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寅初被捕前后——一个经济学家的政治选择
中国人口第一人马寅初
关键词:铮铮Βιβλιοθήκη 骨• 马寅初因为揭露四大家族而被舆论形容成“马寅初作狮子吼” • 1940年春,重庆郊区的陆军大学邀请马寅初给将官班讲《抗 战财政问题》,这些将官学员很多是从前方调来受训的。马寅初一 连讲了两个多小时。他说,抗日战争正在中华民族存亡的严重关 头,全国上下应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同心同德,共赴国难。 但是现在不是这样,现在是“下等人”出力,“中等人”出钱, “上等人”则既不出钱,又不出力,囤积居奇,发国难财。还有 一种“上上等人”依靠权势,利用国家经济机密从事外汇投机, 大发超级国难财。他公开点名指出:“这种猪狗不如的‘上上等 人’就是孔祥熙和宋子文之流。”他还说:“必须把孔祥熙、宋 子文撤职,把他们不义的家财拿出来充作抗战经费。”演说在将 官们中间引起强烈反响,席间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主持人则 吓得不知所措,连感谢的话也不敢多说,就赶紧把马寅初送走了。
马寅初连续发表文章与演讲,揭露国民党的腐败,痛斥孔宋之流的 无耻,使国民党政府大为头疼,也遭到很多权贵的忌恨。宋霭龄、宋 美龄等人向蒋介石施加影响,要求对马寅初进行严厉处置。 一天,蒋介石召见重庆大学校长叶元龙,狠狠训斥他:“你真糊 涂,怎么可以请马寅初当院长?你知道他在外边骂行政院长孔祥熙吗? 他骂的话全是无稽之谈!他骂孔祥熙就是骂我。”末了,蒋介石说: “下星期四你陪他到我这儿来,我要当面跟他谈谈。他是长辈,又是 同乡,总要以大局为重!” 校长怕碰钉子,让侄子去向马寅初转达蒋介石的意思。马寅初一 听,火冒三丈地说:“叫我去见他,我不去!让宪兵来陪我去吧!” 又说:“文职不去拜见军事长官,没有这个必要!见了面就要吵嘴, 犯不着!再说,从前我给他讲过课,他是我的学生,学生应当来看老 师,哪有老师去看学生的道理!他如果有话说,就叫他来看我!”
马寅初:宁鸣而死_不默而生
马寅初:宁鸣而死,不默而生1916年,马寅初拿到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和哲学博士学位回国,时年34岁。
他先在北洋政府财政部任职,后应蔡元培之邀到北京大学经济系任教。
1920年起,他一边创办新式商科学校,一边陆续在上海、北京的学校和金融机构发表演讲,普及经济常识、吁请整顿币制。
1927年,45岁的他辞教入仕,抱着“为国牺牲”、“为社会服务”的理想加入了国民党,历任浙江省政府委员、南京国民政府立法院委员、立法院经济委员会与财政委员会委员长等职。
官越做越大,最初秉持的信仰却越来越虚空动摇,寄望税制改革、再造中国经济的他最终发现,政府“不能办富人税,只能在穷人身上着想”;“三民主义”是虚、权贵资本是实;“此种丧心病狂之事,在昔日满清政府及军阀所不敢为者,而今已现于青天白日之下,诚可谓每况愈下,令人为之痛哭也!”“今旧道德已渐失其势力,欲打破人民升官发财之思想,非用武力可能奏效。
应将新旧两教育互为表里,10年教育之后,或有希望。
”他重返文教阵地,先后在杭州财务学校、上海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南京金陵大学和中央大学任教。
“很多人赞叹祖父在1958至1960年间的表现,其实这既不是他第一次因言获罪,也不是他第一次知难而进。
”马思泽指的是1939年。
那时,国民党的达官显贵们大发国难财,马寅初在《新华日报》等进步报刊上接连发表《提议对发国难财者开办临时财产税以充战后之复兴经费》、《对发国难财者征收临时财产税为我国财政与金融唯一的出路》等檄文,并公开发表“我对于抗战的透视”、“我们要发国难财的人拿出钱收回膨胀的纸币”等演讲,矛头直指“蒋委员长”。
“有人说他是‘民族英雄’,我看他只能算是个家族英雄,因为他庇护的只是他的亲戚家族。
他们用租税、公债和通货膨胀三种方法,刮尽了天下的民脂民膏,甚至连他们子子孙孙的棺材钱都捞足了,哪里还管老百姓的死活!”他把儿女带到演讲现场,对着人群中的特务说:“我马某人愿效谭嗣同先生,可以毫不惭愧地说,我自横刀向天笑!为了抗战,英勇的数十万将士在前方流血牺牲,我们文人在后方无所贡献,也应当不惜死于后方,把应该说的话大胆地说出来。
马寅初:响当当的铜豌豆
马寅初:响当当的铜豌豆作者:若素来源:《莫愁·时代人物》2019年第04期上世纪初,中国时局不定,经济衰败,官僚资本大发国难财。
马寅初年近花甲,依然积极抨击时弊,对军阀、政客的拉拢口诛笔伐。
他对冯玉祥将军说:“反正我的年纪大了,还怕死吗?国家这样,我什么也不顾虑了,只顾我的良心。
”不避权势,敢于直言1939年初春,57岁的马寅初就任重庆大学商学院院长。
作为研究中国战时经济问题的专家,在重庆,他不避权势,敢于直言,轰动一时。
当时,经济学界有一个学术研究团体叫“中国经济学社”,荟集全国财经学者和行业人士,每年进行一场学术年会。
1939年,马寅初特邀当时的财政部部长、中央银行总裁孔祥熙参加,人们以为其想做个人情,但没想到,马寅初原来是“请君入瓮”。
在孔祥熙发言将毕之时,马寅初开始质询孔祥熙:“法币已经贬值,物价不断上涨,财政部不但不设法出面干预,防止通货膨胀,反而突然宣布大幅度降低法币对美元的对价,对物价上涨推波助澜。
而一些官员利用手中职权,在市场上抢购美钞、黄金,在黑市上转手倒卖,大发横财,坑了国家和百姓。
对此,不知部长先生有何感想?”孔祥熙在台上无言以对。
马寅初不避权势,说出了大家想说而又不敢说的心里话,与会代表无不内心称赞。
几日后,马寅初应邀到陆军大学演讲,面对国民党多名高级将领,义愤填膺,慷慨陈词,他说:“有一种所谓的上上等人,他们依仗权势,利用国家机密,从事外汇投机,翻手成云,覆手成雨,顷刻之间就获巨利,存到外国,大发超级国难财。
我可以告诉各位,这种猪狗不如的所谓上上等人就是孔祥熙、宋子文等人!”马寅初明知自己的讲话一定会传到孔祥熙的耳朵里,还一连演讲两个多小时。
置自家性命于不顾,为国家人民利益呼吁,“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唯一介书生马寅初也。
威武不屈,拒绝利诱1940年初秋,重庆大学校长叶元龙向马寅初婉言转达了蒋介石的邀请。
马寅初听后很气愤,对叶元龙说:“你陪我去见蒋介石,我不去,除非宪兵来‘请’!”威胁不成,改施利诱。
敲开拒绝之门——杨建业采访马寅初的故事
记者面临的采访对象常常是陌生的。
甚至是屏障。
怎样才能尽快消除这种距离,打开被采访者的心灵之门?拒绝记者采访的事情是时有发生的。
当记者被拒之门外的时候,是拂袖而去呢,还是择日再来?是气急败坏地砸门呢,还是软声细语地恳求?也许,需要借助他人的引荐和疏通?让我们听一听杨建业采访马寅初的故事。
1979年6月,中国将召开五届人大二次会议。
预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部署十项重要工作,其中第十项就是“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切实控制人口的增长”。
