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统发展观向科学发展观转变的哲学反思

合集下载

科学发展观对传统社会发展观的创新及其启示

科学发展观对传统社会发展观的创新及其启示

科学发展观对传统社会发展观的创新及其启示作者:王德强来源:《商情》2010年第29期[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科学发展观对传统社会发展观的创新,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科学发展观创新的理论启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社会发展理论创新启示一、科学发展观对社会发展理论的创新第一,科学发展观更新了传统发展观的发展理念。

科学发展观继承前人又超越前人,突出了又好又快地发展,丰富了对发展的认识,创新了发展的理念。

首先,它强调了发展的全面性,是对传统经济发展观的超越与创新。

科学展观将发展从经济领域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从量的扩展发展到质与量的统一;既关注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又不忽略社会的政治、文化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发展,克服了传统发展观存在的重经济增长、轻社会进步,重发展速度、轻发展效益、重当前利益、轻长远利益的偏差。

其次,它指出了发展的协调性,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要统筹兼顾,相互促进。

传统经济增长观单纯强调了经济的发展忽略经济和社会其他方面的协调发展,而科学发展观则强调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统筹兼顾。

最后,它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

科学发展观重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节约生产、清洁生产、绿色生产,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连续性、持久性,将当前与长远、当代与子孙后代的永续发展辩证地统一起来,克服了传统“可持续发展观”的不可持续性的弊端。

第二,科学发展观将社会发展的目标由“经济增长”转向“以人为本”。

传统经济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增长”为发展目标,把物质财富的增长作为经济发展的终极关怀,把人作为经济发展的手段,忽视了经济的增长质量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经济发展代价的增加,出现“有增长而无发展”和“见物不见人”的现象。

科学发展观克服了传统发展观的物本性,把发展的终极关怀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认为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

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和价值追求。

科学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暨跨越式发展关系问题的哲学思考

科学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暨跨越式发展关系问题的哲学思考
第3 4卷 第 1 期
2 0 1 3年 1 月
通化 师 范学 院学报 ( 人 文社会科 学)
J OURNAL OF T ONGHUA NORMA L UNI VERS I T Y
Vo 1 . 3 4№ l
J a n . 2 01 3
科学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暨跨越式发展 关 系问题 的哲学思考
业、 技术 、 质量 、 效 益 的新 跨 越 。跨 越 式 发 展是 一 种
科学 发展 观 的核心 是 以人 为本 ,以人 为本 就是 以人 的 生活 为本 , 突 出人 性 关怀 , 体 现 立 党 为公 , 执 政 为
种 看 法 和 观点 不 能苟 同 . 实 际 是错 误 的 , 是 一 种 误 识 。这种误 识在 一定 的范 围 内会产生 一种 误导 。 因
为。 它并 不是 通过单 纯地 加快 速度来 实 现的 。 当对 发
展 趋 势有 了正确 的分 析 . 对 过 去所 走 过 的道 路 进 行 深 刻 的反 思 、 深思 熟 虑后 以及对 现实 发展 状 况 有 了 比较 明确 的认 识之 后提 出 的发展模 式 。我们 所提 出
正 确认 识 与厘 清科 学 发 展 观 与跨 跃 式 发 展 的 关 系问题 对 于在践 履科 学 发展 观 , 充 分 发展 人 的能
的人认 为跨 越式 发展 是历 史上 出现 的“ 大跃 进 ” 、 “ 穷
过渡” 等“ 左” 的 现象 和倾 向的 回光 返 照 的这 样一 个
认 识根源 所致 。第 二个原 因就 是在 理论 上对科 学发 展 观提 出的针 对性 发 生错 位 , 没 有 认 清科 学 发展 观
物, 轻视 或 否定人 的价值 和发 展观 , 远离 了人 的现 实 生活 , 本 质上 不 以人 的利益 为 出发点 和落 脚点 , 陷人

