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的分裂》导学案川教版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的分裂》教学设计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的分裂》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的分裂》这一课,主要讲述了唐朝中期以后,历经“安史之乱”,唐朝逐渐衰落,最终导致五代十国的分裂。
教材通过介绍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让学生了解唐朝的衰落和五代十国的分裂过程,理解历史的发展规律。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已经掌握了我国古代历史的一些基础知识,如唐朝的建立和发展。
但学生对“安史之乱”以及五代十国的分裂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掌握这一时期的历史脉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安史之乱”的原因、过程和影响,掌握五代十国的分裂原因、过程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规律,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民族自豪感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安史之乱”的原因、过程、影响以及五代十国的分裂原因、过程、影响。
2.教学难点:“安史之乱”和五代十国的分裂背后的历史规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3.合作讨论法:分组讨论,共同探讨历史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相关历史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
3.课堂讨论分组安排。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回顾唐朝的繁荣时期,引出“安史之乱”这一转折点。
–提问:“安史之乱”是什么?它对唐朝产生了哪些影响?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安史之乱”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这场战乱。
–引导学生关注“安史之乱”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有关“安史之乱”的选择题、填空题等,让学生回答。
四川省金堂县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第5课 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的分裂导名师精编学案(无答案) 川
第5课 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的分裂【导学指要】1.课标要求知道“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
2.学法指导(1)记住“安史之乱”发动者及带来的影响(2)分析唐朝由盛转衰的政治局面出现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知道五代十国的局面,理解分久必合的历史发展趋势。
3.概念解析节度使:官名。
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 。
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而得名。
节度一词出现甚早,意为节制调度。
唐代节度使渊源于魏晋以来的持节都督。
北周及隋改称总管。
唐代称都督。
贞观以后,内地都督府并多省罢,唯军事活动频繁的地区尚存,以统州、县、镇戍。
镇戍是经常性的防御据点,比较分散,兵力单弱,故每遇战事发生,必须由朝廷派遣行军总管统率出征或备御。
规模较大的战役,又设置行军元帅或行军大总管统领诸总管。
节度使相当于现在的军区书记和司令职位。
【知识建构】(自主学习,完成填空)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温馨提示:①755—763年②安禄山、史思明③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④藩镇割据⑤朱全忠⑥五代十国【基础过关】1.玄宗在位三十年后,改元天宝。
经过开元时代的长期升平,玄宗开始纵情声色,无心政事,李林甫、杨国忠先后弄权,唐朝的国运开始由盛而衰。
唐之国势由巅峰滑落的转折点是A.“安史之乱”B.“三藩之乱”C.“藩镇割据”D.梁朝的建立2.下列有关产生藩镇割据局面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由封建经济的分散性所决定 B.因地方权力过于膨胀所导致C.由安史之乱直接引起 D.因宦官专权、朋党之争所致3.唐玄宗后期,藩镇权限增大,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A.唐玄宗重视边境防御 B.玄宗时期,边疆地区已出现严重威胁C.朝政衰败,中央集权削弱 D.民族矛盾已成为尖锐的矛盾4.下列关于“五代十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907年,朱温废掉唐朝皇帝,建立梁朝,历史上称为后梁B.50多年里,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相继统治着长江流域C.与五代同时,在南方各地和北方的山西,先后出现了十个割据政权,总称十国D.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是唐朝后期以来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5.下列事件与相关人物对应错误的是:A.三藩之乱:吴三桂、康熙B.七国之乱:吴王刘濞、汉景帝C.八王之乱:苻坚、谢玄D.安史之乱:郭子仪、史思明温馨提示:【基础过关】1.A 2.D 3.C 4.B 5.C【学后反思】我最大的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5课《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的分裂》课件
第一,在取得成就时,我们要保持戒骄戒 躁的恭谨态度。 第二,艰苦朴素的作风不能丢。 第三,人生应该始终如一地坚守自己的信 念。 第四,亲近贤达之人,远离不肖者。……
课堂小结
唐朝的兴亡过程
随堂训练
1.光明网2016年8月26日文章:天宝十四载,又请以蕃将三十二人代汉将, 组成一个以少数族武人为骨干、有汉族失意文人和地方军人参加的财富力 强的武装集团,最终导致爆发( 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唐朝藩镇割据。
பைடு நூலகம்
3.五代十国的历史影响?
