成科普实验报告的质量课堂讨论:学生对科普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能力第五章:科普传播与分享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进行科普传播的能力培养学生分享科普知识的能力5.2 教学内容科普传播的方式和技巧如何有效地分享科普知识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科普传播的方式和技巧实践法:学生进行科普传播并进行分享5.4 教学评估课堂展示:学生的科普传播和分享能力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第六章:科普媒体与技术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科普媒体与技术的种类及应用培养学生利用科普媒体与技术获取和传播科普知识的能力6.2 教学内容科普媒体(如电视、广播、网络等)的种类及特点科普技术(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的应用及前景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科普媒体与技术的种类及特点实践法:学生利用科普媒体与技术进行科普信息的获取与传播6.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科普媒体与技术的了解和应用能力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第七章:科普活动策划与组织7.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策划与组织科普活动的能力培养学生协调与合作的能力7.2 教学内容科普活动的类型及策划要点科普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流程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科普活动的类型及策划要点实践法:学生分组策划并组织科普活动7.4 教学评估活动报告:学生对科普活动的策划与组织能力课堂讨论:学生对科普活动的实施流程及协调合作能力的评价第八章:科普志愿者与社会服务8.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参与科普志愿者服务的意识培养学生将科普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的能力8.2 教学内容科普志愿者服务的意义与价值科普知识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案例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科普志愿者服务的意义与价值案例分析法:分析科普知识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案例8.4 教学评估课后作业:学生对科普志愿者服务的认识及对社会实践案例的分析课堂讨论:学生参与科普志愿者服务的意愿及实践经验分享第九章:科普评价与反馈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科普评价的方法与原则培养学生对科普活动与作品的评价能力9.2 教学内容科普评价的方法与原则科普活动与作品的评价标准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科普评价的方法与原则实践法:学生对科普活动与作品进行评价9.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对科普评价方法与原则的理解及评价能力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第十章:总结与展望10.1 教学目标总结学生在校本课程中学到的科普知识与技能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科普知识的兴趣和热情10.2 教学内容回顾本课程的学习内容与成果展望科普知识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10.3 教学方法讨论法:学生分享在校本课程中的学习成果与感悟讲授法:讲解科普知识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10.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分享学习成果的积极性与深度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校本课程的评价与建议重点解析重点:1. 科普知识的定义和分类2. 科普知识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3. 科普文章的特点和结构4. 科普阅读与理解的方法5. 科普写作与表达的技巧6. 科普实验与观察的步骤7. 科普传播与分享的途径8. 科普媒体与技术的应用9. 科普活动策划与组织的流程10. 科普评价与反馈的方法和原则难点:1. 科普知识在不同领域的具体应用2. 科普文章的深入理解和批判性分析3. 科普写作与表达的创意和准确性4. 科普实验与观察的设计和数据分析5. 科普传播与分享的策略和效果评估6. 科普媒体与技术的创新应用7. 科普活动策划与组织的创新和执行力8. 科普评价与反馈的客观性和综合性。

科普知识教学计划

科普知识教学计划

科普知识教学计划【引言】科普知识的普及与教育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加之假新闻的泛滥,使得公众对于科学知识的了解程度与科学素养的提升成为当务之急。

为此,我们制定了一份科普知识教学计划,旨在通过系统、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提高公众对科学知识的了解与掌握。

【一、教学目标】我们的教学计划旨在实现以下目标:1. 提高公众科学素养:通过教学活动,增强公众科学素养,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公众能够更好地理解科学原理和判断科学事实。

2. 解答常见科学问题:通过针对性的科普知识教学,解答公众关心的常见科学问题,打破谣言,帮助公众正确认识和理解科学现象。

3. 引导科学探索:通过鼓励公众主动参与科学实践和探索,培养科学思维方式,提高科学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我们的教学内容将覆盖以下方面的科普知识:1. 天文学:介绍宇宙起源、星系结构、行星运动等基础天文知识,让公众了解宇宙的奥秘。

2. 生物学:介绍生物多样性、进化理论、基本遗传知识等,让公众对生命科学有更深入的认识。

3. 化学:介绍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等基础知识,帮助公众认识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 地球科学:介绍地球构造、板块运动、自然灾害等,增强公众对地球科学的了解。

5. 物理学:介绍力学、电磁学等基础物理学知识,帮助公众理解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

【三、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讲座与演示:组织专家进行科普讲座,演示科学实验,生动直观地向公众传递科学知识。

2. 互动交流:通过科学知识问答、小组讨论等互动方式,激发公众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3. 实践探索:组织参观科普实验室、科学博物馆等,引导公众亲身参与实践,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4. 多媒体辅助:利用多媒体技术,配以图表、图片、视频等辅助材料,提高教学效果和趣味性。

