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二复习资料(大题+小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文学小题
1、约翰•高尔斯华绥是英国在20世纪最有成就的现实主义作家之一,代表作《福尔赛世家》三部曲
2、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戏剧方面,最著名的戏剧家是英国戏剧家萧伯纳,《鳏夫的房产》和《华伦夫人的职业》揭露资产阶级的虚伪和金钱的作用;《巴巴拉少校》通过财产继承问题,描写金钱势力。
3、法国安德烈•纪德擅长心理分析,小说多带自传性。
《田园交响曲》揭露虚伪牧师骗取盲女的感情。
《伪币制造者》反映当代青年的不安与苦闷,流露对现实社会的怀疑。
4、法国玛格丽特•杜拉斯《如歌的中板》着重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和内在感受,现出不同凡响的观察力。
《情人》和《原籍华北的情人》带有自传性质。
5、移民作家在当代法国小说家中占有重要地位。
其中,法国的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6、德国埃里希•马利亚•雷马克擅长战争题材,《西线无战事》、《凯旋门》抨击两次世界大战的罪恶。
7、奥地利斯蒂芬•茨威格以创作中短篇小说为主,擅长心理描写,《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个小时》
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成为通俗小说的典范作品。
8、美国西奥多•德莱赛《嘉莉妹妹》、《珍妮姑娘》写的是农村姑娘和工人女儿在大城市中的悲剧,反映了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
代表作《美国悲剧》展现了美国社会毁灭青年一代的历史事实,并批判了“美国梦”的虚幻。
9、美国约翰•斯坦贝克《愤怒的葡萄》描写农业工人为生存而奋起反抗的故事,是反映美国三十年代大萧条时期的一部史诗。
10、美国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反映中产阶级子弟的苦闷、彷徨,暴露资本主义文明的丑陋虚伪,心里描写细致入微,大量使用口语和俚语。
11、《查特莱夫人的情人》是劳伦斯后期创作中最重要的长篇小说。
12、法国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朵夫》(诺贝尔文学奖?)主人公出生在德国,“长河小说”的代表作,《母与子》是其第二部重要作品。
13、《约翰•克里斯朵夫》是20世纪初发表的一部“长河小说”。
14、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是迷惘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
被称为爵士乐时代的歌手,美国历史上爵士乐时代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至经济大萧条的时期,也就是20世纪20年代。
他吟唱了一曲曲“美国梦”遭遇破灭的哀歌。
15、《了不起的盖茨比》主人公詹姆斯•卡兹是一个贫穷的农家子弟,更名杰伊•盖茨比。
这本书的重要意义在于以盖茨比的追求和毁灭来表现美国梦的幻灭,深刻揭露美国梦的虚假实质。
美国梦的幻灭是20世纪以来美国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
16、1926年发表的《太阳照常升起》是海明威获得声誉的第一部重要长篇小说。
17、30年代初期,“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概念出现在苏联文坛。
代表: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肖洛霍夫、阿•。
托尔斯泰
18、法捷耶夫《毁灭》、绥拉菲莫维奇《铁流》、富尔曼诺夫《恰巴耶夫》一起被称为“国内战争时期的英雄史诗”,作品真实国内战争时期远东游击队的战斗生活。
19、苏联作家帕斯捷尔纳克1958年获得诺贝尔奖,代表作《日瓦戈医生》。
