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名师公开课优质学案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 新人教必修2
第五单元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和独立思考,理解“断发易服”、“废止缠足”、“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等概念的内涵和意义;(2)通过归纳、比较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发展特征的能力。
通过思考“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培养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3)理解中国近代一些风俗习惯的进步,是人们追求进步、民主和文明的表现。
掌握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2.过程与方法:(1)课前同学通过上网查资料、社会调查等方式,课堂上通过材料学习法和观察学习法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2)通过思辨学习法分析中国人民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原因。
最终建构知识体系,学会学习;(3)引导学生从身边事例中列举一些社会现象并进行归纳,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感觉到历史就在身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认识到我国人民近代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是文明、进步的表现,认识到进步的文明终将取代落后的习俗;(2)深刻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真正实现新生活新风尚。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根本前提。
【教学方法】1.这一课初内容与人们的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学生很容易直观感受,针对性地进行讲述,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2.大量的使用图片,或以采访年长者的方式及了解自己家庭生活的变化,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
【教学内容】一.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1.变化原因:(1)鸦片战争打破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2)西方物质文明和思想文化的影响。
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西方殖民者给中国的通商城市带来了建立在近代科技发展基础上的生活方式。
如在电影《日出》《金粉世家》中,我们就看到旧上海租界里有留声机、自鸣钟、霓虹灯、西式轿车、电报、西式餐厅、舞厅、银行和操各种语言的多种肤色的外国人,这对闭关锁国的清朝人僵化的生活方式影响很大。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学案
课题: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及变化原因;2、把握近代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及影响,思考其对推动全球化的作用;3、了解近代报业的发展和影视的普及及影响;4、了解新中国成立尤其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迅速发展;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近代化史观和社会史观等新史观分析近代以来社会生活变迁及原因;2、从中西方文化碰撞的角度看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3、关注对社会史的考查,总结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一般规律;4、结合政治、经济、科技进步、思想观念变化等方式考查如何影响社会生活;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纵观鸦片战争后和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时期两个阶段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过程,体会中国从传统社会文明逐步迈向近代化发展的进程,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正确的民族观和价值观。
【重点难点】1、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及变化原因;把握近代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及影响;2、从中西方文化碰撞的角度看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基础梳理】一、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一)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和习俗变化:1、原因:2、表现:(1)摒弃等级观念,平等意识增强:①社交礼仪:②发型服饰:③在称呼上:④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2)摒弃男尊女卑的思想,女权意识增强:(3)生活与习俗西方化,求奢逐渐成为一种社会时尚:①服饰变化:②饮食变化:③“住”:④行:乘汽车,讲究奢侈成为有钱人追求的一种时尚;⑤娱乐及习俗:3、影响:(二)新中国社会生活的新风尚:1、变化原因:2、变化:①服装从单一款式向多样化,颜色从灰监变为五彩缤纷:②衣食住行:③休闲娱乐方式多样化:政府延长节假日休息时间,休闲方式的多样化体现了生活质量的提高。
④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的社会风尚,也在逐步形成。
二、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一)近代以来交通运输业发展:1、原因:2、表现:(1)铁路交通及工具:(2)公路及交通工具:3、特点:4、影响:(二)通讯工具的变革:1、表现:(1)邮政业务:(2)电报业务:(3)电话业务: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三、大众传媒的发展:(一)中国近代报刊业发展:1、原因:2、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报刊:(1)19世纪中前期:外国人开始在中国办报刊。
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
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考试说明】23.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新中国社会生活的新风尚。
