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诗嗣音集》目录订误——兼论《嗣音集》收方外、闺秀诗
清代滇云有代表性的诗人诗作
清代滇云有代表性的诗人诗作在繁盛的明代滇云文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清代滇云文学,更是人才辈出,著述甚丰,令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所产生的文学作品数量之多自不必说,袁氏兄弟于清乾隆年间撰《滇南诗略》,清代部分从十五卷到四十七卷,在四十七卷中据三十二卷,占诗作的一半以上。
在《滇南诗选》八卷中,清代诗占六卷,居三分之二强。
此外,清道光年间黄琮编次的《滇诗嗣音集》二十一卷,收录了《滇南诗略》和《滇南诗选》所遗漏的诗作以及嘉庆以后的诗,如刘大绅的《五华五子诗钞》、《五华诗存》,徐敏的《太华山诗纪》,赵联元的《丽郡诗征》以及许多别集散篇。
光绪年间又有石屏许印芳的《滇诗重光集》十八卷,收录道光以后至光绪年间云南诗人之作。
而已刊、未刊的个人诗文集,仅《新纂云南通志》就著录有千种左右。
就个人诗文看,创作甚丰者亦不在少数。
其中最著者如清末民初的赵藩,论者称他的存诗“不下数万千首,视放翁犹过之”。
目前能见到的尚有四五千首之多。
“诗名满昆华、苍洱之间”的李元阳,也曾著《苍华诗文集》及“诗余”、“诗话”、“外集”、“偶编”等,数量多少已不可知,仅今传他的《即园诗钞》仍有十四卷。
而有诗文作品传世的文人,其数量之多,更是难以胜数。
秦光玉编的《滇文丛录》,收录779人的作品二千二百余篇,袁嘉谷在继赵藩的《滇诗丛录》基础上收补成的《历代滇诗选》,收录二千余人的诗作,清代诗人的作品当不会在少数。
至清前期,有影响的诗人,不下数百家,如赵士麟、徐崇岳、李崇阶、张端亮、朱昂、许弘勋、阚祯兆、张紫文、何其伟、段昕、赵元祚、窦琏、赵士英、王思训、孙鹏、张汉、刘文炳、卢夔、赵淳、傅之城、黄桂、那文凤、张旭、李因培、唐文灼、孙髯、李观、钱沣、李鸿龄、杨履宽、陆艺、师范、王崧、袁文典、袁文揆、倪蜕、刘大绅、李元阳、严煷、戴迥孙、罗觐恩、马之龙、池生春、周于礼、阮元、傅应台以及李含章、苏竹窗、周馥等女诗人。
《滇南诗略》说:“国初能诗者,不下数十家,而以赵玉峰、徐石公、朱子眉、张退庵为最。
明代云南诗歌文献出版研究
明代云南诗歌文献出版研究作者:吴磊来源:《速读·下旬》2017年第06期一、明清时代云南诗歌的出版自明代起,云南诗歌集不断有整理和收集。
最早的收集整理,当属明初大理感通寺僧法天(1333—1406)朝觐之应时诗集《朝天集》。
《朝天集》收录朱元璋、释法天、李翀、宋讷(1311—1390)、王时、吴宗伯、张来仪、沈士荣、释弘道、释夷简、释如玘、释情濬等诗人12家,诗作48首。
而后沐昂(1378—1445)编辑《沧海遗珠》四卷,共收21人275首诗歌,此书为明末清初明诗总集《明诗综》《列朝诗集》的取材,既反映了明初云南诗坛的创作情况,也表明沐氏家族及其创作群体的文学气象。
此后直到清朝中期,袁文典、袁文揆辑录《滇南诗略》四十七卷,其中卷二至卷十四为明代诗歌,辑录128位,1427首诗作。
道光元年(1821)张履程(乾隆五十七年进士,1792)、赵本敭根据《滇南诗略》辑录《明滇南诗选》二卷,收录明代云南诗歌188首。
光绪二十九年(1903)陈荣昌辑录《滇诗拾遗》六卷,皆为明代滇人诗作,共收明代诗人卷一至卷五8家988首,卷六75家141首,附录方外4家9首。
宣统元年(1909),李坤辑录《滇诗拾遗补》四卷,收录明代诗家155家342首;民国间,先后由袁嘉谷、于乃义、方树梅辑录,约定稿于1960年代的《滇诗丛录》一百卷,卷二至卷十为明代,卷十一至卷十三为明遗民,收录300余家共1200余首诗歌。
其他如王灿、刘淇、赵镜潜同辑《滇诗粹》、佚名辑《滇贤遗诗》、方树梅辑《历代滇诗选》《历代滇诗选补编》《历代滇游诗钞》皆为未刊稿,收录明代诗歌具体情况不明。
二、新中国成立后明代云南诗歌的出版1993年,张文勋选注的《滇云诗词》,收录明清诗歌60首,其中明代诗歌18首,并作了作者的简介、注释和说明,进行初步分析和赏析。
2001年出版的《滇诗丛录(简编)》收录诗歌300首,其中明人诗歌38首,仅及十分之一强,并做了作者的简介和诗词的简单注释。
清代四大诗歌理论
神韵说中国古代诗论的一种诗歌创作和评论主张。
为清初王士禛所倡导。
在清代前期统治诗坛几达百年之久。
神韵说的产生,有其历史渊源。
“神韵”一词,早在南齐谢赫《古画品录》中说已出现。
谢赫评顾骏之的画说:“神韵气力,不逮前贤,精微谨细,有过往哲。
”这里以“神韵”与“气力”并举,并未揭示出“神韵”的意蕴。
谢赫还说过:“气韵,生动是也。
”这里以“生动”状“气”,对“韵”也未涉及。
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论画六法》中所说“至于鬼神人物,有生动之状,须神韵而后全” 也未超出谢赫的见解。
唐代诗论提到的“韵”,大多是指诗韵、诗章的意思,不涉诗论。
如武元衡《刘商郎中集序》说:“是谓折繁音于弧韵”,指诗韵;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所说“韵外之致”即, 指诗章。
他的《诗品?精神》中所说“生气远出”却,可以看作是对“韵”的一种阐发。
今人钱钟书说:“气‘'者‘生气',‘韵'者‘远出'。
赫草创为之先,图润色为之后,立说由粗而渐精也。
曰‘气'曰‘神',所以示别于形体。
曰‘韵'所以示别于声响。
‘神'寓体中,非同形体之显实,‘韵'袅声外,非同声响之亮澈,然而神必讬体方见,韵必随声得聆,非一亦非异,不即而不离。
”(《管锥编》)这段话对“气”、“神”和“韵”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关系,作了很好的说明。
宋代谈“神韵”者历来以严羽为代表,他在《沧浪诗话》中说:“诗之极致有一,曰入神。
”实际上,在范温的《潜溪诗眼》中就有论“韵”的内容(《永乐大典》807 卷《诗》字引《潜溪诗眼》佚文,钱钟书《管锥编》予以钩沉、阐述),洋洋上千言,从各个方面对“韵”作了精辟而周到的分析,不仅表征了从齐梁开始的由画“韵”向诗“韵”的重大转变,而且“融贯综核,不特严羽所不逮,即陆士雍、王士禛辈似难继美也”。
