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广东省惠东县七五六地质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 22 短文两篇教案 新人教版.doc
八年级语文上册 22《短文两篇》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22课短文两篇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1.要求学生勾画阅读提示的要点,明确学习《陋室铭》的素质教育目标。
2.师生讨论,逐条板书或投影显示本节课素质教育目标。
二、整体感知1.教师引导:要准确地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就要对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家的身世、处境作一些了解。
让我们先复习有关刘禹锡的生平,了解他为什么要写这篇“铭文”。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人,自幼好学,21岁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调整仕途得失的一条基本心理原则。
刘禹锡是中唐时期政治上的激进派,主张改革,但是遭到保守派的排挤,一再被贬,因而作此铭文,自剖肝胆,表达了自己处陋居穷而不改人格与德操的信念。
2.结合注释学习“铭”,让学生当堂记忆。
教师当堂抽查。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3.指名学生朗读,教师订正读音及节奏,全班学生齐读。
[复习旧课知识点:引入新课的学习,当堂记忆并检查,个别读与集体读相给合都是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
]三、教学过程1.学生对照注释自读,疏通文字,时间为四分钟,教师巡视,个别解答学生的疑问。
2.教师结合课后练习及预习提示的问题向学生提问,检查自学情况。
(1)这篇文章中的哪句话能提奖全篇大意?是什么意思?“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德馨”指的是品德高尚,说明“陋室”值得铭颂,不在其陋,而在身居“陋室”的人品德高尚。
(2)文章头两句有何作用?写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是设喻引题,颂扬陋室。
(3)文中怎样描写陋室环境的?请用文中原话回答,再谈自己的理解。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作者的陋室之景是清幽的,苔薛青草,登阶入室,并无荒芜之感,倒有一股生气。
(4)要求学生背诵并默写这两句。
(5)文中是怎样描写居室主人的生活情景的?先找出文中原话,再谈自己的理解。
教师与学生边讨论边明确:“谈笑有鸿儒……无案牍之劳形。
八年级语文上册 22《短文两篇》(第1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四、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在广泛的课外阅读中,我们发现古代名士文人特别喜爱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因此这些客观之物就有了丰富的文化积淀,如松、竹、梅,如高山、名川、清风、明月。
一所简陋的房屋也可以寄托作者的志向,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刘禹锡的传世佳作《陋室铭》。
板书
陋室铭
小结
《陋室铭》是一篇短文力作,是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葩。
它的显著特点就是文辞蕴藉、语言精辟,我们不但感受到作者坦荡乐观、洁身自好的文人情怀,而且品味到一种韵味如歌的音乐美,读来如行云流水,确是我国古典文库中脍炙人口的珍品。
1、本文选自,作者。
铭是。
2.用在文中原话回答;
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写陋室环境,突出景色之雅的句子是:
3、作者使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两个典故的用意是什么?
表明自己虽然身居陋室,却同古代圣贤一样品德高尚,具有远大抱负。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2课《短文两篇》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22 短文两篇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熟读成诵。
2.理解文章内容及托物言志的写法。
3.感悟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确立高尚的志趣追求。
教学重难点1.理解文章内容及托物言志的写法。
2.感悟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确立高尚的志趣追求。
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一年的文言文学习,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已掌握了一定的步骤,而且经过以往的朗读训练,他们很容易感受到短文的独特之处,容易从朗读中获得学习文言文的喜悦感与成就感,进而主动加入到背诵、解说、创作等学习活动中来。
但由于本单元文言文首次采用集中编排方式,且所有的课文都有背诵要求,因此不断激发学习兴趣及成就感成为必要。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设计者:)陋室铭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走近陋室自古以来,才子佳人多爱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王安石用“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表明自己高洁傲岸的品质,郑板桥用“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以示自己清廉正直的追求,陈毅用“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盛赞雄气勃发的时代精神。
