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中地理 第3单元 单元活动走进“数字地球” 单元检测同步导学 鲁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单元活动 走进“数字地球”学案 鲁教版必修3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学习资料专题单元活动走进“数字地球”学习目标:1.认识“数字地球”的概念、支撑技术和主要特点。
2.了解“数字城市”“数字校园”的概念和主要应用。
3.联系数字地球的发展前景,了解“数字地球”对我们实际生活的意义。
[自主预习·探新知]1.认识“数字地球”(1)概念:数字地球通俗地讲就是建立一个“虚拟地球”,用数字化的方法将地球上有关的信息转化为数字信息装入计算机中,实现在网络上的流通。
(2)核心思想:用数字化的手段整体性地解决与空间位置相关的问题和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
(3)支撑技术: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技术与信息科学技术的相融合。
(4)主要特点①空间性、数字性和整体性,并且三者融合统一。
②迅速充实和联网。
③是一种开放式的数据平台,具有立体和动态显示数据的能力。
④以图像、图形、图表、文本报告等多种形式提供局部或全球范围的数据、信息、知识方面的服务,其中提供信息服务是最主要的任务。
⑤其服务对象覆盖全社会层面。
[特别提醒]数字地球就是数字化地球,目前正处于不断完善之中,还无法满足人们的全部需要。
数字地球是虚拟地球,虚拟现实技术是数字地球的最大特征。
2.“数字城市”(1)概念:数字城市是数字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网络、多媒体及虚拟仿真等技术,以数字的形式获取、存储和再现城市的资源、基础设施、人文、经济等各个方面的信息,从而提高城市的管理效率、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2)主要内容①城市设施的数字化。
②城市的网络化:包括互联网、有线电视网、移动通信网、光纤网、广域网、局域网等。
③城市的智能化:包括网上商务、网上金融、网上教育、网上医院、网上政务等。
(3)作用:能够为人类创造高效的、信息化的工作环境和舒适、方便、安全、现代化的生活环境。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三 精品导学案:3.4走进数字地球

单元活动走进“数字地球”一、读书填空1.“数字地球”11、“数字地球”的概念:数字地球通俗地讲就是,用的方法将信息转化为信息装入计算机中,实现网络上的流通。
2、1999年11月,召开了。
随着的发展和的普及,“数字地球”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等诸多领域。
3、“数字地球”的核心思想:用的手段整体地解决相关的问题和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
“数字地球”的支撑技术:需要很多学科,如:、、、、、。
4、“数字地球”的主要特点:(1)“数字地球”是性、性和性的统一;(2)“数字地球”可以和;(3)“数字地球”是一种的数据平台;(4)“数字地球”可以提供;(5)“数字地球”的服务对象。
2.“数字城市”1、“数字城市”的概念:数字城市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综合利用、、、、、及等技术,以数字的形式、和再现城市的、、、等各个方面的信息,从而提高城市管理效率,节约和保护,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2、数字城市的主要内容:、、。
3、数字城市的建立,对于、和都具有重要意义。
3.“数字校园”数字校园是利用、对校园内的进行全面的,通过整理加工,是这些能够有序的旋转,从而更好地为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把学校建设成既面向,有面向的一个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虚拟学校,使更多的人能共享教育资源。
二、理解提升1999年11月29日,全球首次“数字地球国际会议”在北京召开。
世界近30个国家和地区4000多位科学家参加了这次会议,研讨21世纪“数字地球”的发展战略。
中国政府和学术界在“数字地球”的基础上提出了“数字中国”的构想。
构想中的“数字中国”将建立一个统一完整的国家公用信息网。
它集成了国家经济信息网、国土资源信息网、长江流域监控网等网络的信息,将促成这些系统的综合利用。
据此回答1-5题1、有关“数字地球”的叙述,正确的是()A、“数字地球”就是指因特网B、“数字地球”就是“信息高速公路”C、“数字地球”是用数据通信技术使地球上信息的表达方式日益数字化D、“数字地球”只能方便人们的生活,并不能创造实实在在的财富2、下列不属于“数字中国”服务领域的是()A、了解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情况B、了解股票行情C、通缉罪犯D、设计服装3、通过网路能实现多种形式的有偿信息服务,这主要是因为()A、信息进入了市场交换B、信息是劳动生产的C、信息可以多次复制D、信息可以多人共享4、应用网络技术可以对国家安全构成的直接威胁是()①在互联网上存在着许多很容易扩散的计算机病毒②敌对势力利用网络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③外国情报机构可以利用网络技术窃取国家机密④网上黑客经常破坏一些计算机网站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5、“数字地球”的出现是科技创新的又一典范。
鲁教版必修三《单元活动走进“数字地球”》评课稿

鲁教版必修三《单元活动走进“数字地球”》评课稿一、引言《单元活动走进“数字地球”》是鲁教版必修三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单元。
