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2笔记
2020外国文学史考试笔记必考重点 (2)
活为题材的诗作。(2)叙事诗《神谱》:最早一部 奥林波斯神系:
定因素。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 场次之间的唱段、终场等 5 部分,有的悲剧直接
比较系统地叙述宇宙起源和神的谱系的作品,是 以宙斯为中心的奥林波斯神系的生活则反映了氏 风俗等各方面情况。颂扬了在奴隶制初期形成的 从入场歌开始。
精品资料
《埃涅阿斯纪》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史诗以古希腊英雄人物奥德修为主人公,讲述了 古希腊喜剧包括悲剧、喜剧、萨图罗斯剧(一译
第一章 古代文学
思想内容:史诗通过主人公的经历证明罗马人是 他在伊利昂城攻下之后在海上艰苦飘流十年返回 “羊人剧”)和拟剧(一译“模拟剧”)等,其中
第一节 概述
神的后裔,颂扬了帝国的神圣和先王建国的艰辛。 故乡,以及他回乡后如何复仇的故术上具有独特的成就。
氏族社会向努力社会过渡时期希腊的社会生活和 滑稽戏产生于魔加拉城邦民主制建立时期,后来
剧、喜剧、寓言、故事、教谕诗、抒情诗、散文、 三 早期基督教文学
人们的精神面貌,对当时的社会形态、思想观念、 流传到阿提刻,具有了诗的形式成为喜剧。
有制已在形成。手工业开始从农业分离,阶级分 神之争,还是人与神之争,实际都是现实现实中
主要成就:神话、荷马史诗
福音书包括:《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 化日益明显,史诗中已出现家奴。
人与人之间斗争的反应。3.在艺术形式方面,悲
代表作家:赫西俄德
《约翰福音》
荷马史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剧由话语和唱段组成。话语通常用三音段(或六
小说等等。
(是希腊文学和希伯来文学相交而产生的,产生于 宗教活动、田园耕作、体育竞技、家庭生活、商 古希腊悲剧和喜剧的基本特性
外国文学史笔记2
第一章古代文学第一节概述欧洲古代文学包括古希腊文学和古罗马文学。
古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的源头。
一.古希腊文学1.古希腊文学的分期与主要文学成就。
○1英雄时代(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从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神话传说荷马史诗○2古典时期(公元前6世纪末到公元前4世纪初,奴隶制全盛时期)——悲剧喜剧抒情诗文艺理论○3希腊化时期(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2世纪,奴隶制衰落时期)——新喜剧田园诗2.神话传说(口头文学遗产)△1神话的背景: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2神话的实质:原始思维想象性解说神话是前逻辑的—想象—以己夺物的—拟人式的想象神话的本质:它是原始的世界观,是人力最初感觉世界﹑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
△3神话的构成:神界故事﹑英雄传说△4神话的特点:⑴体系性完整性A老辈神谱(提坦神系蒙昧时代母权制)——混沌神(哈俄斯)B新辈神谱(奥林匹斯神系父权制时代的反映)奥林匹斯神系:古希腊神话中以宙斯为最高统治者的神系。
因居于奥林匹斯山而得名,这是一个高度组织纪律化的庞大神族,诸神各司其职,分别掌管天上人间各种事物。
它是父权制时代社会的反应,其中主要神有海神波塞东.太阳神阿波罗等等。
如下:雷电神:宙斯(朱庇特)万物之主天后:赫拉(朱诺)宙斯之妻海洋神:波塞东(尼普顿)宙斯兄弟农神:得墨忒耳(刻瑞斯)宙斯兄弟宙斯后代:太阳神:阿波罗战神:阿瑞斯(玛尔斯)火神:赫淮斯托斯(武尔坎)神使:赫尔墨斯(墨丘利)女战神:雅典娜(密涅耳瓦)爱神:阿佛洛狄特(维纳斯)其子——厄洛斯(丘比特)月神:阿尔忒弥斯(狄安娜)家神:赫斯提亚(威斯塔)文艺女神:缪斯冥神:.⑵人格化﹑世俗化﹑神人同形同性⑶想象奇异﹑乐观尚武的民族精神。
*希腊神话的艺术特征:○1想象力极强。
○2故事性极强。
○3哲理性极强。
△5神话的价值﹑地位A它是人类童年时代生活的写照,对我们了解原始初民的生活具有形象的史料价值。
B它作为文学艺术的宝库对后世文学乃至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题材。
美国文学史及选读2复习笔记
PartⅣThe Literature Of Realism现实主义文学1.美国国内战争Civil War 1861-1865.美国现实主义文学:他们寻找描写美国人真实生活的方法,他们声称平凡的、就近的事件同重大的、遥运的事件一样都是艺术创作的源泉they sought to portray American life as it really was,, insisting that the ordinary and local were as suitable for artistic portrayal as the magnificent and the remote.2.现实主义一词来源于法语realisme, 她是一种文学原则,她强调描写平凡的生活,强调其“真实性和现实性”。
Realism had originated in France as realisme, a literary doctrine that called for “reality and truth” in the depiction of ordinary life. “现实主义要求创作素材绝对真实,即不能夸张,也不能缩小”,William Dean Howells(豪厄斯) defined realism as “nothing more and nothing less than the truthful treatment of material”.他反对那些表现失意和绝望类苍白无力的小说,他强调现实主义作品要发掘出生活中微笑的一方面,因为美国人都坚信自己的国家是一个充满希望,什么奇迹都有可能发生的一个国家,作为文学也应该把这些特征表现出来he spoke out against the writing of a bleak fiction of failure and despair. He called for the treatment of the “Smiling aspects of life”as being the more “American”, insisting that American was truly a land of hope and of possibility that should be reflected in its literature.3.美国现实主义文学总体说来对生活的表面现象进行了乐观的处理,这是其局限,然而最伟大的现实伟大的现实主义大师亨利·詹姆斯、马克·吐温则摆脱了对十九世纪美国进行肤浅描写的局限,詹姆斯对他作品中的人物个性心理进行了深度探讨,他运用深厚的和复杂的写作方式对复杂的个人经历进行了揣摩。