南方相对安定,经济 文化显著发展。北方 战乱不断,制约了经 济的发展,给人们带 来了深重的灾难。经 济重心南移的态势已 相当明显。
后周世宗柴荣,采取 一系列措施,使后周 国力大增,为结束全 国分裂割据的局面奠 定了一定的基础。
以史为鉴:
今天的中国政府存在着腐败问题,结合唐玄宗的 前半生和后半生的不同作为,导致不同的结果, 谈谈对你有何启示?
A)
C.七国之乱 D.八国之乱
2. 这些藩镇名义上虽然是受唐朝中央政府的管制,实则是自己各霸一方,
不服从中央的政命,形成了自己的独立王国,朝廷进一步失去对地方的控 制,节度使林立,他们拥兵自雄,互相兼并。藩镇割据的最严重后果是什 么(
A.影响中央财政收入 C.形成五代十国
B)
B.危害国家的统一局面 D.使得中央政令无法实行
三、五代十国
1.唐朝灭亡的基本情况?
朱温
朱温被其子所杀
朱温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据势力,907年, 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灭亡。
2.读史料:
材料:五代十国,包括五代与十国等众多割 据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自唐朝灭亡 开始,至宋朝建立为止;也可以定义为到宋朝统 一十国剩余政权为止。 3.根据课本知识,抢答五代十国的历史根源?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5课 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的分裂 黄巢起义简介素材 川教版
黄巢起义简介1、黄巢起义黄巢起义指的是乾符五年(公元878年)至中和四年(公元884年)由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是王仙芝起义的后续。
也是唐末民变中,历时最久,遍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
黄巢之乱祸延大唐半壁江山,导致唐末国力大衰。
从公元859年的裘甫发动浙东叛乱开始,到公元884年黄巢之乱被平定而结束,历时25年,农民军席卷了现在的山东、河南、两江、福建、浙江、两广、两湖、陕西等十二行省,沉重地打击了唐朝的统治,加速了唐朝的灭亡。
从公元七世纪初隋末农民战争之后,至公元十四世纪中叶元末农民战争以前,在这长达七个多世纪的历史时期中,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从未间断,然而真正具有农民战争规模的却只有唐末农民大起义。
它是这一时期中阶级斗争的高潮和顶峰。
这次农民战争爆发在中国封建社会前后期发展的转折阶段。
2、吃人现象在中国人所经历过的许许多多苦难之中,最大的苦难,莫过于人食人,而所有发生在王朝末代的这类人间惨剧,莫过于唐朝末期。
而在唐末,所有食人者,又都比不上以黄巢为首的农民起义军。
他在失败前夕包围陈州近一年时间里,采用过的机械化方式,将活人粉碎,以人肉作军粮,供应他围城部队,以保证他起义军的战斗力,创造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人食人纪录。
这一份骇人听闻的食人纪录,既是中国之最,大概也是世界之最。
按照历史教科书,黄巢是农民革命领袖,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是推翻封建统治的行径,那是具有革命的进步的意义,是毫无疑问的。
但若是以毛泽东提倡的两分法的观点看,不那么以偏概全,不那么一白遮百丑,而取实事求是精神,这位革命领袖在荼毒非统治阶层的普通老百姓的手段上,历史上那些声名狼藉的屠夫,比之于他,都望尘莫及,甘拜下风。
在一部《二十四史》中,只有他能够用“敲骨吸髓”四字,形容他的食人的残杀方式。
当然,“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在铁与血的较量中,你不能将敌人消灭,对手也会将你毫不留情地除掉。
所以,历代农民铤而走险,反抗强大的统治者,起义军的头目,无不残忍野蛮,无不杀人无算。
七年级下册27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优质课导学案
1、“安史之乱”爆发的时间?人物是谁?结果如何?
2、“安史之乱”造成了什么样的巨大影响?
3、唐末爆发了谁领导的大规模农民起义?这次起义有什么影响?
4、唐代最后被谁所灭?唐灭亡的标志是什么?
5、唐朝灭亡后的50多年里,又出现了哪些朝代?总称为什么?
