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高考语文总复习考点集训九文言文阅读(三)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三轮(新高考专用原卷版)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三轮(新高考专用原卷版)

文言文阅读文言文考察以史传类选文为主,文本600字左右,阅读量与往年基本持平。

题型较为稳定,三个选择题,选择题分别为文言断句、古代文化常识、概括分析原文内容,每个选择题3分;一题翻译题,内分两个小题,共10分。

文言文阅读应试技巧在于阅读步骤上,要利用好一切题中已知信息,在根据语境去推测未知信息。

示范阅读如下:真题节选做题步骤示范阅读步骤:1.拿到试题,最先看12题选择题,根据选项对原文进行分层,明白每层的大语境,知晓全文大意并完成12题、2.借力12题的已知信息,去完成10、11、13题。

一、【2019年高考新课标Ⅱ卷节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

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

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公叔既死,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

公与语,数日不厌。

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

”鞅曰:“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

卫换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

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孝公曰:“善。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般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孝公曰:“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步骤一:根据选项为文章划分层次,掌握大语境。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商鞅投奔秦国,受到孝公赏识。

他本是卫国公子,恰遇秦孝公招揽贤才,于是通过景监见到孝公,说之以强国之术,孝公与他交谈,数日不觉厌烦。

B.商鞅旁征博引,说服孝公变法。

他初步站稳脚跟后,又借历史兴亡来证明改革的必要,劝说孝公变法,最终孝公赐予他官职,又下达了变法的命令。

2021版高考语文总复习集训提升练二十五文言文阅读三含解析新人教版202007271116

2021版高考语文总复习集训提升练二十五文言文阅读三含解析新人教版202007271116

文言文阅读(三)一、(2019·成都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珣,字元琳。

弱冠..与陈郡谢玄为桓温掾,俱为温所敬重,尝谓之曰:“谢掾年四十,必拥旄杖.节.。

王掾当作黑头公【注】。

皆未易才也。

”珣转主簿。

时温经略中夏,竟无宁岁,军中机务并委珣焉。

文武数万人,悉识其面。

从讨袁真,封东亭侯,转大司马参军、中军长史。

珣兄弟皆谢氏婿,以猜嫌致隙。

太傅安既与珣绝婚,由是二族遂成仇衅。

时希安旨,乃出珣为豫章太守..,不之官。

除散骑常侍,不拜。

安卒后,迁侍中,孝武深杖之。

转辅国将军、吴国内史,在郡为士庶所悦。

征为尚书右仆射,领吏部。

时帝雅好典籍,珣与王恭、郗恢等并以才学文章见昵于帝。

及王国宝自媚于会稽王道子,而与珣等不协,帝虑晏驾..后怨隙必生,故出恭、恢为方伯,而委珣端右。

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云:“此当有大手笔事。

”俄而帝崩,哀册谥议,皆珣所草。

隆安初,国宝用事,谋黜旧臣。

王恭赴山陵,欲杀国宝,珣止之曰:“国宝虽终为祸乱要罪逆未彰今便先事而发必大失朝野之望况拥强兵窃发于京辇谁谓非逆国宝若遂不改恶布天下,然后顺时望除之,亦无忧不济也。

”恭乃止。

四年,以疾解职。

岁余,卒,时年五十二。

追赠车骑将军、开府,谥曰献穆。

珣神情朗悟,经史明彻,风流之美,公私所寄。

虽逼嫌谤,才用不尽;然君子在朝,弘益自多。

时事艰难,其崎岖九折,风霜备经。

初,珣既与谢安有隙,在东闻安薨,便出京师,诣族弟献之,曰:“吾欲哭谢公。

”献之惊曰:“所望于法护。

”于是直前哭之甚恸。

法护,珣小字也。

(选自《晋书·王珣传》,有删改) 【注】黑头公:头发还是黑的,便已位列三公的人。

指一个人年少有为。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国宝虽终为祸乱/要罪逆未彰/今便先事/而发必大失朝野之望/况拥强兵/窃发于京辇/谁谓非逆/国宝若遂不改/恶布天下B.国宝虽终为祸乱/要罪逆未彰/今便先事而发/必大失朝野之望/况拥强兵/窃发于京辇/谁谓非逆/国宝若遂不改/恶布天下C.国宝虽终为祸乱/要罪逆未彰/今便先事而发/必大失朝野之望/况拥强兵窃发/于京辇/谁谓非逆/国宝若遂不改/恶布天下D.国宝虽终为祸乱/要罪逆未彰/今便先事/而发必大失朝野之望/况拥强兵窃发/于京辇/谁谓非逆/国宝若遂不改/恶布天下【解析】选B。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新课标)考点集训:第三单元文言文阅读 第三十三课时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新课标)考点集训:第三单元文言文阅读 第三十三课时 Word版含解析.doc

