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智能信息技术北京重点室
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计算机基础知识
3.常用进制及特点 (1)十进制(Decimal System)。十进制由0、1、2、…9十个数码组成,逢十
进一,借一当十,其位权是以10 为底的幂,在数字后面加写英文字母D或在括 号外面加数字下标10进行标识,如269D或(269)10。 (2)二进制(Binary System)。 二进制由0和1两个数码组成,逢二进一,借 一当二,其位权是以2为底的幂,在数字后面加写英文字母B或在括号外面加数 字下标2进行标识,如1011B或(1011)2。 (3)八进制(Octave System)。八进制由0、1、2、…7八个数码组成,逢八 进一,借一当八,其位权是以8为底的幂,在数字后面加写英文字母O或在括号 外面加数字下标8进行标识,如607O或(607)8。 (4)十六进制(Hexadecimal System)。十六进制由0、1、2、…9、A、B、 C、D、E、F十六个数码组成,逢十六进一,借一当十六,其位权是以16为底 的幂,在数字后面加写英文字母H或在括号外面加数字下标16进行标识,如 3EF7H或(3EF7)16。
2.2.3 数制间的转换
1.R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由于不同进制的基数不同,其权值也不相同。对于任意的R 进制数值都可表示为各位数码本身的值与其权值的乘积之和, 即数值的按权展开:
Hale Waihona Puke 2.十进制数转换成R进制数
在将十进制数转换成R进制数时,整数部分和小数部 分须分别遵循不同的转换规则:
(1)对整数部分采用“除R取余法”,即整数部分不 断除以R取其余数,直到商为0为止,最先得到的余 数为最低位,最后得到的余数为最高位。
1TB=210GB=210×210 MB=210×210×210KB =210×210×210×210B
计算机基础
18.BIOS
BIOS即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是存放在主板上的闪存中的一组机器语言程序。
19. 内存
内存与CPU高速相连,用于存放已经启动运行的程序和正在处理的数据,速度快但容量相对较小。
20. 字长
字长是指CPU中整数寄存器和定点运算器的宽度(即二进制整数的位数)。
21. 显示器
一、 名词解释
1. 信息
根据ISO的定义,可通俗地认为:信息是对人有用的数据,这些数据将可能影响到人们的行为与决策。数据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概念等,是一种可供加工处理的特殊表达形式,而信息强调是对人有用的数据。
2.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指用来扩展人们信息器官功能、协助人们更有效地进行信息处理的一类技术。
是计算机必不可少的一种图文输出设备,它的作用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光信号,使文字与图形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22. 即插即用
在操作系统支持下,用户无需手动配置系统就可以插上或拔出使用某些接口(如USB接口)的外围设备,计算机会自动识别该设备并进行配置,使其正常工作。
23. 计算机软件(软件)
计算机软件是指程序及其相关的数据和文档。
按使用方式可将IC卡分为接触式IC卡、非接触式IC卡两类。
3. 求十进制算式2*64+2*8+2*2的运算结果的二进制数表示
要求给出求解步骤,直接给出最终结果不得分。
(10)2*(1000000)2+(10)2*(1000)2+(10)2*(10)2 = (10000000)2+(10000)2+(100)2= (10010100)2
46. 数字图像处理
数字图像处理是使用计算机对借助照相机、摄像机、传真机、扫描仪、医用CT机、X光机等设备获取的图像,进行去噪、增强、复原、分割、提取特征、压缩、存储、检索等操作处理。
信息技术科目
信息技术科目
信息技术科目是一个非常广泛的领域,涵盖了多个学科和技能。
以下是一些信息技术科目的主要内容:
1. 计算机基础:这是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基础。
它包括计算机的基本原理、硬件和软件的知识、操作系统等。
2. 编程语言:如Python、Java、C++等,用于开发计算机程序,是信息技术的核心部分。
3. 数据库管理:包括如何创建、更新、检索和管理数据库中的信息。
4. 计算机网络:包括网络原理、网络协议、网络安全等。
5. 多媒体技术:包括图像处理、音频处理、视频处理等,用于制作多媒体内容。
6. 数据分析:使用编程语言和数据分析工具,对大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获取有用的信息。
7.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这是当前最热门的领域之一,涉及如何让计算机像人一样智能地学习和工作。
8. 软件工程:研究如何开发高质量的软件,涉及软件开发的全过程。
9. 网络安全:研究如何保护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免受攻击和破坏。
10. 物联网:研究如何将物理世界与互联网连接起来,通过传感器和网络技术实现智能化。
以上只是信息技术科目的部分内容,实际上,信息技术是一个非常广泛的领域,还包括许多其他的内容和子领域。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变得越来越突出。
本文将探讨信息技术的定义、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相关知识的方法。
一、信息技术的定义信息技术是指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结合通信、多媒体等技术手段,用于处理和传输信息的技术。
