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制作串联电路 3课时

合集下载

科学课简单的小电路教案

科学课简单的小电路教案

科学课简单的小电路教案引言。

电路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对于孩子们来说是非常有益的,因为它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电的概念,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验精神。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为您介绍一些简单的小电路教案,帮助您在科学课上向孩子们介绍电路的基本原理。

教案一,制作简单的串联电路。

材料,电池、导线、灯泡。

步骤:1. 将电池的正负极分别用导线连接到灯泡的两端。

2. 确保导线连接牢固,然后打开电池开关。

实验现象,灯泡会亮起来。

原理解释,这是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电流从电池的正极流入灯泡,然后再从灯泡的另一端流回电池的负极。

当电流通过灯泡时,灯泡会发光。

教案二,制作简单的并联电路。

材料,电池、导线、两个灯泡。

步骤:1. 将电池的正负极分别用导线连接到两个灯泡的两端。

2. 确保导线连接牢固,然后打开电池开关。

实验现象,两个灯泡都会亮起来。

原理解释,这是一个简单的并联电路,电流从电池的正极分别流入两个灯泡,然后再汇聚到电池的负极。

因为电流可以选择不同的路径流动,所以两个灯泡都会亮起来。

教案三,制作简单的平行电路。

材料,电池、导线、开关、灯泡。

步骤:1. 将电池的正负极分别用导线连接到开关和灯泡的两端。

2. 确保导线连接牢固,然后打开开关。

实验现象,当开关打开时,灯泡会亮起来;当开关关闭时,灯泡会熄灭。

原理解释,这是一个简单的平行电路,开关的作用是控制电流的通断。

当开关打开时,电流从电池的正极流入灯泡,然后再从灯泡的另一端流回电池的负极;当开关关闭时,电流无法通过灯泡,灯泡就会熄灭。

结语。

通过以上的教案,我们可以看到,电路并不是一个复杂的概念,而是可以通过简单的实验来理解和掌握的。

在科学课上,老师可以通过这些简单的小电路教案来向学生介绍电路的基本原理,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实验精神和动手能力。

希望这些教案能够对您有所帮助,也希望孩子们能够通过这些实验更好地理解电路的原理。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设计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设计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串联电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串联电路的定义和特点。

2. 让学生掌握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规律。

3. 培养学生运用串联电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串联电路的定义和特点2. 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规律3. 串联电路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串联电路的定义、特点和电流、电压规律。

2. 难点: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计算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串联电路的特点。

2. 利用实验和模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规律。

3. 结合实际案例,培养学生运用串联电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讨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串联电路现象。

2. 讲解串联电路的定义和特点。

3. 演示实验:观察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变化。

4.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电流、电压在串联电路中的规律。

5. 练习:计算给定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

6.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串联电路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章:并联电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联电路的定义和特点。

2. 让学生掌握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规律。

3. 培养学生运用并联电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并联电路的定义和特点2. 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规律3. 并联电路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并联电路的定义、特点和电流、电压规律。

2. 难点: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计算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并联电路的特点。

2. 利用实验和模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规律。

3. 结合实际案例,培养学生运用并联电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讨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并联电路现象。

2. 讲解并联电路的定义和特点。

3. 演示实验:观察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变化。

4.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电流、电压在并联电路中的规律。

初中物理电路串联教案

初中物理电路串联教案

初中物理电路串联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串联电路的概念;2. 掌握串联电路的特点;3. 能够绘制简单的串联电路图。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3.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串联电路的概念及特点;难点:串联电路电压的计算规律。

三、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问答法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照明电路,引导学生思考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

2. 新课导入:介绍串联电路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串联电路的特点。

3. 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变化规律。

4. 知识讲解:讲解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5.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串联电路的特点和电压规律。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串联电路的概念;2. 学生能够掌握串联电路的特点;3. 学生能够绘制简单的串联电路图;4.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并联电路的特点;2. 引导学生进行电路设计,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身体验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归纳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串联电路的概念和特点,以及电压规律。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串联电路教案范文

串联电路教案范文

串联电路教案范文教案名称:串联电路教学目标:1.理解串联电路的定义,并能够解释串联电路的特点。

2.理解串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分布关系。

3.能够计算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4.掌握对串联电路中元件值进行求解并能够应用。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2.实验器材:电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等。

3.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并复习并联电路的知识。

2.提问引入:在并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分布情况是怎样的?并联电路有什么特点?步骤二:概念讲解(15分钟)1. 通过PowerPoint演示文稿,讲解串联电路的定义、特点和基本原理。

2.引导学生理解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流过所有元件,电阻值依次相加,电压按照电阻值分配。

