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规划方案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规划方案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已经成为了推进人才培养、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校院和企业共同合作,可以更好地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进一步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和经济的创新发展。
本文将会探讨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概念、意义以及如何制定合作方案的规划。
一、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定义和意义1.1 产教融合的定义产教融合是中国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指的是将高等教育机构、科研机构与实际生产、应用领域深度融合,以解决人才培养的市场化问题,建立一定的培养机制,使培养的人才更符合现代经济的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培养的人才将具备更高的能力和竞争力。
1.2 校企合作的定义校企合作指的是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以实现教育资源和生产力的优势互补,以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应用型人才为目的,通过实践性、实用性教学方式,提高人才培养的服务和质量。
校企合作是国家推行的国家级战略,也是高校实现产教融合和“双一流”建设中的重要东西。
1.3 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意义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具体地说,它们可以带来以下三个方面的意义:1.帮助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
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市场,提高他们的竞争力。
现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机构必须培养出具备实际能力和技能的综合型人才,而非单纯的理论专家。
2.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通过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可以更好地融入当地产业,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创新活力和新的发展动力。
实现合作共赢,让学校和企业通过合作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共同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3.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产教融合可以提高高校的转化水平、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技术开发水平,也可以迅速推广一流的研究成果和科技技术,帮助高校更好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优势。
二、校企合作规划方案现代化的校企合作规划方案至关重要,为了让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需要制定出一份整体的规划方案。
学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制度
一、制度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紧密结合,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
为此,学校制定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制度,以促进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共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制度目标1. 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 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社会影响力。
3. 促进学校与企业、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互利共赢。
4. 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三、制度内容1. 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机制学校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校企联合体。
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教材和教学资源,共同开展教学活动。
2. 推进产教融合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展产学研合作,将企业实际生产项目引入学校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鼓励教师参与企业技术攻关,提高教师实践能力。
3. 实施订单式培养学校与企业签订订单式培养协议,针对企业需求培养专业人才。
学生入学即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保障学生就业。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引进企业优秀人才担任兼职教师,提高教师实践能力。
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提升教师实践经验。
5. 搭建实践平台学校与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企业为学校提供真实的生产环境,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6. 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学校与企业共同建立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定期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估,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7. 落实优惠政策学校与企业共同争取政府支持,落实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相关政策,降低企业合作成本。
四、制度保障1. 完善政策支持学校积极争取政府政策支持,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供政策保障。
2. 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相关工作。
3. 建立激励机制学校对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4. 开展宣传推广学校积极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宣传,提高社会对学校合作教育的认知度。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试点实施方案5篇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试点实施方案5篇产教融合:是指职业学校根据所设专业,积极开办专业产业,把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把学校办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为一体的产业性经营实体,形成学校与企业浑然一体的办学模式。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试点实施方案,希望大家喜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试点实施方案1校企合作是中职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根据20__年学校工作计划,以及充分结合我校当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校企合作工作计划。
一、找准定位,明确方向坚持走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之路,校企合作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是学校生机与活力的根源所在,校企合作规模越大、关系越密切,效益越突出,学校发展的速度越快,步子越实。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校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以厚德强能办学思想为宗旨,坚持走校企合作的道路,认真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
