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3.3《六国论》教学设计苏教版必修2
语文必修2苏教版第三专题版块一《六国论》最新同步教案30
语文必修Ⅱ专题三版块一苏教版最新同步教案《六国论》最新同步教案30作品定位这是一篇史论,评议战国时期六国对付秦国策略的得失,阐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赂秦,赂秦必然资敌而弱己。
文章以古喻今,借六国“赂秦”而亡,提醒治国的人吸取这个历史教训,不要重蹈覆辙。
阅读这篇文章,应该注意到作者并非单纯评论史实,而是采用借古讽今之方法。
文脉梳理六国论(结构)第一节提出中心论点: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不赂者以赂者丧论史(第二节)论证分论点一: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韩魏楚三国赂秦而力亏(第三节)论证分论点二:不赂者以赂者丧——齐燕赵不赂而亡- 讽今(第四节)总结历史教训,申明政见议论抒情——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第五节)警告北宋王朝不要重蹈覆辙借古讽今——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又在六国之下资料展板1、字音词义①率(shuài)赂秦:全都,一概。
②思厥(jué)先祖父:这里相当于“其”。
③抱薪(xīn)救火:柴草。
④暴(pù)霜露:暴露。
⑤燕(yān)赵之君: 燕国。
⑥洎(jī):及,等到。
⑦革灭殆(dài)尽:副词,将近。
⑧为(wéi)国者:治理国家的人。
2.词语积累①通假字暴霜露,斩荆棘暴通曝,晒暴秦之欲无厌厌通餍,饱,满足当与秦相较当通倘,倘使,表假设关系理解通假字要注意如下两点:(1)通假字在文中运用假借意如:厌不当“厌恶”讲,而应理解为“满足”,即餍为饱,引申为满足(2)读音应读假借字音如当通倘,音tǎng莫读暮音mù②注意词语的古今异义(1) 其实:即实际情况,较秦之所得,其实百倍,今义为“实际上”(2) 祖父:古义祖辈父辈如“思厥先祖父”今义:父亲的父亲。
智力:古义智谋和力量,如可谓智力孤危颠覆:古义灭亡,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今义翻倒,推翻。
③多义词理解:或(1)不定指代词,有的人:或曰,不赂者以赂者表(2)有时:一食尽粟一石(3)或许: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相(1)指代一方,他你我:相见恨晚(2)观看:伯乐相马(3)宰相,名词:况于将相乎(4)互相:当与秦相较以(1)介词,依靠,凭借如:秦以攻取之外(2)因为,由于如:不赂者以赂者表(2)用,拿,把如:以地事秦连词,相当于而表目的,来:举以于人动词:认为:以为神1作家简介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宋仁宗庆历七年,他27岁,因应试不中,归而尽焚前所为文,闭门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终于形成自己的文章风格。
高中语文教师竞赛作品《六国论》设计方案 苏教版必修2
教学目标分析(结合课程标准说明本节课学习完成后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知识目标: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逐层论证的方法。
2、明确作者写此文的目的是借古讽今, 批评北宋朝廷赂契丹辽、西夏之不当。
能力目标:诵读研读,学会通过文来理解言的方法;举一反三,掌握阅读文言文的一般方法。
情感目标: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辱的思想,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现实针对性,培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和“以史为鉴共创未来”的与时俱进精神。
1、秦灭六国攻克的先后顺序怎样?攻克的先后顺序为:
韩、赵、魏、楚、燕、齐。
2、过诸侯国的盟主。
3、秦统一天下从计划到成功经历了多长时间,五十年左右,一百年左右,还是一百五十年左右?
一百四十多年。
4、秦在扩张过程中实施了什么战略?
远交近攻。
(三)、在掌握的新论据面前,你会对文中的哪些说法表示怀疑?请认真研读第三、四段,分小组讨论(4分),结合全文,对有关论据和观点进行质疑。
3、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三、根据所掌握资料,审视并质疑苏洵论据及观点的真实性。
(一)、思考:1、苟三国不赂秦,能免亡国之灾乎?
2、“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你觉得三国得以保全的可能性大吗?
(二)、下面我们来做几道抢答题,希望能为大家的继续质疑提供论据。幻灯出示有关资料。(3分)
(苏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苏辙)、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杜牧)、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六国论》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必修2] 六国论教学设计
《[《六国论》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必修2] 六国论教学设计》摘要:()先祖父与()嬴洎()牧以谗诛()国者无使()积威所劫六、研、整体把握速课感知体和容并梳理结构脉络明确史论——叙述评论历史事实、总结历史教训、讽喻政部分(、二节)提出论并作理性分析从“不赂者”和“赂者”两方面论证论,)攻取外其实(它实际数目)倍固()不战思厥(其)先祖父(祖辈父辈)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地子孙视()不甚惜举()以()予人然()得夕安寝暴秦欲无厌(通“餍”满足)奉()弥繁侵()愈急至()颠覆理固()宜(应该)然()以地事()秦言得()()终继()五国迁灭()与()嬴而不助五国义(坚守正义名作动词)不赂秦始()速(招致动词)祸焉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洎()牧以谗诛革灭()殆()尽智力()孤危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名爱其地刺客不行()胜数(命运)存亡理()当()与秦相较()或易量()()段分析①这两段是怎样围绕心论展开论述,、检背诵二、研、研三部分()重要词句封()天下谋臣礼()天下奇才 ...【学习目标】、学习运用分论并举例论证方法掌握借古讽今写作特、掌握重要实虚词、通假、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和词多义 3、能背诵全并准确地翻译重语句和语段【学习重】理政论目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妥协政策【学习难】了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图体察作者爱国情【学习课】课【学习程】课、导入新课唐太宗李世民其名相魏征世感慨地说“人以铜镜可以正衣冠;以史镜可以知兴替;以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三镜以防己今魏征殂逝遂亡镜矣” (选《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如何以史镜关键发现错综复杂历史事实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心线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今用目战国七雄何以演变秦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门三父子都是豪诗赋传千古峨共比高” 四川山三苏祠对“门父子三词客千古八”)二、作者介绍苏洵明允老泉州山(现四川山县)人北宋著名散主张“言必当世”见精辟论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学闻名故称他“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著有《嘉祐集》选《嘉祐集笺》三、题、六国指战国七雄除秦国以外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秦国是弱落国商鞅变法彻底改革逐渐强起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土地六国也曾“合纵”对抗秦国但各有己打算所以这种合并不巩固被秦国“远交近攻”瓦相继灭亡、战国七雄地图(见课) 3、体论是古代常用种体分两种()政论主要用发表作者对政见和主张()史论通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当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六国论》属政论还是史论?