3.引导学生分析串联电路对电流和电压的影响因素。

步骤三:公式推导(20分钟)1.提供串联电路的基本电流、电压公式,并推导其求解方法。

2.通过演示求解实例,引导学生掌握串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计算方法。

步骤四:案例分析(20分钟)1.提供两个具体的串联电路案例,要求学生分别计算电流和电压。

2.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并通过实验器材进行验证。

3.随机选取几组学生回答问题,并给予评价。

步骤五:实验操作(30分钟)1.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实验操作。

2.实验内容包括搭建串联电路、测量电流和电压、计算电阻值等。

3.引导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

4.学生们在实验中体验串联电路的特点,并加深对串联电路理论的认识。

步骤六:小结(5分钟)1.教师总结串联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并强调串联电路的特点。

2.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总结学习心得和不足之处。

扩展拓展:1.将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进行对比,总结两种电路的特点和应用。

2.学生可以自行设计更多的串联电路,并进行实验验证。

教学反思:1.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实验器材,并在实验环节进行细致的指导。

2.在讲解中,要注意将抽象的电路理论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高中物理串联电路教案

高中物理串联电路教案

高中物理串联电路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串联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串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计算方法;3. 能够解决串联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电阻的相关问题;4.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串联电路的基本概念;2. 串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 串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关系;2. 串联电路中的电阻计算。

教学准备:1. 教材《高中物理》;2. 示教模型;3. 电流表、电压表等实验仪器;4. 习题解析参考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可通过简单的实验或示教模型展示串联电路的基本概念,引出本次课程内容。

二、讲解串联电路的概念和特点(10分钟)1. 串联电路的定义;2. 串联电路的特点;3. 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

三、串联电路的计算方法(15分钟)1. 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计算方法;2. 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计算方法;3. 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的计算方法。

四、示范演练(15分钟)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些示范演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串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计算方法。

五、课堂练习(15分钟)教师布置一些习题给学生进行练习,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和思考,解决问题。

六、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七、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次课程主要围绕串联电路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展开,通过理论讲解、示范演练和课堂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串联电路的相关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串联电路的原理和应用。

实验: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示例(精选2篇)

实验: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示例(精选2篇)

实验: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案示例(精选2篇)实验: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示例篇1(一)教学目的学会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方法,会根据电路图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二)教具两只小灯泡,一个电铃,三个开关,两节干电池组成的电池组,导线若干条。

投影仪,投影片,有条件的学校可使用计算机。

(三)教学过程1.复习(1)什么叫串联?什么叫并联?(2)串联电路、并联电路各有哪些特点?(3)怎样判断电路的连接形式?试判断下面电路的连接形式。

(投影片)(4)可用计算机模拟演示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连接方法,也可用实物电路,教师一步步操作。

让学生观察并进行归纳小结:①首先将电池连接成串联电池组;②按电路图从电源正极开始,依电流的路径,把元件一个个连接起来(连接开关前,开关是断开的),最后连到电源的负极(也可反过来顺次连接);③连线时要注意导线两端必须接在接线柱上,导线不要交叉,不要重叠。

④连接并联电路时,可按串联的方法先连接一个支路,找到电流的分、合点再将其他支路并列接在分、合点上。

(l)组成串联电路①首先让同学将实验桌上的器材与做实验的电路图中需要的器材对照,检查器材是否够用。

画出串联电路图。

②弄清使用的电源的正、负极。

③按课本中的步骤进行实验。

注意电路连接过程中开关必须是断开的。

④若电路连接完毕,闭合开关后,灯泡不亮时注意检查发生故障的原因:检查电池之间是否连接正确;检查每个接线柱是否拧紧,导线是否连接好;检查小灯泡与灯座是否接触好(可用手向下轻轻按按)在自己解决问题有困难时,可请老师协助检查。

⑤积极动手,认真观察,深入思考,回答课本实验步骤中提出的问题。

(2)组成并联电路①认真画好并联电路图。

弄清电路的分、合点,用字母A、B标出。

标出电路中的电流方向,分清哪部分是干路,哪部分是支路。

②弄清电路中有几个开关;哪个开关是控制整个干路的;哪个开关是控制支路的。

③按电路图连接并联电路,并进行观察,回答实验步骤中提出的问题。

串联电路教案初中

串联电路教案初中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串联电路电压的计算规律,掌握实验基本技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过程,得出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提高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态度,增加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锻炼和同学之间团结协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2)难点:实验探究的过程。

三、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问答法等。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演示实验:先用一只小灯泡组成一个简单电路,同学们观察它的亮度。

然后再串联进去一个相同的灯泡,观察第一只小灯泡的亮度是否变化。

问题:为什么两只灯泡串联在一起亮度会变暗呢?导出课题: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环节二:科学探究问题1:回忆关于电压的知识。

回答1:电压符号U”,单位是伏特,简称伏(V),还有千伏、毫伏等单位。

问题2:还记得电压表怎样使用?回答2:(1)电压表要与被测电阻并联。

(2)电流从正接线柱进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3)注意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量程。