“范温释‘韵'为‘声外'之余音遗响,及言外或象外之余意,足徵人物风貌与艺事风格之‘韵',本取譬于声音之道” (《管锥编》)。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总集类著录
集部第1581冊:文選旁證四十六卷(清)梁章鉅撰影印復旦大學圖書館藏清道光刻本集部第1581冊(手写稿本,辨识不清)21-410集部第1582冊:文選笺證三十二卷(清)胡紹煐撰影印清光緒劉世珩刻聚學軒叢書第五集本27-481绩溪胡绍煐。
紹煐病李选择焉不精,而欲补段玉裁、王念孙治文选所未及者,二十余载,最后厘为三十二卷,,有朱右曾序以及自序。
咸丰间刻即毁,仅存钞本同治十二年。
其子小泉以钞本伪夺,属族父培系为校勘。
集部第1582冊:文館詞林一千卷(存三十卷)(唐)許敬宗撰影印民國三年張鈞衡刻適園叢書第三集本。
《文馆词林》的部类体系参考了同时代类书的体系,编者在部类的划分上也不用花费太多的时间从目前《文馆词林》残卷的内容看,包括了经、史、集三部的文献,没有见到子部的文献。
可能是该书不收子部文章,也可能是因为残缺太甚,这部分文章都弄丢了。
因为目前的存卷仅包含诗、颂、七、碑、诏、救、令、教等文体,这些和子部的东西基本没什么关系,因此没有子部文章的出现也很正常。
在目前见到的经、史、集三类文章中,尤其以史部和集部为多。
不过《文馆词林》不注文献出处,因此我们也难以确知哪些文章究竟引自叨肠些书,以及它总共用到了多少部书。
卷691的卷首保存了该书目前能见到的唯一一句编者按语:臣敬宗等谨按:救者,正也。
《书》称“救天之命”,其名盖取此也。
周穆王命邓父受救宪即其事也。
汉责杨仆,其文尤著。
今历采史籍,以备救部。
这里揭示了“救”体的文章来自史籍,而且是广泛地搜集采录。
除了救以外,诏、令等体也是多靠史书保存下来,因此到史籍中搜罗这些文章,是容易获得且收获较大的。
在史书的一记载中,这些文章如果没有明确标识是哪个大臣代为拟作,那么总集在取材史书时,这些真正作者就被隐去了。
而《文馆词林》能标出了它们的实际作者,应该是编纂时使用到了这些作家的别集,因为在别集中作者可以理直气壮地表明这些文章是他们所写的。
另外,早于《文馆词林》的其他总集可能也用到了这些别集,《文馆词林》的材料可能也来自它们。
清史稿艺文志四
◎艺文四集部五类:一曰《楚辞》类,二曰别集类,三曰总集类,四曰诗文评类,五曰词曲类。
△楚辞类《补绘离骚全图》二卷。
(萧云从原图,乾隆四十七年奉敕补绘。
)《楚辞通释》十四卷。
(王夫之撰。
)《山带阁注楚辞》六卷,《楚辞馀论》二卷,《楚辞说韵》一卷。
(蒋骥撰。
)《楚辞灯》四卷。
(林云铭撰。
)《楚辞新注》六卷。
(屈复撰。
)《楚辞疏》八卷。
(吴世尚撰。
)《楚辞会真》一卷。
(卿彬撰。
)《楚辞贯》一卷。
(董国英撰。
)《楚辞章句》七卷。
(刘飞鹏撰。
)《离骚图》一卷。
(萧云从图并注。
)《离骚经注》一卷。
(李光地撰。
)《离骚正义》一卷。
(方苞撰。
)《离骚经解》一卷。
(方楘如撰。
)《离骚解》一卷。
(顾成天撰。
)《离骚笺》二卷。
(龚景瀚撰。
)《离骚解》一卷。
(谢济世撰。
)《离骚辨》一卷。
(朱冀撰。
)《离骚节解》一卷。
(张德纯撰。
)《离骚中正》二卷。
(林仲懿撰。
)《离骚补注》一卷。
(朱骏声撰。
)《天问补注》一卷。
(毛奇龄撰。
)《天问校正》一卷。
(屈复撰。
)《九歌注》一卷。
(李光地撰。
)《九歌解》一卷。
(顾成天撰。
)《屈原赋注》六卷,《通释》二卷,《音义》三卷。
(戴震撰。
)《屈子生卒年月考》一卷。
(陈旸撰。
)《楚辞人名考》一卷。
(俞樾撰。
)《离骚草木疏辨证》四卷。
(祝德麟撰。
)《楚词辨韵》一卷。
(陈昌齐撰。
)《楚辞韵读》一卷,《宋赋韵读》一卷。
(江有诰撰。
)《离骚释韵》一卷。
(蒋曰豫撰。
)《屈子正音》三卷。
(方绩撰。
)△别集类清圣祖《文初集》四十卷、《二集》五十卷、《三集》五十卷、《四集》三十六卷、《避暑山庄诗》二卷。
世宗《文集》三十卷、《悦心集》二卷。
高宗《文初集》三十卷、《二集》四十四卷、《三集》十六卷、《诗初集》四十八卷、《二集》一百卷、《三集》一百十二卷、《四集》一百十二卷、《五集》一百卷、《馀集》二十卷、《乐善堂定本》三十卷、《全史诗》二册、《全韵诗》二册、《拟白居易乐府》四册、《圆明园诗》不分卷。
仁宗《文初集》十卷、《二集》十四卷、《馀集》二卷、《诗初集》四十八卷、《二集》六十四卷、《三集》六十四卷、《馀集》六卷、《味馀书屋全集定本》四十卷、附《随笔》二卷、《全史诗》六十四卷,宣宗《文集》十卷、《馀集》六卷、《诗集》二十四卷、《馀集》十二卷、《养正书屋全集定本》四十卷。
陈荣昌评点《滇诗拾遗》辑抄(下)
《滇诗拾遗》是清代陈荣昌先生所编辑的一部云南明代文人诗歌拾遗之作。
全书六卷,卷一至卷五为陈荣昌所辑,收诗人8家,诗作988首;卷六为李坤所辑以付陈荣昌刊行,收诗人79家,诗作150首,赋5篇。
该书被收入《云南丛书》初编、《丛书集成续编》、《清史稿·艺文志》存目。
该书的成书系陈荣昌先生对明代滇人诗歌之“已刊者、未刊者、及已刊而复毁者,或有心访得之、或无意邂逅之,择其尤雅者,以存诸册,名之曰《滇诗拾遗》”,其目的乃是欲在清人袁文典、袁文揆所辑之《滇南诗略》,黄琮所辑之《滇诗嗣音集》,许印芳所辑之《滇诗重光集》之外,广其搜罗,使吾滇先贤之作不至于散失殆尽,力求为后人研究前人之作提供一个完整面貌。
陈荣昌先生在编辑该书的同时还对所选诗文进行了点评,除杨文襄公之诗誊录其门人李梦阳、李东阳、康海、唐鹏之点评外,其余诸诗多有评点。
陈荣昌先生之评语累计有425条、按语15条(上篇因统计脱漏,误为339条,现特以更正),其中卷一兰茂诗35首(赋1篇,《元壶集》一卷收诗100首),评语11条;贾惟孝诗20首,评语7条;卷二为杨文襄公诗,录其门人所评;卷三李元阳诗215首,评语97条;卷四王元翰诗129首,评语82条、按语3条;赵炳龙诗48首,评语19条、按语5条;卷五读徹诗129首,评语66条,按语2条;普荷诗84首,评语45条、按语5条;其评点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对诗人的评价、对诗歌的评价以及相关考证。
其诗评颇具见地,深得其旨,足见其诗功之深厚。
这些评语对研究陈荣昌先生的诗学思想以及所收诗人的诗歌艺术成就具有一定的价值,兹将评点分别附于相应篇目之后,间以按语列出所评诗句,以便对校。