20、索尔仁尼琴代表作《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
21奥地利的弗朗茨•卡夫卡和美国的尤金•奥尼尔是表现主义的代表作家。
22、法国作家普鲁斯特以《追忆逝水年华》而成为20世纪法国最重要的作家,是意识流小说的看山之作。
23、爱尔兰的詹姆斯•乔伊斯出生于都柏林一个日趋没落的中产阶级家庭,代表作《尤利西斯》,现代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
三个人物:代达勒斯、布卢姆、和玛丽恩。
乔伊斯为这么一部反映现代人的现代小说精心设计了一个神话模式,它套用了荷马史诗《奥德修纪》的框架。
神话模式体现作者的深刻寓意,作者意在把它写成一部规模巨大的现代史诗。
24、威廉•福克纳美国最主要的小说家之一,也是20世纪西方意识流的代表作家之一。
25、《沙多里斯》是福克纳的“约克帕纳塔法世系”的开端
26、《喧哗与骚动》是福克纳最知名的一部小说,书名的典故出自莎士比亚悲剧《麦克白》第五幕第五场麦克白的有名台词:“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
”小说故事发生在杰弗生镇。
27、法国,尤内斯库和贝克特是荒诞派喜剧的主要代表,尤内斯库的代表作是《秃头歌女》,贝克特《等待戈多》。
黑色幽默是六七十年代主要流行于美国的文学流派。
28、魔幻现实主义形成于拉丁美洲。
29、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是最重要的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
30、法国萨特《禁闭》获得“美国最佳外国戏剧奖”,“他人就是地狱。
”
31、法国贝克特《等待戈多》
32、美国约瑟夫•海勒黑色幽默派的代表,《第二十二条军规》。
33、《百年孤独》是马尔克斯的代表作,它的问世在拉美引起了“一场文学地震”。
小说着重写了布恩迪亚家族100年的兴衰史(七代),虚构小村马贡多。
34、左拉《卢贡-马卡尔家族》的副标题是“第二帝国一个家族的自然史和社会史”
35、托马斯•曼代表作《布登勃洛克一家》副标题是“一个家族的没落”
36、左拉的《萌芽》题材是劳资冲突为题材。
37、莫泊桑成名作《羊脂球》,《项链》的中心情节:项链的“借—丢—还”
38、巴黎公社文学代表作家欧仁•鲍狄埃《国际歌》,路易丝•米雪儿《红石竹花》,于勒•瓦莱斯自传体三部曲《雅克•万特拉》让•巴蒂斯•克莱芒《歌集》
39、现代英国一派的代表作狄更斯、萨克雷(《名利场》)、夏洛蒂勃朗特、盖斯凯尔夫人、
40、“散文中的普希金”契科夫的《樱桃园》(1903)20世纪现代戏剧的开端。
41、普希金《驿站长》开俄国写小人物的先河。
《叶甫盖尼•奥涅金》诗体长篇小说。
42、马克•吐温的两部历险小说《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是前一部小说的姊妹篇)
43、罗曼•罗兰的伟人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和《托尔斯泰传》
44.狄更斯的自传性作品《大卫·科波菲尔》,列夫•托尔斯泰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是《童年》、《少年》和《青年》
45劳伦斯的成名作是《儿子与情人》,是一部带有自传性的作品。
46、描写布兰温一家三代人恋爱婚姻故事的作品是劳伦斯的《虹》,“一个人只有结婚的时候才获得真正的生命”出自这部小说。
《虹》描写布兰温一家三代人恋爱婚姻故事
47、被称为“艺术家小说“的是托马斯•曼的中篇小说《威尼斯之死》以及长篇小说《浮士德博士》。
48福克纳称其小说《喧哗与骚动》是“两个堕落的女人,凯蒂和她的女儿的一出悲剧。
49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是西方现代小说中最具实验性、影响最大的杰作之一。
50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为《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51肖洛霍夫创作的闻名世界的宏伟悲剧史诗是《静静的顿河》,该作品被称作是哥萨克社会历史上的一面镜子。
威塞克斯小说