普通之物在生花妙笔中向我们讲述着诗人的心志,一所简陋的居室又寄托了作者怎样的志向呢?现在,就让我们跟随唐代大诗人刘禹锡,走进他的《陋室铭》,去探访他的内心世界吧。
二、朗读感知,踏访陋室1.试读(学生自读;教师范读;找出韵脚,男、女生接读。
)2.译读(学生运用“替、留、调、删、补”的翻译方法,借助注释、工具书,自主翻译课文。
)3.疑读(学生质疑,师生共同探讨,教师针对学生存在的共同问题进行讲解。
)4.畅读(学生流畅地读文后,积累重点文言词句。
包括:一词多义、重点语句的翻译等。
)三、美读品味,欣赏陋室(一)理内容1.本文文题是“陋室铭”,从文章内容看你认为“陋室”“陋”在何处?示例:①我看到台阶上长满青苔,院子里满是不知名的绿草。
我看到了作者在灯下静读经书。
我看到作者和两三个知己在倾心交谈。
屋子里很潮湿。
我听到了淡淡的琴声、诵读声、低回的交谈声……闻到了墨香、书香、酒香、茶香、泥香……②走进院子里,没有名贵花木簇拥。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 短文两篇》陋室铭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8
判官,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 陋室,是 X 禹锡的室名,就是简陋
横加刁难。先是安排他住在城南 的房子。一正房,两厢房,坐北朝
门,面江而居。X 禹锡不但没有埋 南。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
怨,反而还撰写了一幅对联贴于房 书“陋室铭”三个字,现在某某和
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 县仍保存着。
思争辩。”这个举动可气坏了知县,
语 言 么 ? 是 怎 么 样 引 出 德 馨 的 不想说再见,也得再见了。老师建
呢?前两句是用了什么样的修辞 议你这样和 X 禹锡话别,以“X 公,
手法?
我想对你说……”为开头说一段心
2、韵文从哪些方面体现作者的德 里话
馨呢?
2/3
3、作者已经从那三方面说明了陋 室不陋,又为什么写“某某……, 西蜀……”?有什么作用?(用类 比的方法从而突出陋室不陋) 4、最后一句孔子的话是什么意 思? 五、巧取雅称理解美 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转眼间 就要和 X 禹锡说再见了,离别在 即,你不想留下点什么纪念吗?老 师有个建议,你可以给 X 禹锡的陋 室起一个雅称,比如──清心斋; 也可以给 X 禹锡送一块匾额,比如 ──室陋德馨。起名时要说说根 据。 板书设计:
word
陋室铭
一、教学目标: 1.能准确识记重点文言实词,翻译课文。 2.把握文章结构,深入了解文章内容。 3.理解作者那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明确理解作者那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三、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一、故事导入营造美
1将 X 禹锡的住所由城南调 2.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
到城北,并把房屋从三间缩小到一 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22《短文两篇》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短文两篇陋室铭【教课目的】1.理解本文的主题。
2.认识铭文的特色。
3.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4.朗诵、背诵全文。
【教课要点、难点】要点:理解诗意,掌握要点词语,背诵。
难点:理解作者描述陋室的情怀和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课过程】一、导入从古代有名的文学家欧阳修、范仲淹、苏轼等导入。
二、出示教课目的1.学生齐读。
2.教师解读。
三、文体、作者简介1.文体简介:铭,是古代文体。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戒备自己或许永垂不朽的文字。
本文是刻在牌上,放在书案右侧用以自警的铭文,又叫“座右铭”。
文字精华,押韵,读来铿锵有力;体系短小,最短者不足十字,与格言颇相像。
2.作者简介:刘禹锡,( 772-840 ),唐朝文学家。
字梦得,洛阳人。
贞元进士,曾官督查御史。
永贞元年于柳宗元等参加王叔文公司,反对宦官和藩镇权力。
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九年后被召回京城,又因游玄都观写诗嘲讽守旧派,外迁,任连州刺史。
此后还当过夔州、和州刺史。
直到文宗永和元年才回到长安,以裴度力荐,任太子来宾,加检校礼部尚书。
有《刘梦得文集》。
陋室,是刘禹锡的室名,就是简陋的房子。
听说是刘禹锡在安徽和州任刺史时修筑的。
一正房,两厢房,坐北朝南。
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书“陋室铭”三个字,此刻安徽和县仍保留着。
3.背景刘禹写此文,唐王朝正一每日地衰败下去。
在中,宦官立之,皇帝受制于家奴;在朝廷上,牛(牛僧孺、李宗)李(李德裕)两党相互不已,妒害能,任人唯。
在种状况下,官僚士医生大多只作,不以国事念。
刘禹此深感(在他的同期作《金陵五》中有所表露),却又无力回天,只好采纳悲观的法,独善其身,避而不与那些俗气的官僚来往。
在本文中,他以“苔痕上,草色入帘青”把自己的“陋室”写得跟与世隔的幽居一,又用“无竹之乱耳”表示了他那些人灯酒生活的唾弃,就是种悲观情的反应。
四、朗文,疏导文意1.朗文( 1)学生自。
( 2)教范。
(3)学生。
2.疏导文意(1)学生自己合可下注理解,并提出疑。
八年级语文上册 22课 短文两篇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 教案
1.学习《陋室铭》,感受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学习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
2.学习《爱莲说》,认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洁脱俗的情怀。
教材分析
重难点
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教法
三主互位导学法
学法
诵读法、探究法
教具
黑板、多媒体
课堂设计