本评课稿将对该单元进行全面评价,分析其教学设计、教材内容、学习活动等方面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以期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设计评价1. 教学目标该单元的教学目标明确,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然而,在目标的阐述上,可以进一步明确具体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以更好地指导教学。
2. 教学内容教材内容紧密结合数字地球的概念和应用,内容科学丰富,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和启发性。
然而,在内容的呈现上可以更注重与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问题的联系,增强学习的可操作性和现实意义。
3. 教学方法本单元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实践探究、小组合作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但在实践活动的设计上,可以进一步明确目标、过程和评价等方面的要求,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教学资源教材选取了合适的教学资源,但在多媒体资源的使用上稍显不足。
可以引入更多的图示、动画等资源来直观地呈现概念、原理和实践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教学过程评价1. 活动设计教学活动设计合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但在活动的设计上,可以更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提供更多的开放性和探究性活动,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思考。
2. 学习评价学习评价方式丰富多样,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讨论、作品展示等。
但在评价过程中,可以更加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和策略,提供具体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和自主学习能力。
3. 教学效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思考、合作探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但在教学效果的评估上,可以更具体地衡量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对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
4. 教学反思本单元教学设计和活动安排较为合理,但在教学反思方面可以更加深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反思教师的教学方法、学习资源和活动设计等方面,以促进教学的改进和提高。
单元活动走进“数字地球”-鲁教版必修三教案

单元活动走进“数字地球”-鲁教版必修三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及作用;2.学会使用“数字地球”软件,实现基本操作;3.学会利用“数字地球”软件查找、分析地理信息,提高地理学科的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期课程的主要内容是“数字地球”,旨在通过本次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并熟悉“数字地球”的使用方法,让学生认识到通过数字地球软件可以方便地查找地理信息,并且提高地理学科的应用能力。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情境通过引入数字地球这一话题,让学生了解到这个软件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思考数字地球的使用价值及其对于人类的文明建设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同时,告诉学生本次活动的目标是通过数字地球软件的学习,提高他们在地理学科上的应用能力。
第二步:引入软件介绍数字地球的界面,包括菜单栏、工具栏、图层面板、时间轴面板等,让学生对数字地球有更全面的认识。
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地理学科术语和相关地理实际问题。
第三步:软件操作从数字地球的基础操作开始讲起,包括:地图的旋转及平移、地图的缩放、地图材质、坐标轴等基础操作,并利用一些案例进行讲解。
第四步:案例分析使用数字地球软件,结合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实际参与案例的分析研究,通过分析,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同时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第五步:互动交流在学生独立完成任务后,让他们与小组成员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分析思路和结果,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思维,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强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精神。