科学发展观学习体会

科学发展观学习体会

科学发展观学习体会
学习《科学发展观》给我带来了许多启发和感悟。

首先,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
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自由和平等。

这使我明白只有尊重和保障人的权益,才能真
正实现社会发展和进步。

其次,科学发展观还强调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民主与法治、文明与和谐的有机统一。

这使我认识到只有全面推进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
稳定。

此外,科学发展观还倡导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强调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这使我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必须相辅相成,只有实现绿色发展才能保障人
类的可持续发展。

最重要的是,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人的
全面发展、自然生态与人的和谐统一。

这让我明白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的发展必须综
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因素,才能够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学习《科学发展观》使我对社会发展和进步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我将继续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原则和要求,为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
自己的贡献。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反思——基于与传统发展观比较的视角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反思——基于与传统发展观比较的视角
第2 卷 3
第3 期
文 山学 院学报
J URN EN HA UNI R IY O AL OF W S N VE S T
V 12 N . 0 _. 3 o3
Se . 0l D2 O
21 0 0年 9月
科 学 发 展 观 的 哲 学 反 思
基 于 与传 统 发展 观 比较 的视 角
学发展观 的一种 新 的理 解 。
关键 词 :科 学发展 观 ;传 统发 展观 ;超 越
中图分 类号 : 6 6 文献标识 码 : D1 A 文章 编号 :17 9 0 ( 0 0 0 0 6 6 4— 2 0 2 1 )3— 0 6一o 3
新世纪新阶段 , 国社会的经济体制深刻变革 , 我 社会结构 深刻 变 动 ,利 益 格局 深刻 调 整 , 想 观 念 思 深刻变化 ,各种 风 险因素 明显 增 多 。在 这 样 的背 景
的盛行 是传 统发 展 观 产生 的重 要原 因。它 忽 视 了人
般来说 ,科学 理论 的诞 生 除对 实 践 经验 进行 概 括
பைடு நூலகம்
和总结外 ,还要 借 助 于 以往 相 关 的思 想 资源 。科 学 发 展观 的产 生也 不 例外 ,它 既继 承 了传 统 发展 观 中 的积极 因素 ,又 是对 传 统 发 展 观 的超 越 。从 科 学 发 展观 与传统发 展观 比较 的视 角对 科 学 发展 观 进 行 深
证法 的创 立 ,以普遍 联 系 和永 恒 发 展 为 总 特征 的 辩 证法 观念 深 入 人 心 。可 见 ,传 统 发 展 观 的 产 生 除 表 面 的形 而 上学 的思 维 方 式 外 ,还 有 更 隐 蔽 深 层 的 原 因 ,这与 我们 对 世 界 的认 识 和改 造 的真 理 尺 度 和 价 值尺 度密 切 相 关 。在 所 谓 的事 实 世 界 之 中 、之 上 或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观念的转变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观念的转变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观念的转变学习科学发展观给我带来了观念的转变。

在学习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对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和对发展战略的科学指导。

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我逐渐摒弃了一些以往的思维定式和错误观念。

首先,科学发展观教导我要树立全局意识。

以往我往往只关注眼前的利益和问题,很少从整体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但是学习科学发展观后,我明白了只有立足全局,才能得出更科学的判断和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因此,我每次在面对问题时,都会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和利益关系,以整体利益为出发点来制定决策和行动。

其次,科学发展观使我认识到要坚持科学决策。

在以往的思维中,我常常凭着主观意愿和经验做出决策,往往会忽视客观规律和科学性。

但是学习科学发展观后,我明白了决策要以科学的方式进行,要基于大量的实证研究和全面的数据分析,避免主观臆断和片面偏见。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推动事业的健康发展。

最后,科学发展观让我明白了要积极适应变革。

过去我对变革持有抵触态度,往往害怕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但是学习科学发展观后,我明白了变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只有积极适应变革,才能抓住机遇,取得更大的成功。

