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哲学的角度看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合集下载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论文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论文

天⼈合⼀哲学思想的论⽂ ⼈与⾃然、⼈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们关注的焦点,中国传统⽂化的“天⼈合⼀”思想似乎正成为解决此问题的良⽅。

以下是店铺整理分享的天⼈合⼀哲学思想的论⽂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天⼈合⼀哲学思想的论⽂篇⼀ 【摘要】⼈与⾃然、⼈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们关注的焦点,中国传统⽂化的“天⼈合⼀”思想似乎正成为解决此问题的良⽅。

但“天⼈合⼀”思想产⽣发展的历史背景与现代社会不同,所以必须正确解读这⼀思想,既看到其局限性,⼜要吸取其合理成分。

【关键词】“天⼈合⼀” “主客⼆分” ⽣态⽂明 “天⼈合⼀”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思想,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对于“天⼈合⼀”,国学⼤师季羡林认为“这个代表中国古代哲学主要基调的思想,是⼀个⾮常伟⼤的、含义异常深远的思想”。

①“天⼈合⼀”作为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据主导地位的儒学的基本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近年来,学者们从不同的⾓度对儒家“天⼈合⼀”思想进⾏剖析,本⽂总结归纳了学者对“天⼈合⼀”思想的不同理解,认为对儒家“天⼈合⼀”思想的解读应根据社会的客观状况进⾏认识。

儒家“天⼈合⼀”思想的不同论述 学者对儒家“天⼈合⼀”观念从不同的⾓度作了论述,归纳学界的各种观念,主要有以下⼏种代表性的思想。

第⼀,将“天⼈合⼀”看作是处理⼈与⾃然关系的重要原则,因此奠定了现代⽣态⽂明的理论基础。

这种观点将“天”理解为⾃然之天,认为“天⼈合⼀”主张的是⼈与⾃然的和谐,⽽不是对⽴。

张载对“天”的论述成为理论基础,他认为,⼈与万物都是由⾃然和宇宙产⽣,是合为⼀体的。

张载《西铭》说:“乾称⽗,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

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德。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② 第⼆,将“天⼈合⼀”作为德性修养的最⾼⽬标,由此体现出现代⼈性修养的⽣态伦理智慧。

这种观点将“天⼈合⼀”的“天”理解为是伦理之天,德性修养的最终⽬标是与天道合⼀。

在传统⽂化中,孟⼦思想具有代表性。

人与自然哲学论文范文3篇

人与自然哲学论文范文3篇

⼈与⾃然哲学论⽂范⽂3篇中国⽣态哲学理论的发展历程摘要:中国的⽣态哲学从环境伦理学研究开始,从⾃然辩证法中发展出来。

⼈与⾃然的关系延伸进⼊伦理学研究领域,⽣态哲学就从环境伦理学发展起来。

在思考⾃然界的价值以及⼈类与⾃然界的关系等问题时,引发了环境伦理中“⼈类中⼼主义”和“⾮⼈类中⼼主义”的争论。

⾃然价值、⾃然权利问题是环境伦理学的⼀个焦点。

⽣态⾃然观是从分析科学技术所产⽣的问题以及技术异化开始的,把⾃然观和价值观联系到⼀起是⽣态哲学的整体思想决定的。

中国的⽣态哲学研究哲学历史思维中的⽣态思想进程,⼜从哲学的内在逻辑中解读⽣态哲学的必然。

中国学者明确指出,⽣态哲学就是哲学本⾝,是今天的时代哲学,它要有⽣态本体论、⽣态认识论以及⽣态伦理学。

可持续发展理论、后现代的思想、过程哲学、托马斯·柏励的“⽣态纪”思想都是中国学者所研究的。

关键词:⽣态哲学;环境伦理学;⾃然价值;过程哲学;⽣态纪中国的⽣态哲学从环境伦理学研究开始。

环境伦理学概念⾸次出现在1980年《现代⽣态学中的⽅法论问题》译⽂中。

2 译者余谋昌作为中国环境伦理学的⾸创者之⼀,于1991年6⽉出版《⽣态哲学》⼀书,提出了⽣态哲学的理念,填补了我国⽣态哲学研究的空⽩。

⽣态哲学作为⼀种新的哲学转向,让⼈类重新思考如何看待⾃然、如何⾏动。

中国的⽣态哲学历经⼏⼗年的发展正在⾛向成熟。

它从⽣态伦理学的发展阶段展开,历经⾃然观⼊⼿的⾃然哲学研究以及对技术异化的批判、在⼈类思维的历史进程中的⽣态思想研究,直⾄今天⽣态哲学正在⾛向全⾯发展。

⼀、⽣态伦理发展阶段西⽅发起的环境保护运动和“”结束后,⼀些学者很快从“”中⾛出来,此时,中国的⽣态哲学研究也开始从环境伦理学涉及。

在研究过程中它把握了西⽅环境伦理学理论及思想,阐释了⽣态伦理内涵,也形成了富有特⾊的研究基础,产⽣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从⽽形成了中国环境伦理学重要的认识内容。

中国的⽣态哲学与⾃然辩证法有着深刻的渊源,或者说中国的⽣态哲学就是从⾃然辩证法中发展出来的,⼈与⾃然的关系、⾃然观就是它的根。

孔子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孔子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孔子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孔子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问题有着深刻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

在孔子看来,人类和自然是不可分割的,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一种互动关系,而非一种单项的支配和控制关系。

本文将从孔子哲学的角度剖析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一、天人合一在孔子的哲学思想中,天则是宇宙中最高最神圣的存在,也是保障世界和谐的根源。

孔子认为,天人本是一体,人与天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人应该尊重天意,依循天道,才能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

也就是说,人类和自然之间存在着彼此依存的关系,天是自然界的主宰,人不能随意肆意妄为,必须顺应自然,遵循规律,保持平衡和谐。

二、顺时而动孔子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人不但生存在自然中,而且要根据自然的规律来处理自身的行为。

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人要符合时序法则,把握时机,不要贸然行事。

孔子曾经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这一句话的意思是,人必须顺应天时,发挥自己的地利优势,才能更好地与自然互动。

孔子特别注重以时为变,因时制宜,不断调整自己的行动方式,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三、以礼待物孔子认为,自然界中万物都应该有所依归,每个生命都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

人既不是自然的主宰,也不是自然的奴隶,而是应该学会与大自然平等相处。

因此,孔子提倡人们以礼待物,即尊重自然、珍视自然、爱护自然。

人本身依赖自然而生存,因此要善待自然,保护自然。

四、天下为公孔子认为,天下是所有人共有的,自然资源也是供所有人共享的,因此,人类应该共同维护自然资源,实现生态平衡。

孔子的天下为公观念是人与自然相处的一种最高境界。

在孔子看来,所有人应该团结协力,共同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五、对生命的尊重孔子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同时也注重对生命的尊重。