出于配合舆论宣传的需要,会前有关部门有关领导想起了一个人———马寅初。
马寅初,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教育家。
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1957年,他针对中国当时的社会现状,曾提出以节制生育、提高人口质量为中心的“新人口论”。
但是,这一科学的前瞻性的理论却受到了极不公正的对待。
当时的政要不仅把正确的说成错误,而且把学术问题说成是政治问题,给马寅初定下了“反党反社会主义”的罪名。
从此,马寅初从中国的政治经济舞台上消失了。
但是,20多年的历史却证明了他的理论的正确!如今,计划生育问题终于严峻地提到了历史的议事日程。
在这个背景下写写马寅初和他的“新人口论”,当然是对即将召开的人代会最有力的配合。
采访马寅初的任务落到了新华社记者杨建业的身上。
杨建业先给马寅初的家里挂了个电话。
马寅初的次子马本初接电话的时候,怨气冲天:“20多年来,马寅初不是早被人们遗忘了吗?你还来干什么?”费了好多口舌,马本初才答应记者登门。
但此后,记者两次前去拜访,马寅初根本不见,而且声称也不同意对他进行报道。
接连遭到拒绝的杨建业,并没有抱怨,也没有发火。
设身处地,他深深地理解了对方蒙受不白之冤20多年的苦恼和期待平反的焦躁心情。
在随后的20多天里,他仔细地研究了关于马寅初的一切材料,先写了一篇内参《马寅初的家属希望尽快为马落实政策》。
1979年6月21日,内参送达党中央的当天,中央领导就在内参上批示:应该恢复马寅初的名誉。
马寅初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一个知识分子的心灵史
锻炼 ,我 们 当小孩 子的 不知 道外 面发生 了 什么 。 ” 惟 一遗 憾 的是 当时每年 “ 五一 ” “ 和 十
一
”天 安 门 广场 晚 上 的联 欢 。“ 往年 这 个
时候 爷爷都 会带 着我 们 到天 安门城 楼上 看
焰 火 、联欢 ,我 们可 以 见到很 多 国家领 导 人。 但 15 年 晚 会 那 天 ,我 们 觉 得 到 时 98
生 当时还 没有 彻 底平 反 老 人家的平 静 : ”
3 8
・马寅初 ( 前排中黑衣者 ) 被捕前与重庆大学师生合影
就 要将 信转 到我 所在 的地 方党 委 ,以 ‘ 右
倾 翻案 罪 ’论处 ,但 我一直 谨遵 老校 长 的
教诲 ,没 有随便 低头 。 ”
万 马齐 喑的 高压年 代里 ,大量 知识 分 子 以政 治 话 语 取代 学 术 话语 ,深刻 反 思 、 满心 忏悔 ,痛 失个 人尊 严 和学术 底线 。冯
} 两年 多 的大 批判 中 , 寅初 没有 马
马大 成 ,“ 他现 在杭 州马 寅初纪 念馆 : , 1 作
是 9个兄弟 姐妹 中最 小 的一位 ,当年我 爷 爷提 出计 划生育 的 主张 ,起 因之一 就是 建 国后 他历 年 回浙 江嵊 州 老家考 察 ,每次 大
昔 日满 清政府 及军 阀所 不敢 为者 ,而 今 已
后 的 十几年 , 口问题 成 了禁 区 , 人 再后来 , 等我 们真 正想要 了解 这 些问 题的 时候 ,爷 爷已经 年迈 ,无 法 与我 们清晰地 讨 论问 题
马寅初纪念馆观后感
马寅初纪念馆观后感
参观马寅初纪念馆让我深感震撼和感动。
马寅初先生作为一位杰出的经济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不仅在学术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还以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德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在纪念馆中,我了解到了马寅初先生的一生经历和卓越成就。
他不仅在经济学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还长期担任教育领导职务,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此外,他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进步和人民福祉做出了不懈努力。
参观过程中,我被马寅初先生的坚定信仰和高尚品德所感动。
他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下仍然坚持自己的信仰和理念,勇于捍卫真理和正义。
他的胸怀和胆略让人深感敬佩,同时也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通过参观马寅初纪念馆,我深刻认识到了一个伟大人物所具备的品质和精神。
他们不仅在学术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还以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德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我们应该学习马寅初先生的精神品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参观马寅初纪念馆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
通过了解马寅初先生的一生经历和卓越成就,我深刻认识到了一个伟大人物所具
备的品质和精神。
同时,我也从马寅初先生的奋斗历程中汲取了前行的力量和勇气。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始终以马寅初先生为榜样,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浅析马寅初政治立场的选择
6党史博采 / 2017.09人物研究马寅初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教育学家以及人口学家,是中国共产党的诤友,民国时期与何廉、刘大钧、方显廷并称为“民国四大经济学家”,其中马寅初因其深博的理论知识,坚韧不屈的爱国精神被大家公认为“民国四大经济学家之首”。
马寅初先生作为一名经济学家,运用所学为中国的民主而斗争,为新中国建设出谋划策,其专著颇丰,思想深刻,被誉为“中国经济学泰斗”,从国民党立法委员到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马寅初一直为中国的民主与建设献计献策。
一、不屈不淫,一身正气1915年,中国仍处于内忧外患的局面,这一年马寅初婉拒了导师和母校留校任教的邀请,从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归来,历经了短暂的在财政部任职后,开始于北京大学任教。
任教期间,马寅初先后主讲银行学、货币学、财政学等课程,其深入浅出、联系实际的讲课方式深得同学们的喜爱。