因此,我现在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变革,不再害怕挑战和困难,而是积极寻求解决办法,不断追求进步。

总之,学习科学发展观对我观念的转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我通过学习,树立了全局意识,坚持科学决策,积极适应变革,因此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获得了更好的发展和更大的满足感。

我相信,在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会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进一步把其精神融入到自己的思考和行动中,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由传统到科学:对发展观演变进程的思考

由传统到科学:对发展观演变进程的思考

是中国近年提出的新科学发展观, 更是实现了发展观的质变。 坚持新的科学发展观不仅对中国的改革和发展产生巨
大而深远 的影响 , 也将 会对全人 类的可持续发展做 出巨大贡献。 【 关键词】 发展观 ; 演变 ; 科学发展观 ; 以人为本 【 中图分类号] 6 D1 4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o 2 4 8( 0 6) 4 0 7 0 1 o —7 0 2 0 o —0 4 - 3
维普资讯
探讨 与 争鸣
由传统到科学: 对发展观滨变进程的思考
陈娥 英
(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 科社部, 西安 705) 10 1
[ 摘
要】 历经半个 多世纪的历史进程, f对发展观 的认 识从理论和 实践两个层 面都 得到 了扩充和提升. 其 )l vG 尤
人们对发展 的认 识经 历 了一 个从不知 到知 。从 知之不
多到知之较多的历史发展过程 。综期 和不 同国家地 区的人们 形成 了不 同的发 展 观。国际上关于发 展问题 的研究兴 起于第二次世 界大战 之后 。发展观 的演变 亦始 于此 。从传 统发展观到科 学发展 观的演变大致经历 了四个 阶段 。 第一 阶段 :发展 =经 济增 长 =工业化 。二 战后 ,发达 国家面临着战后恢 复重建 的艰 巨任务 .发展 中国家在获得 政 治独立之后发展 经济 的需 要尤为迫切 。而 当时制 约经济
至认为经济增长 就等 于G P D 的增 长 。这种 以物质资 本积 累 和工业化为核心 的发展观 .由于忽视 了人类社会发 展的多

:丝 . ! 堕 囫
维普资讯
探 讨 与 争鸣
张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从八十年代初期发达 国家又开 始 了新一轮 的经 济增长时期 。但 是广 大发 展 中国家 的调 整 进 展缓慢且成效 微弱 ,普遍 陷入 了经 济增 长 困难 时期 。整

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心得

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心得

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心得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种发展理念和指导思想,也是一种关于发展的原则、路径、观念和方法的科学体系。

我在学习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科学发展观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我对学习科学发展观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

“全面”二字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即要将经济发展、政治进步、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等方面的发展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形成协调发展的整体。

在我们的实践中,经济发展往往会引起一些问题,例如资源环境压力、社会不公等。

而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利益,通过协调发展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

只有实现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才能真正达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其次,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认为人民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发展必须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满足人民多样化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实践中,我们要关注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注重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只有让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发展的受益者,才能使社会发展的成果更加公平、更加可持续。

再次,科学发展观强调创新驱动。

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各个方面的创新。

在实践中,我们要重视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创新活动,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只有加强创新能力,才能赢得未来的竞争优势,实现国家的长期繁荣和发展。

最后,学习科学发展观使我深刻认识到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个方面的协同配合。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树立全局意识、发展意识和法治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的思路。

在实践中,我们要领导干部有整体观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规划,加强各个方面的协调与配合,才能够更好地推动生产力、科技水平、人力资源等多个方面的发展。

总之,学习科学发展观是我认识到发展是一个综合、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从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创新驱动、协同配合等多个角度来思考和推动。

从哲学上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从哲学上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从哲学上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应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即从哲学上深刻认识与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唯物辩证法有两个基本原理:第一,事物是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第二,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辩证统一的矛盾运动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

科学发展观认为,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科学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坚持统筹兼顾,实现重点论和两点论的有机统一。

