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教学设计模板1.1
初中历史新课改教案模板
初中历史新课改教案模板
一、课程标准:
1. 知识点:
(1)内容: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力目标: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2. 过程与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
2. 难点:
四、教学方法:
1. 自主学习法:
2. 合作学习法:
3. 探究学习法:
4. 案例分析法: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图片导入:
(2)故事导入:
(3)问题导入:
2. 自主学习:
(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
(2)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3. 合作学习:
(1)小组讨论:
(2)小组展示:
4. 探究学习:
(1)问题探究:
(2)实践探究:
5. 案例分析:
(1)分析案例:
(2)讨论案例:
6. 课堂小结:
(1)教师总结:
(2)学生总结:
7. 课后作业:
(1)基础知识巩固:
(2)拓展性问题:
六、教学反思:
1. 教学效果:
2. 教学改进:
3. 学生反馈:
七、教学评价:
1. 学生自评:
2. 同伴评价:
3. 教师评价:
八、教学资源:
1. 教材:
2. 图片:
3. 视频:
4. 案例:
九、教学进度安排:
1. 第1课时:
2. 第2课时:
3. 第3课时:
4. 后续课时:
注:以上教案模板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新课改背景教学设计模板
新课改背景教学设计模板[背景教学设计模板]一、目标分析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新课改的背景和理论基础,认识到新课改对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新课改的积极态度和兴趣,激发其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了解新课改的背景和理论基础。
2.分析新课改对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
3.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1.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其创新能力。
2.帮助学生理解新课改的理论基础,并认识到其对教育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段引人入胜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对新课改的兴趣和好奇心。
2.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新课改的背景和理论基础,包括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出台新课程标准的目的等。
3.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他们共同讨论并列举出新课改对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然后由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并进行集体讨论。
4.案例分析(15分钟):给学生分发几个与新课改相关的案例,让他们自行阅读,然后分组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5.情感体验(1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新课改实施成功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新课改对教育事业的积极影响,激发其对教育的热爱和责任感。
6.总结归纳(10分钟):引导学生将本节课学到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强化他们对新课改的理解和认识。
7.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一个与新课改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写一篇关于新课改的个人心得体会。
五、教学评价1.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对学生进行口头评价。
2.对学生完成的作业进行评分,评价学生对新课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资源1.展示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2.教材:包括新课改相关的教材和案例。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如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激发了学生对新课改的兴趣和好奇心。
但是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的发言积极性不够高,需要在引导上下功夫,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课改模式教案样式
课改模式教案样式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原则;(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3)提高学生运用新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讨论,让学生了解课改背景和原因;(2)运用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3)采用任务驱动、问题解决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课程改革的认同感和积极参与意识;(2)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3)培养学生尊重差异、包容多元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2.1 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1)分析新课程标准与传统课程标准的区别;(2)解读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和目标;(3)对比分析不同版本的教材,提炼教材精华。
2.2 学情分析:(1)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兴趣和需求;(2)分析学生在新课程学习中的困难与问题;(3)根据学情设计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1)采用情境创设、问题引导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3)引导学生回顾相关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3.2 自主学习:(1)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2)设置思考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3)提供学习支架,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
3.3 合作学习:(1)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2)开展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3)汇报学习成果,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4.1 过程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2)关注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中的表现;(3)记录学生在课堂提问、讨论中的回答。
4.2 结果评价:(1)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2)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能力;(3)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反思5.1 教学效果反思:(1)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2)分析学生学习效果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差距;(3)提出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建议。
小学新课改数学教案
小学新课改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能够掌握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规则,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让学生回顾前几节课所学的加减乘除的基本知识。
2. 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来求解。
