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光谷为明实验学校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市光谷为明实验学校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实验的分析中,合理的是
A.测碱溶液的pH结果偏小——直接把试纸伸入待测液中
B.用KMnO4制氧气时试管炸裂——在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
C.粗盐提纯实验后所得产率偏低——蒸发时有一些液体、固体溅出
D.用6%NaCl溶液加水配制3%NaCl溶液结果偏小——量筒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2.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
A FeCl2溶液CuCl2溶液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B CaCO3粉末NaCl粉末加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C氯化钾氯酸钾加热
D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通入CO2,过滤
A.A B.B C.C D.D
3.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表示4个实验过程中的某些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A.向含有稀硫酸的硫酸铜溶液中加氢氧化钠溶液
B.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
C.稀释pH =2的稀硫酸
D.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盐酸
4.将等质量的镁、铁、锌,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的H2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根据图中的信息,作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图线X表示镁的反应情况
B.铁消耗的稀盐酸质量最大
C.镁、锌一定过量,铁可能反应完全
D.镁一定过量,锌、铁可能反应完全
5.某实验小组将Ba(OH)2溶液逐滴滴入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加入的Ba(OH)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点溶液为酸性
B.b点恰好完全反应
C.c点溶液的溶质为硫酸
D.b、c两点沉淀质量相等
6.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选用的试剂和操作均正确的是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试剂和操作
A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
B CaCl2溶液(稀盐酸)加入过量碳酸钙、过滤
C HCl气体(水蒸气)通过足量生石灰
D C(CuO)通入氢气并加热
A.A B.B C.C D.D 7.下列图象关系合理的是( )
A.A B.B C.C D.D
8.下列有关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整理有错误的是
A ①一氧化碳会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
②煤炉上放一壶水能防止煤气中毒
B
①人体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Ca
②缺Ca会引起骨质疏松
C ①灌装汽水时加压,是为了增加气体溶解的量
②碎鸡蛋壳加入食醋,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D
①明矾具有净水作用
②活性炭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A.A B.B C.C D.D
9.在一定量AgNO3和Al(NO3)3的混合液中加入铜粉和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溶液甲和固体乙,如图所示,则:
①固体乙中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Cu和Zn
②溶液甲中一定含有Al(NO3)3和Zn(NO3)2
③若溶液甲是蓝色,则溶液甲中一定有Al(NO3)3、Cu(NO3)2和Zn(NO3)2
④若溶液甲是无色,则溶液甲中一定有Al(NO3)3、可能有Zn(NO3)2、一定没有Cu(NO3)2
⑤向固体乙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溶液甲中一定没有AgNO3和Cu(NO3)2
上述四种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 )
A.1个B.2个C.3个D.4个
10.下列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选项物质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O2气体CO气体通入氧气,点燃.
B Na2SO4溶液Na2CO3溶液滴入适量稀硫酸至无气泡产生.
C C粉CuO粉加入足量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D Cu(NO3)2溶液AgNO3溶液加足量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A.A B.B C.C D.D 11.下列四个图像反映了对应实验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其中错误的是
A.A B.B C.C D.D
12.下表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u(NO3)2溶液(AgNO3)加过量铜粉,过滤
B KCl溶液(CaCl2)加适量Na2CO3溶液,过滤
C Fe(Zn)加足量稀盐酸,过滤
D CO(CO2)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A.A B.B C.C D.D 13.下列物质提纯或除杂所用试剂和分离方法正确的是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分离方法
A Ca(OH)2(CaCO3)HCl溶液溶解、过滤
B NaCl(Na2SO4)适量BaCl2吸附
C KCl(MnO2)H2O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 SO2(HCl)NaOH洗气
A.A B.B C.C D.D
14.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由CaCO3、NaOH、MgCl2、Na2SO4和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该样品的组成,某小组取适量样品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原固体样品中一定有CaCO3、NaOH、MgCl2、BaCl2,可能有Na2SO4
B.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NaOH、BaCl2
C.滤渣a的成分是CaCO3
D.若现象①“滤渣全部溶解”变为“滤渣部分溶解”,其他现象不变,则原样品中仍能确定是否存在MgCl2
15.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1℃时,将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甲>乙
B.将t1℃时甲、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t3℃时甲的饱和溶液,可以采用蒸发水的方法
D.将t3℃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量水后,析出溶质的质量:甲>乙>丙16.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①是将足量的镁片和铁片分别和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B.②是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pH=3的稀盐酸
C.③是向HCl与Na2SO4混合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
D.④是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17.下列曲线能正确表达对应的反应或过程的是( )
A.NH4NO3固体溶于水
B.煅烧石灰石
C.等质量等浓度的稀H2SO4加入金属
D.CuSO4和H2SO4混合液中加入NaOH溶液
18.下列物质能在 pH=13 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HCl、AgNO3、Na2CO3B.NaNO3、KNO3、NH4Cl C.K2SO4、K2CO3、NaOH D.KMnO4、CuSO4、NaNO3 19.下列四个图象的变化趋势,能正确描述对应操作的()
A.足量的铁片和铝片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B.将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
C.向氢氧化钾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
D.向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水
20.某白色粉末可能由火碱、硝酸钡、氯化钠、硝酸镁、纯碱、硫酸钠、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

