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浙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学期6.16、小马过河教案5
小马过河教案集合五篇
小马过河教案集合五篇小马过河教案篇1活动目标:1.乐于倾听故事,感受故事生动、有趣的情节。
2.理解故事内容,初步认识深浅的含义,懂得深浅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比较对象的改变而改变的,理解深浅的相对性3.积极思考,能用语言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乐于倾听故事,感受故事生动、有趣的情节,能用语言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理解故事内容,初步认识深浅的含义,理解深浅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场地准备:幼儿坐成半圆形幼儿学会律动《马儿跑》多媒体课件,各种小动物头饰(人手一个),玩具小马,录音机磁带“√”“ⅹ”标志牌各一个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引起兴趣1.幼儿随音乐《马儿跑》学马儿跑进入活动场地2.出示玩具小马教师:刚才我们学什么动物跑到这里来的?我这儿也有一匹小马,今天要讲一个关于小马的故事。
(设计意图:幼儿模仿马的动作进入场地坐下。
教师特意安排的,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开门见山直接引出故事的主人公)二、欣赏故事,理解内容1.运用多媒体课件,理解故事内容(分段、分情节)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至“小马连忙收住脚本,不知道怎样做才好”体验小马当时矛盾的心情。
提问:①故事中有谁?②小马遇到了什么困难?③牛伯伯是怎么对小马说的?④小松鼠又是怎么对说的?⑤小马会怎么想呢?它会怎么做呢?幼儿讨论回答。
2.教师继续边操作课件边讲故事提问:河水到底是深是浅?引导幼儿讨论。
(意图:幼儿的语言是在运用中发展起来的,设置开放式、启发式的提问,引导幼儿积极动脑,感受故事情节的曲折,目标:得到落实,为突破难点打下基础)3.教师继续讲故事至“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引导幼儿体会深浅的相对性。
提问:①为什么说牛和松鼠说的都对?②小马后来怎么做的?它发现河水到怎样?幼儿讨论回答,教师小结幼儿理解、感受语言活动的乐趣。
三、再赏故事,拓展经验放故事录音,运用多媒体课件完整地播放故事内容,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涵。
《小马过河》优秀教案(通用10篇)
《小马过河》优秀教案(通用10篇)《小马过河》优秀教案篇1活动目标:1、使幼儿在故事中懂得遇事要多观测、多动脑筋、勇于尝试的道理。
2、进展幼儿初步的比较分析技能与口头表达技能。
3、通过活动丰富幼儿的词汇:磨坊、犯难、难为情。
4、大胆地参加争论,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进展求异思维。
5、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活动预备:多媒体课件、图片、录音机、磁带、字卡活动分析:这个故事语言浅显易懂,情节生动有趣,小马这个形象也很可爱、很天真,适合孩子的理解技能和接受水平。
学习这个故事的重点是理解故事内容,明白蕴含的哲理。
难点是理解大与小、深与浅的相对性。
为突破重难点,在导入时先出示图片,让幼儿比较分析三种动物的高矮在水深肯定的状况下会涌现的不同结果。
以观赏课件为切入点,引起幼儿爱好,讲解并描述故事。
进行提问:老牛是怎么说的?小松鼠是怎么说的?妈妈又是怎么说的?小马又是怎么做的?请幼儿相互争论:为什么老牛说水才没膝盖呀?而小松鼠却说她的小伙伴被淹死了。
他们有什么不同呀?引导幼儿认识高和矮、大和小、深和浅不是固定不变的。
观赏课件,讲解并描述故事,总结故事中讲解并描述的道理。
进行生活认知:生活中的事物都是不同的,在同一种状况下会涌现不同的结果,所以我们要动脑筋想问题,勇于尝试。
活动过程:一、导入出示三张图片,请幼儿比较三种小动物的高矮,涉及过河问题,将难点提前突破。
二、开展1、展示课件,老师讲解并描述故事提问:〔1〕老牛说了些什么?〔2〕小松鼠说了些什么?〔3〕小马是怎么做的?2、展示课件、听录音提问:〔1〕老牛说得对吗?为什么?〔2〕小松鼠说得对吗?为什么?〔3〕马妈妈对小马说的什么?小马最末是怎么做的?〔4〕故事讲了一个什么道理?3、老师总结: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想一想,还要动手去试一试,这样才能聪慧能干。
三、结束:进行生活渗透,请幼儿动脑筋试一试制作风标。
活动反思:这一次的优质课活动进行完了,上过去之后才知道自己的课存在着这样大的漏洞,因此做一总结,也算是对自己的深刻反思,仅以此为诫,好的继续发扬,不好的加以改正。
小学语文《小马过河》教案
小学语文《小马过河》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第六单元《小马过河》,具体内容包括:生字词的学习、课文朗读与解析、课后练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字词,并能熟练运用。
2. 培养学生朗读课文和理解课文的能力。
3. 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明白遇到困难要勇敢、聪明的道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课文朗读的节奏与情感把握。
2.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尤其是小马过河的过程及启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挂图、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设备。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实践情景,引导学生思考遇到困难时应该如何应对,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新课导入:让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字词。
