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考点专题三 中外经济发展
《中外经济发展史》中考专题复习课件
迈进
1956年底完成,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 三大改造
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 经济的发展
(2)经济特区的建立,为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 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条件。国有企业改 改革开放
两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战争等
洋务运动
成就或意义
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量的赔款和外 国资本的涌入,严重损毁了中国自然经济, 近代中国经济只得在贫乏虚弱中惨淡起步
洋务运动实行三十多年,虽然最终失败,但 在“自强”与“求富”旗帜的指引下,引进 了西方先进的技术,培养了技术力量,为中
(2)1974-1975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日本,经济发 展速度减缓
(3)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实行“科技立国”政策,促进了 经济的发展
赫鲁晓夫改革 苏联解体 匈牙利改革
东欧剧变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改变苏 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各种矛盾日益突出
戈尔巴乔夫继续推行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明显成果, 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展,两国迅速融入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当中
第二次 工业革命
(1)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生产力大大提高,扩大 了人们的活动范围
(2)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 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3)由于各个帝国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导致其矛盾重重,最终酿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祸
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苏俄新经济政策
初三历史专题 3 中国古代经济和交流
2016—2017初三专题复习专题三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第一板块专题知识梳理一、【学习目标】1.掌握中国古代各时期经济政策及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主要成就和中国的对外关系2.理解经济发展与政治的联系。
二、【知识梳理】一、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1.春秋战国时期促进农业发展的因素:(1)各诸侯国的变法和改革,(2)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3)各国都注重兴修水利(4)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3.生产技术的革新,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开始使用,战国时期得到推广,其中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4.经济的发展具体表现a.商鞅变法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b.隋唐时期: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安定,历代统治者的励精图治,注重发展生产,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的盛世局面,有隋朝的“开皇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要能够说出盛世局面的统治者及其统治措施):“开皇之治”:)。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史学家评价武则天的统治为“”是因为其统治促进了唐朝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c.唐朝中后期至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及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1.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2.南方农业经济的发展的表现(需重点识记)3.南方手工业的兴旺(表现)东南沿海地区。
4.南方商业的繁荣(表现)5.南方经济发展的结果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第二板块专题知识点分析(一)重农政策1、战国时期秦国:前356年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其内容有“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的规定。
2、西汉: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负担,注重农业生产。
文帝、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
3、唐代: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武则天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的政策。
4、元朝:元世祖重视发展农业,多次下令禁止圈占农田做牧场,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的种植。
使北方农业得到恢复和发展。
最新整理九年级初三历史中考历史必备知识点美国经济的发展.docx
最新整理九年级初三历史教案中考历史必备知识点:美国经济的发展中考历史必备知识点:美国经济的发展★第8课美国经济的发展一、发展概况时期主要表现(特点)主要原因20世纪五六十年代持续发展,西部和南部发展尤其迅速,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占据广阔的国际市场;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改善人民生活,创造发展环境。
20世纪七八十年代70年代危机,经济地位下降;80年代调整,经济发展受限。
经济发展弊端显露;经济危机打击;通货膨胀,债务沉重。
20世纪九十年代持续稳定发展,发展速度名列西方发达国家前列,进入新经济时代。
(新经济的主要特征:信息化和全球化)社会经济改革;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力度,促进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完成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时期主要表现(特点)主要原因20世纪五六十年代持续发展,西部和南部发展尤其迅速,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占据广阔的国际市场;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改善人民生活,创造发展环境。
20世纪七八十年代70年代危机,经济地位下降;80年代调整,经济发展受限。
经济发展弊端显露;经济危机打击;通货膨胀,债务沉重。
20世纪九十年代持续稳定发展,发展速度名列西方发达国家前列,进入新经济时代。