或许马寅初骨子里就有着一身正气,在教书之余,他关注中国社会现状并积极投身于这一时期的民主运动中去。
在北京大学执教期间,马寅初结识了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也许就在这时,马寅初便与中国共产党结下了不解之缘。
而坚持正义这一处事原则可以说与马寅初日后走向共产党阵营是分不开的。
1927年,马寅初本着为社会服务的目的参加了打着革命旗号的国民党,同年,他离开北京大学出任浙江省政府委员,探寻浙江的经济发展策略。
在浙江政府任职期间,马寅初一方面发挥其特长,探寻浙江的经济发展策略,另一方面则是整顿社会风气。
在浙江省政府工作期间,马寅初发现浙江很多人染上了吸食鸦片的恶习,他认为鸦片不仅毒害人们的意志,摧残国民的体质,而且使国家经济蒙受严重损失,因此马寅初在各地展开了演讲,如《本省之禁烟问题》《北大之责任与鸦片问题》《禁烟应归财政部办理乎?》等。
在演讲和文章中,马寅初公开表示鸦片的危害和禁烟的决心:“我在职一天,必须反对到底,浅析马寅初政治立场的选择赖聪聪 高 屾(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上海 200234)[摘要]1939年是马寅初政治立场的转折点,按照马寅初自己的话说就是“1939年以前,我是不与共产党一起的,我也做过文章批评过马克思。
我了解的“马寅初事件”
我了解的“马寅初事件”作者:赖林嵩来源:《百年潮》2016年第04期马寅初是著名的经济学家、教育家、人口学家。
他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心忧天下,关注民生,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根据国情,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以节制生育、提高人口素质为中心的新人口论,以及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按比例发展的理论。
他以主人翁的态度、赤诚之心,进言献策,针砭时弊,却受到了很不公正的批判。
马寅初面对逆境,坚持自己认定的真理,视学术观点重于个人生命,为我国学术争鸣创一代新风,为后来学人树立了光辉榜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为马寅初彻底平反,恢复名誉。
“马寅初事件”已经有结论。
但近年来,出现了不同的看法。
“马寅初事件”的真相究竟如何,深受学界的关注。
以事实为依据,科学地进一步厘清这个公案,不仅直接关系坚持中央对马寅初平反的决定,公正地对待历史人物,更涉及国家的人口发展战略、党的工作指导方针等方面的问题。
笔者本着学习的态度,谨以所了解的情况,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毛泽东说,马寅老讲得很好,我跟他是同志马寅初说过,要实施明健的人口政策,必须认真进行人口动态统计。
为了掌握我国人口的准确信息,马寅初积极建议中央人民政府开展人口普查。
1953年我国实施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
普查结果,我国人口超过六亿。
马寅初深为我国人口增殖太快而焦虑。
1955年7月,马寅初在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我国人口问题的提案,阐述了控制人口的主张。
在浙江小组讨论时,除了邵力子和其他几位科学家外,不赞成马寅初主张的很多。
马寅初自动收回提案。
毛泽东1956年10月12日在会见南斯拉夫妇女代表团时,指出人类本身的生产要与社会的生产相适应,提出了“计划生育”的命题。
1957年2月27日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再次提出,我国要提倡节育,要有计划地生育。
马寅初听了十分高兴,在3月1日结束会上发言说,“我们的最高领袖毛主席对人口问题有同样的看法,这是一件可喜的事,他所见所闻远比我广,得出的结论一定更正确。
案例1.三国演义中的领导权变思想
1 事例1三国演义中的领导权变思想在《三国演义》中有好多表现领导权变的思想和事例既有正面的经验也有反面的教训。
其中马谡失街亭、诸葛亮演空城计的故事就是一个经典的反面事例。
三国时代魏文帝太和三年22年蜀国丞相诸葛亮率领大军北伐布阵于渭水沿岸的祁山从西边攻击魏国。
魏文帝曹丕为了抵挡蜀国大军把大本营迁到长安同时起用名将司马懿作为统率率兵迎战。
司马懿足智多谋是当时唯一能够与诸葛亮一比高低的将领。
诸葛亮打听到由他来担当统率就派手下大将马谡率兵前往坚守处于粮道关口的街亭。
马谡精晓兵法才华横溢他所献的好多计策都被诸葛亮所采用深得诸葛亮的欣赏和相信。
马谡到了街亭此后无论诸葛亮在出发前的一再叮嘱必定在当道下寨而是依照熟读的兵书擅作主张将营盘设置在山顶上。
依照兵书上所讲的“凭高视下所向披摩”“置之死地此后生”等占有高处能够从高处轻易地观察到仇家的行动而且由上往下能够一鼓作气所向披摩地击败敌军。
司马懿率领大军向街亭进发。
可听闻蜀军已经严阵以待不得不衷心地敬佩诸葛亮的谋略。
但当他看见蜀军在山顶上扎营扎寨时却大笑起来立刻派兵包围了蜀军下寨的小山切断了蜀军的水源。
马谡的军队由于被切断了水源又看到被魏军重重包围于是军心大乱终于在三节气间内分化崩溃。
蜀军痛失街亭演出了一幕让世人不胜惋惜、振聋发聩的“孔明酒泪斩马谡”的悲剧。
由于马谡军事失误丧失街亭战略要地面对司马懿大军压境诸葛亮不得不调整战略准备撤退。
就在诸葛亮分拨已定先引5000兵去西城三县搬运粮草身边只留有2500人之际忽然报说司马懿率15万大军往西城拥簇而来处在这个弹丸之地的2500人马听到这个信息后尽皆失容皆感死期将至。
但是诸葛亮却命令四门大开旌旗隐藏只叫几个老人周围打扫卫生。
自己鹤氅纶巾引二童登上城楼“焚香操琴”神情自如悠闲自得。
司马懿见状此后以为城里埋伏重视兵诸葛亮城上弹琴是诱兵之计。
于是引军而退。
诸葛亮得以转败为胜安全撤退。
拜会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503页509页。
马寅初被捕前后
马寅初被捕前后作者:长河来源:《侨园》2011年第08期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时任南京国民政府立法委员兼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长的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应邀参加国民政府在江西庐山召开的战时经济座谈会,他就战时财政经济问题,提出了稳定法币币值,禁止私人套购外汇和避免资金外流,以适应抗战需要的意见。
由于战争失利,他携带妻儿经汉口向重庆转移。
沿途目睹国民党军队在南京大撤退中溃不成军,一片混乱和老百姓流离失所的情景。
他1938年抵达重庆后,看见抗战后方,物价上涨,法币贬值,政府又突然降低法币对美元的比价,物价犹如脱缰之马,市场一片混乱,而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却凭借自己的权力,抢购美钞、黄金,大发国难财。