3. 生字词学习: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跟读、书写,并运用生字词进行口头练习。
4. 课文解析:详细讲解小马过河的过程,分析小马的心理变化,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
5.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课后练习题,讲解答题思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并及时给予反馈。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小马过河》2. 生字词:河边、勇敢、聪明、趟水、深浅等。
3. 课文结构:起因、经过、结果、启示。
七、作业设计(1)小马为什么要过河?(2)小马在过河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3)小马是如何克服困难的?(4)从《小马过河》的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2. 答案:(1)小马要过河给奶奶送东西。
(2)小马遇到了河水深浅不一的困难。
(3)小马通过勇敢、聪明地趟水,成功过河。
(4)遇到困难要勇敢、聪明,不能轻易放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兴趣,课堂氛围较好。
但在生字词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掌握不牢固,需要加强个别辅导。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2. 课文朗读的节奏与情感把握3. 课文内容的理解,尤其是小马过河的过程及启示4. 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的设计5. 作业设计中的问题设置和答案解析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施一、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生字词的认读、书写和运用。
《小马过河》教案五篇
《小马过河》教案五篇《小马过河》教案篇1教学目的1、能按课文中的对话提示语,读出句子应有的语气。
2、能按故事进展的过程,理清表达的顺次,复述小马第一次到河边的状况。
3、能背诵、默写老马教育小马的话,从中体会故事的寓意。
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训练说话1、今日学的课文叫《小马过河》。
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呢?他又是怎样过河的呢?2、听范读,划诞生字新词;思索问题:小马为什么要过河?3、训练说话。
小马为什么要过河?〔要帮妈妈做事;要到磨房去;小马要帮妈妈把麦子驮到磨房去。
〕组织同学争论:要是把磨房所在地点“河对岸”说进去,那就表达完整了。
你看应当加在哪里?〔磨房前面〕〈通过三次提问,逐步提高同学语言的精确性,从而训练同学的语言技能,培育他们思维的严密性。
〉4、学习字词。
读生字新词——正音。
提示同学留意易写错的字——字形。
生字组词,并抄写。
〈课堂上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同学读和写。
〉二、理清课文脉络,练习说话。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小马几次从家里来到河边?每次的结果怎样?2、梳理课文脉络。
〔板书:过不了河蹚了过去〕3、口头填空。
课文先写小马为什么要过河,接着写小马〔〕的状况,然后写老马〔〕,最末写小马〔〕。
〈援助同学理解课文的记叙顺次,并训练同学由句组段的说话技能。
〉三、指导朗读,练习复述1、课文哪几段写第一次来到河边过不了河的状况?〔第3--6段〕2、指导朗读。
〔1〕理解下面的带点词语,据此读出句子的语气:“小马犯难了,心想,我能不能过去呢?假如妈妈在身边,问问她该怎么办,那多好啊!”“小马惊讶地问:‘水很深吗?’”〔2〕体会角色的心理,读出下面句子的语气:“老牛说:‘水很浅吗,刚没小腿,能蹚过去。
’”“松鼠挡住小马,大叫:‘小马!别过河,别过河,河水会淹死你的!’”〈前后两次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方法略有不同,但训练重点都放在引导同学进入角色。
〉3、练习复述。
〔1〕按故事进展的顺次,给以下词语排队编号:回家问松鼠问老牛犯难赶忙立即〔2〕指导复述。
《小马过河》教案(精选16篇)
《小马过河》教案《小马过河》教案(精选16篇)《小马过河》教案篇1活动目标:1、使幼儿在故事中懂得遇事要多观察、多动脑筋、勇于尝试的道理。
2、发展幼儿初步的比较分析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活动丰富幼儿的词汇:磨坊、为难、难为情。
4、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5、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录音机、磁带、字卡活动分析:这个故事语言浅显易懂,情节生动有趣,小马这个形象也很可爱、很天真,适合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接受水平。
学习这个故事的重点是理解故事内容,明白蕴含的哲理。
难点是理解大与小、深与浅的相对性。
为突破重难点,在导入时先出示图片,让幼儿比较分析三种动物的高矮在水深一定的情况下会出现的不同结果。
以欣赏课件为切入点,引起幼儿兴趣,讲述故事。
进行提问:老牛是怎么说的?小松鼠是怎么说的?妈妈又是怎么说的?小马又是怎么做的?请幼儿互相讨论:为什么老牛说水才没膝盖呀?而小松鼠却说她的小伙伴被淹死了。
他们有什么不同呀?引导幼儿认识高和矮、大和小、深和浅不是固定不变的。
欣赏课件,讲述故事,总结故事中讲述的道理。
进行生活认知:生活中的事物都是不同的,在同一种情况下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所以我们要动脑筋想问题,勇于尝试。
