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本

合集下载

2018.5-朝阳二模化学试题和答案

2018.5-朝阳二模化学试题和答案

丰台二模6.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下列成果中以制备非金属单质为主要目的的是ABC D低温制备 H 2成功开采可燃冰 (CH 4·n H 2O )研制出 超高强钢合成全氮阴离子盐 (N 5)6(H 3O)3(NH 4)4Cl7.下列关于NH 4Cl 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 .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B .其溶液呈酸性的原因:NH 4Cl + H 2O ⇌ NH 3·H 2O +HClC .工业上“氮的固定”:NH 3 + HCl = NH 4ClD .比较微粒半径:N >Cl ->H8.下列变化中,未涉及...到电子转移的是 A .H 2C 2O 4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 B .C 2H 5OH 使酸性K 2Cr 2O 7溶液变绿 C .CO 2使苯酚钠溶液变浑浊 D .H 2O 2使酸化的KI 溶液变黄 9.中国学者在水煤气变换[CO(g) + H 2O(g)CO 2(g) + H 2(g)ΔH ]中突破了低温下高转化率与高反应速率不能兼得的难题,该过程是基于双功能催化剂(能吸附不同粒子)催化实现的。

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过程 I 过程 II 催化剂CH 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过程Ⅰ、过程Ⅲ均为放热过程B .过程Ⅲ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H 2、CO 2C .使用催化剂降低了水煤气变换反应的ΔHD .图示过程中的H 2O 均参与了反应过程液态甲醇氢气催化剂10.一种长效、缓释阿司匹林(有机物L )的结构如下图所示:CH 2CH OnC O OCOCH 3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有机物L 为高分子化合物B .1 mol 有机物L 中含有2 mol 酯基C .有机物L 能发生加成、取代、氧化反应D .有机物L 在体内可缓慢水解,逐渐释放出OH COOH11.实验室模拟工业漂白液(有效成分为NaClO )脱除废水中氨氮(NH 3)的流程如下:提纯粗盐水精制盐水电解Cl 2吸收漂白液①②③④废水(含NH 3)NaCl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①中采用蒸馏的方法精制粗盐水B .②中阳极的主要电极反应:4OH - - 4e - = 2H 2O + O 2↑C .③中制备漂白液的反应:Cl 2 + OH - = Cl - + HClOD .②、③、④中均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12.某小组比较Cl -、Br -、I - 的还原性,实验如下:实验1实验2实验3装置现象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把蘸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产生白烟溶液变黄;把湿KI 淀粉试纸靠近试管口,变蓝溶液变深紫色;经检验溶液含单质碘下列对实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 .实验1中,白烟是NH 4ClB .根据实验1和实验2判断还原性:Br ->Cl -C .根据实验3判断还原性:I ->Br -D .上述实验利用了浓H 2SO 4的强氧化性、难挥发性等性质25.(17分)药物Q 适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可由有机物P 和L 制备。

北京市海淀西城朝阳东城2018届高三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官方版)

北京市海淀西城朝阳东城2018届高三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官方版)
北京市西城区 2018 年 5 月高三理科综合 第5页(共15页)
专业 K12 教研共享平台
(3)C 的结构简式是______。 (4)D→F 的反应类型是______,F→G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5)J 的结构简式是______。 (6)K 含有六原子环结构,K→L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7)G 和 L 经过 3 步反应合成 N,路线如下:
(4)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
北京市西城区 2018 年 5 月高三理科综合 第12页(共15页)
专业 K12 教研共享平台
(5) (6) (7) 26. (12分, (1)和(3)第一空1分,其他每空2分) (1) (2)① ② 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反应温度过高,乙二醇会深度加氢生成乙醇,乙二醇的产率降低 (3)负 CO2 + 6H+ + 6e− == CH3OH + H2O (4)abc 27. (13分, (1)1分,其他每空2分)
北京市西城区 2018 年 5 月高三理科综合 第2页(共15页)
专业 K12 教研共享平台
11. 在金属 Pt、Cu 和铱(Ir)的催化作用下,密闭容器中的 H2 可高效转化酸性溶液中的硝态 氮(NO3−)以达到消除污染的目的。其工作原理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Ir
北京市西城区 2018 年 5 月高三理科综合 第1页(共15页)
专业 K12 教研共享平台
B.加入少量 CH3COONa 固体后,溶液 pH 升高 C.加 0.1 mol·L−1 CH3COONa 溶液使 pH>7,则 c(CH3COO−)=c(Na+) D.与等体积 pH=11 的 NaOH 溶液混合,所得溶液呈中性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别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中滴加2滴酚酞溶液,后者红色更深 B.分别向2 mL5%H2O2溶液中滴加1 mL 0.1 mol·L−1 FeCl3和CuSO4溶液,产生气泡快慢不相同 C.蛋白质溶液遇饱和 Na2SO4 溶液或醋酸铅溶液均产生沉淀,沉淀均可溶于水 D.加热 NH4Cl 和 Ca(OH)2 固体的混合物,可将二者分离

2018高三化学朝阳二模

2018高三化学朝阳二模

2018高三化学朝阳二模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二次综合理科综合测试化学试题6.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下列成果中以制备非金属单质为主要目的的是AB C D低温制备 H 2成功开采可燃冰 (CH 4·n H 2O )研制出 超高强钢合成全氮阴离子盐 (N 5)6(H 3O)3(NH 4)4Cl7.下列关于NH 4Cl 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 .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B .其溶液呈酸性的原因:NH 4Cl + H 2O ⇌ NH 3·H 2O +HCl液态甲醇氢气催化剂C .工业上“氮的固定”:NH 3 + HCl = NH 4ClD .比较微粒半径:N >Cl ->H8.下列变化中,未涉及...到电子转移的是 A .H 2C 2O 4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 B .C 2H 5OH 使酸性K 2Cr 2O 7溶液变绿C .CO 2使苯酚钠溶液变浑浊D .H 2O 2使酸化的KI 溶液变黄 9.中国学者在水煤气变换[CO(g) + H 2CO 2(g) + H 2(g)ΔH ]中突破了低温下高转化率与高反应速率不能兼得的难题,该过程是基于双功能催化剂(能吸附不同粒子)催化实现的。