(三)赵炳龙诗四十七首(目录标四十七首,实收四十八首)《有槃五章题壁》:此归隐后自咏之作。
以幽秀之笔写淡定之怀,吾服其品高,尤爱其词雅。
《惜菊五章,责守馆者不闭牧也》:此随跸安隆将归隐之作,反复长吟,为之涕下,不知当日流多少血泪也。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148集部01楚辞类(6部)存目(17部)别集类01(16部)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148集部01楚辞类(6部)存目(17部)别集类01(16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四八·集部一·集部总叙楚辞类别集类一集部总叙楚辞类(6部)楚辞类存目(17部)别集类一(16部)卷一百四十八·集部一○集部总叙集部之目,楚辞最古,别集次之,总集次之,诗文评又晚出,词曲则其闰馀也。
古人不以文章名,故秦以前书无称屈原、宋玉工赋者。
洎乎汉代,始有词人。
迹其著作,率由追录。
故武帝命所忠求相如遗书。
魏文帝亦诏天下上孔融文章。
至於六朝,始自编次。
唐末又刊板印行。
(事见贯休《磾月集序》。
)夫自编则多所爱惜,刊板则易於流传。
四部之书,别集最杂,兹其故欤!然典册高文,清词丽句,亦未尝不高标独秀,挺出邓林。
此在翦刈卮言,别裁伪体,不必以猥滥病也。
总集之作,多由论定。
而《兰亭》、《金谷》悉觞咏於一时,下及汉上题襟、松陵倡和。
《丹阳集》惟录乡人,《箧中集》则附登乃弟。
虽去取佥孚众议,而履霜有渐,已为诗社标榜之先驱。
其声气攀援,甚於别集。
要之,浮华易歇,公论终明,岿然而独存者,《文选》、《玉台新咏》以下数十家耳。
诗文评之作,著於齐梁。
观同一八病四声也。
锺嵘以求誉不遂,巧致讥排;刘勰以知遇独深,继为推阐。
词场恩怨,亘古如斯。
冷斋曲附乎豫章,石林隐排乎元祐。
党人馀衅,报及文章,又其己事矣。
固宜别白存之,各核其实。
至於倚声末技,分派诗歌,其间周、柳、苏、辛,亦递争轨辙。
然其得其失,不足重轻。
姑附存以备一格而已。
大抵门户构争之见,莫甚於讲学,而论文次之。
讲学者聚党分朋,往往祸延宗社。
操觚之士笔舌相攻,则未有乱及国事者。
盖讲学者必辨是非,辨是非必及时政,其事与权势相连,故其患大。
文人词翰,所争者名誉而已,与朝廷无预,故其患小也。
然如艾南英以排斥王、李之故,至以严嵩为察相,而以杀杨继盛为稍过当。
岂其扪心清夜,果自谓然?亦朋党既分,势不两立,故决裂名教而不辞耳。
至钱谦益《列朝诗集》,更颠倒贤奸,彝良泯绝。
清代滇云诗文理论的集大成之作
清代滇云诗文理论的集大成之作元代以前,由于滇云汉文学总的说来还比较稚弱,还远不足以成为孕育文学理论产生的土壤,且其时滇云文学尚未有较明确的理论需要,以致滇云文学理论尚处朦胧状态,在昭通地区发现的南诏以前的举奢哲《彝族诗文化》以及南诏时布独布举的《纸笔与写作》便是在朦胧中闪现的一两点星光。
明代以后,随着滇云汉文学的日趋发展,文学理论也开始萌生并逐步发展,在滇云汉文学获得持续、稳固、长足进步的乾嘉以后,迎来了滇云文学的繁荣。
同中原文论相比较,滇云文论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又一次显示出滇云文化发展的“晚流”,当然,滇云文论发展、繁荣迟而又结束得也晚。
它的尾声,大致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
滇云文论实际上是以诗歌理论为主体的,关于文章(或散文)的理论,较为零星,极少专门论著。
而诗歌理论不仅在众多诗文评论序跋中常有表现,且还有相当数量的专门论著,如《榆门诗话》、《过庭诗话》、《诗法探源》、《贮云诗话》等十种左右,流传至今的有《荫春书屋诗话》、《滇南诗话》、《诗法萃编》、《筱园诗话》等十余种。
从形式方面来看,滇云诗歌论著大部分沿袭使用宋代以后在中原发展起来、中国文学理论史上占有显著地位的“诗话”形式,也有的采用诗文集或诗文理论的序跋形式,如师范的诗文集序跋和许印芳的《诗法萃编》,偶尔还有采取系列论文形式的,如王崧的《诗说上、中、下》。
从内容方面看,各种论著有不同的侧重。
有的偏重于以诗话的形式来保存滇中的诗人诗作,如袁嘉谷的《卧雪诗话》;有的侧重于记载滇中诗人的新篇、轶闻、掌故,品评滇中诗人诗作等,如师范的《荫春书屋诗话》;有的偏重于对汉文学史上的诗人诗作进行广泛的评论,如陈伟勋的《酌雅诗话》、严廷中的《药栏诗话》;有的在品评历代诗人诗作的同时,更多有文学理论的建树,如许印芳的《诗法萃编》、朱庭珍的《筱园诗话》、王寿昌的《小清华园诗谈》;还有的对文学理论中某些重要问题作专门的探究辨析,如王崧的《诗说上、中、下》。
陈燕清代云南集部文献中的女作者初探
陈燕清代云南集部文献中的女作者初探摘要:据文献记载,清代云南16位女性文学作者中有诗文集者8人、单篇诗文流传者3人、诗文不传者5人。
清代云南女性作者群的特征:家族性,有9人出身或嫁与仕宦或书香门第,文学创作得到男性文人和家族的支持与肯定;地域性,主要分布在滇池和洱海地区,这和清代云南文学作家群分布一致;妇德贞孝性,有3人在夫死后或守节或殉身,其留下的诗文中也反映出坚贞守节;多才多艺性,除诗文外,有4位女性在书画上造诣深厚;时代性,作者主要集中在乾隆、道光和光绪朝;续弦性,在16人中,有5人为继室。
在文学与作品性的体裁和题材上,以诗词创作为主,内容细致、形式丰富、情感真实。
关键词:清代;集部;女性文学;作者群作者简介:陈燕,硕士,云南省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文献学。
原载于《玉溪师范学院》2021年第2期。
清代是云南古典诗歌最繁荣时期,诗文集达900余部,出现张汉、钱沣、李含章等数十家可与中原诗人相埒的名家以及有影响的文学世家,清代云南集部文献研究是云南地方文学和中国文学研究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学界对数量可观、蕴涵丰富的清代云南集部研究,主要是个别作家作品的评介、诗文集校注以及民族文学史、云南文学通史中间接论及总集等方面。
明清时期也是女性文学发展较繁荣时期,但历史上云南女作家很少。