活动过程:一、导入出示三张图片,请幼儿比较三种小动物的高矮,涉及过河问题,将难点提前突破。
二、展开1、展示课件,教师讲述故事提问:(1)老牛说了些什么?(2)小松鼠说了些什么?(3)小马是怎么做的?2、展示课件、听录音提问:(1)老牛说得对吗?为什么?(2)小松鼠说得对吗?为什么?(3)马妈妈对小马说的什么?小马最后是怎么做的?(4)故事讲了一个什么道理?3、教师总结:碰到事情要多动脑筋想一想,还要动手去试一试,这样才能聪明能干。
三、结束:进行生活渗透,请幼儿动脑筋试一试制作风标。
活动反思:这一次的优质课活动进行完了,上过去之后才知道自己的课存在着这样大的漏洞,因此做一总结,也算是对自己的深刻反思,仅以此为诫,好的继续发扬,不好的加以改正。
《小马过河》教案集合5篇
•••••••••••••••••《小马过河》教案集合5篇《小马过河》教案集合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马过河》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马过河》教案篇1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认识“棚、驮、磨、坊、趟、筋、试”这7个生字。
3、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1、指导学生学会难字:低愿突2、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出示小马的图片,贴在黑板上,然后画一条小河。
2、揭示学习内容:面对眼前的画面你有什么问题吗?(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小马怎样过河?结果是什么?11)3、板书课题,全班齐读。
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出新词,并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
2)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
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匹突然袋如道愿半拦低挡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
2)看投影,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口袋突然拦住挡住愿意如果低头深浅明白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
教师板书袋:上面是代表的代,下面是“衣”字底,“代”字不能多撇。
然:意思是火烤狗肉。
挡:左右结构,部首是提手旁,右边是“当”字,第一笔写竖。
这是一个左形右声的形声字。
低:这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单人旁,右边的笔顺是:撇,竖提,横,斜钩,点。
小马过河教案(15篇)
小马过河教案(15篇)在工作和生活中,少不了要写各种各样的文档,不论是写制度、写总结、写计划还是写其它的材料,能写出一篇好的文档,体现了一个人的文笔,也体现着一个人的能力,下面是我汇编整理的《小马过河教案(15篇)》,希望能够帮到你!小马过河教案1活动目标:1、情感: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大胆猜想故事情节。
2、知识:使幼儿在故事中懂得遇事要多观察、多动脑筋、勇于尝试的道理。
3、能力:发展幼儿初步的比较分析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4、参与阅读与讨论,体验故事的奇特与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
5、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活动过程:(一)导入:出示三张图片,请幼儿比较三种小动物的高矮,涉及过河问题。
(二)活动过程与指导:1、展示课件,教师讲述故事提问:(1)老牛说了些什么?(老牛为什么这样说?你说小马会相信老牛的话吗?)(2)小松鼠说了些什么?(小松鼠为什么要这样说?他为什么和老牛说的.不一样?你相信谁说的话,为什么?)(3)你猜小马是怎么做的?为什么?2、展示课件、听录音提问:(1)老牛说得对吗?为什么?(2)小松鼠说得对吗?为什么?(3)马妈妈对小马说的什么?小马最后是怎么做的?(4)故事讲了一个什么道理?3、教师总结:碰到事情要多动脑筋想一想,还要动手去试一试,这样才能聪明能干。
4、幼儿自由看图讲述故事。
三、结束:进行生活渗透,请幼儿动脑筋试一试制作风标。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使幼儿在如下几方面有所提高:1,培养了幼儿的良好的语言习惯。
如小马在向牛伯伯请教时,使用了礼貌用语:“您好,请问,谢谢”等。
在故事的其他地方也有礼貌用语的使用。
2,培养了幼儿的思维能力,在理解故事内容时,我主要通过设计问题来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的。
并且这些问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3,我在课堂中只是起了一个引导者的作用,而幼儿们则是课堂的主人,幼儿们发表看法,幼儿们表演故事,幼儿们续编情节。
《小马过河》教案5篇
《小马过河》教案5篇《小马过河》教案篇1活动设计意图:因本班幼儿在平时生活和学习中,遇事不爱动脑筋,学习怕困难,我选择了《小马过河》这篇童话故事,让幼儿通过观看小马过河的经历,使幼儿懂得河水深浅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相比较而言的,从而知道遇事要动脑筋想一想,有时还要亲自试一试的道理。
活动目标:3、通过活动丰富幼儿字、词:驮、蹚、深、浅,磨坊、理解为难、难为情。
难为情:害羞, 脸面不好看; 情面上过不去。
仔细∶当心; 细心。
认真:不马虎, 以严肃的态度或心情对待. 发展幼儿口头表达能力。
4、结合幼儿生活实际,教育懂得遇事要多观察、多动脑筋、勇于尝试的道理.(情感)活动重点:懂得“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这句话的意思。
