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数学压轴题第12部分相似动点经典例题

合集下载

2018中考压轴之因动点产生的相似三角形问题(部分答案)(PDF版)

2018中考压轴之因动点产生的相似三角形问题(部分答案)(PDF版)

课前导学: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3个,其中判定定理1和判定定理2都有对应角相等的条件,因此探求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动态问题,一般情况下首先寻找一组对应角相等.判定定理2是最常用的解题依据,一般分三步:寻找一组等角,分两种情况列比例方程,解方程并检验.如果已知∠A=∠D,探求△ABC与△DEF相似,只要把夹∠A和∠D的两边表示出来,按照对应边成比例,分和两种情况列方程.应用判定定理1解题,先寻找一组等角,再分两种情况讨论另外两组对应角相等.应用判定定理3解题不多见,根据三边对应成比例列连比式解方程(组).还有一种情况,讨论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如果一组锐角相等,其中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锐角三角比是确定的,那么就转化为讨论另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问题.求线段的长,要用到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而这个公式容易记错.理解记忆比较好.如图1,如果已知A、B两点的坐标,怎样求A、B两点间的距离呢?我们以AB为斜边构造直角三角形,直角边与坐标轴平行,这样用勾股定理就可以求斜边AB的长了.水平距离BC的长就是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等于A、B两点的横坐标相减;竖直距离AC就是A、B两点间的竖直距离,等于A、B两点的纵坐标相减.九年级数学试题因动点产生的相似三角形问题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双曲线kyx=(k≠0)与直线y=x+2都经过点A(2,m).(1)求k与m的值;(2)此双曲线又经过点B(n,2),过点B的直线BC与直线y=x+2平行交y轴于点C,联结AB、AC,求△ABC的面积;(3)在(2)的条件下,设直线y=x+2与y轴交于点D,在射线CB上有一点E,如果以点A、C、E所组成的三角形与△ACD相似,且相似比不为1,求点E的坐标.满分解答:(1)将点A(2,m)代入y=x+2,得m=4.所以点A的坐标为(2,4).将点A(2,4)代入kyx=,得k=8.(2)将点B (n ,2),代入8y x=,得n =4.所以点B 的坐标为(4,2).设直线BC 为y =x +b ,代入点B (4,2),得b =-2.所以点C 的坐标为(0,-2).由A (2,4)、B (4,2)、C (0,-2),可知A 、B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竖直距离都是2,B 、C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竖直距离都是4.所以AB=BC=,∠ABC =90°.所以S △ABC =12BA BC ⋅=12⨯=8.(3)由A (2,4)、D (0,2)、C (0,-2),得AD=AC=.由于∠DAC +∠ACD =45°,∠ACE +∠ACD =45°,所以∠DAC =∠ACE .所以△ACE 与△ACD 相似,分两种情况:①如图3,当CE AD CA AC=时,CE =AD=此时△ACD ≌△CAE ,相似比为1.②如图4,当CE AC CA AD ==CE=.此时C 、E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竖直距离都是10,所以E (10,8).图3图4图22.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c的顶点D的坐标为(1,﹣),且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C点,A点的坐标为(4,0).P点是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且横坐标为m.(l)求抛物线所对应的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若动点P满足∠PAO不大于45°,求P点的横坐标m的取值范围;(3)当P点的横坐标m<0时,过P点作y轴的垂线PQ,垂足为Q.问:是否存在P点,使∠QPO=∠BCO?若存在,请求出P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5ax+2(a≠0)与y轴交于点C,与x轴交于点A(1,0)和点B.(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求直线BC的解析式;(3)若点N是抛物线上的动点,过点N作NH⊥x轴,垂足为H,以B,N,H为顶点的三角形是否能够与△OBC相似?若能,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N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4.如图1,已知抛物线的方程C 1:1(2)()y x x m m=-+-(m >0)与x 轴交于点B 、C ,与y 轴交于点E ,且点B 在点C 的左侧.(1)若抛物线C 1过点M (2,2),求实数m 的值;(2)在(1)的条件下,求△BCE 的面积;(3)在(1)的条件下,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找一点H ,使得BH +EH 最小,求出点H 的坐标;(4)在第四象限内,抛物线C 1上是否存在点F ,使得以点B 、C 、F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CE 相似?若存在,求m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满分解答(1)将M (2,2)代入1(2)()y x x m m =-+-,得124(2)m m=-⨯-.解得m =4.(2)当m =4时,2111(2)(4)2442y x x x x =-+-=-++.所以C (4,0),E (0,2).所以S △BCE =1162622BC OE ⋅=⨯⨯=.(3)如图2,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 =1,当H 落在线段EC 上时,BH +EH 最小.设对称轴与x 轴的交点为P ,那么HP EO CP CO=.因此234HP =.解得32HP =.所以点H 的坐标为3(1,)2.(4)①如图3,过点B 作EC 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F ,过点F 作FF ′⊥x 轴于F ′.由于∠BCE =∠FBC ,所以当CE BC CB BF =,即2BC CE BF =⋅时,△BCE ∽△FBC .设点F 的坐标为1(,(2)())x x x m m -+-,由''FF EO BF CO =,得1(2)()22x x m m x m+-=+.解得x =m +2.所以F ′(m +2,0).由'CO BF CE BF =4m BF +=.所以(m BF m +=.由2BC CE BF =⋅,得2(2)m +=.整理,得0=16.此方程无解.图2图3图4②如图4,作∠CBF =45°交抛物线于F ,过点F 作FF ′⊥x 轴于F ′,由于∠EBC =∠CBF ,所以BE BC BC BF=,即2BC BE BF =⋅时,△BCE ∽△BFC .在Rt △BFF′中,由FF ′=BF ′,得1(2)()2x x m x m +-=+.解得x =2m .所以F ′(2,0)m .所以BF′=2m +2,2)BF m =+.由2BC BE BF =⋅,得2(2)2)m m +=+.解得2m =±综合①、②,符合题意的m为2+.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mx2﹣8mx+4m+2(m>2)与y轴的交点为A,与x轴的交点分别为B(x1,0),C(x2,0),且x2﹣x1=4,直线AD∥x轴,在x轴上有一动点E(t,0)过点E作平行于y轴的直线l与抛物线、直线AD的交点分别为P、Q.(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当0<t≤8时,求△APC面积的最大值;(3)当t>2时,是否存在点P,使以A、P、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B相似?若存在,求出此时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6.如图,抛物线y=x2+mx+n与直线y=﹣x+3交于A,B两点,交x轴与D,C两点,连接AC,BC,已知A(0,3),C(3,0).(Ⅰ)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tan∠BAC的值;(Ⅱ)在(Ⅰ)条件下:(1)P为y轴右侧抛物线上一动点,连接PA,过点P作PQ⊥PA交y轴于点Q,问: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A,P,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CB相似?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设E为线段AC上一点(不含端点),连接DE,一动点M从点D出发,沿线段DE以每秒一个单位速度运动到E点,再沿线段EA以每秒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到A后停止,当点E的坐标是多少时,点M在整个运动中用时最少?7.如图,已知二次函数(其中0<m<1)的图像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 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对称轴为直线l.设P为对称轴l上的点,连接PA、PC,PA=P C.(1)∠ABC的度数为°;(2)求P点坐标(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3)在坐标轴上是否存在点Q(与原点O不重合),使得以Q、B、C为顶点的三角形与△PAC相似,且线段PQ的长度最小?如果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Q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8.如图,抛物线与x轴交于点A(﹣,0)、点B(2,0),与y轴交于点C(0,1),连接B C.(1)求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2)点N为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过点N作NP⊥x轴于点P,设点N的横坐标为t(﹣<t<2),求△ABN的面积S与t的函数关系式;(3)若﹣<t<2且t≠0时△OPN∽△COB,求点N的坐标.9.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顶点为M 的抛物线y =ax 2+bx (a >0)经过点A 和x 轴正半轴上的点B ,AO =BO =2,∠AOB =120°.(1)求这条抛物线的表达式;(2)连结OM ,求∠AOM 的大小;(3)如果点C 在x 轴上,且△ABC 与△AOM 相似,求点C 的坐标.10.如图1,已知抛物线211(1)444b y x b x =-++(b 是实数且b >2)与x 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点A 、B (点A 位于点B 是左侧),与y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C .(1)点B 的坐标为______,点C 的坐标为__________(用含b 的代数式表示);(2)请你探索在第一象限内是否存在点P ,使得四边形PCOB 的面积等于2b ,且△PBC 是以点P 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如果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请你进一步探索在第一象限内是否存在点Q ,使得△QCO 、△QOA 和△QAB 中的任意两个三角形均相似(全等可看作相似的特殊情况)?如果存在,求出点Q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满分解答(1)B 的坐标为(b ,0),点C 的坐标为(0,4b ).(2)如图2,过点P 作PD ⊥x 轴,PE ⊥y 轴,垂足分别为D 、E ,那么△PDB ≌△PEC .因此PD =PE .设点P 的坐标为(x,x).如图3,联结OP .所以S 四边形PCOB =S △PCO +S △PBO =1152428b x b x bx ⨯⋅+⨯⋅==2b .解得165x =.所以点P 的坐标为(1616,55).图2图3(3)由2111(1)(1)()4444b y x b x x x b =-++=--,得A (1,0),OA =1.①如图4,以OA 、OC 为邻边构造矩形OAQC ,那么△OQC ≌△QOA .当BA QA QA OA=,即2QA BA OA =⋅时,△BQA ∽△QOA .所以2()14b b =-.解得843b =±Q 为(1,23+).②如图5,以OC 为直径的圆与直线x =1交于点Q ,那么∠OQC =90°。

中考数学相似-经典压轴题附答案解析

中考数学相似-经典压轴题附答案解析

AM= AF,AN= AE,从而分别表示出 S△ AMN 与 S△ AEF,求出它们的比值即可得出答案。
2.如图,抛物线 y=﹣x2+bx+c 与 x 轴分别交于点 A、B,与 y 轴交于点 C,且 OA=1, OB=3,顶点为 D,对称轴交 x 轴于点 Q.
(1)求抛物线对应的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2)点 P 是抛物线的对称轴上一点,以点 P 为圆心的圆经过 A、B 两点,且与直线 CD 相 切,求点 P 的坐标; (3)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 M,使得△ DCM∽ △ BQC?如果存在,求出点 M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解: ∴
一、相似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定义:如图 1,点 M,N 把线段 AB 分割成 AM,MN 和 BN,若以 AM,MN,BN 为边的
三角形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则称点 M,N 是线段 AB 的勾股分割点.
(1)已知点 M,N 是线段 AB 的勾股分割点,若 AM=3,MN=4 求 BN 的长; (2)已知点 C 是线段 AB 上的一定点,其位置如图 2 所示,请在 BC 上画一点 D,使 C,D 是线段 AB 的勾股分割点(要求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画出一种情形即可); (3)如图 3,正方形 ABCD 中,M,N 分别在 BC,DC 上,且 BM≠DN,∠ MAN=45°,AM, AN 分别交 BD 于 E,F. 求证:①E、F 是线段 BD 的勾股分割点; ②△ AMN 的面积是△ AEF 面积的两倍. 【答案】(1)解:(1)①当 MN 为最大线段时, ∵ 点 M,N 是线段 AB 的勾股分割点,
(1)求证:BC=CD; (2)分别延长 AB,DC 交于点 P,若 PB=OB,CD=