在他看来,人类是自然界中最高贵的生物,应该保护和尊重其他生命形式。

孔子非常欣赏孔鲤在水中游动的美妙,教育学生“鱼我所欲也”,表达了对自然界中生命的珍视。

中华文化人和自然的关系

中华文化人和自然的关系

中华文化人和自然的关系中华文化是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上的传统文化,其与自然世界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自古以来,中华文化以自然为师,融入自然的观念和情怀,形成了独特的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生活方式等方面。

以下是中华文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分为三个方面来解释。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中华文化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照应。

这种理念在古代的中国哲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如道家的“道法自然”、“与自然相合”,儒家的“天人合一”等思想。

人应该以自然为师,顺应自然的规律,保持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传统文人在作品中也经常通过自然元素表达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和依赖,如山水画中的山水同一的理念,诗歌中的山川风月的描绘等,这都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诗意诠释。

二、自然与道德的互动中华文化中广泛流传着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即人与自然、人与天地之间存在着亲密的关联。

这种关联不仅是物质上的,还涉及到道德和伦理方面。

传统文人认为人应该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并通过与自然互动来修身养性、修养道德。

这种互动体现在宗教信仰、文学作品、社会习俗等方方面面。

例如,儒家的仁爱思想中,倡导人与自然万物平等相待,尊重万物生命,这是一种从宏观的伦理角度来看待人与自然的互动。

三、自然的启发与思考在中华文化中,自然被视为智慧之源,追求道德、知识和智慧的人常常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和智慧。

自然充满了许多微妙而华丽的景色,每一处景致都耐人寻味。

文人雅士们借助自然的景色,反思人生、思考人生哲理,提炼出许多博学精深的道理。

山川、河流、花鸟昆虫等自然元素都成为文人墨客的创作题材,诗人们借助自然的舞台,抒发他们对生命、情感、人性的思考。

总之,中华文化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和谐共生、相互启发、互相依存的关系。

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认为人应该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自然也成为了文人墨客创作的源泉,通过自然的景物和变迁来反思人生、追求智慧。

在当代社会,保护自然、关注环境问题也成为中华文化人的责任和担当,以更加科学和珍视的态度保护和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人类的发展,不仅离不开自然本身,还离不开对自然的改造和认识,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人类的发展必然伴随着对自然的改造和认识,这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规律。

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活动和自然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人必须要通过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才能达到和请共生的状态。

这种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获得生存空间的必要条件,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自然界中一切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发展着。

自然界中一切物质(包括水、空气、动植物)在其内部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途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往复运行状态:水是自然界中生命存在所必需而且最基本的物质;空气是自然界中生命存在所必需并且最基本的物质;动植物是自然界中生长繁殖所必需并且最基本的生物现象。

所以,人和自然界之间是一种共生关系,人对大自然有天然免疫力和适应性,如果没有足够而又优质的自然环境作为依托,必然会生病或者死亡;反之只有良好、健康的自然环境才能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物质和能量,所以说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一、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热爱自然大自然是孩子们最亲近的人,是孩子们的最爱,是孩子们美好记忆的源泉,在孩子们的心中“自然~就像圣洁的天使,带给他们无穷的美和力量,让孩子们记住大自然这个美丽的母亲,激发孩子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春夜喜雨》中有这样一句话:“春雨啊!你要想知道我是谁就得去看你那棵大树了......那是怎样一种心情?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母亲深沉而又美好的感情。

正如陈寅恪所说:“自然中蕴藏着无限美,只有当我们真正理解自然时,才会更深切地感受到自然之美,“对大自然进行生动、具体、形象地描写,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所带来的一切美好事物!因为他们从小就与自然亲密接触、亲如家人般亲近大自然,从小接触自然、感受地球上万物之间互相依存、相依相存的关系,自然是孩子们最好的朋友:既能看到自然的美丽,又能感受大自然是多么奇妙多彩和谐统一!二、展现环境现象,促进知识的迁移我们生活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每一种新知识都会在原有基础上产生一次新的、迁移出去的过程,这种知识会在原有基础上再次创造和扩张。

人与自然界关系的哲学思考

人与自然界关系的哲学思考
(! )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 山东青岛 &""’#!; & ) 菏泽学院宣传 部, 山东菏泽 &#*’!()

要: 人类 社会 是在 认识、 利用 、 改造 和适 应自 然 界的 过 程中 不 断发 展 的。 马 克 思深 刻 总 结了 历 代 思
想 家们 关于人 与自 然界 关系 的思 想遗 产, 把 自然 界纳 入人 的实 践活 动范 围进 行考 察, 在 人与 自然 界关 系问 题 上 提供 了既不 同于 旧唯 物主 义又 不同 于唯 心主 义的 思维 方式 。马 克思 在人与 自然 界关 系问 题上 深刻 阐述 了 下 列基 本思想 : 人 与自 然界 的关 系, 是 一种 对象 性关 系; 实 践是 联结 人与 自然 界关 系的 纽带 ; 社会 性是 人与 自 然 界关 系的一 般性 质; 异化 的扬 弃是 人与自 然界 和谐 关系 重建 的重 要前 提。 关 键词: 马克 思; 自 然界 ; 社 会性 ; 实践 中 图分类 号: +’&" 文 献标 识码 : , 不同 , 德国 古典 哲学 家们 从主 体方 面把 握客 体, 从而 结束 了认 为自 然界没 有任 何历 史的 观念 。但 由于 人 类历史 活动 和思 维 活 动 的 双重 局 限 , 无论是康德还 是黑格 尔, 他们 都没 有 找 到 人 与 自然 界 之 间 辩 证 关 系的现 实 基 础, 而 只是停留在抽 象思辨的基点上。 德国古 典哲 学以 “ 先验 自 我” “ 绝 对 观 念” 、 名义确立 的主 体, 是 脱离 人的 主体 , 是使 客体 笼罩 上神 秘色 彩 的主 体性 。 马克 思关 于人与 自然 界关 系的 思想 萌发 于他 在 学生 时代 对古 代哲学 的研 究, 在这 一时 期的 著作 (尤 其是 博士 论文 《 论 德谟 克 利 特 的 自然 哲 学 与 伊 壁 鸠 鲁的 自然 哲学 的差 别》 以 及 有 关 伊壁 鸠 鲁 自 然 哲 学 的笔 记) 中, 马 克思初 步讨 论了 人与 自然 界关 系的 辩 证法 , 其观 点带 有强 烈的 无神 论色 彩, 但 尚未 摆脱 黑 格尔 的唯 心主 义束缚 。马 克思 关于 人与 自然 界关 系 的理论 真正 形成 于 !. 世 纪 *’ 年 代, 在 《 !/** 年 经 济 学哲 学手 稿》 《 神圣 家族》 、 《 德 意志 意识 形态 》 、 和 《关 于费 尔巴 哈的 提纲》 等著 作中 , 马克 思深 刻批 判了 黑 格尔 等人 的唯 心主义 观点 和费 尔巴 哈等 人的 形而 上 学唯物 主义 观点 , 用 人 与 自 然 界 在实 践 中 辩 证 统 一 的唯物 主义 观点 , 代 替 黑 格 尔 的 主客 体 在 理 念 中 统 一的 唯心 主义 观点和 费尔 巴哈 所制 造的 人与 自然 界 分离 和对 立的 、 机械 的、 非 历史 的唯 物主 义观 点。 在 这一时 期, 马克 思使 人 与 自 然 界 关系 的 理 论 彻 底 摆