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催化剂C H 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过程Ⅰ、过程Ⅲ均为放热过程B .过程Ⅲ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H 2、CO 2C .使用催化剂降低了水煤气变换反应的ΔHD .图示过程中的H 2O 均参与了反应过程10.一种长效、缓释阿司匹林(有机物L )的结构如下图所示:CH 2CH OnC O OCOCH 3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有机物L 为高分子化合物 B .1 mol 有机物L 中含有2 mol 酯基 C .有机物L 能发生加成、取代、氧化反应 D .有机物L 在体内可缓慢水解,逐渐释放出OH COOH11.实验室模拟工业漂白液(有效成分为NaClO )脱除废水中氨氮(NH 3)的流程如下:提纯粗盐水精制盐水电解Cl 2吸收漂白液①②③④废水(含NH 3)NaCl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①中采用蒸馏的方法精制粗盐水B .②中阳极的主要电极反应:4OH - - 4e - = 2H 2O + O 2↑C .③中制备漂白液的反应:Cl 2 + OH - = Cl - + HClOD .②、③、④中均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12.某小组比较Cl -、Br -、I - 的还原性,实验如下:实验1实验2实验3装置现象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把蘸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产生白烟溶液变黄;把湿KI 淀粉试纸靠近试管口,变蓝 溶液变深紫色;经检验溶液含单质碘下列对实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 .实验1中,白烟是NH 4ClB .根据实验1和实验2判断还原性:Br ->Cl -C .根据实验3判断还原性:I ->Br -D .上述实验利用了浓H 2SO 4的强氧化性、难挥发性等性质25.(17分)药物Q 适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可由有机物P 和L 制备。

北京市朝阳区达标名校2018年高考二月大联考化学试卷含解析

北京市朝阳区达标名校2018年高考二月大联考化学试卷含解析

北京市朝阳区达标名校2018年高考二月大联考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X、Y、Z、W 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若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K 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比W强B.只由这四种元素不能组成有机化合物C.与Z的单质相比较,Y的单质不易与氢气反应D.X、Y形成的化合物都是无色气体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和聚酯纤维都是由加聚反应制得的B.因为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故不能做电池的负极材料C.钢化玻璃和有机玻璃都属于硅酸盐材料,均可由石英制得D.利用外接直流电源保护铁质建筑物,属于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3.在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电极X、Y,外电路中电子流向如图所示。

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外电路中电流方向为:X→→YB.若两电极分别为铁棒和碳棒,则X为碳棒,Y为铁棒C.X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Y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D.若两电极都是金属单质,则它们的活动性顺序为X>Y4.对可逆反应2A(s)+3B(g) C(g)+2D(g) Δ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②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正)减小③压强增大一倍,平衡不移动,v(正)、v(逆)不变④增大B的浓度,v(正)>v(逆)⑤加入催化剂,B的转化率提高A.①②B.④C.③D.④⑤5.新冠疫情暴发,消毒剂成为紧俏商品,下列常用的消毒剂中,消毒原理与氧化还原无关的是()选项 A B C D消毒剂双氧化水臭氧医用酒精84消毒液A.A B.B C.C D.D6.X、Y、Z、W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的最高正化合价和原子半径如下表所示:元素X Y Z W最高正化合价+3 +1 +5 +7原子半径0.082 0.186 0.110 0.099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具有两性B.ZW3分子中所有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e-结构C.Y的一种氧化物可用作供氧剂,Z的一种氧化物可用作干燥剂D.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Z>X7.已知N A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6g 3He含有的中子数为2N AB.1mol CH3CH2OH被氧化为CH3CHO转移的电子数为N AC.20g正丁烷和38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非极性键数目为10N AD.0.1mol·L-1Na2SO4溶液中含有的SO42-数目为0.1N A8.X、Y、Z、R、W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所在周期数之和为11,YZ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R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中最大的,W和Z同主族。

2018届北京市高三年级化学二模----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及答案汇编pdf

2018届北京市高三年级化学二模----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及答案汇编pdf

东城区26.(13分)溴化锂是一种高效的水汽吸收剂,其一种绿色工业合成工艺如下(部分操作和条件已略去)。

已知:碳酸锂微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

(1)Br 2的电子式是______。

(2)合成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如下,请写出ii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将iii 补充完整。

ⅰ. Br 2 +H 2O HBr +HBrO ;ⅱ. ;ⅲ. 3LiBrO + CO(NH 2)2=3LiBr+ 。

尿素(3)LiBrO 3是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

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生成改副产物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了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减少副产物的生成,必须调控体系的pH 在3~5之间,通过合理的加料方法来实现:将碳酸锂粉末溶解于冷的溴水中至饱和,并一次性加入尿素, 然后再______,直到尿素完全转化。

③常用硫脲除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LiBrO 3 +3CS(NH 2)2 +3H 2O=4LiBr +3CO(NH 2)2 +3H 2SO 4 ,硫脲选用硫脲除杂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缺点是引入新杂质且溶液酸性增强,为解决该问题需要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

硫脲 产品合成 除杂 尿素冷水 Li 2CO 3Br 2西城区26.(12分)开发氢能源的关键是获取氢气。

(1)天然气重整法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制氢方法。

该工艺的基本反应如下。

第一步:CH4(g) + H2O(g) CO(g) + 3H2(g) ΔH1= +206 kJ·mol-1第二步:CO(g) + H2O(g) CO2(g) + H2(g) ΔH2 = -41 kJ·mol-1天然气重整法制氢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从化石燃料中获取氢气并未真正实现能源替代,科学家尝试从水中获取氢气,其中用铝粉和NaOH溶液快速制备氢气的铝水解法开始受到重视。

