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现代工程技术重点专项
2019~2020年度广东重点领域研发计划
附件12019~2020年度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海洋高端装备制造及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专项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为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践行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国家战略,支撑海洋强省、“一核一带一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启动实施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海洋高端装备制造及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专项。
本专项以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实现我省海洋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为目标,聚焦海洋高端装备制造、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探开发、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领域核心关键技术、产品和装备研发,推动现代海洋产业关键领域率先突破、重点领域优先发展,为打造产业链条完善、辐射带动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洋产业集群,全面提升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提供科技支撑。
2019~2020年度支持专题及项目方向如下。
专题一:海洋高端装备制造本专题下设3个方向,每个方向以项目形式申报。
方向1:近海底精细光学探测深海自主水下机器人研制及应用示范(一)研究内容面向深海资源调查、考古和海底目标搜索等精细探测需求,研制具有自主避碰功能的大深度自主水下机器人,实现复杂环境下近海底高精度自主航行;搭载高分辨率光学系统,研发图像处理及识别系统,实现近海底精细光学探测,具有图像大场景拼接和目标识别定位功能;支持自主水下机器人智能决策,实现关键靶区自主精细调查。
(二)考核指标1.研制可搭载光学系统的深海近底自主水下机器人平台,具有4500米水深的作业能力,巡航速度1节,巡航高度3米,连续工作不小于24小时,可实现复杂海底环境下的自主避碰与高精度航迹控制。
2.研制图像处理及识别系统,具有海底图像处理、图像大场景拼接和目标识别定位功能。
图像匹配误差不大于1个像素;在图像两两重合不低于15%的情况下,海底大场景图像自动拼接率不小于80%;目标识别率不低于85%,可实现高概率海底目标自动识别。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2019年度
附件1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2019年度“新一代通信与网络”重大专项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本专项对接广东省政府和科技部联合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宽带通信和新型网络”重点专项,以国家战略和广东产业发展需求为牵引,瞄准国际最前沿,集聚国内优势团队,集中力量联合攻关一批制约产业创新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制定行业标准,取得若干标志性成果。
2019年度指南共设置核心设备、高效传输、卫星通信、5G网络与应用四个专题9个任务,拟支持9个项目。
项目实施周期一般为3~4年。
专题一:核心设备项目1:面向商用的5G基站设备研发(一)研究内容。
开发6GHz以下满足5G商用需求的5G中频段基站设备,开发5G高频段商用基站设备,所研发设备满足3GPP R16标准和国家行业标准规范的要求,满足用户体验速率、峰值速率、频谱效率等5G关键性能指标要求,鼓励采用国产芯片。
(二)考核指标。
项目完成时,须研发6GHz以下满足5G商用需求的宏基站设备、研发5G高频商用设备,采用国产芯片,实现销售不少于1万套。
主要技术指标:所提供设备支持3GPP R165G标准,并满足主要技术指标和相关行业标准要求。
(1)5G中频段基站设备支持2515-2675MHz、3400-3600MHz和4800-5000MHz频段(具体频段以工信部5G频率规划分配为准),信道带宽不小于100MHz;(2)5G中频段基站设备满足3GPP R16标准和国家行业标准规范的要求,支持大规模阵列天线(大于等于64通道);小区峰值吞吐量不小于3Gbps;(3)控制面空口时延小于10ms;单向用户面空口时延小于4ms;(4)支持CU和DU分离和合设方式,支持CPRI/eCPRI等接口要求;(5)5G高频段基站商用设备支持24.75-27.5GHz频段(具体频段以工信部高频段5G规划为准),支持不小于800MHz总带宽,支持512天线阵元,峰值吞吐量不小于10Gbps。
2019~2020年度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申报指南
附件2019~2020年度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申报指南专题一:学科类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专题编号:20191203)。
(一)专题背景。
学科类省重点实验室是高水平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要平台,是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的重要基地。
学科类省重点实验室包括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学科类)和省市共建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学科类),其中省市共建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学科类)采用省市联动共建、地市投入为主的方式建设,为我省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提供知识储备和技术支撑。
本专题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新材料、海洋经济、现代种业与精准农业、现代工程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及社会民生重大问题,建设学科类省重点实验室。
(二)申报要求。
1.建设基础要求。
重点实验室应围绕研究领域,聚焦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近、中、远期目标清晰。
研究内容与已有省重点实验室不重叠。
其建设基础应符合以下要求:(1)实验室负责人应符合下述条件之一:A.2016~2018年主持过1项资助金额为200万元及以上的国家级基础类科研项目;B.2016~2018年主持过1项资助金额为300万元及以上的国家级研发类科研项目;C.2016~2018年主持过1项资助金额为500万元及以上的省级科技计划项目或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团队项目。