以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为指导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以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为指导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以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为指导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是一种关于人类与自然关系以及环境问题的思想体系,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和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为我们认识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为指导,我们需要树立人与自然的统一性观念。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认为,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密不可分的。

人类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和环境。

我们要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从整体的角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让人与自然在发展中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倡导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要求我们从整体的角度来认识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认为,事物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中,要全面地把握和分析问题,并以改变现状为目标,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需要学会从多层面、多方位来分析环境问题,找出其根源,并通过适当的途径和措施加以解决。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还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

和谐发展是指在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之间实现相互促进、相互适应、相互补充的关系。

我们不能单纯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环境保护,也不能只考虑环境保护而致力于抑制经济发展。

而是要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注重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这需要我们发展绿色经济,提倡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尊重自然的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还强调了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人类社会不应该把自然看作是可以随意掠夺和破坏的资源库,而应该把自然看作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有责任维护和保护自然环境。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要加强环境监测和保护,制定严格的环境法律法规,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共同努力为后代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哲学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哲学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哲学部分)一﹑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1)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原理分析当前严重的环境问题(2)请用马克思相关原理分析如何解决当前的环境问题(3)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体现了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

答案:(1)马克思唯物辩证法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又是一个有着自身特殊发展规律的部分。

实践使人从统一的自然界中分化出来之后,就从总体上、根本上更深刻、更全面地依赖于自然和社会的物质运动规律。

通过劳动实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它们的和谐统一,便成为人类必须面对的永恒主题。

如果人类不保持自身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那就会危及自身的生存发展。

当今世界出现的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等全球危机问题,并不单纯是自然系统内平衡关系的严重破缺,实际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

马克思唯物辩证法还认为,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范围、幅度和限度。

自然界有其自身客观规律,人类能够认识和遵循自然规律,但不能不顾自然规律为所欲为。

否则,最后受伤的还是人类本身。

(2)马克思唯物辩证法认为,正确的实践观点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自然统一的关键。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马克思唯物辩证法认为,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自然资源有限,人类可以利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但不能无节制地过度索取。

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人和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唯物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活动的目的并不在于认识活动本身,而在于更好地改造客体,更有效地指导实践。

认识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的过程,即是认识价值的实现过程。

尊重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

尊重实践,就能从根本上保我们的思想和行动符合客观世界的规律,有效地改造世界。

在人们的认识和实践话动中,正确的认识往往会导致成功的实践,而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导致失败。

道法自然 整体联系

道法自然 整体联系

道法自然引言“道法自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强调人类应该顺应自然规律,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由。

本文将从哲学、宗教、文化等多个角度来探讨”道法自然”的内涵和意义。

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源自于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道德经》。

在《道德经》中,老子提出了”道”的概念,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道构成的,道是宇宙的根本原理和规律。

人应该顺应道的运行规律,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道法自然”中的”道”,不仅仅是指宇宙的道理,也是指人类的道德准则。

人应该顺应道的要求,遵循道的规律,追求道德的完善和个人的修养。

只有这样,人才能够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

道法自然的宗教意义“道法自然”在中国传统宗教中也有重要的地位。

在道教中,“道”是最高的信仰对象,追求道的境界被视为人生的最高目标。

道教强调修炼个人的道德品质,通过顺应自然规律,达到与宇宙的融合,实现个人的超越。

在佛教中,“法”是佛教的核心概念,指的是佛陀所传授的教义和修行方法。

佛教强调人们应该顺应法的指导,超越世俗的欲望,追求内心的净化和解脱。

通过顺应法的规律,人们可以超越生死轮回,实现涅槃的境界。

道法自然在中国文化中的体现“道法自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深深地渗透在各个方面。

中国人民尊崇自然,崇尚和平与和谐。

他们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这种思想在中国文化中得到了广泛的体现。

在中国绘画中,“道法自然”的思想可以看到明显的痕迹。

中国画家追求的是以自然为师,通过观察自然,把握自然的规律,表现出自然的美。

他们注重画面的平衡与和谐,追求笔墨的自然流畅,力求将自然的美妙表达出来。

在中国园林中,“道法自然”的思想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中国古代园林注重营造自然景观,强调人与自然的融合。

园林中的建筑、植物、水景等元素都被精心布置,力求营造出自然、和谐、宁静的环境,让人们可以沉浸其中,感受自然的美妙。

道法自然的现代意义“道法自然”的思想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角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角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角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之一,强调实践是认识的起点和终点,实践是唯一的标准和基础,人类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认识和改造世界。

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指导下,我们可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从唯物主义的角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是生活在自然界中的一部分,人类的实践活动是在自然界中进行的。

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人类的社会活动和生产活动都离不开自然界的资源和条件。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强调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

人类是能动的主体,通过实践活动,可以改变和利用自然界的资源和条件,满足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人类通过实践活动不断改造自然,使自然逐渐适应人类的需要,同时也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强调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虽然人类可以改造和利用自然,但改造和利用的过程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指导我们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相互尊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不能片面追求人类的利益而忽视了自然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倡导人类追求全面发展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

从历史的角度看,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是经历了与自然对抗、征服和改造的过程,也是不断认识和尊重自然的过程。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从唯物主义的角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类是生活在自然界中的一部分,通过实践活动改造和利用自然,但必须保持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种思考方式对我们认识和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也是指导我们实践活动的重要原则。

自然辩证法论文--“天人合一”思想及和谐社会

自然辩证法论文--“天人合一”思想及和谐社会

“天人合一”思想及和谐社会【摘要】“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态度。

对于“天人合一”的内涵虽然有着不同的理解,但是却有着一个共同点,即都体现了中国人热爱于探索自然规律,强调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共同点。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天人合一”思想仍然对于中国当代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社会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可以说是中国哲学所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

它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

在历史上有许多学者倡导“天人合一”(荀子的“天人相分”【1】思想实质上也是“天人合一”思想而非天人分离),但他们对“天人合一”的理解都各不相同。

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实际上就是围绕天人关系和如何实现“天人合一”而形成的争论;先秦时的诸子百家与汉代的儒、道及宋代的程朱理学等所阐述的思想,多数也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天人合一”的内涵进行了解释。

历代学者们的论述使“天人合一”形成了极为丰富且庞杂的内容,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庞大的思想体系与最浓厚的文化底蕴。

只有在正确认识“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实质、形成、发展的基础之上,才能更深入地认识其所带来的现代意义。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人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态度。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注重思考和探索自然规律,“究天人之际,穷古今之变”,强调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天人合一”思想不但在古代是先进的,而且在当今社会日益显现出其正确性。

“和谐社会”的内涵有两个方面: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人与人(社会)的关系。

中国古代哲学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从狭义上理解指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即天人关系问题;从广义来理解,还应包括人与人(社会)的关系,即人人关系问题。

