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叉树排序C语言

二叉树排序C语言
二叉树排序C语言

创建一个二叉树并输出三种遍历结果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 实验项目实验三--创建一个二叉树并输出三种遍历结果 系别■计算机学院 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 班级/学号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 实验日期—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 教师

实验题目:实验三创建一个二叉树并输出三种遍历结果 实验目的 1)掌握二叉树存储结构; 2)掌握并实现二叉树遍历的递归算法和非递归算法; 3)理解树及森林对二叉树的转换; 4)理解二叉树的应用一哈夫曼编码及WPL计算。 实验内容 1)以广义表或遍历序列形式创建一个二叉树,存储结构自选; 2)输出先序、中序、后序遍历序列; 3)二选一应用题:1)树和森林向二叉树转换;2)哈夫曼编码的应用问题。 题目可替换上述前两项实验内容) 设计与编码 1)程序结构基本设计框架 (提示:请根据所选定题目,描述程序的基本框架,可以用流程图、界面描述图、 框图等来表示) 2)本实验用到的理论知识遍历二叉树,递归和非递归的方法 (应用型

(提示:总结本实验用到的理论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总结尽量简明扼要,并与本次实验密切相关,要求结合自己的题目并阐述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3) 具体算法设计 1) 首先,定义二叉树的存储结构为二叉链表存储,每个元素的数 据类型Elemtype,定义一棵二叉树,只需定义其根指针。 2) 然后以递归的先序遍历方法创建二叉树,函数为CreateTree(),在输 入字符时要注意,当节点的左孩子或者右孩子为空的时候,应当输入一 个特殊的字符(本算法为“ #”),表示左孩子或者右孩子为空。 3) 下一步,创建利用递归方法先序遍历二叉树的函数,函数为 PreOrderTreeQ,创建非递归方法中序遍历二叉树的函数,函数为 InOrderTree(),中序遍历过程是:从二叉树的根节点开始,沿左子树 向下搜索,在搜索过程将所遇到的节点进栈;左子树遍历完毕后,从 栈顶退出栈中的节点并访问;然后再用上述过程遍历右子树,依次类 推,指导整棵二叉树全部访问完毕。创建递归方法后序遍历二叉树的 函数,函数为LaOrderTree()。 (提示:该部分主要是利用C、C++ 等完成数据结构定义、设计算法实现各种操作,可以用列表分步形式的自然语言描述,也可以利用流程图等描述) 4) 编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typedef char DataType; #define MaxSize 100 typedef struct Node { DataType data; struct Node *lchild; struct Node *rchild; } *BiTree,BitNode;

数据结构程序报告(平衡二叉树的操作)

计算机科学学院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 平衡二叉树操作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老师: 报告日期:

1.需求分析 1.建立平衡二叉树并进行创建、查找、插入、删除等功能。 2.设计一个实现平衡二叉树的程序,可进行创建、查找、插入、删除等操作,实现动态的输入数据,实时的输出该树结构。 3.测试数据:自选数据 2.概要设计 1.抽象数据类型定义: typedef struct BSTNode { int data; int bf; //节点的平衡因子 struct BSTNode *lchild,*rchild; //左右孩子指针 }BSTNode,*BSTree; void CreatBST(BSTree &T); //创建平衡二叉树 void R_Rotate(BSTree &p); //对以*p为根的二叉排序树作左旋处理 void L_Rotate(BSTree &p); //对以*p为根的二叉排序树作左旋处理 void LeftBalance(BSTree &T); //对以指针T所指结点为根的二叉树作左平衡旋转处理void RightBalance(BSTree &T); //对以指针T所指结点为根的二叉树作右平衡旋转处理bool InsertAVL(BSTree &T,int e,bool &taller); //插入结点e bool SearchBST(BSTree &T,int key); //查找元素key是否在树T中 void LeftBalance_div(BSTree &p,int &shorter); //删除结点时左平衡旋转处理 void RightBalance_div(BSTree &p,int &shorter); //删除结点时右平衡旋转处理 void Delete(BSTree q,BSTree &r,int &shorter); //删除结点 int DeleteA VL(BSTree &p,int x,int &shorter); //平衡二叉树的删除操作 void PrintBST(BSTree T,int m); //按树状打印输出二叉树的元素 2.主程序的流程 3.各模块之间的层次调用

数据结构——二叉树的操作(遍历及树形输出)