【四、教学计划执行】为了确保教学计划的顺利执行,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 课程安排:制定科普知识教学的具体时间表与课程安排,确保每个知识领域都能得到充分讲解。

幼儿园科普知识课程计划

幼儿园科普知识课程计划

幼儿园科普知识课程计划幼儿园科普知识课程计划一、课程目的幼儿园科普知识课程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幼儿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增强幼儿对自然和社会的认知和理解。

二、课程安排1. 课程名称:家庭垃圾分类课程内容:介绍垃圾分类的好处,区分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了解垃圾的处理方式。

教学方式:幻灯片展示、垃圾分类实践。

2. 课程名称:水的三态课程内容:介绍水的三态,即固态、液态和气态,通过图像和实验,让幼儿了解水的状态变化。

教学方式:图像展示、实验操作。

3. 课程名称:植物的生长课程内容:介绍植物的生长,包括发芽、生长、开花和结果等过程。

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让幼儿了解植物的基本生长规律和植物的种类。

教学方式:图像展示、实物展示。

4. 课程名称:昆虫的生态环境课程内容:介绍昆虫的生态环境,包括昆虫的特征、生活习性、食性和适应环境的能力等。

通过观察昆虫的生活环境,让幼儿了解昆虫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教学方式:实物展示、观察和讲解。

5. 课程名称:日常用品的物理原理课程内容:介绍日常用品的物理原理,包括气球的充气、陀螺的旋转、风车的旋转等。

通过实验操作,让幼儿了解日常用品的物理原理。

教学方式:实验操作、图像展示。

6. 课程名称:太阳能的利用课程内容:介绍太阳能的利用,包括太阳能的来源、太阳能的利用方式和太阳能对环境的影响等。

通过观察太阳能的利用过程,让幼儿了解太阳能的概念和作用。

教学方式:图像展示、实物展示。

7. 课程名称:营养饮食课程内容:介绍营养饮食的重要性,包括饮食健康的基本概念和营养均衡的重要性等。

通过实验操作,让幼儿了解健康饮食的原则和营养成分。

教学方式:实验操作、图像展示、食物品尝。

8. 课程名称:动物的习性与特征课程内容:介绍动物的习性和特征,包括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生理特征和外貌等。

通过观察动物的实物和图像,让幼儿了解动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幼儿园教师科普知识课程设计方案

幼儿园教师科普知识课程设计方案

幼儿园教师科普知识课程设计方案一、选题背景和依据科普知识是当今时代的一个热门话题,幼儿园作为最早接触孩子的教育机构,应该为孩子们提供科学、全面的科普知识,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而教师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主体,为其提供科普知识极为重要。

本方案旨在为教师和教育机构提供科普知识课程的设计方案,旨在提高幼儿园教师的科普知识水平,加强幼儿园教育机构的科普知识建设。

二、课程设计目标1.培养幼儿园教师对科学知识的认知与理解;2.提升幼儿园教师的科普教育意识和科教信念;3.推动幼儿园教师全面了解当前国内外的科研动态和科技进展;4.帮助幼儿园教师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模式;5.促进幼儿园师生之间的理解和沟通;6.提高幼儿园的科普教育水平。

三、课程设计内容年级: 幼儿园教材名称: 科普知识编写者: 知识编写委员会学科: 科学所需时间: 每周一堂课、12周人数: 每班30人第一周:自然界万物的基本组成和特性1.介绍自然界中的天地人三界,概述万物的基本组成和性质;2.讲述自然界中的物质和能量,启发幼儿对自然界的深入理解。

3.幼儿园教师带领小朋友们到学校自然教育园区,让孩子们在自然界的物体中寻找物体的组成元素。

第二周:人体基本结构和其功能1.简单介绍人体各器官的组织与功能,启迪幼儿对人体内部的认识与理解。

2.幼儿园教师引导学生们逐渐培养对自身身体的关注和重视,以提高孩子们的健康意识。

第三周:大自然的循环利用1.阐述大自然内的能量转换与循环利用。

2.幼儿园教师带领小朋友们到学校附近的自然环境中,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生命周期,让孩子们体验大自然的魅力。

第四周:气象学、自然灾害、环境保护1.介绍气象学,对幼儿园教师进行气象学的普及化;2.讲述自然灾害及防灾知识,启迪幼儿对自然灾害的认识与防护;3.引导孩子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安全;4.幼儿园教师组织小朋友们进行环保公益活动,策划“每日一行、环保到底”的行动。