①铝水解法中,控制浓度等条件,可以使NaOH在整个过程中起催化剂作用,即反应前后NaOH的量不变。

2018届北京市高三年级化学二模----选择题及答案汇编pdf

2018届北京市高三年级化学二模----选择题及答案汇编pdf

东城区6. 景泰蓝制作技艺是北京市的地方传统手工技艺,其制作工艺流程主要有裁剪、制胎铜板裁剪敲打并焊接成胎体 掐丝、粘丝铜丝掐成图案并粘在胎体上 点蓝、烧蓝釉料点涂在图案中并烧制 磨光、镀金制品打磨光亮并用火镀金其工艺中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 .裁剪B .掐丝C .烧蓝D .磨光 7.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A .液氨可做冷库的制冷剂 B .食盐可做食品的防腐剂 C .过氧化钠可做潜艇的供氧剂 D .二氧化硫可做红酒的漂白剂8.将碲化镉涂在玻璃上可制得“发电玻璃”。

碲(Te )位于周期表的第五周期第VIA 族,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Te>SB .单质的氧化性:Te>SC .最高正价:Te > SD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 2Te> H 2S 9. 下列两种物质相互反应,无论两种物质的用量多少,都能用同一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是 A .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 B .硝酸银溶液与稀氨水反应 C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D .甲烷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反应 10.由X 、Y 和Z 合成缓释药物M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M 在体内能缓慢发生水解反应B .X 可以由乙烯通过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制备C .1mol Y 与NaOH 溶液反应,最多能消耗3mol NaOHD .Z 由加聚反应制得,其单体的结构简式是 11. 我国研究锂硫电池获得突破,电池的总反应是16Li+S 8 8Li 2S ,充放电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 .放电时,锂离子向正极移动C .放电时,1mol Li 2S 6转化为Li 2S 4得到2mole -D .充电时,阳极总电极反应式是8S 2- -16e - = S 812. 一定温度下,探究铜与稀HNO 3,反应过程如下:X (C 2H 6O 2) Y(C 9H 8O 4) Z [(C 4H 6O 2)n ]MCH 3CH=CHCOO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程I这生成无色气体的理综方程式是3Cu+2NO3--+8H+ ====3Cu2++2NO↑+4H2O B.步骤III反应速率比I快的原因是NO2溶于水,使c(HNO3)增大C.由实验可知,NO2对该反应具有催化作用D.当活塞不再移动时,再抽入空气,铜可以继续溶解西城区海淀区6.下列典籍记载的文字中,涉及置换反应的是A.以曾青(主要成分为硫酸铜)涂铁,铁赤色如铜(出自《抱朴子》)B.凡石灰(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经火焚炼为用(出自《天工开物》)C.以毛袋漉去曲滓(酒糟),又以绢滤曲汁于瓮中(出自《齐民要术》)D.铅山县有苦泉(含硫酸铜),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出自《梦溪笔谈》)7.Lv(中文名“鉝”,lì)是元素周期表第116号元素,Lv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6。

2018高三化学朝阳二模

2018高三化学朝阳二模

市区需三年级第二次综合 理科综合测试化学试题6. 我国科枝创新成果斐找.下列成果中以制备非全為单质为主要目的的是7. 下刃关NH 4CI 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 轨富孑的结构承意图:7B. 其溶液呈酸性的虑因:NHUCI + HzOnNHs • H Q O+HCI C ・工业上“氨的固岌” :NH 3 + HCI = NH 4CI D.比较微牡丰彳空:N > CP > H8. 下刃支化中,未涉及到电孑转移的是• • •A. H2C2O4使酸性KMnO 4;^液祕色 B ・C 2H 5OH 使酸性K 2Cr 2O 7液变绿 C ・CO2使笨坊釣恋液变译迪D ・H2O2後酸化的KI 落液变黄9. 中国学者心水煤气变换[CO(g) + H 2O(g) = CO 2(g) + H 2(g) △ H ]中吏破了低温下高转化率与壽及应速半不能兼得的难邈,孩过程是基于玖功能他化刘(能浹附不同耘孑丿依化 实现的。

反应过程示意国如下:低温制备H 2成功开采可燃冰rcH 4 • /?H 2OJ研和出超高强钢合成全気阴窗子盐(N 5)6(H 3O)3(NH 4)4CI液态甲醉 氮气催化剂Qci下列说确的是A. 过程I .过程皿均为放热过程B. 过程in 生成了具冇极性共价徴的日2・co 2C. 使用他化刘降低了水媒%变换反应的D. 图示过程中的战0均参与了反应过程10. 一科长效.级粹阿司皿林(右机杨U 的结构如下图所承:下刃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冇机賜L 为爲分子化合杨B. 1 mol 有机场L 中令冇2 mol 酯基C. 冇机场L 能发生加成.取代.氧化反应11. 空验室核拟工业谏勺液(电奴成分为NaCIO 丿脱徐废水中気氣CNH 3)的克程如下:粗盐水单精制盐水斗C1.竺漂白液废水了“叽<1J②■◎w下刃分析正确的是D.有机物M 体可心",逐漸卄出◎;爲过程IIIA. ①中采用熬镭的方出菇制粗蜚水B. ②中阳极的主要电极反应:4OH' - 4e' = 2H2O + O2 tC. ③中•制备漂勺液的反应:Cl2 + OH' = CL + HCIOD. ②.③、中均发生了氧化还廉反应12.下刃对实睑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卖酸1中.自烟是NHqCIB. 根据实睑1和空验2判新还虑性:Br > CPC・根堀卖瞼3判断还虑性:「>Br・D. 上述实验利用了H2SO4的强氧化性.难杵发性寻性质25. (17分丿药场Qit用于治疗离血庄.心纵痛,可由冇机杨P和L制备。

