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学语文著名特级教师教学风格简介
语文教师教学风格简短
语文教师教学风格简短
语文教师的教学风格因人而异,但通常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
启发式教学风格:
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讲解式教学风格:
以清晰的讲解和案例分析为主,注重知识点的传授和解释,帮助学生建立对语文知识体系的理解。
互动式教学风格:
通过课堂互动、小组讨论、学生提问等方式,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实践性教学风格:
强调语文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通过实地考察、写作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应用语文知识。
差异化教学风格: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满足学生的
学习需求,促使每个学生发挥潜力。
情感教学风格:
通过情感引导、温暖的态度和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促使学生在语文学科中产生积极情感和兴趣。
整合性教学风格:
将语文知识与其他学科、实际问题相结合,形成综合性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的知识体系。
创新性教学风格:
强调创新教育理念,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工具和资源,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科兴趣。
每位语文教师的教学风格都有其独特之处,教学风格的选择通常取决于教师的教育理念、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学内容的需要。
不同的风格在不同的教学场景中都有其合理的运用。
中学语文著名特级教师教学风格简介
中学语文著名特级教师教学风格简介中学语文著名特级教师,是指在语文教学领域具有卓越成就和影响力的教育家。
他们凭借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方法,成功地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素养,激发学习兴趣,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本文将介绍几位中学语文著名特级教师的教学风格,并探讨其对学生的影响。
一、李老师的温馨关怀李老师是一位备受学生喜爱的语文教师。
他的教学风格以温馨关怀为特点,常常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引导每个学生的成长。
李老师善于倾听学生的困惑和疑问,给予他们耐心的解答和指导。
他通常会安排小组讨论或班级演讲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李老师的教学风格体现了他对每个学生的关心,让学生在轻松和温暖的氛围中学习语文,激发出他们的潜能。
二、王老师的激情授课王老师是一位充满激情的语文教师。
他教学内容的紧凑和精彩引人,总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王老师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和实例分析,生动有趣地讲解语文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他常常组织语文课外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作文比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语文的美妙。
王老师的教学风格充满活力和激情,使学生爱上了语文,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三、张老师的启发引导张老师是一位注重启发引导的语文教师。
他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善于提问和引导,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张老师经常组织文学阅读和写作活动,通过阅读和分析优秀作品,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作能力。
他注重学生的个人思考和表达,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张老师的启发引导式教学风格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四、刘老师的严谨治学刘老师是一位注重严谨治学的语文教师。
他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学习纪律和语言规范,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和学习方法。
刘老师经常组织语文知识测试和作业检查,倡导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
他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注重文献资料的查找和分析。
刘老师的严谨治学风格帮助学生培养了扎实的语文功底和学习态度,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小学特级教师教学风格
05
特级教师教学风格的未来发展 趋势
多元化教学风格的发展趋势
多元化教学理念
特级教师将更加注重多元化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全 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多样化教学方法
特级教师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项目式教学、合作学 习等,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多元化评价方式
有效性
特级教师注重教学效果,他们能够通过有效的课堂管理和多样化的 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成绩。
创新性
特级教师敢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模 式,为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对未来中小学教育的展望与建议
培养更多特级教师
推广特级教师的教学风格
教育部门应该加大对特级教师的培养力度 ,为中小学教育提供更多的优秀人才。
特级教师的教学风格可以作为典范,为其 他教师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中小学教育 的改进和发展。
注重个性化教育
加强教育创新
未来中小学教育应该更加注重个性化教育 ,尊重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为每个学 生提供合适的教育方式和手段。
教育部门应该鼓励和支持教师进行教育创 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教育事 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严谨型教学风格的优缺点分析
优点
内容严谨、系统:严谨型教学风格的特级教师通常注重教学内容的严谨性和系统性,能够让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课堂节奏紧凑:严谨型教学风格的课堂节奏通常比较紧凑,能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教 学效率。
严谨型教学风格的优缺点分析
•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严谨型教学风格的特 级教师通常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能够让学生 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文特级教师蒋念祖教学风格述评
语文特级教师蒋念祖教学风格述评语文特级教师蒋念祖教学风格述评江苏省扬州中学的蒋念祖老师1994年被评为特级教师。