【教学安排】一课时【复习过程】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一).变化表现:1.服饰:鸦片战争前:长袍马褂(传统)鸦片战争后:西装(外来)、中山装、旗袍(中西合璧)、裙子2.饮食:鸦片战争前;丰富的传统饮食;鸦片战争后:西餐;咖啡馆、西餐馆、面包房等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出现。
3.居住:鸦片战争前:最普遍最典型的是居住大院、里弄、四全院等;鸦片战争后:欧式洋房、中西合璧的豪宅。
4.风俗:A.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变传统婚姻制度,倡导婚姻自由B.社交礼仪:跪拜礼→握手、鞠躬;称呼:“老爷”“大人”→“先生”“同志”;婚丧仪式:铺张繁琐愚昧→简洁文明。
C.辛亥革命后,“用阳历”,增添了国庆、元旦等新节日。
D.读报刊、看电影成为民众生活一部分(二)局限:由于农村落后、封闭,农村社会生活变化微弱。
只有少量的洋货进入中等生活水平的农民家庭,传统的风俗习惯,坚如磐石。
(三).变化原因:(重点理解把握)1.西方的文化的涌入;西方生产、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的影响。
(联系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2.重大历史事件的推动(举例:)3.近代民族经济的发展二.新中国社会生活的新风尚(一).变化表现:建国后,人们生活逐步得到改善,但改革开放前,温饱问题长期未能解决。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衣:从灰蓝单调走向五彩缤纷,从单一的款式走向多样化。
2.食:到1987年,基本解决温饱问题。
“菜篮子工程”,3.住:“安居工程”,居民住房得到改善,人均居住面积扩大。
4.风俗习惯:(1)1950年制定《婚姻法》,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新的婚姻制度。
这是解放妇女、移风易俗的一项重大举措,导致几千年来中国社会家庭生活的重大变革。
[备考资料]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部分 第22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教案.doc
第22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考纲要求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3.大众传媒的发展。
课标提示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3.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考点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考点二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和大众传媒的发展[自主学习答案]考点一①西方文化②西装③四合院④“断发易服”⑤反清革命⑥勤俭节约⑦“菜篮子工程”⑧休闲方式考点二①淞沪铁路②胥各庄③第一位④汽车⑤轮船招商局⑥冯如⑦北京至天津⑧上海⑨台湾⑩南京⑪维新思想⑫《新华日报》⑬《定军山》⑭工农生活⑮北京电视台⑯1994[巧学妙用]概念阐释——社会生活的变迁社会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两方面。
社会生活变迁不仅是一场移风易俗的革命,而且与政治革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断发易服是反对清王朝的表现,废除缠足和提倡婚姻自由是反对封建制度的表现。
图示解史——服饰发展的三大阶段构图解史——社会生活的变化漫画解史——西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图片证史——轮船招商局旧址图解历史——近代交通工具发展的特征构图解史——制约近代交通发展的因素构图解史——近代报刊业的特点和作用图示解史——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思维导图——大众传媒的变迁考法1近代社会服饰的变迁【考题1】(2016·云南昆明检测)下图女子旗袍的变化表明( )A.旗袍是新潮女性的永恒时尚B.服饰有较强的政治色彩C.当今服饰复古潮流已非常普遍D.旗袍在突破创新中诠释崭新的时尚答案 D『方法突破』人们的审美观发生重大变化,女性服装开始向合身适体、短袍窄袖的方向发展,旗袍可以说是这方面的典范,与材料中“旗袍的变化”相符,故D项正确。
晚清普通女子的着装宽松肥大,遮盖了女性的曲线,与20世纪20年代之后“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不符,故A项错误。
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学案
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学案【单元历史分期】关于近代中国的基本知识一、起止时间: 1840——1949二、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三、阶段:前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后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四、革命性质:民主革命五、新旧民主革命最主要的不同:领导阶级不同;旧:民族资产阶级,指导思想:三民主义新:无产阶级,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六、新民主主主义的历史分期:1919——1924: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和中共成立1924——1927: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民革命时期;大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927——1937: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37——1945:抗日战争时期;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1945——1949:解放战争时期;第三次国内战争时期第十、十二课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标解读】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教学安排】1课时【预习内容】(1)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2)第二次鸦片战争(3)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黄海海战;(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复习过程】【知识梳理】(一)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鸦片战争(1)背景:①根本原因:英国率先完成______________,加紧对外侵略扩张夺取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②具体原因: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尤其是实行_______________的对外政策③直接原因:中国的_____________把禁烟运动推向高潮,英国借此发动战争(2)过程:1840年6月~1842年8月(3)战争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内容:①割______________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__________③开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地为通商口岸④协定关税(4)影响:①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开始沦为______________社会。