它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提高生产力和创造力。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的获取、传递和利用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二、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重要性1. 适应现代社会:计算机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2. 提高工作效率:计算机基础知识可以帮助人们更高效地处理和管理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3. 增加就业竞争力:在现代社会,许多工作都要求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应用能力,拥有这方面的知识将增加就业竞争力。
4. 提升学习能力: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可以培养逻辑思维、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三、提高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方法1. 学习课程:可以参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相关课程,如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网络等,通过系统学习掌握相关知识。
2. 自学教程:利用网络资源,选择优质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进行自学。
这些教程通常结构清晰、内容详尽,适合初学者入门。
3. 实际操作:通过实践应用,例如编写代码、搭建网络等,提高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 参与社区:加入计算机技术社区或论坛,与他人交流、分享经验,获取更多学习资源和解决方案。
四、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应用领域1.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互联网的普及和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交流和娱乐的方式。
2. 移动通信: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移动通信更加方便快捷,人们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进行通信和信息获取。
3. 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子商务得以蓬勃发展,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购物、支付和交易。
4. 数据分析与处理:信息技术为大数据分析和处理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帮助企业和决策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据。
【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大学计算机基础》:以智能赋能为核心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思政建设
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大学计算机基础》:以智能·赋能为核心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思政建设一、课程和案例的基本情况课程名称:大学计算机基础授课对象:大一新生(约3000人/年)课程性质:信息能力模块(计算认知层),0学分,16学时课程简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面向全校大学生信息素养和应用创新能力培养的第一门课,肩负着计算机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和计算思维培养的重要使命,肩负着新时代大学生跨学科计算机创新能力的培养任务。
案例简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大规模通识教育课程,具有覆盖专业多、学生差异大、课程学时少、知识点更新快、课外学时有限、实验室有限等诸多特点。
随着各学院对学生的新技术知识能力的要求和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教学团队重新审视课程目标,修订课程大纲,优化教学内容,融入思政元素,开展了以“智能·赋能”为核心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通过近年来的课程实践,获得较好成效。
建设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以智能·赋能为核心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建设框架以智能·赋能为核心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有:(1)加强课程内容建设,提升大学生智能技术实践能力。
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一系列快速发展的新技术,是计算机与多学科融会贯通、跨界创新工程教育的基础。
作为大学生计算机通识教育的基础课程,团队围绕我校“智慧交通”特色近年来重点设计和开发如无人驾驶、开源硬件等系列新实验。
(2)优化教学模式,助力大规模赋能教育实施。
“大班授课、小班实验”,是传统的计算机实验教学模式,但仅基于实验室单一场所的教学会受到学生规模、学时数以及实验室容量的限制,课程中的很多实验内容,尤其是智能技术硬件实验很难安排全校3000人规模的实验开展。
如何实施是赋能教育落地的关键,“线上MOOC+线下实验”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改变和优化实验的利器,有利于赋能教育的大规模实施。
(3)价值塑造,为学生整个大学阶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信息技术基础(张爱民第2版)课件单元1-认识与使用计算机
单元小结
本单元通过三个任务的实施对计算机基础知识进行了全面介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谢 谢!