2010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外国文学史》笔记
2010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外国文学史笔记2010年自考《外国文学史》(批判现实主义下)笔记。
狄更斯 (英)19世纪英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出生一个贫穷的小职员家庭。
他的创作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成名作:《匹克威克外传》(《堂。
吉诃德》式的作品)采用流浪汉小说的形式。
《奥立弗。
退斯特》(《雾都孤儿》):真实的展现了社会的黑暗,慈善机构虐待儿童的罪恶,抨击了当时的“新济贫法”。
《尼古拉斯。
尼古页》:通过教师尼古拉斯的经历,揭露社会的黑暗,把希望寄托在理想化的资产阶级身上。
艺术上采用流浪汉小说的结构形式。
第二时期:特写集《旅美扎记》长篇《马丁。
朱什尔维特》长篇小说:《董贝夫子》主人公董贝是40年代英国商业资本家的典型。
这一时期狄更斯小说在艺术上成熟了,结构完整,没有流浪汉小说的痕迹。
第三时期:(早期那种乐观主义幽默的情调削弱了)重要作品:《大卫。
科波菲尔》近似自传体的小说。
理解后简答题简述《艰难时世》的主要思想内容。
1它反映了40—50年代英国的劳资矛盾(社会的根本矛盾)。
作者站在人道主义立场上揭露了当时的繁荣盛世其实就是冷酷的扼杀人性的艰难时世。
2小说通过葛雷硬、庞得贝为代表的利己主义和“事实哲学”,抨击了资产阶级剥削的理论基础—功利主义哲学,揭露其扼杀人性的罪恶。
3小说通过以西丝为代表的善良人感化冷酷的资产阶级的设想。
集中体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
作者解决矛盾的方案是人性感化。
《双城记》理解后简答题简析《双城记》的写作目的和思想内容。
《双城记》是狄更斯创作思想和艺术表现达到成熟时期的杰作。
一写作目的:作者想借法国大革命的历史经验向英国统治者敲起警钟,具有明显的借古喻今的现实意义。
二主题思想:1对贵族阶级做彻底的否定。
小说通过梅尼特医生给朝廷的揭发信落到侯爵兄弟手中,以及被捕人狱18年之久的情节描写。
无情地揭露了****了的统治阶级****政体、法律制度。
2描写了法国人民在封建暴政下的悲惨生活。
3生动描绘了法国大革命中巴黎人民攻打巴斯底狱的情景和惩罚压迫者的历史画面,反映了法国大革命轰轰烈烈的斗争场面,准确而又形象地展示了革命发生的原因和必然性。
《外国文学史》第二章期末复习资料
《外国文学史》第二章期末复习资料第二章中古文学第一节概述欧洲历史上的“中世纪”起点: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67年);终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17世纪中叶。
初期:公元5—11世纪中期:公元12—15世纪 (中古文学)末期:公元15—17世纪 (文艺复兴时期)一历史文化背景(略)二中古文学概况中古文学突出特征:宗教色彩、民间文学色彩、开创性中古文学最杰出的代表——意大利诗人但丁1、教会文学(正统文学):又称僧侣文学,文学题材大多取材于《圣经》。
体裁:圣经故事、圣徒传、祷告文、赞美诗、圣徒言行录、梦幻故事、宗教剧等。
作者:教士和修士主要内容(创作目的):赞美上帝的权威和歌颂圣徒的德行,宣扬禁欲主义和来世主义思想。
主要手法:梦幻、寓言、象征。
2、骑士文学(世俗封建主文学):盛行于11-13世纪西欧封建制度巩固繁荣时期,法国成就最高。
内容:描写骑士爱情和冒险故事、宣扬和美化骑士精神。
宣传骑士道“忠君、护教、行侠”的骑士精神,反映大量骑士与贵妇间的“典雅的爱情”肯定对现世生活和幸福的追求,这是对基督教禁欲主义、来世主义极大的冲击。
体裁:有骑士抒情诗和骑士叙事诗两种。
骑士抒情诗:中心是法国的南部普罗旺斯。
以“破晓歌”最著名。
骑士叙事诗:又称骑士传奇,中心在法国北部。
按题材分3个系统:古代系统;不列颠系统;拜占庭系统。
古代系统:根据古希腊罗马文学作品改写。
著名的作品:《亚历山大传奇》、《特洛伊传奇》和《埃涅阿斯传奇》不列颠系统:主要写不列颠王亚瑟和他的圆桌骑士的故事。
作品:《特里斯和伊瑟》拜占庭系统:《奥卡森和尼柯莱特》3、英雄史诗:前期英雄史诗(中世纪初期)日耳曼人:《希尔德布兰特之歌》芬兰:《卡勒瓦拉》(又译《英雄国》)冰岛:《埃达》《萨迦》《贝奥武甫》:上篇《鹿厅》下篇《屠龙》。
日耳曼人盎格鲁·萨克逊人的史诗《贝奥武甫》——流传至今最完整的一部早期英雄史诗。
中心主题:爱国主义、英雄主义、诗中的英雄具有忠君爱国、英勇善战的高尚情操。
外国文学史知识点
外国文学史知识点《外国文学史Ⅱ》一、单项选择1. 十九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前期的创作中心是。
A.法国和英国 B.法国和俄国 C.英国和美国 D.俄国和北欧2. 以下国家的现实主义文学中,文学的感伤主义、改良主义色彩特别浓。
A.法国 B. 俄国 C. 美国D.英国3. 以追求平等自、反对种族歧视和蓄奴制为中心主题的作品是。
A.《贵夫人画像》B.《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C《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D.《百万英镑》 4. 以下作家中,创作具有“内倾性”的作家是。
A.屠格涅夫B.福楼拜C.欧·亨利D.哈代 5. 以下作品中,以普法战争为故事背景的作品是。
A.《战争与和平》B.《羊脂球》C.《塞瓦斯托波尔故事》D.《琉森》 6. 被称为“妇女独立宣言”的作品是。
A.《安娜卡列尼娜》B.《德伯家的苔丝》C.《莎乐美》D.《玩偶之家》 7. 以展现“一个家族的自然史和社会史”为创作目的的作品是。
A.《贵族之家》B.《卢贡-马卡尔家族》C.《戈洛夫略夫一家》D.《奥勃洛摩夫》 8. 银行家纽沁根是的典型。
A.买办资产阶级 B.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 C.从原始积累向自竞争过渡时期资产阶级 D. 金融资产阶级9. 被称为“恶之花”的文学人物是。
A. 蓓基·夏泼 B. 科罗博奇卡 C. 卡门10. 司汤达擅长从的角度反映生活。
A.经济 B. 政治 C.爱情 11.《罪与罚》通过索尼娅的故事宣扬作者的思想。
A. 用改良主义取代暴力革命B. 用行动反抗压迫C. “土壤” (“根基” ) 论 12 海尔茂是的形象。