可见,“天人合一”与“和谐社会”在内涵上存在许多共通之处。

本文将从“天人”关系的论述入手,挖掘“天人合一”观所蕴含的“和谐社会”思想,阐述“天人合一”思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摘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永恒主题。

本文从哲学认识史的角度对人与自然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和反思,并阐述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并结合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生态之间的矛盾和问题,分析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基本途径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历程回顾人和自然关系的产生同人类自身发展的历史一样久远,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矛盾统一体,依赖自然界,又超越自然界,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受自然界的影响。

在原始社会,人完全处于自然的支配之中,本能地依赖大自然,人们并没有认识到周围的自然现象对人类生活的价值;在古希腊时期,人类经过无数次的生产实践,逐渐认识到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的联系,人类可以凭借理性来认识自然规律,把自然界看作人可以认识的实体。

然而,从整体上来说,由于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有限,人是自然的奴隶的思想依旧占主导地位。

近代人类通过生产实践和科学实践加速了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的步伐,人是自然的主人的思想成为近代认识的主流。

随着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现在的自然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然,而是到处都留下了人的意志印记的自然,即人化了的自然。

“人化自然”,这似乎证明,人类已经征服了自然,成为自然界的真正主人[1]。

然而,人类沉浸在对自然探索改造取得巨大成就的喜悦的同时遭受到大自然的“报复”。

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地震、海啸、温室效应、沙漠化、雾霾等等严重威胁到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这一切表明,自然并不是人类温顺的奴隶,我们应把握好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使自然界能更好的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对立统一关系人与自然界和谐相处是人类社会处理与自然关系的主要目标和理想。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以大自然为依托,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

论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论证

论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论证

论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论证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主题之一。

和谐发展是指人类与自然之间实现平衡、相互促进的状态。

它强调人类应当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求人类尊重自然,不破坏自然的生态平衡。

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依赖自然提供的空气、水源、食物等生存资源。

因此,我们应当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对自然的破坏。

我们应当尽量减少污染排放,推动能源的清洁利用,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共生共存。

和谐发展要求人类与自然相互促进,实现共同发展。

自然界的万物都有其固有的规律,人类应当尊重自然的规律,与自然相互合作。

通过研究自然科学,人类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规律,从而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推动社会的发展。

例如,人们通过研究气候变化,可以制定相应的环保政策,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人们通过研究植物生长规律,可以改善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

这些都是人类与自然合作共进的体现。

和谐发展要求人类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世代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应当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过度开发和消耗。

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长久地发展下去,子孙后代才能继续享受良好的生存环境。

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

我们应当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相互促进,实现共同发展。

只有在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创造更好的生存条件。

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未来。

浅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及特征

浅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及特征

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及特征姓名:caohaichuan 学号:专业:摘要: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历久而恒新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重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人生活在自然界之中,人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并以其客观规律为前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界。

在世界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全世界范围内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使人们重新审视对自然的认识,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人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来谈人与自然的关系。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客观规律;和谐相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也是学术界研究中的一个永恒话题, 但由于人们的研究视角不同, 所得出的结论也是各不相同的。

有人侧重从本体论的角度进行研究,强调“自然对人的先在性”;有人侧重从认识论的角度进行研究,强调“人对自然界的解释与征服”;有人侧重从伦理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强调“人对自然有必然的伦理关系”[1]等等。

然而从纯粹的自然界上看,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保护自然资源,尊重自然规律,爱护自然环境,是改善生态环境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手段。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社会能够发展延续的前提条件,人类不能夸大自己改造自然的能力,更不能忽视自然界的力量,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人类当务之急,如今社会的发展显现出各种各样的不和谐的迹象,不论是自然界本身,还是人类之间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都表现出很多不和谐的现象。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及当今社会的发展形势,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的阐述。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一)从存在论的角度看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决定了人与自然之间形成了发生学意义上的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思考

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思考

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思考提要本文从哲学的角度,论述人类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和自由。

人类征服自然应以尊重自然为前提,以自然界的承载能力为限度,确立人类与自然整体协调的科学发展观,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始终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自然规律;协调发展;人类自由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识码:A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这对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自然界是一个系统的有机体自然界是一个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有机体,自然界的各个组成部分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每一部分不能孤立存在,与整体分离。

若部分脱离了整体,不仅丧失其自身的功能,而且还会破坏整体的和谐与完美。

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兰菲说:“系统的定义可以确定为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要素)的总体。

”整体性是系统的基本特征,系统的组成部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关系,但是这种相互联系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止的。

“这种宇宙网络是有生命的,它在不断地运动、生长和变化。

”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客观性,是固有的,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并且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存在的,存在于事物发展变化的每一过程、每一环节,并贯彻始终;每一事物都是整个世界普遍联系之网上的一个环节、一个组成部分;事物之间的联系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事物的性质不同,联系的形式各异。

事物通过联系发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共同调控整个系统的运作,以保持系统平衡和整体功能的发挥。

大自然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马克思说:“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人靠自然界生活。

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

可见,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人本身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从哲学视角看和谐社会

从哲学视角看和谐社会

从哲学视角看和谐社会作者:刘秋菊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09年第15期一、从哲学的角度来考察,和谐社会的“和谐”是辩证、积极、动态平衡、实践的人的和谐(一)辩证的和谐对立的东西产生和谐,而非相同的东西产生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和谐”是辩证的和谐。

1、民主与法制的和谐统一。

和谐社会既讲民主又讲法制,只讲民主不讲法制,就会使民主失去正确的方向;只讲法制不讲民主,就会使法制变成个人专制,和谐社会是民主与法制和谐统一的社会。

2、效率与公平的和谐统一。

和谐社会既要讲效率又要讲公平,“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发展,如果没有效率,即不发展社会生产力,一切公平和平等都是空话”。

和谐社会也不可不讲公平,如果利益分配不公平,就会缺乏效率。

3、发展与秩序的和谐统一。

经济的停滞、社会的贫穷不仅不能带来和谐,而且会导致动荡,和谐社会必然以经济与发展为基石。

但社会没有稳定的秩序,也不可能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就是纸上谈兵,因此,和谐社会既要讲发展又要讲秩序,形成发展和稳定良性互动,达至和谐统一。

4、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社会,人不仅在生产与生存的意义上依赖于自然,而且在更初始的意义上,人就是自然界的产物。

和谐社会里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

(二)积极的和谐和谐社会的“和谐”是自觉、双赢、可持续的积极和谐。

积极的和谐是指人们自觉地对世界积极改造,使具有不同特性的矛盾各方和谐共处的一种良性竞争态,与表面一团和气但却相互争斗的消极和谐相对。

自觉和谐。

和谐社会是人们设定的理想目标,人们按照这个目标有意识有目的地自觉从事社会活动,因此,“和谐”状态并不会自己主动呈现,需对社会发展方式、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等进行理性选择和自觉创造才能达到,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和谐社会的“和谐”是一种自觉和谐。

