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钢1260m3高炉操作管理优化实践-张永升-承钢

合集下载

1260m3级高炉工艺设计

1260m3级高炉工艺设计

1260m3级高炉工艺设计作者:曾先喜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2年第13期摘要:单从高炉投资和生产的性价比考虑,1260m3级高炉无疑是国家政策下限基础上最具竞争力的,因为其设计和操作都相对成熟。

对其工艺配备进行了论述,制订了合理的方案来体现本级高炉的优势所在。

关键词:1260m3级高炉;工艺设计中图分类号:TB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30195021炼铁工艺新建一座1260m3级高炉,炼铁工艺主要设计内容包括:贮矿槽及槽下系统、皮带上料系统、炉顶及装料系统、高炉本体系统、风口平台及出铁场系统、热风炉系统、粗煤气系统、喷吹系统、高炉水冲渣系统、混铁车修理库等。

2入炉原料设计采用高碱度烧结矿、酸性球团矿、高品位块矿。

3炼铁主要工艺装备水平及特点3.1贮矿槽及槽下系统高炉矿槽系统设六个烧结矿槽、四个杂矿槽、四个焦槽,四个球团矿槽或杂矿槽。

高炉原燃料由三条带式输送机运至贮矿槽和焦炭槽,其中一条运送焦炭,一条运送烧结矿、第三条既可运送烧结矿,也可以运送杂矿及溶剂。

采用将筛下的碎焦,经胶带输送机运至碎焦漏斗,并进行再次筛分,将焦丁与烧结矿混装入炉,小于5mm焦粉的入炉量不大于5%。

在矿、焦槽下分别设置称量、筛分及焦炭中子测水与称量补偿。

3.2上料系统采用皮带输送机上料。

3.3高炉炉顶装料系统高炉炉顶由炉顶装料设备、炉顶均排压、炉顶液压站及干油润滑站、炉顶传动齿轮箱水冷设施、探尺、炉顶金属结构及炉顶检修设施组成。

高炉采用串罐中心卸料式无料钟炉顶装料设备。

3.4高炉本体高炉炉体是由高炉炉体冷却设备及冷却系统、炉体耐火材料、炉壳、平台及支撑结构,以及炉体附属设备组成。

3.4.1高炉炉体结构高炉炉体结构采用自立式框架结构。

炉体设四层平台,平台间设两路走梯。

3.4.2炉体冷却壁结构在炉缸部位采用耐热铸铁光面冷却壁;炉腹部位分两段、采用带肋的双排冷却水管球墨铸铁冷却壁;炉腰及炉身下部两段采用铜冷却壁;炉身铜冷却壁以上部位均采用球墨铸铁冷却壁。

承钢1260m3高炉全钒钛矿开炉达产实践

承钢1260m3高炉全钒钛矿开炉达产实践
3月 1 5日 3 4 . 4 1 1 1 . 5 4 3 1 . 2 O 1 3 4 3 8 . 2 0 0 . 1 7 1 3 3 0 . 7 6 1 . 1 O 1 . 4 7
表 4 炉 渣 成分 分析
日期 C a O / % M g o / % S i O % A 1 。 o d % T i O 2 / % / % T F e / % S / % R 2 R 3 3月 1 2日 3 5 . 3 9 7 6 0 3 0 . 9 5 1 6 . 2 0 4 8 9 0 . 0 6 7 . 8 2 1 . 1 4 1 . 3 9
3月 1 3日 0 . O 5 0 .1 1 9 4 . 5 8 0 . 1 2 3 0 . 7 8 0 . 2 0 3 0 . 3 3 7 O . O 9 1 . 1 1 3 3月 1 4日 0 . 0 4 0 . 1 1 7 4 . 7 1 O . 1 3 6 O . 5 O O . 2 2 5 0 . 3 61 0 . 1 0 0 . 8 6 3 3月 1 5日 0 . 0 4 O . 1 1 7 4 . 6 5 O . 1 2 1 O . 2 4 0 . 2 0 8 0 . 2 0 4 O . 1 O 0 . 4 4 0
表 3铁 水 成 分 分析
日期 S / % P / % C / % M n / % S i / % v / % T i / % C r / % S i + T i / % 0 . 1 2 4 2 . 5 3 0 . 1 7 8 0 . 4 2 7 O . 0 6 2 . 9 5 7 3 月1 2日 O . O 3 0 . 0 9 8
科 技 创 新
2 0 1 3 炉全钒钛矿开炉达产实践
李 月 英
( 河北钢铁 集 团承钢公司企业管理部 , 河北 承德 0 6 7 0 0 1 )

TRT在承钢1260m 3高炉的应用

TRT在承钢1260m 3高炉的应用

璺墅. . .
DNl0 80

。 ~ ~ _ ~
TR 一 ~ 。 T








~一
图 1 1T系统工艺流程 1t
维普资讯
在人 口插板阀后 , 出口插板阀前 , 紧急切断阀 及透平处并联有一旁通管 , 其上设置快开慢关旁通
关闭启 动调速 阀后 , 动 逐 渐 开大 静 叶 , 手 继续
功率、 炉顶压力控制和停机的 自动化, 实现高炉慢
风时 T T的电动运行等与高炉运行操作有关的控 R
制功 能 。 32 , 系统 的启 动 和升 速 . n T T在 启动前 各 阀门处 在如 下状态 : R
出 口插板 周开 ;
炉顶压控 制与调节 , 从而在保证高炉顶压稳定 , 不影 响高炉正常生 产的前提 下 , 最大 限度的进行 能量 回
收, 发挥 出巨大节 能效果 。
关 键词 :R 控制 调节 TT
l、 言 前
( ) 氮气 密封 系统 ; 5 ( ) 煤气 管道 及大 型 阀门系统 ; 6
( ) 过 程检 测 和控制 系统 ; 7 ( ) 发 配 电系统 。 8 2 T T系统主要 技 术参数及 工 艺流程 R
高炉煤 气
高炉
… …