四、教学评估为保证学生对本场活动的掌握,在学生完成任务后,可以设计一些相关的测评活动,无论是书面测评、口语交流还是其他形式的跟踪教学。
这些测评活动将为教师监控学生成果和纠正学习误差提供有力支持。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数字地球教学活动,教师要深入思考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教学经验,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挖掘学生的潜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进而推进地理学科的教学改革,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下掌握地理学科知识,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鲁教高中地理-必修第三册-第三-活动-走进“数字地球“

如信息高速公路、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空间信息技术、大容量数据处理与存储技术、可视化和虚拟现实技术,并与遥感、地理信息系 统、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相融合。
是用数字化的手段整体性地解决与空间位 把学校建设成既面向校园内,又面向社会的一个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虚拟学校,使更多的人能够共享教育资源。
3.支撑技术: 如信息高速公路、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空
间信息技术、大容量数据处理与存储技术、可 视化和虚拟现实技术,并与遥感、地理信息系 统、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相融合。
"三S"作为数字地球的技术基础和核心将得到迅速发展,一方面数字地球的研究和建设为"三S"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三S" 技术的发展为数字地球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 数字地球的提出是全球信息化的必然产物。 “数字地球”是美国前副总统戈尔于1998年1月在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开幕典礼上发表的题为 “数字地球 是用数字化的手段整体性地解决与空间位置相关的问题和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 城市设施的数字化,城市的网络化,城市的智能化。 (1)具有空间性、数字性和整体性;
拉动服务产值高达300亿元。
(5)服务对象覆盖全社会层面。 单元活动 走进“数字地球”
如信息高速公路、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空间信息技术、大容量数据处理与存储技术、可视化和虚拟现实技术,并与遥感、地理信息系 统、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相融合。 数字城市是数字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 把学校建设成既面向校园内,又面向社会的一个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虚拟学校,使更多的人能够共享教育资源。 (1)教师:利用校园网络进行电子备课,教学操作如视频点播,评阅学生作业和答卷; 因此,只有发挥自己的优势,不断努力,努力建设数字中国和数字地球,才能逐步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 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据初步统计,截至目前,全国数字城市建设中央财政以4亿元左右的投入,带动地方投入约60亿元,节省财政资金超过100亿元,间接 拉动服务产值高达300亿元。
【推荐下载】鲁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同步练习:走进“数字地球”

张小只高中知识库
张小只爱学习鲁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同步练习:走进“数字地球”
鲁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同步练习是走进“数字地球”的习题。
数字地球看成是“对地球的三维多分辨率表示、它能够放入大量的地理数据”。
鲁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同步练习:走进“数字地球”
一、认识“数字地球”
1、“数字地球”,通俗的讲,就是__________ ,用数字化的方法将地球上有关的信息__________装入计算机,实现__________。
2、“数字地球”的核心思想,是用__________与__________ 的问题和__________。
3、“数字地球”的主要特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数字地球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数字城市”
4、数字城市是__________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运用
__________ 等技术,以获取、存储、和再现城市的资源、基础设施、人文、经济等各方面的信息,为城市发展提供决策。
第单元单元活动走进数字地球鲁教版必修三教案