——史论四、写作背景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比较软弱王朝宋太宗以国势就渐渐衰弱宋朝初年北边已有敌国契丹宋仁宗西边又出现了敌国西夏宋朝受着这两国威胁和侵犯却不敢对他们进行坚抵抗只想用屈妥协办法向他们纳银输绢换取和平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四年)与契丹(称辽)缔结澶渊盟宋朝答应每年给契丹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四二年)契丹派使者到宋朝要割给他们晋阳(现山西省太原市)和瓦桥(河北省雄县易水上)以南十县土地结定盟由宋朝每年给契丹增加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庆历三年西夏向宋朝上请和宋朝每年赠给西夏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宋朝这样再向敌人屈妥协结增加了敌人财富削弱了己力量带无穷患而实际上并不能换得和平五、朗课正音正率()赂()秦耶暴()霜露思厥()先祖父与()嬴洎()牧以谗诛()国者无使()积威所劫六、研、整体把握速课感知体和容并梳理结构脉络明确史论——叙述评论历史事实、总结历史教训、讽喻政部分(、二节)提出论并作理性分析从“不赂者”和“赂者”两方面论证论二部分(三、四节)以历史事实论证心论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三部分(五、六节)总结历史教训明写作目、研部分()重要词句兵不利(兵器)赂秦而力亏(连词承接)破灭道(途径引申原因)六国(交由及彼由彼及)丧率(全都)赂秦耶不赂者以赂者丧(因)盖(承接上表原因“因”)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段分析①全心论是什么?明确“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赂秦” ②部分从几方面论述这心论?明确赂秦力亏破灭道也B 不赂者以赂者丧③然段全作用是什么?明确提出心论总领全引发以下议论3、研二部分()重要词句秦以(用)攻取外其实(它实际数目)倍固()不战思厥(其)先祖父(祖辈父辈)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地子孙视()不甚惜举()以()予人然()得夕安寝暴秦欲无厌(通“餍”满足)奉()弥繁侵()愈急至()颠覆理固()宜(应该)然()以地事()秦言得()()终继()五国迁灭()与()嬴而不助五国义(坚守正义名作动词)不赂秦始()速(招致动词)祸焉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洎()牧以谗诛革灭()殆()尽智力()孤危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名爱其地刺客不行()胜数(命运)存亡理()当()与秦相较()或易量()()段分析①这两段是怎样围绕心论展开论述?明确以历史事实论证心论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②用句话概括3然段心思?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③段怎样论述赂秦危害?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明确节先总述秦国攻取外接受韩、魏、楚献地情况“则获邑则得城” 用比较方法指出秦受赂所得比战胜所得要倍而三国赂秦所失比战败所失也要倍可见赂秦带损失再具体形象地描述赂秦者是怎样陷入“力亏”境地“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写“奉弥繁”“得夕安寝”以秦兵又至逼人情势这样就然地引出结论揭示以地事秦危害和必然对比论证方法④段心容印证了然段哪句话?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道也⑤四段哪句话能够概括齐国灭亡原因?明确“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⑥试比较燕赵两国相与不明确共——形势环境相处秦革灭殆尽际军事策略相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不——对抗秦国方式不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毁长城⑦请出段与段思吻合句话明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⑧句话全有什么作用?明确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心论更加鲜明有力又下进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层七、作业背诵然段能默写并翻译二课、检背诵二、研、研三部分()重要词句封()天下谋臣礼()天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结构助词无实义)不得下咽()也日()削月()割(治理)国者无(不要)使(被)积威所劫(胁迫、挟持)哉而犹(还)有可(可以)以(凭)不赂而胜(秦国)()势苟(假如)以天下()六国破亡故事()是(这)又六国下矣()段分析①五然段是怎样展开论述?明确五然段是承上启下渡段由评论六国灭亡总结历史教训渡到规劝北宋统治者放弃屈辱和方针把问题分析由表层渡到里层“呜呼……以趋亡”是承上继续证明“弊赂秦”论,并且六国设图存道是用谋臣“以赂秦地封天下谋臣”;二是礼贤下士“以事秦心礼天下奇才”三是六国合“并力西向”用是假设论证具体说假如六国不赂秦而强而对秦齐心协力作战那么他们就不至灭亡现六国害怕秦国而赂秦因他们终灭亡段连用“悲夫”、“呜呼”两感叹词表达惋惜情突出表明六国灭亡教训沉重“国者无使积威所劫哉”表达了这样图“国者”有两层含义明指六国统治者暗指北宋统治者语双关由这句启下引出六节就很然了②六然段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明确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根原因也切合当北宋王朝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威胁放弃屈辱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覆辙三、课总结“赂”上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论述论古即是论今相隔千余年事什么能够放到起相提并论呢?因作者到切入口——历史与现实共六国与北宋皆是采取屈辱和对外策略以借古讽今手法运用对比、类比推理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方法充分论证了六国破亡原因劝谏北宋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以六国借鉴对辽、西夏侵犯奋起反抗苏洵《六国论》行纵横恣肆气势逼人论断斩钉截铁巧妙地使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语言朴素简劲富有表现力四、词句梳理特殊句式、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道也 3、而秦人积威所劫、洎牧以谗诛 5、赵尝五战秦 6、苟以天下而从六国破亡故事词类活用、日割月削(名词作状语天天地、月月地)、则获邑则得城(形容词作名词方面方面) 3、义不赂秦(名词用作动词坚守义)、以事秦心礼天下奇才(名词用作动词以礼相待) 5、不能独完(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 6、李牧连却(动词使动用法使……退却;译击退)“以”用法、不赂者以赂者丧、秦以攻取外 3、以地事秦、洎牧以谗诛 5、至丹以荆卿计 6、以赂秦地封天下谋臣 7、以天下而从六国破灭故事 8、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地 9、日削月割以趋亡 0、子孙视不甚惜举以予人五、作业背诵全课课练、下列加音完全正确项是 ( ) 洎(jì)牧以谗诛不得下咽(yàn) 奉弥(mí)繁 B弊赂(lù)秦弃如草芥(è) 率(lǜ)赂秦耶暴(bà)霜露革灭殆(à)尽际则获邑(ì) 胜数(ù) 思厥(é)先祖父与(ǔ)嬴而不助五国也、下列句“以”与“不赂者以赂者丧”“以”用法相项是().秦以攻取外则获邑则得城 B.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地.举以予人如弃草芥.洎牧以谗诛 3、选出加“而”不表折项 ( ) 有如势而秦人积威所劫B战败而亡诚不得已故不战而而强弱胜已判矣苟以天下而从六国破亡故事、选出没有活用现象句子 ( ) 至颠覆理固宜然 B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故不战强弱胜已判矣日削月割以趋亡 5、下列句画线词语含有与现代汉语词义相项是( ) ①较秦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倍②思厥先祖父③然得夕安寝④可谓智力孤危⑤剌客不行良将犹⑥吾恐秦人食不得下咽也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势⑧至颠覆⑨而从六国破亡故事①③⑤ B②④⑦ ⑥⑦⑧ ①⑤⑨ 6、翻译下列各句①国者无使积威所劫哉②以赂秦地封……秦人食不得下咽也③苟以天下……是又六国下矣。
苏教版必修二《六国论》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设计】【教材分析】《六国论》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课文,是高二第一篇文言文。
