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28《观潮》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册 28《观潮》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28《观潮》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

四、教学过程五、当堂训练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八年级语文上册 28《观潮》教案(新人教版)(2)

八年级语文上册 28《观潮》教案(新人教版)(2)

28.观潮[教学目标]1、了解钱塘江潮雄伟壮观的景象,激起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思想情感。

2、品读赏析,感受文章自然美与人文美相结合的特点。

3、研读体会本文精练生动的语言。

学情分析:[教学用具]录象机、录音机、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初步感知形象美[导语]同学们,大自然奥妙无穷,她可以点悟人的灵性,激发人的活力。

同学们想不想与大自然来一次亲密接触啊?人与自然亲近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人直接投入其中,身临其境,与之同呼吸共命运,这种方式叫旅游;另一种是通过阅读名人大家的文章间接感受自然美,接受自然的恩惠,如同在高明的导游指点下把江山美景尽收眼底,这种方式叫神游。

不知同学们旅游了哪些地方?(生说)神游过什么名胜?可否去过钱塘江看到钱江涌潮?没去过的同学别遗憾,老师把这一奇观录了下来,想不想先睹为快啊?现在就让我们与钱塘江大潮来一次亲密接触,感受一下号称“壮观天下无”钱江涌潮吧!下面请同学们眼观耳听心悟,之后请同学们谈谈你的感受。

我可不能白给你们看啊。

{放录象}生看后谈感受,师给以评价可以将作者及钱塘江大潮的历史讲一下。

二、初读感知大意,扫清障碍1、[点拨]同学们,眼见了实际的大潮算是我们去旅游了一次,下面再让我们走进南宋词人周密的《观潮》中去神游这一“天下之伟观也”的钱塘江大潮,感受周密那笔卷惊涛,墨泻江潮的杰作。

请同学们先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

2、品读课文,结合注释探究交流,弄懂大意3、小组合作质疑问难4、师点拨,考查,出示投影上的内容[教师导学]1、从“既望”看古人对某些日子的特殊称谓。

“望”是古人对阴历十五这一天的称谓,“既”是已经过去的意思,“既望”是指过了阴历十五,因此是十六这一天。

类似的称谓还有“晦”(指阴历每月的末一天)、“朔”(阴历每月的初一)2、同义词释义联读。

略:略不相睹()略不沾湿()虽:虽席地不容闲也()虽我之死,有子存焉()皆:皆披发文身()皆出酒食()3、解释划线的词语。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8课《观潮》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2)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8课《观潮》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2)

28、观潮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积累重点文言词句;(二)过程与方法:感受钱塘江潮宏伟壮观的景象,体会作者的情感;(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章所描写的自然之美和风俗人情之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感受钱塘江潮宏伟壮观的景象,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学难点体会文章所描写的自然之美和风俗人情之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新课诗仙李白在《将进酒》中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中国有句俗语叫“水到东海不回头。

”可钱塘江的水则不然,每年八月要趁良辰美景从东海回趟娘家,她回来时,气势非凡,真是天下最雄伟壮观的景象,从皇帝到平民百姓,都要先睹为快。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一看吧!(看视频:看图听声说感受)二、成因、背景、作者简介:同学们看完视频,感受颇深,那么你一定很好奇这样的奇观是如何形成的,请一位同学来告诉你吧。

(请生看课件,一人大声朗读)天下奇观——钱江涌潮钱塘江大潮,古人称之为“壮观天下无”。

它的形成与其独具的自然条件密切相关。

其一,因江口呈喇叭形,宽处过百里,窄处仅十里,巨潮被狭窄的江道约束,当然会形成波澜壮阔的涌潮。

其二,河口有巨大拦门沙坎,潮水涌进遇到如此巨阻,当然会掀揭天下,前浪遭阻,后浪又上,波赶波,浪叠浪,潮水就会奔腾咆哮,排山倒海般地呼啸而来。

它又有何渊源呢?(请另一生接着介绍)南宋观潮盛事南宋的国都是临安,即现在的杭州,观潮地当时在临安城南(今由于江水改道已移至浙江海宁),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举行观潮盛典。

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的表演。

当日上到宫庭下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热闹。

是谁把这壮观的景象记录了下来呢?对,周密,简介作者。

周密(1232~1298),字公谨,号草窗。

原籍济南,后迁吴兴(今属浙江)。

南宋词人,南宋文学家。

宋末曾做过义乌县官等职,宋灭之后不再做官。

八年级上册六单元第28课《观潮》教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八年级上册六单元第28课《观潮》教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八年级上册六单元第28课《观潮》教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八年级上册六单元第28课《观潮》教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教案教学设计1注:此教案仅供参考。