第三十三课时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潍县寄舍弟墨第三书郑燮富贵人家延.师傅教子弟,至勤至切,而立学有成者,多出于附从贫贱之家,而己之子弟不与焉。

不数年间,变富贵为贫贱:有寄人门下者,有饿莩乞丐者。

或.仅守厥家,不失温饱,而目不识丁。

或百中之一亦有发达者,其为文章,必不能沉著痛快,刻骨镂心,为世所传诵。

岂非富贵足以愚人,而贫贱足以立志而浚慧乎!我虽微官,吾儿便是富贵子弟,其成其败,吾已置之不论;但得附从佳子弟有成,亦吾所大愿也。

至于延师傅,待同学,不可不慎。

吾儿六岁,年最小,其同学长者当称为某先生,次亦称为某兄,不得直呼其名。

纸笔墨砚,吾家所有,宜不时散给诸众同学。

每见贫家之子,寡妇之儿,求十数钱,买川连纸钉仿字簿,而十日不得者,当察.其故而无意中与之。

至阴雨不能即归,辄留饭;薄暮..,以旧鞋与穿而去。

彼父母之爱子,虽无佳好衣服,必制新鞋袜来上学堂,一遭泥泞,复制为难矣。

夫择师为难敬师为要择师不得不审既择定矣便当尊之敬之何得复寻其短?吾人一涉宦途,既不能自课其子弟。

其所延师,不过一方之秀,未必海内名流。

或暗笔其非,或明指其误,为师者既不自安,而教法不能尽心;子弟复持藐忽..心而不力于学,此最是受病处。

不如就师之所长,且训吾子弟不逮。

如必不可从,少待来年,更.请他师;而年内之礼节尊崇,必不可废。

又有五言绝句四首,小儿顺口好读,令吾儿且读且唱,月下坐门槛上,唱与二太太、两母亲、叔叔、婶娘听,便好骗果子吃也。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耘苗日正午,汗滴禾下土;认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才得放脚眠,蚊虫猎蚤出。

(选自《板桥家书》)【注】潍县,当时郑燮供职于此。

舍弟,谦称自己的弟弟。

此文是郑燮在官署中给弟弟郑墨的第三封家书。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富贵人家延.师傅教子弟延:聘请B.当察.其故而无意中与之察:明白C.薄暮..,以旧鞋与穿而去薄暮:傍晚D.子弟复持藐忽..心而不力于学藐忽:蔑视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夫择师为/难敬师为/要择师/不得不审/既择定矣/便当尊之敬之何得/复寻其短B.夫择师为难/敬师为要/择师不得不审/既择定矣/便当尊之敬之/何得复寻其短C.夫择师为难/敬师为要/择师不得不审/既择定矣/便当尊之敬之何得/复寻其短D.夫择师为/难敬师为/要择师不得不审/既择定矣/便当尊之敬之/何得复寻其短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开篇指出学业优秀者大多出身于贫寒家庭,而富贵子弟能够发达的所占比例很小。

2019年高考语文真题+模拟试卷分类汇编专题九文言文阅读(三)(含答案和解析)

2019年高考语文真题+模拟试卷分类汇编专题九文言文阅读(三)(含答案和解析)
答案9
解析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本题涉及特殊句式、一词多义等 文言知识点。(1)“此……也”,判断句。“所以”,……的原因。“弗如”, 不如,比不上。(2)“及”,等到。“走”,逃跑。“之”,到。“伏”,面 向下俯卧。
解析10
参考译文 吴起,是卫国人,侍奉鲁国国君。齐人攻打鲁国,(吴起)率领军队攻打 齐国,大败齐军。有鲁人说,鲁国是小国,却有战胜国的名声,诸侯各国就 会图谋鲁国。况且鲁国和卫国是兄弟般的国家,而鲁君任用吴起,就是舍弃 了卫国。鲁君怀疑吴起,就疏远了他。这时,吴起听说魏文侯贤明,想去侍 奉他。魏文侯就任用吴起为将,攻打秦国,夺取了五座城池。吴起做将领, 同最下等的士兵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饭,与士兵一起分担劳苦。有个生 了毒疮的士兵,吴起替他吮吸脓液。这个士兵的母亲听说后哭了,说:“往 年吴将军替他父亲吮吸毒疮,他的父亲作战时勇往直前,最后死在敌人手里。 吴将军现在又给我儿子吮吸毒疮,我不知道他会死在哪里。”魏文侯因为吴
答案
解析8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译文: (2)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 译文:
答案 (1)田文说:“这就是我的地位在你之上的原因啊。”吴起才自知 比不上田文。
(2)等到悼王死去,王室大臣暴乱而攻击吴起,吴起退逃到悼王尸旁并伏 在尸体上。
解析4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殷纣为商代末代国君,在位期间统治失控,好酒淫乐,暴敛酷刑, 是有名的暴君。 B.武王是周文王之子,继承其父遗志,联合众多部族与商激战,灭商, 建立周王朝。 C.三晋,春秋末韩、赵、燕三家分晋,战国时的韩、赵、燕三国,史 上又称“三晋”。 D.令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设置的最高官位,辅佐楚国国君,执掌全 国的军政大权。