我校及时根据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采取多样化、灵活化的合作培养模式,形成了一校对多企的'合作局面,并签订合作协议,为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
二、完善培养条件,保证培养质量(一)提供具有先进水平的硬件条件。
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主要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掌握和应用。
学校加大使用教育资金,完善实训条件,进一步强化多媒体、理实一体化教室建设。
(二)提供高水平双师型师资。
”打铁还须自身硬”,有了先进的教学设备,如何更好地应用于技能教学,为学生提升能力服务,师资起着决定性作用。
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师资培训,举办”双师型”教师活动,组织观摩考察活动、并分期分批安排教师走出学校进修培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聘任企业的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
(三)采取”订单”模式培养。
学校与企业签订定向培养协议、根据企业提出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要求来组织和实施教学,学生学完相应的知识,达到相应的技能水平后,输送到企业就业。
20__年继续推进校企合作,完善校企合作平台,扩大与签定企业合作面的同时将开展以下工作:三、立足企业需求,扩大企业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模(一)结合农业行业技术改造和新技术应用力度的加大,对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向高层次、多技能、快速应用方向发展的实际,紧紧围绕企业需求与发展,进一步结合企业现场开展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的关系
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的关系一、引言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是现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教育与产业发展相互融合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的概念和目标出发,分析二者的关系以及对教育和产业的影响,并探讨如何加强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二、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的概念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的合作关系,通过共同开展教育培训、科研合作、人才培养等活动,实现教育与产业的良性互动。
产教融合是指教育与产业相互渗透、彼此融合,让教育更贴近实际需要,让产业更注重人才培养,以实现人才与产业的良性互动。
三、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的关系1.互为基础与手段校企合作是实现产教融合的基础,只有通过校企合作才能使教育与产业相互连接、相互渗透。
校企合作可以提供实践基地、专业指导、实习机会等资源,为教育提供实际支持;产教融合则通过教育体系的改革,将产业需求融入教学环节,使得教育更贴合产业需求。
2.相互促进与提升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相互促进,共同提升教育和产业发展水平。
校企合作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接触实际工作环境,提高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产教融合则可以让产业更贴近市场需求,培养更符合产业要求的人才,提升产业竞争力。
3.实现共赢与可持续发展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的目标都是实现共赢和可持续发展。
校企合作可以实现人才需求与供给的有效对接,让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就业;产教融合可以培养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四、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的影响1.对教育的影响•提高教育质量:校企合作使得教育更贴近实际需求,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教学活动,可以提高教学的实践性和针对性,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丰富教育资源:校企合作可以为学校提供更多的实践基地、职业导师等资源,为教育提供更丰富的外部支持,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和发展空间。
•推动教育改革:产教融合可以将产业需求纳入教学过程中,促进教育模式的创新和改革,使得教育更符合产业发展的要求。
2.对产业的影响•人才供给:校企合作可以培养更符合产业需求的人才,为企业提供更稳定和优质的人力资源,缓解人才紧缺问题,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1. 引言1.1 校企合作的重要性校企合作是现代人才培养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产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校企合作通过将学校教育资源与企业实践资源有效结合,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实践能力培养。
校企合作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实际工作环境和行业需求,使他们在求职和就业过程中更加具备竞争力。
校企合作能够帮助学校更好地了解产业发展趋势和需求,从而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使教育更加贴近市场需求。
最重要的是,校企合作可以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实现教育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共享。
校企合作对于促进高等教育与产业结合、推动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1.2 产教融合的意义产教融合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并将产业需求融入到教学计划中。
产教融合的意义在于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贴近实际工作环境,更了解行业需求,更具备实际工作能力。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校可以及时了解产业发展的需求,调整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更适应市场的就业技能和岗位需求。
产教融合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让他们在校园内就能接触到真实的工作项目,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产教融合的过程中,学校和企业之间可以共享资源,互相补充,共同推动人才培养工作。
产教融合的实施能够帮助学校更好地适应产业发展的需求,培养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有利于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2. 正文2.1 产业需求带动人才培养产业需求与人才培养密不可分,产业的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撑和推动,而人才的培养也必须与产业需求相匹配。
产业需求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人才市场的供需关系,因此校企合作成为了应对产业需求变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产业需求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人才的需求。
加强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加强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现代高等教育必须与企业和产业相结合,以满足市场需求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加强校企合作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产业创新和经济发展。
校企合作是一种基于双方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通过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将学校和企业的资源互补,提高了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和创新性。