6、请你归纳唐朝衰落到灭亡的原因
重点知识和易混淆的知识一定要重点记忆。
二、互帮互助取长补短
1、首先寻求小组帮助,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
2、在基本问题解决后,请小组合作探究下面问题:
“开元之治,几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想一想,五代十国局面的出现与藩镇割据有什么联系?
预习方法与要点
1、按照老师给出的课题由浅入深,逐一解决所提问题。
2、助记:
明辨:安史之乱、藩镇割据、黄巢起义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五中学第一次备课专用稿
七年级历史备课组第1课时总1课时
课题
27课
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
备课时间:2017、3、2授课时间:3月13日
主备人:
审核人
学习目标
了解“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过程、结果及影响。掌握唐朝灭亡的史实。
知道五代十国的相关内容
学习重点
“安史之乱”
学习难点
五代十国。
教具
多媒体课件
学习与合作
2、唐代后期社会危机如何加剧的?
3、唐末爆发了谁领导的大规模农民起义?这次起义有什么影响?
4、根据以上所学,请你归纳唐代衰亡的原因?
5、唐代最后被谁所灭?唐灭亡的标志是什么?
(三)阅读“五代十国”这一课题,解决下列问题:
1、唐朝灭亡后的50多年里,又出现了哪些朝代?总称为什么?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的分裂》说课稿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的分裂》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的分裂》是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唐朝中期以后,我国历史出现了大规模的分裂和动荡局面。
教材通过介绍“安史之乱”、五代十国的分裂等史实,让学生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和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唐朝中期以后的历史了解相对较为模糊。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安史之乱”和五代十国的分裂等概念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主线,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安史之乱”的起因、过程和影响;掌握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及其特点;认识这一时期历史对后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炼观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国家统一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安史之乱”的起因、过程和影响;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及其特点。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国家统一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意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讲授法、提问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史料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唐朝中期以后的历史发展趋势。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安史之乱”的起因、过程和影响。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及其特点,分享学习心得。
4.讲授法:教师讲解“安史之乱”和五代十国的分裂,引导学生理解国家统一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意义。
5.提问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国家统一的重要性。
2019-2020学年度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 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的分裂巩固辅导第十八篇
2019-2020学年度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的分裂巩固辅导第十八篇第1题【单选题】下能正确映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 )A、AB、BC、CD、D【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史实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①魏鲜卑族人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② 马球游戏从波斯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③玄奘前往天竺求取佛经精义④辽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统治汉人A、中外交往B、民族团结C、国家统一D、文化交融【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小奇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研究的课题是( )A、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B、统一国家的建立C、繁荣与开放的唐朝D、中华文明的起源【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宋史纪事本末》载:“朝廷以一纸下郡县,如身使臂,如臂使指,无有留难,而天下之势一矣。
”这段材料表明宋代( )A、实现了国家统一B、开始实行郡县制C、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D、削弱了相权【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能大致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A、B、C、D、【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民族政权并立是两宋时期的重要特征。
与南宋对峙的女真族政权是( )A、辽B、西夏C、金D、北宋【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结束国家分裂局面,完成国家统一的王朝,不包括( )A、秦朝B、隋朝C、宋朝D、元朝【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历史上的澶渊之盟是下列哪两个政权之间的盟约( )A、北宋与辽B、西夏与辽C、北宋与西夏D、南宋与辽【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一本书记载了文成公主入藏、元昊建立西夏、张骞通西域、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史实。