共赢和谐。

社会有机体内各要素如协调运作就能达到共赢,如彼此冲突、尖锐对抗,就会停滞不前。

和谐社会里,矛盾各方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不是消灭对手,而是商定如何共同发展;发生冲突时通过多方对话,相互理性地协商,形成化解矛盾冲突的和谐氛围。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提出与发展历程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提出与发展历程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提出与发展历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理念,也是当今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一理念的提出和发展历程,既是人类对自然认知和态度变化的历史见证,也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史的一种探索和总结。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提出与发展历程。

1. 古代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态度在古代,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和谐。

人们崇尚自然,尊重自然界的万物,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平相处,相互依存。

古代哲学家们也曾提出了许多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如老子的“道法自然”、“与时偕行”等思想,都是古代人对和谐共生理念的深刻思考。

2. 工业化时代的人与自然关系变化随着工业化的兴起,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人们开始认识到过度开发和污染对环境的破坏性,开始呼吁保护自然、重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

3. 现代和当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提出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人与自然应当和谐共生。

而在当代社会,人们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通过法律、政策等手段保护自然环境,提倡绿色生活方式,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

4. 个人理解与观点在我看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现实需求。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而这都需要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寻求和谐共生的新路径。

总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提出与发展历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对自然界、社会环境的一种关怀和呵护。

我们需要重视和谐共生理念,不断探索新的途径和方法,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在结语中,再次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呼吁每个人都要从自身做起,重视环境保护,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目标。

通过这篇文章,我希望能够帮助你更深入地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提出与发展历程,并引发你对于这一重要话题的思考与探索。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基础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基础

第41卷第1期2020年1月哈尔滨学院学报JOURNAL OF HARBIN UNIVERSITYVoi.41 No. 12Doo. 2022[文章编号]1004—5854 (2020) 12—0015—04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基础王红v(1.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30;2.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777)[摘 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内涵和核心理念。

探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基础,对系统阐释和科学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确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取向与目标归旨,推进美•中 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基础可d 从马克思主义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社会 历史观和方法论角度来解析。

只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通过绿色发展改变生态系统恶化的趋势,才能为百姓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用和谐共生实现美•中国的建设。

[关键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哲学基础[中图分类号]N02 [文献标识码]A doC : 10. 4949/j. issc. 1004 - 5554. 4020. 12. 404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和 理论渊源。

探讨和阐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 学基础,既是深入理解和掌握新时代社会主义 生态思想的时代需要,也是推进“美丽中国”建 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现实需要。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本体论基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是和谐,通过调 整人的自身行为与自然界达到一个统一整体, 使人的生命形式与自然界及其他生物实现普遍 共生。

通过人的行为自觉维护生态环境,改变 生态恶化的趋势,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彰显 人类的价值和意义。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根源于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

尽管马克思并没有 提出和谐共生的概念,但他在著作中多次论述 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异 化的根源。

自然的自生、自在性是人类和其他 生命物质存在的前提,人与自然是一种对象性 关系。

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认识

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认识

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认识自然是人们所生活的环境,人类从古至今都与自然环境密不可分。

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哲学关注的重点之一。

在哲学的视角下,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应是平等互惠的,而不是一方压制另一方的单向或双向关系。

本文将从哲学的角度来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人类的自然观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的第一关键是自然观。

自然观即指人类关于自然环境的看法。

早在古代,人类便开始接触自然环境,将自然环境看作是给其提供生存和发展条件的神力、魂魄以及自然灵物等,并因而将其供奉礼拜。

例如,古代的希腊人就将独立的自然力量看作是神灵。

而在中国历史上,自然被看作是一种包含自我复制能力、可能在人类运用它的同时遵循自身规律的有机体。

这种自然观,强调自然有其潜在的生命力和生命原则。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自然观也逐渐地发生着转变。

自然不再被看作是神性的存在,而是被看作是由物质组成的,人可以运用科技手段改变自然,获得物质利益。

这种观点下,自然不再被看作是生命体,而是被视为被动的物质。

二、人类的地位及责任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的第二关键是人类的地位和责任。

在哲学上,人类被放在最高层次的物种之中。

这种高地位在某种程度下赋予了人类对自然的直接支配权。

因此,人类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同时也应承担起保护和维护自然环境的责任。

然而,在实际行动中,过度的人类利益导致了对自然的过度开采,对环境的破坏。

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在污染、过度开采资源、森林砍伐等方面,这些破坏使得自然环境的变化已经超出了其所能承受的范围。

人类必须注意到,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也要保护和维护自然环境,让自然与人类平衡互惠。

三、自然哲学的思考为了保护和维护自然环境,我们需要哲学上的思考和探索。

自然哲学是一种探讨自然规律的哲学体系,是对自然现象的现代哲学阐释。

自然哲学中讨论了大量的自然环境问题:物质的本质、时间的概念、自然规律、自然的初源、自然的可预测性等等。

同时,自然哲学也考虑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人的意识对自然影响的重要性。

自然辩证法与人类共生

自然辩证法与人类共生

自然辩证法与人类共生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探索人类与自然共生的途径变得尤为重要。

自然辩证法作为一种哲学观点,提供了一个有益的理论框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人类与自然共生的挑战。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自然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自然辩证法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

它认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并非两个孤立的实体,而是紧密联系的整体。

人类依赖自然资源和环境来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自然环境则通过提供丰富的资源和提供生态系统服务来支持人类的生活。

因此,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共生关系,而不是单方面的剥削与破坏。

基于这个理论框架,我们可以探索人类如何实现与自然共生的目标。

首先,我们应该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

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对于人类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采取可持续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这意味着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推进循环经济的实践,减少废物排放等。

其次,我们应该增强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理解。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具有创造力和复杂性,我们应该尊重和珍视自然的多样性。

通过科学研究和教育,我们可以增强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培养人们的环境意识和环境责任感。

这将有助于改变人们对自然的态度,从过度开发和剥削转变为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此外,自然辩证法还强调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人类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应该与自然环境保持平衡。

这意味着我们应该重视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尊重自然界的规律和循环。

我们应该采取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避免破坏生态系统。

例如,我们可以倡导可持续农业和有机农业,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土壤和水资源。

最后,自然辩证法还提倡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这意味着我们应该追求人与自然的共同进步,而不是人类单方面的发展和扩张。