2018朝阳高三二模化学

2018朝阳高三二模化学

2018朝阳高三二模化学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二次综合理科综合测试化学试题6.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下列成果中以制备非金属单质为主要目的的是AB C D低温制备 H 2成功开采可燃冰(CH 4·n H 2O ) 研制出超高强钢合成全氮阴离子盐(N 5)6(H 3O)3(NH 4)4Cl7.下列关于NH 4Cl 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 .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B .其溶液呈酸性的原因:NH 4Cl + H 2O ⇌ NH 3·H 2O +HClC .工业上“氮的固定”:NH 3 + HCl = NH 4ClD .比较微粒半径:N >Cl ->H液态甲醇氢气催化剂8.下列变化中,未涉及...到电子转移的是 A .H 2C 2O 4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 B .C 2H 5OH 使酸性K 2Cr 2O 7溶液变绿C .CO 2使苯酚钠溶液变浑浊D .H 2O 2使酸化的KI 溶液变黄9.中国学者在水煤气变换[CO(g) + H 2 CO 2(g) + H 2(g)ΔH ]中突破了低温下高转化率与高反应速率不能兼得的难题,该过程是基于双功能催化剂(能吸附不同粒子)催化实现的。

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催化剂CH 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过程Ⅰ、过程Ⅲ均为放热过程B .过程Ⅲ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H 2、CO 2C .使用催化剂降低了水煤气变换反应的ΔHD .图示过程中的H 2O 均参与了反应过程10.一种长效、缓释阿司匹林(有机物L )的结构如下图所示:CH 2CH OnC O OCOCH 3装置现象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把蘸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产生白烟溶液变黄;把湿KI 淀粉试纸靠近试管口,变蓝 溶液变深紫色;经检验溶液含单质碘下列对实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 .实验1中,白烟是NH 4ClB .根据实验1和实验2判断还原性:Br ->Cl -C .根据实验3判断还原性:I ->Br -D .上述实验利用了浓H 2SO 4的强氧化性、难挥发性等性质25.(17分)药物Q 适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可由有机物P 和L 制备。

2018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本

2018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本

6.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下列成果中以制备非金属单质为主要目的的是ABC D低温制备 H 2成功开采可燃冰 (CH 4·n H 2O )研制出 超高强钢合成全氮阴离子盐 (N 5)6(H 3O)3(NH 4)4Cl7.下列关于NH 4Cl 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 .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B .其溶液呈酸性的原因:NH 4Cl + H 2O ⇌ NH 3·H 2O +HClC .工业上“氮的固定”:NH 3 + HCl = NH 4ClD .比较微粒半径:N >Cl ->H8.下列变化中,未涉及...到电子转移的是 A .H 2C 2O 4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 B .C 2H 5OH 使酸性K 2Cr 2O 7溶液变绿 C .CO 2使苯酚钠溶液变浑浊 D .H 2O 2使酸化的KI 溶液变黄 9.中国学者在水煤气变换[CO(g) + H 2O(g)CO 2(g) + H 2(g)ΔH ]中突破了低温下高转化率与高反应速率不能兼得的难题,该过程是基于双功能催化剂(能吸附不同粒子)催化实现的。

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过程 I 过程 II 过程 III催化剂CH 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过程Ⅰ、过程Ⅲ均为放热过程B .过程Ⅲ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H 2、CO 2C .使用催化剂降低了水煤气变换反应的ΔHD .图示过程中的H 2O 均参与了反应过程液态甲醇氢气催化剂10.一种长效、缓释阿司匹林(有机物L )的结构如下图所示:CH 2CH OnC O OCOCH 3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有机物L 为高分子化合物B .1 mol 有机物L 中含有2 mol 酯基C .有机物L 能发生加成、取代、氧化反应D .有机物L 在体内可缓慢水解,逐渐释放出OH COOH11.实验室模拟工业漂白液(有效成分为NaClO )脱除废水中氨氮(NH 3)的流程如下:提纯粗盐水精制盐水电解Cl 2吸收漂白液①②③④废水(含NH 3)NaCl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①中采用蒸馏的方法精制粗盐水B .②中阳极的主要电极反应:4OH - - 4e -= 2H 2O + O 2↑ C .③中制备漂白液的反应:Cl 2 + OH - = Cl - + HClO D .②、③、④中均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12.某小组比较Cl -、Br -、I -的还原性,实验如下:实验1实验2实验3装置现象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把蘸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产生白烟溶液变黄;把湿KI 淀粉试纸靠近试管口,变蓝 溶液变深紫色;经检验溶液含单质碘下列对实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 .实验1中,白烟是NH 4ClB .根据实验1和实验2判断还原性:Br ->Cl -C .根据实验3判断还原性:I ->Br -D .上述实验利用了浓H 2SO 4的强氧化性、难挥发性等性质25.(17分)药物Q 适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可由有机物P 和L 制备。

北京朝阳区2018-2019届高三第二次统练化学试卷及答案

北京朝阳区2018-2019届高三第二次统练化学试卷及答案

2019年朝阳高三二模化学6.我国在物质制备领域成绩斐然,下列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A.双氢青蒿素B.全氮阴离子盐C.聚合氮D.砷化铌纳米带7.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浓硫酸使蔗糖变黑B.二氧化氮低温冷凝形成无色液体C.液氨汽化起制冷作用D.亚硫酸钠除去水中的溶解氧8.下列解释事实的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A.闪锌矿(ZnS)经CuSO4溶液作用后,转化为铜蓝(CuS):ZnS + Cu2+ === CuS + Zn2+ B.0.1 mol/L 的醋酸溶液pH约为3:CH3COOH CH3COO- + H+C.电解NaCl溶液,阴极区溶液pH增大:2H2O + 2e- === H2↑+ 2OH-D.钢铁发生吸氧腐蚀,负极反应为:Fe-3e- === Fe3+9.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催化剂a表面发生了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B.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原子利用率为100%C.在催化剂b表面形成氮氧键时,不涉及电子转移D.催化剂a、b能提高反应的平衡转化率10.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制备乙醇:C2H4(g)+H2O(g) C2H5OH(g)。