元以前典籍无载,元代梁王之女阿盖有诗二首,段功嫡妻、姚州彝族高氏有词一首,段功之女段僧奴有诗二首。
明代出现较早、作品结集成帙者有保山万纶妻王氏,著有《月梅轩集》。
其他多出现在明末,且其作均以单篇流传。
清代女作家在乾隆、道光间较安定的社会环境中出现较多,其中有的作家成绩较著,作品结集行世[1]。
一、清代云南女性文学作者群文献概观(一)有诗文集者1. 李含章和《蘩香草》。
根据《新纂云南通志》卷七十八,结合《晋宁州志》卷四、卷五及陶应昌的《云南历代各族作家》所载:李含章,字兰贞,晋宁人,李因培长女,乾隆间人。
李含章少随父任,通经史,善诗文,有班谢[2]家风,诗名噪甚,是浙江归安人士、兵部主事叶佩荪的继室。
《滇南诗略》的编纂与乾嘉时期云南诗坛
《滇南诗略》的编纂与乾嘉时期云南诗坛吴肇莉【摘要】《滇南诗略》在云南诗歌总集编纂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产生既受到全国范围内诗歌总集编纂热潮的影响,也是云南诗歌传统积淀到一定程度的自然产物.通过对《滇南诗略》的编纂与云南诗歌的创作成果、云南诗坛的核心领袖、宦滇地方官员的支持、云南诗坛力量的整合、云南诗坛的选诗风尚、云南诗坛与全国诗坛的联系、云南总集编纂新锐的培养等几个方面的关系逐一予以考察,《滇南诗略》成书的深层次原因以及乾嘉时期云南诗坛的基本面貌得以较为清晰地呈现出来.【期刊名称】《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3(045)002【总页数】11页(P146-156)【关键词】滇南诗略;云南诗歌总集编纂;云南诗坛【作者】吴肇莉【作者单位】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杭州3100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2云南位处西南边徼,各个民族、各种文化的交融使“彩云之南”成为莫测神奇的文化宝库。
这里不仅孕育出灿烂的民族民间艺术,也留存了大量的古代汉文学文化典籍,其中云南古代诗歌总集尤为引人瞩目。
自明代开始,云南古代诗歌总集的编纂活动绵延不绝,至清末民国时期,产生各类诗歌总集至少200余种,现存190余种。
这样厚重的文献留存本身就是一种较为突出的文化现象,可为云南文学、历史、哲学及自然科学等研究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料和多方面的视角,具有广泛的学术前景。
本文以《滇南诗略》的编纂为切入点,对清代乾嘉时期云南诗歌总集的编纂与云南诗坛的基本面貌予以考察探究。
一、《滇南诗略》与云南诗歌总集自明代初期释法天率徒入京觐见朱元璋,纂成《朝天集》,拉开云南诗歌总集的序幕,到百卷本《滇诗丛录》于1960年最终定稿,云南诗歌总集经历了500余年的流变。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云南诗歌总集的编纂出现过两大高潮时段,即清代嘉庆、道光两朝与清末民国时期,分别以《滇南诗略》、《滇南文略》及《滇诗丛录》、《滇文丛录》等为标志。
许印芳《滇诗重光集》的编纂体例及文献价值
许印芳《滇诗重光集》的编纂体例及文献价值茶志高【摘要】许印芳《滇诗重光集》网罗散佚,搜集丛残,对存传道光至光绪间云南文献贡献尤大。
《滇诗重光集》例仿《滇诗嗣音集》,诗人小传的文献史料价值较高,知人论世,评价中肯,且富有文学性。
集中所收诗人与作者多有诗文往来,在其《五塘诗草》及传主诗作中有反映,给许氏诗学思想、诗歌创作、总集编纂以综合性观照,可以弥补学界前期对其研究的单一视角。
揭示《滇诗重光集》的编纂体例、内容、特色及文献价值,有助于认识许印芳在各领域的成就、贡献和地位。
%DianShiChongGuangJi snares missing, collect many residue present, to save the DaoGuang to GuangXu between Yunnan especially big contribution to the literature. The DianShiChongGuangJi set modeled on the DianShiSiYinJi style, poet biography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ical higher value, reflection of Life, fair evaluation, and rich literature.Concentrated received the poet and the author has more poems, it is reflected in its WuTangShiCao and pass the main poems, to XU's poetic thought, poetry, collections compiled in a comprehensive contemplation, can make single view of their pre-academic studies. Reveal the compilation style, content, features and literature values of DianShiChongGuangJi, it helps us to understand his achievements in various fields, the contribution and status.【期刊名称】《红河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14)003【总页数】5页(P80-84)【关键词】许印芳;《滇诗重光集》;体例;文献价值【作者】茶志高【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学院,昆明 650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6许印芳(1832-1901),字茚山,一字麟篆,号五塘。
经史子集国学文库:集部·诗藏·闽川闺秀诗话