(2)研究团队:固定在职研究人员不少于20人,研究团队配置合理。
固定研究团队2016~2018年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不少于10项,项目总金额1000万元及以上。
(3)科研设施:实验室使用场地相对集中,原则上须符合《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的管理办法》中关于实验室面积和科研仪器相关要求。
(4)以往成果:实验室整体科研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代表性成果国内领先,应提供2014年以来的5项代表性成果。
(5)开放合作:实验室仪器设备提供对外开放服务,实验室应设立开放课题和开放基金,须有实质性的国内外学术交流合作,有产学研合作机制。
潮涌风劲正扬帆——中央结算公司“十三五”发展纪实(下)
潮涌风劲正扬帆——中央结算公司“十三五”发展纪实(下)标准先行,守正创新,助力金融市场改革深化作为提供金融基础设施服务的中央金融企业,中央结算公司的目标是建成世界一流金融基础设施,推动金融市场改革与发展,与中国大国地位相映衬,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呼应。
“十三五”期间,中央结算公司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创多项业务创新先河,助力金融市场改革。
秉承中立,履行定价基准形成平台职能。
基于中央托管机构的中立地位和专业优势,中央结算公司持续履行中国金融市场定价基准形成平台职能。
一是中债国债收益率曲线已成为人民币无风险基准利率的代表,基准作用进一步得到夯实。
2016年,中债3个月期国债收益率作为人民币代表性利率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纳入特别提款权(SDR)利率篮子,是SDR利率篮子中唯一由第三方机构发布的无风险利率。
同年,亚洲开发银行官网也发布了中债国债收益率曲线。
中债国债收益率曲线作为人民币无风险利率基准也得到监管部门的高度认可,已成为我国浮动利率债券最主要的定价基准。
“十三五”期间,以中债国债收益率为定价基准的浮动利率债券规模大幅增长,从2015年末的0.4万亿元增长至2020年末的3.7万亿元,在以市场化利率为基准利率的债券中占比达95%,在公司信用类浮动利率债券中占比超过98%,成为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人进行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
二是以国债收益率为基础形成的估值、指数也逐渐成为市场基准指标。
截至“十三五”期末,以中债估值作为提前兑付定价基准的债券规模累计超过2500亿元,在同类债券中占比85%;以中债指数为业绩基准的基金规模超3万亿元,在同类基金中占比83%;以中债指数作为投资标的的基金规模超3400亿元,在同类基金中占比85%。
此外,中债价格指标成为银行间市场利率互换和标准债券远期的标的,场外衍生品市场也开始出现挂钩中债国债指数的收益凭证和场外期权。
三是助力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落地实施,形成中债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解决方案。
2022-2023年度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食品营养健康与食品安全”(农产品加工)重点专项申报指南
2022-2023年度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食品营养健康与食品安全”(农产品加工)重点专项申报指南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保障粮食及重要农产品供给和食品安全,针对广东优势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提升,启动实施2023年度“食品营养健康与食品安全”(农产品加工)重点专项,围绕广东现代农业和食品产业集群发展科技需求,着力推进农产品保鲜和加工关键技术攻关,提高我省重要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附加值,科技支撑预制菜产业发展,促进现代农产品加工产业健康发展。
本专项设置7个项目,采用“竞争择优”申报方式。
项目申报须涵盖各自项目下所列示的全部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在广东省开展技术应用与示范。
同一项目原则上支持1项,评审结果靠前且技术路线不同的项目可并行支持,实施周期3~5年,项目申报单位不超6家。
项目1:广东畜禽冷鲜贮运智能绿色保鲜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一)研究内容。
以生猪、鸡为对象,开发畜禽冷鲜贮运智能绿色保鲜关键技术,包括高新冷杀菌保鲜技术、活性智能抗菌包装、高阻隔可降解包装、新鲜度指示标签、气调包装和减压冷藏不冻结保鲜技术,结合“栅栏技术”与HACCP体系,形成畜禽冷鲜绿色贮运的关键技术规程与质量控制体系。
建立示范基地进行应用示范推广。
(二)考核指标。
1.研发畜禽冷鲜处理一体化智能设备1套,畜禽肉制品运输质变率低于1%,风味物质流失量不超过10%,失水率不超过5%,弹性降低率减少5%以上;2.开发具有抑菌、高阻隔和气调等功效的新型全降解包装材料,延长冷鲜肉保质期2~3天以上,保水率85%以上;3.研发对畜禽肉制品腐败变质特征分子具有响应性的指示标签,要求对有机胺、硫化物等肉类腐败特征分子检出限低于1μmol/L,灵敏度显著高于现有商业化产品;开发对畜禽肉制品储运销售过程中温度波动具有预警监控作用的智能标签或成套设备,要求脱冷时长大于15分钟即可预警,且误报率低于1%;4.建立畜禽冷鲜贮运智能绿色保鲜关键技术应用示范基地3~4个,并对不同畜禽养殖加工企业建立推广示范点5个以上,产品综合效益提升10%以上。
2019年度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第二批)拟立
互联网+智能立体车库+大数据云平台管理系统工程 山东九路泊车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5G-V2X车路融合的乘用车自动驾驶项目
山东国金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基于5G支撑的天空地一体化智慧农业决策支持平台 山东华宇航天空间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车路协同技术的智能交通服务平台建设与产业化 应用 基于大数据智慧型并网机组网源协同调频关键技术研 究与工程应用
大数据安全关键技术研究
齐鲁工业大学
基于快速密码算法的大数据高效安全存储系统
山东正中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区块链网络监管与安全防护关键技术
面向人工智能的自主可控大数据安全存储系统 高性能PBO纤维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柔性氧化铝陶瓷纤维制备汽车尾气三元催化用衬垫关 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 高性能差别化间位芳纶制备与工程化关键技术 基于纤维增强的功能性聚氨酯脲弹性体复合人防工程 材料的研究与产业化 微发泡注塑成型轻质高强原位微纤增强聚乳酸复合材 料构件的关键技术研究
申报项目名称
申报单位
合作单位
主部门