乙烯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关系如下(起始时,n(H2O)=n(C2H4)=1 mol,容器体积为1 L)。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的∆H<0B.图中压强的大小关系为:p1>p2>p3C.图中a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 =516D.达到平衡状态a、b所需要的时间:a>b11.线型PAA()具有高吸水性,网状PAA在抗压性、吸水性等方面优于线型PAA。

网状PAA的制备方法是:将丙烯酸用NaOH中和,加入少量交联剂a,再引发聚合。

其部分结构片段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线型PAA的单体不存在顺反异构现象B.形成网状结构的过程发生了加聚反应C.交联剂a的结构简式是CH CH2D.PAA的高吸水性与—COONa有关12.探究Na2O2与水的反应,实验如下:(已知:H2O2 H+ + HO2-、HO2-H+ + O22-)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①、⑤中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①、④中均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和复分解反应C.②、⑤中KMnO4与MnO2的作用不同,产生气体的量也不同D.通过③能比较酸性:HCl>H2O225.(17分)香豆素衍生物Q 是合成抗肿瘤、抗凝血药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2018朝阳高三二模化学

2018朝阳高三二模化学

市区高三年级第二次综合理科综合测试化学试题6.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下列成果中以制备非金属单质为主要目的的是ABCD低温制备 H 2成功开采可燃冰 (CH 4·n H 2O )研制出 超高强钢合成全氮阴离子盐 (N 5)6(H 3O)3(NH 4)4Cl74A .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B .其溶液呈酸性的原因:NH 4Cl + H 2O ⇌ NH 3·H 2O +HClC .工业上“氮的固定”:NH 3 + HCl = NH 4ClD .比较微粒半径:N >Cl ->H8.下列变化中,未涉及...到电子转移的是 A .H 2C 2O 4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 B .C 2H 5OH 使酸性K 2Cr 2O 7溶液变绿 C .CO 2使苯酚钠溶液变浑浊 D .H 2O 2使酸化的KI 溶液变黄 9.中国学者在水煤气变换[CO(g) + H 2O(g)CO 2(g) + H 2(g)ΔH ]中突破了低温下高转化率与高反应速率不能兼得的难题,该过程是基于双功能催化剂(能吸附不同粒子)催化实现的。

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过程 I 过程 II 催化剂CH O下列说确的是液态甲醇氢气催化剂A .过程Ⅰ、过程Ⅲ均为放热过程B .过程Ⅲ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H 2、CO 2C .使用催化剂降低了水煤气变换反应的ΔHD .图示过程中的H 2O 均参与了反应过程 10.一种长效、缓释阿司匹林(有机物L )的结构如下图所示:CH 2CH OnC O OCOCH 3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有机物L 为高分子化合物B .1 mol 有机物L 中含有2 mol 酯基C .有机物L 能发生加成、取代、氧化反应D .有机物L 在体可缓慢水解,逐渐释放出OH COOH11.实验室模拟工业漂白液(有效成分为NaClO )脱除废水中氨氮(NH 3)的流程如下:粗盐水Cl 2漂白液3NaCl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①中采用蒸馏的方法精制粗盐水B .②中阳极的主要电极反应:4OH - - 4e -= 2H 2O + O 2↑ C .③中制备漂白液的反应:Cl 2 + OH - = Cl - + HClO D .②、③、④中均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12.某小组比较Cl -、Br -、I -的还原性,实验如下:装置现象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把蘸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产生白烟溶液变黄;把湿KI 淀粉试纸靠近试管口,变蓝 溶液变深紫色;经检验溶液含单质碘下列对实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 .实验1中,白烟是NH 4ClB .根据实验1和实验2判断还原性:Br ->Cl -C .根据实验3判断还原性:I ->Br -D .上述实验利用了浓H 2SO 4的强氧化性、难挥发性等性质25.(17分)药物Q 适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可由有机物P 和L 制备。

北京市朝阳区达标名校2018年高考二月仿真备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朝阳区达标名校2018年高考二月仿真备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朝阳区达标名校2018年高考二月仿真备考化学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为模拟氨碱法制取纯碱的主要反应,设计在图所示装置。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先从b管通入NH3再从a管通入CO2B.先从a管通入CO2再从b管通入NH3C.反应一段时间广口瓶内有晶体析出D.c中装有碱石灰以吸收未反应的氨气2.全钒液流储能电池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储能系统(工作原理如图,电解液含硫酸)。