2018年江苏省十三市中考数学试卷压轴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2018年江苏省十三市中考数学试卷压轴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2018年江苏省十三市中考数学试卷压轴题及详细答案解析1.(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第25题)小明从家出发,沿一条直道跑步,经过一段时间原路返回,刚好在第16min回到家中.设小明出发第t min时的速度为vm/min,离家的距离为s m,v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空心圈表示不包含这一点).(1)小明出发第2min时离家的距离为200m;(2)当2<t≤5时,求s与t之间的函数表达式;(3)画出s与t之间的函数图象.【分析】(1)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小明出发第2min时离家的距离即可;(2)当2<t≤5时,离家的距离s=前面2min走的路程加上后面(t﹣2)min走过的路程列式即可;(3)分类讨论:0≤t≤2、2<t≤5、5<t≤6.25和6.25<t≤16四种情况,画出各自的图形即可求解.【解答】解:(1)100×2=200(m).故小明出发第2min时离家的距离为200m;(2)当2<t≤5时,s=100×2+160(t﹣2)=160t﹣120.故s与t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160t﹣120;(3)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如图所示:故答案为:200.【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主要利用了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读懂题目信息,从图中准确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2.(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第26题)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是AB上一点,连接DE.过点A作AF⊥DE,垂足为F,⊙O经过点C、D、F,与AD相交于点G.(1)求证:△AFG∽△DFC;(2)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AE=1,求⊙O的半径.【分析】(1)欲证明△AFG∽△DFC,只要证明∠FAG=∠FDC,∠AGF=∠FCD;(2)首先证明CG是直径,求出CG即可解决问题;【解答】(1)证明:在正方形ABCD中,∠ADC=90°,∴∠CDF+∠ADF=90°,∵AF⊥DE,∴∠AFD=90°,∴∠DAF+∠ADF=90°,∴∠DAF=∠CDF,∵四边形GFCD是⊙O的内接四边形,∴∠FCD+∠DGF=180°,∵∠FGA+∠DGF=180°,∴∠FGA=∠FCD,∴△AFG∽△DFC.(2)解:如图,连接CG.∵∠EAD=∠AFD=90°,∠EDA=∠ADF,∴△EDA∽△ADF,∴=,即=,∵△AFG∽△DFC,∴=,∴=,在正方形ABCD中,DA=DC,∴AG=EA=1,DG=DA﹣AG=4﹣1=3,∴CG==5,∵∠CDG=90°,∴CG是⊙O的直径,∴⊙O的半径为.【点评】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属于中考常考题型.3.(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第27题)结果如此巧合!下面是小颖对一道题目的解答.题目:如图,Rt△ABC的内切圆与斜边AB相切于点D,AD=3,BD=4,求△ABC的面积.解:设△ABC的内切圆分别与AC、BC相切于点E、F,CE的长为x.根据切线长定理,得AE=AD=3,BF=BD=4,CF=CE=x.根据勾股定理,得(x+3)2+(x+4)2=(3+4)2.整理,得x2+7x=12.所以S△ABC=AC•BC=(x+3)(x+4)=(x2+7x+12)=×(12+12)=12.小颖发现12恰好就是3×4,即△ABC的面积等于AD与BD的积.这仅仅是巧合吗?请你帮她完成下面的探索.已知:△ABC的内切圆与AB相切于点D,AD=m,BD=n.可以一般化吗?(1)若∠C=90°,求证:△ABC的面积等于mn.倒过来思考呢?(2)若AC•BC=2mn,求证∠C=90°.改变一下条件……(3)若∠C=60°,用m、n表示△ABC的面积.【分析】(1)由切线长知AE=AD=m、BF=BD=n、CF=CE=x,根据勾股定理得(x+m)2+(x+n)2=(m+n)2,即x2+(m+n)x=mn,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可得;(2)由由AC•BC=2mn得(x+m)(x+n)=2mn,即x2+(m+n)x=mn,再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求证即可;(3)作AG⊥BC,由三角函数得AG=AC•sin60°=(x+m),CG=AC•cos60°=(x+m)、BG=BC﹣CG=(x+n)﹣(x+m),在Rt△ABG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x2+(m+n)x=3mn,最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可得.【解答】解:设△ABC的内切圆分别与AC、BC相切于点E、F,CE的长为x,根据切线长定理,得:AE=AD=m、BF=BD=n、CF=CE=x,(1)如图1,在Rt△ABC中,根据勾股定理,得:(x+m)2+(x+n)2=(m+n)2,整理,得:x2+(m+n)x=mn,所以S△ABC=AC•BC=(x+m)(x+n)= [x2+(m+n)x+mn]=(mn+mn)=mn,(2)由AC•BC=2mn,得:(x+m)(x+n)=2mn,整理,得:x2+(m+n)x=mn,∴AC2+BC2=(x+m)2+(x+n)2=2[x2+(m+n)x]+m2+n2=2mn+m2+n2=(m+n)2=AB2,根据勾股定理逆定理可得∠C=90°;(3)如图2,过点A作AG⊥BC于点G,在Rt△ACG中,AG=AC•sin60°=(x+m),CG=AC•cos60°=(x+m),∴BG=BC﹣CG=(x+n)﹣(x+m),在Rt△ABG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x+m)]2+[(x+n)﹣(x+m)]2=(m+n)2,整理,得:x2+(m+n)x=3mn,∴S△ABC=BC•AG=×(x+n)•(x+m)= [x2+(m+n)x+mn]=×(3mn+mn)=mn.【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圆的综合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切线长定理的运用、三角函数的应用及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等知识点.4.(2018年江苏省淮安市第26题)如果三角形的两个内角α与β满足2α+β=90°,那么我们称这样的三角形为“准互余三角形”.(1)若△ABC是“准互余三角形”,∠C>90°,∠A=60°,则∠B=15°;(2)如图①,在Rt△ABC中,∠ACB=90°,AC=4,BC=5.若AD是∠BAC的平分线,不难证明△ABD是“准互余三角形”.试问在边BC上是否存在点E(异于点D),使得△ABE也是“准互余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BE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②,在四边形ABCD中,AB=7,CD=12,BD⊥CD,∠ABD=2∠BCD,且△ABC是“准互余三角形”,求对角线AC的长.【分析】(1)根据“准互余三角形”的定义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2)只要证明△CAE∽△CBA,可得CA2=CE•CB,由此即可解决问题;(3)如图②中,将△BCD沿BC翻折得到△BCF.只要证明△FCB∽△FAC,可得CF2=FB•FA,设FB=x,则有:x(x+7)=122,推出x=9或﹣16(舍弃),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即可;【解答】解:(1)∵△ABC是“准互余三角形”,∠C>90°,∠A=60°,∴2∠B+∠A=60°,解得,∠B=15°,故答案为:15°;(2)如图①中,在Rt△ABC中,∵∠B+∠BAC=90°,∠BAC=2∠BAD,∴∠B+2∠BAD=90°,∴△ABD是“准互余三角形”,∵△ABE也是“准互余三角形”,∴只有2∠A+∠BAE=90°,∵∠A+∠BAE+∠EAC=90°,∴∠CAE=∠B,∵∠C=∠C=90°,∴△CAE∽△CBA,可得CA2=CE•CB,∴CE=,∴BE=5﹣=.(3)如图②中,将△BCD沿BC翻折得到△BCF.∴CF=CD=12,∠BCF=∠BCD,∠CBF=∠CBD,∵∠ABD=2∠BCD,∠BCD+∠CBD=90°,∴∠ABD+∠DBC+∠CBF=180°,∴A、B、F共线,∴∠A+∠ACF=90°∴2∠ACB+∠CAB≠90°,∴只有2∠BAC+∠ACB=90°,∴∠FCB=∠FAC,∵∠F=∠F,∴△FCB∽△FAC,∴CF2=FB•FA,设FB=x,则有:x(x+7)=122,∴x=9或﹣16(舍弃),∴AF=7+9=16,在Rt△ACF中,AC===20.【点评】本题考查四边形综合题、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准互余三角形”的定义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学会利用翻折变换添加辅助线,构造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学会利用已知模型构建辅助线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5.(2018年江苏省淮安市第27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x+4的图象与x轴和y轴分别相交于A、B两点.动点P从点A出发,在线段AO上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O作匀速运动,到达点O停止运动,点A 关于点P的对称点为点Q,以线段PQ为边向上作正方形PQMN.设运动时间为t秒.(1)当t=秒时,点Q的坐标是(4,0);(2)在运动过程中,设正方形PQMN与△AOB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求S与t 的函数表达式;(3)若正方形PQMN对角线的交点为T,请直接写出在运动过程中OT+PT的最小值.【分析】(1)先确定出点A的坐标,进而求出AP,利用对称性即可得出结论;(2)分三种情况,①利用正方形的面积减去三角形的面积,②利用矩形的面积减去三角形的面积,③利用梯形的面积,即可得出结论;(3)先确定出点T的运动轨迹,进而找出OT+PT最小时的点T的位置,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令y=0,∴﹣x+4=0,∴x=6,∴A(6,0),当t=秒时,AP=3×=1,∴OP=OA﹣AP=5,∴P(5,0),由对称性得,Q(4,0);故答案为(4,0);(2)当点Q在原点O时,OQ=6,∴AP=OQ=3,∴t=3÷3=1,①当0<t≤1时,如图1,令x=0,∴y=4,∴B(0,4),∴OB=4,∵A(6,0),∴OA=6,在Rt△AOB中,tan∠OAB==,由运动知,AP=3t,∴P(6﹣3t,0),∴Q(6﹣6t,0),∴PQ=AP=3t,∵四边形PQMN是正方形,∴MN∥OA,PN=PQ=3t,在Rt△APD中,tan∠OAB===,∴PD=2t,∴DN=t,∵MN∥OA∴∠DCN=∠OAB,∴tan∠DCN===,∴CN=t,∴S=S正方形PQMN﹣S△CDN=(3t)2﹣t×t=t2;②当1<t≤时,如图2,同①的方法得,DN=t,CN=t,∴S=S矩形OENP ﹣S△CDN=3t×(6﹣3t)﹣t×t=﹣t2+18t;③当<t≤2时,如图3,S=S梯形OBDP=(2t+4)(6﹣3t)=﹣3t2+12;(3)如图4,由运动知,P(6﹣3t,0),Q(6﹣6t,0),∴M(6﹣6t,3t),∵T是正方形PQMN的对角线交点,∴T(6﹣t,t)∴点T是直线y=﹣x+2上的一段线段,(﹣3≤x<6),作出点O关于直线y=﹣x+2的对称点O'交此直线于G,过点O'作O'F⊥x轴,则O'F就是OT+PT的最小值,由对称知,OO'=2OG,易知,OH=2,∵OA=6,AH==2,∴S△AOH=OH×OA=AH×OG,∴OG=,∴OO'=在Rt△AOH中,sin∠OHA===,∵∠HOG+∠AOG=90°,∠HOG+∠OHA=90°,∴∠AOG=∠OHA,在Rt△OFO'中,O'F=OO'sin∠O'OF=×=,即:OT+PT的最小值为.【点评】此题是一次函数综合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面积,梯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用分类讨论的思想解决问题是解本题的关键,找出点T的位置是解本题(3)的难点.6.(2018年江苏省连云港市第25题)如图1,水坝的横截面是梯形ABCD,∠ABC=37°,坝顶DC=3m,背水坡AD的坡度i(即tan∠DAB)为1:0.5,坝底AB=14m.(1)求坝高;(2)如图2,为了提高堤坝的防洪抗洪能力,防汛指挥部决定在背水坡将坝顶和坝底间时拓宽加固,使得AE=2DF,EF⊥BF,求DF的长.(参考数据:sin37°≈,cos37°≈,tan37°≈)【分析】(1)作DM⊥AB于M,CN⊥AN于N.由题意:tan∠DAB==2,设AM=x,则DM=2x,在Rt△BCN中,求出BN,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2)作FH⊥AB于H.设DF=y,设DF=y,则AE=2y,EH=3+2y﹣y=3+y,BH=14+2y﹣(3+y)=11+y,由△EFH∽△FBH,可得=,即=,求出y即可;【解答】解:(1)作DM⊥AB于M,CN⊥AN于N.由题意:tan∠DAB==2,设AM=x,则DM=2x,∵四边形DMNC是矩形,∴DM=CN=2x,在Rt△NBC中,tan37°===,∴BN=x,∵x+3+x=14,∴x=3,∴DM=6,答:坝高为6m.(2)作FH⊥AB于H.设DF=y,设DF=y,则AE=2y,EH=3+2y﹣y=3+y,BH=14+2y﹣(3+y)=11+y,由△EFH∽△FBH,可得=,即=,解得y=﹣7+2或﹣7﹣2(舍弃),∴DF=2﹣7,答:DF的长为(2﹣7)m.【点评】本题考查了坡度坡角的求解,考查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考查了三角函数在直角三角形中运用,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理由参数构建方程解决问题.7.(2018年江苏省连云港市第26题)如图1,图形ABCD是由两个二次函数y1=kx2+m(k <0)与y2=ax2+b(a>0)的部分图象围成的封闭图形.已知A(1,0)、B(0,1)、D(0,﹣3).(1)直接写出这两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判断图形ABCD是否存在内接正方形(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在图形ABCD上),并说明理由;(3)如图2,连接BC,CD,AD,在坐标平面内,求使得△BDC与△ADE相似(其中点C与点E是对应顶点)的点E的坐标【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得出结论;(2)先确定出MM'=(1﹣m2)﹣(3m2﹣3)=4﹣4m2,进而建立方程2m=4﹣4m2,即可得出结论;(3)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D=,同理:CD=,BC=,再分两种情况:①如图1,当△DBC∽△DAE时,得出,进而求出DE=,即可得出E(0,﹣),再判断出△DEF∽△DAO,得出,求出DF=,EF=,再用面积法求出E'M=,即可得出结论;②如图2,当△DBC∽△ADE时,得出,求出AE=,当E在直线AD左侧时,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PA=,PO=,进而得出PE=,再判断出即可得出点E坐标,当E'在直线DA右侧时,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点A(1,0),B(0,1)在二次函数y1=kx2+m(k<0)的图象上,∴,∴,∴二次函数解析式为y1=﹣x2+1,∵点A(1,0),D(0,﹣3)在二次函数y2=ax2+b(a>0)的图象上,∴,∴,∴二次函数y2=3x2﹣3;(2)设M(m,﹣m2+1)为第一象限内的图形ABCD上一点,M'(m,3m2﹣3)为第四象限的图形上一点,∴MM'=(1﹣m2)﹣(3m2﹣3)=4﹣4m2,由抛物线的对称性知,若有内接正方形,∴2m=4﹣4m2,∴m=或m=(舍),∵0<<1,∴存在内接正方形,此时其边长为;(3)在Rt△AOD中,OA=1,OD=3,∴AD==,同理:CD=,在Rt△BOC中,OB=OC=1,∴BC==,①如图1,当△DBC∽△DAE时,∵∠CDB=∠ADO,∴在y轴上存在E,由,∴,∴DE=,∵D(0,﹣3),∴E(0,﹣),由对称性知,在直线DA右侧还存在一点E'使得△DBC∽△DAE',连接EE'交DA于F点,作E'M⊥OD于M,连接E'D,∵E,E'关于DA对称,∴DF垂直平分线EE',∴△DEF∽△DAO,∴,∴,∴DF=,EF=,∵S△DEE'=DE•E'M=EF×DF=,∴E'M=,∵DE'=DE=,在Rt△DE'M中,DM==2,∴OM=1,∴E'(,﹣1),②如图2,当△DBC∽△ADE时,有∠BDC=∠DAE,,∴,∴AE=,当E在直线AD左侧时,设AE交y轴于P,作EQ⊥AC于Q,∵∠BDC=∠DAE=∠ODA,∴PD=PA,设PD=n,∴PO=3﹣n,PA=n,在Rt△AOP中,PA2=OA2+OP2,∴n2=(3﹣n)2+1,∴n=,∴PA=,PO=,∵AE=,∴PE=,在AEQ中,OP∥EQ,∴,∴OQ=,∵,∴QE=2,∴E(﹣,﹣2),当E'在直线DA右侧时,根据勾股定理得,AE==,∴AE'=∵∠DAE'=∠BDC,∠BDC=∠BDA,∴∠BDA=∠DAE',∴AE'∥OD,∴E'(1,﹣),综上,使得△BDC与△ADE相似(其中点C与E是对应顶点)的点E的坐标有4个,即:(0,﹣)或(,﹣1)或(1,﹣)或(﹣,﹣2).【点评】此题是二次函数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对称性,正确作出辅助线和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是解本题的关键.8.(12018年江苏省连云港市第27题)在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中,小亮进行数学探究活动.△ABC是边长为2的等边形,E是AC上一点,小亮以BE为边向BE的右侧作等边三角形BEF,连接CF.(1)如图1,当点E在线段AC上时,EF、BC相交于点D,小亮发现有两个三角形全等,请你找出来,并证明.(2)当点E在线段上运动时,点F也随着运动,若四边形ABFC的面积为,求AE的长.(3)如图2,当点E在AC的延长线上运动时,CF、BE相交于点D,请你探求△ECD的面积S1与△DBF的面积S2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4)如图2,当△ECD的面积S1=时,求AE的长.【分析】(1)结论:△ABE≌△CBF.理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根据SAS即可证明;(2)由△ABE≌△CBF,推出S△ABE=S△BCF,推出S四边形BECF=S△BEC+s△BCF=S△BCE+S△ABE=S△ABC=,由S四边形ABCF=,推出S△ABE=,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AE即可;(3)结论:S2﹣S1=.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证明;(4)首先求出△BDF的面积,由CF∥AB,则△BDF的BF边上的高为,可得DF=,设CE=x,则2+x=CD+DF=CD+,推出CD=x﹣,由CD∥AB,可得=,即=,求出x即可;【解答】解:(1)结论:△ABE≌△CBF.理由:如图1中,∴∵△ABC,△BEF都是等边三角形,∴BA=BC,BE=BF,∠ABC=∠EBF,∴∠ABE=∠CBF,∴△ABE≌△CBF.(2)如图1中,∵△ABE≌△CBF,∴S△ABE=S△BCF,∴S四边形BECF=S△BEC+s△BCF=S△BCE+S△ABE=S△ABC=,∵S四边形ABCF=,∴S△ABE=,∴•AE•AB•siin60°=,∴AE=.(3)结论:S2﹣S1=.理由:如图2中,∵∵△ABC,△BEF都是等边三角形,∴BA=BC,BE=BF,∠ABC=∠EBF,∴∠ABE=∠CBF,∴△ABE≌△CBF,∴S△ABE=S△BCF,∵S△BCF﹣S△BCE=S2﹣S1,∴S2﹣S1=S△ABE﹣S△BCE=S△ABC=.(4)由(3)可知:S△BDF﹣S△ECD=,∵S△ECD=,∴S△BDF=,∵△ABE≌△CBF,∴AE=CF,∠BAE=∠BCF=60°,∴∠ABC=∠DCB,∴CF∥AB,则△BDF的BF边上的高为,可得DF=,设CE=x,则2+x=CD+DF=CD+,∴CD=x﹣,∵CD∥AB,∴=,即=,化简得:3x2﹣x﹣2=0,解得x=1或﹣(舍弃),∴CE=1,AE=3.【点评】本题考查四边形综合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学会理由参数构建方程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9.(2018年江苏省泰州市第25题)对给定的一张矩形纸片ABCD进行如下操作:先沿CE折叠,使点B落在CD边上(如图①),再沿CH折叠,这时发现点E恰好与点D重合(如图②)(1)根据以上操作和发现,求的值;(2)将该矩形纸片展开.①如图③,折叠该矩形纸片,使点C与点H重合,折痕与AB相交于点P,再将该矩形纸片展开.求证:∠HPC=90°;②不借助工具,利用图④探索一种新的折叠方法,找出与图③中位置相同的P 点,要求只有一条折痕,且点P在折痕上,请简要说明折叠方法.(不需说明理由)【分析】(1)依据△BC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到CE=BC,由图②,可得CE=CD,而AD=BC,即可得到CD=AD,即=;(2)①由翻折可得,PH=PC,即PH2=PC2,依据勾股定理可得AH2+AP2=BP2+BC2,进而得出AP=BC,再根据PH=CP,∠A=∠B=90°,即可得到Rt△APH≌Rt△BCP(HL),进而得到∠CPH=90°;②由AP=BC=AD,可得△AD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PD平分∠ADC,故沿着过D的直线翻折,使点A落在CD边上,此时折痕与AB的交点即为P;由∠BCE=∠PCH=45°,可得∠BCP=∠ECH,由∠DCE=∠PCH=45°,可得∠PCE=∠DCH,进而得到CP平分∠BCE,故沿着过点C的直线折叠,使点B落在CE上,此时,折痕与AB的交点即为P.【解答】解:(1)由图①,可得∠BCE=∠BCD=45°,又∵∠B=90°,∴△BC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os45°=,即CE=BC,由图②,可得CE=CD,而AD=BC,∴CD=AD,∴=;(2)①设AD=BC=a,则AB=CD=a,BE=a,∴AE=(﹣1)a,如图③,连接EH,则∠CEH=∠CDH=90°,∵∠BEC=45°,∠A=90°,∴∠AEH=45°=∠AHE,∴AH=AE=(﹣1)a,设AP=x,则BP=a﹣x,由翻折可得,PH=PC,即PH2=PC2,∴AH2+AP2=BP2+BC2,即[(﹣1)a]2+x2=(a﹣x)2+a2,解得x=a,即AP=BC,又∵PH=CP,∠A=∠B=90°,∴Rt△APH≌Rt△BCP(HL),∴∠APH=∠BCP,又∵Rt△BCP中,∠BCP+∠BPC=90°,∴∠APH+∠BPC=90°,∴∠CPH=90°;②折法:如图,由AP=BC=AD,可得△AD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PD平分∠ADC,故沿着过D的直线翻折,使点A落在CD边上,此时折痕与AB的交点即为P;折法:如图,由∠BCE=∠PCH=45°,可得∠BCP=∠ECH,由∠DCE=∠PCH=45°,可得∠PCE=∠DCH,又∵∠DCH=∠ECH,∴∠BCP=∠PCE,即CP平分∠BCE,故沿着过点C的直线折叠,使点B落在CE上,此时,折痕与AB的交点即为P.【点评】本题属于折叠问题,主要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综合运用,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解题时常常设要求的线段长为x,然后根据折叠和轴对称的性质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其他线段的长度,选择适当的直角三角形,运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出答案.10.(2018年江苏省泰州市第26题)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横坐标为a的点A在反比例函数y1═(x>0)的图象上,点A′与点A关于点O对称,一次函数y2=mx+n的图象经过点A′.(1)设a=2,点B(4,2)在函数y1、y2的图象上.①分别求函数y1、y2的表达式;②直接写出使y1>y2>0成立的x的范围;(2)如图①,设函数y1、y2的图象相交于点B,点B的横坐标为3a,△AA'B的面积为16,求k的值;(3)设m=,如图②,过点A作AD⊥x轴,与函数y2的图象相交于点D,以AD为一边向右侧作正方形ADEF,试说明函数y2的图象与线段EF的交点P一定在函数y1的图象上.【分析】(1)由已知代入点坐标即可;(2)面积问题可以转化为△AOB面积,用a、k表示面积问题可解;(3)设出点A、A′坐标,依次表示AD、AF及点P坐标.【解答】解:(1)①由已知,点B(4,2)在y1═(x>0)的图象上∴k=8∴y1=∵a=2∴点A坐标为(2,4),A′坐标为(﹣2,﹣4)把B(4,2),A(﹣2,﹣4)代入y2=mx+n解得∴y2=x﹣2②当y1>y2>0时,y1=图象在y2=x﹣2图象上方,且两函数图象在x轴上方∴由图象得:2<x<4(2)分别过点A、B作AC⊥x轴于点C,BD⊥x轴于点D,连BO∵O为AA′中点S△AOB=S△AOA′=8∵点A、B在双曲线上=S△BOD∴S△AOC=S四边形ACDB=8∴S△AOB由已知点A、B坐标都表示为(a,)(3a,)∴解得k=6(3)由已知A(a,),则A′为(﹣a,﹣)把A′代入到y=﹣∴n=∴A′B解析式为y=﹣当x=a时,点D纵坐标为∴AD=∵AD=AF,∴点F和点P横坐标为∴点P纵坐标为∴点P在y1═(x>0)的图象上【点评】本题综合考查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图象及其性质,解答过程中,涉及到了面积转化方法、待定系数法和数形结合思想.11.(2018年江苏省无锡市第26题)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B的坐标为(6,4).(1)请用直尺(不带刻度)和圆规作一条直线AC,它与x轴和y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点A和点C,且使∠ABC=90°,△ABC与△AOC的面积相等.(作图不必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2)问:(1)中这样的直线AC是否唯一?若唯一,请说明理由;若不唯一,请在图中画出所有这样的直线AC,并写出与之对应的函数表达式.【分析】(1)①作线段OB的垂直平分线AC,满足条件,②作矩形OA′BC′,直线A′C′,满足条件;(2)分两种情形分别求解即可解决问题;【解答】(1)解:如图△ABC即为所求;(2)解:这样的直线不唯一.①作线段OB的垂直平分线AC,满足条件,此时直线的解析式为y=﹣x+.②作矩形OA′BC′,直线A′C′,满足条件,此时直线A′C′的解析式为y=﹣x+4.【点评】本题考查作图﹣复杂作图,待定系数法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2.(2018年江苏省无锡市第27题)如图,矩形ABCD中,AB=m,BC=n,将此矩形绕点B顺时针方向旋转θ(0°<θ<90°)得到矩形A1BC1D1,点A1在边CD 上.(1)若m=2,n=1,求在旋转过程中,点D到点D1所经过路径的长度;(2)将矩形A1BC1D1继续绕点B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矩形A2BC2D2,点D2在BC 的延长线上,设边A2B与CD交于点E,若=﹣1,求的值.【分析】(1)作A1H⊥AB于H,连接BD,BD1,则四边形ADA1H是矩形.解直角三角形,求出∠ABA1,得到旋转角即可解决问题;(2)由△BCE∽△BA2D2,推出==,可得CE=由=﹣1推出=,推出AC=•,推出BH=AC==•,可得m2﹣n2=6•,可得1﹣=6•,由此解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1)作A1H⊥AB于H,连接BD,BD1,则四边形ADA1H是矩形.∴AD=HA1=n=1,在Rt△A1HB中,∵BA1=BA=m=2,∴BA1=2HA1,∴∠ABA1=30°,∴旋转角为30°,∵BD==,∴D到点D1所经过路径的长度==π.(2)∵△BCE∽△BA2D2,∴==,∴CE=∵=﹣1∴=,∴AC=•,∴BH=AC==•,∴m2﹣n2=6•,∴m4﹣m2n2=6n4,1﹣=6•,∴=(负根已经舍弃).【点评】本题考查轨迹,旋转变换、解直角三角形、弧长公式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3.(2018年江苏省无锡市第28题)已知:如图,一次函数y=kx﹣1的图象经过点A(3,m)(m>0),与y轴交于点B.点C在线段AB上,且BC=2AC,过点C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点D.若AC=CD.(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已知一开口向下、以直线CD为对称轴的抛物线经过点A,它的顶点为P,若过点P且垂直于AP的直线与x轴的交点为Q(﹣,0),求这条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分析】(1)利用三角形相似和勾股定理构造方程,求AC和m(2)由∠APQ=90°,构造△PQD∽△APE构造方程求点P坐标可求二次函数解析式.【解答】解:(1)过点A作AF⊥x轴,过点B作BF⊥CD于H,交AF于点F,过点C作CE⊥AF于点E设AC=n,则CD=n∵点B坐标为(0,﹣1)∴CD=n+1,AF=m+1∵CH∥AF,BC=2AC∴即:整理得:n=Rt△AEC中,CE2+AE2=AC2∴5+(m﹣n)2=n2把n=代入5+(m﹣)2=()2解得m1=2,m2=﹣3(舍去)∴n=1∴把A(3,2)代入y=kx﹣1得k=∴y=x﹣1(2)如图,过点A作AE⊥CD于点E设点P坐标为(2,n),由已知n>0由已知,PD⊥x轴∴△PQD∽△APE∴∴解得n1=5,n2=﹣3(舍去)设抛物线解析式为y=a(x﹣h)2+k∴y=a(x﹣2)2+5把A(3,2)代入y=a(x﹣2)2+5解得a=﹣∴抛物线解析式为:y=﹣【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二次函数和一次函数性质.在解答过程中,应注意利用三角形相似和勾股定理构造方程,求出未知量.26.(2018年江苏省宿迁市第26题)如图,AB、AC分别是⊙O的直径和弦,OD⊥AC于点D.过点A作⊙O的切线与OD的延长线交于点P,PC、AB的延长线交于点F.(1)求证:PC是⊙O的切线;(2)若∠ABC=60°,AB=10,求线段CF的长.【分析】(1)连接OC,可以证得△OAP≌△OCP,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以及切线的性质定理可以得到:∠OCP=90°,即OC⊥PC,即可证得;(2)先证△OBC是等边三角形得∠COB=60°,再由(1)中所证切线可得∠OCF=90°,结合半径OC=5可得答案.【解答】解:(1)连接OC,∵OD⊥AC,OD经过圆心O,∴AD=CD,∴PA=PC,在△OAP和△OCP中,∵,∴△OAP≌△OCP(SSS),∴∠OCP=∠OAP∵PA是半⊙O的切线,∴∠OAP=90°.∴∠OCP=90°,即OC⊥PC∴PC是⊙O的切线.(2)∵OB=OC,∠OBC=60°,∴△OBC是等边三角形,∴∠COB=60°,∵AB=10,∴OC=5,由(1)知∠OCF=90°,∴CF=OCtan∠COB=5.27.(2018年江苏省宿迁市第27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x﹣a)(x﹣3)(0<a<3)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B(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D,过其顶点C作直线CP⊥x轴,垂足为点P,连接AD、BC.(1)求点A、B、D的坐标;(2)若△AOD与△BPC相似,求a的值;(3)点D、O、C、B能否在同一个圆上?若能,求出a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分析】(1)根据函数解析式可以直接得到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坐标;令x=0,即可求得点D的纵坐标;(2)由抛物线顶点坐标公式求得点C的坐标,易得线段PB、PC的长度;①若△AOD∽△BPC时,则=,将相关线段的长度代入求得a的值;②若△AOD∽△CPB时,则=,将相关线段的长度代入求得a的值;(3)能.理由如下:联结BD,取中点M,则D、O、B在同一个圆上,且圆心M为(,a).若点C也在圆上,则MC=MB.根据两点间的坐标求得相关线段的长度,借助于方程解答即可.【解答】解:(1)∵y=(x﹣a)(x﹣3)(0<a<3),∴A(a,0),B(3,0).当x=0时,y=3a,∴D(0,3a);(2)∵A(a,0),B(3,0),∴对称轴直线方程为:x=.当x=时,y=﹣()2,∴C(,﹣()2),PB=3﹣,PC=()2,①若△AOD∽△BPC时,则=,即=,解得a=±3(舍去);②若△AOD∽△CPB时,则=,即=,解得a=3(舍去)或a=.所以a的值是.(3)能.理由如下:联结BD,取中点M∵D、O、B在同一个圆上,且圆心M为(,a).若点C也在圆上,则MC=MB.即(﹣)2+(a+()2)2=(﹣3)2+(a﹣0)2,整理,得a4﹣14a2+45=0,所以(a2﹣5)(a2﹣9)=0,解得a1=,a2=﹣(舍),a3=3(舍),a4=﹣3(舍),∴a=.28.(2018年江苏省宿迁市第28题)如图,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中,动点E、F分别在边AB、CD上,将正方形ABCD沿直线EF折叠,使点B的对应点M始终落在边AD上(点M不与点A、D重合),点C落在点N处,MN与CD交于点P,设BE=x.(1)当AM=时,求x的值;(2)随着点M在边AD上位置的变化,△PDM的周长是否发生变化?如变化,请说明理由;如不变,请求出该定值;(3)设四边形BEFC的面积为S,求S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并求出S的最小值.【分析】(1)利用勾股定理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2)设AM=y,则BE=EM=x,MD=1﹣y,在Rt△AEM中,由勾股定理得出x、y 的关系式,可证Rt△AEM∽Rt△DMP,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求△DMP的周长;(3)作FH⊥AB于H.则四边形BCFH是矩形.连接BM交FN于O,交FH于K.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构建二次函数,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最值问题即可;【解答】解:(1)如图,在Rt△AEM中,AE=1﹣x,EM=BE=x,AM=,∵AE2+AM2=EM2,∴(1﹣x)2+()2=x2,∴x=.(2)△PDM的周长不变,为2.理由:设AM=y,则BE=EM=x,MD=1﹣y,在Rt△AEM中,由勾股定理得AE2+AM2=EM2,(1﹣x)2+y2=x2,解得1+y2=2x,∴1﹣y2=2(1﹣x)∵∠EMP=90°,∠A=∠D,∴Rt△AEM∽Rt△DMP,∴=,即=,解得DM+MP+DP==2.∴△DMP的周长为2.(3)作FH⊥AB于H.则四边形BCFH是矩形.连接BM交FN于O,交FH于K.在Rt△AEM中,AM==,∵B、M关于EF对称,∴BM⊥EF,∴∠KOF=∠KHB,∵∠OKF=∠BKH,∴∠KFO=∠KBH,∵AB=BC=FH,∠A=∠FHE=90°,∴△ABM≌△HFE,∴EH=AM=,∴CF=BH=x﹣,∴S=(BE+CF)•BC=(x+x﹣)=[()2﹣+1]=(﹣)2+.当=时,S有最小值=.27.(2018年江苏省徐州市第27题)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以A(﹣1,4)为顶点,且过点B(2,﹣5)①求该函数的关系式;②求该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③将该函数图象向右平移,当图象经过原点时,A、B两点随图象移至A′、B′,求△O A′B′的面积.【分析】(1)已知了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可用顶点式设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然后将B点坐标代入,即可求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的函数解析式,令x=0,可求得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坐标;令y=0,可求得抛物线与x轴交点坐标.(3)由(2)可知: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分别在原点两侧,由此可求出当抛物线与x轴负半轴的交点平移到原点时,抛物线平移的单位,由此可求出A′、B′的坐标.由于△OA′B′不规则,可用面积割补法求出△OA′B′的面积.【解答】解:(1)设抛物线顶点式y=a(x+1)2+4将B(2,﹣5)代入得:a=﹣1∴该函数的解析式为:y=﹣(x+1)2+4=﹣x2﹣2x+3(2)令x=0,得y=3,因此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为:(0,3)令y=0,﹣x2﹣2x+3=0,解得:x1=﹣3,x2=1,即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为:(﹣3,0),(1,0)(3)设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为M、N(M在N的左侧),由(2)知:M(﹣3,0),N(1,0)当函数图象向右平移经过原点时,M与O重合,因此抛物线向右平移了3个单位故A'(2,4),B'(5,﹣5)=×(2+5)×9﹣×2×4﹣×5×5=15.∴S△OA′B′【点评】本题考查了用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解析式、函数图象交点、图形面积的求法等知识.不规则图形的面积通常转化为规则图形的面积的和差.28.(2018年江苏省徐州市第28题)如图1,一副直角三角板满足AB=BC,AC=DE,∠ABC=∠DEF=90°,∠EDF=30°操作:将三角板DEF的直角顶点E放置于三角板ABC的斜边AC上,再将三角板DEF绕点E旋转,并使边DE与边AB交于点P,边EF与边BC于点Q.探究一:在旋转过程中,(1)如图2,当时,EP与EQ满足怎样的数量关系?并给出证明;(2)如图3,当时,EP与EQ满足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根据你对(1)、(2)的探究结果,试写出当时,EP与EQ满足的数量关系式为EP:EQ=1:m,其中m的取值范围是0<m≤2+.(直接写出结论,不必证明)探究二:若且AC=30cm,连接PQ,设△EPQ的面积为S(cm2),在旋转过程中:(1)S是否存在最大值或最小值?若存在,求出最大值或最小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随着S取不同的值,对应△EPQ的个数有哪些变化,求出相应S的值或取值范围.【分析】探究一:(1)连接BE,根据已知条件得到E是AC的中点,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以证明BE=CE,∠PBE=∠C.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可以证明∠BEP=∠CEQ.即可得到全等三角形,从而证明结论;(2)作EM⊥AB,EN⊥BC于M、N,根据两个角对应相等证明△MEP∽△NWQ,发现EP:EQ=EM:EN,再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EM:EN=AE:CE;(3)根据(2)中求解的过程,可以直接写出结果;要求m的取值范围,根据交点的位置的限制进行分析.探究二:(1)设EQ=x,结合上述结论,用x表示出三角形的面积,根据x的最值求得面积的最值;(2)首先求得EQ和EB重合时的三角形的面积的值,再进一步分情况讨论.【解答】解:探究一:(1)连接BE,根据E是AC的中点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BE=CE,∠PBE=∠C,又∠BEP=∠CEQ,则△BEP≌△CEQ,得EP=EQ;(2)作EM⊥AB,EN⊥BC于M,N,∴∠EMP=∠ENC,∵∠MEP+∠PEN=∠PEN+∠NEF=90°,∴∠MEP=∠NEF,∴△MEP∽△NEQ,∴EP:EQ=EM:EN=AE:CE=1:2;(3)过E点作EM⊥AB于点M,作EN⊥BC于点N,∵在四边形PEQB中,∠B=∠PEQ=90°,∴∠EPB+∠EQB=180°(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又∵∠EPB+∠MPE=180°(平角是180°),∴∠MPE=∠EQN(等量代换),∴Rt△MEP∽Rt△NEQ(AA),∴(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在Rt△AME∽Rt△ENC∴=m=∴=1:m=,EP与EQ满足的数量关系式为EP:EQ=1:m,∴0<m≤2+;(当m>2+时,EF与BC不会相交).探究二:若AC=30cm,(1)设EQ=x,则S=x2,所以当x=10时,面积最小,是50cm2;当x=10时,面积最大,是75cm2.(2)当x=EB=5时,S=62.5cm2,故当50<S≤62.5时,这样的三角形有2个;当S=50或62.5<S≤75时,这样的三角形有一个.【点评】熟练运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进行求解.26. (2018年江苏省盐城市第26题)(1)【发现】如图①,已知等边,将直角三角形的角顶点任意放在边上(点不与点、重合),使两边分别交线段、于点、.①若,,,则________;。

2018年中考数学挑战压轴题(含答案)

2018年中考数学挑战压轴题(含答案)

2017挑战压轴题中考数学精讲解读篇因动点产生的相似三角形问题1.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将抛物线y=x2的对称轴绕着点P( 0,2)顺时针旋转45°后与该抛物线交于A、B两点,点Q是该抛物线上一点.(1)求直线AB的函数表达式;(2)如图①,若点Q在直线AB的下方,求点Q到直线AB的距离的最大值;(3)如图②,若点Q在y轴左侧,且点T (0,t) (t V2)是射线PO上一点, 当以P、B、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PAT相似时,求所有满足条件的t的值.图①图②备用图2. 如图,已知BC是半圆O的直径,BC=8过线段BO上一动点D,作AD丄BC 交半圆O于点A,联结AO,过点B作BH丄AO,垂足为点H,BH的延长线交半圆O于点F.(1)求证:AH=BD(2)设BD=x, BE?BF=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3)如图2,若联结FA并延长交CB的延长线于点G,当厶卩人丘与厶FBG相似时,求BD的长度.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AB过点A (3, 0)、B (0, m) (m>0), tan / BAO=2(1)求直线AB的表达式;(2)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与直线AB交于第一象限内的C、D两点(BD v BC),x当AD=2DB时,求&的值;(3)设线段AB的中点为E,过点E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点M,交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于点F,分别联结OE OF,当厶OE2A OBE时,请直接写出满足条x4. 如图,在Rt A ABC中,/ ACB=90, AC=1, BC=7,点D是边CA延长线的一点,AE丄BD,垂足为点E, AE的延长线交CA的平行线BF于点F,连结CE交AB于点G.(1)当点E是BD的中点时,求tan / AFB的值;(2)CE?AF的值是否随线段AD长度的改变而变化?如果不变,求出CE?AF的值; 如果变化,请说明理由;(3)当△BGE和△ BAF相似时,求线段AF的长.5. 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B (- 1, 0), —次函数y=-x+5的图象与x 轴、y轴分别交于点A、C两点,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经过点A、点B.(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点P是该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求△ APC的面积;(3)如果点Q在线段AC上,且△ ABC与厶AOQ相似,求点Q的坐标.6 .已知:半圆O的直径AB=6,点C在半圆O上,且tan / ABC=2匚,点D为弧AC 上一点,联结DC (如图)(1)求BC的长;(2)若射线DC交射线AB于点M,且△ MBC与厶MOC相似,求CD的长;(3)联结OD,当OD// BC时,作/ DOB的平分线交线段DC于点N,求ON的长.7•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bx+c(b, c为常数)的图象经过点A (3,- 1), 点C (0,- 4),顶点为点M,过点A作AB// x轴,交y轴与点D,交该二次函数图象于点B,连结BC.(1)求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及点M的坐标;(2)若将该二次函数图象向上平移m (m > 0)个单位,使平移后得到的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落在△ ABC的内部(不包含厶ABC的边界),求m的取值范围;(3)点P时直线AC上的动点,若点P,点C,点M所构成的三角形与△ BCD相似,请直接写出所有点P的坐标(直接写出结果,不必写解答过程)•备用医I因动点产生的等腰三角形问题8 .如图1,在厶ABC中,/ ACB=90, / BAC=60,点E是/BAC角平分线上一点,过点E作AE的垂线,过点A作AB的垂线,两垂线交于点D,连接DB,点F是BD的中点,DH丄AC,垂足为H,连接EF, HF.(1)如图1,若点H是AC的中点,AC=2「,求AB, BD的长;(2)如图1,求证:HF=EF(3)如图2,连接CF, CE猜想:△ CEF是否是等边三角形?若是,请证明;若不是,说明理由.9 •已知,一条抛物线的顶点为E (- 1,4),且过点A (-3, 0),与y轴交于点C,点D是这条抛物线上一点,它的横坐标为m,且-3v m v- 1,过点D作DK 丄x轴,垂足为K, DK分别交线段AE、AC于点G、H.(1) 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2) 求证:GH=HK10.如图,已知在Rt A ABC中,/ ACB=90, AB=5, si nA丄,点P是边BC上的5一点,PEI AB,垂足为E,以点P为圆心,PC为半径的圆与射线PE相交于点Q, 线段CQ与边AB交于点D.(1) 求AD的长;(2) 设CP=x △ PCQ的面积为y,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3) 过点C作CF丄AB,垂足为F,联结PF、QF,如果△ PQF是以PF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求CP的长.C C11 •如图(1),直线y=- x+n交x轴于点A,交y轴于点(0,4),抛物线y=「x2+bx+c3 3经过点A,交y轴于点B (0,-2).点P为抛物线上一个动点,过点P作x轴的垂线PD,过点B作BD丄PD于点D,连接PB,设点P的横坐标为m.(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当厶BD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时,求线段PD的长;(3)如图(2),将厶BDP绕点B逆时针旋转,得到△ BD P'当旋转角/ PBP = / OAC且点P的对应点P落在坐标轴上时,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12 •综合与探究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y=ax2+bx - 8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直线I经过坐标原点0,与抛物线的一个交点为D,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点E,连接CE已知点A,D的坐标分别为(-2, 0),(6,- 8).(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并分别求出点B和点E的坐标;(2)试探究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F,使厶FOE^A FCE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F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点P是y轴负半轴上的一个动点,设其坐标为(0, m),直线PB与直线是等腰三角形.因动点产生的直角三角形问题13. 已知,如图1,在梯形ABCD中,AD// BC,/ BCD=90, BC=11, CD=6, tan / ABC=2点E在AD边上,且AE=3ED EF// AB交BC于点F,点M、N分别在射线FE和线段CD上.(1)求线段CF的长;(2)如图2,当点M在线段FE上,且AM丄MN,设FM?cos/ EFC=x CN=y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它的定义域;(3)如果△ AMN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求线段FM的长.C C14. 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0为坐标原点,点B的坐标为(4, 3),点A、C 在坐标轴上,点P在BC边上,直线h:y=2x+3,直线12:y=2x-3.(1)分别求直线l1与x轴,直线12与AB的交点坐标;(2)已知点M在第一象限,且是直线12上的点,若△ AP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点M的坐标;(3)我们把直线h和直线12上的点所组成的图形为图形F.已知矩形ANPQ的顶点N在图形F上,Q是坐标平面内的点,且N点的横坐标为x,请直接写出x的取值范围(不用说明理由).因动点产生的平行四边形问题15.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y=ax - 2ax -3a (a v 0)与x 轴交 于A ,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经过点A 的直线I : y=kx+b 与y 轴交于点C , 与抛物线的另一个交点为D ,且CD=4AC(1) 直接写出点A 的坐标,并求直线I 的函数表达式(其中k , b 用含a 的式子 表示);(2) 点E 是直线I 上方的抛物线上的一点,若△ ACE 的面积的最大值为「,求a4的值;(3) 设P 是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点,点 Q 在抛物线上,以点A ,D ,P ,Q 为顶OA=5, AB=4,点D 为边AB 上一点,将△ BCD 沿直 线CD 折叠,使点B 恰好落在OA 边上的点E 处,分别以OC, OA 所在的直线为x 轴,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1) 求点E 坐标及经过O , D , C 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2) 一动点P 从点C 出发,沿CB 以每秒2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B 运动,同时 动点Q 从E 点出发,沿EC 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C 运动,当点P 到达点 B 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 t 秒,当t 为何值时,DP=DQ(3) 若点N 在(2)中的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点 M 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这样 的点M 与点N ,使得以M , N , C, E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 请求出M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6.如图,在矩形OABC 中, 请说明理由.17•如图,抛物线y=-X123+2X+3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边),与y轴交于点C,点D和点C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直线AD与y轴交于点E.1 求直线AD的解析式;2 如图1,直线AD上方的抛物线上有一点F,过点F作FG丄AD于点G,作FH平行于X轴交直线AD于点巴求厶FGH周长的最大值;3 点M是抛物线的顶点,点P是y轴上一点,点Q是坐标平面内一点,以A, M , P, 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以AM为边的矩形•若点T和点Q关于AM所在直线对称,求点T 的坐标.18•如图,点A和动点P在直线I上,点P关于点A的对称点为Q,以AQ为边作Rt A ABQ,使/ BAQ=90 , AQ: AB=3: 4,作厶ABQ的外接圆0.点C在点P 右侧,PC=4过点C作直线m丄I,过点O作OD丄m于点D,交AB右侧的圆弧于点E.在射线CD上取点F,使DF冷CD,以DE, DF为邻边作矩形DEGF设AQ=3x.(1)用关于X的代数式表示BQ, DF.(2)当点P在点A右侧时,若矩形DEGF勺面积等于90,求AP的长.(3)在点P的整个运动过程中,①当AP为何值时,矩形DEGF是正方形?②作直线BG交。