活动难点:理解妈妈说的话。
理解大与小、深与浅的相对性。
突破重难点,在导入时先出示图片,让幼儿比较分析三种动物的高矮在水深一定的情况下会出现的不同结果。
活动准备:故事图片1套、多媒体课件、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导入:2、先出示图片,让幼儿观看小马与老马,小马与老牛,小马与松鼠体形上的比较三种小动物的高矮比较,涉及过河问题。
(二) 基本部分:提问:(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2)故事里有哪些动物?(3)故事里说了一件什么事情?4、提问:讨论(1) 有一天,老马对小马说了什么?(2) 小马是怎么回答的?(3)小马驮麦子去磨坊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提问:1)、老牛是怎么说的? (老牛为什么这样说?你说小马会相信老牛的话吗?)2)、松鼠是怎么说的?(小松鼠为什么要这样说?他为什么和老牛说的不一样?你相信谁说的话,为什么?)引导幼儿认识高和矮、大和小、深和浅不是固定不变的。
(围绕故事中的情节与小朋友互动,提出问题,请幼儿互相讨论)4)、马妈妈对小马说的什么?5)、小马最后是怎么做的?为什么?6)、故事讲了一个什么道理?6、请每个幼儿练习讲述故事一遍。
《小马过河》教案4篇
《小马过河》教案4篇《小马过河》教案篇1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及蕴意。
2、发展幼儿初步的分析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3、让幼儿懂得遇事要多观察、多动脑筋并勇于尝试的道理。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5、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重难点: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明白其中蕴含的意义。
难点:发展幼儿比较分析能力,理解大与小、深与浅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多媒体PPT课件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师:听,这像是什么动物发出的脚步声?小马来了,它还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
二、分段播放PPT理解故事内容1、第一段师:故事中有谁?老马对小马说了什么?老马让小马做什么呢?(把这半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吧)那有谁知道磨坊是用来干什么的?(磨坊是用来加工麦子的地方)那小马去磨坊的路上遇到了什么困难呀?(一条小河挡住了小马的去路)河水哗哗哗,它心里想到了谁?小马心里怎么样呀?(害怕,左右为难)如果你是小马怎么办?2、第二段师:我们接着往下看!小马遇见了谁呀?(老牛)那小马和老牛说了什么呢?(牛伯伯,请您告诉我,这条河,我能趟过去吗?水很浅,刚没小腿,能淌过去)你们想不想学学小马和老牛的对话呀,那老师做小马,你们做老牛好吗?(注意对话语气)3、第三段师:小马听了牛伯伯的话正准备过河呢,咦,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一起来听一听!师:小马正准备下河呢,突然谁来啦?(小松鼠)小松鼠来了,那小松鼠是怎样对小马说的呢?(小马,别过河,别过河,你会淹死的!深的很哩,昨天我的一个伙伴就是掉在这条河里淹死的呀)我们也来学一学小松鼠的话!师:老牛说河水浅,松鼠说河水深,到底听谁的?你觉得谁说的话有道理?如果你是小马怎么做?大班语言教案《小马过河》含PPT课件师:那这一次小松鼠又对小马说了什么呀?(怎么?你不要命啦!)那小马它又是怎样做的呢?(让我试试吧)它是一匹怎样的小马?(勇敢)师: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得那么浅,也不像松鼠说得那么深,为什么?出示PPT图片,观察、比较、分析三种动物的区别。
公开课《小马过河》教案(含)
《小马过河》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小马过河》的故事内容,掌握故事中的生词和短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故事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引导学生从故事中领悟到“勇敢尝试、克服困难”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故事《小马过河》2.生词和短语的学习3.故事内容的讨论与分析4.团队合作游戏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阅读故事(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故事《小马过河》,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学习生词和短语(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故事中的生词和短语,如“勇敢”、“尝试”、“克服”、“困难”等,并举例说明其用法。
4.讨论与分析(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小马过河的过程及所遇到的困难,探讨如何克服困难。
5.团队合作游戏(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团队合作游戏,模拟小马过河的场景,通过游戏让学生亲身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6.总结与反思(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中的道理,反思自己在生活中的表现,鼓励学生勇敢尝试、克服困难。
四、教学评价1.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
2.学生对生词和短语的掌握情况。
3.学生在讨论与分析环节的参与程度。
4.学生在团队合作游戏中的表现。