这些史实所处的历史阶段的对应顺序,正确的是( )A、夏商周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秦汉时期明清时期B、隋唐时期宋元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C、宋元时期隋唐时期夏商周时期明清时期D、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蓬勃兴旺的隆盛时代,以下皇帝在位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唐高祖、唐高宗、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B、唐高祖、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唐高宗C、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武则天D、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县城)犹藏万家室。
重庆市涪陵区第十九中学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学案第5课 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的分裂
第5课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的分裂一、学习目标1、知道安史之乱的背景、发生及影响等史实。
2、理解安史之乱后唐朝藩镇割据局面的影响。
3、知道五代十国的历史史实及其影响。
4、学生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1、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2、学生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难点1、唐朝由极盛至衰亡过程的理解。
2、(学生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学习方法阅读法、讨论法、图表法、圈点批注法四、学习准备教科书、中国历史地图册五、知识连接(一)杨国忠(?-756年),本名钊,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人,唐朝宰相,张易之之甥,杨贵妃族兄。
杨国忠出身于弘农杨氏河中房,早年落魄,在杨玉环得宠后飞黄腾达,直至升任宰相,身兼四十余职。
他任相期间,专权误国,排挤忠良,起用奸佞,败坏朝纲,与安禄山的矛盾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
天宝十五年(756年),杨国忠随唐玄宗西逃入蜀,中途在马嵬驿被乱兵所杀。
(二)安禄山(703年—757年),营州(今辽宁朝阳)人,本姓康,名轧荦山。
其父可能是康姓胡人,母阿史德氏是个突厥族巫婆。
相传,其母多年不生育,便去祈祷扎荦山(突厥尊扎荦山为战斗之神),遂于长安三年(703)正月初一感应生子,故名扎荦山。
安禄山之父死得早,他从小随母在突厥人部族生活。
后其母改嫁于突厥将军安波注之兄延偃。
开元初年,其族破落离散,他与将军安道买之子孝节,安波注子安思顺、安文贞一起逃离突厥,遂与安思顺等约为兄弟,从此即冒姓安氏,名禄山。
安禄山是唐代藩镇割据势力之一的最初建立者,也是安史之乱的祸首之一,并建立燕政权,年号圣武。
安禄山长得痴肥,眼盲后,长期靠心腹小宦官为其穿衣。
因其宠爱幼子,二子安庆绪见安禄山对自己不加宠幸,心中怨愤,命令安禄山宠幸的宦官李猪儿在替他穿衣时,以刀刺其腹而死,安方势力开始走下坡路。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的割裂导学案川教版
《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的割裂》导学案【学习目标】1.明白安史之乱的进程,分析安史之乱暴发的缘故,了解安史之乱的阻碍。
2.明白黄巢大起义,了解黄巢起义暴发的缘故和阻碍。
3.明白唐朝衰亡的史实。
4.明白五代十国,了解五代十国时期中国的政治局面。
【自主学习】一、安史之乱755年,______发动兵变,唐玄宗逃往四川。
757年,唐朝收复了______和____ __。
不久,______又举兵反唐。
直到________年最终被平定。
二、藩镇割据唐朝末年,_______、_______领导的农人大起义暴发。
在众多节度使中,以割据汴梁一带的_________势力最强。
三、五代十国唐朝衰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前后显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地域显现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_________”。
【合作探讨】探讨点一:安史之乱1.安史之乱暴发的缘故?2.安史之乱的阻碍?探讨点二藩镇割据1.黄巢起义暴发的缘故?2.黄巢起义的历史意义什么?探讨点三五代十国1.五代十国的特点?【当堂达标】一、单项选择题1.李白在《古风》中写道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诗中李白称赞“秦王”()A.自称“始皇帝”,君临天下B.十年征战,统一全国C.任免官员,中央集权D.焚书坑儒,实行思想专制2.“它终止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将中国历史推动到一个崭新的时期。
”那个地址的“它”指哪个朝代()A.夏代B.商朝C.周朝D.秦朝参考答案【自主学习】答案见《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的割裂》课件【合作探讨】答案见《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的割裂》课件【当堂达标】答案见《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的割裂》课件。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的分裂》教案
教育精选
《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的分裂》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安史之乱的过程、原因、影响;了解黄巢起义、五代十国的史实。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历史事件原因、过程、影响的分析,获取有效历史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安史之乱的影响。
通过黄巢起义了解农民起义。
理解五代十国统一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安史之乱、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教学难点:安史之乱
三、探究新知
(一)导入新课
杨贵妃非常喜欢吃新鲜荔枝,唐玄宗下令从川、广东一带,飞马运送到长安,不惜跑死许多人和马。
于是,就有了唐朝诗人杜牧的千古名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唐
玄宗宠幸杨贵妃给唐朝政治带来了什么直接影响?它所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教育精选
(二)自主学习
自学指导:快速阅读课文,结合本课导学案【自主学习】环节,完成自学(三)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安史之乱
1.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2.安史之乱的影响?
探究点二藩镇割据
1.黄巢起义爆发的原因?