工业制造设备预测性维护的关键技术研究
青岛大学
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装备智能化服务关键技术研究与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济宁分所 应用
省级自然资源监测监管大数据应用服务平台建设
山东省国土测绘院
供水管网漏损监控大数据分析系统
山东潍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字孪生城市四维可视化信息系统及其在济南城区的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应用
山东省计算中心 (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 心) 北京鲸鲨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 山东东珩胶体材料有限公司 烟台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龙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大学
高性能及大功率光纤激光关键材料研发和产业化
2020年度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与治理能力提升”重点专项技术就绪度评价标准及细则
附件3技术就绪度评价标准及细则技术就绪度(Technology Readiness Level,TRL)评价方法根据科研项目的研发规律,把发现基本原理到实现产业化应用的研发过程划分为9个标准化等级(详见列表),每个等级制定量化的评价细则,对科研项目关键技术的成熟程度进行定量评价。
表1:技术就绪度评价标准(一般)表2:“一般硬件”技术就绪度评价细则TRL1:明确该技术有关的基本原理,形成报告评价细则权重在学术刊物、会议论文、研究报告、专利申请等资料中公布了可作为项目研究基础50%的基本原理明确了基本原理的假设条件、应用范围50% TRL2:基于科学原理提出实际应用设想,形成技术方案评价细则权重明确技术的基本要素及构成特性30%初步明确技术可实现的主要功能50%明确产品预期应用环境20% TRL3:关键功能和特性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试验或仿真完成了原理性验证评价细则权重形成完善的实施方案,有明确的目标和指标要求30%通过试验或仿真分析手段验证了关键功能的可行性40%理论分析了系统集成方案的可行性10%形成完善的项目开发计划10%评估产品预期需要的制造条件和现有的制造能力10% TRL4:关键功能试样/模块在实验室通过了试验或仿真验证评价细则权重完成基础关键功能试样/模块/部件的开发30%在实验室环境下通过各基础关键功能试样/模块/部件的功能、性能试验或仿真验证30%试制了关键功能试样/模块/部件10%对各关键功能试样/模块/部件进行系统集成10%评估关键制造工艺10%关键功能试样/模块/部件设计过程文档清晰10% TRL5:形成产品初样(部件级),在模拟使用环境中进行了试验或仿真验证评价细则权重完成各功能部件开发,形成产品初样35%在模拟使用环境条件下完成产品初样的功能、性能试验或仿真验证35%功能部件设计过程文档清晰10%确定部件生产所需机械设备、测试工装夹具、人员技能等10%确定部件关键制造工艺和部件集成所需的装配条件10% TRL6:形成产品正样(系统级),通过高逼真度的模拟使用环境中进行验证评价细则权重形成产品正样,产品/样机技术状态接近最终状态35%在高逼真度的模拟使用环境下通过系统产品/样机的功能、性能试验或仿真验证35%设计工程试验验证及应用方案5%系统设计过程文档清晰,完成需求检验10%确定系统产品/样机的生产工艺及装配流程10%确定生产成本及投资需求5% TRL7:形成整机产品工程样机,在真实使用环境下通过试验验证评价细则权重完成系统产品/样机的工程化开发30%在实际使用环境下完成系统产品/样机的功能、性能试验验证30%系统产品/样机开展应用测试10%产品/样机生产装配流程、制造工艺和检测方法等通过验证10%建立初步的产品/样机质量控制体系或标准10%验证目标成本设计10% TRL8:实际产品设计定型,通过功能、性能测试;可进行产品小批量生产评价细则权重实际产品开发全部完成,技术状态固化30%产品各项功能、性能指标在实际环境条件下通过测试30%完成产品使用维护说明书10%所有的制造设备、工装、检测和分析系统通过小批量生产验证15%关键材料或零部件具备稳定的供货渠道15% TRL9:系统产品批量生产,功能、性能、质量等特性在实际任务中得到充分验证评价细则权重产品的功能、性能在实际任务执行中得到验证30%所有文件归档10%所有的制造设备、工装、检测和分析系统准备完毕10%产品批量生产20%产品合格率可控20%建立售后服务计划10%表3:“软件”技术就绪度评价细则TRL1:明确基本原理和算法,完成可行性研究。
2018~2019年度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与装备制造”重大科技专项申报条件、时间、流程
2018~2019年度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与装备制造”重大科技专项申报条件、时间、流程申报要求(一)申报单位主要为广东省内注册的创新主体,包括科研院所、高校、企事业单位和行业组织等;鼓励港澳地区高校院所作为牵头单位或独立申报;欢迎全国具备相应条件和能力的企事业单位申报,项目评审与立项过程按照相关规定与广东省内单位平等对待。
鼓励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联合相关优势单位进行申报。
如企业作为牵头单位,必须是高新技术企业或大型龙头骨干企业,建有研发机构,在本领域拥有国家级、省部级重大创新平台,且以本领域领军人物作为项目负责人,项目总投入中自筹经费一般不少于70%。
省外单位牵头申报的,与省内单位公平竞争,择优纳入科技计划项目库中管理;入库的项目在满足吸纳广东单位参与到项目研发中(承担的工作量不少于30%)、在广东注册落户或团队加入广东省内单位、科研成果向广东单位转移转化等条件之一后,正式列入省级科技计划,拨付项目资金。
(二)项目内容真实可信,不得夸大自身实力与技术、经济指标,各单位须对申报资料的真实性负责,并提供申报材料真实性承诺函。
项目一经立项,将根据申报书内容转化生成合同书,无正当合理的依据不予修改调整。
(三)有以下情形之一的项目负责人或申报单位不得进行申报或通过资格审查:1.项目负责人或企业法人有广东省级科技计划项目3项以上(含3项)未完成结题的或有项目逾期一年未结题的(平台类、普惠性政策类、后补助类项目除外);2.在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审计、检查过程中发现重大违规行为的;3.同一项目通过变换课题名称等方式进行多头申报的;4.项目主要内容已由该单位单独或联合其他单位申报并已获得省科技计划立项的;5.省内单位项目未经主管部门组织推荐的;6.有严重失信行为记录和相关社会领域信用“黑名单”记录。
(四)申报单位应认真做好经费预算,按实申报,且应符合申报指南有关要求。
申报方式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事业单位通过“广东省政务服务网”或“省科技厅阳光政务平台”提交有关资料进行申报。
2019~2020年度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申报指南
附件2019~2020年度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申报指南专题一:学科类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专题编号:20191203)。
(一)专题背景。
