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光现象》教学案学案 学情分析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光现象复习学案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10.我们从水面上看水中物体,看到的是比物体的实际位置偏_____的_____像,这是因为光由_____到______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潜水员从水中看水面以上的物体,看到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偏______.
二、光的反射
1.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的两侧,反射角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的。
2.分类:反射和反射,都(选填“遵守”或“不遵守”)发射定律。
3.面镜:⑴平面镜:①成像特点:a.像、物大小b.像、物到镜面的距离c.像物的连线与镜面d.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像e.像物左右
A.物体离平面镜越远,经平面镜所成的像越小
B.平面镜所成的像总是与物体等大
C.若像与物之间的距离增大20cm,则物体要向平面镜靠拢10cm
D.平静的水面相当于是平面镜,岸边的景物在水中成倒立的实像
2.下列装置不是使用凹面镜的是()
A、汽车的后视镜B、手电筒的反光装置
C、医生检查耳道用的镜子D、太阳灶
6.下列叙述中的“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立竿见“影”B.毕业合“影”
C.湖光倒“影”D.形“影”不离
7.一束光线斜射到两种透明介质的界面上,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
20°,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恰好垂直,则入射角和折射角分别是()
A、20°70°B、20°20°C、70°20°D、70°70°
8.电影银幕和教室里的投影屏幕都是用粗糙白布制成的。表面粗糙,能使照射到它上面的光发生_________,而白色表面可以反射___________光。所以,处于屏幕前不同位置的观众都可以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现象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现象教案人教新课标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光的传播:光的传播路径、光的速度、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2. 光的反射:反射的定义、反射定律、反射现象的解释。
3. 光的折射:折射的定义、折射定律、折射现象的解释。
4. 光的色散:色散的定义、色散现象的解释。
5. 光的能量:光的能量与频率、光的热效应、光的化学效应。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色散等基本概念及其现象。
2. 教学难点:光的折射定律、反射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
3.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光现象,引发学生对光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光的传播:讲解光的传播路径、光的速度、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引导学生理解光的基本特性。
3. 光的反射:讲解反射的定义、反射定律、反射现象的解释,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反射现象。
4. 光的折射:讲解折射的定义、折射定律、折射现象的解释,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折射现象。
5. 光的色散:讲解色散的定义、色散现象的解释,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色散现象。
6. 光的能量:讲解光的能量与频率、光的热效应、光的化学效应,引导学生了解光在生活中的应用。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概念及其现象。
8.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实验观察: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现象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现象教案人教新课标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光现象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光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光的传播1. 光的传播路径2. 光的速度3. 光的传播实例:日食、月食、影子等第二章:光的折射1. 折射现象2. 折射定律3. 透镜及其应用:眼镜、放大镜、望远镜等第三章:光的反射1. 反射现象2. 反射定律3. 反射镜: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等第四章:光的色散1. 色散现象2. 光谱: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等3. 光的颜色混合:颜料和光源的颜色混合第五章:生活中的光现象1. 光在生活中的应用:照明、通信、医疗等2. 光污染及其危害3. 绿色环保,节能减排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2. 利用实验演示和观察,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光现象。
3.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将光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4.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教材后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光现象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新课标版。
2. 实验器材:激光笔、透镜、反射镜、色散实验器材等。
3. 多媒体课件:PPT、视频、图片等。
4. 网络资源:相关光现象的科普文章、视频等。
六、教学资源1. 教学视频:可以找到一些关于光的传播、折射、反射等现象的实验和现象的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抽象的光学概念。
2. 互动软件:可以使用一些互动软件,如物理模拟软件PhET等,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光的传播、折射、反射等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科普文章:可以推荐一些关于光现象的科普文章,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了解光学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光现象》教案新人教版