校企合作的核心是建立双向沟通的平台,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和参与到实际工作中,让企业感受到学术界的前沿研究和人才潜力,从而促进校企之间的共同发展。
校企合作可以为企业提供人才储备和技术支持,帮助企业拓展研发和市场,同时也为学校提供资源支持和教学优化,促进教学科研和产业创新的融合。
实践证明,校企合作可以为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更好的实践平台和能力提升机会,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
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提供学生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企业的运营机制和工作流程,增强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建立科研合作机制,优化产品和服务,加强人才的培养和流动,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应该建立起规范的管理体系,加强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和合作交流。
要注重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升,同时加强学科交叉和跨学科合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企业也应该发挥自身优势,提供包括技术、设备、数据分析、咨询等方面的支持,让学校有更多的机会应用到企业实践中。
在加强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需要共同解决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学校和企业都需要具有开放的心态和积极的态度,建立起信任和理解的合作关系。
其次,需要加强法律制度和规范,保护知识产权和个人隐私,防止存在利益冲突和违法行为。
最后,需要加强交流和协作能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流程管理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安全。
总之,加强校企合作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和实践途径。
贵州省教育厅关于印发《贵州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贵州省教育厅关于印发《贵州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6.01.12•【字号】黔教职成发〔2016〕8号•【施行日期】2016.01.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贵州省教育厅关于印发《贵州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市(州)教育局,贵安新区社管局,仁怀市、威宁县教育局,各高等职业院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和《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通知》(教职成〔2015〕9号)等文件要求,加快发展我省现代职业教育,努力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我厅组织制订了《贵州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现将方案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和本学校的实际情况,认真组织实施。
贵州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推进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切实提高我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和《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等文件精神,制定以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委决策部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等综合素质融合培养,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综述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综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当前教育界热门的话题之一,也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就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概念、意义及实践案例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领域的读者带来一定的启发和收获。
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概念产教融合是指由产业界、教育界和政府部门共同合作,根据产业发展的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并在教育过程中将实际工作与学习相结合的一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则是高校与企业之间建立起合作关系,共同培养人才,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发展的合作模式。
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意义1. 适应产业发展需求。
通过与产业界的合作,将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相结合,培养出更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促进产业发展。
2.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校企合作可以提供更丰富的实践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技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 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校企合作可以促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加速科技创新的转化和应用,推动产业发展。
4. 增加学校与企业的互动。
通过校企合作,学校与企业之间可以建立更紧密的联系,推动知识的交流与共享。
三、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实践案例1. 清华大学与腾讯合作开设人工智能课程。
清华大学与腾讯共同开设了人工智能课程,由腾讯的研发人员担任讲师,将实际的项目经验带入教学课程中,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人工智能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况。
2. 上海交通大学与阿里巴巴合作开设电商课程。
上海交通大学与阿里巴巴合作开设了电商课程,将阿里巴巴的电商平台、营销策略等实际案例引入教学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商行业的发展趋势。
3. 北京理工大学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合作开展航天科技研究。
北京理工大学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开展了多项航天科技研究项目,通过校企合作,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促进航天科技的发展。
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挑战与对策1. 教师队伍素质需提升。
需要教师具备产业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适应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需求,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实践教学。
中职学校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现状及解决对策
职业教育中职学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现状及解决对策黑龙江省黑河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唐淑芳[摘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基石,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为边远地区中等职业学校,我们应立足当地经济,依托黑河地域优势,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共同发展、共存共赢的长效机制为着力点,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主要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现状分析及解决对策两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中职学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制定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