1980年,蒋老师已届而立之年,才开始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但他凭借宏富的学识、敏锐的灵感矢志语文教学研究,而且至今没有脱离教学第一线。
“百炼钢化为绕指柔”,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实践中,蒋老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体现语文教育的综合性和开放性,注重思维教育和审美教育,以兴趣情境为引导,设计问题互动探索,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实现语文教育的理论创新。
一、走向综合蒋老师认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教学的主要目的无庸置疑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但是,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人学习、掌握语言的过程就是人掌握文化的过程,就是人成为社会的人、全面发展的人的过程:“语言化”、“社会化”、“人化”是三位一体的。
人是一个整体,人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及文化素养及其整体素质之间,是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
离开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文化素养的提高,孤立地谈语言能力的提高,是不合乎语言学习的规律、不可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因此,语文、语文教育本身就具有综合性。
蒋老师还在广阔的国际背景下认识语文教育。
他系统地考察了世界各主要国家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听说教学的情况,发表了一系列研究论文。
他指出,纵观国外的母语教学,可以看到:语言教学愈来愈趋向于“综合”。
阅读教学改革呈现出以下几种趋势:1、提前阅读的倾向。
2、阅读教学重视实际运用无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那种单纯为培养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阅读教学,也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3、强调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4、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极为活跃。
5、重课外阅读指导,摆正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关系。
这些趋势都体现了阅读教学的一般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让学生在主体的阅读实践中学会阅读。
在写作训练中重视观察、思维等能力培养,重视写作兴趣的培养,重视听说读写的结合,重视写作与生活的“联结”、与各科教学的“联结”,是一个重要趋势。
特级语文教师教学风格纵览
特级语文教师教学风格纵览人物:王崧舟关键词:儒雅语文要点:整体认知:儒雅语文是王崧舟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
王崧舟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是反映了浪漫主义情怀的诗意语文挥洒诗意人生之雅和反映了现实主义追求的语文为成功人生奠基之儒的有机结合。
可以称之谓儒雅语文。
换句话说,儒雅语文是让语文教育为儒雅人生奠基的语文,一方面让学生以成功人生为共同愿景,努力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力量;另一方面,让学生以诗意人生为共同愿景,充分实现个性的淋漓尽致的发展。
二者的有机整合,即为儒雅人生。
■语文是折射五千年中华文明的一滴水珠,应该从这滴水珠中,使学生体悟到中华文明的博大与精深,于己打好人生的底色,于国传承民族的精神。
■我们的母语重情性、重意会、重简约、重自悟,我们的语文教学理应重情性、重意会、重简约、重自悟。
■语文与生活天然联系在一起,语文反映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对学生而言,语文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生活。
生活是语文唯一的源头活水。
■学生用情感领悟母语的同时,母语也同时熏染着学生的情感;学生用智慧解读母语的同时,母语也同时提升着学生的智慧;学生用心灵品味母语的同时,母语也同时雕琢着学生的心灵。
因此,母语应该成为学生生命世界中的一片绿洲、成为学生精神世界中的一道风景、成为学生心灵世界中的一股甘泉。
■一堂好的阅读课应该“关爱生命、着眼发展、以学定教、发扬民主、以读为本、以情感人、强化语感、引导质疑、敏于点拨、鼓励创见”。
■一堂好的语文课,存在三种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这是第一种佳境;人如其课、课如其人,这是第二种佳境;人即是课、课即是人,这是第三种佳境。
境界越高,课的痕迹越淡,终至无痕。
因此,课的最高境界乃是无课。
■“以情带读,读中悟情”是“情感派”阅读教学的立身之本。
“以情带读”的“情”,是融合了思想、智慧、体验、想象、灵性的情,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情,是求真、向善、爱美的情。
以情带读,带出的是饱含深情的读、是全神贯注的读、是多元感悟的读、是个性飞扬的读、是融会贯通的读、是出神入化的读。
名师的教学风格
名师的教学风格于永正,他的语文课堂形成了“五重”教学特点:重感悟、重积累、重情趣、重迁移、重习惯。
他的课堂体现他的新、实、活、疑、爱、情、趣、美的教学风格,这也是他语文教学的八字真经。
他的口语交际性的作文教学更是作文教学的一朵奇葩。
张化万,他的作文教学让学生善于叙写昨天,描绘今天,畅想明天。
他的科学实验作文课享誉大江南北。
孙双金,教学中主要体现“一主三性”(即形象性、情感性、求实性,以学生为主),他认为现时的语文教学呈现三多三少即“三多”:呆气、暮气、死气,“三少”:灵气、朝气、生气。
他认为语文的课堂应是智慧的课堂、情感的课堂、人文的课堂、工具的课堂和儿童的课堂。
孙建锋,他的课堂教学与时俱进,彰显扎实、灵活、创新、诗情、人文、激情、幽默的艺术风格,他常常把语文课上到学生心里去,给人以强烈的振撼。
他认为语文老师应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本,教中有情,课中有智。
他的教学语言是工整的、诗情的、智慧的。
王菘舟,他主张语文应该是精神的语文、感悟的语文、儿童的语文、生活的语文、民族的语文。
他提出语文教师要为学生的语言与精神的协同发展而努力,让学生诗意栖居语文的课堂。
他认为:语文是功利的,那是学生立身公器;语文是科学的,那是学生的思维之剑;语文是审美的,那是学生的精神家园。
吉春亚,新生代的特级教师,她的教学风格主要体现了言语学习型的教学风格:凭借例子——积淀语言,习得规律;超越例子——延展运用,形成能力。
她认为语文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母语情怀、语文素养。
薛法根,他认为语文因生活而灿烂,课堂因生命而精彩,教学因生成而美丽。
他提倡简单的教学语文,轻松的学语文,因此他的教学风格简单而实在。
盛新凤,她的语文课堂追求诗意语文,对话的语文,精神的语文和读书的语文。
窦桂梅,她的课要么太成熟,以至令人不敢随意描摹她的特点,也许她教学的生命太旺盛,人们还不能用一两句话简单概括她的教学风格。
她的“主题教学”课题的研究成就享誉全国,而她没有止步。
中学语文著名特级教师教学风格简介
中学语文著名特级教师教学风格简介中学语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教育中的重点领域,而著名特级教师的存在更是为中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与启发。
他们凭借自身的教学经验、独特的教学方法以及对教育事业的热情,成为了中学语文教学的标杆人物。
本文将从教学风格的角度对中学语文著名特级教师的特点进行简要介绍,以期对广大教师和家长们提供一些启示与借鉴。
一、深入浅出,形象生动著名特级语文教师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呈现知识点,尽量避免使用生僻或晦涩难懂的词汇和句子。