二、学习:
1. 介绍加法: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例子来理解加法的概念,进行一些简单的加法练习。
2. 介绍减法:类似地,让学生理解减法的概念,并进行相关练习。
3. 介绍乘法和除法:通过实际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了解乘法和除法的意义,进行相关的练习。
三、练习:
1. 让学生分组进行加减乘除的练习,师生互动答疑。
2. 讲解相关解题方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四、巩固:
1. 综合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综合性的加减乘除练习,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 检查和讲解练习题答案,纠正学生可能存在的错误。
五、拓展:
1. 提出一些拓展性的思考题,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鼓励学生进行数学游戏或实践活动,加深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六、总结:
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加减乘除的基本知识和运算规则。
2. 鼓励学生课后进行相关的练习和巩固,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反思:
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加减乘除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有所提高,但在解题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规范的地方,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和指导。
同时,课堂互动不够活跃,师生互动也需要进一步提升。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课堂互动效果。
新课改高中化学教案5篇
新课改高中化学教案5篇海阔凭你们跃,天高任你们飞。
愿你们信心满满,尽展聪明才智;妙笔生花,谱下锦绣第几篇。
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知足,要使自己学一点东西,必需从不自满开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新课改高中化学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新课改高中化学教案1知识目标在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通过有关化学反应的计算,使学生从定量角度理解化学反应,并掌握解题格式。
能力目标通过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的学风,同时培养学生认识到定性和定量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质和量是辨证统一的观点。
教材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对初学者来说应严格按照课本中的五个步骤方法和书写格式来进行计算。
即①设未知量;②根据题意写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③写出有关物质的式量,已知量和未知量;④列比例,求解;⑤答题。
这样做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解这种题要求对化学计算题里有关化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理解,那就是依题意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如果化学方程式中某个物质的化学式写错了,或者没有配平,尽管数学计算得很准确,也不会得到正确的结果。
可见正确书写并配平化学方程式是顺利解答化学方程式计算题的关键要素。
化学计算题是以化学知识为基础,数学为工具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
它不仅要有化学学科的思维方法,还应有扎实的数学功底。
解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要求什么,设未知量才不至于盲目。
第二是将题目中给出的化学变化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来。
依题意找出已知量。
然后按解题步骤进行。
同时要克服心理上的不良因素,不要惧怕化学计算,要相信自己。
基础不好的同学要先做些简单的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逐渐体会将数学的计算方法与化学知识有机结合的过程。
然后再做较难的题目。
基础好的同学应具有解一定难度题目的能力。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
篇一:新课改高中信息技术教案(全套)1.1信息及其特征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信息及其特征”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
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
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
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
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
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
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教学设计万能
教学设计万能模板(各科均适用) 一、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自主学习____,学生能够____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学习____,学生能够____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学习____,学生能够____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____学生能够掌握____ 本课的教学难点:通过____发展/提高学生____ 三、教学方法: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引导启发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渗透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本课主要采用:故事导入/直接导入/游戏导入/情境导入等等(具体怎么导入,需要简单阐述)这种方法,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并且引出新课题。
(二)讲授新课在讲授新课时,为了突出本节课的第一维知识与技能目标,首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对基本的概念和知识初步感知,学习完成后,会对重要生词(语文,其他科目视具体情况而定)进行讲解,具体过程如下:(讲授第一维目标)通过这种方法,既体现了新课改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部分讲授完成后,开始讲解本节课的难点,也就是第二维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学生先进行探究学习,能够用自己的话语总结____方法。
然后,结合实例,对____方法进行详细讲解,具体过程如下:(讲授第二维目标)通过这种方法,既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这种方法,也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的情感。
(三)巩固练习根据各科目自行设计(四)小结(五)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主要以基础算式为主,选做题会选用一些开放性较高,需要学生进行发散思考的问题,以满足那些学有余力的同学。
五、板书设计板书设计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清晰展示全文整体结构,突出重点,彰显文章主题。
万用模板讲解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专业能力)2、过程与方法(方法能力)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社会能力)A?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要素:行为主体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老师,人们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
高中课改化学必修一教案
高中课改化学必修一教案
课时:40分钟
课题:化学基本概念引入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的定义和起源;
2. 掌握物质的三态和物质分类;
3. 理解原子和分子的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化学的定义和起源,物质的三态和物质分类。