从国家发布的《现代职业教育建设规划(2014-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文件中,可以看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对于中职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基石,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现状分析1.中等职业教育社会认知度不高近年,中等职业教育虽得到国家、政府和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但其社会地位仍得不到认可,人们对中等职业教育普遍存在偏见,认为就读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都是“三类苗”,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将来都是工作在社会底层的“打工族”。
此外,中等职业教育工作者也不被重视与认可,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
2.政府、企业和学校参与度不高(1)政府层面。
在层层落实的过程中却缺少具体的实施细则,没有校企合作平台,缺乏政府与主管部门的组织、协调及统筹管理。
校企合作的学校与企业在权利和义务等方面也得不到很好的监管与制约,校企合作专项资金及设备投入少之又少,直接影响校企合作的开展与深度合作,使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停留在表面。
(2)企业层面。
大多数企业与中职学校合作的积极性不高,中职学生从校门进入到企业,多数缺乏自律意识与安全意识,在企业进行实训操作时,时常会出现安全问题,给企业正常管理增加负担。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创建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的意见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创建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5.01.23•【字号】粤府〔2015〕12号•【施行日期】2015.01.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创建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的意见粤府〔2015〕12号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全面提升职业教育(含技工教育,下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现就创建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着力提升人力资源素质,为我省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总目标提供动力源泉和重要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核心,深化职业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营造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新环境。
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力争在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
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坚持国际合作、开放交流,积极借鉴国内外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和培养模式,形成有广东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新格局。
(三)主要目标。
到2018年,建成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先进省,形成具有广东特色、适应发展需要、基本达到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学习教育法心得体会(范文20篇)
学习教育法心得体会(范文20篇)1.学习教育法心得体会篇一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在完善产教融合制度支撑等方面作了修改,对提升劳动者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技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是推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
新的职业教育法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规定行业企业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办学主体地位,明确了产教深度融合的路径举措,制定支持多元协同办好职业教育的鼓励条款,针对以往产教关系存在的滞后性、松散性、浅层性和被动性,给出了具有针对性、操作性、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新《职业教育法》的出台为驱动形成一个共建、共治、共赢的产教深度融合生态圈搭建了顶层设计、提供了制度框架、理顺了运行机制,筑牢了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
2.学习教育法心得体会篇二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在大众心目中作为一种教育层次而非教育类型存在,被视为“低人一等”的教育、“失败者”的教育。
新出台的《职业教育法》旗帜鲜明地提出“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法律层面保障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
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
我们正处在一个好的时代,一个奋斗与创新的时代,富国梦、强国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个个让人振奋的词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日新月异、奋勇向前的中国。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职业教育者,应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己任,为国家输送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学习教育法心得体会篇三总务后勤于学校发展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
此次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从立法层面完善了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保障制度和激励措施,助力了产教深度融合,解决了“产教融而不合”的痛点,真正有望实现校企合作共赢。
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新时代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
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新时代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8.12.29•【字号】湘教发〔2018〕37号•【施行日期】2018.12.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新时代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湘教发〔2018〕37号各市州教育(体)局:近年来,我省中等职业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把握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办学方向,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了一大批适应产业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为湖南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就业和精准扶贫作出了积极贡献。