(新经济的主要特征:信息化和全球化)社会经济改革;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力度,促进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完成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二、启示:1.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是资本主义自我调节与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是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根本原因。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经济实力对于一个国家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我国的经济建设在产业结构上应该注意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合理配置;在空间布局上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开发的力度。
中考历史世界经济发展专题历年真题及答案点评
中考历史世界经济发展专题历年真题及答案点评1. 简介历史是我们了解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备战中考,本文将分享一些历年中考历史世界经济发展专题的真题及答案点评。
2. 第一题题目:请简述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参考答案: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
首先,工业革命带来了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
其次,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吸引了大批农民进入城市工厂就业,从而有效提升了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
此外,工业革命还促进了技术革新和科学发展,为世界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奠定了基础。
3. 第二题题目:请分析美国经济崛起的原因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参考答案:美国经济崛起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美国在二战后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体之一,得益于战争后的经济重建,美国的工业和基础设施得到了快速发展。
其次,美国具有广阔的国土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此外,美国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也为经济的崛起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对于世界经济的影响,美国经济崛起带来了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
首先,美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和贸易国,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其次,美国的科技创新和金融体系的发展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借鉴和学习的机会。
此外,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和美国的国际影响力也使得其他国家对美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依赖。
4. 第三题题目:请解释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并分析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参考答案:经济全球化是指国际经济联系和交流日益紧密,经济活动在国家之间自由流动的现象。
它在全球经济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积极方面,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合作,提供了更多出口机会,并吸引了外商直接投资。
此外,发展中国家也能够通过参与全球分工加速技术的引进与创新,从而提升自身的产业水平。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经济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经济一、古代经济1. 农业经济- 农业起源: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始定居,农业逐渐成为主要生产方式。
- 古代农业技术:包括灌溉、耕作、播种、收获等技术的发展。
- 土地制度:封建社会的领主土地所有制,以及农民的租佃关系。
2. 手工业经济- 手工业的兴起:与农业经济并行,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生产。
- 行会制度:中世纪欧洲的工匠组织,规范行业标准和培训学徒。
3. 商业贸易- 丝绸之路:连接东西方的贸易路线,促进了文化和商品的交流。
- 古代市场:市集的形成,以及货币交换的初步发展。
二、工业革命与现代经济1. 工业革命的起源- 英国工业革命: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机械化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 重要发明:如纺织机、蒸汽机等,对生产方式产生革命性影响。
2. 工业经济的特点- 工厂制度:集中生产,劳动力分工明确,提高生产效率。
- 城市化: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城市成为经济活动的中心。
3.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市场经济:供需关系决定价格,私有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
- 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经济波动,如大萧条等。
三、现代经济体系1. 混合经济体制- 公有制与私有制的结合:国家对关键行业的控制与市场的自由竞争相结合。
- 福利国家:政府通过税收和社会保障体系,减少贫富差距。
2. 经济全球化- 国际贸易: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成立,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
- 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生产和销售,影响当地经济。
3. 数字经济- 信息技术革命: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
- 电子商务:在线交易成为重要的商业模式,改变传统零售业。
四、经济学原理1. 供给与需求- 价格机制:价格是供给和需求的调节器,影响市场均衡。
- 弹性理论:价格和需求变化对市场的影响。
2.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影响经济。
- 财政政策:政府通过税收和公共支出影响经济活动。
3. 经济增长与发展- 经济增长: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反映经济规模的扩大。
初三历史复习资料-世界经济
初三历史复习资料-世界经济
初三历史复习资料----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一、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原因:
(1)冷战结束,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发展主要趋势(当今世界两大主题);
(2)科学技术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便利条件;
(3)各国积极寻求国际经济合作。
2.表现:
(1)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
(2)跨国公司影响增大;
(3)经济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
(4)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
3.影响:
有利影响:(针对所有国家)
(1)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减少,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2)各国经济互相依存,互相竞争,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经济竞争
不利影响:(主要针对发展中国家)
(1)容易拉大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