教师引导:为什么串联之后小灯泡变暗了呢?这其实和串联电路电压特点有关,下面我们用实验来探究一下串联电路电压有什么特点。

1.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并测量串联电路各部分电压,总结电压规律。

2. 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小灯泡两只、电压表。

3. 实验步骤:(1)将电源、开关、导线、两只小灯泡连接成串联电路。

(2)分别测量并记录每只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3)交换两只小灯泡的位置,再次测量并记录每只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4)分析实验数据,总结串联电路电压规律。

环节四:结果与讨论1. 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分析电压数据。

2. 教师引导讨论:串联电路电压有什么规律?如何计算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环节五:总结与反思1. 学生总结串联电路电压规律,阐述计算方法。

2. 教师强调实验操作注意事项,提醒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

环节六:课堂练习1.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串联电路电压知识。

串联电路教案

串联电路教案

串联电路教案教案标题:串联电路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串联电路的概念和特点;2. 掌握串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计算方法;3. 能够分析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分布情况;4.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电源、电压表、电流表、电阻、导线等;2. 实验材料:串联电路实验装置、电池、电阻、连接线等;3. 教学资源:教科书、多媒体课件、实验指导书等。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多媒体课件或实物展示,引导学生回顾并复习并联电路的知识,了解串联电路的概念和特点。

2. 提出问题:当电池、电阻和导线依次串联连接时,电流和电压的分布情况是怎样的?探究:3. 实验设计:组织学生进行串联电路实验,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设计实验步骤和所需材料。

4. 实验操作:学生按照实验设计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

5. 实验讨论: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串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分布情况,并与理论知识进行对比和验证。

拓展:6. 知识讲解: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多媒体课件,详细介绍串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计算练习。

7. 实例分析:提供一些串联电路的实例,要求学生分析其中的电流和电压分布情况,并进行解释和讨论。

巩固:8. 练习与讨论:布置一些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练习,并进行讨论和解答。

9. 知识总结:学生归纳总结串联电路的特点、计算方法和分布情况,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拓展应用:10. 应用拓展:引导学生思考串联电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家庭电路、电子设备等,并展示相关实例。

11.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相关实践活动,如设计和制作简单的串联电路实验装置,测量和分析实验数据。

教学评估:1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和讨论结果,撰写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13. 练习与考试:通过练习和考试,检验学生对串联电路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学延伸:14. 拓展学习: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并联电路、复杂电路等相关知识,扩展对电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学习电路中的并联与串联初中三年级物理教案设计

学习电路中的并联与串联初中三年级物理教案设计

学习电路中的并联与串联初中三年级物理教案设计【引言】学习电路中的并联与串联是初中物理学习中的基础内容之一。

通过本节课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并联与串联电路的基本特点与差异,并提供一系列的实验活动,通过实践感受电路中的并联与串联的作用和应用。

【活动一:串联电路实验】1. 实验目的:通过构建并观察串联电路,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2. 实验材料:- 2节电池- 2个电灯泡- 铜导线- 电位器- 电流表3. 实验步骤:a) 搭建串联电路:将两个电灯泡依次连接,二者连接的地方用铜导线连接起来。

b) 调节电位器阻值,观察电灯泡亮度的变化。

c) 测量电流:在串联电路中插入电流表,记录电流数值。

4. 实验总结: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记录,学生可以发现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相等特点。

当串联电路中的电阻增加时,电流的强度会减小,电灯泡变暗。

【活动二:并联电路实验】1. 实验目的:通过构建并观察并联电路,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2. 实验材料:- 2节电池- 2个电灯泡- 铜导线- 电位器- 电流表3. 实验步骤:a) 搭建并联电路:将两个电灯泡分别与电池的负极和正极相连。

b) 调节电位器阻值,观察电灯泡亮度的变化。

c) 测量电流:在并联电路中插入电流表,记录电流数值。

4. 实验总结: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记录,学生可以发现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分流特点。

当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增加时,电流的强度不会改变,电灯泡保持一定亮度。

【活动三:比较并联与串联电路的特点】1. 实验目的:通过比较并联与串联电路的实验结果,总结两者之间的特点和差异。

2. 实验材料:- 2节电池- 2个电灯泡- 铜导线- 电位器- 电流表3. 实验步骤:a) 分别搭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进行实验。

b) 观察电灯泡亮度的变化以及电流的测量数值。

c) 总结并讨论实验结果,比较并联与串联电路的特点。

4. 实验总结:通过实验比较,学生可以总结出串联电路中电流相等,随着电阻增加电流减小,而并联电路中电流分流,随着电阻增加,电流不变的特点。

串联电路的教案

串联电路的教案

串联电路的教案引言: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串联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通过实验和讨论,学生将学习如何计算电流和电压在串联电路中的分布,以及如何有效地解决串联电路中的问题。