第一部分:教学背景分析1. 教学对象本课是初中阶段的八年级学生,是在语文方面基础相对扎实的学生。

2. 学情分析学生在读到《观潮》这篇文学作品时,首先先于认识它是一篇类似散文的文学作品,其次,他们需要学习一些新的文学知识和文学运用技巧。

然而,由于这篇文学作品涉及到的现象和道理较为深奥,因此可能会出现一些困惑,比如“何谓‘静水流深’?”等等。

3. 教学目标通过此节课的教学,希望能够使学生实现以下四个方面的目标:(1)理解本文的主题思想,也就是深奥的“静水流深”亦或是“波澜不惊”等等。

(2)学习相关的文学知识和文学运用技巧,同时也尝试着自己仿写文学作品,以便拓展自己的文学素养。

(3)提高学习的兴趣和乐观的态度,尤其是做到“不为失败所惧”的品质。

(4)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素养。

第二部分: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1)主题思想:观潮(2)写作特点:描写细致,语言生动(3)文学知识:感恩、阳光心态、拟人、照应、音景交融等等。

2. 教学目标(1)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静水流深、波澜不惊,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和乐观的态度;(2)熟悉本文的写作特点,如描写细致、语言生动等等,从而更好的进行仿写和自我提高;(3)了解和掌握相关的文学知识和文学运用技巧,如感恩、阳光心态、拟人、照应、音景交融等等,从而更加全面的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4)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从而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3. 温馨提示在进行教学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课节教学的基本要素,以便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引入课文之前,可以通过询问让学生将自己刚刚学习的一些知识和已经掌握的文学知识告诉大家。

在课程过程中,还可以采用举例法、拓展法、智辩法等等进行互动交流,共同探讨和解决语文学习的难点和疑惑。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8《观潮》(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8《观潮》(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28 观潮●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包括生字和一些常用词,如“方、倏尔、略、逝、文、溯迎、溢目、江干”等词语。

2.了解我国南宋时期钱塘江潮的盛景和观潮的盛况。

能力目标1.反复诵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独立翻译课文,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提供同题材的不同体裁的作品,引导学生比较阅读,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

3.教给学生改写的方法,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多种形式的改写。

德育目标本文描写了钱塘江潮的奇伟壮丽,展示了自然的不凡魅力;通过描写弄潮的民俗,展示了弄潮儿的不凡风采。

学习它,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豪情,争做时代弄潮儿。

●教学重点精彩的场面描写,精巧的结构安排。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了解南宋时的观潮活动。

●教学方法1.诵读教学法。

读—讲—读,以读代讲,以讲促读。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3.比较拓展法。

推荐潘阆的《酒泉子》,与本文比较,开阔学生视野,提高阅读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文字资料●课时安排 3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四、理清文章思路,赏析精彩的场面描写和精巧的结构安排1.理清文章思路学生齐读课文,逐段概括段意。

明确:第一段写海潮的雄伟壮观。

第二段写水军演习的精彩场面。

第三段写弄潮健儿的英姿。

第四段写观潮之盛。

2.根据文章内容,展开想像,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第一、二段,赏析其精彩的场面描写。

选两位同学描述,其余同学补充。

学生明确:第一段写海潮的雄伟壮观。

当潮水从浙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远远看去几乎像一条银白色的线;随着潮水越来越近,就像玉城雪岭一般连天涌来,声音大得像雷霆万钧,震撼天地,激扬喷薄,吞没宇宙,涤荡太阳,来势极其雄伟豪壮。

教师点拨:作者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由远及近写出了海潮的壮丽雄奇,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仅用“如银线”“玉城雪岭”“如雷霆”“吞天沃日”几句,就把海潮在远方、渐近奔涌到眼前时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多媒体显示:学生明确:第二段写水军演习的精彩场面。

《观潮》教学案第二课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共3篇

《观潮》教学案第二课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共3篇

《观潮》教学案第二课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共3篇《观潮》教学案第二课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观潮》教学案第二课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本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观潮》这篇文章。

前一节课我们讲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蕴意,重点呈现了作者为何会写这篇文章的结尾部分,因为这是文章的高潮部分。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文章的其他部分,并通过思维导图整理主要观点和段落,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