科普知识校本课程计划与教案

科普知识校本课程计划与教案

科普知识校本课程计划与教案第一章:科普知识校本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与意义1.2 课程目标与原则1.3 课程内容与安排1.4 教学资源与材料第二章:科普知识教学方法与策略2.1 教学方法2.1.1 讲授法2.1.2 探究式学习2.1.3 小组合作学习2.1.4 案例分析法2.2 教学策略2.2.1 激发学生兴趣2.2.2 创设情境2.2.3 引导思考与讨论2.2.4 实践操作与展示第三章:科普知识教学内容与实施3.1 科学普及基础知识3.1.1 科学概念与原理3.1.2 科学发现与探索3.1.3 科学方法与实验技能3.2 科技发展与应用3.2.1 前沿科技动态3.2.2 科技创新与应用案例3.2.3 科技伦理与责任3.3 科学素养与科学思维3.3.1 科学思维方法3.3.2 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意识3.3.3 科学态度与价值观第四章:科普知识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方法4.1.1 过程性评价4.1.2 终结性评价4.1.3 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4.2 教学反馈与改进4.2.1 学生反馈与建议4.2.2 教师自我反思与调整4.2.3 教学效果评估与优化第五章:科普知识教学案例分享5.1 教学案例一:神奇的光学现象5.1.1 教学目标5.1.2 教学内容5.1.3 教学过程5.1.4 教学反思5.2 教学案例二:探索宇宙奥秘5.2.1 教学目标5.2.2 教学内容5.2.3 教学过程5.2.4 教学反思5.3 教学案例三:智能制作5.3.1 教学目标5.3.2 教学内容5.3.3 教学过程5.3.4 教学反思第六章:科普知识拓展活动与实践6.1 科普知识讲座与报告6.1.1 邀请专家讲座6.1.2 组织科普报告活动6.2 科普知识竞赛与游戏6.2.1 设计科普知识竞赛题目6.2.2 举办科普知识竞赛活动6.3 科普作品创作与展示6.3.1 引导学生创作科普文章、绘画、视频等作品6.3.2 组织作品展示与评价活动6.4 科普实践活动6.4.1 组织科学实验与实践活动6.4.2 参观科技馆、实验室等科普场所6.4.3 开展科普社会实践活动第七章:科普知识校本课程的教师培训与发展7.1 教师培训内容7.1.1 科普知识与教学方法学习7.1.2 教学资源与材料开发与应用7.1.3 教学评价与反馈技巧7.2 教师培训方式与时间7.2.1 组织定期培训活动7.2.2 在线学习与交流平台7.2.3 教学经验分享与交流7.3 教师专业发展与激励机制7.3.1 鼓励教师参与科普教育研究7.3.2 设立教师奖励与激励政策7.3.3 建立教师科普教育团队与合作机制第八章:科普知识校本课程的家长参与与沟通8.1 家长参与方式与途径8.1.1 定期召开家长会8.1.2 建立家长群、QQ群等沟通平台8.1.3 家长讲座与科普活动8.2 家长沟通内容与要求8.2.1 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介绍8.2.2 学生学习进展与问题反馈8.2.3 家长意见和建议征集与反馈8.3 家长满意度调查与评价8.3.1 设计家长满意度调查问卷8.3.2 组织实施调查与分析8.3.3 根据家长反馈改进课程与教学第九章:科普知识校本课程的持续改进与优化9.1 课程内容更新与调整9.1.1 跟踪科技发展趋势9.1.2 结合学生兴趣与需求调整课程内容9.1.3 定期评估与更新教学资源9.2 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9.2.1 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策略9.2.2 组织教师教学实践与交流9.2.3 总结经验与优秀案例分享9.3 课程评价体系完善9.3.1 建立长期跟踪评价机制9.3.2 完善学生学习成果评价标准9.3.3 优化教学反馈与改进流程第十章:科普知识校本课程的总结与展望10.1 课程实施总结10.1.1 课程亮点与成果回顾10.1.2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分析10.1.3 改进措施与方案总结10.2 课程展望10.2.1 未来课程发展目标10.2.2 预期成果与影响10.2.3 持续优化与推广计划重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科普知识校本课程计划与教案,包括课程简介、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内容与实施、教学评价与反馈、教学案例分享、拓展活动与实践、教师培训与发展、家长参与与沟通、课程持续改进与优化以及课程总结与展望等十个章节。

幼儿园科普知识主题课程设计与实施方案

幼儿园科普知识主题课程设计与实施方案

【幼儿园科普知识主题课程设计与实施方案】幼儿园科普知识主题课程设计与实施方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幼儿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站,科普知识的学习能够开拓孩子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科普知识主题课程的设计与实施需要我们尽心尽力,确保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更多知识。