高中历史高三历史《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教学设计
为了巩固本章节《社会生活的变迁》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阅读作业: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中关于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相关内容,并做好笔记,加深对各个时期社会生活特点的理解。
要求:阅读过程中,注意把握历史变迁的脉络,关注社会生活的细节,思考背后的历史原因。
高中历史高三历史《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掌握各个时期社会生活的特点及其背后的历史原因。
2.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社会生活变迁的能力,学会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探究历史现象。
3.提高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关键时期的认识,形成系统、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及其背后的历史原因,使学生形成系统、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
2.难点: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社会生活变迁的能力,引导学生深入剖析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变迁的细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5.教学反馈:
(1)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2)鼓励学生提出建议和意见,增强师生互动,促进教学相长。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展示一组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老照片,包括服饰、饮食、居住、交通等方面的变迁,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照片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变迁?这些变迁背后有哪些历史原因?”
b.这些变迁背后的历史原因有哪些?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0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 新人教版
明备考方向握主旨精要课程标准(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3)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本讲主要讲述了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近现代以来,中国在社会生活等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中西文明在碰撞中走向共存和交融。
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是社会生活变迁的第一阶段,中西合璧、不土不洋成为这一时期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突出特征。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生活面貌焕然一新,但受到政治生活的影响。
改革开放后,社会物质生活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社会习俗发生了深刻变化考纲要求(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3)大众传媒的发展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0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新人教版一、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1.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1)原因:西方文化的逐步渗透,晚清政府与民国政府的推动。
(2)表现:①衣:“洋布”“洋装”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中山装”旗袍与传统服饰并行。
②食:出现西餐馆、面包房和咖啡店。
③住:西方建筑样式开始出现并逐步盛行。
④社会习俗:“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成为新风尚;婚丧仪式改为简约文明。
2.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时期物质生活社会习俗建国初期人们衣着朴素,食物比较简单,城市住房比较拥挤,生活水平差距不大,但总体较低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改革开放以后服饰:服装颜色由灰蓝色调为主变为五彩缤纷,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饮食:到1987年,基本解决温饱问题;政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的社会风尚逐步[巧学助记]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大趋势”:从封闭守旧逐渐文明开化。
“两个原因”:内因(中国历史的巨变)和外因(西方文化的传入冲击)。
“三大阶段”:近代中国、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以后。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第一章: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1.1 教学目标: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影响,掌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变迁。
1.2 教学内容:1.2.1 鸦片战争的背景及原因1.2.2 鸦片战争的过程及结果1.2.3 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1.2.4 鸦片战争后的社会变革1.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讨论教学和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1.4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课堂提问等方式评估学生对鸦片战争及其影响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晚清社会生活的变迁2.1 教学目标:了解晚清时期社会生活的变迁,掌握晚清时期社会生活的主要特点。