实验,知道白光是色光组成的,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 重难点 课时安排 教学实施建 议 重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及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得出。 难点:探究各规律的过程及光知识的构建。 7 课时 为了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的榜样作用是必须的。因此,建议实施新课程教材 的教师,应该把握以下几点。 1.教师必须身临其境,身先士卒。教师应对新的教学形式了解多一些,把握多一些, 驾驭好一些。例如,在探究过程中教师是一个骨干学生,有时亦可是一个落后的学生,目的 是把握探究的方向。 2.教师不是法官,也不是家长、阿姨,而是共同学习的可靠的战友。 3.一节课的学习目标不是教师说了算,决不能教师参与不足,而控制却严。 4.切记需要是欲望与兴趣的源泉。所谓的需要,包括知识、技能、生活、维持生命、情 感等等。需要不是强加的,或者是恩赐的。教学要激发学生的需要,还要满足学生的需要。 课件、挂图,光学实验盒等
资源整合 备注
第二章
第二章 光现象 教学预案 内容 教材分析 光现象
光现象
(一)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突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 本章对光的规律性知识,尽量安排为探究性的。这些探究活动是根据实验、演示实验或 者小实验演化而来,老师们都熟悉。探究实验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过程,先不给实验结论,要 求学生自己通过活动获得结论。由于探究具有悬念,对学生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教学中要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处理好实验的关键问题,自主地得出主要结论。 探究性学习跟知识性学习一样,也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本章安排的探究活动,具有 知识浅、操作方便、规律性强的特点,结论容易获得,适宜初中生。探究能使学生体验科学 研究的过程,受到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从收集的证据中,总结和归纳出规律性的知识;从 获得成功的愉悦中,提高学习自信心。 (二)不过分强调科学自身的逻辑性和规律的严密性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反射定律降低到反射规律水平,主动与学生的认识水平吻合,有 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为学会学习打基础。学生在探究“光 反射时的规律”时,获得的事实是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的关系。至于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分 居法线两侧,以及它们与法线在同一平面上的说法,教材中不强调。这样虽不很严密,但不 会在学生认识实际问题时产生障碍。 折射定律历来是初中生学习的难点。本章对光的折射知识定位较低,重点研究光从空气 射入水中或玻璃中光线偏折的方向,只提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光线向法 线方向偏折”的结论。至于对实际问题的研究,对学生要求不高,能听懂就可以了,以减轻 学生的课业负担。 (三)强调实验的作用 初中物理的基本研究方法是实验。一如既往,本章仍然突出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让学 生在观察和实验中,直接获得生动的实验事实,体会、感悟实验方法对物理学习以及学会学 习的重要性,进一步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四)密切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 光学知识渗透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与技术相结合,用于引导掘进的方向;与人文精神 相结合来剖析神话故事;光传递的信息,可以发现宇宙之大;平面镜成像在视力检查上的应 用,光的能量方面的应用──太阳灶,以及海市蜃楼、热谱图、驻钞机;等等,都充满了魅 力和活力。教师应该根据需要和可能,提供身边具有活力的新鲜事例于教学之中。 物理学习是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科学技术的兴趣的重要途径。本章的一些栏目中的内容是 需要教学处理的。学生要适应现代化的生活,需要理解社会生活中的科学技术,应用物理知 识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希望学生在多种学习活动中成长。 初二学生初次接触物理学,对于物理学习的方法很不适应。通过对学习的指导,使学生 养成良好的习惯是重要的任务。这些习惯应包括:亲自动手、亲身经历的习惯;独立思考、 不盲从的习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构筑思路、不断探究的习惯;与人交流、取长补短的 合作习惯。培植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把学习、研究当作像自己呼吸那样的需要、自然;培 植学生具有不怕困难,从实践中找方法,更不怕失败,坚信成功的气质;培植学生严谨的精 神。 1.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的特点。 2.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 3.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光现象》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光现象》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学习目标】1、理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速的大小。
2、知道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规律,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和应用。
3、了解光的色散和物体的颜色以及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
【学习设计】一、情境导入二、课本回顾(一)光的直线传播1、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______光源,如_______;人造光源,如________。
月亮_____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________传播的。
3、________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练习: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______ ,该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
1234、应用及现象:① 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________食,在2的位置看到________食,在3的位置看到________食。
④ 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________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________ 关。
5、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________m/s=________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
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________,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________ 。
(二)光的反射1、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________的。