马寅初目睹这一切,愤怒不已。
他撰写大量文章,在重庆以及香港等报刊上发表。
同时他还在重庆大学、中央大学、陆军大学等处发表演讲,矛头直指发国难财的官僚。
1939年秋天,他在“中国经济学社”年会上,当面责问重庆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孔祥熙,“为什么没有设法稳定币值,制止物价上涨,反而推波助澜,促使财政大紊乱?”“为什么造成机会让那些洞悉内情的人,一夕之间都发了财?”弄得孔祥熙哑口无言,十分狼狈。
1939年在国民政府立法院会议上,马寅初提出向发国难财者征收“临时财产税”的议案,他大声疾呼要切实解决战时财政经济问题,必须向他们开刀,开征临时财产税和过分利得税。
1940年初春,他应邀到重庆歌乐山陆军大学为将官班学员讲演,要求将孔、宋撤职,把他们的不义之财拿出来充作抗日经费。
会场里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演讲结束时,掌声经久不息。
1940年11月10日,马寅初应黄炎培主办的中华职业教育社邀请,携妻儿去实验剧场演讲。
重庆市民闻讯纷纷赶到,会场里座无虚席。
马寅初照例不带讲稿,他一登上讲台,劈头就说:“如今国难当头,人民大众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浴血奋战。
但是那些豪门权贵,却趁机大发国难财。
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真是天良丧尽,丧尽天良!”他还说:“今天我的儿女也未了,我的讲话就算是对他们留下的一份遗嘱!”“为了抗战,多少武人死于前方,我们文人也要不惜死于后方。
中国近现代经济学家:马寅初人物简介
• 他主张实行“民主教育”的理念,强调教育的普及和平等 • 他的观点为中国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马寅初的抗战救亡活动与主张
马寅初在抗战时期,为中国的抗战救 亡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马寅初在抗战时期,始 终坚持民族解放的事业
马寅初在抗战时期,为 中国的国际外交活动提
要的传承意义
• 他的爱国情怀和担当,为当代中 国的经济学家和民众提供了重要的 榜样 • 他的治学精神和严谨态度,为当 代中国的经济学家和学者提供了重 要的借鉴和启示
CREATE TOGETHER
DOCS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 他深知学术报国的责任重大,因 此始终把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 • 他在学术道路上不断攀登,为中 国的现代化进程贡献了自己的智慧 和力量
马寅初的职业生涯和贡献
马寅初的职业生涯丰富多彩,他曾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
• 如北京大学教授、上海商学院院长、重庆大学商学院院长等 • 他在教育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为中国培养了大量优秀的人才
• 父亲对他的严格要求,使他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 家庭中的中医传统,使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厚的了解
马寅初的童年生活相对富裕,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
• 他深知家境优越并非自己努力的结果,而是父母辛勤劳动的结晶 • 他从小就立志要为国家做出贡献,为民众谋福祉
马寅初的求学经历和成就
马寅初的求学之路充满了曲折和挑战 -他曾先后在天津北洋大学、上海同
• 他不畏强权,敢于直言,为真理 和正义而斗争 • 他的观点和政策建议为中国的发 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 他的学术成果得到了国际经济学 界的广泛认可和尊重 • 他的精神遗产,为中国经济学界 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财富和启示
马寅初石破天惊狮子吼
马寅初的时代离我们已经很远了,但当我们再一次读到他那些忧国忧民的激昂文字时,仍不禁为之动容。
在处于历史“关键时刻”的今天,我们仍然需要那些鲠直的英雄作石破天惊的狮子吼。
马寅初,闻朔当北京大学迎来百年诞辰的时候,马寅初———这位当年名动一时的北大校长,又一次强烈地出现在人们的精神视野里。
难得的济世良材1882年6月24日,马寅初出生在浙江绍兴的一个富裕家庭,自小聪颖好学,性格倔强,疾恶如仇。
1903年,他怀着实业救国的理想,考入天津北洋大学矿冶专业学习。
1907年毕业后,又以优异成绩被清政府派往美国官费留学。
到了美国,马寅初进入著名的耶鲁大学,改读经济学。
1910年获得硕士学位后,又赴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
马寅初是首位来该校攻读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
他穷五年之力完成博士论文《论纽约市的财政》,获得评委很高的评价,被哥大列为一年级新生的必读教材。
1916年,马寅初抱定经济强国的信念,毅然回到战乱频仍的祖国。
他应北京大学蔡元培校长之聘,先是担任经济学系教授,1919年至1927年,又出任北京大学第一任教务长。
1927年夏,他应同乡好友、浙江财团领袖张静江的邀请,南下杭州,出任浙江省政府特别经济顾问。
不久转往南京,出任立法院财经委员会委员长直至1937年抗战爆发。
南京失守后,马寅初先生随国民政府迁到重庆。
在大后方,他目睹国民党官僚集团不顾民族危亡,乘机强取豪夺,大发国难财的腐败现实,义愤填膺,于是奋起抨击。
他说:“言人之所言,那很容易;言人之欲言,就不太容易;言人之不能言,就更难。
我就是要言人之欲言,言人之不能言!”蒋介石怕他捅漏子,便以国民政府的名义派他去美国考察。
他识破了这一阴谋,严词拒绝,坚持不离开重庆,就任了重庆大学教授兼商学院院长。
马寅初作狮子吼1940年,马寅初应邀到中央陆军大学,为将官班作题为《抗战时期的财政经济问题》的讲演。
他激愤地说:“中石破天惊狮子吼华民族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全国人民必须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同心同德,共赴国难。
马寅初读后感
马寅初读后感
哎呀,你们知道吗?我最近读了一个超级有趣的故事,是关于一个叫马寅初的“大人物”的!嘿嘿,虽然他不是我平时看的那种有魔法和怪兽的故事书里的主角,但他真的让我学到了好多好多东西呢!