2.2 教学内容:2.2.1 晚清时期的政治变革2.2.2 晚清时期的经济变迁2.2.3 晚清时期的文化生活2.2.4 晚清时期的民生状况2.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课堂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晚清社会生活的变迁。
2.4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课堂提问等方式评估学生对晚清社会生活变迁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民国时期的社会生活3.1 教学目标:了解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掌握民国时期社会生活的主要特点。
3.2 教学内容:3.2.1 辛亥革命的过程及结果3.2.2 辛亥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3.2.3 民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3.2.4 民国时期的社会变革3.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和课堂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辛亥革命与民国时期的社会生活。
3.4 教学评估:通过小组讨论、课堂提问等方式评估学生对辛亥革命与民国时期社会生活的理解程度。
第四章: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新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4.1 教学目标: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生活的变迁,掌握社会主义制度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
4.2 教学内容:4.2.1 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治变革4.2.2 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变迁4.2.3 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化生活4.2.4 新中国成立后的民生状况4.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课堂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与新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高考一轮复习历史教案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
第九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标要求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3.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备考指要1.本专题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在学习时要注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应通过多种渠道,进一步了解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历史轨迹,并注意总结导致变迁的因素。
2.本专题的内容与世界形势的发展紧密联系。
中国进入近代以来,己开始融入世界,学习时要注意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与当时世界形势的联系。
3.通过本专题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是历史和时代发展的必然性,学会站在发展的角度、用历史的眼光思考问题。
4.学习本专题可采用比较的方法。
如比较古代服饰与近现代服饰的异同,可以加深对服饰变革的认识;通过比较古代交通、通信、和传媒方式的不同,从而加深对人们出行和传媒方式的不同,从而加深对人们出行和传媒方式变革的认识。
还要注意同当前热点问题相联系。
如联系磁悬浮列车的开通,理解交通工具的革新。
◆教学主体一、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四次大变迁1.第一次大变迁:(1)时间:鸦片战争以后(2)背景: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殖民侵略,“洋货”大量涌入,同时西方文化渗透到国民生活中,上海等近代化大城市崛起。
(3)主要表现:在被迫开放的沿海沿江地区,人民的生活与以前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特别是城市变化尤其明显:①衣:“洋布”“洋装”渐入中国百姓生活;②食:鸦片战争后,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里开始出现西餐馆,还有面包房、咖啡店,_吃西餐_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③住:西方建筑式样在中国传统民居中引人注目,一些官员和商人也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
2.第二次大变迁:(1)时间:辛亥革命以后(2)历史背景:①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江苏专版)第9单元 第18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答案
第18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复习要领】第18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表现及其影响因素。
(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近代以来铁路公路的建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变革与发展。
(3)大众传媒的发展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影视事业的发展;互联网的兴起。
【命题规律】2015年考查了物质生活的变迁,2014年考查了剪辫风俗的变革,2013年考查了大众传媒。
命题形式以选择题为主。
【命题趋势】本考点在高考中地位相当的突出,自2008年江苏新高考方案实施以来,该考点是每年必考,主要从社会史观的解读考查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近现代的衣食住行、社会生活等发生的变化。
从考查的题型上看,以选择题为主,兼顾非选择题,考查内容的载体新颖、灵活。
学生在备考时,要注意把本讲内容结合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变革,注意从多个史观的角度来解读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革。