国学知识文库·集部·诗藏:闽川闺秀诗话华夏文明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为往圣继绝学,是每一个华夏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本文收集整理了古文献《闽川闺秀诗话》以供大家参阅。
为便于阅读,除简体字外,尽量保持原样。
由于部分古籍有损,并且有些古体字在电脑上打不出,不得不以框或?代替,敬请谅解。
闽川闺秀诗话字数:4916 《闽川闺秀诗话》 清梁章钜 公扬历中外垂四十年。
居官之馀,不废著述。
于经:有《论语旁证》二十卷,《孟子旁证》十四卷,《夏小正通释》四卷。
于小学:有《仓颉篇校证》三卷。
于史:有《三国志旁证》二十四卷。
于掌故;有《国朝臣工言行记》十二卷,《枢垣纪略》十六卷,《春曹题名录》六卷,《南省公馀录》八卷。
于考据:有《称谓拾遗》十卷。
于文章:有《文选旁证》四十六卷。
其馀诗文杂著纂辑者不下数十种。
而裴注《三国》、李注《文选》,已极赅洽,尚能详征博引,兼订正其缺失,尤心力所萃云。
●卷一◎林玉衡林玉衡,字似荆,前明举人初文女,诗人林茂之先生(古度)之妹,归倪方伯之孙廷相。
七岁即能诗。
初文建小楼落成,值雪后月出,楼前梅花盛开,命之吟,应声赋云:“梅花雪月本三清,雪白梅香月更明。
夜半忽登楼上望,不知何处是瑶京。
”长老传诵,皆为惊叹。
◎陆眷西陆眷西,字初月,莆田人,诗人余澹心怀侧室也,工吟咏。
今惟存《忆西湖》绝句一首云:“曾纪西湖六月天,藕花如锦断桥边。
至今梦里犹来往,惯听钱塘唤小船。
”见《莆风清籁集》。
此外则并无剩句。
余抄国朝吾乡先辈诗,以林茂之、余澹心二家冠集。
今抄《闺秀诗》,复得林余二家眷属遗篇,仍以弁诸卷端,亦佳话也。
◎苏世璋苏世璋,字文圭,漳浦人,归海澄公黄立斋,有《瑞圃诗抄》。
《过富春渚》云:“解缆富春渚,清晨展游眺。
遥山杂云雾,逝湍见奔峭。
迢迢千里帆,缅邈区中妙。
奇岸纷参错,赤亭山照耀。
氵存至殷殷雷,翻浪闻叫啸。
涉险抱中孚,风涛不能剽。
宵济渔浦潭,飞泉媚孤峤。
芳林搴落英,野旷沙垠渺。
《集韵》辑音指误
《集韵》辑音指误
遆亚荣;岳利民
【期刊名称】《汉语学报》
【年(卷),期】2024()2
【摘要】《集韵》源于《经典释文》之辑音存在大量误,其讹误可分为“折合注非其字之音切的辑音讹误”“折合非注音之音切的辑音讹误”“折合被注字或音注有错字之音切的辑音讹误”“折合音切出错的辑音讹误”四大类型。
文章依次举例分析并指明错误。
【总页数】8页(P121-128)
【作者】遆亚荣;岳利民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文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语言文化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
【相关文献】
1.《滇诗嗣音集》目录订误*--兼论《嗣音集》收方外、闺秀诗
2.《说文解字》百部部首字的今音--《玉篇》《广韵》《集韵》又音比较研究
3.《五音集韵》古文的误植字
4.《五音集韵》与《切韵指南》比较研究
5.《集韵》音系与《广韵》音系比较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晚明闺秀诗集陈结璘《绣香居存稿》考述
晚明闺秀诗集陈结璘《绣香居存稿》考述Abstract Female creation was very popular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However,the phenomenon of works drain was remarkable because of the war. Chen Jielin’s poems were also lost. Fortunately,her son Qu Changwen has integrated her 311 poems into Xiu Xiang Ju Cun Gao. The Precision edition which was published in the fourteenth year of Kang Xi (1675)was the earliest and only engraved edition of this collection nowadays,and there is also a handwritten version. Both of these books are hidden in Changshu Library. Xiu Xiang Ju Cun Gao can supply the lack of research on Chen Jielin’s life. The poems are full of worries of departure,thought of the old country and the ambition of seclusion. We can reveal a true image of a talented woman in the time of disarray.Keywords Xiu Xiang Ju Cun Gao. Chen Jielin. The precision version. Ming and Qing dynasty. Poetesses.陳结璘,又名陈璘﹐字宝月,又字兰修,别号松昙内史,江苏常熟人。
沈从文与上海
structure.
This intemalized“shan曲ai—ness”not 011ly influenced shen’s represen诅tion ofshangh aj,but also becalIle his basis ofhis ponray ofxiang xi(west ofH硼an province)jn this period,so it was thmugh his si印湎cation ofxiaIIg Xi,ratherthanthe represemation ofit,shan曲aiwas brou曲t out咖consciouslyIntlleme蚰time,the works of恤is period renected his desire stimulated by the metropolis and his anxiety tow甜ds sex and female’s bodies,which di仃ered greatly from his reminiscent prosaic ponray of Xiang xi during the BeDing pe—od:they were legends rather t11a11 tlle madrigal in t11e Be可ing period.