他们擅长用通俗的语言,结合生动形象的比喻、故事和案例,让学生们能够更加轻松、快速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通过有趣的教学方法,他们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因材施教,个性化指导著名特级语文教师充分理解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和个性差异,因材施教,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式。
他们不会对所有学生一概而论,而是耐心倾听学生的问题和困惑,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他们注重开展个性化的学习活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互动交流,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启发引导,激发思考著名特级语文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他们在教学中更多地充当着引导者和启发者的角色。
他们善于激发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观点进行独立思考,并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学习文学作品时,著名特级语文教师会和学生一起探讨作品中的情感和内涵,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作品的艺术之美,激发学生更加独立、全面地思考问题。
四、高标准要求,精细指导著名特级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严格而不苛刻,他们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他们擅长制定有针对性的学习目标,并倡导学生进行规划、反思和总结。
在作文教学中,著名特级语文教师会对每一篇学生作品进行精细指导,不仅关注作文的内容和结构,更注重对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的指导。
魏书生的教学风格
魏书生的教学风格魏书生简介魏书生,辽宁省盘锦市实验中学语文教师。
曾被授予全国特等劳模、“五一劳动勋章”、全国优秀班主任、语文特级教师等光荣称号,并多次被评为省先进人物。
他勇于利用现代科学的最新成果,把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原理引进语文教育,从而使语文教改切实地建立在现代科学的方法论基础之上。
他首创“课堂教学六步法”。
魏书生的教学风格1.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魏书生的语文教学改革,是从转变差生的学习开始的。
他认为,差生的先天并不差,之所以差于-般,是由于差生缺乏定向、规则、紧张的智力活动造成的。
他做差生的工作,从思想教育入手,培养他们高尚的学习动机、无畏的胆略与坚强的意志,以点燃他们奋发向上的心灵之火。
针对学生的弱点,魏书生加强了对差生的定向活动、规则活动与习惯性活动的训练,以提高差生的智力水平。
与此同时,魏书生把科学的思想方法与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
例如结合教学,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观察事物、分析综合问题以及如何进行记忆、想象等方法。
又如,在定向训练中,魏书生每学期都引导差生画语文知识树,使学生理清本学期所要学习的语文知识结构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再如,为改变差生智力活动的不规则,就引导他们把训练内容与时间联系起来,并为差生规定了经过半年训练所要达到的一般效率标准。
同时,为使差生智力活动形成习惯,就帮助他们制订学习计划,而且制定了严格的自检、互检、教师检查的制度,以及严格的补救、帮教制度。
通过上述一系列工作,逐步地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教学民主化教学民主化,是魏书生教学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魏书生教学轻松,而且外出的时间不少,而他所教的班依然秩序井然地进行自学,丝毫不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
这是为什么?魏书生本人道出了个中真谛:“我觉得,民主化、科学化像语文教学的两翼,它能载着我们从必然王国逐渐飞向自由王国。
”魏书生的民主化教学所以能见成效,得力于他的语文教学建立了一套教学管理的机制,这个机制包含三个系统,即计划系统、监督系统与总结反馈系统。
中学语文著名特级教师教学风格简介
中学语文著名特级教师教学风格简介改革开放以来中学语文教学方面涌现出一批著名的特技教师,他们在教育教学革命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他们的经验、理论也为许多一线教师学习借鉴。
在他们的影响和感召下,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出现一派繁荣景象,众多语文教师在他们的教育教学思想指导下已成为当地名师。
为了帮助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学习和了解一些这方面的信息,我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学语文教学通讯》、互联网等方面搜集整理了一些资料,提供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够从中汲取有用的养料,以促进自身专业迅速成长,努力把自己打造成我语文名师。
语文教学改革大潮涌现后,就很自然的分成两个流派:一派侧重于教法改革,他们使用通用课本,一轮又一轮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实验,主要代表有于漪、魏书生、钱梦龙、宁鸿斌、张孝纯等。
另一派侧重于把教法与教材统一在一起进行改革,他们自编实验教材,把教法改革与教材改革相联系,主要代表有欧阳代娜、洪宗礼、颜振遥、刘胐朏等。
下面就这些代表人物的教育教学改革风格分别简述如下。
(一)于漪的教学风格【生平简介】于漪,女,江苏镇江人。
1929年2月7日生,曾毕业于镇江中学,1951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
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1978年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
如今已是耄耋之年。
曾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候补执行委员,上海市第七、八、九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等职。
现任上海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上海市教师研究会会长。
多次被评为上海市先进教育工作者,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及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优秀教师,198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主要著作有《于漪语文教育论集》、《语文教苑耕耘录》、《语文园地拾穗集》、《学海探究》、《教你学作文》、《语文教学谈艺录》、《于漪文集》、《于漪教育文丛》等,音像教学辅导材料有《于漪语文教学课堂结构精析》、《妙笔生辉》等数十盒。
语文特级教师的“教学特色”
语文特级教师的“教学特色”语文教学改革大潮涌现后,就很自然地分为两个流派:一派侧重于教法改革。
这一派的特级教师们使用部编的通用课本,一轮又一轮地进行教学改革的实验,步步深入地探索着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的规律。
从事这样改革的特级教师是大多数,其主要代表有于漪、魏书生、钱梦龙、宁鸿彬、张孝纯等。
这些特级教师教改意识都很强烈,改革的涉及面都很宽广,但又都各有侧重:或注重情意,或讲求导读,或培养能力,或发展智力,或提倡大语文教育,等等。
真可谓各具个性,流派纷呈。
另一派则侧重于把教法与教材统一在一起进行改革。
这一派的特级教师们,在教改实践中,出于教改实验的需要,自编实验课本,把在教改实验中取得的经验,熔铸于实验教材之中。
同时,通过实验教材的编写,又促进了教法改革的提高。
