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5单元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2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2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本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是八年级下册的历史课程,主要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

教材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我国在外交事务中的立场、策略和成果,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外交领域的知识相对较弱,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我国的外交事业有更深刻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认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

2.难点:我国外交政策的特点和原则。

五.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

2.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案例。

3.课堂讨论的问题和话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成就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在外交领域的发展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通过展示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我国在某一外交事件中的立场和策略,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4.巩固(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和总结,强化学生对我国外交政策的理解和认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拓展话题,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强调我国外交政策的特点和原则,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十七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十七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十七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十七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外交事业的发展历程;2.把握中国在外交事业方面的地位和作用;3.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与国家意识。

二、教学重点:1.外交事业的发展历程;2.中国在外交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理解外交事业的复杂性;2.如何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国际政治背景,解读历史事件和事实;2.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外交工作中的复杂性;3.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某些国际事件,让学生感知和领悟国际形势。

五、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列举自己所知道的国家之间签订的协议以及国际组织,并谈谈作用及意义。

2.讲授(30分钟):讲解外交事业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近现代中国的外交事业发展历程。

包括:晚清外交、抗战时期外交、新中国外交,以及中国的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战略等。

3.案例分析(15分钟):以“中美贸易战”为例,通过分析贸易战的背景、原因、结果,让学生了解外交工作的复杂性;并让学生从中体察中美之间的政治、经济、人文等方面的联系;从而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外交工作的重要性。

4.讨论(20分钟):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1.中国在外交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2.如何看待中国的大国外交战略?3.中国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现代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意义是什么?5.练习(30分钟):让学生掌握分析国际形势、进行外交工作的方法,以世界某一热点事件为背景,通过团队合作,模拟开展外交斡旋、谈判等外交活动。

六、教学反思:此次教学以外交事业为主题,以讲授、案例分析、讨论为主要教学方法,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对世界热点事件的模拟,让学生掌握分析国际形势和进行外交工作的方法。

同时,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历史意识,增强学生对外交事业发展的关注度和理解度。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材,主要围绕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展开,包括新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成就等。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文字史料,生动地展现了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历程。

本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培养学生对我国外交事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新中国建立和改革开放的背景有所了解。

但针对外交事业的具体发展过程和重要事件,学生可能知之甚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外交事业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的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外交事业的发展,掌握相关的历史事实和重要事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炼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外交事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高学生的国家荣誉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历程和重要事件。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分析史料,提高学生对外交事业的认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等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提炼关键信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案例分析法:以典型外交事件为例,引导学生分析事件背后的原因和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2.课件:相关图片、视频、文字资料等3.学生活动材料:笔记本、笔等4.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回顾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的背景,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历程,包括新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成就等。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5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5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历史八年级下册的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主要内容涵盖了新中国自1949年成立以来,在外交领域所取得的各项成就,以及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教材通过介绍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外交政策和重大外交活动,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历程,认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对我国历史的发展顺序和重要事件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外交事务作为一个较为专业的领域,学生可能对此知之甚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通过生动、具体的事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历程,掌握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外交政策和重大外交活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历程,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2.难点: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外交政策和重大外交活动的背景、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历史图片、播放视频资料等,再现历史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历史八年级下册。

2.教学辅助材料:历史图片、视频资料、相关论文和书籍。

3.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我国近年来的外交成就,如一带一路倡议、金砖国家峰会等,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2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2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本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是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的第17课。

本课主要内容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外交事业的发展。

教材通过介绍我国在改革开放时期,如何积极主动地开展外交活动,争取国际地位,维护国家利益,增进国际合作与友谊,展示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和独立自主的精神。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我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政策和国际地位。

学生对我国的外交事业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其发展过程和具体事件可能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历程,理解其背后的原因和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外交事业的发展,掌握其主要事件和成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我国的繁荣富强感到自豪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外交事业的发展过程和主要成就。

2.教学难点:我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2.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分析我国外交事业发展的原因和意义。