2.黄巢起义的历史意义什么?
探究点三五代十国
1.五代十国的特点?
四、课堂小结
请结合本课课件
五、巩固练习请结合本课导学案【当堂达标】环节。
七年级历史七下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导学案
初中九年级历史导学案班级:姓名:一、课前导学知识体系一、安史之乱(一)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1.唐玄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越来越尖锐;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失去平衡。
(二)安史之乱的过程:1.时间:____________2.人物:________ ________3.结果:763年,在___________________援助下,唐朝平定叛乱。
(三)安史之乱的影响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一)黄巢起义1.时间:______;2.原因: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人民困苦3.结果:被______等人镇压。
4.影响:给唐朝统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唐朝灭亡1.标志:______年________建立了________政权。
2.影响:标志着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一)概括:1.五代:唐朝灭亡后,___________先后出现了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_ 和_______五个政权2.十国:南方的______ _____ 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 _____ _____ (二)五代十国的实质(出现的历史根源):唐末以来_______________的延续。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单元隋唐时期第5课《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的分裂》川教版
第5课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的分裂导学提纲一、安史之乱1,原因:统治后期,年号。
他专宠,不理朝政,任凭奸诈贪婪的和杨国忠等胡作非为。
唐朝政治日趋腐败,统治阶级享乐之风盛行。
2.经过: 到年,和先后发动对唐王朝的叛乱战争。
3.影响:大量无辜百姓被杀害,大片田园荒芜,大批城镇变成废墟,社会经济遭到极大破坏。
安史之乱成为唐朝的转折点。
二、藩镇割据1.背景:安史之乱后,各地由划区管辖,形成局面。
2.表现:节度使把辖区内的、财政、民政大权全揽在手中;自行;赋税收人也不上缴中央;节度使一般实行世袭制。
3.后果:导致了唐朝的灭亡。
三、五代十国1.唐亡:907年,废掉唐朝皇帝自立为帝,建立梁朝,定都汴梁,史称后梁。
2.概况:后梁灭亡后,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相继统治流域,史称五代。
同一时期,在其他地区还存在着十个相互独立的割据政权,统称十国。
3.影响:北方战乱不断,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南方相对稳定,经济文化显著发展;我国经济重心由北方向转移的态势已相当明显。
4.后周实力的增强:(1)主观条件:后周世宗有统一天下的强烈愿望。
(2)措施: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减轻赋税,整顿军队,国力大增。
(3)影响:结束全国分裂割据的局面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同步训练1.光明网2016年8月26日文章:天宝十四载,又请以蕃将三十二人代汉将,组成一个以少数民族武人为骨干、有汉族失意文人和地方军人参加的财富力强的武装集团,最终导致爆发A.安史之乱B.黄巢起义C.七国之乱D.八国之乱2.番禺日报2016年10月2日文章:安禄山每次入宫,都是先拜贵妃,再拜皇帝。
皇帝不解,问他何故,安禄山恭恭敬敬地说:“我们胡人的习俗,都是先拜母亲,后拜父亲。
”皇帝释然,对安禄山的憨厚和朴实添了几分好感。
这位皇帝是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3.发动安史之乱的主要人物是A.安禄山B.魏征C.朱温D.黄巢4.唐宪宗提高宰相的权威,平定藩镇的叛乱,致使“中外咸理,纪律再张”,出现“唐室中兴”的盛况。
2019年精选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 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的分裂课后辅导练习第四十九篇
2019年精选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的分裂课后辅导练习第四十九篇第1题【单选题】同学们在复习历史时,常常会借助设计历史知识示意图来化繁为简,构建知识网络。
下面是几个同学设计的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朝代顺序,其中正确的一项( )A、唐——隋——南宋——北宋B、唐——隋——北宋——南宋C、隋——唐——北宋——南宋D、隋——唐——南宋——北宋【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安徽名茶名扬天下,有“黄山毛峰”、“岳西翠兰”、“太平猴魁”等等,都是绿茶中的精品。
茶成为人们生活必需品始于( )A、西汉B、东汉C、隋朝D、唐朝【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
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描绘的是哪个少数民族的生活( )A、西夏B、契丹C、党项D、女真族【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宋辽“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争。