(2)跨国公司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3)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影响进一步加大。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全球化对于中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1.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措施:
(1)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
(2)引进国外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
2.取得成就:
(1)2001年在上海成功举办了第九届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
(2)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知识网络
·中国地图版
考点梳理
·中国地图版
·中国地图版
·中国地图版
·中国地图版
专题感悟
·中国地图版
·中国地图版
·中国地图版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是中国历史复习备考 的重要内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就 民族关系内容而言,既有刀光剑影,充满了流血的战争, 更有流传千古的民族和谐相处,如和亲、会盟、册封、经 济贸易往来,直接的行政管辖,其中汉唐元时期民族关系 为其经济繁盛奠定了基础。我国自古以来是礼仪之邦,海 纳百川,如汉、隋唐、宋朝、元朝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到明清时期由于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逐渐落伍。
·中国地图版
·中国地图版
古代政治经济是古代历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握古代 政治、经济的发展特征、演变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王 朝更替、兴衰的规律,用以史为鉴、以人为本的现代眼光来 感悟古代政治、经济文明。从统一多民族国家秦朝的建立到 清朝的2000多年的政治文明来看,国家统一和民族间的和平 相处是主流,分裂是支流。古代历史出现过三次大分裂和四 次大统一时期,真正分裂的时间也不过七、八百年左右。从 朝代来看,秦朝、隋朝虽然短暂,但它们在我国历史上占有 极其重要的地位。汉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和繁荣时期, 表现为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先后出现了“文景 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局面,到 明清时期我国封建社会日渐没落,高度集权的专制统治也无 法阻止清王朝走向衰亡。
·中国地图版
知识网络
·中国地图版
要点整合
·中国地图版
·中国地图版
·中国地图版
·中国地图版
专题感悟
·中国地图版
·中国地图版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是指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 会转化并由此引起的一系列变化。近代化(现代化)包括 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思想上的民主化、社会法制化及人 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全方位变化的过程。我国近代 化(现代化)的历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1840年至1949 年是第一阶段;1949年至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是第 二阶段;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是第三阶段。而我国 近代化(现代化)从开始起步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历经了 曲折发展历程,从近代化的探索到社会主义工业化、民主 法制化是本专题研究和复习的重点。
初中历史教案了解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
初中历史教案了解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初中历史教案:了解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在初中历史学习中,了解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通过学习不同国家的经济特点和发展历程,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世界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和经济意识。
本教案将按照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各国经济的发展模式、发展阶段以及相关经济指标的比较。
一、各国经济的发展模式1. 发达国家的经济模式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科技创新、高附加值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例如,美国以创新技术、高科技产业和金融服务为经济支柱,德国以制造业和高质量产品著称,日本以汽车、电子产品和机械制造业为主要产业。
2.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模式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通常采用了工业化模式,即通过发展制造业和基础设施来推动经济增长。
中国、印度等国家通过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实现了较快的经济增长。
3. 欠发达国家的经济模式欠发达国家的经济模式十分复杂,包括农业经济、自然资源开发和劳动力出口。
一些非洲国家因为自然资源丰富,依靠农业和矿产资源开发维持经济增长。
二、各国经济的发展阶段1. 工业革命阶段工业革命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开始于18世纪的英国,随后蔓延至欧洲大陆和其他发达国家。
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迅猛发展,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这一阶段注重机械化生产和大规模工厂制造,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和社会变革。
2. 第三产业发展阶段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第三产业开始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第三产业包括服务业、金融业、文化创意产业等。
在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比重越来越大,成为主要的经济增长点。
例如,美国的服务业就占据了GDP的很大比例。
3. 新经济时代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经济时代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新经济时代以数字经济、智能经济和创新经济为特征,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例如,美国的硅谷地区就是全球新经济的代表。
世界历史上的与经济发展知识点总结
世界历史上的与经济发展知识点总结世界历史的发展与经济的变迁息息相关。
在历史的长河中,经济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演进的重要力量。
本文将总结世界历史上与经济发展相关的重要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历史背景下的经济变迁。
一、古代经济与贸易古代文明的兴起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和贸易的繁荣。
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兴衰与其经济状况密不可分。