一、课程设计1. 内容选取科普知识主题课程的内容应该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等多个领域。

从植物、动物、天文、地理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到社会规则、家庭、交通等社会科学的常识,再到简单的机械原理和数字逻辑,都可以成为课程内容。

这些内容需要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进行筛选,尽量贴近幼儿的生活和兴趣。

2. 活动设计课程活动设计是科普知识主题课程的核心。

可以采用故事讲解、实物展示、游戏互动等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探索。

活动中要注重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提出问题、进行实验和观察。

3. 教学方法针对幼儿的特点和认知规律,可以采用情景教学、体验教学、讨论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观察、实践,让孩子们在参与中学习,从而更好地掌握科普知识。

二、课程实施1. 灵活安排科普知识主题课程的实施需要根据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生理特点,合理安排时间和内容。

可以将课程融入到幼儿园日常的游戏活动中,或者利用课外时间组织科普知识主题的户外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2. 多方合作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可以邀请科普专家、家长、志愿者等多方合作,共同为孩子们带来更丰富的科普知识。

专家的讲解、家长的参与、志愿者的互动,都能够让课程更加生动有趣。

三、个人观点和总结在我看来,幼儿园科普知识主题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至关重要。

科学的启蒙教育能够为孩子们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激发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我们应该充分重视科普知识主题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为幼儿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撰写本文的过程中,我深入思考了科普知识主题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方案,并针对每个环节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和回顾。

小学二年级科普知识学习计划

小学二年级科普知识学习计划

小学二年级科普知识学习计划一、背景介绍小学二年级是学生接触科普知识的关键时期。

科学知识的学习对学生的综合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既能拓宽学生的认知视野,又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本学习计划旨在通过系统的科普知识学习,促进学生在认知、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方面的全面发展。

二、学习目标1. 认知目标促进学生对科普知识的掌握,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之对自然、科学和技术的现象与问题有初步的认知和理解。

2. 动手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探究能力。

3. 科学思维目标引导学生形成科学思维习惯,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学习内容与活动安排1. 学习内容(1)自然界的科普知识:动物分类、植物分类、天气、四季变化等。

(2)科学实验与探究:简单物质的分类、食物链、种子发芽、水的物态变化等。

2. 活动安排(1)课堂讲授:系统地向学生介绍每个科普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基础认知。

(2)实践探究:设计一系列有趣的实验活动,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和观察能力。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察结果和思考,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

(4)科学竞赛:组织学生参加科学知识竞赛,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学习方法与评估方式1. 学习方法(1)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科普知识的探究和实践,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2)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提高学习效果。

2. 评估方式(1)观察记录: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实验操作和小组活动,进行综合评价。

(2)成果展示:学生通过展示自己的实践成果、讲解科普知识等方式进行评估。

五、学习资源与师生角色1. 学习资源(1)教材教具:根据教学内容准备相应的教材教具,如图书、实验器材等。

(2)多媒体资源: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呈现生动的科普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师生角色(1)教师角色:教师要起到引导者的作用,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科普教育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科普教育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一、课程名称《XXX科普知识》二、课程背景与目标1. 背景介绍:简要说明开设本课程的背景,如当前社会发展趋势、科技发展现状、学生需求等。

2. 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XXX领域的科普知识,了解相关科学原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XXX领域的兴趣,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课程内容与安排1. 课程内容:根据课程目标,将课程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模块:(1)模块一:XXX基础知识(2)模块二:XXX应用实例(3)模块三:XXX前沿动态(4)模块四:XXX实践技能2. 课程安排:(1)教学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课程时长和授课频率。

(2)教学方式:采用课堂讲授、实验操作、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课堂讲授:教师讲解XXX领域的科普知识,引导学生理解相关科学原理。

2. 实验操作: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过程,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3.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 网络教学:利用网络平台,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五、课程评价与反馈1. 评价方式:(1)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2)期中期末考试:检验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3)实践操作考核:评估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2. 反馈机制:定期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六、课程资源与保障1. 教学资源:收集整理与课程相关的教材、参考书籍、网络资源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

2. 实验设备:确保实验课程的顺利进行,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验设备。

3. 师资力量:选聘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教师,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

七、课程实施与总结1. 课程实施:(1)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确保课程按计划进行;(2)定期检查教学进度,确保教学目标达成;(3)关注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小学生科普课教案范文

小学生科普课教案范文

小学生科普课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科普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科普知识的定义与分类教学重点:了解科普知识的定义,掌握科普知识的分类。