为确定其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固体样品加入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无色溶液;
②测所得溶液的pH=13;
③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
④向步骤③所得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沉淀不溶解;
⑤向步骤③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再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以上实验信息,下列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A.不能确定粉末中是否有硝酸镁
B.粉末中一定有氯化钠
C.粉末中可能含纯碱
D.步骤③所得的滤液中有三种溶质
21.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和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
B.向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一定有蓝色沉淀产生
C.滤液中溶质的组成情况有三种
D.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液中含有硝酸亚铁
22.化学实验室要从X、银、铜、锌四种金属混合物中分离某贵重金属。

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丙中一定只含有银B.四种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Zn、X、Cu、Ag C.滤液C中只含有Cu(NO3)2D.固体甲中一定含有Cu和Ag,可能含有X 23.25℃时向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固体,则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此过程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A.
B.
C.
D.
2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工业上采用液化空气的方法制备氧气和氮气
②氢气、甲烷在点燃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③一般情况下,合金的熔点和硬度都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高
④氢氧化钠固体潮解、变质与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有关
⑤干冰灭火既能降温,又能隔绝空气,而且灭火后不会留痕迹
⑥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大气污染物
A.②③⑤⑥B.①②④⑥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⑤
25.
下列是四种实验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的图像有
①电解水
②向一定量pH=3的盐酸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③向等质量的镁和锌中分别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
④向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加氢氧化钾溶液
A.4个B.3个C.2个D.1个
二、实验题
26.下图是甲、乙两位同学一起在实验室进行的氢氧化钠与盐酸中和反应的实验。

(说明:图中A1、A2、A3、B1、B2、B3均为溶液编号)
根据上图实验,请你与甲、乙同学一起完成下列探究:
探究环节甲同学的探究乙同学的探究
提出问题
A3溶液为什么不变红?B3溶液中溶质成分是什么?(酚酞不
计)
作出猜想实验过程中,酚酞变质了。

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l、HCl
实验验证
(1)取少量A3溶液于另一试管中,向其
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变红,说明甲同
学的猜想(填“成立”或“不成立”)。

(2)你认为,在常温下A2溶液测出的pH
应(填“>”、“=”或“<”)7。

取少量B3溶液加入盛有少量铁粉的试管
中,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固体逐渐
减少,溶液由无色变为。

据此,你
认为乙同学的猜想(填“一”或“二”)
成立。

交流反思
(1)甲、乙同学的实验中,反应均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是。

(2)A3溶液未变红,你认为原因是A2溶液中较多,加入的NaOH溶液未将其
完全中和。

(3)甲、乙同学经过实验对比探究,一致认为做化学实验时应注意药品用量的控
制。

27.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完成了如下左图所示的两个实验。

实验
后,小明同学将废液倒入同一废液缸中,发现混合废液浑浊并显红色。

请你完成下列问
题:
(1)A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现象为。

(2)B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提出问题)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可能是那些呢?
(作出猜想)猜想一: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可能是氢氧化钠;
猜想二: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还可能是;
猜想三: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还可能是氢氧化钙;
(实验验证)同学们对可能含有的碱性物质进行确定,取一定量的废液过滤,向滤液中逐
滴加入稀盐酸,根据反应现象得到了如上右图所示的图像。