一、文章的标题和开头文章的标题是“观潮”,这个标题很简短,但很有意义,因为文章主要讲述的就是夏天的海浪和涨潮潮水的景象,表现出作者的亲近自然的感觉和对大自然的赞美。

这个标题也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让人想进一步了解文章的内容。

文章的开头是“我爱看大海”这句话,本句话简单明了,直接表达了作者对海洋的热爱之情,也为整篇文章奠定了基调。

这也让读者第一时间就知道这篇文章的主题是海洋,从而更加专注地去读。

二、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段落整篇文章通过描述夏天的海浪和涨潮潮水的景象来表现对海洋的赞美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越到后面,文章的写作方式也越来越含蓄、细腻。

我们可以用思维导图来整理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段落。

思维导图如下:1. 开篇:作者热爱大海,特别喜欢看海2. 第一段:描写海浪的声音和景象3. 第二段:描写涨潮潮水、海堤和海滩4. 第三段:描写海涛的声音和气氛5. 第四段:对夜色中的海浪进行描述6. 结尾:抒发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呼吁人们要尊重大自然。

文章主要通过描写夏天的海浪和涨潮潮水的景象来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和海洋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这也是作者写作本篇文章的主要动力所在。

三、文章的写作技巧和特点《观潮》这篇文章,虽然单纯叙述了作者的赞美之情,但表现手法却很巧妙,如下:1. 使用动词和形容词的结合,营造出了夏天大海的美景;2. 通过想象,表现出涨潮潮水,特别是细腻地描写出海水与身体的互动;3. 通过渐进的形容词,突出表现海浪的气势与美感;4. 使用反问句,增强文章的力度和感染力;5. 结尾部分通过跳出夜景,感叹“人能敬畏天地,也敬畏一切生命”,充分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尊重之情。

八年级语文上册 28《观潮》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28《观潮》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28.观潮【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有关周密的文学常识。

能借助工具书和注释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大意过程与方法1、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品味文中优美意境。

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2、深入体会课文语言精练、形象生动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领略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1、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2、深入体会课文语言精练、形象生动的特点。

【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13课《观潮》。

(齐读课题)教师提问课文写的是什么潮呢?(板书:钱塘江潮)教师介绍:钱塘江是浙江省最长的一条河流,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板书:天下奇观)(解释“观潮”与“天下奇观”中的“观”有什么不同)。

二、走进作者:周密(1232—约1298),字公瑾,号草窗,南宋文学家。

祖籍山东济南,金兵入侵,他南渡流寓浙江吴兴,又自号弁阳老人、四水潜夫。

宋末曾任义乌(今属浙江)县令。

宋亡之后,隐居不仕,从事著述。

他能文善词,是南宋末年有名的词人。

其词格律严谨,清丽工巧,偏重形式美。

其诗文亦佳。

周密一生著作颇丰,著有《武林旧事》《齐东野语》《癸辛杂识》《草窗韵语》等。

知识链接《观潮》写的是钱塘江海潮的景象和观潮的盛况。

钱塘江是浙江最大的河流,全长400多公里,流经杭州,在杭州湾入海。

由于江道狭窄,水势受阻,海潮倒灌,便形成了“钱塘潮”这一自然奇观,被前人称为“壮观天下无”。

“观潮”遂为古今盛事。

三、预习检测:1、注音或写字:每岁京尹.()艨()艟() shū( )尔一舸.()善泅.()倍穹.()珠翠罗qǐ( ) sù( )迎而上 Jiù( )赁()看幕如lǚ( )平地鲸波万rèn( )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1)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沃:(2)倏尔黄烟四起倏尔:(3)人物略不相睹略:(4)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穹:(5)珠翠罗绮溢目溢:(6)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既望:(7)方其远处海门方:(8)如履平地履:(9)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为:逝: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放录像(潮来时一段)。

八年级语文上册 28《观潮》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28《观潮》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28*观潮前人称为“壮观天下无”的世界第一大涌潮就是钱江涌潮。