但由于专业设置重复、专业师资缺乏、校企合作不紧密、投入不足等原因,中等职业教育办学基础仍然薄弱,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模、结构和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我省现代产业发展需求。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技术技能人才,现就我省加强新时代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落实德育首要地位。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把德育工作摆在学校工作首要位置,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专业技能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劳动教育和美育各个环节,着力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加强以班主任为主体的新时期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建设具有职教特色的德育活动品牌和德育实践基地。
建立健全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
(二)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深入研究中职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特点,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德育资源,加强中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做法与成效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做法与成效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是一种通过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与融合,共同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的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变迁,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
因此,通过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的创新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已经开始尝试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并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效。
一方面,这种模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适应实际工作环境,提高了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另一方面,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校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需求,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效。
首先,学生的就业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通过实习和实践,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适应实际工作环境,提高了他们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其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
通过参与企业的科研项目和技术创新,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同时,学校和企业的合作也促进了两者的互利共赢,加强了产学研合作,推动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然而,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学校与企业的合作需要进行长期的投入和持续的推进,需要建立完善的合作机制和管理体系。
另一方面,学校与企业的利益关系和合作模式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以确保双方的合作能够真正达到互利共赢的效果。
同时,学生和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也需要不断提高和培养,以适应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需求。
关于不断深化产教融合、进一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建议
关于不断深化产教融合、进一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
质量的建议
一、深入挖掘与创新型企业的需求,改进课程体系
1.依托创新型企业的强大力量,改进学校的专业设置,让学生通过相关专业科目学习企业的新技术和新产品;
2.结合企业和学校的联合创新,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加强学生对创新型企业的了解,增强企业的认同感;
3.完善教学资源,不断推出应用型的现实实践课和大赛,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提升设计创新型能力;
二、强化实习实训,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1.鼓励学校开设重点实习班,强调实训,加强对学生在企业实践方面的管理,增强学生在实践期间的应用能力;
2.学校要加强对企业实习和实训实施的监管,确保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学习到的知识,不受企业业务水平的限制;
3.要组织企业专家及时参与课程设置和调整,加强学校和企业的对接,
根据企业的发展需求优化课程,从而拓宽职业选择和前景长远发展;
三、完善完善相关支撑体系,促进产教融合发展
1.建立相关管理制度,不断改进学校和企业协同合作的体系,营造利于产教融合的环境;
2.注重企业实践教学的建设,将企业应用环境和加工设备引入实习实训,着力提升学生的对技术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3.要充分发挥奖助学金、毕业生入企奖励与服务等资助政策在产教融合中的作用,让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学习成果和产业发展良性循环。
如何促进校企协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如何促进校企协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人才培养质量成为了衡量教育成果的关键指标。
而校企协作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模式,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然而,要实现有效的校企协作并非易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解决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一、明确校企协作的目标和意义校企协作的核心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通过将学校的理论教育与企业的实践经验相结合,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学校而言,校企协作可以丰富教学资源,更新教学内容,使教育更加贴近市场需求。
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校的声誉和竞争力。
对于企业来说,参与校企协作可以提前选拔和培养适合自身发展的人才,降低招聘和培训成本,还能够借助学校的科研力量解决实际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推动企业的创新发展。
二、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良好的沟通是促进校企协作的基础。
学校和企业应指定专门的联络人员,负责日常的沟通与协调工作。
定期召开会议,共同商讨合作方案、解决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在沟通方式上,可以采用面对面交流、电话、邮件、线上会议等多种形式,确保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
同时,要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方便双方随时了解合作项目的进展情况。
此外,还应加强文化交流。
学校和企业属于不同的组织文化,通过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增进彼此的了解和认同,减少文化冲突对合作的影响。
三、优化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学校应根据企业的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邀请企业专家参与课程设计,将企业的实际案例引入课堂教学,使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例如,在工科专业中,可以增加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参与企业的实际工程项目;在商科专业中,可以引入企业的真实经营数据,进行案例分析和模拟经营。