我们应该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和经济模式,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我们应该尊重自然的节奏和规律,避免过度开发和过度消费,保持与自然的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哲学的角度看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什么?2000字以上2000字以上的论文、谢谢匿名提问2010-01-08 14:34:52 发布3个回答•• | 2010-01-08 14:55:09•摘要:人与自然的关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环境伦理学主张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遵循自然,重塑自然在人类道德中的地位,才能解决出现的危机问题.但这种解决方式是否可行是值得思索的.马克思认为,人周围的自然界是经过实践活动改造过的自然界.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与资本的逻辑有内在关联.•关键词:人与自然;伦理;实践;资本•一,人与自然关系道德解读的一个范本•面对环境问题给人类生存提出的巨大挑战,很多人主张应该反思人类中心主义的道德伦理,把生态系统纳入道德思考的范围,各种生态主义哲学应运而生.生态主义哲学共同的特点是,质疑人类中心论的合法性,主张应该把人的道德义务扩展到人之外的整个生态系统,以纠正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性.生态主义哲学成为解决当今环境问题的一个响亮的名字,环境伦理学,大地伦理学,深层生态学等各种哲学在西方世界颇负盛名,其中环境伦理学最具代表性.•环境伦理学的代表人物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坚信,依靠人性自我规范的道德进步才能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迷误的伦理误区.因此,他的环境伦理学旨在建立一种自然生态价值论的内在价值论,以此来阐明:维护和促进具有内在价值的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是人类对自然环境所负有的义务.他认为,"原野就产生生命的根源而论,其本身是有内在价值的.当原野使参观者获得现实体验时,原野携带着价值,而且它已经把历史和生态学方面的价值传递给了参观者."〔1〕从而主张价值走向原野;传统伦理学的观念"大自然不具有任何内在价值"是值得检讨的;我们应该把"伦理关注普遍化,承认生物生态圈中的每一物类都有其内在价值";〔2〕强调生态系统整体的"善"大于人类自身的善.他认为,"大自然是一个进化的生态系统,人类只是一个后来加入者;地球生态系统的主要价值在人类出现之前早就各就其位.大自然是一个客观的价值承载者.人只不过利用和花费了自然所给与的价值而已."〔3〕罗尔斯顿列举了大自然所承载的种种价值,意在说明自然带给人类的"善",因此, 人类对自然负有义务.•罗尔斯顿给日益激增的人与自然的矛盾开出的化解的"良方"乃是遵循大自然.他提出在四种相对意义上的遵循自然:在自动平衡意义上的遵循自然,要顺应自然利用自然规律来增进人的福祉;在道德效仿意义上的遵循自然,相信自然中可能存在某些我们应当遵从的"善";在价值论意义上遵循自然,要把自然看作有自然价值而非仅有一些自然事实的领域,不是去干涉它,让它以自己的方式运行;在接受自然指导意义上遵循自然,是指自然能给我们一种教育,"引导我们走出来,懂得我们是谁,我们在哪,我们的秉性如何".〔4〕总之,人类应该遵循自然,不干涉自然的运行,听从自然的教导,以此来达到人类自身的发展.罗尔斯顿谦逊地提出,这种遵循是相对意义上的遵循.在人为的意义上,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对自然的改造和控制,〔5〕因而人只能在相对意义上遵循自然.这四种遵循自然的可能形式,包含着明显的道德诉求.•不可否认,罗尔斯顿在纠正极端人类中心主义的偏颇倾向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是他要求人类要遵循自然的训导是否可行的确是值得探讨的.人类的活动本来就是一种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而不仅仅是一种观念活动.罗氏对商业中的伦理也进行过讨论,企图规劝企业为环境负责,罗尔斯顿远不是资本家,跨国公司的"教父".但是这种道德劝说究竟在多大意义上能够改变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还要取决于在实践活动中人的行为,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是实践的即以活动为基础的关系."〔6〕•二,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解读与资本的逻辑•马克思在150多年前就预见到资本主义的发展给人与自然关系所带来的危机和对立.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不但把自然环境纳入到他的思考范围而且把人与社会也纳入到他的思考范围,从而形成了人化自然观理论.•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已经幻化为一种能够控制一切的权利,自然不再是人们崇拜的对象而是人们征服的对象,是攫取经济利益的对象.马克思直言道:"以前的一切社会阶段都只表现为人类的地方性发展和对自然的崇拜.只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然界才不过是人的对象,不过是有用物."〔7〕•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质上是资本剥削劳动,资本剥夺自然的剥削关系.无论当代社会的发展是多么快速,多么惊人,都没有脱离这种生产关系,都是以这种社会关系为背景的.这种生产关系是以资本家剥削工人为基础的,是资本与劳动的对立.这种关系在当今世界已经演变成为一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关系."已有的发展伦理,发展关系是社会发展的现实框架,现实条件".〔8〕问题在于,从全球角度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伦理,发展关系并不具有同步性,而是具有对抗性的.发达国家掌握着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发达国家出于保护自身的利益,往往利用自己各种优势,把严重污染环境的制造业转嫁给发展中国家,自己只从事高附加值的技术方面的研发,只用少量的资金去换取发展中国家的宝贵资源和廉价的劳动.这是现阶段人类社会的发展的客观现实,也是处在这个历史阶段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发展伦理的具体性,特殊的个性.因此,看似简单的人与自然关系在进入具体的社会之后又涉及到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问题,使发展问题的本质具有了剥削和反剥削的政治性质.•现代社会是以资本为主导的社会,资本逻辑和伦理已经对社会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政治生活进行全面的渗透.资本成为社会伦理价值的轴心,资本主义社会就是围绕资本进行运作的一架庞大的机器:以资本的增殖为动力,不断地从自然界攫取经济利益,以满足资本家无穷的贪欲,以实现人类社会所谓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自然必然成为资本的附属物,成为资本实现增殖的工具.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与资本家的无度的贪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也必然是以剥夺自然界为首要前提的,只要资本继续统治着人的社会生活,环境危机就会继续存在下去.马尔库塞曾经说过,"对自然界的损害和资本主义经济之间的密切联系达到了多大程度也是显而易见的.但同时,生态学的政治功能很容易被中立化,很容易被用于为美化现存的权力机构服务."〔9〕•三,环境伦理学的问题•固然,环境伦理学对纠正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偏激行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道德范本,"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伦理觉悟",〔10〕是生态理性的有益反思.