新教材非常重视古代经典诗文的阅读积累,全套教材编排的古代诗文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40%,高一高二上学期文言文按时代编排,本单元为宋代散文,宋代散文继承唐古文运动的传统有所发展,题材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语言更加畅达,并且更长于议论,对后世的散文创作有深远的影响。
《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
现行高考《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的阅读作了三个递进层次的要求:①理解(能力层级B):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②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筛选并提取文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③鉴赏评价(能力层级E);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在实践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后两中能力的培养。
【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上期的文言文学习,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却普遍存在着一种片面认识,错误以为文言文教学就是仅限于高考《考试说明》中(能力层级B)的培养。
从而忽视了(能力层级C)、(能力层级E)的提高。
导致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下降,不能真切“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充分的“吸收中外古今优秀文化的营养”。
针对以上的分析情况,本课教学目标设计如下知识目标课文中词语的积累和文章的背诵能力目标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文言文的习惯和能力情感目标感受和探究中国古代文人的济世救民的情怀和天下兴亡的观点【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的脉络,把握作者的思路【教学难点】学生学习文言文习惯的转变【教法设计】引导——启发——点拨要在开始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文言文的旧习,使学生明白“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只是简单翻译、背诵。
高中语文 第3专题 六国论教案 苏教版必修2
六国论【教学目标】1、能尝试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写作,能口述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能说出:弊、率、完、患、暴、判、速、再、数、礼、宜、故事、颠覆等词语的含义。
能归纳出: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了解使动用法。
3、能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重点:揣摩语言,掌握文言知识。
难点:理解文章论证过程及方法,背诵全文。
【知识链接】一、走进作者苏洵(1000─1066)字明允,号老泉,宋朝眉山人。
与他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成为文学史上著名人物,“唐宋八大家”中他一门就占了三人。
朱德曾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课前自主预习】理清文意,明确文章的结构总体把握课文,概括中心论点、分论点,文章结构层次。
文章开篇就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为阐明中心论点,又提出两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不赂者以赂者丧”。
文章二、三段分别围绕两个分论点展开,从而证明中心论点。
第四、五段是“结论”,由六国灭亡的历史教训,讽谏北宋王朝。
【教学过程】一、诵读课文,积累掌握重点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分析理解典型的文言句式。
1、实词,如:弊(名)赂(动)亏(动)与(动)判(形)数(名)事(动)道(名)厥(代)速(动)等。
2、虚词,如:率盖始然则向使至于等。
3、古今义容易弄混的词,如:其实祖父故事至于等4、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省略句、被动句的翻译等。
如:(1)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完,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
(2)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名词作动词,以礼相待。
(3)状语后置句“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介宾结构后置。
(4)省略句“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应为“举之以之予人。
”(5)判断句“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
”两个名词短语表判断。
第一课时一、教学课文第一二段:1、重点词语解释非兵.不利武器弊.得赂秦弊端盖.失强援因为赂秦而.力亏.因此减弱不赂者以.赂者丧因为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全都2、古今异义非兵不利..古:不锋利今:有害;没有好处。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六国论(第2课时)教案 苏教版必修2
六国论【教学目标】一、理解并背诵文中重点的实词和虚词以及重点的句子。
二、理解作者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案”的论题的本意,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三、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
(例证、对比、分层、引用等论证方法)。
【自读导学】通读课文第3、4段,解释划线和加点的实词虚词,翻译文中句子,并总结通假字、古今异义字(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 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解释:翻译:【总结】一、通假字二、古今异义字(词)三、词类活用四、特殊句式【课内探究】1、文章第一、二段提出了怎样的中心论点?2、第三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的是什么?3、第四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总结与反思】。
苏教版高中必修二《六国论》教案
苏教版高中必修二《六国论》教案推荐文章苏教版高中必修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热度:人教版高中语文《我的呼吁》教案热度:高中语文《饮酒》优秀教案设计热度:沪教版高中语文《诗赋论》教案热度:高中语文《踏莎行》优秀教案热度:苏洵的《六国论》是一篇经典的老课文,现在选入高中语文必修二苏教版教材中,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苏教版高中必修二《六国论》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必修二《六国论》教案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强暴的思想。
2.结合单元知识短文,学习有关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知识。
3.了解课文中部分文言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4.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论证的方法。
教学设想1.设计预习提纲,让学生通过自学自练疏通课文,了解和掌握课文的有关文言文字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以及作者写本文的时代背景。
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通过朗读或复述有关内容,培养听、说能力。
3.对于翻译常识以及如何分析课文的论证,教师以方法指导为重点,引导学生在练习中获取新知识。
为此,要加强质疑方面的设计。
4.视学生程度,可在程度较好的班级印发苏辙、李桢的《六国论》全文或片断,扩展阅读面,并作阅读比较指导,以加强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时数 2教时。