难点:原子和分子的概念。
教学准备:
PPT课件、实验器材(烧杯、试管、灯泡等)、教科书、图片资料等。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1. 引出化学的定义和起源,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二、讲授(20分钟)
1. 述说化学的定义和起源,介绍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物质的三态和物质分类,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物质的变化。
三、实验(10分钟)
1. 示范实验:观察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引导学生探讨物质的三态。
2. 学生实验:让学生用烧杯、试管等器材观察不同物质的状态变化。
四、总结(5分钟)
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整理化学基本概念,准备下节课的复习。
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对化学的基本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
新课改高中数学教案模板
新课改高中数学教案模板
课时安排:每周4课时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提升数学综合应用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数学素养和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和重点:
1. 数列与数学归纳法
2. 平面向量及其应用
3. 不等式与绝对值
4. 三角函数及其应用
5. 微积分基础
6. 几何证明方法
7. 线性代数基础
教学方法:
1. 多种教学手段结合,包括图表、实例、实验等
2.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互动讨论
3. 设置实际问题与数学知识结合的案例分析
教学步骤:
1. 导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通过教师讲解、示范等方式介绍重要概念和方法
3. 实践:让学生通过练习题等方式巩固知识点
4. 拓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帮助学生总结课程内容,强化学习效果
课堂评价:
1.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并及时批改
2.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参与度、表现等方面
3. 听课笔记:鼓励学生做好听课笔记,提高学习效果
备注:本教案仅作为参考范本,具体教学内容和方法仍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课程教学设计范本
课程教学设计范本引言:教学设计作为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本文将结合实际经验,分享一种常用的课程教学设计范本,旨在帮助教师们更好地规划和设计课程。
第一部分:教育目标教育目标是教学设计的基础,明确了教师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标,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教师应明确教育目标的核心,包括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
第二部分:知识结构在课程教学设计中,知识结构是教师组织教学内容的基础。
教师应根据教育目标,将知识按照逻辑顺序进行组织和安排,使之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并兼顾知识的科学性和实际应用性。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的核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应根据教育目标和知识结构,选择具有代表性和重要性的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
第四部分: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
教师应根据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第五部分:教学手段教学手段是教学设计的具体操作方式,包括教学资源的选择和使用等。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工具、实验器材、教学软件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第六部分: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旨在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评价方式,如考试、作业、实验报告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和问题。
第七部分: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是教学设计的基础条件,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电子资料等,以丰富教学内容和提供学生实践和探究的机会。
第八部分:教学环境教学环境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因素,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果有重要影响。
教师应营造积极向上、和谐互动的教学环境,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教学设计万能模板
教课方案全能模板 ( 各科均合用 )一、教课目的:依据新课改的要乞降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我确立的教课目的是:(1)知识与技术目标:经过自主学习 ____,学生能够 ____(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过合作学习 ____,学生能够 ____(3)感情、态度、价值观:经过研究学习 ____,学生能够 ____二、教课的要点和难点:本课的教课要点:经过 ____学生能够掌握 ____本课的教课难点:经过 ____发展 / 提升学生 ____三、教课方法:主要采纳的教课方法:指引启迪法。
在本节课的教课中主要浸透自主研究法、小组议论法等。
四、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本课主要采纳:故事导入/ 直接导入 / 游戏导入 / 情境导入等等(详细怎么导入,需要简单论述)这类方法,不单能惹起学生的兴趣,并且能够指引学生思虑,并且引出新课题。
(二)解说新课在解说新课时,为了突出本节课的第一维知识与技术目标,第一指引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对基本的观点和知识初步感知,学习达成后,会对重要生词(语文,其余科目视详细状况而定)进行解说,详细过程以下:(解说第一维目标)经过这类方法,既表现了新课改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又调换了学生学习的踊跃性。
部分授达成后,开始解本的点,也就是第二程与方法目,引学生行研究学,学生先行研究学,能用自己的____方法。
而后,合例, ____方法行解,详细程以下:(授第二目)通种方法,既学生能深入理解种方法,也能够增学生之互相帮助的感情。
(三)稳固依据各科目自行(四)小(五)作部署部署后作,包含必做和做,必做主要以基算式主,做会用一些开放性高,需要学生行散思虑的,以足那些学有余力的同学。
五、板板采纳文并茂的形式,清楚展现全文整体构,突出要点,彰文章主。
万用模板解一、教课目1、知与技术(能力)2、程与方法(方法能力)3、感情度与价(社会能力)A必具的四个基本因素:行主体行主体必是学生而不是老,人判断教课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照是学生有没有得详细的步,而不是教有没有达成任。
教学设计万能模板
教学设计万能模板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自主研究____,学生能够____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研究____,学生能够____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研究____,学生能够____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____学生能够掌握____本课的教学难点:通过____发展/提高学生____三、教学方法: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引导启发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渗透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本课主要采用:故事导入/直接导入/游戏导入/情境导入等等具体怎么导入,需要简单阐述)这种方法,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并且引出新课题。
二)讲授新课在讲授新课时,为了突出本节课的第一维知识与技能目标,首先引导学生自主研究,学生对基本的概念和知识初步感知,研究完成后,会对重要生词(语文,其他科目视具体情况而定)进行讲解,具体过程如下:讲授第一维目标)通过这种方法,既体现了新课改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又调动了学生研究的积极性。