3.案例分析:通过具体外交事件,让学生理解我国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和互利共赢。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

2.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过程和主要事件。

3.视频资料:准备相关外交事件的视频资料,以便进行案例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我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政策和国际地位,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课件展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外交事业的发展过程和主要事件,如中美建交、中日建交、加入世界贸易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我国外交事业发展的原因和意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材分析本课是《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

由于美国对新中国实行军事上的威胁、政治上的孤立、经济上的封锁,致使中美双方敌视二十多年。

然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上升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的共同要求,中美关系出现转机。

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和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中美关系的改善也极大地冲击了长期追随美国的日本。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日益提高,我国外交事业又取得了新的辉煌成就。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以后,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们国家所面临的外交形势已经有所了解。

但是这些内容跟他们现在所接触的国际形势有比较大的反差,往往会不理解。

但是也正是这种反差能激起学生学习这部分历史的兴趣。

从他们的疑问入手,结合现实,深入探讨中国外交事业的成就和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教学目标程方法信息探索归纳指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总结中国外交所取得的重大成就,理解其原因,并与现实对比,以史鉴今续表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国情感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许多国家争取与我国建交的热潮,证明美国原先“遏制中国”而进行外交封锁的僵局已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新局面,值得炎黄子孙引以为荣开放观念重视外交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加入WTO等外交成果,直接推动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统一大业的进展,同时也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关系改善,两国逐渐走向“双赢”。

教学难点:中美关系改善和新中国外交成就辉煌的原因。

教法学法教法:1.运用构建主义理论、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思想,采用“知、疑、学、解、创”教学模式,总体上采取“分—总”的形式。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优质教案(含教学反思)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优质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的明天更美好的使命感【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教学难点:中美关系在70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我国外交事业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左边是周恩来,中间是蒋介石,右边是尼克松) 2018年,是中美建交39周年。

三十九年前,在中国改革开放元年之时,中美两国发表建交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

忆往昔,曾经水火不容的两个大国,为了各自的利益,虎视眈眈二十余年,那么,又是怎样的国际风云改变了中美关系的破冰之旅呢?看图片,这是一幅反映中美外交出现转圜的漫画,历史上将其称作“乒乓外交”。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图片展示:联合国总部前飘扬的中国国旗2.教师提问: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在什么时候、什么会议上得到恢复?提示: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3.教师讲述:为什么要用“恢复”一词。

“二战”后期,同盟国在克里米亚召开了“雅尔塔会议”,其中一项内容就是战后成立联合国,美、苏、英、法、中五国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所以,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由于美国的蓄意阻挠,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被国民党集团长期窃据。

直到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终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和中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4.图片展示:外交部部长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5.引导学生回答:它记录了新中国外交史上的精彩瞬间和辉煌成就!历史被定格在这张笑脸上。

你从乔冠华的开怀大笑中感受到了什么?提示:自信的笑、胜利的笑;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进一步表明美国的孤立政策失败;我国在外交上取得了更大的进展。

目标导学二:中美、中日建交(一)中美建交1.教师简要介绍:中美“乒乓外交”的一些故事。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3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3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的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主要讲述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事业。

教材通过介绍我国在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的外交成就,展示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我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历史事实,也有对外交政策的深入分析,对于学生了解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对我国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外交事业的专业术语和外交政策的演变可能较为陌生,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讲解和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可能了解不多,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事业的发展,掌握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重大外交成就,认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自豪的情感,树立全球观念,认识到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责任和义务。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事业的发展,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2.教学难点:外交政策的专业术语,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外交成就的背景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外交成就。

2.案例教学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外交案例,分析我国外交政策的演变和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3.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教学活动和作业。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本课内容,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成就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部编版2020年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

人教部编版2020年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签定、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中日建交。

2.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史料分析70年代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善于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探询答案。

3.通过讲述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学生认识到新时期中国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基础上,采取积极灵活的外交方针,为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作出重要贡献。

同时中国也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教学重点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关系改善,两国逐渐走向“双赢”。