A. 胆小怕事的资产者和不负责任的丈夫B. 资产阶级正人君子和专横跋扈的丈夫C. 自私虚伪的市侩和男权主义者13. “俄罗斯戏剧之父”是 A. 奥斯特罗夫斯基B. 果戈理C. 契诃夫14. 左拉描述煤矿工人罢工斗争的小说是。
A. 《小酒店》 B. 《萌芽》 C. 《玛丽·巴顿》 15. 以创作“复调”小说著称的作家是。
外国文学史大二下复习要点
外国文学史复习要点(较详细版)一、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英国、法国)1、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1)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要求突破文学描绘现实的范围。
(2)以人道主义为批判现实的武器,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企图建构理想的社会图景。
(3)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并不重视反映历史的本质,只是把历史作为自己自由驰骋的艺术场景。
(4)喜爱自然风光、异域风情,厌恶资本主义的现实和都市文明。
2、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1)强调个人感情的自由抒发,具有强烈的主观性。
(2)对民间文学的重视以及诗体长篇小说的创造。
德国和英国的浪漫主义就是从收集民间文学开始的。
(3)惯用对比和夸张手法,大力提倡想象,重视丑的美学价值。
(4)忧郁感伤的情调为浪漫派作家所爱好。
二、德国是浪漫主义文学发展思潮发源地:最早的两个浪漫流派1、德国文学概述浪漫主义文学在18世纪末的德国兴起后,很快传播到英、法和欧洲其他国家,形成一股全欧性的文学思潮,发展成为一场声势浩大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
德国浪漫主义文学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开始衰落。
(1)早期(耶拿派,18世纪末—1805):由于政治经济的落后、资产阶级的软弱以及唯心主义哲学的盛行,早期德国的浪漫主义文学带有浓厚的唯心主义和宗教色彩,悲观思想也比较严重。
施莱格尔兄弟:威廉·施莱格尔(1767—1845)和弗利德里希·施莱格尔(1772——1829),是浪漫主义的理论家。
他们在耶拿创办杂志,宣传浪漫主义文艺主张,反对古典主义,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和放纵主观幻想,追求神秘和奇异。
诺瓦利斯(1772—1853):耶拿派的作家代表,敌视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主张恢复中世纪君主专制和天主教统治。
诗集《夜的颂歌》是为悼念他所爱的一个14岁便死去的女孩而写的,歌颂黑夜和死亡,充满病态心理和神秘主义色彩。
(2)中期(海德尔堡派,1805—1815):1805年在海德尔堡出版的《隐士报》,形成这一时期浪漫主义运动的中心,称海德尔堡派。
外国文学(二)课堂笔记 第八章 十九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流派
第 八 章 十 九 世 纪 自 19世纪下半叶的欧洲文坛,出现了多元化的局面:浪漫主义余波犹存,现实主义方兴未艾,新的文学流派陆续出现,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源于法国的自然主义、象征主义和唯美主义文学。
第 一 节 概 述1、十九世纪后期尖锐的社会矛盾加深了人们对理性的失望、对人性的怀疑;2、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极大地影响了社会心理和文化观念,促成了各种弘扬科学主义的理论;特别是遗传学、医学的发展导致了对人的认识的变化:① 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认为研究任何实物的性质都必须探讨其特征和环境,承认自然界的客观因果性、必然性和规律性;以法国遗传学家吕卡斯医生为代表的“自然遗传论”则认为一切肉体的精神的病都跟遗传有关,酗酒、纵欲、犯罪、疾病等都会遗传;② 孔德(1798一1857)的实证主义哲学主张科学只研究具体的事实和现象,认为人的社会性取决于生理条件,应以人的病理状态作为道德研究的基础。
【实证主义将自然科学的方法移入哲学和社会学,反对传统的思辨形而上学,开创了现代西方哲学的“科学主义”思潮,对以后的西方哲学发展发生了重大的影响。
】 ③ 泰纳(1828一1893)把孔德的观点引入文学研究,提出了决定文学发展的“种族、环境、时代”三要素的理论,主张文学综合研究人所受到的各种影响,特别是种族影响。
【种族包括人的先天的、生理的、遗传的和特定民族影响等因素;环境包括物质和社会两重因素;时代包括文化和当时占优势的观念等因素。
】(二)自然主义文学的特征1、继承了现实主义文学的传统,将客观性、真实性视为文学创作的首要原则,但反对选择、提炼生活,而是 “照相式”地实录社会生活;2、全面反映时代面貌,让底层人的生活大量进入文学作品;3、写人时注重表现人的生物属性(用遗传学、生理学、病理学观点解释人的性格),排斥典型化原则;4、淡化情节,铺陈日常生活琐事;5、使用平和、客观、冷静的叙述文体。
(三)自然主义文学的发展及其代表作家作品◆自然主义文学形成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盛行于七、八十年代;福楼拜是自然主义文学的先驱,龚古尔兄弟是自然主义的建构者,以他为首的“梅塘集团”是法国自然主义文学创作的核心力量。
《外国文学史》复习笔记
(4)《埃涅阿斯纪》艺术成就:
①内容广阔复杂,包罗了从古希腊到古罗马时期极为丰富的神话、传说、地理、历史、
宗教和氏族生活习俗、文物制度等具体精确的描写,被称为"古罗马的'百科全书'"。
②艺术构思凝重、严肃谨严、精细。
③善于调动多种艺术手法渲染场面,更长于人物心理矛盾的具体描写,如写北非迦太基
命运观念,属命运悲剧。索氏悲剧常怀疑命运的正义性,往往肯定与命运作抗争的人。(2)
悲剧主人公主要是人,而不是像"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那样主要写的是神,也不像欧里庇
得斯写一般人,而是写理想的人--英雄。(3)为希腊悲剧增加了第三个演员,并加强演员
动作和对话,并放弃了"三联剧形式"。
9、索福克勒斯:
现文艺复兴巨人性格及诗人理想。结局一般彻底毁灭。
③、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瑟罗》、《李尔王》、《麦克白》和《雅典的泰门》。
(4)、莎士比亚传奇剧:
①、高度纯粹的基督教博爱主义,即道德理想主义。
②、炉火纯青、充满理想、幻想。
③、《辛白林》、《冬天的故事》、"诗的遗嘱"《暴风雨》。
①、取材表面看来不雅驯,实有很高认识价值和伦理道德意义,歌颂了为维护新的伦理
道德原则和制度而勇于承受最大苦难的英雄;
②、还歌颂了人的独立自主意志同人和命运的斗争。
(4)《俄狄浦斯王》结构:
①、回顾式结构悬念性强,情节集中,并将"回顾"同"发现"和"突转"紧密结合,
布பைடு நூலகம்严密精巧,环环相扣;
《外国文学史》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复习笔记
外国文学史(二)
外国文学史重点名词解释多余人:出现在俄国文学中的一种艺术形象,沙皇专制下的农奴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很落后,优秀的知识分子受西欧启蒙思想的影响,试图有所作为,但又找不到出路,于是苦闷、彷徨、忧郁、痛苦,他们大都富有才华、不满现状、愤世嫉俗,同时又性格脆弱,对人生采取消极态度,他们有时寻找刺激,在伤害别人的同时也伤害自己,有时沉溺无奈的伤感情绪中不可自拔,成为社会的“多余人”。
著名的形象有奥涅金、毕巧林等。
心灵辩证法:是车尔夫雪夫斯基对托氏心理描写手法的概括。
意即不是静止地描写人的心理,而是写在外界影响下心理变化的过程,特别注意描写人物各种复杂情感的交织更替,思想情绪的瞬息万变,通过人物复杂矛盾的全过程来反映人与社会的冲突。
首先,注重于描述人物心理运动、变化的过程。
第二,善于通过描写人物的外部特征来揭示其内心世界。
第三,小说通过内心话语的描写直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社会问题剧:指挪威作家易卜生在19世纪所创作的旨在提出社会问题的戏剧作品。
他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立场出发,透过资本主义社会虚伪的外表,揭示出种种黑暗和罪恶,从而提出许多重大的社会问题。
代表作有《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等。
唯美主义:19世纪中后期流行于欧美的一种新的资产阶级的文学流派,最早出现在法国,代表作品有戈蒂耶,英国的王尔德。
唯美主义主张“为艺术而艺术”标榜艺术脱离政治,片面追求艺术技巧,否定艺术社会教育作用。
但是在扩大艺术的表现范围和艺术技巧有一定的贡献。
长河小说:由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从《约翰·克里斯朵夫》·开创。
它以小说的主人公的个人生涯为主线,构成基本情节。
这一新的体裁继承了古代流浪汉小说,司汤达《红与黑》等小说的传统发展而来;对后世的作家产生了巨大影响,如德国托马斯·曼的《布登勃洛克一家》。
硬汉子形象:海明威作品中出现的一系列人物形象。
这些人物有拳击师、斗牛士、猎人、渔人等,他们都具有一种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性格,面对暴力和死亡,面对不可改变的命运,都表现出一种从容、镇定的意志力,保持了人的尊严和勇气。
外国文学史全套笔记
第一章古代文学第一节古代文学概述1、古希腊、罗马文学是欧洲文化和文学的发源地。
古希腊罗马文学和早期基督教文学是西方文学的两个源头。
古希腊文学主要包括神话、史诗和戏剧。
此外还有寓言、抒情诗和文艺理论。
没有奴隶制就没有希腊国家和罗马帝国,2、恩格斯说:“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3、古希腊文学的分期及代表作家作品:第一时期,史称“荷马时代”或“英雄时代”。
(前12世纪——前8世纪)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
《荷马史诗》的诞生。
赫西俄德的教谕诗《工作与时日》是现存最早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诗作。
赫西俄德的叙事诗《神谱》是一部最早的比较系统地叙述了宇宙起源和神的谱系的作品。
第二时期,称为“古典时期”,即奴隶制社会的全盛时期。
(前8——前4)主要成就是抒情诗、散文、寓言、戏剧(悲剧、喜剧)和文艺理论等,其中戏剧的成就最大。
1.独唱琴歌最著名的代表诗人是萨福和阿那克瑞翁。
柏拉图称萨福为“第十位文艺女神”。
阿那克瑞翁的诗风格优雅、单纯、轻松,被称为“阿那克瑞翁体”。
2.品达以合唱抒情诗著称,代表作品《胜利颂》。
17世纪古典主义的诗人把他的诗看作是“崇高颂歌”的典范。
(弥尔顿、歌德等都曾模仿他的风格。
)3.散文体动物寓言《伊索寓言》的诞生。
(相传前6奴隶——伊索所作)《狼和小羊》、《农夫和蛇》…..4.著名的历史著作是“历史之父”希罗多德的《希腊波斯战争史》,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和色诺芬的《长征记》5.文艺理论方面的代表人物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著有《对话录》40篇。
(创立了“理念论”,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始祖)亚里士多德著有《诗学》。
(为西方文艺理论中现实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时期,亦称“希腊化时期”,(前4——前2)。
文学衰落时期,主要体裁是新喜剧和田园诗。
新喜剧最著名的作家是雅典的米南德,代表作品《恨世者》和《萨摩斯女子》。
4、古罗马文学的分期及主要代表作家作品。
外国文学史(一)(二)知识点整理
外国文学一、古希腊中国希伯来神话的异同:(123同,45异)1、从传承方面来看,古希腊神话多靠游吟诗人传颂保存,中国神华多靠赋、朦颂(《国语》),希伯来神话多靠传教士,共同之处是都有一个群体为之努力。
2、从内容来看,都是推源神话(创世说)3、人与自然,社会的更迭4、古希腊和希伯来神话体系完整、庞大,中国神话零散不发达(孔子儒家学说过早地侵入我们的生活,怪力乱神;鲁迅认为没有人鬼神的区分;中国的文学从起源起就带有抒情的色彩,希腊神话则是叙事,中国保存式东西较多,重视经验总结,古希腊则重视开拓,外向型,充满挑战,英雄色彩浓厚。
)5、中国神话中自然神居多,古希腊神话中,则是自然神加社会神,如雅典娜、赫拉主管婚姻,中国的神相互独立,古希腊的神有婚配等的关系,中国的神最终成为道德楷模,希腊的神则偏重个性张扬。
二、悲剧理论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
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模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采用叙述法。