- … . … _ .
一 …
卜… 一

用户 出 口蝶 阀
DN2 0 40






:入式袋化 启进 ¨ I: : 布净 动阀l 一 . 干 ¨ _ _ 一
口蝶 阀 DN1 0 80

入 !墨 口

3#高炉实现长周期稳定顺行生产实践

3#高炉实现长周期稳定顺行生产实践

3#高炉实现长周期稳定顺行生产实践发布时间:2021-11-12T07:55:58.415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8月23期作者:哈乐章文堪张海成[导读] 针对西钢3#高炉自开炉以来长期处于低状态冶炼,通过改善原燃料质量以及炉缸侵蚀检测和炉型状态跟踪等方法哈乐章文堪张海成青海西钢矿冶科技有限公司青海西宁 810005摘要:针对西钢3#高炉自开炉以来长期处于低状态冶炼,通过改善原燃料质量以及炉缸侵蚀检测和炉型状态跟踪等方法,并结合调整送风制度,调整冷却制度,优化上部装料制度,严控热制度、稳定造渣制度等手段控制合理操作炉型,实现了3#高炉长周期稳定顺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得到明显改善,取得了一定成效。

关键词:高炉炼铁;稳定顺行;制度优化;生产实践引言近年来, 钢铁工业飞速发展, 导致全球优质铁矿石资源逐渐匮乏[1-3]。

目前国内外随着铁矿石的紧缺,铁粉价格不断上涨,尤其是进口铁粉涨价幅度较大[4,5],为降低生产成本,西钢多使用本地区铁精粉,但本地区铁精粉资源品种繁杂,且化学成分差异较大,使得原料的冶金性能频繁变化,整体原料质量不理想,同时由于球团资源紧缺,造成炉料结构频繁调整,进而对高炉的生产产生不利影响。

西钢3#高炉自2012年12月12日投产至今已运行8年5个月,仅于2019年 3月份大修进行了一次炉缸整体浇注。

大修前,3#高炉生产状态持续不佳,受原燃料条件以及高炉炉料结构频繁变化影响,3#高炉炉况状态难于保持长时间稳定,炉墙粘结、煤气流分布不均、炉缸堆积、频繁烧漏小套等一系列问题长期存在,高炉指标严重受到影响。

大修后,通过新技术的完善升级及操作思路的转变,3#高炉炉况状态逐渐改善,稳定性有所提高,较大修前有明显改善,但仍未实现长周期稳定顺行。

针对此问题,2020年11月份开始通过对入炉原燃料质量的严格管控,不断优化高炉装料制度以及调整风口布局,通过一系列技术攻关,3#高炉从2020年1月份至今一直保持着较好的顺行状态,实现了自开炉以来最长周期的稳定顺行。

承钢新2500m 3高炉操作优化实践

承钢新2500m 3高炉操作优化实践
中图 分 类 号 : F 4 T53 文献 标 识 码 : B 文章 编 号 :0 6—5 0 2 1 0 10 0 8(01 ) 6—0 1OF NEW 0 BLAS FURNACE 25 0 m T
BiZ o g i ,Zh in i J n xn  ̄ u Ja q u
Absr c : e n w 00 m bl s ur a e o e g S e l i pt i e n o r to ta t Th e 2 5 a t f n c f Ch n t e s o i z d i pe a i n,fn c n m i e e o omi n e h i ca d tc n - c li d x go . a n e t Ke o d : l s u na e;o e a i n;o i i a i n y W r s b a tf r c p r to pt z to m
上 有 了 明 显 的改 进 。 大 矿 批 、 角 差 的 装 料 制 度 , 大 上
溶 液 , 确保 同步喷 洒率 10 , 并 0 % 降低 钒钛 烧 结矿 的 低 温还原 粉化率 。强调 高炉工 长对入 炉料状 况 的预 知, 高炉工 长不仅 要提前 知道人 炉料 的成分 , 要 提 还
( . ealry a d E eg n tue 1 M tl g n n ry I s tt ,He e in Unv ri u i b iUno iest y,T n sa a g h n,He e,0 3 0 b i 6 0 0;2. e g eIo Ch n d rn a d Se l mp n n te Co a y,He e Io n te o p,Ch n d ,He e,0 7 0 ) b i rna dSe l Gru eg e b i 6 0 2

承钢1260m 3高炉停炉造衬后的开炉实践

承钢1260m 3高炉停炉造衬后的开炉实践

速补水 , 当汽包水位 < 2r 30 m一次 , a 给水泵的频率 5 Z高速补水 。 汽包水位正常水 位线 30 m, 图 6 当汽包 为 4 H 2m 见 , 10吨转炉近两年来 的生产 , 0 锅炉自动补水系 水位 > 4 r 汽包 最高水位报警 ; 50 m, a 当汽包水位 < 10 m, 0 r 汽包最低水位报警 。 a 统一直正常使用 , 经住了考验 , 没有 出现大的问题 , 当汽包 内压力过 高时 , 汽包两个放散阀满足不 保证了安全生产。 同要求时 , 当汽包压力 ≥ . M a l 放散阀打开 ; ( 2 3 P ,#
3o ;: : 34 o O
:5出 O
于 20 年 1 0 5 2月 8日2 :8 05 点火送风 , 带风装 料 , 火 温 度 : 5  ̄ 风 量 : 8 M / i, 压 : 点 7 0C, 7 0 n 风 n
5 ka送风后 逐步加风压至 10 p , 0p, 7 ka 下料 比较顺 畅。l 2月 9日0 4 ——l0 :o :8出第 一次铁 , 5 , 约 t
8 , 0 ,1 4 ,1 1 风 E , 风 面 积 9 ,1 2 ,1 6 , 7 l进
表 2 开炉 时具 体料制 批数 机烧

球 团 猛矿 R计 萤石 焦 c 烧 比 矿批 焦 比
t t t t
负荷
料制
J上 a2 ( ) 0 3 1 ( ) J2 4 2 ( ) 8 2
9 4
l . 6. 15 5
0. 6
10 .2
08 .
81 .
6 4
1 8
0 63 .8
2. 4
19 2
l . 6. 15 5
06 .

