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俊《教育学》复习要点

合集下载

《教育学》笔记(王道俊、王汉澜版)

《教育学》笔记(王道俊、王汉澜版)

绪论1、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2、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3、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的不同?教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教育规律,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需要而制定出来的,它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

作为一种正确的教育方针政策,它是依据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当时的现实状况和需要制订出来的,反映了教育的客观规律。

尽管如此,教育方针政策只是符合了教育规律,却不能代替教育规律。

人们只能认识教育规律而不能制造教育规律。

教育规律与教育方针政策绝不等同的。

因此,教育学虽然也要阐明一些教育方针政策的问题,但是,教育的方针政策并不是教育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和最终依据。

如果把阐发、论证教育的方针政策作为教育学的主要任务,就会忽略对教育规律的探讨,舍本逐末,最终导致按主观意志办教育的错误。

4、教育学与教育经验汇编的不同?教育经验汇编多为教育实践经验的汇集,它们还只是表面的、局部的、个别的具体经验,尚未揭示出教育规律。

当然,教育学不能离开教育的实际经验,经验之中有规律,我们应当重视教育经验,将教育的实践经验提高到理论高度,从教育经验中总结出教育规律,以丰富和发展教育学。

5、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3).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4).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6、常用的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历史法,调查法、实验法、统计法等。

7、历史法:就是要从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去进行考查,以弄清它的实质和发展规律。

历史法的研究步骤:①是史料的搜集②对史料的鉴别③对史料进行分类运用历史法研究教育问题时要注意:①要坚持全面分析的方法:对教育问题的研究应当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思想等联系起,全面地去进行考察与分析。

②要把历史分析和阶级分析结合起来③要正确处理批判与继承的关系。

8、调查法的工作步骤:①要确定好调查的目的②选择适当的调查对象③拟定调查提纲④计划好调查的步骤和方法调查的方法多种多样,经常采用的有:观察、谈话、问卷9、实验法:一般是自然实验法即在教育活动的自然状态下进行的实验,不是在专门的实验室里进行的实验,可以叫教育实验法:是研究者根据对改善教育问题的设想,创设某种环境,控制一定条件,所进行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

教育学(王道俊)笔记整理精编版

教育学(王道俊)笔记整理精编版

《教育学》王道俊版笔记绪论教育学概述(一)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2. 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四阶段)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教育学处于萌芽阶段,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孔子《论语》、柏拉图《理想国》。

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

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

多属论文形式,停留于经验的描述,缺乏科学的理性分析,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出现了体系比较完整的教育学,教育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捷克的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

他提出:①普及初等教育②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③论证了班级授课制④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论述了教学原则、高度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

(2)法国的卢梭《爱弥尔》,系统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阐明了自己对处于不同年龄阶段个体教育的目标、内容、重点、方法等一系列问题的独特见解,最大贡献在于开拓了以研究个体生长发展与教育的相互关系为主题的研究领域,促进近代教育思想的变革。

(3)德国的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是一本自成体系的教育学著作,标志着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绪论、教育的一般目的、兴趣之多方面(教学)、品德之道德力量(德育)四部分。

但还未达到真正的科学化。

3.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1)英国斯宾塞的《教育论》反对思辨,主张科学只是对经验事实的描写和记录。

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为完满的生活做准备。

人类的生活分为:①直接有助于自我保全的活动②从获得生活必需品而间接有助于自我保全的活动③目的在于抚养和教育子女的活动④与维持正常的社会和政治关系有关的活动⑤在生活中的闲暇时间用于满足爱好和感情的各种活动。

还特别重视体育。

《教育学》笔记完全版(王道俊王汉澜版)

《教育学》笔记完全版(王道俊王汉澜版)

《教育学》绪论1、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2、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3、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的不同?教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教育规律,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需要而制定出来的,它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

作为一种正确的教育方针政策,它是依据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当时的现实状况和需要制订出来的,反映了教育的客观规律。

尽管如此,教育方针政策只是符合了教育规律,却不能代替教育规律。

人们只能认识教育规律而不能制造教育规律。

教育规律与教育方针政策绝不等同的。

因此,教育学虽然也要阐明一些教育方针政策的问题,但是,教育的方针政策并不是教育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和最终依据。

如果把阐发、论证教育的方针政策作为教育学的主要任务,就会忽略对教育规律的探讨,舍本逐末,最终导致按主观意志办教育的错误。

4、教育学与教育经验汇编的不同?教育经验汇编多为教育实践经验的汇集,它们还只是表面的、局部的、个别的具体经验,尚未揭示出教育规律。

当然,教育学不能离开教育的实际经验,经验之中有规律,我们应当重视教育经验,将教育的实践经验提高到理论高度,从教育经验中总结出教育规律,以丰富和发展教育学。

5、常用的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历史法,调查法、实验法、统计法等。

6、历史法:就是要从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去进行考查,以弄清它的实质和发展规律。