但从事这样改革的特级教师,为数并不多。
其主要代表有欧阳黛娜、洪宗礼、颜振遥、刘腊腊等。
这派特级教师的事业成就是多方面的,但他们的成名则与他们所编的实验教材的成就是不可分的。
他们所编的实验教材,同样是变革意识很强烈,改革涉及教材编写的各个方面:或致力于科学序列的探索,或注重于语文能力的培养,或着意于智力开发,或侧重于内容更新,或着眼于体系变革,或着力于结构、体例的革新,等等。
同样是个性鲜明,流派纷呈。
特级教师的特色,总是通过他们的教学风格显示的。
所谓教学风格,是指某教师教学工作的主要特点,它涵盖着该教师教学工作的主要思想特点与艺术特点。
教学风格产生于教师长期的教学工作实践,它既受着教师本人的思想、政治素养与文化、学识功底的制约,也受着时代、科学发展水平的影响。
(一)于漪的教学风格1彼枷胄浴〉车慕逃方针和“三个面向”是教学改革的依据,于漪牢牢地把握着这一依据。
她的全部教学改革活动,贯穿着一条鲜明的红线,那就是“教文育人”。
于漪所上的语文课,充分地体现着“文道统一”的精神,在听说读写训练中,结合着思想教育,恰似春风化雨,渗入学生的心灵深处,真可谓教养与教育的和谐统一。
特级教师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特级教师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教学目标明确:特级教师能够清晰地阐述教学目标,并围绕这些目标展开教学。
他们能够确保学生掌握核心知识和技能,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教学内容丰富:特级教师能够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材料,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他们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教学方法多样:特级教师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练习、表演等。
他们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教学语言生动:特级教师能够运用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
他们能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解释复杂的概念和原理,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
5.课堂氛围和谐:特级教师能够营造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关注学生的情感和需求。
他们能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6.教学评价科学:特级教师能够采用科学的教学评价方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他们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综上所述,特级教师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可以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语言、课堂氛围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
这些方面的评价能够全面反映特级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提供有力的支持。
当代中国十大著名教师的教育理念
当代中国四位著名语文教师介绍08级中师二班2008402106 李媛1.钱梦龙:上海嘉定人,语文特级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
他多年探索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为理论框架,以“自读、教读、复读”为基本课式的“导读”思路,长期从事语文教学、成绩显著。
著有《语文导读法探索》、《导读的艺术》、《和青年教师谈语文教学》等。
教学主张:针对传统的讲读教学摸式,钱梦龙老师最突出的就是创新性地提出了导读教学模式“三主四式”。
“三主”是导读教学的指导思想。
“三主”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
“以学生为主体”即确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是具有独立的地位和极大的认识潜能的实践者。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需发挥主体作用,获得“发现真理”的主动权,在个性的全面发展以至世界观的形成上必须由主体来实现。
“以教师为主导”即确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领导、支配的地位,而教师的领导、支配作用,只有通过“导”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导之有方,学生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主体。
“以训练为主线”即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进入“训练过程”,二者达到和谐的统一,这种以师生双向活动为特征的训练,贯彻于教学的过程,成为“主线”,其他的教学措施都是服从于训练并为之服务的。
钱梦龙指出:“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前提,着眼于使学生“善学”;教师为主导,是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的条件,着眼于“善导”;而学生的“善学”与学生的“善导”都必须通过“善练”的科学序列才能实现。
“基本式”为导读教学的结构形态。
“基本式”即基本课型,表现形态为“自读式一教读式一练习式一复读式”。
“自读式”是在课内以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为目的的一种训练方式。
在训练过程中自读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过程,不是学生随心所欲的自由阅读。
“教读式“是教会学生自读。
教读与自读同步,或先教后读或先读后教,或边读边教。
在教读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第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第二,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第三、帮助学生克服阅读中的困难。
中学语文界四大名家教学风格与理论述评
中学语文界四大名家教学风格与理论述评改革开放以来的语文教学改革,使语文学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深刻的变化。
在改革过程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特级教师,他们站在教学改革的最前沿,在教育改革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他们不仅在教学实践中为教育改革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而且在长期实际教学工作以及教学实验中他们取得的经验和创造的理论是提供给我们的巨大的财富,在我国教育科学系统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位置,具有特殊意义。
研究推广特级教师的先进教学思想与宝贵教学经验,是进一步发展教育革命、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客观需要。
于漪、钱梦龙、魏书生、宁鸿彬是改革开放以来语文教学战线上涌现出来的一大批教学精英中很具影响的四位教育专家。
作为特级教师,他们是师德的表率、育人模范;同时他们又都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有识之士、有志之士。
他们用语文教育家和语文教师学者化的高标准要求自己,努力探讨现代语文教学正在开拓的领域,并力争发现未来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由途径,逐渐成为中学语文教育界有影响的专家。
他们兼具先进性和专业性。