(结论)分析图像数据得出,废液中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一定不
是。

(拓展提高)为了使以上废液实现安全排放,你的做法是。

28.炼铁产生的废渣中含有大量CuS及少量铁和铁的化合物,工业上以该废渣为原料生产
CuCl2的流程图如图:
(1)操作1把废渣粉碎的目的_____。

(2)在废渣粉末中加入NaCl2的目的是:_____;CuS、NaCl和O2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CuCl2和Na2SO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查阅资料):不同金属氢氧化物可以在不同的pH范围内从溶液中沉淀析出,工业上利用调节溶液pH的方法,使金属氢氧化物依次沉淀,结合过滤等操作,进行物质分离。

如表是氢氧化铁与氢氧化铜开始沉淀与沉淀完全的pH
Fe(OH)3Cu(OH)2
开始沉淀的pH 1.9 4.7
沉淀完全的pH 3.2 6.7
操作3的名称是_____,其中用到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在此操作之前,为了使溶液中的Fe3+变成Fe(OH)3沉淀而除去,你认为调节溶液的pH到_____(填数值范围)比较合适。

(4)流程图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和水。

29.水和二氧化碳而变质。

某实验小组为确定一瓶久置的碱石灰样品的成分,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流程。

请你参与探究过程:
(1)为了使样品充分溶解,操作一还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操作二的名称是。

(2)固体A中一定含有。

(3)溶液B成分的探究:
【查阅资料】①Ca(OH)2、Na2CO3溶于水无明显的温度变化;
②Na2CO3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③CaCl2溶液呈中性。

【猜想】溶液B中的溶质可能为:①NaOH
②Na2CO3
③NaOH和Na2CO3④Ca(OH)2和 (填化学式)。

【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甲、乙同学分别设计如下方案并进行探究:
甲同学: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则溶液B中的溶质是Na2CO3。

乙同学: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则溶液B中的溶质一定含有NaOH。

【反思与评价】丙同学认真分析上述两位同学的实验,认为他们的结论均有不足之处,并且做出了正确的判断。

他认为溶液B中的溶质一定含有Na2CO3,可能含有NaOH。

为进一步确认溶液B中是否含NaOH,他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
②过滤,在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①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猜想③正确
实验步骤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其实验目的是。

(4)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发现向样品中加水时还放出大量的热,综合以上探究,下列对样品成分分析正确的是 (填序号)。

A.一定有NaOH
B.一定有Na2CO3
C.一定有CaO
D.至少有NaOH、CaO中的一种
30.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2)实验室选用A、D装置制取O2,若加热前装置A中固体为混合物,请写出加热时装置
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气体收集完毕时,应先_______(填“从水中取出导气管”或“熄灭酒精灯”)。

如下图装置G中充满水时,也可以作为氧气的收集装置,则氧气应从_______端通入(填“a”或“b”)。

(3)选择发生装置B和收集装置_________(选填序号)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CO2,则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由B改为F,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了解到这个优点后,他想借助于装置F用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制氧气,你认为该同学实验能取得成功吗?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①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除杂装置(如图)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_________(选填字母);
a.1→2→4→3 b.2→1→3→4
c.4→3→1→2 d.3→4→2→1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松花蛋,又称皮蛋,皮蛋是一种中国传统美食.其中一种加工工艺的主要原料配方为:鸭蛋、水、生石灰、纯碱、食盐,加工时将纯碱、食盐加入容器中,加沸水溶解,再慢慢加入生石灰充分反应,冷却后得到料液,再加入鸭蛋浸渍.请回答下列问题:
(1)鸭蛋中富含的营养素有水和。

(2)生石灰加入沸水中,水能持续保持沸腾,其原因是。

(3)静置后,取少量的上层料液,稀释后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料液应变为色。

同学们对上层料液的成分产生了兴趣,请你一起参加他们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料液中除含有NaOH和NaCl外,还含有那些溶质?
【猜想】甲同学推断只有Ca(OH)2;
乙同学推断只有Na2CO3;
丙同学推断有Ca(OH)2、也有Na2CO3;
通过进一步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其他两个还需探究.【实验探究】
【探究结论】同学的推断是正确的程
式:。

【问题与思考】
(1)实验①加入足量稀盐酸的目的是__ ___。

(2)新做的皮蛋往往带有涩味,食用时可以加入适量的__ __。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A. 测碱溶液的pH结果偏小—试纸用水润湿。