2018年中考压轴题(动点问题) 精品

2018年中考压轴题(动点问题) 精品

2018压轴题-动点问题1、(2018包头)如图,已知ABC△中,10AB AC==厘米,8BC=厘米,点D为AB的中点.(1)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3厘米/秒的速度由B点向C点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由C点向A点运动.①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1秒后,BPD△与CQP△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②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BPD△与CQP△全等?(2)若点Q以②中的运动速度从点C出发,点P以原来的运动速度从点B 同时出发,都逆时针沿ABC△三边运动,求经过多长时间点P与点Q第一次在ABC△的哪条边上相遇?2、(2018齐齐哈尔)直线364y x=-+与坐标轴分别交于A B、两点,动点P Q、同时从O点出发,同时到达A点,运动停止.点Q沿线段OA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点P沿路线O→B→A运动.(1)直接写出A B、两点的坐标;(2)设点Q的运动时间为t秒,OPQ△的面积为S,求出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当485S=时,求出点P的坐标,并直接写出以点O P Q、、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的第四个顶点M的坐标.3(2018深圳)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y=-2x-8分别与x轴,y轴相交于A,B两点,点P(0,k)是y轴的负半轴上的一个动点,以P为圆心,3为半径作⊙P.(1)连结PA,若PA=PB,试判断⊙P与x轴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当k为何值时,以⊙P与直线l的两个交点和圆心P为顶点的三角形是正三角形?4(2018哈尔滨)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是坐标原点,四边形ABCO是菱形,点A的坐标为(-3,4),点C在x轴的正半轴上,直线AC交y轴于点M,AB边交y轴于点H.(1)求直线AC的解析式;(2)连接BM,如图2,动点P从点A出发,沿折线ABC方向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向终点C匀速运动,设△PMB的面积为S(S≠0),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要求写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3)在(2)的条件下,当t为何值时,∠MPB与∠BCO互为余角,并求此时直线OP与直线AC所夹锐角的正切值.5(2018河北)在Rt△ABC中,∠C=90°,AC = 3,AB = 5.点P从点C 出发沿CA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A匀速运动,到达点A后立刻以原来的速度沿AC返回;点Q从点A出发沿AB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B 匀速运动.伴随着P、Q的运动,DE保持垂直平分PQ,且交PQ于点D,交折线QB-BC-CP于点E.点P、Q同时出发,当点Q到达点B时停止运动,点P也随之停止.设点P、Q运动的时间是t秒(t>0).(1)当t = 2时,AP = ,点Q到AC的距离是;(2)在点P从C向A运动的过程中,求△APQ的面积S与t的函数关系式;(不必写出t的取值范围)(3)在点E从B向C运动的过程中,四边形QBED能否成为直角梯形?若能,求t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4)当DE经过点C 时,请直接..写出t的值.6(2018河南))如图,在Rt ABC°,°,2BC=.点ACB B∠=∠=△中,9060O是AC的中点,过点O的直线l从与AC重合的位置开始,绕点O作逆时针旋转,交AB边于点D.过点C作CE AB∥交直线l于点E,设直线l的旋转角为α.(1)①当α=度时,四边形EDBC是等腰梯形,此时AD的长为;②当α=度时,四边形EDBC是直角梯形,此时AD的长为;α=°时,判断四边形EDBC是否为菱形,并说明理由.(2)当90(备用图)7(2018济南)如图,在梯形ABCD 中,3545AD BC AD DC AB B ====︒∥,,,.动点M 从B 点出发沿线段BC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C 运动;动点N同时从C 点出发沿线段CD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D 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 (1)求BC 的长.(2)当MN AB ∥时,求t 的值. (3)试探究:t 为何值时,MNC △为等腰三角形.8(2018江西)如图1,在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E 是AB 的中点,过点E 作EF BC ∥交CD 于点F .46AB BC ==,,60B =︒∠. (1)求点E 到BC 的距离;(2)点P 为线段EF 上的一个动点,过P 作PM EF ⊥交BC 于点M ,过M 作MN AB ∥交折线ADC 于点N ,连结PN ,设EP x =.①当点N 在线段AD 上时(如图2),PMN △的形状是否发生改变?若不变,求出PMN △的周长;若改变,请说明理由;②当点N 在线段DC 上时(如图3),是否存在点P ,使PMN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满足要求的x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CMA D E BF C图4(备用)ADE BF C图5(备用)A D E BF C图1 图2A D EBF C PNM 图3A D EBFCPN M(第25题)9(2018兰州)如图①,正方形ABCD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0,10),(8,4),点C在第一象限.动点P在正方形ABCD的边上,从点A出发沿A→B→C →D匀速运动,同时动点Q以相同速度在x轴正半轴上运动,当P点到达D点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1)当P点在边AB上运动时,点Q的横坐标x(长度单位)关于运动时间t(秒)的函数图象如图②所示,请写出点Q开始运动时的坐标及点P运动速度;(2)求正方形边长及顶点C的坐标;(3)在(1)中当t为何值时,△OPQ的面积最大,并求此时P点的坐标;(4)如果点P、Q保持原速度不变,当点P沿A→B→C→D匀速运动时,OP与PQ能否相等,若能,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t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10(2018临沂)数学课上,张老师出示了问题:如图1,四边形ABCD∠的是正方形,点E是边BC的中点.90∠=,且EF交正方形外角DCGAEF平行线CF于点F,求证:AE=EF.经过思考,小明展示了一种正确的解题思路:取AB的中点M,连接ME,则AM =EC ,易证AME ECF △≌△,所以AE EF =.在此基础上,同学们作了进一步的研究:(1)小颖提出:如图2,如果把“点E 是边BC 的中点”改为“点E 是边BC 上(除B ,C 外)的任意一点”,其它条件不变,那么结论“AE =EF ”仍然成立,你认为小颖的观点正确吗?如果正确,写出证明过程;如果不正确,请说明理由;(2)小华提出:如图3,点E 是BC 的延长线上(除C 点外)的任意一点,其他条件不变,结论“AE =EF ”仍然成立.你认为小华的观点正确吗?如果正确,写出证明过程;如果不正确,请说明理由.11(2018天津)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OAB ,其中9024AOB OA OB ∠===°,,.如图,将该纸片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折叠该纸片,折痕与边OB 交于点C ,与边AB 交于点D .(Ⅰ)若折叠后使点B 与点A 重合,求点C 的坐标;(Ⅱ)若折叠后点B 落在边OA 上的点为B ',设OB x '=,OC y =,试写出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确定y 的取值范围;(Ⅲ)若折叠后点B 落在边OA 上的点为B ',且使B D OB '∥,求此时点C 的坐标.ADFC GE 图1ADF C GE 图2 ADFC GE B图312(2018太原)问题解决 如图(1),将正方形纸片ABCD 折叠,使点B 落在CD 边上一点E (不与点C ,D 重合),压平后得到折痕MN .当12CE CD =时,求AMBN 的值.类比归纳在图(1)中,若13CE CD =,则AM BN 的值等于 ;若14CE CD =,则AMBN 的值等于 ;若1CE CD n =(n 为整数),则AMBN的值等于 .(用含n 的式子表示) 联系拓广如图(2),将矩形纸片ABCD 折叠,使点B 落在CD 边上一点E (不与点C D ,重合),压平后得到折痕MN ,设()111AB CE m BC m CD n =>=,,则AMBN的值等于 .(用含m n ,的式子表示)方法指导: 为了求得AMBN 的值,可先求BN 、AM 的长,不妨设:AB =2图(2)N A BCDEFM 图(1) A B CDEFMN。

2018年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解析---几何动态探究问题—动点+动面

2018年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解析---几何动态探究问题—动点+动面

第1题图 (1)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当点 G在线段 AE上时,求 t 的值; (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点 P,使△ APQ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 t 的值; 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设△ GMN与△ AEF重叠部分的面积为 S.请直接写出 S 与 t 之间的 函数关系式以及自变量 t 的取值范围 ; (4) 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 t , 使得 S: S△GMN=1:2? 若存在,求出 t 的值,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
2018 年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解析 --- 几何动态探究问题—动点 +动面
1. 已知在矩形 ABCD中, E 为 BC边上一点, AE⊥DE, AB=12, BE=16, F 为线段 BE上一点, EF= 7,连接 AF.如图①,现有一张硬质纸片△ GMN,∠ NGM= 90°, NG= 6,MG= 8,斜边 MN 与边 BC在同一直线上,点 N与点 E 重合,点 G在线段 DE上.如图②,△ GMN从图①的位置 出发,以每秒 1 个单位的速度沿 EB向点 B 匀速移动,同时点 P 从 A点出发,以每秒 1 个单 位的速度沿 AD向点 D匀速移动,点 Q为直线 GN与线段 AE的交点,连接 PQ.当点 N到达终 点 B 时,△ GMN和点 P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 t 秒,解答下列问题:
AB与 QR在同一直线 l 上,开始时点 Q与点 A 重合,让△ PQR以 1cm/ s 的速度在直线 l 上运 动,同时 M点从点 Q出发以 1cm/ s 沿 QP运动,直至点 Q与点 B 重合时,都停止运动,设运
动的时间为
t ( s),四边形
PMBN的面积为
S(
2
cm
).
第 2 题图
(1)当 t =1s 时,求 S 的值;

中考数学相似-经典压轴题含详细答案

中考数学相似-经典压轴题含详细答案

一、相似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1.如图,在等腰Rt△ABC中,O为斜边AC的中点,连接BO,以AB为斜边向三角内部作Rt△ABE,且∠AEB=90°,连接EO.求证:(1)∠OAE=∠OBE;(2)AE=BE+ OE.【答案】(1)证明:在等腰Rt△ABC中,O为斜边AC的中点,∴OB⊥AC,∴∠AOB=90°,∵∠AEB=90°,∴A,B,E,O四点共圆,∴∠OAE=∠OBE(2)证明:在AE上截取EF=BE,则△EF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FBE=45°,∵在等腰Rt△ABC中,O为斜边AC的中点,∴∠ABO=45°,∴∠ABF=∠OBE,∵,∴,∴△ABF∽△BOE,∴ = ,∴AF= OE,∵AE=AF+EF,∴AE=BE+ OE.【解析】【分析】(1)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AOB=∠AEB=90°,可得出A,B,E,O四点共圆,再利用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可证得结论。

(2)在AE上截取EF=BE,易证△EF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可得出BF与BE的比值为,再证明∠ABF=∠OBE,AB与BO的比值为,就可证得AB、BO、BF、BE四条线段成比例,然后利用两组对应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可证得△ABF∽△BOE,可证得AF= OE,由AE=AF+EF,可证得结论。

2.已知线段a,b,c满足,且a+2b+c=26.(1)判断a,2b,c,b2是否成比例;(2)若实数x为a,b的比例中项,求x的值.【答案】(1)解:设,则a=3k,b=2k,c=6k,又∵a+2b+c=26,∴3k+2×2k+6k=26,解得k=2,∴a=6,b=4,c=12;∴2b=8,b2=16∵a=6,2b=8,c=12,b2=16∴2bc=96,ab2=6×16=96∴2bc=ab2a,2b,c,b2是成比例的线段。

中考数学压轴题(动点)

中考数学压轴题(动点)

中考数学压轴题总结(动点)(一) 因动点产生的相似三角形问题例1,已知抛物线的方程C 1:1(2)()y x x m m=-+- (m >0)与x 轴交于点B 、C ,与y 轴交于点E ,且点B 在点C 的左侧.(1)若抛物线C 1过点M (2, 2),求实数m 的值; (2)在(1)的条件下,求△BCE 的面积;(3)在(1)的条件下,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找一点H ,使得BH +EH 最小,求出点H 的坐标;(4)在第四象限内,抛物线C 1上是否存在点F ,使得以点B 、C 、F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CE 相似?若存在,求m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思路点拨1.第(3)题是典型的“牛喝水”问题,当H 落在线段EC 上时,BH +EH 最小. 2.第(4)题的解题策略是:先分两种情况画直线BF ,作∠CBF =∠EBC =45°,或者作BF //EC .再用含m 的式子表示点F 的坐标.然后根据夹角相等,两边对应成比例列关于m 的方程.满分解答(1)将M (2, 2)代入1(2)()y x x m m =-+-,得124(2)m m=-⨯-.解得m =4.(2)当m =4时,2111(2)(4)2442y x x x x =-+-=-++.所以C (4, 0),E (0, 2).所以S △BCE =1162622BC OE ⋅=⨯⨯=.(3)如图2,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 =1,当H 落在线段EC 上时,BH +EH 最小. 设对称轴与x 轴的交点为P ,那么HP EOCP CO=. 因此234HP =.解得32HP =.所以点H 的坐标为3(1,)2. (4)①如图3,过点B 作EC 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F ,过点F 作FF ′⊥x 轴于F ′. 由于∠BCE =∠FBC ,所以当CE BCCB BF=,即2BC CE BF =⋅时,△BCE ∽△FBC . 设点F 的坐标为1(,(2)())x x x m m -+-,由''FF EO BF CO =,得1(2)()22x x m m x m+-=+. 解得x =m +2.所以F ′(m +2, 0).由'CO BF CE BF =4m BF +=.所以BF =. 由2BC CE BF =⋅,得2(2)m +=整理,得0=16.此方程无解.图2 图3 图4②如图4,作∠CBF =45°交抛物线于F ,过点F 作FF ′⊥x 轴于F ′, 由于∠EBC =∠CBF ,所以BE BCBC BF=,即2BC BE BF =⋅时,△BCE ∽△BFC . 在Rt △BFF ′中,由FF ′=BF ′,得1(2)()2x x m x m+-=+. 解得x =2m .所以F ′(2,0)m .所以BF ′=2m +2,2)BF m =+.由2m=±=⋅,得2BC BE BF(2)2)+=+.解得2m m综合①、②,符合题意的m为2+例2,抛物线经过点A(4,0)、B(1,0)、C(0,-2)三点.(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P是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过P作PM⊥x轴,垂足为M,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A、P、M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AC相似?若存在,请求出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在直线AC上方的抛物线是有一点D,使得△DCA的面积最大,求出点D的坐标.,图1思路点拨1.已知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时,设交点式比较简便.2.数形结合,用解析式表示图象上点的坐标,用点的坐标表示线段的长.3.按照两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分两种情况列方程.4.把△DCA可以分割为共底的两个三角形,高的和等于OA.满分解答(1)因为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4,0)、B (1,0)两点,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4)(1(--=x x a y ,代入点C 的 坐标(0,-2),解得21-=a .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2521)4)(1(212-+-=---=x x x x y .(2)设点P 的坐标为))4)(1(21,(---x x x .①如图2,当点P 在x 轴上方时,1<x <4,)4)(1(21---=x x PM ,x AM -=4. 如果2==CO AOPM AM ,那么24)4)(1(21=----x x x .解得5=x 不合题意.如果21==COAOPM AM ,那么214)4)(1(21=----x x x .解得2=x . 此时点P 的坐标为(2,1).②如图3,当点P 在点A 的右侧时,x >4,)4)(1(21--=x x PM ,4-=x AM . 解方程24)4)(1(21=---x x x ,得5=x .此时点P 的坐标为)2,5(-.解方程214)4)(1(21=---x x x ,得2=x 不合题意.③如图4,当点P 在点B 的左侧时,x <1,)4)(1(21--=x x PM ,x AM -=4.解方程24)4)(1(21=---x x x ,得3-=x .此时点P 的坐标为)14,3(--.解方程214)4)(1(21=---x x x ,得0=x .此时点P 与点O 重合,不合题意.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 点P 的坐标为(2,1)或)14,3(--或)2,5(-.图2 图3 图4 (3)如图5,过点D 作x 轴的垂线交AC 于E .直线AC 的解析式为221-=x y . 设点D 的横坐标为m )41(<<m ,那么点D 的坐标为)22521,(2-+-m m m ,点E 的坐标为)221,(-m m .所以)221()22521(2---+-=m m m DE m m 2212+-=.因此4)221(212⨯+-=∆m m S DAC m m 42+-=4)2(2+--=m .当2=m 时,△DCA 的面积最大,此时点D 的坐标为(2,1).(二) 因动点产生的等腰三角形问题例3,抛物线y =ax 2+bx +c 经过A (-1,0)、B (3, 0)、C (0 ,3)三点,直线l 是抛物线的对称轴.(1)求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2)设点P 是直线l 上的一个动点,当△PAC 的周长最小时,求点P 的坐标; (3)在直线l 上是否存在点M ,使△MAC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 .思路点拨1.第(2)题是典型的“牛喝水”问题,点P在线段BC上时△PAC的周长最小.2.第(3)题分三种情况列方程讨论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满分解答(1)因为抛物线与x轴交于A(-1,0)、B(3, 0)两点,设y=a(x+1)(x-3),代入点C(0 ,3),得-3a=3.解得a=-1.所以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是y=-(x+1)(x-3)=-x2+2x+3.(2)如图2,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1.当点P落在线段BC上时,PA+PC最小,△PAC的周长最小.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轴的交点为H.由BH PH=,BO=CO,得PH=BH=2.BO CO所以点P的坐标为(1, 2).图2 (3)点M的坐标为(1, 1)、、(1,或(1,0).考点伸展第(3)题的解题过程是这样的:设点M的坐标为(1,m).在△MAC中,AC2=10,MC2=1+(m-3)2,MA2=4+m2.①如图3,当MA=MC时,MA2=MC2.解方程4+m2=1+(m-3)2,得m=1.此时点M的坐标为(1, 1).②如图4,当AM=AC时,AM2=AC2.解方程4+m2=10,得m=.此时点M的坐标为或(1,.③如图5,当CM=CA时,CM2=CA2.解方程1+(m-3)2=10,得m=0或6.当M(1, 6)时,M、A、C三点共线,所以此时符合条件的点M的坐标为(1,0).图3 图4 图5例4,点A在x轴上,OA=4,将线段OA绕点O顺时针旋转120°至OB的位置.(1)求点B的坐标;(2)求经过A、O、B的抛物线的解析式;(3)在此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点P、O、B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思路点拨1.用代数法探求等腰三角形分三步:先分类,按腰相等分三种情况;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列方程;然后解方程并检验.2.本题中等腰三角形的角度特殊,三种情况的点P 重合在一起.满分解答(1)如图2,过点B 作BC ⊥y 轴,垂足为C .在Rt △OBC 中,∠BOC =30°,OB =4,所以BC =2,OC =所以点B 的坐标为(2,--.(2)因为抛物线与x 轴交于O 、A (4, 0),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ax (x -4),代入点B (2,--,2(6)a -=-⨯-.解得a =.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4)y x x =-=.(3)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 =2,设点P 的坐标为(2, y ). ①当OP =OB =4时,OP2=16.所以4+y 2=16.解得y =± 当P 在时,B 、O 、P 三点共线(如图2).②当BP =BO =4时,BP 2=16.所以224(16y ++=.解得12y y ==- ③当PB =PO 时,PB2=PO 2.所以22224(2y y ++=+.解得y =- 综合①、②、③,点P 的坐标为(2,-,如图2所示.图2 图3考点伸展如图3,在本题中,设抛物线的顶点为D,那么△DOA与△OAB是两个相似的等腰三角形.由2=-=-,得抛物线的顶点为D.(4)2)y x x x因此tan DOA∠=DOA=30°,∠ODA=120°.(三)因动点产生的直角三角形问题例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与二次函数y=k(x2+x-1)的图象交于点A(1,k)和点B(-1,-k).(1)当k=-2时,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要使反比例函数与二次函数都是y随x增大而增大,求k应满足的条件以及x的取值范围;(3)设二次函数的图象的顶点为Q,当△ABQ是以AB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时,求k 的值.思路点拨1.由点A(1,k)或点B(-1,-k)的坐标可以知道,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就是k=.题yx目中的k都是一致的.2.由点A (1,k )或点B (-1,-k )的坐标还可以知道,A 、B 关于原点O 对称,以AB 为直径的圆的圆心就是O .3.根据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当Q 落在⊙O 上是,△ABQ 是以AB 为直径的直角三角形.满分解答(1)因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A (1,k ),所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ky x=. 当k =-2时,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2y x=-.(2)在反比例函数ky x=中,如果y 随x 增大而增大,那么k <0.当k <0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下,在对称轴左侧,y 随x 增大而增大.抛物线y =k (x 2+x +1)=215()24k x k +-的对称轴是直线12x =-. 图1 所以当k <0且12x <-时,反比例函数与二次函数都是y 随x 增大而增大. (3)抛物线的顶点Q 的坐标是15(,)24k --,A 、B 关于原点O 中心对称,当OQ =OA =OB 时,△ABQ 是以AB 为直径的直角三角形.由OQ 2=OA 2,得222215()()124k k -+-=+.解得1k =2),2k =3).图2 图3考点伸展如图4,已知经过原点O 的两条直线AB 与CD 分别与双曲线ky x=(k >0)交于A 、B 和C 、D ,那么AB 与CD 互相平分,所以四边形ACBD 是平行四边形.问平行四边形ABCD 能否成为矩形?能否成为正方形?如图5,当A 、C 关于直线y =x 对称时,AB 与CD 互相平分且相等,四边形ABCD 是矩形.因为A 、C 可以无限接近坐标系但是不能落在坐标轴上,所以OA 与OC 无法垂直,因此四边形ABCD 不能成为正方形.图4 图5例6,已知抛物线y =x 2+bx +c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0,-3),对称轴是直线x =1,直线BC 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点D .(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2)求直线BC 的函数表达式;(3)点E 为y 轴上一动点,CE 的垂直平分线交CE 于点F ,交抛物线于P 、Q 两点,且点P 在第三象限.①当线段34PQ AB =时,求tan ∠CED 的值;②当以C 、D 、E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 温馨提示:考生可以根据第(3)问的题意,在图中补出图形,以便作答.图1思路点拨1.第(1)、(2)题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它们的结果直接影响后续的解题. 2.第(3)题的关键是求点E 的坐标,反复用到数形结合,注意y 轴负半轴上的点的纵坐标的符号与线段长的关系.3.根据C 、D 的坐标,可以知道直角三角形CD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这样写点E 的坐标就简单了.满分解答(1)设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2(1)y x n =-+,代入点C (0,-3),得4n =-.所以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22(1)423y x x x =--=--.(2)由223(1)(3)y x x x x =--=+-,知A (-1,0),B (3,0).设直线BC 的函数表达式为y kx b =+,代入点B (3,0)和点C (0,-3),得30,3.k b b +=⎧⎨=-⎩ 解得1k =,3b =-.所以直线BC 的函数表达式为3y x =-.(3)①因为AB =4,所以334PQ AB ==.因为P 、Q 关于直线x =1对称,所以点P 的横坐标为12-.于是得到点P 的坐标为17,24⎛⎫-- ⎪⎝⎭,点F 的坐标为70,4⎛⎫- ⎪⎝⎭.所以75344FC OC OF =-=-=,522EC FC ==.进而得到51322OE OC EC =-=-=,点E 的坐标为10,2⎛⎫- ⎪⎝⎭. 直线BC:3y x =-与抛物线的对称轴x =1的交点D 的坐标为(1,-2).过点D 作DH ⊥y 轴,垂足为H .在Rt △EDH 中,DH =1,13222EH OH OE =-=-=,所以tan ∠CED 23DH EH ==.②1(12)P -,25(1)2P -.图2 图3 图4考点伸展第(3)题②求点P 的坐标的步骤是:如图3,图4,先分两种情况求出等腰直角三角形CDE 的顶点E 的坐标,再求出CE 的中点F 的坐标,把点F 的纵坐标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解得的x 的较小的一个值就是点P 的横坐标.(四) 因动点产生的平行四边形问题例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矩形ABCD 的三个顶点B (1, 0)、C (3, 0)、D (3, 4).以A 为顶点的抛物线y =ax 2+bx +c 过点C .动点P 从点A 出发,沿线段AB 向点B 运动,同时动点Q 从点C 出发,沿线段CD 向点D 运动.点P 、Q 的运动速度均为每秒1个单位,运动时间为t 秒.过点P 作PE ⊥AB 交AC 于点E .(1)直接写出点A 的坐标,并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2)过点E 作EF ⊥AD 于F ,交抛物线于点G ,当t 为何值时,△ACG 的面积最大?最大值为多少?(3)在动点P 、Q 运动的过程中,当t 为何值时,在矩形ABCD 内(包括边界)存在点H ,使以C 、Q 、E 、H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请直接写出t 的值.图1思路点拨1.把△ACG 分割成以GE 为公共底边的两个三角形,高的和等于AD . 2.用含有t 的式子把图形中能够表示的线段和点的坐标都表示出来.3.构造以C 、Q 、E 、H 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再用邻边相等列方程验证菱形是否存在.满分解答(1)A (1, 4).因为抛物线的顶点为A ,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a (x -1)2+4, 代入点C (3, 0),可得a =-1.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x -1)2+4=-x 2+2x +3. (2)因为PE //BC ,所以2AP AB PE BC ==.因此1122PE AP t ==. 所以点E 的横坐标为112t +.将112x t =+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y =-(x -1)2+4=2144t -.所以点G 的纵坐标为2144t -.于是得到2211(4)(4)44GE t t t t =---=-+.因此22111()(2)1244ACG AGE CGE S S S GE AF DF t t t ∆∆∆=+=+=-+=--+.所以当t =1时,△ACG 面积的最大值为1. (3)2013t =或20t =- 考点伸展第(3)题的解题思路是这样的:因为FE //QC ,FE =QC ,所以四边形FECQ 是平行四边形.再构造点F 关于PE 轴对称的点H ′,那么四边形EH ′CQ 也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FQ =CQ 列关于t 的方程,检验四边形FECQ 是否为菱形,根据EQ =CQ 列关于t 的方程,检验四边形EH ′CQ 是否为菱形.1(1,4)2E t t +-,1(1,4)2F t +,(3,)Q t ,(3,0)C .如图2,当FQ =CQ 时,FQ 2=CQ 2,因此2221(2)(4)2t t t -+-=.整理,得240800t t -+=.解得120t =-220t =+.如图3,当EQ =CQ 时,EQ 2=CQ 2,因此2221(2)(42)2t t t -+-=.整理,得213728000t t -+=.(1320)(40)0t t --=.所以12013t =,240t =(舍去).图2 图3(五) 因动点产生的梯形问题例8:已知直线y =3x -3分别与x 轴、y 轴交于点A ,B ,抛物线y =ax 2+2x +c 经过点A ,B .(1)求该抛物线的表达式,并写出该抛物线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2)记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l ,点B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为C ,若点D 在y 轴的正半轴上,且四边形ABCD 为梯形.①求点D 的坐标;②将此抛物线向右平移,平移后抛物线的顶点为P ,其对称轴与直线y =3x -3交于点E ,若73tan =∠DPE ,求四边形BDEP 的面积.图1思路点拨1.这道题的最大障碍是画图,A 、B 、C 、D 四个点必须画准确,其实抛物线不必画出,画出对称轴就可以了.2.抛物线向右平移,不变的是顶点的纵坐标,不变的是D 、P 两点间的垂直距离等于7.3.已知∠DPE 的正切值中的7的几何意义就是D 、P 两点间的垂直距离等于7,那么点P 向右平移到直线x =3时,就停止平移.满分解答(1)直线y =3x -3与x 轴的交点为A (1,0),与y 轴的交点为B (0,-3). 将A (1,0)、B (0,-3)分别代入y =ax 2+2x +c , 得20,3.a c c ++=⎧⎨=-⎩ 解得1,3.a c =⎧⎨=-⎩所以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 =x 2+2x -3. 对称轴为直线x =-1,顶点为(-1,-4).(2)①如图2,点B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C 的坐标为(-2,-3). 因为CD //AB ,设直线CD 的解析式为y =3x +b ,代入点C (-2,-3),可得b =3.所以点D 的坐标为(0,3).②过点P 作PH ⊥y 轴,垂足为H ,那么∠PDH =∠DPE . 由73tan =∠DPE ,得3tan 7PH PDH DH ∠==.而DH =7,所以PH =3. 因此点E 的坐标为(3,6). 所以1()242BDEP S BD EP PH =+⋅=梯形.图2 图3考点伸展第(2)①用几何法求点D 的坐标更简便: 因为CD //AB ,所以∠CDB =∠ABO .因此13BC OA BD OB ==.所以BD =3BC =6,OD =3.因此D (0,3).例9:已知,矩形OAB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位置如图1所示,点A 的坐标为(4,0),点C 的坐标为)20(-,,直线x y 32-=与边BC 相交于点D . (1)求点D 的坐标;(2)抛物线c bx ax y ++=2经过点A 、D 、O ,求此抛物线的表达式;(3)在这个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M ,使O 、D 、A 、M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梯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思路点拨1.用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的解析式,设交点式比较简便.2.过△AOD 的三个顶点分别画对边的平行线与抛物线相交,可以确定存在三个梯形. 3.用抛物线的解析式可以表示点M 的坐标.满分解答(1)因为BC //x 轴,点D 在BC 上,C (0,-2),所以点D 的纵坐标为-2.把y =-2代入x y 32-=,求得x =3.所以点D 的坐标为(3,-2). (2)由于抛物线与x 轴交于点O 、A (4,0),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ax (x -4),代入D (3,-2),得23a =.所求的二次函数解析式为2228(4)333y x x x x =-=-. (3) 设点M 的坐标为228,33x x x ⎛⎫- ⎪⎝⎭. ①如图2,当OM //DA 时,作MN ⊥x 轴,DQ ⊥x 轴,垂足分别为N 、Q .由tan ∠MON =tan ∠DAQ ,得228332x xx-=. 因为x =0时点M 与O 重合,因此28233x -=,解得x =7.此时点M 的坐标为(7,14).②如图3,当AM //OD 时,由tan ∠MAN =tan ∠DOQ ,得22823343x x x -=-. 因为x =4时点M 与A 重合,因此2233x -=,解得x =-1.此时点M 的坐标为10(1,)3-.③如图4,当DM //OA 时,点M 与点D 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此时点M 的坐标为(1,-2).图2 图3 图4(六) 因动点产生的面积问题例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112y x =+与抛物线y =ax 2+bx -3交于A 、B 两点,点A 在x 轴上,点B 的纵坐标为3.点P 是直线AB 下方的抛物线上的一动点(不与点A 、B 重合),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交直线AB 于点C ,作PD ⊥AB 于点D .(1)求a 、b 及sin ∠ACP 的值;(2)设点P 的横坐标为m .①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线段PD 的长,并求出线段PD 长的最大值;②连结PB ,线段PC 把△PDB 分成两个三角形,是否存在适合的m 的值,使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比为9∶10?若存在,直接写出m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思路点拨1.第(1)题由于CP //y 轴,把∠ACP 转化为它的同位角. 2.第(2)题中,PD =PC sin ∠ACP ,第(1)题已经做好了铺垫.3.△PCD 与△PCB 是同底边PC 的两个三角形,面积比等于对应高DN 与BM 的比. 4.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比为9∶10,要分两种情况讨论.满分解答(1)设直线112y x =+与y 轴交于点E ,那么A (-2,0),B (4,3),E (0,1).在Rt △AEO 中,OA =2,OE =1,所以AE .所以sin AEO ∠=因为PC //EO ,所以∠ACP =∠AEO .因此sin ACP ∠=将A (-2,0)、B (4,3)分别代入y =ax 2+bx -3,得4230,1643 3.a b a b --=⎧⎨+-=⎩解得12a =,12b =-. (2)由211(,3)22P m m m --,1(,1)2C m m +,得221111(1)(3)42222PC m m m m m =+---=-++.所以221sin 4)1)2PD PC ACP m m m =∠==-++=-+.所以PD . (3)当S △PCD ∶S △PCB =9∶10时,52m =; 当S △PCD ∶S △PCB =10∶9时,329m =.图2考点伸展第(3)题的思路是:△PCD 与△PCB 是同底边PC 的两个三角形,面积比等于对应高DN 与BM 的比.而211cos cos 4)(2)(4)25DN PD PDN PD ACP m m m m =∠=∠=-++=-+-, BM =4-m .①当S △PCD ∶S △PCB =9∶10时,19(2)(4)(4)510m m m -+-=-.解得52m =. ②当S △PCD ∶S △PCB =10∶9时,110(2)(4)(4)59m m m -+-=-.解得329m =.(七)因动点产生的相切问题例11,A (-5,0),B (-3,0),点C 在y 轴的正半轴上,∠CBO =45°,CD //AB ,∠CDA =90°.点P 从点Q (4,0)出发,沿x 轴向左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运动,运动时间为t 秒.(1)求点C 的坐标;(2)当∠BCP =15°时,求t 的值;(3)以点P 为圆心,PC 为半径的⊙P 随点P 的运动而变化,当⊙P 与四边形ABCD 的边(或边所在的直线)相切时,求t 的值.图1答案 (1)点C 的坐标为(0,3).(2)如图2,当P 在B 的右侧,∠BCP =15°时,∠PCO =30°,4t =如图3,当P 在B 的左侧,∠BCP =15°时,∠CPO =30°,4t =+.图2 图3(3)如图4,当⊙P 与直线BC 相切时,t =1;如图5,当⊙P 与直线DC 相切时,t =4;如图6,当⊙P 与直线AD 相切时,t =5.6.图4 图5 图6(八)因动点产生的线段和差问题例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 =-x 2+2x +3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点D 是抛物线的顶点.(1)求直线AC的解析式及B、D两点的坐标;(2)点P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过P作直线l//AC交抛物线于点Q.试探究:随着点P的运动,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使以A、P、Q、C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请在直线AC上找一点M,使△BDM的周长最小,求出点M的坐标.图1思路点拨1.第(2)题探究平行四边形,按照AP为边或者对角线分两种情况讨论.2.第(3)题是典型的“牛喝水”问题,构造点B关于“河流”AC的对称点B′,那么M落在B′D上时,MB+MD最小,△MBD的周长最小.满分解答(1)由y=-x2+2x+3=-(x+1)(x-3)=-(x-1)2+4,得A(-1, 0)、B(3, 0)、C(0, 3)、D(1, 4).直线AC的解析式是y=3x+3.(2, 3),Q2(13-),Q3(13-).(2)Q(3)设点B关于直线AC的对称点为B′,联结BB′交AC于F.联结B′D,B′D与交AC的交点就是要探求的点M.作B′E⊥x轴于E,那么△BB′E∽△BAF∽△CAO.在Rt △BAF中,13AF BF ==AB =4,所以BF = 在Rt △BB ′E中,'13B E BE ==,'2BB BF =12'5B E =,365BE =. 所以3621355OE BE OB =-=-=.所以点B ′的坐标为2112(,)55-. 因为点M 在直线y =3x +3上,设点M 的坐标为(x , 3x +3). 由''''''DD MM B D B M =,得''''yD yB yM yB xD xB xM xB --=--.所以1212433552121155x x -+-=++. 解得935x =.所以点M 的坐标为9132(,)3535.图2 图3考点伸展第(2)题的解题思路是这样的:①如图4,当AP 是平行四边形的边时,CQ //AP ,所以点C 、Q 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点Q 的坐标为(2, 3).②如图5,当AP 是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点C 、Q 分居x 轴两侧,C 、Q 到x 轴的距离相等.解方程-x 2+2x +3=-3,得1x =所以点Q 的坐标为(13-)或(13-).。