【第一教时】教学要点1.预习全文,落实教学设想1、2。
2.研习课文第1自然段。
导入新课上一课我们学习了贾谊的《过秦论》,作者治史致用,借评论秦的兴亡引出可资当时最高统治者借鉴以治国的历史经验。
贾谊这种治史致用、关心国家命运的忧患意识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
今天我们学习的《六国论》也是一篇史论,它的作者苏洵,也是一位充满忧患意识、关心国家命运的封建进步文人。
关于苏洵,课文注释中已经有简括介绍,如果愿意进一步了解,可参看宋史本传(见附录)。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是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说服力强,能切中时弊。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六国论教案 苏教版必修2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洪翔中学高中语文第三专题六国论教案苏教版必修2苏洵一、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2、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二、教学课时:3第一课时教学要点:疏通字词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
历史的年轮又增加了一千二百余年,北宋策论大师苏洵注目这个历史课题了,于是有《六国论》出。
《六国论》是历史上第一偏不鞭强秦之暴行,而剖六国之痼疾的文章,所以它具有历史的严肃性;它分析了忍辱求和、赂敌为安的悲剧结局,乃是有感而发,它具有现实批判的针对性(这一点,我们在学习课文中会进一步认识);它不足600字,言简意赅,机锋雄辩,又有很强的文学性。
“三性”合一,使得本文兼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六国论》二、作者简介(学生自读注释一)补充两副写“三苏”的对联: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三、阅读课文学生先初读,扫清语音障碍;再齐读。
四、疏通字词学生自译。
补充(板书):重要字词:率、厥、弥、判、速、洎、殆词类活用:小/大则……、义不赂秦、却、礼、西向、日削月割古今异义:其实、祖父、至于、智力、可以、故事通假字:厌、当特殊句式: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天下之大一词多义:暴、与、犹、亡、始五、布置作业完成练习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分析课文教学过程:一、检查作业完成练习二——四二、分析课文1、齐读课文2、思考练习一。
高中语文 第3专题《六国论》教案2 苏教版必修2-苏教版高一必修2语文教案
E、举以予人
F、至丹以荆卿为计
5、翻译:
A、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B、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 亡者,其实亦百倍。
C、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D、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积威之所劫哉。
F、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G、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祸患。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
过
(3)作者在第 5 段连用了两个叹词,有什么作用?
明确:呜呼——承接上段末尾,提出六国合力抗秦的主 X。
悲夫——又回到历史中,感叹六国破灭的可悲结局,抨击六国的
政策。提出“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才是赂秦之根源。
程
作用:表达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起到连接作用,在历史与
H、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 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I、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3/4
word
【拓展延伸】 1、如果从就事论事的角度看,六国灭亡真的如苏洵所说吗?
(割地赂秦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还是六国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 不重视改革,不能坚定不移地执行“合纵”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 政策。另一方面,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中国 的实力。加上战国长期的战乱,民不聊生,由分裂到统一,符合人们 的愿望。秦国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苏洵对此并非不知, 他写作本文并非就事论事,而是借史论今,讽喻时政。以此警告宋朝 统治者,不要用贿赂的方法对待契丹和西夏,要用武力,要抵抗。)
现实间快速自由转移,引导读者理清思路。
(4)第 5 节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语文必修2苏教版第三专题《六国论》教案
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第1节六国论一、教材分析:《六国论》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中第一篇文言文。
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
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
苏轼的《六国论》,强调了“士”的作用;苏辙的《六国论》突出了团结的力量。
苏洵的《六国论》不同于以上两篇。
他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
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借古喻今,以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这是苏洵高出其二子的地方。
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
”学习本课时要重在引导学生在学习前人对历史解读的同时自己学会总结、反思历史,并如实地记录下历史瞬间、把握未来。
结合专题板块要求,本课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让学生通过朗读,疏通词语和句子,生提问师引导释疑,把握文章的大意,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第二课时,在理解文意,掌握文言知识点的基础上,学习苏洵梳理逻辑严密的论证结构,领略文章的气势。
在课堂安排上,抓住诵读这一突破口,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扫清文言基础障碍,在读中理解和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在读中品味朴素简劲的语言、领略磅礴的气势,在读中鉴赏论证结构和各种论证方法。
从内容上,抓住论证的中心“赂”字,连缀全文的结构,贯通历史与现实。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重点词语、归纳多义词并掌握词类活用2、结合单元知识短文,学习有关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知识(二)能力目标:1、背诵课文领悟借古喻今、对比论证的写法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论证的方法。
(三)情感目标:1、了解六国破灭的原因,培养学生忧患意识爱国热情2、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强暴的思想三、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 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课文。
(二)难点: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六国论_教案(苏教版必修二)
六国论·教课设计(苏教版必修二)六国论教课目的:1.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会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理解:弊、率、完、患、暴、判、速、再、数等词语的意义。