G
openEuler
1.8 国产操作系统
1、统信操作系统
统信操作系统(简称“统信UOS”)是一款国产操作系统,由统信软件技术有限公 司打造,包括统信桌面操作系统和统信服务器操作系统。统信桌面操作系统V20分 家庭版版、教育版版、社区版和专业版及专业设备操作系统。
2、麒麟操作系统
麒麟操作系统是一款国产操作系统,由麒麟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打造。
技能目标
(1)能认知计算机硬件的外观与功能 (2)会连接计算机各部件
(3)能读懂计算机配置主要参数
(4)能评判微型计算机的性能 (5)会按正确的顺序开机和关机
(6)会对计算机进行日常维护
素质目标
01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增强忧患意识和使命担当
02
了解我国信创产业的发展,感悟中国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 精神,建立科技自信。
1.6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计算机硬件系统有5个基本组成部分: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 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通常,计算机硬件系统可分为主机和外部 设备两大部分。中央处理器(CPU)包含运算器和控制器两部分, 它和内存储器构成了计算机的主机。外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 统称为外部设备。
1.6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03 国产软硬件以鲲鹏、麒麟等命名,感悟其背后的中国传统文化
学习任务
知识链接
1.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1.6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1.2 计算机的应用
1.7 国产操作系统
1.3 信创的起源
1.8 使用计算机注意事项
1.4 中国信创产业发展态势
1.9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高一必修信息技术知识点
高一必修信息技术知识点信息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和其他先进的信息处理设备以及网络等工具,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应用等一系列过程的科学技术。
在高一阶段的信息技术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必修的信息技术知识点。
本文将从计算机基础、网络基础、办公软件应用和信息安全等四个方面,详细介绍高一必修的信息技术知识点。
一、计算机基础在信息技术学习的初级阶段,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运行原理是十分重要的。
学生需要熟悉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定义和功能。
此外,他们还需要了解二进制和十进制之间的转换关系、计算机内存的分类和作用、常用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及其特点等知识点。
二、网络基础网络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组成结构对学生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
学生需要理解局域网和广域网的概念、了解各种网络设备的作用和功能、熟悉常用的网络协议以及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
此外,他们还需要学会使用网络搜索引擎、掌握网络浏览器的基本使用方法等。
三、办公软件应用办公软件是信息技术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需要掌握常用办公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首先,学生需要熟悉文字处理软件,如Microsoft Word。
他们需要了解如何创建、编辑和格式化文档,如何插入图片和表格,以及如何设置页面布局和样式等。
其次,学生还需要学会使用电子表格软件,如Microsoft Excel,掌握数据输入、函数运算和图表制作等基本操作。
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演示软件(如Microsoft PowerPoint)和数据库管理软件(如Microsoft Access)的基本使用方法。
四、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是信息技术学习的重点之一,学生需要了解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和电子设备的安全。
他们需要学会设置和管理账户密码、了解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段和防范措施、学习使用防病毒软件和防火墙保护电脑等。
综上所述,高一必修的信息技术知识点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网络基础、办公软件应用和信息安全等方面。
初中信息技术苏教版《计算机基础》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苏教版《计算机基础》教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课程简介计算机基础是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涉及计算机的基本原理、硬件和软件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本课程,可以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为进一步了解和使用计算机打下基础。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并能说出计算机在现代社会的应用领域;-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功能,比如CPU、内存、硬盘等;- 熟悉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包括输入、运算和输出等过程;- 学习并掌握常用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如开机、关机、登录系统等;- 能够正确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术语,理解其含义。
1.3 教学重点- 理解计算机在现代社会的应用领域;-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熟悉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学习并掌握常用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术语。
1.4 教学内容1.4.1 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及应用领域计算机基础知识是现代社会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教育、科技、医疗等。
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1.4.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功能计算机主要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示器等,而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通过实物展示和示意图,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1.4.3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包括输入、运算和输出三个过程。
通过图示和实例,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是如何接收输入数据、进行运算,并将结果输出到显示器或打印机上。
1.4.4 常用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本节重点介绍计算机的常用操作技能,包括开机、关机、登录系统、打开应用程序等。
通过实操演示和学生操作,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这些操作技能。
1.4.5 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术语计算机和网络有许多专业术语,初学者需要通过学习才能理解其含义。
大学计算机基础 第1讲 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概述 国家精品课程课件
得益于嵌入 式技术的发 展
电子数据处理 (EDP) 管理信息系统 (MIS) 决策支持系统 (DSS)
4.计算机的应用
CAX
辅助设计; (CAD) 辅助制造; (CAM) 辅助教学; (CAI) 辅助测试; (CAT)
智能模拟
应用领域:问 题求解;逻辑 推理与定理证 明;自然语言 处理;智能信 息检索技术与 专家系统。
的功能。 缩微技术 : 是延伸人的记忆器官存贮信息的功能。
1.3信息技术的组成
注意:这种划分只是相对的、大致 的,没有截然的界限。如传感系统里也 有信息的处理和收集,而计算机系统里 既有信息传递,也有信息收集的问题。
思考并回答:
1、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是什么样的关系? 2、计算机技术的本质是什么?