【考点过关】考点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基础梳理】1. 近代以来的服饰和饮食等物质生活的变化(1)服饰(衣)①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
②鸦片战争后,“洋布”“洋装”(西装)渐渐进入城市百姓生活。
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来,成为男子的礼服之一。
③与是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优点的基础上形成的近现代民族服饰。
④“文革”时期,和“”盛行,蓝、绿、灰、黑成为服装的主要颜色。
⑤改革开放以后,服装颜色从灰蓝色调为主变为五彩缤纷,从单一款色走向。
中国服饰从封闭走向。
(2)饮食(食)①19世纪40年代起(鸦片战争后),开始传入,中西餐并行于世。
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②20世纪50-70年代,由于物质比较匮乏,许多生活必需品凭票证。
③由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高了生产力,粮食产量逐年提高,到1987年,中国已基本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
政府还倡导“”,丰富的蔬菜、肉蛋、海鲜摆上了百姓的餐桌。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一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导学案【课程标准】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其变化的因素。
【学法指导】1、认真阅读课标要求和学习目标,结合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画出本课的知识树。
2、根据导学案梳理知识,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标注序号,熟记基础知识。
3、课前分小组讨论小组问题,组长课堂陈述。
4、自主对“课堂探究”内容进行探究,以备课堂探究。
【重难点】重点: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基本史实、特征。
难点: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原因。
【自学导航】一、变化中的男女服饰(服饰组)请同学们阅读第一目的内容,看一下每个阶段都出现了哪些服装?思考:完成以下题目,概括近代以来服饰变化的社会原因有哪些?1、材料一:中国最早赴美留学幼童,因为辫子,受到美国孩子的嘲笑,纷纷剪辫易服。
1881年下令撤回中国,穿西服成为一大罪状。
——刘志琴《服饰变迁——非文本的社会思潮》材料二:西装由于具有适体、潇洒、便于配领带等饰件的特点,自民国初年便开始在社会上日益流行,并且大有一发不可收之势。
——新华文摘《五四以来中国服饰的演变》从材料一到材料二,人们穿西服的状况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何流行?2、20世纪50年代,女性最流行穿列宁装,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A.当时世界正流行列宁装B.列宁装代表着领袖装C.穿着者表示对列宁的爱戴D.中国对苏“一边倒”3、影响中国近代以来人们服饰变化的因素有()①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②新文化运动;③新中国的成立;④改革开放;⑤外来文化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⑤二、并行于世的中西餐(饮食组)1、中餐(1)四大菜系:、、、(2)形成原因:2、西餐的传入(1)时间:(2)传入地区:(3)影响:★饮食组的同学请介绍中西餐文化的区别:食品种类、就餐环境、礼节要求等。
并表演拿“刀”、“叉”的方法,请全体同学判断是否正确。
三、居室建筑的演进(居住组)1、北方典型民居:2、演进过程:后,在等居住区,开始出现。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优质学案:第24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4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近代中国现代中国服饰鸦片战争后,“洋布”“洋装”在城市出现;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装、粗布大衫、旗袍、学生装等并行服装颜色由灰蓝色调为主到五彩缤纷,款式由单一走向多样化饮食从传统饮食到出现西餐,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时尚1987年基本解决温饱问题住宅从中式宫殿、普通民居到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建筑出现由拥挤简单到宽敞舒适;政府启动“安居工程”社会习俗(1)戊戌变法时期: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2)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具有反清革命色彩;(3)民国时期: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婚丧仪式走向简约文明由革除陋习到婚姻自主,休闲方式多样化及新风尚的形成名师点睛由于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但这些深刻的变化是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灾难为代价的。
二、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1.交通工具的进步(1)铁路①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成唐胥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②1909年京张铁路通车,成为中国铁路历史上的里程碑。
③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成宝成、兰新等铁路。
④到“九五”期末,中国铁路运营总里程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2)公路①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等大城市。
②新中国成立后,建起汽车制造厂和比较密集的公路网。
(3)水运①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是中国水上交通业近代化的开端。
②新中国成立后,轮船运输业获得快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受铁路、公路和民航业的影响较大。
(4)航空①1909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了序幕。
②新中国成立初期,民航发展有限;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逐步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2.通讯工具的进步(1)有线电报:19世纪70年代,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高中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2)作用:巩固边防,进一步维护国家统一;沟通西藏与内地旳联络,加强