高三语文总复习质量测试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解析

高三语文总复习质量测试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解析

材料一:观曹公明锐权略,神变不穷,兵折而意不衰,在危而听不惑,临事决机,举无遗悔,近古以来,未之有也。

虽复名微众寡,地小力穷,官渡受围,濮阳战屈,然天下精明之士,拓落之材,趋若百川之崇巨海,游尘之集高岳。

然后览英雄之心,骋熊黑之勇,挟天子以崇大顺,扶幼主而显至公。

旌贲忠良,芟夷叛逆,武功赫然,霸业成矣。

然救弊即可,仁则未知。

荀文若①首豫经纶,提挈草昧,造我魏邦,惟其是赖。

一言不合,五毒将施,可不剧哉?孔文举②与道翱翔,尽忠汉室;崔季珪天骨高爽,志在扶倾。

岂大盗之所安也?欲盗之子,见锦而不见人;弭谤之君,尤人而不尤己。

故阴谋未泄,天下已知;毒志潜行,忠良前惧。

固知曹公不能成天下之务也。

(选自唐·朱敬则《魏武帝③论》,有删改)材料二:文举以英伟冠世之资,师表海内,意所予夺,天下从之,此人中龙也。

而曹操阴贼险狠,特鬼蜮之雄者耳。

其势决不两立,非公诛操,则操害公,此理之常。

而前史乃谓公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讫无成功。

此盖当时奴婢小人论公之语。

公之无成,天也。

使天未欲亡汉,公诛操如杀狐兔,何足道哉!世之称人豪者,才气各有高庫,然皆以临难不惧,谈笑就死为雄。

操以病亡,子孙满前而咿嘤涕泣,留连妾妇,分香卖履,区处衣物,平生奸伪,死见真性。

世以成败论人物故操得在英雄之列而公见谓才疏意广岂不悲哉!操平生畏刘备,而备以公知天下有己为喜,天若祚汉,公使备,备诛操无难也。

予读公所作《杨四公赞》,叹曰:方操害公,复有鲁国一男子慨然争之,公庶几不死。

乃作《孔北海赞》曰:文举在天,虽亡不死。

我宗若人,尚友千祀。

视公如龙,视操如鬼。

(选自宋·苏轼《孔北海赞》,有删改)注:①荀文若,即荀彧,东汉末年政治家、战略家,具有“王佐之才”。

因反对曹操称魏公,被曹操赐空食盒后服毒自尽。

②文举,东汉末年名士孔融字文举。

因曾做北海相,世称孔北海。

③魏武帝,指曹操;公元220年,曹丕称帝,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二文言文阅读训练(3)(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二文言文阅读训练(3)(含解析)新人教版

——————————教育资源共享步入知识海洋————————文言文阅读训练(三) 《明史》选篇李仕才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胡宗宪,字汝贞,绩溪人。