”双方这一相对和平局面的出现,是由于( )A、玄武门之变B、陈桥兵变C、澶州之战D、澶渊之盟【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
唐朝时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是( )①②③④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唐陈廷章《水轮赋》:“水能利物,轮乃曲成。
升降满农大之用,低徊随匠氏之程。
始崩腾以电散,俄宛转以风生。
虽破浪丁。
川湄,善行无迹;既斡流丁波面,终夜有声。
”他描绘的是唐代的一种灌溉工具(见图),被称为( )A、翻车B、筒车C、桔槔D、水排【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关于安史之乱,下列描述中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①安史之乱的根源在于节度使权力过大,王朝统治内轻外重②唐玄宗丧失了向上求治的精神,国事日非,朝政腐败,是导致叛乱出现的重要原因③安禄山被史思明杀死,叛军集团内部因不断内讧,力量逐渐削弱④安史之乱使唐朝元气大伤,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安史之乱的重要影响是( )A、安史之乱是北方的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B、安史之乱后,唐朝形成了藩镇割据的政治局面C、安史之乱是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标志D、安史之乱的爆发,标志着盛极一时的大唐王朝覆灭【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某同学选用下面两副地图进行研究性学习。
七年级历史下册隋唐时期《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的分裂》课件3川教版
安禄山
爆发时 间:
主要人 物:
755年
安禄山、史 思明
安史之 安禄山起兵
三镇节度使安禄山手握重兵,号称“兵雄天下”。
唐朝腐败刺激了他夺取天下的野心,他暗中招兵买马,拥 兵边陲,待机而动。因其深受玄宗宠幸招致杨国忠嫉恨, 两人的明争暗斗成为了安史之乱的导火线。755年,安禄 山起兵反叛。
安史之 唐玄宗入蜀
幽云十六州一失,北部边防从此几乎无险可守, 胡人铁骑纵横驰奔于繁华富庶的千里平原,昼夜即可 饮马黄河。
割让幽云十六州,成为影响中国政治格局和历史 进程的一件大事,此后四百余年中,收复幽云十六州 成为每一个汉人王朝梦寐以求的理想。
五代十国
朕当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 姓,十年致太平足矣。
——陶岳《五代史补》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的影响
唐朝社会经济遭到极大破坏,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安史之乱后,中央王朝已经无力再控制地方; 阶级压迫和统治阶级的压榨更加深重,引发唐末农民起义;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也失去了对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控制。
唐 太 宗
治安则骄奢易生,骄奢则危亡立至
藩镇割据
材料一:安、史乱天下,至肃宗大难略平,君臣皆幸 安,故瓜分河北地,付授叛将,护养孽萌,以成祸 根。……一寇死,一贼生,讫唐亡百余年,卒不为王 土。
五代十国
阅读教材第34页小字部分,概括朱 全忠发迹过程。
907年,朱全忠废掉唐哀帝, 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梁。梁朝的建 立,宣告了唐朝的灭亡,历史进入 五代十国时期。五十多年间,历经 五朝八姓十四个皇帝。960年,后 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废周 建宋,五代结束。
朱 温
赵 匡 胤
幽云十六州
后唐皇帝女婿石敬瑭,趁后唐内乱,以割让幽云 十六州为代价,获取契丹支持,推翻后唐,建立后晋。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5课 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的分裂教案 川教版
第5课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的分裂【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安史之乱的过程、原因、影响;了解黄巢起义、五代十国的史实。
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比较能力和归纳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历史事件原因、过程、影响的分析,获取有效历史信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安史之乱的影响。
理解五代十国统一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教学重点】安史之乱、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教学难点】安史之乱【教学方法】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等。
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
【课前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强盛与衰落、统一与分裂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一场动乱使强盛的唐朝迅速衰落,八年战争使统一的唐朝分崩离析。
深刻的历史教训启示我们应牢牢记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至理名言。