2、分类:⑴________反射:⑵________反射。
思考: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________的缘故。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 《光现象》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光现象》教案人教新课标版[设计意图]本节课在引导学生复习关于光的一些基础知识,通过讨论人眼能够看到自然界中的各种各样的物体的原因分析,体会到光现象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如光的色彩与物体的颜色,了解人眼看不见的红外线与紫外线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整理本章的知识框架,复习关于光现象的基础知识。
理解物理上的影和像的含义,理解实像与虚像的判断方法。
了解光的热效应,直到光的色彩和颜色的基础知识,了解红外线与紫外线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梳理归纳本章的知识框架,让学生在复习交流的过程中达到基础知识的复习要求。
在相互讨论与复习过程中,形成对光的一些基础知识的认识,并能加以辨别和运用来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复习过程中要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活动的情境中,[教学重点和难点]光现象的基础知识复习与运用[教具和学具]光源、投影仪、三棱镜、三色玻璃纸、硬纸板等[课前准备]请同学在课前把中考指导书上的知识框架整理好,能够自己整理归纳知识点。
把“学法指导”部分的6个问题预习一下,相互之间进行讨论与交流,把不理解的部分整理出来,[教学过程]状和物体相似;[教学资源]设计本节复习课,旨在让学生归纳出初中光学的主要知识点,重点解决光学的一些基本知识,为后续复习光的反射与光的折射知识做好准备。
参考南京市中考指导书的要求,建议在使用本节教学活动设计的时候,要让学生成为课堂复习的主体,结合一些简单的活动演示,提高复习课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复习的效率。
二[设计意图]本节课主要复习光的直线传播的规律和光的反射定律,主要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发现本章内容中掌握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
在复习过程中结合实物的探究活动过程的重现,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情境中自主复习。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记住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初中物理_《光现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光现象复习》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1、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
2、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二内容与学情分析:本节课主要复习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回归课本,同时在学生熟悉结论的基础上,逆向思维思考实验器材的选择作用以及实验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并做必要的实验验证。
学生对这些实验的探究过程和结论已有所认识,但有些实验设计的目的模糊,所以本节课主要对实验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究,另外光的三种现象的区分、光学作图也是重点。
三中考指南:本章在中考中的易考点有: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的几种现象的判断应用;应用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作图;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探究与应用;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
四复习目标:1、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演示实验,了解光反射的探究问题。
2、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探究过程中的问题。
3、通过探究实验的复习,了解实验设计中运用的物理科学方法4、通过对比分析,综合概括等方法比较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发生的条件,规律的异同以及各自特有的光现象。
重点: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实验设计及问题探究难点:实验操作及问题探究教具:平面镜、玻璃板、白纸板、激光笔一只、蜡烛、刻度尺。
五复习过程:实验一:光的反射(学生思考加演示)1、实验器材:、有色激光器、可折转的白色硬纸板、3.问题探究:(1)实验中白纸板的作用是什么?(2)实验中将纸板B折转一定角度的目的是什么?(3)试验中如何探究两角的大小关系?(4)沿着反射光线的路径让光射向入射点o,会看到反射光线出现在什么位置?说明了什么?(5)做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实验二:平面镜成像(基于课标对该实验的要求较高采用分组实验,1、2独立完成,基于本班小组建设不成熟,4问题探究在教师的引导下逐一完成,但实验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注重探究过程中学生易忽略的问题)1、实验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器材:较"薄”还是“厚”)的透明玻璃板、大小的蜡烛、、白纸、光屏、火柴、支架等3、实验图示:4、问题探究:(1)为什么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玻璃板为什么要选用较薄的?(2)实验室玻璃板要放在水平桌面,否则会导致什么后果?(3)选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什么?实验研究方法是.(4)实验中刻度尺、白纸的作用分别是什么?(5)如何确定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还是实像?六课堂检测:1.如图2-2所示是小明拍摄的雁鸣湖风景之一,大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形成的(选填“实”或“虚”)像。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光现象 三平面镜成像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光现象三平面镜成像教案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光现象三平面镜成像教案人教新课标版三、平面镜成像【设计思想】从生活实例中引入新课程,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动机。
引导学生设计并完成实验。
学习总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通过科学探究找到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树立虚拟形象的概念。
通过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的功能和实际应用,我们可以了解科学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
