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大学的西迁壮歌
交大西迁博物馆观后感
交大西迁博物馆观后感
参观交大西迁博物馆,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抗日战争时期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
博物馆通过丰富的实物、图片、文字等形式,生动地再现了交通大学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为了国家的教育事业,毅然决然地西迁至重庆、贵州等地的历程。
首先,我被交通大学师生在战争中表现出的坚定信念和崇高品质所感动。
面对战火,他们毫不退缩,坚定地承担起民族复兴的重任。
在艰苦的条件下,他们依然坚持办学,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
这种精神品质,是我们当代年轻人应该学习和传承的。
我对交通大学的办学精神和教育理念产生了敬意。
在战争年代,交通大学始终坚持“教育为民、科技兴国”的理念,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科技人才。
这种办学精神和教育理念,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我们应该把培养人才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最后,我对交通大学在战后重建和发展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表示敬佩。
战争结束后,交通大学迅速恢复办学,并在短短几年内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这种顽强不屈的精神,是我们在今天的社会发展中应该继承和发扬的。
参观交大西迁博物馆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交通大学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艰辛历程,以及他们在教育事业上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这次参观之旅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为国家的发展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交大人的原创音乐剧《西迁,西迁》公演了!
交大人的原创音乐剧《西迁西迁》公演了!12月20日19:30 交大兴庆校区主楼多功能报告厅历时一年,从调研、创作、排练到筹措,从广播剧到舞台剧,19首原创歌曲、全程2个小时,国内首部弘扬西迁精神的原创音乐剧《西迁,西迁》终于要公演了!(无需凭票入场,面对全校师生及社会公众公益演出)在信仰中追寻,在使命中相遇有一种精神,在家国情怀里,肇造忠诚;在文化传承中,铸就丰碑,经岁月磨砺而历久弥新!有一个群体,在事业追求中,挺身担当;在艰苦奋斗里,锻造使命,虽百转千折亦初心不改!这就是——一代交大人的“西迁精神”一群投身于祖国的建设者一座永恒的精神纪念馆致敬西迁,献礼祖国国内首部弘扬西迁精神原创音乐剧《西迁西迁》诠释一所百年高校的时代担当与世纪风采由西安交大师生原创出品以全新的音乐剧形式用艺术弘扬西迁精神以生动的情景和动人的旋律带领观众回到一幕幕历史现场以艺术呼唤心灵以音乐凝聚精神西迁精神以鲜活光辉的形象永远屹立在艺术舞台上原创音乐剧《西迁西迁》是以交通大学罗友慕教授家族四代人西迁六十年的奋斗历程和生命轨迹为主线,用数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切面,经纬交织,纵横交错地演绎出了一个家族六十年的情感、思想升华的心路历程。
艺术地再现了从1956年交大西迁、1977恢复高考、20世纪末出国热、21世纪中美科技竞争到近年来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建设等历史事件。
该剧由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师黎荔、金晨等创作,交大学子积极参与,特邀北京、深圳、西安、哈尔滨四城的知名音乐人、艺术家为顾问。
在交大原党委书记、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的“西迁人”代表潘季教授,以及交大西迁博物馆赵大良馆长的指导下,多方融合创作完成。
希望通过这次大胆的尝试,推动本土原创音乐剧的发展前进。
主创团队介绍剧作、词作、本音乐剧总制片人:黎荔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首批课程责任教授,硕士生导师,人文学院高培中心主任,西安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副主任,西安交通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研究员,西安市碑林区文化产业专家库成员。
交大西迁精神的个人心得体会
交大西迁精神的个人心得体会交大(上海交通大学)西迁精神,是交大师生始终保持的一种团结、努力、奉献的精神状态。
作为一名交大学子,我有幸能够亲身体验到这种精神所带来的影响和启示。
以下是我个人对交大西迁精神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交大西迁精神展现了对学习的执着追求。
西迁之前,交大曾经是国立交通大学,但在抗日战争时期,大学的学术氛围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1937年,为了保护学校,交大决定将学校从上海迁至四川乐山。
这个决定对师生而言可谓是艰难的,但他们没有选择放弃。
相反,他们将学习放在首位,带着对国家的责任感坚定地向前走。