嘉靖..十七年进士。

历知益都、余姚二县。

擢.御史,巡按宣、大。

三十三年,出按浙江。

时歙人汪直据五岛煽诸倭入寇,而徐海、陈东、麻叶等巢柘林、乍浦、川沙洼,日扰郡邑。

时柘林诸倭移屯陶宅,势稍杀。

会苏、松巡抚曹邦辅歼倭浒墅,文华欲攘功不得,大恨,遂进剿陶宅残寇。

宗宪与共,将锐卒四千,营砖桥,约邦辅夹击,倭殊死战,宗宪兵死者千余,而倭犯浙东诸州县,杀文武吏甚众。

宗宪乃与文华定招抚计。

文华还朝,盛毁.总督杨宜,而荐宗宪,遂以为兵部右侍郎代宜。

初,宗宪令客蒋洲、陈可愿谕日本国王,遇汪直养子滶于五岛,邀使见直。

宗宪与直同乡里,欲招致之,释直母妻于金华狱,资给甚厚。

洲等谕宗宪指。

直心动,又知母妻无恙,大喜曰:“俞大猷绝我归路,故至此。

若贷.罪许市,吾亦欲归耳。

但日本国王已死,各岛不相摄,须次第谕之。

”因留洲而遣滶等护可愿归。

宗宪厚遇滶,令立功。

滶大喜,以徐海入犯来告。

亡何,海果引大隅、萨摩二岛倭分掠瓜洲、上海、慈溪,自引万余人攻乍浦,陈东、麻叶与俱。

宗宪壁.塘栖,与巡抚阮鹗相犄角。

会海趋皂林,鹗遣游击宗礼击海于崇德三里桥,三战三捷。

三十六年正月,阮鹗改抚福建,即命宗宪兼浙江巡抚事。

至明年春,新倭复大至,严旨责宗宪。

宗宪惧得罪,上疏.陈战功,谓贼可指日灭。

所司论其欺诞。

帝怒,尽夺诸将大猷等职,切让宗宪,令克期平贼。

时赵文华已得罪死,宗宪失内援,见寇患未已,思自媚于上,会得白鹿于舟山,献之。

帝大悦,行告庙.礼,厚赉.银币。

(节选自《明史》,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盛毁.总督杨宜毁:诋毁。

B.若贷.罪许市贷:替代。

C.宗宪壁.塘栖壁:坚守。

D.厚赉.银币赉:馈赠。

解析:B [贷:免除。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嘉靖是明世宗的年号。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3)概括分析简答题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3)概括分析简答题
二 、 读不懂相关文段,找不准对应区域,分不出答题要点, 不会用自己的话表述,答案要点不全
充分理解文本,筛选相关信息,分析整合:重复的内容 删选,互补的内容合并,圈画有概括性的词语,辨明无概括 性词语的意思和性质。但是,很多考生只会抄录原文,不能 针对问题进行有效的提炼整合,导致作答不够精准而丢分。
试题易错点
一、不明命题角度和范围,忽略隐含信息 简答题命题角度灵活多样,有的要求概括人物做的事情,有的要求分析、推断人物做 某事的原因,有的要求概括人物某方面的形象,有的要求发表对某一问题的看法,等等。 往往切口不大,指向明确,涉及的文本区间有时局限于一段或几段。在读题时一定要耐心 地读透题干,审清要求,特别要注意审准命题角度和命题范围。
14.孟尝君前往赵国、燕国借兵救魏,所采用的游说策略有什么 不同?请简要概括。
2022新课标Ⅱ卷
14.《后汉书·吴汉传》用孔子的“刚毅木讷近仁”一语来赞誉 吴汉,请简要概述吴汉的刚毅与木讷之处。
比较分析 概括人物特点
2021新高考Ⅰ卷
14.文末《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评价说“君者表也,臣者景 也”,这句话说的是什么道理?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
(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注]①李靖:唐代名将,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②死间:指派往敌方的间谍 不能脱身而为敌方所杀。
题目
李靖在与突厥的战争中不顾唐俭安全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①战争中机不可失; ②认为唐俭无法使突厥归附; ③为了消除国家大患顾不得个人小情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时诏鸿胪卿唐俭等慰谕之。靖谓副将张公谨曰:“诏使到彼,虏必自安。 若万骑赍二十日粮,自白道袭之,必得所欲。”公谨曰:“上已与约降,行 人在彼,奈何?”靖曰:“机不可失,韩信所以破齐也。如唐俭辈何足惜 哉!”(由此处画线句可知:李靖认为战争中机不可失) 太宗曰:“昔唐俭使突厥,卿因击而败之。人言卿以俭为死间②,朕至今 疑焉。如何?”靖再拜曰:“臣与俭比肩事主,料俭说必不能柔服,故臣因 纵兵击之……”(由此处画线句可知:李靖认为唐俭的说辞必然不能使突厥 归顺,他作为使臣的价值并不大)。

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二文言文阅读训练(3)(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二文言文阅读训练(3)(含解析)新人教版

文言文阅读训练(三) 《明史》选篇李仕才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胡宗宪,字汝贞,绩溪人。