《威塞克斯小说》是哈代的系列小说总题名,包括14部小说。
威塞克斯是哈代家乡的古地名,哈代用威塞克斯的同一背景把多部小说联成一体。
全部作品分为三大类,“罗曼史和幻想”、“机敏和经验小说”、“性格和环境小说”。
主要内容是描写19世纪后半期英国宗法制农村社会的衰亡,表现下层人民的悲惨命运。
代表作是《德伯家的苔丝》。
反战小说
通过对历史或社会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分析,带有反战思想,探讨社会历史意义,进行舆论批评精神导向,并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的小说。
简述狄更斯创作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
第一时期是1841年以前,作品有《匹克威克列传》、《奥利弗•退斯特》等。
这一时期,作者对社会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反映在创作中小说的基调是乐观向上的。
在艺术上,突出对人性深刻的探索和浓重的幽默。
但小说受流浪汉小说影响比较突出,创作风格尚待完善;小说的结构比较松散,人物塑造一是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二时期从1842年到1858年。
这一时期时间跨度最大,作品最多,代表作《大卫•科波菲尔》、《荒凉山庄》等。
这一时期的作品,总的基调仍然是乐观的,但其中已露出一丝悲凉之音。
艺术上,这一时期的小说已经成熟,作者完整的风格已经确立,任务塑造艺术也更为成熟,作品进一步探索人性,但由于作品冷峻一面有所加强,小说的幽默受到一定的影响。
第三时期从1858年到作者逝世。
作品有《双城记》、《远大前程》等。
作品乐观的基调大大削弱,小说正面主人公仍然得到好的结局,但往往要经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小说冷峻的色调加强,常出现一些与过去、死亡、衰败联系在一起的意象,结构更加严谨,小说中侦探、破案的成分得到加强,幽默有所削弱。
试分析《双城记》中狄更斯对革命的态度。
狄更斯对革命的态度是矛盾的。
一方面,他肯定了法国大革命的正义性,指出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是贵族阶级的腐朽、残忍、飞扬跋扈的结果,是下层人民长期仇恨的总爆发。
小说通过厄弗里蒙地侯爵、“朱古力爵爷”的荒淫、奢侈、残暴,梅尼特医生和得伐石太太一家的苦难遭遇,雄辩地说明了这一点。
另一方面,作者却反对革命暴力和大规模的群众运动。
在作者看来,大规模的群众运动是可怕的,运动中的群众是疯狂的、盲目的、丧失理智的,小说中通过描写如群众跳“卡尔马纽尔”舞、法庭审判等诸多场面的描写,表达了这一观点。
作者认为玻璃不能改造社会,反而伤害了无辜。
所以作者对贵族和革命的领导者都作了否定性的描写,把他们统统称作压迫者。
狄更斯既肯定革命的必然性和正义性,有反对群众运动和革命暴力,而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只能通过群众的暴力革命运动才能实现,所以他的态度是矛盾的。
简•爱形象分析
简爱是一个平民女子形象,是个出身贫苦的孤儿和一个家庭女教师,而非传统小说中那种无病呻吟的上流社会小姐。
简爱是一位新型女性,要求和男子平等,捍卫自己独立的人格和尊严,以及自由表现自己的爱憎。
简爱渴望并追求自食其力的诚实劳动和独立,她追求自由的爱情。
她大胆地爱上了贵族罗切斯特;而当得知罗切斯特已有妻子后,她又果断地离开了他。
后来党爱上帝胜过爱人类的圣•约翰向她求婚时,她断然拒绝,她并不执念于感激之情而委屈顺从。
最后当罗切斯
特的妻子死后,虽然罗切斯特已双目失明,她却主动表白了自己的爱情。
这些都显示出简爱对女性尊严的追求,她不仅要维护自己的名誉,而且要维护自己的独立。
简爱还是一个反抗者的形象。
在恋爱和婚姻方面,她敢于冲破阶级鸿沟和蔑视社会习俗,大胆地追求自己的爱情。
童年时,寄居舅舅家,受尽虐待,她即种下反抗和质疑精神的种子,“我像任何一个奴隶一样,在绝望中下了决心,要反抗到底。
”她大胆反抗当时所谓的“学校教育”,孤儿院里,多次顶撞蛮横无理的院长和学监,即便遭到无情的惩罚也不屈服。
在宗教信仰当面,她也是一个大胆的反抗者,她不愿嫁给圣•约翰,因为她认为上帝并不能给她带来幸福。