这种执着追求的精神激励着我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其次,交大西迁精神传递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西迁之际,师生们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但他们始终保持着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职员工互相帮助,学生们相互鼓励,共同面对困境并克服困难。
这种团结合作的精神让我明白,一个团结的集体可以取得更多的成就和发展。
因此,我也积极主动地与他人合作,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凝聚集体的力量,取得更好的成果。
交大西迁精神还体现了对社会的责任与奉献精神。
在进行西迁之前,交大师生除了要继续学习,还要积极参与抗战救亡的活动。
许多师生投身到抗战救亡的事业中,为打倒日本侵略者、保家卫国而竭尽全力。
这种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对我产生了很深的触动。
我认识到作为一名大学生,应当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积极关注社会问题,参与公益活动,为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此外,交大西迁精神还展现了对自强不息的追求。
在艰苦的条件下,交大的师生们始终不放弃追求卓越的目标。
他们在新的环境中积极适应,以顽强的毅力和勇气克服一切困难。
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让我明白,困难和挫折不可避免,但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最后,交大西迁精神给我带来了无限的勇气和动力。
作为一名交大学生,我深深地感受到这种精神所传递的力量和积极影响。
它鼓舞着我坚定追求自己的目标,勇往直前,不畏困难。
西迁故事——迁校初时的记忆
【校史故事365】125 西迁故事——迁校初时的记忆来源:交大新闻网日期 2015-08-10 10:53 点击: 839最迫切的任务年8月10日在上海徐家汇车站,我们第一批大规模迁来西安的师生员工乘上开往西安的专列,冒着酷暑乘了两天的车抵达了西安。
当决如何开学的问题。
教学和行政用房仅有中心楼和行政楼。
而且虽然外壳完工了,内装修还没有完成。
加上暑假前,因为上海流行1956学年第二学期的期考被迫暂停。
到西安后第一件教学工作就是给二年级同学安排补考事宜。
教研室办公室没有地方,当时校长把自己的办公室先腾出来,让基础课的几个教研室先使用,以便做好各门课程的补考准备工作。
出考题,印试卷,大家忙得不亦乐考试进行完毕。
各教研室分别进行判卷、评分。
接着又开始了做新学期教学的准备工作。
尽管当时的工作条件还很不正常,但是各教学质量,老交大的传统丝毫没有削弱,教学工作和在上海时相比没有打任何折扣。
随着各部门不断努力工作,各种条件逐步完善趋正常,教学秩序也恢复到上海时的水平,生活上的困难相应逐步克服,一切走上正轨。
我们也迎来了1957年的元旦、春节。
当时条件下,同心同德地圆满完成第一步的迁校工作,应当说是因为大家相信党中央的决策,能够服从国家的大局①。
难忘的草棚大礼堂迁,学生日渐增多,教职员工陆续迁来,要开全校师生员工大会根本没有地方,因大礼堂迟迟盖不起来,为了解决开大会的困难,能工巧匠,在现1400大教室的位置,用竹子盖起了一座临时大礼堂,这个大礼堂跨度很大,能容纳5000多人开会。
竹编的大礼堂冷夏热。
地下是砖、泥、沙混合地面,没有正规的椅子,只有一条条很长很长的长板凳,一条凳上可以坐七、八个人。
这个礼堂虽少问题。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开师生员工大会、文艺演出、放电影、开音乐会等,都在这里进行。
记得中央乐团首席小提琴演奏家家演出,就是在这个竹棚礼堂里进行的;他演奏了一首《云雀》,博得了师生员工及家属、孩子们的狂热鼓掌。
这个竹棚礼堂沿用用地才拆掉。
交大西迁_名人故事
交大西迁62年前,数千名交通大学师生响应中央号召,告别繁华的上海,扎根古都西安,为科学发展与西部建设奉献芳华。
62年后,他們中的许多人已长眠于黄土地下,曾经的热血青年变成耄耋老者,拳拳爱国之心却从未褪色。
那是一场怎样的迁徙这些西迁的老教授,又有着怎样的故事?缘起1955年4月初的一个夜晚,时任交通大学校长、党委书记的彭康接到一通来自高等教育部的电话。
他被告知一个重大决策:党中央决定将交通大学由上海迁往西安。
彼时,朝鲜战争已结束一年多,国家对国民经济建设方针做出调整,把工业布局的重点放在内地,紧缩沿海建设,重要工业内迁。
交大内迁,正是基于西北工业基地建设的要求和远离国防前线的考量。
“当时我们开了很多会,白天晚上不间断。
校党委关于西迁的意见始终是一致的,即坚决贯彻中央关于交大西迁的精神。
”西安交通大学原校长史维祥当时任交通大学机械系党总支书记。
他至今记得当时的情况:“学校雷厉风行,彭康校长4月9日向校务委员会和党委常委会通报中央的决定;4月中旬,任梦林总务长和王则茂科长等即赴西安察看及选择校址。
”史维祥说,上海人素来眷恋繁华都市,“所谓&lsquo:宁要市区一张床,不要郊区一套房&rsquo:。
要把数千师生员工从繁华舒适的上海,迁到相对落后的大西北来,现在仍难以想象”。
尽管如此,全校师生还是在最短时间内达成了共识。
1955年5月26日,彭康向师生们公布了西迁的决定,全校积极响应。
那是一个炽热的年代,第一个五年计划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为建设祖国出一份力”,是所有年轻人心中的至高理想。
“现在很多年轻人问我,你们当时怎么那么伟大,把上海抛开,到那么艰苦的地方去”87岁的退休教授张娴如当时是交大机械系的一名普通教员,她笑言,“他们可能不了解情况,我们当时是热血青年嘛,那时一动员,大家都是非常积极的。
”当时,许多班级写信、写稿给校刊,表示决心克服困难,迁往西安。
交大校刊就曾刊载一篇锅炉41班写的题为《我们向往着西安》的文章:“西安的生活条件要比繁华的上海差一些,这是事实;初去不习惯,也是必然的事。
西安交大西迁精神故事