教学难点中美关系改善和中国外交成就辉煌的原因。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乔冠华,因为他出色的文采和作为一代外交家在中国外交舞台上的演出,曾经使太多的中国人感受到激情和振奋。

毛泽东曾经说:“乔的文章顶得上两个坦克师”,足见他早年国际评论文采的飞扬和见识的犀利;而后来在外交领域的超俗作为,也足以使他彪炳中国外交的史册。

你知道乔先生因何事而开怀大笑吗?二、自主学习(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恢复: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2.意义: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中美建交1.美国敌视新中国: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

2.建交原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3.建交主要过程:(1)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

(2)开始走向正常化: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与毛泽东、周恩来总理会谈,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

(3)正式建交: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3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3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本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是八年级下册人教版部编历史课程的第17课。

教材主要介绍了新中国自1949年成立以来,在外交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包括1954年日内瓦会议、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尼克松访华以及1979年中美建交等重要历史事件。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了解到新中国的外交事业的发展过程以及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新中国建立的历史背景以及国内改革发展的相关内容。

对于新中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成就,学生可能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其背后的意义可能还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时间顺序和细节内容较为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的脉络,加深对外交事业重要性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新中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掌握相关的历史事实和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历史事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新中国的外交事业,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新中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及其意义。

2.难点:理解不同历史时期外交政策的变化及其背后的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使学生了解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过程。

2.讨论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外交政策的变化及其影响。

3.时间线索法:通过时间线索,帮助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的脉络,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准备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和相关教学参考书籍。

2.教学多媒体材料:准备与本课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材料。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与外交事业相关的道具,如国旗、地图等,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掌握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日建交,改革开放后的全方位外交。

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史料分析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善于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指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总结中国自古至今对外交往的变化,理解其原因,并与现实比对,以史鉴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新中国在外交事业上取得的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上进心;增强学生坚持改革开放、面向世界和未来、顺应历史潮流发展的现代意识;通过学习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全方位外交。

难点中美关系改善和中国外交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启发性教学法,讨论。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周恩来的图片,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总理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在召开的第一届亚非会议时,又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周恩来的外交贡献为新中国赢得了很好的国际声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1976年1月9日,周恩来逝世,联合国大厦在那一天降了半旗。

周恩来在最后的岁月里,带病进行了哪些意义重大的外交活动?他所开创的新中国外交事业后来又有怎样的发展?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2、讲授新课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图片展示《乔的微笑》,简单讲述一下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情况和背景。

2、共同学习: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为什么用“恢复”而不用“加入”?(1945年联合国成立,中国是创始国之一,当时由国民政府代表中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为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理应享有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但在美国等国的操纵下,联合国长期将中国排斥在外。

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历史 下册 第五单元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教案

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历史 下册 第五单元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教案

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一、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的基本情况;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1979年中美建交;了解中日建交的情况;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

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史料分析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善于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中国在全方位外交和多边外交活动中取得的成就;认识到外交事业的成就来源于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增强热爱祖国、立志学习、使祖国的明天更美好的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难点: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取得成功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971年7月的一天,中美两国同时发表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以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并就双方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

公告的发表,引起世界舆论的震动。

正如尼克松后来在回忆录中所说,宣读公告只用了三分半钟,“却成了本世纪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闻之一”。

中美关系如何实现了正常化?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如何恢复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又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二)、讲授新课: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背景:(1)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中国是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当时由国民政府代表中国。

(2)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为代表中国唯一合法政府,理应享有联合国合法席位。

但是,由于美国的蓄意阻挠,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被国民党集团长期非法窃据。

为了恢复合法席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长期努力,得到越拉越多国家的支持。

2、原因: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2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2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本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是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事业的发展。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新中国在外交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以及我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和发展。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50年代的外交成就、60年代的外交困境、70年代的外交突破以及改革开放后的外交事业发展。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我国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对我国的历史发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具体发展过程和重大事件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过程,掌握相关的历史事实和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外交事业感到自豪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过程和重大成就。