热负荷在承钢高炉中的应用及改进

热负荷在承钢高炉中的应用及改进

热负荷在承钢高炉中的应用及改进杨利风,张毅(河钢集团承钢公司自动化工程技术公司,河北承德067002)摘要:高炉热负荷是检测高炉冷却壁破损情况的一个系统,能根据热负荷情况判断高炉炉况,是高炉炉况的一个重要指标,高炉操作人员能根据热负荷情况及时调节高炉下料,风温调节等。

为高炉操作提供重要的预测和指导。

高炉冷却壁热负荷及水温差检测一直是高炉生产上一个不可忽略的手段,通过高炉冷却水系统水温差的测量可以监测到高炉冷却壁的热交换过程和判断高炉炉体侵蚀情况,对保证高炉安全生产、延长高炉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新4#炉热负荷系统采用北京爱若思公司安装的热负荷测量系统,通过对高炉8层冷却壁水温的测量来判断高炉炉体的侵蚀情况。

关键词:高炉热负荷;系统维护;故障修复作者简介:杨利风(1981-),男,河北承德人,大学本科,研究方向: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仪表。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1高炉热负荷系统简介4#高炉热负荷的分布:共8层,每层30点,每个铁口5点,铁口温度共20点,共260点;小套前腔、后腔各一点,大套、中套各一点,共30个风口套,共120点。

高炉热负荷系统主要由铂热电阻(Pt1000)对高炉铜冷却壁,风口大、中、小套、铁口等部位的软水和工业水,进行温度的监测。

具有测量点多,所处高温区域多、线路长(大多200米以上)的特点。

由于高炉冶炼的特殊环境,设计用一体化铠装热电阻,两线制接法直接到配电室。

系统结构图如图1。

图1工业结构图ET200M 分布式I/O工业计算机2高炉热负荷系统的改造高炉热负荷在最初设计时采用的为KL-M4514信号采集模块(如图2),采用服务器处理模拟量,C++编程,比较繁琐,复杂,并且在模拟量处理方面长时间以来,故障率较高,由于设计公司出于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对程序进行了加密,这就给维护者带来巨大的困难,并且程序长时间运行没有自清理功能,运行一段时间以后就会因硬盘已满而死机,需要手动清理磁盘空间。

1260m3高炉配套TRT装置的控制

1260m3高炉配套TRT装置的控制
Co0RDI NATED To 6 BLAST 瓜 N ACE 12 0 m I
Zh u Pegu o i o,W a n ng Li a, LiZaw a i ng,M e a l ng Zh o i
( n ry R su c n g me t dC n o C ne , h n d o n t l o a y H b i o n t l E eg eo reMa a e n o t l e t C e g eI n a dS e mp , e e I n a dSe n a r r r eC n r e
在 的 问题 提 出 了改 进 措 施 , 施 后 , 组 运 行 状 态 良好 。 实 机
关键词 : R T T装 置 ; 高炉顶压 ; 控制
中图分类号 : 77 X 5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0 6—50 (0 2 0 0 6 0 10 0 8 2 1 )2— 0 2— 3
CON1 ROL 0F TRT DEVI CE

前 言
3 T T装置控 制 系统 R
高炉煤气余压 回收透平装置( l t unc G s Ba rae a sF
T pPesr eo eyT rieU i 简称 T T, 利 o rsueR c vr ubn nt ) R 是 用 高 炉炉 顶煤 气 具 有 的压 力 能 和 部 分 热 能 , 过 透 通 平 膨胀 机 作 功驱 动 发 电机 发 电 , 行 能 量 回收 的 一 进 种 装 置 。T T是冶金 行 业 公 认 的节 能 手 段 , 不 仅 R 它
to u na e t p pr su e by m e so onr ai uss tm ,a d ow e tp p e s e s o t a ii r loff r c o e s a fc tolofv ro yse r n n h h t o r sur m o t nston h r i e ie r m sr a z d fo TRT e ie t h r su er d c n ave o a tf na e wh n i t psbe a eofb e kd wn. l d vc o t e p e s r e u i g v l fbls ur c e tso c us r a o I sas p o sd he i p o n e s e o t e e it o l m si e TR d v c fCh n Ste . ti lo r po e t m r vig m aur st x si pr b e n t T e i e o e g e 1 h ng h Ke W or s: y d TRT vie:t e s e o a tf n a e;c tol de c op pr sur fbls ur c on r

宣钢12603高炉大修完毕安全点火送风

宣钢12603高炉大修完毕安全点火送风

宣钢12603高炉大修完毕安全点火送风作者:郑艾军浏览次数:9宣钢技术中心摘要:宣钢1260m3高炉第二代炉役于1998年7月1日开炉,到2003年9月已生产5年零3个月,单位炉容产铁785t/m3,共产铁476.88万t,由于炉缸、炉底、炉壳多次开裂,被迫提前大修。

关键字:宣钢1260m3高炉第二代炉役于1998年7月1日开炉,到2003年9月已生产5年零3个月,单位炉容产铁785t/m3,共产铁476.88万t,由于炉缸、炉底、炉壳多次开裂,被迫提前大修。

2003年9月28日3:50安全控料线到风口带以下,同时放出残铁326t,从控料线到放完残铁共计8小时22分钟,实现了安全、快速停炉放残铁的目标。

扒炉情况看,残铁放的比较干净。

1260m3高炉第二代炉役炉缸、炉底采用了陶瓷杯+自焙炭砖结构,在炉缸部位紧贴冷却壁砌一层SiC砖,在一代炉役中,自焙炭砖经历了开炉初期温度急剧升高,3~4个月后稳定下行的正常自焙过程。

开炉半年后配钛化物护炉,2001年开始出现炉底炉缸温度普遍缓慢上行的趋势,并且炉缸象脚部位的电偶相继烧坏。

高炉操作始终按照“高产、低硫、高钛、低硅”的方针,在“炼中护,护中炼”,保证了高炉利用系数在2.2t/(m3·d)的水平。

2002年元月,炉缸炉底温度在渣口方向出现大幅度升高,2002年7月,该方位温度再次升高并出现二段冷却壁水温差升高超出事故值的现象。

在此期间,高炉严格按照《高炉长寿工艺管理制度》的规定,采取了加强监测、控制冶强,保证铁中〔Ti〕在0.12%~0.15,必要时减风、休风等措施,保证了炉缸水温差在安全生产范围内,但2002年7月以后,炉底水温差一直高于正常值,2002年12月1日开始,在渣口下方出现了炉壳焊口开裂现象,在该部位加胫板后不久又再次开焊跑煤气。

针对以上情况公司多次组织讨论方案,猜测可能局部出现了“钻铁”现象,同时制定了“积极稳妥”的生产操作方针,一旦焊口开裂立即组织休风焊补,并且在保证一定产量的前提下,加强护炉工作从2002年12月1日到停炉前,高炉渣口下方焊口共开裂28次,由于采取积极稳妥的操作措施,高炉停炉前仍保持2350t/d以上的产量水平,另一方面加紧大修准备,积极进行大修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承钢炼铁厂1 #(1260m 3)高炉工艺介绍及开炉实践