学科类省重点实验室是高水平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要平台,是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的重要基地。
学科类省重点实验室包括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学科类)和省市共建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学科类),其中省市共建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学科类)采用省市联动共建、地市投入为主的方式建设,为我省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提供知识储备和技术支撑。
本专题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新材料、海洋经济、现代种业与精准农业、现代工程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及社会民生重大问题,建设学科类省重点实验室。
(二)申报要求。
1.建设基础要求。
重点实验室应围绕研究领域,聚焦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近、中、远期目标清晰。
研究内容与已有省重点实验室不重叠。
其建设基础应符合以下要求:(1)实验室负责人应符合下述条件之一:A.2016~2018年主持过1项资助金额为200万元及以上的国家级基础类科研项目;B.2016~2018年主持过1项资助金额为300万元及以上的国家级研发类科研项目;C.2016~2018年主持过1项资助金额为500万元及以上的省级科技计划项目或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团队项目。
(2)研究团队:固定在职研究人员不少于20人,研究团队配置合理。
固定研究团队2016~2018年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不少于10项,项目总金额1000万元及以上。
(3)科研设施:实验室使用场地相对集中,原则上须符合《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的管理办法》中关于实验室面积和科研仪器相关要求。
(4)以往成果:实验室整体科研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代表性成果国内领先,应提供2014年以来的5项代表性成果。
(5)开放合作:实验室仪器设备提供对外开放服务,实验室应设立开放课题和开放基金,须有实质性的国内外学术交流合作,有产学研合作机制。
2019年度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先进制造
附件32019年度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先进制造关键支撑材料”重点专项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为落实《“十三五”广东省科技创新规划(2016-2020年)》,根据《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实施方案》,围绕国家重大工程和我省先进制造产业的关键支撑材料需求,结合国际新材料前沿技术发展趋势,启动实施“先进制造关键支撑材料”重点专项。
本重点专项的目标是:面向我省高端装备制造、特高压及相关电气制造产业重点领域关键材料需求和重点基础材料的性能提升需求,突破一批关键材料与技术,推动相关材料的高性能、差别化发展,提高先进制造重点领域新材料的全链条贯通、集成和应用水平。
本专项重点部署4个专题,每个专题支持1项,实施周期为3-4年。
申报时需按专题申报,研究内容必须涵盖该专题下所列的全部内容,项目完成时应完成该专题下所列所有考核指标。
每专题参研单位总数不得超过10个。
除特别说明外,本专项要求企业牵头申报,大企业联合创新型中小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产学研联合申报;项目完成时取得的成果需实现量产和销售。
专题1:高品质热作模具钢研发与产业化(专题编号:)研究内容:研究优化高品质热作模具钢合金成分设计、全链条生产工艺对使用性能影响;研发高品质热作模具钢及模具生产加工工艺新技术,提高钢的纯净度,降低夹杂物,降低连铸坯表面裂纹,改善钢材内部质量,减少内部偏析、疏松、裂纹,实现碳元素偏析波动小,强度、韧性、耐腐蚀、耐磨损、热疲劳寿命等性能的协同提升;研发基于大科学装置平台的模具钢材料性能和残余应力等先进表征、控制技术;建立模具钢组织、性能与热疲劳特性的内在联系的数据库;研究残余应力对模具加工、服役行为及使用寿命影响规律;研究热作模具钢的服役疲劳失效机理,建立热作模具钢的疲劳评定标准;研究并开发不同工况下热作模具的表面强化技术与工艺,提高热作模具的耐磨性和服役寿命;研发模具钢全链条生产全工艺的数值仿真模型、疲劳寿命预测多尺度数值仿真模型及软件系统。
2020年0809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县级卷)参考答案及解析
2020年0809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县级卷)一、注意事项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
考试时限为120分钟。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方可开始答题。
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
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二、给定材料材料1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声春雷在深圳蛇口炸响。
此后的四十年,深圳以奇迹般的速度迅猛发展,由一个“小渔村”迅速发展为一个实际人口超过2000万的现代化大都市。
先行先试,大胆探索,是深圳的基因和使命。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提出,支持深圳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为深圳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明确了方向,注入了动力。
近年来,深圳在社会治理上呈现出许多新的亮点。
从统一政务服务平台“i深圳”APP,到早晚高峰期间只允许载有2人以上车辆驶入的“多乘员车道”,再到“人脸识别”查处非机动车闯红灯……一个个深圳“网红”的背后,都是深圳社会治理的智慧与创新。
不依靠信息技术,不在创新上下功夫,很难想象仅靠有限的人力、物力而能高效地治理越来越庞大的城市。
2019年,深圳正式出台《深圳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方案》,逐步综合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社会治理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加快建设智慧城市。
目前,深圳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每天数据交换量超过2000万条,峰值达到近8000万条。
“这些数据每交换一次,可能就有1个市民少跑一次办事窗口,少盖一个章。
”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负责人说。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2019年度新一