2.教学难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和发展,以及相关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问题。

2.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让学生深入了解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3.采用合作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事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好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案例。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对外交事业的兴趣。

2.呈现(1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过程,包括50年代的外交成就、60年代的外交困境、70年代的外交突破以及改革开放后的外交事业发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和发展,以及相关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

课题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课型问题引领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导学目标1、通过史料研读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建交、中日建交等史实归纳20世纪70年代的重大外交成就2、通过联系现实和材料分析了解改革开放后中国发展全方位外交的成就,锻炼分析能力3、通过学习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外交的巨大成就,认识到新中国国力的提高,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中美建交难点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

主备人曹雪梅审核人宿春宁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见性问题及解决对策复习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原则分别是什么?导入新课图片导入明确目标出示复习问题。

指导群体落实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解读目标独立思考,对子互考。

观察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史实找出目标中关键词问题:中美关系正常化不好理解策略:由阅读大屏幕的图片形成感性认识,达到图文结合帮助学习的目的。

2、问题:中美关系正常化标志易错策略:写在书上。

研习一、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1、时间:19712、会议:第26届联合国大会3、意义:外交重大胜利自学任务一1、中国何时、何会议恢复了合法席位?2、恢复的阻力是什么?中国如何突破?意义何在?1、教师讲授为何用“恢复”。

2、出示《五星红旗在联合国总部升起》《乔的笑》等多媒体史料依案自学、小组交流、汇报1、了解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

2、观看图片加深印象。

思考从《乔的笑》你能感受到什么?二、中美、中日建交1、中美建交(1)背景:20年敌对,中国国际地位提高(2)过程A.1971年基辛格访华B.1972年尼克松访华C.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3、中日建交;时间:1972年标志:田中角荣访华自学任务二1、中美(1)中美建交背景?(2)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怎样改善关系?中日建交时间和标志?1、(1),应培养学生站在国际关系的角度,来分析变化的原因(2)出示中美关系改善相关图片和资料2、打出中日建交图片,帮助记忆。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的基本情况;知道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了解中日建交的情况;掌握新时期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列举和分析70年代中国对外关系的重大发展的史实,培养学生概括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总结中国自古至今对外交往的变化,理解其原因,并与现实比对,以史鉴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由上海APEC会议的主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理解合作的重要性,树立乐于合作、团结互助的人生态度。

认识到外交事业的成就来源于祖国的强大,增强热爱祖国、立志学习、使祖国的明天更美好的使命感【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教学难点:中美关系在70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我国外交事业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左边是周恩来,中间是蒋介石,右边是尼克松)2018年,是中美建交39周年。

三十九年前,在中国改革开放元年之时,中美两国发表建交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

忆往昔,曾经水火不容的两个大国,为了各自的利益,虎视眈眈二十余年,那么,又是怎样的国际风云改变了中美关系的破冰之旅呢?看图片,这是一幅反映中美外交出现转圜的漫画,历史上将其称作“乒乓外交”。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图片展示:联合国总部前飘扬的中国国旗2.教师提问: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在什么时候、什么会议上得到恢复?提示: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3.教师讲述:为什么要用“恢复”一词。

“二战”后期,同盟国在克里米亚召开了“雅尔塔会议”,其中一项内容就是战后成立联合国,美、苏、英、法、中五国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所以,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设计
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 明确答案:
1) 材料一尼克松这句话,可以看出美国认识到了什么? 2) 在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和美国的关系是怎么样的?怎样
形容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 3) 根据材料结合课本内容归纳:到 70 年代初,两国关系出现转
机的原因有哪些?
【问题 1】 一、1)中国的发展和在国 际事务中的作用。 2)处于“敌对”的状态; “水火不容” 3)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国际形势的变化;两国共同 的要求。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 17 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设计
【教学任务】
第 17 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教案
知识与 能力
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中日建交等史实,认识 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及其原因;了解改革开放后中国发展全方位外交的成就, 认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
【问题 2】 中日建交
阅读教材 P87 第二段,回答: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时间是 哪年?日本首相是谁?中日建交的影响有哪些?
生:学生自学本目内容,互 提问重点内容。
师:引导学生认识:中美关 系的改善冲击了长期追随 美国的日本,督促日本积极 谋求发展与中国的关系。中 日建交由此揭开了新篇章。
三、全方位外交
自 主 完成学案中的“自主探究”部分。