该电池负载工作时,左罐颜色由黄色变为蓝色。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VO2++V3++H2OA.该电池工作原理为VO2++VO2++2H+放电充电B.a和b接用电器时,左罐电动势小于右罐,电解液中的H+通过离子交换膜向左罐移动C.电池储能时,电池负极溶液颜色变为紫色D.电池无论是负载还是储能,每转移1mol电子,均消耗1mol氧化剂3.下列有关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甲灼烧碎海带B.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C.用装置丙制备用于氧化浸泡液中I−的Cl2D.用装置丁吸收氧化浸泡液中I−后的Cl2尾气4.Y是合成药物查尔酮类抑制剂的中间体,可由X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取代反应B.Y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可证明其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C.X和Y均能与新制的Cu(OH)2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D.等物质的量的X、Y分别与H2反应,最多消耗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55.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草木灰(含K2CO3)不宜与氨态氮肥混合使用B.将FeCl3固体溶解在稀盐酸中配制FeCl3溶液C.人体血液pH值稳定在7.4±0.05D.工业制硫酸锻烧铁矿时将矿石粉碎6.世界第一条大面积碲化镉薄膜“发电玻璃”生产线最近在成都投产,该材料是在玻璃表面镀一层碲化镉薄膜,光电转化率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普通玻璃含有二氧化硅B.该发电玻璃能将光能不完全转化为电能C.碲化镉是一种有机化合物D.应用该光电转化技术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7.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先用蒸馏水洗涤,再用待装溶液润洗B.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酸性气体C.在装置甲中放入MnO2和浓盐酸加热制备氯气D.用装置乙分离乙酸和乙醇的混合物8.下列生活用品的主要成分不属于有机高分子物质的是()A.植物油B.丝织品C.聚乙烯D.人造毛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用铝粉和NaOH溶液反应制取少量H2:Al+2OH-=AlO2-+H2↑B.过量铁粉与一定量稀硝酸反应:Fe+4H++NO3-=Fe3++NO↑+2H2OC.澄清石灰水中加入过量NaHCO3溶液:Ca2++OH-+HCO3-=CaCO3↓+H2OD.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C6H5O-+CO2+H2O→C6H5OH+HCO3-10.常温下,HNO2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4.6×10-4(已知46.=2.14),向20 mL 0.01 mol·L-1HNO2溶液中逐滴加入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测得混合液的pH随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X=20B.a点溶液中c(H+)=2.14×10-3 mol·L-1C.a、b、c、d四点对应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小NO-)D.b点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大小关系为c(HNO2)>c(Na+)>c(21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北京市朝阳区2018年5月高三二模理综(化学)试卷(含答案)

北京市朝阳区2018年5月高三二模理综(化学)试卷(含答案)

朝阳区2018年高三年级第二学期综合练习化学(二)2018.5.46.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下列成果中以制备非金属单质为主要目的的是ABC D低温制备 H 2成功开采可燃冰 (CH 4·n H 2O )研制出 超高强钢合成全氮阴离子盐 (N 5)6(H 3O)3(NH 4)4Cl74A .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B .其溶液呈酸性的原因:NH 4Cl + H 2O ⇌ NH 3·H 2O +HClC .工业上“氮的固定”:NH 3 + HCl = NH 4ClD .比较微粒半径:N >Cl ->H8.下列变化中,未涉及...到电子转移的是 A .H 2C 2O 4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 B .C 2H 5OH 使酸性K 2Cr 2O 7溶液变绿 C .CO 2使苯酚钠溶液变浑浊 D .H 2O 2使酸化的KI 溶液变黄 9.中国学者在水煤气变换[CO(g) + H 2O(g)CO 2(g) + H 2(g)ΔH ]中突破了低温下高转化率与高反应速率不能兼得的难题,该过程是基于双功能催化剂(能吸附不同粒子)催化实现的。

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过程 I 过程 II 催化剂CH 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过程Ⅰ、过程Ⅲ均为放热过程B .过程Ⅲ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H 2、CO 2C .使用催化剂降低了水煤气变换反应的ΔHD .图示过程中的H 2O 均参与了反应过程液态甲醇氢气催化剂10.一种长效、缓释阿司匹林(有机物L )的结构如下图所示:CH 2CH OnC O OCOCH 3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有机物L 为高分子化合物 B .1 mol 有机物L 中含有2 mol 酯基C .有机物L 能发生加成、取代、氧化反应D .有机物L 在体内可缓慢水解,逐渐释放出OH COOH11.实验室模拟工业漂白液(有效成分为NaClO )脱除废水中氨氮(NH 3)的流程如下:提纯粗盐水精制盐水电解Cl 2吸收漂白液①②③④废水(含NH 3)NaCl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①中采用蒸馏的方法精制粗盐水B .②中阳极的主要电极反应:4OH - - 4e - = 2H 2O + O 2↑C .③中制备漂白液的反应:Cl 2 + OH - = Cl - + HClOD .②、③、④中均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12.某小组比较Cl -、Br -、I - 的还原性,实验如下:实验1实验2实验3装置现象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把蘸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产生白烟溶液变黄;把湿KI 淀粉试纸靠近试管口,变蓝 溶液变深紫色;经检验溶液含单质碘下列对实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 .实验1中,白烟是NH 4Cl B .根据实验1和实验2判断还原性:Br ->Cl - C .根据实验3判断还原性:I ->Br -D .上述实验利用了浓H 2SO 4的强氧化性、难挥发性等性质25.(17分)药物Q 适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可由有机物P 和L 制备。

2018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本

2018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本

6 •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下列成果中以制备非金属单质为主要目的的是7.下列关于NH 4CI 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B .其溶液呈酸性的原因: NH 4CI + H 2O ? NH 3 • H 2O +HCIC .工业上“氮的固定”: NH 3 + HCI = NH 4CID .比较微粒半径:N > CI -> H &下列变化中,未涉及.到电子转移的是A . H 2C 2O 4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B .C 2H 5OH 使酸性K 262O 7溶液变绿C . CO 2使苯酚钠溶液变浑浊D . H 2O 2使酸化的KI 溶液变黄 9.中国学者在水煤气变换 [CO (g ) + H 2O (g )= CO2© +出9) △ H ]中突破了低温下高转化率与高反应速率不能兼得的难题,该过程是基于双功能催化剂(能吸附不同粒子)催化实现的。