铭,是古代文体名,用于述功纪行或警戒劝勉。文辞精练、有韵,读来铿锵有力。其体制短小,最短者不足十字,与格言颇相似。可分两类:一类埋于地下记述死者生平事迹,叫墓志铭;一类是沿着器物之铭发展下来的述功纪行的文字,有时用于警戒勉励。
10.刚才我们朗读了刘禹锡描写他的陋室的语句,我想,每个同学的头脑里都浮现出了不同的画面,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来给大家描绘一下你想象的陋室呢?
描绘时可用上这样的句式:“陋室的……很……你看……”
11.“孔子云:何陋之有”是写什么?
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把“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课题
22短文两篇
授课时间
课型
新授
二次修改意见
课时
1
授课人
科目
语文
主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一些文言字词,背诵并默写这两篇短文。
2.加强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比较,进一步了解“铭”与“说”两种古代文体的特点,同时进一步体会托物言志的妙处。
八年级语文上册 22《短文两篇》教案 新人教版
22 《短文两篇》陋室铭【教学目标】1 、理解本文的主题。
2、了解铭文的特点。
3、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4、朗读、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诗意,掌握重点词语,背诵。
难点:理解作者描述陋室的情怀和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从古代著名的文学家欧阳修、范仲淹、苏轼等导入。
二、出示教学目标1、学生齐读。
2、教师解读。
三、文体、作者简介1.文体简介:铭,是古代文体。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歌功颂德的文字。
本文是刻在牌上,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又叫“座右铭”。
文字精炼,押韵,读来铿锵有力;体制短小,最短者不足十字,与格言颇相似。
2.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0),唐代文学家。
字梦得,洛阳人。
贞元进士,曾官监察御史。
永贞元年于柳宗元等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势力。
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九年后被召回京城,又因游玄都观写诗讽刺保守派,外迁,任连州刺史。
以后还当过夔州、和州刺史。
直到文宗永和元年才回到长安,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
有《刘梦得文集》。
陋室,是刘禹锡的室名,就是简陋的房子。
据说是刘禹锡在安徽和州任刺史时修建的。
一正房,两厢房,坐北朝南。
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书“陋室铭”三个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
3.背景刘禹锡写此文时,唐王朝正一天天地衰落下去。
在宫中,宦官专废立之权,皇帝受制于家奴;在朝廷上,牛(牛僧孺、李宗闵)李(李德裕)两党互相倾轧不已,妒贤害能,任人唯亲。
在这种情况下,官僚士大夫阶层大多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
刘禹锡对此深感忧虑(在他的同期作《金陵五题》中有所流露),却又无力回天,只能采取消极的办法,独善其身,避而不与那些庸俗的官僚来往。
在本文中,他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把自己的“陋室”写得跟与世隔绝的幽居一样,又用“无丝竹之乱耳”表示了他对那些人灯红酒绿生活的鄙弃,就是这种消极情绪的反映。
四、朗读课文,疏通文意1.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
八年级语文上册 22 短文两篇(第1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
板书设计:
陋室铭
1、古今异义词
2、一词多义
3、词类活用
教学反思
短文两篇
学习内容
第 五单元(章)第22课:短文两篇 第1_课时 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字词。
2、掌握一些文学常识。
3、朗读、背诵、翻译全文
重难点:
积累一些文言字词。
朗读、背诵、翻译全文
时间分配
导课3分、自学15分、交流展示15分、小结2分、巩固5分
学习过程
学案(学习过程)
导案(学法指导)
2、教师X读,学生品读,进入意境。
3、学生自由朗读,,鼓励学深放声读。
4、学生试读,读准节奏。
5、全班同学齐读,要求洪亮、节奏要准,读出韵律。
(二)文言词语研究
1、古今异义词
无案牍之劳形
古义今义
惟吾德馨
古义 今义
谈笑有鸿儒
古义 今义
无丝竹之乱耳
古义 今义
2、一词多义
之:无丝竹之乱耳
何陋之有
往来:往来无白丁
形 古义:身体
今义:形状
馨 古义:品德高尚
今义:芳香
鸿 古义:大,渊博
今义:鸿雁,书信。
丝竹古义:琴瑟、萧笛等乐器
今义:丝绸和竹子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表示交往的人
来来往往的人
1、名词作动词 出名
2、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显出灵异
3、形容词作使动词
使……受到扰乱。
4、动词用作 使动词
往来种作
3、词类活用
有仙则名
疏通句意
1、教师引导
2、学生借助工具书释意课文。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短文两篇》教案设计新人教版
短文两篇第(1)课时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难点: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四、作业: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我的思考: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总第(2)课时课题:书写练习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难点: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教学过程: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2、书写方法是: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