这些观点集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实现这一基本要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一是统筹城乡发展,就是在城市发展与乡村发展的联系中解决城乡差距过大、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其实质是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转变;二是统筹区域发展,就是在各区域发展的联系中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其实质是实现地区共同发展;三是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就是把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统一起来,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其实质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四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其实质是人口的适度增长、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良好保护;五是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就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国内和国外联系起来,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其实质是使我国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站在前沿,取得发展的主动权。

此外,还包括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等。

优秀范文: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观念的转变2篇

优秀范文: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观念的转变2篇

优秀范文: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观念的转变(3)优秀范文: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观念的转变 (3)精选2篇(一)学习科学发展观是我大学期间最重要的一节课程之一。

通过学习,我深刻理解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意义,也体会到了它对个人、社会乃至国家的重要影响。

在学习过程中,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对观念的转变,这也是学习科学发展观带给我的最深刻的体会。

在学习科学发展观之前,我对发展的认识局限在经济增长和物质生活的改善上。

我认为只要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就是一个好的发展。

然而,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我明白了发展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还包括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生态环境的良好保护。

这种转变也与我所处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在我生活的城市中,社会问题如农民工待遇不公、环境污染等日益突出,这些问题的存在迫使我重视社会和环境的发展问题,不再仅仅关注经济增长。

此外,学习科学发展观还让我以更加科学的视角看待发展问题。

以前,我往往以片面的、短期的眼光看待问题,只追求眼前的利益和快乐,对于长期和全局的因果关系缺乏认识。

然而,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我逐渐认识到发展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在整体中谋求平衡和协调。

例如,只有在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正义相统一的前提下,社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在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相统一的前提下,才能保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因此,我开始注重考虑问题的多方面因素,不再追求一时的利益,而是以长远和全局的角度思考。

此外,学习科学发展观还让我对人的发展具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以前,我往往把发展仅局限于经济的发展,忽略了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然而,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我明白了人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还包括了政治、文化、道德、科技等方面的发展。

只有在多方面的发展中,人才能够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并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学习科学发展观让我对观念有了深刻的转变。

我不再把发展仅仅局限在经济方面,而是把它看作是一个全面发展的过程。

剖析科学发展观中所蕴涵的深厚哲理

剖析科学发展观中所蕴涵的深厚哲理

剖析科学发展观中所蕴涵的深厚哲理科学发展观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为基础,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历史背景,对科学发展的规律和方向进行的深刻思考和总结。

科学发展观中所蕴涵的深厚哲理,涵盖了许多方面,包括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等。

首先,在科学发展观中体现了“科技兴国”的思想。

科技是现代社会进步的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基础。

因此,科学发展观强调大力发展科技,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在经济建设、国家安全、文化建设等方面达到更高的水平。

这一思想深刻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和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其次,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思想。

这一思想体现了不断推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的重要意义。

全面发展强调从多个方面提高社会整体素质,实现全面发展。

协调发展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社会公平。

可持续发展强调在满足当代需求的同时,也充分考虑未来过程,实现可持续发展。

这一思想潜意识地反映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为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发展提供了全面的指导思想。

再次,科学发展观中还体现了一种执政者的高度责任感。

科学发展观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寄托了人民对领导干部的期望。

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都必须服从这一思想,以促进经济、文化和社会进步。

与之相对应,政府在制定政策时也要权衡各种利益、矛盾、需求和资源,注重社会公正、公平和公开,以推动国家向更加繁荣、富强的道路上迈进。

最后,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认为,人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应该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和群体的潜力,让每个人都能够得到尊重和尊严。

与此同时,科学发展观也强调保障社会和个人的基本权利,落实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让人民参与国家建设和发展的全过程。

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有助于建立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管理模式,为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综上所述,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优秀传统,深刻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则,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传统的核心价值观念,给我们今后的社会发展和国家治理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方向。