一开始,我以为他的名字好特别哦,像是动画片里会飞的马儿和藏着秘密的洞穴组合在一起。
可妈妈告诉我,马寅初爷爷是一位超级厉害的学者,还是个经济学家呢!我心里就嘀咕了:“经济学家?那是不是有很多很多钱,可以买好多好多的糖果和玩具?”但是妈妈笑着说,经济学家可不是光数钱那么简单,他们是要研究怎么让国家的钱袋子鼓起来,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的。
哇,听起来好厉害的样子!
读着读着,我就好像和马寅初爷爷成了好朋友。
他好像在跟我说:“小朋友,你知道吗?做人啊,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能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就像我,虽然很多人不赞同我的观点,但我还是坚持说真话,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我听得眼睛一亮,心里想:“哇塞,这不就是我们常说的‘勇敢做自己’吗?我也要像马寅初爷爷一样,不害怕别人的眼光,坚持自己的想法!”
而且啊,马寅初爷爷还特别关心我们小孩子呢!他说了好多关于怎么让小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的话,让我觉得好温暖。
我就好像听到他在耳边轻轻地说:“孩子们啊,你们是国家的未来,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将来为我们的大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哦!”我点点头,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加油努力,不辜负马寅初爷爷的期望!
读完这个故事,我觉得自己好像长大了好多。
我不再是那个只知道玩玩具、看动画片的小孩子了。
我开始懂得思考,懂得坚持自己的信念,更懂得要为了我们的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嘿嘿,你们说我是不是变得有点不一样了?这就是马寅初爷爷给我的启示和力量哦!。
廉洁手抄报:马寅初拒贿
廉洁手抄报:马寅初拒贿
故事马寅初拒贿,就是讲的关于廉洁的小故事,看一看是不是很有趣呢?观看之余也要提醒自己,做一个廉洁奉公的好公 民!
我国现代著名经济学家、社会活动家马寅初解放前曾担任浙江省财政厅长。有一天,德清县有一个想当县长的人托人将一 千大洋送给马寅初,请马寅初开开后门,让他就任某县县长。马寅初勃然大怒,骂道:“不要脸的东西,这种人今天能用钱打 关节,真的当了县长,一定是个贪官。凭这一条,他就不能当县长。立即吩咐来人把钱退回。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马寅初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文华 声马寅初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消息称,为缓解卫生计生系统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国家卫生计生委党组日前决定开始实施“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并适时出台完善生育政策调整方案。
这一提法再度引发公众关注。
计划生育——这一上升到基本国策高度的治国之策,再度引起争论。
计划生育政策施行到今日,是不是已经到了废止或做出改变的时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在各方纷争中,有人想念那个执著科学的人口学家,他叫马寅初。
正义举国景仰马寅初的叛逆性格自童年时就已养成。
1882年,他出生在一个“父权至上”的大家庭里,父亲马棣生在浙江绍兴经营酿酒作坊,马家人丁兴旺,马寅初排行老五,上面有四个哥哥,下面还有两个妹妹。
马棣生送马寅初念私塾,学珠算,一心把这个最小的儿子培养成酿酒坊的管账先生。
马寅初对家里的酿酒营生毫无兴趣,父子之间总是说不到一块儿,马棣生急了就棍棒招呼,而且马家的家规是一个孩子出事受罚,所有的孩子都要受到株连。
马寅初最叛逆,总是顶撞父亲,因此受罚挨打最多,连累兄弟姐妹也无辜挨了不少打。
在父亲和哥哥们的拳头下,马寅初从不示弱,骂则顶嘴,打则还手。
在一次激烈的争吵后,马寅初离家出走,跑到镇外,一头扎进滔滔江水,等到侥幸被人救起时已经气若游丝。
马棣生的好友、上海瑞纶丝厂的张江声老板恰巧在马家,他看到马寅初年龄虽小却颇有志气,顿生爱才之心。
经过与马棣生“谈判”,张老板出资做保人,带马寅初到上海的新式学校读书。
马寅初从浙江小镇一步踏入十里洋场,他后来考入了天津北洋大学。
1907年,马寅初以优异成绩从北洋大学毕业,被清政府保送至美国耶鲁大学官费留学。
1914年,32岁的马寅初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的经济学博士学位。
1916年,马寅初回到阔别多年、政局纷乱的祖国。
他接受了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邀请,担任北大经济系教授。
1927年北大校庆时,马寅初发表《北大之精神》演讲,借北大精神剖白自己回国心志:“所谓北大主义者,即牺牲主义也。
首次全面披露了中央对马寅初平反的内情
首次全面披露了中央对马寅初平反的内情作者:来源:《社会与公益》2016年第10期近几年来,有一些读者和朋友总是通过来信、电话和手机短信向我询问:现在《马寅初传》还有没有了?在哪里才能够买到?有的甚至登门拜访,向我借《马寅初传》,说他们聚会时要学习马寅初,但苦于找不到材料,找不到书……等等。
比如,2013 年第三季度,北京大学生物系的海内外校友聚会,计划学习老校长马寅初,并在学习后出专辑。
有一位朋友曾登门几次找我,要向我这个作者借《马寅初传》。
我说,我现在没有书了,本来有几本,但已提供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供再版之用去了。
要等《马寅初传》再版之后,再提供给你们用。
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只好遗憾作罢。
又如,2012年11月25日,我的一位姓李的朋友给我发来一条手机短信,说他读了我的《马寅初传》大作,夜不能寐,感赋草诗一首,请斧正。