/*实验三:二叉树遍历操作验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OK 1 #define ERROR 0 #define OVERFLOW -2 int LeafNum;//叶子结点个数 //定义结构体 typedef struct BiTNode{ char data; //存放值 struct BiTNode *lchild,*rchild; //左右孩子 }BiTNode,*BiTree; //先序输入二叉树结点的值,空格表示空树 void createBiTree(BiTree &T) { char ch; //输入结点时用 scanf("%c",&ch); if(ch==' ') //若输入空格,该值为空,且没有左右孩子 { T=NULL; }else{ T=(BiTNode *)malloc(sizeof(BiTNode)); //分配结点空间 if(!T) //分配失败 { exit(OVERFLOW); } T->data=ch; //生成根结点 createBiTree(T->lchild); //构造左子树 createBiTree(T->rchild); //构造右子树 } } //递归方法先序遍历二叉树 void preOrderTraverse(BiTree T) {

if(T) //若非空 { if(T->data) { //输出 printf("%c",T->data); } preOrderTraverse(T->lchild); preOrderTraverse(T->rchild); } } //递归方法中序遍历二叉树 void inOrderTraverse(BiTree T) { if(T) //若非空 { preOrderTraverse(T->lchild); if(T->data) { //输出 printf("%c",T->data); } preOrderTraverse(T->rchild); } } //递归方法后序遍历二叉树 void postOrderTraverse(BiTree T) { if(T) //若非空 { preOrderTraverse(T->lchild); preOrderTraverse(T->rchild); if(T->data) { //输出 printf("%c",T->data); } } } //层序遍历二叉树 void LevelTraverse(BiTree T) { queue q;//建队 q.push(T);//根节点入队

大数据结构 平衡二叉树的操作演示

平衡二叉树操作的演示 1.需求分析 本程序是利用平衡二叉树,实现动态查找表的基本功能:创建表,查找、插入、删除。具体功能: (1)初始,平衡二叉树为空树,操作界面给出创建、查找、插入、删除、合并、分裂六种操作供选择。每种操作均提示输入关键字。每次插入或删除一个结点后,更 新平衡二叉树的显示。 (2)平衡二叉树的显示采用凹入表现形式。 (3)合并两棵平衡二叉树。 (4)把一棵二叉树分裂为两棵平衡二叉树,使得在一棵树中的所有关键字都小于或等于x,另一棵树中的任一关键字都大于x。 如下图: 2.概要设计 平衡二叉树是在构造二叉排序树的过程中,每当插入一个新结点时,首先检查是否因插入新结点而破坏了二叉排序树的平衡性,若是则找出其中的最小不平衡子树,在保持二叉排序树特性的前提下,调整最小不平衡子树中各结点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应的旋转,使之成为新的平衡子树。

具体步骤: (1)每当插入一个新结点,从该结点开始向上计算各结点的平衡因子,即计算该结点的祖先结点的平衡因子,若该结点的祖先结点的平衡因子的绝对值不超过1,则平衡二叉树没有失去平衡,继续插入结点; (2)若插入结点的某祖先结点的平衡因子的绝对值大于1,则找出其中最小不平衡子树的根结点; (3)判断新插入的结点与最小不平衡子树的根结点个关系,确定是那种类型的调整;(4)如果是LL型或RR型,只需应用扁担原理旋转一次,在旋转过程中,如果出现冲突,应用旋转优先原则调整冲突;如果是LR型或RL型,则需应用扁担原理旋转两次,第一次最小不平衡子树的根结点先不动,调整插入结点所在子树,第二次再调整最小不平衡子树,在旋转过程中,如果出现冲突,应用旋转优先原则调整冲突;(5)计算调整后的平衡二叉树中各结点的平衡因子,检验是否因为旋转而破坏其他结点的平衡因子,以及调整后平衡二叉树中是否存在平衡因子大于1的结点。 流程图 3.详细设计 二叉树类型定义: typedefint Status; typedefintElemType; typedefstructBSTNode{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_线索二叉树的生成及其遍历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题目: 线索二叉树的生成及其遍历 学院: 班级: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2012 年12月5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摘要 针对以二叉链表作为存储结构时,只能找到结点的左、右孩子的信息,而得不到结点的前驱与后继信息,为了使这种信息只有在遍历的动态过程中才能得到。增设两个指针分别指示其前驱和后继,但会使得结构的存储密度降低;并且利用结点的空链域存放(线索链表),方便。同时为了记下遍历过程中访问结点的先后关系,附设一个指针pre始终指向刚刚访问过的结点,若指针p 指向当前访问的结点,则 pre指向它的前驱。由此得到中序遍历建立中序线索化链表的算法 本文通过建立二叉树,实现二叉树的中序线索化并实现中序线索二叉树的遍历。实现对已生成的二叉树进行中序线索化并利用中序线索实现对二叉树的遍历的效果。 关键词二叉树,中序线索二叉树,中序线索二叉树的遍历