第单元单元活动走进数字地球鲁教版必修三教案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地理:第3单元《单元活动走进数字“地球”》学案【目标导航】认识“数字地球”的概念、支撑技术和主要特点。
了解“数字城市”、“数字校园”的概念和主要应用。
【课堂互动】知识点一、认识“数字地球”自主学习1.“数字地球”的概念:数字地球通俗地讲就是建立一个“虚拟地球”,用的方法将地球上有关的信息转化为信息装入计算机中,实现在网上的流通。
2.数字地球的核心思想:手段统一处理地球问题;地利用信息资源,并使普通百姓能够通过一定方式方便地获得他们想了解的有关地球的信息。
3.“数字地球”的支撑技术:需要很多学科,如信息高速公路、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空间信息技术、大容量数据处理与存贮技术、可视化与虚拟现实技术,并与、、技术相融合。
图表导读图3-4-1 数字地球示意图1.地球上任意一点的定位至少需要几颗卫星2.为数字地球系统提供信息的两大基础部分是什么图3—4—2 电子商务示意图1.电子商务是借助哪两个系统开展的商务活动2.看图简要说明电子商务的一般流程。
合作探究查阅相关资料说说电子商务与传统典例感悟“数字地球”是1998年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提出的,严格讲是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存储技术为基础,对地球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间和多种类的三维描述,也就是模拟地球。
据此完成1-3题。
1.“数字地球”即()A.数字化、信息化的虚拟地球B.用数字度量半径、体积、质量等的地球C.用经纬网络描述的地球D“数字城市”和“数字校园”2.“数字地球”的技术支撑包括()①遥感技术②全球定位技术③地球信息系统④虚拟技术⑤网络技术A.①②③ B.④⑤⑥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3.“数字地球”的应用领域包括()①可持续发展②政府政策③百姓生活④科学研究A.①② B.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组考查有关数字地球的一些基本知识,要求学生平时注意双基。
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活动

被了解和接受,正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城市建设、教育、
农业、交通等诸多领域。
(3)“数字地球 ”的核心思想
是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处理整个 地球的自然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 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并使普通百 姓能够通过一定方式,方便地获得 他们所想了解的有关地球的信息。
(4)“数字地球 ”的支撑技术
要在电子计算机上实现数字地球不是一件简单 的事,它需要诸多学科,特别是信息科学技术的支 撑。这其中主要包括:信息高速公路与高速网络技 术、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空间信息技术与空间 数据基础设施、大容量数据存储技术、可视化和虚 拟现实技术、高性能计算能力。
2、“数字城市”的内容
“数字城市”内容主要包括: (1) 城市设施的数字化 (2)城市的网络化(互联网、有线电视网、移 动通讯网、光纤网、广域网、局域网等) (3)城市的智能化(网上商务、网上金融、网 上教育、网上医院、网上政务等)
3、“数字城市”的作用
数字城市能够为人类创造高效的、信息化的工作环境和 舒适、方便、安全、现代化的生活环境
二、未来城市----“数字城市”
1、“数字原型城市”以数 字化的形式装进计算机里进行管理。 “ 数字化城市”广义上讲,是指城市的信息化。 它既是城市信息化的概述,又是城市信息化的目标。 是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处理、分析和管理整个城市, 促进城市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通流 的通畅、协调。
③ 核心内容:信息化
(5)“数字地球 ”的主要特点
数字地球的特点是嵌入海量地理数据,实现多分辨率、 三维的地球的描述,即“虚拟地球”。
①空间性、数字性和整体性的统一
②可迅速充实和联网 ③一种开放式的数据平台
④可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
⑤服务对象覆盖整个社会层面
第三单元单元活动走进“数字地球”

教 材 深 化 透 析
学 业 水 平 达 标
山东水浒书业有限公司· 山东水浒书业有限公司
返回
优化方案教系列丛书
区域资源、 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知能层级突破
基 础 自 主 梳 理
认识数字地球 知识精析
教 材 深 化 透 析
知 能 层 级 突 破
1.用示意图法记忆“数字地球 概念 .用示意图法记忆 数字地球 数字地球”概念
优化方案教系列丛书
区域资源、 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基 础 自 主 梳 理
教 材 深 化 透 析
走进“数字地球” 单元活动 走进“数字地球”
知 能 层 级 突 破 学 业 水 平 达 标
山东水浒书业有限公司· 山东水浒书业有限公司
优化方案教系列丛书
区域资源、 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地球上 数字化 数字 网络化 ― →) 信息 (信息网络) 数字地球 ― ― → ― 信息网络) 有关信息 (计算机
学 业 水 平 达 标
山东水浒书业有限公司· 山东水浒书业有限公司
返回
优化方案教系列丛书
区域资源、 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基 础 自 主 梳 理