西安交大西迁精神故事西安交通大学西迁精神故事西安交通大学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前身为历史悠久的西安交通学院。
1934年,国民党军队在全国抗日战争中受到日军的猛烈进攻,为了保护学校的安全,学校西迁至四川省乐山市,建立了西安交通学院的乐山分校,后来乐山分校更名为乐山高等专科学校,其中各类课程更加丰富,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加完善的学习环境,在乐山分校期间,学校开设了大量的专业课程,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培养,推动了乐山人的科学文化发展。
乐山分校的一段历史曾经被称为“西安交大西迁精神”,在这一段历史中,学校西迁至乐山,学校的师生们团结一致,在困难的环境中坚持求学,勇敢地面对挑战,不畏艰辛,坚守学习的信念,最终使学校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这也是学校精神的体现。
西安交大西迁精神,首先体现在学校建设上,学校在乐山建立了教学实验室,建立了基础设施,如图书馆、实验室等,积极招收老师和学生,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另外,学校也注重科学研究,在乐山期间,学校与乐山市政府合作,开展科学研究,发表论文,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西安交大西迁精神,还体现在学校师生之间的团结与友谊上。
在乐山期间,学校师生团结一致,在困难的环境中积极求学,学习知识,培养精神,并且把精神传播给周围的人,共同勇敢地面对挑战,学校师生之间建立起了良好的友谊,他们克服困难,为学校发展做出了贡献,这也是学校精神的体现。
西安交通大学西迁精神,让学校的师生们明白了,只有坚持不懈,勇敢地面对挑战,才能取得成功。
学校的师生们通过西迁精神,让我们明白,不管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只要具备勇气,有责任感,有团结精神,就可以取得成功,以共同的信念把学校发展起来,用于未来的发展和建设。
西安交通大学西迁精神,早已被学校师生所铭记,成为了学校不变的精神。
学校今天的发展离不开西迁精神的支撑,西迁精神将伴随学校一路走来,将继续传承下去,为学校的未来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观交大西迁的感受
参观交大西迁博物馆是一次非常深刻和感人的经历。
通过了解交通大学的历史和西迁故事,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艰辛和奋斗精神。
在参观过程中,我了解到了交通大学的历史背景和西迁的起因。
在20世纪50年代,为了支持国家建设和发展,交通大学决定从上海迁往西安。
这一决策对于当时的师生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但他们毫不犹豫地响应号召,踏上了西迁的征程。
在博物馆中,我看到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和历史照片,生动地展现了西迁过程中的艰辛和奋斗。
其中包括一些老照片、教学用具、生活用品等等,这些物品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那个时代的真实面貌。
参观过程中,我感受到了西迁精神的深刻内涵。
这种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的体现,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不断奋斗、拼搏。
同时,我也深刻地认识到了知识分子在国家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责任。
通过这次参观,我对交通大学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和发展机遇。
这次参观不仅让我收获了很多知识,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西迁精神耀青史——交通大学西迁始末
记忆20世纪50年代的交通大学西迁是党中央根据当时国际国内形势发展作出的重要决策,但随着时势的变化,围绕西迁方案产生了激烈论争,最终在周总理的悉心关怀和各方努力下,西迁工作圆满完成。
而扎根西部的交大人,铸造出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
贯彻执行中央决策 交通大学实施内迁朝鲜战争结束后,美蒋在1954年12月签署了《共同防御条约》,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我国东南沿海局势骤然紧张。
此时,国内首个“五年计划”处于实施阶段。
党中央、国务院从国际局势发展、国防建设和国内工业化发展的需要出发,决定将处于东南沿海的上海交通大学迁往内地西安。
1955年3月30日,高等教育部根据中央方针,上报国务院《关于沿海城市高等学校1955年基本建设任务处理方案的报告》,提出:“减少沿海城市高等学校招生任务,相应地扩建内地学校……将交通大学机械、电机等专业迁至西北设交通大学分校……”4月初,高教部文件《1955年到1957年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及新建学校计划(草案)》提出:“将交通大学内迁西安,于1955年在西安开始基本建设,自1956年起分批内迁,最大发展规模为12000人。
”4月7日晚,高教部将这一精神电话通知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彭康。
4月9日,彭康迅速召开党委会、校务委员会,传达中央指示精神和迁校西安的决定,部署相关工作。
5月,彭康率队奔赴西安,察看和商议校址。
9月,正式成立交通大学迁校委员会。
党内也成立了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校的搬迁工作。