钱江涌潮从海宁角度看最为壮观。

每年的中秋节前后,海宁潮潮头壁立,波涛汹涌,势如万马奔腾;云移至岸,浪卷轰雷,卷起“千堆雪”。

双龙相扑“碰头潮”、白练横江“一线潮”、蛟龙脱锁“回头潮”和月影银涛“夜半潮”吸引着无数来自海内外的观光游客。

为此,海宁市在每年中秋节前后,都要举办规模盛大的“观潮节”,现在已成为闻名于世的一大胜景。

今天,请同学们和老师一道去《观潮》!(板书课题)1.疏通文意,掌握本课重点的文言词句。

2.感受钱塘江潮宏伟壮观的景象,体会作者的情感3.体会本文精炼生动的语言,感受文章多描写的自然之美和人情之美。

4.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豪情,争做时代弄潮儿。

第一课时疏通文意理思路一、新课导入南宋的国都临安,即现在的杭州,观潮地当时在城南(今由于江水改道已移至浙江海宁),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举行观潮盛典。

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的表演。

当日上到宫庭下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热闹。

今天,我们和周密一道去体味一下南宋都城的生活风俗吧!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的生字词。

霆.(tíng) 斋.(zhāi) 艨艟..(méng chōng) 履.(lǚ) 倏.(shū)舸.(gě) 泅.(qiú) 僦赁.. (jiù lìn) 仞.(rèn) 绮.(qǐ)2.理解课文的重点词语。

(1)一词多义方:①方其远出海门(当……时)②方出神(正)③方七百里(面积)观:①观潮(观看,动词)②天下之伟观也(景象,名词)仅:①仅有“敌船”为火所焚(仅仅)②仅如银线(几乎,将近)为:①仅有“敌船”为火所焚(被)②海涌银为郭(成为)③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算是)以:①以此夸能(凭借)②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和时间词等连用,表示时间助词)势:①势极雄豪(气势)②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阵势)能:①以此夸能(本领)②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能够)(2)词类活用①天下之伟观.也。

八年级语文上册28《观潮》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28《观潮》教案新人教版

28.观潮[教学目标]1、了解钱塘江潮雄伟壮观的景象,激起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思想情感。

2、品读赏析,感受文章自然美与人文美相结合的特点。

3、研读体会本文精练生动的语言。

学情分析:[教学用具]录象机、录音机、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初步感知形象美[导语]同学们,大自然奥妙无穷,她可以点悟人的灵性,激发人的活力。

同学们想不想与大自然来一次亲密接触啊?人与自然亲近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人直接投入其中,身临其境,与之同呼吸共命运,这种方式叫旅游;另一种是通过阅读名人大家的文章间接感受自然美,接受自然的恩惠,如同在高明的导游指点下把江山美景尽收眼底,这种方式叫神游。

不知同学们旅游了哪些地方?(生说)神游过什么名胜?可否去过钱塘江看到钱江涌潮?没去过的同学别遗憾,老师把这一奇观录了下来,想不想先睹为快啊?现在就让我们与钱塘江大潮来一次亲密接触,感受一下号称“壮观天下无”钱江涌潮吧!下面请同学们眼观耳听心悟,之后请同学们谈谈你的感受。

我可不能白给你们看啊。

{放录象}生看后谈感受,师给以评价可以将作者及钱塘江大潮的历史讲一下。

二、初读感知大意,扫清障碍1、[点拨]同学们,眼见了实际的大潮算是我们去旅游了一次,下面再让我们走进南宋词人周密的《观潮》中去神游这一“天下之伟观也”的钱塘江大潮,感受周密那笔卷惊涛,墨泻江潮的杰作。

请同学们先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

2、品读课文,结合注释探究交流,弄懂大意3、小组合作质疑问难4、师点拨,考查,出示投影上的内容[教师导学]1、从“既望”看古人对某些日子的特殊称谓。

“望”是古人对阴历十五这一天的称谓,“既”是已经过去的意思,“既望”是指过了阴历十五,因此是十六这一天。

类似的称谓还有“晦”(指阴历每月的末一天)、“朔”(阴历每月的初一)2、同义词释义联读。

略:略不相睹()略不沾湿()虽:虽席地不容闲也()虽我之死,有子存焉()皆:皆披发文身()皆出酒食()3、解释划线的词语。

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28《观潮》(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28《观潮》(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观潮》教学目的1、读懂读通文章,积累一些文言词句。

2、整体把握文章,学习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教学重点品读赏析文章,感受其自然美、人情美。

教学难点作者映衬手法天衣无缝的运用。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诗仙在《将进酒》中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中国有句俗语叫“水到东海不回头。