五、教学资源1.故事《小马过河》的文本。
2.与故事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生词和短语的学习资料。
4.团队合作游戏的道具。
六、教学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故事中领悟道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
4.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团队合作游戏”。
团队合作游戏是本教案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马过河》教案(精选18篇)
《小马过河》教案(精选18篇)《小马过河》教案(精选18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马过河》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马过河》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读这篇童话故事,让学生懂得遇事要动脑筋,多思考,不能光听别人说,自己一定要去试一试,找到解决的办法。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通过感情朗读课文,理解做事情要动脑筋,要自己去试试,才能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它是谁呢?(教师出示一张小马的图片)今天它要给我们讲一个故事,想听吗?问:你们想知道小马是怎样把麦子驮到磨坊去的吗?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小马过河》。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为什么过河?怎么过的?过河了吗?……)二、新课:(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齐读课文,读准字音,想一想: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它是怎样过河的?最后过河了吗?(二)学习第一、二段:1、小马愿意去帮妈妈做这件事吗?你从哪里知道的?2、通过朗读来表达小马很乐意帮妈妈做事。
(二)学习第三、四段1、小马驮着麦子、唱着歌儿王磨坊走去,可是,它怎么停下来了?小马遇到了什么困难?自由读3、4段。
①小马遇到了什么困难?它是怎么想的?理解“为难”:小马想到底能不能过去啊?是过去还是不过去呢?它觉得很为难。
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让你为难的事,请你说一说。
②读句子,感受小马因为不知道能不能过河而感到为难。
2、正在小马觉得为难的时候,它遇到了谁?粘贴老牛的图片。
老牛觉得小马能过河吗?为什么呀?(出示幻灯片)板书:很浅。
请学生到黑板上指出“刚没小腿”在哪里。
3、河水刚没老牛的小腿,所以老牛觉得过河是件很容易的事,所以他对小马说时,说多轻松啊!你能像老牛一样的读读这个句子吗?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他们的对话。
4、听了老牛的话,小马是怎样做的?快读一读。
《小马过河》教案(11篇)
《小马过河》教案(11篇)《小马过河》教案篇1主要内容:这是一篇童话故事。
表达了小马驮麦子去磨坊,路上要过一条小河,老牛说水很浅可以过,松鼠说水很深,它的伙伴刚被淹死。
小马没了主意,只好跑回去问妈妈,妈妈要他亲自去试一试。
小马又回到了河边,自己过了河。
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说明遇到事情要自己动脑筋,想方法克服困难,找到答案。
重点难点: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2、理解最末老马对小马说的话。
指导朗读。
重难点解析:1、识字教学:本课生字中,“事、如、然”是翘舌音,“挡”是后鼻音。
着重指导同学分析识记以下几个字:“匹”外面是三框,里面是“儿”字,留意强调笔顺。
“事”也要强调笔顺,要八部件写紧凑,字体不能太长。
“袋”是一字底,上下结构,下边不要写成“伐”。
“突”上边穴宝盖,下边是大字多一点。
“步”下半部不是少。
“麦”上边青字头,下边不要写成反文。
2、词句教学:〔1〕“犯难”的意思是不知道该怎么办。
〔2〕老牛说水很浅,松鼠说水很深,这是摆在小马面前的一组冲突。
可以借助牛、松鼠的图,了解老牛说河水浅,松鼠说和水深的缘由。
〔3〕“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
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知道了。
”这是课文要告知我们的道理。
意思是要小马自己动脑筋。
让同学明白:要听别人说,也要动脑想,还要自己去实践。
3、朗读指导:这篇课文生动有趣,对话许多。
富有儿童情趣,是分角色朗读的好材料。
读老马的话要语调平和,像慈爱的妈妈。
如:“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事吗?”读出商量的语气。
“那么河水究竟是深还是浅呢?你认真想过他们的话了吗?”要读出引导孩子思索问题的语气。
小马的话要天真活泼,“一条小河拦住了去路,我……我过不去了。
”“没……没想过。
”应表达出不好意思的心情。
老牛的话应显得不在乎。
松鼠的话应当急促,给人以焦灼的感觉。
4、扩展活动:〔1〕表演《小马过河》。
〔2〕以“小马过河”另编一个童话故事。
浙教义务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小马过河