承钢炼铁厂1 #(1260m 3)高炉工艺介绍及开炉实践
口4 、 、3 、9 最后送 风 面积 为 0 1 9 m 。2 0 7 l l .66 05
年 3月 1日 1 :8 1高 炉开 炉 点火送 风 。( 风 15 分 送 前静 态试 车装 料 , 料 顺 序 为 净 焦 、 焦 和部 分 负 装 空 荷 料 , 线 为 7米 左 右 。 送 风定 压 5 ka 由于 炉 料 ) 0p , 缸 充填焦 炭 烘 炉 时未 能 完 全 燃 烧 。2 日 0 O :0左 右, 软融 带开始 形成 , 量关 系 逐渐 缩紧 , 压 随后减 风 3 1 高炉烘 炉 .
低, 经皮带机运 至渣仓后用汽车外运 。
2 8 煤粉喷 吹 .
利用现有的喷吹系统 , 采用 串罐、 单管路加炉 前分配器输送 工艺。喷吹采用 流化上 出料形式。 喷吹煤种按混合煤种考虑。 29 高炉鼓 风 . 鼓风站 内设两台全静叶可调轴流式风机 , 一台 运行、 台备用。鼓 风机的驱动方式 为汽轮机驱 一 动。
. (0 m ) 5号 (0 m ) 6号 (8 m ) 总容 积为 2 5 风 口平 台及 出铁场 系统 30 、 30 、 30 、 11 7 Mm 。为 了适应 国 内外 市 场对 钢 材 和含 钒钛材 风口平台上表面立砌一层 10 m的耐火砖。 5m
料的需求 , 更为了提高综合开发利用矿山资源能力
2 1 煤气及净化系统 .O
考 虑 重力 除尘 器 占地 面积 大 及投 资高 的不利 因素 , 以及正 常生 产后 炉顶 压 力 高 、 以大 大 降低 可
[ n O2 P 0 05 [ ] .5 M ].%[ ] . 8% s 0 0 %。考虑开炉时 的鼓 风动 能 , 开炉后 还要 使用 小 风机正 常生 产一 及 段 时间 的需要 。堵 : 4 、 7 、 1 1 1 2 、 5 、 8 、 1、3 、5 、

1260m3高炉试车第一版课件

1260m3高炉试车第一版课件

临沂江鑫钢铁二期1260 m3高炉工程设备试车方案编制:审核:批准:2012—5--11260m3高炉工程设备试车方案目录1.1260m³高炉给排水系统水试压2.开口机试运转方案3.液压系统及其控制设备试运转方案4.液压泥炮试车方案.5.上料主卷扬机试车方案6.炉顶设备试车方案7.矿槽设备试车方案8.干法布袋除尘器试车方案9.热风炉试车方案10.水泵试车方案11. 空冷器试车方案12. 天车试车方案13. 出铁场除尘试车方案14. 矿槽除尘试车方案1260m3高炉给排水系统水试压、试车方案一、试压前应具备的条件1、1260m3高炉本体供排水系统已按设计图纸全部完成,安装质量符合规定,电气及仪表接线已完成,附属装臵均施工完毕,管道焊接无漏焊,各管道连接无误,紧固件无缺并全部紧固。

2、风口小套高压进出水管道焊缝5%射线探伤全部检验合格。

3、安全阀铅封全部完好无损。

4、管道支架焊接牢固。

5、试压用压力表已经校验,并在周检期内,其精度不得低于1.5级。

二、试压、试车前准备1、参加试运人员必须配备齐全,分工明确:电气负责人1人,安装负责人1人,机械2人,电工2人,岗位工3人,安装单位1人,设备厂家1人,记录1人2、试运人员必须熟悉设备构造、性能、设备技术文件,熟悉本系统管道工艺流程,使其具备试压、试车状态。

三、试压注意事项及措施1、试压分三部分:一部分风口小套用高压环水系统,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25倍,一部分为常压循环水,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另一部分为常压软水闭路循环部分,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

2、系统注水时,应打开管道各高处的排气阀将空气排尽,待水灌满后关闭排气阀,用电动试压泵加压,压力应逐渐升高,加压到一定数值时,应停下来,对管道进行检查,无问题时,再继续加压,一般分2—3次升到试验压力,当压力达到试验压力时停止加压,30分钟内如管道未出现泄漏现象,压力表指针下降不超过0.05Mpa,并且目侧管道无变形,就认为强度合格。