附件1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2019年度“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专项申报指南人工智能作为颠覆性技术的典型代表,其迅速发展将深刻变革人类社会运行的传统模式,已成为各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
本专项以国家战略和广东省产业发展需求为牵引,围绕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亟待突破的关键技术瓶颈,集聚国内优势团队组织技术攻关,力争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在部分关键领域实现科技自立。
2019年度“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专项共设置关键基础体系研究及验证、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及应用、关键处理与感知器件等专题。
要求项目须覆盖每个研究方向要求的全部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且成果实施地点在广东省内。
项目实施周期一般为3年。
专题一:关键基础体系研究及验证(专题编号:20190153)项目1:面向自主智能体感知与协作的计算架构和验证(一)研究内容针对自主智能体感知与协作的新型深度计算架构开展研究。
针对实时感知与识别、自主控制与协作、动态环境下的自适应任务重构等难题,突破实时目标检测算法、多智能体协作、智能计算智能处理器系统结构设计等关键技术。
研究低功耗、强实时的软硬件协同解决方案;研究基于语义地图的情境理解和多智能体协作等核心技术;完成基于认知计算模型的人工智能原型处理器设计,面向多智能协同任务的原理验证系统。
可支持智慧物流、智慧社区、智慧安防等领域。
(二)考核指标项目完成时,须基于自主智能理论计算架构完成一款新型处理器原型设计,并建成面向物流、无人驾驶等领域技术验证系统,可与原有自主智能体感知、协作、任务执行效率直接比对。
其中,处理器峰值算力不低于12.8TOPs,执行效率不低于70%,部分网络不低于80%;单处理器支持不低于8路的1080P@60Hz目标检测任务;基于该原型处理器构建自主智能体数目≥10个、种类≥2类的多智能体协同验证系统;验证系统围绕混合增强智能、机载实时处理、空地联合感知协作、动态环境任务自适应重构等关键技术开展集成验证,达到低能耗、高实时、强适应的要求;项目执行期内在广东省内自主智能体领域进行不少于3处应用,完成新申请发明专利大于等于20项(其中至少包含5项PCT专利),研制并发布实施团体标准2项,集成电路保护布图1项。
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粤府[2019]1号)
策送规_________ZHENG CE FA GUI.................................................................................................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粤府〔2019〕1号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不断提升我省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特制定以下政策措施。
一、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构建更加灵活高效的粤港澳科技合作机制,启动实施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共建重大创新平台和成果转化基地,共同开展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完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共建机制,协同落实国家战略布局和支持政策,建设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省市在建设规划、用地审批、资金安排、人才政策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省实验室开放共享,建设面向港澳开放的散裂中子源谱仪,保障对港澳的专用机时和服务。
支持港澳及世界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企业来粤设立分支机构并享受相关优惠政策,促使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支持我省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在国际创新人才密集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离岸科技孵化基地或研发机构,集聚全球高端创新资源。
试行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科技人员按需办理往来港澳有效期3年的多次商务签注,企业商务签注备案不受纳税额限制;允许持优粤卡A卡的港澳和外籍高层次人才,申办1副港澳入出内地商务车辆牌证。
支持各市至少建设1家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基地可直接认定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并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减轻在粤工作的港澳人才和外籍高层次人才内地工资薪金所得税税负,珠三角九市可按内m汕績科枚第法规__________ZHENG CE FA GUI地与境外个人所得税税负差额给予补贴。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2018-2019年度精准农业重点专项申报指南
附件4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2018-2019年度 “精准农业”重点专项申报指南精准农业是以信息化、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支撑的新型现代化农业生产系统。
本专项按照“统筹规划、夯实基础、有限目标、重点突破”的原则,通过对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的集成应用和产学研协同攻关,围绕水稻、蔬菜、水果、茶叶、畜禽和水产六大产业链,突破数字化农业技术、农业前沿技术等领域关键技术,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与成果,力争到“十三五”末,构建覆盖广东主要农业产业的精准农业技术体系,促进农业高质高效绿色发展,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加快广东省农业现代化进程。
各专题以项目为单位申报,项目实施期一般为3-5年。
具体指南如下:专题一:作物生产信息感知与管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专题编号:0214)开展作物生产多维信息感知大数据平台、田间作物生长精准管控关键技术、设施园艺作物精准调控关键技术、基于大数据和区块链的果蔬产品溯源系统研究。