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F 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I 、过程川均为放热过程B .过程川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H 2、CO 2C .使用催化剂降低了水煤气变换反应的△ H低温制备 H 2成功开采可燃冰(CH 4 • nH O ) A .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液态甲醇 氢气催化剂研制出 合成全氮阴离子盐超高强钢 (N 5)6(H 3O )3(NH'催化剂• ■■■ H P'. C • 0D .图示过程中的H2O均参与了反应过程10. 一种长效、缓释阿司匹林(有机物L)的结构如下图所示:O+C H2CH—Jn O~ C—CH3o_c—,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有机物L为高分子化合物B. 1 mol有机物L中含有2 mol酯基C. 有机物L能发生加成、取代、氧化反应11. 实验室模拟工业漂白液(有效成分为NaCIO )脱除废水中氨氮(提纯电解吸收废水(含NH3)粗盐水一^― 精制盐水一石CI2 ③ 漂白液④一-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①中采用蒸馏的方法精制粗盐水B .②中阳极的主要电极反应:4OH--4e = 2H2O + O2TC.③中制备漂白液的反应:CI2 + OH- = CI- + HCIOD .②、③、④中均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12. 某小组比较Cl-、Br-、I-的还原性,实验如下:实验1实验2实验3I _浓时0小[-①中溶液[-②中溶液装置flv -NaCl固体①gl-NaBf 固体②fl-Nal固体③现象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把蘸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产生白烟溶液变黄;把湿KI淀粉试纸靠近试管口,变蓝溶液变深紫色;经检验溶液含单质碘F列对实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 .实验1中,白烟是NH4CIB .根据实验1和实验2判断还原性:Br-> CI-C .根据实验3判断还原性:「> Br-D .有机物L在体内可缓慢水解,逐渐释放出OT COOH NH3)的流程如下:D .上述实验利用了浓H2SO4的强氧化性、难挥发性等性质25. (17分)药物Q 适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可由有机物P 和L 制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下列成果中以制备非金属单质为主要目的的是成功开采可燃冰(CH 4·n H 2O )7.下列关于NH 4Cl 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 .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B .其溶液呈酸性的原因:NH 4Cl + H 2O ⇌ NH 3·H 2O +HClC .工业上“氮的固定”:NH 3 + HCl = NH 4ClD .比较微粒半径:N >Cl ->H8.下列变化中,未涉及...到电子转移的是 A .H 2C 2O 4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 B .C 2H 5OH 使酸性K 2Cr 2O 7溶液变绿 C .CO 2使苯酚钠溶液变浑浊 D .H 2O 2使酸化的KI 溶液变黄 9.中国学者在水煤气变换[CO(g) + H 2 CO 2(g) + H 2(g)ΔH ]中突破了低温下高转化率与高反应速率不能兼得的难题,该过程是基于双功能催化剂(能吸附不同粒子)催化实现的。

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催化剂CH 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过程Ⅰ、过程Ⅲ均为放热过程B .过程Ⅲ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H 2、CO 2C .使用催化剂降低了水煤气变换反应的ΔHD .图示过程中的H 2O 均参与了反应过程10.一种长效、缓释阿司匹林(有机物L )的结构如下图所示:CH 2CH OnC O OCOCH 3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有机物L 为高分子化合物B .1 mol 有机物L 中含有2 mol 酯基C .有机物L 能发生加成、取代、氧化反应D .有机物L 在体内可缓慢水解,逐渐释放出OH COOH11.实验室模拟工业漂白液(有效成分为NaClO )脱除废水中氨氮(NH 3)的流程如下:粗盐水Cl 漂白液3NaCl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①中采用蒸馏的方法精制粗盐水B .②中阳极的主要电极反应:4OH - - 4e - = 2H 2O + O 2↑C .③中制备漂白液的反应:Cl 2 + OH - = Cl - + HClOD .②、③、④中均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12.某小组比较Cl -、Br -、I - 的还原性,实验如下: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下列对实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 .实验1中,白烟是NH 4ClB .根据实验1和实验2判断还原性:Br ->Cl -C .根据实验3判断还原性:I ->Br -D .上述实验利用了浓H 2SO 4的强氧化性、难挥发性等性质25.(17分)药物Q 适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可由有机物P 和L 制备。

H 2NCOCH 2OCH 2CH OH CH 2NHCHCH 3CH 3(药物Q )(1)有机物P 的合成路线如下。

催化剂2AB3(有机物P )H 2NCHCH 3CH 3CH 3CHCH 2已知:R NH 2+R'C R''O 一定条件+R'C R''NRH 2O (R 、R ’、R ”代表烃基或氢) ① A 的分子式为C 3H 8O ,其所含的官能团是 。

② B 的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个吸收峰,其结构简式是 。

③ 由D 生成有机物P 的反应类型是 。

(2)有机物L 的合成路线如下。

CH 3CHCH 2Cl 2CH CHCOOH HO 催化剂F有机物 LHCl已知:RNH 2+RNH CH 2CH 2OH O① 生成E 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OH 与有机物M 发生加成反应, M 的结构简式为。

③ F 含羧基,化合物N 是 。

④ 生成有机物L 的化学方程式是 。

(3)以O 为起始原料合成聚合物甲的路线如下:O写出聚合物甲的结构简式: 。

26.(12分)20XX 年采用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首套煤基乙醇工业化项目投产成功。

某地煤制乙醇的过程表示如下。

煤乙酸甲酯…乙醇过程aH / 催化剂X(1)Cu(NO 3)2是制备“催化剂X ”的重要试剂。

① 气体A 是 。

② 实验室用Cu(NO 3)2固体配制溶液,常加入少量稀HNO 3。

运用化学平衡原理简 述HNO 3的作用 。

③ NaClO 溶液吸收气体A 的离子方程式是 。

(2)过程a 包括以下3个主要反应:Ⅰ.CH 3COOCH 3(g) + 2H 2(g)C 2H 5OH(g) + CH 3OH(g) ΔH 1Ⅱ.CH 3COOCH 3(g) + C 2H 5CH 3COOC 2H 5(g) + CH 3OH(g) ΔH 2 Ⅲ. CH 3COOCH 3(g) + H 2(g)CH 3CHO(g) + CH 3OH(g) ΔH 3相同时间内,测得CH 3COOCH 3转化率、乙醇和乙酸乙酯的选择性(如乙醇选择性=)如下图所示。