承钢1260m~3高炉炉役后期特护实践

承钢1260m~3高炉炉役后期特护实践

Q :
Sci nce e an Tec d hnOI y I ovaton Og nn i Her l ad
工 业 技 术
承钢 1 6 m 高炉炉 役 后期 特护 实践 03 2
赵 华 杰 ( 河北钢 铁集 团承 钢公 司炼铁厂 河北 承德 070 ) 6 0 2 摘 要: 承钢 1 6 m 高炉2 0 年 3 日 产, 0 。 2 0 5 月1 投 高炉 冷却壁破损严重 , 附属设备老 化, 事故不断 , 直接 影响 到高炉指 标的优化甚 至安全生产。 通过加 强炉 内操作 , 原燃料 监控 , 前和看 水 岗位精 细化 管理 等措 施 的有效 实施 , 炉 高炉在停 炉前稳 定状态较 好 , 项指标也 处 于历史较 各
3特护措施
2承钢 16 m 高炉现状 20 。
承 钢 1 6 m 炉 自2 0 年3 1 20 高 0 5 月 日点火 投产 , 别于 2 0 年 1 月 、 0 6 8 、 0 7 分 0 5 1 2 0 年 月 2 0 年l 月 、 0 8 l 月 、0 9 1 月 、 0 0 l 2 20 年 1 2 0 年 0 2 1年 0 月、0 1 6 2 l 年 月七 次 停 炉 喷 涂 造 衬 。 于频 由 繁 的停 开 炉 以 及炉 腹 部 位 的 冷 却 壁 由 于长 期 与 高 温 炉 料 接 触 及 渣 皮 脱 落 引 起 的 热 震 , 却壁 水 管 被 烧 损 或 磨 漏 , 部 分 裸 露 冷 大 在炉 内 。 炉 体 冷 却 强度 急剧 下 降 。 0 1 使 2 l 年 6 检 修 时 , 却 壁 破 损 2 块 。 炉 的 生 产 月 冷 3 高 存在重大安 全隐患 , 目前 采 取 的 临 时 措 施 是 冷 却 壁 穿 管 、 浆 、 却 壁 掐 断 、 外 喷 灌 冷 炉 水 维 持 生 产 , 是 冷 却 壁 破 损 严 重 , 时都 但 随 有 烧 穿 的 风 险 。 时 高 炉 附 属 设 备 如 热 风 同 炉 及 其 热 风 管 道 老 化 严 重 , 2 l 年 曾发 在 0 1 生 3 因热 风 总 管 及 围管 吹 开 造 成 高 炉 休 次 针 对 以 上 问 题 , 炉 工 段 积 极 探 索 应 高 对 措 施 , 要思 路 为 从 高 炉 安 全生 产 出 发 , 主 通 过 各 岗 位 的 严 密 配 合 , 时 适 当 控 制 高 同 炉 冶 强 , 力提 高 高 炉 稳 定 性 。 努 3. 1优 化操作 制度 ( ) 料 制 度 。 据 原 燃 料 条件 和 高 炉 1装 根 状 况 , 操 作 中 采 用 控 制 边 缘 煤 气 流 、 放 在 开 中心 的 装料 制 度 。 止边 缘 煤 气流 发 展 , 防 造 成 冷 却 设 备 损 坏 , 时 力 求 煤 气 流 合 理 分 同 布 , 高煤气利用率 。 提 布料 矩 阵 为a 73 K3 ( ) 3 () 32 3 ( ) J 6 23 ( )22 3 () 7 5 33 () 1 1和a 3 () 42 3 ()O 22 ( ) 采用 较 大 矿 批 ( 0 2 ) 以 稳 定 煤 气 4, 4 ~4 吨 , 流 , 字测 温 Z 8 0 W值 0 4 . 。 十 值 ~1 , . ~0 6 () 2热制 度 。 定[i T ] 制 范 围 在 0 制 S+ i 控 . 3 . %, 水 测 温 1 5 ±l ℃ , ~0 5 铁 40 5 因冶 炼 钒 钛 矿 , 易 出 现 渣 铁 出 不 净 、 口喷 溅 、 极 铁 炉 渣 大 泻等 情 况 , 求 工长 严 格 按标 准化 、 要 趋 势 化 、 量 化 进 行 操 作 , 止 炉 温过 高或 过 定 防 低 导致 炉 内 出现 管 道 行 程 及 频 繁崩 滑 料 等 异 常情 况 的 发 生 , 剧 冷 却 壁 的 破 损 。 加 ( ) 风 制 度 。 风 制 度 对 炉 内 初 始 煤 3送 送 气 流 的 分 布 起 着 决 定 性 作 用 , 软 熔 带 的 对 形 状 和 位 置 有 重 大 影 响 , 保 证 炉 缸 热 制 对 度 的 稳 定 和 最 终 煤 气 流 的 分 布 影 响 也 很 大 , 吹 透 中心 , 制 边 缘 气 流 , 制 鼓 风 为 抑 控 动 能 10 0 0 , 准 风速 10 0m/ 。 10 土50 标 8 ~20 s冷 风 流量 控 制 在 2 0 m mi 以 内 , 氧 控 制 80 / n 富 在 6 0 m h以 内 。 00 / ( ) 渣 制 度 。 冶 炼 钒钛 矿 , 渣 脱 硫 4造 因 炉 效果较差, 控制 炉 渣 R2 1 1 ~1 2 之 间 。 在 .5 .0 保 证 渣 铁 出 干 净 , 炉 统 计 炉 渣 数 量 , 渣 每 下 连 续 出 不 净 ( 气 性 低 于 1 时 ) 减 风 到 位 透 要 8 ( 以透 气 性 不继 续 下 行 为准 ) 至 渣铁 出净 后 , ( 转8 页) 下 7

承钢2#高炉降料面停炉实践 ..

承钢2#高炉降料面停炉实践 ..

承钢2#高炉降料面停炉实践李永超何红林李伊辉李海东李海生(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炼铁厂)摘要:承钢公司炼铁厂2#高炉2010年7月8日停炉检修,采用“回收部分煤气打水降料面”的方法停炉,本次降料面回收煤气期间料面首次深达炉腹,回收煤气约42万m3,成功地达到了回收煤气的目的,实现了安全、快速停炉,并减少了噪音和环境污染。

关键词:高炉回收煤气打水降料面常压打水降料面安全停炉1、预休风料及工艺操作1.1预休风料入炉情况预休风时炉内累计焦炭117.2t,理论铁量约125t。

1.2工艺操作1.2.1 8日夜班开始将负荷由3.74降至3.53,稳定炉温。

1.2.2 8日白班提前一个周期(约9:00)开始变2.5全焦负荷,加净焦14.4t,根据炉温水平及全焦负荷的入炉时间,10:45分停煤,11:00停氧。

1.2.3 11:30左右视顶温开始控料线,通过延迟放料时间控制顶温在300℃以下,料线6-7米。

1.2.4 12:45分切煤气,12:50分预休风,休风料线7.0m。

1.2.5 最后一炉铁用自产有水炮泥堵口。

1.2.6 预休风时,[Si+Ti]0.555%,物理热1450℃。

2、预休风后操作2.1预休风后,更换13#风口小套,捅开1#、16#风口。

圆所有风口,确定直吹管内无杂物。

2.2拆除炉顶摄像,并用“盲板”盲死拆除孔,保留雷达探尺,供降料面时测料线。

2.3安装降料面用的加压泵及水槽,并从风口平台向上铺设了四根喷水管、一根混合煤气导出管道。

调试各个打水管的水量,并确认各个打水管的方位。

2.4 13:30-15:20安装降料面打水管。

3、打水降料面3.1回收煤气阶段3.1.1 15:40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送风至最低开始降料面。

当顶温上行、顶压上升后快速引煤气,视情况不断加风,通过控制打水量使布袋入口温度不超过280℃。

3.1.2 此阶段风压使用水平以顶压和压差为准,初期顶压在30kPa左右,压差控制在80-90kPa、后期控制在50-80kPa之间。

-承钢1260m3高炉操作管理优化实践-张永升-承钢

-承钢1260m3高炉操作管理优化实践-张永升-承钢

承钢1260m3高炉操作管理优化实践张永升,范立志,宋涛,康媛(河北钢铁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炼铁厂,河北承德)摘要:本文对承钢1260m3高炉2013年开炉后经济技术指标的全面提升进行了总结。

通过设立原料监督员、优化送风制度、稳步推进装料制度调整、低硅钛冶炼操作等措施的有效落实和实施,高炉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均取得了长足进步。