2018年中考相似三角形_动点问题_分类讨论问题(培优及答案解析)

2018年中考相似三角形_动点问题_分类讨论问题(培优及答案解析)

2018年中考复习 相似 动点 分类讨论1.如图,已知一个三角形纸片ABC ,BC 边的长为8,BC 边上的高为6,B ∠和C ∠都为锐角,M 为AB 一动点(点M 与点A B 、不重合),过点M 作MN BC ∥,交AC 于点N ,在AMN △中,设MN 的长为x ,MN 上的高为h . (1)请你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h .(2)将AMN △沿MN 折叠,使AMN △落在四边形BCNM 所在平面,设点A 落在平面的点为1A ,1A MN △与四边形BCNM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 ,当x 为何值时,y 最大,最大值为多少?【答案】解:(1)MN BC ∥ AMN ABC ∴△∽△68h x ∴=34xh ∴=(2)1AMN A MN △≌△1A MN ∴△的边MN 上的高为h , ①当点1A 落在四边形B C N M 内或BC 边上时,1A M N y S =△=211332248MNh x x x ==··(04x <≤) ②当1A 落在四边形BCNM 外时,如下图(48)x <<,设1A EF △的边EF 上的高为1h ,则132662h h x =-=- 11EF MNA EF A MN∴∥△∽△11AMN ABC A EF ABC ∴△∽△△∽△ 1216A EF S h S ⎛⎫= ⎪⎝⎭△△ABC168242ABC S =⨯⨯=△22363224122462EFx S x x ⎛⎫- ⎪∴==⨯=-+ ⎪⎪⎝⎭1△A 1122233912241224828A MN A EF y S S x x x x x ⎛⎫=-=--+=-+- ⎪⎝⎭△△所291224(48)8y x x x =-+-<<综上所述:当04x <≤时,238y x =,取4x =,6y =最大 当48x <<时,2912248y x x =-+-,取163x =,8y =最大MNA86>∴当163x =时,y 最大,8y =最大 2.如图,抛物线经过(40)(10)(02)A B C -,,,,,三点. (1)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2)P 是抛物线上一动点,过P 作PM x ⊥轴,垂足为M ,是否存在P 点,使得以A ,P ,M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AC △相似?若存在,请求出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解:(1)该抛物线过点(02)C -,,∴可设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2y ax bx =+-. 将(40)A ,,(10)B ,代入,得1642020a b a b .+-=⎧⎨+-=⎩,解得1252a b .⎧=-⎪⎪⎨⎪=⎪⎩,∴此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15222y x x =-+-.(2)存在.如图,设P 点的横坐标为m ,则P 点的纵坐标为215222m m -+-, 当14m <<时,4AM m =-,215222PM m m =-+-. 又90COA PMA ∠=∠=°,∴①当21AM AO PM OC ==时,APM ACO △∽△, 即21542222m m m ⎛⎫-=-+- ⎪⎝⎭.解得1224m m ==,(舍去),(21)P ∴,. ②当12AM OC PM OA ==时,APM CAO △∽△,即2152(4)222m m m -=-+-. 解得14m =,25m =(均不合题意,舍去)∴当14m <<时,(21)P ,. 类似地可求出当4m >时,(52)P -,.当1m <时,(314)P --,.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点P 为(21),或(52)-,或(314)--,. 3.如图,已知直线128:33l y x =+与直线2:216l y x =-+相交于点C l l 12,、分别交x 轴于A B 、两点.矩形DEFG 的顶点D E 、分别在直线12l l 、上,顶点F G 、都在x 轴上,且点G 与点B 重合.(1)求ABC △的面积;(2)求矩形DEFG 的边DE 与EF 的长;(3)若矩形DEFG 从原点出发,沿x 轴的反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平移,设移动时间为(012)t t ≤≤秒,矩形DEFG 与ABC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 ,求S 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相应的t 的取值范围.【答案】(1)解:由28033x +=,得4x A =-∴.点坐标为()40-,.由2160x -+=,得8x B =∴.点坐标为()80,.∴()8412AB =--=.由2833216y x y x ⎧=+⎪⎨⎪=-+⎩,.解得56x y =⎧⎨=⎩,.∴C点的坐标为()56,.∴111263622ABC C S AB y ==⨯⨯=△·. (2)解:∵点D 在1l 上且2888833D B D x x y ==∴=⨯+=,. ∴D 点坐标为()88,. 又∵点E 在2l 上且821684E D E Ey y x x ==∴-+=∴=,..∴E 点坐标为()48,. ∴8448OE EF =-==,.(3)解法一:①当03t <≤时,如图1,矩形DEFG 与ABC △重叠部分为五边形CHFGR (0t =时,为四边形CHFG ).过C 作CM AB ⊥于M ,则R t R t R G B C M B△∽△.∴BG RG BM CM =,即36t RG=,∴2RG t =. Rt Rt AFH AMC △∽△,∴()()11236288223ABC BRG AFH S S S S t t t t =--=-⨯⨯--⨯-△△△.即241644333S t t =-++. ··························································当83<≤t 时,如图2,为梯形面积,∵G (8-t,0)∴GR=32838)8(32t t -=+-,(图3)(图1)(图2)∴38038]32838)4(32[421+-=-++-⨯=t t t s 当128<≤t 时,如图3,为三角形面积,4883)12)(328(212+-=--=t t t t s4.如图,矩形ABCD 中,3AD =厘米,AB a =厘米(3a >).动点M N ,同时从B 点出发,分别沿B A →,B C →运动,速度是1厘米/秒.过M 作直线垂直于AB ,分别交AN ,CD 于P Q ,.当点N 到达终点C 时,点M 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 (1)若4a =厘米,1t =秒,则PM =______厘米;(2)若5a =厘米,求时间t ,使PNB PAD △∽△,并求出它们的相似比;(3)若在运动过程中,存在某时刻使梯形PMBN 与梯形PQDA 的面积相等,求a 的取值范围;(4)是否存在这样的矩形:在运动过程中,存在某时刻使梯形PMBN ,梯形PQDA ,梯形PQCN 的面积都相等?若存在,求a【答案】解: (1)34PM =,(2)2t =,使PNB PAD △∽△,相似比为3:2 (3)PM AB CB AB AMP ABC ∠=∠⊥,⊥,,AMP ABC △∽△,PM AM BN AB ∴=即()PM a t t a t PM t a a--==,,(1)3t a QM a-∴=-当梯形PMBN 与梯形PQDA 的面积相等,即()()22QP AD DQ MP BN BM++=()33(1)()22t a t t a a t t ta a -⎛⎫⎛⎫-+--+ ⎪ ⎪⎝⎭⎝⎭==化简得66a t a =+,3t ≤,636aa∴+≤,则636a a ∴<≤,≤, (4)36a <≤时梯形PMBN 与梯形PQDA 的面积相等∴梯形PQCN 的面积与梯形PMBN 的面积相等即可,则CN PM =()3t a t t a ∴-=-,把66a t a=+代入,解之得a =±a = 所以,存在a ,当a =PMBN 与梯形PQDA 的面积、梯形PQCN 的面积相等.N5.如图,已知△ABC 是边长为6cm 的等边三角形,动点P 、Q 同时从A 、B 两点出发,分别沿AB 、BC 匀速运动,其中点P 运动的速度是1cm/s ,点Q 运动的速度是2cm/s ,当点Q 到达点C 时,P 、Q 两点都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s ),解答下列问题: (1)当t =2时,判断△BPQ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设△BPQ 的面积为S (cm 2),求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3)作QR //BA 交AC 于点R ,连结PR ,当t 为何值时,△APR ∽△PRQ ? 【答案】 解:(1)△BPQ 是等边三角形,当t=2时,AP=2×1=2,BQ=2×2=4,所以BP=AB-AP=6-2=4,所以BQ=BP.又因为∠B=600,所以△BPQ 是等边三角形. (2)过Q 作QE ⊥AB,垂足为E,由QB=2y,得QE=2t ·sin600=3t,由AP=t,得PB=6-t,所以S △BPQ=21×BP ×QE=21(6-t)×3t=-23t 2+33t ; (3)因为QR ∥BA,所以∠QRC=∠A=600,∠RQC=∠B=600,又因为∠C=600,所以△QRC 是等边三角形,所以QR=RC=QC=6-2t.因为BE=BQ ·cos600=21×2t=t,所以EP=AB-AP-BE=6-t-t=6-2t,所以EP ∥QR,EP=QR,所以四边形EPRQ 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PR=EQ=3t,又因为∠PEQ=900,所以∠APR=∠PRQ=900.因为△APR ~△PRQ, 所以∠QPR=∠A=600,所以tan600=PR QR ,即3326=-tt,所以t=56,所以当t=56时, △APR ~△PRQ6.在直角梯形OABC 中,CB ∥OA ,∠CO A =90º,CB =3,OA =6,BA =35.分别以OA 、OC 边所在直线为x 轴、y 轴建立如图1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1)求点B 的坐标;(2)已知D 、E 分别为线段OC 、OB 上的点,OD =5,OE =2E B ,直线DE 交x 轴于点F .求直线DE 的解析式;(3)点M 是(2)中直线DE 上的一个动点,在x 轴上方的平面内是否存在另一个点N .使以O 、D 、M 、N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请求出点N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7-2ADOBC21MN图7-1图7-3ADOBC21MN(2)将图15-1中的MN绕点O顺时针旋转得到图15-2,其中AO = OB.求证:AC = BD,AC ⊥BD;(3)将图15-2中的OB拉长为AO的k倍得到图15-3,求ACBD的值.【答案】解:(1)AO = BD,AO⊥BD;(2)证明:如图4,过点B作BE∥CA交DO于E,∴∠ACO = ∠BEO.又∵AO = OB,∠AOC = ∠BOE,∴△AOC ≌△BOE.∴AC = BE.又∵∠1 = 45°,∴∠ACO = ∠BEO = 135°.∴∠DEB = 45°.∵∠2 = 45°,∴BE = BD,∠EBD = 90°.∴AC = BD.延长AC交DB的延长线于F,如图4.∵BE∥AC,∴∠AFD = 90°.∴AC⊥BD.(3)如图5,过点B作BE∥CA交DO于E,∴∠BEO = ∠ACO.又∵∠BOE = ∠AOC,∴△BOE ∽△AOC.∴AOBOACBE=.又∵OB = kAO,由(2)的方法易得BE = BD.∴kACBD=.10.如图,已知过A(2,4)分别作x轴、y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M、N,若点P从O点出发,沿OM作匀速运动,1分钟可到达M点,点Q从M点出发,沿MA作匀速运动,1分钟可到达A点。

(2021年整理)2017_2018学年中考数学压轴题分类练习动点相似全等专题

(2021年整理)2017_2018学年中考数学压轴题分类练习动点相似全等专题

2017_2018学年中考数学压轴题分类练习动点相似全等专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_2018学年中考数学压轴题分类练习动点相似全等专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_2018学年中考数学压轴题分类练习动点相似全等专题的全部内容。

动点相似(全等)专题1.如图,直线23y x c=-+与x轴交于点(3,0)A,与y轴交于点B,抛物线243y x bx c=-++经过点A,B.(1)求点B的坐标和抛物线的解析式;(2)M(m,0)为x轴上一个动点,过点M垂直于x轴的直线与直线AB和抛物线分别交于点P、N,①点M在线段OA上运动,若以B,P,N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PM∆相似,求点M的坐标;②点M在x轴上自由运动,若三个点M,P,N中恰有一点是其它两点所连线段的中点(三点重合除外),则称M,P,N三点为“共谐点”。

请直接写出使得M,P,N三点成为“共谐点”的m的值.2.(2017四川省眉山市)如图,抛物线22y ax bx=+-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C点,已知A(3,0),且M(1,83-)是抛物线上另一点.(1)求a、b的值;(2)连结AC,设点P是y轴上任一点,若以P、A、C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求P 点的坐标;(3)若点N是x轴正半轴上且在抛物线内的一动点(不与O、A重合),过点N作NH∥AC交抛物线的对称轴于H点.设ON=t,△ONH的面积为S,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定义:点P是△ABC内部或边上的点(顶点除外),在△PAB,△PBC,△PCA中,若至少有一个三角形与△ABC相似,则称点P是△ABC的自相似点.例如:如图1,点P在△ABC的内部,∠PBC=∠A,∠PCB=∠ABC,则△BCP∽△ABC,故点P是△ABC的自相似点.请你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上述材料,解决下列问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是曲线33y=x>0)上的任意一点,点N是x轴正半轴上的任意一点.(1)如图2,点P是OM上一点,∠ONP=∠M,试说明点P是△MON的自相似点;当点M的坐标是3,3),点N3,0)时,求点P的坐标;(2)如图3,当点M的坐标是(3,3),点N的坐标是(2,0)时,求△MON的自相似点的坐标;(3)是否存在点M和点N,使△MON无自相似点?若存在,请直接写出这两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2017年湖北省宜昌市第24题)已知抛物线2y ax bx c =++,其中20a b c =>>,且0a b c ++=。

2018年人教版中考压轴题汇编《因动点产生的相似三角形问题》

2018年人教版中考压轴题汇编《因动点产生的相似三角形问题》

因动点产生的相似三角形问题例1 2018上海市宝山区嘉定区中考模拟第24题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双曲线( k z 0)与直线y= x+ 2都经过点A(2, m).(1)求k与m的值;(2)此双曲线又经过点B(n, 2),过点B的直线BC与直线y= x+ 2平行交y轴于点C, 联结AB、AC,求厶ABC的面积;(3)在(2)的条件下,设直线y= x+ 2与y轴交于点D,在射线CB上有一点E,如图1果以点A、C、E所组成的三角形与△ ACD相似,且相似比不为1,求点E的坐标.如图1, Rt△ ABC 中,/ ACB= 90°, AC = 6 cm , BC= 8 cm,动点P从点 B 出发,在BA边上以每秒5 cm的速度向点A匀速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C出发,在CB边上以每秒4 cm的速度向点B匀速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0v t v 2),连接PQ.(1)若厶BPQ与厶ABC相似,求t的值;(2)如图2,连接AQ、CP,若AQ丄CP,求t的值;(3)试证明:PQ的中点在△ ABC的一条中位线上.例3 2017年苏州市中考第29题如图1,已知抛物线y =[x2 _[(b 1)x - (b是实数且b>2)与x轴的正半轴分别交4 4 4于点A、B (点A位于点B是左侧),与y轴的正半轴交于点C.(1)点B的坐标为_______ ,点C的坐标为____________ (用含b的代数式表示);(2)请你探索在第一象限内是否存在点P,使得四边形PCOB的面积等于2b,且厶PBC 是以点P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如果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请你进一步探索在第一象限内是否存在点Q,使得△ QCO>△ QOA和厶QAB中的任意两个三角形均相似(全等可看作相似的特殊情况)?如果存在,求出点Q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如图1,已知抛物线的方程C1 : y = _丄(x・2)(x_m) (m> 0)与x轴交于点B、C,与my轴交于点E,且点B在点C的左侧.(1)若抛物线C1过点M(2, 2),求实数m的值;(2)在(1)的条件下,求△ BCE的面积;(3)在(1)的条件下,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找一点H,使得BH + EH最小,求出点H 的坐标;(4)在第四象限内,抛物线C1上是否存在点F,使得以点B、C、F为顶点的三角形与厶BCE相似?若存在,求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例5 2017年义乌市中考第24题如图1已知梯形OABC,抛物线分别过点0 (0, 0)、A (2, 0)、B (6, 3).(1)直接写出抛物线的对称轴、解析式及顶点M的坐标;(2)将图1中梯形OABC的上下底边所在的直线OA、CB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向上平移,分别交抛物线于点O i、A i、C i、B i,得到如图2的梯形O i A i B i C i .设梯形O1A1B1C1的面积为S, A. B i的坐标分别为(X i, y”、(x2, yQ •用含S的代数式表示X2-知并求出当S=36 时点A i的坐标;(3)在图1中,设点D的坐标为(1, 3),动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着线段BC运动,动点Q从点D出发,以与点P相同的速度沿着线段DM运动.P、Q两点同时出发,当点Q到达点M时,P、Q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P、Q两点的运动时间为t,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得直线PQ、直线AB、x轴围成的三角形与直线PQ、直线AB、抛物线的对称轴围成的三角形相似?若存在,请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例6 2017年临沂市中考第26题如图1 抛物线经过点A(4, 0)、B (1, 0)、C ( 0,—2)三点.(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P是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过P作PM丄x轴,垂足为M,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A、P、M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OAC相似?若存在,请求出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在直线AC上方的抛物线是有一点D,使得△ DCA的面积最大,求出点D的坐标C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竖直距离都是4.因动点产生的相似三角形问题答案例12018上海市宝山区嘉定区中考模拟第24题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双曲线( k z 0)与直线y = x + 2都经过点A(2, m).(1) 求k 与m 的值;(2) 此双曲线又经过点 B(n, 2),过点B 的直线BC 与直线y = x + 2平行交y 轴于点C , 联结AB 、AC ,求厶ABC 的面积;(3) 在(2)的条件下,设直线 y = x + 2与y 轴交于点D ,在射线CB 上有一点E ,如 果以点A 、C 、E 所组成的三角形与△ ACD 相似,且相似比不为 1,求点E 的坐标.图1动感体验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 15宝山嘉定24”,拖动点E 在射线CB 上运动,可以体验到, △ ACE 与厶ACD 相似,存在两种情况.思路点拨1. 直线AD//BC ,与坐标轴的夹角为 45°. 2•求△ ABC 的面积,一般用割补法.3•讨论△ ACE 与厶ACD 相似,先寻找一组等角, 再根据对应边成比例分两种情况列方 程.满分解答(1)将点A(2, m)代入y = x + 2,得m = 4.所以点A 的坐标为(2, 4). k将点A(2, 4)代入y ,得k = &x8(2) 将点 B(n, 2),代入 y 二E ,得 n = 4.xB 的坐标为(4, 2).BC 为 y = x + b ,代入点 B(4, 2),得 b =- 2. C 的坐标为(0,- 2).由A(2, 4)、B(4, 2)、C (0,- 2),可知A 、B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竖直距离都是 2, B 、所以点 设直线 所以点 图2所以AB = 2、2 , BC = 4、2,/ ABC= 90°.1 1所以&ABC= BA BC = 2 2 4、2 = &2 2(3)由A(2, 4)、D(0, 2)、C (0, —2),得AD = 2,2 , AC = 2,10 .由于/ DAC + Z ACD = 45°,/ ACE+Z ACD = 45°,所以/ DAC = Z ACE .所以△ ACE与厶ACD相似,分两种情况:①如图3,当CE = AD 时,CE= AD = 2 2 .CA AC此时△ ACD ◎△ CAE,相似比为1.②如图4,当箜=AC时,CE=210•解得CE= 10二•此时C、E两点间的水CA AD 2.10 2、2平距离和竖直距离都是10,所以E(10, 8).考点伸展第(2)题我们在计算△ ABC的面积时,恰好△ ABC是直角三角形. 一般情况下,在坐标平面内计算图形的面积,用割补法.如图5,作厶ABC的外接矩形HCNM , MN//y轴.由S 矩形HCNM = 24, S A AHC = 6, AMB= 2, BCN = 8,得S^ABC = 8.图5例2 2017年武汉市中考第24题如图1, Rt△ ABC 中,/ ACB= 90°, AC = 6 cm , BC= 8 cm,动点P从点 B 出发,在BA边上以每秒5 cm的速度向点A匀速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C出发,在CB边上以每秒4 cm的速度向点B匀速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O v t v 2),连接PQ.(1)若厶BPQ与厶ABC相似,求t的值;(2)如图2,连接AQ、CP,若AQ丄CP,求t的值;(3)试证明:PQ的中点在△ ABC的一条中位线上.动感体验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 14武汉24”,拖动点P运动,可以体验到,若△ BPQ可以两次成为直角三角形,与△ ABC相似•当AQ丄CP时,△ ACQ s^ CDP . PQ的中点H在△ABC的中位线EF 上.思路点拨1. △ BPQ与厶ABC有公共角,按照夹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分两种情况列方程.2. 作PD丄BC于D,动点P、Q的速度,暗含了BD = CQ .3. PQ的中点H在哪条中位线上?画两个不同时刻P、Q、H的位置,一目了然.满分解答(1) Rt△ ABC 中,AC = 6, BC= 8,所以AB= 10.△ BPQ与△ ABC相似,存在两种情况:①如果匹,那么』10.解得t = 1.BQ BC 8 —4t 8②如果匹,那么』8.解得t』.BQ BA 8—4t 10 41图3(2) 作PD 丄BC ,垂足为D .在 Rt △ BPD 中,BP = 5t , cosB = 4,所以 BD = BPcosB = 4t , PD = 3t .5当 AQ 丄 CP 时,△ ACQ s^ CDP .由于H 是PQ 的中点,HF//PD ,所以F 是QD 的中点. 又因为BD = CQ = 4t ,所以BF = CF .因此F 是BC 的中点,E 是AB 的中点. 所以PQ 的中点H 在厶ABC 的中位线EF 上.考点伸展本题情景下,如果以 PQ 为直径的O H 与厶ABC 的边相切,求t 的值. 如图7,当O H 与AB 相切时,QP 丄AB ,就是 巴 二BC , t 二32 .BQ BA 41 如图8,当O H 与BC 相切时,PQ 丄BC ,就是聖 BA , t = 1 .BQ BC 如图 9,当O H 与 AC 相切时,直径 PQ 二.PD 2 QD^ (3t)2 (8-&)2 , 半径等于 FC = 4•所以.(3t)2,(8-8t)2 =8 .128解得t ,或t = 0 (如图10,但是与已知 O v t v 2矛盾).73_ 一_ B卧)图所以 AC CD 8 -4t QC PD .解得(3)如图4,过PQ 的中点H 作BC 的垂线,3t4t 即—= A C例3 2017年苏州市中考第 29题如图1,已知抛物线y =[x 2 _[(b 1)x - (b 是实数且b >2)与x 轴的正半轴分别交4 4 4于点A 、B (点A 位于点B 是左侧),与y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 C .(1) ___________________ 点B 的坐标为 _____________ ,点C 的坐标为 (用含b 的代数式表示);(2) 请你探索在第一象限内是否存在点 P,使得四边形PCOB 的面积等于2b ,且厶PBC 是以点P 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如果存在,求出点 P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 明理由;(3) 请你进一步探索在第一象限内是否存在点Q ,使得△ QCO >△ QOA 和厶QAB 中的任意两个三角形均相似(全等可看作相似的特殊情况)?如果存在,求出点 Q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动感体验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 12苏州29”,拖动点B 在x 轴的正半轴上运动,可以体验到, 点P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存在四边形PCOB 的面积等于2b 的时刻•双击按钮“第(3)题”,拖动点B ,可以体验到,存在/ OQA = Z B 的时刻,也存在/ OQ A =Z B 的时刻.思路点拨1•第(2)题中,等腰直角三角形 PBC 暗示了点P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 2.联结OP ,把四边形PCOB 重新分割为两个等高的三角形,底边可以用含 b 的式子表示.3•第(3)题要探究三个三角形两两相似,第一直觉这三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点 Q最大的可能在经过点 A 与x 轴垂直的直线上.满分解答(1) B 的坐标为(b, 0),点C 的坐标为(0,b).4(2) 如图2,过点P 作PD 丄x 轴,PE 丄y 轴,垂足分别为 D 、E ,那么△ PDB ◎△ PEC . 因此PD = PE .设点P 的坐标为(x, x ). 如图3,联结OP . 1 b15 S四边形PCOB = S ^ PCO 十 S^PBO= — _ x_ b'X= — bx = 2b . 2 428所以 图1解得x-16.所以点P的坐标为(少兰).5 5 ' 5图2 图3(3)由y =1x2-1 (b 1)x b =1(x -1)(x -b),得A(1,0), OA =14 4 4 4①如图4,以OA、OC为邻边构造矩形OAQC,那么△ OQC ◎△ QOA.当BA 二塑,即QA2二BA OA 时,△ BQAQOA . QA OA所以£)2 =b / .解得b =8_4..3 .所以符合题意的点Q为(1,2 • ..3).②如图5,以OC为直径的圆与直线x= 1交于点Q,那么/ OQC = 90°。