项目1:作物生产多维信息感知大数据平台示范应用(一)研究内容研发主产作物生产环境与生长信息感知异构物联网技术。
研究广东主产作物生长与生产环境信息接入标准、精准管控技术标准、数据采集规范和大数据平台接入规范;研究作物生产环境、生长及生态信息采集感知技术与系统,集成开发作物环境、生长及生态等新型传感器件的多功能接口,多维度集成卫星、遥感和传感器等多种感知的作物信息感知技术,并进行田间应用。
构建主产作物生产信息多维感知大数据平台。
研究主产作物生产信息基础数据库、智能感知与精准解析系统,建立田间“四情”(苗情、墒情、虫情、灾情)监测预警体系;研究作物长势、产量、品质以及抗性受环境、气候、耕作时间、耕作模式与病虫草害胁迫的精准管控方法与模型;研究作物土壤环境因子与其长势、产量及品质互作机理的大数据深度挖掘模型,构建主产作物生产信息与环境多维信息感知共享服务大数据平台,并进行试点应用。
(二)考核指标1.突破土壤特征信息和作物生长快速采集、原位监测、信息决策关键技术3-5项。
科技“揭榜挂帅”制度述评起源、实践及启示
2021年第3期科枝“福榜挂帅”制度述评:起源、实践及启示张剑波字顾丽英"(1.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上海200020;2.上海社会科学院创新创业经济研究中心,上海200020)摘要:新阶段面对中美科技脱钩和大博弈主导的国际百年变局和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必须按中央的部署,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对各领域发展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
科技“揭榜挂帅”制度作为科技创新制度新安排,有利于突破既往科技攻关制度的不足,不拘一格"选帅组阁”,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难关,摆脱"卡脖子”技术的掣肘,近年来日益受到全国上下的关注和重视。
一些学者开展了深入研讨,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开始了试点。
本文综述其国内研究进展、实践案例,得到启示,并给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科技;揭榜挂帅;制度;实践;启示中图分类号:G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393(2021)03-0004-061引言早在2016年4月19日召开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可以探索搞揭榜挂帅,把需要的关键核心技术项目张出榜来,英雄不问出处,谁有本事谁就揭榜。
”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实行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谁能干就让谁干”。
2021年1月11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全面加强对科技创新的部署,集合优势资源,有力有序推进创新攻关的“揭榜挂帅”体制机制,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
在随后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改革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方式,推广,揭榜挂帅’等机制”。
2021年3月12日,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通过后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第七章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第一节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中,提出“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
2019年度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先导性新
附件42019年度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先导性新材料与技术”重点专项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为落实《十三五广东省科技创新规划(2016-2020年)》,根据《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实施方案》,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核心需求、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关键材料与技术支撑需要,结合国际新材料前沿技术发展趋势,关注前沿新材料及相关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以抢占未来新材料产业竞争制高点、构建产业发展新动力、竞争新优势为目标,启动实施“先导性新材料与技术”重点专项。
本专项按照单原子催化剂、单晶铜箔、超材料三个专题部署,项目实施周期为3-4年,参研单位总数不得超过10个。
鼓励企业牵头申报,大企业联合创新型中小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产学研联合申报。
项目完成时项目成果需实现一定量产和销售。
专题1-2共部署3个项目,申报时研究内容必须涵盖该专题(项目)下所列的全部内容,项目完成时应完成该专题(项目)下所列所有考核指标。
专题3为超材料先导性专题,由项目单位提出具体研究内容和可考核的技术、经济指标,项目成果要求实现产业化并形成销售;同一技术路线、方向仅设一个课题,仅支持一项,支持课题总数3项左右,同一单位(含全资、参股、控股关联单位)支持不超过1项。
专题一:高性能催化剂的研发及其应用研究(专题编号:)项目1:烷烃脱氢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工程应用示范研究内容:(1)研究乙烷、丙烷、异丁烷脱氢的单原子催化机理,开发单原子催化剂的理论设计方法,获得通用性描述催化剂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定量构效关系,指导适用于轻质烷烃脱氢的单原子催化剂的实验制备和性能优化;(2)探索活性组分、载体类型和制备条件等对催化效能的调控规律,开展单原子催化剂的载体优化及中试制备技术的研究,开发与现有移动床、固定床或流化床匹配的单原子催化剂的中试制备及应用工艺技术;(3)开展烷烃脱氢制烯烃(乙烯、丙烯、异丁烯等)高效单原子催化剂的小试实验,实现至少一种烷烃脱氢制烯烃的中试示范,并在中试示范场景下对单原子催化剂性能进行综合评价,推出低温高活性、高选择性、低成本、稳定性好、抗积碳能力强的单原子催化剂产品。
2018~2019年度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典型先进功能材料研发与应用”重大科技专项申报条件、时间
2018~2019年度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典型先进功能材料研发与应用”重大科技专项申报条件、时间、流程申报要求(一)申报单位主要为广东省内注册的创新主体,包括科研院所、高校、企事业单位和行业组织等;鼓励港澳地区高校院所作为牵头单位或独立申报;欢迎全国具备相应条件和能力的企事业单位申报,项目评审与立项过程按照相关规定与广东省内单位平等对待。