(老师读,学生读,加深理解。
广东省惠东县七五六地质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2 短文两篇一、课前自学(一)读一读,尽量记住下列字词的读音、写法和意义馨(xīn):文中指散布得很远的香气。
苔(tái):苔藓植物的一纲,茎和叶的区别不明显,常贴在阴湿的地方生长。
案牍(àn dú):公事文书。
蕃(fán):多。
淤泥(yū ní):河湖池塘里底部的泥沙。
亵玩(xiè wán):亲近而玩弄。
出淤泥而不染(chū yū níér bù rǎn):生长在淤泥中,而不被淤泥所污染。
(二)知识积累1、关于作者刘禹锡(772--843)字梦得,唐代诗人,进步的思想家。
他一生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受到同时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推崇。
“《浪淘沙词九首》其九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就是其中的一首。
陋室,是刘禹锡的室名,意为简陋的房屋。
据说是刘禹锡被贬安徽时修建的。
有一正房,两厢房,正房中有石碑一面,上刻篆书“陋室铭”三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北宋理学家,文学家。
他为人清廉方正,傲岸不屈;他酷爱莲花,亲自率领属下挖池种莲,名曰“爱莲池”并写下了传诵千古的佳作《爱莲说》。
2、文体简介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内容上有颂扬或警戒之意。
说,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说明议论,也可以记叙事物,但都是用来阐述作者对各种问题的见解。
本文就是一篇咏志讽世的散文。
4、托物言志就是通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
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
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八年级语文22 短文两篇 教案3教案人教版
22短文两篇教学目的:1、背诵并翻译课文,掌握相关文言实词;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词句;2、领会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1.朗读法。
2.讨论与点拨相结合。
3.品读法。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陋室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导入:有句俗话叫做“金屋,银屋,不如自己的草屋。
”自己的草屋尽管再破也是最好的。
唐朝诗人刘禹锡也自称他的屋子是陋室,那我们今天就来参观一下——二、作者及文体简介1.抽学生简介作者及背景。
2.教师补充。
刘禹锡,是唐代进步的思想家,又是一位有成就的文学家。
他一生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受到同时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推崇。
《陋室铭》就是一篇传世佳作。
陋室,是刘禹锡的室名,意为简陋的房屋。
据说是刘禹锡在安徽和州任刺史时修建的。
有一正房,两厢房,坐北朝南。
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书“陋室铭”三个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
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内容上有颂扬或鉴戒之意。
3.背景资料:三、学生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疏通文意1.辨音识字、理解字意:在(在乎) 名(著名) 灵(灵气,神气)斯(这) 惟(只) 德(品德)馨x īn (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鸿(大) 儒r ú(有学问的人)白丁(原意平民,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 调(调弄)之(取消句子独立性,无意义) 劳(使……劳累) 行(形体,身体) 云(说) 何(什么)2.教师指导学生读课文。
3.教师播放朗读磁带或教师范读或找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范读。
其他同学听读课文,感知文意。
4.学生根据朗读提示自由放声朗读课文,力求读出韵味。
四、师生共同研读课文,赏析本文的写作特色1.学生齐读课文。
2.提问:文章的题目是《陋室铭》,但是作者并没有直接写陋室,而是从什么写起?请一位同学找出句子,并作讲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短文两篇一、课前自学(一)读一读,尽量记住下列字词的读音、写法和意义馨(xīn):文中指散布得很远的香气。
苔(tái):苔藓植物的一纲,茎和叶的区别不明显,常贴在阴湿的地方生长。
案牍(àn dú):公事文书。
蕃(fán):多。
淤泥(yūní):河湖池塘里底部的泥沙。
亵玩(xiâwán):亲近而玩弄。
出淤泥而不染(chūyūníãr bùrǎn):生长在淤泥中,而不被淤泥所污染。
(二)知识积累1、关于作者刘禹锡(772--843)字梦得,唐代诗人,进步的思想家。
他一生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受到同时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推崇。
“《浪淘沙词九首》其九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就是其中的一首。
陋室,是刘禹锡的室名,意为简陋的房屋。
据说是刘禹锡被贬安徽时修建的。