这部分讲授完成后,开始讲解本节课的难点,也就是第二维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研究,学生先进行探究研究,能够用自己的话语总结____方法。
然后,结合实例,对____方法进行详细讲解,具体过程如下:讲授第二维目标)通过这种办法,既让学生能够深切了解这种办法,也可以增进学生之间彼此帮助的情感。
(三)巩固练根据各科目自行设计四)小结五)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包孕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主要以基础算式为主,选做题会选用一些开放性较高,需要学生举行发散思考的问题,以满足那些学有余力的同学。
五、板书设计板书设计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清晰展示全文整体结构,突出重点,彰显文章主题。
本文是一篇( )文,采用了( )的修辞手法或( )说明办法,采用( )表现手法,用词\语言( ),通过( )的结构顺序(记叙了\描述了)(某个故事\某地方的优美景色),并从中悟出()道理\或抒发(表达)了( )情感。
小学课改数学教案
小学课改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能够灵活运用加减法进行计算。
2. 能够掌握进位和借位的方法。
3.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加减法运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难点:进位和借位的运用。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教学PPT、白板、彩色粉笔等教学工具。
2. 学生准备纸笔等学习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问答等形式复习学生已学的加减法知识,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二、讲解(15分钟)
1. 教师通过PPT或白板向学生讲解加减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详细讲解进位和借位的运用方法,并举例说明。
三、练习(20分钟)
1. 学生在纸上进行加减法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操作。
2.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练习加减法计算,加深理解。
四、巩固(10分钟)
1. 教师在黑板上提出若干道计算题,学生进行解答。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解析。
五、拓展(10分钟)
1. 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2. 学生思考讨论,并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总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加减法的重要性和运用方法,鼓励学生多加练习,提高计算能力。
七、作业布置
布置加减法的练习题作业,强化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导入、讲解、练习、巩固、拓展等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加减法知识。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实际问题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模板
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某个知识点/技能,并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进行应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某个知识点/技能的学习和掌握,难点是某个相关的应用或延伸知识点。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素材或教学辅助工具。
2. 确保教室环境整洁,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
教学过程:
1. 热身: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个相关的问题或者让学生回顾前面学过的知识,引起学生的兴趣,为新知识的学习做铺垫。
2. 导入新知识:教师通过具体的事例或实际情境引入新的知识点,并逐步讲解相关内容。
3. 练习:让学生通过一定的练习或活动,巩固新学的知识点。
4. 拓展:鼓励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拓展,应用所学知识。
5.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重点和难点,方便学生复习。
6.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以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
教学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不足和可以改进的地方,以便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设计课题万能实用模板(各科均适用)
教学设计万能模板(各科均适用)一、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自主学习____,学生能够____(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学习____,学生能够____(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学习____,学生能够____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____学生能够掌握____本课的教学难点:通过____发展/提高学生____三、教学方法: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引导启发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渗透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本课主要采用:故事导入/直接导入/游戏导入/情境导入等等(具体怎么导入,需要简单阐述)这种方法,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并且引出新课题。
(二)讲授新课在讲授新课时,为了突出本节课的第一维知识与技能目标,首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对基本的概念和知识初步感知,学习完成后,会对重要生词(语文,其他科目视具体情况而定)进行讲解,具体过程如下:(讲授第一维目标)通过这种方法,既体现了新课改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部分讲授完成后,开始讲解本节课的难点,也就是第二维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学生先进行探究学习,能够用自己的话语总结____方法。
然后,结合实例,对____方法进行详细讲解,具体过程如下:(讲授第二维目标)通过这种方法,既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这种方法,也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的情感。
(三)巩固练习根据各科目自行设计(四)小结(五)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主要以基础算式为主,选做题会选用一些开放性较高,需要学生进行发散思考的问题,以满足那些学有余力的同学。
五、板书设计板书设计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清晰展示全文整体结构,突出重点,彰显文章主题。
万用模板讲解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专业能力)2、过程与方法(方法能力)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社会能力)A 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要素:行为主体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老师,人们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
小学课改课教案模板
一、课程名称:(填写课程名称,如: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
-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能够通过合作、探究等方式学习。
- 学生能够培养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能够培养对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 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
2. 教学难点:-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疑惑。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教学课件、教学视频、教学道具等。
