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册)全册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一课时:《观潮》一、教学目标1.认识“涨、薄”等6个生字,会写“涨、盆”等11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观赏钱塘江大潮时的心情。
二、教学重点1.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课文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的哪些特点。
2.学习生字词,积累优美语句。
三、教学难点1.体会作者观赏钱塘江大潮时的心情。
2.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方法。
四、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学生预习课文,了解钱塘江大潮的相关知识。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听说过钱塘江大潮吗?谁能简单介绍一下?2.学生介绍钱塘江大潮的相关知识。
3.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观潮》这篇课文,感受一下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
(二)学习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理解词句。
2.教师检查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3.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三)品析课文1.课文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的哪些特点?2.学生分组讨论,汇报交流。
(四)体会作者心情1.作者是如何表现自己观赏钱塘江大潮的心情?2.学生自主探究,汇报交流。
(五)学习方法指导1.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方法。
2.学生分组讨论,汇报交流。
(六)巩固练习1.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完成课后习题。
2.教师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给予评价和指导。
(七)课堂小结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观潮》这篇课文,感受到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
2.我们还学习了课文中的描写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
(八)课后作业1.抄写生字词,巩固记忆。
2.深入阅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作者的心情。
3.尝试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写一篇关于自然景观的短文。
第二课时:《观潮》(续)一、教学目标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心情。
2.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仿写练习。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心情。
2.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方法。
三、教学难点1.仿写练习,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父亲的叮嘱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父亲的叮嘱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正确朗读、理解课文《父亲的叮嘱》。
(2)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体会父母对孩子的关爱。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懂得感恩,珍惜生活中父母的爱。
(2)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独立思考能力。
3.学习策略:(1)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参加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理解课文《父亲的叮嘱》。
(2)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体会父母对孩子的关爱。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独立思考能力。
(2)通过参加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四、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课前导入法、讨论交流法。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访问:通过提问让学生了解自己是如何得到父母的爱和关心的。
(2)出示图片:“父亲的叮嘱”,请学生谈谈这张图片中父亲和儿子之间的场景,引出新课《父亲的叮嘱》。
2.新课呈现(1)教师朗读全文,并带领学生理解。
语速适宜,情感真挚,读出文字的感情色彩和语音语调的感染力,以达到学生感受、理解和吸收。
(2)学生课内朗读,注意语调、节奏、声音等方面的表现。
3.学习策略(1)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段话,进行阅读、理解并分析。
最后请一名代表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2)个人思考:请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孩子应该怎样做才能让父母更加放心?”4.巩固提高(1)正确理解全文,逐条分析,加深阅读理解。
(2)小结课文主旨、内容和感受。
(3)情感体验、自我感悟、学习体会。
六、学生作业1.课后复述全文。
2.思考并回答问题:“父母的爱是什么?怎样才能回报父母的爱呢?”七、教学反思本节课利用互动的形式,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角色去深入讨论课文内容,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同时也通过课后作业的形式去让学生总结课堂内容,提高了思考和表达能力。
2024年沪教版小学校四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案
2024年沪教版小学校四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等方式,学习如何深入理解文本。
教会学生利用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提问、积极思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增强文化自信。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心社会、热爱祖国的情感。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提升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课文重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课文主旨和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
阅读方法和策略的指导与训练。
教学难点对于较为抽象或深奥的课文内容,如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感悟。
如何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讲述相关故事、展示图片或播放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提问学生关于课文主题或背景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猜测。