literary businesses leaned towards south,Shen Congwen,one ofm锄y,went to the south ofChina.Five years
of literary life in Be韬ing befbre this trasition had鲥ready made Shen accepted and well_known锄ong tlle
论再生缘 陈寅恪
论再生缘寅恪少喜读小说,虽至鄙陋者亦取寓目。
独弹词七字唱之体则略知其内容大意后,辄弃去不复观览,盖厌恶其繁复冗长也。
及长游学四方,从师受天竺希腊之文,读其史诗名著,始知所言宗教哲理,固有远胜吾国弹词七字唱者,然其构章遣词,繁复冗长,实与弹词七字唱无甚差异,绝不可以桐城古文义法及江西诗派句律绳之者,而少时厌恶此体小说之意,遂渐减损改易矣。
又中岁以后,研治元白长庆体诗,穷其流变,广涉唐五代俗讲之文,于弹词七字唱之体,益复有所心会。
衰年病目,废书不观,唯听读小说消曰,偶至再生缘一书,深有感于其作者之身世,遂稍稍考证其本末,草成此文。
承平豢养,无所用心,忖文章之得失,兴窈窕之哀思,聊作无益之事,以遣有涯之生云而。
关于再生缘前十七卷作者陈端生之事迹,今所能考知者甚少,兹为行文便利故,不拘材料时代先后,节录原文,并附以辨释于后。
再生缘第二十卷八十回末,有一节续者述前十七卷作者之事迹,最可注意。
兹移写于下。
至有关续者诸问题,今暂置不论,俟后详述之。
其文云:再生缘。
接续前书玉钏缘。
业已词登十七卷,未曾了结这前缘。
既读(“读”疑当作“续”)前缘缘未了,空题名目再生缘。
可怪某氏贤闺秀,笔下遗留未了缘。
后知薄命方成忏(“忏”疑当作“谶”),中路分离各一天。
天涯归客期何晚,落叶惊悲再世缘。
我亦缘悭甘茹苦,悠悠卅载悟前缘。
有子承欢万事定(“定”当作“足”),心无挂碍洗尘缘。
有感再生缘者作(“者作”疑当作“作者”),半途而废了生前。
偶然涉笔闲消遣,巧续人间未了缘。
寅恪案,所谓“再生缘。
接续前书玉钏缘”者,即指玉钏缘第三一卷中陈芳素答谢谢玉辉之言“持斋修个再生缘”及同书同卷末略云:却说谢玉辉非凡富贵,百年之后,夫妻各还仙位。
唯有(郑)如昭情缘未断,到元朝年间,又临凡世。
更兼芳素痴心,宜主怜彼之苦修,亦断与驸马(指谢玉辉)为妾。
谢玉辉在大元年间,又干一番事业,与如昭芳素做了三十年恩爱夫妻,才归仙位。
陈芳素两世修真,也列仙班,皆后话不提。
明清才女 文史飘香(已处理)
明清才女文史飘香中文摘要翻开中国的古代文学史,从先秦文学到明清文学,能在这五千年的文学记载中留下姓名的女作家屈指可数。
对于女作家来说,她们并不是活跃在历史的舞台上,仅仅是走动在男性的目光中。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明清两代的文化氛围所启迪的是才德兼备的淑媛才女,以“才女”在历史上留下足迹的,比任何一个朝代都多。
她们的文学书写,形成中国封建社会最后却最华丽的盛宴。
而作为一个创作群体,明清女作家在现在的文学史中还是空白之页。
本论文从明清才女自身、男性文人眼中、大众接受、比较视野四个维度对其创作进行初步的梳理。
重新在历史的追索下探究明清才女们创作的真相,我们重视的不仅仅是“文学”中的故事,更看重她们在女性“文化”上的价值。
明清才女的文学创作和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女性文学一样,是女性文学发生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她们占据了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存在空间。
如果说今天的女性写作已经有了某种意义上的繁荣,在女性写作这样一个作为“人”而非“女性”的彻悟过程中,明清才女有一个属于她们的位置。
关键词:明清女作家;才女文化;女性书写AbstractIn th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the number of womenwriters can be counted easily. Women writers did not have place in literary history. But more and more researches show that many women writers who lived in Ming dynasty and Qing dynasty had great achievements. However, there are few studies on the women writers in the two dynasties.In this thesis I study their writings in the four aspects: women writers’ own selves, the opinions of the men writers on women writers, readers’ response and the comparative eyeshot. I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value of the female “culture” and their status in literary history. Their writings have a great posi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emale culture. The writings of