目录 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概要设计 (1) 第三章,详细设计 (2) 第四章,调试分析 (5) 第五章,用户使用说明 (5) 第六章,测试结果 (5) 第七章,绪论 (6) 第八章,附录参考文献 (7)

线索二叉树的生成及其遍历 第一章需求分析 以二叉链表作为存储结构时,只能找到结点的左、右孩子的信息,而得不到结点的前驱与后继信息,为了使这种信息只有在遍历的动态过程中才能得到。增设两个指针分别指示其前驱和后继,但会使得结构的存储密度降低;并且利用结点的空链域存放(线索链表),方便。同时为了记下遍历过程中访问结点的先后关系,附设一个指针pre始终指向刚刚访问过的结点,若指针p 指向当前访问的结点,则 pre指向它的前驱。由此得到中序遍历建立中序线索化链表的算法 本文通过建立二叉树,实现二叉树的中序线索化并实现中序线索二叉树的遍历。实现对已生成的二叉树进行中序线索化并利用中序线索实现对二叉树的遍历的效果。主要任务: 1.建立二叉树; 2.将二叉树进行中序线索化; 3.编写程序,运行并修改; 4.利用中序线索遍历二叉树 5.书写课程设计论文并将所编写的程序完善。 第二章概要设计 下面是建立中序二叉树的递归算法,其中pre为全局变量。 BiThrNodeType *pre; BiThrTree InOrderThr(BiThrTree T) { /*中序遍历二叉树T,并将其中序线索化,pre为全局变量*/ BiThrTree head; head=(BitThrNodeType *)malloc(sizeof(BiThrType));/*设申请头结点成功*/ head->ltag=0;head->rtag=1;/*建立头结点*/ head->rchild=head;/*右指针回指*/ if(!T)head->lchild=head;/*若二叉树为空,则左指针回指*/ else{head->lchild=T;pre=head; InThreading(T);/*中序遍历进行中序线索化*/ pre->rchild=head; pre->rtag=1;/*最后一个结点线索化*/ head->rchild=pre; }; return head; } void InThreading(BiThrTree p) {/*通过中序遍历进行中序线索化*/ if(p)

平衡二叉树操作演示

数据结构实习报告 题目:平衡二叉树的操作演示 班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1-1 姓名:崔佳 学号:201101050903 完成日期:2013.06.25

一、需求分析 1. 初始,平衡二叉树为空树,操作界面给出两棵平衡二叉树的显示、查找、插入、删除、销毁、合并两棵树,几种选择。其中查找、插入和删除操作均要提示用户输入关键字。每次插入或删除一个节点后都会更新平衡二叉树的显示。 2. 平衡二叉树的显示采用凹入表形式。 3.每次操作完毕后都会给出相应的操作结果,并进入下一次操作,知道用户选择退出 二、概要设计 1.平衡二叉树的抽象数据类型定义: ADT BalancedBinaryTree{ 数据对象D:D是具有相同特性的数据元素的集合。各个数据元素均含有类型相同,可唯一标志的数据元素的关键字。 数据关系R:数据元素同属一个集合。 基本操作P: InitAVL(BSTree& T) 操作结果:构造一个空的平衡二叉树T DestroyAVL(BSTree& T) 初始条件:平衡二叉树T存在 操作结果:销毁平衡二叉树T SearchAVL(BSTree T,int key) 初始条件:平衡二叉树T存在,key为和关键字相同类型的给定值 操作结果:若T中存在关键字和key相等的数据元素,则返回指向该元素的 指针,否则为空 InsertAVL(BSTree& T,int key,Status& taller) 初始条件:平衡二叉树T存在,key和关键字的类型相同 操作结果:若T中存在关键字等于key的数据元素则返回,若不存在则插入 一个关键字为key的元素 DeleteAVL(BSTree& T,int &key,Status& lower) 初始条件:平衡二叉树T存在,key和关键字的类型相同 操作结果:若T中存在关键字和key相同的数据元素则删除它}ADT BalancedBinaryTree

二叉树的随机生成及其遍历

叉树的随机生成及其遍历 张 zhaohan 10804XXXXX 2010/6/12 问题重述 利用随机函数产生50个(不大于1 00且各不相同的)随机整数,用这些整数来生成一棵二叉树,分别对二叉树 进行先根遍历,中根遍历和后根遍历并输出树中结点元素序列。 程序设计 (一) 需求分析: ?问题的定义与要求: 1 、产生50个不大于100且各不相同的随机整数 (由系统的随机函数生成并 对100取模);2、先根遍历并输出结果;3、中根遍历并输出结果;4、后根遍历并输出结果;按层次浏览二叉树结 5、点; 6、退出程序。 ?俞入:所需功能,选项为1?6。 ?输出:按照用户功能选择输出结果。 ?限制:输入的功能选择在1?6之间,否则无回应。 ?模块功能及要求: RandDif(): 生成50个随机不大于100的整数,每次生成不同随机整数。 CreateBitree(): 给数据结点生成二叉树,使每个结点的左右儿子指针指向左右儿子。 NRPreOrder(): 非递归算法的先根遍历。 inOrderTraverse(): 递归算法的中根遍历。 P ostOrderTraverseO:递归算法的后根遍历。 Welcome(): 欢迎窗口。 Menu():菜单。 Goodbye():再见窗口。 (二) 概要设计:

首先要生成二叉树,由于是对随机生成的50个数生成二叉树,故可以采取顺序存储的方式,对结点的左右儿子进行赋值。生成的二叉树是完全二叉树。 先根遍历的非递归算法: 1、根结点进栈 2、结点出栈,被访问 3、结点的右、左儿子(非空)进栈 4、反复执行2、3 ,至栈空为止。 先根遍历的算法流程图:根结点进栈( a[0]=T->boot,p=a[0] ) 访问结点printf(*p) 右儿子存在则进栈a[i]=(*p).rchild; i++; 左儿子存在则进栈a[i]=(*p).rchild; i++; 栈顶降低top--:i--;p=a[i]; 栈非空while(i>-1) 返回 中根遍历的递归算法流程图: T为空 Return; inOrderTraverse(T->lchild) Printf(T->data) inOrderTraverse(T->rchild) 返回

平衡二叉树 构造方法(绝妙)

平衡二叉树构造方法 平衡二叉树 对于二叉查找树,尽管查找、插入及删除操作的平均运行时间为O(logn),但是它们的最差运行时间都是O(n),原因在于对树的形状没有限制。 平衡二叉树又称为AVL树,它或者是一棵空树,或者是有下列性质的二叉树:它的左子树和右子树都是平衡二叉树,且左右子树的深度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1。二叉树的的平衡因子BF为:该结点的左子树的深度减去它的右子树的深度,则平衡二叉树的所有结点的平衡因子为只可能是:-1、0和1 一棵好的平衡二叉树的特征: (1)保证有n个结点的树的高度为O(logn) (2)容易维护,也就是说,在做数据项的插入或删除操作时,为平衡树所做的一些辅助操作时间开销为O(1) 一、平衡二叉树的构造 在一棵二叉查找树中插入结点后,调整其为平衡二叉树。若向平衡二叉树中插入一个新结点后破坏了平衡二叉树的平衡性。首先要找出插入新结点后失去平衡的最小子树根结点的指针。然后再调整这个子树中有关结点之间的链接关系,使之成为新的平衡子树。当失去平衡的最小子树被调整为平衡子树后,原有其他所有不平衡子树无需调整,整个二叉排序树就又成为一棵平衡二叉树 1.调整方法 (1)插入点位置必须满足二叉查找树的性质,即任意一棵子树的左结点都小于根结点,右结点大于根结点 (2)找出插入结点后不平衡的最小二叉树进行调整,如果是整个树不平衡,才进行整个树的调整。 2.调整方式 (1)LL型 LL型:插入位置为左子树的左结点,进行向右旋转

由于在A的左孩子B的左子树上插入结点F,使A的平衡因子由1变为2,成为不平衡的最小二叉树根结点。此时A结点顺时针右旋转,旋转过程中遵循“旋转优先”的规则,A结点替换D结点成为B结点的右子树,D结点成为A结点的左孩子。 (2)RR型 RR型:插入位置为右子树的右孩子,进行向左旋转 由于在A的右子树C的右子树插入了结点F,A的平衡因子由-1变为-2,成为不平衡的最小二叉树根结点。此时,A结点逆时针左旋转,遵循“旋转优先”的规则,A结点替换D结点成为C的左子树,D结点成为A的右子树。 (3)LR型 LR型:插入位置为左子树的右孩子,要进行两次旋转,先左旋转,再右旋转;第一次最小不平衡子树的根结点先不动,调整插入结点所在的子树,第二次再调整最小不平衡子树。 由于在A的左子树B的右子树上插入了结点F,A的平衡因子由1变为了2,成为不平衡的最小二叉树根结点。第一次旋转A结点不动,先将B的右子树的根结点D向左上旋转提升到B结点的位置,然后再把该D结点向右上旋转提升到A结点的位置。 (4)RL型 RL型:插入位置为右子树的左孩子,进行两次调整,先右旋转再左旋转;处理情况与LR 类似。

数据结构二叉树的创建及遍历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实验 实验项目:二叉树的创建及遍历 姓名: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 学号: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0 17年11 月22 日