嘉靖十七年进士。

历知益都、余姚二县。

擢.御史,巡按宣、..大。

三十三年,出按浙江。

时歙人汪直据五岛煽诸倭入寇,而徐海、陈东、麻叶等巢柘林、乍浦、川沙洼,日扰郡邑。

时柘林诸倭移屯陶宅,势稍杀。

会苏、松巡抚曹邦辅歼倭浒墅,文华欲攘功不得,大恨,遂进剿陶宅残寇。

宗宪与共,将锐卒四千,营砖桥,约邦辅夹击,倭殊死战,宗宪兵死者千余,而倭犯浙东诸州县,杀文武吏甚众。

宗宪乃与文华定招抚计。

文华还朝,盛毁.总督杨宜,而荐宗宪,遂以为兵部右侍郎代宜。

初,宗宪令客蒋洲、陈可愿谕日本国王,遇汪直养子滶于五岛,邀使见直。

宗宪与直同乡里,欲招致之,释直母妻于金华狱,资给甚厚。

洲等谕宗宪指。

直心动,又知母妻无恙,大喜曰:“俞大猷绝我归路,故至此。

若贷.罪许市,吾亦欲归耳。

但日本国王已死,各岛不相摄,须次第谕之。

”因留洲而遣滶等护可愿归。

宗宪厚遇滶,令立功。

滶大喜,以徐海入犯来告。

亡何,海果引大隅、萨摩二岛倭分掠瓜洲、上海、慈溪,自引万余人攻乍浦,陈东、麻叶与俱。

宗宪壁.塘栖,与巡抚阮鹗相犄角。

会海趋皂林,鹗遣游击宗礼击海于崇德三里桥,三战三捷。

三十六年正月,阮鹗改抚福建,即命宗宪兼浙江巡抚事。

至明年春,新倭复大至,严旨责宗宪。

宗宪惧得罪,上疏.陈战功,谓贼可指日灭。

所司论其欺诞。

帝怒,尽夺诸将大猷等职,切让宗宪,令克期平贼。

时赵文华已得罪死,宗宪失内援,见寇患未已,思自媚于上,会得白鹿于舟山,献之。

帝大悦,行告庙.礼,厚赉.银币。

(节选自《明史》,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盛毁.总督杨宜毁:诋毁。

B.若贷.罪许市贷:替代。

C.宗宪壁.塘栖壁:坚守。

D.厚赉.银币赉:馈赠。

解析:B [贷:免除。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嘉靖是明世宗的年号。

帝王年号纪年是古代常用的纪年方式,除帝王年号纪年外还有一种常用的纪年方式为干支纪年。

2021年高考语文复习之专题九 文言文阅读 含答案

2021年高考语文复习之专题九 文言文阅读 含答案

2021年高考语文复习之专题九文言文阅读含答案2021年高考语文复习之专题九文言文阅读含答案专题九文言文阅读时间:90分钟满分:114分后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高睿幼孤,聪颖夙成,特为神武所快乐,胃育溪宫中。