浙教义务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小马过河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马过河的故事情节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和基本词语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4.发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二、教学内容1.课文《小马过河》的导读和讲解2.生字词和基本词语的学习3.课文的阅读和理解4.口语表达和写作练习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学生理解《小马过河》的情节和主题2.掌握生字词和基本词语3.练习阅读和提高理解能力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掌握2.课文基本词语的理解和应用3.课文中的情节理解和推断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导读和讲解课文2.互动法:组织学生朗读课文、讨论理解和情感体验3.合作探究法:分组探究生字和基本词语的意义和用法4.情境交际法:分角色表演或情境对话训练口语表达能力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和学生互动,在课本通过提问或图片等展示方式介绍本节课的故事《小马过河》的主题及故事情节,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生口述故事情节(10分钟)学生简要口述故事情节,师生互动逐步完善补充,加深学生理解和记忆。
3. 生字词和基本词语的学习(10分钟)分组或个人探究、理解并记忆生字和基本词语,突出重点并讲解,共同建立语文框架。
4. 阅读、理解与表演(20分钟)1.学生分组、独立或集体阅读课文并回答问题。
2.学生角色扮演,展示小马过河情节。
5. 培养学生理解能力与写作能力(20分钟)1.写作游戏:自己编写小故事添补小马过河,发挥想象力,展示文笔风范。
2.练习书写和自评互评。
6. 课堂小结(5分钟)回顾学生学习内容、重难点,导出学习经验,做好理解升华,准备下节课学习。
六、板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了解小马过河的故事情节讲授法、互动法学习并掌握生字词和基本词合作探究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情境交际法、互动法发展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情境交际法、个人写作评价七、课后作业1.默写本节课学习的生字词和基本词语。
2.画一幅关于小马过河的插图,突出故事情节。
浙教义务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小马过河
浙教义务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小马过河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背诵并演读本课文,能较准确自如地朗读本课文。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训练学生在口语表达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让学生理解全文的情节,抓住重要信息和细节。
教学难点•对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训练,让学生能够尽可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找到本文的重要信息和细节,并且能够表达出来。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角色扮演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入本文主题“小马过河”,向学生展示图片或介绍江河之美,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兴趣和热爱。
提问:你们是否看过江河?江河是怎么形成的?你们喜欢看江河吗?2. 阅读课文让学生阅读全文,并且带着问题去阅读,问题可以是:小马做了什么来度过河流?河流是什么样子的?小马度过河流的过程中有哪些困难?如何解决的?学生仔细阅读后,回答问题。
3. 进行情境模拟训练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情境模拟训练。
一个学生扮演小马,其他学生扮演河流、阳光、草地等自然因素,学生通过互动演绎出小马过河的过程,比较学生的表现,提高学生对自然的认知和口语表达能力。
4. 进行口语表达训练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对话展示。
让学生扮演小马和小花、水、风、沙等角色,进行对话,对话内容可以是:小马怎么克服困难过河的?小花是怎么帮助小马度过难关的?怎么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5. 小结本节课内容对刚才的讨论进行小结,让学生总结出口语表达要注意的技巧,及表达中注意的标点符号。
课后作业1.背诵本文,并且练习演读。
2.参观家附近的江河,并且拍摄照片记录下来。
3.写一篇100字左右的读后感。
总结本节教学以引导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探究精神为核心,运用了情景教学法、角色扮演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训练学生在口语表达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探究精神,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拥护。
《小马过河》教案
《小马过河》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第六单元《小马过河》一文。
详细内容包括:文章阅读、生字词学习、课文结构分析、主题思想理解等。
涉及教材的章节为第二章节“人与自然”。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激发学生关爱大自然、珍惜友谊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生僻字词,体会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分析课文结构,感悟课文主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小动物的有趣故事,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解决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课文结构,探讨课文主题。