11月10日,高教部部长杨秀峰到交通大学组织领导干部、部分教师和学生召开座谈会,对交大迁往西安的意义、作用和今后工作等作了阐述。
24日,经校务委员会讨论通过的《交通大学迁校方案》向全校公布,对迁校的进程、宣传、人事、招生等各项工作作了具体安排。
在全校师生员工努力下,迁校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图书、实验仪器、教学用品等陆续运往西安。
西安方面也积极开展校区建设,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完成了教学中心大楼、行政楼、学生宿舍、食堂等教学和生活用房10万平方米的基建任务。
上海交大校歌
上海交大校歌
上海交通大学校歌有两版,以下是各版本详细介绍:
1. “交通大学校歌09版”,寓意深远。
时隔百年,风情器物迥异,但一样的情怀,一样的旋律,一样的精神。
华夏文明悠远灿烂辉煌,神州大地焕发勃勃生机。
如今,伟大祖国如日中天,人民扬眉吐气;中华崛起,盛世恢弘。
祖国的强盛为学校未来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可靠的前提和条件。
此句抒发了万千交大人对祖国发自内心的无限热爱和自豪。
2. “上海交通大学校歌-群星”,作词:王于之,作曲:瞿维,相聚在东海
之滨汲取知识的甘泉,交大,交大,学府庄严,师生切磋共涉艰险。
为飞跃而求实,为创业而攻坚。
同学们,同学们,振兴中华,振兴中华!宏图在胸,重任在肩。
迎向那真理之光扬起青春的风帆。
交大,交大,群英汇聚同舟共济远航彼岸。
为自强而奋发,为人类多贡献。
同学们,同学们饮水思源,饮水思源!母校的光荣长存心田。
如需更多上海交大校歌的信息,建议访问上海交通大学官网获取。
从抗战时期的内迁到交大西迁
从抗战时期的内迁到交大西迁——兼论中国大学精神陈立珍(福建省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福建厦门 361000)摘要:上个世纪50年代,交大为了适应中国发展西部工业的需要,使我国高等教育布局更为合理,从上海举校西迁至西安,自此成为了西安的一所重点高校,从上海交大变为了西安交大,这一事件中,形成了较多极具时代意义的西迁精神,如无私奉献以及艰苦创业等。
现如今,该精神得以大力弘扬,已是我国高校师生学习并践行的大学精神文化的一部分。
而事实上在20世纪30年代抗战时期,中国高校史上也曾有过一次西迁。
本文拟从历史背景和精神实质入手,分析两次高校西迁所体现的中国大学精神,并探讨其对当下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抗战时期;交通大学;西迁;大学精神1955年至1959年,发生了一个较为著名的历史事件——交大西迁,此次西迁的主要原因是,当时新中国将高校教育作为重点发展对象,积极进行改办工科工作,但实力较强的工科大学仅有三所,交大就是其中的一所,与其他两所相比,交大教授最多,因此最终选择了交大。
这次西迁事件其实并不是我国唯一的一次高校迁移事件[1],早在30年代时,我国大学也发生了一次西迁,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保存国家元气以及教育文化命脉,并且通过这一次的西迁,我国大学得以不断发展壮大。
对于这两次西迁而言,虽然存在不同的目的,但同样具备深远的时代意义,在不同的时空里体现出了我国高校的家国情怀,也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民族精神。
1 抗战时期的内迁1.1 抗战时期内迁的历史背景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之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在部分国土相继沦陷的情况下为保存“读书种子”,当时战区大学纷纷内迁。
七七事变发生后,南开、清华、北大向湖南常常进行转移,在长沙地区组成了临时性的大学,开展临时教学活动。
随后在第二年的四月份,该临时学校进行了再次转移,最终达到昆明,命名为西南联合大学,继续发挥着育人功能。
在一九三六年的六月一号,中共中央为对将要发生的抗日战争做准备,在瓦窑堡地区创办了红军大学[2],次年的一月份,这所大学被迁至延安,新中国成立后又被迁至北京,其总共经历了三次命名,第一次是成立时的红军大学,第二次是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三次是国防大学,这一命名沿用至今。
西迁精神人物故事
西迁精神人物故事
在中国的高等教育史上,有一段关于西迁的佳话。
上世纪50年代,为了适应国家建设大西北的战略需要,交通大学部分师生员工
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从上海迁至西安。
在那片黄土地上,他
们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为国家的西部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
献。
当时已经是著名教授的钟兆琳先生,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毫
不犹豫地带头西迁。
他说:“迁校是国家的决定,个人有什么理由可
以反对?”他还说:“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在西北扎根,开花结果。
”在
钟先生的带领下,交通大学的师生员工们怀着满腔的热情和坚定的
信念,投身到了西部建设的热潮中。
西迁精神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它所代表的无私奉献、艰苦创业的精神,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西迁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交大西迁_名人故事
交大西迁_名人故事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中国的历史变革开始了。