① 已知:ΔH 1 < 0。

随温度降低,反应Ⅰ化学平衡常数的变化趋势是 。

②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温度可影响反应的选择性 B .225℃~235℃,反应Ⅰ处于平衡状态 C .增大H 2的浓度,可以提高CH 3COOCH 3的转化率③ 为防止“反应Ⅲ”发生,反应温度应控制的范围是。

④ 在185℃下,CH 3COOCH 3起始物质的量为5 mol ,生成乙醇的物质的量是____。

27.(14分)SO2广泛用于医药、硫酸工业等领域,回收废气中的SO2可用如下方法。

(1)方法Ⅰ的过程如下。

①制备Al2(SO4)x(OH)y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CaO粉末,调pH至3.6。

CaO的作用之一是促进水解(填离子符号,下同),二是沉淀一部分。

②吸收:Al2(SO4)x(OH)y吸收SO2后的产物是(写化学式)。

③解吸:加热②中产物,产生SO2,Al2(SO4)x(OH)y再生。

(2)方法Ⅱ中,在Fe2+催化下,SO2、O2和H2O生成H2SO4的化学方程式是。

(3)方法Ⅱ中,Fe2+的催化过程可表示如下:ⅰ:2Fe2+ + O2 + SO2 = 2Fe3+ + SO42-ⅱ:……①写出ⅱ的离子方程式:。

②下列实验方案可证实上述催化过程。

将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a.向FeCl2溶液滴入KSCN,无变化b.向FeCl2溶液通入少量SO2,滴入KSCN,颜色变红。

c.取b中溶液,。

(4)方法Ⅱ中,催化氧化后,采用滴定法测定废气中残留SO2的含量。

将V L(已换算为标准状况)废气中的SO2用1%的H2O2完全吸收,吸收液用下图所示装置滴定,共消耗a mL c mol/L NaOH标准液。

①H2O2氧化SO2的化学方程式。

②废气中残留SO2的体积分数为。

28.(15分)某小组设计不同实验方案比较Cu 2+、Ag + 的氧化性。

(1)方案1:通过置换反应比较向酸化的AgNO 3溶液插入铜丝,析出黑色固体,溶液变蓝。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说明氧化性Ag +>Cu 2+。

(2)方案2:通过Cu 2+、Ag + 分别与同一物质反应进行比较① 经检验,Ⅰ中溶液不含I 2,黄色沉淀是 。

② 经检验,Ⅱ中溶液含I 2。

推测Cu2+做氧化剂,白色沉淀A 是CuI 。

确认A 的实验如下:黄色沉淀白色沉淀Ba .检验滤液无I 2。

溶液呈蓝色说明溶液含有 (填离子符号)。

b .白色沉淀B 是 。

c .白色沉淀A 与AgNO 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说明氧化性Ag +>Cu 2+。

(3)分析方案2中Ag + 未能氧化I - ,但Cu 2+氧化了I -的原因,设计实验如下:中溶液较慢变浅黄色;电流计指针偏转pH ≈4) ① a 中溶液呈棕黄色的原因是 (用电极反应式表示)。

② “实验3”不能说明Cu 2+氧化了I -。

依据是空气中的氧气也有氧化作用,设计实验证实了该依据,实验方案及现象是 。

③ 方案2中,Cu 2+能氧化I -,而Ag +未能氧化I -的原因: 。

(资料:Ag + + I - = AgI ↓ K 1 =1.2×1016;2Ag + + 2I - = 2Ag ↓+ I 2 K 2 = 8.7×108)6.A 7.B 8.C 9.D 10.B 11.D 12.C 25.(17分)(1)① 羟基(或—OH ) ②CH 3CO CH 3③ 加成反应(或还原反应)(2)① 50023222CH CH CH Cl CH CH CH Cl HCl =-+−−−→=-+℃②HCO COOH③ 3NH④ CH 2CH CH 2O +CH 2OHC O H 2N CH 2O C O H 2N CH 2CHCH 2O +HCl(3)OCH 2CH 2NHCH 2CH 2O COC OOH nH26.(12分) (1)① NO② Cu 2+ + 2H 2O ⇌ Cu(OH)2 + 2H + ,加入硝酸,使c(H +)增大,平衡逆向移动,从而抑制Cu(NO 3)2的水解③ 322OH 3ClO 2NO 2NO 3Cl H O ----++=++(2)① 增大 ② B ③ < 205℃ ④ 0.2 mol 27.(14分)(1)① 3Al + , 24SO -② ()()2432Al SO SO y x(2)222242SO O 2H O 2H SO ++===(3)① 3222242H O 2Fe SO 2Fe SO 4H ++-+++=++ ② 通入2SO ,溶液红色褪去(或变浅)Fe 2+(4)① 22224SO H O H SO +=② 21.1210100%-⨯⨯acV28.(15分)(1)2Cu 2Ag 2Ag Cu +++=+ (2)① AgI ② a .2Cu + b .AgClc .2CuI 2Ag Cu Ag AgI +++=++ (3)① 22I 2e I ---=② 将d 烧杯内的溶液换为pH ≈4的1 mol/L 24Na SO 溶液,c 中溶液较慢变浅黄,电流计指针偏转(4)K 1>K 2,故Ag +更易与I -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AgI 。

2Cu 2+ + 4I - = 2CuI + I 2 ,生成了CuI沉淀,使得2Cu +的氧化性增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