- 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
2. 学生准备:- 预习本节课内容,准备好相关学习资料。
- 携带文具、笔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图片、视频、故事等引入本节课主题。
- 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授- 通过讲解、演示、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
- 鼓励学生提问,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
3. 实践活动- 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 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 总结反思-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果。
5. 布置作业- 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 作业要求明确,便于学生理解和完成。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等。
2. 作业评价:- 评价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质量等。
3. 学生自评与互评:-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团队合作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2. 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3. 学生的学习效果。
4. 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能力。
八、教学延伸:1. 针对本节课内容,设计拓展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万能教学设计模板
万能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根据新课改要求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的课堂教学目标制定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______,学生能够_____。
例如:通过学习《红楼梦》,学生能够了解清朝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文历史。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参与______活动,学生能够_____。
例如:通过参与小组讨论,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______的研究或体验,学生能够_____。
例如:通过对环保问题的研究,学生能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______,学生能够掌握______。
例如:通过学习数学公式,学生能够掌握数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2. 教学难点:通过______,培养学生的______能力。
例如:通过教授编程语言,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方法主要采用______教学方法,同时融入______等方法。
例如:主要采用讲授法,同时融入实验法和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本课主要通过______的方法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通过讲述一个有趣的科学故事引入课程。
(二)讲授新课在讲授新课时,注重对学生______能力的培养,通过______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例如:在讲解物理定律时,通过生动的实物模型和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
(三)巩固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______,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并查漏补缺。
例如:设置针对性的练习题,检测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四)小结在课程结束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要的总结和梳理,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例如:通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五)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______,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布置关于环保方面的课外论文或者研究报告。
五、板书设计设计简洁明了的______,突出关键知识点,帮助学生整理思路和提高学习效果。
体育新课改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2)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技能,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
(3)使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关系,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分组合作、探究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运用多媒体、网络等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运动、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2)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公平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球类运动:篮球、足球、排球等。
2. 田径运动:短跑、长跑、跳远、跳高等。
3. 体操与武术:基本体操、武术套路、健身操等。
4. 体育游戏:趣味运动、团队合作游戏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体育运动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
2. 课堂新授(1)讲解理论知识,如运动技能、运动生理学等。
(2)示范动作,让学生跟随练习,纠正错误动作。
(3)分组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3. 课堂巩固(1)组织学生进行集体练习,巩固所学技能。
(2)开展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鼓励学生课后加强练习,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5. 布置作业(1)布置课后练习,巩固所学技能。
(2)引导学生关注体育新闻,了解体育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学习态度、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
2. 成果性评价:关注学生的运动技能、体能、知识掌握程度等方面。
3. 定期进行体能测试,了解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
五、教学反思1. 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整数乘分数的意义与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相同,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是求().整数乘分数的意义是求( )
试举例说明:
2整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与:()相同。都是( )
例如:
3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
展示提升
1填空
(1)16× 表示()
(2)4千克的是多少?
2.计算
14× =12× = 8 ×=
3.列式计算
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探究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领略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初步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比较熟练地进行分数乘整数的计算,归纳计算法则。
教学准备
导学案课件
课时分配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设计
个性化修改
目标导学
想一想,填一填
(1)5+5+5+5=( )× ( ) 表示( )个( )相加。
(1)6的是多少? (2)12的 比9个 的和多多少?