师:明确要求,巡视、检查 学生完成情况,并掌握学生 的学习进程,发现和解决学 生所出现的疑难问题。
生:阅读课文、自主探究。
1/4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 17 课 外交事
【问题 1】新中国理应享有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第一段内容,回答问题:
(1)苏联军事力量迅速发展。美苏争霸进入“苏攻美守”的阶 段。美国在与苏联的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

2020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精品教案

2020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精品教案

一、导入新课一个美国队员登上中国大巴1971年,中国乒乓球代表团参加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世乒赛开始的第二天下午,美国队员科恩一个人在练习馆练习,看到中国队排着整齐的队伍也来了。

中国队开始练习时,他瞅准机会问梁戈亮,能否和他挥几拍。

当年中国男队三大主力之一的梁戈亮同意了,练习大约持续了15分钟。

随后,中国代表团乘车去体育馆,车正要关门时,一个小伙子冲了上来,留着长长的褐色头发,蓝眼睛。

外国运动员一看车内坐的全是中国人,急忙转过身去。

这时他运动服背后印着“U.S.A”的字样映入我们的眼帘,大家都用不安的眼光注视着他。

从饭店到体育馆,汽车要走十五分钟。

十分钟过去了,没有一个人和他说话。

当时,坐在汽车最后排的庄则栋,心里经过激烈斗争后,从手提包里选出一块较大的杭州织锦,和翻译一起来到他前面。

“你好!欢迎你乘我们的车去体育馆。

”他转过身来说:“谢谢!”“你叫什么名字?”“科恩。

”“虽然美国政府对中国不友好,但美国人民是中国人的朋友,为了表示中国运动员对美国运动员的友谊,我送你一幅中国杭州的织锦留念。

”庄则栋说……一次历史的偶然,开始了中美关系的“破冰之旅”。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2.教师提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什么时候、什么会议上得到恢复的?提示: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3.问题思考:为什么要用“恢复”一词?提示:二战后期,同盟国在克里米亚召开了“雅尔塔会议”,其中一项内容就是战后成立联合国,美、苏、英、法、中五国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所以,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由于美国的蓄意阻挠,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席位被国民党集团长期窃据。

直到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终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课程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课程教学设计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备课人: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的基本情况;知道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了解中日建交的情况;掌握新时期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列举和分析70年代中国对外关系的重大发展的史实,培养学生概括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总结中国自古至今对外交往的变化,理解其原因,并与现实比对,以史鉴今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由上海APEC会议的主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理解合作的重要性,树立乐于合作、团结互助的人生态度。

认识到外交事业的成就来源于祖国的强大,增强热爱祖国、立志学习、使祖国的明天更美好的使命感二、教学重点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三、教学难点中美关系在70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我国外交事业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四、教学多媒体多媒体,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自学第一环节:激趣导入2019年3月23日,意大利与中国签署了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双方欢迎签署政府间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

双方认识到“一带一路”倡议在促进互联互通方面的巨大潜力,愿加强“一带一路”倡议同泛欧交通运输网(TEN-T)等的对接,深化在港口、物流和海运领域的合作。

从国际体系的旁观者到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和引领者,中国一步一个脚印,走近世界舞台中心。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第二环节:目标展示了解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的基本情况;知道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了解中日建交的情况;掌握新时期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列举和分析70年代中国对外关系的重大发展的史实,培养学生概括问题的能力第三环节:自主尝试教案发放给学生,以填空题的形式展示本课知识点,让学生提前做好预习,熟悉一遍课本知识。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了解和掌握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签定、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中日建交;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2)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史料分析70年代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善于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探寻答案。