简要介绍作者和课文背景,为学生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自主阅读要求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字音、语调和停顿。
鼓励学生边读边思考,标记出不懂的词句或有疑问的地方。
学生自主完成课后生字新词的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合作探究分组进行合作探究,学生间相互讨论、解答疑问,共同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必要的帮助和引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讨论。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感悟,促进思维碰撞和交流。
课堂讲解与互动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重点讲解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增强课堂互动。
拓展延伸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拓展阅读和思考。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精卫填海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 精卫填海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神话故事——《精卫填海》。
2.能够朗读课文,理解词语含义及上下文语境。
3.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并能理解词语含义及上下文语境。
教学难点理解神话故事的意义,并将其联系到现代生活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精卫填海》的课文、课件板书、红砖草字帖。
2.学生准备语文课本及笔和纸。
教学过程活动一:导入新课1.教师向学生介绍《精卫填海》这个传统神话故事。
2.引导学生想一想什么是神话故事,神话故事和现实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我们要学习传统神话故事等问题,并与学生进行讨论。
活动二:课文朗读1.教师让学生跟读课文,引导学生注意语音语调,感受语言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2.教师问学生理解课文的难点和疑惑,并及时解答。
活动三:理解课文1.阅读理解:教师根据课文的内容和难点,设计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课文的含义,并及时表达出来。
2.词语理解:教师让学生挑选生词,领会词语的含义,并在课堂上呈现自己对生词的解释。
3.小组讨论:教师安排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课文中的精神内涵和文化遗产,让学生彼此之间交流,共同学习。
活动四:红砖草字帖教师利用草字帖教学软件,进行书法听写,让学生写出课文中的重要句子并进行书法美化。
通过书法活动,使学生对课文中的内容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
活动五:课文接龙教师将课文分成若干个短句,让学生按照顺序进行接龙朗读,提高学生对课文的记忆和理解。
课后练习1.根据课文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精卫填海》的作文。
2.朗读并背诵与课文相关的古诗词或现代诗歌。
教学反思本次授课,学生对传统神话故事《精卫填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语文课的学习,进一步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美妙绚烂。
在教学中,教师强调课文的理解和珍惜民族文化,创设多种课堂活动,培养了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和语文表达水平。
但在授课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教学过程没有阶段性进度安排。
(语文教案)沪教版小学校四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案
沪教版小四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案在学生自由读,教师范读,领读、配乐朗诵等不同形式的朗读根底上,学生能够读通、读顺古文,读出适当的停顿和节奏,在读的过程中感受古文的语言特点。
一起看看沪教版小四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案!欢送查阅!沪教版小四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在学生自由读,教师范读,领读、配乐朗诵等不同形式的朗读根底上,学生能够读通、读顺古文,读出适当的停顿和节奏,在读的过程中感受古文的语言特点。
2、学生能借助“小卡片〞,了解精卫填海这个神话故事的内容,形成自己的感受。
3、借助温馨点击,学生能感受到神话故事精卫鸟的精神魅力,受到人格的浸染和熏陶。
4、借助活动广角,让学生读诗,进一步了解故事内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力讲故事。
学习重点:1、按照文言文的节奏正确朗读,并读出韵味。
2、了解精卫事迹的同时,感悟她不屈不挠的精神魅力。
学习准备:老师需要广泛阅读精卫与山海经的相关资料。
教师准备好课件。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走近山海经1、同学们,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孩子特别爱读书,大家知道的故事可多了。
现在,我来考考你,你都读了哪些神话故事生说。
师:你们知道的神话故事真多呀!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一个个精彩而有趣的故事出自哪部书吗(课件出示:山海经) 如果学生答复不出,就直接告诉他们。
2、简介山海经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情的大型地理著作,又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
3、联系自己读的神话故事,了解神话的特点。
师:大家回忆一下自己读过的神话故事,你觉得它与我们身边发生的故事有什么不同生说,教师引导。
(出示课件:让我告诉你。
)小结: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山海经,读一读几千年前的神话故事,感受故事语言的韵味。
二、初读精卫填海,了解神话故事。
1、自由朗读,读准确。
师: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20页,借助文中注音自由读一读这段话,把句子读通顺,感觉难读的地方就反复多读几遍。
生自由朗读,老师巡视的时候,一定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解决生僻字的读音。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001]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001]教材分析教材概述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共分为6个单元,分别是:1.风景这边独好(课文7篇)2.我的家乡(课文6篇)3.观察生活(课文8篇)4.古诗两首(课文1篇)5.用一生的时间去爱(课文5篇)6.如此美妙(课文1篇)整个教材以“如此美好”的主题贯穿始终。
内容紧扣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事物,了解生活中的美好,体验生活的情趣,增强了解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感。