睿读《孝经》,至“资于事父”,辄流涕[欷。

十岁丧母,神武小方至领军府,为举哀,举声殒绝,三日水浆不入口。

服丧长斋,骨立,杖而后起至。

神武哀帝,痛哭骨膜炎。

及青,...将婚,貌存有戚容。

励之勤学,常夜长方辞。

文宣受到禅,进封为王。

天保六年,..诏睿领兵监筑长城,于时六月,睿途中屏盖扇,和亲与军人同辛劳。

定州先常中藏冰,长史宋钦道以睿冒热,遣倍道送来冰,正遇炎盛,咸谓一时之要。

睿对之感叹曰:“三军皆尝温水,吾何义连进寒冰?”遂至销液,竟不一尝,兵人感悦。

八年,除都督、北朔州刺史。

睿安抚崭新迁于,量置烽戍,配有条法,大为兵人所恩。

浓硫酸处祷而凿井,泉源喷出,至今号曰赵郡王泉。

睿后因侍宴,帝淡然曰常山王演等曰:“由来亦存有如此长史不?”孝昭帝临崩,限价指令顾托,请罪武成于邺,仁尚书令。

河清三年,周师及突厥至并州,武成戎衣,将以宫人躲避之,睿叩马谏,怨怼。

帝亲御戎,六军比者,并令挑驰节度,而使段孝先总矣。

帝与宫人被绯甲,登故北城冀望,军营甚整。

突厥咎周人曰:“尔言齐乱,故来南征之;今齐人眼中亦存有铁,何可以当鬼神?”实乃还。

于是以睿为能,提尚书令,封宣城郡公,仁太尉,监五礼。

晚节颇以酒色为和士开所构。

武.成崩,睿与冯翊王馨等疏后主云:“和士开不必仍位居内。

”划入疏太后,因出士科灰藓兖州刺史。

太后欲上学时百日,睿正色不许。

旦欲入朝,妻子咸谏止之。

睿曰:“社稷事重,吾当以死效之,吾宁死事先皇,不忍心见到朝廷彷徨。

”进见到太后,太后为丛藓科扭口藓以为言,睿执之弥固。

Percey永巷,被押往华林园,于雀离佛院而令刘桃枝杖杀死之,时年三十六。

(节选自《北史高睿传》,有删改)1.对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就是(3分后)()a.至“资于事父”,辄流涕欷[涕:眼泪.b.睿途中屏盖扇,和亲与军人同辛劳屏:抛弃.c.周师及突厥至并州,武成戎衣戎:兵器.d.太后为丛藓科扭口藓以为言,睿执之弥固仲:更加.答案c解析“戎”有兵器、军队、军事、军车等几个常见意,结合语境,文中应是“穿上军服”的意思。

高考语文复习 选修(三) 拓展训练 走进高考

高考语文复习 选修(三) 拓展训练 走进高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梅圣俞诗集序.欧阳修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

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

盖愈穷则愈工。

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

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

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

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

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

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

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

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

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次为十卷,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

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

呜呼!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

庐陵欧阳修序。

(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B.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C.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D.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序,也作“叙”或“引”,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

(浙江)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专题升级训练九文言文阅读

(浙江)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专题升级训练九文言文阅读

(浙江)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专题升级训练九文言文阅读(浙江)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专题升级训练九文言文阅读专题升级训练九文言文阅读一、〔近·台州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5题。

陈敬宗,字光世,慈溪人.永乐二年进士。

选庶吉士,进学文渊阁,与.修《永乐大典》。

书成,授刑部主事.又与修《五经四书大全》,再修《太祖实录》,授翰林侍讲。

内艰归.宣德元年起修两朝实录.明年转南京国子监司业。

帝谕之曰:“侍讲,清华之选;司业,师儒之席。

位虽不崇,任则.重矣。

〞九年,秩满,迁祭酒。

正统三年上书言:“旧制,诸生以在监久近,送诸司历事。

比来,有因事予告者,迁延累岁,至拨送之期始赴,实长奸惰。

请以肄业多寡为次第。

又近有愿就杂职之例,士风卑陋,诚非细故,请加禁止。

〞从之.敬宗美须髯,容仪端整,步履有定则,力以师道自任。

立教条,革陋习。

六馆士千余人每升堂听讲设馔会食整肃如朝廷稍失容即令待罪堂下。

僚属惮其严,诬以.他事,讼之法司.周忱与敬宗善,曰:“盍具疏自理.。

〞为.属草,辞稍迁就。

敬宗惊曰:“得无诳君耶?〞不果上,事亦竟白.满考,入京师,王振①欲见之,令忱道意。

敬宗曰:“吾为诸生师表,而私谒中贵,何以对诸生?〞振知不可屈,乃贻之文锦羊酒,求书程子《四箴》,冀其来谢。

敬宗书讫,署名而已。

返其.币,终不往见。

王直为吏部尚书,从容谓曰:“先生官司成久,将荐公为司寇.〞敬宗曰:“公知我者,今与天下英才终日论议,顾不乐耶?〞性善饮酒,至数斗不乱。

襄城伯李隆守备南京,每留饮,声伎满左右.竟日举杯,未尝一盼,其严重如此。

十二年冬乞休,不允。

景泰元年九月与尚书魏骥同引年致仕.家居不轻出。

有被其容接者,莫不兴起。

天顺三年五月卒,年八十三。

后赠礼部侍郎,谥文定。

初,敬宗与李时勉同在翰林,袁忠彻尝相.之.曳二人并列曰:“二公他日功名相埒。

〞敬宗仪观魁梧,时勉貌稍寝.,后二人同时为两京祭酒。

时勉平恕得士,敬宗方严.终明世称贤祭酒者,曰南陈北李.〔选自《明史·列传第五十一》〕注:①王振:明英宗时专权的宦官。

2019高三专项测试卷:文言文阅读(三)(江西)

2019高三专项测试卷:文言文阅读(三)(江西)

2019高三专项测试卷:文言文阅读(三)(江西)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

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

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故绝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