literary- talented- women in the two dynasties reveal that they wrot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normal person instead of a woman. Their writing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female writings in China, even awake the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female writersKeyword:Women writers of Ming dynasty and Qing dynasty;The culture of literary- talented- women;Female writing目录前言 (1)展露芳华的明清才女 (4)男性文人眼中的明清才女 (14)“故事”中的明清才女 (26)比较视野中的明清才女 (35)结论 (44)注释 (47)参考文献 (54)前言中国文化中有着尚文重才的传统,一个人的诗才常常受到社会的赞扬和鼓励,甚至在后世传为美谈。
甜蜜的诗句
甜蜜的诗句1.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纳兰容若《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2.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曹操《短歌行》4.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5.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6.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7.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8.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9.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诗经》10.有缘千里来相会,三笑徒然当一痴。
——黄増《集杭州俗语诗》11.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温庭筠《杨柳枝》12.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诗经》13.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
——纳兰容若《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14.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白居易《长恨歌》15.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纳兰容若《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16.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诗经》17.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纳兰容若《太常引·自题小照》18.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19.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
——黄増《集杭州俗语诗》20.还君明珠双泪垂,何不相逢未嫁时。
——张籍《节妇吟》21.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22.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23.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24.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
——《上邪》25.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孔雀东南飞》26.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长恨歌》27.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 稿 日 期 :2 0 1 5 —0 7—1 5
作 者 简 介 :茶 志 高 ( 1 9 8 6 一 ),男 ,彝 族 ,云 南 民族 大 学 民族 文 化 学 院 讲 师 ,文 学 博 士 ,研 究 方 向 :
民族 古 籍 文 献 与 明清 文 学 。
・
47 ・
楚雄 师范 学 院学报 2 01 5年 第 8 期
中 图 分 类 号 :1 2 0 7 . 2 2 文 章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6 7 1 —7 4 0 6( 2 0 1 5 )0 8 —0 0 4 7 —0 7