有一正房,两厢房,正房中有石碑一面,上刻篆书“陋室铭”三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北宋理学家,文学家。
他为人清廉方正,傲岸不屈;他酷爱莲花,亲自率领属下挖池种莲,名曰“爱莲池”并写下了传诵千古的佳作《爱莲说》。
2、文体简介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内容上有颂扬或警戒之意。
说,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说明议论,也可以记叙事物,但都是用来阐述作者对各种问题的见解。
本文就是一篇咏志讽世的散文。
4、托物言志就是通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
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
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教学目标1、继续积累文言字词;2、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领略作者的情怀;3、把握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导学活动第一课时(学习《陋室铭》)(一)新课导入同学们,在上课以前,我想先请大家做一道选择题。
一间王公大厦,装饰华美,金碧辉煌,你想要得到它,必须说很多违背良心的话,做许多丧尽天良的事;有一间斗室,非常简陋,但是有青山绿水,知音相伴,你想得到它,它就在你身边。
如果是你,你会选择什么?(学生答选后者)恭喜你,你的选择居然和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选择一样。
相信你会成为新时代的刘禹锡。
(二)预习检测1、《陋室铭》的作者,字梦得,代诗人,进步的思想家;《爱莲说》的作者,字茂叔,北宋理学家,文学家。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馨.()鸿儒.()调.()素琴案牍()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①有仙则名.()②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③予谓.菊()④陶后鲜.有闻()4、翻译(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
(2)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三)明确本节学习目标(四)解题“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铭,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要押韵。
(五)研习课文1、整体感知(1)放录音(要求学生仔细听,注意重音、节奏和韵脚)讲解:本文是一篇骈文。
字数相同、意思相对的两个相接的句子,叫做骈句。
骈句不仅讲究对偶,而且讲究声律。
本文中的押韵就是讲究声律的表现之一。
押韵指在句末或联句之末用韵母、声调相同的字。
文中“名、灵、馨、青、丁、经、形、亭”押韵。
骈文押韵使人加深了印象;同时便于吟诵和记忆,有声调和节奏之美。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三遍以上,力求读出韵味。
2、字、词、句过关(1)在认真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谈笑有鸿.儒()②可以调.素琴()③无丝竹之乱.耳()④往来无白丁..()(2)翻译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②孔子云:何陋之有?3、句段品读仔细阅读课文,解决下列问题。
(先独自解决,不懂的问题后小组讨论解决。
)(1)找出点明全文主旨的一句话。
点明:主旨是“斯是陋堂,惟吾德馨”。
“陋室”二字扣题。
“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
用“惟”字加强语气。
这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室陋,另一层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采。
(2)这篇短文是从哪几个角度来体现出“陋室不陋”的?明确:周围景色:“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
”写环境清幽宁静;往来人物:“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写与人交往高雅脱俗;生活内容:“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写室内活动欢畅。
小结:居室环境:清幽;交往人物:高雅;主人生活:清闲。
看来,陋室其实不陋,这一切又是为了陪衬“惟吾德馨”,呼应开头。
正因为主人道德高尚,名声远扬,陋室才见其不陋。
“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
(3)本文运用的修辞方法有哪些?请举一个例句。
对偶: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拟人: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在当今开放的社会里,你是如何看待文中所说的“陋室”?请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代表发言,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4、探究质疑(1)文章主旨至此已突出,意思似乎已写尽,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呢?运用类比,以“庐”、“亭”比“陋室”,以“诸葛、子云”自比,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2)同学们对课文内容还存在哪些疑问,请提出来。
(六)快速复习,准备检测(七)课堂检测题目另附。
完卷后老师出示答案,同学互评互改。
(八)本节小结本文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借陋室以言志,这里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
这篇铭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格调高雅、构思巧妙,意境隽永、韵味深长、文句精美而脍炙人口,久为传诵。