为了推动中国现代化,许多知名学者开始在国内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其中就包括了交通大学的前身——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在创办初期就奉行国际化、科学化的教育理念,短短几年间便成为当时
中国高等院校中最富盛名的学府之一。
然而,1937年,日军猖獗进攻,压迫和威胁迫使上海交通大学等多所高校不得不南迁经国立交通大学。
当时的迁移条件十分艰苦,经费紧缺,战争蔓延,学校财产损失惨重,物欲环境极其
恶劣。
然而,这些困难并没有动摇到学校及全体师生的前进之心,他们以极大的勇气迎接
着这项前所未有的历史使命。
这次迁移之路,终究还是在求知和探索之路上为中国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从那以后,交大凭借自身的不断努力和发展,成为了全国著名的综合性大学,在教育、科学、工程等
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就。
交大西迁,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段传奇,难能可贵的是,在这段充满艰辛的历史里,交大人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献出了自己的力量,展现了一代有
志青年的精神风貌,铸就了交大80多年的辉煌历史。
交大西迁精神三代传典型例子(一)
交大西迁精神三代传典型例子(一)
交大西迁精神三代传典型
1. 陈省身 - 肩负历史使命的担当者
•陈省身是中国著名学者、教育家、科学家
•他是交大迁往台湾后的驻地校区校长
•陈省身在西迁初期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但他展现出了坚定的决心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他组织了校区的重建和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为交大在台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周培源 - 推动交大再次新飞跃的先锋者
•周培源是交大迁回大陆后的驻地校区校长
•他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带领交大重新定位、实施一流大学建设•周培源提倡改革创新,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他提出“创造大千世界、学生走向国际”的口号,鼓励学生开拓国际视野
3. 徐云鹏 - 践行学校核心价值观的跨界创新者
•徐云鹏是交大当前校长,也是交大西迁精神的传承者
•他致力于将交大打造成为综合性、国际化的一流大学
•徐云鹏推动交大跨界创新,加强产学研合作,推进科技创新和转化
•他强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倡导为社会作出贡献的行为
结语
交大西迁精神的三位代表人物,分别是陈省身、周培源和徐云鹏。
他们在交大历史的不同时期,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为学校做出了卓越
的贡献。
他们肩负历史使命的担当、推动学校发展的先锋精神以及跨
界创新的实践,都是交大西迁精神的典型体现。
这些精神的传承使得
交大在不同的时代中发展壮大,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西迁精神心得体会
西迁精神心得体会“西迁精神”是在 1956 年交通大学由上海迁往西安的过程中,生发出来的一种宝贵精神财富。
它承载着一代知识分子爱国奋斗、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也为我们当代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回顾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交通大学师生响应国家号召,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西迁之路。
他们告别了繁华的上海,奔赴相对落后的大西北,面对艰苦的条件和未知的挑战,没有丝毫退缩。
在西迁的征程中,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展现出了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
这种精神令人动容,也让我深受启发。
西迁精神首先体现的是爱国主义情怀。
在当时,国家的需要就是命令,交大师生怀着对祖国的深深热爱,放弃了优越的生活条件,投身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他们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了国家的繁荣和发展,甘愿奉献自己的一切。
这种强烈的爱国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挑战,更需要将爱国主义作为我们前进的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西迁精神也是艰苦奋斗精神的生动写照。
西迁之初,西安的基础设施和生活条件都十分简陋。
交大师生们住在简陋的宿舍里,在艰苦的环境中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
然而,他们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艰苦奋斗的作风,逐步改善了条件,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今,我们的生活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但艰苦奋斗的精神永远不能丢。