教学难点:科普知识分类的辨别。

2. 第二课时:科普阅读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

教学难点:科普文章阅读策略的运用。

3. 第三课时:科普实验教学重点:掌握科普实验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科普实验操作的安全性。

4. 第四课时:科普观察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难点:观察方法的运用。

5. 第五课时:科普创作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创作科普作品的能力。

教学难点:科普创作方法的掌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趣味科普故事引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科普知识的学习。

2.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阅读科普文章,了解科普知识的定义与分类。

3. 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科普知识,探讨科普知识的应用。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科普知识的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5. 实践操作:学生进行科普实验、观察等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6. 创作展示:学生创作科普作品,进行班级展示,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2. 同伴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对方的学习表现。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教学资源:1. 科普书籍:提供丰富的科普书籍供学生阅读。

2. 科普实验器材:准备科普实验所需的器材。

3. 科普视频:播放科普知识相关的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4.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科普知识,拓宽学生视野。

六、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 情境教学:创设生动的科普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科普知识。

科普知识大比拼——校园科学常识教案

科普知识大比拼——校园科学常识教案

科普知识大比拼——校园科学常识教案科学知识是现代社会中最为重要的知识之一,它不仅让人们了解自然规律,还能让我们更好地生活。

在校园教育中,科学教育也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本文将从校园科学常识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来介绍一套全面的校园科学常识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标科学常识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让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具体目标如下:1. 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的世界观,认识自然界的基本运行规律,如重力、电磁场、声光、天文等科学规律。

2.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语言。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包括观察现象、产生疑问、解决问题、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等方面。

4. 提高学生的科学字典、读图能力,让学生能够获取和利用科学信息。

5. 培养学生的科学价值观和科学文化素养,包括批判思维、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等方面。

二、教学重点1. 重点知识点校园科学常识课程的知识点主要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天文等多个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如物质、能量、力、速度、化学元素、元素周期表、生物生长、地球的结构、自然灾害、宇宙运行等。

教师在教授这些知识点时,应以趣味性、实用性为主要考虑因素,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2. 综合素质的培养校园科学常识教育的另一个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他们在观察、实验、探究、归纳和推理等方面的能力。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探索答案,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创新思维、协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等,让他们在自己的领域中成为一名科学家。

三、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是现代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可以用多媒体工具来呈现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内容。

在校园科学常识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展示图片、视频、动画等,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科学的奥妙。

幼儿园科普知识课程计划

幼儿园科普知识课程计划

幼儿园科普知识课程计划1. 课程背景和目标幼儿园科普知识课程旨在帮助幼儿建立对科学知识的基本理解,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和探索精神。

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好奇心,提高幼儿的科学思维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课程设置和内容本课程共分为6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多个主题,以及相关的活动和实验,形式多样。

课程设置如下:单元一:生活中的科学•主题1:四季更替–活动1:观察不同季节的天气变化–活动2:制作季节图表,记录天气变化–活动3:播放视频,介绍季节变化的原因•主题2:植物的生长–活动1:观察不同种类的植物,比较它们的生长速度–活动2:种植观察芽苗生长的小实验–活动3:观察花朵的开放过程单元二:动物世界•主题1:动物的分类–活动1:观察不同种类的动物,进行分类–活动2:制作动物分类卡片–活动3:播放视频,介绍动物分类的原理•主题2:动物的习性–活动1:观察小动物的行为习性–活动2:制作海报,图文并茂地展示动物的习性–活动3:播放视频,介绍动物的适应性单元三:天体世界•主题1:太阳、月亮和星星–活动1:观察太阳的位置变化–活动2:观察月亮的形状变化–活动3:播放视频,介绍星星的形成和组成•主题2:行星和宇宙–活动1:观察行星运动的模型–活动2:制作行星模型–活动3:播放视频,介绍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单元四:人体奥秘•主题1:身体各器官的功能–活动1:制作人体模型,标出各器官的位置–活动2:通过听诊器听心跳和呼吸声–活动3:播放视频,介绍各器官的功能和作用•主题2:保持健康–活动1:了解洗手的重要性,并进行洗手实验–活动2:进行身体运动和食物健康教育–活动3:制作健康饮食海报单元五:物体的性质•主题1:颜色与光–活动1:通过混合颜色探索颜色原理–活动2:观察光通过不同物体时的表现–活动3:播放视频,介绍光的性质•主题2:物体的形状–活动1: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进行分类–活动2:通过制作纸盒,探索几何图形–活动3:进行物体测量实验单元六:自然环境保护•主题1:水源与保护–活动1:观察水资源的利用和浪费–活动2:进行水质检测实验–活动3:制作水资源保护宣传海报•主题2: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活动1:观察垃圾分类的作用–活动2:进行植树造林活动–活动3:播放视频,介绍环境保护的意义3. 教学方法本课程注重通过探究和实践的方式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观察:通过观察自然界中的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发现力。