历史法的研究步骤:①是史料的搜集②对史料的鉴别③对史料进行分类运用历史法研究教育问题时要注意:①要坚持全面分析的方法:对教育问题的研究应当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思想等联系起,全面地去进行考察与分析。

②要把历史分析和阶级分析结合起来③要正确处理批判与继承的关系。

7、调查法的工作步骤:①要确定好调查的目的②选择适当的调查对象③拟定调查提纲④计划好调查的步骤和方法调查的方法多种多样,经常采用的有:观察、谈话、问卷8、实验法:一般是自然实验法即在教育活动的自然状态下进行的实验,不是在专门的实验室里进行的实验,可以叫教育实验法:是研究者根据对改善教育问题的设想,创设某种环境,控制一定条件,所进行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

教育学知识点归纳 王道俊 郭文安主编

教育学知识点归纳 王道俊 郭文安主编

教育学原理一、考查目标1、系统掌握教育学原理得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现代教育观念。

2、理解教学、德育、管理等教育活动得任务、过程、原则与方法。

3、能运用教育得基本理论与现代教育理念来分析与解决教育得现实问题。

二、考查内容一、教育学概述(一)教育学得对象与任务教育学得研究对象就是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教育学得任务就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与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二)教育学得产生与发展教育学得萌芽、教育学得独立、教育学得发展多样化、教育学得理论深化等阶段有代表性、有影响得教育家、教育着作、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

二、教育得概念(一)教育得质得规定性教育就是有目得地培养人得社会活动。

有目得地培养人,就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她社会现象得根本区别,就是教育得本质特点。

(二)教育得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等要素得涵义、地位与作用。

教育者:凡就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得作用得人,都可称为教育者。

教育者就是教育活动得主导者。

受教育:就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得人。

地位:受教育者既就是教育得对象,也就是学习得主体。

教育中介系统: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联系与互动得纽带,就是开展教育活动得内容与方式。

(三)育得历史发展古代教育得特点;现代教育得特点。

1原始得教育主要在社会生产与生活得过程中进行得; 1 学校教育逐渐普及2古代学校得出现与发展 2 教育得公益性日益突出3教育阶级性得出现并不断强化; 3 教育得生产性不断增强4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4教育制度逐步完善(四)教育概念得界定广义教育:凡就是有目得地增进人得知识技能,影响人得思想品德,增强人得体质活动,不论就是有组织得或就是无组织得,系统得或就是零碎得,都就是教育。

狭义教育:专门组织得教育,不仅包括全日制得学校教育,包括半日制得,业余得学校教育,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与网络教育等。

三、教育与人得发展(一)人得发展概述人得发展涵义;1 人类得发展或进化;2 人类个体得成长变化过程。

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之复习笔记(重要)

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之复习笔记(重要)

绪论2000:教育学(名解)一、教育学研究的对象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四个阶段)教育学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教育经验的丰富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

1.我国的《学记》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战国末期,儒家思孟学派,是我国古代教育经验和儒家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

包括:‘道而弗牵’----引导而不拉;‘强而弗抑’---鼓励而非批评;‘开而弗达’---启发而非直接告诉;‘教学相长’---教学与学习相互促进2.①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为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内容:A.提出普及初等教育B.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C.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 D.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 E.提出了教学的便利性、彻底性、简明性与迅捷性的原则 F.高度地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

评价:这些主张,在反对封建教育。

建立新的教育科学方面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②德国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19C50y以来)①1861年英斯宾塞《教育论》著名实证主义者他提出了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怎样生活,他主张启发性学生的自觉性,反对形式主义的教学。

②“实验教育学”---20世纪初,欧美的教育学者利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研究教育问题,出现了“实验教育学”,于1901年由德国的梅伊曼首次提出。

而德国教育家拉伊的《实验教育学》完成了对实验教育学的系统论述。

评价:但是,实验教育学者把人和动物同等看待,把儿童的发展解释为纯生物学的过程,忽视了人的社会性,是错误的。

③19C末20C初美国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说《民本主义与教育》他从实用主义出发,反对传统的教育以学科教材为中心和脱离实际生活;主张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和“从做中学”。

他的这种学说是以“经验”为基础,以行动为中心,带有狭隘的经验主义的色彩西方教育出现了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和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学派的对立局面。