哈尔滨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名称:二叉树的建立及遍历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掌握课本二叉树相关理论知识 2.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掌握二叉树的应用程序 3.学会二叉树的创建,遍历等其他基本操作的代码实现 二、实验内容 1.二叉树的创建代码实现 2.二叉树先序、中序、后序遍历代码实现 三、实验操作步骤 1.二叉树的建立 (1)树节点的定义 由于每个节点都由数据域和指左子树和右子树的指针,故结构体封装如下: typedef struct node { int data; struct node *left; struct node *right; }Tree,*bitree; (2)建立 采用递归的思想,先建立根再建立左子树,再建立右子树。递归截止条件子树为空,用-1代表树空 *T=(struct node *)malloc(sizeof(struct node));

(*T)->data=a; printf("%d的左节点",a); create(&(*T)->left); printf("%d的右节点",a); create(&(*T)->right); 2.三种遍历的实现 (1)先序遍历 依旧采用递归的思想,先遍历根后遍历左子树再遍历右子树。 printf("%d ",T->data); Pro(T->left); Pro(T->right); (2)中序遍历 先遍历左子树再遍历根最后遍历右子树 Mid(T->left); printf("%d ",T->data); Mid(T->right); (3)后序遍历 先遍历左子树再遍历右子树最后遍历根 Later(T->left); Later(T->right); printf("%d ",T->data); (4)按层遍历 按层遍历采用队列的思想,先将第一个节点入队然后在将其出队将其左右孩子入队。依

数据结构程序报告(平衡二叉树的操作)

数据结构程序报告(平衡二叉树的操作)

计算机科学学院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 平衡二叉树操作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老师: 报告日期:

1.需求分析 1.建立平衡二叉树并进行创建、查找、插入、删除等功能。 2.设计一个实现平衡二叉树的程序,可进行创建、查找、插入、删除等操作,实现动态的输入数据,实时的输出该树结构。 3.测试数据:自选数据 2.概要设计 1.抽象数据类型定义: typedef struct BSTNode { int data; int bf; //节点的平衡因子 struct BSTNode *lchild,*rchild; //左右孩子指针 }BSTNode,*BSTree; void CreatBST(BSTree &T); //创建平衡二叉树 void R_Rotate(BSTree &p); //对以*p 为根的二叉排序树作左旋处理 void L_Rotate(BSTree &p); //对以*p 为根的二叉排序树作左旋处理 void LeftBalance(BSTree &T); //对以指针T所指结点为根的二叉树作左平衡旋转处理void RightBalance(BSTree &T); //对以指针T所指结点为根的二叉树作右平衡旋转处理bool InsertA VL(BSTree &T,int e,bool &taller);

//插入结点e bool SearchBST(BSTree &T,int key); //查找元素key是否在树T中 void LeftBalance_div(BSTree &p,int &shorter); void RightBalance_div(BSTree &p,int &shorter);

二叉树的建立及遍历

数据结构实验五 课程数据结构实验名称二叉树的建立及遍历第页 专业班级学号 姓名 实验日期:年月日评分 一、实验目的 1.学会实现二叉树结点结构和对二叉树的基本操作。 2.掌握对二叉树每种操作的具体实现,学会利用递归方法编写对二叉树这种递归数据结构进行处理的算法。 二、实验要求 1.认真阅读和掌握和本实验相关的教材内容。 2.编写完整程序完成下面的实验内容并上机运行。 3.整理并上交实验报告。 三、实验内容 1.编写程序任意输入二叉树的结点个数和结点值,构造一棵二叉树,采用三种递归遍历算法(前序、中序、后序)对这棵二叉树进行遍历并计算出二叉树的高度。 2 .编写程序生成下面所示的二叉树,并采用先序遍历的非递归算法对此二叉 树进行遍历。 四、实验步骤 (描述实验步骤及中间的结果或现象。在实验中做了什么事情,怎么做的,发生的现象和中间结果) 第一题 #include "stdafx.h" #include"iostream.h" #include"stdlib.h"

#include"stdio.h" #includelchild); int n=depth(T->rchild); ?return (m>n?m:n)+1; } } //先序,中序建树 structnode*create(char *pre,char *ord,int n) { ?struct node*T; intm; T=NULL; ?if(n<=0) ?{ ?returnNULL; } ?else ?{ ?m=0; ??T=new(struct node); T->data=*pre; ?T->lchild=T->rchild=NULL; ?while(ord[m]!=*pre) ?m++; T->lchild=create(pre+1,ord,m); ?T->rchild=create(pre+m+1,ord+m+1,n-m-1);

平衡二叉树-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论文【可运行测试】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平衡二叉树的生成 院系:信息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10级计科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开题时间: 2010 年 12 月 01 日 完成时间: 2010 年 12 月 31 日 信息工程学院