归纳: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认识使动用法。
教课假想:本文不一样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它拥有很强的针对性,教课重点是理解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责备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第一课时教课重点:认识作者及背景,整体掌握课文,研习一、二段。
教课过程:1.:苏洵( 1009-1066 ),字明允,四川眉隐士,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在文学上获得明显成就,是经过一番勤苦念书、仔细作文的过程的。
据他自述,少年时,他不爱学习,到了二十五岁,才开始知道念书。
自认为比伙伴们学得好,但以后取古人之文一读,才感觉先人的“出言企图”都跟自己大不同样,于是下信心将过去所写的数百篇文章所有烧毁。
而后,将《论语》《孟子》、韩愈的文章取来,终是朗读,读了七八年,才感觉古代文章的确写得好。
时间一久,读之益精,自己胸中也“害然以明”,但还未敢自出其言。
又经过一番努力,胸中之言日趋多,甚至不可以控制自己,只能将它书写下来。
到了这时,落笔为文,才“浑浑乎觉其来之不易矣”。
这就是历史上对于苏洵焚稿、勤劳念书、勤苦作文的嘉话。
苏洵为文,成就明显。
所以赢得他同时代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以及有名文学家曾巩的好评。
欧阳修指出:苏洵之文“博辩雄伟”。
曾巩认为:苏洵之文“其雄伟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理解,若引星斗而上也”。
三人(三苏)之文章,哄传于世。
得而读之者,皆为之惊,或叹不行及,或慕而效之。
自京师至于海隅障徼,学士医生,莫不人知其名,家有其书。
(选自《苏明允哀词》)2.导语设计: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逝世后,感触地说:“人以铜为镜,能够正衣冠;以史为镜,能够知兴替;以人为镜,能够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如何以史为镜,重点在于发现盘根错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致使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第3专题 《六国论》公开课教案1
《六国论》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一.理解作者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案”的论题的本意,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二.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
(例证、对比、分层、引用等论证方法)【教学过程设计】一.简介时代背景1.作者简介:苏洵(1000─1066)字明允,号老泉,宋朝眉山人。
与他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成为文学史上著名人物,“唐宋八大家”中他一门就占了三人。
朱德老总曾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苏洵长于散文,善用比喻。
他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切中时弊,说服力强,著作有《嘉佑集》。
据说苏洵27岁因应试不中,焚去以前所写文章,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潜心钻研,终于形成自己文章的风格。
由于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深得欧阳修的赏识。
嘉佑年间,欧阳修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师,文人竟相模仿。
因此,他命名自己的文集为《嘉佑集》。
本文选自《嘉佑集》中的《权书》,原题为《六国》,一般选本改作《六国论》。
三苏:苏洵、苏轼、苏辙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三苏”、曾巩2.写作目的:本文是为反对北宋王朝用重赂屈服于外族而写的。
当时,契丹(后称“辽”我国东北少数民族)、西夏(我国西北少数民族)经常入侵,北宋统治者沿用妥协政策,向他们纳银输绢,以求苟安。
作者写这篇文章,论六国灭亡之道,讽谏宋王朝以六国为鉴戒,不为外族“积威之所劫”,要“礼天下之奇才”,上下团结一心,抵御外侮,以维护和巩固宋王朝的统治。
3.题解:“六国论”是倒装省略句,是“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论”是古代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二、全班朗诵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三.研习新课1.诵读第1段。
提问:(1)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明确: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六国论-苏教版必修二教案
六国论-苏教版必修二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达到以下目标:1.了解《六国论》的背景和作者。
2.理解《六国论》中的“合纵连横”思想及其在历史上的应用。
3.掌握《六国论》中的主要思想和文化内涵。
4.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六国论》中的“合纵连横”思想。
2.《六国论》在历史上的应用。
难点1.学生对于《六国论》的深度理解和思考。
2.如何让学生将《六国论》的思想应用于现实生活。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导入教师可以通过设问或其他方式,让学生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进入课程内容。
2. 理解《六国论》的背景和作者教师可以通过课件或其他资料,向学生介绍《六国论》的背景和作者,并引导学生分析这种背景和环境对于《六国论》产生的影响,以及作者创作的初衷。
3. 分析《六国论》中的“合纵连横”思想教师可以从字面意义和实际应用两个方面出发,对《六国论》中的“合纵连横”思想进行分析和讲解,并通过历史上的案例,向学生阐释“合纵连横”思想对于国家联盟和稳定的重要性。
4. 掌握《六国论》中的主要思想和文化内涵在掌握《六国论》的主要思想和文化内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选取经典句子或篇章,让学生理解作者的意图,并通过对比分析,展示这些思想对于历史和现实的影响。
5. 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最后,教师可以结合具体实例,向学生阐释《六国论》中的思想和文化元素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塑造,进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
四、教学评估通过课堂上的讨论和问答、作业和期中期末考试的形式,对学生在本课程学习中的掌握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五、教学反思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可以对本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总结,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版块一《六国论》教案 苏教版必修2
语文必修Ⅱ苏教版第三专题版块一《六国论》精品教案从容说课本文是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的第一课。
《六国论》是一篇议论历史的文章,表面上评的是六国,实际上讽刺的是北宋。
因为当时北宋王朝的统治者对契丹族建立的辽国和党项羌族建立的西夏屈辱求和。
作者就借六国割地给秦国因而最后灭亡的史实,暗示北宋王朝不应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而应该对辽、夏的入侵采取斗争的方式。
在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实践的过程中,在注重整合、倡导开放、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新模式下,聆听依然清晰可闻的历史回声,让激荡起的历史回声在我们心中久久萦绕,光照千秋。
教学重点1.掌握文中“弊、率、完、患、暴、判、速、再”等词语的意义,了解“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
2.洞悉“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中心论点的内涵。