教材特色1.突出实用性2.强调生活化与人文情感3.系统性与知识性的统一教材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2.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人文素养;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4.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研究能力。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情境教学法、问答式教学法。
教学内容Unit 1:风景这边独好课文1:小螃蟹与泥鳅1.学习目标:能够朗读课文,并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2.教学重点:认识生活中的小生物并能描述它们的生活。
3.教学难点:能够用适当的语言组织自己的思维,认识小生物所处的生活环境。
4.教学过程:- 导入:动物和植物是否都能作为“生物”进行分类呢?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孩子们认识到生物这一分类,引出本课要学的内容——小螃蟹和泥鳅。
- 新课:出示小螃蟹和泥鳅的图片,让学生看一看,然后通过阅读课文,确定它们的名字、生活方式和习性等特征。
将课文分成小段,先由班主任进行读诵,让学生体会文章的基本思想和情感。
然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适当程度的提问,让学生在读、悟的过程中,增强记忆和掌握重点:- 讲解生词和词组;- 引导学生理解词句和段落;- 拓展知识:让学生以“我的家乡”为主题写一篇作文,与班级进行比较交流。
- 课后作业:复述本节课的内容,把握文章的大意。
Unit 2:我的家乡课文3:钢琴老师的家乡1.学习目标:了解“我的家乡”这个主题,阅读课文并从中找出亮点进行讲述。
2.教学重点:艺术与文学的享受。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堂教案5篇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堂教案5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堂教案1《猫》教学目标1.掌握13个生字,理解“无忧无虑、任凭、丰富多腔、遭殃、责打”等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了解大花猫的古怪和它小时候的可爱。
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猫的资料。
(比如猫属于哪一类动物有什么特点)第一课时一、导入1.出示挂图。
2.认识猫。
(家猫、波斯猫)3.学生介绍猫。
4.师予以师纳。
(猫:哺乳动物,面部略圆,躯干长,耳壳短小,眼大,瞳孔随光线强弱而缩小放大,四肢较短,掌部有肉质的垫,行动敏捷,善跳跃,能捕鼠,毛柔软,有黑、白、黄、灰褐色。
据说猫还是老虎的师傅呢)5.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老舍先生写的《猫》。
二、学习生字词(一)自学生字词后出示生字卡读、记。
(二)形近字练习。
虑()稿( )要( )虚()搞( )耍( )三、学习课文(一)理清条理1.作者分别写了什么时候的猫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中2.每个自然段都写了猫的什么特点第一自然段:写大花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第二自然段:写大花猫的高兴与不高兴时的表情。
第三自然段:写大花猫又胆小又勇猛。
第四自希段:写大花猫小时候很淘气。
四、学习第4自然段1.自学第4自然段,读懂什么就说什么生汇报读懂的内容。
学生A:读懂了小猫很淘气,好玩。
师引导:哪些句子描写小猫淘气,好玩找出来,读一读。
引导朗读:要读出小猫的可爱。
学生B:读懂了小猫很勇敢,很坚强,不怕摔,不怕疼。
师引导:把这些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读出坚强、可爱来。
学生C:读懂了小猫很淘气,折腾得花草枝折花落。
师引导:对,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读出淘气来。
2.归纳引导。
(1)这么淘气的小猫,如果是你家的猫,你会怎么评价它根据老师的指示说说。
这是一只______________________(2)老舍老生又是怎样评价它的,从文中找出两个词语来评价它。
生气勃勃天真可爱(3)你读了课文和老舍先生产生的感情一样么说一说。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狼牙山五壮士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狼牙山五壮士一、教学目标1.了解狼牙山五壮士事迹,了解他们的英勇事迹和精神成就。
2.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培养学生敬爱英雄、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意识。
3.学会通过多种方式表达情感,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五壮士的英雄事迹和爱国精神,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2.学会使用图画、语言、歌曲等形式表达情感,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精神,让学生产生深刻的感受。
2.培养学生自信和勇气,敢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也能够尊重别人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活动一:导入1.教师出示五壮士的图片和事迹,要求学生观察图片和了解五壮士的事迹。
2.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了解五壮士为什么成为英雄、他们的事迹、他们是如何守卫祖国的。
3.教师播放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视频,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五壮士,加深对五壮士的理解。
活动二:感性认识1.教师从孩子们生活中有的感悟入手,让他们感受到来自亲人、朋友的爱和支持。
2.鼓励学生,表达对亲人、朋友的感激之情,并鼓励他们对亲人、朋友做出各种善举。
3.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去想象曾经有一个五壮士这样勇敢,敢于为自己的祖国民族献身奉献的人,我们还要为这样的人们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活动三:理性认识1.教师解读狼牙山五壮士事迹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提出学习英雄五壮士事迹的意义所在。
2.让学生通过进一步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理解五壮士为什么要舍生忘死地去守卫祖国,学习他们勇于抗敌、保护人民、捍卫国家尊严的精神。
3.通过让学生思考,分析英雄精神对我们的启示和影响,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成为了新的五壮士,会怎样做。
活动四:创作和表达1.教师给出表达题目:请你们用画和言语,表达对五壮士的敬意。
2.学生可以选择用画面描述,表达出五壮士的故事和情感;也可以选择用诗歌、歌曲等形式表达,表达对五壮士的赞美和悼念之情。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001]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001]一、教材简介《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是为满足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培养而编写的一套教材。
本教材内容丰富,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针对性。