例如,古埃及以尼罗河的灌溉系统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体系;古希腊以城邦制度为基础,发展了大规模的奴隶劳动制度,使得农业、手工业和贸易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古罗马通过广泛的贸易网络统治地中海地区,建立起庞大的奴隶制度体系,促进了农业与工业的繁荣。
二、中世纪的封建社会与农业经济在中世纪的封建社会中,农业是经济的主要支柱。
封建领主通过向农民征收租金和税收来维持其统治地位。
此外,农业产品作为交换媒介,在经济活动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封建社会的农业经济也存在问题,如土地不均、农民负担过重等,这些问题最终促使了中世纪后期的农民起义。
三、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工业革命标志着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工业革命使得手工业向工业化生产方式转变,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商品供应量。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确立使得市场经济成为主导,私人企业和个体经济蓬勃发展。
英国是工业革命的起源地,其后工业革命在世界范围内蔓延,加速了全球经济的发展。
四、殖民主义与全球贸易网络在欧洲的殖民扩张中,经济利益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殖民主义国家通过殖民地的开发和资源的获取,实现了巨额利润的回流。
此外,殖民地的成立也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贸易网络,将不同地区的经济联系在了一起。
通过对外贸易,商品的流通和资本的积累进一步加快。
五、世界大战与国际经济秩序重建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战争导致了世界范围内的资源短缺和市场动荡,但同时也为经济重建提供了机遇。
在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经济的领导者,通过马歇尔计划等经济援助措施帮助欧洲国家重建经济。
重庆市中考历史复习第三部分中考主题研究专题四中外经济的发展
2. 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 (1)鸦片战争以后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原因 (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2)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是前提条件 (1)家庭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即“织”与“耕”的分离,男耕女织相结合的 表现 小农经济结构瓦解;
(2)中国农产品进一步商品化 (1)自然经济的解体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准备了自由劳动力、市场、资金,为
时期
概况
(1)农业:南方水稻产量大幅度增长。太湖流域的苏州和湖州一带成为著名的
水稻产区。棉花成为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 (2)手工业:景德镇成为著名的制瓷生产中心; 宋朝 (3)商业:北宋时期,四川出现了世界上最早发行和流通的纸币——“交子”, 南宋时发行了纸币“会子”;
(4)经济重心南移:两宋时,南方已成为全国经济的重心,盛产水稻的苏州和
魏晋 量南迁,南方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加之社会相对稳定,南方的经济又有了
南北 新的发展; 朝 (2)北魏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是我国最完事的农学著作,也是世界著名的 农学著作
时期
概况 (1)隋文帝大力发展农业,减轻赋税,倡导节俭,出现“开皇之治”;隋炀帝
时开凿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加强了南北经济的交流,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发 展;
(3)战国后期,秦国修建了都江堰和郑国渠两大水利工程,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时期
概况
(1)秦始皇统一货币(圆形方孔的“半两”铜钱)、统一度量衡,方便了各地区
秦汉 之间的贸易往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汉武帝规定货币由国家统一铸造 (“五铢”钱),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大大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为汉 武帝的文治武功提供了雄厚的财力支持 (1)江南地区的开发:吴蜀时期南方得到初步开发;东晋南朝时期北方人口大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复习课件:中外经济发展(共33张PPT)
完
经济体制改革的引路人邓小平
邓小平(1904~1997) 伟大的马 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 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 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 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社会 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 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
1、请依此对邓小平一生的贡献作简要分类
一战
资本输出 放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战后至二战
美国扩大在华权益, 资本输出、日本侵华 战争、掠夺资源
戊戌变法、 民间实业
辛亥革命、 民族资本主义
抗日运动、 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
解放战争
美国支持国民政府独占 中国市场,摄取特权
解放战争→
鸦片战争后,大量洋货涌入上海通商口岸
洋务运动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2、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3、手段:学西方技术或“器物”
1898戊戌变法
1、背景:《马关条约》签订,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手段:学西方制度
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变法内容谭 : 政治上:嗣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 经济上:同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文化上: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 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康刊有,为开放言论梁。启超
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
张謇(jiaⅴn)
多钟所有制并存
加入WTO
重工业
一五计划:
交通运输业
东北基地:
第一汽车制造厂 沈阳第一机床厂 大型轧钢厂
西北基地:
川藏、 新藏、 青藏公路 宝成铁路
武汉长江大桥
沿海基地:
生
农业
合作社
产
三
资
大
改
中考历史热点易错点汇编【专题3】中外经济发展
专题三:中外经济发展一.中国古代经济制度1.原始社会中国原始农业产生的时间:农业是在采集基础上产生的。
产生的时间大约是在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末期或新石器时代初期。
早期训化的农作物:粟、水稻等。
农业生产工具的变迁:石斧、石锛,用来修正土地的耒耜,以及用于收割的石刀、石镰,用于脱壳加工的石磨盘、石磨棒等农业工具。
2.春秋战国:铁农具和牛耕技术3.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
4.西汉:张骞出使西域。
【考点详解】张骞通西域在汉代,人们把玉门关、阳关以西,包括新疆、中亚以及更远的地区称为西域。
①张骞通西域的目的:为了联络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
②张骞通西域的作用:A.打通了西域与汉的通道,也开辟了中国和欧洲、非洲大陆的通道;B.促进了汉朝同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C.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开辟。