基 础 自 主 梳 理
知 能 层 级 突 破
三、“数字校园” 数字校园” 1.概念:利用网络、通信技术对校园内的信 .概念:利用网络、 息资源进行全面的__________化 , 通过整理 息资源进行全面的 数字 化 加工, 加工 , 使这些信息能够有序地运转的技术系 统。 2.目标:为教学、________、管理和生活服 .目标:为教学、 科研 、 把学校建设成既面向校园内, 务,把学校建设成既面向校园内,又面向社 会的一个超越____________的虚拟学校 的虚拟学校, 会的一个超越 时间和空间 的虚拟学校,使 更多的人能够共享___________资源。 资源。 更多的人能够共享 教育 资源
【推荐下载】鲁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同步练习:走进“数字地球”

[键入文字]鲁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同步练习:走进“数字地球”鲁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同步练习是走进“数字地球”的习题。
数字地球看成是“对地球的三维多分辨率表示、它能够放入大量的地理数据”。
鲁教版高二地理必修三同步练习:走进“数字地球” 一、认识“数字地球” 1、“数字地球”,通俗的讲,就是__________ ,用数字化的方法将地球上有关的信息__________装入计算机,实现__________。
2、“数字地球”的核心思想,是用__________与__________ 的问题和__________。
3、“数字地球”的主要特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数字地球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数字城市” 4、数字城市是__________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运用 __________ 等技术,以获取、存储、和再现城市的资源、基础设施、人文、经济等各方面的信息,为城市发展提供决策。
5、数字城市的内容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互联网、有线电视网、移动通信网等)、__________1。
【配套K12】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走进“数字地球”单元活动课时训练(含解析)鲁教版必修3

走进“数字地球”一、非标准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数字地球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和接受。
据此完成第1~2题。
1.下列有关“数字地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数字地球”就是把部分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B.“数字地球”就是地理信息技术C.“数字地球”就是用数字化手段处理一切地球问题D.“数字地球”是RS、GIS、GPS等各种技术的综合应用2.“数字地球”实现以后,科学家们可以( )。
A.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B.控制全球气温升高C.控制人口增长速度D.控制全球贫富差距解析:第1题,考查“数字地球”的概念。
“数字地球”是对真实地球及相关现象的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与再认识,是RS、GIS、GPS等各种技术的综合应用。
第2题,“数字地球”实现以后,通过全球信息共享,依靠计算机的虚拟现实技术,对地球上的各种空间信息数据综合分析处理,可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答案:1.D 2.A上海世博会展示了很多数字城市技术的具体应用。
比如在国家电网馆,有通过手机短信就可以操控的洗衣机;在日本馆,人们通过双手就可以非触摸地在一个巨大的生活墙上实现看电视、整理相册、玩游戏等多种操作。
据此完成第3~5题。
3.有关“数字城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与“数字地球”并列的两大信息系统B.能以数字的形式获取、存储和再现城市的资源、基础设施、人文、经济等方面的信息C.有利于提高城市管理效率D.可以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4.“数字城市”所运用的技术包括( )。
①地理信息系统②全球定位系统③网络技术④遥感⑤高分辨率卫星影像⑥多媒体及虚拟仿真技术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⑤⑥D.①②③④⑥5.“数字城市”的作用主要包括( )。
①提高城市管理效率②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③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④为人类创造高效的、信息化的工作环境和舒适、方便、安全、现代化的生活环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数字城市”是“数字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综合运用了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网络、多媒体及虚拟仿真等技术,以数字的形式获取、存储和再现城市的资源、基础设施、人文、经济等各个方面的信息,从而提高城市管理效率,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走进数字地球导学案 鲁教版必修3

单元活动走进数字地球导学案【目标导航】认识“数字地球”的概念、支撑技术和主要特点。
了解“数字城市”、“数字校园”的概念和主要应用。