课程标准要求【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了解虚像的形成。
● 分析生活中的平面镜像现象。
●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的特点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索“平面镜的成像特性”,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 观察实验现象,感受虚拟图像的意义。
●通过观察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索“平面镜成像特性”的过程中,体验获取知识的成功感。
●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难点:平面镜成像原理和虚拟图像的初步概念。
[教学方法]探究法、实验法、讲练法、归纳法【教学器材】平面镜、白纸、一块3cm平板玻璃、两支相同的蜡烛、直尺、多个光反射测试仪和多组量角器。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二、新课开始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像与物大小比较(放大或缩小)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形成虚拟像,像与物之间的直线与镜垂直,像与物与镜之间的距离相等;图像与对象大小相同。
教学过程提要我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运用导言1。
观察与思考:多次更换平面镜,根据观察回答问题:用心爱心专心学生之间的距离和镜像1中图像的位置。
图像在镜子后面或里面。
图像的大小是如何变化的?当镜子有那么大或那么远时;当课堂远离或靠近学生时,图像到镜子的距离会变大或变小。
离有何变化?2.观看视频:为什么杯子里的蜡烛会在水中燃烧?教师活动播放视频“水中蜡烛火焰”。
人教课标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光现象— 四、光的折射》教案
教学内容:光的折射教学目的:1.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及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和折射角2.知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其他介质中及光从水、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的折射情况3.知道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能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
教学重点:1.光的折射规律;2.作光折射的光路图。
教学用具:光具盘、平行光源(调压器不能放得太矮便于掌握)、玻璃水槽、水彩笔、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设备,实物展示台、碗筷(每人1个)、水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实验,好不好?请大家将准备好的碗放在桌面上,看着碗底,将水倒入碗中,碗的深度有什么变化?再将你桌上的筷子象我这样斜插入盛水的碗中,注意从侧面观察筷子在水面处发生了什么变化?”①.学生实验盛了水的碗看上去变浅了,插入水中的筷子好像变弯了。
“这是为什么呢?要弄清楚这些问题,就请大家和我一起来学习这一节课——《光的折射》。
”板书课题。
二.新授1.光的折射现象“下面请同学们观察两个实验。
”演示实验一:光在空气中传播,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
“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光在什么中传播?其传播方向是否发生变化?”多媒体出示问题:光在什么中传播?其传播方向是否发生变化?学生回答。
“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光从什么射入什么?其传播方向是否发生变化?”多媒体出示问题:光从什么射入什么?其传播方向是否发生变化?学生回答。
演示实验二: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
“再请同学们再注意观察,光又从什么射入什么?其传播方向是否发生变化?”多媒体出示问题:光又从什么射入什么?其传播方向是否发生变化?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通过这两个实验现象,说明光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传播方向不发生变化,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其传播方向一般会怎样?”学生回答。
“对,会发生变化”“象这些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学生看多媒体识记概念,教师板书:[1.光的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光现象》全章教案 (1)
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光现象》全章教案光的直线传播颜色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了解色散现象。
知道色光的三原色是不同的。
2、过程和方法●阅读“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内容,了解宇宙的信息。
●探索色光的混合和颜色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亲身的体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亲身的体验与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探索的积极性。
重、难点:1、光的直线传播的内容。
2、分析解释有关现象。
3、知道颜色、颜料之迷。
教学器材:激光源、玻璃杯、水、烟雾、三棱镜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无……前面无相关内容二、导学达标:引入课题:①我们为什么可以看见物体?……物体有光线射入我们的眼睛。
例如:阳光、日光灯、电视等。
②学生探讨:光线是如何传播的?进行新课:1、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例如:……………………学生举例上面的光源能分成几种类型?(1)、自然光源(2)、人造光源2、探究:光的传播演示试验①:图片……阳光穿过树林演示试验②:激光在水中穿过演示试验③:激光在烟雾中穿过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应用:影、排队、射击、日食、月食……(可以让学生先讨论,部分现象要解释)3、光的速度:讨论:光有没有速度?(有,非常大)在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为c=3×108m/s,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利用对比说明:34页图示在其他介质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小4、阅读:我们看到了古老的世界问答:(1)我们为什么看到了古老的世界?(2)什么是光年?它是什么物理量?5、颜色:(1)、试验:光的色散……说明什么问题?结论:白光是由各种颜色的光组成的,不同颜色的光混合后会变成其他颜色。
不同颜色的光分散的过程叫光的色散。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光现象 一光的传播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教案
第一章光现象一光的传播【设计思想】根据课程标准及本节教材的内容,将重难点确定为“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