故A错误。

B. 用KMnO4制氧气时试
管炸裂——与试管口有没有放一团棉花没有关系。

故B错误。

C. 粗盐提纯实验后所得产率
偏低——蒸发时有一些液体、固体溅出。

故C正确。

D. 用6%NaCl溶液加水配制3%NaCl溶
液结果偏小——量筒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故D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实验结果的成因分析。

2.D
解析:D
【解析】
A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过滤,溶液中只有氯化亚铁,符合除杂要求;B、
碳酸钙沉淀难溶于水,加水溶解后过滤,固体只有碳酸钙,洗涤,烘干后得纯的碳酸钙;
C氯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所得固体只有氯化钾;D二氧化碳和和氢
氧化钠反应,不符合除杂要求;
点睛:除杂的原则:只除杂,不引杂。

即所加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想要的主要成
分反应,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3.B
解析:B
【解析】
A. 向含有稀硫酸的硫酸铜溶液中加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与硫酸反应生生成硫酸钠和
水,没有沉淀;剩余的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

B.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
中加入铁粉,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故其质量在反应中增多,反应结束不再改变;
C. 稀释pH =2的稀硫酸,随水的增多,硫酸被稀释,酸性变弱,但PH始终小于7;
D. 氢
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由碱性到中性,酸过量,溶液呈酸性pH小于7.选B
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由关系图可知,X、Y、Z三种金属活动性关系为:X>Y>Z,则金属X为镁,Y为锌,Z为铁;
等质量的镁、锌、铁完全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关系为:镁>铁>锌,而在关系图中三种金属反应停止后产生氢气质量关系为:铁>镁=锌,说明等质量的镁没有完全反应有剩余,铁消耗盐酸量最大且可能完全反应。

【详解】
A、由于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而图中X反应速度最快,说明X是三种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镁;所以判断正确;
B、图中铁生成氢气最多,根据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而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故可判断铁消耗盐酸质量最大;所以判断正确;
C、图中镁、锌产生氢气质量相等,说明镁没有完全反应,但不能确定锌也没有完全反应;所以判断错误;
D、从图中看到镁和锌反应生成的氢气一样多,则消耗的稀盐酸一样多,那么镁一定过量,锌可能过量或反应完,所以判断正确;
故选C。

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该实验是把碱氢氧化钡滴加倒硫酸中,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a点时溶质没有减小到最小,所以剩余硫酸溶液显酸性,是正确的叙述;
B选项b点溶液中的溶质为零,说明氢氧化钡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是正确的叙述;
C选项c点时氢氧化钡过量,溶液中的溶质为氢氧化钡,不是硫酸,故叙述是错误的;
D选项因为b点后加入氢氧化钡溶液,没有硫酸与之反应生成沉淀,故两点生成的沉淀质量相等,是正确的叙述。

故答案选择C
6.B
解析:B
【解析】
【详解】
利用混合物中两种物质的性质差别,分析除杂方法对混合物组成的影响,判断该方法是否能达到除去杂质的目的,选出不能达到的选项。

A. 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

过量的碳酸钠是杂质,故错误;
B. CaCl2溶液(稀盐酸)加入过量碳酸钙、过滤。

碳酸钙与氯化钙不反应,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二氧化碳。

将过量的碳酸钙过滤出去,故正确;
C. HCl气体(水蒸气)通过足量生石灰。

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HCl
反应,不能让达到除杂的效果,故错误;
D. C(CuO)通入氢气并加热。

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生成的铜是杂质,故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除去混合物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应对杂质有作用,不影响主要成分,并且过程中不能产生新的杂质。

7.B
解析:B
【解析】分析:A.从碱溶液稀释后PH值变小,但不会小于或等于7;
B.从氢氧化钠久置在空气中会变质生成碳酸钠,结合图形进行分析;
C.等质量的镁和铁与稀盐酸反应,相对原子质量小的产生氢气的质量较多进行分析;D.从饱和溶液和溶解度进行分析。

A.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溶液仍然显碱性,pH不会等于或小于7;
B.氢氧化钠溶液久置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所以加入盐酸后,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再与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C.等质量的镁和铁与稀盐酸反应,相对原子质量小的产生氢气的质量较多;
D.饱和溶液,指的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剂量的溶剂里面,不能继续溶解溶质,也就意味着溶液的浓度不变。

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点睛】加水稀释,酸性溶液中H 的浓度变(小),酸性(减弱),pH变(大);加水稀释,
碱性溶液中的浓度变(小),碱性(减弱),pH变(小)。