《 滇 诗 嗣音 集 》,黄 琮 辑 。琮 ,字 象 坤 ,号 矩 卿 ,昆 明人 。 生 于 嘉 庆 三 年 ( 1 7 9 8年 ) ,卒 于 同治 二 年 ( 1 8 6 3年 ) 。 … 《 滇 诗 嗣 音 集 》 是 继 保 山袁 氏 《 滇 南 诗 略 》 后 的 云 南 诗 歌 总 集 ,对 保 存 滇 中诗 人 诗 作 贡 献 巨大 ,仅 以保 存 清 著 名诗 人 师 范 的 诗作 来 看 ,可 窥 一 斑 。正 如 袁 嘉 谷 在 《 卧 雪 诗 话 》 卷 四第 三 十 一 条 云 :“ 吾 滇 文 献 大家 ,当 以荔 扉 先 生 为 冠 。《 通 志 》 称 先 生 著 作 等 身 ,今 惟 传 《 滇 系》 与 《 荫春屋诗话》 。其 诗 文 集 亦 无 全 本 ,仅 凭 《 嗣音集》 诸 书搜补 之。 ” Ⅲ 2 j ( 袁 嘉 谷 《 重刻 < 滇 诗 略 ) 序 》 又 云 :“ 黄 氏琮 主 讲 五 华 ,尝 集 《 滇 诗 嗣 音 集 》 续 袁 氏 书后 。诗 较 《 诗略》 稍 逊 ,而 存 古 人 以传 至 今 ,功 则 一 例 。枣 梨 久 灭 ,欲窥 嘉 、道 间 滇 人 之 性 情 ,舍 《 嗣 音 集 》 而 无 从。 ” l 2 J ( 哪 ’《 卧 雪 诗话 》 卷 六 第 三 十二 条 又 引萧 善 选 称 黄 琮 云 :“ 《 嗣音 集 》 发 吉 光 幽 ,心 契 苏 亭 识 更 优 。 近体 唐 人 奉 韩 杜 ,古 风 邺 下 溯 曹 刘 。精 心 隶 事 锤 炉 化 ,拥 鼻 微 吟 格 调 道 。取 殿 六 家 独 凭 吊 ,高 文 大 节 炳 千 秋 。 ” l 2 J ( e 7 o 5 ) 萧 氏 之 论 ,可 说 明 黄 琮 在 《 嗣音 集 》 正 文二 十 卷 之后 附 “ 方外”
楚 雄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2 01 5年 第 8 期
《 滇 诗 嗣 音集 》 除上 述 二十 卷外 ,另 附有 “ 方外” “ 闺秀”“ 补遗 ” 三部 分 ,其 中 “ 方 外 ” 收 录 作 家 9人 ,诗 作 2 5首 ;“ 闺 秀 ” 收 录作 家 5人 ,诗作 1 2首 ;“ 补 遗 ” 收 作 家 9人 ,诗 作 2 3首 。综 合 二 十 卷加 “ 方外 ” “ 闺秀… ‘ 补 遗 ” 三 部分 ,《 滇 诗 嗣音 集 》 共 收 录作 家 2 6 8人 ( 卷 二 、三均 为 刘 大 绅诗 ) ,诗 作 1 6 6 2首 。现将 各 卷 总 目统计 数量 以及 实 际所 收 录诗人 诗 作 数量 列 出 ,如表 一 : 表 1 《 滇 诗 嗣音 集 》 各 卷 所 收 诗 人诗 作 统计 表
第 三 十 卷 第 八 期
2 01 5年 8月
楚
雄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Vo 1 . 3O NO .8 Au g. 201 5
J OURNAL OF CHUXI ONG NORM AL UNI VERS I TY
《 滇 诗 嗣 音 集 》 目 录 订 误
— —
兼论 《 嗣 音 集 》 收 方 外 、 闺 秀 诗
茶 志 高
( 云 南 民族 大 学 民 族 文 化 学 院 ,云 南
昆明 6 5 0 5 0 0)
摘
要 :《 滇 诗 嗣 音 集 》 目录 在 统 计 过 程 中存 在 疏 漏 ,所 标 收 诗 数 与实 收诗 数 不 符 。 《 滇 诗 嗣 音 集 》 卷
二 十 附 收 方 外 、 闺秀 、补 遗 三 种 ,体 现 出黄 琮 在 搜 集 、编 选 文 献 过 程 中 的识 见 和 总集 内容 的 丰 富性 。 关 键 词 :黄 琮 ;《 滇 诗 嗣 音 集 》;僧 诗 ;闺 秀 诗
一
、
家 1人 ,诗 作 5 8首 ;卷 十 :收 录 作 家 1 6人 ,诗 作 6 1首 ;卷 十 一 :收 录 作 家 9人 ,诗 作 6 3首 ; 卷 十 二 :收 录作 家 7人 ,诗作 5 6首 ,与 总 目统 计 之 数 量 少 2首 ;卷 十三 :收 录 作 家 1人 ,诗 作 7 9 首 ;卷 十 四 :收 录 作 家 1 7人 ,诗 作 1 0 0首 ;卷 十 五 :收 录 作 家 1 3人 ,诗 作 1 0 4首 ;卷 十 六 :收 录作 家 1 8人 ,诗 作 9 7首 ;卷 十七 :收 录 作 家 1 1人 ,诗 作 9 8首 ;卷 十八 :收 录 作 家 l 3人 ,诗 作 1 0 3首 ,与 总 目统 计 之 数 量 少 1首 ;卷 十 九 :收 录 作 家 3 7人 ,诗 作 9 9首 ;卷 二 十 :收 录 作 家 2 5 人 ,诗 作 7 7首 。
“ 闺秀” “ 补 遗 ” 三种 的卓 识 。
《滇 诗 嗣 音 集 》 目录 订 误 及 诗 人 诗 作 统 计 《 滇诗嗣音 集》 按 照序 、总 目、作 者 小 传 、正 文 的顺 序进 行 编排 ,与 《 滇南 诗 略 》 不 同 , 《 滇诗嗣音集》 各卷没有子 目。 《 滇诗 嗣音 集》 的总 目中的诗 歌数量 在统 计过程 中存在 一定 的错 误 ,现 根 据 各 卷 的情 况 予 以纠 正 。 卷 一 :收 录作 家 3 5人 ,诗 作 8 7首 ;卷 二 :收 录 作 家 1人 ,诗 作 5 0首 。 卷 三 :收 录作 家 1 人 ,诗 作 9 9首 ,与 总 目统 计 之 数 量 少 1 首 ;卷 四 :收 录 作 家 1 人 ,诗 作 7 9首 ;卷 五 :收 录作 家 7 人 ,诗 作 8 0首 ;卷 六 :收 录作 家 1人 ,诗 作 7 7首 ;卷 七 :收 录 作 家 2 3人 ,诗 作 8 O首 ,与 总 目 统 计 之 数 量 少 2首 ;卷 八 :收 录 作 家 9人 ,诗 作 5 5首 ,与 总 目统 计 之 数 量 少 2首 ;卷 九 :收 录 作
表1滇诗嗣音集各卷所收诗人诗作统计表卷次总目实收卷次总目实收卷次总目实收诗人3535诗人11诗人1lll诗作8787九十七诗作5858诗作9898诗人11诗人1616诗人1313诗作5050十十八诗作6161诗作104103诗人11诗人99诗人3737诗作1oo99十一十九诗作6363诗作9999诗人l1诗人77诗人2525四十二二十诗作7979诗作5856诗作7777诗人77诗人1l诗人99五十三方外诗作8080诗作7979诗作2525诗人l1诗人1717诗人55十四闺秀诗作7777诗作100100诗作1212诗人2323诗人1313诗人99七十五诗作8280诗作l04l04诗人99诗人1818补遗诗作2323八十六诗作5755诗作9797滇诗嗣音集卷二十附录方外闺秀补遗三部分尤其体现黄琮对7yl闺秀两种不同诗人角色的创作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