此教案适用于初中物理课程,建议使用连续两节课时间来完成。

教案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将能够:1. 理解串联电路的概念和原理;2. 掌握串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计算方法;3. 能够解决串联电路中的问题,并分析和解释实际情况;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实验操作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电源、电阻器、导线、数字电压表、电流表、示波器;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铅笔、实验记录本。

教学步骤:Step 1: 引入串联电路的概念(10分钟)a. 提出问题:你知道什么是串联电路吗?它有什么特点?b. 学生回答问题并展开讨论。

c. 教师简要介绍串联电路的概念和特点,并引导学生了解串联电路的基本构成要素。

Step 2: 实验探究串联电路(30分钟)a. 将电源、电阻器和导线连接起来,形成一个串联电路。

b. 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流和电压的数值,记录到实验记录本中。

c. 将不同电阻值的电阻器连接到串联电路中,再次测量电流和电压的数值。

d. 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

Step 3: 计算串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20分钟)a. 教师讲解串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计算公式,并展示计算步骤。

b. 学生通过讨论和实践,掌握串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计算方法。

Step 4: 解决串联电路问题(30分钟)a. 教师提供一些挑战性的串联电路问题,并让学生分组讨论和解答。

b. 学生通过实验结果和计算方法,解决问题并给出合理的解释。

Step 5: 总结和评价(10分钟)a.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b.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反馈。

拓展活动:1. 给学生提供更复杂的串联电路,让他们继续实验和解决问题。

2. 引导学生研究并了解串联电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并展开讨论。

小学物理串联电路教案

小学物理串联电路教案

小学物理串联电路教案教案标题:小学物理串联电路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什么是串联电路,并能够描述电流在串联电路中的流动方式。

2. 能够识别串联电路中的电源、导线和负载,并理解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

3. 掌握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分布规律,能够计算电流在不同电阻上的分压情况。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投影仪、电池、导线、灯泡、电阻、开关等实验器材。

2. 学生准备:笔、纸、教科书。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并复习并联电路的概念和特点。

2.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串联电路吗?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有什么不同?3. 学生回答问题并进行简要讨论。

探究(15分钟)1. 展示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示意图,并解释其中的电源、导线和负载的作用。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电流在串联电路中的流动方式是怎样的?电流是否在电路中的每个元件上都相同?3. 进行实验:使用电池、导线和灯泡搭建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观察灯泡的亮度变化。

4. 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电流在串联电路中的分布规律是怎样的?为什么灯泡的亮度会变暗?拓展(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在串联电路中加入一个电阻,电流会如何分布?2. 进行实验:在之前的串联电路中加入一个电阻,观察灯泡的亮度变化。

3. 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电流在不同电阻上的分压情况是怎样的?为什么灯泡的亮度会变暗?巩固(10分钟)1. 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计算串联电路中电流在不同电阻上的分压情况。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并相互交流讨论答案。

3. 教师进行答疑和解释。

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串联电路的特点和电流分布规律。

2.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思考串联电路的应用和意义。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家里或实验室中搭建更复杂的串联电路,观察和记录电流的分布情况。

2. 引导学生了解并研究其他类型的电路,如并联电路和混合电路。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初中物理电路串连并联教案

初中物理电路串连并联教案

初中物理电路串连并联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认识常见的电路符号,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2)能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3)初步培养学生的电学实验操作技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电路的串联和并联特点,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内容1. 电路的串联(1)串联电路的定义:将用电器逐个顺次连接的连接方式。

(2)串联电路的特点: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互相影响。

2. 电路的并联(1)并联电路的定义:将用电器并列连接的连接方式。

(2)并联电路的特点:电流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互不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电流的概念,然后提出问题:“电流是如何在电路中流动的?电路有哪些基本的连接方式?”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电路的串联与并联。

2. 新课讲授(1)电路的串联利用实验器材,演示电路的串联连接过程。

让学生观察并总结串联电路的特点。

(2)电路的并联同样利用实验器材,演示电路的并联连接过程。

让学生观察并总结并联电路的特点。

3.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简单的电路图,让学生判断是串联还是并联,并解释原因。

4. 总结与拓展本节课学习了电路的串联与并联,让学生明白这两种连接方式的特点和应用。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设计一个既能实现串联又能实现并联的电路?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解、实验操作、练习题等方式,评价学生对电路的串联与并联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理解电路的串联与并联特点,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初中化学串联电路教案人教版

初中化学串联电路教案人教版

初中化学串联电路教案人教版第一课时:串联电路的概念及特点第二课时:串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分布第三课时:串联电路的电阻和功率计算第一课时:串联电路的概念及特点一、导入1. 引导学生思考:家用电器是如何连通电源的?2. 展示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示意图,并让学生描述电流的流动路径。