整体收获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整数乘分数的意义是:
整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是:
拓展运用
(1)4米的 和1米的( )相等?
★(2)一块长方形的菜地,长是12米,宽是它的 它们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板书设计
整数乘分数
意义:
计算方法:
教学反思
我发现:
1分数乘分数的意义与( )意义相同,都是求().
试举例说明:
2利用折纸并涂图色的方式完成例3(2)探究
我发现:求种玉米的面积就是求的是多少,列式为____________。
3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例如:
4 自学例4
我发现:
展示提升
1、想一想、填一填
1)、×表示( )×3 表示( );
2)、一根木棒长米,它的是( )米。
3.1枝铅笔长dm,2枝长多少分米?枝长多少分米?
4、要修一条长千米的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第一天修了多少千米?
5、完成第4页的“做一做”
整体收获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是:
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是:
拓展运用
1 一个长方形的宽是米,长是宽的2倍,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米。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情感与态度
通过分数乘分数的应用的广泛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其计算法则
(1)仔细审题(关键字词、关键句、单位、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等)
(2)找出列式依据并列出正确算式
(3)规范解答并作答
展示提升
1. 千米=( )米 米=( )厘米 天=( )时
时=( )分 吨=( )千克 公顷=( )平方米
2、在“○”里填上“>”,“<”,“=”。
○ ○ ○ ○
整体收获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推导算理,总结法则。
教学准备
导学案课件
课时分配
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设计
个性化修改
目标导学
计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4 ×4 × 14×
自主探究
自学课本第3页例2,仔细观察示意图,认真思考,你认为整数乘以分数表示的意义和分数乘以整数表示的意义有何不同,再尝试算一算,最后在组内讲解计算过程并探讨出计算的方法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导学案课件
课时分配
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设计
个性化修改
目标导学
先说说下面各题表示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再计算
×4= 26×=×5=24×=
×=×=×=×=
自主探究
1先独立完成教材第6-7页的3-12题;
2 小组内交流
3 小组指定学生全班交流
师生共同总结归纳解决问题的技巧与方法:
我发现: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 )意义相同,都是求()的简便运算.
试举例说明:
2 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例如:
3 计算 ×6
想一想:乘得的积是不是最简分数?怎样算才能使计算简便?
展示提升
1填空
(1)×4 表示()或表示()
(2)4个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可列式为( )
2.计算
×4=×3=×8=
3.列式计算
2动手画一画: 用线段图表示千米的
板书设计
分数乘分数
意义:
计算方法:
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练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是:
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
解决问题的方法是:
拓展运用
两根同样长的铁丝,一根用去了,另一根用去米,剩下的铁丝( )。
① 第一根长② 第二根长③ 同样长④ 无法比较哪根长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
1 分数乘整数
意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计算方法:
解题技巧:
教学反思
(1)6个相加的和是多少? (2)的5倍是多少?
整体收获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是:
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是:
拓展运用
(1)一辆汽车每分钟行千米,这辆汽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2)用12个边长分别是dm的正方形卡片可以拼成多少个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它们的周长是多少?
板书设计
教学难点
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导学案课件
课时分配
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设计
个性化修改
目标导学
(1)先说说下面算式的意义,再计算
×5=×5= 2×= 25×=
(2)同学们每小时清理草坪20平方米,照这样计算, 小时清理草坪多少平方米?
自主探究
自学课本第3-5页的例3、例4,仔细观察示意图,认真思考,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是什么?再尝试算一算,最后在组内讲解计算过程并探讨出计算的方法
《分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探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能熟练利用法则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引导学生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与态度
分数乘法
1 分数乘整数
意义:
计算方法:
教学反思
《整数乘分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情感与态度
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2)1.2+1.2+1.2+1.2+1.2=( )×( )表示( )个( )相加。
(3)+++=( )×( )表示( )个( )相加。
(4)
( )+ ( )+ ( )+( )= ( )×( )=( )
自主探究
自学课本第2页后,仔细观察示意义图,列出算式,认真思考,你认为哪种方法好,再尝试算一算,最后在组内讲解计算过程并探讨出计算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