在工作和学习中,我们依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只有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才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无私奉献是西迁精神的又一重要内涵。
交大的师生们在西迁过程中,不计个人得失,将自己的知识和才华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大西北。
他们不仅为当地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也为西部地区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深刻认识到,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
我们应该以他们为榜样,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耕耘,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西安交大西迁故事
西安交大西迁故事西安交通大学是中国西部地区的一所重点高等学府,成立于1896年。
其发展历程中,有一个重要的时刻,即西迁时期。
在这一时期,学校经历了从山西太原搬迁到陕西西安的艰辛过程,这个西迁故事至今仍被人们传颂。
西迁故事始于1949年初,当时国共内战爆发,为了保护学校师生的安全,西安交大决定将校址从太原迁至西安。
这次迁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需要克服种种困难和障碍。
首先是交通条件的不便。
当时,中国交通网络还不发达,特别是在战乱时期,道路被毁坏、铁路中断,交通状况十分困难。
迁徙过程中,学校师生们不得不步行、乘坐农用车等各种方式,穿越山脉、越过河流,艰难地向西安前进。
其次是生活环境的变迁。
从太原到西安,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都有较大差异,而且当时的西安还处于战乱中,基础设施相对较差。
师生们面临着住宿、饮食等方面的困难。
然而,他们并没有气馁,相互帮助,艰苦奋斗,克服了一个个困难。
西迁故事中也有着许多感人的细节。
有学生主动放弃座位让给老师,有老师义务教授农民子弟,有同学们互相扶持,共同渡过难关。
这些细节展现了西安交大师生们的团结精神和勇气。
最终,西安交通大学成功实现了从太原到西安的迁徙。
这一时期的西迁故事成为了学校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篇章,也是西迁精神的象征。
这种精神不仅体现了师生们的坚韧和毅力,更体现了西安交大始终秉持的“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办学理念。
西迁故事的影响远不止于学校内部。
它激励了几代西迁人,也成为了西安交通大学与西安市民共同的精神财富。
学校在迁徙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团结、奋斗和坚持,不仅启迪了后来者,也在西安市民中形成了迁徙文化,并成为了西安人民的骄傲。
总之,西迁故事是西安交通大学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记录了学校师生们在困境中互相勉励、团结奋斗的精神,展现了西迁人的坚韧和毅力。
这个故事不仅仅是学校的历史,更是一段激励人心的人文传承。
交大西迁的故事
交大西迁的故事
交通大学西迁是指1955年初,由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同时为了改变旧中国遗留下来的高等教育布局不合理的现状,支持西部社会经济发展,国务院决定交通大学内迁西安。
自1956年首批师生开赴西安,到1959年迁至西安的交通大学主体部分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交大西迁历时四年,迁校总人数达一万五千余人。
在1956年交通大学由上海迁往西安的过程中,生发出来了“西迁精神”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
2005年12月6日,经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会议审议批准,交大西迁精神概括为“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16个字。
2017年4月5日,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委会确定每年9月10日教师节为“交通大学西迁纪念日”。
2020年4月22日,在陕西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安交通大学,走进交大西迁博物馆,参观交大西迁的创业历程和辉煌成就展,亲切会见了14位西迁老教授。
总书记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2021年9月,西迁精神成为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
周恩来领导交大西迁
周恩来领导交大西迁
杨澜涛
【期刊名称】《中国档案》
【年(卷),期】2022()4
【摘要】1955年3月,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草案的决议》,其中明确提出高等教育的布局要与工
业基地建设相结合的方针。
中西部地区是“一五”计划建设重点,作为新增工业基地,急需大量高水平专业建设人才。
为破解旧中国遗留下来的高等教育资源和工业
发展地区分布失衡问题,重点支援西北地区经济文化事业发展,同时考虑到当时东部
沿海局势紧张等因素,党中央要求高等教育部党组研究沿海地区支援西部发展方案。
【总页数】2页(P82-83)