是故吕尚聘,而天下知商将亡,而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

纣用恶来,齐用苏秦,秦用赵高,而天下知其亡也。

齐景公伐宋,至于岐堤之上,登高以望,太息而叹曰:“昔我先君桓公,长毂八百乘以霸诸侯,今我长毂三千乘,而不敢久处于此者,岂其无管仲欤!”弦章对曰:“臣闻之,水广那么..鱼大,君明那么臣忠;昔有桓公,故有管仲;今桓公在此,那么车下之臣尽管仲也。

”杨因见赵简主曰:“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

”简主闻之,绝食而叹,跽而行,左右进谏曰:“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

今君有士,见过八矣。

”简主曰:“子不知也。

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

”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

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

”子路曰:“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雠之。

贤者怨之,不肖者雠之;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节选自刘向《说苑·卷八·尊贤》,有改动〕9、对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致:达到B、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逐:被驱逐C、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贱:地位低下D、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雠:同“仇”,仇恨10、以下各组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B、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其.孰能讥之乎?C、水广那么..吴越为一体..臣忠竭诚那么..鱼大,君明那么D、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11、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阐述“为什么要尊贤兴国”道理的一组是〔〕①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②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③昔有桓公,故有管仲④简主闻之,绝食而叹⑤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⑥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A、①②⑤B、①④⑥C、②③⑤D、③④⑥12、以下对原文的表达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作者认为人君树立功名、成就霸业抑或破家亡国、身败名裂,根本的原因在于能否尊贤而下士。

高考语文复习题:考点集训八文言文阅读 Word版含答案

高考语文复习题:考点集训八文言文阅读 Word版含答案

考点集训八文言文阅读(二)(时间:90分钟满分:114分)(70分)省略句、(无标志的)被动句和判断句——最隐蔽的句式阅读下面的文字,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睿威惠廉著,民夷悦服,望逾重,高祖阴惮之。

薛道衡从军在蜀,因说睿曰:“天下之望,已归于隋。

”密令劝进,高祖大悦。

及受禅,顾待弥隆。

睿复上平陈之策,上善之,下诏曰:“公英风震动,妙算纵横,清荡江南,宛然可见。

公既上才,若管戎律,一举大定,固在不疑。

但朕初临天下,政道未洽,恐先穷武事,未为尽善。

”睿乃止焉。

睿时自以周代旧臣,久居重镇,内不自安,屡请入朝,于是征还京师。

及引见,上为之兴,命睿上殿,握手极欢。

睿退谓所亲曰:“功遂身退,今其时也。

”遂谢病于家,阖门自守,不交当代。

睿初平王谦之始,自以威名太盛,恐为时所忌,遂大受金贿以自秽。

(1)睿威惠廉著,民夷悦服,望逾重,高祖阴惮之。

(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2)但朕初临天下,政道未洽,恐先穷武事,未为尽善。

(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自以威名太盛,恐为时所忌,遂大受金贿以自秽。

(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2.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