考虑到光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本节又是光学知识的第一节。
如果处理不好,可能造成学生只能机械地记忆,很难真正理解,不利于后面的教学。
为了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教学中设置了“三个演示实验”,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到光在透明的气体、液体、固体中的传播径迹,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为突破难点“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在教学中设置了三个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如何能通过两个小孔看到物体,从而知道栽电线杆、站队、射击瞄准等都是类似的现象;亲身体验影子、小孔成像是形成,从而可以用类似的方法判断日食、月食等的成因。
加深了学生对光沿直线传播及应用的理解和掌握。
课程标准要求【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种。
●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能理解常见的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知道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2.过程与方法●初步形成发现问题,形成课题,建立假说,检验论证,评价发展的思维程序;●观察光在空气、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问题的重要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对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通过阅读相关资料,感受我国古代科学的伟大成就,增强对中华民族的科学文明的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光的直线传播的探究过程以及光速的应用。
能解释简单的光直线传播现象。
难点:光直线传播规律的得到及解释光直线传播现象。
【教学方法】探究法、演示法、讨论法。
【教学器材】卫生香(或有烟蚊香)、激光笔、一空烧杯、一装有水(滴有少量的牛奶或豆浆)的水槽、火柴、蜡烛、玻璃砖一块、带量角器的白园板。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哪些物体能自行发光?如太阳、电灯、燃烧的火焰、夜晚的萤火虫、在大海深处的灯笼鱼、斧头鱼、水母。
哪些物体看起来能发光,但那不是它们自己发光,而是反射的光?如月亮、镜子和所有能看见的物体二、新课开始教师用:排球、乒乓球(用细线拴好)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旁注教师: "激光直射人眼时,会对眼睛有损伤,实验前、后及实验中绝对禁止激光直射自己或他人眼睛!"(一)光源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二)光是如何传播的【演示1】将激光沿着白板表面传播,观察它的传播方向。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光现象复习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课题:第二章 光现象课型:复习课 讲学时间:2010年9月复习目标1、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真空中的速度为3×108m/s 。
2、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
3、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简单的光现象。
4、知道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发生的条件、规律的异同及各自特有的光现象。
5、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复习过程 一、知识网络:二、知识回顾1、 叫做光源。
光源分为 和 。
2、白色光不是单纯的光,它是由 七种不同的色光组成,当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七色光的现象叫。
首先用实验研究光的色散现象的是英国物理学家。
3、光的三原色是指。
颜料的三原色是指。
4、有色的透明物体只能透过的色光,即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色光决定的。
5、有色的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的色光,即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色光决定的。
6、都属于不可见光。
7、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因此它具有效应;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它能。
8、光在传播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不能到达的区域便产生了影子,这说明光是。
9、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其值是m/s,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与此值近似相等。
10、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是:①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
②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
③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④像到镜的距离与物到镜的距离。
⑤像与物以镜面的。
11、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我们能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平面镜成像都与有关。
12、在“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第一步,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观察反射光线方向怎样改变,实验结论是:;第二步,把纸板的右半面F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是否还能看到反射光线,实验结是:。
13、光的反射定律是:;;。
14、平面镜成虚像的根本原因是:它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而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所以能用光屏来承接。