教学难点提出了“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后,作者为什么还提出两个分论点?其一为“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另一为“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作者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展开一系列逻辑推理过程是比较难的。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六国形势图、朗诵资料、练习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激情背诵课文,掌握文中“弊、率、完、患、暴、判、速、再”等词语的意义。
2.了解“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并了解使动用法。
3.学习本文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朗读,小组探讨,交流分享,共同完成对课文的把握。
2.通过提出问题,发表意见,从而体会文章的意图及作者的动机。
3.通过思维训练,促进培养学生质疑创新的精神及认真做事的态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借古讽今,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侮的思想,培养我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和“以史为鉴,共创未来”的与时俱进意识。
高中语文 六国论教案 苏教版必修2
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2014高中语文六国论教案苏教版必修22、理解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及灵活多样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了解写作背景,多维诵读,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教学方法】涵咏法、探究法【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战国七雄,论富有,秦国比不上齐国;论兵力,秦国比不上赵国;论疆域辽阔,秦国比不上楚国。
可是,最后六国却全部被秦国一一灭掉。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们来看一下,苏洵对此的论述。
一、回顾文言知识1、通假字暴秦之欲无厌( 通“曝”,冒着通“餍”,满足)当与秦相较( 通“倘”,如果)2、古今异义至于颠覆( 以至于)其实百倍( 它的实际数量)思厥先祖父( 祖辈和父辈)后秦击赵者再( 两次)可谓智力孤危( 智谋和力量)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旧事,成例)3、一词多义:兵:①非兵不利(兵器)得:①此言得之(适宜,对)②斯用兵之效也(武力)②诚不得已(能够)③而秦兵又至矣(军队)③较秦之所得(得到)道:①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名词,原因②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名词,道义,仁政③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名词,道理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风尚⑤道芷阳间行动词,取道故:①从六国破亡之故事②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亡:①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②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③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暴:①暴秦之欲无厌()②暴霜露终:①终继五国迁灭()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为:①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动哉()②以荆卿为计()③邯郸为郡()始:①燕赵之君,始有远略()②始速祸焉()向:①向使三国各爱其它()②并力西向()犹:①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②刺客不行,良将犹在而:①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②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③赂秦而力亏( )④二败而三胜( )⑤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以:①不赂者以赂者丧( )②举以予人( )③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④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⑤至丹以荆卿为计()之: ①较秦之所得助词,的②以有尺寸之地(助词,的)③子孙视之不甚惜(代词,土地)④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助词,的)⑤奉之弥繁,侵之愈急(代词,前一个,指奉秦之物,后一个指赂秦各国。
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六国论》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2-苏教版高一必修2语文教案
《六国论》教学目标:知识要求:理解文本所表现的内容,懂得六国真正灭亡的原因,掌握有关实词虚词的意思,以及多种特殊句式的表达与运用。
能力要求: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议论文围绕中心论点分层递进论证的行文思路。
掌握本文中的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
思想情感和价值观目标:理解作者借史讽今的真正写作意图。
教学重点:理解文本所表现的内容,懂得六国真正灭亡的原因,掌握有关实词虚词的意思,以及多种特殊句式的表达与运用。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议论文围绕中心论点分层递进论证的行文思路。
掌握本文中的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
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放手让学生自学文本解决疑难,尤其是对文言文的疏通这一关,教师只是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关键是学生能联系以往的学习经验,通过举一反三,来达到此项目的。
关于对文本解读这一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渗透有关议论文的分析结构的方法,让学生懂得论点、论据、论证等三要素的内容,让他们延伸到课外议论文的学习。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由《三字经》中的一句话导入: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
(顺便提一下《三字经》中开始几句:人本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苏洵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而且其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也都是在他的影响和教育下发展和成就一番伟大的文学事业的。
下面来看一下有关对他的介绍。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
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苏洵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的说服力。
他的文章语言古朴简劲、凝炼隽永;但有时又能铺陈排比,尤善作形象生动的妙喻。
苏洵论文,见解亦多精辟。
他反对浮艳怪涩的时文,提倡学习古文;强调文章要“得乎吾心”,写“胸中之言”;主张文章应“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
高中语文《六国论》教案 苏教版必修2
六国论【学习目标】1、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掌握本文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和一词多义3、能背诵全文,并准确地翻译重点语句和语段【学习重点】理解文章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学习难点】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学习课时】 2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