优秀范文:学习科学发展观思想理论心得体会

优秀范文:学习科学发展观思想理论心得体会

优秀范文:学习科学发展观思想理论心得体会学习科学发展观思想,我深感其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对于指导我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思想,我有了更加清晰的人生目标和发展方向,并且加深了对社会发展的理解和思考。

科学发展观思想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发展、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这种观念是站在全局、长远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不仅关注经济发展,更关心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环境的可持续性。

在个人发展方面,科学发展观提醒我们要全面发展能力,不仅要追求物质上的富裕,更要关注精神层面的满足和幸福感。

我深深认识到追求金钱和物质的过度追求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而是要注重内涵的提升和生活的品质。

此外,科学发展观思想也强调了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重要性,要实现全面发展,需要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与改善。

这使我意识到,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个体,我应当秉持公平正义的原则,努力为社会做出贡献。

科学发展观思想的实践性,不仅要求我们在理论层面进行思考,更要求我们在实际行动中践行。

在实践中,我们要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将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融入到具体的工作和生活中。

例如,在工作中,我们应该注重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避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其他方面的问题。

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创新和发展,不断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和模式。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弘扬绿色生活理念,积极参与到环保活动中。

通过实践践行科学发展观,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总之,学习科学发展观思想让我深刻认识到发展的本质和方向,同时也激发了我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热情和动力。

我将继续在实践中践行科学发展观,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认识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共同努力,共同追求全面发展的美好目标。

对“科学发展观”的几点哲学思考

对“科学发展观”的几点哲学思考

对“科学发展观”的几点哲学思考摘要: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推进各项事业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

本文从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概念,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根据等方面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哲学思考,认为科学发展观是一种新的发展哲学,闪烁着实事求是的思想光辉。

关键词:方法论科学发展观哲学思考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推进各项事业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

它指明了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阶段。

一、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概念在“科学发展观”这一表达式中,包含着“科学”和“发展”两个基本概念。

正确理解和使用“科学”与“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

1.“科学”不是指单纯的自然科学。

人们通常是以单纯自然科学的含义来理解和使用“科学”这个概念,这是不全面的。

如何理解“科学”这一概念,直接关系到“以人为本”的理念能否在“科学发展观”中安顿下来。

因为“以人为本”是一种价值观念,而自然科学只是问事实、不问价值的。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自然科学的研究与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是不可分离的,人们只有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才可能去认识自然并对它进行改造。

所以,我们要从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统一的角度出发来理解科学发展观中的“科学”概念,这是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前提。

只有这样理解,才能使“以人为本”这一核心思想所蕴含的独立人格、基本人权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真正地扎根于科学发展观之中。

2.“发展”指的是事物的运动和过程。

发展是一种运动。

从性质上说,发展是前进的运动,即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

从内容上说,发展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即除旧布新的运动。

从形式上说,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是同时间上的伸延、空间上的扩大、内容上的增新相联系的。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思考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思考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思考【摘要】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也是当代中国的主题。

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面临着严峻的发展问题。

选择什么样的发展观来指导本国的建设事业就显得尤其重要。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中国社会发展观上的深刻变革,它是指导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武器。

本文主要立足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并对其进行哲学解读,简略探讨它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哲学思考;以人为本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也是当代中国的主题。

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都面临着严峻的发展问题。

选择什么样的发展观来指导本国的建设事业就显得尤其重要。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社会发展观上的深刻变革,指导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理论武器,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

我们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一)何谓发展观?发展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人们对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它主要回答社会为什么会发展,社会发展有无规律,以及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势是什么等问题。

选择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是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从而也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和全局性的影响。

(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当代中国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

这是对传统发展观的一场深刻变革,它的提出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即把人置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地位,把人的发展视为发展的本质、目的、动力和标志。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人为核心,以人的发展为本,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第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是促进全面发展、保持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3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3

2024年5月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3
2024年5月,我在学习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