通过系统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写作表达、语言应用等方面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教材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掌握字词的意思和用法;•熟练运用正确的语言表达;•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想象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创新思维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和实践积累知识;•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于表达和交流的精神;•培养学生爱护自然、尊重他人、团结合作的价值观。
三、教学内容本教案将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进行教学,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课文阅读与理解2.词语意义理解与运用3.语言表达与写作能力培养4.阅读策略与技巧的训练5.学科知识与情感态度融合四、教学安排第一课时:《小烟囱要上天》•教学目标:通过阅读课文,了解烟囱的作用和结构;培养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烟囱的作用和结构,能准确回答问题。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回答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二课时:《小狗拿耳朵》•教学目标: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小狗的特点和动作;培养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写作练习。
•教学重点:理解小狗的特点和动作,能够用简单语言进行描述。
•教学难点:进行简单的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第三课时:《小鸟远足记》•教学目标: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小鸟的远足经历;培养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并能够进行情节复述和问题回答。
沪教版小学校四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案
沪教版小学校四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案沪教版小学校四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案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沪教版小学校四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沪教版小学校四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中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并积累带有生字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读出精卫的勇敢坚定和大海愤怒的语气;3、使学生初步懂得什么是勇敢,知道精卫的行为就是勇敢的行为。
教学重点:认识本课中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教学难点:体会精卫与大海的对话情景,知道怎样的行为是勇敢的行为。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头饰。
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图上画着什么吧!(出示挂图:一只小鸟在辽阔的大海上投石子,扔树枝)2、师:谁能来说说图中画了什么呢?(生:一只小鸟嘴里叼着树枝,准备把它扔到海里)师: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精卫填海》这篇课文,从中找出答案吧![板书课题:精卫填海]3、齐读课题。
(生:精卫填海)师:读过课题之后,你都想知道些什么呢?(我想知道精卫是谁呀?精卫是和我们一样大的小学生吗?精卫从哪里来呀?精卫要填哪里的海呀?它把大海填平了吗?精卫用什么填海呀?)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师:同学们提了这么多的问题,真好,真聪明!那么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读一读课文吧!边读边圈画不认识的生字、新词。
(生自读课文)2、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平时我们是怎样学习生字的?(有不会的生字我们可以问问老师或者同学我有不会的生字就查字典我们小组的学习组长学习好,有不会的生字我就问他不会的生字还可以到书后的查字表中查……)同学们有这么多的好办法呀!3、选择你最喜欢、最熟悉的识字、记字的方法,以组为单位在组长的带领下学习生字。
沪教版四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案5篇
沪教版四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案5篇沪教版四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案1《天才之路》教学目标:1、理解本课词语“贫民窟、干涸、祈祷、爱心”等。
2、自主阅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3、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道理:一个人的成长既要有别人的爱心,也要有自己爱心的奉献,只知道被人爱,不知道爱别人,他绝不可能幸福,更不可能成材。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道理。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搜集贝利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猜猜他是谁? ( )2、简介贝利相关资料。
( )3、揭示课题导语:贝利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人们称他为“足球皇帝”是对他的认可。
可是在他成为天才的道路上经历了许多的事情。
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贝利回顾他的“天才之路”。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感悟。
1、自读课文,思考:天才之路是指什么?2、默读课文,用“——”划出回答这个问题的句子。
3、交流出示最后一节(指导朗读)。
“天才之路都是用爱心铺成的,并且在铺成这条路的爱心中有天才自己的一颗。
”4、小组学习:怎样理解句中的“爱心”?你觉得它包含哪些方面?5、学生交流。
(1)“爱心”——一颗乐于帮助别人、关心别人的善良的心。
(2)既包括别人对自己的关心,帮助,也包括自己的一颗感恩的心。
文中具体指贝利的一颗对足球的热爱之心、教练对贝利的关爱之心以及贝利对教练的感恩之心。
三、品读课文,重点学习。
1、师小结,包含三方面内容:贝利对足球的热爱教练对贝利的无私关爱贝利对教练知恩图报2、学习课文第1节,感受贝利对足球的热爱之心。
(1)导语:从哪里可以看出贝利非常热爱足球?(2)学生默读课文,要求:用“——”划出文中描写贝利执迷足球的句子并试着以朗读理解。
(3)出示:“于是就踢塑料盒,踢汽水瓶,踢从垃圾箱捡来的椰子壳。
”“他在巷子里踢,在能找到的任何一片空地上踢。
”3、学习第2节,感受教练对贝利的无私关爱。
(1) 学生默读课文第2节,思考:教练是怎样帮助贝利的?(2) 组织交流活动。
沪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
沪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沪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1教学目标1. 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壁虎的特点及生活习性。
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美好。
3. 揣摩作者的写作方法,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一、以题激趣,整体感知1. 板书课题,齐读。