这四位特级教师在语文教学改革中,侧重于教法改革,不断进行教学改革的实验,深入探索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的规律,在他们的理论中占有很大比重的是他们教授语文学科中的指导思想、内容、模式、方法等方面的设想和尝试,他们的经验和理论大体属于开发和应用研究,弥补了我国教育研究的薄弱环节,起到了“补缺”、“填空白”的作用。
而他们在教学改革和教学探索中也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教学风格,创造了各具特色的理论。
本文将着重就四位特级教师的教学风格及其理论作一评述,进而探究其中所反映的规律。
一(一)于漪的教学风格及理论1.思想性与开发智能并举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是丰富语文知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和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仅仅围绕两大任务,于漪全部教学改革活动坚持“教文育人”的原则,为培养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服务,为培养“四有”新人打下坚实基础。
一方面,于漪在教学时于听、说、读、写训练中,结合着思想教育,充分体现了“文道统一”的精神。
特级中学语文教师余映潮教案
特级中学语文教师余映潮教案一、前言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特级中学语文教师余映潮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2. 教学内容:介绍特级中学语文教师余映潮的简介、教学风格、教学方法及成果。
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二、余映潮教学理念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余映潮的教学理念,对语文教学有新的认识。
2. 教学内容:讲解余映潮的教学理念,包括“以学生为本”、“注重阅读”、“培养思维能力”等。
3. 教学方法:讲解为主,辅以案例分析。
三、余映潮教学风格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余映潮的教学风格,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 教学内容:介绍余映潮的教学风格,包括“生动有趣”、“严谨扎实”、“富有激情”等。
3. 教学方法:讲解为主,辅以案例分析。
四、余映潮教学方法1.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余映潮的教学方法,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2. 教学内容:讲解余映潮的教学方法,包括“情境教学”、“讨论法”、“启发式教学”等。
3. 教学方法:讲解为主,辅以案例分析。
五、余映潮教学成果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余映潮的教学成果,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2. 教学内容:介绍余映潮的教学成果,包括所教学生的优异成绩、所获荣誉等。
3. 教学方法:讲解为主,辅以案例分析。
六、余映潮的阅读教学策略1.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余映潮的阅读教学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内容:讲解余映潮的阅读教学策略,包括“快速阅读”、“深度阅读”、“阅读笔记”等。
3. 教学方法:讲解为主,辅以案例分析。
七、余映潮的写作教学策略1.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余映潮的写作教学策略,提高写作能力。
2. 教学内容:讲解余映潮的写作教学策略,包括“观察生活”、“思维拓展”、“修改润色”等。
3. 教学方法:讲解为主,辅以案例分析。
八、余映潮的口语交际教学策略1.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余映潮的口语交际教学策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语文特级教师陈凌云教育思想初探
语文特级教师陈凌云教育思想初探陈凌云,是一名语文特级教师,被誉为教育界的传奇人物。
他独创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对于语文教育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实践经验。
本文将对陈凌云的教育思想进行初步探究。
陈凌云的教育思想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
陈凌云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在语文学习上存在着不同的特点和需求。
教师应该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致入微的关注,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他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帮助每个学生实现自身的发展潜能。
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陈凌云认为语文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输入和记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他提倡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思维能力等。
他认为学生应该在学习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锻炼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他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美的力量,培养审美情操。
三、注重学生的实践和体验。
陈凌云强调教学应该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经验,让学生通过实践和体验来感受语文的魅力。
他提倡情境教学、问题导入等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语文知识的实用性和价值。
他的教学法强调“由浅入深”,通过逐步引导学生的学习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注重育人和教育的综合效果。
陈凌云强调教育要有综合效果,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人格素养。
他认为语文教育应该是德育的重要途径,通过语文教育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感和道德观念。
他主张教师要做学生的榜样,借助语文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
陈凌云的教育思想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和发展。
他曾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和全国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等荣誉。
他的教育思想在语文教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受到了广大教师的关注和借鉴。
陈凌云的教育思想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为出发点,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强调实践和体验,在育人和教育综合效果上下功夫。
语文特级教师陈凌云教育思想初探
语文特级教师陈凌云教育思想初探陈凌云是一位语文特级教师,他的教育思想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核心。
他认为,语文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精神。