二、串联电路的概念1. 定义:串联电路是指两个或多个电器(电阻)依次连接,依次串联接通电源的电路。

2. 特点: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流经每个电器,电压依次降低。

3. 示意图展示串联电路的连接方式。

三、实验与观察1. 要求学生组装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通过安装LED灯来验证串联电路的特点。

2. 学生观察LED灯的亮度,并结合串联电路的特点解释LED灯的亮度变化。

四、小结总结串联电路的概念及特点,引导学生思考串联电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课时:串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分布一、复习1. 回顾上节课学习的串联电路的概念及特点。

2. 提问学生串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分布情况。

二、串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分布1. 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分布:电流处处相等。

2. 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分布:电压依次减小。

3. 通过示意图和数学公式帮助学生理解串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分布规律。

三、实验与观察1. 让学生连接一个包含不同电阻的串联电路,并测量每个电阻上的电流和电压。

2. 让学生用实验数据验证串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分布规律。

四、小结总结串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分布规律,让学生理解串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变化规律。

第三课时:串联电路的电阻和功率计算一、复习1. 回顾上节课学习的串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分布规律。

2. 提问学生如何计算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和总功率。

二、串联电路的电阻和功率计算1.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计算: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总和。

2. 串联电路中电阻的计算方法。

3. 串联电路中功率的计算:功率等于电压乘以电流。

三、实验与观察1. 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和总功率。

物理教案实验:串联电路的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物理教案实验:串联电路的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物理教案实验:串联电路的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引言在物理学科中,电学部分是一个重要且难度较大的知识点。

其中,电路是电学知识的核心,而串联电路则是电路中的一个重要类型。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串联电路的原理和构成,本文将介绍串联电路实验的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实验器材和材料1.大纸夹两个2.两个铜线3.一个LED灯4.一个电池5.一根鳄鱼夹6.一条皮带7.一副剪刀8.透明胶带二、制作步骤1.将两个大纸夹取下,取下夹子的两个弹簧。

2.将一条铜线从一只夹子中穿过,并且将线两端弯曲成钩状。

3.将另一个铜线穿过夹子,并且将线两端弯曲成钩状。

4.在一个钩子上夹上鳄鱼夹。

5.将另一根铜线和LED灯连接,需要将钩子插进LED灯的正极,再用鳄鱼夹夹住钩子。

6.将LED灯的负极和另一夹子的一个弹簧连接。

先将弹簧取下,并用皮带固定住弹簧和夹子。

7.将电池的正极和夹子的一个弹簧连接起来。

8.将电池的负极和LED灯的另一端连接起来。

需要先将LED 灯的另一个钩子插进负极里,再用透明胶带固定住。

9.在两个大纸夹的弹簧之间用皮带固定住两个夹子。

三、注意事项1.实验中需要使用的器材和材料要保证干净,不能有脏污或破损。

2.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手部安全。

使用剪刀时要小心,以防剪伤手指。

3.在搭建实验电路时,需要保证电池正负极的连线准确无误,避免反接或短路现象的发生。

4.在使用实验器材时,需要正确掌握每个器材的特性和用途,避免在实验过程中出现误用或错误操作的情况。

结论通过完成串联电路实验,我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串联电路的构成和原理。

在实验中,我们需要注意每个步骤的细节和操作方法,以保证实验的安全性和成功性。

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探索,我们可以深入掌握电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技巧和理论水平。

九年级物理上册《串联电路》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物理上册《串联电路》教案、教学设计
3.教师挑选部分学生作业进行展示和讲解,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学生互评、自评,总结自己在练习中的优点和不足,为后续学习制定改进措施。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串联电路的概念、特点、规律以及应用。
2.强调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培养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
3.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5.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尊重他人,善于倾听他人意见。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掌握了基本的电路元件和电路图识别,但对串联电路的理解和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问题:对串联电路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容易与并联电路混淆;在实验操作中,可能对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不够熟练;分析实际问题时,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有效结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课堂提问:鼓励学生提前准备问题,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6.适时反馈,调整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和策略。
7.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教育学生珍惜资源,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8.课后拓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课后进行拓展学习,如查找串联电路的相关资料、研究生活中的串联电路应用等,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电路问题相结合,分析解决复杂问题。
教学设想:
1.采用导入式教学,引起学生兴趣: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串联电路实例,如节日彩灯、家庭电路等,引导学生思考其工作原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利用实验和图示,突破重点和难点:组织学生进行串联电路实验,观察电流和电压的变化,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串联电路的规律。同时,利用图示、动画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串联电路的特点。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上册:第1课时 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上册:第1课时 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教案)