X X X X X X X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院系:信息工程学院年级专业: 学号:姓名:

摘要 本篇论文系计科专业10年末课程设计论文,按照相应要求写作而成。 主要讨论的是平衡二叉树的生成问题,借助本程序可以由用户输入数值,并生成平衡二叉树,并可以对数据进行方便的修改和删除添加,任意插入或删除一个结点后仍然要求任然构成平衡二叉树,并按中序遍历输出这棵平衡二叉树。· 本论文共由五个章构成,每个内容独立成章,各章下设相应子章节。 各个章节逐渐递进,分别是: 第一章:需求分析 第二章系统设计 第三章编码 第四章测试 第五章维护 本论文特点: 1.论述清楚,目录详尽,可以方便的查询相应章节,方便使用。 2.图文结合,几乎没一个子程序模块都有相应的流程图与之对应,有利于读者理解每 个子程序的设计思路。 3.模块分化清晰,每个模块独立成节,又彼此联系,深化了C语言模块化编程的特点。 4.测试模块配合对应的运行截图,真实可信,对读者理解程序的运行情况起到了很大 作用。 5.程序清单完整详细,解释详细。

目录 第一章需求分析 (1) 1.1功能描述------------------------------------------------1 1.2数据词典------------------------------------------------1 第二章系统设计 (3) 2.1 基本概念介绍----------------------------------------------3 2.2 总体设计--------------------------------------------------8 2.3 插入结点-------------------------------------------------10 2.4 删除结点-------------------------------------------------11 2.5 中序遍历-------------------------------------------------11 第三章编码 (12) 3.1 总体编码------------------------------------------------12 3.2 总流程图------------------------------------------------15 3.3 以指针T所指结点为根的二叉树作右平衡旋转处理------------16 第四章测试 (17) 4.1 创建二叉树测试-------------------------------------------17 4.2 插入结点测试---------------------------------------------19 4.3 删除结点测试---------------------------------------------20 4.4中序遍历结点测试------------------------------------------21 4.5 先序遍历测试---------------------------------------------21 第五章维护 (22) 5.1维护----------------------------------------------------22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二叉树的实现与遍历

《数据结构》第六次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 学生班级 学生学号 指导老师

一、实验内容 1) 采用二叉树链表作为存储结构,完成二叉树的建立,先序、中序和后序 以及按层次遍历的操作,求所有叶子及结点总数的操作。 2) 输出树的深度,最大元,最小元。 二、需求分析 遍历二叉树首先有三种方法,即先序遍历,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 递归方法比较简单,首先获得结点指针如果指针不为空,且有左子,从左子递归到下一层,如果没有左子,从右子递归到下一层,如果指针为空,则结束一层递归调用。直到递归全部结束。 下面重点来讲述非递归方法: 首先介绍先序遍历: 先序遍历的顺序是根左右,也就是说先访问根结点然后访问其左子再然后访问其右子。具体算法实现如下:如果结点的指针不为空,结点指针入栈,输出相应结点的数据,同时指针指向其左子,如果结点的指针为空,表示左子树访问结束,栈顶结点指针出栈,指针指向其右子,对其右子树进行访问,如此循环,直至结点指针和栈均为空时,遍历结束。 再次介绍中序遍历: 中序遍历的顺序是左根右,中序遍历和先序遍历思想差不多,只是打印顺序稍有变化。具体实现算法如下:如果结点指针不为空,结点入栈,指针指向其左子,如果指针为空,表示左子树访问完成,则栈顶结点指针出栈,并输出相应结点的数据,同时指针指向其右子,对其右子树进行访问。如此循环直至结点指针和栈均为空,遍历结束。 最后介绍后序遍历: 后序遍历的顺序是左右根,后序遍历是比较难的一种,首先需要建立两个栈,一个用来存放结点的指针,另一个存放标志位,也是首先访问根结点,如果结点的指针不为空,根结点入栈,与之对应的标志位也随之入标志位栈,并赋值0,表示该结点的右子还没有访问,指针指向该结点的左子,如果结点指针为空,表示左子访问完成,父结点出栈,与之对应的标志位也随之出栈,如果相应的标志位值为0,表示右子树还没有访问,指针指向其右子,父结点再次入栈,与之对应的标志位也入栈,但要给标志位赋值为1,表示右子访问过。如果相应的标志位值为1,表示右子树已经访问完成,此时要输出相应结点的数据,同时将结点指针赋值为空,如此循环直至结点指针和栈均为空,遍历结束。 三、详细设计 源代码:

二叉排序树与平衡二叉树的实现课程设计

攀枝花学院本科学生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二叉排序树与平衡二叉树的实现 1、课程设计的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课堂上所学各种基本抽象数据类型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和操 作实现算法,以及它们在程序中的使用方法。 2)使学生掌握软件设计的基本内容和设计方法,并培养学生进行规范化软件设计的能力。 3)使学生掌握使用各种计算机资料和有关参考资料,提高学生进行程序设计的基本能力。 2、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等) 1) (1)以回车('\n')为输入结束标志,输入数列L,生成一棵二叉排序树T; (2)对二叉排序树T作中序遍历,输出结果; (3)计算二叉排序树T查找成功的平均查找长度,输出结果; (4)输入元素x,查找二叉排序树T,若存在含x的结点,则删该结点,并作中序遍历(执行 操作2);否则输出信息“无x”; (5)用数列L,生成平衡的二叉排序树BT:当插入新元素之后,发现当前的二叉排序树BT 不是平衡的二叉排序树,则立即将它转换成新的平衡的二叉排序树BT; (6)计算平衡的二叉排序树BT的平均查找长度,输出结果。 3、主要参考文献 [1]刘大有等,《数据结构》(C语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严蔚敏等,《数据结构》(C语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3]William Ford,William Topp,《Data Structure with C++》清华大学出版社 [4]苏仕华等,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 4、课程设计工作进度计划 第1天完成方案设计与程序框图 第2、3天编写程序代码 第4天程序调试分析和结果 第5天课程设计报告和总结 指导教师(签字)日期年月日 教研室意见: 年月日学生(签字): 接受任务时间:年月日注: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

C++二叉树的创建与遍历实验报告

二叉树的创建与遍历 一、实验目的 1.学会实现二叉树结点结构和对二叉树的基本操作。 2.掌握对二叉树每种操作的具体实现,学会利用递归和非递归方法编写对二叉树这种递归数据结构进行处理的算法。 二、实验要求 1.认真阅读和掌握和本实验相关的教材内容。 2.编写完整程序完成下面的实验内容并上机运行。 3.整理并上交实验报告。 三、实验内容 1.编写程序任意输入二叉树的结点个数和结点值,构造一棵二叉树,采用三种递归和非递归遍历算法(前序、中序、后序)对这棵二叉树进行遍历。 四、实验步骤 源程序代码1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template struct BinTreeNode //二叉树结点类定义 { T data; //数据域 BinTreeNode *leftChild,*rightChild; //左子女、右子女域 BinTreeNode(T x=T(),BinTreeNode* l =NULL,BinTreeNode* r = NULL ) :data(x),leftChild(l),rightChild(r){} //可选择参数的默认构造函数 }; //------------------------------------------------------------------------- template void PreOrder_2(BinTreeNode *p) //非递归前序遍历 { stack * > S;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平衡二叉树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平衡二叉树 目录 1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内容.............................................. 1 课程设计目的 ................................................ 1 1.1 1.2 主要内容 (1) 2 课程设计分析 (2) 2.1 程序的目的和要求 (2) 2.2 程序的主要数据和功能模块 (2) 3 详细设计 (5) 3.1 程序主要功能模块的伪代码算法 (5) 3.2 程序主要流程图 (8) 4 测试数据与测试结果................................................ 9 5 程序的使用和改进. (14) 5.1 用户使用说明 (14) 5.2 程序的改进 (14) 6 课程设计小结..................................................... 15 7 参考文献 (15) 1 平衡二叉树 1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内容 1.1 课程设计目的 复习二叉树的三叉链表存储结构和遍历方法。 掌握二叉排序树的特点和生成方法。

掌握平衡二叉树四种不平衡形态的判定和旋转为平衡的方法。 1.2 主要内容 (1)输入结点数据,构造二叉树的结点,按二叉排序树的规则插入该结点到三叉链表中; (2)通过插入函数InsertAVL(BSTNode* &T,int key)插入新结点到二叉树中,并递归调用插入函数本身,直到正确插入到二叉树中,并返回上次递归,每返回上次递归一次同时判断其平衡度bf,找到最小不平衡树的根结点p。 (3)判断最小不平衡树的平衡因子(bf)的值,若bf>1, 则调用左平衡函数LeftBalance(),若bf<-1,则调用右平衡函RightBalance(),再判断根结点p的左(右)孩子的平衡因子(共有LL型、LR型、RR型、RL型四种),然后判定得到的不平衡形态调用不同的旋转函数即可将其重新调整为平衡二叉树; (4)重复步骤(1)(2)(3),直到所有结点都插入到该平衡二叉树中为止; (5)输出该二叉树的前序(或者后序)序列和中序序列,手工恢复出该二叉树,检验其是否为平衡二叉树;并验证其中序序列的有序性。 2 平衡二叉树 2 课程设计分析 2.1 程序的目的和要求 (1)本程序演示平衡二叉树的插入,以及AVL的前序遍历和中序遍历,并且验证其中序遍历有序性。 (2)对平衡二叉树出现的的的LL,LR,RL,RR四种情况进行处理是其平衡。 (3)接着要实现平衡二叉树的插入,其中根据平衡二叉树插入的算法要不停的把插入的元素平衡地插入,需要判断平衡并调用左右旋转函数,更新平衡二叉树 2.2 程序的主要数据和功能模块 (1)程序主要数据 平衡二叉树左右子树的深度:ldep,rdep