同时,学校要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和技术发展,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企业也可以选派优秀员工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传授实际工作经验和技能。
产教融合校领导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产教融合工作推进会,共同探讨如何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校企合作,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双赢。
首先,我代表学校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我校产教融合工作的各位领导、来宾表示衷心的感谢!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我校始终把产教融合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积极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强化顶层设计,明确产教融合发展方向我校高度重视产教融合工作,将其纳入学校发展规划,明确了产教融合的发展方向。
我们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促进就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出发点,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实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等多方面融合。
二、深化校企合作,拓宽产教融合渠道我校积极与各类企业开展合作,拓宽产教融合渠道。
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共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目前,我校已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形成了“订单式培养”、“现代学徒制”等多种产教融合模式。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我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加强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产教融合能力我校注重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引进企业人才、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等方式,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
同时,加强校企合作,邀请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产教融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在此,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加强政策引导,完善产教融合政策体系。
各级政府要加大对产教融合的政策支持力度,为产教融合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是深化校企合作,拓宽产教融合渠道。
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实现校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2023年校企合作工作计划
2023年校企合作工作计划2023年校企合作工作计划1新学期,校企合作办公室将结合新形势,在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的指导下,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确本部门工作职责,完善工作制度,建全工作机制,本着“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校企合作主线,全面构建合作育人平台,实施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设,使我校校企合作工作步入常态化,再上新台阶。
一、进一步健全校企合作工作机制,完善校企合作工作制度建立学校、二级学院组成校企合作工作机构,加强内部机构信息沟通交流,搭建与企业深度合作平台建设,促进校企合作信息互通。
全面检查现有校企合作项目协议履行情况,规范校企合作协议书签订。
实施二级学院校企合作工作周报制,对所有与学校合作企业开展资质审查、信息录入、合作内容跟踪与总结,保障校企合作工作的安全性与高效性。
二、突出校企合作工作的地方性加强与政府企业主管部门的联系,着力做好联系地方企业、深入地方企业考察调研,寻求在实习实训、人才培养培训、生产科研项目合作等领域校企合作工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三、启动校级校企合作信息平台系统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工作信息化管理水平建立以专业建设为主线的校企合作信息系统,打造每个专业至少有三家企业合作支撑的校企合作机制。
收集企业生产、经营、产品及服务、人才管理等资料。
把涉及校企交流的内容、形式、教师及学生参与、结果等信息建档,并建立跟踪更新机制。
四、广泛开展联系企业工作,建立足够且稳定的合作企业资源依托专业优势,多方联系合作企业,本着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思想,推进教师与地方企业专家人才互动,保障学生校外实习,使学校融入地方经济开发区。
建立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合作基地,开展专业论证与合作,为满足大批学生就业需求,广泛联系省内外企业交流合作。
五、拓宽校企合作广度,深化合作工作在校企合作工作中注重校企资源共享,引入企业设备资源,开展“校中厂”及校企合作实训室建设;推进教师与企业技术交流、科研项目合作;开展教师进企业工作锻炼和为企业培训员工活动;探索“现代学徒制”及“工学一体”等与企业合作招生试点工作;继续推进建立重点专业与企业建设“企业班”教学方式;总结“小学期”制教学试点经验,探索技能提升夏令营、创新创业夏令营等实践“小学期”实现方式。
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
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深化产教融合是国家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举措,促进产教协同育人是落实产教融合战略的必然要求。
为贯彻《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精神,落实《建设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方案》工作部署,进一步深入推进高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结合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指导思想按照统筹协调、共同推进,服务需求、优化结构,校企协同、合作育人的原则,对接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目标,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重大需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及时通畅的产教信息对接、丰富优质的产教资源集聚、灵活开放的合作制度环境为支撑,构建以普通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人才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体系,为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美好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坚持立德树人。
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充分发挥产教融合育人功能,形成政、校、行、企等多方参与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格局。
坚持问题导向。
聚焦协同育人面临的瓶颈障碍,推进管理体制、保障机制、评价制度创新,打造促进协同育人的政策环境。
坚持服务需求,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加大紧缺人才培养力度,提升对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的支撑力度。
坚持分类发展。
结合办学定位与实际,推进协同育人实施路径的多样化与特色化,支持学校在各自领域内错位竞争、争创一流,形成科学育人、特色育人、协同育人的良好格局。