【作者】杨澜涛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档案馆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
【相关文献】
1.弘扬交大西迁精神开启历史新纪元r——纪念西安交通大学建校120周年暨迁
校60周年2.学习西迁精神,铭记初心之志——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赴交大西迁
博物馆开展学习研讨3.再论交大西迁之实质、动因与历史影响——兼与杨孟哲博
士《动因、过程与论争:交通大学西迁探赜》一文商榷4.总理关怀化春雨交大西迁
绘宏图——深切缅怀周总理对交通大学西迁与发展的关怀5.西安交通大学西迁博物馆雕塑作品《交大西迁知名教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大学的西迁壮歌作者:贾箭鸣来源:《博览群书》2016年第04期交通大学1896年以南洋公学之名创建于上海,为近代中国新学勃兴之嚆矢。
兴学强国,帆举浪涌,披荆斩棘,志在绝巅,其问世未久,即成为海外享有盛誉,国内具有领衔地位,理工管三足鼎立,“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的一座工业大学。
1921年命名交通大学后声誉尤著,是钱学森、张光斗、罗沛霖等一大批杰出科学家读书与成长的摇篮。
在长期的育人实践中,学校亦曾走出白雅余、黄炎培、邹韬奋这样的为数众多、影响深远的时代巨子。
在交通大学问世几近60年后,1955年上半年,中央做出交通大学内迁西安的重大决定。
1955年3月30日,国务院二办收到高教部上报中央《关于沿海城市高等学校一九五五年基本建设任务处理方案的报告》,提出加强内地高校的任务,其中就有交大由上海迁往西安,交大的电讯工程系迁往成都。
30日当天,二办主任林枫就表示同意此件内容,并特别点出交大迁校问题,报请主管文教工作的陈毅副总理审阅。
陈毅4月2日作了批示,并送陈云副总理审核。
4月7日,陈云副总理表示同意高教部党组意见,并请刘少奇、朱德、彭真、邓小平四位书记处书记审阅后退周总理。
这样就有七位中央领导人在短短几天内审阅了这个报告。
4月7日晚,高教部将这一精神电话通知交通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彭康。
是年6月,国务院又召开全国文教会议,其中就正式提出了交大西迁任务。
文教会议文件经毛泽东主席批示下发全党。
1956年8月10日本是一个平常的日子,但对交通大学来说,却注定是要载入史册的。
随着喧天的锣鼓声,第一批上千名交大教职工、家属和学生身负行李,冒着酷暑,心情激动地会集在徐家汇车站,在上海人民群众热烈而依恋不舍的欢送中登上开往西安的专列,历经数年的大规模迁校由此掀起高潮。
交大迁校处于一个鼎新革故翻天覆地的时期,正值我国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历史阶段。
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全面实施,大规模工业建设在全国展开。
而与此同时,朝鲜战场的硝烟刚刚散去,台海形势依然十分紧张,东南沿海一带必须加紧备战,为此提出“沿海紧缩”的措施。
社会主义新中国工业大发展的奠基之作——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建设项目大多部署在内地,铁路新线建设的半数任务,以及工业投资的1/3安排在西部地区,加快开发和建设大西北逐渐形成热潮。
西迁师生员工的车票上,有一行字特别引人注目:“向科学进军,支援大西北!”它鲜明地揭示了西迁创业的主题。
正如师生员工一步步深入理解和认识的那样,交通大学的西迁,绝不是一个简单孤立的事件,更不是交大一所学校的内部事务,而是国家层面上审时度势的重大抉择,具有长远战略意义。
以交大校长兼党委书记彭康为首的全校师生员工,把国家民族的要求与学校命运、个人发展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以实际行动向祖国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接到中央指示的当天,迁校工作就已经开始部署。
一个月后,西安新校选址即告完成,半年后全面展开施工,一年后新校舍就已经可以接纳师生员工了。
1956年9月10日,交通大学在古城西安,借用当时最豪华的人民大厦举行了开学典礼。
此时到达新校园的师生员工和家属已有6000余人,而后续人员还在不断抵达,从上海每天有约150吨物资运抵西安。
彭康是交通大学西迁的核心人物。
他准确领会中央精神,坚决果断,行动迅速,既大力加强组织宣传工作,又充分发扬民主,善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不但出色地领导了整个西迁工作,更把自己的全部心血乃至生命献给了西迁后的交大事业,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时任副校长的陈石英,1917年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后即执交大教鞭,是德高望重的学校元老,历史变迁的见证人,对学校方方面面的情况非常熟悉。
他不顾65岁高龄,毅然出任迁校委员会主任,前后数年奔波操劳,付出艰辛努力。
苏庄原在高等教育部任副司长,迁校前夕调任交大副校长,一到校就在彭康领导下,具体组织开展迁校工作,1956年8月10日开往西安的专列即由他带队。
张鸿副教务长在迁校大部队出发前20天,就已经先期到达西安新校安排教学任务,为9月份全校新生以及二年级学生在西安开学做好一切准备,并亲自承担数学大课教学。
陈大燮教务长是迁校委员会副主任,在完成1956年招生任务后即前往西安开展工作。
他在西安举行的首次开学典礼上说:我是交大西安、上海两个部分的教务长,但我首先要为西安的同学上好课。
迁校后陈大燮、张鸿都挑起了副校长的担子,成为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卓越的领头人。
任梦林总务长一接到迁校指示就前往北京请示具体事宜,继而到达西安担任建校总指挥,在选定校址、规划、征地、建设、搬迁、安置的整个过程中,付出一般人难以想象的巨大心血,为成功迁校提供了第一流的后勤保障,使西迁过程中的后勤工作成为交大人永久学习的典范。