二叉树的随机生成及其遍历

二叉树的随机生成及其遍历 张zhaohan 10804XXXXX 2010/6/12 问题重述 利用随机函数产生50个(不大于100且各不相同的)随机整数,用这些整数来生成一棵二叉树,分别对二叉树进行先根遍历,中根遍历和后根遍历并输出树中结点元素序列。 程序设计 (一)需求分析: ●问题的定义与要求:1、产生50个不大于100且各不相同的随机整数(由系统的随机函数生成并对100取模);2、先根遍历并输出结果;3、中根遍历并输出结果;4、后根遍历并输出结果;5、按层次浏览二叉树结点;6、退出程序。 ●输入:所需功能,选项为1~6。 ●输出:按照用户功能选择输出结果。 ●限制:输入的功能选择在1~6之间,否则无回应。 ●模块功能及要求: RandDif():生成50个随机不大于100的整数,每次生成不同随机整数。 CreateBitree():给数据结点生成二叉树,使每个结点的左右儿子指针指向左右儿子。NRPreOrder():非递归算法的先根遍历。 inOrderTraverse():递归算法的中根遍历。 PostOrderTraverse():递归算法的后根遍历。 Welcome():欢迎窗口。 Menu():菜单。 Goodbye():再见窗口。 (二)概要设计:

首先要生成二叉树,由于是对随机生成的50个数生成二叉树,故可以采取顺序存储的方式,对结点的左右儿子进行赋值。生成的二叉树是完全二叉树。 先根遍历的非递归算法: 1、根结点进栈 2、结点出栈,被访问 3、结点的右、左儿子(非空)进栈 4、反复执行2、3 ,至栈空为止。 先根遍历的算法流程图: 根结点进栈(a[0]=T->boot,p=a[0]) 访问结点printf(*p) 右儿子存在则进栈a[i]=(*p).rchild; i++; 左儿子存在则进栈a[i]=(*p).rchild; i++; 栈顶降低top--:i--;p=a[i]; 栈非空while(i>-1) 返回 中根遍历的递归算法流程图: T为空 Y N Return; inOrderTraverse(T->lchild) Printf(T->data) inOrderTraverse(T->rchild)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_平衡二叉树操作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题目平衡二叉树操作 指导教师 设计起止日 2010-5-16 学院计算机学院 专业软件工程 学生姓名 班级/学号------------ 成绩_________________

一.需求分析 1、建立平衡二叉树并进行创建、增加、删除、调平等操作。 2、设计一个实现平衡二叉树的程序,可进行创建、增加、删除、调平等操作,实现动态的输入数据,实时的输出该树结构。 3、测试数据:自选数据 二.概要设计 平衡二叉树是在构造二叉排序树的过程中,每当插入一个新结点时,首先检查是否因插入新结点而破坏了二叉排序树的平衡性,若是,则找出其中的最小不平衡子树,在保持二叉排序树特性的前提下,调整最小不平衡子树中各结点之间的链接关系,进行相应的旋转,使之成为新的平衡子树。具体步骤如下: ⑴每当插入一个新结点,从该结点开始向上计算各结点的平衡因子,即计算该结点的祖先结点的平衡因子,若该结点的祖先结点的平衡因子的绝对值均不超过1,则平衡二叉树没有失去平衡,继续插入结点; ⑵若插入结点的某祖先结点的平衡因子的绝对值大于1,则找出其中最小不平衡子树的根结点; ⑶判断新插入的结点与最小不平衡子树的根结点的关系,确定是哪种类型的调整; ⑷如果是LL型或RR型,只需应用扁担原理旋转一次,在旋转过程中,如果出现冲突,应用旋转优先原则调整冲突;如果是LR型或RL型,则需应用扁担原理旋转两次,第一次最小不平衡子树的根结点先不动,调整插入结点所在子树,第二次再调整最小不平衡子树,在旋转过程中,如果出现冲突,应用旋转优先原则调整冲突; ⑸计算调整后的平衡二叉树中各结点的平衡因子,检验是否因为旋转而破坏其他结点的平衡因子,以及调整后的平衡二叉树中是否存在平衡因子大于1的结点。 三.详细设计 树的内部变量 typedef struct BTNode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