8.A
解析:A
【解析】
A、②煤燃烧不充分是产生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一氧化碳难溶于水,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故A错误。

故选:A。

9.D
解析:D
【解析】
金属活动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边的金属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越强。

位置靠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在一定量AgNO3和
Al(NO3)3的混合液中加入铜粉和锌粉,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然后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但都不与硝酸铝反应,即溶液中一定有硝酸铝、硝酸锌,固体中一定有银。

①当锌粉较多,只有锌与硝酸银发生反应且有剩余时,固体乙中一定含有
Ag、Cu和Zn,当锌的量较少时,一定有银,铜和锌不确定,①正确;②由于锌一定能反应,故溶液甲中一定含有Al(NO3)3和Zn(NO3)2,正确;③若溶液甲是蓝色,说明溶液中有硝酸铜,则溶液甲中一定有Al(NO3)3、Cu(NO3)2和Zn(NO3)2,正确;④若溶液甲是无色,则溶液甲中一定有Al(NO3)3、Zn(NO3)2,一定没有Cu(NO3)2,错误;⑤向固体乙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锌有剩余,硝酸银一定被反应完,则溶液甲中一定没有AgNO3,铜没有参与反应,溶液中一定没有Cu(NO3)2;故选D。

10.A
解析:A
【解析】
试题分析: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且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Na2CO3溶液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CuO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碳粉不与盐酸反应,再过滤除去不溶物,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AgNO3溶液能与足量铜粉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再过滤除去不溶物,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A.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酸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1.B
解析:B
【解析】解答图像题,应抓住三点一走势,三点即起始点(一般表示反应的开始)、转折点(表示反应的结束)、终点。

氢氧化钠和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中,溶质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滴加稀盐酸,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氢氧化钠反应完后,加入的盐酸开始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水;所以开始没气体,后来有气体生成,A正确;B.HCl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B错误;C、镁的活动性比铁的强,所以镁比铁和酸反应快;等质量的Mg粉和Fe粉与足量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由于Mg的活动性比Fe强,所以反应速率更快,所用时间更短,且相对原子质量更小,故产生的氢气质量更多,正确;D、向一定量盐酸中滴入水,并不能改变盐酸的酸性,所以PH无限地接近7,错误,选B
12.A
解析:A
【解析】
【分析】
除去物质中的杂质,要根据主要物质和杂质的性质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试剂,既要除去杂
质,又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除杂的原则
【详解】
A、Cu(NO3)2溶液中有杂质AgNO3,加过量铜粉,AgNO3能与过量的铜粉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再过滤除去不溶物,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选项A正确;
B、KCl溶液中有杂质CaCl2,加适量Na2CO3溶液, CaCl2能与适量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钾不与Na2CO3溶液反应,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选项B不正确;
C、Fe中有杂质Zn,加足量稀盐酸,锌、铁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反应掉,选项C不正确;
D、CO中有杂质CO2,CO能与灼热的氧化铜粉末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与氧化铜反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选项D不正确。

故选A。

13.C
解析:C
【解析】
除杂的要求是只除杂,不引杂。

A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不符合除杂要求;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但反应进行过滤操作,使氯化钠和沉淀分离,然后进行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固体;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加水溶解后的氯化钾溶液,然后将溶液蒸发结晶,得氯化钾固体;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不符合除杂要求,选C
14.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碳酸钙难溶于水,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会生成硫酸钡沉淀,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会产生氢氧化镁沉淀,碳酸钙和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结合化学方程式计算等知识进行分析。

【详解】
A、样品溶于水得到滤渣1.5g,能够全部溶于稀盐酸,且产生0.44g的二氧化碳,说明沉淀一定含有碳酸钙,一定没有硫酸钡,若固体存在BaCl2,BaCl2与Na2SO4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则一定无硫酸钠,错误;
B、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碳酸钠,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产生的碳酸钡沉淀。

滤液通入二氧化碳产生沉淀,说明滤液中溶质的成分除氯化钠还有氢氧化钠和氯化钡,正确;
C、设:产生0.44g的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0.44g
则,解得x=1g,1g<1.5g,因此沉淀还有氢氧化镁;沉淀a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错误;D、现象①“滤渣全部溶解”变为“滤渣部分溶解”,其他现象不变,可以知道沉淀a一定含有碳酸钙和硫酸钡沉淀,不一定含有氢氧化镁沉淀,无法确定氯化镁的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