”可钱塘江的水则不然,每年八月要趁良辰美景从东海回趟娘家,她回来时,气势非凡,真是天下最雄伟壮观的景象,从皇帝到平民百姓,都要先睹为快。

钱塘江观潮,历史悠久。

有文献记载的就有两千多年,为宋朝时最盛。

现在观潮在浙江海宁,但在宋代,观潮胜地却在临安,就是今天的杭州市。

南宋定都西安,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都要举行观潮盛典。

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表演,当日从宫廷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热闹。

2、认读⑴读准字音。

艨()艟()倏()泅()舸()雉()溯()僦()绮()溢()⑵读懂词义。

①同义词释义联读。

略:略不相睹()略不沾湿()虽:虽席地不容闲也()虽我之死,有子存焉()皆:皆披发纹身()皆出酒食()既而:既而渐进()既而儿醒()②生词释义点读。

珠翠罗绮溢目 ________________倏尔黄烟四起 _____________方其远出海门 ________________③通读句子,指出其修辞方法。

A、出没于鲸波万仞中()B、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3、研读⑴本文作者采用分镜头摄影的笔法,分别写了涨潮、水战、弄潮、观潮的盛况。

按“自然美”和“人情美”的板块,将文章分为两部分,第一段自然美,第2~4段人情美。

从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角度,可将文章分为两层,第1~3段正面描写,第4段侧面烘托。

⑵第4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以人多马众侧面烘托出浙江潮的壮美。

4、赏读⑴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机雄豪。

写涨潮,由远而近,顺势而下,挽狂澜于笔端。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8课《观潮》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8课《观潮》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教学资源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导 案
学 案
教师复备栏
导入定向
一、入境生趣
1、钱塘江大潮,是闻名世界的奇观,苏东坡曾写过这样的诗句“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以此来赞美钱塘江大潮,那么,钱塘江大潮潮来的景象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下面请同学们观看钱塘江涌潮的录象,看后请谈谈自己的感受。
多媒体显示:钱江涌潮
(3)、第三段中哪些句子描写了壮士形象?哪些语句突出了勇士溯潮游泳的高超本领?
(4)、第四段中写观潮人数之多与上文写钱塘江潮的气势、 操练水军的情况及吴中健儿有何联系?
A、生研读课文,设计问题,质疑答疑,可自主探究可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1〉、学生明确:从“方其远出海门……势极雄豪”为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句子;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写出了海潮的壮丽雄奇。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仅用“如银线”“玉城雪岭”“如雷霆”“吞天沃日”几句,就把海潮在远方、渐近、奔涌到眼前时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南宋的国都是临安,即现在的杭州,观潮地当时在临安城南(今由于江水改道已移至浙江海宁),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举行观潮盛典。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的表演。当日上到宫庭下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热闹。南宋词人周密曾经观看了钱塘江涌潮,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生动的描绘了出来,现在就让我们随着南宋词人周密走进《观潮》,领略钱塘江大潮的伟观吧。
明确:揭示描写对象,总领全文,点明题旨。
(2)、“伟观”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也就是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观潮的?你想用哪些词语分别这些方面的特点?
明确:第一段写海潮的雄伟壮观,第二段写水军演习的精彩场面,第三段写弄潮健儿的英姿,第四段写观潮人涌如潮。概括起来就是:潮来之状——雄伟壮观,演习之形——精彩动人,弄潮之势——勇敢矫健,观潮之盛——盛况空前。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8《观潮》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8《观潮》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教
(3)为什么要写教阅水军与吴中健儿在潮头弄潮?
(4)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桦甸六中学案
学科
语文
课题
观潮
第2课时
第 小组
班级
某某
授课时间
月 日第 节
得分
读文答题:
某某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________________”者是也。
展示巩固 :熟悉注释和内容
当堂检测 :
详见练案。
及时反馈 :
检测后批阅,错题学生改正巩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观 潮
天 潮的壮观
下 水军演练 正
伟 吴儿弄潮
观 江岸观潮 侧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反思:
赏语言时教给学生从用词的准确和修辞两方面进行,重在体会作用。正侧结合写法掌握较好。可进行正侧结合的口头作文。
测试结果反思:
知识
回顾
出示
目标
自主
学习
以学
定教
展示
巩固
当堂
检测
及时
反馈








内 容
个性化修改
知识回顾:解释词语(见学案)
出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2。
自主学习:
自学指导一:研读理解构思,感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统
1、《观潮》第一句说:“某某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作者在《观潮》这篇散文中,绘声、绘色、绘形、绘势地描写了这一壮美雄奇的景象。全文的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观潮”的?