鼓励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联合相关优势单位进行申报。
如企业作为牵头单位,必须是高新技术企业或大型龙头骨干企业,建有研发机构,在本领域拥有国家级、省部级重大创新平台,且以本领域领军人物作为项目负责人,项目总投入中自筹经费一般不少于70%。
省外单位牵头申报的,与省内单位公平竞争,择优纳入科技计划项目库中管理;入库的项目在满足吸纳广东单位参与到项目研发中(承担的工作量不少于30%)、在广东注册落户或团队加入广东省内单位、科研成果向广东单位转移转化等条件之一后,正式列入省级科技计划,拨付项目资金。
(二)项目内容真实可信,不得夸大自身实力与技术、经济指标,各单位须对申报资料的真实性负责,并提供申报材料真实性承诺函。
项目一经立项,将根据申报书内容转化生成合同书,无正当合理的依据不予修改调整。
(三)有以下情形之一的项目负责人或申报单位不得进行申报或通过资格审查:1.项目负责人或企业法人有广东省级科技计划项目3项以上(含3项)未完成结题的或有项目逾期一年未结题的(平台类、普惠性政策类、后补助类项目除外);2.在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审计、检查过程中发现重大违规行为的;3.同一项目通过变换课题名称等方式进行多头申报的;4.项目主要内容已由该单位单独或联合其他单位申报并已获得省科技计划立项的;5.省内单位项目未经主管部门组织推荐的;6.有严重失信行为记录和相关社会领域信用“黑名单”记录。
(四)申报单位应认真做好经费预算,按实申报,且应符合申报指南有关要求。
申报方式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事业单位通过“广东省政务服务网”或“省科技厅阳光政务平台”提交有关资料进行申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2019年度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现代工程技术”重点专项申报指南为全面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十三五”广东省科技创新规划(2016-2020年)》等文件精神,着力推动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科技强国、质量强国、制造强国、交通强国等国家战略,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及全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与升级发展,启动实施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现代工程技术”重点专项。
本专项以广东现代工程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提质增效、绿色发展为中心,以实现现代工程领域高质量发展及为人民提供高质量基础设施服务为目标,聚焦交通、建筑、水利、电力等行业,重点围绕核心关键技术、行业共性关键技术、产品和装备研发3个方面进行产业链及创新链部署、一体化推进,瞄准国际前沿,集聚优势团队,大力提升我省及我国现代工程领域关键技术水平,引领原创成果重大突破,为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和互联互通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
2019年度支持专题及项目方向如下。
专题一、高难度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及复杂环境下隧道工程建设(专题编号:20191105)方向1:繁华城区地铁暗挖车站关键技术(一)研究内容。
针对繁华城区土软、地层变形难以预测等特点,研究暗挖施工过程中强化土体的力学特性及渗透特性的演化规律;建立三圆或多圆盾构车站结构计算模型,研究三圆或多圆盾构车站防水设计成套方案,研发三圆或多圆盾构装备;研发适应多洞组合顶管法的施工机械;研发小口径曲线管幕机装备;研发基于BIM技术开展设计和施工信息化管理、仿真和风险分析的软件平台;开展全机械化(或机械化施工为主)的暗挖地铁车站工程应用示范。
(二)考核指标。
形成繁华城区地铁暗挖车站设计理论和方法,提出地铁车站暗挖施工技术标准1~2项,提出地层沉降控制技术措施1项;形成三圆或多圆盾构车站施工工法1项,其中三圆或多圆盾构装备施工速度不低于5米/天;研制多洞组合顶管设备的施工速度不低于5米/天,设备完好率不低于92%,顶管分部施工可适应的狭小隧道间距的能力达到隧道间距0.1米,轴线偏差不超过±0.03米;研制曲线管幕机的轴线控制精度的轴线偏差不超过±0.03米;研发基于BIM的风险分析管理软件1套,实现基于BIM的地铁暗挖车站全过程仿真模拟和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地铁暗挖车站周边环境快速建模、实时动态监测、预警分析及施工场地、人员智能化管理;根据工程实际需要,在三圆或多圆盾构装备、多洞组合顶管设备、曲线管幕机中选择一种开展地铁暗挖车站工程应用示范,研制装备样机的性能测试按照相应施工工法开展验证;制/修订行业或地方技术标准不少于1项,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5项,申请软件著作权不少于3项。
(三)申报要求。
须企业牵头申报,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
项目须覆盖全部研究内容及考核指标。
项目实施地点须在广东省内。
(四)支持方式及强度。
项目实施周期3~5年。
拟支持1项,支持1800万元左右。
方向2:复杂海洋环境下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建设关键技术(一)研究内容。
揭示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力学行为及使用性能,构建设计理论与方法,提出关键合理构造;揭示钢壳混凝土沉管钢壳腐蚀机理,构建钢壳混凝土结构长寿命耐久性保障设计方法与防护技术;研发推出式最终接头实现技术、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高精度沉放对接控制技术、高稳健自流平混凝土制备及施工技术;研制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管节浮运安装一体船、适应珠江口大回淤特性的自升式碎石整平清淤专用装备等施工关键装备及可靠无损检测装备;建立建设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开发精准预警预报系统平台。
(二)考核指标。