2018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压轴题汇编:几何综合(湖南专版)(解析版)

2018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压轴题汇编:几何综合(湖南专版)(解析版)

2018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压轴题汇编(湖南专版)几何综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2018•长沙)如图,在△ABC中,AD是边BC上的中线,∠BAD=∠CAD,CE∥AD,CE交BA的延长线于点E,BC=8,AD=3.(1)求CE的长;(2)求证:△ABC为等腰三角形.(3)求△ABC的外接圆圆心P与内切圆圆心Q之间的距离.(1)解:∵AD是边BC上的中线,∴BD=CD,∵CE∥AD,∴AD为△BCE的中位线,∴CE=2AD=6;(2)证明:∵CE∥AD,∴∠BAD=∠E,∠CAD=∠ACE,而∠BAD=∠CAD,∴∠ACE=∠E,∴AE=AC,而AB=AE,∴AB=AC,∴△ABC为等腰三角形.(3)如图,连接BP、BQ、CQ,在Rt△ABD中,AB==5,设⊙P的半径为R,⊙Q的半径为r,∴PD=PA ﹣AD=﹣3=,∵S △ABQ +S △BCQ +S △ACQ =S △ABC , ∴•r•5+•r•8+•r•5=•3•8,解得r=,即QD=,∴PQ=PD +QD=+=.答:△ABC 的外接圆圆心P 与内切圆圆心Q 之间的距离为.2.(2018•株洲)如图,在Rt △ABM 和Rt △ADN 的斜边分别为正方形的边AB 和AD ,其中AM=AN .(1)求证:Rt △ABM ≌Rt △AND ;(2)线段MN 与线段AD 相交于T ,若AT=,求tan ∠ABM 的值.解:(1)∵AD=AB ,AM=AN ,∠AMB=∠AND=90°∴Rt △ABM ≌Rt △AND (HL ).(2)由Rt △ABM ≌Rt △AND 易得:∠DAN=∠BAM ,DN=BM∵∠BAM +∠DAM=90°;∠DAN +∠ADN=90°∴∠DAM=∠AND∴△DNT∽△AMT∴∵AT=,∴∵Rt△ABM∴tan∠ABM=.3.(2018•长沙)我们不妨约定: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凸四边形叫做“十字形”.(1)①在“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中,一定是“十字形”的有菱形,正方形;②在凸四边形ABCD中,AB=AD且CB≠CD,则该四边形不是“十字形”.(填“是”或“不是”)(2)如图1,A,B,C,D是半径为1的⊙O上按逆时针方向排列的四个动点,AC与BD 交于点E,∠ADB﹣∠CDB=∠ABD﹣∠CBD,当6≤AC2+BD2≤7时,求OE的取值范围;(3)如图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ax2+bx+c(a,b,c为常数,a>0,c <0)与x轴交于A,C两点(点A在点C的左侧),B是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点D的坐标为(0,﹣ac),记“十字形”ABCD的面积为S,记△AOB,△COD,△AOD,△BOC 的面积分别为S1,S2,S3,S4.求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的抛物线的解析式;①=;②=;③“十字形”ABCD的周长为12.解:(1)①∵菱形,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菱形,正方形是:“十字形”,∵平行四边形,矩形的对角线不一定垂直,∴平行四边形,矩形不是“十字形”,故答案为:菱形,正方形;当CB=CD时,在△ABC和△ADC中,,∴△ABC≌△ADC(SSS),∴∠BAC=∠DAC,∵AB=AD,∴AC⊥BD,∴当CB≠CD时,四边形ABCD不是“十字形”,故答案为:不是;(2)∵∠ADB+∠CBD=∠ABD+∠CDB,∠CBD=∠CDB=∠CAB,∴∠ADB+∠CAD=∠ABD+∠CAB,∴180°﹣∠AED=180°﹣∠AEB,∴∠AED=∠AEB=90°,∴AC⊥BD,过点O作OM⊥AC于M,ON⊥BD于N,连接OA,OD,∴OA=OD=1,OM2=OA2﹣AM2,ON2=OD2﹣DN2,AM=AC,DN=BD,四边形OMEN是矩形,∴ON=ME,OE2=OM2+ME2,∴OE2=OM2+ON2=2﹣(AC2+BD2),∵6≤AC2+BD2≤7,∴2﹣≤OE2≤2﹣,∴≤OE2≤,∴(OE>0);(3)由题意得,A(,0),B(0,c),C(,0),D(0,﹣ac),∵a>0,c<0,∴OA=,OB=﹣c,OC=,OD=﹣ac,AC=,BD=﹣ac﹣c,∴S=AC•BD=﹣(ac+c)×,S1=OA•OB=﹣,S2=OC•OD=﹣,S3=OA×OD=﹣,S4=OB×OC=﹣,∴+=+,∴=2,∴a=1,∴S=﹣c,S1=﹣,S4=﹣,∵,∴S=S1+S2+2,∴﹣c=﹣+2,∴﹣=﹣c•,∴=,∴b=0,∴A(﹣,0),B(0,c),C(,0),d(0,﹣c),∴四边形ABCD是菱形,∴4AD=12,∴AD=3,即:AD2=90,∵AD2=c2﹣c,∴c2﹣c=90,∴c=﹣9或c=10(舍),即:y=x2﹣9.4.(2018•湘潭)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F=BE,AE与DF相交于点O.(1)求证:△DAF≌△ABE;(2)求∠AOD的度数.(1)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DAB=∠ABC=90°,AD=AB,在△DAF和△ABE中,,∴△DAF≌△ABE(SAS),(2)由(1)知,△DAF≌△ABE,∴∠ADF=∠BAE,∵∠ADF+∠DAO=∠BAE+∠DAO=∠DAB=90°,∴∠AOD=180°﹣(∠ADF+DAO)=90°.5.(2018•株洲)如图,已知AB为⊙O的直径,AB=8,点C和点D是⊙O上关于直线AB对称的两个点,连接OC、AC,且∠BOC<90°,直线BC和直线AD相交于点E,过点C作直线CG与线段A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与直线AD相交于点G,且∠GAF=∠GCE.(1)求证:直线CG为⊙O的切线;(2)若点H为线段OB上一点,连接CH,满足CB=CH,①△CBH∽△OBC;②求OH+HC的最大值.解:(1)由题意可知:∠CAB=∠GAF,∵AB是⊙O的直径,∴∠ACB=90°∵OA=OC,∴∠OCA+∠OCB=90°,∵∠GAF=∠GCE,∴∠GCE+∠OCB=∠OCA+∠OCB=90°,∵OC是⊙O的半径,∴直线CG是⊙O的切线;(2)①∵CB=CH,∴∠CBH=∠CHB,∵OB=OC,∴∠CBH=∠OCB,∴△CBH∽△OBC②由△CBH∽△OBC可知:∵AB=8,∴BC2=HB•OC=4HB,∴HB=,∴OH=OB﹣HB=4﹣∵CB=CH,∴OH+HC=4+BC,当∠BOC=90°,此时BC=4∵∠BOC<90°,∴0<BC<4,令BC=x∴OH+HC=﹣(x﹣2)2+5当x=2时,∴OH+HC可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56.(2018•衡阳)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AB为直径,∠BAC的平分线交⊙O于点D,过点D作DE⊥AC分别交AC、AB的延长线于点E、F.(1)求证:EF是⊙O的切线;(2)若AC=4,CE=2,求的长度.(结果保留π)解:(1)如图,连接OD,∵OA=OD,∴∠OAD=∠ODA,∵AD平分∠EAF,∴∠DAE=∠DAO,∴∠DAE=∠ADO,∴OD∥AE,∵AE⊥EF,∴OD⊥EF,∴EF是⊙O的切线;(2)如图,作OG⊥AE于点G,连接BD,则AG=CG=AC=2,∠OGE=∠E=∠ODE=90°,∴四边形ODEG是矩形,∴OA=OB=OD=CG+CE=2+2=4,∠DOG=90°,∵∠DAE=∠BAD,∠AED=∠ADB=90°,∴△ADE∽△ABD,∴=,即=,∴AD2=48,在Rt△ABD中,BD==4,在Rt△ABD中,∵AB=2BD,∴∠BAD=30°,∴∠BOD=60°,则的长度为=.7.(2018•湘潭)如图,AB是以O为圆心的半圆的直径,半径CO⊥AO,点M是上的动点,且不与点A、C、B重合,直线AM交直线OC于点D,连结OM与CM.(1)若半圆的半径为10.①当∠AOM=60°时,求DM的长;②当AM=12时,求DM的长.(2)探究:在点M运动的过程中,∠DMC的大小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该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解:(1)①当∠AOM=60°时,∵OM=OA,∴△AMO是等边三角形,∴∠A=∠MOA=60°,∴∠MOD=30°,∠D=30°,∴DM=OM=10②过点M作MF⊥OA于点F,设AF=x,∴OF=10﹣x,∵AM=12,OA=OM=10,由勾股定理可知:122﹣x2=102﹣(10﹣x)2∴x=,∴AF=,∵MF∥OD,∴,∴,∴AD=∴MD=AD﹣AM=(2)当点M位于之间时,连接BC,∵C是的中点,∴∠B=45°,∵四边形AMCB是圆内接四边形,此时∠CMD=∠B=45°,当点M位于之间时,连接BC,由圆周角定理可知:∠CMD=∠B=45°综上所述,∠CMD=45°8.(2018•衡阳)如图,在Rt△ABC中,∠C=90°,AC=BC=4cm,动点P从点C出发以1cm/s 的速度沿CA匀速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A出发以cm/s的速度沿AB匀速运动,当点P到达点A时,点P、Q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1)当t为何值时,点B在线段PQ的垂直平分线上?(2)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APQ是以PQ为腰的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以PC为边,往CB方向作正方形CPMN,设四边形QNCP的面积为S,求S关于t解:(1)如图1中,连接BP.在Rt△ACB中,∵AC=BC=4,∠C=90°,∴AB=4∵点B在线段PQ的垂直平分线上,∴BP=BQ,∵AQ=t,CP=t,∴BQ=4﹣t,PB2=42+t2,∴(4﹣t)2=16+t2,解得t=8﹣4或8+4(舍弃),∴t=(8﹣4)s时,点B在线段PQ的垂直平分线上.(2)①如图2中,当PQ=QA时,易知△AP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QP=90°.则有PA=AQ,∴4﹣t=•t,解得t=.②如图3中,当AP=PQ时,易知△AP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PQ=90°.则有:AQ=AP,∴t=(4﹣t),解得t=2,综上所述:t=s或2s时,△APQ是以PQ为腰的等腰三角形.(3)如图4中,连接QC,作QE⊥AC于E,作QF⊥BC于F.则QE=AE,QF=EC,可得QE+QF=AE+EC=AC=4.∵S=S△QNC +S△PCQ=•CN•QF+•PC•QE=t(QE+QF)=2t(0<t<4).9.(2018•邵阳)如图1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点O,E,F,G分别是AB,BC,CD,AD的中点,连接OE,EF,FG,GO,GE.(1)证明:四边形OEFG是平行四边形;(2)将△OGE绕点O顺时针旋转得到△OMN,如图2所示,连接GM,EN.①若OE=,OG=1,求的值;②试在四边形ABCD中添加一个条件,使GM,EN的长在旋转过程中始终相等.(不要求证明)解:(1)如图1,连接AC,∵点O、E、F、G分别是AB、BC、CD、AD的中点,∴OE∥AC、OE=AC,GF∥AC、GF=AC,∴OE=GF,OE=GF,∴四边形OEFG是平行四边形;(2)①∵△OGE绕点O顺时针旋转得到△OMN,∴OG=OM、OE=ON,∠GOM=∠EON,∴=,∴△OGM∽△OEN,∴==.②添加AC=BD,如图2,连接AC、BD,∵点O、E、F、G分别是AB、BC、CD、AD的中点,∴OG=EF=BD、OE=GF=BD,∵AC=BD,∴OG=OE,∵△OGE绕点O顺时针旋转得到△OMN,∴OG=OM、OE=ON,∠GOM=∠EON,∴OG=OE、OM=ON,在△OGM和△OEN中,∵,∴△OGM≌△OEN(SAS),∴GM=EN.10.(2018•常德)如图,已知⊙O是等边三角形ABC的外接圆,点D在圆上,在CD的延长线上有一点F,使DF=DA,AE∥BC交CF于E.(1)求证:EA是⊙O的切线;(2)求证:BD=CF.证明:(1)连接OD,∵⊙O是等边三角形ABC的外接圆,∴∠OAC=30°,∠BCA=60°,∵AE∥BC,∴∠EAC=∠BCA=60°,∴∠OAE=∠OAC+∠EAC=30°+60°=90°,∴AE是⊙O的切线;(2)∵△ABC是等边三角形,∴AB=AC,∠BAC=∠ABC=60°,∵A、B、C、D四点共圆,∴∠ADF=∠ABC=60°,∵AD=DF,∴△ADF是等边三角形,∴AD=AF,∠DAF=60°,∴∠BAC+∠CAD=∠DAF+∠CAD,即∠BAF=∠CAF,在△BAD和△CAF中,∵,∴△BAD≌△CAF,∴BD=CF.11.(2018•岳阳)已知在Rt△ABC中,∠BAC=90°,CD为∠ACB的平分线,将∠ACB沿CD所在的直线对折,使点B落在点B′处,连结AB',BB',延长CD交BB'于点E,设∠ABC=2α(0°<α<45°).(1)如图1,若AB=AC,求证:CD=2BE;(2)如图2,若AB≠AC,试求CD与BE的数量关系(用含α的式子表示);(3)如图3,将(2)中的线段BC绕点C逆时针旋转角(α+45°),得到线段FC,连结EF交BC于点O,设△COE的面积为S1,△COF的面积为S2,求(用含α的式子表示).解:(1)如图1中,∵B、B′关于EC对称,∴BB′⊥EC,BE=EB′,∴∠DEB=∠DAC=90°,∵∠EDB=∠ADC,∴∠DBE=∠ACD,∵AB=AC,∠BAB′=∠DAC=90°,∴△BAB′≌CAD,∴CD=BB′=2BE.(2)如图2中,结论:CD=2•BE•tan2α.理由:由(1)可知:∠ABB′=∠ACD,∠BAB′=∠CAD=90°,∴△BAB′∽△CAD,∴==,∴=,∴CD=2•BE•tan2α.(3)如图3中,在Rt△ABC中,∠ACB=90°﹣2α,∵EC平分∠ACB,∴∠ECB=(90°﹣2α)=45°﹣α,∵∠BCF=45°+α,∴∠ECF=45°﹣α+45°+α=90°,∴∠BEC+∠ECF=180°,∴BB′∥CF,∴===sin(45°﹣α),∵=,∴=sin(45°﹣α).12.(2018•张家界)如图,点P是⊙O的直径AB延长线上一点,且AB=4,点M为上一个动点(不与A,B重合),射线PM与⊙O交于点N(不与M重合).(1)当M在什么位置时,△MAB的面积最大,并求出这个最大值;(2)求证:△PAN∽△PMB.解:(1)当点M在的中点处时,△MAB面积最大,此时OM⊥AB,∵OM=AB=×4=2,=AB•OM=×4×2=4;∴S△ABM(2)∵∠PMB=∠PAN,∠P=∠P,∴△PAN∽△PMB.13.(2018•常德)已知正方形ABCD中AC与BD交于O点,点M在线段BD上,作直线AM交直线DC于E,过D作DH⊥AE于H,设直线DH交AC于N.(1)如图1,当M在线段BO上时,求证:MO=NO;(2)如图2,当M在线段OD上,连接NE,当EN∥BD时,求证:BM=AB;(3)在图3,当M在线段OD上,连接NE,当NE⊥EC时,求证:AN2=NC•AC.解:(1)∵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O,∴OD=OA,∠AOM=∠DON=90°,∴∠OND+∠ODN=90°,∵∠ANH=∠OND,∴∠ANH+∠ODN=90°,∵DH⊥AE,∴∠DHM=90°,∴∠ANH+∠OAM=90°,∴∠ODN=∠OAM,∴△DON≌△AOM,∴OM=ON;(2)连接MN,∵EN∥BD,∴∠ENC=∠DOC=90°,∠NEC=∠BDC=45°=∠ACD,∴EN=CN,同(1)的方法得,OM=ON,∵OD=OD,∴DM=CN=EN,∵EN∥DM,∴四边形DENM是平行四边形,∵DN⊥AE,∴▱DENM是菱形,∴DE=EN,∴∠EDN=∠END,∵EN∥BD,∴∠END=∠BDN,∴∠EDN=∠BDN,∵∠BDC=45°,∴∠BDN=22.5°,∵∠AHD=90°,∴∠AMB=∠DME=90°﹣∠BDN=67.5°,∵∠ABM=45°,∴∠BAM=67.5°=∠AMB,∴BM=AB;(3)设CE=a(a>0)∵EN⊥CD,∴∠CEN=90°,∵∠ACD=45°,∴∠CNE=45°=∠ACD,∴EN=CE=a,∴CN=a,设DE=b(b>0),∴AD=CD=DE+CE=a+b,根据勾股定理得,AC=AD=(a+b),同(1)的方法得,∠OAM=∠ODN,∵∠OAD=∠ODC=45°,∴∠EDN=∠DAE,∵∠DEN=∠ADE=90°,∴△DEN∽△ADE,∴,∴,∴a=b(已舍去不符合题意的)∴CN=a=b,AC=(a+b)=b,∴AN=AC﹣CN=b,∴AN2=2b2,AC•CN=b•b=2b2∴AN2=AC•CN.14.(2018•郴州)已知BC是⊙O的直径,点D是BC延长线上一点,AB=AD,AE是⊙O 的弦,∠AEC=30°.(1)求证:直线AD是⊙O的切线;(2)若AE⊥BC,垂足为M,⊙O的半径为4,求AE的长.解:(1)如图,∵∠AEC=30°,∴∠ABC=30°,∵AB=AD,∴∠D=∠ABC=30°,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BAD=120°,连接OA,∴OA=OB,∴∠OAB=∠ABC=30°,∴∠OAD=∠BAD﹣∠OAB=90°,∴OA⊥AD,∵点A在⊙O上,∴直线AD是⊙O的切线;(2)连接OA,∵∠AEC=30°,∴∠AOC=60°,∵BC⊥AE于M,∴AE=2AM,∠OMA=90°,在Rt△AOM中,AM=OA•sin∠AOM=4×sin60°=2,∴AE=2AM=4.15.(2018•张家界)在矩形ABCD中,点E在BC上,AE=AD,DF⊥AE,垂足为F.(1)求证:DF=AB;(2)若∠FDC=30°,且AB=4,求AD.证明:(1)在矩形ABCD中,∵AD∥BC,∴∠AEB=∠DAF,又∵DF⊥AE,∴∠DFA=90°,∴∠DFA=∠B,又∵AD=EA,∴△ADF≌△EAB,∴DF=AB.(2)∵∠ADF+∠FDC=90°,∠DAF+∠ADF=90°,∴∠FDC=∠DAF=30°,∴AD=2DF,∵DF=AB,∴AD=2AB=8.16.(2018•郴州)在矩形ABCD中,AD>AB,点P是CD边上的任意一点(不含C,D 两端点),过点P作PF∥BC,交对角线BD于点F.(1)如图1,将△PDF沿对角线BD翻折得到△QDF,QF交AD于点E.求证:△DEF是等腰三角形;(2)如图2,将△PDF绕点D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P'DF',连接P'C,F'B.设旋转角为α(0°<α<180°).①若0°<α<∠BDC,即DF'在∠BDC的内部时,求证:△DP'C∽△DF'B.②如图3,若点P是CD的中点,△DF'B能否为直角三角形?如果能,试求出此时tan∠DBF'的值,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解:(1)由翻折可知:∠DFP=∠DFQ,∵PF∥BC,∴∠DFP=∠ADF,∴∠DFQ=∠ADF,∴△DEF是等腰三角形,(2)①若0°<α<∠BDC,即DF'在∠BDC的内部时,∵∠P′DF′=∠PDF,∴∠P′DF′﹣∠F′DC=∠PDF﹣∠F′DC,∴∠P′DC=∠F′DB,由旋转的性质可知:△DP′F′≌△DPF,∵PF∥BC,∴△DPF∽△DCB,∴△DP′F′∽△DCB∴,∴△DP'C∽△DF'B②当∠F′DB=90°时,如图所示,∵DF′=DF=BD,∴=,∴tan∠DBF′==,当∠DBF′=90°,此时DF′是斜边,即DF′>DB,不符合题意,当∠DF′B=90°时,如图所示,∵DF′=DF=BD,∴∠DBF′=30°,∴tan∠DBF′=17.(2018•永州)如图,线段AB为⊙O的直径,点C,E在⊙O上,=,CD⊥AB,垂足为点D,连接BE,弦BE与线段CD相交于点F.(1)求证:CF=BF;(2)若cos∠ABE=,在AB的延长线上取一点M,使BM=4,⊙O的半径为6.求证:直线CM是⊙O的切线.证明:(1)延长CD交⊙O于G,如图,∵CD⊥AB,∴=,∵=,∴=,∴∠CBE=∠GCB,∴CF=BF;(2)连接OC交BE于H,如图,∵=,∴OC⊥BE,在Rt△OBH中,cos∠OBH==,∴BH=×6=,∴OH==,∵==,==,∴=,而∠HOB=∠COM,∴△OHB∽△OCM,∴∠OCM=∠OHB=90°,∴OC⊥CM,∴直线CM是⊙O的切线.18.(2018•永州)如图,在△ABC中,∠ACB=90°,∠CAB=30°,以线段AB为边向外作等边△ABD,点E是线段AB的中点,连接CE并延长交线段AD于点F.(1)求证:四边形BCFD为平行四边形;(2)若AB=6,求平行四边形BCFD的面积.(1)证明:在△ABC中,∠ACB=90°,∠CAB=30°,∴∠ABC=60°.在等边△ABD中,∠BAD=60°,∴∠BAD=∠ABC=60°.∵E为AB的中点,∴AE=BE.又∵∠AEF=∠BEC,∴△AEF≌△BEC.在△ABC中,∠ACB=90°,E为AB的中点,∴CE=AB,BE=AB.∴CE=AE,∴∠EAC=∠ECA=30°,∴∠BCE=∠EBC=60°.又∵△AEF≌△BEC,∴∠AFE=∠BCE=60°.又∵∠D=60°,∴∠AFE=∠D=60°.∴FC∥BD.又∵∠BAD=∠ABC=60°,∴AD∥BC,即FD∥BC.∴四边形BCFD是平行四边形.(2)解:在Rt△ABC中,∵∠BAC=30°,AB=6,∴BC=AB=3,AC=BC=3,=3×=9.∴S平行四边形BCFD19.(2018•怀化)已知:如图,AB是⊙O的直径,AB=4,点F,C是⊙O上两点,连接AC,AF,OC,弦AC平分∠FAB,∠BOC=60°,过点C作CD⊥AF交AF的延长线于点D,垂足为点D.(1)求扇形OBC的面积(结果保留π);(2)求证:CD是⊙O的切线.解:(1)∵AB=4,∴OB=2∵∠COB=60°,==∴S扇形OBC∴∠FAC=∠ACO∴AD∥OC,∵CD⊥AF,∴CD⊥OC∵C在圆上,∴CD是⊙O的切线20.(2018•怀化)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点E为CD边上一点,AE 与BE分别为∠DAB和∠CBA的平分线.(1)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AD=BC,使得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2)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O,并以AB为直径作⊙O(要求: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3)在(2)的条件下,⊙O交边AD于点F,连接BF,交AE于点G,若AE=4,sin∠AGF=,求⊙O的半径.解:(1)当AD=BC时,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理由为:证明:∵AD∥BC,AD=BC,∴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故答案为:AD=BC;(2)作出相应的图形,如图所示;(3)∵AD∥BC,∴∠DAB+∠CBA=180°,∵AE与BE分别为∠DAB与∠CBA的平分线,∴∠EAB+∠EBA=90°,∴∠AEB=90°,∵AB为圆O的直径,点F在圆O上,∴∠AFB=90°,∴∠FAG+∠FGA=90°,∵AE平分∠DAB,∴∠FAG=∠EAB,∴∠AGF=∠ABE,∴sin∠ABE=sin∠AGF==,∵AE=4,∴AB=5,则圆O的半径为2.5.21.(2018•娄底)如图,C、D是以AB为直径的⊙O上的点,=,弦CD交AB于点E.(1)当PB是⊙O的切线时,求证:∠PBD=∠DAB;(2)求证:BC2﹣CE2=CE•DE;(3)已知OA=4,E是半径OA的中点,求线段DE的长.解:(1)∵AB是⊙O的直径,∴∠ADB=90°,即∠BAD+∠ABD=90°,∵PB是⊙O的切线,∴∠ABP=90°,即∠PBD+∠ABD=90°,∴∠BAD=∠PBD;(2)∵∠A=∠C、∠AED=∠CEB,∴△ADE∽△CBE,∴=,即DE•CE=AE•BE,如图,连接OC,设圆的半径为r,则OA=OB=OC=r,则DE•CE=AE•BE=(OA﹣OE)(OB+OE)=r2﹣OE2,∵=,∴∠AOC=∠BOC=90°,∴CE2=OE2+OC2=OE2+r2,BC2=BO2+CO2=2r2,则BC2﹣CE2=2r2﹣(OE2+r2)=r2﹣OE2,∴BC2﹣CE2=DE•CE;(3)∵OA=4,∴OB=OC=OA=4,∴BC==4,又∵E是半径OA的中点,∴AE=OE=2,则CE===2,∵BC2﹣CE2=DE•CE,∴(4)2﹣(2)2=DE•2,解得:DE=.22.(2018•永州)如图1,在△ABC中,矩形EFGH的一边EF在AB上,顶点G、H分别在BC、AC上,CD是边AB上的高,CD交GH于点I.若CI=4,HI=3,AD=.矩形DFGI 恰好为正方形.(1)求正方形DFGI的边长;(2)如图2,延长AB至P.使得AC=CP,将矩形EFGH沿BP的方向向右平移,当点G 刚好落在CP上时,试判断移动后的矩形与△CBP重叠部分的形状是三角形还是四边形,为什么?(3)如图3,连接DG,将正方形DFGI绕点D顺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正方形DF′G′I′,正方形DF′G′I′分别与线段DG、DB相交于点M、N,求△MNG′的周长.解:(1)如图1中,∵HI∥AD,∴=,∴=,∴AD=6,∴ID=CD﹣CI=2,∴正方形的边长为2.(2)如图2中,设等G落在PC时对应的点为G′,点F的对应的点为F′.∵CA=CP,CD⊥PA,∴∠ACD=∠PCD,∠A=∠P,∵HG′∥PA,∴∠CHG′=∠A,∠CG′H=∠P,∴∠CHG′=∠CG′H,∴CH=CG′,∴IH=IG′=DF′=3,∵IG∥DB,∴=,∴=,∴DB=3,∴DB=DF′=3,∴点B与点F′重合,∴移动后的矩形与△CBP重叠部分是△BGG′,∴移动后的矩形与△CBP重叠部分的形状是三角形.(3)如图3中,如图将△DMI′绕点D逆时针旋转90°得到△DF′R,此时N、F′、R共线.∵∠MDN=∠NDF+∠MDI′=∠NDF′+∠DF′R=∠NDR=45°,∵DN=DN,DM=DR,∴△NDM≌△NDR,∴MN=NR=NF′+RF′=NF′+MI′,∴△MNG′的周长=MN+MG′+NG′=MG′+MI′+NG′+F′R=2I′G′=4.。