(3)帆船吨位数量逐渐降低,汽船吨位数量逐渐增长,航运业取得巨大发展。 原因:工商业旳发展;世界市场旳扩大;航运业旳发展。
考点3 大众传媒旳发展
课程原则 考向瞭望
(2)
①19世纪40年代,通商口岸出现了由外国人经营旳西餐馆。 ②19世纪60年代前后,上海陆续开办了某些西菜馆,以异国风味、环境优雅、
③七八十年代后,西餐成为一种潮流,逐渐由通商城市流入市镇,由沿海进
④日常食品发生旳嬗变:张裕葡萄酒企业开使用新工艺技术、大规模制造葡 萄酒和白兰地酒之先河;咖啡、可可、西式果露和汽水等舶来品相继传入后,华 资开办旳咖啡馆、西式茶室、音乐茶座和公园露天茶室,成为上流社会和青年男
(3)中国近代社会生活旳变化给中国社会带来旳影响 ①政治上,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旳展开,增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旳发展; ②经济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旳发展,推动了工业化进程; ③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旳束缚,革除弊端,既保存中国文化旳 精髓,又日趋顺应时代变革。 总之,中国近代社会生活旳变化有利于封建原因旳消除和增进中国社会旳进 步。 2.衣着改革:“竞尚洋装” (1)原因:
1. (1) ①1881年,中国自建旳第一条铁路—— ②1888年,总长2023
④1923年,中国人自行设计旳京张铁路建成通车,成为中国铁路史上旳里
⑤到1923年,全国铁路总长约4800千米,但其中90%由外国修筑并控制。 民国后来,虽然各条商路修筑权收归国有,但是因为政局动荡、社会经济凋敝, 铁路建设一直未进入正轨。
年份 1870年 1880年 1890年 • 1923 • 1923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学案23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
第十二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23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标要求]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3.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一、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1.近代物质生活的变迁(1)衣:城市百姓穿“洋布”、“洋装”,辛亥革命后,________装受欢迎。
(2)食: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里开始出现________,人们吃西餐、面包,喝咖啡。
(3)住:一些官员和商人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
2.近代风俗习惯的变迁(1)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改革婚姻制度。
(2)辛亥革命前后,“____________”具有了反清革命的色彩。
(3)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____________等法令。
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__ __________。
3.农村的社会生活(1)农村处在落后、封闭的状态。
(2)传统的风俗习惯在农村沿袭。
(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1.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1)农民分得土地,城市解决____________问题,人民生活逐步得到改善。
(2)人们衣着朴素,食物比较简单,城市住房总体比较拥挤,许多生活必需品要凭____ ____计划供应。
2.改革开放以来(1)吃:1987年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政府倡导“____________”。
(2)穿:着装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颜色从____________为主变为五彩缤纷。
(3)住: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____________”,人均居住面积大大提高。
(4)风俗习惯:休闲方式多样化,生活质量提高;注重______、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等社会风尚逐步形成。
二、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一)铁路与公路1.铁路交通(1)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________的铁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学案
【考试说明】
23.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新中国社会生活的新风尚。
【教学安排】一课时
【复习过程】
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一).变化表现:
1.服饰:
鸦片战争前:长袍马褂(传统)
鸦片战争后:西装(外来)、中山装、旗袍(中西合璧)、裙子
2.饮食:
鸦片战争前;丰富的传统饮食;
鸦片战争后:西餐;咖啡馆、西餐馆、面包房等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出现。
3.居住:
鸦片战争前:最普遍最典型的是居住大院、里弄、四全院等;
鸦片战争后:欧式洋房、中西合璧的豪宅。
4.风俗:
A.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变传统婚姻制度,倡导婚姻自由
B.社交礼仪:跪拜礼→握手、鞠躬;
称呼:“老爷”“大人”→“先生”“同志”;
婚丧仪式:铺张繁琐愚昧→简洁文明。
C.辛亥革命后,“用阳历”,增添了国庆、元旦等新节日。
D.读报刊、看电影成为民众生活一部分
(二)局限:
由于农村落后、封闭,农村社会生活变化微弱。
只有少量的洋货进入中等生活水平的农民家庭,传统的风俗习惯,坚如磐石。
(三).变化原因:(重点理解把握)
1.西方的文化的涌入;西方生产、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的影响。
(联系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2.重大历史事件的推动(举例:)
3.近代民族经济的发展
二.新中国社会生活的新风尚
(一).变化表现:
建国后,人们生活逐步得到改善,但改革开放前,温饱问题长期未能解决。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衣:
从灰蓝单调走向五彩缤纷,从单一的款式走向多样化。
2.食:
到1987年,基本解决温饱问题。
“菜篮子工程”,
3.住:
“安居工程”,居民住房得到改善,人均居住面积扩大。
4.风俗习惯:
(1)1950年制定《婚姻法》,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新的婚姻制度。
这是解放妇女、移风易俗的一项重大举措,导致几千年来中国社会家庭生活的重大变革。
(2)勤俭节约、热爱劳动、无私奉献、乐于助人,使社会风气发生了根本转变。
(3)休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二).变化原因:
1.重大历史事件的推动.