第5节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第1课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探究式实验,得出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2.在实验过程中,巩固连接电路的训练.3.正确使用电流表,识记使用规则.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能力.2.通过学习和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3.通过对实验结论的归纳和总结,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师、学生的双边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精神.2.在实验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与其他同学的协作精神.【教学重点】在实验中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教学难点】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认真观察、分析、得出正确结论.【教具准备】电池、开关、灯泡、电铃、导线、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由两个小灯泡组成的串联电路,并标出各点(如图),引导学生思考电路中各点的电流之间有什么关系?教师启发学生进行各种猜想并积极发言:生1:我猜想电流是由大到小的,电流每经过一个小灯泡,就消耗一部分电能,回到负极时就最小了.生2:我认为灯泡一样亮,电路中各点的电流应该相同.生3:我有不同意见,我觉得电流有时大有时小.如大灯泡比较亮,它需要的电流大,小灯泡暗,需要的电流就小,好像与用电器有关.生4:我的想法是导线粗的地方电流大;导线细的地方电流小.像粗水管中的水流大,细水管中的水流小一样.师同学们的猜想很多,那到底谁说的对呢?下面我们就一起通过实验来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进行新课】知识点1 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1.设计实验师既然同学们的猜想听起来似乎都挺有道理,而大家又都坚持己见,下面我们就针对上面的4种猜想分成4个小组,讨论一下我们的猜想应如何设计实验才能得到验证.学生按4种猜想分成了4个小组,并针对猜想制订了自己的实验计划.甲组:我们用电源、导线、开关和3个小灯泡组成了如图甲所示的串联电路,然后在甲图中取A、B、C、D四点分别串联电流表就可得出结论.乙组:我们组用电源、导线、开关和2个灯泡组成了串联电路(如图乙),然后在A、B、C三点分别串联接入电流表,并测出该点的相应电流值.丙组:我们组用电源、导线、开关、大灯泡、小灯泡、电铃组成一个串联电路(如图丙),然后在A、B、C、D四点分别串联接入电流表.丁组:我们组的设计和乙组大体相同,电路图如丁图,只是将A、B、C三点间换成了不同粗细的导线进行了实验.2.进行实验教师点评学生设计的实验计划,并引导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实验中由于电源、开关、导线的质量问题,接触不良问题,学生会有许多实验难关,教师要耐心指导)教师提醒实验时要注意的问题:①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②电流表应串联在被测电路中.③应从电源正极(或负极)起按电路图将元件逐个首尾顺次连接起来.④接通电路前必须先用电流表的大量程试触,若发现电流表指针反偏,则应调换正、负接线柱;若超过量程,则要更换更大量程的电流表;若偏转角度过小,则应改用小量程.⑤读数时要客观、精确,视线与刻度线垂直,读数完毕,断开开关,切断电源,整理好仪器.⑥为了公正客观,电路中可以测3次,最好是再多选几点多测几次.3.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学生分组完成实验后,针对各组的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总结出实验结论.甲组:我们组用了三个灯泡,猜想的是电流从正极回到负极时会越变越小,实际结果是A、B、C、D四点的电流值都几乎相同.乙组:我们组猜想的是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同,而实验结果表明A、B、C 三处的电流也几乎相同,符合猜想.丙组:我们组猜想用电器不同时,串联电路中通过各用电器的电流也不同,即通过大灯泡、小灯泡和电铃的电流不同,可是实验结果是A、B、C、D四点的电流趋于相等.丁组:我们组用粗、细导线(并改变导线位置)做了两次实验,两次实验稍有偏差,但在同一电路中,A、B、C三点的电流值相等.教师鼓励学生的回答并进行总结和板书.板书:经过实验证明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即I=I1=I2=…=In 师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是由同学们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得出的.我们做完作业,在交卷之前,总要再次检查一遍,看看解题是否合理,步骤是否得当,结果是否正确,同样,一项实验完成之后,我们也要从实验原理、操作、数据可靠性方面进行评估、检查、反思,看看此实验的的可信度如何,有哪些值得总结的经验或要吸取的教训,下面就请大家交流讨论自己的实验心得吧!生1:我在平时连接实物电路时很粗心,以致小灯泡不亮,后来发现把电池的同一个极连入了电路,把电路连接到电池的两极,灯就亮了.生2:我在实验中发现电流表反偏了,经检查把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交换接线柱后就正常了.生3:我在实验中发现,电流表偏转角度太小,无法读数,我把它换到小量程,偏转就明显了,说明实验中要选择合适量程才能精确读数.生4:我的电流表没有接入电路时,指针不对准零刻度线,我觉得会影响读数.生5:我们小组的数据中,三次电流并不正好相等,有微小的差别,你觉得影响实验结论吗?教师鼓励学生的回答,并引导学生思考:在串联电路中电流为什么处处相等呢?学生思考后很疑惑,不知如何回答.教师总结:因为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的大小与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某横截面的电荷的多少有关.