但是面对资本的伦理和资本的逻辑的强势话语,环境伦理的存在何以可能,它有何可能与资本的伦理相抗衡它的理论基点是把自然看作抽象的自然,忽视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性,忽视了社会历史因素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影响,特别是资本逻辑在人与自然中的控制力量.它从人的道德层面出发去解读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没有把握到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第一,抽象性.罗尔斯顿视野中的自然界显然是抽象的自然界.罗尔斯顿并没有涉及处在社会现实中的自然界,他只字不提处在现实社会中的自然界,一味去宣扬荒野自然的价值.而他所描绘的自然界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德意志意志意识形态》中反复批判过的抽象的自然.这种自然只是撇开了人的目的和意志的,孤立的自然环境.现实生活中的自然总是处在社会关系中的自然,孤立的,与人脱离生活关系的自然界是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意义的.正如我们看到的,罗尔斯顿遵循自然的道德劝说在资本的强势面前也是苍白无力的.它只是一种生态的觉悟,其解决方式只是理想化的,抽象化的.对于化解现实中的人与自然的日益激增的矛盾还是很遥远的.•其次,罗尔斯顿并没有打中人类中心主义的要害.人类中心主义在现代社会的典型表现是资本伦理,资本的逻辑,罗尔斯顿恰恰没有看到现代社会中人与自然关系背后的资本逻辑的控制.他企图通过道德规劝来改变人类中心主义的倾向,这种规劝在资本的强势控制面前是失效的.因此,罗尔斯顿的解决方式是浅层化的,并没有触及到问题的本质.寄希望于抽象的人性道德,企图用道德自律来阻止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其实际效果可想而之.•第三,从更深的层次上看,脱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生产方式,在人性内部去寻找人与自然矛盾的道德的解决只能是乌托邦式的梦呓.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的矛盾背后反映的是人与人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只是事情的一种表象,根本的,更深层的原因在于人与人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自然以人类的有用物出现并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必然发展,它反映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的剥削,压迫的紧张关系.资本为了实现增值,必然会剥夺人,剥夺自然.在当今时代,发达国家就是总资本家,它以资本为工具,通过发展中国家的落后的工业肆无忌惮地盘剥自然,把自然看作人类征服的对象,使自然沦落为资本的奴隶,成为资本家攫取经济利益的对象,从而使自然环境遭受前所未有的严重破坏,甚至危及到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四,简短的结论•从哲学的角度看当今世界,资本的逻辑仍然是主导全球性社会发展的逻辑.要想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自然界成为人的"无机身体",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我们必须批判地看待这种资本逻辑及由这种资本逻辑导致的发展模式,限制资本的控制,实现人对资本的控制.我们应该明白,资本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资本的逻辑并不具有永恒性.随着资本和劳动的矛盾达到极限,资本主义将会完成它的历史使命.人与自然的对立矛盾将随着资本的覆灭而失去依存的条件,人与自然,人与人最终会达到和解.因此,改变发展模式,限制资本的控制权力,才能更好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参考文献:•[1]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着,王晓明,霍锋,李立南等译.价值走向原野[J].哈尔滨师专学报,1996(1).•[2][4]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着,刘耳,叶平译.哲学走向荒野[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69):20-21. •[3][5]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着,杨通进等译.环境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4:46.•[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405.•[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93.•[8]陈忠.走向资本批判的深层发展伦理学[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7):10.•[9]马尔库塞.西方学者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C].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146.•[10]田海平.从"控制自然"到"遵循自然"[J].天津社会科学,2008(5).•[作者简介]贾志钦(1967-),女,河南南乐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200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历史唯物主义.•责任编辑:烨子•简论哲学对科学的"授义"活动及本真精神•□殷华成•(河南大学马列部,河南开封 475001)•摘要:哲学对科学的重要意义表现为其对科学的"授义"活动.哲学对科学的"授义"活动体现在三个方面:科学是在哲学所开辟的视界内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科学的预设,研究活动以及进步离不开哲学沉思;科学后果及科学家和当代人的责任也离不开哲学的监护.它们彰显了哲学对科学有批判,督察之责的本真精神.•关键词:哲学;科学;授义活动•近代以来,哲学研究与科学研究的专业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关于哲学与科学的关系的判断却大多数还停留在旧的水平上.怎样看待科学时代哲学对科学的重要意义笔者认为,哲学对科学的重要意义表现为其确定或发现科学命题意义的"授义"活动.正如逻辑经验主义者石里克所言,"哲学就是那种确定或发现命题意义的活动.哲学的工作不在于提出命题,而在于最后的授义……确定意义的哲学活动是一切科学知识的开端和归宿".〔1〕只有从三个方面认识到了哲学对科学的这种" 授义"活动的奠基和先导作用,才能进一步澄清哲学在科学发展中的本真精神.•一,科学是在哲学所开辟的视界内产生和发展的•古希腊时期,科学属于哲学的一部分.当柏拉图把早期希腊思想家讨论的自然哲学问题转换为理念问题时,科学就已经内含于其中了.古代科学的主要资料也在古代哲学家的着作中流传至今.近代以来,科学开始从哲学中分化时,哲学为具体的科学研究对象和基本概念的奠基作用已经完成.•首先,哲学为具体科学确定研究对象.对象在学科之先,一切学科都不证明其对象存在,科学研究自身无法界定和构建它活动于其中的对象领域.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研究的是"作为存在的存在",即"存在"本身的一般性质,而其他科学则只研究"存在"的特殊方面和属性.各种实证科学分别研究"存在者"的各个领域,但各个特定的研究领域及其可敞开性和结构都是由形而上学以前科学的方式加以界定的.形而上学概念作为先验概念是实证科学研究的指导线索,这些先验概念作为科学的基本概念,事先规定实证科学理解对象的方式,必须在实证考察之前就得到阐释并获得根据,这就需要事先透彻地探讨各个对象领域.这种先行研究只能走在实证科学前边,而不能跟在实证科学的后边进行事后的研究.正如具体的生物学从来不能决定生命及有生命存在者"是什么",生物学家总是使用已被决定的对于他来说是理所当然的东西.当然,生物学家作为人,也可能筹划他所研究的生命,但当他这样做时,就不再作为一个具体的生物学家作出这种筹划,他也没有使用他的生物学的手段,思想形式和证据,他在此是作为哲学家说话.哲学确定了科学的对象,研究范围,具体观点以及思辨的方法,为各门科学最终分离出来准备了必要的条件.正是希腊思想家才第一次对科学知识的本性,科学知识的可能性的根据等问题进行了自觉而系统的反思和论述,并形成了明确的科学知识观,科学才可以产生.•其次,哲学帮助科学澄清自已的基本概念.如果科学仍然没有掌握足够清楚的基本概念,它们的命题意义仍没有澄清,那么就不能脱离哲学而真正独立.