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学中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教学中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
【摘要】:文章从科学教学中总结出六个问题:把对话当问答;鼓励与夸奖的滥用;把自主变成自流;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有活动没体验;探究的泛化。并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策略:明确新课程的特点;掌握几种适合新课程的教学方法;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关键词】:科学教学;问题;解决策略
科学课程实施以来,学生、教师以及课堂教学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种转变是令人振奋的。但伴随科学课程的实施,也产生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重视并想法解决:
1.科学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1.1把对话当问答
“知不知”、”对不对”、”是不是”、”怎么样”、”好不好”等这一类毫无启发性的问题充斥课堂,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理解成了庸俗化的问答,这种课堂上的一问一答,表面上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实际上却是用提问的方式在”灌”。
1.2 鼓励与夸奖的滥用
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但并不意味着对学生要一味表扬。在新课程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教师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地随意性表扬,也有的教师在新型师生关系到底是什么样还没有理解。笔者认为,正如一味惩罚不可取一样,一味表扬也是不可取的。对学生而言,过多的夸奖会导致上瘾,同时,过多的夸奖也会让学生习以为常,也可能导致学生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
1.3把自主变成自流
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把时间还给学生。有的教师上课便叫学生自己看书,没有指导、没有提示和具体要求,看得如何没有检查也没有反馈,由学生一看到底;有的教师还提出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提,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选,学生伙伴由自己挑,想与谁交流就与谁交流等等。这是一种典型的自流式学习方式,学生表面上获得了自主的权利,可实际上并没有做到真正的自主,同样是不可取的。
1.4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
一些课堂上教师片面追求小组合作这一学习形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认真设计。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讨论。讨论的时间有时也没有保证,有时学生还没进入讨论
状态,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师的要求下就结束了。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是一个引导者,学生处在一个被动式的讨论中。对学生而言,如果小组合作学习没有组织引导好,往往就会缺乏平等的交流与沟通,结果往往是优秀者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与想法,学习差一些的学生就会变成陪衬,更多的时候他们是听众,在小组汇报时他们的意见也往往被忽视。
1.5 有活动没体验
课堂上经常有一些为活动而活动的现象,学生在课堂上一会儿忙这,一会儿忙那,教室里乱哄哄,这种活动,动手与动脑相脱节,目的性差,没有体验与反思,应该说是一种无效和无价值的活动。
1.6 探究的泛化
本次课程改革大力倡导在各种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探究性学习。在一些课堂上,探究性学习被泛化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学科知识都适用于探究性的学习方式,那种体现事物名称、概念、事实等方面的陈述性知识多半就不需要学生花时间去探究,靠听讲、阅读、理解等方式就能掌握,无需探究的问题却要去探究导致了探究的浅层化和庸俗化。
2.科学教学中常见问题的解决策略
2.1明确新课程的特点
2.1.1 教育哲学--从客体、主导发展为”双主体”
从传统的教学哲学来看,学生是一块等待被涂抹的白板,是被教师加工的客体。我们平常说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理论,可以做为在不断的理论探索中认识上的一种进步,而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不过是面对困惑的现实和日渐觉醒的人们的一种近乎固执的狡辩,是想继续把学生置于客体地位的一个幌子。因为这实在是一个很荒谬的观点,既然课堂范式是一种对话,那么你必须承认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因为对话就是主体间的平等交流。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一个多向交流的场,每个人都必须在场。只有每个人都是在场者,这样对话才能存在。新课程还原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一改过去过于重视教师指导,而忽视学生自我发展的现状,认为学生发展是自我发展和指导的一种平衡,并突出了自我发展这一极,认为学生没有发挥主体地位,学习就没有发生,知识就不存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角色就从被加工的客体转化为对话关系中的主体。
2.1.2教师角色--由学术权威走向知识平等
随着学习资源的多元化和广普化,每个个体,包括教师,都不是信息和理性的占有者,而是它们的分享者。反观以往的课程,教师有绝对权威,而且教师的权威不是在一种关系中产生的,而是”内源论”的产物。不是因为他和学生在对知识的共同探索中产生的,而是先于这种探索而存在的,课堂上”演讲者主要是
在演示他们自己占据这一位置时的技能”。生产权威的所必需的过程往往被隐蔽起来,不让学生看见。譬如:教师对课程长时间的准备一一反复阅读教科书、浏览笔记、查看新资料、与同事研讨、课前的尝试预演等,成功演讲必备的一切过程基本上都避开了学生的视线。新课程强调教师的角色是多重的,他可以是一个协调者、促进者、资源顾问。所以在新课程中,教师的研究活动应当是开放的,向学生展示其获取和研究知识的过程,与学生进行交流学习、合作学习。
2.1.3 课堂范式--从教师独白发展为师生对话
传统的独白式教学只能使学生受到极为有限的教育,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在于激活一种对话关系,“博学而合理陈述不是内部心理的外部表达,而是要在不断进行的个体交流中整合。”课堂的主要挑战是使学生加入一系列对话之中。”知识是随着对话的继续而不停地生产出来的东西。”所以在新课程的观念中,教师应成为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对象,成为美国教育家多尔所谓的”平等中的首席”。
2.1.4 课堂教学操作--从预设的封闭性发展为开放性
传统教学受工业化思维模式的影响,强调整齐统一,体现了极强的设计性,这种设计性是单一而僵化的,忽略了主体间的差异性,忽略了知识建构的随机性。新课程重视真实世界的复杂性和差异性,因此新课程注重课堂教学的开放性,这里所谓的开放性不是盲目性,而是对教学主体和文本的不确定性的尊重。
2.2掌握几种适合新课程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提出了新挑战,可以说,传统的以讲授为中心的许多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必须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下面谈几种适合新课程教学的方法。
2.2.1 过程启发式教学法
过程启发式教学法是针对传统的启发式教学提出来的。传统的启发式教学在很大程度只是一种以结果为中心的启发。这种启发法的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具体的问题,教师头脑中先有一个结果(答案),然后通过所谓的启发式提问,提出一个个的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向预设好的结果逼近,直到把这个结果问出来。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使学生形成对教师的提问的依赖,即教师向他提问他就会回答,离开教师的提问他就不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