阐明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力学行为特性,提出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抗剪抗弯设计理论及方法,提出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新型抗剪连接件构造形式1项;阐明钢壳混凝土沉管结构钢壳电化学腐蚀发生发展规律,创建使用年限100年的钢壳混凝土结构寿命设计方法,提出设计使用年限100年、具有自感知功能的钢壳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防护新技术;形成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推出式最终接头施工新工法1项,实现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沉放厘米级对接控制,自主制备的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保持时间不低于90分钟、泵送距离不低于120米;研制具有360度回转功能、适应1.6节横流、浮运速度不小于4节的管节浮运安装一体船1套,研制移动整平速度不低于5米/分钟、水深不低于30米环境下整平高差小于±4厘米的自升式碎石整平清淤专用装备1套,研制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毫米级脱空无损可视化检测设备1套,并实现实体工程应用;完成可监测实体工程建设环境的精准预警预报系统平台1个并开展应用;完成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实体工程应用示范1项;制/修订行业或地方技术标准不少于2项,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5项,申请软件著作权不少于3项。
(三)申报要求。
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
项目须覆盖全部研究内容及考核指标。
项目实施地点须在广东省内。
(四)支持方式及强度。
项目实施周期3~5年。
拟支持1项,支持1800万元左右。
专题二、重大跨海交通集群工程智能运维与安全保障(专题编号:20191106)方向3:重大跨海通道全寿命周期安全保障关键技术(一)研究内容。
深化跨海重大基础设施混凝土浇筑-成长机理、服役性能研究,构建海工大体积强约束结构混凝土开裂风险评估理论及裂缝控制关键技术体系与方法,研究寿命适配、经济可靠的耐久性保障新技术及措施;深化悬索桥主缆腐蚀机理和长效防护性能研究,提出主缆长效可靠防护新技术及体系;深化大型钢结构焊接疲劳性能研究,研发高品质焊接接头和抗疲劳开裂的正交异性桥面体系;揭示跨海重大交通基础工程结构长期性能演化机理,研究跨海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全寿命周期质量检验评定方法与标准。
(二)考核指标。
提出基于海工混凝土成长机理和复杂胶凝材料体系的水泥水化放热速率调控、复合膨胀补偿收缩等新技术,匹配大体积强约束结构混凝土温度与收缩历程,结合相关施工工艺措施,较基准工况控制混凝土早期收缩开裂风险系数降低超过50%,提出使用寿命不少于50年、具有自感知功能的混凝土耐久性保障新技术;研制具有自感知、自调节、自保护功能的主缆耐久性保障新技术,实现主缆钢丝100年内不腐蚀,实现实体工程应用;揭示现行钢结构桥梁正交异性桥面板疲劳损伤机理,提出采用U肋全熔透高品质焊接接头的新型桥面体系及焊接质量验收标准1~2项;形成跨海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全寿命周期质量检验评定方法与标准,建立“平安百年品质工程”质量控制和管理体系;制/修订行业或地方技术标准不少于5项,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7项,申请软件著作权不少于6项。
(三)申报要求。
须企业牵头申报,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
项目须覆盖全部研究内容及考核指标。
项目实施地点须在广东省内。
(四)支持方式及强度。
项目实施周期3~5年。
拟支持1项,支持1000万元左右。
方向4:重大跨海交通集群工程智能监测预警关键技术(一)研究内容。
研究粤港澳大湾区特殊环境(强风、浪潮、地震、潮湿、复杂随机车流)下重大跨海交通集群工程结构服役状态的全息智能感知理论及方法、边缘计算理论及方法,各类不同数据的实时快速传输和网络安全理论和技术,研发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远程在线监测和智能感知云系统;研究隧道、桥梁、人工岛、地下空间等工程的一体化三维动态建模技术;研究复杂多元环境下交通工程结构的损伤检测、状态监测和运营安全的大数据实时智能处置技术,以及基于少量传感器的结构状态实时评估技术;研发基础设施服役状态的新一代智能监测、评估、预警、辅助决策一体化平台软件系统;研究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灾害预警、灾害控制等智能应急管控技术。
(二)考核指标。
提出粤港澳大湾区特殊环境下重大跨海交通集群工程结构服役状态的全息智能感知理论及方法、边缘计算理论及方法,各类不同数据的实时快速传输和网络安全理论和技术1套,研发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远程在线监测和智能感知云系统1套,编制有关技术指南1套;建立隧道、桥梁、人工岛、地下空间等工程的一体化三维动态模型1套;提出复杂多元环境下交通工程结构的损伤检测、状态监测和运营安全的大数据实时智能处置技术2项以上,结构损伤识别准确率不低于85%,实现处理噪声水平不高于6db信噪比数据,开发桥梁异常状态发生时刻的数据驱动诊断方法1套;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基于人工智能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服役状态在线监测、评估与预警的可视化平台软件系统1套,实现超高分辨率三维动态可视化显示,且状态评估时间分辨率达到1赫兹,支持图像解析度不低于10亿像素超大图像的无损显示,动态响应速度小于0.1秒,同时实现结构模态参数在线自动识别及追踪,实时在线结果输出不超过10秒;建立涵盖桥岛隧交通集群工程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运营阶段灾害风险评估与应急管理理论体系1套(含跨境应急管理),提出极端事件下海底隧道交通流安全、隧道防火排烟保护及智能管控、桥梁主动防控方法及措施,在离岸海域桥岛隧集群工程示范应用不少于1座,应急预案覆盖率达100%、运行指标动态管控率达100%、状态异常预警准确率达80%以上;制/修订行业或地方技术标准不少于1项,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10项,申请软件著作权不少于5项。
(三)申报要求。
鼓励产学研联合申报。
项目须覆盖全部研究内容及考核指标。
项目实施地点须在广东省内。
(四)支持方式及强度。
项目实施周期3~5年。
拟支持1项,支持1000万元左右。
专题三、绿色建筑工程及工业化应用(专题编号:20191107)方向5:海水海砂混凝土建筑结构关键技术(一)研究内容。
1.子方向一研究内容:研究基于碳纤维复合材料力学和导电特性,具备外加电流阴极保护与结构增强双重功能的新型碳纤维复材海水海砂钢筋混凝土构件;研究该类构件中碳纤维复材与海水海砂混凝土界面在外加电流与荷载共同作用下的粘结性能及劣化机理;研究该类构件的力学性能,探明其基本静力性能和抗疲劳、抗冲击和抗震等动力性能;研究粤港澳大湾区服役环境下该类构件的耐久性,探明荷载与环境耦合作用下该类构件长期性能的退化规律,并提出该类构件耐久性能提升方法,建立钢筋纤维复材海水海砂混凝土建筑结构的全寿命预测方法;开展钢筋纤维复材海水海砂混凝土建筑结构的工程应用示范。
2.子方向二研究内容:研究采用纤维复合材料筋替代钢筋的新型纤维筋复材海水海砂混凝土构件;研究该类构件中纤维复材与海水海砂混凝土界面的粘结性能及劣化机理;研究该类构件的力学性能,探明其基本静力性能和抗疲劳、抗冲击和抗震等动力性能;研究粤港澳大湾区服役环境下该类构件的耐久性,探明荷载与环境耦合作用下该类构件长期性能的退化规律,并提出该类构件耐久性能提升方法,建立纤维筋复材海水海砂混凝土建筑结构的全寿命预测方法;提升纤维筋复材海水海砂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抗震延性;开展纤维筋复材海水海砂混凝土建筑结构的工程应用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