关键词:原料监督;送风制度;布料矩阵;低硅钛1 前言河北钢铁集团承德分公司(以下简称承钢)1260m³高炉于2012年3月3日停炉大修,进行高炉炉型改造等多项工艺及设备升级。

通过出铁场布局升级形成了本高炉铁水沟+摆动沟独特的非常灵活的出铁及配置包罐模式。

高炉冷却系统方面,投用3段铜冷却壁,同时本着长寿低耗的目的优化了高炉水系统布局。

2013年3月11日,高炉顺利点火送风,3天达产,之后通过严格监督原燃料、操作制度调整优化等方面的措施,很快解决了开炉后存在的各种问题,仅一个月高炉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就跃上了新台阶,通过半年多对操作及管理制度的不断探索改进,高炉指标继续稳步提高。

2 管理及制度优化2.1 加强槽下管理水平,提高入炉原燃料质量原燃料情况对高炉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对高炉炉况产生影响。

如入炉矿的品位、焦炭的灰分等的波动会对高炉炉温产生很大影响,入炉矿的粒度、转鼓指数、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率(RDI)、焦炭的粒度和冷热强度等的波动对高炉透气性的影响很大,甚至会造成高炉炉况的严重失常。

第二,对高炉产品即生铁质量产生影响。

对高炉铁水质量产生影响的主要是入炉原燃料化学分析,它的波动也会造成高炉炉况的波动。

除上述两个方面外,高炉仓位管理也是高炉操作者需要长期关注的重要内容。

尤其是近10年来高炉精料工作的最大特点是围绕高炉提高喷煤量而展开的,因此给高炉精料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1]。

由于高炉槽下点检维护面广,1260m3高炉自本次开炉以来就设置专人在槽下对入仓及入炉原燃料质量进行严格把关。

承钢1260m 3高炉钒钛矿强化冶炼实践

承钢1260m 3高炉钒钛矿强化冶炼实践
型管 理 经 验 缺 乏 影 响 , 次 喷 涂 料 脱 落 较 快 , 首 于 20 06年 8月高 炉 经第 二 次喷 涂 后 , 识 到 维 护 合 认
高炉开炉后 , 由于受风 口送风装置频繁跑风 ,
及风机不稳定影响, 造成高炉慢休风时间较长 , 炉
理炉型的重要性 , 通过严抓原料人炉, 加强高炉操
关键词 : 钒钛矿 大高炉 高炉操作 强化冶炼
1 概 况
技术还不成熟 , 在前期 的生产中走 了一些 弯路 , 生 产指标较差。尤其 20 年 9月因风机紧急停机造 05
成高炉全部风 口大面积灌 渣 ( 口侧 7个风 口炉衬大 ,
面积脱 落造成 炉 缸 冻结 。炉 况 恢 复后 受炉 衬 脱 落 影响, 高炉周 向气 流 不易 稳定 , 繁 边缘 管 道 气 流 频
料, 机烧 比在 7 %左 右 。后 为 降 低 成本 , 加 部 分 机 能力 有余 , 因初期 风机 故 障较 多及 风 口直管 频 5 配 但
块矿 , 原料结构基本 稳定 为 6 % 一 8 8 7 %高碱 度钒 繁跑风影响休慢 风率较高 , 炉缸 工作 较差, 及受钒
钛 烧结 矿 +3 % 一2 % 酸 性 球 团 矿 + % 块 矿 , 0 0 2 效 钛 矿 的冶炼 特性 制 约 , 铁 难 以 及 时排 出 , 风 压 渣 虽
表 1 承钢 16 m 高 炉 开 炉 以来 主要 的技 术 指 标 20 ’

l 一 0
维普资讯
承 钢技 术 2 承 钢钒 钛磁 铁 矿 冶炼特 点
20 07年第 3期
为此 , 在机烧人仓前设置多点喷洒 C C: a 1 溶液 , 在
承钢 属 于 中 钛 型 钒 钛 磁 铁 矿 冶 炼 , 料 品 位 烧结矿 中合理配加镁钙石灰 , 原 提高 M 0含量 , g 机烧

承钢1260m3高炉炉役后期特护实践

承钢1260m3高炉炉役后期特护实践

承钢1260m3高炉炉役后期特护实践作者:赵华杰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2年第26期赵华杰(河北钢铁集团承钢公司炼铁厂,河北承德067002)摘要:承钢1260m?高炉2005年3月1日投产,高炉冷却壁破损严重,附属设备老化,事故不断,直接影响到高炉指标的优化甚至安全生产。

通过加强炉内操作、原燃料监控、炉前和看水岗位精细化管理等措施的有效实施,高炉在停炉前稳定状态较好,各项指标也处于历史较好水平。

关键词:炉役后期;特护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9(b)-0000-001、承钢1260m3高炉设计特点承钢1#1260m3高炉与炼钢100t转炉炼钢车间毗邻布置,与高炉配套设计两座1300t混铁炉,另设置三个铁水罐罐位,形成炼铁、炼钢“短流程”生产工艺,即:高炉铁水直接流入炼钢车间混铁炉内,当有一座混铁炉检修时,高炉采用铁水罐+混铁炉的出铁方式,两座混铁炉不能同时检修。