只有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社会才能实现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在学习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我意识到每个个体都应该全面发展自己的
各个方面,而不仅仅是追求单一的经济发展。

只有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真
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构建一个和谐、富裕、美丽的社会。

其次,科学发展观注重创新。

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
的关键。

在学习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我明白了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
需要。

我们应该鼓励创新,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推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文
化创新等各个方面的创新,为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此外,科学发展观也强调绿色发展。

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
内容之一。

在学习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我认识到只有在保护好环境的基础上,我们
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我们应该倡导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加强环境保
护意识,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保护生态环境的健康。

综上所述,学习科学发展观让我深刻领会到了全面发展、创新和绿色发展的重要性。

只有在这些方面的努力和实践中,我们才能实现社会的进步和可持续的发展。

作为一
个普通人,我将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努力追求个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也会为
社会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心中的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2)

我心中的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2)

我心中的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作为一个AI助手,我无法直接知道你心中的科学发展观是什么样的。

然而,我可以给出一些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常见心得体会供你参考。

1. 科学发展观强调实证主义:科学发展观强调实证主义的原则,即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量来获取准确的事实和数据。

科学方法的核心是科学家不断提出假设并进行实验证实这些假设。

2. 科学发展观促进创新和进步:科学发展观鼓励人们保持开放的思维方式,勇于挑战传统观念,并提出新的理论和观点。

科学发展观认为,只有通过创新和进步,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和改善。

3. 科学发展观注重跨学科合作:科学发展观认为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十分重要,因为许多新的发现常常发生在学科边界处。

科学家应该跨学科合作,共同研究和解决复杂的问题。

4. 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认为,科学的目标应当是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福祉。

科学家应当意识到自己的研究对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并采取合适的措施来保护环境。

这只是一些常见的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你对其他方面有所期望,请告诉我,我将尽力提供更多信息。

学习科学发展观自我反思材料

学习科学发展观自我反思材料

学习科学发展观自我反思材料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的重要理论成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指导思想。

我在学习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深刻地认识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和实践意义。

通过反思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我发现在实践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

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包含了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

科学发展观最基本的核心,是要求经济发展要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同时也要保护环境和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强调在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等方面实现协调发展,特别是实现城乡之间协调发展、区域之间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发展。

同时,科学发展观强调政治制度和文化建设,必须先行先改,才能达到全面和谐发展的目标。

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在学习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实践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其中:只注重经济发展,忽视环境、资源和社会问题在摆脱贫困和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要求下,我们的社会瞄准了不断提高GDP的目标,这并非不重要,但这也导致了国土资源的过度开发,环境的破坏,甚至是社会资源的浪费和其他问题。

正如当前能源危机问题,我们正在面临着严重的污染、能源短缺、环境危机等周期性或者结构性的问题。

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和研究,才能得出可行的解决方法,通过合理利用资源和环境使得经济发展更加可持续,把环境和资源的问题稳固地纳入到经济发展的考虑中。

忽视全面发展,导致一些地区和人民的不公平在一些地区和群体中,经济和社会发展还存在严重的不平衡,尤其是和快速城市化相关的城乡差距,以及国际和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

这些差距可能导致很严重的社会问题,我们必须要采取更加具体有效的方式来把这些不平衡给缩小下去。

同时为了实现全面发展,我们需要制定更加恰当的政策来帮助落后地区和人民走上更加美好的环境。

忽视政治文化领域的改革,导致社会的不和谐政治制度和文化建设的改革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识和重视,但在政治制度和文化建设上,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和问题。