吉林省桦甸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8《观潮》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

吉林省桦甸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8《观潮》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

二次备课
学科 语文 年级
八 课题
观潮
第 2 课时
总计 节
授课时间
月 日 教学媒介
多媒体课件
出缺席情况
1、体会并学习正侧结合的场面描写。

学 2、了解我国南宋时期钱塘江潮的盛景和观
重点 难点
目 潮的 盛况,感受人敢于和自然搏斗的大无
关键
标 畏精神。
正侧面进行场面描写
知识
教学环节
回顾
时间分配
出示 目标
自主 学习
学 壮美雄奇的景象。全文的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
在“观”上,作者是从
习 哪些方面写“观潮”的
( 3)为什么要写教阅水军与吴中健儿在潮头弄潮?
( 4)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桦甸六中学案
学 科
语文 课题
班 级
姓名
观潮
授课时 间
第 2 课时
第 小组
月 日第 节
得分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有感情地朗读。把通过品读、研读感悟的语句读出美感
来。
以 自学指导三:合作研读《酒泉子》,体会内容。

定 以学定教 :

从正面和侧面描写上、抓描写语句进一步引导学生体
会潮的壮观。
展示巩固 : 熟悉注释和内容
当堂检测 : 详见练案。
及 时反馈 : 检测后批阅,错题学生改正巩固。
个性化修改
观潮

天 潮的壮观
观潮
语文
年级

学科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及要求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8 观潮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8 观潮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观潮
激情互动魅力精讲拓展延伸
4、理清文脉。

(1)按“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顺序给课
文分段。

(2)同桌交流。

(3)说说各段的段意。

自学导航
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
潮的?(板书)
2.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小组自己解决有
关词语方面的问题。

3.潮来前,作者介绍了什么?(板书:笼罩白雾
风平浪静)指导朗读。

4.潮来了,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哪感受到的?
默读读课文,进行画批。

小组合作学习。

(1)交流感受,品读佳句。

(2)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
(3)分工进行有语气地朗读。

1.我们学完了课文,对钱塘潮有了较深入的了解,
深深地被它的壮丽景象所吸引。

如果你是小导游,你
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潮呢?
2.(放录像)编导游词,然后向同学们介绍。

(可
以加上自己收集的材料内容)
3.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小结
作业。

(1)按一定顺序,写一个描写景物(或景观)的
片断。

学生阅读课文内容,
思考教师提出的问
题,并标注疑难
组间合作小组
组内合作学习
反馈合作成果,构建
全体读书感悟氛围。

引导小组感悟。

八年级语文上册 28《观潮》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28《观潮》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28.观潮【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有关周密的文学常识。

能借助工具书和注释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大意过程与方法1、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品味文中优美意境。

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2、深入体会课文语言精练、形象生动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领略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1、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2、深入体会课文语言精练、形象生动的特点。

【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13课《观潮》。

(齐读课题)教师提问课文写的是什么潮呢?(板书:钱塘江潮)教师介绍:钱塘江是浙江省最长的一条河流,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板书:天下奇观)(解释“观潮”与“天下奇观”中的“观”有什么不同)。