【知识构建】一、认识“数字地球”1.“数字地球”的概念:数字地球通俗地讲就是建立一个“虚拟地球”,用的方法将地球上有关的信息转化为信息装入计算机中,实现在网上的流通。
2.数字地球的核心思想:手段统一处理地球问题;地利用信息资源,并使普通百姓能够通过一定方式方便地获得他们想了解的有关地球的信息。
3.“数字地球”的支撑技术:需要很多学科,如信息高速公路、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空间信息技术、大容量数据处理与存贮技术、可视化与虚拟现实技术,并与、、技术相融合。
合作探究查阅相关资料说说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相比有哪些优势?二、未来城市——“数字城市”1.概念“数字城市”是“数字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综合运用系统、、、网络、多媒体及虚拟仿真等技术,以的形式获取、存储和再现城市的资源、基础设施、人文、经济等各个方面的信息,从而提高城市的、和保护环境,为城市的提供决策支持。
2.“数字城市”的作用:能够为人类创造高效的、信息化的工作环境和舒适、方便、安全、现代化的生活环境。
三.未来校园——“数字校园”“数字校园”是利用、通信技术对校园内的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通过整理加工,使这些信息资源能够有序地运转,从而更好地为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
【思维拓展】1.数字地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数字地球是指以地球为对象、以地理坐标为依据,具有多分辨率的和多种数据融合的,并可用多媒体和虚拟技术进行多维(立体的和动态的)表达的,具有空间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特征的技术系统。
简单地说,数字地球是指实现地球数字化或信息化的技术系统。
形象一点地说,数字地球是指整个地球经数字化之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2.什么是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它的用途如何?建设数字地球首要的核心技术就是地球信息获取技术,而只有卫星遥感技术才能提供全球性、重复性和连续性的地球表面数据,才能把地球作为一个整体去研究。
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单元活动走进“数字地球”试题 鲁教版必修3

单元活动——走进“数字地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中国政府和学术界在“数字地球”的基础上提出了“数字中国”的构想。
构想中的数字中国将建立一个统一完整的国家公用信息网。
它集成了国家经济信息网、国土资源信息网、长江流域监控网等网络的信息,并将促进这些系统的综合利用。
据以上材料,回答1~2题。
1.有关数字地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数字地球就是指因特网B.数字地球就是信息高速公路C.数字地球是用数据通信技术使地球上信息的表达方式日益数字化D.数字地球只能方便人们的生活,并不能创造实实在在的财富2.应用互联网技术可能对国家安全构成的直接威胁是()①在互联网上存在着许多很容易扩散的计算机病毒②敌对势力利用计算机网络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③外国情报机构可以利用网络技术窃取国家机密④网上黑客经常破坏一些计算机网站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3.数字地球与其他信息系统相区别的根本标志是()A.空间性B.数字性C.整体性D.上述三者的整合统一4.数字地球最主要的任务是( )A.提供信息服务B.处理数据C.传递知识D.提供交流平台2011年11月10日,第六届中国数字城市建设技术研讨会在北京市展览馆隆重开幕,本届大会主题为“智慧城市·和谐生活”。
据此回答5~6题。
5.数字城市所运用的技术包括( )①地理信息系统②全球定位系统③网络技术④遥感⑤高分辨率卫星影像⑥多媒体及虚拟仿真技术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⑤⑥D.①②③④⑥6.数字城市的作用主要包括( )①提高城市管理效率②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③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④为人类创造高效的、信息化的工作环境和舒适、方便、安全、现代化的生活环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7.数字城市的内容主要包括( )①城市设施的数字化②城市的网络化③城市的智能化④城市的现代化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依托于地理信息技术,农民首先可定期获得农田长势的影像资料,再经过系统分析,最后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从而减少污染、提高产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单元单元活动数字地球一、选择题1.2009年2月10日,中国科学家宣布我国已建成自己的“Google Earth”,这一软件能同时处理多种来源的数据,包括三维地形图、航拍影像图、三维模型等,取得了多方面的效益。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数字地球可以不依赖网络技术而实现B.中国的“Google Earth”也需要遥感技术、大容量数据存储技术等C.中国的“Google Earth”无三维模型功能D.数字地球可以实现人们任何设想答案: B2.有关数字校园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以对校园内的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B.建设校园网络需要用网络、通信技术C.数字校园只局限于校园内使用,无法面向社会D.利用校园网络,教师可以在家中进行电子备课解析:数字校园既可面向校园,又可面向社会,可以使更多的人共同使用教育资源。