计算机基础科学系
2.1现代计算机的理论奠基人
存储程序工作原理 计算机的两个基本能力:一是能够
存储程序,二是能够自动地执行程序。 计算机是利用“存储器”(内存)
来存放所要执行的程序的,而称之为 CPU的部件可以依次从存储器中取出程 序中的每一条指令,并加以分析和执行, 直至完成全部指令任务为止。
约翰·冯·诺依曼 ( John Von Neuman,1903-1957),美藉匈牙利人。
计算机基础科学系
2.2 现代计算机的发展
电子管计算机 晶体管计算机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大规模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按照元器件 分类
1电子管计算机
ENIAC
❖ 5000次加法/秒; 体重28吨 ; 占地170m2 ; 18800只电子管; 1500个继电器; 功率150KW。
2晶体管计算机
贝尔实验室使用800只晶体 管组装了世界上第一台晶体管计 算机TRADIC。
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教程(含)
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教程一、引言计算机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智能工具,已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对于提高个人素质、适应社会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程旨在帮助读者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硬件组成、软件应用、网络通信等方面的知识,为计算机应用奠定基础。
二、计算机硬件1.计算机硬件概述计算机硬件是计算机系统的物质基础,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主板等。
硬件设备通过相互连接,共同完成计算机的各种功能。
2.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计算机程序中的指令,进行数据处理。
CPU的性能直接影响计算机的整体运行速度。
3.存储器存储器是计算机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的设备,包括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
RAM用于暂时存储正在运行的数据和程序,断电后数据会丢失;ROM用于存储计算机启动时必需的程序和数据,断电后数据不会丢失。
4.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输入设备用于将外部信息输入计算机,如键盘、鼠标、扫描仪等;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显示或输出,如显示器、打印机、扬声器等。
5.主板主板是计算机硬件系统中各个部件相互连接的桥梁,负责数据传输和控制信号的传递。
主板上的主要部件包括CPU插座、内存插槽、扩展插槽等。
三、计算机软件1.计算机软件概述计算机软件是计算机系统的灵魂,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系统软件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资源,如操作系统、编程语言等;应用软件为用户提供各种具体应用功能,如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等。
2.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基本的软件,负责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提供用户与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接口。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Linux、macOS等。
3.编程语言编程语言是人与计算机交流的工具,用于编写计算机程序。
编程语言分为低级语言(如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如C、Java、等)。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公共课)2016【精选】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051023中文名称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类别基础课●专业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面向对象全院非计算机专业开课单位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系总学时48(理论: 24 实验: 24 )学分3先修课程无后续课程数据库技术二、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
内容着重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大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的最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基本的微机操作和实用技能;能够使用典型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具备在网上获取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三、课程基本要求1、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2、理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3、了解计算机高级语言与程序设计4、了解计算机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5、掌握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6、掌握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7、了解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安全技术8、了解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四、课程内容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的概念、发展、特点、分类、应用1.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1.3 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和存储教学要求: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主要应用;理解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了解计算机内数据表示方法和常用的数制转换;了解二进制的运算法则。