2. 读完这个题目,你了解到什么?3. 想知道这虎将是谁?它到底“虎”在哪儿?就让我们一起来看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意1. 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注意“蝇”、“蝎”、“纵”、“卒”的读音。
2. 指名分段读课文,注意读准确、流利。
3.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每段介绍了壁虎哪方面的知识?结合课后第一题用一个词语概括。
4. 交流,板书。
三、细读课文,了解特点1. 齐读第一段,用书上的一个词概括一下它的样子(虎将)。
想象着它的样子,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它的平凡样儿。
一个“但”字,让事情发生转折,这个看似平凡的动物却有着撼人的虎劲。
2. 它的“虎”劲表现在哪些地方?请自读课文,思考:运用学过的批注法在文中批注。
3. 请学生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处,并相机读那一段,品那一段。
(1)第二段哪些词语最能反映它的虎气?理解“出其不意”的意思,感受他的快与机灵。
体会“吞食”“百发百中”,感受它捕虫的厉害。
(2)第三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受它的“虎威”,读后注重评价,在评价中加深感受。
(3)第四段:这里作者用具体的数据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它的胃口之大。
(4)它还有哪些本领呢?用引读的方式理解五、六段。
相机完成课后第二题。
(5)壁虎也有静的时候,请学生自读后两段,用自己的话介绍一下它的这两项特点。
全班读这两段。
沪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2教材分析这是一篇介绍壁虎的*,有名字中的“虎”字引出*紧扣的主题“虎将”,再以此为中心介绍了壁虎的各种生活习性。
教学目标1能正确读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学习运用抓住重点词体会课文内容的方法,了解壁虎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激发学生爱科学的兴趣。
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教案沪教版五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教案沪教版五篇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1《青山不老》教学目标:1、理解本课“盘踞、治理、归宿、如臂如股、劲挺、荡漾、领悟、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风雨同舟”等词语的意思,并读读记记。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这位老人创造了什么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特别感悟“青山是不会老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点难点:从重点句段中,领受老人以老弱之躯在这穷山恶沟里创造奇迹的不易,感受老人改造穷山沟信念之真、决心之大、意志之坚、品格之高。
教学准备:教学PPT课前学生预习:1、按课文前面的“连接语”预习课文,思考问题。
2、查找资料,搜集图片:“晋西北”、“晋西北老人”、“晋西北风沙防治”、“晋西北绿色生态治理工程”。
第一课时:学习课文一、教学引入,初读课文1、教师导语:同学们,我们刚刚学习了15课《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美国的印第安人对他们美丽的故土的眷恋与珍惜之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16课《青山不老》,要去看一看我们中国晋西北的一位老人对自己的故土——家乡的大山的热爱。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谁,什么地方,什么事?(1)分组读词语:△肆虐、盘踞、险恶、△绿洲、治理、劲挺、荡漾、领悟、如臂如股、宏伟、△风雨同舟、三番五次、归宿、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说说老师为什么如此分类出示本课词语?(2)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二、再读课文,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老人确实年岁大了、老了?用“()”找句子,并用“• ”打出重点词语。
(1)65岁那年,他组织了七位老人开始治理这条沟,现在已有五人离世。
(2)他可敬的老伴,与他风雨同舟一生;一天他栽树回来时,发现她已静静地躺在炕上过世了。
(3)他已经81岁,知道终有一天自己也会爬不起来。
(4)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
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4)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
2024年沪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024年沪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秋天的雨》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感受秋天的美好,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
2.教学难点:把握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秋天吗?为什么?2.秋天有哪些特点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秋天的课文——《秋天的雨》。
二、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读完课文后,请你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生字词1.出示生字词,让学生自学生字。
2.教师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对难写字进行讲解和示范。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四、分析课文a.课文描绘了秋天的哪些景象?b.课文中出现了哪些动植物?c.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有哪些?五、巩固练习1.请同学们用课文中的生字词造句。
2.教师选取部分句子进行点评和修改。
六、课堂小结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秋天的雨》这篇课文,感受到了秋天的美好。
2.希望大家能够将今天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热爱大自然,珍惜每一个季节。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请同学们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说说你对秋天的认识。
2.出示生字词,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二、深入学习课文a.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有哪些作用?b.你最喜欢课文中的哪个部分?为什么?三、拓展活动a.你认为秋天还有哪些特点?b.请用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描绘一下秋天的景象。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
四、巩固练习a.填空题: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b.简答题:请简要介绍一下课文中的动植物。
2.教师批改练习,进行讲解。
五、课堂小结1.同学们,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了《秋天的雨》这篇课文,深入了解了秋天的美景。