在他的教导下,学生能够真正掌握语文知识,更加自信地运用语言,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语文的美和魅力。
陈凌云注重学生的语文基础建设。
在教学中,他强调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以确保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
他通过课文的讲授和分析,引导学生掌握语文的基本概念、常识和技能。
他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起对语文学习的自信心。
陈凌云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他认为语文教育不仅仅是背诵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他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他们的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
他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陈凌云注重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他认为语文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流利、准确、得体地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他通过课堂讨论、作文训练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写作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他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使他们学会欣赏和运用优美的语言。
陈凌云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他认为语文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应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他通过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课堂的引导,让学生了解和感悟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他引导学生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他通过语文教育,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陈凌云的教育思想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核心,注重学生的语文基础建设、语文思维能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他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真正爱上语文学习,感受到语文的美和魅力。
他的教育思想对于现代语文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宁鸿彬的教学风格
宁鸿彬的教学风格宁鸿彬简介:北京市第十八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1936年生。
1955年北京师范学校别后,即开始从事教育工作。
近年来,他坚持语文教学的实验、改革。
在报刊上发表了大量有关语文教学的文章,大多收集在《面向未来,改革语文教学》一书中。
他多次外出讲学并择要摄制成录相片,在中学语文教学界产生了一定影响。
首创“卡片辅助教学法”。
1.善于把握青少年的心理规律,创造出适合他们特点的教学方法宁鸿彬在教学实践中,深感“不懂得传道有方、授业适时的教师,纵有满腹经纶,学富五车,也难以让学生达到解惑的境界”。
他从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著作中汲取营养,从观摩老师的教学中学习经验、方法,广采博取,兼容并蓄,进而在实践中创造了-套结合自身教学特点,适合学生接受能力,又符合教学理论的教学方法,诸如:为使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知识,他总结出“懂-记一用”三环一体的教学方法,针对青少年“记得快,忘得快”的普遍现象,根据“机械识记要以意义识记为基础,意义识记要以机械识记加以巩固”的理论,创造了“语文基础知识卡片设计教学法”。
又适用遗忘曲线的原理,“利用教学卡片设计了连续复习和间断复习的教学环节,大大减少了学生对知识的遗忘率,并使得新旧知识在学生头脑印迹中相辅相成、互促互补地完成了较扎实的积累”。
为使学生正确而熟练地运用知识,宁鸿彬除了抓住“指导运用知识的方法”“创造运用知识的条件”两个关键外,还在课堂教学中发挥非智力因素的重要作用。
例如他在日常教学中坚持“五个允许”和“四条守则”,融洽了师生关系,解放了学生的思想,从而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教学效率。
他的课之所以能使学生听得轻松,学用和谐,记得迅速,用得自然,知识的掌握与运用逐步达到了正确而熟练的境界,就是因为他能把握青少年的心理规律,“利用他们好问、好说、好争辩又少有顾虑的特点而取得的成果”。
2.善于把握教学规律,变革现状,提高教学为了改变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状,宁鸿彬从语文教学的特点出发,采用突出重点、分清主次、有详有略地进行精要教学。
语文特级教师陈凌云教育思想初探
语文特级教师陈凌云教育思想初探陈凌云是中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他以其独特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在教育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陈凌云的教育思想包括教育目标、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方面,下面就对他的教育思想进行初步的探究。
陈凌云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人文素养。
他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并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价值观。
陈凌云的教育方式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他认为教师应该充当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他提倡探究式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注重教育的情感成分,通过与学生建立密切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陈凌云的教育内容包括知识和价值观。
他强调语文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价值观的培养。
他认为教育应该注重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
他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陈凌云的教育思想强调教育的综合性和人文性。
他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他的教育方式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注重学生的情感培养。
他的教育内容包括知识和价值观的培养,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陈凌云的教育思想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启示,对于我们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们应该以陈凌云为榜样,不断探索和创新教育理念和方法,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好的贡献。
语文特级教师陈凌云教育思想初探