4. 例题讲解: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小马过河》2. 主要内容:生字词课文结构主题思想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故事。
(3)思考并回答:课文中的小马是如何克服困难,成功过河的?2. 答案:(1)见课后生字词表。
(2)略。
(3)小马通过请教他人,听取建议,勇敢尝试,最终成功过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分析能力有所提高,但对生字词的掌握仍有待加强。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其他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开展“人与自然”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关爱大自然,珍惜友谊。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字词的掌握2. 课文结构分析3. 主题思想理解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与答案解析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一、生字词的掌握1. 课堂展示: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字词,让学生跟读、认读。
《小马过河》教案
《小马过河》教案关于《小马过河》教案(通用15篇)《小马过河》教案篇1教学目标:1、读课文、弄懂课后题1。
2、懂得遇到问题,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动脑筋独立思考,从实践中去寻求问题的答案。
3、能联系上下文,弄懂下面几个词语:为难、连蹦带跳、去路、没、趟等。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妈妈说的话。
教具准备:投影片教学时间: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略知一、二段1、师讲故事的开头(即裸文一、二段),然后提问:同学们,故事讲到这儿,你觉得小马怎样?为什么?生:我觉得它很懂事,因为它懂得帮妈妈做事。
生:我认为它是个听话的孩子。
因为它一听说能帮妈妈做事,就很高兴。
二、抓中心句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小马第几次来到河边才过了河?它是听了妈妈说的哪句话才下决心过河?用“~~~”画出来,并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三、联系上下文,理解中心词1、(出示投影片),抽学生逐段读课文三、四、五、六自然段,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下面几个问题:A、妈妈所说的“别人”在课文中指谁?B、“别人”都是怎么说的?用“=”画出来,想一想,它们说的话对吗?C、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小马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用“一一”画出来。
2、小组讨论,师巡视指导。
3、交流讨论结果A、学生答了1、2问后,发散:这时候,如果你是小马,听了老牛和松鼠的话,你会怎么办?生:我会想一想它们谁说的话有道理。
生:我会自己去试一试。
B、学生答第3问,并抓重点词“立刻”、“连忙”。
四、读最后一段,体会中心句1、听了妈妈的话,小马是怎么做的?它实践的结果是什么?2、(出示投影片)看图说说为什么说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3、你从老马的话中想到了什么?生争论:妈妈的话一定是对的。
生:我想今后我不论遇到什么困难,我要多动脑筋想办法。
生:我会亲自动手去做一做。
生:我会去做试验,找到解决办法。
五、总结,延伸中心句在今后的生活中,如果你遇到困难,你会怎样做?五、续编故事1、师讲故事的开头:过了几天,下起了大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马过河》
《小马过河》是一篇童话。
讲的是小马要过河,但不知道河水的深浅。
小马问老牛,老牛认为过得去;小马问松鼠,松鼠认为过不去。
最后在妈妈的鼓励下,小马大胆去尝试,终于过了河。
故事说明了遇事要“开动脑筋,敢于尝试”的道理。
教学这篇课文后,我有以下感受:
1.加强语言的感染力是努力的方向。
语言是教学中组织教学,传授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简洁、明快、严谨、深刻、有激励性和感染性的语言形式,经科学设计,巧妙应用,对营造活泼、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感染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各种活动,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高效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通过设疑、提问等手段,发展创造思维。
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必须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讲究方法的灵活性。
如果教学总是从确定的前提出发,经过确定的过程,得出确定的结论,造成学生思维的直线性,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妨碍了学生思维品质的优化。
在本课教学中,我尽量少讲,使教学内容保持一定的思维价值,推动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