中考数学压轴题之相似(中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含答案

中考数学压轴题之相似(中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含答案

中考数学压轴题之相似(中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含答案一、相似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 x+ 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B、A,与直线y= 相交于点C.动点P从O出发在x轴上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B匀速运动,点Q从C出发在OC上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O匀速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0<t<2).(1)直接写出点C坐标及OC、BC长;(2)连接PQ,若△OPQ与△OBC相似,求t的值;(3)连接CP、BQ,若CP⊥BQ,直接写出点P坐标.【答案】(1)解:对于直线y=﹣ x+ ,令x=0,得到y= ,∴A(0,),令y=0,则x=10,∴B(10,0),由,解得,∴C(,).∴OC= =8,BC= =10(2)解:①当时,△OPQ∽△OCB,∴,∴t= .②当时,△OPQ∽△OBC,∴,∴t=1,综上所述,t的值为或1s时,△OPQ与△OBC相似(3)解:如图作PH⊥OC于H.∵OC=8,BC=6,OB=10,∴OC2+BC2=OB2,∴∠OCB=90°,∴当∠PCH=∠CBQ时,PC⊥BQ.∵∠PHO=∠BCO=90°,∴PH∥BC,∴,∴,∴PH=3t,OH=4t,∴tan∠PCH=tan∠CBQ,∴,∴t= 或0(舍弃),∴t= s时,PC⊥BQ.【解析】【分析】(1)根据直线与坐标轴交点的坐标特点求出A,B点的坐标,解联立直线AB,与直线OC的解析式组成的方程组,求出C点的坐标,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可直接算出OC,OB的长;(2)根据速度乘以时间表示出OP=5t,CQ=4t,OQ=8-4t,①当OP∶OC=OQ∶OB时,△OPQ∽△OCB,根据比例式列出方程,求解得出t的值;②当OP∶OB=OQ∶OC时,△OPQ∽△OBC,根据比例式列出方程,求解得出t的值,综上所述即可得出t的值;(3)如图作PH⊥OC于H.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出∠OCB=90°,从而得出当∠PCH=∠CBQ时,PC⊥BQ.根据同位角相等二直线平行得出PH∥BC,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得出OP∶OB=PH∶BC=OH∶OC,根据比例式得出PH=3t,OH=4t,根据等角的同名三角函数值相等及正切函数的定义,由tan∠PCH=tan∠CBQ,列出方程,求解得出t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出答案。

2018全国各地中考数学压轴题精选(含详细答案).docx

2018全国各地中考数学压轴题精选(含详细答案).docx

一.解答(共30 小)1.(区)如,直l1:y=kx+b 平行于直y=x 1,且与直l2:相交于点P( 1, 0).(1)求直l1、 l2的解析式;(2)直 l1与 y 交于点A.一点 C 从点 A 出,先沿平行于x 的方向运,到达直l2上的点 B1后,改垂直于 x 的方向运,到达直l1上的点 A1后,再沿平行于x 的方向运,到达直l2上的点 B2后,又改垂直于x 的方向运,到达直 l 1上的点 A2后,仍沿平行于x 的方向运,⋯照此律运,点 C 依次点 B1, A1, B2, A2, B3,A3,⋯, B n, A n,⋯①求点 B1, B2, A1, A2的坐;②你通得出点 A、B 的坐;并求当点 C到达 A ,运的路径的?n n n2.(莆田)如1,在平面直角坐系xOy 中,矩形 OABC的 OA 在 y 的正半上,OC在x 的正半上, OA=1, OC=2,点 D 在 OC 上且 OD= .(1)求直AC 的解析式;(2)在 y 上是否存在点P,直 PD与矩形角AC交于点 M,使得△ DMC 等腰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若不存在,明理由.(3)抛物y= x 怎平移,才能使得平移后的抛物点 D 和点 E(点 E 在 y 的正半上),且△ ODE沿DE折叠后点O 落在 AB 上 O′ .3.(阳)已知 Z 市某种生活必需品的年需求量y1(万件)、供量 y2(万件)与价格x (元 / 件)在一定范内分近似足下列函数关系式:y= 4x+190,y =5x 170.当 y =y1212,称商品的价格定价格,需求量定需求量;当y1< y2,称商品的供求关系供于求;当y1> y2,称商品的供求关系供不求.(1)求商品的定价格和定需求量;(2)当价格为45(元 / 件)时,该商品的供求关系如何?为什么?4.(哈尔滨)如图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O 是坐标原点,四边形 ABCO是菱形,点 A 的坐标为(﹣ 3,4),点 C 在 x 轴的正半轴上,直线 AC 交 y 轴于点 M,AB 边交 y 轴于点 H.(1)求直线AC 的解析式;(2)连接 BM,如图 2,动点 P 从点 A 出发,沿折线ABC方向以 2 个单位 / 秒的速度向终点C 匀速运动,设△ PMB 的面积为S( S≠0),点 P 的运动时间为 t 秒,求 S 与 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要求写出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3)在( 2)的条件下,当t 为何值时,∠ MPB 与∠ BCO互为余角,并求此时直线OP与直线 AC 所夹锐角的正切值.5.(桂林)如图已知直线L: y= x+3,它与x 轴、 y 轴的交点分别为A、 B 两点.(1)求点 A、点 B 的坐标.F(不(2)设 F 为 x 轴上一动点,用尺规作图作出⊙P,使⊙ P 经过点 B 且与 x 轴相切于点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3)设( 2)中所作的⊙ P 的圆心坐标为 P( x, y),求 y 关于 x 的函数关系式.(4)是否存在这样的⊙ P,既与 x 轴相切又与直线 L 相切于点 B?若存在,求出圆心 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6.(防城港)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直线y=﹣(x﹣6)与x 轴、 y 轴分别相交于A、D 两点,点 B 在 y 轴上,现将△ AOB 沿 AB 翻折 180 °,使点 O 刚好落在直线AD 的点 C 处.(1)求 BD 的长;(2)设点 N 是线段 AD 上的一个动点(与点 A、D 不重合), S△NBD=S1,S△NOA=S2,当点 N 运动到什么位置时,S1?S2的值最大,并求出此时点N 的坐标;(3)在 y 轴上是否存在点M ,使 △ MAC 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M 的坐标,并选择一个写出其求解过程;若不存在,简述理由.7.(大兴安岭)直线 y=kx+b ( k ≠0)与坐标轴分别交于 A 、 B 两点, OA 、 OB 的长分别是方程 x 2﹣ 14x+48=0 的两根( OA > OB ),动点 P 从 O 点出发,沿路线 O?B?A 以每秒 1 个单位 长度的速度运动,到达 A 点时运动停止.( 1)直接写出 A 、 B 两点的坐标;( 2)设点 P 的运动时间为 t (秒), △ OPA 的面积为 S ,求 S 与 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不必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当 S=12 时,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此时,在坐标轴上是否存在点M ,使以 O 、 A 、 P 、M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梯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 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8.(云南)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半圆直径为 OC ,半圆圆心 D 的坐标为( 0, 2),四边形 OABC 是矩形,点 A 的坐标为( 6, 0). (1)若过点 P ( 2,0)且与半圆 D 相切于点 F 的切线分别与 y 轴和 BC 边交于点 H 与点E ,求切线 PF 所在直线的解析式;(2)若过点 A 和点 B 的切线分别与半圆相切于点P 1 和 P 2(点 P 1、 P 2 与点 O 、 C 不重合),请求 P 1、 P 2 点的坐标并说明理由.(注:第(2)问可利用备用图作答).9.(厦门)如图,在直角梯形 OABD 中, DB ∥ OA ,∠ OAB=90°,点 O 为坐标原点,点 A 在 x 轴的正半轴上,对角线 OB , AD 相交于点 M . OA=2, AB=2 ,BM : MO=1 : 2.(1)求 OB 和 OM 的值;(2)求直线OD 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3)已知点P 在线段 OB 上( P 不与点 O,B 重合),经过点 A 和点 P 的直线交梯形OABD的边于点E( E 异于点 A),设 OP=t,梯形 OABD 被夹在∠ OAE内的部分的面积为S,求 S关于 t 的函数关系式.10.(天门)如图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A 点坐标为( 3,0),B 点坐标为( 0,4).动点 M 从点 O 出发,沿OA 方向以每秒 1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 A 运动;同时,动点N 从点 A 出发沿 AB 方向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 B 运动.设运动了x 秒.(1)点 N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2)当 x 为何值时,△ AMN 为等腰三角形;(3)如图②,连接 ON 得△ OMN,△ OMN 可能为正三角形吗?若不能,点M 的运动速度不变,试改变点N 的运动速度,使△ OMN为正三角形,并求出点N 的运动速度.11.(乐山)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边 AB 在 x 轴上,且 OA> OB,以 AB 为直径2的圆过点 C.若点 C 的坐标为( 0, 2), AB=5,A,B 两点的横坐标 x A, x B是关于 x 的方程 x﹣( m+2) x+n﹣1=0 的两根.(1)求 m, n 的值;(2)若∠ ACB 平分线所在的直线l 交 x 轴于点 D,试求直线l 对应的一次函数解析式;(3)过点 D 任作一直线l 分′别交射线CA,CB(点 C 除外)于点M,N.则的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该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12.(黄冈)已知:如图,在直角梯形 COAB中, OC∥ AB,以 O 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A,B,C 三点的坐标分别为 A(8 ,0), B( 8,10), C( 0,4),点 D 为线段 BC的中点,动点P 从点 O 出发,以每秒 1 个单位的速度,沿折线 OABD 的路线移动,移动的时间为 t 秒.(1)求直线 BC的解析式;(2)若动点 P 在线段 OA 上移动,当 t 为何值时,四边形 OPDC的面积是梯形 COAB面积的;(3)动点 P 从点 O 出发,沿折线OABD 的路线移动过程中,设△ OPD的面积为S,请直接写出 S 与 t 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4)试探究:当动点 P 在线段 AB 上移动时,能否在线段OA 上找到一点Q,使四边形CQPD 为矩形?并求出此时动点P 的坐标.13.(遵义)如图,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 y 轴分别相交于A, B 两点,点 C 在 AB 上以每秒 1 个单位的速度从点 B 向点 A 运动,同时点 D 在线段 AO 上以同样的速度从点 A 向点 O 运动,运动时间用t(单位:秒)表示.(1)求 AB 的长;(2)当 t 为何值时,△ ACD与△ AOB 相似并直接写出此时点 C 的坐标;(3)△ ACD 的面积是否有最大值?若有,此时t 为何值;若没有,请说明理由.14.(株洲)已知 Rt△ABC,∠ ACB=90°, AC=4, BC=3, CD⊥AB 于点 D,以 D 为坐标原点,CD 所在直线为 y 轴建立如图所示平面直角坐标系.(1)求 A, B, C 三点的坐;(2)若⊙ O1,⊙ O2分△ACD,△ BCD的内切,求直O1O2的解析式;(3)若直 O1O2分交 AC,BC 于点 M,N,判断 CM 与 CN的大小关系,并明你的.15.(江)探索、研究:下是按照一定的律画出的一列“ 型” ,下表的n 表示“型” 的序号, a n表示第 n 个“ 型” 中“ 枝”的个数.:表:n 2 3 4⋯13 7 1⋯a n15(1)根据“ ”、“表”可以出a n关于 n 的关系式_________.若直 l1点( a1, a2)、( a2, a3),求直 l 1的函数关系式,并明任意的正整数 n,点( a n,a n+1)都在直 l1上.(2)直l2: y= x+4 与 x 相交于点A,与直l1相交于点M ,双曲 y=(x>0)点 M,且与直l2相交于另一点N.①求点 N 的坐,并在如所示的直角坐系中画出双曲及直l 1、 l2.② H 双曲在点 M、 N 之的部分(不包括点 M 、N), P H 上一个点,点 P 的横坐 t ,直 MP 与 x 相交于点 Q,当 t 何,△ MQA 的面等于△ PMA 的面的2 倍又是否存在 t 的,使得△ PMA 的面等于 1?若存在,求出 t 的;若不存在,明理由.③在 y 上是否存在点G,使得△GMN 的周最小?若存在,求出点G的坐;若不存在,明理由.16.(咸宁)如,在平面直角坐系 xoy 中,已知矩形 ABCD的 AB、AD 分在 x 、 y 上,点 A 与坐原点重合,且 AB=2, AD=1.操作:将矩形ABCD折叠,使点 A 落在 DC 上.探究:(1)我们发现折痕所在的直线与矩形的两边一定相交,那么相交的情形有几种请你画出每种情形的图形;(只要用矩形草稿纸动手折一折你会有发现的!)(2)当折痕所在的直线与矩形的边 OD 相交于点 E,与边 OB 相交于点 F 时,设直线的解析式为y=kx+b.①求 b 与 k 的函数关系式;②求折痕 EF的长(用含k 的代数式表示),并写出k 的取值范围.17.(厦门)已知点 P(m, n)( m> 0)在直线 y=x+b(0< b< 3)上,点 A、 B 在 x 轴上(点 A 在点 B 的左边),线段 AB 的长度为 b,设△ PAB的面积为 S,且 S= b 2+ b.(1)若 b= ,求 S 的值;(2)若 S=4,求 n 的值;(3)若直线 y=x+b( 0< b< 3)与 y 轴交于点 C,△PAB是等腰三角形,当 CA∥ PB 时,求 b的值.18.(乌鲁木齐)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点 A 的坐标为( 0, 6),点 B 坐标为,BC∥ y轴且与x轴交于点C,直线 OB 与直线 AC 相交于点P.(1)求点 P 的坐标;(2)若以点 O 为圆心, OP 的长为半径作⊙ O(如图 2),求证:直线 AC与⊙ O 相切于点 P;(3)过点 B 作 BD∥ x 轴与 y 轴相交于点 D,以点 O 为圆心, r 为半径作⊙ O,使点 D 在⊙ O内,点 C 在⊙ O 外;以点 B 为圆心, R 为半径作⊙ B,若⊙ O 与⊙ B 相切,试分别求出 r, R 的取值范围.19.(随州)如图,直角梯形 ABCD的腰 BC 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 y=﹣ x﹣ 6 ,点 A 与坐标原点 O重合,点 D 的坐标为( 0,﹣ 4 ),将直角梯形 ABCD绕点 O 顺时针旋转 180°,得到直角梯形OEFG(如图 1).(1)直接写出E, F 两点的坐标及直角梯形OEFG的腰 EF所在直线的解析式;(2)将图 1 中的直角梯形ABCD先沿 x 轴向右平移到点 A 与点 E 重合的位置,再让直角顶点 A 紧贴着 EF,向上平移直角梯形ABCD(即梯形ABCD向上移动时,总保持着AB∥ FG),当点 A 与点 F 重合时,梯形 ABCD停止移动.观察得知:在梯形ABCD移动过程中,其腰 BC始终经过坐标原点 O.(如图 2)①设点 A 的坐标为( a, b),梯形 ABCD与梯形 OEFG重合部分的面积为S,试求 a 与何值时, S的值恰好等于梯形 OEFG面积的;②当点 A 在 EF上滑动时,设AD 与 x 轴的交点为 M,试问:在 y 轴上是否存在点 P,使得△PAM 是底角为 30 °的等腰三角形?如果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利用图 3 进行探索)20.(邵阳)如图,直线y=﹣x+2 与 x 轴, y 轴分别相交于点A, B.将△ AOB 绕点 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α角( 0°<α≤ 360)°,可得△ COD.(1)求点 A, B 的坐标;(2)当点 D 落在直线 AB 上时,直线 CD 与 OA 相交于点 E,△ COD和△ AOB 的重叠部分为△ODE(图①).求证:△ ODE∽△ ABO;(3)除了( 2)中的情况外,是否还存在△ COD和△ AOB 的重叠部分与△ AOB 相似,若存在,请指出旋转角α的度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当α=30时°(图②), CD与 OA, AB 分别相交于点 P,M , OD 与 AB 相交于点 N,试求△ COD与△ AOB 的重叠部分(即四边形 OPMN)的面积.21.(韶关)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是矩形,OA=4,AB=2,直线与坐标轴交于D、 E.设 M 是 AB 的中点, P 是线段 DE上的动点.(1)求 M、 D 两点的坐标;(2)当 P 在什么位置, PA=PB求出此 P 点的坐;(3) P 作 PH⊥ BC,垂足 H,当以 PM 直径的⊙ F 与 BC 相切于点 N ,求梯形 PMBH的面.22.(衢州)如,点 B1(1, y1), B2(2, y2), B3( 3, y3)⋯, B n( n, y n)( n 是正整数)依次一次函数 y= x+ 的象上的点,点 A1( x1,0),A2( x2,0),A3( x3,0),⋯,A n( x n, 0)( n 是正整数)依次是x 正半上的点,已知x1=a( 0<a< 1),△ A1B1A2,△A2B2A3,△ A3B3A4⋯△ A n B n A n+1分是以B1, B2,B3,⋯, B n点的等腰三角形.(1)写出 B2, B n两点的坐;(2)求 x2, x3(用含 a 的代数式表示);分析形中各等腰三角形底度之的关系,写出你成立的两个;是否存在直角三角形?若存在,(3)当 a( 0< a< 1)化,在上述所有的等腰三角形中,求出相的 a 的;若不存在,明理由.23.(黔南州)某商厦一种成本 50 元 / 件的商品,定的售价不低于成本,又不高于 80 元/ 件,中售量 y(件)与售价 x(元 / 件)的关系可近似的看作一次函数(如).(1)求 y 与 x 的关系式;(2)商厦得的毛利(毛利 =售成本) s(元),售价定多少,商厦利最大,最大利是多少?此的售量是多少件?24.(牡丹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3, 6),点 B,点 C 分别在 x 轴2的负半轴和正半轴上,OB, OC的长分别是方程x ﹣4x+3=0 的两根( OB< OC).(1)求 B, C 两点的坐标;(2)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Q 和点 P(点 P 在直线 AC 上),使以 O、P、C、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正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Q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平面内有 M( 1,﹣ 2), D 为线段 OC上一点,且满足∠ DMC=∠ BAC,∠ MCD=45°,求直线 AD 的解析式.25.(梅州)如图,直角梯形ABCD中, AB∥ CD,∠ A=90°, AB=6, AD=4,DC=3,动点 P从点 A 出发,沿A→D→C→B方向移动,动点Q 从点 A 出发,在AB 边上移动.设点P 移动的路程为x,点 Q 移动的路程为y,线段 PQ 平分梯形ABCD的周长.(1)求 y 与 x 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x,y 的取值范围;(2)当 PQ∥ AC 时,求 x,y 的值;(3)当 P 不在 BC 边上时,线段PQ能否平分梯形ABCD的面积?若能,求出此时x 的值;若不能,说明理由.26.(聊城)某市为了进一步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园林处决定增加公园 A 和公园 B 的绿化面积.已知公园 A, B 分别有如图1,图 2 所示的阴影部分需铺设草坪,在甲、乙两地分别有同种草皮 1608m 2和 1200m2出售,且售价一样.若园林处向甲、乙两地购买草皮,其路程和运费单价见下表:公园 A公园 B路程(千米)运费单价(元)路程(千米)运费单价(元)甲地300.25320.25乙地220.3300.3(注:运费单价指将每平方米草皮运送 1 千米所需的人民币)(1)分别求出公园 A ,B 需铺设草坪的面积;(结果精确到 1m 2)(2)请设计出总运费最省的草皮运送方案,并说明理由.27.(佳木斯)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 A (﹣ 3, 6),点 B ,点 C 分别在 x 轴的负半轴和正半轴上, OB , OC 的长分别是方程 x 2﹣4x+3=0 的两根( OB < OC ).( 1)求点 B ,点 C 的坐标;( 2)若平面内有 M ( 1,﹣ 2), D 为线段 OC 上一点,且满足∠ DMC=∠ BAC ,求直线 MD 的解析式;( 3)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Q 和点 P (点 P 在直线 AC 上),使以 O ,P ,C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正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Q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8.(济南)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ABC 是直角三角形,∠ ACB=90°,点 A ,C 的坐标分别为 A (﹣ 3, 0), C (1, 0), tan ∠ BAC= . (1)求过点 A , B 的直线的函数表达式;(2)在 x 轴上找一点 D ,连接 DB ,使得 △ ADB 与 △ ABC 相似(不包括全等),并求点 D 的 坐标;(3)在( 2)的条件下,如 P ,Q 分别是 AB 和 AD 上的动点,连接 PQ ,设 AP=DQ=m ,问是否存在这样的 m ,使得 △ APQ 与 △ ADB 相似?如存在,请求出 m 的值;如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9.(黑龙江)如图,点<OB )的长分别是关于(1)求∠ ABC 的度数;A 为 x 轴负半轴上一点,点B 为 x 轴正半轴上一点, OA , OB ( OAx 的一元二次方程 22的两根, C ( 0,3),且 S △ABC =6x ﹣4mx+m +2=0(2)过点 C 作 CD⊥ AC 交 x 轴于点 D,求点 D 的坐标;(3)在第( 2)问的条件下, y 轴上是否存在点 P,使∠ PBA=∠ ACB?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直线 PD 的解析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AD 平行于x 轴,下底BC 交y 30.(哈尔滨)如图,梯形ABCD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上底轴于点E,点C( 4,﹣ 2),点D( 1, 2), BC=9, sin∠ ABC=.(1)求直线AB 的解析式;(2)若点 H 的坐标为(﹣ 1,﹣ 1),动点 G 从 B 出发,以 1 个单位 / 秒的速度沿着BC边向C 点运动(点G 可以与点 B 或点 C 重合),求△ HGE的面积 S( S≠0)随动点 G 的运动时间t′秒变化的函数关系式(写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3)在( 2)的条件下,当秒时,点G 停止运动,此时直线GH 与y 轴交于点N.另一动点 P 开始从 B 出发,以 1 个单位 / 秒的速度沿着梯形的各边运动一周,即由 B 到 A,然后由 A 到 D,再由 D 到 C,最后由 C 回到 B(点 P 可以与梯形的各顶点重合).设动点P 的运动时间为t 秒,点 M 为直线 HE 上任意一点(点M 不与点 H 重合),在点P 的整个运动过程中,求出所有能使∠PHM 与∠ HNE相等的 t 的值.答案与分准一.解答(共30 小)1.(区)如,直l1:y=kx+b 平行于直y=x 1,且与直l2:相交于点P ( 1, 0).(1)求直l1、 l2的解析式;(2)直 l1与 y 交于点A.一点 C 从点 A 出,先沿平行于x 的方向运,到达直l2上的点 B1后,改垂直于 x 的方向运,到达直l1上的点 A1后,再沿平行于x 的方向运,到达直l2上的点 B2后,又改垂直于x 的方向运,到达直 l 1上的点 A2后,仍沿平行于x 的方向运,⋯照此律运,点 C 依次点B1, A1, B2, A2, B3,A3,⋯, B n, A n,⋯①求点 B1, B2, A1, A2的坐;②你通得出点A n、B n的坐;并求当点C到达 A n,运的路径的?考点:一次函数合。

中考数学压轴题(动点)

中考数学压轴题(动点)