借用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感情得到净化。
三、希腊文学的首创性(1)题材上:既有幻想世界也有现实生活,既有个人生活也有个人财产,既有爱情,也有战争,既有家庭生活也有海上冒险,在题材方面已经非常全面。
(2)在体裁上,欧洲文学的主要载体都已经出现,神话、史诗、抒情诗、悲剧、喜剧、历史剧、演说、对话录、哲学论文、文论、寓言等等。
(3)在创作技巧和观念上,出现了顺序与倒序,白描与刻画等等,在创作理念上,体现了写实与象征两种基本观念形式。
四、《荷马史诗》与《埃涅阿斯纪》的比较1、前者是第一部文人史诗,具有人工雕琢之美,后者基本保留了民间传说的本色,具有天然纯真之美。
2、在主题上,前者歌颂氏族英雄的勇敢机智以及集体主义精神,后者服务于屋大维的统治,它提倡恢复古罗马的宗教信仰,把人民的思想纳入爱国主义的轨道,它是“遵命”文学。
3、在人物上,前者并不忌讳英雄们为个人打算的私心,他们可以自由表现、任意而行,是典型的个人英雄主义;后者埃涅阿斯的一切行为则是为了遵循神的命令,去建立一个新民族、新国家,个人幸福必须服务于社会责任,它比《荷马史诗》的英雄更崇高,是为了明确的伟大的理性去奋斗的实践者,但与狄多*图尔努斯相比因缺乏人情味而略显僵硬。
外国文学史(2)期末复习
一、填空题(8/1分)1英启蒙思想产生最早,法启蒙运动声势浩大2启蒙运动是18世纪欧洲思想的主潮,欧洲资产阶级学者把这个思潮称为“光明观念”运动。
3洛可可文学在18世纪30年代达到高潮(主要在法国)4感伤文学:出现在18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末的英国。
当时候英国产业革命之后,出现很多社会弊病,人们对资产阶级政权感到失望,但又无可奈何,便将许多不满与无奈投诸于艺术,由此产生一股新的文学潮流,由斯泰恩的小说《感伤的旅行》而得名。
感伤主义文学在形式上注重心理感觉,因此成为19世纪浪漫主义的先驱,也是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源头,在欧洲文学史上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5夏多布里昂和斯塔尔夫人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有人称他们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教父”和“产婆”。
6第一个自称为“浪漫的”作家的法国人:司汤达7斯塔尔夫人的文学论文《论文学》(1800)、《论德意志》(1810)为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8斯丹达尔的《拉辛和莎士比亚》(1823-1825)曾被称为法国浪漫派声讨新古典主义的檄文。
9雨果在1827年发表《克伦威尔·序言》,全面提出浪漫型戏剧纲领,雨果也因此被公认为法国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
101830年《欧那尼》上演,在序言中响亮地提出:“浪漫主义,归根结底是文学上的自由主义”。
11夏多布里昂中篇小说《阿达拉》是法国浪漫主义运动开始的标志、法国第一部浪漫主义小说12夏多布里昂《勒内》中勒内是欧洲文学中第一个表现出“世纪病”特征的浪漫主义“英雄”的形象13阿尔封斯·德·拉马丁(1790-1869)是19世纪法国浪漫派的第一个诗人14理查生(1689-1761)书信体小说《帕米拉,或美德有报》是英语国家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书信体小说,给卢梭、歌德开创了先例;开创了感伤主义心理小说的先河。
二、据作品名填作家名、据主人公名填作品名各国代表作家作品:英国文学(现实主义小说):笛福(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英国小说之父、现代新闻报道之父):主要作品:《鲁滨逊漂流记》标志着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诞生。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笔记和课后习题(含真题)详解(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
第1章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1.1 复习笔记一、概述(一)发展过程和基本特点1.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历程(1)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是19世纪现实主义的继续和发展20世纪的现实主义作家接受了前辈们的批判精神、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和塑造典型人物等最基本的创作方法,也接受新时期涌现的文学流派的新手法,以丰富传统的现实主义。
他们在20世纪上半叶的文坛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50年代,欧美现实主义文学出现不同程度的衰落趋势。
揭露性和批判性的消退,造成了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的暂时衰落。
(3)大约从70年代开始,欧美现实主义文学又出现复兴的端倪,即回归现象。
及至80年代,有的现代派作家甚至也采用了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来写作。
这种现象对现实主义本身无疑是一种激励。
(4)综观20世纪的欧美现实主义文学可以发现,现实主义文学的生命力是强大的。
可是,如果抛弃了它的优良传统,即批判性、反映现实的真实性和广阔性、塑造典型人物的艺术手法等等,而过多地吸取现代主义的艺术方法,那就会造成自身的衰微,乃至不成其为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2.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相互影响20世纪世界文学的相互影响更为直接和频繁,现实主义文学也不例外。
(1)十月革命后出现的苏联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一批社会主义国家,大力提倡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这对欧美作家产生了重大影响。
(2)苏联等国家陆续产生了一批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在世界上具有不可忽视的声誉,对于具有正义感和不满于现实的资本主义国家的作家来说,它们起到了示范作用。