幼儿园科普知识主题课程设计

幼儿园科普知识主题课程设计

幼儿园科普知识主题课程设计一、科普知识主题课程介绍科普知识主题课程是幼儿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引导幼儿全面认识周围的环境和事物,拓展幼儿的知识面,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

幼儿园科普知识主题课程的设计旨在通过贴近生活的形式培养幼儿的探究和思考能力,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科技知识,开发潜力,激发探索和创新的兴趣,在智力、情感、社交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二、科普知识主题课程设计方案1. 设计目标:通过科学知识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引导幼儿探究和思考;帮助幼儿主动认识周围环境和事物,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兴趣。

2. 课程时间:3周,每周注重一个主题的探究活动。

3. 课程主体内容:第1周主题:四季传奇——春天课程内容:了解春天的特点、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和季节周期变化。

采摘春季蔬菜、制作春天的花卉。

第2周主题:五彩斑斓的水世界课程内容:介绍水的种类、水的来源和分布。

让幼儿领略水中的生物世界。

观察鱼、贝、虾等海洋动物和水草、水藻等水生植物。

引导幼儿探究水的结构、颜色和特性。

第3周主题:科技万象——机器人的秘密课程内容:通过介绍机器人的概念,引导幼儿观察机器人的各种形状和功能,掌握机器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实践机器人程序编程、体验机器人实验场的乐趣。

4. 课程实施方法:(1)利用观察、探究、实验等方式逐步引导幼儿理解探究的原理和方法;(2)整合多种资源和教育手段,如故事、游戏、音乐等。

以强化信息的巩固;(3)引导幼儿合作、分享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5. 活动设计:■ 春天季节、预测未来天气;拍摄春天景色;描绘春天的景象;育苗和植物的观察;观察和制作春天的花卉;赏析春天的诗歌和歌曲。

■ 观察海洋生物、亲身接触水生动植物、互动游戏、水体安全教育、手工制作海洋动植物;形象演讲和小组合作解决水污染问题。

■ 布置机器人队形、人工智能和机器能否代替人类、机器人组装与编程、机器人小游戏、机器人相册剪影。

6. 教育效果反馈:(1)收集幼儿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并引导幼儿结合日常生活自行探究答案;(2)对幼儿在课堂上表现出的积极性、思考能力、合作精神等进行评估;(3)家庭作业和亲子活动可以让教师和家长时刻了解幼儿的探究和成长情况。

科普知识校本课程计划与教案

科普知识校本课程计划与教案

科普知识校本课程计划与教案第一章:科普知识校本课程概述1.1 课程背景1.2 课程目标1.3 课程内容1.4 课程实施与评价第二章:地球科学科普知识2.1 地球的形成与结构2.2 地壳运动与地震2.3 地球上的水资源2.4 气象现象与气候类型第三章: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保护3.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与价值3.2 生物分类与进化3.3 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3.4 常见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第四章:现代科技与生活4.1 互联网与信息时代4.2 与4.3 清洁能源与可持续发展4.4 航空航天与太空探索第五章:科学实验与探究5.1 实验安全与实验操作规范5.2 常见物理学实验5.3 常见化学实验第六章:物理现象探秘6.1 力与运动6.2 声音与光6.3 温度与热量6.4 电与磁第七章:化学与生活7.1 生活中的化学物质7.2 食物的消化与营养7.3 常见化学反应7.4 化学实验安全与环保第八章:天文现象解读8.1 宇宙的起源与结构8.2 太阳与太阳系8.3 恒星与星系8.4 观测天文的方法与技巧第九章:人体与健康9.1 人体结构与功能9.2 健康与生活方式9.3 常见疾病与预防9.4 急救知识与技能第十章:科普知识实践活动10.1 科普知识讲座与参观10.2 科普知识竞赛与表演10.3 科普创作与展示10.4 科普志愿者与社会实践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地球科学科普知识重点关注内容:地球的形成与结构、地壳运动与地震、地球上的水资源、气象现象与气候类型。

这些内容是学生了解地球科学的基础,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重点环节二: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关注内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与价值、生物分类与进化、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常见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这些内容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重要环节,需要通过实例讲解和实地考察等方式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重点环节三:现代科技与生活重点关注内容:互联网与信息时代、与、清洁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航空航天与太空探索。