科学发展中的哲学反思

科学发展中的哲学反思

科学发展中的哲学反思【摘要】科学发展与哲学思考密不可分。

科学方法论的演变与哲学思考相辅相成,科学实践中的价值取向与伦理反思凸显科学发展的社会责任。

科学应用中的道德考量显示科学技术的双刃剑性质。

科学与人文的交叉与整合展示出科学研究需综合多方面因素。

科学发展中的哲学思考影响着现代社会,促使人们重新审视科学发展的方向与价值取向。

科学需要与哲学的反思相互配合,推动科学发展,确保科学实践符合人类整体利益。

科学发展中的哲学思考不仅是对科学本身的反思,更关乎着整个社会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科学发展、哲学反思、方法论、伦理、社会影响、道德考量、人文、交叉、整合、重要意义、相互补充、促进。

1. 引言1.1 科学发展中的哲学反思科学发展中的哲学反思是指在科学理论与实践中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的过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科学的认识和应用也在不断更新和拓展。

科学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的发展也需经过反思与探讨。

哲学则提供了一种思辨和批判的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更深入地理解科学的本质和内在规律。

科学发展中的哲学反思旨在探讨科学方法论的演变与哲学思考、科学实践中的价值取向与伦理反思、科学发展中的社会影响与哲学思考、科学技术的应用与道德考量,以及科学与人文的交叉与整合等议题。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可以使科学发展更加严谨和有序,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引导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以符合人类的整体利益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科学发展中的哲学反思对于现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促进科学研究的深入和全面发展,同时也能够引导科学实践走向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方向。

科学发展需要与哲学的反思相互补充和促进,二者的结合将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加稳健和持久的进步。

2. 正文2.1 科学方法论的演变与哲学思考科学方法论的演变与哲学思考是科学发展中的重要议题之一。

自古至今,科学方法论在不断地演进和完善中,从古代的经验主义到现代的实证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每一次方法论的变革都受到了哲学思考的影响和推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传统发展观向科学发展观转变的哲学反思【摘要】科学发展观是传统发展观转变的必然选择,我们在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同时,应当对传统发展观进行哲学反思,通过科学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的对比,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实质,体会其蕴涵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以及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辩证统一关系。

【关键词】传统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哲学反思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重大问题,世界各国都在寻求自己的发展道路,中国也不例外。

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发展观,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采取了不同的发展战略。

发展观是一定时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思想观念层面的聚焦和反映。

发展观对于社会发展的价值是历史地发展着和变化着的。

中国的发展观经历了从传统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的转变。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把科学发展观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指出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集中全党的智慧,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要战略思想。

[1]将科学发展观上升到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地位,足以表现出它对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

二、科学发展观是传统发展观转变的必然选择从哲学上说,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那么,科学发展观就意味着一种新的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观取代原有的单一、片面的发展观。

发展是事物内部矛盾不断产生、发展和解决的过程。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系统的发展过程,事物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全面地兼顾到系统构成的各个要素,保持内在各要素的均衡、协调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社会的发展是辩证的发展,矛盾的发展,旧的社会矛盾解决了,新的社会矛盾产生了,社会在解决矛盾中发展。

社会的发展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协调地、统筹地处理好发展过程中方方面面的问题。

当然,社会发展过程中方方面面的问题的出现是一个逐步累积的过程。

新中国建立以后,为了尽快摆脱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一穷二白”的面貌,发展经济,提高效率成了关键的工作,所以当时国家的总体发展战略是将经济的增长看作是国家发展的核心问题。

为了根除贫困,国家必须尽快做大蛋糕,因此最迫切的任务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这符合马克思历史决定论的观点,即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物质的东西、经济的东西,也就是物质的存在、物质的生产方式,归根到底是物质生产力。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决定着社会面貌的变化,社会结构的更新,社会文明的进步。

不可否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种发展观点对我国建立完整的工业化体系、对我国能在短期内摆脱贫困、实现经济起飞产生了历史性的作用,大大推动我国迅速发展的进程。

但是,中国的这种传统发展观点具有以经济增长尤其是gdp增长为发展的基本标准的片面性特征。

人们普遍认为小康社会≥人均gdp1000美元,现代化≥人均gdp5000美元,于是现代化就与一个简单的gdp数字等同起来。

各级政府和社会信奉的发展观和发展战略必然是一切为了gdp的增长。

福山在《信任》一书中指出,经济高速增长单向突进的国家,有可能在某一点上不仅由于环境危机和能源危机,而且由于存在社会信任和价值共识危机,道德资源枯竭,安全和社会协调危机而崩溃。