由此在欧美出现了“红色的30年代”。
除了接受社会主义思想,还不同程度地接受了无政府主义、和平主义、费边主义等各种各样社会思潮,但是他们的总体倾向是进步的。
与此相应,他们采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起到了壮大现实主义潮流的作用。
3.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思想的特点(1)从阶级观念或社会主义思想角度观察社会问题20世纪的现实主义作家看到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蓬勃展开,社会主义思想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他们,使他们对现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朱维之《外国文学史》笔记整理
第一章古代文学古希腊文学与古罗马文学的基本关系古罗马文学是对古希腊文学的继承和发展.古罗马文学是联系欧洲与希腊文明的桥梁。
古希腊文学与古罗马文学是西方文学的源头之一.(两希文学)古希腊神话的特征系统性人神同形、同性现实性1 鲜明的人本色彩,命运观念。
从诸神的恣情纵欲,到盗火者的狂热殉情;从阿喀琉斯多愤怒,到美狄亚的残忍复仇.一切都是世俗,活生生的。
绝无宗教恐怖的压抑和彼岸天国的诱惑。
2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并存.古希腊文学的许多篇章从不同程度,不同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
为后人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也有相当一部分作品充满了神奇的想象、怪诞色彩、表现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3 种类繁多,且具有开创性.除神话,史诗外还有悲剧,喜剧、寓言、故事、教谕诗、抒情诗、散文、小说等.4 系统性《荷马史诗》《伊利昂纪》(《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奥德赛》)1、内容2、战争观念3、史诗的价值、意义、地位第二章中世纪文学四种文学样式:(一)教会文学1 教会文学(正统文学取材《圣经》)体裁:圣经故事、圣徒传、祷告文、赞美诗、圣徒言行录、梦幻故事、宗教剧等。
作者:教会僧吕主要内容:赞美上帝的权威和歌颂圣徒的德行,宣扬禁欲主义和来世主义思想。
主要手法:梦幻、寓言、象征.新旧约但丁《神曲》两重性:形式、内容、形式:结构框架的原则(教会的传统象征式的、有系统)诗歌运用了中世纪宗教文学常用的梦幻故事的写法,却取材于现实。
全诗分为3篇,每篇又分33歌,共99歌;加上序曲,组成完美的数字100,此外,每篇长短相等4700行左右,都以“星"字结尾.“3”和它的倍数在基督教世界是吉祥数字,代表“三位一体”的神秘宗教观念,而“星”体现出基督教中“上帝”引导人类至善思想。
加上大量隐喻和象征等手法的运用,使得整个作品呈现出浓厚的宗教文学特征。
内容:1.贯穿着上帝是万物之源和宇宙的最高主宰的观念2.地狱与炼狱主体以七宗罪安排3.依照但丁本人的是非善恶来作为评判标准安排三界住客(把当下社会中作恶的人放在地狱下层,如教皇被安排到了地狱底层)4.对世俗爱情的态度。
外国文学史2复习资料
1 (海涅)是德国十九世纪著名的革命民主主义诗人。
恩格斯称赞他是“德国当代最杰出的诗人”。
5雪莱的作品:论文《无神论的必然性》、著名的长诗《麦布女王》、《伊斯兰起义》、代表作是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抒情诗《致云雀》、《西风颂》。
6拜伦政治诗《东方叙事诗》是以东方为题材的富有浪漫色彩的传奇诗,共六篇:《《异教徒》、《阿比道斯的新娘》、《海盗》、《莱拉》、《柯林斯的围攻》、《巴里西纳》。
《东方叙事诗》的代表作是《海盗》。
拜伦后期代表作是诗体小说《唐璜》,被歌德称赞为“绝顶天才之作”。
拜伦的成名代表作:《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
10 法国最早具有现实主义因素的作家是民主诗人(贝朗瑞)。
十九世纪中期的浪漫主义作家:(雨果)、拉马丁、维尼等,还有(大仲马)、欧仁•苏、戈蒂耶、乔治•桑。
20英国的现实主义作家最先以劳资矛盾为创作题材的作品有:盖斯凯尔夫人的《玛丽•巴顿》,夏绿蒂•勃朗特的《谢利》、狄更斯的《艰难时世》。
21 萨克雷代表作《名利场》,主人公是穷画家的女儿蓓基•夏泼。
24 波兰的民族诗人(亚当•密茨凯维支)是杰出代表之一,他的长诗《塔杜施先生》表现出为民族解放而斗争的思想。
26 司汤达原名玛利•亨利•贝尔。
1812年,他随拿破仑远征军到莫斯科。
他在王政复辟时期的创作作品是:长篇小说《阿尔芒斯》、短篇小说《法尼娜•法尼尼》和长篇小说《红与黑》。
七月王朝时期的创作:长篇小说《巴马修道院》和一些中短篇小说后来收在短篇小说集《意大利遗事》中。
29巴尔扎克第一部作品:浪漫主义的五幕诗体悲剧《克伦威尔》。
1820年写成,结果失败。
1829年,他第一次以巴尔扎克的名字发表长篇历史小说《舒昂党人》,获得成功,初步奠定了他在文学界的地位,标志巴尔扎克的创作从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
从此,他进入《人间喜剧》的创作阶段。
33 1829年雨果发表抒情诗集《东方集》,标志由古典转向浪漫。
还发表了剧本《欧那尼》,受到欢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文学史2名词解释:1、什么叫希腊神话古希腊神话是原始氏族的精神产物,是古希腊人集体创造的口头创作,大约产生于公元前8世纪以前。
内容上大体可分为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部分。
是生产力发展的低级阶段的反应,是氏族社会基本特征的表现。
在古希腊神话中,神人同形同性,英雄是半神半人式的英雄。
2、什么叫荷马史诗荷马史诗:包括《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是古希腊最早的两部史诗,一般认为是吟颂诗人荷马所作,故称荷马史诗。
这两部史诗描写发生于公元前12世纪的特洛亚战争,各分二十四卷,反映了氏族制度趋于瓦解,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广泛的社会生活,塑造了一系列英雄形象,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和艺术成就。