中考数学压轴题总结(动点)(一) 因动点产生的相似三角形问题例1,已知抛物线的方程C 1:1(2)()y x x m m=-+- (m >0)与x 轴交于点B 、C ,与y 轴交于点E ,且点B 在点C 的左侧.(1)若抛物线C 1过点M (2, 2),求实数m 的值; (2)在(1)的条件下,求△BCE 的面积;(3)在(1)的条件下,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找一点H ,使得BH +EH 最小,求出点H 的坐标;(4)在第四象限内,抛物线C 1上是否存在点F ,使得以点B 、C 、F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CE 相似?若存在,求m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思路点拨1.第(3)题是典型的“牛喝水”问题,当H 落在线段EC 上时,BH +EH 最小. 2.第(4)题的解题策略是:先分两种情况画直线BF ,作∠CBF =∠EBC =45°,或者作BF //EC .再用含m 的式子表示点F 的坐标.然后根据夹角相等,两边对应成比例列关于m 的方程.满分解答(1)将M (2, 2)代入1(2)()y x x m m =-+-,得124(2)m m=-⨯-.解得m =4. (2)当m =4时,2111(2)(4)2442y x x x x =-+-=-++.所以C (4, 0),E (0, 2).所以S △BCE =1162622BC OE ⋅=⨯⨯=.(3)如图2,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 =1,当H 落在线段EC 上时,BH +EH 最小.设对称轴与x 轴的交点为P ,那么HP EOCP CO =. 因此234HP =.解得32HP =.所以点H 的坐标为3(1,)2. (4)①如图3,过点B 作EC 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F ,过点F 作FF ′⊥x 轴于F ′.由于∠BCE =∠FBC ,所以当CE BCCB BF=,即2BC CE BF =⋅时,△BCE ∽△FBC .设点F的坐标为1(,(2)())x x x mm-+-,由''FF EOBF CO=,得1(2)()22x x mmx m+-=+.解得x=m+2.所以F′(m+2, 0).由'CO BFCE BF=4mBF+=.所以BF=.由2BC CE BF=⋅,得2(2)m+=整理,得0=16.此方程无解.图2 图3 图4 ②如图4,作∠CBF=45°交抛物线于F,过点F作FF′⊥x轴于F′,由于∠EBC=∠CBF,所以BE BCBC BF=,即2BC BE BF=⋅时,△BCE∽△BFC.在Rt△BFF′中,由FF′=BF′,得1(2)()2x x m xm+-=+.解得x=2m.所以F′(2,0)m.所以BF′=2m+2,2) BF m+.由2BC BE BF=⋅,得2(2)2)m m+=+.解得2m=±综合①、②,符合题意的m为2+例2,抛物线经过点A(4,0)、B(1,0)、C(0,-2)三点.(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P是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过P作PM⊥x轴,垂足为M,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A、P、M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AC相似?若存在,请求出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在直线AC上方的抛物线是有一点D,使得△DCA的面积最大,求出点D的坐标.,图1思路点拨1.已知抛物线与x 轴的两个交点,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时,设交点式比较简便. 2.数形结合,用解析式表示图象上点的坐标,用点的坐标表示线段的长. 3.按照两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分两种情况列方程.4.把△DCA 可以分割为共底的两个三角形,高的和等于OA .满分解答(1)因为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4,0)、B (1,0)两点,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4)(1(--=x x a y ,代入点C 的 坐标(0,-2),解得21-=a .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2521)4)(1(212-+-=---=x x x x y .(2)设点P 的坐标为))4)(1(21,(---x x x .①如图2,当点P 在x 轴上方时,1<x <4,)4)(1(21---=x x PM ,x AM -=4. 如果2==CO AOPM AM ,那么24)4)(1(21=----x x x .解得5=x 不合题意.如果21==COAOPM AM ,那么214)4)(1(21=----x x x .解得2=x . 此时点P 的坐标为(2,1).②如图3,当点P 在点A 的右侧时,x >4,)4)(1(21--=x x PM ,4-=x AM . 解方程24)4)(1(21=---x x x ,得5=x .此时点P 的坐标为)2,5(-.解方程214)4)(1(21=---x x x ,得2=x 不合题意.③如图4,当点P 在点B 的左侧时,x <1,)4)(1(21--=x x PM ,x AM -=4. 解方程24)4)(1(21=---x x x ,得3-=x .此时点P 的坐标为)14,3(--.解方程214)4)(1(21=---x x x ,得0=x .此时点P 与点O 重合,不合题意.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 点P 的坐标为(2,1)或)14,3(--或)2,5(-.图2 图3 图4 (3)如图5,过点D 作x 轴的垂线交AC 于E .直线AC 的解析式为221-=x y . 设点D 的横坐标为m )41(<<m ,那么点D 的坐标为)22521,(2-+-m m m ,点E 的坐标为)221,(-m m .所以)221()22521(2---+-=m m m DE m m 2212+-=.因此4)221(212⨯+-=∆m m S DAC m m 42+-=4)2(2+--=m .当2=m 时,△DCA 的面积最大,此时点D 的坐标为(2,1).(二) 因动点产生的等腰三角形问题例3,抛物线y =ax 2+bx +c 经过A (-1,0)、B (3, 0)、C (0 ,3)三点,直线l 是抛物线的对称轴.(1)求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2)设点P 是直线l 上的一个动点,当△P AC 的周长最小时,求点P 的坐标;(3)在直线l 上是否存在点M ,使△MAC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 .思路点拨1.第(2)题是典型的“牛喝水”问题,点P 在线段BC 上时△P AC 的周长最小. 2.第(3)题分三种情况列方程讨论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满分解答(1)因为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1,0)、B (3, 0)两点,设y =a (x +1)(x -3), 代入点C (0 ,3),得-3a =3.解得a =-1.所以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是y =-(x +1)(x -3)=-x 2+2x +3.(2)如图2,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 =1.当点P 落在线段BC 上时,P A +PC 最小,△P AC 的周长最小. 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 轴的交点为H . 由BH PH BO CO=,BO =CO ,得PH =BH =2. 所以点P 的坐标为(1, 2).图2(3)点M 的坐标为(1, 1)、、(1,或(1,0).考点伸展第(3)题的解题过程是这样的: 设点M 的坐标为(1,m ).在△MAC 中,AC 2=10,MC 2=1+(m -3)2,MA 2=4+m 2.①如图3,当MA =MC 时,MA 2=MC 2.解方程4+m 2=1+(m -3)2,得m =1. 此时点M 的坐标为(1, 1).②如图4,当AM =AC 时,AM 2=AC 2.解方程4+m 2=10,得m =.此时点M 的坐标为或(1,.③如图5,当CM =CA 时,CM 2=CA 2.解方程1+(m -3)2=10,得m =0或6. 当M (1, 6)时,M 、A 、C 三点共线,所以此时符合条件的点M 的坐标为(1,0).图3 图4 图5例4,点A在x轴上,OA=4,将线段OA绕点O顺时针旋转120°至OB的位置.(1)求点B的坐标;(2)求经过A、O、B的抛物线的解析式;(3)在此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点P、O、B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思路点拨1.用代数法探求等腰三角形分三步:先分类,按腰相等分三种情况;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列方程;然后解方程并检验.2.本题中等腰三角形的角度特殊,三种情况的点P重合在一起.满分解答(1)如图2,过点B作BC⊥y轴,垂足为C.在Rt△OBC中,∠BOC=30°,OB=4,所以BC=2,OC=所以点B的坐标为(2,--.(2)因为抛物线与x轴交于O、A(4, 0),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x-4),代入点B(2,--⨯-.解得a=.a--,2(6)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4)y x x =-=. (3)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 =2,设点P 的坐标为(2, y ).①当OP =OB =4时,OP 2=16.所以4+y 2=16.解得y =±当P 在时,B 、O 、P 三点共线(如图2).②当BP =BO =4时,BP 2=16.所以224(16y ++=.解得12y y ==-③当PB =PO 时,PB 2=PO 2.所以22224(2y y ++=+.解得y =-综合①、②、③,点P 的坐标为(2,-,如图2所示.图2 图3考点伸展如图3,在本题中,设抛物线的顶点为D ,那么△DOA 与△OAB 是两个相似的等腰三角形.由2(4)2)y x x x =-=-,得抛物线的顶点为D .因此tan DOA ∠=DOA =30°,∠ODA =120°.(三) 因动点产生的直角三角形问题例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与二次函数y =k (x 2+x -1)的图象交于点A (1,k )和点B(-1,-k ).(1)当k =-2时,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要使反比例函数与二次函数都是y 随x 增大而增大,求k 应满足的条件以及x 的取值范围;(3)设二次函数的图象的顶点为Q ,当△ABQ 是以AB 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时,求k 的值.思路点拨1.由点A (1,k )或点B (-1,-k )的坐标可以知道,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就是ky x=.题目中的k 都是一致的.2.由点A (1,k )或点B (-1,-k )的坐标还可以知道,A 、B 关于原点O 对称,以AB 为直径的圆的圆心就是O .3.根据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当Q 落在⊙O 上是,△ABQ 是以AB 为直径的直角三角形.满分解答(1)因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A (1,k ),所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k y x=. 当k =-2时,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2y x=-.(2)在反比例函数ky x=中,如果y 随x 增大而增大,那么k <0.当k <0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下,在对称轴左侧,y 随x 增大而增大.抛物线y =k (x 2+x +1)=215()24k x k +-的对称轴是直线12x =-. 图1 所以当k <0且12x <-时,反比例函数与二次函数都是y 随x 增大而增大. (3)抛物线的顶点Q 的坐标是15(,)24k --,A 、B 关于原点O 中心对称,当OQ =OA =OB 时,△ABQ 是以AB 为直径的直角三角形.由OQ 2=OA 2,得222215()()124k k -+-=+.解得1k =2),2k =3).图2 图3考点伸展如图4,已知经过原点O 的两条直线AB 与CD 分别与双曲线ky x=(k >0)交于A 、B 和C 、D ,那么AB 与CD 互相平分,所以四边形ACBD 是平行四边形.问平行四边形ABCD 能否成为矩形?能否成为正方形?如图5,当A、C关于直线y=x对称时,AB与CD互相平分且相等,四边形ABCD是矩形.因为A、C可以无限接近坐标系但是不能落在坐标轴上,所以OA与OC无法垂直,因此四边形ABCD不能成为正方形.图4 图5例6,已知抛物线y=x2+bx+c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左侧),与y轴交于点C(0,-3),对称轴是直线x=1,直线BC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点D.(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求直线BC的函数表达式;(3)点E为y轴上一动点,CE的垂直平分线交CE于点F,交抛物线于P、Q两点,且点P在第三象限.①当线段34PQ AB=时,求tan∠CED的值;②当以C、D、E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温馨提示:考生可以根据第(3)问的题意,在图中补出图形,以便作答.图1思路点拨1.第(1)、(2)题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它们的结果直接影响后续的解题.2.第(3)题的关键是求点E的坐标,反复用到数形结合,注意y轴负半轴上的点的纵坐标的符号与线段长的关系.3.根据C、D的坐标,可以知道直角三角形C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这样写点E的坐标就简单了.满分解答(1)设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2(1)y x n=-+,代入点C(0,-3),得4n=-.所以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22(1)423y x x x=--=--.(2)由223(1)(3)y x x x x =--=+-,知A (-1,0),B (3,0).设直线BC 的函数表达式为y kx b =+,代入点B (3,0)和点C (0,-3),得30,3.k b b +=⎧⎨=-⎩ 解得1k =,3b =-.所以直线BC 的函数表达式为3y x =-.(3)①因为AB =4,所以334PQ AB ==.因为P 、Q 关于直线x =1对称,所以点P 的横坐标为12-.于是得到点P 的坐标为17,24⎛⎫-- ⎪⎝⎭,点F 的坐标为70,4⎛⎫- ⎪⎝⎭.所以75344FC OC OF =-=-=,522EC FC ==.进而得到51322OE OC EC =-=-=,点E 的坐标为10,2⎛⎫- ⎪⎝⎭. 直线BC:3y x =-与抛物线的对称轴x =1的交点D 的坐标为(1,-2).过点D 作DH ⊥y 轴,垂足为H .在Rt △EDH 中,DH =1,13222EH OH OE =-=-=,所以tan ∠CED 23DH EH ==.②1(12)P -,25(1)2P -.图2 图3 图4考点伸展第(3)题②求点P 的坐标的步骤是:如图3,图4,先分两种情况求出等腰直角三角形CDE 的顶点E 的坐标,再求出CE 的中点F 的坐标,把点F 的纵坐标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解得的x 的较小的一个值就是点P 的横坐标.(四) 因动点产生的平行四边形问题例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矩形ABCD 的三个顶点B (1, 0)、C (3, 0)、D (3, 4).以A 为顶点的抛物线y =ax 2+bx +c 过点C .动点P 从点A 出发,沿线段AB 向点B 运动,同时动点Q 从点C 出发,沿线段CD 向点D 运动.点P 、Q 的运动速度均为每秒1个单位,运动时间为t 秒.过点P 作PE ⊥AB 交AC 于点E .(1)直接写出点A 的坐标,并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2)过点E 作EF ⊥AD 于F ,交抛物线于点G ,当t 为何值时,△ACG 的面积最大?最大值为多少?(3)在动点P 、Q 运动的过程中,当t 为何值时,在矩形ABCD 内(包括边界)存在点H ,使以C 、Q 、E 、H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请直接写出t 的值.图1思路点拨1.把△ACG 分割成以GE 为公共底边的两个三角形,高的和等于AD . 2.用含有t 的式子把图形中能够表示的线段和点的坐标都表示出来. 3.构造以C 、Q 、E 、H 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再用邻边相等列方程验证菱形是否存在.满分解答(1)A (1, 4).因为抛物线的顶点为A ,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a (x -1)2+4, 代入点C (3, 0),可得a =-1.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x -1)2+4=-x 2+2x +3.(2)因为PE //BC ,所以2AP AB PE BC ==.因此1122PE AP t ==.所以点E 的横坐标为112t +.将112x t =+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y =-(x -1)2+4=2144t -.所以点G 的纵坐标为2144t -.于是得到2211(4)(4)44GE t t t t =---=-+.因此22111()(2)1244ACG AGE CGE S S S GE AF DF t t t ∆∆∆=+=+=-+=--+.所以当t =1时,△ACG 面积的最大值为1.(3)2013t =或20t =-考点伸展第(3)题的解题思路是这样的:因为FE //QC ,FE =QC ,所以四边形FECQ 是平行四边形.再构造点F 关于PE 轴对称的点H ′,那么四边形EH ′CQ 也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FQ =CQ 列关于t 的方程,检验四边形FECQ 是否为菱形,根据EQ =CQ 列关于t 的方程,检验四边形EH ′CQ 是否为菱形.1(1,4)2E t t +-,1(1,4)2F t +,(3,)Q t ,(3,0)C .如图2,当FQ =CQ 时,FQ 2=CQ 2,因此2221(2)(4)2t t t -+-=.整理,得240800t t -+=.解得120t =-220t =+.如图3,当EQ =CQ 时,EQ 2=CQ 2,因此2221(2)(42)2t t t -+-=.整理,得213728000t t -+=.(1320)(40)0t t --=.所以12013t =,240t =(舍去).图2 图3(五) 因动点产生的梯形问题例8:已知直线y =3x -3分别与x 轴、y 轴交于点A ,B ,抛物线y=ax 2+2x +c 经过点A ,B .(1)求该抛物线的表达式,并写出该抛物线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2)记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l ,点B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为C ,若点D 在y 轴的正半轴上,且四边形ABCD 为梯形.①求点D 的坐标;②将此抛物线向右平移,平移后抛物线的顶点为P ,其对称轴与直线y =3x -3交于点E ,若73tan =∠DPE ,求四边形BDEP 的面积.图1思路点拨1.这道题的最大障碍是画图,A 、B 、C 、D 四个点必须画准确,其实抛物线不必画出,画出对称轴就可以了.2.抛物线向右平移,不变的是顶点的纵坐标,不变的是D 、P 两点间的垂直距离等于7.3.已知∠DPE 的正切值中的7的几何意义就是D 、P 两点间的垂直距离等于7,那么点P 向右平移到直线x =3时,就停止平移.满分解答(1)直线y =3x -3与x 轴的交点为A (1,0),与y 轴的交点为B (0,-3).将A (1,0)、B (0,-3)分别代入y =ax 2+2x +c , 得20,3.a c c ++=⎧⎨=-⎩ 解得1,3.a c =⎧⎨=-⎩所以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 =x 2+2x -3.对称轴为直线x =-1,顶点为(-1,-4).(2)①如图2,点B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C 的坐标为(-2,-3). 因为CD //AB ,设直线CD 的解析式为y =3x +b , 代入点C (-2,-3),可得b =3.所以点D 的坐标为(0,3).②过点P 作PH ⊥y 轴,垂足为H ,那么∠PDH =∠DPE .由73tan =∠DPE ,得3tan 7PH PDH DH ∠==.而DH =7,所以PH =3.因此点E 的坐标为(3,6). 所以1()242BDEP S BD EP PH =+⋅=梯形.图2 图3考点伸展第(2)①用几何法求点D 的坐标更简便: 因为CD //AB ,所以∠CDB =∠ABO .因此13BC OA BD OB ==.所以BD =3BC =6,OD =3.因此D (0,3).例9:已知,矩形OAB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位置如图1所示,点A 的坐标为(4,0),点C 的坐标为)20(-,,直线x y 32-=与边BC 相交于点D . (1)求点D 的坐标;(2)抛物线c bx ax y ++=2经过点A 、D 、O ,求此抛物线的表达式;(3)在这个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M ,使O 、D 、A 、M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梯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思路点拨1.用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的解析式,设交点式比较简便.2.过△AOD 的三个顶点分别画对边的平行线与抛物线相交,可以确定存在三个梯形. 3.用抛物线的解析式可以表示点M 的坐标.满分解答(1)因为BC //x 轴,点D 在BC 上,C (0,-2),所以点D 的纵坐标为-2.把y =-2代入x y 32-=,求得x =3.所以点D 的坐标为(3,-2).(2)由于抛物线与x 轴交于点O 、A (4,0),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ax (x -4),代入D (3,-2),得23a =.所求的二次函数解析式为2228(4)333y x x x x =-=-. (3) 设点M 的坐标为228,33x x x ⎛⎫- ⎪⎝⎭. ①如图2,当OM //DA 时,作MN ⊥x 轴,DQ ⊥x 轴,垂足分别为N 、Q .由tan ∠MON=tan ∠DAQ ,得228332x xx-=. 因为x =0时点M 与O 重合,因此28233x -=,解得x =7.此时点M 的坐标为(7,14).②如图3,当AM //OD 时,由tan ∠MAN =tan ∠DOQ ,得22823343x xx -=-. 因为x =4时点M 与A 重合,因此2233x -=,解得x =-1.此时点M 的坐标为10(1,)3-.③如图4,当DM //OA 时,点M 与点D 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此时点M 的坐标为(1,-2).图2 图3 图4 (六)因动点产生的面积问题例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112y x=+与抛物线y=ax2+bx-3交于A、B两点,点A在x轴上,点B的纵坐标为3.点P是直线AB下方的抛物线上的一动点(不与点A、B重合),过点P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AB于点C,作PD⊥AB于点D.(1)求a、b及sin∠ACP的值;(2)设点P的横坐标为m.①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线段PD的长,并求出线段PD长的最大值;②连结PB,线段PC把△PDB分成两个三角形,是否存在适合的m的值,使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比为9∶10?若存在,直接写出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思路点拨1.第(1)题由于CP//y轴,把∠ACP转化为它的同位角.2.第(2)题中,PD=PC sin∠ACP,第(1)题已经做好了铺垫.3.△PCD与△PCB是同底边PC的两个三角形,面积比等于对应高DN与BM的比.4.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比为9∶10,要分两种情况讨论.满分解答(1)设直线112y x=+与y轴交于点E,那么A(-2,0),B(4,3),E(0,1).在Rt △AEO 中,OA =2,OE =1,所以AE =.所以sin AEO ∠=因为PC //EO ,所以∠ACP =∠AEO .因此sin ACP ∠=将A (-2,0)、B (4,3)分别代入y =ax 2+bx -3,得4230,1643 3.a b a b --=⎧⎨+-=⎩解得12a =,12b =-. (2)由211(,3)22P m m m --,1(,1)2C m m +,得221111(1)(3)42222PC m m m m m =+---=-++.所以221sin 4)1)2PD PC ACP m m m =∠==-++=-+.所以PD (3)当S △PCD ∶S △PCB =9∶10时,52m =; 当S △PCD ∶S △PCB =10∶9时,329m =.图2考点伸展第(3)题的思路是:△PCD 与△PCB 是同底边PC 的两个三角形,面积比等于对应高DN 与BM 的比.而211cos cos 4)(2)(4)25DN PD PDN PD ACP m m m m =∠=∠=-++=-+-,BM =4-m .①当S △PCD ∶S △PCB =9∶10时,19(2)(4)(4)510m m m -+-=-.解得52m =.②当S △PCD ∶S △PCB =10∶9时,110(2)(4)(4)59m m m -+-=-.解得329m =.(七)因动点产生的相切问题例11,A(-5,0),B(-3,0),点C在y轴的正半轴上,∠CBO=45°,CD//AB,∠CDA =90°.点P从点Q(4,0)出发,沿x轴向左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1)求点C的坐标;(2)当∠BCP=15°时,求t的值;(3)以点P为圆心,PC为半径的⊙P随点P的运动而变化,当⊙P与四边形ABCD的边(或边所在的直线)相切时,求t的值.图1答案(1)点C的坐标为(0,3).t=(2)如图2,当P在B的右侧,∠BCP=15°时,∠PCO=30°,4t=+.如图3,当P在B的左侧,∠BCP=15°时,∠CPO=30°,4图2 图3(3)如图4,当⊙P与直线BC相切时,t=1;如图5,当⊙P与直线DC相切时,t=4;如图6,当⊙P与直线AD相切时,t=5.6.图4 图5 图6 (八)因动点产生的线段和差问题例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2+2x+3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点D是抛物线的顶点.(1)求直线AC的解析式及B、D两点的坐标;(2)点P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过P作直线l//AC交抛物线于点Q.试探究:随着点P 的运动,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使以A、P、Q、C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请在直线AC上找一点M,使△BDM的周长最小,求出点M的坐标.图1思路点拨1.第(2)题探究平行四边形,按照AP 为边或者对角线分两种情况讨论.2.第(3)题是典型的“牛喝水”问题,构造点B 关于“河流”AC 的对称点B ′,那么M 落在B ′D 上时,MB +MD 最小,△MBD 的周长最小.满分解答(1)由y =-x 2+2x +3=-(x +1)(x -3)=-(x -1)2+4, 得A (-1, 0)、B (3, 0)、C (0, 3)、D (1, 4).直线AC 的解析式是y =3x +3.(2)Q 1(2, 3),Q 2(13-),Q 3(13-).(3)设点B 关于直线AC 的对称点为B ′,联结BB ′交AC 于F . 联结B ′D ,B ′D 与交AC 的交点就是要探求的点M . 作B ′E ⊥x 轴于E ,那么△BB ′E ∽△BAF ∽△CAO .在Rt △BAF中,13AF BF ==AB =4,所以BF =. 在Rt △BB ′E中,'13B E BE ==,'2BB BF =12'5B E =,365BE =. 所以3621355OE BE OB =-=-=.所以点B ′的坐标为2112(,)55-. 因为点M 在直线y =3x +3上,设点M 的坐标为(x , 3x +3).由''''''DD MM B D B M =,得''''yD yB yM yB xD xB xM xB --=--.所以121243355155x x -+-=++. 解得935x =.所以点M 的坐标为9132(,)3535.图2 图3考点伸展第(2)题的解题思路是这样的:①如图4,当AP 是平行四边形的边时,CQ //AP ,所以点C 、Q 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点Q 的坐标为(2, 3).②如图5,当AP 是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点C 、Q 分居x 轴两侧,C 、Q 到x 轴的距离相等.解方程-x 2+2x +3=-3,得1x =所以点Q 的坐标为(13-)或 (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如图,把一块含45°的直角三角板AOB放置在以O为原点的直角坐标系中,A点的坐标为(0,2),直线x=2交x轴于点B.P为线段AB上一动点,作直线PC⊥PO,交直线x=2于点C.过P点作直线MN平行于x轴,交y轴于点M,交直线x=2于点N.(1)填空:∠NPB=度;(2)当点C在第一象限时,①试判断PO与PC的大小关系,并加以证明;②设AP长为m,四边形POBC的面积为S,请求出S与m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m的取值范围;(3)设点P的横坐标为t,当点P在线段AB上移动时,点C也随之在直线x=2上移动,以点B为圆心,BC长为半径作⊙B,求线段PN与⊙B有一个交点时,t的范围.2.(10•徐州)如图①,将边长为4cm的正方形纸片ABCD沿EF折叠(点E、F分别在边AB、CD上),使点B落在AD边上的点M处,点C落在点N处,MN与CD交于点P,连接EP.(1)如图②,若M为AD边的中点,①△AEM的周长=cm;②求证:EP=AE+DP;(2)随着落点M在AD边上取遍所有的位置(点M不与A、D重合),△PDM的周长是否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3.(15•无锡校级一模)如图①,直线l:y=mx+n(m<0,n>0)与x,y轴分别相交于A,B 两点,将△AOB 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得到△COD,(1)若l:y=﹣3x+3,E为AD的中点①在CD上有一动点F,求当△DEF与△COD相似时点F的坐标;②如图②,过E作x轴的垂线a,在直线a上是否存在一点Q,使∠CQO=∠CDO?若存在,求出Q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如图③,若l:y=mx﹣4m,G为AB中点,H为CD中点,连接GH,M为GH中点,连接OM.若OM=,直接写出l的函数解析式.4.(15•无锡校级一模)已知矩形纸片ABCD中,AB=24厘米,BC=10厘米.(1)按如下操作:先将矩形纸片上下对折,而后左右对折,再沿对角线对折,而后展开得到图中的折痕四边形EFGH(如图1),求菱形EFGH的面积.(2)如图2,将矩形纸片ABCD先沿对角线AC对折,再将纸片折叠使点A与点C重合得折痕EF,则四边形AECF必为菱形,请加以证明.(3)请通过一定的操作,构造一个菱形EFGH(不同于第(1)题中的特殊图形),使菱形的四个顶点分别落在矩形ABCD的四条边上(E、F、G、H分别在边AB、BC、CD、DA上,且不与矩形ABCD的顶点重合).①请简述操作的方法,并在图3中画出菱形EFGH.②求菱形EFGH的面积的取值范围.(1)如图1,设∠BOD=α(0°<α<60°),点E、F、M分别是AC、CD、DB的中点.连接FM、EM.请问:随着α的变化,试判断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请求出的值;若变化,请说明理由;(2)如图2,若BO=3,点N在线段OD上,且NO=1,点P是线段AB上的一个动点,将△COD固定,△AOB 绕点O旋转的过程中,线段PN长度的最大值是;最小值是.6.