15、一束平行光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仍是平行的,这种反射叫做反射;一束平行光射到凹凸不平的表面上,反射光射向各个不同的方向,这种反射叫做反射。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学案分析(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学案分析(人教版)第二章光现象一、光的传播、知识与技能●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2、过程与方法●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阅读科学世界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内容,了解光可3●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二、光的反射、知识和技能●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2●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体验●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位置的关系,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探究3●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三、平面镜成像●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通过观察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四、光的折射、知识与技能●了解光的折射的现象。
●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2、过程与方法3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五、光的色散、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太阳光谱。
●了解色散现象。
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跟颜料的三原色是不同的。
●探究色光的混合和颜色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2、过程与方法●探究色光的混合和颜色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初中物理_光现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正知识点二:光的反射(一)光的反射定律【问题3】为什么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1、光的反射定义和几个名词:一点、三线、两角光在反射时又有什么规律呢?2、回顾实验与探究:实验器材:硬纸板、激光手电、平面镜、量角器实验步骤:引导学生回顾实验讨论展示反馈(1)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
(2)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 点,经平面镜反射后,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径迹。
(模型法)(3)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重做两次,换另一种颜色的笔,记录光的径迹。
(4)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NO两侧的角i和角r的大小,记入表格(5)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反证法)(6)归纳分析,得出结论。
结论: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问题4】实验中为什么要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订正总结讨论回答学情分析从心理特征来说,初中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
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图像,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效果分析教学效果的分析,应该基于教学设计而言。
整个课堂教学的实施很顺利,充分地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了学生在课堂中主体地位和情感体验,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经过课后反思,我认为成功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重视课前-课堂模式2、立足于“整分合补测”,“小循环多反馈”,“帕金森模式”的课堂教学模式。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光现象 三平面镜成像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光现象三平面镜成像教案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光现象三平面镜成像教案人教新课标版三、平面镜成像【设计思想】从生活事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动机。
指导学生设计并完成实验。
学习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归纳平面镜成像特点,寻找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建立虚像概念。
通过对凸面镜、凹面镜的作用和实际应用的了解,体会科学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课程标准建议【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晓得平面镜光学的特点。
●介绍虚像的构成。
●分析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初步介绍凸面镜和凹面镜的特点及其应用领域。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观察实验现象,感受虚像的含义。
●通过观察认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促进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中,体会获得知识的成功感。
●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应用领域的介绍,初步重新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培育细致、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平面镜光学的特点。
难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以及虚像的初步概念。
【教学方法】探究法、实验法、谈百无禁忌、归纳法【教学器材】平面镜、白纸,3cm平玻璃一块、两支相同的蜡烛、直尺、光的反射实验仪多个、量角器多组。
【教学过程】一、备考回答、导入新课二、新课已经开始物至平面镜的距离/cm像是至平面镜的距离/cm像是与物大小比较(压缩或增大)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像和物体的连线跟镜面垂直,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大小相同。
教学过程艺文志一、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运用引1.观察思考:多次改变平面镜与根据观察回答问题:用心爱心专心入某学生间的距离,镜中像的位置1.像在镜子后面或里面,比同学小、新和像的大小怎样变化?当镜子远一样大或大;课离或靠近同学时,像到镜面的距变大或变小。
距有何变化?2.观看录像:为什么杯中的蜡烛可以在水中燃烧?教师活动播放视频“水中的烛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光现象】学情分析
一、填空题
1、正在发光的电灯,反光的镜子、灯笼鱼、萤火虫、月亮、水母,其
2、一束与镜面成40°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则入射角是 度,反射光线与 入射光线的夹角是 度;潜望镜是利用 来改变光路, 从潜望镜中看到的是 像。
3、如图所示的光路示意图中,MN 是空气与玻璃的分界面,PQ 为法
线,根据图示,MN 下方的物质是____,折射角是____,反射角是____.