诗曰:春临初郡斋,冤雪三尺深。
清风艳阳暖,安知天地心。
开门见山近,云过雨雪晴。
夕阳登高上,耳边马声音。
可见,现在中国有的人,还在读《马寅初传》,或想找《马寅初传》来阅读和学习。
这次再版的《马寅初传》有三个特点:一是我对马寅初的有关事情,先后用几个月的时间,又进行了深入采访和调研,并把新发现的材料和成果,补充和写进了书中,使再版的《马寅初传》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
比如,对马寅初家庭成员的情况,对马寅初在治学方面的成就,以及马寅初在 1982 年5 月去世后,我们的党和国家在当年 9 月,把他提出的“计划生育”建议,确定为我国不可动摇的基本国策的情况和产生的效果等等。
二是这次再版的《马寅初传》比初版的增加了近 6 万字:初版的《马寅初传》只有 20 万字,这次再版的《马寅初传》有近26 万字。
新增加的近 6 万字的内容,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全书的正文中,新增加了一章:叫做“第四十六章巨大影响永恒丰碑”,有 8000 多字,放在全书“第六部尾声”的最后,作为全书的结尾。
这一章主要写马寅初去世以后的事情,读者可以把它作为马寅初的“后传”来读。
中国当代经济学家马寅初简介
中国当代经济学家马寅初简介马寅初生平简介了解马寅初简介得知,马寅初生于1882年,卒于1982年,享年100岁。
马寅初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人口学家和经济学家。
新中国成立之前,马寅初曾担任南京政府立法委员一职,新中国成立之后,马寅初先后担任了中央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大学教授、浙江大学校长、北京大学校长等职。
1957年,马寅初发表了新人口论方面的学说,此研究报告一出,马寅初立马被打成了右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后,马寅初才得以平反。
马寅初一生著作颇丰,因对中国的人口领域、经济领域作有很大的贡献,所以被世人誉为“中国人口学第一人”。
1927年3月,马寅初前往浙江杭州,担任浙江临时政治会议委员会等职。
当时,蔡元培招聘马寅初和蒋梦麟等人前往浙江参与浙江省的经济、文化建设。
在蔡元培的安排下,马寅初担任禁烟委员会委员一职,从事浙江省鸦片取缔工作。
不久后,张静江担任浙江省政府委员一职,张静江上任后,立马将马寅初、蔡元培等人逐出浙江省政府。
1928年,马寅初担任立法院立法委员一职。
第二年,马寅初担任财政委员会委员长、金陵大学教授等多职。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马寅初在全国发表《长期抵抗之准备》一文,严厉批评了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马寅初简介不但介绍了马寅初本人的基本信息,还详细讲述了马寅初的生平经历。
马寅初人口论新人口论是马寅初在1957年提出的。
为了证实马寅初人口论的客观性,马寅初陆续作了相关的论述和证明。
马寅初在提出人口论之前,曾在浙江、上海等多地进行人口调查。
1957年4月,马寅初在北京大学大饭厅作了一篇名为《控制人口与科学研究》的演讲。
这个演讲拉开了马寅初人口论的序幕。
同年6月份,马寅初将自己的演讲稿整理成文章,作为一项提案,交给了第一届人大四次会议。
随后,马寅初人口论文章被发表在《人民日报》上,于是马寅初人口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不久之后,马寅初又提出了“中国人口增长过快”的命题,马寅初认为1953年到1957年,中国人口的增值率会为千分之二十。
周林为马寅初平反——中国批了一个马寅初,人口增长六亿
周林为马寅初平反——中国批了一个马寅初,人口增长六亿陈棻德
【期刊名称】《贵阳文史》
【年(卷),期】2001(000)003
【摘要】1979年9月14日上午,北京大学召开了隆重的为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先生彻底平反、恢复名誉的会议。
马寅初先生因身体不适,不能到校,特委托他的夫人王仲贞、女儿马仰惠和孙子马思一代表他参加会议。
教育部副部
【总页数】9页(P70-78)
【作者】陈棻德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7
【相关文献】
1.《马寅初全集》文献佚阙及其他——谨以此文纪念马寅初先生诞辰130周年逝世30周年 [J], 马大成
2.重温马寅初的人口理论——纪念马寅初先生逝世10周年 [J], 杨舒
3.深切怀念马寅初先生继续努力控制人口增长 [J], 方浩泉
4.从马寅初的《新人口论》看绍兴城市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J], 王富更
5.正确评价马寅初的综合平衡理论——纪念马寅初先生逝世五周年 [J], 胡子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马寅初研究综述
马寅初研究综述摘要:马寅初是民国四大经济学家之一,被有些学者称为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经济学家。
其生平活动和著述,曾对近现代中国经济、政治产生深刻的影响。
关于马寅初经济思想和生平的研究,一直以来都吸引着众多学者的关注。
本文是对1949年以来马寅初的研究概况,分门别类,进行简要的回顾和介绍。
关键词:马寅初;研究综述马寅初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经济学家、人口学家、教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
其生平活动与民国时期国民政府的经济、政治、教育密切相关,曾对国民政府政策的制定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解放后,他为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稳定物价、控制人口等重大问题献计献策,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科学、人口科学学科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作为学术界的领军人物,他涉猎学科广泛,学术视野开阔,治学严谨,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