2.希望大家能够珍惜每一个季节,用心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及反思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文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及反思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
(3)培养阅读兴趣,激发学生对自然、生活的热爱。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抓住课文关键词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课文中所表达的真情实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
2.教学难点:(1)把握课文情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会抓住关键词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请大家猜猜这篇课文会讲些什么呢?2.自主学习师:请大家翻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握课文大意,找出自己认为重要的词句。
3.交流讨论师:谁来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生1:课文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在雨中帮助一位老奶奶的故事。
师:很好,这位同学概括得非常到位。
那么,请大家再来说说,你们在课文中找到了哪些关键词句?生2:我觉得“雨中送伞”这个词句很重要,它表现了小男孩的善良和关爱。
生3:我还找到了“奶奶笑了,脸上露出了感激的笑容”这句话,它让我感受到了老奶奶对小男孩的感激之情。
4.课堂小结师:通过大家的交流,我们知道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也找到了一些关键词句。
下面,我们来深入学习课文。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雨中送伞》,谁能复述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2.深入学习师:请大家再次朗读课文,注意体会课文中表达的情感。
(1)体会小男孩的善良师:请大家找出课文中表现小男孩善良的词句。
生1:我觉得“他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的雨伞,递给了奶奶”这句话表现了小男孩的善良。
师:很好,这句话体现了小男孩的无私奉献精神。
(2)体会老奶奶的感激师:请大家找出课文中表现老奶奶感激的词句。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与要求本学期四年级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致力于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学素养和思维品质。
通过系统的文本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本学期教材中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同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写作和口语表达。
二、教材内容概述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包含多个单元,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如自然风光、人文历史、生活常识等。
教材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古典诗文的学习,也有现代文学作品的赏析,还包括实用文体的阅读与写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提高学生的文本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难点则在于如何通过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克服在阅读和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特别是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本学期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策略,如情境教学、合作学习、启发式教学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活动,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支持。
五、教学进度安排按照学期计划和课程安排,本学期教学将分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内容,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
六、教学评价与反馈本学期将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单元测试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同时,注重评价与反馈的结合,及时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果。
七、拓展与延伸活动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学期将组织多种拓展与延伸活动,如课外阅读、文学讲座、写作比赛等。
这些活动旨在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
八、教学资源与准备为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需要提前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如教材、教案、多媒体课件等。
同时,还需要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网络资源等外部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参考书籍。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
沪教版四班级语文上册教案5篇沪教版四班级语文上册教案1《白鹅》教学目标1.生疏8个生字,会写12个字;理解、积累并学会运用部分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宠爱的部分。
2.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能体会到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宠爱之情。
3.乐观参与学习活动,在感悟用词的精确、描写的风趣及写话训练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教学预备:有关白鹅的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见过白鹅吗?想说些什么吗?(播放有关鹅各种神态及活动的录像,呈现课文中的白鹅图。
)2.简介作者丰子恺。
二、检查预习状况,整体感知课文。
1.出示卡片,读生字、新词。
强调读准“颈、吭、倘、供”的字音和“看管、净角、譬如、窥伺、侍候、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狂吠、如果、供给不周”等词语,特殊留意翘舌音、多音字的读音。
2.知道什么是“净角”吗?(播放“净角”脸谱图像) “角”是多音字,在“角色”中读“jue”,而不是“jiao”。
自己读两遍。
(点评:字词是构建语文大厦的基石。
四班级的阅读课,识字教学也不能放松。
)3.自由大声读课文,遇到难读的字词句多读几遍。
说说白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在读通、读熟的基础上感知文本中的白鹅形象。
)4.小结,确定同学们能从不同的角度了解白鹅某方面的特点。
三、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课文是怎么写的?自己读第一、二自然段,你认为哪些句子很重要,和全篇课文有联系的?用横线画下来。
(自学)说说你画了哪些句子,为什么?2.同学谈体会,老师小结:整篇课文都围绕“好一个傲岸的动物”来写。