4、当我们在这里参加中考时,在内蒙古草原上却呈现出“白云悠悠,
绿草茵茵,牛羊成群”的美景,草原呈现绿色是因为草_________了绿光(选填“吸收”或“反射”);我们能够从不同方向看到同一片白云,是因为白云对光产生了__________反射。
5、如图2所示,我们能看见不发光的书本的原因是由于 。
6、如图3是太阳灶,它是利用 镜对光线的 作
用来工作的。
7、冬冬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 处,她的像到镜面距离为________m ;
现将一块和镜面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m 处。
如图11所示,
这时她___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8、指出下列物理现象的成因:阳光下人有影子 ;
水中映着大桥的 倒影 ;清澈的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浅 ;在射击 瞄准时,有一个要领叫做“三点一线”,是利用了光
原理。
9、平面镜成像是光的__________现象引起的;岸边景物在湖中的倒影是光的__________现象引起的;插在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向上弯折了,这是光的__________现象引起的.站在游泳池旁看到池水的深度要比实际的深度__________一些,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现象引起的.
10、黑板发生“反光”时,上面的粉笔字看不清楚,这是因为黑板发生__________发射的缘故.我们能从各个不同的方向看清楚物理课本的原因是光在课本上发生__________反射.小红用小镜子晃小明的眼睛是太阳光发生了__________反射.
11、太阳的能量以 的形式辐射到地球,在光
谱上红光以外的部分也有能
量辐射,我们把这样的辐射叫图
3 图
做,在光谱的紫端以外,也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做,电视遥控器发出的是。
12、如图,在晴天的中午,茂密的大树下常有许多圆形的不那么明亮光斑,这些光斑的成因是由于光是沿传播的,光线通过树叶缝隙而形成的太阳 .(填“象”或“影子”)
二、选择题
1、有人觉得自己家的客厅太窄小,决定在客厅中装一面大镜子,可以看起来大些,你建议他装()
A、凸面镜
B、平面镜
C、凹面镜
D、都一样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只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B.我们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能发光
C.打开电灯屋子马上被照亮,所以光的传播是不需要时间的
D.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太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形成了影子
3、自行车尾灯可以反射光,有利于夜间行车安全,它属于()
A、镜面反射
B、漫反射
C、两种反射结合
D、无法判断
4、平面镜M沿水平方向以大小不变的速度V移向点光源S,运动中镜面始终保持与运动方向垂直,如图2,则S在镜中的像S'移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是( )
A、以速度V水平向左移动
B、以速度V水平向右移动
C、以速度2V水平向左移动.