答案: C下图为3S(RS、GPS、GIS)技术的相互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如果①、③表示反馈影像信息的处理结果,②、⑥表示提供影像的功能,④、⑤表示提供定位信息功能。
关于甲、乙、丙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GIS B.乙是GPSC.丙是RS D.甲是GPS解析:甲能反馈影像信息的处理结果,说明甲为GIS;乙能提供影像,说明乙为RS;丙提供定位信息,说明丙为GPS。
答案: A4.下列有关3S技术运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运用RS可以确定110巡逻车的位置B.运用RS可以获取水灾淹没区域的动态信息C.运用GIS可以确定运钞车位置D.运用GIS可以获取森林火场遥感信息解析:运用GPS可以确定110巡逻车的位置;运用RS可以获取森林火场遥感信息。
答案: B二、综合题5.(2011·试题调研)当今,“3S”技术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GIS具有强大的查询功能,根据图1显示的查询半径,图中以北京为查询中心的地图比例尺为__________。
根据图1显示的经纬度可知,地图中代表呼和浩特、济南、太原、天津的字母分别是__________。
(2)城市道路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地图测绘部门为了及时更新城市道路变化信息,需要利用____________技术。
图2所示的交通监控与救援管理系统,根据交通事故发生地点,利用________技术,快速设计出警车、救护车赶往出事地的最佳行车路线,而交通事故发生地与警车、救护车的精确位置是利用________技术获取的。
为了能对运动中的汽车精确定位,至少需要接收________颗卫星的信息。
(3)图3中①、②、③、④、⑤、⑥箭头指向线分别表示“3S”技术的不同应用功能,其中表示“提供影像信息功能”的是⑤和________,表示“提供空间定位信息功能”的是⑥和________,表示“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结果”的是⑥和________。
(4)图3中各个圆的重叠部分分别代表RS、GPS、GIS不同组合的综合应用,其中重叠部分乙代表GIS与RS技术的组合,丙代表____________技术的组合。
在图3所示的各个综合应用中任选一种组合,并写出应用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从图中可知北京与图中A的距离约等于GIS的查询半径,在此基础上,根据图中已知的图上距离和查询半径计算出该图的比例尺。
再根据图中显示城市的经纬度,得到各城市与北京的方位关系,即可得到呼和浩特、济南、太原、天津代表的字母。
(2)考查“3S”技术的用途。
(3)考查“3S”技术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弄清图中数码表示的地理意义。
图中①、⑤表示RS对GIS和GPS的影响,②、③表示GIS对RS、GPS的影响,④、⑥表示GPS对GIS 和RS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即可得到正确答案。
(4)考查读图能力,可从重叠部分得出乙表示GIS与RS的结合,丙表示GIS与GPS的结合。
再根据甲、乙、丙、丁表示的地理意义,选择最有把握的一个方面举例说明即可。
答案:(1)1∶50 000 000 A、D、B、C(2)RS GIS GPS 4(3)①④②(4)GIS与GPS 甲:RS获取矿床露头信息,GIS分析矿产种类,GPS确定矿床露头位置;乙:RS获取水灾淹没区的动态信息,GIS分析水灾损失;丙:装载GPS接收器的运钞车发送位置信息到监测中心,GIS监测运钞车是否偏离预定线路;丁:RS获取森林火灾遥感信息,并可判断火势蔓延方向,GPS获取火灾精确位置,引导消防队员及时、准确到达灭火地点。
(任答一点即可)(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阅读下列材料及图,回答1~2题。
专家认为,“数字地球”是地图测绘、航空卫星遥感、探空和深钻技术的深化,是对地测绘系统(EOS)、全球定位系统(GP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综合,实现地球圈层间物质流、能量流与信息流数据的集成,便于对全球化问题进行广泛研究。
最近欧盟计划发射30颗卫星,建立地球定位系统。
这样,飞机、轮船、汽车等交通工具和人们的野外活动如探险、考察和旅游都可通过与地球定位系统的连接,确定自己的准确位置。
1.上图是卫星甲和卫星乙在某一时刻所覆盖的区域,其服务范围大小是( )A.甲等于乙B.甲大于乙C.甲小于乙D.无法确定2.下面关于甲、乙两地卫星图像的分析,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北方B.甲地为一温暖广阔的浅海,渔业资源和海底石油资源丰富C.乙地所在地区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但破坏较为严重D.甲、乙两地均为热带草原,牧场广阔,牛羊成群解析:比较经纬度可知服务范围甲小于乙。
甲为南部非洲热带草原,乙为亚马孙平原地区。
答案: 1.C 2.C1999年11月29日,全球首次“数字地球国际会议”在北京召开。
世界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4 000多位科学家参加了这次会议,研讨21世纪“数字地球”的发展战略。
中国政府和学术界在“数字地球”的基础上提出了“数字中国”的构想。