(2)丝绸之路:①丝绸之路开通:张骞通西域以后,各国商人、使者开通了一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通道。
②丝绸之路路线:长安→河西走廊→玉门关→葱岭→大月氏→安息→大秦(罗马)③主要商品:中国------丝绸、陶器、铁器、漆器;西方------毛皮、香料、药材、珠宝。
④丝绸之路的作用:①沟通了欧亚两大洲,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②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③促进了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
5.隋朝:修建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6.唐朝:农业上发明新农具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筒车:丝织技术高超、制瓷业发达(越窖的青瓷,邢窖的白瓷,“唐三彩”)商业;(长安是国际性大都市)7.宋元时期:瓷器和丝绸,陶瓷之路(即上海丝绸之路,泉州港),传播中华文明,促进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的交流。
8.清朝:闭关锁国,使我国经济逐渐落后于西方补充:经济重心南移:从三国两晋开始到南宋完成南移。
二.中国近代经济发展1.洋务运动:创办近代企业2.戊戌变法: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但两者最终失败三.中国现代经济发展1.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激发人民群众建设热情,国民经济快速发展2.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给我国经济造成重大损失和破坏3.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行改革开放,国民经济将快速,持续,稳定发展四.世界经济状况古代:14世纪,资本主义开始萌芽;新航路开辟,促进世界经济贸易发展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工业革命带来巨大生产力,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人类社会由农耕文明进入工业文明,世界市场逐步形成现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巨大生产力,经济快速发展;世界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经济带来重大破坏【拓展探究】我国当今经济发展特点及其原因特点:国民生产总值不断增长,但是增长速度变慢原因:1.实行改革开放2.过去强调速度,如今注重发展效益和质量五.经济全球化1.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生产全球化,销售全球化,消费全球化2.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原因:(1)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
2020年重庆市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三 中外经济发展
2020年重庆市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三中外经济发展(8年6考)(2019.B卷23题、2018.B卷23题、2017.B卷24题、2016.B卷24题、2015.A卷23题、2013.A卷24题)线索梳理中国经济的发展项目概况农业农业政策(1)春秋战国:秦国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国家承认私人土地所有权,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2)汉朝:①汉高祖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和兵役。
其继任者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注重农业生产,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②汉武帝注重发展农业,尤其重视兴修水利(3)魏晋南北朝: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4)唐朝:贞观时期,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唐玄宗时期,发展经济,改革税制(5)清朝: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农业发展状况(1)春秋战国:铁制农具、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2)魏晋南北朝:江南地区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增加,大力兴修水利工程;推广和改进犁耕,实行精耕细作,推广选种、育种、田间管理和施用粪肥等先进的生产技术(3)唐朝: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耕地工具:曲辕犁;灌溉工具:筒车);大力兴修水利工程(4)两宋时期:①垦田面积进一步扩大,开垦出梯田、圩田等,南方大量荒地得到开发;②耕作技术提高,秧马的使用提高了耕种效率;推广复种技术,粮食产量增加;③粮食生产:南方的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长,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被推广到东南地区;南方的水稻在北方也得到较大推广,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④经济作物: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棉花种植区在南宋时期向北推广到江淮和川蜀一带(5)元朝:元世祖重视农业,还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的种植,北方农业得到恢复和发展(6)明朝:引进原产于南美洲的经济作物玉米、甘薯、马铃薯等并推广种植(7)清朝:①耕地面积扩大;②大力兴修水利;③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在南方地区推广种植双季稻,推广从南美洲引进的甘薯、玉米等高产作物的种时期(2)海外贸易超过前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并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南宋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3)北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元朝商业繁荣,大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明清(1)明朝商品经济活跃,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业城市,出现有名的商帮(2)清朝前期商业发达,陆路和水路商旅往来频繁,各地商品贸易兴盛,形成了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
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二编热点专题突破专题3近现代中外三次重要的经济改革课件
5.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 D )
A.解放社会生产力
材料二 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 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 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 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 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 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 这是一个大政策,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 建议同志们认真加以考虑和研究。
——《世界历史》 (2)根据材料二,归纳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 观点。 答: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