(15•滨湖区一模)已知矩形OABC在如图所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B的坐标为(4,3),连接AC.动点P从点B出发,以2cm/s的速度,沿直线BC方向运动,运动到C为止,过点P作PQ∥AC交线段BA于点Q,以PQ为边向下作正方形PQMN,设正方形PQMN与△ABC重叠部分图形面积为S(cm2),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s).(1)请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N点的坐标;(2)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t的取值范围;(3)如图②,点G在边OC上,且OG=1cm,在点P从点B出发的同时,另有一动点E从点O出发,以2cm/s的速度,沿x轴正方向运动,以OG、OE为一组邻边作矩形OEFG.试求当点F落在正方形PQMN的内部(不含边界)时t的取值范围.7.(15•北塘区一模)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6,0),点B(0,8),点C在y轴上,将△OAB沿直线AC对折,使点O落在边AB上的点D处.(2)如图2,过B作BE⊥AC,垂足为E,若F为AB边上一动点,是否存在点F,使C为△EOF内心?若存在,请求出F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8.(14•绍兴)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平行x轴,交y轴于点A,第一象限内的点B在l上,连结OB,动点P满足∠APQ=90°,PQ交x轴于点C.(1)当动点P与点B重合时,若点B的坐标是(2,1),求PA的长.(2)当动点P在线段OB的延长线上时,若点A的纵坐标与点B的横坐标相等,求PA:PC的值.(3)当动点P在直线OB上时,点D是直线OB与直线CA的交点,点E是直线CP与y轴的交点,若∠ACE=∠AEC,PD=2OD,求PA:PC的值.9.(13•梅州)用如图①,②所示的两个直角三角形(部分边长及角的度数在图中已标出),完成以下两个探究问题:探究一:将以上两个三角形如图③拼接(BC和ED重合),在BC边上有一动点P.(1)当点P运动到∠CFB的角平分线上时,连接AP,求线段AP的长;(2)当点P在运动的过程中出现PA=FC时,求∠PAB的度数.探究二:如图④,将△DEF的顶点D放在△ABC的BC边上的中点处,并以点D为旋转中心旋转△DEF,使△DEF的两直角边与△ABC的两直角边分别交于M、N两点,连接MN.在旋转△DEF的过程中,△AMN 的周长是否存在有最小值?若存在,求出它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0.(15春•无锡期中)如图①,将▱ABCD置于直角坐标系中,其中BC边在x轴上(B在C的左边),点D 坐标为(0,4),直线MN:y=x﹣6沿着x轴的负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的长度平移,设在平移过程中该直线被▱ABCD截得的线段长度为m,平移时间为t,m与t的函数图象如图②所示.(1)填空:点C的坐标为;在平移过程中,该直线先经过B、D中的哪一点?;(填“B”或“D”)(2)点B的坐标为,n=,a=;(3)在平移过程中,求该直线扫过▱ABCD的面积y与t的函数关系式.11.(2013秋•周口期末)如图,在Rt△ABC中,∠B=90°,AB=20cm,BC=15cm,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4cm的速度沿AB方向运动,到达点B时停止运动.过点P作AB的垂线交斜边AC于点E,将△APE绕点P顺时针旋转90°得到△DPF.设点P在边AB上运动的时间为t(秒).(1)当点F与点B重合时,求t的值;(2)当△DPF与△ABC重叠部分的图形为四边形时,设此四边形的面积为S,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3)若点M是DF的中点,当点M恰好在Rt△ABC的内角角平分线上时,求t的值;(4)在点P的运动过程中,图中出现多少个彼此相似但互不全等的三角形,并写出相应的t值.12.(15•惠山区一模)如图,点A(0,2)、B(4,0),点P从(8,0)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沿x轴向坐标原点O匀速运动,同时,点Q从B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沿x轴向坐标原点O匀速运动,过点P作x轴的垂线l,过点Q作AB的垂线l2,它们的交点为M.设运动的时间为t(0<t<4)秒(1)写出点M的坐标(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2)设△MPQ与△OAB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①试求S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②在整个运动过程中,S是否存在最大值?若有,写出S的最大值;若没有,请说明理由.13.(14•无锡模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A的坐标为(6,0),点C的坐标为(0,6),tan∠CBO=,E是线段AB上的一个动点(与点A、点B不重合),过点E作EF∥AC交BC于点F,连结CE.(1)求AC和OB的长;(2)设AE的长为m,△CEF的面积为S,求S与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在(2)的条件下试说明S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请求出S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点E的坐标.14.(14•惠山区校级模拟)数学课上,张老师出示图1和下面的条件:如图1,两块都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板ABC和DEF有一条边在同一直线L上,∠ABC=∠DEF=90°,AB=1,DE=2.将直线EB绕点E逆时针旋转30°,交直线AD于点M.将图中的三角板ABC沿直线L向右平移.请你和小明同学一起尝试探究下列问题:(1)当点C与点F重合时,如图2所示,AM与DM是否相等?;(填”是”或”否”);(2)小明同学将图2中的三角板ABC绕点C逆时针旋转90°,将直线EB绕点E逆时针旋转30°,交直线AD于点M,如图3,过点B作EB的垂线交直线EM于G,连结AG,①求证:△ABG∽△CBE;②求AG 的长.(3)小明同学又将图1中的三角板ABC绕点C逆时针旋转m度,0<m≤90,原题中的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如图4,设CE=x,计算的值(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15.(12•安徽模拟)如图,△ABC是边长为4cm的等边三角形,AD为BC边上的高,点P沿BC向终点C运动,速度为1cm/s,点Q沿CA、AB向终点B运动,速度为2cm/s,若点P、Q两点同时出发,设它们的运动时间为x(s).(l)求x为何值时,PQ⊥AC;x为何值时,PQ⊥AB?(2)当O<x<2时,AD是否能平分△PQD的面积?若能,说出理由;(3)探索以PQ为直径的圆与AC的位置关系,请写出相应位置关系的x的取值范围(不要求写出过程).16.(2010•南京校级模拟)如图,直线l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M(8,0)点N(0,6),点P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NO由N向O运动,点Q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MN由M向N运动.已知点P,Q同时出发,且当一点运动到终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1)当四边形PQMO为梯形时,求t的值;(2)当△PQO为等腰三角形时,求t的值;(3)在整个运动中,以PQ为直径的圆能否与x轴相切?若能,请求出运动时间t;若不能,请说明理由.17.(11•浙江校级自主招生)如图,已知AB⊥MN,垂足为点B,P是射线BN上的一个动点,AC⊥AP,∠ACP=∠BAP,AB=4,BP=x,CP=y,点C到MN的距离为线段CD的长.(1)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它的定义域;(2)在点P的运动过程中,点C到MN的距离是否会发生变化?如果发生变化,请用x的代数式表示这段距离;如果不发生变化,请求出这段距离;(3)如果圆C与直线MN相切,且与以BP为半径的圆P也相切,求BP:PD的值.18.(11•确山县校级模拟)在Rt△ABC中,∠C=90°,BC=6cm,∠ABC=30°.D是CB上一点,DC=1cm.P、Q是直线CB上的两个动点,点P从C点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直线CB向右运动,同时,点Q从D点出发,以2cm/s的速度沿直线CB向右运动,以PQ为一边在CB的上方作等边三角形PQR,如图是其运动过程中的某一位置.设运动的时间是t(s).(1)△PQR的边长是cm(用含有t的代数式表示);当t=时,点R落在AB上.(2)若等边△PQR与△ABC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cm2),求y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3)在P、Q移动的同时,以点A为圆心、tcm为半径的⊙A也在不断变化,请直接写出⊙A与△PQR的三边所在的直线相切时t的值.19.(10•泰兴市校级一模)如图,将直角梯形ABCD置于直角坐标系中,点A和点C分别在x轴和y轴的正半轴上,点D和坐标原点O重合.已知:BC∥AD,BC=2,AD=AB=5,M(7,1),点P从点M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水平向左平移,同时点Q从点A沿AB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B移动,设移动时间为t秒.(1)直接写出点Q和点P的坐标(用t的代数式表示).(2)以点P为圆心,t个单位长度为半径画圆.①当⊙P与直线AB第一次相切时,求出点P坐标,并判断此时⊙P与x轴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②设⊙P与直线MP交于E、F(E左F右)两点,当△QEF为直角三角形时,求t的值.20.(2008•上海)已知AB=2,AD=4,∠DAB=90°,AD∥BC(如图),E是射线BC上的动点(点E与点B不重合),M是线段DE的中点.(1)设BE=x,△ABM的面积为y,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如果以线段AB为直径的圆与以线段DE为直径的圆外切,求线段BE的长;(3)连接BD,交线段AM于点N,如果以A,N,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ME相似,求线段BE的长.1.(1)解:∵MN∥OB,OA∥BN,∠AOB=90°,∴四边形MOBN是矩形,∴MN∥OB,∴∠NPB=∠ABO=45°,故答案为:45.(2)①PO=PC;证明:∵OM∥BN,MN∥OB,∴四边形OBNM是矩形,∵∠AOB=90°,OA=OB,∴△AOB、△AMP、△PN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PN=BN=OM,∵∠MPO+∠NPC=90°,∠MPO+∠MOP=90°,∴∠NPC=∠MOP,又∠OMP=∠PNC=90°,∴△OPM≌△PCN,∴PO=PC.②依题意可得:,∴.∴=(3)①当点P与点A重合时,点P、M、A三点重合,点C、N重合,由PC⊥BC,则线段PN与⊙B相切,即PN与⊙B有交点,此时PC=2,P(0,2);②当点P恰好在⊙B上时,点C在第四象限,此时BP=BC,∴,即∴m=2,∴,∴当MN与⊙B相切时,此时BC=BN=PN,同理可证得:△OPM≌△PCN,则PC=OP,PN=OM,NC=MP,则MP+PN=CN+PN=3PN=MN,故,,∴综上,当t=0或时,线段PN与⊙B有一个交点.2.解:(1)由折叠知BE=EM,∠B=∠EMP=90°.①△AEM的周长=AE+EM+AM=AE+EB+AM=AB+AM.∵AB=4,M是AD中点,∴△AEM的周长=4+2=6(cm);②现证明EP=AE+PD方法一:取EP的中点G,则在梯形AEPD中,MG为中位线,∴MG=(AE+PD),在Rt△EMP中,MG为斜边EP的中线,∴MG=EP,∴EP=AE+PD.方法二:延长EM交CD延长线于Q点.∵∠A=∠MDQ=90°,AM=DM,∠AME=∠DMQ,∴△AME≌△DMQ.∴AE=DQ,EM=MQ.又∵∠EMP=∠B=90°,∴PM垂直平分EQ,有EP=PQ.∵PQ=PD+DQ,∴EP=AE+PD.(2)△PDM的周长保持不变.设AM=x,则MD=4﹣x.由折叠性质可知,EM=4﹣AE,在Rt△AEM中,AE2+AM2=EM2,即AE2+x2=(4﹣AE)2,整理得:AE2+x2=16﹣8AE+AE2,∴AE=(16﹣x2),又∵∠EMP=90°,∴∠AME+∠DMP=90°.∵∠AME+∠AEM=90°,∴∠AEM=∠DMP.又∵∠A=∠D,∴△PDM∽△MAE.∴∴C△PDM=C△MAE•=(4+x)•=8.∴△PDM的周长保持不变.3解:(1)①A(1,0),B(0,3),C(0,1),D(﹣3,0),,如图1,当△DEF∽△COD时,,∴EF=,∴F(﹣1,);当△DEF∽△COD时,DF=DEcos∠CDO=,作FK⊥OD于K,则FK=DFsin∠CDO=,DK=DFcos∠CDO=,∴F(﹣,);②如图2,以CD为直径作圆,设其圆心为P,交直线a于点Q、Q′,连接PQ,P Q′,,由圆周角定理,可得∠CQO=∠CQ′O=∠CDO,在Rt△CDO中,由勾股定理可得CD=,则PQ=CD=,又∵P为CD中点,P(,),设Q(﹣1,a),则()2+(a﹣)2=,解得a=2或﹣1,∴Q(﹣1,2)或(﹣1,﹣1).(2)如图3,,连接OG、OH,∵点G为直角三角形OAB的AB边上的中点,∴OG=AB;∵点H为直角三角形OCD的CD边上的中点,∴OH=CD;∵AB=CD,OG=AB,OH=CD,∴OG=OH,OG⊥OH,∴△OGH为等腰直角三角形;∵M为GH中点,∴OM=OG,OM⊥OG,∴△OMG为等腰直角三角形,∴OG=OM=,∴AB=2OG=2=4;∵l:y=mx﹣4m,∴A(4,0),B(0,﹣4m).因为OA2+OB2=AB2,所以42+(﹣4m)2=(4)2,解得m=﹣2或m=2,根据图示,可得点B的纵坐标大于0,∴m=﹣2,﹣4m=(﹣4)×(﹣2)=8,∴l的函数解析式是:y=﹣2x+8.4解:(1)如图1,由折叠可得:HF=AB=24,GE=BC=10.∴S菱形EFGH=HF•GE=×24×10=120.∴菱形EFGH的面积为120cm2.(2)证明:如图2,由折叠可得:EF⊥AC.OA=OC.∵四边形ABCD是矩形,∴DC∥AB.∴∠ECO=∠FAO.在△EOC和△FOA中,.∴△EOC≌△FOA(ASA).∴OE=OF.∵OE=OF,OC=OA,∴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EF⊥AC,∴平行四边形AECF是菱形.(3)①将矩形纸片分别沿着AC、BD折叠,设两折痕的交点为0,展开后沿经过点O的线FH折叠,展开后再沿经过点O且与FH垂直的线EG折叠,则图3中的四边形EFGH就是符合要求的菱形EFGH.②∵四边形ABCD是矩形,四边形EFGH是菱形,∴∠GDH=∠GOH=90°.∴O、G、D、H四点共圆.∴∠GHO=∠GDO.∴tan∠GHO=tan∠GDO.∴===.设OG=5k,则OH=12k.∴FH=24k,GE=10k.∴S菱形EFGH=FH•GE=120k2.在Rt△ABC中,AC===26.∴OA=AC=13.当OH⊥AD时,OH=AB=12.∴12<OH<13.∴12<12k<13.∴1<k<.∴1<k2<.∴120<120k2<.∴120<S菱形EFGH<.即菱形EFGH的面积大于120cm2且小于cm2.5解:(1)不变;=,如图1,连接AD、BC交于一点Q,AD交BO于P,∵∠AOB=∠COD=90°,∠ABO=∠DCO=30°,∵,∠AOD=∠BOC,∴△AOD∽△BOC,∴∠OAD=∠CBO,,∵∠APO=∠BPO,∴∠BQP=∠AOB=90°,∴AD⊥BC,∵点E、F、M分别是AC、CD、DB的中点,∴EF∥AD,EF=AD,∴MF∥BC,MF=BC,在Rt△EFM中,=;(2)如图2,过O作OE⊥AB于E,∵BO=3,∠ABO=30°,∴AO=,AB=,∴AB•OE=OA•OB,∴OE=,∴当P在点E处时,点P到O点的距离最近为,这时当旋转到OE与OD重合是,NP取最小值为:OP﹣ON=;如图4,当点P在点B处时,且当旋转到OB在DO的延长线时,NP取最大值OB+ON=3+1=4,∴线段PN长度的最小值为,最大值为4.故答案为:4,.6解:(1)作NH⊥BC于点H.∵PQ∥CA,∴△BPQ∽△BCA,∴,即,解得:BQ=t,∵在△BPQ和△HNP,∴,∴△BPQ≌△HNP,∴HP=BQ=t,NH=BP=2t,则BH=2t+=,则N点坐标(4﹣t,3﹣2t);(2)当MN在AC上时,如图②.∵△BPQ∽△BCA,∴,即,解得:PQ=t,当MN在AC上时,PN=PQ=,△ABC∽△PNC,即,即,解得:t=.则S=t2.其中,0≤t≤.当t>时,设PN交AC于点E,如图③.则△ABC∽△PEC,则,即,解得:PE=,则S=﹣3t2+6t.其中,<t≤2.(3)设AC的解析式是y=kx+b,则,解得:,则设直线MN的解析式是y=﹣x+c,则﹣(4﹣t)+c=3﹣2t,解得:c=,则直线的解析式是y=﹣x+().同理,直线PQ的解析式是y=﹣x+(﹣t),F的坐标是(2t,1).当点F落在MN上时,t=.当点F落在PQ上时,∴t=.∴<t<.7解:(1)设直线AB解析式为y=kx+b,把A、B两点坐标代入可得,解得,∴直线AB解析式为y=x+8;设C点坐标为(0,x),则OC=CD=x,又A(﹣6,0),B(0,8),∴AO=6,BO=8,AB=10,∴AD=AO=6,BD=AB﹣AD=10﹣6=4,BC=OB﹣OC=8﹣x,在Rt△BCD中,由勾股定理可得BD2+CD2=BC2,即42+x2=(8﹣x)2,解得x=3,∴点C坐标为(0,3),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y=mx+n,把A、C坐标代入可得,解得,∴直线AC的解析式为y=x+3;(2)由题意可知∠BAE=∠OAC,且∠BEA=∠∠COA=90°,∴△ABE∽△ACO,∴=,又由(1)可知AB=10,AC=3,AO=6,∴=,解得AE=4,∵E在直线AC上,∴可设点E坐标为(x,x+3),∴AE=,∴=4,解得x=2或x=﹣14(舍去),∴E点坐标为(2,4),若C为△EOF的内心,则∠FEA=∠OEA,且∠FAE=∠OAE,在△AOE和△AFE中∴△AOE≌△AFE(ASA),∴AF=AO=6,∵点F在直线AB上,∴可设F点坐标为(a,a+8),∴AF==6,解得a=﹣或a=﹣(舍去),∴F(﹣,),分别过F、E作x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M、N,如图,则FM=,OM=,且NE=4,ON=2,∴=,且∠FMO=∠ENO=90°,∴△FMO∽△ENO,∴∠FOM=∠EON,∴∠FOB=∠EOB,即OB平分∠FOE,∴C为△EOF的内心,综上可知存在点F(﹣,),使点C为△EOF的内心.8解:(1)∵点P与点B重合,点B的坐标是(2,1),∴点P的坐标是(2,1).∴PA的长为2;(2)过点P作PM⊥x轴,垂足为M,过点P作PN⊥y轴,垂足为N,如图1所示.∵点A的纵坐标与点B的横坐标相等,∴OA=AB.∵∠OAB=90°,∴∠AOB=∠ABO=45°.∵∠AOC=90°,∴∠POC=45°.∵PM⊥x轴,PN⊥y轴,∴PM=PN,∠ANP=∠CMP=90°.∴∠NPM=90°.∵∠APC=90°.∴∠APN=90°﹣∠APM=∠CPM.在△ANP和△CMP中,,∴△ANP≌△CMP.∴PA=PC.∴PA:PC的值为1:1;(3)①若点P在线段OB的延长线上,过点P作PM⊥x轴,垂足为M,过点P作PN⊥y轴,垂足为N,PM与直线AC的交点为F,如图2所示.∵∠APN=∠CPM,∠ANP=∠CMP,∴△ANP∽△CMP.∴.∵∠ACE=∠AEC,∴AC=AE.∵AP⊥PC,∴EP=CP.∵PM∥y轴,∴AF=CF,OM=CM.∴FM=OA.设OA=x,∵PF∥OA,∴△PDF∽△ODA.∴,∵PD=2OD,∴PF=2OA=2x,FM=x.∴PM=x.∵∠APC=90°,AF=CF,∴AC=2PF=4x.∵∠AOC=90°,∴OC=x.∵∠PNO=∠NOM=∠OMP=90°,∴四边形PMON是矩形.∴PN=OM=x.∴PA:PC=PN:PM=x:x=.②若点P在线段OB的反向延长线上,过点P作PM⊥x轴,垂足为M,过点P作PN⊥y轴,垂足为N,PM与直线AC的交点为F,如图3所示.同理可得:PM=x,CA=2PF=4x,OC=x.∴PN=OM=OC=x.∴PA:PC=PN:PM=x:x=.综上所述:PA:PC的值为或.9解:探究一:(1)依题意画出图形,如答图1所示:由题意,得∠CFB=60°,FP为角平分线,则∠CFP=30°,∴CF=BC•tan30°=3×=,∴CP=CF•tan∠CFP=×=1.过点A作AG⊥BC于点G,则AG=BC=,∴PG=CG﹣CP=﹣1=.在Rt△APG中,由勾股定理得:AP===.(2)由(1)可知,FC=.如答图2所示,以点A为圆心,以FC=长为半径画弧,与BC交于点P1、P2,则AP1=AP2=.过点A过AG⊥BC于点G,则AG=BC=.在Rt△AGP1中,cos∠P1AG===,∴∠P1AG=30°,∴∠P1AB=45°﹣30°=15°;同理求得,∠P2AG=30°,∠P2AB=45°+30°=75°.∴∠PAB的度数为15°或75°.探究二:△AMN的周长存在有最小值.如答图3所示,连接AD.∵△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点D为斜边BC的中点,∴AD=CD,∠C=∠MAD=45°.∵∠EDF=90°,∠ADC=90°,∴∠MDA=∠NDC.∵在△AMD与△CND中,∴△AMD≌△CND(ASA).∴AM=CN.设AM=x,则CN=x,AN=AC﹣CN=BC﹣CN=﹣x.在Rt△AMN中,由勾股定理得:MN====.△AMN的周长为:AM+AN+MN=+,当x=时,有最小值,最小值为+=.∴△AMN周长的最小值为.10解:(1)令y=0,则x﹣6=0,解得x=8,令x=0,则y=﹣6,∴点M(8,0),N(0,﹣6)∴OM=8,ON=6,由图2可知5秒后直线经过点C,∴CM=5,OC=OM﹣CM=8﹣5=3,∴C(3,0),∵10秒~a秒被截线段长度不变,∴先经过点B;故填:(3,0);B(2)由图2可知BM=10,∴OB=BM﹣OM=10﹣8=2,∴B(﹣2,0),在Rt△OCD中,由勾股定理得,CD==5,∴BC=CD=5,∴▱ABCD是菱形,∵,∴MN⊥CD,∴n=DO=4∵设直线MN向x轴负方向平移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的长度,平移后的直线解析式为y=(x+t)﹣6,把点D(0,4)代入得,(0+t)﹣6=4,解得t=,∴a=;故答案为:(1)(3,0),B;(2)(﹣2,0),4,;(3)当0≤t≤5时,y=0;当5<t≤10,如图1,该直线与BC、CD分别交于F、E,FC=t﹣5,∵直线CD的解析式为:y=﹣x+4,∴EF⊥CD,∴△CEF∽△COD,∴,∴,∴EF=,CE=,∴y=××==t2﹣12t+30,当10<t≤,如图2,直线与AB、CD分别交于G、E,与射线CB交于F,FB=t﹣10,∵△BGF∽△COD,∴∴FG=,BG=,y=S△CEF﹣S△BGF=﹣=(10t﹣75)=12t﹣90,当时,如图3,BG=,AG=5﹣,∵△EAG∽△DCO,∵=,∴DG=×(5﹣),∴y=20﹣(5﹣)××(5﹣)=,当t≥时y=20.综上所述:y=.11.解:(1)如图1,∵△APE绕点P顺时针旋转90°得到△DPF,∴∠D=∠A,∠DFP=∠AEP,∠DPB=∠APE=90°,AP=DP,EP=FP,AE=DF.∵点F与点B重合,∴PB=PF.∴EP=BP.∵AB=20,AP=4t,∴EP=BP=20﹣4t.∵∠APE=∠ABC=90°,∴PE∥BC.∴△APE∽△ABC,∴,∵BC=15,AP=4t,AB=20,∴PE=3t.∵EP=BP=20﹣4t,∴3t=20﹣4t.解得:t=.∴t的值为(秒).(2)当△DPF与△ABC重叠部分的图形为四边形时,如图2,此时.∵PE∥BC,∴∠DEG=∠C.又∵∠D=∠A,∴△DGE∽△ABC.∴=()2.∵∠B=90°,AB=20,BC=15,∴AC=25,S△ABC=×20×15=150.∵DE=DP﹣EP=AP﹣EP=4t﹣3t=t,∴=()2.∴S△DGE=.∵S△DPF=S△APE=AP•EP=×4t×3t=6t2,∴S=S△DPF﹣S△DGE=6t2﹣=.∴S与t的函数关系式为S=.其中.(3)设DF交AC于点G,过点M作MH⊥AB于点H,过点M作MN⊥BC于点N,如图3,∵△DEG∽△ACB,∴∠DGE=∠B=90°,=.∵DE=t,AB=20,AC=25,∴DG=.∵∠APE=90°,AP=4t,PE=3t,∴AE=5t.∴DF=AE=5t∵点M是DF的中点,∴DM=FM=DF=.∴MG=DM﹣DG=﹣=.∵∠MHF=∠DPF=90°,∴MH∥DP.∴△FNM∽△FPD.∴=.∴MH=DP=2t,FH=FP=EP=.∴PH=FH=.∴HB=AB﹣AP﹣PH=20﹣4t﹣=20﹣.∵∠MHB=∠B=∠MNB=90°,∴四边形MNBH是矩形.∴MN=HB=20﹣.①当点M在∠A的角平分线上时,∵MG⊥AC,MH⊥AB,∴MG=MH.∴=2t.解得:t=0.(舍去)②当点M在∠B的角平分线上时,∵MH⊥AB,MN⊥BC,∴MH=MN.∴2t=20﹣.解得:t=.③当点M在∠C的角平分线上时,∵MG⊥AC,MN⊥BC,∴MG=MN.∴=20﹣.解得:t=.12解:(1)由题意得:P(8﹣2t,0),Q(4﹣t,0),∴PQ=4﹣t,∵△OAB∽△QPM,∴===2,∴PM=2PQ=8﹣2t,∴M(8﹣2t,8﹣2t);(2)①设l2与AB的交点为C,l1与AB的交点为D,易得直线AB对应的解析式为y=﹣x+2,∴8﹣2t=﹣(8﹣2t)+2,解得:t=;(i)当0<t≤2时,如图1所示,在Rt△OAB中,AB=2,由△OAB∽△CQB,得到=()2,∴S=S△CQB=××2×4=t2;(ii)当2<t<时,如图2所示,PD=2t﹣4,由△OAB∽△PDB,得到PD=t﹣2,∴S=S四边形CQPD=S△CQB﹣S△PDB=S△CQB﹣PD•PB=t2﹣•(2t﹣4)•(t﹣2)=﹣t2+4t﹣4;(iii)当≤t<4时,S=S△POM=PQ•PM=•(4﹣t)•(8﹣2t)=(4﹣t)2=t2﹣8t+16;②(i)当0<t≤2时,S=t2,此时当t=2时,S最大=;(ii)当2<t<时,S=﹣t2+4t﹣4=﹣(t﹣)2+1,此时当t=时,S最大=1;(iii)当≤t<4时,S=(4﹣t)2,此时当t=时,S最大=,综上,当t=时,S最大=1.13解:(1)∵点A的坐标为(6,0),点C的坐标为(0,6),∴OA=6,OC=6,由勾股定理得到AC=,在Rt△BOC中,tan∠CBO=∴BO=2;(2)依题意,AE=m,则BE=4﹣m,∵EF∥AC,∴△BEF∽△BAC.∴,即,∵S△ABC=AB•OC==12,∴S△BEF=(4﹣m)2,∴,自变量m的取值范围是0<m<4.(3)S存在最大值.∵,∴当m=2时,S有最大值,S最大值=3,∵AE=m=2,∴OE=OA﹣AE=4,∴点E的坐标为(4,0).14.(1)解:是,如图2,∵∠MEB=∠ACB=30°,∴AC∥EM,∴=∵∠MEB=∠DFE=30°,∴OE=OF,∵∠DEF=90°,∠MEB=30°,∴∠DEM=∠EDF=60°,∴OD=OE,∴OD=OF,∴AM=DM;(2)①证明:∵∠EBG=90°,∠ABC=90°,∴∠EBG=∠ABC,∴∠EBG﹣∠ABE=∠ABC﹣∠ABE,即∠ABG=∠EBF,∵∠GEB=30°∠EBG=90°,∴tan30°=,在RT△ABC中,∠ACB=30°,∴tan30°=,∴=,∴△ABG∽△CBE;②解:如图3,在RT△DEF中,DE=2,∠DFE=30°,∴EF==2,在RT△ABF中,AB=1,∠AFB=30°,∴BF==,∵△ABG∽△CBE,∴=,即=,∴AG=2;(3)解:如图4,过B点作BG⊥BE,交EM的延长线于G,连接AG,同(2)即可证明△ABG∽△CBE,∴∠BEF=∠AGB,==,∴AG=EC=x,∴∠MEB=30°,∴∠DEM+∠BEF=60°,∠EGA+∠AGB=60°∵∠BEF=∠AGB,∴∠DEM=∠EGA,∴DE∥AG,∴△AGM∽△DEM,∴===x.15.解:(1)当Q在AB上时,显然PQ不垂直于AC,当Q在AC上时,由题意得,BP=x,CQ=2x,PC=4﹣x;∵AB=BC=CA=4,∴∠C=60°;若PQ⊥AC,则有∠QPC=30°,∴PC=2CQ,∴4﹣x=2×2x,∴x=;当x=(Q在AC上)时,PQ⊥AC;如图:①当PQ⊥AB时,BP=x,BQ=x,AC+AQ=2x;∵AC=4,∴AQ=2x﹣4,∴2x﹣4+x=4,∴x=,故x=时PQ⊥AB;(2)过点QN⊥BC于点N,当0<x<2时,在Rt△QNC中,QC=2x,∠C=60°;∴NC=x,∴BP=NC,∵BD=CD,∴DP=DN;∵AD⊥BC,QN⊥BC,∴DP=DN;∵AD⊥BC,QN⊥BC,∴AD∥QN,∴OP=OQ,∴S△PDO=S△DQO,∴AD平分△PQD的面积;(3)显然,不存在x的值,使得以PQ为直径的圆与AC相离,当x=或时,以PQ为直径的圆与AC相切,当0≤x<或<x<或<x≤4时,以PQ为直径的圆与AC相交.16.解:(1)当PQ∥OM时,四边形PQMO为梯形此时有,即,解得:t=1,所以,当t=1秒时,四边形PQMO为梯形.(2)P点的坐标为(0,6﹣3t),Q点的坐标为(8﹣4t,3t),△PQO为等腰三角形;当PO=OQ时,作OH⊥x轴于点H,在Rt△OQH中,有(6﹣3t)2=(8﹣4t)2+(3t)2,此时方程无实数根,故此种情况不存在;当PQ=OQ时,此时Q在OP的垂直平分线上,所以P点的纵坐标是Q点纵坐标的2倍,即有6﹣3t=2×3t,解得t=,当t=秒时,△PQO为等腰三角形;当PO=PQ时,作QG⊥y轴于点G.在Rt△PGQ中,有(6﹣3t)2=(8﹣4t)2+(6﹣3t﹣3t)2,此时方程无实数根,故此种情况不存在(3)若以PQ为直径的⊙A与x轴相切点T,连接AT,作QB⊥x轴于点B,则A T=R=(OP+QB)=PQ,即OP+QB=PQ,所以[(6﹣3t)+3t]2=(8﹣4t)2+(6﹣3t﹣3t)2,解得:t1=,t2=2,所以当t1=,t2=2时,以PQ为直径的圆与x轴相切.17.解:(1)∵AB⊥MN,AC⊥AP,∴∠ABP=∠CAP=90°.又∵∠ACP=∠BAP,∴△ABP∽△CAP.∴.即.∴所求的函数解析式为(x>0)(2)CD的长不会发生变化.延长CA交直线MN于点E.∵AC⊥AP,∴∠PAE=∠PAC=90°.∵∠ACP=∠BAP,∴∠APC=∠APE.∴∠AEP=∠ACP.∴PE=PC.∴AE=AC.∵AB⊥MN,CD⊥MN,∴AB∥CD.∴.∵AB=4,∴CD=8.(3)∵圆C与直线MN相切,∴圆C的半径为8.(i)当圆C与圆P外切时,CP=PB+CD,即y=x+8,∴,∴x=2,∴BP=2,∴CP=y=2+8=10,根据勾股定理得PD=6 ∴BP:PD=.(ii)当圆C与圆P内切时,CP=|PB﹣CD|,即y=|x﹣8|,∴.∴或.∴x=﹣2(不合题意,舍去)或无实数解.∴综上所述BP:PD=.18.解:(1)△PQR的边长PQ=CQ﹣CP=(CD+DQ)﹣CP=(1+2t)﹣t=(t+1)cm;∵当t为某值时,点R落在AB上,三角形RPQ是等边三角形,∴QB=QR=QP=t+1,∠RQD=60°,∴∠RQB=120°,∠QRB=30°,∴△QRB为等腰三角形,∵QB=CB﹣CP﹣PQ=6﹣t﹣(t+1)=5﹣2t,∴5﹣2t=t+1,解得:t=s;(2)分为四种情况:①当0≤t<时,如图1:重叠部分是△RPQ,∵△RPQ的边长为t+1,∴高为(t+1)cm,∴y=×(t+1)×(t+1)=(t+1)2;②当≤t<时,如图2:重叠部分为四边形MNQP,∵∠B=30°,且△RPQ为等边三角形,∴∠RPQ=∠R=60°,∴∠PMN=90°,且PB=BC﹣CP=6﹣t,∠RNM=30°,∴PM=(6﹣t),∴MR=PR﹣PM=(t+1)﹣(6﹣t)=(3t﹣4),∴MN=MR•tan60°=(3t﹣4),∴y=(t+1)2﹣(3t﹣4)2=﹣t2+t﹣=﹣(t﹣2)2+;③当≤t<6时,如图3:同理可得y=(6﹣t)2;④当t≥6时,如图4:此时y=0.(3)(一)如图a,⊙A与RQ所在的直线相切时,切点为N,N在QR的延长线上,AB与NQ交于L点,AN=t,得到AL=2t,QB=5﹣2t,得到BL=(5﹣2t),AB=4=BL﹣AL=(5﹣2t)﹣2t,得到t=.即t=.如图b,若NR交AB与E,∵⊙A半径=AN=t,则AE=2t,QE=QB=5﹣2t,BE=(5﹣2t),AB=4=BE+AE=(5﹣2t)+2t,∴t=,(二)如图c:当⊙A与PQ所在的直线相切时,∵AC⊥PQ所在的直线,∴⊙A半径=AC=t=2.此时,若设AB与PR相交于M,则AM=⊙A半径=2,∴BM=4﹣2=2,∴∠PMB=90°,∴⊙A 也同时与PR相切.(三)如图d:⊙A与PR所在的直线相切时,切点为M,可知道点M在AB延长线上,在Rt△PBM中,∠ABC=30°,有AM=t,BM=AM﹣AB=t﹣4,斜边PB=CP﹣BC=t﹣6,所以PB=BM,有(t﹣6)=t﹣4,得到t=4+6;19.解:(1)点P(7﹣2t,1),Q(5﹣t,t);(2)①当⊙P与直线AB第一次相切时,则点P到直线AB的距离(7﹣2t﹣5+t)=t,解得t=,则点P(,1),此时⊙P与x轴相离;②根据题意,得E(7﹣3t,1),F(7﹣t,1).要使△QEF为直角三角形,①若EF是斜边:根据勾股定理,得(2﹣t)2+2(1﹣t)2+(2﹣t)2=4t2,解得t=.②若QE是斜边:(﹣4)2+4t2=(t﹣4)2,解得t=;③若QF是斜边:4t2+(﹣4)2=(﹣4)2,解得t=5.20.解:(1)取AB的中点H,连接MH,∵M是线段DE的中点∴MH=(BE+AD),MH∥AD,∵∠DAB=90°,∴AD⊥AB,∴MH⊥AB,∴S△ABM=AB•MH得y=x+2;(x>0)(2)过点D作DF⊥BC交于F,由图形可得DE=,又∵MH=AD+BE=(AD+BE),即(x+4)=[2+].解得x=.即线段BE的长为.(3)因为如果三角形ADN和BME相似,一定不相等的角是∠ADN和∠MBE,因为AD∥BC,如果两角相等,那么M与D重合,显然不合题意,故应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①当∠ADN=∠BEM时,那么∠ADB=∠BEM,作DF⊥BE,垂足为F,tan∠ADB=tan∠BEM.AB:AD=DF:FE=AB:(BE﹣AD).即2:4=2:(x﹣4).解得x=8.即BE=8.②当∠ADB=∠BME,而∠ADB=∠DBE,∴∠DBE=∠BME,∵∠E是公共角,∴△BED∽△MEB,∵,即BE2=DE•EM,∴BE2=DE2,∴x2=[22+(x﹣4)2],∴x1=2,x2=﹣10(舍去),∴BE=2.综上所述线段BE为8或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