《荷马史诗》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两部史诗,取材于公元前12世纪发生的特洛亚战争的历史事件,有相当长的民间传唱和吟诵过程。
公元前9世纪左右,相传由行吟诗人荷马编订完成,故名荷马史诗。
公元前6世纪由学者用文字写定。
《伊利亚特》的主题是赞美古代英雄的刚强威武、机智勇敢,讴歌他们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奥德修纪》讴歌了古代英雄在同自然力的抗争中所体现出来的机智勇敢和坚强意志,表达了主人公对部落集体和乡土的眷恋之情。
两部史诗结构巧妙、形象鲜明、语言质朴、比喻奇特,并具有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
荷马史诗真实地反映了古代希腊从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社会风貌,是认识希腊史前社会的重要文献。
补: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塞》两部分,各有24卷,均以特洛依战争为背景。
《伊利亚特》写战争本身,描写阿喀琉斯的愤怒及战争最后51天内发生的事件;《奥德塞》写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战争结束后回返家乡的经历。
荷马史诗的主题是歌颂希腊全民族的光荣史迹,赞美勇敢、正义、无私、勤劳等善良品德,讴歌克服一切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肯定人与生活的价值。
荷马史诗充满了浓厚的宿命论思想,人与人之间的斗争成为神与神之间斗争的缩影。
荷马史诗塑造了一系列的英雄人物,结构巧妙,布局完整,比喻丰富。
它不仅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优秀作品,也是研究希腊早期社会的重要文献。
3、古希腊悲剧古希腊悲剧起源于祭祀酒神狄俄尼索斯的仪式。
春天的酒神祭有歌队参加表演,歌队队员唱赞美酒神的颂歌,歌队队长讲述酒神的故事,后来又加进了表演动作的演员,悲剧便由此产生。
希腊悲剧主要不在于写悲,而在于表现崇高、庄重、严肃的英雄主义思想。
它大都采用神话传说题材反映现实社会的生活和斗争,突出人跟命运的冲突,表现反专制、反压迫、反侵略的民主精神,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希腊古典时期出现了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三大悲剧家,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王》和《美狄亚》。
7、三联剧又称三部曲,古希腊悲剧中最妆的固定格式,•指情节连贯,内容相关的三部悲剧。
它们既有相对独立性,有各自的剧名,能独立成篇,又有内在联系,可合成一组悲剧,有总的剧名,表达统一的主题。
后成为三部内容各自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文学作品的统称。
4、圣经(名解)《圣经》(Bible)是神所默示的,是犹太教、基督教的经典。
最初出于希伯来文kethubhim,原意为“文章”,后衍意为“经”;希腊文作graphai,拉丁文作Scripturoe,汉译作“经”。
圣经是犹太人和欧洲人的信仰经典,讲述古时犹太人、耶和华的历史,并记录先知预言。
[1]当犹太教经典大量译成希腊文本后,希腊文ta biblia(复数,原意为“诸书”)遂被用以专指这些经典;拉丁文衍为单数词Biblia,后成为犹太教、基督教正式经典的专称,汉译作“圣经”5、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是14-17世纪初欧洲一系列新兴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的总称。
它以发掘、整理和研究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复兴古典文化为标志,并借此反对封建观念和中世纪宗教教义的束缚,建立适应新兴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
文艺复兴开辟了欧洲历史上的新纪元,是西方近代文化的开端。
文艺复兴运动是14-17世纪初在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口号下,欧洲资产阶级掀起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
资产阶级从被排斥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中发掘积极因素:用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抨击教会的唯心主义经院哲学;以现实主义精神强烈、生活气息浓郁的古代文学反对神秘的、奇迹色彩浓厚的封建文学;用古代形象生动、体态优美的雕刻、绘画否定形象呆板、缺乏生气的宗教艺术;用维护私有财产的罗马法来论证积累财富的合理性。
其目的在于摧毁以“神”为中心的封建意识形态,建立以“人”为中心的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新思想、新文化。
十四行诗──本是中古欧洲民间流行并用于歌唱的一种短小诗歌,彼特拉克将之独创成一种抒情诗体,音译为“商簌体”。
文艺复兴时期,这种诗体被广泛运用。
6、人文主义(思想)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也是这一时期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
主要内容表现在:用人权反对神权,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在政治思想上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其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理性精神来自古希腊罗马文化,其平等、博爱的思想来自基督教精神,因此人文主义可以说是古代文化与中世纪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7、人文主义文学人文主义文学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新质文化特征和独特的文学品格。