人们用“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来概括交通大学西迁精神。
这16个字镌刻在西行的逶迤征途上,是老一辈交大人用一腔热血写成的。
人们看到,始终走在交通大学西迁最前列的,正是那些声望高、影响大的老教授。
65岁的程孝刚和钟兆琳先生同为一级教授、系主任,从跟随彭康校长踏勘新校址那天起,就认定了西迁这条路,是交大西迁最坚定的支持者。
只是由于程先生所在的运输起重系根据实际需要,后来又从西安迁回了上海,且程先生被任命为上海部分的副校长,最后未能在西安工作,但他的精神已深深感染了全校。
钟先生历来被称为天才型的教授,30年代即担任久负盛名的电机系主任,是钱学森在国内最钦敬的两位大师之一(另一位是陈石英),也是开启我国电机制造业的工程巨子。
但最令人感佩的,则是他高远的志向和终生不渝的爱国情怀。
在当年日寇兵临交大校园的紧急关头,他为抢运出教学实验设备,最后一个撤出校园,险遭不测。
年年大学生欢送会上他的一曲《毕业歌》,不知激励了多少交大学子!他虽然自幼生长在江浙,却对开发建设大西北极为热忱,双手赞成举校西迁。
妻子卧病在床,他就一个人来西安,天天吃集体食堂,在一片空地上建起电机实验室。
动力机械系主任朱麟五,副主任张景贤、陈学俊,齐心协力忘我工作,发挥学术带头人作用,为交大搬来最完整的一个系。
各专业学科的主要带头人,包括黄席椿、沈尚贤、严晙、陈季丹、周惠久、赵富鑫、殷大钧、朱公瑾、徐桂芳、孙成蟠、张寰镜、陆振国、吴之凤、吴有荣、江宏俊、徐桂芳、顾崇衔、张景贤等几十位教授,成为西迁的中坚力量,走在年轻人前头。
不少先生去往西安前都不约而同做了一件事:廉价处理掉在上海的住房和资产,义无反顾,慷慨西行。
多年后,江泽民同志曾专门提起这件事情,并为他的老师沈尚贤教授题词:“举家西迁高风尚,电子工业乃前贤。
”人们看到,团结在迁校旗帜下的师生员工越来越多。
到更艰苦也更能发挥作用的地方去,到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在许多交大人看来是光荣的,应该带头。
沈尚贤先生不但自己带头报名来西安,还动员在交大担任讲师的妹妹一家都到大西北创业。
他的妹夫陈国光是一位攻读无线电专业的留美学者,本来在上海一家有名的企业负责技术工作,是很受重用的高层管理人员,这时在他的感召下毅然调入即将西迁的交大,成为迁校大军中的一名骨干。
沈云扉先生乃同济医学堂出身,早年参与创办南通医科专门学校、同德医科专门学校和同德医院,以品德高尚和医术精湛蜚声沪上,后与侄子沈伯参一同担任交大校医,是历届师生最感亲切的两位大夫。
迁校时云扉先生66岁,已是举校最年长的一名工作人员,在大家惊讶的注视下,他和侄儿一同报名赴西安。
彭校长再三劝他留在上海,他却微笑着婉拒了。
他发表的词作:“长安好/建设待支援/十万健儿湖海气/吴侬软语满街喧/何必忆江南”,读之令人赞叹。
人们看到,交大年轻教工和学生们热情极为高涨,赋予迁校建校强大的青春活力。
20多岁、30岁上下的青年人是教师队伍中最活跃的部分,他们打起背包就出发,很快成为西安交大教学科研中的一支骨干力量,后来在他们中间涌现出国内外一大批有影响的人物,陆续当选两院院士的就有9人之多。
1956年3月,大规模迁校半年之前,大学生们就跃跃欲试了。
电制53班首先发起“跑西安”活动,得到全校热烈响应,在前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同学们于晨练中跑完上海至西安的里程,40多个班级在“西安”胜利会师。
而西迁列车上,大学生们唱得最多的一首歌就是那首《我们要和时间赛跑》,期盼早日抵达目的地,早日学成本领报效国家。
1956年毕业的大批高中毕业生,正是由于交通大学迁往西安而纷纷报考这所学校,他们拿到录取通知书后直接在西安报到,投入开发建设大西北的火热生活。
1954级学生本来已确定在上海毕业,并没有西迁任务,但大家强烈要求到西安去,最后是在西安领到了毕业证书。
人们不无惊讶地看到,一所庞大的60年老校路途迢迢地向西行进,竟是那样的有条不紊,快捷有序,精确到位。
在抵达新校园时,图书资料、机器设备件件完好无损,教学用品全部在学生到达前搬运就绪。
每个家庭的所有物品,都有人精心打包,安全运出,而当师生下了火车走进西安新家,所有的东西都已经给你摆放到位,打开就能用了。
这与当年抗战胜利自渝返沪的搬迁之难(图书资料运到竟在一年之后)、损失之巨(大量贵重设备和资料因翻船沉于江底)形成鲜明对照。
这一过程其实并不简单,其中不知融入多少人的心血和汗水!机关工作人员,后勤职工们,本身要举家西迁,但他们首要的任务是把整个学校建好,从上海完完整整地搬过去,同时他们还要使风尘仆仆远道而来的老师和同学们,一下车就倍感亲切和温暖,从此安心在西安校园扎根。
当时全校后勤职工不过几十个人,又没有什么临时工,找不到任何可以借用的力量。
大家夜以继日地奔忙在上海、西安两地,一个人当几个人用,一天当几天用,有的同志累得昏倒在岗位上,爬起来接着干。
人们同时还看到,交通大学西迁作为国家行为,在西安、上海两地得到最强有力的支持,两地党委和政府,包括各级负责人都付出了巨大心血。
同时,中央宣传部、高等教育部也相应开展大量工作,确保交大成功西迁。
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在交大西迁过程中得到生动体现。
上海先后调动了大量车皮,安排一趟趟专列运送西迁师生和物资。
上海还动员服务业职工随校西迁,从点点滴滴入手,解决师生员工生活上的难题,交大俨然成为西安“小上海”。
在西安,征地、规划、施工、安置一路绿灯,市里所有的大米、水产品首先供应给交大师生。
与繁华的大上海相比,古城西安的确要艰苦得多,简陋得多,处处陌生,样样不习惯,但人民群众那种极为淳朴、发自肺腑的热情感动了所有的人。
西行列车一往无前,而其道路也并非处处平坦。
当年的陇海线与今天不同,列车途经南京要通过轮船摆渡过江,这似乎预示着扎根西安也需要经过一段曲折。
人们注意到,1957年5月至6月间,西去的列车忽然暂停装运,西安校园建设也一时失去往日的喧闹。
原来,在这一年“大鸣大放”的气氛中,出现了对交通大学西迁必要性质疑的声音,“上海更需要交大”的意见也多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