语文特级教师陈凌云教育思想初探陈凌云,现任某某学校语文特级教师,是一位备受赞誉的教育家。
他的教育思想深受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喜爱和尊重。
今天,我们将对陈凌云教育思想进行初步探究。
陈凌云教育思想的核心观点是: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启发性教学。
以学生为中心是陈凌云教育思想的基本立场。
陈凌云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而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因此教育应该以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为导向,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服务。
他提出的“个性化教学法”,就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兴趣爱好、认知能力等,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陈凌云注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着不同的学习方式、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陈凌云提出的“多元教学法”、“因材施教法”等教学模式,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陈凌云强调启发性教学的重要性。
他认为,传统的教育往往是囫囵吞枣地灌输知识,让学生变成被动的听众。
而启发性教学则是一种让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的教学方式。
陈凌云提倡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利用启发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使他们能够主动地构建知识,培养他们的分析、评价和判断能力。
陈凌云教育思想的实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了解学生,关注个体差异。
教师应该注重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指导。
2.采用多元教学策略和方式。
教师可以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资源,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注重启发性教学。
教师应该通过提问、讨论、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4.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合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语文著名特级教师教学风格简介改革开放以来中学语文教学方面涌现出一批著名的特技教师,他们在教育教学革命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他们的经验、理论也为许多一线教师学习借鉴。
在他们的影响和感召下,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出现一派繁荣景象,众多语文教师在他们的教育教学思想指导下已成为当地名师。
为了帮助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学习和了解一些这方面的信息,我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学语文教学通讯》、互联网等方面搜集整理了一些资料,提供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够从中汲取有用的养料,以促进自身专业迅速成长,努力把自己打造成我语文名师。
语文教学改革大潮涌现后,就很自然的分成两个流派:一派侧重于教法改革,他们使用通用课本,一轮又一轮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实验,主要代表有于漪、魏书生、钱梦龙、宁鸿斌、张孝纯等。
另一派侧重于把教法与教材统一在一起进行改革,他们自编实验教材,把教法改革与教材改革相联系,主要代表有欧阳代娜、洪宗礼、颜振遥、刘胐朏等。
下面就这些代表人物的教育教学改革风格分别简述如下。
(一)于漪的教学风格【生平简介】于漪,女,江苏镇江人。
1929年2月7日生,曾毕业于镇江中学,1951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
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1978年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
如今已是耄耋之年。
曾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候补执行委员,上海市第七、八、九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等职。
现任上海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上海市教师研究会会长。
多次被评为上海市先进教育工作者,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及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优秀教师,198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主要著作有《于漪语文教育论集》、《语文教苑耕耘录》、《语文园地拾穗集》、《学海探究》、《教你学作文》、《语文教学谈艺录》、《于漪文集》、《于漪教育文丛》等,音像教学辅导材料有《于漪语文教学课堂结构精析》、《妙笔生辉》等数十盒。
于漪的文章《往事依依》收录在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课。
【教学风格】1.思想性党的教育方针和“三个面向”是教学改革的依据,于漪牢牢地把握着这一依据。
她的全部教学改革活动,贯穿着一条鲜明的红线,那就是“教文育人”。
于漪所上的语文课,充分地体现着“文道统一”的精神,在听说读写训练中,结合着思想教育,恰似春风化雨,渗入学生的心灵深处,真可谓教养与教育的和谐统一。
于漪语文教学的思想性是很强、很突出的。
2.重学性重教轻学,是传统教学的积弊。
于漪主张,教师应把从教出发的立足点转换到从学出发的立足点上来,重视对学法的研究,使教学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为此,教师必须“目中有人”,要研究当代学生的新情况、新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3.情趣性于漪主张,讲课要有情趣。
教学有了情趣,就能吸引学生产生一种孜孜石乞石乞、锲而不舍的学习愿望,才能产生实效,而效果又会促使兴趣的巩固和发展。
为此,教学就须在“得”字上下功夫,学生学有所得,才能对语文学习产生情感和趣味。
4.智能性于漪站在培养开拓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的高度,十分重视学生的智力开发与能力培养。
只要全面地阅读于漪的教学论文,不难发现于漪全部语文教学活动中,贯穿着一条重要线索,那就是:运用启发式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尽力开发他们的智力。
如何开发学生的智力,于漪曾写过不少专论,诸如“谈语言和思维的训练”“谈观察训练”“谈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谈把握记忆的支撑点”等等。
这些论述启示我们:语文教学要通过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主动、活泼的学习中,逐渐成长为聪明有为的人才。
在语文能力的培养上,于漪主张读写听说全面训练。
她深感“重读写轻听说”教学的滞后性,从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角度考虑,她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是十分重视听力与说话训练的。
纵观于漪的读、写、听、说实践,可以从中寻找出另一条重要线索,那就是:在教师主导下,让学生在主动、自觉的学习活动中,逐步地培养起自学能力。