这种对传统教育以及宗教信仰的怀疑和抗拒态度,充分体现了她勇敢无畏的反抗精神。
《钦差大臣》首创性意义和革新精神
1)双重的戏剧冲突。
喜剧一方面写了市长为首的官僚集团和钦差大臣的矛盾,另一方面有些小市民和官僚的冲突。
前者贯穿于全剧,有者则通过所有上场的人的语言来表现。
这样的手法,使得情节引人入胜。
2)鲜明真实的人物形象塑造。
作者致力于典型人物内心世界的揭示,摒弃了外在的浅薄的滑稽,是剧中人物不是某种概念的化身,而是特定的、活生生的性格。
而这些也是靠人物自我揭露来完成的。
3)独特的故事结构。
《钦差大臣》在情节提炼上的独创性表现在果戈里完全抛弃了传统喜剧所谓“惩罚罪恶”的规范,剧中既没有把赫列斯塔科夫缉拿归案,也没有设置一个正面人物,全场以哑剧结束,这种结尾新颖独到,别具匠心,加深了观众对喜剧人物的认识,强化了喜剧的讽刺效果。
忏悔贵族
是列夫•托尔斯泰创作中的一种人物形象系列,他出身贵族,有才学,有理想,正直善良,由于上流社会的腐败,使他们堕落成自私自利者,但是他们通过接触社会,认识到沙皇专制的不合理,开始忏悔和赎罪,从地主阶级的立场转变为宗法制农民的立场上来,代表是《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
简述“忏悔的贵族”聂赫留朵夫形象。
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复活》中的主人公聂赫留朵夫是一个理想的贵族知识分子,带有作者本人思想发展历程的烙印。
1聂赫留朵夫青年时期单纯善良,追求真挚的爱情。
但是贵族家庭使他堕落为自私自利者。
他诱奸了玛丝洛娃,随后又抛弃她。
2当他在法庭上再看到玛丝洛娃时,意识到自己是造成她堕落和不幸的罪魁祸首。
在为玛丝洛娃伸冤上诉过程中,他广泛接触了社会合阶层,进一步认识了社会的弊病。
认识到人民的苦难是地主阶级和社会造成的。
他的思想开始升华,从地主阶级立场转到宗法制农民的立场。
3上诉失败后,他在《福音书》中找到消灭恶势力的办法,那就是在上帝面前永远承认自己有罪,要宽恕一切人,照上帝的意志为人类幸福而工作。
试分析《哈利贝利•芬历险记》的主题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思想内容:①小说以南北战争之后的密西西比河沿岸为背景,通过白人孩子哈克和黑奴吉姆沿密西西比河顺流而下,追求自由故事,表达了反蓄奴制的思想和对民主、自由的真诚向往。
②逃跑是这部小说中另一个主题。
在蓄奴制猖獗的时代,自由并不是和文明社会联系在一起,而是和逃离文明社会联系在一起的。
怎样认识劳伦斯小说的性描写?
劳伦斯对违背自然人性的不合理的现代世界怀有不满,对社会、对世界,特别是对人自身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执着的探索。
他认为,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首要罪恶是它压抑和歪曲了人的自然本性,特别是性和性爱。
因此他厌恶现代工业文明,崇尚原始的、生机盎然的大自然。
他认为现代人的人性涅槃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是一种与自然的彻底融合。
他企求以两性关系在感情与肉体上的双重融合来恢复人的天性,恢复原始的、自然的、充满活力的生命个体,进而达到使被工业化摧残了生机的英国人和人类社会获得再生。
劳伦斯的创作中,对男女两性关系的描写与批判,实际上包含了对整个西方文明的认识与批判。
两性关系是他创作的核心内容。
然而,劳伦斯毕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把自然人性的复归作为对现代文明社会中人的拯救分根本途径,把性行为等同于回归自然,这不免过于天真和浪漫。
在工业文明的侵袭面前,人应保留自然天性,抗拒人性的异化,但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人类一旦进入文明社会,就无法返回自然,两性关系的调节更加无法抗拒文明对人的异化。
因此,作为一种社会理想,劳伦斯坚持以恢复人与自然本性,特别是自然状态的性爱,来克服西方现代社会异化的现象,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罗曼•罗兰的创作有何特征?