掌握微型计算机系统配置和主要性能指标。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微型计算机系统配置和主要性能指标。
4第2章 Windows 7操作系统2.1 操作系统概述2.2 Windows 7基本操作2.3 Windows 7文件管理与磁盘维护2.4 Windows 7系统配置2.5 Windows 7 实用应用软件教学要求: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和组成。
掌握Windows 7和基本操作、文件管理与磁盘管理、系统配置。
了解Windows 7 实用应用软件。
教学重点:Windows 7基本操作、文件管理与磁盘管理、系统配置。
第1章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1-4小节)
第七章 热菜的配菜
《烹调技术》
第 7 页,共 15 页
授课主要内容和课堂教学过程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学生学习活动 二次备课 教师教学活动与教学内容
(二)熟悉菜肴名称及制作特点 (三)既要精通刀工又要了解烹调的全过程 (四)要掌握菜肴的质量标准及净料标准 1、熟悉和掌握原料的出成率 2、确定菜肴的主配料质量、数量和成本 3、根据毛利幅度,来确定菜肴毛利率和售价 4、制定菜肴规格质量成本单——标准化菜谱 5、主配料分别放置 6、必须注意营养组成 7、必须有一定的审美感 8、必须推陈出新,研发新的菜肴品种 三、排菜 排菜是根据消费习惯,按照上菜顺序将配好的原料,排于厨 台之上,并将合乎菜肴的器皿放在适当位置的一项工作。帮助厨 师迅速而顺利地进行工作,以防出菜顺序颠倒,发生混乱。这个 岗位粤厨亦称之为“打荷”。 排菜时须注意以下几点: 1、区别酒肴与饭肴 一般就餐情况大多先喝酒后吃饭,故应先出酒菜,接着排饭 看,最后端出汤类,不能颠倒顺序。 2、区别菜肴烹调时间的长短 为使出菜连贯,应先将烹调上需时较长的菜肴备妥,让厨师 先入锅烹调。而烹调时间较短的菜肴可稍为延后。 3、区别普通菜与紧急菜 普通菜是指平常提供的菜肴,紧急菜是因客人有急事,而须 赶时间所作的菜肴。为配合宾客赶时间,排菜者应优先照顾紧急 菜先上。如遇添菜或漏菜,也必须及早出菜。 4、区别调味的浓淡 味浓指顾客要求辣、酸、甜、咸等偏重,味淡指口味要求偏 淡。或者是顾客因本身病理原因而要求限制动物性油脂、盐或糖 等调味料的菜肴。排菜时应严加区分,以符合顾客的要求。 5、区别小吃、团体菜与桌菜 琐碎的小吃应考虑顾客的要求、饮食的习惯、烹调的快慢, 而妥善安排上菜的时间。 团体菜或单桌菜, 应照菜单, 依序出菜。 在决定烹调的顺序时,注意避免于同一时间出菜。要始终让客人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础)
信息技术在军事、政治、经济等领 域的应用,对于维护国家安全、提 高国防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计算机软硬件
包括计算机硬件设计、软件开发 、系统集成等领域。
通信技术
包括有线通信、无线通信、卫星 通信等领域。
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
包括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网络应 用开发、网络安全等领域。
操作系统的功能
02
包括处理器管理、内存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作业管理
等。
常见操作系统
03
Windows、Linux、macOS等。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连接起 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的硬件、软件及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SQL语言的基本操作
包括数据查询(SELECT)、数据插入(INSERT)、 数据更新(UPDATE)、数据删除(DELETE)等。
SQL语言的主要特点
非过程化语言、统一的语言、是所有关系型数据 库的公共语言。
SQL语言的高级功能
包括视图(VIEW)、索引(INDEX)、存储过程 (STORED PROCEDURE)、触发器(TRIGGER) 等。
基于微处理器的计算机采用存储程序 工作原理,即程序和数据都存放在内 存中,由CPU按照程序顺序执行。
计算机软件组成
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 如操作系统、编译器等,应用软件如 办公软件、游戏等。
计算机操作系统简介
操作系统的概念
01
操作系统是一组控制和管理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
机工作流程以及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的集合。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自主学习课程)课程编号:13200901建议学习时间:80(参考)学分:1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面向对象:各专业本科学生课程英文名称:Fundamentals of Computer一、课程的任务和目的任务:《计算机基础》是为大学一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自主学习课程,课程的任务是引导学生认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信息化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初步具备利用计算机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为将来应用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同时,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认识、了解和初步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和途径,为今后的个体发展奠定基础。