其次自然段也很重要,它不仅连接第一段的内容,还告知我们后面几个自然段分别从鹅的叫声、步态、吃相几方面写出了鹅傲岸的特点。
相机板书:好一个傲岸的白鹅叫声步态吃相(点评:以“怎么写”为着眼点,引导从课文的中心句、过渡段总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表达挨次。
)3.齐读第一、二自然段,加深体会课文中心句及过渡段的作用。
(语文教案)沪教版四年级上语文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上语文教案三顾茅庐选自我国古典长篇小说名著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改写的。
课文记叙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一起看看沪教版四年级上语文教案!欢送查阅!沪教版四年级上语文教案1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按事情的开展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9个生字,田字格上面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事物(喻体与本体)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4、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概。
教学重点:体会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
教学难点:学习写“隆中美景〞的写法写一处景色。
教具准备:小黑板;字词卡片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知道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吗你能介绍介绍其中的主要人物吗看来,诸葛亮不愧是雄才大概,大家都知道!他是刘备的得力军事,那么,他怎么会成为刘备的军事的,他为什么会终于刘备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相关的新课文。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3、解题顾:拜访;茅庐:草房子过渡:谁去拜访拜访的又是谁我们学了课文就明白了!二、初读课文1、自由轻读全文,补充课题,引导完整、准确地说说题意2、再读课文“三顾茅庐〞具体是怎样一件事呢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再读读课文,同时完成几个任务。
(1)出示自读要求,指名读(2)检查自读情况a、抽读生字词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茅庐诸葛亮茅塞顿开捆来尊重卧龙恭恭敬敬秀丽宜人吩咐讨论群雄纷争分析半晌时辰辅助潺潺策略疏疏朗朗下榻b、理解词义:谁来当小老师说说你已经懂得的词!半晌:半天尊重:尊敬看重茅塞顿开:原来心里像被茅草塞着,现在突然被翻开,形容突然领会理解。
c、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以“不添字减字、不回读、不破词破句〞为标准,集体评议)3、回到课题,刘备三顾茅庐邀请诸葛亮,为的是什么三顾茅庐的经过又是怎样的呢我们细细地到课文中去看看!三、细读第一自然段1、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这段告诉我们什么刘备为什么要去拜访诸葛亮2、重点理解“两次〞“拜访〞“诚心诚意〞从几个词上你看出了什么(刘备求才的急迫心情和虔诚态度)3、指导朗读:你能把刘备的急迫与虔诚读好吗四、过渡刘备为了能使诸葛亮出山助他一臂之力,已经去了两次了,当他第三次再去茅庐的时候,见到诸葛亮了吗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配套名师教学视频动画播放【单元教学目标】• 1 借助字典自主认识生字新词,并在理解的基础上主动积累词语。
•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5篇课文;背诵两首古诗;熟记3句名言。
• 3 开展语言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会“写通知”。
• 4 读懂课文,感受亲情和师生情,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1、老师领进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识字要求的变化,能借助字典认识生字;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身临其境、引人入胜”;会用“娓娓动听”或“恭恭敬敬地”造句。
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田老师是怎样把“我”领进门的。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田老师独特的教学方法,体会作者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懂得田老师是怎样把“我”领进门的。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句,感受作者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制作教学过程:一、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同学们当你们听到“老师”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学生交流。
是啊,无论多么伟大的人物,都从学习识字、学习最简单的加减法开始,都有启蒙老师。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是一位作家写的,他回忆了自己的启蒙老师。
2、作者介绍:刘绍棠 13岁发表文章 15岁成名,被称为神童作家。
成名作是《青枝绿叶》、《蒲柳人家》、《瓜棚柳巷》。
3、出示课题。
激趣提问:“老师领进门”,这位老师是谁?领进的是什么门?二、初读,感知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以上问题(田老师、文学创作的大门)。
交流。
2、自读课文,找出生字,集体识字。
(1)告诉学生识字新要求:“大家看到了,课文课后没有列出生字,以后的课文也都没有列出生字。
为什么呢?因为同学们已经认识了很多生字,还掌握了识字的方法?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请一名学生简单说说),还因为呀,有的字老师还没有教同学们就已经认识了,有的字教过了,一些同学已经忘了。
所以,我们每个人的生字是不同的。
怎么办呢?自己找生字、自己学生字。
(2)学生自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然后查阅字典读准字音(教师巡视)。
(3)检查。
①出示词语:后殿红摹纸娓娓动听戛然而止衣襟(如大多不认识,可一起查阅字典。
)②理解词语。
娓娓动听:说话不倦或声音好听。
戛然而止:声音突然停止。
3、指名读课文,齐读课文。
要求做到:正确(读准字音,不漏字,不加字,不读破句)、流利(口齿清楚,音量适中,速度适宜)。
(教师随时板书读锗的字,纠正;指导读不易读的句段)。
三、再读,理解课文。
过渡:这么优秀的老师是怎样把我领进文学创作的大门呢?请同学们先来找找田老师上语文课的情景。
1、领会田老师想像力的丰富。
(1)朗读课文中的小诗;(2)默读田老师讲述的故事;(3)对照故事理解小诗,找到两者对应的内容;(4)①听,想像故事中的意境,感受田老师的丰富的想像力(两者结合巧妙,而且饶有情趣);②朗读,品味故事的韵味,感受田老师的口才。
b “我听得入迷,恍如身临其境。
田老师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同桌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抓住重点词语(尤其是“身临其境”),想象练习:我听得入迷,恍如。
田老师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我好像________,又好像______,直到同桌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2、感受田老师对“我”的影响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
这些故事有如点点春雨,滋润着我。
(抓住:上千个故事、点点春雨、滋润等重点词,体会田老师想象力的丰富,对我日后进行文学创作的影响之大。