王道俊 教育学重点

王道俊 教育学重点
教育 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于社会生活 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是一 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社会职能 就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 经验,促进新生一代的成长.“教也者...失者 也”----《学记》 教育者 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 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都可称 为教育者. 受教育者 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 人,既包括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 也包括各种形式的 JY 中的成人学生.它既 是 JY 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 人的发展规律性主要表现 顺序性,不平衡 性,阶段性,个别差异和整体性. 影响人发展基本因素 遗传素质,环境,教育 和个体能动性. "于越夷...教使之然也"——荀子 为什么说教育对人的发展具主导作用 1 教 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规定 着人的发展方向 2 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 的传递来培养人,它是滋养人的生长的最重 要的社会因素与资源 3 教育对人的发展的 作用越来越大. 教育的经济功能 JY1 使可能的劳动力转变 成现实的劳动力的基本途径 2 现代教育是 使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 重要途径 3 现代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 重要因素 政治功能 JY1 通过传播一定的社会政治意 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2 通过 造就政治管理人才促进政治体制的变革和 完善 3 通过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动国家的 民主政治建设 4 是形成社会舆论影响政治 时局的重要力量 文化功能 JY 对文化的传递、选择、发展 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 社会成员通过教育 的培养,筛选和提高,能在不同的社会领域, 社会层次,职业岗位,科层组织之间转换,调 整和变动,以充分发挥其个性特长,展现其 智慧才能,实现其人生抱负.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作为社会一个子系统 的教育,它对社会的能动作用有自身的特点 和规律性. 为什么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百 年大计,教育为本"JY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意义.

教育学(王道俊)笔记整理

教育学(王道俊)笔记整理

教育学(王道俊)笔记整理《教育学》王道俊版笔记绪论教育学概述(一)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2. 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四阶段)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教育学处于萌芽阶段,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孔子《论语》、柏拉图《理想国》。

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

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

多属论文形式,停留于经验的描述,缺乏科学的理性分析,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出现了体系比较完整的教育学,教育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捷克的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

他提出:①普及初等教育②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③论证了班级授课制④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论述了教学原则、高度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

(2)法国的卢梭《爱弥尔》,系统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阐明了自己对处于不同年龄阶段个体教育的目标、内容、重点、方法等一系列问题的独特见解,最大贡献在于开拓了以研究个体生长发展与教育的相互关系为主题的研究领域,促进近代教育思想的变革。

(3)德国的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是一本自成体系的教育学著作,标志着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绪论、教育的一般目的、兴趣之多方面(教学)、品德之道德力量(德育)四部分。

但还未达到真正的科学化。

3.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1)英国斯宾塞的《教育论》反对思辨,主张科学只是对经验事实的描写和记录。

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为完满的生活做准备。

人类的生活分为:①直接有助于自我保全的活动②从获得生活必需品而间接有助于自我保全的活动③目的在于抚养和教育子女的活动④与维持正常的社会和政治关系有关的活动⑤在生活中的闲暇时间用于满足爱好和感情的各种活动。

王道俊、郭文安版《教育学》考试重点

王道俊、郭文安版《教育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教育的概念1、教育的概念广义:教育是指人类有意识地通过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狭义:主指学校教育。

指在专门的机构(学校)中进行的,由专业人员承担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体系完整、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2、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3、教育的历史发展:古代教育: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现代教育(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未来教育4、古代教育的特点;1)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森严的等级性。

2)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

3)教育内容是古典人文类学科和治世之术,具有鲜明的保守性。

4)教育的组织形式是个别教育,教学方法是灌输和死记硬背。

5)出现了专科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萌芽,但未形成体系。

5、人类出现了最早的学校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埃及我国在夏朝已有“序校”殷商、西周有“学”等、6、现代教育的特点:具有鲜明的生产性逐步走上了广大的大众化道路目的的科学性班级授课为最基本形式形成比较完备的教育体系第二章教育与人的发展6、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必须做到如下几点:① 教育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② 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

③ 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总之,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并不等于迁就学生身心发展的现有水平,而是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出发,善于向他们提出经过他们努力能够达到的要求,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不断地提高他们身心发展的水平。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1、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①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A、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因为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物质条件,并要求教育要有相应的发展,为物质生产提供所需要的人才。

教育学(王道俊)笔记整理.

教育学(王道俊)笔记整理.

《教育学》王道俊版笔记绪论教育学概述(一)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2. 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四阶段)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教育学处于萌芽阶段,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孔子《论语》、柏拉图《理想国》。

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

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

多属论文形式,停留于经验的描述,缺乏科学的理性分析,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出现了体系比较完整的教育学,教育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捷克的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

他提出:①普及初等教育②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③论证了班级授课制④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论述了教学原则、高度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

(2)法国的卢梭《爱弥尔》,系统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阐明了自己对处于不同年龄阶段个体教育的目标、内容、重点、方法等一系列问题的独特见解,最大贡献在于开拓了以研究个体生长发展与教育的相互关系为主题的研究领域,促进近代教育思想的变革。

(3)德国的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是一本自成体系的教育学著作,标志着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绪论、教育的一般目的、兴趣之多方面(教学)、品德之道德力量(德育)四部分。

但还未达到真正的科学化。

3.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1)英国斯宾塞的《教育论》反对思辨,主张科学只是对经验事实的描写和记录。