高炉炉顶设计采用串罐无料钟炉顶,有利于减少炉料偏析,改善炉顶布料和高压操作。

上料系统采用“矿槽→转运站→高炉”形式。

炉体采用砖壁合一、薄壁内衬、全冷却壁形式结构,炉底采用水冷炭砖薄炉底,炉缸采用陶瓷杯。

高炉冷却壁采用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风渣口套采用工业水循环系统。

1260m?高炉采用一个出铁场,2个铁口(铁口中心线与出铁场中心线夹角为32.73°,两铁口之间夹角为65.46°),1个备用渣口,22个风口。

设计出铁次数按10~14次/日考虑,每次最大出铁量为270~378t,利用系数2.5 t/m3d,高炉昼夜出铁量3150t/d。

设计采用全液压泥炮和开铁口机。

高炉配置三座顶燃式热风炉,热风炉采用旋流喷射燃烧技术,使空气、煤气完全混合,充分燃烧,提高理论燃烧温度,设计风温≥1150℃,最高1200℃。

取消重力除尘器,直接干法除尘,采用N2反吹、外滤布袋除尘器,TRT余压发电等多项在当时较为先进的技术。

高炉渣处理能力优化提升安全性实践

高炉渣处理能力优化提升安全性实践

设计配套设备设施基础上,以低成本投入来进行各部系统的功能性安全提升改造,从而达到既解决生产瓶颈,又
提升渣处理整体能力的目的,既满足高炉生产需要,又达到节能降本、提升效率一个质的飞跃。
关键词 :高炉渣 ;冲渣 ;水渣沟 ;过滤池 ;渣处理
中图分类号 :TF524
文献标志码 :A
1.2 增创经济效益
通过对 3# 高炉渣处理能力提升优化安全改造实践,对 “抓渣方式创新”的实施应用,完全实现了冲渣成本的有效控 制。改造只投入渣沟耐磨料,多以操作为主,不仅实现了安 全保产的目的,还有效减少了计划外干渣生产。过滤池性能 增强,渣沟堵渣不再发生,溢水跑水得到缓减,能源浪费得 到控制,从而节约了水资源消耗,现场环境得到大大改善, 不仅保证了水渣生产,提高生产稳定性,同时,大大减少了 机具费用的支出。
1 高炉渣处理能力优化设计
1.1 保障安全生产
高炉渣处理能力优化设计分别从粒化头、渣沟及过滤池 等环节采取相应措施解决过滤池渗水慢、渣沟积渣堵渣跑水
保意识,使烟农能够主动地加入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从而 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群众基础。此外,政府部 门也可以建立一定的激励制度,这样也能够有效地促进烟农 参与节能减排的积极性,使节能减排方案的实施更加顺利。
此外,空气源热泵是现阶段比较先进的节能装置,而且 所应用的范烘烤对温度的需求,所以可以采用这种方式 实现烟叶烘烤节能减排的目标。
5 结语
总之,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现阶段我国经济与 环境发展的主要核心内容,所以,相关的政府部门必须要根 据实际的情况,对烟叶烘烤工艺进行不断优化,从而真正地 做到节能减排。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9 NO.5(上)
工业技术
高炉渣处理能力优化提升安全性实践

承钢1号高炉放残铁方案探索

承钢1号高炉放残铁方案探索

承钢1号高炉放残铁方案探索作者:许名鹏赵小明郝瑞朝赵郁军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3年第36期[摘要]本文主要对高炉炉内残铁量进行计算,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设计了放残铁沟及立柱,简要叙述了放残铁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对同类钢铁企业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炉;残铁;残铁沟中图分类号:X7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6-0400-02前言承钢1号高炉容积为1260m3,于2004年建成投产。

到2012年3月份,高炉在冶炼生铁的过程中炉壳炉侯部位发生变形,整体变形为椭圆形。

炉侯的变形对生产过程中炉温控制、工艺生产等方面造成了影响,高炉生产经常性的发生波动,影响企业的效益。

为了在大修期间,能够把高炉内的残铁合理利用,避免浪费,增加效益,对高炉残铁进行炉外排放。

1号高炉为钒钛冶炼高炉,在国内可参考的方案较少,需要对放残铁方案进行探索。

1 高炉设备组成及作用高炉主要由供料系统、高炉本体、热风系统、渣处理系统、净化系统、喷煤系统及附属系统等。

由于本文主要涉及高炉炉内残铁的施放,主要对高炉本体设备做一重点介绍。

高炉本体主要包括炉顶装料设备、炉体内型结构、炉体内衬结构及炉体冷却结构等。

高炉炉顶装料设备主要是把高炉所需要的原、燃料按其数量合理地装入炉内的设备。

高炉内型结构主要指高炉的炉型,它对高炉的冶炼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般由炉缸、炉腰、炉身、炉腹、炉喉几部分组成。

高炉内衬结构主要是炉内铺设的耐火材料,对高炉的炉体起保护作用。

高炉冷却结构主要指冷却壁,对高炉炉壳进行冷却防止炉壳烧穿的作用。

2 炉内残铁量计算2.1 残铁位置确定承钢1号高炉为钒钛冶炼高炉,在冶炼过程中,高炉炉内的铁水会对炉底炉缸的耐火材料进行侵蚀,严重时可能把炉底烧穿。

高炉以普通矿为原料的冶炼时,一般情况下炉底和炉缸侵蚀成“蒜头形”即“象脚形”,而钒钛矿冶炼的炉底和炉缸易被侵蚀成“锅底状”。

1号高炉在大修之前炉底和炉缸热电偶已经被烧坏,利用“拉姆热工公式”等方法无法确定其炉底和炉缸侵蚀的情况,无法利用炉壳测温的方法确定残铁口标高即炉内残铁的高度,故此对高炉炉内的剩余残铁位置只能根据经验值进行估算。

1260m3高炉探尺控制系统的改进

1260m3高炉探尺控制系统的改进

1260m3高炉探尺控制系统的改进
于勇;吴颖
【期刊名称】《设备管理与维修》
【年(卷),期】1993(000)003
【总页数】3页(P18-20)
【作者】于勇;吴颖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F573
【相关文献】
1.2#高炉探尺控制系统的调试及改进探讨 [J], 周志敏
2.高炉探尺控制系统改进 [J], 周泽明;刘德彬
3.基于PLC和直流调整装置的高炉探尺控制系统设计 [J], 张君霞
4.1260m~3高炉探尺控制系统的改进 [J], 于勇;郁志勇;邢爱国;吴颖
5.4#高炉探尺直流调速控制系统升级改造实施 [J], 张盛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承钢1260m3高炉操作管理优化实践
张永升,范立志,宋涛,康媛
(河北钢铁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炼铁厂,河北承德)
摘要:本文对承钢1260m3高炉2013年开炉后经济技术指标的全面提升进行了总结。

通过设立原料监督员、优化送风制度、稳步推进装料制度调整、低硅钛冶炼操作等措施的有效落实和实施,高炉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均取得了长足进步。

关键词:原料监督;送风制度;布料矩阵;低硅钛
1 前言
河北钢铁集团承德分公司(以下简称承钢)1260m³高炉于2012年3月3日停炉大修,进行高炉炉型改造等多项工艺及设备升级。

通过出铁场布局升级形成了本高炉铁水沟+摆动沟独特的非常灵活的出铁及配置包罐模式。

高炉冷却系统方面,投用3段铜冷却壁,同时本着长寿低耗的目的优化了高炉水系统布局。

2013年3月11日,高炉顺利点火送风,3天达产,之后通过严格监督原燃料、操作制度调整优化等方面的措施,很快解决了开炉后存在的各种问题,仅一个月高炉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就跃上了新台阶,通过半年多对操作及管理制度的不断探索改进,高炉指标继续稳步提高。