罗曼•罗兰善于描绘个人的奋斗和思想探索历程。
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工人运动高涨,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一战爆发,法西斯势力兴起,在这样的背景下,罗兰的描绘反映了知识分子中要求进步的一部分人所走的道路,体现了十月革命前后知识分子的动向。
罗曼•罗兰的小说着意描写的第二个内容便是反对战争、争取和平。
在两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下,他提出了民族和睦的思想,他在主张非暴力主义的同时,采取了维护苏联的态度。
在艺术上,他往往在一部小说中,通过一两个人的一生经历去反映一个时代的变迁。
这种小说被称为“长河小说”,其气势雄浑,具有史诗的规模,发展脉络清楚,一气呵成,结构更加完整。
如何评价克利斯多夫的个人奋斗?(未改)
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一个为追求真诚的艺术和健全的文明而顽强奋斗的平民艺术家的形象,他身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强烈的反抗精神和为实现理想而不懈追求的英雄气概。
然而,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经历和刻苦学习的经验,养成了他坚强的意志和生活的力量;平民阶层的社会地位使他接近人民,对封建等级和门阀精神魅力以造福人类。
但小资产阶级的经济地位,资本主义相对稳定的发展和欧洲无产阶级革命相对沉寂的历史条件,又导致他对统治者抱有一定的幻想、对人民的力量表现出一定的轻蔑态度,对艺术家的使命超政治估价,以及晚年对斗争的厌倦心理和对恶势力的妥协倾向。
所有这些矛盾性,都打下了时代和阶级的烙印。
他的道路,反映了十月革命前,西欧具有民主思想和知识分子在社会斗争中从叛逆、追求到动摇和幻灭的过程的反映,是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
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一个他所属的时代和阶级的英雄,是一个个人主义的英雄。
随着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无产阶级在世界范围内的斗争,这种克利斯朵夫式的英雄已越来越失去其历史的进步性;但是,在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统治的国家里,小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和个人主义在反对资本主义压迫和社会反动的斗争中,仍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而约翰•克利斯朵夫对正义和艺术的执著追求以及他的顽强的生活意志和斗争精神,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仍然有着启迪和教育的作用。
为何说《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一部“音乐小说”?
《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一部独具特色的“音乐小说”,其最显著的艺术特征在于具有交响乐一样的宏伟气魄、结构和色彩。
音乐和小说结合在一起,产生巨大的魅力。
从结构上看,《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各卷犹如交响乐的几个乐章,分成序曲、发展、高潮和结尾,气势浩荡,浑然一体。
主人公的童年、青年和反抗是第一乐章,他在巴黎达到成熟时的斗争是第二乐章,他的成功和平静是第三乐章。
同时作者在小说中穿插对音乐作品和音乐家的评点,带领读者漫游欧洲古典音乐的王国,使读者搞到生活在管音琴声的氛围里,陶醉在音乐曲调的享受中。
小说着重描绘了一个音乐家的内心世界。
心理描写独特细腻,而自然景色的描写是富有诗意、优美的。
两者结合形成一段动听的奏鸣曲,并构成交响乐的一部分。
再者,小说着重描绘人物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感受,既反映主人公的音乐才赋,有表现了他倔强的个性。
在描写青年时期的克利斯朵夫时,作者更着力于个性的刻画,展现了一个狂放不羁的音乐家。
罗兰采用综合的手法去描写人物,克利斯朵夫的生平以德国大音乐家贝多芬的身世为素材,还综合了其他欧洲音乐家的生平资料。
克利斯朵夫时20世纪的音乐家形象,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老人与海》的象征意义(?)
老人:老渔人圣地亚哥是海明威塑造的最后一位悲剧英雄,也是他一生塑造的硬汉性格的最后总结。
贫穷而又不走运的老渔夫圣地亚哥的命运是悲哀的,而他却又是一个失败的英雄,“打不败的失败者”,海明威的硬汉子品格像精灵一样铮铮依附在圣地亚哥这一人物形象之上,这便是海明威式“硬汉子”精神的象征,他不管有意还是无意,不管是自觉亦或不自觉,都作为了海明威“冰山原则”的有力体现。
想到孩子:正是由于海明威本人的精心掩饰,使我们判断失误而在潜意识里对他的硬汉子精神产生了公式化的认定。
对于海明威多愁善感的一面在老渔人圣地亚哥身上也有体现。
且看圣地亚哥是怎样在清晨喊醒小男孩的,“他轻轻握住孩子的一只脚,然后便一直握着直到孩子醒来”[x]这就是老人的细腻而又温情的一面,这一面却就被海明威极力地掩饰过,这一点也许与他双重性格有密切的关系。
在现实和虚构的两个世界里,追逐描写失败而又不承认失败成了海明威内心不安与痛苦的一剂良药
海:人生是一个大背景去挑战去追逐的大背景也是海明威生存环境的象征大海在整篇故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圣地亚哥老人赖以生存的物质世界,是他生活的全部内容,海为他准备了神秘的大鱼,为他提供了展示其无比的勇气和毅力的场所,从美学角度来讲,大海是一幅“意味着许多东西”的写意画
鲨鱼:鲨鱼是恶势力的有力代表
关于小说中的“鲨鱼”的象征意义,也有多种不同的解释,诸如象征复仇女神,象征时间,象征死神等等。
但海明威自己明确地说过。
“那可恶的鲨鱼……,就好比所得税。
我努力工作,碰上好运气。
我得到一张数目可观的支票,于是所得税就像鲨鱼一样跟踪而来,用尖利的牙齿大块大块地咬着吃,那老人没说到这个,我却说到了”[xxi],显然海明威这里的“鲨鱼”是充斥于他所处世界中恶势力的象征。
狮子:如小说中的“狮子”在作品中有节律地反复出现,老人甚至从梦中都梦见了“狮子”。
显然“狮子”作为力与勇的另一称呼,它在小说中的不断出现,构成了一种寓意十分明确的象征:象征着老人追求力与勇的搏击精神,这种搏击精神就是“海明威式”的硬汉性格的体现
《一个人的遭遇》在苏联文学史尤其是苏联战争文学史上有什么地位?