在电流稳定流动时,单位时间流进某段导体的电荷多少一定等于同样时间流出这段导体的电荷的多少.这样才不会使电荷在某处中断或堆积,才会保持电流持续稳定的流动,所以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即I=I1=I2=…In.课堂演练完成本课时对应课堂练习.知识点2 串联电路电流的综合实验探究题师学习了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后,我们还要进一步了解关于串联电路电流的综合性探究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个例题.例题(多媒体展示)在“探究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有什么关系”时,小明设计实验如下:把两个灯泡L1、L2串联起来接到如图所示电路中,分别把图中A、B、C各点断开,把接入,测量流过的电流,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换上另外两个小灯泡,再次测量三点的,看看是否还有同样的关系.下表是两次测量的记录数据.分析和论证:(1)在拆接电路时,开关S必须处于状态.(2)结论:串联电路中各处相等.答案:电流表电流(1)断开(2)电流课堂演练完成本课时对应课堂练习.【教师结束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关于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我们下一节课再进行探究,这节课我们就学到这.谢谢!课后作业完成本课时对应课后练习.1.本课是在学生初步了解电路和电流的概念,认识了串联电路的特点以及会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在观察中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实验、收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论证、评估交流等自主活动,让学生初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领会科学研究的方法.2.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要求学生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草率、不弄虚做假,如有偏差,共同研究存在的原因.而实验编组不能太少,应该让每个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机会动手,若学生实验有困难,教师可进行一次本实验的示范操作,以减少学生实验的盲目性,示范时应把知识、技能、非智力因素交叉融合在一起,提高学生动手实验的兴趣和能力.1.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即I=I1=I2=…In.2.实验中仅凭测量2到3次电流就得到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的结论,是不完全的,最好要串联更多的小灯泡,选择不同的地方多测量几次.1.新型电池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为了适应工业以及宇宙航行等新技术的发展需要,先后研制成了多种新型电池.研制新型电池都遵循这样一个方向,即自重小、体积小、容量大、温度适应范围宽、使用安全、储存期长、维护方便.应用于空间技术方面的电池还特别注意性能可靠、密封性好,能经受得住各种严酷的空间环境和发射环境的考验.下面简单介绍几种新型电池:(1)锌银电池锌银电池通称为银锌电池,采用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为电解液,由银作正极材料,锌作负极材料.由银制成的正极上的活性物质是多孔性银,由锌制成的负极上的活性物质主要是氧化锌.灌入电解液,经充电后,正极的银变成二价的氧化银,负极的氧化锌变成锌.锌银电池一般装在塑料壳内或装在铝合金、不锈钢的外壳内.锌银电池的主要优点是比能量高,适宜于大电流放电的锌银电池应用于军事、航空、移动的通信设备、电子仪器和人造卫星、宇宙航行等方面.制成钮扣式微型的锌银电池应用于电子手表、助听器、计算机和心脏起搏器等.(2)锂电池锂在自然界是最轻的金属元素.以锂为负极,与适当的正极匹配.以锂作为负极的电池都叫锂电池.目前试用的一种是以高氯酸锂为电解质,由聚氟化碳作正极材料的锂电池,另一种以溴化锂为电解质由二氧化硫为正极材料的锂电池.锂电池的主要优点是在较小的体积或自重下,能放出较大的电能(能量比锌银电池大得多),放电时电压十分平稳,储存寿命长,能在很宽广的温度范围内有效工作.应用和锌银电池相同.从发展趋势看,锂电池的竞争能力将超过锌银电池.(3)太阳电池目前常用的太阳电池是由硅制成的;一般在电子型单晶硅的小片上用扩散法渗进一薄层硼,以得到P-N结,然后再加上电极.当日光直射到渗了硼的薄层面上时两极间就产生电动势.这种电池可用作人造卫星上仪器的电源.除硅外,砷化镓也是制作太阳电池的好材料.2.生物电池有什么妙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利用树叶、核桃壳、玉米芯、垃圾、锯末等废弃物作为“燃料”,用来制造电池,这类电池叫生物电池.和普通电池相比,生物电池有很多优点,它不仅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不放热,不损坏电路板,成本低,而且无噪声,不污染环境,也不易失火和爆炸.现在,一些海上信号灯、航标灯和海上无线电设备已经使用由细菌、海水等有机物发电的生物电池.用生物电池作动力的模型船,也已经在大海中航行了.有人设想把整个海洋作为一个巨大的生物电池,在海洋上建立起电力工业基地.还有人设想,将生物电池作为一种电力来源在宇宙飞船上使用.大家知道,载人宇宙飞船在太空中航行时,宇航员生活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如果飞船中设计建立一个物质转变的闭合循环系统,就可以将宇航员代谢排出的二氧化碳、尿粪转化成可以利用的氧气、水和食物.要实现飞船内的物质循环,生物电池是必不可少的.美国科学家经过实验,已在发射的“双子星座”和“阿波罗”号宇宙飞船上使用了生物电池.生物电池放出电能,用来通信和控制宇宙飞船,使飞船内实现物质循环.飞船没有什么废物可丢弃,就可以轻装前进,飞向神秘的太空深处.。