举例:
2.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社会作为经济建设设的奋斗目标
【高考链接】
1.(08江苏高考)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
……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
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
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
2.(09江苏高考)近代以来,人们的婚姻观念逐渐改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保不住了。
陆秋心《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新妇女》1920年4月15日)材料二我在小姊妹的帮忙下,加入了家庭妇联。
我看见姊妹们加紧生产,努力学习文化,便愈感到自己的落后,我要好好地向姊妹们学习,我也加入了学习班。
新婚姻法颁布以后,小姊妹张丽娟告诉我,说可以到家庭妇联中申请向朱家离婚,婆婆没有理由阻拦我,于是我离婚了,我自由了。
-------《一个童养媳的新生》(1950年9月1日《解放日报》)
材料三婚姻不是件私事,……在任何一个地方男子或女子要得到一个配偶,没有不经过一番社会规定的手续。
------------费孝通《生育制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人们的婚姻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为婚俗背景的经济基础和家庭关系,从传统到近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二中“我”的婚姻态度发生变化的社会条件是什么?(7分)
(3)根据材料一、三,不同学者在婚姻自由度问题上的视角分别是什么?我们应如何全面认识这一问题?(3分)
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考试说明】
(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近代以来铁路公路以及交通工具的发展;通讯工具的变革。
【教学安排】一课时
【复习过程】
一、近代以来中国交通的变化(联系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一)水上交通
19世纪70年代初,上海轮船招商局;(最早)
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较快;
20世纪90年代,萎缩。
有的转向旅游服务业
(二)铁路交通
19世纪70年代,外商修筑淞沪铁路
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唐山—胥各庄铁路(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
辛亥革命前,奠定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京张铁路)
民国以后,进展缓慢;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宝成、兰新铁路;
90年代,发展迅速(铁路的延伸、火车机车的改进、火车提速)
(三)汽车和公路
20 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
民国时期,发展缓慢;
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较快(公路网、公路大桥)
(四)航空业
1909年,冯如制成第一架飞机
1920年,中国民航业拉开了序幕(北京——天津航线开通)
1949年有52条民航线;
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中国成为民航大国。
二、通讯工具的变迁(联系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一)电报
1、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始;
2、20世纪初,创设无线电报,用于军舰之间的通讯。
(二)电话
20世纪初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
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以来,电讯事业快速发展。
(三)网络
三.影响:
通讯工具的变迁和电讯事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发展
【考试说明】
(3)大众传媒的发展
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互联网的兴起。
【教学安排】一课时
【复习过程】
(一)报刊:
1.发展概况
①19世纪中期,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
②1872年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
③戊戌变法时期的《时务报》、辛亥革命时的《民报》、五四运动时的《新青年》等,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武器,在制造舆论、唤醒民众方面起着重大启蒙作用。
④新民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创办了《红色中华》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报刊,国民党创办了《中央日报》
⑤建国后,《人民日报》等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主要舆论工具
2.影响
报刊具有报道新闻、传递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舆论监督的功能。
总之,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
(二)电影:
①19世纪末,电影诞生不久就传入中国。
②1905年,由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
③ 931年,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拍摄成功,结束了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
④20世纪三、四十年代,《渔光曲》在国际电影节上首次获奖。
电影《风云儿女》的插曲,即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唱遍大江南北,后来成为国歌。
(三)电视:
①1958年,北京电视台(即中央电视台前身)开始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电视技术(如卫星传送)的进步,电视逐渐普及。
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多彩。
(四)互联网(“第四媒介”)
①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 90年代以后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而风靡全球。
②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互联网的影响】
①集三大媒介的优势于一体;
②使人们可以更主动、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是世界由工业化走向信息化的象征;
③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娱乐方式,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以及人们认识世界、思考问题的观点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