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为完满的生活做准备。

人类的生活分为:①直接有助于自我保全的活动②从获得生活必需品而间接有助于自我保全的活动③目的在于抚养和教育子女的活动④与维持正常的社会和政治关系有关的活动⑤在生活中的闲暇时间用于满足爱好和感情的各种活动。

还特别重视体育。

整理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复习重点(供参考)

整理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复习重点(供参考)

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复习重点绪论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学记》:中国古代的教育学,它是礼记中的一篇,战国末年出现。

内容:1229字。

对教育目的、学校制度、教育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师作用等作了系统的论述。

评价:世界上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反映了我国二千多年前教育所达到的水平,其中的许多思想至今仍有指导意义。

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宝贵遗产。

教学原则:长善救失藏息相辅夸美纽斯和《大教学论》1632年,近代第一部教育学著作提出自己的教育信念1)教育公平2)教育功能3)教育目的,论述按照人的发展的不同阶段划分学校类型、课程内容,并提出一系列教育原则。

提出班级授课制卢梭和《爱弥儿》系统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假设以爱弥儿为教育对象,按个体成长的自然年龄阶段,依次阐明了自己处于不同年龄阶段个体教育的目标、重点、方法等一系列问题的独特见解。

最大贡献是开拓了以研究个体生长发展与教育的相互关系为主题的研究领域,从而引起了教育思想家和理论家从教育对象的角度,对儿童进行深入地了解和研究,促进了近代教育思想的变革。

赫尔巴特和《普通教育学》赫尔巴特——科学教育学之父,《普通教育学》(1806年)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明确提出教育学的学科基础:哲学和心理学,提出五段教学法杨贤江和《新教育大纲》1930年以李浩吾为化名出版的《新教育大纲》,这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

书中论述了教育的本质和作用,认为教育是社会上层建筑之一,是营谋社会生活的手段,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揭露了旧教育的反动本质,起到了教育理论上的启蒙作用。

实验教育学及代表人物利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采用定量的手段研究教育学问题,代表人物:梅伊曼、拉伊实用主义教育学及代表人物在批判脱离儿童的生活,以教师传授书本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基础提出来了。

认为人的经验获得遵循相互作用原则和连续性原则。

教育学第七版王道俊知识重点

教育学第七版王道俊知识重点

教育学第七版王道俊知识重点引言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教育活动的学科。

它探索了教育的本质、目标、方法和价值观,并提供了指导教育实践和教育政策的理论基础。

本文将介绍教育学第七版王道俊的知识重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教育学知识。

教育学的定义教育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研究教育现象、教育思想及教育实践的规律,旨在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1. 教育教育是指有意识地对人进行各种教育活动,促使其得到全面的发展并适应社会需求的过程。

### 2. 教育学教育学是对教育现象、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科学研究,旨在揭示教育的规律,并为教育实践提供指导。

教育学的主要内容1. 教育的本质与目标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其目标是使人获得知识、能力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 2. 教育思想教育思想是指人们对教育问题的反思和总结,包括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

### 3. 教育原则与方法教育原则是指在教育实践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例如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等。

教育方法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具体途径和方式,包括讲授法、实践法等。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1. 实证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是通过观察、实验等手段,收集、整理和分析教育现象和数据,从而获得科学的教育知识。

### 2. 归纳与演绎归纳是从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总结出一般的教育规律,而演绎则是从一般的教育规律推导出具体的教育实践。

### 3. 比较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教育现象进行比较,揭示出共同的教育规律和差异。

教育学的学科特点1. 综合性教育学涉及多个学科,例如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 2. 实践性教育学是与教育实践紧密联系的学科,它的研究目的在于指导和改进教育实践。

### 3. 增长性教育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随着社会的变化和教育实践的需求,教育学的理论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教育学的研究领域1.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人的学习、发展和教育过程中的心理活动,以及对学习和发展的影响因素。

王道俊、郭文安版《教育学》笔记

王道俊、郭文安版《教育学》笔记

绪论1、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2、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3、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的不同?教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教育规律,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需要而制定出来的,它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

作为一种正确的教育方针政策,它是依据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当时的现实状况和需要制订出来的,反映了教育的客观规律。

尽管如此,教育方针政策只是符合了教育规律,却不能代替教育规律。

人们只能认识教育规律而不能制造教育规律。

教育规律与教育方针政策绝不等同的。

因此,教育学虽然也要阐明一些教育方针政策的问题,但是,教育的方针政策并不是教育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和最终依据。

如果把阐发、论证教育的方针政策作为教育学的主要任务,就会忽略对教育规律的探讨,舍本逐末,最终导致按主观意志办教育的错误。

4、教育学与教育经验汇编的不同?教育经验汇编多为教育实践经验的汇集,它们还只是表面的、局部的、个别的具体经验,尚未揭示出教育规律。

当然,教育学不能离开教育的实际经验,经验之中有规律,我们应当重视教育经验,将教育的实践经验提高到理论高度,从教育经验中总结出教育规律,以丰富和发展教育学。

5、常用的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历史法,调查法、实验法、统计法等。

6、历史法:就是要从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去进行考查,以弄清它的实质和发展规律。