构想中的“数字中国”将建立一个统一完整的国家公用信息网。
它集成了国家信息网、国土资源信息网、长江流域监控网等网络的信息,并将促进这些系统的综合利用。
据此回答3~5题。
3.有关“数字地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数字地球”就是指因特网B.“数字地球”就是“信息高速公路”C.“数字地球”只能方便人们的生活,并不能创造实实在在的财富D.“数字地球”是用数据通信技术使地球上信息的表达方式日益数字化4.下列不属于“数字中国”服务领域的工作是( )A.了解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状况B.了解股市行情C.通缉罪犯 D.设计时装5.应用网络技术可能对国家安全构成的直接威胁是( )①在互联网上存在着许多容易扩散的计算机病毒②敌对势力利用网络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③外国情报机构可以利用网络技术窃取国家机密④网上黑客经常破坏一些计算机网络A.①② B.②④C.②③ D.③④解析:数字地球的核心是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处理整个地球的自然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利用地球信息资源,“3S”技术为其提供技术支撑,因特网、信息高速公路是其所依赖的技术;设计时装主要是指计算机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信息化社会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如国家安全问题和如何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问题等。
答案: 3.D 4.D 5.C经国务院批准,第六届国际数字地球会议于2009年9月9日~12日在北京召开,本届大会将以“行动中的数字地球”为主题。
围绕数字地球理论、技术研究及其应用等方面展开交流与讨论,旨在通过国际学术交流、促进数字地球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灾害治理、自然资源与世界遗产保护等诸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据此完成6~7题。
6.下列有关数字地球的说法错误的是( )A.数字地球就是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B.数字地球就是地理信息技术C.数字地球是用数字化手段统一处理地球问题D.数字地球是RS、GIS、GPS等各种技术的综合应用7.数字地球实现以后,科学家们可以( )A.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B.控制全球气温升高C.控制人口增长速度 D.控制全球贫富差距解析:第6题,本题考查数字地球的概念。
数字地球是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的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与再认识,是RS、GIS、GPS等各种技术的综合应用。
第7题,数字地球实现以后,通过全球信息共享,依靠计算机的虚拟现实技术,对地球上的各种空间信息数据综合分析处理,可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答案: 6.B 7.A2008年10月20日,郑州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投入综合试运行。
它综合运用多种现代技术对城市进行科学高效管理,系统建设内容涵盖多个领域,有关领导现场观看了医院利用该系统抢救某重危病人的过程。
数字化城市是数字地球的一部分。
据此完成8~9题。
8.有关“数字化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数字化城市”就是指因特网B.“数字化城市”就是“信息高速公路”C.“数字化城市”是用数据通信技术使城市信息的表达方式日益“数字化”D.“数字化城市”只能方便人们的生活,并不能创造实实在在的财富9.能利用数字地球做到的有( )①政府官员不必走出办公室就可以到管辖范围亲自视察②不用花钱就可去故宫旅游③学生不用去学校就可听教师同步讲课④人不用亲自去吃饭就饱A.①② B.①②③C.①②③④ D.②③④解析:数字地球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并日益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领域,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但饭还需亲自去吃。
答案:8.C 9.B“数字地球”是1998年由时任美国副总统的戈尔提出的,严格讲是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存储技术为基础,以宽带网络为纽带,对地球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间和多种类的三维描述,也就是虚拟地球。
据此完成10~11题。
10.“数字地球”即( )A.数字化、信息化的虚拟地球 B.用数字度量半径、体积、质量等的地球C.用经纬网描述的地球D.“数字城市”和“数字校园”11. 数字地球的支撑技术包括( )①可持续发展②全球定位技术③地理信息系统④全球定位系统⑤虚拟技术⑥网络技术A.①②③ B.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解析:数字地球是将有关地球上每一点的信息,按地球的地理坐标加以整理,然后构成的一个全球的信息模型,即地球的虚拟对照体,故第10题选A项;数字地球是将3S技术系统与计算机科学有机整合在一起的复杂的计算机技术系统,故第11题选D项。
答案:10.A 11.D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