目的: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一定的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熟练掌握Windows 的基本操作;熟练使用常用办公软件及实用工具处理日常事务;掌握通过网络获取信息、使用信息,以及与他人交流的方法和技能,了解信息化社会中的相关法律与道德规范。
二、课程内容与要求(一)计算机基础知识与Windows操作系统介绍1.学习内容(1)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系统结构;(2)计算机信息的表示;(3)Windows操作系统。
2.学习重点:操作系统使用3.学习难点:信息的表示与存储4.学习要求(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计算机系统结构;(2)了解数制的概念、信息表示;(3)了解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与存储方式;(4)熟练掌握Windows 7操作系统资源管理器的使用;(5)掌握Windows 7工作环境设置、系统环境的优化和安全性设置。
(二)Word 2010基本操作和综合应用1.学习内容(1)文档的输入、储存、输出;(2)编辑排版技术;(3)图文混排、应用表格、公式的使用。
2.学习重点:编辑排版技术3.学习难点:Word图文混排及综合应用4.学习要求(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文档的创建与保存、输入与编辑;(2)熟练掌握文本、段落、页面格式化;(3)掌握图表操作;(4)掌握Word 2010 的排版技术。
大学计算机基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1、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 )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
A.思维方式B.基础概念C.程序设计原理D.操作系统原理正确答案:B2、人工智能是让计算机模仿人的一部分智能,下列哪项不属于人工智能领域中的应用()。
A.机械手B.人机对弈C.机器人D.信用卡正确答案:D3、当前气象预报已广泛采用数值预报方法,这种预报方法会涉及计算机应用中的()。
A.数据处理和辅助设计B.科学计算和数据处理C.科学计算与辅助设计D.科学计算和过程控制正确答案:B4、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采用的主要逻辑部件是()。
A.电子管B.继电器C.光电管D.晶体管正确答案:A5、下叙述正确的是()。
A.计算机中所存储处理的信息是模拟信号B.模拟信息将逐步取代数字信息C.光盘中所存储的信息是数字信息D.数字信息易受外界条件的影响而造成失真正确答案:C6、记录在光盘、硬盘、软件中的数据属于()。
A.广播信息B.数字信息C.模拟信息D.仿真信息正确答案:B7、在ASCII码表中,根据码值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A.空格字符、数字符、小写英文字母、大写英文字母B.数字符、大写英文字母、小写英文字母、空格字符C.数字符、空格字符、大写英文字母、小写英文字母D.空格字符、数字符、大写英文字母、小写英文字母正确答案:D8、下列两个二进制数进行算术加运算,100001+111=()。
A.101000B.100101C.101110D.101010正确答案:A9、在下列字符中,其ASCII码值最小的一个是()。
A.aB.空格字符C.0D.A正确答案:B10、利用计算机对指纹进行识别、对图像和声音进行处理所属的应用领域是()。
A.信息处理B.辅助设计C.科学计算D.自动控制正确答案:A11、已知字母“A”的二进制ASCII编码为“1000001”,则字母“B”的十进制ASCII编码为()。
计算机基础新型信息技术
计算机基础新型信息技术
计算机基础是指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操作系统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而新型信息技术则是指在计算机基础上不断涌现出的新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
这些新技术对计算机基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计算机基础的角度来看,新型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计算机系统变得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和便捷化。
例如,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得计算机可以模拟人类的智能行为,大大提高了计算机的智能水平;而云计算技术的出现使得计算机资源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动态分配和共享,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机系统的利用率和灵活性。
从应用角度来看,新型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比如,在医疗领域,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医生分析海量的医疗数据,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在工业领域,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智能连接和协同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
总的来说,计算机基础和新型信息技术的结合推动了计算机科
学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计算机系统变得更加智能、高效和便捷,同时也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机遇。