历史法的研究步骤:①是史料的搜集②对史料的鉴别③对史料进行分类运用历史法研究教育问题时要注意:①要坚持全面分析的方法:对教育问题的研究应当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思想等联系起,全面地去进行考察与分析。

②要把历史分析和阶级分析结合起来③要正确处理批判与继承的关系。

7、调查法的工作步骤:①要确定好调查的目的②选择适当的调查对象③拟定调查提纲④计划好调查的步骤和方法调查的方法多种多样,经常采用的有:观察、谈话、问卷8、实验法:一般是自然实验法即在教育活动的自然状态下进行的实验,不是在专门的实验室里进行的实验,可以叫教育实验法:是研究者根据对改善教育问题的设想,创设某种环境,控制一定条件,所进行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

王道俊版的<<教育学>>名词

王道俊版的<<教育学>>名词

22. 传授??接受教学:是指教师通过语言传授和示范操作使学生接受、掌握系统知识与技能的教学。
23. 问题??发现教学: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对问题的独立研究来发现、获取知识的教学。
24. 程序教学:是一种使用程序教材并以个人自学形式进行的教学
25.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36. 信度:指测验结果的可靠程度。
37. 效度:指测验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
38. 难度:指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
39. 区分度: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序,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
40. 论文式测验:是通过出少量的论述题要求学生系统回答以测定他们的知识与能力水平的测验。
31. 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教学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对学生现有知识水平、能力发展的评价。
32. 形成性评价:是教学进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及时评价。
33. 总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学科终结时对学生学习绩的总评,也称终结性评价。
5.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44. 教学媒体:是和传递教学信息的工具。它主要分两类:一是印刷媒体,又称书本媒体,包括教科讲义、习题集、实验实习指南、学习指导书等等。另一是电教媒体,又称非书媒体、媒体,包括幻灯教材、录音教材、电影教材等。

教育学(王道俊)笔记整理

教育学(王道俊)笔记整理

《教育学》王道俊版笔记绪论教育学概述(一)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2. 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四阶段)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教育学处于萌芽阶段,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孔子《论语》、柏拉图《理想国》。

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

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

多属论文形式,停留于经验的描述,缺乏科学的理性分析,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出现了体系比较完整的教育学,教育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捷克的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

他提出:①普及初等教育②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③论证了班级授课制④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论述了教学原则、高度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

(2)法国的卢梭《爱弥尔》,系统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阐明了自己对处于不同年龄阶段个体教育的目标、内容、重点、方法等一系列问题的独特见解,最大贡献在于开拓了以研究个体生长发展与教育的相互关系为主题的研究领域,促进近代教育思想的变革。

(3)德国的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是一本自成体系的教育学著作,标志着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绪论、教育的一般目的、兴趣之多方面(教学)、品德之道德力量(德育)四部分。

但还未达到真正的科学化。

3.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1)英国斯宾塞的《教育论》反对思辨,主张科学只是对经验事实的描写和记录。

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为完满的生活做准备。

人类的生活分为:①直接有助于自我保全的活动②从获得生活必需品而间接有助于自我保全的活动③目的在于抚养和教育子女的活动④与维持正常的社会和政治关系有关的活动⑤在生活中的闲暇时间用于满足爱好和感情的各种活动。

还特别重视体育。

教育学知识点归纳 王道俊 郭文安主编

教育学知识点归纳  王道俊 郭文安主编

教育学原理一、考查目标1、系统掌握教育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现代教育观念。

2、理解教学、德育、管理等教育活动的任务、过程、原则与方法。

3、能运用教育的基本理论与现代教育理念来分析与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

二、考查内容一、教育学概述(一)教育学的对象与任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教育学的任务就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与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二)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教育学的萌芽、教育学的独立、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教育学的理论深化等阶段有代表性、有影响的教育家、教育着作、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

二、教育的概念(一)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就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有目的地培养人,就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她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就是教育的本质特点。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等要素的涵义、地位与作用。

教育者:凡就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的作用的人,都可称为教育者。

教育者就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

受教育:就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

地位:受教育者既就是教育的对象,也就是学习的主体。

教育中介系统: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联系与互动的纽带,就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内容与方式。

(三)育的历史发展古代教育的特点;现代教育的特点。

1原始的教育主要在社会生产与生活的过程中进行的; 1 学校教育逐渐普及2古代学校的出现与发展 2 教育的公益性日益突出3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并不断强化; 3 教育的生产性不断增强4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4教育制度逐步完善(四)教育概念的界定广义教育:凡就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活动,不论就是有组织的或就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就是零碎的,都就是教育。

狭义教育:专门组织的教育,不仅包括全日制的学校教育,包括半日制的,业余的学校教育,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与网络教育等。