材料三 罗斯福新政时颁布的《国家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 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 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 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 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 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3)该措施体现了“新政”的什么特点?对以后资本主义的 发展有何影响? 答: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3)两则材料中的信息对今后中国经济的发展有何启示? 答:敢于创新(试验);与时俱进;立足实际;解放思想。
1.蒋经国在苏联求学时期曾在日记中写道:“午饭后……我 和几个朋友走到街上去买东西。莫斯科没有大的商店,满街 都是小商人的店铺,商店有国家与商人开办之别。”据此可 知当时苏联实行( B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D.农业集体化
2023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梳理:复习专题三、20世纪资本主义各国的社会经济
复习专题三、20世纪资本主义各国的社会经济
1、20年代的经济繁荣期:1924年-1929年以美国为代表
2、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
(1)根本原因:生产的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2)三大特点:波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3)各个国家的应对措施:美国--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德国、日本——组建法西斯政权
(4)影响:促使国家垄断主义出现成为“二战”爆发的主要原因3、战后的“黄金时代”(20世纪50至70年代)
(1)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在一定时期内使世界局势相对安定。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空前发展,制定了恰当的经济政策。
(2)特点:日本、西欧发展迅速,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3)影响:70年代,美、日、欧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形成。
西方大国利用雄厚的经济实力,加强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干预。
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科教在国际竞争中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
4、20世纪70至80年代的经济危机与调整
(1)危机的直接原因: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引发的石油危机(2)调整:以美国为典型
5、20世纪90年代的“新经济”
(1)策源地:美国(2)特征:信息化和全球化
6、当前的全球经济:
(1)全球化:世界贸易组织(2)多极化:欧洲联盟亚太经合组织。
2020年中考历史必考热点专题复习讲义:专题三:中国古代经济发展
专题三: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一、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出现。
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意义: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推动战国末期各国的变法。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1)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壤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2)北人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主要原因)(3)南方统治者重视发展生产(4)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5)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
影响:江南地区的开发对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三、唐朝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人口增加,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农业:南方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栽培,饮茶之风全国盛行,出现了曲辕犁、筒车等;手工业:陶瓷业主要有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唐三彩;商业: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长安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坊市分开。
四、宋朝(经济重心南移)宋朝经济发展的表现:⑴农业方面,从越南引进占城稻;苏州、湖州成为粮仓, “苏湖熟,天下足”。
⑵手工业:丝织业继续发展,棉纺织业开始兴起,制瓷业(浙江哥窑烧制冰裂纹瓷器;江西景德镇成为瓷都)、宋代造船业居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
⑶商业活动活跃,最大的商业都市是开封和杭州,东京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瓦子”。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海外贸易蓬勃发展,广州、泉州等地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在主要港口设立了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那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五、元朝元世祖忽必烈重视农业发展,禁止圈占农田做牧场,推广棉花种植。
六、明清农业:原产南美洲的玉米、甘薯等高产粮食作物,明代引进我国,清代不断推广;明代引进的马铃薯、花生、向日葵等,也在不少地方推广种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角度设问
角度一:认识启示类 1. 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发展历程,对我们有何启示? (1)坚持改革开放,加强经济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2)制定经济政策时,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3)在经济发展道路上要坚持创新,与时俱进; (4)发展经济,要注重和及时借鉴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5)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为经济发展培养技术人才; (6)要不断解放思想。
2. 结合中国历代民生问题,谈谈你对民生问题的认识。 (1)关注民生有利于国家稳定、社会发展; (2)制定民生政策的重要目的是满足国民社会生活的需要; (3)民生政策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能调动人民生产济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 (1)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要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3)要坚持党的领导; (4)政府应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对经济政策进行适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