幼儿园科普知识教育课程设计

幼儿园科普知识教育课程设计

幼儿园科普知识教育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与意义1.1 课程背景幼儿期是儿童认知、感知、语言、社交等多个方面发展的关键时期。

科普知识教育在幼儿园阶段就能够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促进他们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科普知识教育课程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1.2 课程意义科普知识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下基础,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通过科普知识教育,幼儿能够认识自然环境、人类社会、科技进步等,了解科学的规律和方法,培养科学思维和观察实验的能力,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就业提供支持。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幼儿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感知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人类社会、科技进步等的认知。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3.1 课程内容第一课:水的特性与用途•介绍水的三态及转变过程;•介绍水的重要性和用途;•进行简单的水实验,让幼儿亲身体验水的一些特性。

第二课:动物的生长与变化•介绍动物的生长和变化过程;•介绍不同动物的特点和习性;•进行观察小动物的实际操作,让幼儿了解动物的特征和习性。

第三课:天气变化与季节变化•介绍天气的种类和变化规律;•介绍季节的变化和原因;•进行天气和季节变化的观察和记录,让幼儿了解天气与季节的关系。

第四课:身体健康与卫生习惯•介绍身体健康和卫生习惯的重要性;•介绍常见疾病的预防方法;•进行洗手、刷牙等卫生习惯的养成活动,培养幼儿的卫生意识。

第五课:植物的生长与繁殖•介绍植物的生长和繁殖过程;•介绍不同植物的特点和用途;•进行观察植物的实际操作,让幼儿了解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方式。