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
操作系统的历史与发展
早期操作系统
早期的操作系统是手动操作和 批处理方式,随着技术的发展 ,逐渐出现了分时系统、实时
系统和微内核等。
发展历程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操作系 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出现 了许多经典的操作系统,如 Unix、Linux、Windows等。
未来趋势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 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操作系 统也在不断演进和变革,未来 的操作系统将更加智能化、安
信息技术的历史与发展
信息技术起源
信息技术起源于20世纪中叶,当时计算机、通信和电子等技术的突破性发展,为 信息技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信息技术发展阶段
信息技术经历了计算机普及、互联网爆发、移动智能终端崛起等几个阶段,现在 正朝着人工智能化方向发展。
信息技术的分类与应用
信息技术分类
信息技术可分为信息获取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存储技 术、信息传输技术和信息应用技术。
06
常用软件应用基础知识
文字处理软件应用基础
Microsoft Word
介绍Word的常用功能,如创建文档、编辑文本、插入图片、设置格式等, 以及如何使用样式和模板进行高级排版。
WPS Office
介绍WPS Office的基本功能和应用,包括文字处理、表格制作、演示文稿等 ,以及与其他软件的兼容性。
介绍Audition的基本功能和应用,如音频录制、编辑和混音、使用效果器和 滤波器、导出音频文件等。
VideoLAN
介绍VideoLAN的基本功能和应用,如视频播放、转码和编辑、使用字幕和元 数据等,以及VideoLAN的优缺点。
07
数据库基础知识
数据库的定义与特点
数据库的定义
教师资格证信息技术科目
教师资格证信息技术科目信息技术科目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一项重要科目,它涵盖了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技术教育等内容。
在教师招聘中,信息技术科目的考试成绩直接关系到教师是否具备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
下面将从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技术教育三个方面分别介绍信息技术科目的内容。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是信息技术科目的基础,它包括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知识。
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常见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考点有: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的分类、计算机的性能指标、计算机存储器、计算机主板、计算机操作系统等等。
考生需要熟悉这些知识点,并能够灵活运用。
二、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是信息技术科目的重点内容,它包括计算机办公软件、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常见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考点有: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网络安全等。
考生需要了解这些知识点,并能够熟练操作。
三、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是信息技术科目的特色内容,它包括信息技术教学理论、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和信息技术教学实施等方面的知识。
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常见的信息技术教育考点有: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和任务、信息技术教学的原则和方法、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要素、信息技术教学实施的过程和方法等。
考生需要掌握这些知识点,并能够在实际教学中灵活运用。
总结起来,教师资格证信息技术科目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信息技术教育三个方面的内容。
考生需要全面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考生还需要关注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保持学习和更新的状态,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
只有在信息技术科目上取得优异的成绩,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计算机基础新型信息技术
计算机基础新型信息技术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型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基础的重要性变得愈发突出。
计算机基础作为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基石,不仅涉及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原理,还与计算机系统的性能、稳定性和安全性息息相关。
在这个信息时代,掌握计算机基础新型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必备的技能之一。
一、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热门领域,它涵盖了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等多个方面。