它以对人的关注为主旨精神,着力描写现世生活,肯定人的权力,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在艺术上,着重展示人的精神世界、情感特征、欲望要求;文学创作方法意识的增强,更加自觉、成熟地运用现实主义方法;扩大了传统文学的体裁领域;体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
代表作品有拉伯雷的《巨人传》、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莎士比亚的戏剧等。
人文主义文学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主流,它集中体现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愿望,具有鲜明的特征:1、在思想倾向上,反对神权神性,宣扬人权人性;否定禁欲主义,赞美现世生活;批判蒙昧主义,颂扬文化知识;反对封建割据,主张建立中央王权的统一国家。
2、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强调真实地描写现实世界,作品应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历史感;注意从矛盾冲突和发展中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特别是新兴资产阶级的理想人物;打破用拉丁文写作的陈规,代之以活生生的语言。
3、在文学体裁方面,以歌颂真挚爱情的抒情诗取代讴歌精神恋爱的宗教赞美诗;以适合反映人间生活的小说排斥宣扬天国幸福的圣徒传和梦幻故事;以表现各国社会矛盾的民族戏剧冲击神秘剧和宗教剧。
8、大才子学派大学才子派:大学才子派是文艺复兴时期在莎士比亚之前活跃在英国剧坛的一批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文主义剧作家。
他们富有才华,并锐意创新,代表剧作家有约翰·李利、基德、罗伯特•格林和马洛等。
其中以马洛的成就最高,对莎士比亚的影响最大,代表作《浮士德博士的悲剧》等。
大学才子派不是一个统一的文学派别,但为英国戏剧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为莎士比亚的创作铺平了道路。
⏹“大学才子派”作家:主要有约翰·李利、罗伯特·格林、托马斯·基德、斯托弗·马洛等。
⏹主题:继承和发展了描写巨人形象,展示巨人风采主题。
⏹代表作家:斯托弗·马洛(1564—1593)代表作品:马洛在他的10幕悲剧《帖木尔》中,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把帖木尔描绘成了一个有血有肉、感情丰富、追求无止境的世界霸权的巨人式人物9、流浪汉小说流浪汉小说诞生于16世纪中叶的西班牙。
这类小说继承了中世纪骑士传奇的冒险主题,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描写城市平民生活,以主人公的流浪冒险为线索,用第一人称叙述其经历,通过平民的眼光去观察、评价各种社会现象,展现出一幅幅生动幽默的社会风俗画。
最早的一部流浪汉小说是无名氏的《小癞子》,对欧洲小说的发展有过深远的影响。
流浪汉小说:产生于16世纪中叶,它受中世纪市民文学的影响,以城市下层人物的活动为中心,以人物流浪史的形式,幽默俏皮的风格,简洁流畅的语言,广泛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
小说一般采用第一人称,描写主人公的所见所闻,对欧洲近代长篇小说产生深远影响。
代表作为西班牙无名氏的《小癞子》10、17世纪古典文学古典主义:指17世纪流行于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文学思潮,由于它在理论和实践上皆效法古代希腊罗马而得名。
其特征为1政治上拥护中央主权,主张国家统一,宣扬公民义务,歌颂贤明君主。
2思想崇理性,强调人的行为应受理智和意志的支配,表现荣誉、责任观念战胜感情的过程。
3艺术上提倡模仿古代,重视规则,遵守“三一律”补:古典主义又称“新古典主义”,产生于17世纪初的法国,后扩展到欧洲各国,影响一直持续到19世纪初。
古典主义文学思潮是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在政治上妥协的产物,笛卡尔的唯理主义为古典主义提供了哲学基础。
该文学思潮的主要特征为:拥护王权;强调理性;崇尚古典;严守格律。
11、三一律(古典主义最根本的法则、内容、好处)三一律”是法国古典主义作家为戏剧创作制定的一条规则,即时间、地点、情节的整一律。
“三一律”规定一出戏只能有一条情节线索,剧情只能发生在同一地点,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
“三一律”的积极作用在于使戏剧结构严谨、情节集中,冲突能迅速展开,达到高潮;但同时它又容易束缚剧作家的手脚,导致人物形象公式化、概念化,削弱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席勒式创作补:三一律(名词解释)答案1:古典主义喜剧的艺术典范,它规定戏剧的情节、时间、地点必须是整一的,即剧本的情节只能有一条线索,故事发生在统一地点,剧情在24小时内。
它的优点在于如果运用得当,就会情节集中,结构紧凑,矛盾突出;缺点在于束缚了作家的创作自由,影响了创作的深度、广度。
答案2:三一律(classical unities)是西方戏剧结构理论之一,亦称“三整一律”。
是一种关于戏剧结构的规则。
先由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戏剧理论家琴提奥约于1554年提出,后由法国新古典主义戏剧家确定和推行。
要求戏剧创作在时间、地点和行动三者之间保持一致性。
即要求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一昼夜)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
12、巴洛克文学巴洛克:语出意大利,原是畸形、矫饰的意思,曾用其标志16-18世纪的绘画、雕塑、建筑等方面的一种艺术风格,后借用到文学上。
巴洛克文学在思想内容上具有彷徨、悲观、颓丧的特点,艺术上则刻意雕琢,追求怪谲,表现出华丽纤巧的风格,成为欧洲盛行一时的一种艺术风格。
14、什么是启蒙运动启蒙运动:18世纪全欧性的思想运动,是文艺复兴反封建、反教会斗争的的继续和发展,并带有明确的政治革命的性质。
启蒙知识分子崇尚理性,认为要用建立在理性之上的科学文化知识去启迪人们摆脱愚味。
15、启蒙文学、18世纪在欧洲出现的启蒙运动是西方资产阶级第二次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启蒙文学是这一运动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