三、教育与人的发展(一)人的发展概述人的发展涵义;1 人类的发展或进化;2 人类个体的成长变化过程。

王道俊《教育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教育目的)【圣才出品】

王道俊《教育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教育目的)【圣才出品】

王道俊《教育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教育⽬的)【圣才出品】第4章教育⽬的4.1 复习笔记⼀、教育⽬的概述1.教育⽬的的概念教育⽬的是对教育活动所需要培养的⼈的个体素质的总的预期与设想,是对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的个体素质的规定。

它体现⼀定社会对受教育者质量规格的界定和要求,也体现了⼈⾃⾝发展所应该达到的⽔准和⾼度。

(1)从内涵上看,教育⽬的有⼴义和狭义之分①⼴义的教育⽬的是指存在于⼴泛的⼈民群众头脑之中的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和要求;②狭义的教育⽬的是指在社会⾥占主流地位的或由国家提出的教育总⽬的。

它由政府提出,并反映社会发展的根本需求,明确⽽稳定,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作以及⼈的成长和⼈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和规范作⽤。

(2)实施教育⽬的对学校教育的意义①定向作⽤。

教育⽬的规定了学校教育和学⽣发展的根本⽅向,是学校教育⼯作的起点和归宿,并制约其全过程。

②调控作⽤。

教育⽬的规定了学校教育培养⼈才的基本质量规格,对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活动⽅式起调节和控制作⽤。

③评价作⽤。

教育⽬的是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2.教育⽬的的建构教育⽬的是教育活动主体的⽬的,是主体建构出来的。

⼈们建构教育⽬的有其现实的社会根源,是⼈的发展的实然与应然的统⼀。

(1)教育⽬的的建构需要反映社会发展规律,遵循社会历史条件的可能与限定。

教育⽬的必须依据现实的社会⽣活、⽣产、分⼯、交往状况以及它的发展需求来建构,才能培养出推动社会发展的各种⼈才。

①古代社会,教育⽬的主要是培养国家所需的官吏和学者,为政治服务,注重伦理。

②近现代社会,教育则要培养从事国家事务的管理者,同时也要培养出⼀⼤批具有⼀定科学⽂化知识和职业技能的专门⼈才,以此来适应社会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的需求。

③当今社会,新科技⾰命的浪潮推动⽣产⼒的迅速发展,从⽽推动了社会政治、经济等⽅⾯的急剧变⾰,对教育也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

(2)教育⽬的的建构还需要反映⼈的发展规律,遵循⼈的发展的可能与限定。

王道俊《教育学基础》考试要点

王道俊《教育学基础》考试要点

王道俊《教育学基础》考试要点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活动的人。

学习者传统上将“受教育者”或“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一个基本要素教育的中介系统: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联系与互动的纽带,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方式。

人的发展特点1未完成性:认是未完成的动物,人的未完成与人的非特定化密切相关。

对儿童来说,不仅出于未完成状态,而且处于未成熟状态。

人在生物进化上的不完善性还体现在人的孕育期。

儿童的发展的未成熟性,未完成性,蕴含着人的发展不确定性,可选择性,开放性,和可塑性,2 能动性:能动的,自主的完成和完善,是人的生长发展与自然界发展变化及动物生长发展最重要的不同,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1 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胜生理基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年龄。

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2 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环境的给定性和主体的选择性,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离不开人对环境的能动活动,3 个体的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个体的能动性是在人的活动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个体的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

个体的能动性影响人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教育的社会功能1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生态功能,2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的含义,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的历史发展,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在当代的重要意义3教育的社会功能与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与流动功能的区别与联系,教育的社会功能与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教育的社会功能与教育的相对独立性1 教育是培育人的活动,主要通过所培育的他人作用于社会2教育具有自身的活动特点,规律与原理3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传统与连续性,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的基本类型1个人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应当由人的本性,本能的需要来决定,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人多额本性和本能的高度发展,这就是所谓的个人本位论,2社会本位论,教育的目的是由社会的需要所决定的,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就是教育要追求的根本目的,教育应该按照社会对个人的要求来设计课程的概念:课程由一定的育人目标,特定的知识经验和预期的学习活动方式构成的一种动态的教育次存在,从育人目标的角度来看,课程是一种培养人的蓝图,从课程的内容角度看,课程是一种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连接学生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引导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知识体系及其获取的路径课程的表现形式: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学科课程: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分门别类的从各门科学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与发展水平的知识所组成的教学科目新课程的基本理念:1 倡导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的知识生成方式和自主学习方式2 增强课程内容的生活化,综合化教学的定义:是在一定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点活动,在这一活动下,学生在教师有计划的组织与引导下,能动的学习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发展自身的智能与体力,养成良好的品行与美德,逐步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简言之,教学乃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的学习知识以获得个性发展的活动赫尔巴特认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教学过程中应当处理好的几种关系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2 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3掌握思想和提高思想的关系4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的关系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关系教学原则: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原理,它既知道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1 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2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3直观性原则4启发性原则5循序渐进的原则6巩固性原则7发展性原则8因材施教原则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2谈话法3读书指导法4练习法5实验法6实习作业法7讨论法9研究法皮亚杰认知理论:前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自律道德阶段和公正阶段德育原则:1理论和生活结合耳朵原则,理论学习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注重实践,培养道德行为习惯2疏导原则,讲明道理,疏通思想。