2 管理及制度优化
2.1 加强槽下管理水平,提高入炉原燃料质量
原燃料情况对高炉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对高炉炉况产生影响。

如入炉矿的品位、焦炭的灰分等的波动会对高炉炉温产生很大影响,入炉矿的粒度、转鼓指数、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率(RDI)、焦炭的粒度和冷热强度等的波动对高炉透气性的影响很大,甚至会造成高炉炉况的严重失常。

第二,对高炉产品即生铁质量产生影响。

对高炉铁水质量产生影响的主要是入炉原燃料化学分析,它的波动也会造成高炉炉况的波动。

除上述两个方面外,高炉仓位管理也是高炉操作者需要长期关注的重要内容。

尤其是近10年来高炉精料工作的最大特点是围绕高炉提高喷煤量而展开的,因此给高炉精料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1]。

由于高炉槽下点检维护面广,1260m3高炉自本次开炉以来就设置专人在槽下对入仓及入炉原燃料质量进行严格把关。

每天监督入仓机烧矿CaCl2喷洒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单位进行整改;焦炭全部来自外购,里面经常掺杂一些杂物,耽误槽下振料及筛分,影响高炉上料时间,甚至还会造成炉顶料罐蓬料等事故的发生,设置专人检查监督后,效果显著,基本杜绝了杂物通过皮带进入高炉;1260m3高炉配套有焦丁自循环系统,焦炭筛分出的焦丁
都由本高炉自己消化掉,消除了焦丁外排产生的流通成本,但是焦丁配加的比例需要随着焦丁仓位进行及时调整,否则会出现焦丁仓空仓的情况出现,对炉况的影响相当大,或者出现焦丁仓淤仓,导致焦丁系统停机的事故出现,因此对焦丁仓位及筛分情况的随时掌握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槽下原料监督员的一项主要工作内容;槽下原燃料筛分对高炉调剂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尤其在雨季,焦末及块矿粉末的大量入炉会造成严重后果。

通过建立完善槽下振动筛底维护更换台账,并将振动筛清理情况记录在案,严格控制入炉原料粉末,高炉透气性指数有较大改善。

以上措施的落实推进明显改善了入炉原料的质量。

对高炉炉况稳定顺行提供了保障。

2.2 调整风口布局,合理优化高炉送风制度
开炉时考虑到停炉前高炉偏料情况,对高炉风口配置进行了调整,但开炉后发现偏料情况没有明显改善,借检修机会将缩小的风口调整回原来的规格,并将部分风口直径扩大,目的是在改善炉料偏行的基础上大幅提高入炉风量,本次调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高炉入炉风量较停炉前上升了300m3/min,鼓风动能基本维持不变,高炉整体透气性有了明显提高,随着其他操作制度的逐步优化,高炉经济技术指标稳步上升。

2.3 稳步推进布料矩阵调整,使煤气流分布更加合理
由于2012年检修高炉炉型较之前有了较大变化,因此本次开炉料制调整经历了较长时间,且调整幅度大,调整频繁。

过程大致如下:
3月20日布料矩阵为:
αK35.5(2)33.5(3)31.5(3)29.5(2)
αJ35.5(2)33.5(2)31.5(2)29(2)26(3)
矿批40t,中心温度在200℃左右,中心漏斗大且比较浅,边缘一直不稳,矿批逐渐增加到43t。

由于多次调整且观察期此料制下中心温度下降极快(110~120之间),Z值持续降低到4.5,W值升高到1.0。

随即将最里环矿角增加0.5°,矿批退回42t,并随后将(除焦里两环外)矿焦布料角外扩0.5°,观察2个班,从十字测温及炉内摄像的变化来看,本次调整结果比预期的要好,中心及边缘气流较之前稳定。

由于考虑到焦炭配比的变化及一直显重的边缘,又将除焦里两环其余角同收0.5°,焦里两环是中心气流的基础。

调整后高炉各项参数基本稳定,尤其是静压及十字测温波动减少。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本料制依旧存在的问题是边缘气流不稳,中心漏斗过大。

随后在4月上旬将焦最里环由24.5°逐渐调整到21°,中心气流没有明显变化,之后先后将矿角和焦角逐步外移,料制调整仅一个周期后,中心温度很快上升了170℃,煤气利用率也上升了1.5%。

至此高炉布料制度的调整告一段落。

日后随着高炉冶炼强度的进一步提高,高炉主体操作思路当以保持中心气流充足,适当压制边缘,因为冶炼强度提高后高炉边缘发展的趋势会越来越明显。

至12月,通过扩大矿批,适当加重边缘等调整,高炉产量及指标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在全国同级别高炉中位居前列。

2.4 标准化、趋势化操作,维持高炉低硅钛冶炼
通过扎实推进在线预测铁水化学温度,提高工长铁水预测能力;制定炉温调整量化数据,以铁水物理热作为主要参考依据,减少工长操作带来的炉温大幅波动;完善炉温预警机制,杜绝高炉大热大凉等严重炉温事故的发生。

承钢1260m³高炉停炉前[Si+Ti]均值旬历史最好水平为0.432%,本次开炉后,4月上旬[Si+Ti]均值就降低到0.363%,[Si+Ti]稳定水平也达到历史较高。

3 其他改进
1)承钢1260m3高炉自投产以来,虽然设有渣口,但没有使用。

渣口的设置不但加剧了炉缸工作的不均匀性,给炉况调整带来不便,也给炉缸工作的安全性埋下隐患。

本次检修将渣口取消,从目前来看,炉缸工作活跃,碳砖温度合理,铁水质量稳定性也有了明显好转。

2)本次检修新投入的3段铜冷却壁在稳定渣皮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不但显著能降低炉体热损失,在维持合理操作炉型方面也起到了极大的积极作用。

截止11月,承钢1260m3高炉部分参数及指标如下:
四、结语
通过开炉后一段时间的调整,承钢1260m3高炉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均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目前高炉生产的首要任务就是降低吨铁成本,主要包括入炉矿耗和入炉燃料消耗,承钢1260m3高炉目前的燃料比与历年同期相比都有很大程度的降低,但是与国内其他同容积级高炉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降低高炉燃料比必将是日后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项钟庸,王筱留,等.高炉设计—炼铁工艺设计原理与实践[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9,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