迄今,发表了众多关于研究马寅初生平及经济思想的专著、论文及资料,本文拟对1949年以来马寅初的研究状况,分门别类,进行简要介绍,以期为马寅初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文集由著名人口经济学专家田雪原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出版的《马寅初全集》,1涵盖了马寅初绝大部分作品,是研究马寅初思想最完备的资料。
全书共15卷,收录了马寅初13部专著、641篇文章、37件书信、8则日记、5篇附录,共计570万余字。
《全集》按成文的时间顺序收录,并将马寅初一生划分为1939年以前、1939年至1949年、1949年以后三个历史时期。
1939年以前的主要论著收集在前10卷,主要包括《纽约市的财政》、《中国关税问题》、《中国国外汇兑》、《中华银行论》、《经济思想》、《中国当前之经济问题》、《中国经济改造》、《中国之新金融政策》等8部专著或专论和392篇文章。
1939年至1949年的论著主要收集在第11至13卷,有《经济学概论》、《通货新论》、《财政学与中国财政》等3部专著和102篇文章。
1949年以后收集在14和15卷,包括《新人口论》、《我的经济理论、哲学思想和政治立场》两部专论和147篇文章、37件书信、8则日记、5篇附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群体在近代启蒙与救亡的主旋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国共两党成为中国政治舞台上的两大主角,知识分子成为两党重视与争取的对象。
尤其是抗战爆发后,民族危难加剧,大批知识分子从沿海迁移到西南大后方,他们的政治倾向与社会影响力,直接关系到国共之争的最终走向。
马寅初是民国时期最负盛誉、最为活跃的经济学家之一,五四时期便已是北京大学教务长,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长期在立法院身居要职。
1940年7月至11月的近半年时间里,针对通货膨胀愈演愈烈之势,马寅初连续发表文章和举行演讲,强烈主张稳定物价,对发国难财者征收临时财产税以回笼货币。
他所谓的发国难财者,即以孔祥熙和宋子文为首。
由于马寅初对孔宋的批评在社会上赢得普遍同情,产生巨大影响力,1940年12月6日,蒋介石令宪兵团“请走”马寅初,随后将其软禁于贵州息烽。
此即为本文关注的马寅初被捕事件。
目前学术界对这一事件的关注焦点,集中于颂扬马寅初不畏权贵、言人所未敢言的精神,凸显深重国难下一代知识分子的勇气与良知。
随着时间的流逝,马寅初痛批孔宋之事被演绎得愈来愈精彩、神奇。
[1]但若从严肃的学术研究规范看,相关论述不免有夸大不实、以讹传讹之处。
事实上,我们有必要回到历史具体脉络中,深入探讨这桩以马寅初为主角的个人“传奇”事件的来龙去脉,借以考察抗战危局中知识分子的政治选择以及国共的应对策略。
本文利用《马寅初全集》、蒋介石日记、《蒋中正总统档案·事略稿本》,国民政府高层人士邵元冲、冯玉祥、翁文灏、唐纵等人的日记与朱家骅档案,以及与马寅初交往频繁的竺可桢、黄炎培等人的日记和中共方面的资料,细致考察马寅初的学术理路与心路历程,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财政处境与孔宋的实际作为,国共两党对马寅初的态度变化等。
马寅初被捕事件,是他与国民政府关系从亲密到疏离、反对的转折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共相争、时代鼎革之际,知识分子介入政治,乃至做出政治抉择的具体缘由与生动面相。
一、合作中的分歧:马寅初与财政部龃龉之由来1914年,马寅初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在北京大学担任经济学教授11年。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马寅初长期任职于立法院经济委员会与财政委员会。
至抗战爆发,他先后为国民政府起草或审议制订了《工厂法》、《票据法》、《交易所法》、《商标法》、《<公司法>施行法》、《银行法》、《储蓄银行法》、《营业税法》、《商会法》、《工商同业工会法》等诸多重要法律。
[2]这些法律的制订,为当时工商业、金融业的正常发展提供了保障。
此时,他与学术界、沪杭工商界有广泛交往,社会影响力持续上升。
不过,马寅初在立法院任职期间,并非风平浪静。
1933年初,马寅初担任立法院财政委员会委员长一职后,与财政部的关系渐趋紧张。
他先是因反对财政部的禁烟条令遭到政府抵制,接着愤而提出辞职。
后来他又公开批评财政部对有奖储蓄、白银问题的处置方案,引起财政部的不满。
马寅初与财政部“唱反调”,体现了他作为经济学者、财政专家的诸多独立思考,作为立法院的一名委员,他在很大程度上仍保持了学者本色。
事实上,马寅初并非与政府故意为难,而是一个经济学家从学者立场与学术训练出发,对自己主张、见解的一种不懈坚持。
1934年春夏间,马寅初在全国第二次财政会议、立法院会议等各种场合提出禁止有奖储蓄,态度坚决。
他认为万国储蓄会与中法储蓄会开展的有奖储蓄,妨碍国内正常储蓄事业,应乘《储蓄银行法》颁布之机取消一切有奖储蓄。
马寅初还批评财政部因对有奖储蓄会征收印花税与特税,每年收入可观,因而不愿取缔万国储蓄会,要求该部“以身作则,除去此种恶税,断不可爱惜区区收入,任其流毒无穷也”。
[3]或许是由于马寅初的不断宣传,1934年7月,“取缔有奖储蓄案”在财政部会议上终获通过。
早在1928年前后,马寅初已经批评过财政部的禁烟举措,因他一直主张禁烟问题应由民政部负责,财政部禁烟不免会使禁烟与财政收入挂钩。
可以发现,在禁烟与禁止有奖储蓄问题上,马寅初与财政部的分歧,体现了一方更多地从社会道义角度考虑问题,一方则从财政收入上考虑,是非曲直和利益纠葛较易判断。
不过,在1934年下半年至1935年有关白银问题的应对上,马寅初对财政部的异议更多地是从学理出发,其中争论之点,包含了复杂的技术因素与时事变迁的影响,很难说某一方的主张就完全正确并具有可操作性。
1934年6月,美国通过购银法案,国际银价上升,中国白银大量外流。
财政部下令征收银出口税,以平衡中外银价,使运银出口者无利可图。