人工智能的核心在于模拟人类的智能行为,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和大数据分析,让计算机具备类似人类的思维和决策能力。
人工智能已经应用到很多领域,比如智能语音助手、自动驾驶汽车、智能家居等,在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二、大数据大数据是指规模巨大、结构复杂、变化迅速的数据集合,传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已经难以胜任大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工作。
大数据技术涉及数据获取、存储、处理、分析和可视化等多个方面,需要依靠高性能的计算机基础设施来支撑。
大数据技术已经成为企业决策、市场营销、风险管理等领域的重要工具,在提高效率和精准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云计算云计算是一种通过互联网提供计算资源和服务的模式,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随时随地获取计算资源,而无需关心硬件设备和软件配置。
云计算技术涉及虚拟化、分布式系统、网络安全等方面,能够提供高可用性、可扩展性和弹性的计算服务。
云计算已经成为企业、组织和个人的首选,大幅降低了计算资源的成本,提高了计算资源的利用率。
四、区块链区块链是一种去中心化、安全、透明的分布式数据库技术,由于其不可篡改、高度信任和去中心化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金融、物联网、供应链管理等领域。
区块链技术的核心在于分布式共识算法和密码学原理,保证了数据的安全和可靠性。
区块链技术将改变信息传输和价值传递的方式,构建信任基础和价值网络。
五、物联网物联网是指通过互联网技术连接并互相通信的各种设备,包括传感器、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智能基础》
(修订时间: 2009年08月)
课程编号:12000091
课程名称:人工智能基础Introduction to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学分:2.5 学时:40 (其中实验学时:0)
先修课程:离散数学,数据结构
一、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计算机类专业的一门选修的技术专业课。
主要讲述人工智能中的核心概念、方法和技术。
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建立起对于人工智能的总体认识,为以后进入人工智能各分支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任务如下:
1. 学习符号式人工智能的基本思想,重点掌握问题求解方法,搜索技术,知识表示方法,和经典逻辑推理方法。
2. 学习连接主义的基本思想,重点掌握人工神经网络的各种拓扑结构及其学习算法。
3. 学习机器学习的概念和主要方法,重点在于监督归纳学习和非监督归纳学习的一些主流方法。
4. 学习行为智能、进化计算、群智能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
主要内容包括智能体、强化学习、进化算法、多智能体系统和群智能优化算法。
5. 学习智能机器或系统的构造方法和工具,包括人工智能程序设计语言,专家系统和三种新型智能计算机。
6. 培养应用人工智能思想、方法与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理论教学部分(40学时)
第一章绪论(2学时)
1. 人工智能基本概念
2. 人工智能发展简史
3. 人工智能的研究目标,研究和应用领域,以及实现途径。
第二章搜索与问题求解(4学时)
1. 问题表示方法
2. 图搜索技术
3. 博弈搜索技术
第三章知识与推理(4学时)
1. 知识的基本概念
2. 符号式知识表示方法
3. 推理基础知识
4. 经典逻辑推理
第四章人工神经网络(6学时)
1. 人工神经网络基本概念
2. 网络拓扑结构
3. 网络学习途径
4.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第五章机器学习(8学时)
1. 机器学习基本概念
2. 机器学习方法分类
3. 监督归纳学习
4. 非监督归纳学习
第六章行为智能(4学时)
1. 没有表示和推理的智能
2. 智能体
3. 强化学习
第七章进化计算(4学时)
1. 遗传算法
2. 进化规划
3. 进化策略
第八章群智能(4学时)
1. 多智能体系统
2. 蚁群优化算法
3. 粒子群优化算法
第九至十一章智能系统(2学时)
1. 人工智能程序设计语言
2. 专家系统
3. 智能计算机
第十二章课程总结(2学时)
三、考核与成绩评定
考核:采用日常性考核和期末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成绩评定:平时作业和日常表现占10%,大作业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70%,按百分制给出最终成绩。
四、大纲说明
1.本大纲是根据《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并适当考虑教学改革要求而制定的。
2.在保证基本教学要求的前提下,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删节。
3.本大纲适合计算机类各专业。
五、教材、参考书
选用教材:
刘峡壁. 人工智能导论—方法与系统.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参考书:
[1]Stuart J. Russell, Peter Norvi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 Modern Approach (second edition) [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George F. Luger. 人工智能-复杂问题求解的结构和策略[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王永庆. 人工智能原理与方法[M].陕西: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8.
编写教师:刘峡壁
责任教授签字:
教学院长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