二、走进作者:周密(1232—约1298),字公瑾,号草窗,南宋文学家。

祖籍山东济南,金兵入侵,他南渡流寓浙江吴兴,又自号弁阳老人、四水潜夫。

宋末曾任义乌(今属浙江)县令。

宋亡之后,隐居不仕,从事著述。

他能文善词,是南宋末年有名的词人。

其词格律严谨,清丽工巧,偏重形式美。

其诗文亦佳。

周密一生著作颇丰,著有《武林旧事》《齐东野语》《癸辛杂识》《草窗韵语》等。

知识链接《观潮》写的是钱塘江海潮的景象和观潮的盛况。

钱塘江是浙江最大的河流,全长400多公里,流经杭州,在杭州湾入海。

由于江道狭窄,水势受阻,海潮倒灌,便形成了“钱塘潮”这一自然奇观,被前人称为“壮观天下无”。

“观潮”遂为古今盛事。

三、预习检测:1、注音或写字:每岁京尹.()艨()艟() shū( )尔一舸.()善泅.()倍穹.()珠翠罗qǐ( ) sù( )迎而上 Jiù( )赁()看幕如lǚ( )平地鲸波万rèn( )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1)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沃:(2)倏尔黄烟四起倏尔:(3)人物略不相睹略:(4)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穹:(5)珠翠罗绮溢目溢:(6)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既望:(7)方其远处海门方:(8)如履平地履:(9)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为:逝: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放录像(潮来时一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测:
1.能说出文章的层次。
2能说出场面的精彩之处。
语言赏析大致有以下几种切入点:
1.抓关键词。关键词主要指在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特别是动词、形容词的巧妙使用,能够突出人物或事物的特点或特征
2.抓主旨句。主旨句或点明中心,或总结全文,或说明事理,或表达感悟,在文章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3.抓修辞句。主要指运用修辞手法的语句。这是最常用的语言赏析切入点。如排比句的气势磅礴,比喻句、拟人句的生动形象,反问句的发人深思等。
3、中招考点
中招不作要求。
4、学情分析
在七年级里,学生已学习了近十篇文言文,还阅读了一些课外文言短文,学生对文言知识和文言文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
二、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能说出文章思路和主要内容。
2、通过研读课文,说出文章精彩场面。
3、通过品读课文,说出文章语言运用的妙处。
三、评价任务
1.针对目标1,设计一个活动:通过诵读课文,圈点勾画有用信息,能说出文章思路和主要内容。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潮来之状进行描写的?写出了江潮怎样的特点?
3、水军演习的场面写得扣人心弦,其精彩之处表现在哪里?这样一场复杂的演习活动,而结在“烟消波静”的静景上,这是采用怎样的写法?采用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
4、第三段中哪些句子描写了壮士形象?哪些语句突出了勇士逆潮游泳的高超本领?
5、第四段写观潮人众之多与上文写江潮和水上表演有何联系?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语言的精彩之处。
4.抓感情或含义深刻句。主要指文中具有强烈感情色彩和深刻含义的句子。它们在文中往往起到画龙点睛、揭示中心或升华主题的作用。
五、当堂训练
堂清训练
试比较这首词与课文的异同:
酒泉子
[宋]潘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学习目标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要点归纳
3、通过品读课文,说出文章语言运用的妙处。
自学指导三:通过品读课文,说出文章语言运用的妙处。
1、俗话说“富于万篇,贫于一字。”这说明写文章选词炼字是多么重要,试从课文里找出一些精彩恰当的词语,说说它的妙处。
2、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小组合作,反复阅读课文,找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通过朗读读出美感。
《观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课程标准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2、教材分析
《观潮》是现行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在单元提示中已明确指出:学生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在反复诵读中,进入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并对作品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观潮》是全文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用镜头摄像的笔法分别写出潮来之状,演兵之形,弄潮之势,观潮之盛。这篇文章通过正侧面描写结合,白描与细描相结合,写景与记事相结合,较好地写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奇伟壮丽,又展现了南宋都城的风景画、风俗画,表现了人与自然搏斗的勇敢精神,也流露了作者在南宋王朝灭亡之后对过去生活的留恋之情。
把这首宋词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指导:改写是在原题材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大多只侧重于改变原作的形式,可以改换体裁,如这次训练要求把词改写成记叙文;可以改换人称,如把词中的第三人称改写为第一人称;可以改换表达方式,也可以对原文进行取舍、丰富和补充。改写必须充分理解原文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透彻了解被改写的作品和将要改写的作品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把握各自的特点。
2.针对目标2,设计一个活动:通过品读语言,能总结出文章精彩的地方。
3.针对目标3,设计一个活动:通过反复阅读,能说出语言的妙处。
四、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要点归纳
1、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2、研读课文,感知精彩场面。
自学指导一: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朗读课文,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文章思路。小组交流讨论。自学检测
本题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像、联想,参照课文中的有关描写进行改写。词的上阕写观潮,写人群涌动的盛况和潮水汹涌的气势;词的下阕写弄潮儿的表演,写他们高超的技艺和观潮人的感受。改写时,可以选取第一人称的视角,抓住观潮人、潮水、弄潮儿、自己的感受四点来写,重点应放在潮水和弄潮儿上面。
理清思路
第一段写海潮的雄伟壮观。潮来之状——雄伟壮观
第二段写水军演习的精彩场面。演习之形——精彩动人
第三段写弄潮健儿的英姿。弄潮之势——勇敢矫健
第四段写观潮人涌如潮。观潮之盛——盛况空前
自学指导二:研读课文,感知精彩场面,组合作讨论交流下列问题。
1、《观潮》第一句就说:“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这一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