1956年和1957年之交肖洛霍夫发表了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
小说通过一位普通战士安德烈•索科洛夫在卫国战争中的遭遇,真实地再现了千万苏联人民在战争中经历的痛苦生活,反映了德国侵略者给徐连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
作品既表现了人民在战争中的悲剧命运,又表现了经受战争考验的人民对未来的希望,对生活的追求。
作品中虽然描绘了战争的图画,但更多的是表达对战争的感受,是作家对于战争、对于既往历史的思考。
这篇小说为处理战争题材的文学作品开辟了道路,它成为战争抒情散文这一文学潮流的先声。
《喧哗与骚动》中,凯蒂的堕落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南方道德法规的破产。
为何小说中没有凯蒂的叙述声音?凯蒂对小说情节的发展有何作用?
本文主要分析福克纳作品《喧哗与骚动》中的关键人物,同时也是属于“影子人物”的凯蒂的形象。
本文分三部分诠释了小说的灵魂人物凯蒂。
第一部分在她的白痴弟弟班吉缺乏思维能力的意识中,跳跃着对凯蒂母亲般的热爱,无形而热烈,触及灵魂深处。
第二部分从她的哥哥昆丁的角度,展现了他对凯蒂的错爱和他对贞操的沉迷,他将凯蒂神圣化为天使,以寄托他对南方光荣传统的缅怀。
第三部分从她另一个无情自私且贪财的弟弟杰生的角度评说凯蒂,根深蒂固的男权思想促使杰生妄图构建一个男性主体世界。
《德伯家的苔丝》副标题“一个纯洁的女人”怎么理解?
作者用“一个纯洁的女人”做副标题,是对苔丝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是对苔丝纯洁人格的充分肯定,是对罪恶的资本主义宗教礼法制度的深刻揭露,从美学的角度看,将纯洁的苔丝同丑恶的亚雷和深受传统礼教毒害的安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苔丝心灵纯洁、人格高尚,是“一个纯洁的女人”,她是自然的化身,是美的化身。
恰恰相反,不纯洁的正是当时的资产阶级道德、文化礼法制度,正是这些,才使苔丝成为他们所谓的“不纯洁的女人”
《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悲剧的实质、意义何在?
托尔斯泰通过这个故事揭示了俄国社会中妇女的地位,并由此来鞭挞它的不合理性。
作品描写了个人感情需要与社会道德之间的冲突。
安娜这个资产阶级妇女解放的先锋,以自己的方式追求个性的解放和真诚的爱情,虽然由于制度的桎梏,她的悲剧只能以失败而告终。
但她以内心体验的深刻与感情的强烈真挚,以蓬勃的生命力和悲剧性命运而扣人心弦。
她也是一个矛盾群体的代表,他们一方面向往自己的已经得到的幸福和理想生活,并在受到威胁时奋力的保卫和战斗,但另一方面又会在内心时时升腾出一种“犯罪”的恐惧感,这在她和伏伦斯基的相处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这种罪恶感牵绊着她最终限于自己的死亡陷阱中,直至付出生命的代价,从安娜的悲剧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一个时代的社会的悲剧。
《玩偶之家》的艺术特色:
①提出了迫切的重大社会问题,严格地遵守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反映生活。
易卜生,坚决拒绝使用当时舞台上流行的制造戏剧冲突的方法。
从生活本身出发,把普通的日常生活搬上舞台,人物是观众所熟悉的,矛盾也是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迫切问题,给人以强烈的真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