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四川眉山三苏祠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二、作者介绍: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北宋著名散文家。
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
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
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笺注》。
三、解题:1、六国,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
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逐渐强大起来,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
六国也曾“合纵”对抗秦国,但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被秦国“远交近攻”瓦解,相继灭亡。
2、战国七雄地图(见课本)3、文体: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
(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高中语文六国论 教案苏教版必修2
教学目标(一)学习本文中例证、对比、分层、引用等论证方法。
(二)学习本文极有分寸的论证语言。
(三)理解作者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题的本意。
难点、重点分析(一)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各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的?有什么特色?(二)课文第2、3段分别论证了两个分论点,是怎样论证的?与中心论点的论证有什么关系?(三)怎样理解第4、第5段?(四)本文的论证语言有什么特色?(五)本文的论证虽然周密,但有些说理却欠妥当,你能找出来并加以分析吗?这样会不会影响中心论点的成立?为什么?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
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1.作者简介:苏洵(1009-1066),字明允,四川眉山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在文学上取得显著成就,是经过一番刻苦读书、认真作文的过程的。
据他自述,少年时,他不爱学习,到了二十五岁,才开始知道读书。
自以为比伙伴们学得好,但后来取古人之文一读,才觉得古人的“出言用意”都跟自己大不相同,于是下决心将过去所写的数百篇文章全部烧毁。
然后,将《论语》《孟子》、韩愈的文章取来,终是诵读,读了七八年,才感到古代文章确实写得好。
时间一久,读之益精,自己胸中也“害然以明”,但还未敢自出其言。
又经过一番努力,胸中之言日益多,甚至不能控制自己,只好将它书写下来。
到了这时,落笔为文,才“浑浑乎觉其来之不易矣”。
这就是历史上关于苏洵焚稿、勤奋读书、刻苦作文的美谈。
苏洵为文,成就显著。
因此博得他同时代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以及著名文学家曾巩的好评。
高中语文六国论优质教案 苏教版必修2
六国论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苏询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侮的思想。
2、掌握和积累与现代汉语意义不同的词句。
3、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结合语境揣摩、辨析词义及活用的能力。
4、学习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教学设想:1、结合课前预习,课上要调动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教师适时点拔,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课后苏辙的《六国论》指导学生作比较阅读,扩展阅读视野,加强对课文的理解,锻炼筛选分析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言:1.历史的兴废、有许多史实让人握腕叹惜,成为经久不衰的谈论话题。
例如:我们上学期学过的《勾践灭吴》,写的是春秋时期的吴越之战,越国最初亡国,越王勾践成为阶下囚。
后来卧薪尝胆,长期准备,终于富国强兵,一举灭吴,让后人唱出:“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历史慨叹,并以警策后人。
2.秦灭六国,一统天下,然后经过短短的十五年,又迅速地走向灭亡。
这也是历史兴废中的一件大事,也成为千百年来人们长久谈论的话题。
以这件事为题材的文言文,我们已经学过两篇,请举出:板书:《过秦论》、《阿房宫赋》今天我们再学一篇以此事为题材的文章―――板书课题:六国论3.三篇文章虽属同一题材,但论述侧重点不一样。
前两篇侧重论述,秦亡的教训,后一篇侧重论述六国灭亡的教训。
主题也不一样:《过秦论》中心论是什么?[仁义不施而改守之势异也。
]《阿房宫赋》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那么,我们今天学的《六国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灭六国者,六国也,诽秦也―――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4.这三篇文章虽然同话一个话题,但时代各不相同:板书:《过秦论》―――西汉初年(汉文帝)《阿房宫赋》――晚唐(唐敬宗)《六国论》―――北宋(当时统治者)为什么同一件事,后来人老去唠叨呢?因为历史是一面镜子(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只有吸取历史教训,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民富国强,这种定作动机叫[借古讽今]板书:《过秦论》(汉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国论》课堂教学实录-、教学设计1.教学思想在学生学完苏询的《六国论》后,为帮助学生更深刻、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六国破灭”根本原因,以及能正确地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让他们在学习中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同时,也是让学生在进一步的学习中,运用已经掌握的旧知识(苏洵《六国论》的观点及语言知识)去拓展新的知识(未学过的苏轼和苏辙的《六国论》的观点及语言知识)领域,解决实际问题(学生通过进一步的学习,明确自己对“六国破灭”原因的新的认识),我选定苏轼和苏辙的同题文章为材料,进行对照式的扩展阅读教学。
因此,后两文的教学,不应只是对前文的简单重复,不应仅仅停留在传统的“读读背背”上,也不是单向的传授或灌输,而应力求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独立思考,主动地学习,重点是收集、筛选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教学目标①帮助学生明确两文的论点及提出论点的方式及证的方法②简单比较三篇同题文章的同中之异及其优劣③引导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3.教学模式主要采用对照式的扩展阅读,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讨论式(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
对照式的扩展阅读教学,可以加大教学的信息容量,并拓展学生视野,有利于多角度地认识事物,通过比较鉴别,从而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更深刻、全面的认识。
我认为,只要条件许可(教学时间充裕、查找资料方便),不妨多搞几次。
在反复中加以强化。
比如,周敦颐的《爱莲说》与李渔的《芙蕖》,徐迟的《黄山记》与叶圣陶的《黄山三日》,刘伯羽的《长江三峡》与刘征的《过万重山漫想》,高尔基的《母亲》与叶圣陶的《夜》,鲁迅的(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与王蒙的《论“费厄泼赖”应该实行》等等。
此外,若对于节选的文章,也可补讲删节的部分。
比如:苟子的《劝学》,贾谊的《过秦论》的中、下篇,陶渊明《饮酒》诗的另外几首,剪伯赞的《内蒙访古)的另外几节,等等。
总之,一看学生需要,即能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二看可能,即教学时间许可,都可大胆尝试。