3.2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通过创造逼真的情境,让幼儿在实践操作中融入科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介绍自己知道的恐龙的其他知识
课题
2、动物篇------鱼睡觉为什么不闭眼睛
教学目标
了解鱼的生活习性
教学媒体
光盘
课前学生准备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你知道鱼是怎么样睡觉的吗?
因为,鱼没有眼睑,所以不能闭上眼睛。这样看上去好象它从不睡觉似的。大部分的鱼在睡觉时,只不过是在水中保持不动的宁静状态。就象人睡觉时那样,鱼就是用这种方式使它们的身体得到休息。
关于恐龙的绝灭原因,还有许多其它假说。例如“复仇女神假说”,即彗星撞击论。认为太阳系中的彗星受一颗伴星的引力干扰,会产生数以万次的“风暴”,其中一些“风暴”会波及地球,使地球每隔一段时间(约2600-3000万年)就遭受一次创伤,恐龙就是受到这种持续性打击而灭亡的。与宇宙带来灾难的假说有关的,还有超新星爆发说和太阳耀斑假说。近年来,一些新的假说不断出现,如“癌变说”认为恐龙受外层空间中微子的穿透力致癌,恐龙很可能是因患了各种癌症后集体毁灭的。所有这些假说都是强调地外因素的恐龙灭绝说,但恐龙之所以绝灭,自身原因也不应忽视。地球进入中生代晚期,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恐龙的发展已经到了极限,它们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条件,恐龙尽管称霸一时,但随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不得不让位给新兴的哺乳动物。
二、空气被污染后有哪些现象?
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大气是否被污染,以及污染的程度,都要靠仪器来检测。不地通过对比也能发现:住在农村的人,夜晚在黝黑的天幕上能看到满天繁星;到了城市,却只能看到稀稀落落的一些星星,而且比较暗。城市夜空灯光的辉映是一个原因,而城市空气污浊,透明度小,也影响了对星空的观察。
《科普知识》校本课程计划与教案
授课教师:杭君虞新英
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
授课时间:每周五校本课程
博爱小学地方课程备课(填年度学期)
二年级(1—9)班执教者:杭君虞新英
一、教学进程
序号
教学内容课题
课时
周次
1
动物篇------恐龙的灭绝
1
2
2
动物篇-----鱼睡觉为什么不闭眼睛
1
4
3
自然现象篇------空气污染
1
6
4
自然现象篇----天空为什么会出现彩虹
1
8
5
种大蒜
1
10
6
科学种植大蒜
1
12
7
种蚕豆
1
14
8
科普知识人人讲
1
16
课题
1、动物篇------恐龙的灭绝
教学目标
了解恐龙的灭绝原因
教学媒体
多媒体
课前学生准备
了解有关恐龙的知识
教学流程
一、说说你知道的恐龙有哪些种类
二、恐龙的灭绝
在6500万年前的一天,绿色丛林淋浴在灼热的阳光下,到处是一片宁静。一些恐龙聚集在丛林旁,它们有的相互追逐,有的在安静地吞食着鲜嫩的树叶,有几条三角龙相互偎依在一起休息,两条鸭嘴龙在窝边走来走去,正在精心守侯尚未出世的幼仔。不远处丛林的阴影里,躲藏着一条霸王龙,它那凶狠的目光正注视着眼前的一切,寻找机会扑向它感兴趣的目标。
小行星撞击地球说并不是编织的神话,地层中铱元素的富集是重要的科学依据。原来,地球上铱元素含量极少,只集中在深部地核内,少量赋存于地层中的铱是从那里来的呢?科学家们通过深入的研究,认为这些铱应该来自宇宙尘埃。70年代末,在意大利白垩-第三纪交界的粘土层中发现了铱元素高度富集,正好与恐龙绝灭的时间相吻合,随后在世界许多地区都发现这一时期地层中的铱含量异常,于是,天外来客撞击地球使铱元素赋存在地层中的假说就有了证据。根据这一假说,地质学家开始在全球各地寻找铱异常的部位,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了这一假说,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恐龙绝灭已成为可以接受的理论。来自天文观测的信息表明,目前太阳系已发现和命名的小行星有2200多颗,它们“访问”地球的机会毋庸置疑。另椐推算,小行星陨落到地球时,撞击时所释放的能量与几百颗原子弹、氢弹同时爆炸相当,可能会有数千亿吨土壤和尘埃被抛向空中,使地球至少在几个月甚至十几个月内完全处于一片浑暗和无序状态,看来恐龙灭绝当属“天意”了。
忽然,一阵沉闷的雷声隆隆响起,打破了丛林的宁静。鸭嘴龙首先警惕地伸起脖子,声音越来越大,它震撼着大地,带来了不祥。三角龙迅速地跳起来,然而,这一切都来得太迟了。大地在抖动,一块块巨大的象山一样的巨石从天而降,四周漫起了烟尘,一团团烟柱拔地而起。一瞬间,天地之间的界线没有了,到处都是黑暗,世界似乎走到了末日。几天之内,地球表面完全被烟尘覆盖,遮天蔽日,气温骤然下降,黑暗笼罩着大地。由于没有了阳光,植物枯萎了,大量的恐龙窒息而死,侥幸活下来的因没有食物吃也先后倒了下去,地球上处处是恐龙的尸体和骸骨。
这是科学家们告诉我们的关于恐龙灭绝的故事。当时,曾有许多小行星撞击地球,强烈的撞击不仅在地球表面留下了直径约200公里的大坑,撞击时产生的高温高压还使物质气化,从而造成地球表面持续弥漫着尘埃,导致动植物大批死亡和生物链的瓦解,恐龙就是在这场突然的灾难后灭亡的。可能有少数恐龙侥幸躲过了一时的灾难,但它们不会延续很长时间,因为它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受到了彻底破坏,而恢复则需要很长的时间过程,等待它们的就只有死亡。
二、欣赏海底世界录象
三、从录象中你获得了哪些知识
学生组内交流
教学效果反馈
课题
3、大自然现象篇------空气污染
教学目标
了解空气是怎样被污染的以及怎样减少空气污染。
教学媒体
多媒体
课前学生准备
教学流程
一、空气是怎样被污染的?
城市里有各种各样的工厂,还有大大小小的锅炉房,矗立着一座座烟囱,昼夜不停地冒着浓烟;各家各户做饭取暖的炉灶,也排出大量油烟废气;各家各户做饭取暖的炉灶,也排出大量油烟废气;马路上穿梭往来的汽车、摩托车,一刻不停地排放尾气。这些烟尘和废气都进入大气层,使城市上空的空气污浊不堪。如果天气好,随着空气的流动,烟尘会慢慢消散。假如赶上特殊天气,空气中的烟尘、废气无法扩散,就在城市上空贴近地面的大气层中积聚,造成严重大气污染。
几乎每种鱼有时都会处于某种保存能量的状态,我们可以把这叫做休息,甚至“睡觉”,尽管这种行为可能与多数陆地动物的“睡觉”不是一回事。许多鱼类(比如鲈鱼)夜间待在圆木上面或下面睡觉。珊瑚虫白天活跃,晚上则躲在礁石的裂缝处休息。鱼类休息时的样子与其他时候截然不同。例如,许多白天聚在一起非常活跃的鲤科小鱼晚上却分散开来,在浅水中一动不劝。有些鱼则白天休息,晚上活动;但几乎所有的鱼都要睡觉。还有些动物一刻不停地游动,因为它们必须不断地把水吐出以保持呼吸;但它们在运动的时候仍有可能睡觉,我们只是不知道罢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