在总结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成就并分析原因时,可指导学生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以史为鉴。

2.过程与方法:
(1)大量运用历史图片,注意体验式学习,让学生通过直观、感性的材料近距离地触摸历史。

(2)通过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课堂研究活动(讨论、集体归纳),帮助学生对课标所要求的主干知识体系进行梳理、整合,加深理解与认识,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外交事业的成就来源于祖国的强大,生发热爱祖国、立志学习、使祖国的明天更美好的使命感。

(2)由上海APEC会议的主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理解合作的重要性,树立乐于合作、团结互助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全方位外交。

难点:中美关系改善和中国外交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展示:尼克松访华的图片
引出中美关系的变化,由此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史料1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由于美国的阻挠,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被国民党集团长期占据。

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被长期剥夺。

史料2如图。

教师: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为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理应享有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但是,在美国等国家的操纵下,联合国长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排斥在外,仍由蒋介石集团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

为争取恢复合法席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长期努力,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支持。

教师: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时间和会议是什么?
学生: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教师: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有何意义?
学生: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中美、中日建交
1.中美建交
史料1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尼克松
史料2中苏关系发生了急剧变化。

1969年3月,苏军入侵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国一侧的珍宝岛,中苏军队激烈交火。

这次事件后,中苏两国在边境陈兵百万,中苏关系降至冰点。

——整理自《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
教师:中美建交的背景是什么?
学生: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
两国共同的要求,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

教师:关于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这是70年代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

从美国一方来讲,已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此外,美国特别感到苏联已成为其“非常强大、有力和咄咄逼人的竞争者”,想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增加美国对付苏联的资本。

从中国一方来讲,改善中美关系,保持一种新的均衡关系。

其考虑有三:一是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二是牵制和对付来自于苏联的威胁;三是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有重要作用。

教师:中美两国是通过什么方式首次接触的呢?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在1971年4月,毛泽东亲自批准中国乒乓球队邀请美国乒乓球队来访问中国,这是美国代表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次正式访问中国,这就是轰动世界的“小球影响大球”的“乒乓外交”。

教师:紧接着1971年7月,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同周恩来举行了会谈。

教师:1972年2月,尼克松正式访华,与周恩来在上海举行会谈,双方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

史料3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中美建交公报》
教师:中美两国哪一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如何?
学生: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2.中日建交
史料1毛泽东会见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史料2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的
反省。

——中日政府《联合声明》
教师:中日两国结束了近百年来的不正常状态,为两国关系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

中日是在何时建交?
学生: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教师:你认为现如今应当怎样看待中日关系,我们对日本应该持怎样的态度?民族复兴道路上的中国不仅要有大国的综合国力和影响力,还要具备怎样的大国心态呢?
学生讨论。

教师归纳:
态度:①中日两国应当正视历史,以史为鉴,处理好民族情感和国家利益;
②在新的历史时期,中日两国应当加强合作,推动两国经济和文化交流,促进两国共同发展等。

心态:不卑不亢不傲,有定力,按原则办事而不意气用事,讲理性而非动辄抒情。

对本国有充分的自信,与别国平等交往,既不欺压别国,也绝不接受挑衅。

教师: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的外交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伟大成就,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全方位外交
史料1如图。

史料2如图。

史料3如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各国建立外交关系示意图
教师:改革开放后,我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

教师:我国是如何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的?
学生: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力争中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逐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

教师:如今我国已与多少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请你评价一下我国的外交成就。

学生:如今,中国已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评价: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教师: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①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②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总趋势。

◆课堂小结
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外交成就显著,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1972年,尼克松访华,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对国际形势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外交实现了新的突破。

改革开放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活动。

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板书设计】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外交成就⎩⎨⎧⎭⎬⎫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建交20世纪70年代外交突破全方位外交→21世纪外交发展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