初中化学串联电路教案

初中化学串联电路教案

初中化学串联电路教案
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让学生了解串联电路的概念以及串联电路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加深对电化学反应的理解。

实验材料:
1. 9V电池
2. 两个碳棒电极
3. 导电线
4. 硫酸溶液
5. 两个玻璃容器
6. 铜片
实验步骤:
1. 准备电池、碳棒电极、导电线、硫酸溶液和玻璃容器。

2. 在一个玻璃容器中倒入适量的硫酸溶液。

3. 将一个碳棒电极插入硫酸溶液中。

4. 将另一个碳棒电极通过导电线与一个铜片连接,再将铜片放入另一个玻璃容器中。

5. 将导电线的另一端连接到9V电池的正负极。

6. 观察电解液中的气泡产生情况。

7. 记录实验现象,并分析产生气泡的原因。

实验现象:
1. 在碳棒电极上观察到气泡产生。

2. 电解液中的溶液颜色发生变化。

3. 电解液中产生气泡的数量和速率与电流的强弱成正比。

实验分析:
1. 在电解液中,硫酸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其中,碳棒电极上产生的气泡是氧气,另一个电极上产生的气泡是氢气。

2. 串联电路通过9V电池提供电流,使得化学反应发生。

实验结论:
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了串联电路的工作原理,并且深化了对电化学反应的理解。

串联电路在化学实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用于电解实验、电化学分析等方面。

物理教案-实验: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物理教案-实验: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物理教案-实验: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定义及特点。

学会使用电路元件组成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掌握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分布规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合作交流的能力。

学会使用电压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遵守实验操作规程。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分布规律。

2.教学难点: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流、电压分布规律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电路的基本概念,如电路元件、电流、电压等。

引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它们的特点。

2.理论讲解介绍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定义、特点及电流、电压分布规律。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区别。

3.实验准备分配实验器材,包括电源、开关、灯泡、电阻、电流表、电压表等。

指导学生正确连接电路元件,确保电路安全可靠。

4.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分别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观察并记录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变化情况。

使用电压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记录数据。

5.数据分析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分布规律。

对实验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指导学生改进实验技能。

7.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知识。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后作业1.复习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定义、特点及电流、电压分布规律。

2.完成实验报告,记录实验过程、数据及分析结果。

3.举例说明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及电流、电压分布规律。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动手能力得到锻炼。

初中《串联电路》的教学设计

初中《串联电路》的教学设计

初中《串联电路》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串联电路的概念和特征;2. 理解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分布和电压的变化;3. 掌握串联电路中电阻的计算方法;4. 能够解决简单串联电路中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1. 串联电路的定义和基本特征;2. 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分布;3. 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变化;4. 串联电路中电阻的计算方法;5. 解决简单串联电路中的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引入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引出串联电路的概念和意义。

2. 理论讲解2.1 串联电路的定义和基本特征讲解串联电路的概念,包括由多个电器元件连接而成,电流依次通过各个元件,电压在元件之间产生的变化等基本特征。

2.2 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分布讲解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分布情况,即串联电路中电流大小相同,依次通过各个元件。

2.3 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变化讲解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变化情况,即串联电路中电压随着电阻的增大而增大。

2.4 串联电路中电阻的计算方法讲解串联电路中电阻的计算方法,包括电阻之和等于总电阻,使用欧姆定律等计算方法。

3. 实例演示通过实例示范,解决一些简单的串联电路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串联电路的计算和分析方法。

4. 练与讨论布置一些练题,让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练,并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加深对串联电路的理解。

5. 总结与拓展总结串联电路的关键点和要点,扩展学生对串联电路的应用和进一步探索的思路。

四、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练题和讨论参与情况进行教学评价,评估学生对串联电路教学内容的掌握和理解情况。

五、教学资源1. 电路模型和元件;2. 示例电路的实物或图片;3. 教科书和课件等教学资料。

以上是《初中《串联电路》的教学设计》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制作串联电路 3课时第二课制作并联电路 3课时第三课大气压力---砰砰枪 3课时第四课动量守恒---制作牛顿摆3课时第五课水火箭制作与发射 3课时第六课蜗轮蜗杆---蜗轮蜗杆车3课时第七课自制酸碱指示剂--- 变色游戏 3课时第八课红外遥控原理---红外遥控风扇3课时第九课电能与动能的转换---风能动力车 3课时第十课力与支点---挖土机1 3课时第十一课力与支点---挖土机2 3课时第十二课动力系统---四驱车3课时第十三课魔方复原法---魔方 3课时第十四课物体的投影--- 投影灯3课时第十五课电子---电子钢琴13课时第十六课电子---电子钢琴2 3课时第十七课飞叠杯 3课时第十八课迷你气象站3课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