5.文学性人的生活离不开文学。
文学修养是一个合格的公民应该具有的文化素质。
于漪的语文教学,带有浓厚的文学色彩。
这只要听听她的学生在发言时能熟练地运用古诗词,能恰到好处地使用成语表达自己的意见,能在课堂上一首又一首地背诵古代诗词,也就可以知道于漪平时是怎样成功地向学生进行文学教育了。
听于漪讲课,读于漪文章,文学味浓是一个突出的感受。
平时她的教学语言也充满了优美的文学词语,感染力很强,这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把学生带入文学的情趣之中,可以提高语文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语文教学的效率也就必然随之提高。
6.整体性于漪认为,语文教学是个系统工程。
它首先应具有科学的序列,然后才能有序有效地传授知识、进行训练。
教师对每个学期教学工作的安排,既要全局在胸,又要明确每堂课、每个单元、每个阶段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
在实际教学中,她引导学生遵循文道统一的规律,从整体上去理解、把握课文,使学生不仅理解、把握课文写什么、怎样写,而且理会为什么这样写。
学生从课堂教学中不仅学到知识、技能,而且受到思想教育。
于漪精通于教学艺术,对于一堂课怎么开头,选择什么作突破口以带起全局,怎样展开教学进程,怎样收尾,都有独创的整体设计。
听她的课,所感受到的是:教学环环紧扣,节奏鲜明,抑扬顿挫,起承转合,有张有弛,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而且由于她的整个教学能“和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所以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怎样上好一堂课,于漪的主要经验是:第一,“挖掘文章内在的思想性,揭示其寓含的深意”;第二,“重锤敲打关键词句,使它们溅出耀眼的火花”;第三,“变换提问的角度,选择最佳入口处,激发学生的感情”;第四,“创设情境,带领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使他们耳濡目染,受到熏陶”;第五,“联系、扩展,增添感情浓度,形成余音缭绕”。
(二)魏书生的教学风格【生平简介】魏书生,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
男,1950年生,出生于河北省交河县,1956年随父母迁居沈阳。
1969年受上级指派在新建农场的红旗小学教书。
1971年被招工到盘锦电机厂工作,任政工干事。
1978年2月到当地的盘锦盘山县三中做语文教师,半年后被任命为教导处主任。
1979年3月开始第一轮教改实验,成果显著;12月在营口地区语文教研会上宣读论文《作文教学改革》反映强烈。
1980年撰写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开发智力资源》发表于《辽宁教育》杂志。
1981年2月,被辽宁省政府授予“优秀班主任”称号。
1982年5月,写作论文《初中“推普”五题》;6月,被中共辽宁省委和省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9月,中共盘山县委和县政府联合发出《关于在全县教育系统开展向魏书生同志学习的决定》。
1983年12月赴京参加全国中语年会其教改报告受到与会专家学者一致好评,其影响开始波及整个中国教育界。
这一年,还陆续写作了《教给差生自学语文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研究学生心理,提高教学效率》、《既教作文,又教做人》、《育人先知人》、《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智力初探》等一系列文章。
1984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7月,在大连召开的全国中语会上,重点推广了魏书生的教书育人经验;8月,中共辽宁省委和省政府联合作出《关于开展向魏书生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并授予他“特级教师”称号。
这一年写作的文章有《感染熏陶,潜移默化》、《我的指导思想》等。
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年轻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
1985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写作《再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等文章。
1986年3月,被任命为盘锦市实验中学的校长兼书记。
1997年10月被任命盘锦市教育委员会主任兼党委书记,同时继续兼上一个班的语文课。
30多年中,先后荣获省功勋教师、语文特级教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等殊荣。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大代表。
身兼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中国中学学习科学研究会理事长、全国中语会副理事长等38项社会兼职,讲学足迹遍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及马来西亚。
他撰写的教学体会文章和教育改革及方法的专著深受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欢迎。
【教学风格】1.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魏书生的语文教学改革,是从转变差生的学习开始的。
他认为,差生的先天并不差,之所以差于一般,是由于差生缺乏定向、规则、紧张的智力活动造成的。
他做差生的工作,从思想教育入手,培养他们高尚的学习动机、无畏的胆略与坚强的意志,以点燃他们奋发向上的心灵之火。
针对学生的弱点,魏书生加强了对差生的定向活动、规则活动与习惯性活动的训练,以提高差生的智力水平。
与此同时,魏书生把科学的思想方法与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
例如结合教学,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观察事物、分析综合问题以及如何进行记忆、想象等方法。
又如,在定向训练中,魏书生每学期都引导差生画语文知识树,使学生理清本学期所要学习的语文知识结构,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再如,为改变差生智力活动的不规则,就引导他们把训练内容与时间联系起来,并为差生规定了经过半年训练所要达到的一般效率标准。
同时,为使差生的智力活动形成习惯,就帮助他们制订学习计划,而且制定了严格的自检、互检、教师检查的制度,以及严格的补救、帮教制度。
通过上述一系列工作,逐步地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教学民主化教学民主化,是魏书生教学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
魏书生教学轻松,而且外出的时间不少,而他所教的班依然秩序井然地进行自学,丝毫不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
这是为什么?魏书生本人道出了个中真谛:“我觉得,民主化、科学化像语文教学的两翼,它能载着我们从必然王国逐渐飞向自由王国。
”魏书生的民主化教学所以能见成效,得力于他的语文教学建立了一套科学管理的机制。
这个机制包含了三个系统,即计划系统、监督系统与总结反馈系统。
这三个系统,显示着教学民主化与科学化的统一。
就以“计划系统”中的“4每学期做一次的九件事”为例:“①确立座右铭;②出考试卷;③重视知识结构图;④写教材分析;⑤再复习一遍同一类文章的读法;⑥再复习一遍一篇文章的读法;⑦写作文;⑧批改作文;⑨作业检查”。
这九件事,过去基本上由教师完成,现在要求学生自己去完成。
当然,学生在完成这九件事时,并不排斥得到教师的指导。
但只要教师肯放手让学生去做,就终究能从实践中把握工作规律。
学生掌握了工作规律,意味着从中获得了某种自学的能力。
从教师的教学工作角度看,这显示着:第一,把某些教学工作下放给学生,体现着教师教学思想的民主化;第二,让学生参与部分教学工作,意在让学生了解学习过程,以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自觉性;第三,教与学是对立的统一。
学生了解教师的教学工作,有助于培养与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