讨论式、对话式的教学方法,体现了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中,难免出现达不到教师课前设计的教学效果的情况,但只要精心设计,认真组织,课后认真总结,积极改进,相信下次一定会比现在好些。
若长期坚持,定会有所收获。
4.教学措施①资料提前印发给学生。
我使用苏氏兄弟的两篇文章是从《三苏文选》上翻印的,两文共有注释103条,每篇文章的第一条注释,均对全文作了简单的评介。
这样,便于学生自学。
若注释少,文字障碍大,不利于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效果可能反而不好。
②关键是指导学生在课前进行充分的预习,扫除文章障碍,读懂大意。
同时,勾画出疑难之处,以便在课堂讨论或讲解中重点解决。
③仍准备一张讲读苏询《六国论》时用过的“战国形势示意图”。
④作好应付学生可能提出的超出自己课前设想范围之外的问题的心理准备。
二、教学过程课堂实录师:“一门词客三父子”,这在我国文学史上是极其罕见的。
除苏氏父子儿只有魏晋时期的曹氏父子三人。
而父子三人的文章同写一题的,除苏氏父子外,再也找不出第二例了。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
苏询的《六国论)认为六国破灭的原因是赂秦。
作者是怎样提出这个观点的?生:开门见山。
师:对。
是开门见山。
现在我们一起来背诵苏询《六国论)的第一段。
生:齐背。
)师:现在大家快速地默读发给大家的材料,找出体现文章观点所在的段落,并明确苏轼、苏辙二人的观点是什么。
(生:默读。
)(师:巡视。
6分钟。
)师:好,请暂停。
现在哪位同学能告诉我,能体现苏拭《六国论》观点的句子在文章的第几段?生:在第一段。
师:第一段的什么位置?生:在第一段的结尾。
师:请你大声地念一遍。
生:“吾考之世变,知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以速亡者,盖出于此,不可以不察也。
”师:准确他说,应是“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盖出于此。
”大家认为如何?生:对。
师:好。
你请坐。
句子中的“此”,具体地指代什么?××你说。
生:我认为应指代上一句的“锄而尽去之,则是无道也。
”师:“锄而尽去之”中的“之”,又指代什么呢?生:应该是这段所说的“士”。
师:X X说的对不对呀?生:(齐答)对。
师:那么,对“士”这类人正确的做法应该怎样?生:(齐)“区处条理,使各安其处”。
师:好。
现在我们来看苏辙(六国论)认为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原因,亦即本文的论点在哪里?××,你来试试。
生:也在第一段的结尾处,就是“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师:苏辙这里所说的“当时之士”中的“士”,是和苏轼文中“皆争养土”中的“士”是一回事吗?生:我想应该不是。
师:那“当时之士”中的“士”具体是指代什么呢?生:好象是这段开头说的“天下诸侯”。
师:不是“好象”,就是“天下诸侯”。
而前篇“争相养士”中的“士”是一个特殊的阶层,这个阶层中的人都各有专长,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知识分子。
好。
现在我们来作一个小结。
如果说苏询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韩、魏、楚三国“赂秦”的话,那么,苏辙则认为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原因在于天下诸烽“不知天下之势”。
这个“势”,一指韩、魏战略地位的重要,“韩、魏塞六国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二指天下诸侯“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莫知厚韩、亲魏以摈秦”。
而苏轼在他的文章中则兼顾两个方面,一是六国久存,二是秦王朝速亡。
其关键在于是否能正确的对待知识分子。
简言之,老苏谈“赂秦”,大苏谈“养士”,而小苏谈“明势”。
下面,我们再来看这两篇文间是如何分析问题的。
除第一段外,两篇文章都各有三段文字对论点进行分析。
请同学们快速地默看一遍。
(生:默读课文。
6分钟)师:差不多了吧?我们先看大苏是如何分析的。
××同学,你来说说看。
生:第三段是从秦的角度来分析的。
师:请谈具体点,秦对“四人者”(知、勇、辩、力)采取什么措施?生:杀。
师:对。
文中有“堕名城,杀豪杰”的句子。
接下去是什么?生:“散而归田亩”。
师:“散而归田亩”是什么意思?生:就是让四种人分散,回家乡种地。
师:导致什么后果?生:陈涉起义。
师:是不是可以这样说:秦对四种人不是杀就是分散他们,不任用他们,从而对他们失去控制,总之是处置不当,最终导致他们不甘“老死于布褐”便挺而走险,揭竿起义。
生:是这样。
师:那第二段呢?生:……师:好,你请坐。
谁来补充?生:我认为第二段应是真面论述。
只是重点在说“先王”,说“六国”的少一些。
师:是这样。
第三段从反面论述较详,第二段说到六国的就相对简略,结尾有一句是说结果的,是哪一句?生:“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人叛者。
”师:再准确点说,应是——生:“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
”师:你再说说“先王”的正确做法。
生:“故先王分天下之富贵,与此四者共之。
”师:其结果是——生:“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也。
”生:老师,文章第一段写了那么多人,有什么作用?师:这个问题提得好。
谁能帮助解答?生:我认为那是为提出论点作准备。
师:能否说得具体些?生:是通过分析,为提出论点作铺垫。
师:实质仍是一样,还是不具体。
大家请看,第一、二两句,是说“士”多,且多怀技艺,但这不是重点。
重点在“何可胜数”之后,是说六国贵族和秦相吕不韦都曾大规模地“养土”,只是导致结果截然相反的关键在于“区处条理”,而不在乎养与不养。
好。
下面我们再看看小苏是如何分析的。
××,请你来说。
生:我认为第二段和第三段都是正面阐述韩、魏所处的位置的重要,具有战略意义。
师:不错。
但必须有个前提,那就是论述韩、魏地理位置的重要。
如果结合第一段的论点,即“不知天下之势”和最末一段对天下诸侯不知“厚韩、亲魏以摈秦”来考察,第三段说的天下诸侯不知“势”,只不过是从秦的角度来谈的。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第三段仍是从反面来谈问题。
第二段倒是从正面说的。
但说的不是天下诸侯“不知天下之势”,而是说韩、魏地理位置的重要,而且是从齐、楚、燕、赵和秦两个方面来分析的。
下面,我们再来作一个简单的小结。
大苏和小苏在分析问题的时候,都是以大量的史实作论据,从正、反两个方面通过对照,来显示孰优孰劣,孰是孰非,对第一段提出的论点加以证明。
最后,我们再简单地比较一下三篇同题文章的“同中之异”。
同学们可前后左右自由组合,小声讨论。
(生:讨论。
约6分钟。
)师:好,我们先明确这三篇同题文章的共同点。
××,你认为呢?生:我认为应该是他们的写作目的,都是针对北宋王朝的现实,有感而发的。
师:对。
这就人们常说的借古讽今,寄托讽谏之意,具体他说,老苏是如何表达讽谏之意的?生:“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师:那大苏呢?生:……师:小苏呢?生:……师:好,你请坐。
大苏、小苏的表述不如老苏那么明确,是吧?生:是。
师:这也许是他们的同中之异的表现之一吧。
大苏要说的是要“养士”,即尊重人才,亦即效法先王,“分天下之富贵,与此四子共之”;小苏的意思是“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即后方不要享乐腐化,以至偏安,要支援前方。
不能前方“吃紧”,后方“紧吃”。
可见,这个讽谏的意思,要从文中提取、归纳。
下边,我们来说说,“异”有哪些?生:提出论点的方式不同。
师:这是一条。
还有——生:分析问题的方法不同。
师:对。
这是第二条。
大苏、小苏都是从正、反两个方面入手,而老苏的是——生:六国分别论述。
师:具体一点。
生:先说赂秦的韩、魏、楚,再说不赂的齐、燕、赵。
师:即使是齐、燕、赵的情况又各不相同,赵是——生:“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师:燕、赵呢?和“始”相应的是——生:“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师:好。
还有没有“第三条”?生:有。
师:是什么?生:苏询的论述集中在六国,条理一分清楚,苏轼和苏辙一会说六国(或“四国”),一会说秦,不太好把握。
师:很好。
如果这也算一条的话,想想看,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和什么有关?生:可能是论点吧。
师:对,就是论点。
其实,这还涉及到他们写文章各自不同的风格。
如果把苏询的风格概括为条分缕析,丝丝入扣,有纵横家的风采的话,那么苏轼呢?文章的第一段写各国贵族争相养士,大肆地铺陈夸张,竭力渲染,是不是象一个词赋家或者说诗人呢?生:是。
师:而苏辙的风格则是指点江山,运筹帷幄,更象一个——生:军事家。
师:对。
军事家,军事战略家。
三篇文章,相比较而言,更喜欢哪一篇?(生:各抒己见。
)师:我把上面提的问题具体化,哪一篇论述问题相对全面些?比如说,大苏说的“养士”,小苏说的“明势”,在老苏文中有无体现?生:有。
师:在哪里?生:在倒数的第二段。
师:再加上前一段的最后一句,就是“向使三国……”我们一齐来背诵一遍。
预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