高考语文专题辅导培训:文言文阅读03 Word版含答案

高考语文专题辅导培训:文言文阅读03 Word版含答案

文言文阅读03一、阅读下文,完成8--10题。

江公皋传[清]蓝千秋江公讳皋,字在湄,号磊斋,世居桐城之龙眠山下。

性敏慧,弱冠举于乡。

未几,成进士,除瑞昌令。

瑞昌隶九江,负山带湖,民疲苶多盗,逋赋①日积。

公至日,前令坐系凡三辈,其一竟以累死,妻子不能归,公慨然白府,身任所逋,悉罢遣前令,归其妻孥子女。

县郭并河,岸崩壅故道,公捐俸倡首集赀筑堤,为完久计,民号之曰“江公堤”。

是时闽、楚告警。

瑞昌与楚邻,奸民乘间行剽劫,吏议发兵剿,公曰:“此辈迫饥寒为盗,抚之甚易.迫即走楚壤藉寇耳。

”因勒乡堡长宣谕利害,督丁壮材勇者巡察,时刺取其渠魁②击杀之,盗遂息。

未几,迁巩昌守。

时大军入蜀,道巩昌,军兴旁午③,民疲困,卒益骄悍,或窃出渔夺,无敢呵者。

公行部巡行所属部域,考核政绩。

出郊,见数骑驰突过车,斥止验问得实,立缚送大帅斩以徇,由是兵卫肃然莫敢犯。

越四岁,移刺柳州。

柳僻南服,俗犷悍。

时新收粤西,兵留镇柳州,军中多掠夺妇女,哭泣思归。

公白大府,缴营帅籍所掠赴郡讯之,恳归者量远近给资遣还,凡数百人。

明年,柳帅卒,饷不继,士擐穿甲哗军门,公遽出,与期匝一周月给,士卒信公,稍解去。

即驰书告台省趣发饷。

饷应期至,军乃戢。

粤西山峻削,柳尤连险,万石离立,斤斧所不厦,颇多巨木。

时上方修太和殿,使者采木且及柳,柳人大恐。

亡何,使者至,公即呼柳民问所产巨木地,令前导,公骑偕使者往视木。

行数里,至绝巘下,山石嶙峋,木森森挺出,下临崖谷,马不能前。

公解鞍,踞地稍憩,徒步邀使者登,使者有难色。

公日:“上命也,木苟可出,守臣当先以身殉。

”遂短衣持筇,扶两小吏先登,使者强随之,半崖路绝,无置足所。

公仰视木顾使者日:“何如?”使者咋舌,大呼亟返,曰:“是不可取。

”公曰:“木具在是,赖使者为上言不可取状。

”使者遂还,奏免,柳民欢呼戴上恩德。

公享年八十有一,卒康熙乙未。

公性廉明,故所在有声绩。

为人孝友恬淡,通达时务,习吏事。

始终洁白一节,贤达皆叹仰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阅读(三)
(时间:90分钟满分:110分)
一、(2015·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22分)
武王问太公曰:“立将之道奈何?”
太公曰:“凡国有难,君避正殿。

召将而诏之曰:‘社稷安危,一在将军。

今某国不
臣,愿将军帅师应之也。

’”
“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

君入庙门,西面而立;
将入庙门,北面而立。

君亲操钺持首,授将其柄,曰:‘从此上至天者,将军制之。

’复
操斧持柄,授将其刃,曰:‘从此下至渊者,将军制之。

见其虚则.进,见其实则止。

勿以
三军为众而轻敌,勿以受命为重而必死,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以辩说为
必然。


“将己受命,拜而报君曰:‘臣闻国不可从外治,军不可从中御;二心不可以事君,
疑志不可以应敌。

臣既受命专.斧钺之威,臣不敢生还。

愿君亦垂一言之命于臣。

君不许
臣,臣不敢将。

’君许之,乃辞而行。

军中之事,不闻君命,皆由将出。

是故智者为.之谋,勇者为之斗,气厉青云,疾若驰骛①,兵不接刃而敌降服。

战胜于外,功立于内,吏迁
士赏,百姓欢说,将无咎殃。

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熟,社稷安宁。


武王曰:“善哉!”
武王问太公曰:“吾欲令三军之众,攻城争先登,野战争先赴,为之奈何?”太公
曰:“将有三礼。

”武王曰:“敢问其目.?”
太公曰:“将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张盖,名曰礼将。

将不身服礼,无以知士卒
之.寒暑。

出隘塞,犯泥涂,将必先下步,名曰力将。

将不身服力,无以知士卒之劳苦。


皆定次.,将乃就舍;炊者皆熟,将乃.就食;军不举火,将亦不举,名曰止欲将。

将不身服
止欲,无以知士卒之饥饱。

将与士卒共寒暑、劳苦、饥饱,故三军之众,闻鼓声则喜,闻
金声则怒。

高城深池,矢石繁下,士争先登;白刃始合.,士争先赴。

士非好死而乐伤也,
为其将知寒暑饥饱之审,而见劳苦之明也。


(节选自汉墓竹简校本《六韬》,天津古籍出版社,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臣既受命专.斧钺之威专:独掌。

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
B.敢问其目.目:条目。

C.军皆定次.,将乃就舍次:次序。

D.白刃始合.合:交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见其虚则.进
置杯焉则.胶
B.
是故智者为.之谋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C.无以知士卒之.寒暑
蚓无爪牙之.利
D.
炊者皆熟,将乃.就食
项伯乃.夜弛之沛公军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
B.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
C.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
D.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君王任命将军时,应该在太庙亲执象征兵权的钺和斧,郑重地授给将军,赋予他处理一切军务的权力。

B.将军接受任命后,将再次请求君王给予充分信任,并表明战胜敌人还需要智者出谋划策、勇士英勇战斗。

C.如果将军能做到“三礼”,那么无论攻城时还是野战时,士兵们都会奋勇争先,只想冲锋,不愿后退。

D.本文通过武王与太公问答,阐明了君王的立将之道和将军的领军之策,充分体现了太公高超的军事智慧。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社稷安危,一在将军。

今某国不臣,愿将军帅师应之也。

(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士非好死而乐伤也,为其将知寒暑饥饱之审,而见劳苦之明也。

(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14·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22分)
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