201112王道俊、郭文安主编的《教育学》复习大纲

201112王道俊、郭文安主编的《教育学》复习大纲

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复习大纲绪论教育学;《学记》;夸美纽斯和《大教学论》;卢梭和《爱弥儿》;赫尔巴特和《普通教育学》;杨贤江和《新教育大纲》;实验教育学及代表人物;实用主义教育学及代表人物;教育学的历史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一、教育的概念教育的概念;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起源论的各种观点;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特征;现代教育特征的理解。

二、现代教育与人的发展人的发展、遗传、遗传素质、环境、个性发展等概念;人的身心发展特点、规律及教育适应措施;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教育在人的个性发展中的作用;运用教育与人的关系原理分析问题。

三、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的社会制约性的含义;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生态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含义及其表现;运用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相关原理分析解决我国的现实问题。

四、教育目的教育目的、素质教育等概念;教育目的的结构;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个体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基本观点及评价;马无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我国现阶段教育方针的表述;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基本点);普通中小学的性质和任务;正确认识和处理“五育”之间的关系;运用教育目的有关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育制度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的含义;终身教育的含义及其倡导者;制约教育制度的社会因素;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及其含义;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及其变革。

六、课程课程;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科书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课程发展史上论争的几个主要问题;课程理论的发展;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含义、特点及其评价;课程目标设计的依据、基本问题、基本方式;课程内容的概念、选择、组织;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与具体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运用课程改革的相关理念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教育学(名解)一、教育学研究的对象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四个阶段)教育学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教育经验的丰富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

我国的《学记》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战国末期,儒家思孟学派,是我国古代教育经验和儒家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

包括:‘道而弗牵’----引导而不拉;‘强而弗抑’---鼓励而非批评;‘开而弗达’---启发而非直接告诉;‘教学相长’---教学与学习相互促进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为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内容:A.提出普及初等教育 B.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 C.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 D.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 E.提出了教学的便利性、彻底性、简明性与迅捷性的原则 F.高度地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

评价:这些主张,在反对封建教育。

建立新的教育科学方面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德国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19C50y以来)1861年英斯宾塞《教育论》著名实证主义者他提出了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怎样生活,他主张启发性学生的自觉性,反对形式主义的教学。

“实验教育学”---20世纪初,欧美的教育学者利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研究教育问题,出现了“实验教育学”,于1901年由德国的梅伊曼首次提出。

而德国教育家拉伊的《实验教育学》完成了对实验教育学的系统论述。

评价:但是,实验教育学者把人和动物同等看待,把儿童的发展解释为纯生物学的过程,忽视了人的社会性,是错误的。

19C末20C初美国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说《民本主义与教育》他从实用主义出发,反对传统的教育以学科教材为中心和脱离实际生活;主张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和“从做中学”。

他的这种学说是以“经验”为基础,以行动为中心,带有狭隘的经验主义的色彩学派的对立局面。

苏联凯洛夫《教育学》中国新民主主义时期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20C50y)1956 美国布卢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他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

每类目标又分成不同的层次,排列成由低到高的阶梯。

他的分类可以帮助教师更加细致地去确定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为人们观察教育过程、分析教育活动和进行教育评价,提供了一个框架。

1963 美布鲁纳《教育过程》主张务必使学生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结构化教育思想)特别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倡发现学习(发现法教育)。

苏联赞可夫《教育与发展》④苏联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1.历史法、2.调查法、3.实验法、4.统计法、5.信息论基本方法6.系统论的基本方法7. 控制论基本方法、第一章教育的概念(简答题)简述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02,简述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05第一节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一)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会制造工具,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

切社会所必需,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并且随着的发展,人类积累的知识越来越丰富,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就越来越显著,教育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范畴。

物现象的特征。

阶级性只是在阶级社会中教育的一种属性,并非教育所特有的质的规定性。

变化发展的。

(二)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现象,在其他动物界是没有的。

1.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会制造工具,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

2.动物的养护与抚育是程序化了的动作反射系列,是一种本能。

它们不会制造工具,使用工具,不会进行劳动,也没有语言来传授经验,不可能产生有目的的教育活动。

3.只有人类才能根据客观世界的认识,自觉地去支配世界,改造世界,将改造世界的经验传授给下一代,从而产生有目的的教育活动。

4.认为在动物界也有教育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和目的性,是反科学的。

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也是教育的本质。

第二节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的基本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为教育者。