二、主要目标推进行业主管部门和各区(域)参与协同育人的履责水平明显提高,校企双元育人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产业用人需求对接更加精准,协同育人途径更加多元,以需求为导向,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协调发展、协作机制高效通畅、校企合作活力迸发的协同育人体系。
校企合作,提升育人质量的新路径——江苏省盱眙中等专业学校基于课程标准下的育人实践
职 业OCCUPATION人才培养文 / 张红霞校企合作,提升育人质量的新路径——江苏省盱眙中等专业学校基于课程标准下的育人实践一、江苏省盱眙中等专业学校校企合作概述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职业学校科学发展的战略诉求,是职业学校对接市场的主要路径。
江苏省盱眙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学校”)紧紧围绕盱眙县委县政府“工业强县、创业富民”经济建设的核心战略,遵循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律,以企业需求为主导,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合作企业为支撑,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着力推进“引企入校”。
校园共占地400.1亩,其中,校企合作园占地100亩,数控技术应用实训基地与20多家行业企业共建校企合作发展战略,2013到2019年数控专业已创建成省级品牌专业、省级实训基地、省级示范专业、省级现代化加工制造专业群、省现代化数控实训基地。
二、基于课程标准,创新教学模式,提升育人质量依托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校企、行业、学校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将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融入教学过程,围绕企业对专业人才需求,提出专业对接企业、团队对接项目、学生对接岗位的“三对接”人才培养模式并进行实践。
(一)立德树人,构建“三段渐进”的职业道德教育模式学校在公共基础课程中,除了正常的语、数、外之外,结合课程标准、职业标准、岗位需求,开展“职业道德专题讲座”“企业文化学习”“企业8S 管理学习”“企业质量检测报告学习”等,通过组织与企业相关的讲座与学习,提高学生的职业幸福感,初步形成职业理想。
(二)基于企业真实产品加工,开发项目教学案例的研究学生在提高思想品德水平的同时,还需要有过硬的专业本领。
教师可采用分层次教学:第一阶段,中级工集训;第二阶段,高级工集训;第三阶段,校企合作产品案例开发与加工,引入企业校企合作产品,对接企业生产过程、优化工艺流程,将企业产品开发成学生训练作品,变企业产品为教学作品,实现生产与教学的无缝对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日前,省教育厅转发了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做出了全面部署,确立了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发展观。
《意见》把“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指导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全过程。
目前,职业院校产教融合不深、校企合作不力,已成为困扰提高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难点和瓶颈。
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应成为职业院校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着力点和工作主线。
笔者结合2015年9月参加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培训的体会,就职业院校学习贯彻《意见》精神,谈一些看法和建议。
一、树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由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的。
职业院校和企业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双主体,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可以促进职业院校和企业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从职业院校角度看,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可以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师资技能水平和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进而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从企业角度看,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可以满足人力资源及技术提升需求,进而提升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长期坚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实现了学校和合作企业的共同发展。
《意见》中强调,“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加强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校企协同育人”,这为职业院校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职业院校应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自己的使命,把为企业提供合格的人才作为目标,把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作为努力方向。
在办学策略上,强调以市场为导向,建立适合市场、有利于开展校企合作的一整套办学方案。
这样才能做到校企紧密合作,实现企业与学校的双赢。
二、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新加坡在学习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职业教育理念,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将其总结为“卓越办学要素”。
学院通过董事会、专业咨询委员会等部门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积累了成功的实践经验。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最高决策机构是董事会,成员来自政府部门、行业专家和知名企业家。
董事会预判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和产业发展的方向,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统筹规划学校发展,进行产教融合的顶层设计。
而专业咨询委员会成员来自企业专业人士,以企业需求和企业、产业发展趋势为依据,为学校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及人才培养方案等提供咨询建议,为培养人才做好专业规划和准备。
这些体制机制确保了学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有效实施。
2014年印发的《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
进一步发挥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委员会的作用,建立教育与产业对话协作机制,健全行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完善校企合作规划、合作治理、合作培养机制,搭建对话协作平台,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
日前,省教育厅刚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深化职业院校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试行)》,文件提出实行由政府、行业、企业、社会团体或个人、教职工代表等多方参与的理事会或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提升治理能力。
这些政策措施为职业院校做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顶层设计提供了有力支持。
科学完善的体制机制是贯彻落实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理念的重要支柱和运行载体。
我省已成立了行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行指委)和行业职业教育集团,进一步密切了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的关系,引导、协调、指导各行业的校企合作工作,以产业和专业为纽带,统筹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等资源。
职业院校除积极加入行指委和职教集团,应重点建设和完善董事会、专业咨询委员会等机制,科学引领和规划学校的校企合作工作。