(九)课外作业1、理解注释中的词句,翻译全文。
2、背诵课文。
教案第一课时参考答案(二)预习检测1、刘禹锡唐周敦颐2、xīn rútiáo dú3、①出名②这只③认为④少4、(1)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里。
(2)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五)研习课文2、(1)①大②调弄,这里指弹奏③使……乱④没什么学问的人(2)①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居住)就出名。
②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第二课时(学习《爱莲说》)(一)检查《陋室铭》背诵(二)导入课文欣赏课本一幅莲花插图,引导学生回忆相关咏“莲”或“荷”的诗句。
(学生吟诵诗句……)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
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三)解题,揭示学习目标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
“爱”表现了作者的感情,“莲”是这篇文章写作的主体,“说”在这里指什么?(同学们可以看课文回答)(四)研习课文1、整体感知(1)放录音(要求仔细听,注意字音及停顿)(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力求能当堂背诵。
2、字、词、句过关(1)在认真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可爱者甚蕃.()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③濯清涟而不妖.()④宜.乎众矣()(2)翻译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③牡丹之爱,宜乎众矣!3、句段品读(1)提问:文章从哪些方面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美好的品格?明确:①从生长环境方面:写她“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濯清涟而不妖”的质朴;②从体态香气方面:写她“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写她“香远益清”的芳香;③从风度方面:写她“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清高。
这些描写,是将莲人格化了,是把她作为一种高贵品质的象征。
(2)提问:作者写莲花之前,先写菊花与牡丹,其用意是什么?讨论并归纳:喜爱哪一种花,是人的思想感情的表现。
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3)提问:“莲,花之君子者也。
”,作者这样评价莲花原因是什么?请在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明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提问:学习了莲花的美好品质后,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先在小组上互相交流,然后推荐较好的在班上交流。
4、探究质疑(1)作者在文章中对三种花的不同评价,以及人们对三种花的不同态度,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和情怀?明确:作者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
(2)同学们在学习中还存在哪些疑问,请提出来。
(五)快速复习,准备检测(六)课堂检测题目另附。
完卷后老师出示答案,同学互评互改。
(七)总结1、学生总结我们学完了周墩颐的这篇千古传诵之作。
你有哪些收获呢?从中我们懂得了莲花高洁脱俗、正直纯真的品格。
写作上明白了作者托莲花抒情言志的写法。
此外,衬托、对比手法的运用,陈述、疑问、感叹句式的变化,记叙、议论、抒情的有机结合等,都值得我们借鉴。
2、教师总结同学们, 周墩颐盛赞莲花为君子,当然有独家的见解和他所处时代的特点,但他表现出的对贪慕富贵的鄙弃,对高洁志行的推崇,至今仍对我们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我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
(八)课外作业1、默写这两篇短文。
2、仿写《爱莲说》以“爱___说”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作文,采用托物言志的方法,点明所爱之物的所托之志。
教案第二课时参考答案(四)2、(1)①多②唯独③美丽而不庄重④应当(2)①我则惟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没有(缠绕的)蔓,(也)没有(旁逸的)枝;香气远播,更显得清芬;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②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③对于牡丹的爱,那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学案教案第一课时随堂抽测题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文后题目。
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别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20分)(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2)谈笑有鸿.儒()(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4)无丝竹..之乱耳()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0分)(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0分)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