马寅初认为,中国入超浩大,华商欠洋商的货款甚多,中国现银源源不断地流入汇丰银行,而外籍银行不在财政部管理之列,所以只要入超问题不解决,最终还是不能阻止现银出口。
[4]的确,财政部征收银出口税没有解决当时的白银外流问题,但马寅初寄希望于中国的国际贸易状况在一朝一夕间获得改善,解决入超问题,显然也至为困难。
他建议国人完全使用国货,似更不现实。
随着白银问题的日益严重,政府与经济学界、金融界共商对策,形成了一场有关白银问题与改革币制的大讨论。
马寅初是“入超派”的代表人物,主张统制国际贸易,并认为改变币制困难重重。
赵兰坪、姚庆三、顾翊群等学者对马寅初的观点进行了批驳,主张尽快实行货币改革。
[5]1935年11月财政部主导的法币改革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进行的。
应当说,财政部主导的法币改革总体上是成功的。
法币改革顺应了历史潮流,是中国货币体系现代化过程中迈出的关键一步。
马寅初对待货币改革的态度则显得过于保守。
从禁烟活动到有奖储蓄,再到白银问题,马寅初与财政部之间可谓芥蒂已深。
1935年元旦,马寅初写下《快乐之生活》,概述自己在中国经济学社、学术研究和立法方面的收获。
随后笔锋一转,感叹“惟快乐之中,尚有最感不快者两事:即禁烟与取缔有奖储蓄是也”。
并指责财政部迟迟不肯执行相关法律。
[6]不久,财政部与马寅初之间的矛盾趋于公开。
1935年1月29日,南京《中国日报》刊发社论,不指名地批评马寅初:“现在中央立法机关有一位著名的经济学者,在立法机关内主持财政经济方面的工作。
这位学者每逢讨论到经济财政金融问题的时候,或者讲演著述的时候,或是在私人谈话的时候,每逢到与以前有过关系的银行或公司利益有关系时,无不是站在银行或公司的利害上来说话,甚而至于政府关于财政经济上的措施只要与银行公司的利害相冲突的时候,他就不免表示怀疑或反对。
”文章最后还提醒马寅初,要检点自己的言论,顾及国家利益和公务员的责任。
[7]马寅初很快撰写《对最近几件金融立法的说明》,以为辩驳:“鄙人服务立法工作,转瞬六载有余,不无相当经验,深知责任之艰巨,弊窦之难防,故对每一法案,无不特别慎重,期免陨越。
”针对《中国日报》社论要求顾及国家利益和公务员责任之说,马寅初特别声明:“鄙人每以党员的地位,对于危害党国,借便私图之流,不得不以正言相责,虽得罪于人,在所不计。
”[8]也就是说,马寅初认为自己是一个真正的国民党党员,为“党国”考虑,才会直言不讳、勇于批评。
马寅初的文章发表后,财政部紧接着发表了一篇辨正文章。
这些文字往来,是马寅初与财政部矛盾升级的体现。
马寅初文与财政部的辨正文,涉及当时立法院正在审议的《储蓄银行法》与交易所税案中的多个问题。
试举一例说明两者的分歧点。
《储蓄银行法》由财政部起草,其中第十四条规定:“储蓄银行应将所有当储蓄存款三分之一之公债、库券及其他有价证券,交存中央银行或财政部指定之银行,以为还款之担保。
”该法提交立法院审查时,马寅初主张将其中“公债、库券及其他有价证券”改为“公债、库券及其他担保确实之资产”,即银行拥有的土地、房屋等不动产也可作为担保,以减少社会上对公债的炒作。
同时,马寅初建议将缴存比额由三分之一改为四分之一。
[9]这样就不致占用银行更多资产,便于资产流通与业务发展。
财政部在辩正文中则认为,国家的债券有基金担保,比起涨落无定的房地产等更为可靠,因而坚持用公债与库券作为担保。
而且,此时正值世界经济危机,三分之一的缴存比额,更能确保银行业务稳定,保障储户利益。
[10]显然,两者的分歧及缘由十分明显,马寅初是站在银行角度,希望增加担保品的种类,减少缴存比例;财政部则想提高该部发行的公债地位,三分之一的缴存比额名义上是为储户安全考虑,实则可以增进中央银行的地位。
确如财政部所说,当财政部与银行、公司发生冲突时,马寅初站在银行角度立论。
联系20世纪30年代中期国民政府不断加强对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业的控制,马寅初此时在立法院的申辩,实际上是在国家与商业银行的博弈中,站在民间立场上。
从立法院财政委员会会议记录可知,从1935年3月26日到4月11日的4次会议,委员长马寅初均缺席,由委员陈长蘅代为主持。
[11]显然,马寅初以拒绝参加会议作为抗议。
不过,马寅初的民间立场,也需要进一步探讨。
在这一案例中,“民间立场”是指维护银行利益。
实际上,广大储户也是“民间”,而银行与储户的利益往往并不一致。
如增高缴存中央银行准备金的比例,显然不利于银行,有利于储户。
事实上,对马寅初而言,并没有到底要代表谁的预设,他将自认为正确的学理,结合国情,作为立法与立言的依据。
其中,模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建立现代金融制度,同时独立于政府财政,当是其中应有之义。
这与马寅初当年博士论文选择做纽约财政的内在关怀,一脉相承。
若抛开马寅初发言时的意气之词,可以发现,他虽然多次对财政部提出尖锐批评,但目的是提醒政府及时解决禁烟、有奖储蓄、白银外流等问题时存在的技术细节,克服弊病,而不是在挑战政府统治的合法性。
这也是马寅初在1935年初风波之后仍担任立法院财政委员会委员长的原因。
当时的财政部长孔祥熙也继续参加马寅初主持的中国经济学社的活动。
与1940年马寅初被捕事件最密切相关的,是他有关战时财政的见解。
这一问题起始于1936年。
鉴于当时中日之战已是山雨欲来,战时财政问题即政府如何筹措经费应对战时的庞大开支进入学者视野。
由马寅初担任社长的中国经济学社,在社刊《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3期上开辟专号讨论。
参考第一次世界大战经验,学者们对于征税、举债和通货膨胀这三种战时财政收入来源,结合国情进行了细致分析与权衡。
在西方国家,所得税和遗产税是重要财政收入,而我国尚未全面推广,所以将其作为战时收入重要来源的呼声非常高。
马寅初即是这一主张的代表人物,他提出:“非常时期之国家财政,应以开办所得税为主要收入之一,必要时,再作有限制之通货膨胀,并发少数公债以补助之。
”[12]可见,马寅初的主张是以开办所得税为主,以有限制的通货膨胀和公债为辅。
事实上,所得税和遗产税试办时,必然收入不丰,特别是我国以农业经济为主、工商业不发达的现实情况,决定了所得税不可能像英美一样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后来所得税与遗产税的实际征收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点,马寅初的战时财政主张显然值得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