但学校教育产生后,主要是指学校中的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人员。

教育者是教育活的主导者,目的性是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

主体。

阐述学生的特点,并分析学生是教育过程主体的理由。

(05\335)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其中,教育者是主导性的因素,他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掌握着教育的目的,采用着适当的教育内容和手段,创设必要的教育环境,调控着受教育者和教育的整个过程,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使其达到预期的目的。

第三节教育的历史形态(1)原始的教育形态(2)古代的学校教育形态:把古代文明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统称为古代学校教育。

1.奴隶社会的学校教育:①从奴隶社会起,教育便具有了阶级性,成为阶级统治的工具②“学在宫府”—中国奴隶社会时期教育的特点,教育与权力被宫府把持,文化典籍被宫府把持③“六艺”—奴隶社会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④奴隶社会教育的目的--使奴隶主的子弟学习一套管理国家,镇压奴隶与作战的本领⑤轻视体力劳动⑥欧洲奴隶社会中的斯巴达体育体系:体操、军事训练;欧洲奴隶社会中的雅典教育体系:体操、军事训练、读、写、算、音乐、文学、政治和哲学,以使其子弟具有从事商业和政治活动的能力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我国:①我国封建学校分为官学和私学②“唐朝学制”--中央直接设立的学校有“六学二馆”,此外地方设州学、府学、县学③儒家的封建伦理道德是维系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儒家“学而优则仕”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目的④内容—“四书”“五经”也包括一些算学、天文、医学等自然科学知识⑤教育方法--崇尚书本,死记硬背,棍棒纪律教育⑥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育⑦选士制度和科举制欧洲封建教育:①两种类型:教会学校和骑士教育②欧洲中世纪教育内容--七艺(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③骑士教育的内容—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④行会学校的出现标志着新兴的市民教育开始(3)现代社会的学校教育形态:(社会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形态的统称)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都是教育。

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

(4不同点:①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脱离,而现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联系,越来越紧密联系②古代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垄断,具有阶级性;现代学校教育不再为少数剥削阶级垄断,走上大众化,具有民主性③古代学校教育的任务是为阶级统治培养统治人才,现代学校教育的任务不仅是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还担负有培养生产工作者的任务④古代学校教育主要内容——古典人文科学和治人之术;现代学校教育主要内容——自然科学的内容增多⑤古代学校教育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育;现代学校教育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⑥古代学校教育的方法手段落后单一;现代学校教育的方法手段多样、先进、现代化。

⑦古代学校教育学校与社会生活脱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被限制在狭小天地里,是一种封闭式教育;现代学校教育不再受围墙的限制,走向多样办学,并与社会发生密切联系,逐渐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相同点:无论古代学校教育还是现代学校教育都是有目的的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广义的教育目的);都具有历史性,阶级性,目的性,社会性,永恒性(5性)。

第二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怎样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规律?00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03, 简述青少年学生思想的年龄特征04第一节影响人的发展诸因素及其作用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展、遗传B 、环境C 、教育D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1、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 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3、 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4、 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随着环境、教育和时间活动的作用,人的遗传素质会逐渐地发生变化,人的遗传素质的 发展过程也因人的生活条件不同,可以提前或推迟答:①遗传素质只是人的发展在生理方面的可能性,这不是现成的知识、才能、思想、观点为、性格、爱好、道德品质等,它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如果离开了后天的社会生活和教育,遗传素质所给予人的发展的可能性便不能变为现实②遗传素质具有可变性和可塑性。

随着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作用,人的遗传素质会逐渐地发生变化 。

人的遗传素质发展的过程,也因人的生活条件的不同,可以提前或推迟。

社会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但人们接受环境的影响是积极的、能动的过程,并在实践中改造环境,并改造自己。

人的社会实践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人的思想和才能是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是外因,无论提供什么条件,都要通过人的实践和主观努力才能实现二、——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问:为什么教育对人的发展告别是对年轻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①教育是以教育人为目的的活动 ②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能排除和控制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给人以更多的正面教育,使人按照一定的思想、政治方向发展,更有利于思想品德的培养,使年轻一代健康地成长。

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按照一定的目的选择适当的内容,利用集中的时间,有计划地、系统地向学生进行各种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

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培训过的教师来进行工作的,他们对学生的思想、学业、身体是全面关心的,他们明确教育的目的,熟悉教育的内容,懂得教育这个转化活动的规律和方法,自觉地促进学生按照一定的方向去发展。

但必须明确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的实现,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活动。

三、 个体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

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

2.离开人的活动,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所赋予的一切发展条件,都不可能成为人的发展的现实。

3.从个体发展的各种可能变为现实这一点意义上来说,个体社会实践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总之,影响人的发展的各种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人的发展的,它们是一个整体系统,我们不能孤立地、片面地来分析每一个因素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