D、以速度2V水平向右移动
5、在太阳光下我们能看到红色的花是因为 ( )
A.花发出的光是红色的
B.花能反射太阳光中的红色光
C.花发出的光是白色的
D.花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红色光
6、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方形孔,让太阳光垂直照在方形孔上,那么地面上产生的光斑()
A.是方形的
B.是圆形的
C.它是太阳的影子
D.是长方形的
7、将电视机遥控器对准墙壁按一下开关,有时也可以将关闭的电视机打开。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可见光不遵从光的反射定律B.不可见光的折射现象
C.不可见光的反射现象D.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8、黑板上同一个字,有的座位上的同学看得清楚,而有的座位
同学看不清楚,其原因是( )
A.教室光线亮度不够B.黑板产生镜面反射造成的看不清
C.黑板漫反射造成的看不清楚 D.以上说法都不对
9、“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井水中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B.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近
C.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 D.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10、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
如图所示,让被测者面对着镜子背对视力表,此人看到视力表的像离他的距离是()
A.3m
B.4m
C.5m
D.6m
11、如图所示验钞机发出的“光”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家用电器的遥控器发出的“光”,能用来控制电风扇、电视机、空调器等。
对于它们出的“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紫外线
B.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红外线
C.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紫外线,遥控器发出的
“光”是红外线
D.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红外线,遥控器发出的
“光”是紫外线
12、如图所示a、b、c三条光线交于S点,若在S前任意位置放一个平面镜M,则三条反射光线()
A.可能交于一点
B.一定交于一点
C.延长线交于一点
D.可能平行
三、作图题
1、如图14所示:MN为平面镜,AB、CD是点光源S发出的光
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用平面镜成像原理作图确
定S的位置和入射光线。
2、在一个干枯的井底正中央P点趴着一只青蛙,它能看到的
视野范围如图16-a所示。
天降大雨时井中全部灌满水,若青
蛙仍在P点,它的视野将发生变化。
请在图中利用光路图确定
青蛙视野变化后的大致范围。
图
四、科学探究题
1、右图是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①此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
便于通过玻璃板找到像。
如果有4㎜厚和2㎜厚的两块玻璃板,为提高实
验效果,应选择 ㎜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②某同学点燃蜡烛后把它放在玻璃板前的某一位置处,再把一支没
有点燃的蜡烛移到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在纸上记下两支蜡烛 的位置,用直线把这两个位置连起来,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分别到平面镜的距离。
根据这组数据,他得出实验规律:“平面镜成像时物距总是与像距相等”。
你认为该同学的做法恰当吗?为什么? ③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除了测量物距和像距之外,还必须比较 的高度大小。
2、如图15是自行车的尾灯,当你在后面用灯光照到它时会很耀眼,试在车尾灯放大图中作出反射光线,并说明它对光的反射有什么特点?
五、计算
1、“5.7”空难发生后,“黑匣子”的打捞工作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尽快将它打捞出水,专家们在失事海域进行探测,测量船在海面向海底发射波速为1450 m/s 的超声波,并测得超声波从发射到反射回海面经历的时间为0.2 s,则“黑匣子”所在的海域的深度约为多少?
2.一棵大树在阳光下的影长4.5m ,这时一根直立的1 m 长的竹杆的影长为0.5 m ,则大树高几米?
六、应用实践题
阅读下列材料
光污染及危害
光污染是指因光辐射过强而对生活、生产环境以及人体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
最常见的光污染是眩光.都市中的宾馆、饭店、写字楼等地方常用玻璃、铝合金材料装饰其外墙.这些材料都能强烈的反射太阳光,使人宛如生活在镜子的世界中.另外,夜晚迎面驶来的汽车灯光、电焊或熔炉等发出的强光、专用仪器设备产生的红外线及紫外线等均会造成严重的光污染.
光污染的危害中:(1)导致人的视力下降,使白内障发病率增高;(2)“人工白昼污染”会使人的生物节律受到破坏,产生失眠、神经衰弱等各种不适症,致使精神不振;(3)现代舞厅中的“彩光”污染使人眼花缭乱,发生头昏、头疼、精神紧张等症状.如果人体长期受到紫外线的照射,还会诱发白血病等.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以下常见的几种职业,较少受到光污染危害的是()
A、炼钢工人
B、纺织工人
C、出租车司机
D、电焊工人
(2)下列四个娱乐场所中,光污染危害最大的是()
A.现代舞厅 B、电影院 C、剧场 D、音乐厅
(3)请你就如何有效地预防光污染,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