只有哲学使某些基本概念的意义已变得足够清楚,各门科学才能从它们的共同母体-哲学中解放出来.科学史家W·C·丹皮尔认为,最早的科学阶段为先验论的科学,先验概念作为科学的基本概念,事先规定科学理解对象的方式,必须在实证考察之前就得到阐释并获得根据.一部科学史,实际上是各门具体科学不断从哲学中分出来的历史,同时也是其学科的基本概念的内涵不断在哲学母体内被澄清的历史:公元前3世纪,欧几里德几何学作为关于空间形式的科学首先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到十七世纪,从伽利略,开普勒开始,直到牛顿完成的科学革命,第一次使物理学作为一个单独的学科从形而上学中分离出来;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将生物学从哲学乃至神学中分出来;进入20世纪,心理学也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近半个世纪以来,千百年来哲学家们一直关注的逻辑思维领域,也正显示出被计算机科学取而代之的迹象.•最后,科学的本质是形而上学的数学筹划.西方哲学从毕达哥拉斯到柏拉图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数学因素,自文艺复兴以来,它迅速上升为近现代形而上学的根本特征.哲学家海德格尔说:"早在希腊哲学时代,哲学的一个决定性特征就已经显露出来——这就是科学在由哲学开启出来的视界内的发展."〔2〕近现代形而上学为我们敞开了一个数学化的对象领域,使我们总是活动于这个领域之中,并据此来经验物.凡是没有进入这个领域的物都不再可能成为我们的经验对象和认识对象,这种形而上学的进一步展开形式就是近现代科学.近现代科学的本质不在于以经验为基础,而在于其数学因素或数学筹划,而近现代科学的数学因素和技术本质都是由形而上学奠基的.正如伽利略所说的,自然这本书是用数学的语言写成的,如果你不懂这里面的符号,你就完全读不懂这本书.自然之书需要数学来破译,他提出的运用数学工具来研究自然的思想为近代自然科学发展开辟了道路.同时,通过笛卡尔哲学,当人成为唯一的主体,而主体之为主体就在于思维,思维的本质又在于数学计算之时,从形而上学中发展出来的实证科学也因而就具有由数学因素带来的精确性和由技术本质带来的可操作性这两大特点.实证科学卓越地实施着形而上学的数学理念和技术理念,于是表象-计算性思维的操作特性和模式特性获得了统治地位.二,科学的预设,研究活动以及进步离不开哲学沉思• | 2010-01-08 14:55:20•接上••近代以来,各门具体科学纷纷从哲学母体中分化独立出来,逐渐建立起以实证的经验事实为基础的知识理论体系,再不需要哲学的思想和推理去代替它们了.但不管自然科学家们愿意还是不愿意,他们还是要自觉不自觉的运用哲学思维,如科学家玻恩所说"关于哲学,每一个现代科学家,特别是每一个理论物理学家,都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工作是同哲学思维错综地交织在一起的,要是对哲学文献没有充分的知识,他们的工作就会是无效的."〔3〕•首先,科学基础中离不开哲学预设.科学本身不能通过具体的个别的科学概念和定律来证明它所遵从的形而上学预设,科学家并不都是哲学家,但总要同思想打交道,思想分析历来属于哲学的专业范围.近代科学的奠基人牛顿自称"我从不杜撰假说",但他的关于"力"的概念的只能是一个形而上学的预设,这个预设通过实证的方法无法说明,但又是他的整个理论体系的出发点.实际上有三因素是形成科学理论不可或缺的:卓越的设想或假说,正确的观测数据的积累,包括使数学工具的,合乎事实的理论建构,而这一切都有哲学的影子."每一门科学都依赖于有关其存在者领域的命题,它的任何研究都遵循并操作这些命题.这些关于存在者——关于它们是什么——的用以设立和界定其领域的命题,都是形而上学命题."〔4〕在现代科学研究中,众多着名的科学家大都重视运用哲学来分析研究科学问题.科学家爱因斯坦在1955年时也曾指出:"本世纪初只有少数几个科学家具有哲学头脑,而今天的物理学家几乎全是哲学家."〔5〕而事实也是如此,像海森堡,玻恩,玻尔,卢瑟福等科学家大都是具有浓厚的哲学气质,都非常重视哲学的研究和修养.科学家和哲学家呈现一体化趋势,越来越多的科学"问题"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哲学性,科学家必须是哲学家即"哲人科学家".正如英国哲学家柯林武德所说:"一个对他的科学从不进行哲学思考的科学家顶多也就是一个打下手的,只会模仿的,熟练工匠式的科学家.……一个从未从事过自然科学研究工作的哲学家,不可能对之进行哲学思考,除非他自我欺骗."〔6〕•其次,科学研究活动离不哲学分析.科学发展到现代,越来越复杂,一个科学家能否作出大的科学发现,不仅仅受自身科学知识积累多少的影响,而更主要地决定于他深层次哲学理念的方向和深度,科学家之间的较量将更多地取决于各自哲学思想的深度.当一门科学处于"常规科学"时期,形而上学因素以隐蔽的形式发挥作用,在科学领域似乎看不到形而上学的身影.常规研究虽平凡而琐碎,但实际上在不断扩展,开拓范式的内涵,为新的突破奠定了基础.库恩把常规科学的研究比喻为"解谜",这个"谜"就是一种范式理论所规定的问题,同时也保证它一定存在一个稳定的"解".这时的哲学作用主要在于帮助科学搞清构成一种主题状态的各种问题,并阐明各问题的作用,特征以及问题之间的作用方式或关系,促进关于这种特定的主题状态的整合性科学理论的出现,为自己的研究提供合理性的辩护和研究方向上的价值判断.当"科学革命"到来时, 在具有坚固基础的科学当中,科学突然出现了重新考虑基本概念的真正意义的必要,需要对于意义的更深刻的澄清,形而上学就会非常显着地体现于科学之中.应当使用什么样的概念他怎样才能把概念组合成为陈述,并把陈述组合成为逻辑上连贯的体系或知识很明显这些问题不能用经验程序来回答.科学革命时,科学的实证方法与哲学的思辨方法之间会出现难分难解的局面,科学家全成了哲学家.科学家通过对基本概念的重新认识,提出新问题,使旧概念变成新概念,发展新的观念,并进一步演化上升为科学范畴,形成形而上学预设新图景.哲学思辨的目的是通过概念表达系统, 构造出一幅合适的世界图景,对世界的变与不变提供一种合理的解释.科学越发展,科学哲学化趋势越明显,愈来愈渗透着哲学精神,哲学理念.•最后,科学的进步离不开哲学的批判,形而上学在科学进步中发挥关键性作用.科学的进步很少是用纯粹的培根方法去完成的,在早期阶段,洞察力与想象力必定先发辉作用.科学的真正进步在于科学基础的变动,使实证研究置于新的基础之上,而科学的基础理论即内含于实证科学之中的具体的形而上学概念.20世纪早期的科学革命,即数学,物理学,生物学领域发生的革命性变化都是科学基础的变革.哲学不仅能影响科学家对事物作出相应的解释,而且是一种对原有的科学基础进行批判的工具,为新科学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哲学这时成为一种科学对自身的反思,一种科学从之出发的基石.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科学的巨大进步.爱因斯坦对牛顿力学的批判一方面是经验的批判,因为牛顿力学对越来越多的现象不能加以解释,如以太漂移实验,元素的放射性,电子运动,黑体辐射,光电效应等,这就是所谓" 现代物理学危机".另一方面是哲学上的批判,(相对论)全部研究的中心是这样一个问题——自然界中是否存在着物理学上看来是特殊的(特别优越的)运动状态牛顿力学突出了某些特殊性的优越地位,如惯性系和匀速运动,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而更为普遍的性质被特殊化了,更为复杂的被简单化了.牛顿的这种选择在认识初期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随着认识的全面深入,势必要从事物的本来面目去看问题.从牛顿力学到狭义相对论再到广义相对论,惯性系,匀速运动,绝对时间空间概念被更具普遍性的概念所代替,知识建立在更为牢靠的基础上.离开哲学的科学可能会迷失发展的方向,即使是有勇敢精神和敏锐本能的学者,也可能因为哲学上的偏见而不能对事实作出正确的解释.如果没有正确的哲学思想作指导,科学家就会迷路.19世纪末自然科学领域的"三大发现"提出之后,导致了所谓的"物理学危机",这充分暴露了脱离哲学思维的科学思维的局限性.•三,科学后果及科学家和当代人的责任也离不开哲学的监护•近代以来,科学像一盏神灯,照亮了人类的物质和精神领域,推动了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同时,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负面效应越来越凸现出来,只有从哲学上重新审视科学技术,才能加强社会控制,利用其造福人类,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首先,科学的后果及其价值需要哲学的反思.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当它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和骄傲的精神力量的同时,社会和公众也感受到了它的负面影响的威胁.今天的人口问题,能源问题,核扩散问题,环境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