一、安史之乱教师:1、看书P16-17页说一说天宝危机出现的原因?学生:唐玄宗宠爱杨贵妃不理朝政;任用李林甫、杨国忠。
唐朝政治日趋腐败,统治阶级享乐之风盛行。
教师:2、荔枝是著名的岭南佳果,属亚热带珍贵水果,岭南四大名果之一,但保存时间不长。
杨贵妃非常喜欢吃新鲜荔枝,唐玄宗下令从四川、广东一带,飞马运送到长安,不惜跑死许多人和马。
于是,就有了唐朝诗人杜牧的千古名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唐玄宗宠幸杨贵妃给唐朝带来了什么直接影响?它所造成的后果是什么?学生:唐朝政治日趋腐败、安史之乱教师:3、材料一开元时期,社会经济虽然达到空前繁荣,出现了盛世的局面,但也加速了土地兼并,以致百姓多迁徙流亡。
加之,唐朝最高统治集团日益腐化,腐朽的统治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使广大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材料二唐玄宗后期,“口有蜜、腹有剑”的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达十九年之久。
继他上台的杨贵妃之兄杨国忠,更是一个“不顾天下成败”,只顾循私误国之人。
奸臣当道,加深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尤其是杨国忠与安禄山之间争权夺利,成了安史之乱的导火线。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5单元 隋唐时期 第5课《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的分裂》2 川教版
(藩镇)部下各数万劲兵,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 赋不入于朝廷,虽称籓臣,实非王臣也。
——《旧唐书·李怀仙传》
《旧唐书》封面
黄巢
黄巢起义纪念地
黄巢入长安图
黄巢陵墓
朱温
返回
五代十国
《旧五代史》封面
《新五代史》封面
《旧五代史》,北宋薛居正等撰,150卷,记载后梁至后 周53年历史的纪传体史书。
返回
藩镇割据
(安)禄山叛逆,遽陷两京。肃宗即位灵武,而诸
镇之兵共起诛贼。其后,禄山子庆绪及史思明父子继起, 肃宗命李光弼等讨之,号九节度之师。大盗既灭,以功 起行阵,列为侯王者,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 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 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号为留后,以邀 于朝。天子顾力不能制,因而抚之,谓之姑息之政。由 是号令自出,以相侵击,虏其将帅,并其土地,……自国 门以外,皆分裂于方镇,而唐遂亡。
第5课
从“安史之乱”到
藩镇割据
五代十国的分裂
唐大明宫(复原图)
安史之乱
唐 又称唐明皇,712—765年在位;在 位期间,有开元与天宝两个年号。 开元年间,他先后任姚崇、宋璟为 相,针对当时的弊政进行改革;裁 汰冗官,抑制食封贵族,压抑佛教, 又提倡节俭,扩大屯田,兴修水利。 社会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被旧史 家誉为“开元之治”。天宝年间, 他纳杨玉环为贵妃。终日纵情享乐, 任用李林甫、杨国忠等奸相执政, 官吏贪黩,政治腐败。同时,府兵 制破坏,各镇节度使掌握重兵,终 于爆发了安史之乱。玄宗被迫缢死 杨贵妃,逃往四川。安史之乱成为 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楚
十国简表
创建者 年代
王建
891-92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的分裂》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安史之乱的过程,分析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了解安史之乱的影响。
2.知道黄巢大起义,了解黄巢起义爆发的原因和影响。
3.知道唐朝灭亡的史实。
4.知道五代十国,了解五代十国时期中国的政治局面。
【自主学习】
一、安史之乱
755年,______发动叛乱,唐玄宗逃往四川。
757年,唐朝收复了______和____ __。
不久,______又举兵反唐。
直到________年最终被平定。
二、藩镇割据
唐朝末年,_______、_______领导的农民大起义爆发。
在众多节度使中,以割据汴梁一带的_________势力最强。
三、五代十国
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_________”。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安史之乱
1.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2.安史之乱的影响?
探究点二藩镇割据
1.黄巢起义爆发的原因?
2.黄巢起义的历史意义什么?
探究点三五代十国
1.五代十国的特点?
【当堂达标】
一、单项选择题
1.李白在《古风》中写道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诗中李白称赞“秦王”()
A.自称“始皇帝”,君临天下
B.十年征战,统一全国
C.任免官员,中央集权
D.焚书坑儒,实行思想专制
2.“它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这里的“它”指哪个朝代()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参考答案【自主学习】
答案见《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的分裂》课件【合作探究】
答案见《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的分裂》课件【当堂达标】
答案见《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的分裂》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