三、遵循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规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特别是专业教学工作的全过程都应当积极贯彻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理念,遵循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规律。
南洋理工学院在专业设置、课程开发以及教学模式等方面遵循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规律,取得了丰硕成果。
专业设置方面:学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企业发展和学生成长需求开发设置新专业。
首先,由专业筹备小组充分调研并进行需求分析,确定毕业生所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设计专业教学结构,提出新专业建议;其次,由学校的学术委员会听取专业咨询委员会针对新专业提供的咨询意见,并从学术管理角度修改并批准新专业计划,然后报呈学校批准。
专业计划获批后,筹备小组确定培训目标,组织培训,准备教材、教学设备等,各项教学准备到位后方能开展教学,并在学生、教师和企业反馈的基础上进行持续改进。
课程开发方面:新课程开发以对国家人才开发需求、企业需求所进行的分析为前提。
第一,学校成立有企业人员参与的课程开发小组,开展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提出新课程建议,准备课程结构和课程大纲。
第二,提请系主任、咨询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批准。
第三,委托科目协调讲师,准备教学目标、教材以及教学设备。
第四,制订教学计划,开展课程教学,收集反馈意见,实施课程改进等。
在课程实施之后,要定期研讨,随时根据企业需求和科技发展情况进行修正。
教学模式方面:为实施“教学工厂”理念和开展“项目化”教学,南洋理工学院在教学运行机制上进行改革,各专业在第三学年均实行双轨制项目教学模式。
南洋理工学院三年学制的前两学年为专业宽基础理论学习和学期小型项目,第三学年为专向培训、全日制项目研发和企业实习。
双轨制项目教学模式把学生分为A、B 两组,第一学期A 组开展专向培训,B 组开展全日制项目和企业实习,第二学期再对调。
开展全日制项目和企业实习的B组也分为全日制项目组(B1 组)和企业实习组(B2 组),3 个月后两组对调。
通过这种模式保证了全年都有学生在做项目,都有学生在企业实习,满足了企业连续生产的需要。
南洋理工学院对即将毕业的学生进行专业方向和项目及企业实习教学,特别重视具有创新性的毕业项目和企业项目教学。
学生的技能水平在第三学年实现质的飞跃,毕业即可到企业上岗直接从事生产,或者在学校直接与企业开展业务,真正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教育部《意见》中要求“职业院校要结合自身优势,科学准确定位,紧贴市场、紧贴产业、紧贴职业设置专业。
要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努力形成与区域产业分布形态相适应的专业布局”,强调了职业院校要遵循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规律。
职业院校要认真贯彻《意见》要求,在解析学校自身办学条件、办学特色的基础上,深入调研学校所在区域相关行业产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状况,遵循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规律,谋划学校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和教学模式,形成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四、以校企合作为纽带,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南洋理工学院注重从企业引进高素质的专业教师,其70%的专业课教师来自于企业生产管理和研发一线,且有五年以上工作经验。
这部分教师与企业有密切联系,十分了解企业发展趋势、生产工艺流程、用人标准、人才需求等,在参与校企合作、项目研发中优势明显,他们既是工程师又是讲师,是真正的“双师型”教师。
南洋理工学院注重教师培养,在新聘教师入职后,为其制订专门培养与使用计划,明确一名导师负责对其进行指导培养,使其尽快适应教学需要。
《意见》要求:“加强教师培养培训。
建立健全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中职学校协同培养教师的新机制,积极探索高层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
实行新任教师先实践、后上岗和教师定期实践制度,培养造就一批‘教练型’教学名师和专业带头人。
”我省去年出台的《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中规定:“职业院校可以将编制总数的30%用于聘任高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
”这些政策措施为职业院校建设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指导。
五、搭建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平台,提升产教融合深度和广度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是新加坡职业教育模式的核心要素。
“教学工厂”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完全放置在一个真实的企业环境中,由模拟到模仿再到融合。
同时,学校持续引进企业生产项目和研发项目,形成学校、教学工厂、企业三位一体的综合教学模式,形成企业实习、企业项目与学校教学的有机结合。
借助“教学工厂”校企合作平台,南洋理工学院实现了三大目标:一是人才培养目标。
学生得到真实工作环境的锻炼,提高了实践能力、工作意识与创业精神,达到潜能的最大开发和专业技能的全面提升,毕业就能胜任企业的工作岗位。
二是教师培养目标。
“教学工厂”是一个灵活、新颖又富伸缩性的教学系统,以先进的科技达到对教师的“超前培训”,通过企业项目实施教学,促使教师和企业研发人员一起学习、研究,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升专业开发能力。
三是学校发展目标。
学校和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学校紧贴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甚至引领需求,实现了学校创新发展、服务社会的目标。
同时,合作企业既获得了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又提升了产品科技研发能力,真正实现了校企合作双赢。
2012年印发的《河南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试行)》要求“各级政府应整合职业教育相关专项资金,引导和鼓励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主要用于资助职业院校与企业联合设立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合作建设实验室或生产车间等校企合作项目”,这为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建校企合作平台提供了政策和资金支持。
职业院校应根据学校自身专业特点,结合区域产业特色和发展趋势,发挥政策引领作用,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理念与体制机制的指导下,搭建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平台,提升实践教学水平,切实提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总之,要破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的难题,从学校外部看,需要政府政策的引领,需要社会的认可,需要行业企业的支持。
从学校内部来说,一定要切实树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遵循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规律,以校企合作为纽带,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搭建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平台,提升产教融合深度和广度,这样才能实现学校、企业办学双主体的合作共赢、协同发展。
我省职业教育在实施职教攻坚进程中得到了迅速发展。
职业教育在兼顾规模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质量的提升,更加注重结构的优化,更加注重对产业竞争力和经济运行质量的人才支撑,而坚持产教高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正是实现这个关键转变的重要突破口。
我们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打造特色鲜明、内涵突出的示范职业院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效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现代产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促使职业教育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