片面的gdp增长观在发展的目标、发展道路、发展战略上产生严重的后果,导致人与自然之间、城与乡、经济与社会、区域与区域、各种收入人群之间、国际政策和国内政策之间的严重失衡和矛盾加剧,使发展不全面,更不协调,难于持续。

[2]这使中国在改革开放20多年创造经济发展神话的同时积累了相当多的社会问题,如不加以解决,势必严重影响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影响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功。

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暴露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某些薄弱环节,即重经济发展,轻社会发展,忽视了环境保护,生态平衡。

“非典”疫情的发生与我们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而忽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有很大的关系。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发展战略其本身并没有排斥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中央历来强调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但是在具体的贯彻实施过程中,各级政府没有处理好经济建设和社会其他方面的均衡发展,把经济增长,特别是gdp的增长自觉或不自觉地作为增长和发展的核心,而在客观上忽视了社会其它方面的均衡发展。

三、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胡锦涛提出“五个统筹”,实际就是说明这五个方面存在着不协调、不和谐。

具体表现为:城乡发展不平衡,农业、农村的发展严重滞后于工业、城市的发展;区域发展不平衡,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远远落后于东南沿海地区的发展;人与自然不和谐,经济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牺牲环境,浪费资源取得的。

资源和环境已经到了承受现有经济增长模式及其发展速度的极限;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不完全协调,国内高速发展的经济以及不断提高的综合国力已经大大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但还不足以达到中国应有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3]当前,科学的发展观呼唤从单纯追求gdp等经济指标的传统发展观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转变。

传统的发展观所关注的只是“如何发展得更快”而对于“为了什么发展”和“怎样的发展才是好的发展”这样一个目的论、价值论的问题却毫不关心。

从哲学上来说,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我们对于科学发展观的价值的研究,就要研究它对于社会发展的价值,也就是它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

因此,也就产生了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的问题。

[4]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

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五个统筹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其实质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

五个统筹已经将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蕴涵其中。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仅在继承前人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基础上,深刻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升华,包含着真理因素,而且进一步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深刻回答了“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什么”和“怎样发展”的问题,集中体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想。

坚持以人为本,既是一种对广大人民群众主体作用和地位的肯定,又是一种价值取向,还是一种思维方式。

科学发展观把真理观和价值观高度统一的原则运用于发展问题,要求我们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思考发展问题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四、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统一性党的十六大指出我们现在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新起点来临之际,及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发展战略,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把中国建设成全面的小康社会。

全面小康社会同时也就意味着一个和谐社会的实现,因为按照中国的传统文化所理解的小康本来就有和谐的意思。

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的统一,没有科学的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的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的发展。

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上的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只有这样,和谐社会的目标才能实现。

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有赖于对科学发展观的把握,社会能够和谐到什么程度,关键要看人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程度。

所以,全国各级政府开展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讨论,是十分必要的。

它能够使人民在思想上搞清楚怎样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避免传统发展观的思维模式。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中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5]综上所述,中国传统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的转变,兼顾到社会系统的方方面面,致力于社会系统各个要素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符合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的。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将会使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朝着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社会和谐,人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注释】[1]《中国共产党章程》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章程[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7.4.[2]任平,陆树程.走向新现代性的科学发展观—对当代中国发展观变革的哲学反思[j].苏州大学学报,2004.3.[3]叶启绩,吴育林.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304.[4]郑永廷,方涛.价值取向的全面协调—兼论科学发展观的历史超越与当代意义[j].中山大学学报,2004.6.[5]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7.【作者简介】刘洁婷(1979-)女,云南建水人,红河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及相关方面的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