)练习:春雨滋润,培育;田老师的上千个故事,有如,培养了,在我幼小的心田里播下文学的种子。
3、领略田老师的人格魅力(1)当四十年后已成为名家的作者,回乡时遇到田老师时,田老师说:_________。
(2)田老师说:“这只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阴。
”怎样理解这句话? A 自豪 b 感慨 c 谦虚这句话的前半句是哪一句?有心栽花花不开。
而作者又是怎样表达他对老师的感谢之情呢?“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老师的教诲之恩,我终身难忘。
”解释“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的意思,朗读、体会作者对老师深深感激之情。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拓展:1、收集一个尊师的故事。
2、收集尊师的名言或诗句。
3、完成《词句活动室》2。
板书设计: 1、老师领进门丰富的想象力田老师文学创作大门本单元的训练重点项目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所谓“正确”,是要做到:读准字音,不漏字,不加字,不读破句;所谓“流利”,是要做到:口齿清楚,音量适中,速度适宜。
值得注意的是: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是每篇课文的学习要求,作为单元重点,只是要求在这方面有所侧重。
②朗读指导,不能理解为单纯的朗读技巧的训练,以免坠入为读而读的泥潭。
朗读指导,应当与感知、理解、体会课文句段篇章结合起来,将朗读指导和思维活动结合起来。
③正确、流利地朗读,并不排斥传情、达意地读。
对某些句段、某些同学,可以有意识的提出这方面的要求;教材中也提示了需要读出感情的内容。
2、孔子和学生[教学目标]1、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识记本课的生字新词。
辨别多音字“教、处、为”的读音。
能联系课文内容说说“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呢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分角色读出孔子和子夏对话时的语气。
3、了解孔子,认识孔子,初步产生孔子的敬佩之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含义。
2、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电脑、课件[教学时间]1.5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孔子的画像)同学们,认识这个人吗?(板书:孔子)你们了解孔子吗?2、学生结合资料谈对孔子的了解。
(历史、功绩……)3、教师补充资料:孔子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大教育家,后人为了纪念他,专门修建了孔庙。
(课件出示孔庙的图片)孔庙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孔子同时受到世界人民的敬仰,被世人称为——万世之师。
这么伟大的一位万世之师,大家想不想知道他是如何教育学生的?好,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孔子与学生》。
4、补充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指名朗读,要求:仔细听,有没有读错的地方;同时画一画课文提到了哪几个学生。
(指导“教”的几种读音。
)3、课文提到了哪几个学生?(课件出示:颜回子贡子路子张子夏)点明颜回、子贡、子路、子张是孔子得意的四大弟子。
三、细读体验,互动交流,激发学生对孔子的敬佩之情。
(一)研读重点,体悟孔子的教育思想。
1、那么在第二段中,孔子分别对他们做了什么评价?再去读读第二段,想想。
交流:信用好,聪明,勇敢,严谨庄重。
(随着学生的回答,用多媒体一一出示或板书)2、孔子的学生们各有各的优点,孔子跟他们相比,感觉自己怎么样啊?(不及他们。
)3、师述:听到孔子这么说,子夏很迷惑,“既然他们都各有长处,而且比您还要了不起,那他们为什么还要跟您学习呢?”大家是不是也有同样的疑问呢?那就让我们跟子夏一起去问问孔老先生,看看能不能解除我们的疑惑。
(1)请举手告诉老师,孔子和你们说了些什么?(2)交流。
(随着学生的回答,用多媒体一一出示或板书缺点部分)4、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思考过孔子如此了解每一位学生,对他教学生成才有没有什么帮助?(交流)5、学生交流,师小结:的确如同学们所说,孔子这么了解学生,使他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
课文第一自然段有一个词和我们说的意思一样,那就是——“因材施教”。
(板写:因材施教)5、下面请大家一起来做一个游戏,三人一组,讨论交流,分别说出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大家一定要根据平时的观察,实事求是的说出同学的优缺点。
(讨论后,老师请3-4组同学来交流)6、大家都敞开了心扉,说出了心里话,真好!那么知道了彼此的优点缺点,你们将会怎么做呢?(交流)7、大家的想法非常好,孔老夫子也有一些看法和你们一样,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么说的:(出示大屏幕)“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齐读、分组读、个人读。
请同学说说对本句的理解,老师点拨,使学生了解句意。
再读。
各自背,同位互相检查。
8、孔子正是善于把握学生的特点,发挥学生的优势,改进学生的不足。
培养出了各种各样的人才,造就了七十二个才华超众的贤人,创造了一个了不起的培育人才的纪录。
9、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1)指导朗读,孔子和子夏的话分别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2)指名分角色朗读。
(3)练习朗读二、三自然段。
10、(课件出示句子:子夏点头称是,他明白这也是老师对自己的教育。
)这段对话让子夏点头称是,他明白这也是老师对自己的教育。
那么老师对子夏的教育是什么呢?11、师小结:看来孔子在教育学生方面的确是位了不起的老师,他的思想和人品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学生,影响了他学生的学生,影响了中国的教育。
被世世代代的人们尊为先师。
(板写:万世先师)12、课文学到这,你感觉孔子受到学生敬重的重要原因是什么?交流,引导学生除了交流所学习的2、3节内容外,从第一节内容中感受。
(二)品读文本,感受孔子的爱生之情。
1、续上交流后,随即引导谈话,你从哪部分读出孔子有爱心的?请你给大家读读这个自然段。
(第一节)2、说说看,你怎么觉得他有爱心?3、谁有和他不同的感受?引导学生结合句子说出自己的见解。
课件随机出示重点语句:当时,只要你想跟孔子学习,哪怕是带上一束肉干作见面礼或学费,孔子也会乐意收做学生。
孔子从不以家境贫穷或富裕、天资聪明或愚笨来选择学生,所以他门下的学生,包罗各种各样的人才。
4、小结:看来孔子确实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你们再来读读书,书中有一个词和大家说的意思差不多。
(板书:有教无类)为了让学生得到一样的教育,不管贫穷或富裕,不管聪明或愚笨,他都乐意收做学生。
他的确是位令人敬重的好老师!1、孔子不但受到学生的敬重,也受到后人的尊敬,被称为“万世先师”,他为什么享有这么高的盛名呢?请大家齐读第四段,找出原因。
答:一……(第一句),二……(第二句)2、2、孔子桃李满天下,第一点不难理解。
那么为什么说他对中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呢?四人一组,讨论一下,看看我们今天的教育哪些方面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
(老师可以先举例说明,例如不同年龄的人上不同的年级,学不同的东西,体现了因材施教等)3、3、可见,孔子是一个多么有远见的人!(课件出示孔子的画像)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想对他说什么?4、课外拓展,全班齐读。
(课件出示孔子的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板书设计:2、孔子和学生优点缺点(超过老师之处)(还需学习之处)颜回守信不善变通子贡聪明不太谦虚子路勇敢不够谦厚、忍让子张严谨缺少亲和力因材施教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